61阅读

与书结缘-书缘

发布时间:2018-01-11 所属栏目:散文随笔

一 : 书缘

书缘

我与书结缘,可能始于读高中的时候。那时,上高中的二年时间正处在文化大革命后期,语文课本中选的文章都是带有革命色彩的内容,其中鲁迅的作品最多,但大部分是杂文。教语文的是一位来自关中地区乾县的外地老师,他不但文学底蕴深,而且授课技能高,特别是讲授鲁迅的小说和杂文,语言生动、表达流利、讲解精细、分析深刻,对我感染力很大,使我对鲁迅逐渐产生了崇敬之情。当时,每到中午和下午放学后,我偷偷溜出校门到街上去逛书店,当时买的最多的是鲁迅的书籍。读鲁迅的作品,不仅被其优美的犀利文字所吸引,而且被他那抨击时弊的大无畏精神所感动,于是逐渐对读书产生了兴趣,从此,一生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曾戏说,自己这辈子和四书密切相关,即读书、藏书、教书和写书。

读书,是我一生最大嗜好。虽然自己未达到三日可无米,而一日不能无书的境界,但已做到了,一顿可以不吃饭,但一天不能没有书。小时候,常爱看一些小人书和故事之类的书;长大以后,爱读一些杂文和散文等;后来随着年岁的增大,虽然达不到博览群书,但阅读范围渐而扩大,除了看自己的历史专业书外,还爱读杂文、散文、小说、天文地理和人物传记等书籍。现在,每天中午躺在床上要看书两三个小时,晚上看完电视上床后还需看至少一两小时书,方可入睡。现时休闲在家,一天与书为伴,从阅读中寻求乐趣。

藏书,也可以说是我的一大爱好。本人自幼喜好收藏各种有价值的物件和各类书籍、资料、照片等,同时还热衷于写备忘录,这也许与自己生性心细有关。我从上小学时候就开始了收藏自己的课本、课外小读物、父亲过去曾读过的书、从亲戚和别人家拿来或给来的故事书、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各个时期的资料,收藏了不少自认为有保存价值的玩具和生活用品。自上中学迄今,我不仅收藏着自己用过的课本和作业本、文友赠送的各类书籍、各种证件和荣誉证书,而且还收藏了自己省吃俭用下来的钱购买来的大量书籍。尽管,至今先后迁居二十多次,但所有收藏的书籍和各种资料都保存完好,几乎没有丢弃和遗失。为了保存记忆,防止老年失忆,同时也为写作和查找曾经之事准确无误,一直坚持写备忘录至今。备忘录主要分六大类,即人生备忘录(包括本人历年所经之事、儿子简历、女儿简历、重大事情备忘、琐事拾零和工资变动等)、师生备忘录、装修备忘录、赠和售书备忘录、家庭收支备忘录和通讯备忘录。现时,自己的书房中三个书柜里和墙壁四层转角书架上都摆满了各类书籍。墙壁上方做的十一个储藏柜也放慢了常不用的旧课本和作业本,在写字台下面的柜中存放着十几本相册、几个相袋和一箱获奖荣誉证书,还专门买了一个保险柜用来珍藏各种证件。现在,每天推开自己的书房门,仿佛书香味扑鼻而来,坐在书房里好似浸入知识的海洋。

教书,可谓今生之主要职业。从高中毕业后,开始任社筹和民办教师到师范毕业任公办教师,三十多年,一直置身于教育教学第一线。刚开始任初中教师,不久,调往一所小学负责并担任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后又调入其他学校任初中教师,自1983年初开始,一直任高中历史教师和班主任。本人自从教以来,曾担任过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电大函授班)教师。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初,先后任过初中语文、政治、历史和数、理、化课教师,只是文科没有代过地理课,理科没有代过生物课。我常说,自己非大学毕业,不是科班出身,充其量是一名小学教师,但任高中教师时间最长,还给电大代过两三年课,真可谓是一名柳生杂牌教师,现在回想起,深感羞愧。此生矢志教育,甘为人梯;默默耕耘,无怨无悔;学子有成,甚感欣慰。

写书,是自己业余之好。常想,把自己生活中的甜酸苦辣,生命中的春夏秋冬,记录纸上然后变成铅字,留作记忆。少时,爱涂鸦点诗歌、曲艺(如相声、快书、小歌剧)等;执教后,业余时间写些杂文随笔、散文诗歌和教研论文。2004年曾出版文集《犁痕》一书,共三部分收集了杂文随笔、散文诗歌和教研论文一百多篇。后来,放弃了写诗歌和教研论文,只写一些杂文、随笔和散文。近年来,有数篇杂文、随笔和散文,不断在国家一级刊物和省、市、县级刊物上发表,有多篇散文被收入各种集子出版,也有几篇散文被各大杂志和媒体转发,有三四篇抒情散文被选入“美文欣赏”,并配图后在各网站登载,曾多次获国家、省、市级作品等级奖。自出版第一本文集后,近十几年来又相继写下了几百篇杂文、随笔和散文,现已分四部分整理集结,准备待机出版。(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而今,反思自己走过的人生路,冥冥之中似乎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读书以修身,藏书以备用,教书以育人,写作以怡心。现在,虽然离开了三尺讲台,但每天还在坚持读书和写作。从阅读中获得知识和寻求快乐,在写作中享受生活和增强思维。

2015年12月7日

二 : 书缘

人生总会有点个人的癖好,我的癖好就是读书和逛书店。逛书店这癖好,我竟然坚持了三十多年也不曾间断。每到一个城市,我首先关注的不是景点,而是书店。如果离开这个城市,我没来得及去书店,我会遗憾很长时间。逛书店我至今乐此不疲,一周不去几家书店转转,就象一两顿没吃饭,心里总不踏实。我对西安书店的变迁是感触极深的,而感触尤深的是今天买书的容易,常常为当代青年有这样的读书与购书的好时光而欣羡不已。读书与购书境遇的变化,真有天壤之别啊!

说来可能让当今青年笑话,我离开学校好不容易买到的第一本书是《新华字典》。1971年,我在大巴山区修铁路。一天连里的战友从蜀河镇买回一夲《新华字典》。我得知后,那个嫉妒啊,恨不得自己立即就有一夲。当时连队纪律规定每天每班只能请假外出1人,要轮到我至少还有3天。在当时那书籍奇缺的年代,在那偏僻的山沟小镇,3天就意味着愿望的落空。不行,明天我一定要去蜀河镇。于是,我冒着被处分的危险,向连长撒谎请假,居然骗过了连长,得到了特许。当晚,我怀着撒谎后的忐忑不安和急切想买到书的心情,通宵末眠。那一夜是少有的漫长。

第二天,我一大早就上路了。我向放飞的小鸟,快乐地向30里外的蜀河镇飞去。山路的崎岖、坎坷全不知觉,只觉得天是那么的湛蓝,山是那么的青翠,风是那么的温柔,自己是那么的幸福。30里的奔波,我没有丝毫的倦意,就轻松地来到了蜀河镇。商店还没有开门,我从窗户上看到卖文具的玻璃柜里还有两本字典,心里就乐开了花。买到字典,我如获至宝,就跑到汉江边,坐在岩石上阅读起来……

连队的生活是严格而有规律的,我读书的时间一般在晚上营房熄灯以后,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我用日记本把《新华字典》里的双音词摘抄出来,每日默诵,算是我最初的有系统的汉语词汇积累。蜀河镇商店兼卖书,这对我来说是个大发现。那时别说买书了,在山区有钱想买个馍,买瓶灌头都没有。后来我有机会就往镇上跑,又陆续买来了《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国家与革命》、《鲁迅杂文选》等书籍。这些书籍加上《毛泽东选集》,开启了我自我启蒙教育的道路。我那时虽说是中学毕业生,实际顶多算个小学毕业生。英语课,只认识字母;语文课,没听说过语法修辞;数学课,还算学到三角函数;历史、地理、物理、化学、自然课压根没开。被窝里的自学,使我懂得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等哲学、政治经济学、党的历史、毛泽东思想等知识内容,还提高了汉语的读写能力。居然,我在日记本上写的小文,还被战友们拿去传抄,以为是我从书上摘抄来的。

回西安工作前,我一年省吃俭用,好不容易积蓄了28元钱,准备回西安买上一堆书(当时书价也就1本1角多点)。回来后,却大失所望,几乎无书可选,只是买了些鲁迅著作的单行本,总共花了几元钱。好在我在家里翻出一套父亲五十年代的中学《汉语》和《文学》课本。又从同学的父亲那里借来了一本《语法和修辞》。从此,开始了较为系统的语文学习。

上世纪七九年以前,买上本好书真不容易。象周一良,吳于廑主编的《世界通史》,都是以内部参考书的名义出版的,发行量很少。这套书我是在咸阳书店发现的,为凑齐,我骑自行车前往咸阳不下六七次。七九年后,出版情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原来禁锢的中外名著放开发行了,新版《辞海》、《辞源》出版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分卷陆续与读者见面了。当然,我的书架书藉也跟着丰富起来了。进入本世纪以来,书的品种是急剧地增多了,一派繁荣景象。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一些书藉书价高的离谱,使工薪阶层望而却步;一是书籍开本愈来愈大且规格不统一,不便于阅读和保存;再就是写书贪多求长,好像短了就不见水平功力,实际上影响读者阅读与购买,得不偿失。新世纪起,我也时常跑跑淘书公社等折价书店和旧书店,也有可喜的收获。300元买到一套上海古藉出版社1986年版的《二十五史》,连封套都没打开过,象新出书一样崭新;50元购得《汉语大字典》;50元购得《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100元购得《中华文学通史》等,均物超所值。一些大部头想买而舍不得买的书,终于摆上了我的书架。每天我站在书架旁,欣赏着那些不同时期买回的书籍,总怀着甜蜜喜悦的心情,而每本书都联系着一段美好的回忆。特别是大部头的典藉,象《二十五史》、《十三经注疏》、《诸子集成》、《文献通考》、《资治通鉴》等,当年工作时,只能从宣传部借阅,不敢也不允许勾划。如今我的“自留地”里也有,它任我驰骋,任我涂抹,任我耕耘。我的书我做主,多么惬意啊!(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自从回西安工作后,我就成了书店的常客,过去每周必到的是钟楼书店、古旧书店、案板街内部书店,现在每周必到的是嘉汇、万邦、淘书公社。当然过去常光顾的还有北大街书店、莲湖路书店、西梢门书店、土门商场书店、小寨商场书店,还有鱼化寨书店、三桥镇书店。这些书店,有的不存在了,有的专卖中小学教材了,不再为我关注了。

30多年的癖好,30多年的买书经历,无形中成了我人生记忆的重要部分,是一份难舍难分的情缘。这情缘伴随我大半生的旅程,也许要到我走不动的那一天才会完结。虽说现在去书店买书对我已成为次要,但到书店去,我可以了解到文化出版的动向,可以感受到时代前进的气息,可以沐濡到青年一代的朝气,可以嗅闻到难以割舍的书卷的磬香。我仍将畄恋书肆,乐在其中。

三 : 书缘

读书,对于我来说,好像是一种天赋。在我的长辈中没有什么读书人,也就是说没有受过什么熏陶和影响。从小我就喜欢读书。那时候家里穷,根本就买不起书。我的课外读物就是小人书,而且是去书摊上看。比较破旧的书,一分钱可以看两本,我就只好选破旧的看。有时候看书忘记了吃饭,还会受到老人的责骂,但是我仍然痴心不改,一有机会就去看书。后来得了一本《四角号码词典》,我如获至宝,不仅学会了四角查字法,还获得了不少的知识。这本词典被我翻得破烂不堪,仍然舍不得丢掉,是它给我开启了知识的大门。几十年过去了,至今我仍然收藏着它。

岁月流逝,年岁渐长,从小与书结下的缘,弥久愈深,读书仍然是我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那时候有一种中华书局出的叫《中华活页文选》的读物,薄薄的几页,只选古文名篇,一出我就去买来读,这就是我接触古文的开始。读的多了,有自己觉得好的句子词语就记下来,积累多了,词汇自然丰富,写作文也就得心应手了。所以高中时每篇作文都是老师用来讲评的范例。这更激励了我读书的兴趣。

到出版社工作之后,接触的书就更多了。特别是编辑《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诸子百家,多有涉猎,大大开阔了视野,读书的兴趣更加浓厚。程颐说过:“读书之味,愈久愈深。”读书就是养心,完全沉浸在其中,宠辱皆忘,正如王国维所言:“超然于利害之外,而忘物与我之关系。”书房是我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书籍是我心灵的慰藉,终身的情人。她可以抚慰心灵的创伤,增添生活的情趣!

四 : 与书结盟

汪剑平

与书结盟几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也不需要举行任何仪式,签定任何盟约。即使你想坚守诚信和永不退缩的决心,那仪式和盟约早就在心灵的殿堂庄严肃穆的行使完毕了。

和人类一样,书的历史也很悠久。最初的书完全不是现在的模样,它们只是以几片残缺的甲骨文形式存在。甲骨是一种特别坚硬的物质,一旦把时间刻在上面,它便有了生命,有了神秘的灵性。甲骨上的文字是我们破译远古祖先生活的依据,它隐藏了太多鲜为人知的思想和行为。

所谓的甲骨,实际上就是龟壳。甲骨文是由龟驭着,慢慢从五千年的岁月深处爬到了我们的眼皮底下。我不知道古人为什么唯独选择由龟来完成这一项使命,难道他们那时就知道,只有龟才有如此非凡的能耐。倘若他们选择了别的东西来记载自己的文字,到了今天恐怕早就腐朽成一堆烂泥了。龟是长寿的象征,古人的一点小聪明就让那些本没有多少用处的龟壳,成了我们眼里价值连城的宝物。

(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在中国的四大发明里,造纸术的发明,是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它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我不认识蔡伦,不过我打心坎里佩服他。一头老牛,一架木质水车,把几捆乱麻和竹杆碾成浓浓的浆汁,然后经过简单的工序,一张张薄如蝉翼,柔韧光亮的纸便制造出来了。

人的历史是书的历史,人的命运也是书的命运。人最初发明了书,只是想记录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时间一久,他们明白记录在书上的东西,不但对现在有用,而且对子子孙孙都有用。于是便有了《诗经》,有了《楚辞章句》,有了《史记》等浩如烟海的繁典宏著。

一本书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一群书的力量足可以颠覆一个王朝。当书的王国日益繁盛强大的时候,人类才意识到自己陷入书的包围。书既可是精神的诺亚方舟,也可是思想的番多拉盒。不同的人从书中吸取不同的养份,获取不同的需求。这就出现了与书形成的两大阵营,一方是盟友,一方是敌人。书是一面历史的镜子,它让那些生灵涂炭,无恶不作的人在这面镜子里显现出连自己都感到胆颤惊心的劣迹,于是书的厄运开始了。

书第一次遭难是在秦朝,那时书的王国庇荫着一群慷慨激扬,热血沸腾的儒生。书和他们结成了同盟,他们要挑战比自己强大的帝国。在他们眼里,秦王是一个暴君,一个恶魔。书和儒生的行为触怒了秦王,一场充满血腥的杀戳开始了。“焚书坑儒”让书的王国几乎倾覆,而那些无缚鸡之力的儒生们一个个被埋进了尘土飞扬的黄土里。许多年之后,那些被烧尽的书化着了黑夜的精灵,而被坑的儒,也成了一群孤魂野鬼。

书的一生的确不容易,因为书有着太多的智慧,同时它的性格也太直率,喜欢实话实说。白纸黑字,一切的思想,一切的喜怒哀乐,一切的是非观点,在一本书里坦露无遗,这注定了它多舛的命运。历史上有很多与书结盟的人,最后因书惹祸上身,惨遭迫害。

在宋朝,文字狱极盛。最有名的是发生在苏轼身上的“乌台诗案”。其莫须有的罪证是他写成的《钱塘集》。公元一零七九年六月开始,御正史何正臣,李定等人先后四次上书,弹劾苏轼,攻击他包藏祸心,讪上骂下,愚弄朝廷,“无尊君之义,亏大忠之节”,要皇帝将他伏法,以正俗民心。后来要不是皇太后出面干预和几位老臣的奋力营救,他早就成了刀下鬼。不明不白地坐了一年牢房,后又被贬到遥远荒凉的黄州。此时的苏轼不禁感叹道:“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在以后的历朝历代,书总是遭到这样或那样的磨难。即便到了我们生活的时代,书也没有逃脱厄运的纠缠。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最终连自己的文化也被革了命。读书人成了“臭老九”,他们读的书当做毒草付之一炬。读书人与书的同盟再次被邪恶的势力瓦解,这样的悲剧让我们汗颜。

书的王国对有求它的人一样的康慨无私,与之结盟,只需要你的信念和毅力就足够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能给你的正是你一生梦寐以求的。如果一个人不与书结盟,即便你腰缠万贯,但你一生总是一个贫弱的人。

历史上与书结盟的人很多,故事也很感人。如晋代荆州人车胤小时候酷爱读书,由于家境贫寒,常常买不起点灯的油,使他无法在晚上继续学习。夏天来临看到闪闪发光的萤火虫,车胤便想出一个办法,把几十只莹火虫抓来放进一只半透明的薄沙袋子里,用它发出的光亮刻苦读书。

此外还有西汉的匡衡,为了读书,他就在自家的墙壁上凿了一个洞,让邻居的烛光穿过墙洞,为自己读书照明。这些与书结盟的人,他们的共同之处都是视书如命,与书团结成一个坚如磐石的阵营。书给了他们智慧之剑,帮助他们在与命运的撕拚中,杀出一条重生的血路,并拯救那些挣扎在苦海不能自拔的人们。

书是人类文化的积淀,是一个灵魂与灵魂的对话。一本书就是一个肩膀,我们每个创造,每项成就,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采摘的果实。

我和书结成坚强的同盟,生活中宁可少钱,但不可少书。书在我的面前展现一道奇异的景象。翻开的书页,就象扯起一片远征的篷帆,凭着它我的航船驶向理想的彼岸。在我读书的时候,一行行文字便成了我收获的田畴,在我写书的时候,我则成了一个辛勤劳作的农人。不管是那种方式,收获与耕作都是我生命季节全部内容和色彩。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为舟。这是我一生的座右铭。

与书结盟,我会赶走孤独。我常常邀请托尔斯泰,和他讨论《战争与和平》的意义。邀请巴尔扎克,和他研究《人间喜剧》的深刻性。要不干脆到法国去找卢梭,在和他参加教堂的礼拜后,回到他的家里共读《忏悔录》。倘若哪一天不想讨论这些过于沉重的话题,我会很高兴地来到莱茵河畔贝多芬的家里,听他弹一首抒情柔美的《月光奏鸣曲》。那一刻,我们一边演奏钢琴,一边喝着咖啡,也一边等着梦中爱人的来临。有时我可能受到屠格涅夫的邀请,在一个雨后睛朗清新的早晨,和他一起漫步在伏尔加河的岸边,听那深沉悲壮的纤夫曲。

如果我近一段时间工作很忙,也不想跑那么远的外国去旅行。我完全可以到离家只有五公里路程的楚都纪南城去,桔园里屈原正在咏叹《桔颂》。一边听歌,一边品尝芬芳的密桔,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稍远一点,可以到洞庭湖边的岳阳楼赴约范仲淹的聚会,畅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境界。

总之在我熟悉了这些伟人,并与他们倾心交谈之后,我会感到思想变得更丰富,更睿智,行为变得更高尚,更优雅。即使我成不了和他们一样伟大的人,至少我会成为一个人格精神健全的人。

五 : 与书有缘

书是人类思想的精华,将人类整个文明代代相传下去。我有幸能够从小就进入到书的世界里,并在其中畅游。我儿时十分迷恋《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常让我父亲给我讲讲人物故事。所以当我识字之后,我便去买了一本回来仔细阅读,读后概叹古人的智慧,也将我带入了源源的中国历史之中。益鹏,我小学时候的书友。跟着他我读西方文学也有了接触,买了很多译林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名著,如《复活》、《傲慢与偏见》等,这些书当时根本不知讲的思想在哪里,也无法体会书中人物的心境。不过对《福尔摩斯》我还是很进入角色的。小学时候广泛的接触了各类书籍,培养了一种爱阅读,爱读书的兴趣。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玩心也越重,读书便少了,读书的兴趣偏重于历史一类的。在北京上学那会,周末有空就到首图去看看,喜欢就拎两本回去读读,毕业到走的时候书也读了一大塑料箱,只拿了几本回家了,好似有《鲁迅文萃》、《官场现形记》等。到了国外留学,中文书籍稀缺反而更加激发我对书籍的渴求,就从纸质转移到了网上看电子书了,这要感谢网络的发达,以前,学子出门都要背笈出门,电视上经常能看到蛮大的一个竹箱,把书放里面,背着行远路很不容易。现在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发生了,对书的珍惜程度也不如以前了。

读书这件事,可能要伴随我终生不放弃了,在现在紧张的生活中,抽空就要找本书读一读,让自己放松放松。古人曰书非借不能读,我觉得书不能买着回来当摆设,买着读、借着读都好,贵在读字。而且书要不设类型,各种书都要尝试着去读,才能体会到书世界的各种美好。

之前很多读的书的内容都已记不清了,读完很多都忘了那为什么还要读呢?读书是一种享受,你读就在享受,你在感受书中所要传达的思想,这到感受潜移默化,深入你的脑海深出改变你的思维方式。你读就在学习,学习一种学习能力,让你在不惑的时候从书中学习。这么多好处,未啥不读。

本文标题:与书结缘-书缘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133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