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随笔文章-随笔六章

发布时间:2017-11-02 所属栏目:读书随笔(1)

一 : 随笔六章

响树 (民俗文化六随笔)

齐凤池

姥姥家门前不远处是一片太监坟,坟的四周是用柏树围着的,从外面看,根本看不到一座坟孤堆。从柏树圈的南面的一个豁口进去,就看到十几座高大的太监坟一动不动地在柏树圈里坐着了。但我感觉,这些躺在坟里已经身上零件不全的太监,长期居住在这里,其实一点也不觉得孤独,每座坟前都有石人石马,石桌石椅相伴。还有树枝上嘎嘎叫的乌鸦,草丛里潜伏的黄鼠狼,洞穴里猫着的长虫,再有,到了清明和鬼节的日子,村里那些沾亲代姑的总能给他们送点钱和香火来。另外,柏树圈外还有一棵高大的响树陪伴着他们。所以,那些已经埋了一百多年的骨头,就不显得孤单了。

听姥姥说,太监坟有三百年的光景了,但那棵高大的响树,是什么年代栽的,还是它自己从土里钻出来的,姥姥也说不上来。

响树的高度有二十多米,它的脑瓜能遮住一块秋天的麦场了。粗大身躯,村里十几个孩子手拉手才能围过来。

每年秋天起风的时候,在村里炕头上躺着,就能听到响树抖动树叶的声响。那声音传得很远,就连附近四外八庄都能听到树叶扒手的声响。我听姥姥说,真觉得类似神话般的故事。(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姥姥说响树会走,它的影子跟在人的身后,当人到家门口,只要对响树说句:响树大哥,我到家了,你回去吧。回头再看,响树的影子就不见了。

姥姥说,过去到了地里白薯熟了的时候,总有人偷白薯。因此,家家晚上都要派人在白薯地里看守一夜,等到天快亮了时候才回家。

天还没有完全亮的时候,看白薯地人走在回家的田间小路上,冷风吹动着地里枯黄的野草和响树飘落的叶子,发出令人汗毛头发竖起的声音。偶尔窜过一只野兽的影子,突然闪过一道蓝火,蓦地耳边掠过一声不知是鸟还是兽的尖叫,更然人手脚冰凉,前额冒出一层冷汗。那些看自家白薯地的人,每天夜里就藏在用玉米秸搭成的窝里,抱着把镰刀,聆听四外的响动,直到天快亮了,才疲惫地回家。

当一个人胆怯地走在路上的时候,总感觉有人跟在后面,当大胆地回过头来看时,才发现是响树高大的树影跟在身后。当人到了村口,响树的身影就自然消失了,如果是胆小的人,响树会护送的他的家门口,当人对响树说句我到家了,响树的影子就立刻不见了。这事是传说还是真事,姥姥村里的人都会说起响树的故事。

“破四旧立四新”的年代,太监坟被扒了,那些石人石马石桌石椅也被砸了,只有高大的响树还伫立在太监坟的旁边,因为胳膊上带红袖章的人也不敢动一下斧头。老人们说,响树是神树,动不得,动了它全家人都会有灾星。

又过了很多年,已经是一片狼藉的太监坟,早就被杂草遮盖住了,再也看不见一点坟的痕迹,只有那棵高大的响树还依然的站在旷野,向四周张望着。不过响树发出的声音,显得低沉了,沙哑了,风过之后,偶尔听到枝桠折断的声音。

又过了几年,一条高速从这里经过,高大的响树在一阵电锯牙齿咀嚼声中,它那苍老嶙峋的身子轻易地被放到了,它倒下的身躯,砸的土地直抖动,四外八庄树木都感到了大地的抖动,四外八庄的乡里乡亲也都听到了并感受到响树倒下的巨大声音。仿佛那声音,仿佛响树的身躯砸在了他们的身上一样的疼痛。

再后来听姥姥说,响树的身躯,被分割成许多木材,村里许多老人都用响树做了棺材,他们觉得死后躺在响树的棺材里是一种福气。最后,我的姥姥也躺在了响树做的棺材里了。

前几年我回老家,看到姥姥家村南面的一片坟地里,滋出许多新鲜的树苗,这些树苗是什么品种谁也说不出,但风吹坟地时,那些树苗嫩绿的叶子发出的声音和响树的声音非常相同。

下水罐

在中国民间的丧葬文化中,流传着很多当地风俗习惯和讲究。这些风俗习惯已经流传了很久,至于,这些风俗习惯是从什么年代流传下来的,这些风俗有什么讲究和说法,上了岁数的老人还能说出点道道来。但是,要问这些风俗说法是出自哪里,哪本书上记载,人们就说不上来了。他们只是知道操办丧事应该怎么做,发丧人应该怎样的程序。我认为,因为这些民间说法和讲究都是言传的,没有文字详细记载。所以,在民间,特别是在农村,死了人,就按照当地风俗和一些上了岁数的人说的办。这些年我也参与了很多亲朋好友的丧事操办活动,对丧事的程序和细节做了些记录,关于在死者棺材里放下水罐的说法,我咨询过很多先生和上了岁数的老人,也没能得出翔实的答案,在《红白理事大全》中也找到只字说明。

从我记事起,就知道在死者棺椁里必须要放一个下水罐和一个放着金鱼的瓶子,放下水罐和金鱼瓶是什么意思和有什么说法,我问过很多操办丧事的人,他们只是知道要放这些东西,具体有什么说法和讲究谁也说不上来。后来,我专门在书店买了一本很厚的《红白理事大全》,我从头翻到尾,也没找到有关下水罐的只字说明。看来,写这本书的作者也不知道下水罐在下葬中的作用和解释。

在操办了很多丧事后,我根据下水罐里所装的东西理解,祖宗留下来的阴文化,可能是为了下一代子女丰衣足食,为了土地五谷丰登,才放个下水罐的意思。至于放上装金鱼的瓶子,也是代表富富有余。

我清楚地记得,上个世纪,没有实行火葬,还用棺材土葬发丧人时的情景,在大红的棺材头部,写着死者名字的下面,棺材台上放着一个下水罐和一个装金鱼的罐头瓶。当时不知道放两个瓶子的目的和意义。现在,装金鱼的瓶子已经不放进棺材里了,人们把金鱼到在墓地附近的河里或者池塘里放生了。按照今天的说法,一是为了生态,二是为了死者的再生。所以就把鱼放生了。这是如今的做法和说法,而过去,下水罐和金鱼瓶一直是和死者葬在一起的。

我一直在想,下水罐里为什么要放那些东西。人们为什么在一个大的瓶子里,放上带皮的稻谷,水稻,谷子,黍子等带皮的作物,在里面插上两棵大葱,两根筷子,两个高粱杆,在高粱杆上缠上棉花,再放一把粉条。用白布包裹好,露出大葱,筷子,高粱杆,棉花,粉条。然后用五彩线系上活扣,下水罐做好后,出殡时,由长子的媳妇抱着,一直送到墓地下葬。

在近些年,我也操办过一些丧事,在操办丧事中,我咨询过很多写帐子的先生,也多次向上了岁数的老人请教,在下水罐里放上大葱,粉条,筷子,高粱杆,棉花和五谷的种子有什么说法,这些说法出自哪里。先生们的回答很勉强,也很含糊。上了岁数的老人更解释不清。真对这些东西物品的用意,我对写帐子的先生和上了岁数的老人解释,我理解,放这些东西的意思是,预示和希望。让死者的后人丰衣足食,国家的农业五谷丰登。我简单的概括,得到了操办丧事的先生和上了岁数的老人的认可。

我又补充解释,其实,在死者棺材里放上下水罐,和给死者迁坟,在捡出骨骸的墓穴里放上红萝卜,撒上稻谷的意思是相同的。

至于,中华民族已经延续下来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风俗,在棺材里放下水罐有什么说法有神门讲究,其实都无关紧要。我认为,只要后人记住祖宗留下来文化传统,别失传,在亲友下葬时,别忘了放上下水罐,更重要的是,永远别忘了那些死去的亲人和朋友。

我想,在死者棺材里放下水罐更深层的含义,就在于此。

让我们记住中华民族的传统,记住这些没有文字记载的民间百姓的民俗,把祖宗留给我们的阴文化,传承下去。

迁坟

在唐山的沙河南岸有一片荒凉百年的坟地,一夜间成了黄金地段,许多开发商和私营企业老板,纷纷把工厂建在了曾经黄鼠狼、狐狸、野狗出没的鬼地方。从此,这块网络四外八庄鬼魂,常年袅起纸钱,甚至大白天黄鼠狼和狐狸都敢散步休闲娱乐的百年坟地,就再也看不到黄鼠狼和狐狸出没了,夜晚下夜班经过此地的人,再也听不到叫人头发根都竖起来的冤魂啼哭声了。

开发商和私企老板的资金还没有流到这块干涸荒芜的鬼地之前,在坟地里沉睡的灵魂就已经不安了。因为,在每座坟前伫立的墓碑上都贴上了当地民政局盖了章的迁坟通知书。于是,在这里沉睡了百年的灵魂和在这里刚刚入睡不久的亡灵们,就要浩浩荡荡披着黑暗的蓝布和引魂的鬼火,跟着一根高粱秸糊的鲜红的幡迁到新的地方居住了。

在这块荒凉的坟地里安静地居住着我的两个舅爷(妻子的哥哥),他们在这里不动声色地生活了很多年。每年过节,我和妻子都要来这里看望他们,顺便送些纸钱,撒些泪水。今年的清明节,我和妻子刚刚拔掉了他们坟头上苫盖的荒草,又添上几锹新土,算是做了最后一次探亲和慰藉。我们知道,今年的清明节,当我们培了最后一锹土后,秋后的鬼节就得去别的地方,再给俩个舅爷送钱了。因为,在舅爷的墓碑上也贴上了迁坟的告示。

得知这一消息后,我和妻子商量如何给舅爷搬家的事情。因为迁坟,在中国的老百姓家中是件大事,迁坟可不是简单的小事,这里有很多讲究和说法。说简单点说,就等于是在动祖宗的香火。我听说民间迁坟有很多讲究,弄不好会给家里和后人带来灾难。我过去读过《风水阴阳宅》那本书,还记得书中一些迁坟的细节和说法。如今,在有些人看来,那是迷信,但分析书里讲的细节,那里的确有很深的中国阴文化的道理。不信,有时还真遇上倒霉的大灾。

在我舅爷坟的东北方,不足三十米的地方,有两座高大显赫的坟,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有钱有势家人的坟。我听说,选墓地时还请了风水先生,先生用罗盘摇了方位。结果,立碑的方向,冲向西南。我去坟地给舅爷烧纸时,看了觉得有误。四十五度方位属于鬼门线,那是一大忌。再说,墓碑冲着的方向,正好是钢厂竖起的的高大烟囱,墓碑对着烟囱多不吉利。果不出所料,今年正月刚过,他家的主人就被车撞成重伤,险些丧命。

我不知他们在迁坟和立碑时按照哪些规矩立的。书上说,迁坟首先要选好日子和时辰,一般在夜间零时以后,就是人们俗称的鬼出来活动的时间。迁坟时要带上四种贡品,还有纸钱,香,红布,红幡,红手套,鞭炮等用品。零时以后家人悄悄到了荒凉的坟地,先烧纸做祷告。祷告的内容大概是,告诉祖先或长者,今天要给他搬家了,问他需要带什么准备好,准备好了就搬家了。这些程序做完后,由长子或长孙先在坟上挖三锹土,然后,举着红幡围着坟绕三圈,点燃鞭炮。之后,帮忙的就开始挖坟了。挖坟的位置一般是在正南的方向,把坟挖开后,打开棺椁盖,戴上红手套捡骨骸,捡出的骨骸用蓝布遮盖住,放进一个黑袋里再用红布包裹好,尸骨由长子或长孙捧着离开坟地。取出尸骨从棺椁里不能空着,要在空的棺椁里放上一个红萝卜和高粱,谷子,稻子等五谷杂粮。放这些东西的目的还有说法,放一个红萝卜,是一个萝卜顶一个坑,放上五谷杂粮,让种子发芽生长,预示着子孙后代家族兴旺。

骨骸迁到新的坟地后,家人先把棺椁用白纸糊好,絮上雪白的棉花,然后把骨骸放进去,家属嘴里叙说,搬新家了,需要什么我们会给你送来等等。把骨骸放在棺椁的靠右侧,用红布盖上,再把死者生前喜欢的东西也放在里面,或者再撒些零钱,就可以盖棺了。封棺后,开始鸣炮。然后,铺上一张白纸,把贡品摆好,贡品有水果,点心,半生的肉,酒。点上香,家人开始烧纸。再把红幡插在坟的右侧。一切程序玩后,再把酒围着坟倒一圈,家人说几句告别话就回去了。

三天圆坟时,用三根高粱秸在坟上搭房子,把高粱秸折成长方形,插在坟的上面,中间的高,前后的低,这样就搭好了房子。然后把红幡拔掉扔到一边。再做些祷告就等过五七再上坟烧纸了。

这就是迁坟的整个过程。我的舅爷就是这样迁入新居的。 在山东瘞地寻找祖父

今年五月放假的第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电话是从天津打来的。打电话的是位女士,她自称姓徐,想打听一下有关山东瘗地的情况。这位徐女士说,她是在美国报纸上看了我的文章《山东瘗地》后,然后通过朋友找到了我的电话,才联系上我。她说她的祖父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在开滦林西矿搞地下工作。1939年在一次组织矿工罢工斗争中被叛徒出卖被捕了。关押在日本的监狱里,1944年秋天被日本鬼子杀害了。她又讲,祖父死后,由于没有家属认领尸体,祖父的尸体就扔在了林西沙河北边的黄沙岗上。是山东的老乡把祖父的尸体偷偷埋在了山东瘗地,当时连墓碑也没敢立。

解放后,她家里四处打听祖父的下落,后来听到一点线索,她祖父是山东大名府人,1930年被派到开滦搞地下工作。上个世纪90年代,他们来到唐山烈士陵园和开滦档案馆打听寻找祖父的下落。在唐山烈士档案里确实找到了她祖父名字。但烈士的尸骨埋在哪里,资料里没有记载,管理员也不清楚。最后,他们只能扫兴回了天津。

2009年徐女士的祖母百岁过世了,她家里人打算把祖母的骨灰和祖父并骨。但是,祖父的遗骸在哪里至今还没有找到。正当他们为祖父的尸骨下落发愁的时候,徐女士远在美国的亲属给她打来电话,说在美国的《星岛日报》看到了一篇关于山东瘗地的文章,文章里说的情况,很有可能找到他们的祖父下落,也许他们的祖父就有可能埋葬在了山东瘗地。听到这个重要信息,徐女士费尽周折找到了我。

在电话里,我把山东瘗地的情况和瘗地的位置告诉了她。没有几天,他们全家就来到了山东瘗地。

山东瘗地坐落在唐山市古冶区林西南沙河的北岸 。据当地老人讲,这片荒凉的坟地,叫山东瘗地。在这片坟地里,长眠着上千个迁徙到开滦林西矿下井挖煤的山东人和他们的后代。算一算,从上个世纪20年代到现在,山东瘗地里掩埋了有四代山东人了。

开滦林西矿是一八九几年由清朝的唐廷枢和大鼻子英国人建成的。煤矿建成后,引来了大批逃荒的山东人,来到煤矿下井挖煤。

善良憨厚心齐的山东人,为了同乡死后有个归宿之地,他们凑钱买下了林西沙河北面一片荒无人烟的沙土岗地。从此,山东人死了,他们的尸骨就有了安葬寄存之地。

解放前,开滦煤矿井下死亡事故频繁发生,几乎三天两头,山东瘗地就出现一座新坟。几年的光景,山东瘗地逐渐向外扩大了,到解放初期,山东瘗地已经很有规模了。看到这么一大片坟地,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死人在跟活人争土地。

坟地里杂草丛生,灌木密密麻麻不透缝隙,人进入都很费劲。白天经过瘗地都能看见黄鼠狼和野狗在坟地出没。我小的时候听大人经常说,瘗地里有鬼。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在这片坟地里,夜里一两点钟,能听到女人哭丈夫,母亲哭儿子的凄惨的叫声。而且,夜里人路过这里,经常遇到鬼打墙。这些鬼话和传说究竟是真是假,无法考证。再说,谁也不想夜里一两点钟到瘞地里去探密。

如今,山东瘗地已不再荒凉了。山东人的后代,把坟上的草拔得干干净净,有的坟前还立起了大理石墓碑。过去凄惨荒芜的瘗地已经变了模样。

现在经过这里,感觉有一种悲伤凄凉的民俗文化味道。一些当了官的和有了钱的死者后代,为了使祖坟香火旺盛,他们给祖坟修葺成了文化品味的瘗地。有的模仿南方豪华阴宅,有的模仿清代大臣的墓穴。总之,山东瘗地已不再荒凉悲戚了。

徐女士一家人在瘗地里确实没有找到祖父的坟墓,但他们没有失望,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的祖父确实埋在了这里。只是,哪座没有墓碑坟是他们的祖父不敢肯定。最后,他们只好在没有墓碑的坟头捧了两把土,用红布包好带回了天津。

徐女士在最后一次电话里告诉我,她的百岁祖母骨灰和祖父并骨时,按照当地的风俗,用一块红布把山东瘗地的土和青砖包在一起,等于是祖父的尸骨了。然后,把祖母的骨灰放祖父的尸骨旁边,就算给两位老人并骨了。从此,了却了他们心头的一件大事。

挑帘纸

在北方民间,发丧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绞挑帘纸,等绞好挑帘纸,挂出去,然后再批殃。这是几百年流传下来的规矩。据绞挑帘纸的人说,挑帘纸的作用就是死者灵魂寄存的地方。如果说,死者家里不挂挑帘纸,说明死者的灵魂没有安放的地方,总在空中飘荡着。只有绞好挑帘纸挂出去了,死者的灵魂才算有了寄存的地方。

把挑帘纸挂出去后,操办丧事的先生就可以给死者批殃了,在北方给死者批殃也很讲究。一般有点民俗常识的知道,男的批故先考,女的批故先妣。把批的殃榜挂出后,就可以将死者入殓了。这三项事完成后,才算正式进入发丧死者的程序。

据发丧人的先生说,绞挑帘纸是按照死者留下的后人决定的。死者有几辈后人就绞几条。绞挑帘纸的方法,用一张黄纸分成四份剪开,如果有一辈后代,将纸分成三分,在两边折的地方剪,不要剪断,两辈,三辈,四辈按照这种折法和剪法绞。绞好后,再最边的一条纸上斜着绞下一个角,女的在里面绞,男的在外面绞。绞好后,按照三四张纸一沓抖开,攥住一头,把绞好的挑帘纸全部抖开后,用白布把攥着的一头包住,再用白布条扎好,留出系棍的扣,最后,把挑帘纸系在竹棍或木棍上,挂在大门口。按照男左女右的说法挂出去,挑帘纸的旁边,张贴者死者的丧榜。

死者出殡前,先把挑帘纸摘下来,用死者衣服包上,等于给死者穿上了衣服,再把用白布包着的挑帘纸头,用一顶帽子或者纸人套着,然后随着阴魂的喇叭进入死者生前住的房间。喇叭在前走,后是死者的姑爷点着火引路,死者的长子抱着挑帘纸,嘴里念叨死者走了,这些程序完后,再有喇叭引着走出房间。

把死者装上灵车后,就可以把挑帘纸烧掉了。最后,死者的长子,摔碎蒸饭用的陶制的饭筛子,倒着走到灵车前,送死者去墓地。

这就是北方发丧人,挑帘纸的作用和说法。至于,挑帘纸的作用和说法出处不详,我至今没有找到出处,和确切的文字资料。我只是看和听说后,做了些简单记录,供人们参考。

工业园下的万人坑

唐山开滦唐家庄矿破产后,煤矿迅速进行了转型。几家有钱的企业马上进入到了破产的煤矿。一年后的开滦唐家庄矿就焕然一新了。一座新的现代化工业园在旧址拔地而起。紧接着东方电厂二期工程竣工指日可待。

二期工程立项后,唐家庄煤矿南面的桃山墓地,开始了声势浩大的迁坟工程。因为在这片方圆几公里的山坡下埋葬着几十几万地震中死难尸骸。这么大的迁坟工程,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工程。

政府贴出告示在电视台播出后,人们开始陆陆续续将自己亲属的尸骸往福山寺墓地迁移。那些已经没有亲属的坟墓,随着一阵隆隆的铲车声被铲平了。然而,还有一个更大的坟墓无法迁移,那就是桃山半山腰下的万人坑。这些施工的人员并不知道,就在他们脚下的二期电厂工程的下面就是一个万人坟墓。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后的第二天,解放军来到了古冶区开始在废墟下扒人,解放军扒出尸体后,就装在白塑料袋里。然后抬上解放翻斗汽车上,车上装满后,就拉运到北面的桃山。我看到一辆辆解放翻斗汽车拉着尸体从我们临时居住的马路边经过,腐烂的尸体流出汤啦啦一路。几千米上山的小路被尸体流下的汤水泥泞了。路上的那些大个的绿豆苍蝇往人的身上直撞。当时,我家的简易房就搭在去桃山的路旁。因此,我每天都能看到一辆辆拉着死尸的翻斗车从家门前经过。

震后的第四天,我们才把表舅扒出来,当时表舅没死。扒出后的第二天,表舅因失血伤口腐烂而死亡。

唐山地震后的第五天,我和表兄去桃山掩埋舅舅的时候,我站在海拔500米的桃山上向下望去,我看到在桃山的半山腰处,停着几辆红色的东方红牌铲车。我看得非常清楚,在铲车的下面是一条宽十米,长五十米,深十米的大深沟。

第二天早晨八点,我们给表舅填坟时,我们在表舅的坟前看到,一辆辆拉死尸的翻斗汽车陆陆续续开往桃山。给表舅的坟填完土后,我站在桃山一块比较高的山坡上向下看,几十辆拉尸体的汽车浩浩荡荡向大沟的地方开来,沿路的尘土卷起一条黄烟。汽车停到沟边后,指挥的解放军手里拿着旗子,嘴里叼着哨子,汽车很听使唤。哨子一吹,旗子一下,只见翻斗汽车的前帮慢慢抬起,满车上用白塑料袋装着的尸体开始往沟里翻。翻到沟里的尸体横七竖八,像是很困了的样子,倒在沟里就熟睡了。

当尸体快填满沟时,我看到了解放军在尸体上撒一层厚厚的白灰。当尸体全部被石灰覆盖了,解放军从沟里上来了。然后十几辆推土机开始掩埋,等尸体完全掩埋后,再用推土机来回压,直到土压实了为止。

在这条沟掩埋的几万具遇难的尸体里,有的是全家,有的是没有亲属。他们合葬在一起,就像一个大家庭,与世隔绝,过着没有一丝牵挂的日子。

如今,他们生活在现代化工业园区的下面,世上白天发生的事他们不知道,但夜里工业园里灯火和隆隆的马达,使他们不能入眠。

河北唐山开滦荆各庄矿业公司

二 : 音乐随笔七章

音乐随笔七章

五超女演绎《沉思曲》

齐凤池

《沉思曲》是法国作曲家儒勒?马斯奈的代表作品。是歌剧《泰伊思》第二幕第一场与第二场中间所奏的间奏曲,故又称为"泰伊思冥想曲",也被人们称为《广阔的天空》。反复听了这段音乐之后,我感觉叫《广阔的天空》最恰当。听着这段音乐我的脑海和眼前仿佛浮现出蔚蓝天空景色。在广阔的天空上有一只类似人的大鸟自由飞翔,它时而低翔,时而展翅高飞,或者在一种高度久久盘旋,或者到另一个空间畅游梦想。其实,这首小提琴独奏曲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关键是这段音乐的旋律经久不衰。

在每年新年音乐会上,全世界顶尖级小提琴家都反复演奏这首百听不厌百奏不烦的名曲。我认为,作为一个音乐家最重要的不是一生写了多少部歌剧,写了多少部交响曲,关键是能让观众记住一段旋律或者记住几个音符,这是最重要的。

我敢说,全世界的音乐家要是排成队可以绕维也纳一圈,但真正让人们知道并记住的作曲家,连维也纳金色大厅的座位一半都坐不满。看来,在音乐家中吃干饭的也不少。(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沉思曲》是《泰伊思》中的一段幕间曲。歌剧以古埃及名城亚历山大为背景,叙述了一位在沙漠中修行的圣僧拯救一个名妓泰伊思的故事。

圣僧冒险进城,在弥漫着香水和狐臭的灯红酒绿的城市,终于找到沉迷于金钱肉体生活中的名妓泰伊思。圣僧在经过苦苦劝告之后,泰伊思终于离开花红酒绿龌龊的交际圈,皈依宗教。当泰伊思决定入修道院当修女,净化心灵时。但圣僧却被泰伊思的青春美丽打动了,他却爱上了泰伊思。在上帝和爱情之间,圣僧倍受折磨,他逃离了修道院,游走四方。最终,圣僧没能摆脱对泰伊思的思念,还是大胆地回到了泰伊思身旁。此时,被爱情和岁月折磨的泰伊思已经病入膏肓,在她弥留之际。她看到了圣僧跪倒在爱情脚下。此后,这位令人尊敬崇拜圣人却成了上帝的罪人,这位一直被人们认定就是罪人的泰伊思,死后她的灵魂却升入了天堂。是非的颠倒黑白的置换给人们的思想和观念更新了理念。

这段音乐的旋律是极其优美的,音乐的背景和旋律的特殊语境如泣、如诉、哀婉煽情,小提琴奏出抒情性的主题,犹如少女的虔诚,向上帝国主敞花蕊般的开心扉。

乐曲第二段几次转调和使用变化音,使音乐的情绪很不稳定。表现了泰伊思心潮涌动内心矛盾挣扎。

第三段又恢复了平静,再度出现最初的旋律。泰伊思虔诚的祈祷似乎得到了上帝的宽恕和灵魂的拯救。

小提琴在结尾处推向了高音区,最后在G弦上又逐渐减弱音力,泛音微弱的音响,慢慢消失而结束。仿佛被净化的灵魂飞向上苍,在美好天国的遐想得到了精神的满足。

马斯奈1842年5月12日生于卢瓦尔一个高级工程师家庭,马斯奈的音乐天赋在童年就已显露,他随继母学习练琴,11岁到巴黎音乐学院师。1863年毕业时,以一首大合唱获得罗马大奖,后又到意大利进修三年。

1886年马斯奈回巴黎后,他创作作歌剧和管弦乐组曲。但多少能够显示他的个性,因为在这些作品中仿佛流露出舒曼音乐风格的痕迹。同时也隐隐约约彰显出他的抒情叙述性的声乐风格。马斯奈的戏剧音乐代表作有《巴赞的唐恺撒》、《艾林尼》、神剧《抹大拉的马利亚》和《夏娃》等。

其实,真正的作曲家一生渴望的不一定要创作很多部大型交响乐和几部歌剧,他渴望的是死后能有一两只曲子一段旋律或几个闪光音符让后人记住就足矣了。马斯奈的《沉思曲》其实就是最好典范。

我听过十三岁的提琴超女安妮。索菲。穆特演奏过这首乐曲,同时,也看过她和另外四位世界顶尖女提琴家妮可拉。班内迪提,玛丽娜。齐琪,珍妮.杨森,沙拉。张一起演奏《沉思曲》视频。

这五位漂亮的女人,世界级小提琴大师,她们以各自绝技和不同的风格,精彩的演技,演绎并诠释了这首跌宕起伏引人深思的小提琴曲内涵。

当然这首曲子也成就了马斯奈的歌剧,尽管歌剧本身不是很成功,但插上了这段乐曲后不仅成全了这部歌剧,也美化了这部歌剧,而且也给马斯奈插上了亮丽的翅膀。所以,他和这首乐曲在世界飞翔。有人肯定地说全世界每分钟都在演奏《沉思曲》,这点我们谁也不能否认。

听帕尔曼演奏《辛德勒名单》

我听过盛中国,吕思清,李传韵,卢曦以及韩国金志妍,日本的西崎崇子演奏过的《辛德勒名单》又名《舒特拉的名单》主题音乐。应该说,他们的演奏水平都是大师级的水准。不论是他们的演奏技法还是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对电影音乐语境的感悟,都在进行着不同深度的理解和深化。

当我听了伊沙克?帕尔曼的演奏后,回过头来再听他们演奏的音乐质感和来自血液心灵的旋律共鸣相比较,我感觉,这些演奏家在音乐情感把握和渲染的程度上,还没有完全呈现出帕尔曼那种犹太人血液的颜色和真实情感的宣泄程度。

当我看到帕尔曼拄着双拐蹒跚地走上舞台,重重地坐在椅子上,慢慢地放下双拐,从别人手里接过小提琴的时候,他下意识地弹拨一下琴弦。这一弹拨似乎是用音符的指尖在人的心上轻轻触动了一下。然后,他将小提琴放在肩上,放松一下。当低沉忧郁的双簧管吹出类似哀诉的引子之后,帕尔曼的情感开始在提琴上流淌宣泄了。

白色的琴弓,在弦上来回走动,他那肥硕的手指像攥满了泪水,在四根金属的小路上播撒。他在播撒泪水的过程中,我似乎看不到提琴上的把位,找不到琴上的音节和距离。帕尔曼把情感完全揉碎了,在滴着泪水的音符里,音乐一直在两个音符之间徘徊像是对人类反复诉说那段残忍没有人性的疼痛岁月。

当诉说的疼痛到了再也不能忍受的地步,帕尔曼的手指开始在高音区呐喊呼唤。对于这部电影内涵的理解,我感觉只有帕尔曼才能体会和理解到深邃的心脏。因为在帕尔曼的脉管里流淌的是地地道道的犹太人的血液。

伊沙克?帕尔曼1945年8月31日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父母是波兰人。三岁半的时候,开始拉小提琴。他的双腿因小儿麻痹症瘫痪了。然而,疾病没有像纳粹那样摧残他幼小的心灵,疾病却激发了他的音乐天赋。九岁的帕尔曼已经开始在音乐会上演出。

十三岁的时候,美国国家电视台邀请他到“爱德?沙利文综艺节目”中做客,这简直是天赐良机。为了使帕尔曼那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得到更好的发挥,他们全家搬到了纽约。帕尔曼一周要去朱丽亚特学校上课三四次,每次出门,他都在卖酒小铺前的一个角落那里等出租车。

在那个时候,沃尔多夫?阿斯托里亚的酒店经常举办舞会,人们在那儿吃晚餐,用甜点,吃完以后,他们让年轻的帕尔曼演奏《野蜂飞舞》和布鲁赫的《尼根》。帕尔曼蹒跚地走上临时搭建的舞台,开始拉他的《野蜂飞舞》。

十四岁的帕尔曼,经过几年艰辛的磨砺,开始逐渐成熟。他在卡内基音乐厅举行首演的时候表现的非常轻松。这些到音乐厅人们是专门听帕尔曼拉小提琴的,帕尔曼在卡内基音乐厅的首演成功,使他的名字一下在美国红火起来。后来,他轻松地完成了在朱丽亚特学校的学业,并获得利文特里特奖。

帕尔曼说:如果演奏时没有激情,演奏效果是不会好的。如果在浴室、厨房或者其他什么地方演奏时,自己感觉非常兴奋,那就会演奏得很好……

后来,帕尔曼为《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曲配乐,整部电影配乐以帕尔曼的小提琴独奏为主,管弦乐协奏,表现人性尊严、人道精神和对法西斯的控诉。

帕尔曼的音乐从欧洲悠扬到中国,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时请帕尔曼配乐,并邀请他担任小提琴独奏。

帕尔曼说,《英雄》的音乐包含了一种中国古老的高音,听起来有一种远古大漠的苍凉感觉。为了表达出谭盾想象中失传已久的秦朝乐器,他将小提琴的四根弦换成了二胡的弦,并调低了四度,让它发出有“中国味道”的声音。

知道了帕尔曼的人生经历后,我再次聆听《辛德勒名单》的音乐时,感觉就不一样了。因为我感觉帕尔曼是在用血液和泪水演奏,在他的音乐质感里仿佛呈现出了一张张被纳粹屠杀的波兰犹太人的面孔。他的音乐语境里不仅包含了哭泣,流泪,愤怒,呐喊,同时,还囊括了对死去犹太人亡灵的超度和安魂。

这就是我前面所以说的,为什么那么多小提琴家没有演奏出帕尔曼那样感觉原因,因为,音乐不仅来自心灵和血液,更重要的还有来自民族和宗教的崇尚精神。

听金志妍演奏《流浪者之歌》

被音乐评论家称赞为娇艳欲滴的提琴超女,韩国小提琴演奏家金志妍,在2010年韩国新年音乐会上演奏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之后,于是,她演奏的文本以及她那入情演技迅速蔓延到世界每一个缺少音符的角落。水质的音符,像雨滴滋润并灌溉了大面积干涸的土地和需要音乐喂养的心田。

在恢宏的管弦乐衬托下,超女金志妍手下的音符从舒缓的中板开始向激昂快板的旋律移动过度,短暂的引子像铺垫成的金属小路,一下扣动并抓住了人的心灵。身穿黑色长裙的金志妍在舞台上娴熟的操琴,她那乌黑蓬松像马尾一样的长发垂到腰下,她那窈窕袅娜的身姿随着音乐的节拍微微摇动,她的表情和乐曲深深吸引着观众目不转睛。

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赛之歌》,这一首乐曲是萨拉萨蒂所有作品中最为世人所熟悉的名作,音乐回肠荡气,伤感色彩与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织出来的绚烂效果,任何人听后都会心荡神驰思绪飞翔。

在音乐中我能体会到吉普赛民族常年过着从不定居的流浪日子,他们世世代代在清苦中饱受歧视,在歧视中寻找属于自己快乐的生活。吉普赛民族是活泼、乐观、能歌善舞善良质朴的民族。萨拉萨蒂准确把握和运用地域的和民族的音乐素材和独特的民族音乐语境,描绘出这吉普赛人的性格特征的几个侧面,并使小提琴的旋律节奏性与技巧性得到相当完美的结合。

当宏大的乐曲奏响之后,小提琴奏出充满低沉忧伤的旋律。这一小部分简约而干净,只是全曲的引子。随后,小提琴的缓板又奏出新的旋律,这段旋律是一种犹豫的美丽和美丽的忧伤。演奏家在变奏和反复中做了技巧性极强的发展。金志妍用她那纤细如酥轻巧的手指奏出泛音和华丽的拨弦,充分彰显出这一主题的丰富内涵。

在这段旋律中,庞大的管弦乐并不太明显而且显得很低沉,像是给小提琴让开宽阔的空间,因此,乐曲始终是以小提琴的轻柔旋律为主题。乐曲在这段旋律上徘徊,象攀援阶梯,从高到低再从低到高,这样缓慢反复演奏和充满感伤情调的旋律,使悲伤的情愫达到极点。最后极快的快板,与前面几个乐章形成明显对比,乐曲深刻地反映出吉普赛民族的性格和能歌善舞的天赋。乐曲第四部分逐渐朝气蓬勃地趋于高潮,最后像闪电般结束乐曲。

提琴超女金志妍,在演奏这首乐曲时,她把内心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宣泄在琴弦上,使音乐效果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人们随着她的演奏仿佛游历在广袤无垠的世界,追随着吉普赛人的影子,去寻找古老的自由自在的流浪生活。

金志妍在她演奏的时候,我一直关注着她的面部表情,她那深邃的大眼睛一睁一闭,就像音符一闪一闪的眨动。激昂跳跃的弓法,像推动着人们情感的走动,她那灵巧的手指像神的缔造和指挥,在四根弦上奔跑跳跃,踩响一串串金质的音符,飞溅在金碧辉煌的音乐大厅。

人们闭着眼睛,微张着嘴,像是啜饮娇艳欲滴的音乐和甘露。

音乐嘎然停止,就像狂舞的吉普赛女郎手掐着裙角在旋转中突然停止,使人在听觉中仿佛看到或想象到形体语言艺术的再现。

聆听金志妍灵性的小提琴声,给我的感觉就是纯粹的娇艳欲滴和忧郁美的享受。

聆听《自新大陆》

认识捷克著名作曲家德沃夏克是从他的《自新大陆》开始的,后来又欣赏了他的B大调大提琴协奏曲,从此,我就喜欢上了德沃夏克。但我对德沃夏克的了解还是甚少。后来,在新华书店的休闲座上读了两个小时的《德沃夏克传》才对德沃夏克有了粗线条的了解。

我在书里摘抄了些笔记,安东尼?德沃夏克1841年9月8日生于布拉格附近的一个贫穷家庭,父亲是小客店老板兼屠夫。德沃夏克十六岁时,被推荐进入布拉格管风琴学校,两年后在布拉格的临时剧院工作。从那时起德沃夏克开始正式的创作。70年代,德沃夏克的爱国主义颂诗合唱《白山的子孙》首演颇受好评,因此,他才受到音乐界的关注。

这次公演的成功,是德沃夏克作为作曲家的成熟和成为民族艺术家的重要标志。德沃夏克在创作中始终将民族性放在首位。在生活中他并非如通常人们想象的那样,是具有巨蟹座般恋家情结的人。在德沃夏克成名后漂泊不定的生活中,对祖国的思念时常成为他灵感的源泉。也是他艺术思想与实际生活完美统一之后在作品中流露的自然和谐。

我知道德沃夏克流传甚广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这部曲子是在他应邀赴美担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之后创作的。这部经典之作体现了德沃夏克在音乐结构上的严谨与坚实。

德沃夏克另有一首脍炙人口的音乐小品《幽默曲》,他在捷克的苇索卡地区度假时创作的。原曲是钢琴独奏小品,后由克莱斯勒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曲。这首音乐小品极富音乐变化,音乐表情透出类似小夜曲的浪漫韵味。有人评价这首小品是德沃夏克晚年时期个性成分与艺术手法皆达到完美和谐之后的精华之作,这首《幽默曲》表现出了亲切、纯朴、优雅、柔缓的音乐语境。

可惜的是1904年5月1日,这位大音乐家因为脑溢血,在布拉格突然辞世了。布拉格是德沃夏克出生成长的地方,也是他在异乡魂牵梦萦的地方。

我是从奥塔卡。希渥莱克的《德沃夏克传》了解到这些。但本书中令我记忆最深的是这样一个细节。

德沃夏克在布拉格音乐学院执教时,德沃夏克向一名学生提问莫扎特是一个怎样的人。这名学生回答了似是而非的问题,叫德沃夏克非常恼火。德沃夏克拉起那名学生的手走到窗前,他指着窗外的天空问:“你在天空看到了什么?”那名学生非常尴尬地说:“我什么也没看到。”德沃夏克非常愤怒地说:“你没看到天空的那轮太阳吗!请你记住莫扎特就是太阳!”这段文字我记得太深刻。我和朋友们也经常重复这句话。

翻译家傅雷也说过:“没有一个作曲家的音乐比莫扎特的音乐更接近天籁了。”莫扎特的音乐有没有天籁的成分,我们随便听一首他的小夜曲就知道了。我感觉他的音乐,不仅融入了天籁的成分,还融入了他的心和灵魂。我听莫扎特觉得他的音乐不是做出来的,就象是从他的心灵里流淌出来的一样。莫扎特的人格和作品,正像小溪一样涓涓地流淌,默默地流淌,不动声色的熠熠闪光。他的音乐像小溪从维也纳的河流主干分支若干,向世界的田原、山谷、林间、丘陵……凡所能及的地方都有他的音乐再流淌。柴可夫斯基说:莫扎特的音乐不象贝多芬那样深刻,他的气势也没有贝多芬那样宽广,但我不喜欢贝多芬,我爱莫扎特却如爱一位音乐的耶稣。莫扎特的音乐充满难以企及的美,如果要举一位与耶稣并列的人,那就是莫扎特了。我感觉这话有些夸张了。他怎么能和上帝相比呢!崇拜和信仰是理想和宗教的概念。这话说的有点大了。丰子恺说:“贝多芬的音乐是英雄心的表现;莫扎特的音乐是艺术的艺术,贝多芬的音乐是人生的艺术。”这话听起来比较接近现实。

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斯堡一个宫廷乐师之家。他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习音乐。从1762年起,在父亲的带领下,6岁的莫扎特和10岁的姐姐安娜,开始了漫游整个欧洲大陆的旅行演出。他们到过慕尼黑、法兰克福、波恩、维也纳、巴黎、伦敦、米兰、波隆那、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罗马、阿姆斯特丹等等许多地方。他们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巨大的轰动!在奥地利维也纳,他们被皇帝请进王宫进行表演。1772年,16岁的莫扎特终于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漫游生活,回到自己的家乡萨尔斯堡,在大主教的宫廷乐队里担任首席乐师。由于不满主教对他的严厉管束,这段不稳定的雇佣关系终于在1781年结束,他毅然决定独立自主,前往维也纳定居,从此,走上了艰难的自由音乐家道路。

莫扎特写作之轻松与神速,使他的同时代人和后辈都把他看作是无师自通、不学而成的天才。纵观他的一生,除了孩提时期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诲外,的确从未得到过正式的教师指导。天才是不容否认的,但人们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离不开刻苦与勤奋。莫扎特曾说:“人们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实际上,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

莫扎特一生创作了歌剧22部;以《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最为著名;交响曲41部,以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交响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27部,以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钢琴协奏曲最为著名;小提琴协奏曲6部,以第四、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各种体裁的器乐与声乐作品。

两位大师的人品和作品一直在诱惑着我的心灵,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轻轻地挂上窗帘,打开VCD把德沃夏克和莫扎特的光盘放进去,在等待的时候我倒上半杯红酒,然后静坐在沙发上闭着眼睛静静地聆听那舒曼,幽雅,缠绵,空灵,深邃的音乐。我啜饮一小口美酒,细细地品味酒神韵,在似醉非醉之间享受音乐,就象一双无形的酥手抚摩着你的末梢神经和最敏感的部位。在音乐的软指抚摩下我悄悄进入了一种人生不能抵达的境界。这是音乐的魔力,这是任何东西任何事物不能替代的魔力,只有音乐能走进我的灵魂和血液,只有德沃夏克和莫扎特带我能走进那个接近天籁的世界。在这个时候,我已经把所有的事情全忘悼了,我感觉我在音乐里就是一个音符,在五线谱的轨道上半醒半醉地飘动着、舒展着完全象一个仙人。这是音乐的作用也是酒的功效。我完全舒服在音乐和美酒的天堂里了,真有“但愿常醉不愿醒”的想法。

为人类谱写爱情的门德尔松

今天,在每一个隆重庄严而神圣豪华的婚礼殿堂上,都在播放着那首温柔舒适、优美恬静、幸福甜蜜而富于诗意幻想的音乐《婚礼进行曲》。当人们把情感沉浸在那悠扬舒曼的旋律中,被那熟悉的旋律所打动的时候,当人们在欣赏回味之后,甚至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之后,并不知道那旋律的缔造者是谁,也没去考虑曲子的作者是谁。其实,这首《婚礼进行曲》的作者就是人们熟悉的德国著名作曲家门德尔松。这么多年,我一直把门德尔松称之为为人类谱写爱情颂歌的音乐大师。

门德尔松是德国犹太裔作曲家,1809年出生于汉堡一个犹太家庭。他的祖父是哲学家,父亲是成功的银行家。有人说门德尔松是在养尊处优又有文化修养的环境中成长的。门德尔松的母亲是钢琴家,他的母亲就是他的钢琴启蒙老师。他的姐姐范尼?卡西里也是一位在钢琴和作曲方面的可造之材。

西方音乐评论家和媒体评价门德尔松是钢琴神童,门德尔松9岁就开始公开演奏,10岁时就为《诗篇19》谱曲,12岁已写出一首钢琴四重奏(op。1),14岁组织自己的私人乐队,16岁发表第一首杰作《弦乐八重奏》,17岁时完成了《仲夏夜之梦》序曲。在音乐的殿堂和金属般的五线谱之间,门德尔松绝对是个音乐天才,这似乎是上帝为人类专门缔造的门德尔松。尽管门德尔松一生只活了三十八岁,但他对音乐的贡献最大。他20岁时指挥演奏了巴赫的曲子《马太受难曲》。我们知道巴赫的一生是为上帝谱曲的,他的大部分音乐是为走进天堂的人,生活在伊甸园的人呈现的。那些灰暗低沉的音符在巴赫心灵的五线谱上编制成无数首含泪的《弥撒曲》,悠扬在送葬的队伍中。而门德尔松和巴赫正相反,他似乎是专门为活着的人呈现爱情和美好而诞生的。我曾经写过《为上帝歌唱的巴赫》一文,介绍过巴赫的一生。巴赫1685年生于德国,十岁时父母双双去世。少年的巴赫是在圣密歇尔教堂唱诗班度过的。长大后仍然在米歇尔豪逊教堂和圣多斯教堂任管风琴师和乐长。1750年因中风去世。

巴赫一生为上帝创作了很多好听动人的音乐。有人说他是为上帝唱歌的音乐家。他的作品有《D小调弥撒曲》、《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耶稣躺在枯骨堆中》、《基督诞生时节请唱剧》等等。巴赫为什么创作了那么多歌颂上帝的音乐,按照德国音乐家福尔克所说,巴赫从小在教堂长大,被上帝呵护、施舍。长大后必须感恩,必须为上帝歌唱。巴赫一辈子也没有流露只字,但在他心里始终铭记上帝的恩典。

其实,巴赫的音乐不仅是献给上帝的,应该说是献给人类的。他的《勃兰登堡协奏曲》是他所有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有人说,全世界每分钟都在播放贝多芬的作品。我说,全世界所有的乐团都演奏过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和《G弦上的咏叹调》。

门德尔松成名之后,他投入很大的精力去推崇并挖掘了许多巴赫的作品,并亲自指挥演奏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在巴赫去世七十九年后,即1892年门德尔松主办的音乐会上演出。巴赫的作品演出之后立刻引起音乐界的关注,而巴赫的名字和音乐,却像小溪的暗流在世界音乐的根部滋养一代又一代音乐家的生命。受巴赫影响最深的门德尔松,不仅敬仰崇拜巴赫,而且称巴赫为“音乐之父”。

这就是门德尔松在音乐上为巴赫,甚至为世界音乐所作出的贡献。首次公开演出来宣传巴赫的作品,演出地点为柏林歌唱学院。因此,门德尔松引起轰动而且是他成为闻名遐迩的指挥家。历史证明,他为巴赫的作品得以复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之后,他赴英国指挥伦敦爱乐乐队。在苏格兰度假期间,以创作了《赫布里底群岛》序曲和《苏格兰交响曲》。之后,在罗马与老柏辽兹邂逅。再后来,在巴黎又与李斯特和肖邦相遇。1837年与塞西尔?让莱诺结婚。在音乐的金属小路上奔波的门德尔松,此时,他的健康已是每况愈下,由于他心爱的姐姐病故的原因,给他以沉重的打击,加速了他的死亡步伐。他在姐姐去世六个月后也追随的姐姐而去。

今天,当我们在每一座婚礼殿堂聆听门德尔松最著名的作品《婚礼进行曲》时,我们不仅为早逝的音乐天才门德尔松感到惋惜,同时感到门德尔松已经把幸福美好和甜蜜的爱情留给人间。

评论家认为门德尔松是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师,古典主义的传统与浪漫主义的志趣,在他的作品中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赋予作品以一种诗意的典雅。

他善于将美妙的旋律纳入正规的古典曲式,他不仅是一位热情歌颂自然的诗人,还是一位善于用虚无缥缈画笔的风景画家,他的音乐被称为“描绘性浪漫主义”。

今天,当台湾歌手陈绮贞那首无字的歌《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风靡大陆视频和年轻人音乐空间的时候,人们还以为她是首创发明这种个性另类音乐的天才呢。其实人们还不清楚,最早诞生无词的歌鼻祖就是门德尔松。门德尔松在创作上首创了无词歌,可以说这种高雅纯净形式短小的音乐,直接影响了台湾的音乐人陈绮贞。无词的歌是一种在伴奏音型的衬托下旋律如歌的钢琴小品,其特征与歌曲非常接近,能像日记一样把日常感受记录下来,这就是门德尔松在音乐上作出的重要贡献。

让我们在记住巴赫的名字同时,还是沉浸在《婚礼进行曲》的旋律中,铭记门德尔松的大爱吧。

为上帝歌唱的巴赫

我有一位挚友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他的几位长辈离开人间去伊甸园时,我不仅亲临,而且参与了送行的全部程序。

送行时不仅没有纸钱、香火、连一声啜泣,半滴泪水也没有。只有唱诗班的朗朗诵读声和神父的祈祷声连同教堂乐队演奏的一支支我叫不上名字的曲子。

我想,挚友家的人们是把泪水和思念深藏在了心里。也许伊甸园不接受泪水和哭泣。

事过几年后,送行的程序忘得乱套了,但那悠扬、舒缓的弥撒曲一直在我耳边萦绕,渐渐那旋律进入了我的口中成了哼唱。

我始终在努力寻找那曲子的作者,查了许多关于音乐方面的书籍,后来,在《世界音乐家词典》和《外国音乐曲名词典》中找到了曲子的作者。《D小调弥撒曲》就是德国音乐大师巴赫创作的。

巴赫,1685年生于德国,十岁时父母双双去世。少年的巴赫是在圣密歇尔教堂唱诗班度过的。长大后仍然在米歇尔豪逊教堂和圣多斯教堂任管风琴师和乐长。1750年因中风去世。

巴赫一生为上帝创作了很多好听动人的音乐。有人说他是为上帝唱歌的音乐家。他的作品有《D小调弥撒曲》、《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耶稣躺在枯骨堆中》、《基督诞生时节请唱剧》等等。巴赫为什么创作了那么多歌颂上帝的音乐,按照德国音乐家福尔克所说,巴赫从小在教堂长大,被上帝呵护、施舍。长大后必须感恩,必须为上帝歌唱。巴赫没有流露只字,但在他心里始终铭记上帝的恩典。

读了福尔斯的《巴赫转传》,使我更加了解了巴赫的人格和精神。

巴赫,在德语里是指小溪流淌的意思。而巴赫的人格和作品,正像小溪一样涓涓地流淌,默默地流淌,不动声色的熠熠闪光。他的音乐月像小溪从莱茵河的主干分支若干,向世界的田原、山谷、林间、丘陵……凡所能及的地方都有小溪的暗流和身影。这就是小溪的精神,这就是巴赫的伟大之处。

巴赫的音乐不仅是献给上帝的,应该说是献给人类的。他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和经威廉密改成的《G弦上的咏叹调》是他所有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有人说,全世界每分钟都在播放贝多芬的作品。我说,全世界所有的乐团都演奏过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和《G弦上的咏叹调》。

《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巴赫1721年专为勃兰登堡侯爵卢德维希题赠的。傲慢与偏见的卢德维希侯爵不但不允许他的乐团演奏,而且将乐曲的手稿卖了三十六先令。这是多么滑稽可笑且可悲的事呀!

五十年后,巴赫的作品被门德尔松推崇挖掘并亲自指挥演奏。《马太受难曲》在巴赫去世七十九年后,即1892年门德尔松主办的音乐会上演出。立刻引起音乐界的关注,而像小溪一样涓涓流淌的巴赫,却像小溪的暗流在世界音乐的根基滋养一代又一代音乐家的生命。受巴赫影响最深的贝多芬、舒曼、门德尔松、勋伯格等音乐大师们,不仅敬仰崇拜他,而且称他为“音乐之父”。

了解认识了巴赫后,我感到,巴赫的音乐不是写给上帝的,而是呈现人类最美最昂贵的礼品。

长笛小品《晨曲》

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有一首长笛小品《晨曲》舒缓,清新而优美。《晨曲》宛如一股凉爽的清泉,在一片安谥的田园涓涓流淌,广袤的地平线托起一轮橘红太阳,晨曦中醒来的小鸟在枝头鸣唱,鸟的歌唱颤动了大自然的脉搏律动。这首长笛曲不仅成为演奏家的曲目,而且成为中国女人和孕妇早期女胎教的极品。

当然,一首好的曲子,不是为专业人享用的鸡尾酒,它是献给人类共享的精神食粮。格里格一生还创作了很多钢琴抒情小品和声乐作品。歌曲《来自祖国》,以淳朴的民间曲调,表达了对祖国真挚的感情,钢琴曲《祖国之歌》,以古挪威民间叙事歌的庄严风格,赞颂了民族历史的光荣,诗人比昂松特为此曲配上《前进!这是我们先辈们的战斗呼唤》的诗篇,借颂扬祖先的业绩,为现实的民族独立斗争呐喊。在合唱《水手之歌》、《乡土在望》)和许多民族题材的作品里,都以鲜明的民族情调表达了维护民族尊严和争取独立的愿望,适应了当时挪威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格里格不仅是一个民族作曲家也是一位爱国作曲家。他的作品不仅是呈现给祖国的,也是呈现给世界的。

在格里格的轶事中,有一段小故事我记得很清楚。格里格是一个非常讲信誉的老头,十年前许下的诺言十年后真的如期兑现。

传说他有一首音乐小品是专门写给守林员女儿达格尼的,这首曲子旋律与风格是什么韵味,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也没找到一个准确的音符。因此那首《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尼。——当她十八岁的时候》的曲子,只是个传说。

在卑尔根森林,有一位守林人的小女儿叫达格尼,有一天,小姑娘在森林里玩耍,正好巧遇一位主拐杖的老头,老头询问小姑娘叫什么,多大了。小姑娘一一告诉了这位老头。老头说,达格尼,等你到十八岁的生日时候,我要献给你一首乐曲。说这话的就是格里格老头。

十年以后,已经长成如花似玉大姑娘的达格尼,来到了奥斯陆。有一次她去音乐大厅听音乐会,报幕员宣布,下一个乐曲是《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尼————当她十八岁的时候》,报幕员宣布后,坐在大厅里的达格尼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于是,她走上台叫报幕员再报了一次。

报幕员再次报完之后,顿时,奥斯陆金色的音乐大厅,一片沸腾。这么昂贵盛大的礼物,叫十八岁的达格尼简直无法接受。她激动,亢奋不已,泪水抒情两行涓涓细流从眼睛流淌下来。这个拄拐杖的金发老头,花了整整十年心血,为达格尼编织了这份昂贵的生日礼物。

十年前,老人到卑尔根森林寻找音乐的翅膀,正巧遇见8岁的达格尼在林间飞翔。老人抚摸着达格尼的金发说:“快快长吧,等你到了十八岁,我要送你一份礼物。”

一晃十年过去了,达格尼早已忘记了老人许下的诺言。

十年一曲,格里格为达格尼设计好了十年的人生。

八岁的达格尼,在卑尔根森林雀跃童年的天真前奏;

十二岁的达格尼,拨节海顿的激情快板;

十六岁的达格尼,扬花门德尔松的柔情小夜曲;

十八岁的达格尼,吐蕊舒曼的C大调青春浪漫。

十年,一部人生最美好的乐章,达格尼的青春岁月被老人精心勾画反复和弦。

十八岁刚刚走完人生第一乐章,阿娜的达格尼亮丽在奥斯陆金色的音乐大厅。人们羡

慕达格尼的漂亮和福份,静静得聆听从天堂传来的神韵,人们更加钦佩拄拐杖的格里格老人。

兑现诺言,格里格用音乐兑现的是人格和尊严。

河北唐山开滦荆各庄矿业公司

三 : 随笔十章(1)

我向往的是男耕女织,一瓢水任平生或曾经拥有,相望于江湖的爱情。不向往荣华富贵,锦衣貂裘,只求相濡以沫;不需要山盟海誓,天长地久,只要知己知彼。【CZP】

过去的不应耿耿于怀,而应摆在心底当做一笔宝贵的财富;未来的不应过度奢望,而应放在心上当做一个努力的目标。人们要珍惜的是拥有的现在,而非沾沾自喜的滞留和漫无目的的追寻!【CZP】

默默坚持的爱情最终能春华秋实,爱情的力量会造就渴盼已久的奇迹。【CZP】

每个人都拥有着与别人不同的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不必在乎起点,因为终点是一样的,还是走向泯灭。只要人们能够在人生轨迹的交错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那么就不枉此生了!【CZP】

余生戮力,终不得正果。吾曾诫言:为兵将者,生前理应驰马战场,蹄踏敌躯;死后甘化黄沙,何须马革裹尸?今朝英雄迟暮,力难挽弓,心若:湖里绿萍,上下浮沉;浪里单舟,左右颠簸。妄念定海,执持神针,耻笑于世人!【CZP】

《天赐》:细雨烟波,寒鸦落寞;珠玉琥珀,槽糠里卧。雨不停,心难再,万千思绪彻夜苦熬;流水开,老树在,奈何枯藤无人筑窝。绿叶与否,金钿与否,皆输于天阡地陌。吾主怜我,赐我伟博。余生除却坠力之时,愿与天相濡以沫!【czp】(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岁月流逝了青春,时光尘封了记忆。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凭栏眺望叹河山,李后主不再;把酒临风邀明月,苏轼已非。时间足以抹杀长久,却难以掩埋源自内心的恐惧。【czp】

比翼天涯,若扑火红尘,直诉衷肠亦难堪。一曲肝肠断,红颜悲催白发,瘦比黄花。鸿雁北归日,疑是巴山雨夜来!【czp】

勿使自己舒畅,那样等待会漫长;莫令他人感伤,结果快乐更难航。【czp】

灰霾苍穹,覆下龙洞;竹柏山松,环顾青葱;薄雾朦胧,周坐乱哄;教官严容,学子心痛;寒意正浓,言不由衷;【czp】

本文标题:随笔文章-随笔六章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6099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