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移动增值业务-Facebook移动广告业务三大障碍:增长放缓

发布时间:2017-12-20 所属栏目:业界

一 : Facebook移动广告业务三大障碍:增长放缓

  8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Facebook(74.57, 0.00, 0.00%)移动广告营收创下新记录,而且增速超过最乐观的预期后,对它能否通过庞大的移动用户群创收的担忧已经大大缓解。

  第二季度Facebook移动广告业务营收为16.6亿美元,占到公司总营收的62%。在Facebook的13.2亿用户中,逾81%通过移动设备访问该公司的服务。

  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估计,今年全球移动广告业务营收将增长75%至近320亿美元,其中Facebook和Google是领头羊。

  如果在移动广告大战中落后,Facebook的损失将大于Google。尽管移动业务在两家公司所占的份额都相当高,但Facebook对移动广告业务的依赖程度是Google的近2倍。eMarketer估计,今年,移动业务在Facebook和Google营收中的份额分别为63.4%和33.8%。

  鉴于移动广告是Facebook长期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Facebook需要“越过一些陷阱”。

  1、增长放缓

  由于更多厂商进入移动广告市场,Google在持续增长,市场空间越来越小了。

  eMarketer分析师马丁•乌特拉斯(Martin Utreras)说,“移动广告市场规模正在扩大,增速在放缓。4年后,移动广告市场增速将放缓至22.2%,届时移动广告市场规模将达到949亿美元。

  eMarketer预测,今年Facebook广告(包括移动和桌面)业务营收增幅为56.4%,低于2013年的63.3%。尽管增幅还不低,但赚钱的潜力在不断缩小。

  IT社交网络SpiceWorks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杰伊•哈尔伯格(Jay Hallberg)指出,这不过是移动广告产业发展早期出现的起伏而已。”

  Facebook当前的产品并非完美无缺。投资公司Oppenheimer分析师詹森•海夫斯特恩(Jason Helfstein)和杰德•科利(Jed Kelly)在投资报告中说,“移动用户的增长速度快于桌面用户,Facebook仍然在不断改进其产品。”

  2、点进率

  移动广告的点进率相当低。eMarketer通过调查发现,过去一个月,70%的美国成年人曾看到过移动广告,其中只有30.5%的用户点击了广告。在法国、德国、英国和其他国家,这一比例更低。

  在美国成年人不点击移动广告的原因中,两大原因是移动广告没有吸引力或用户对移动广告的内容不感兴趣。当然,这一问题不只局限于Facebook。转化率低可能影响移动广告未来的需求。

  Facebook在不断提高其广告的针对性,表明它希望解决这一问题。哈尔伯格表示,市场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移动设备上广告印象很大,因此点进率相对较低”。

  3、应用安装广告

  Facebook移动广告业务的长期稳健性还受到广告客户类型的限制。例如,从长远来看,大量的应用安装广告会给Facebook造成伤害。

  但是,Facebook之前已经缓解了这一担忧。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乐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在第二季度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表示,“投放应用安装广告的不仅有开发人员,还有大公司,应用安装广告业务在不断增长。但是,我们在移动广告领域的机遇不仅局限于应用安装广告。”

  摩根大通(58.49, -0.01, -0.02%)分析师道格•安穆思(Doug Anmuth)在发表的上一份投资报告中称,目前,应用安装广告占到移动广告业务营收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尽管比重并不大,但对移动广告业务营收仍然相当重要。

  毫无疑问,Facebook的移动应用安装广告表现相当棒。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第一季度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表示,“应用安装广告是我们表现最好的广告产品之一,迄今为止已经拉动了3.5亿次应用安装。在苹果(101.32, 0.74,0.74%)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下载量最大的应用中,逾60%都通过应用安装广告推广。”

  但是,这轮应用狂潮的“寿命”受到质疑。哈尔伯格称,“一个问题是,这一市场到底有多大?在应用开发者中,只有少数人的收入相当高,大多数人的收入都有限。”由于用户对不断增多的移动游戏出现“审美疲劳”,即使是像《糖果粉碎传奇》(Candy Crush)这样的大作,需求也开始出现滑坡。

  付费社交平台Bubblews CEO阿尔温德•迪克西特(Arvind Dixit)说,“业内弥漫着这样一种担忧:目前存在应用泡沫。如果确实存在应用泡沫,Facebook的移动广告业务将真正受到损害。”

  迪克西特指出,除应用安装和数字化商品外,不重视移动友好的电子商务业务限制了Facebook吸引的品牌和广告客户范围,“从移动角度看,Facebook最大的劣势是,没有促使大量用户购买除数字化商品之外的商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Facebook最近公布了一款工具,能够跟踪多个平台的广告转化率,这意味着如果用户在移动设备上看到广告,而在桌面系统上购买广告中的商品,这个“功劳”会记在移动广告身上。

  分析师对Facebook能解决这些挑战持乐观态度。在2012年年中上市前,Facebook曾遇到这些问题,当时移动业务营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现在却已经成为其最大的一棵摇钱树。

  投资公司Baird 7月末发布投资报告称,“我们认为Facebook是一家新兴的广告巨头,有多个短期和长期的增长催化剂,其中包括广告网络、视频广告、电子商务等。”

二 : 移动医疗创业者齐聚:线上痛点在于增值服务,资源匹配最重要

趣医网 移动医疗创业者齐聚:线上痛点在于增值服务,资源匹配最重要

2015年6月11日,由清科集团、投资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与并购大会”在上海举行。(www.61k.com]在“创业对话:移动医疗跨界融合,催化投资良机”环节,七家移动医疗的创业者分享了自己的心得。

主持人:王晖弘晖资本管理及创始合伙人

参与嘉宾:

毕磊 春雨移动健康副总裁

陈华 壹药网CEO

李天天 丁香园创始人

李志 趣医网董事长

申波 咕咚网CEO

王航 好大夫在线创始人

范瑜 杏树林创始人兼CEO。

以下是论坛实录,经投资界编辑整理:

弘晖资本王晖:移动医疗仍存在若干问题,线上线下平衡、医患信息不对称等

趣医网 移动医疗创业者齐聚:线上痛点在于增值服务,资源匹配最重要

王晖 弘晖资本管理及创始合伙人

弘晖资本王晖作为本场论坛的主持人,提出了如下问题:

医生时间匮乏与移动应用碎片化特征之间的矛盾问题

移动医疗最终是要把医生和患者绑在一块的,但因为中国的医生因为资源有限,医生这些年的待遇也不好,上医学院的学生越来越少,医生转行的也很多。另一方面,好的医生时间很少,很忙,丁香园也好、好大夫也好,让他们用碎片化的时间服务客户,会不会把他们弄疯掉了,最后怎么能更好的服务客户呢?

线上与线下平衡问题

我们看到一个现象,最近春雨医生和丁香园,和一些原先在网上做平台的机构,拿到大钱之后开始开线下诊所,一旦开线下诊所,不知道你们现在资源怎么样?我是一个特别传统的投资人,我特别很多特别传统的医院,当我投资的时间点和做汉庭酒店的时间一样,五年以后汉庭酒店发展到五百多家,我们医院才建立了五家,就那个速度是发展很慢的。你们这种一旦进入线下怎么应对这个矛盾呢?

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

因为我自己也是学药出身的,但我走进医院的时候,医生说你感冒了吃抗生素吧,我还是特别听话的吃。这个事不知道你们怎么改变信息不对称,一旦我碰到一个医生,我原先也知道抗生素不好,但医生一说吃吧,我就乖乖吃了,所以医疗发生的地点可能还是在实际的既定发展空间。但医药的产品和其它产品不一样,决策者和消费者不是一个人,很多情况下决策者是医生,消费者是病人。一旦涉及到药,可能你卖隐形眼镜还好,但涉及到药,决策者和消费者不是一拨人,这个怎么解决?

运动健康应用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了吗?

我的合伙人赵刚就爱吃,我给他买十个手环,他也不动,就是吃,吃完就睡。还有一种是不戴这些东西,他也天天去跑步的,是不是咱们因为这个东西的存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了呢?

春雨移动健康毕磊: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是资源匹配

趣医网 移动医疗创业者齐聚:线上痛点在于增值服务,资源匹配最重要

毕磊 春雨移动健康副总裁

春雨医生是一个问诊加分诊的客户端,做了大概四年时间,平台上大概将近5800万医生,10万名医生,这是我们的基本情况。

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是资源的匹配,春雨没有发展线下的计划

春雨没有发展线下医疗的计划,作为医疗互联网企业介入到线下的发展,一是没有这个经验,二是的确是很慢。所以我们采用的模式很清晰,我认为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是资源的匹配,刚才说碎片化时间,其实春雨医生做的就是碎片化时间的匹配,如果大家下一个春雨客户端提一个问题,平均回答时间是1分半。举个例子,从汽车的限行、限行、摇号、车位,无论怎么做车辆的增长是越来越高的,但滴滴专车的出现确实让社会资源得到很好的匹配。移动互联网给了我们一个工具,我们做线下医院也是这样的,很多需求在线上确实不能解决,这时候加了第三个维度,医生可以在线下看病,病人可以在线下治疗,我们从这三个维度匹配整个社会的资源。

如何界定咨询和医疗的诊断?

如果严格从定义上来说确实很难区分,最重要依靠线下的医嘱。因为现实当中资源完全倾向医生这一块的,用户是完全没有话语权的,所以通过线上的医疗服务让用户在线下的时候有更多的知情权。

线上和线下是引导需求的关系

现有的情况下不可能和协和、301医院竞争的,你建一个线下的初级医院确实是很难做的,所以我们要搭建一个线上的品牌。我们在线上进行医疗之后当他有一些需求不能满足的时候会引导到线下,0+0通过线下合作的方式来实现。你说腾讯的品牌好还是协和的品牌好这样对比是没有价值的,只是一个线上一个线下的,我们把一些需求引导到线下,是这样的关系。

壹药网CEO陈华:线上转化率低,源于需求在于增值服务

趣医网 移动医疗创业者齐聚:线上痛点在于增值服务,资源匹配最重要

陈华 壹药网CEO

壹药网是2010年5月份创立的,是目前关注医疗领域的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有两块业务,一块是医药电商,一块移动医疗。经过不断挣扎和奋斗,我们终于销售额能在五年时间从几十万到几百万,去年完成了3亿3百万的数字,移动医疗发展还不错。

有一个转化率的问题,平常一去药店,一进门就有店员很客气的问你有什么问题,根据你的情况推荐药品。所以在药店里转化率是非常高。当然跟用户也有关系,一般没事不会逛药店的。但在网上转化率就不行了,一开始只有2%,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自己都非常痛苦和纠结。

为什么转化率低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用户希望这个产品做一个帮助他的分析和引导增值服务。他的起点很简单,他来了之后看到这么多东西,我该吃什么呢?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再往前走我们找到医生做轻问诊的服务,从而做到一些引导,到目前为止这个努力取了一些成绩,最近已经到八点多了,对我们来讲是很开心的事。长线来看,我觉得未来这一块,年轻人对移动设备的依赖越来越多,他们习惯在网上买所有的东西,习惯在网上得到所有的服务,我相信所有的企业未来在移动端使用的黏性、信用越来越多,大家如果涉及到药品方面的对接可以找我。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现场提问:你们又拿了A证,又在天猫开药房,也在京东开了。你又属于参与方,又是竞争方,怎么平衡?会不会觉得很尴尬呢?

陈华:倒没有觉得很尴尬,之前的确犹豫过,最开始做网站时想过到底要不要加入第三方平台,一开始的想法是不加入,因为第三方平台很多时候价格是主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让我觉得很别扭。我们发现有的客户价格敏感度太高,生意很难持下去。对于药品来讲。更重要的是这个用户,会发现他不是你的用户,比如淘宝。我跟很多的非电商圈朋友聊的时候,问你们网上买东西吗,买,在淘宝买。很少有人可以准确的说在淘宝哪个店,所以你会发现在淘宝上买标品是很悲催的事,他都不知道你的店。甚至有的人都不知道天猫,就是淘宝,他们认为淘宝就是天猫。

所以一开始药品我们选择了做自己的网站,做自己的品牌、会员,这一条路上付出了比较惨重的代价,很长一段时间生意量没有我们的同行快,他们第三方平台更快一些。但后来在融资估值的时候我们还是占便宜了。后来为什么又上天猫平台了呢?我们对消费者接触比较慢,属于比较落后的部分,所以很多的行业我们关注的一些品牌,他们对电商唯一的理解就是淘宝或者天猫,他们认为在天猫上的排名就是在中国的排名。后来认为在天猫上还是要有一点点自己的形象。第二在天猫和淘宝上有非常多的用户,我们要去甄选。第三个就是我们和天猫关系还不错,合作一下也是合理的。

丁香园李天天:医疗是高管制行业,收购不如自建诊所

趣医网 移动医疗创业者齐聚:线上痛点在于增值服务,资源匹配最重要

李天天 丁香园创始人

丁香园是专门针对医生的专业网站,2000年成立。我们注意到医生和患者都在往移动端跑,所以大概2011年进入到移动医疗领域,目前丁香园在移动医疗领域也取得了很多不错的成绩。我们注意到无论医生端的流量,其实已经远远超过来自PC的流量。患者这一块我们之前一直没有去碰,因为我们觉得医疗是非常严谨和认真的行业,对患者这一块一直在观察。在一年前我们也开始了对患者端一些服务的尝试,包括在医疗服务本身。丁香园的第一个线下诊所在今年的9月份开出来,所以我们也想通过这种医疗服务试一试线上跟线下的结合新模式。

好医生碎片时间很少,如何解决?

医生的碎片化时间永远组合不起来,医生也只有24个小时,我自己原来做过医生,所以我们没有办法真正像你想的把碎片化的时间集中起来,回答问题或者简单和病患交流几句,也许能做到几句,但交流太浅,带来的效果更低。所以我们做线下,把医生真正大块的时间提供有安全保障的医疗服务,并且能把诊前、诊中、诊后的服务流程结合起来。很多时候很难从患者的几句话来挖掘到信息,还要配合一些诊疗手段。诊疗之后,出院之后有一些随访、跟踪,甚至是家庭其它成员的健康问题,而不是单纯的利用现有存量的量来进行优化而是新的增量。

这样会带来三个挑战。第一个挑战是你要雇这些医生,要足够信任这些医生;第二,患者当中要有足够好的平台;第三,要在这个诊所里有一套真正的管理体系、质量控制体系、信息管理手段,可以把这个诊所的某些业务做到某种程度的放大。

医疗是高管制行业,发展线下会遇到很多阻碍

首先医疗行业是一个高管制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的行业。其他行业,无论餐饮、电商、团购、旅游基本上三到五年内一定会看到一个革新,这种革新要不出现在技术层面,要不出现在商业模式上,但在医疗行业可能要十年。医疗行业确实发展很慢,特别是在政策的开放程度上,包括我们去申办诊所的时候,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是你的牌照、资质的审核,不像开酒店那么容易,这个是做这个行业之前的心理准备。

但怎么样让这种线下的模式能变得更快一些呢?我的感觉主要有两条,第一条是能不能在互联网上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先去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一块丁香园已经在做尝试,跟微信、手机QQ通过丁香医生的帐号解决问药的问题、科普的问题等等。第二种方式是我们建立一套诊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这套服务质量的控制系统,我的打算是要开源出来,让中国的医生都可以用。我觉得这两种方式能让医疗服务更快一点。

收购不如自建诊所

丁香医生诊所的定位和服务会跟传统的诊所有不同,但现在来讲,从医疗角度其实我看到更多的是相同的部分,就是怎么样确保服务的流程标准化,怎么确保服务是高质量的,有安全保证的。解决这些问题之后,我们再回头去谈移动互联网、信息化,可穿戴设备这些东西能给我的诊所带来哪些锦上添花的事情,我现在需要解决的是雪中送炭的问题,能不能保证用户体验是最佳的,能不能保证安全问题。

我们在诊所的选址上一定是离公立医院最近的地方,两个好处。第一,公立医院的医生方便出来多点执业,第二,搞不定的可以立马转院。所以和资质优秀的公立医院是合作的关系而不是竞争。跟民营医院会不是合作呢?我心里有问号的,其实我是不会合作的,大部分的民营医院他们提供的服务比较差,质量也比较差,最后是需要清晰民营医院市场,才会有比较好的民营医院留下,那么到最后我们才会考虑和他们合作。

趣医网李志:院内移动医疗仍是蓝海,未来三五年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

趣医网 移动医疗创业者齐聚:线上痛点在于增值服务,资源匹配最重要

李志 趣医网董事长

趣医网成立于去年,只有短短一年时间。

所有的医疗互联网企业做三种关系,医院关系、医医关系,院患关系。从我的角度解读一下为什么做线下这么重的事情。趣医网是做院患关系,基于几个点,第一所有的医疗交易一定发生在执业点,同时也是医疗风险规避的点。原来有一些非常优秀的,有了非常多的医生资源或者医患资源之后需要变现。变现是存量的公立医院或者私立医院来变现,创造增量的方式解决执业点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院内移动医疗现在是一片红海,我认为其实还是蓝海,竞争的企业很多,但远远还没有到大家所想像的。最近几年有几个变化,资本越来越关注医疗IT,投入越来越高。导致了第二个现象,集中度越来越高,所以现在院内移动医疗在分化,最后集中度会越来越高,不会像早期的发展那样,一千家企业百花齐放。总而言之未来这是个趋势,就是在医疗IT的细分领域集中度会越来越高,从这几点来看院内的移动医疗远远没有到饱和的状态,现在大家看做的企业很多了,上的APP也很多了,其实从数据来看远远没有到,未来三五年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但里面优秀的玩家会越来越少。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咕咚网申波:运动是反人性的事,需要用游戏进行激励

趣医网 移动医疗创业者齐聚:线上痛点在于增值服务,资源匹配最重要

申波 咕咚网CEO

咕咚网专注运动健康的,属于运动体育行业。但一转眼想其实运动和医疗又是强关联的,医疗是生病之后的事,运动健康是生病之前的事,是两个时间点的差异。咕咚网现在是国内最大的运动社交平台,因为我们做一系列的运动、分享,我们讲好玩有趣的方法就是鼓励大家运动。咕咚也是国内最早做可穿戴式设备的公司,我们在2010年开始做可穿戴式的研发和设计,到2013年发布第一款咕咚手环。

在国内大家的运动习惯并不好,因为一方面缺乏运动场所,导致大家不喜欢运动。所以咕咚的做法非常像纯互联网公司,我们通过一些好玩有趣的方法,通过社交化的方法鼓励大家持续运动和锻炼。在这方面我们会和一些医疗相关的,比如体检去整合合作,其实体检基本上一个公司一年最多两次,而且体检之后出的报告是告诉你脂肪肝了,多运动、少吃之类的,完了之后就没人管了。

因此,咕咚这样的运动平台通过硬件,搜集你的运动习惯、生活方式,持续在日常对你做监控。这样对一些专家来说,基于我们的数据给用户提供很好的增值服务你的运动习惯、生活方式是怎么样,通过生活方式来解决行为习惯,这样减少大家可能未来生病的概率,甚至去医院的概率,所以我认为如果咕咚越来越大,运动产业越来越大,相对来说对医疗产业是有影响的。

有一句话说运动是反人性的事,人生来是想躺着不动的,正是因为运动要在实体的空间里运动,需要一些刺激的因素鼓励大家去运动,我们做的事情是通过好玩有趣的事刺激大家,运动是你自己的,你真的不想动我也没办法,现在我们是通过好友之间比赛PK,你不想跑步,我找个美女陪你跑步,是不是更有动力一点,甚至可以组队,公司两个团队集体比赛,有集体荣誉感的时候,这个荣誉感刺激你的时候,你才有持续的动力去做。最近运动产业这么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社交网络兴趣,我跑步之后一圈人点赞,自信心爆棚,我们只是一个辅助的作用。

好大夫王航:医生把碎片时间都贡献给微信了,需要利用其大块时间

趣医网 移动医疗创业者齐聚:线上痛点在于增值服务,资源匹配最重要

王航 好大夫在线创始人

好大夫在线和丁香园相比是年轻一些,但跟现在很多新的医疗互联网公司相比还是比较早一点的,我们纪念已经到了第九年时间,我们一直希望在医院之外建立一个院外的医疗服务的平台,那么也就是说希望通过院外的互联网手段、高效率手段提升医生工作的效率,因为在我们看来整个中国的老龄化在未来十几年之后,二十年之后将会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局面,而医疗资源的生产效率是非常低的,我们只能通过现在的一些新技术手段去提升整个行业的运作效率,这样来应对整个中国社会的未来所面对的严峻医疗服务、资源不够用的问题。最近几年我们一直在推进医生和患者在互联网的互动,客观来说我们是偏严肃的平台,这个平台上活跃的差不多90%以上都是三甲医院的医生,大家讨论的疾病都是像癌症这样的重大疾病。非常希望能跟大家多交流,谢谢。

我们前段时间说发现医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和患者的互动在增加,但其实后来我们发现医生真正的碎片化时间都贡献在微信,他们在碎片时间还是更愿意娱乐一下。如果你认为这件事非常重要,就不会拿碎片时间对付他,应该攒足了精神认认真真的来处理。客观地我们看医生在线时间分布,其实每个医生,更多的医生是每周安排自己的时间的,比如周一晚上干一个什么事,周三接几个患者的电话,真正拿碎片时间来做的,现在来看其实解决不了太大的问题。如果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话,医生贡献的不仅仅是碎片时间,而是大块时间和大块精力。

杏树林范瑜:为医生提供提高行医效率的移动工具

趣医网 移动医疗创业者齐聚:线上痛点在于增值服务,资源匹配最重要

杏树林是 2011年成立的移动医疗公司,我们聚焦在为医生提供提高行医效率的移动工具,所以我们这四年来开发了三个产品,一个是医学文献医口袋和病例夹。我们在今年有一个新的战略举措,第一个是深耕医生服务,开始同时介入到患者,用我们的工具帮医生更好地管理患者。第二个战略是开始启动商业化,我们和整个行业进行整合,和我们的药企,医疗客户共同的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服务。第三个策略是国际化,这是我们今年的三大策略。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三 : 中移动私自给用户开通增值业务遭央视曝光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现在,中国手机用户接近13亿,差不多人均1部了。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但不知道您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有时自己的话费会比自己估计得要高一些。查看话费单也会发现一些不明不白的服务项目,被稀里糊涂扣了钱。那么,这些服务项目哪来的?这些不明不白的钱又是如何被扣掉的呢?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曹先生,平时手机通讯费比较高,因为做生意,业务电话不少,所以一直也没怎么注意话费。不久前,他查了一下自己的通讯费用详单,结果让他气不打一处来:最近几个月的账单中,每个月都会有一些阅读包、视频包、娱乐包、手机电视之类的增值业务在按月扣钱。

曹先生拨打中国移动(微博)客服电话10086投诉,第二天,这些包月的增值业务就被统统取消了,而且,客服还表示要把多扣的1000多元退还给他,但是,这些消费究竟是怎么来的,移动公司却没有给出任何解释。

第二天下午,记者和曹先生的家人一起来到中国移动营业厅咨询,这些增值业务到底是怎么给订上的?来到柜台,工作人员还没问具体细节,首先就把责任推了个一干二净:“一个是人为的,一个是非人为的,就这两种可能,没有第三种。”

按照这位工作人员的说法,这些增值业务,要么是机主订制上的,要么就是手机中病毒了。果真是这样吗?

通过查询,2014年9月29日下午3点多,曾有人操作曹先生的手机号退订了几项收费的增值业务,而短短几分钟后,又订上了另外两个增值服务。这是曹先生自己操作的吗?通过查询这几次的操作记录发现,9月29日下午3点多,这些操作是在当地一个移动营业厅完成的,而操作的人则是这家营业厅的员工,工号显示caah01。曹先生回忆,9月29日当天,他确实曾打电话委托这家营业厅办理过话费变更业务,不过取消和开通增值业务的操作,并不是他本人要求办理的。那么这又是怎么订制上的呢?工作人员认为可能是当时曹先生把手机给了营业员请他帮忙操作订上的,但曹先生说,9月29这天,他本人根本就没有去过营业厅。

另外,在这个系统里,记者还看到10月21日曹先生的手机号又被莫名其妙地开通了好几项增值业务,但究竟是如何订上的,营业厅的工作人员表示查不到记录。

全国各地许多移动用户都表示有过类似的经历。这些增值服务怎么订制的呢?一位移动公司的区域经理向记者透露,这极有可能是移动公司工作人员在暗地里操作用户号码,给用户添加的。

某移动公司区域经理王女士告诉记者:“我们每月、每季度、每年度都有任务,如果正常办理基本上没有网点能够完成。有一部分是通过给客户推销办理成功的,也有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开通的,还有一部分是没有经过客户的允许私自给办理的。”

一位曾经在牡丹江移动公司工作过的员工也给记者看了一些内部资料,上面显示牡丹江移动公司2013年2月给各营业厅下达的推广任务中,光种类就有近20种,其中手机动漫杂志、视频、游戏、阅读等增值业务的任务量就有4万7千多笔,假如一个用户开通1项增值业务,这意味着,牡丹江移动各营业网点在二月份需要为4万多移动用户开通这些增值业务才算完成任务。而且每个月、每个季度移动公司还有考核,完成推广任务的就能得到加分奖励,完不成的则会被扣分。

一般来说,如果要开通这类收费的增值服务,都需要手机用户的服务密码,移动公司的工作人员并不知道用户密码,他们又是怎么能给用户订制上收费的增值服务的呢?知情人表示,最早开卡的时候,用户一般都会留123456或者是手机的前6位或后6位等,都是非常简单的,轻易就进去了。

开通增值服务后,一般情况下,系统会给用户发送订制成功的短信,知情人说,有的用户会投诉,但绝大部分用户不会追究。

这位知情人还拿出了一沓过去她操作过的流水记录单,上面显示,她过去对许多号码的操作都是在短时间内连续重复操作的,开通某项增值业务,然后马上取消,开通和取消的操作只在分秒之间。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她告诉记者,这一开一关,移动公司当月就会收取用户费用,而她们当月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到下个月,还可以通过重复这样的操作来完成自己下月的任务。

另外,据知情人介绍,有时为了批量推广某项业务,靠逐个输入服务密码给用户开通的方式效率不高,公司还会给各营业网点开通一批具有特殊权限、可以批量开通增值业务的“免密工号”,方便操作。

知情人介绍,免密工号一般只掌握在少数业务管理人员手中,为一些有特殊需求的客户办理普通营业厅无法办理的查询、退订、批量开通等业务。但牡丹江移动公司为了推广业务,却将免密工号下发到各营业网点,在未经用户认同的情况下批量操作。前不久,不少牡丹江移动手机用户都莫名其妙地“被开通”了一项名为“100元流量欢乐周”的服务,系统显示这就是移动公司为目标客户批量操作的。像这样批量开通的业务,虽然大部分说是免费的,但很多是过了一段时间就变为收费的了。

这样开通的业务征求过用户同意吗?移动客服表示:“短信内容已经明确说明了,您要不参与的话可以回复否的,您没有回复否的话就代表您同意了。”

不管愿意不愿意,知道不知道,反正是扣你没商量,好多不明不白的手机扣费就是这么来的。这不光让人生气,更让人觉得害怕。怕的是,这费说扣就扣,咱们可是防不胜防。本应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企业,却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和技术之长,给消费者下套,骗取钱财。而且,这还不是一两个人的个别行为,居然已经成了业内公开的秘密。消费者遇到这样的事就会想,这种行为和偷钱抢钱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如果小偷偷钱被发现,肯定要被绳之以法。那么,手机运营商的这种行为又该如何界定,如何处理呢?作为企业,信用是根本。如果失去消费者的信任,不仅谈不上发展,恐怕连生存都会成问题了。

四 : Facebook移动广告业务三大障碍:增长放缓

作者:刘彦青

【赛迪网讯】8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Facebook移动广告营收创下新记录,而且增速超过最乐观的预期后,对它能否通过庞大的移动用户群创收的担忧已经大大缓解。

第二季度Facebook移动广告业务营收为16.6亿美元,占到公司总营收的62%。在Facebook的13.2亿用户中,逾81%通过移动设备访问该公司的服务。

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估计,今年全球移动广告业务营收将增长75%至近320亿美元,其中Facebook和Google是领头羊。

如果在移动广告大战中落后,Facebook的损失将大于Google。尽管移动业务在两家公司所占的份额都相当高,但Facebook对移动广告业务的依赖程度是Google的近2倍。eMarketer估计,今年,移动业务在Facebook和Google营收中的份额分别为63.4%和33.8%。

鉴于移动广告是Facebook长期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Facebook需要“越过一些陷阱”。

  1、增长放缓

由于更多厂商进入移动广告市场,Google在持续增长,市场空间越来越小了。

eMarketer分析师马丁•乌特拉斯(Martin Utreras)说,“移动广告市场规模正在扩大,增速在放缓。4年后,移动广告市场增速将放缓至22.2%,届时移动广告市场规模将达到949亿美元。

eMarketer预测,今年Facebook广告(包括移动和桌面)业务营收增幅为56.4%,低于2013年的63.3%。尽管增幅还不低,但赚钱的潜力在不断缩小。

IT社交网络SpiceWorks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杰伊•哈尔伯格(Jay Hallberg)指出,这不过是移动广告产业发展早期出现的起伏而已。”

Facebook当前的产品并非完美无缺。投资公司Oppenheimer分析师詹森•海夫斯特恩(Jason Helfstein)和杰德•科利(Jed Kelly)在投资报告中说,“移动用户的增长速度快于桌面用户,Facebook仍然在不断改进其产品。”

  2、点进率

移动广告的点进率相当低。eMarketer通过调查发现,过去一个月,70%的美国成年人曾看到过移动广告,其中只有30.5%的用户点击了广告。在法国、德国、英国和其他国家,这一比例更低。

在美国成年人不点击移动广告的原因中,两大原因是移动广告没有吸引力或用户对移动广告的内容不感兴趣。当然,这一问题不只局限于Facebook。转化率低可能影响移动广告未来的需求。

Facebook在不断提高其广告的针对性,表明它希望解决这一问题。哈尔伯格表示,市场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移动设备上广告印象很大,因此点进率相对较低”。

  3、应用安装广告

Facebook移动广告业务的长期稳健性还受到广告客户类型的限制。例如,从长远来看,大量的应用安装广告会给Facebook造成伤害。

但是,Facebook之前已经缓解了这一担忧。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乐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在第二季度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表示,“投放应用安装广告的不仅有开发人员,还有大公司,应用安装广告业务在不断增长。但是,我们在移动广告领域的机遇不仅局限于应用安装广告。”

摩根大通分析师道格•安穆思(Doug Anmuth)在发表的上一份投资报告中称,目前,应用安装广告占到移动广告业务营收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尽管比重并不大,但对移动广告业务营收仍然相当重要。

毫无疑问,Facebook的移动应用安装广告表现相当棒。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第一季度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表示,“应用安装广告是我们表现最好的广告产品之一,迄今为止已经拉动了3.5亿次应用安装。在苹果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下载量最大的应用中,逾60%都通过应用安装广告推广。”

但是,这轮应用狂潮的“寿命”受到质疑。哈尔伯格称,“一个问题是,这一市场到底有多大?在应用开发者中,只有少数人的收入相当高,大多数人的收入都有限。”由于用户对不断增多的移动游戏出现“审美疲劳”,即使是像《糖果粉碎传奇》(Candy Crush)这样的大作,需求也开始出现滑坡。

付费社交平台Bubblews CEO阿尔温德•迪克西特(Arvind Dixit)说,“业内弥漫着这样一种担忧:目前存在应用泡沫。如果确实存在应用泡沫,Facebook的移动广告业务将真正受到损害。”

迪克西特指出,除应用安装和数字化商品外,不重视移动友好的电子商务业务限制了Facebook吸引的品牌和广告客户范围,“从移动角度看,Facebook最大的劣势是,没有促使大量用户购买除数字化商品之外的商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Facebook最近公布了一款工具,能够跟踪多个平台的广告转化率,这意味着如果用户在移动设备上看到广告,而在桌面系统上购买广告中的商品,这个“功劳”会记在移动广告身上。

分析师对Facebook能解决这些挑战持乐观态度。在2012年年中上市前,Facebook曾遇到这些问题,当时移动业务营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现在却已经成为其最大的一棵摇钱树。

投资公司Baird 7月末发布投资报告称,“我们认为Facebook是一家新兴的广告巨头,有多个短期和长期的增长催化剂,其中包括广告网络、视频广告、电子商务等。”

五 : 华尔街日报:移动业务推动阿里巴巴高速增长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7日早间消息,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阿里巴巴(滚动资讯)集团(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正式启动在美国进行首次公开招股(IPO)的计划,在上市前证实了其庞大的电子商务业务的广度和规模。预计阿里巴巴集团的上市将可能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IPO之一。

阿里巴巴提交的招股书显示,该公司去年拥有2.31亿活跃买家。买家去年在阿里巴巴旗下三个购物网站共消费2,480亿美元,规模与芬兰的经济体量基本相当。

招股书还显示,去年第四季度交易额较上年同比增长53%。据Forrester Research的数据显示,去年的交易额比亚马逊高一倍以上,亚马逊去年的交易额约为1,100亿美元。

周二盘后发布的IPO申请标志着阿里巴巴在美销售股票工作正式迈出第一步。阿里巴巴已聘请全球最大的六家投行负责打理上市事宜,预计基金经理和小型投资者也将仔细考察这家公司。许多西方投资者更多是通过阿里巴巴的声望而非第一手经验熟悉这家公司的。

根据文件中披露的信息,4月份时阿里巴巴对自己的估值约为1,090亿美元,这基于阿里巴巴在文件中公布的股票发行数量以及该公司对其每股股票价值的内部估算。如果将一些股权薪酬和部分优先股转换计算在内,估值将达到1,160亿美元。但《华尔街日报》文章认为,在进行股票发售时,阿里巴巴可能寻求更高的估值。

分析师给出的估值预期在1,360亿美元至2,450亿美元不等。

阿里巴巴周一称,计划筹资10亿美元,不过外界普遍认为这只是一个暂定数字。熟悉阿里巴巴情况的人士曾表示,该公司可能在这宗交易中筹资逾200亿美元,而且预计该交易最早也要等到今夏较晚时候才会启动。

整体而言,提交的上市文件表明,阿里巴巴的营收增速超过了支出增速。

在截至去年12月份的九个月中,阿里巴巴的营收成本同比增加了33%,至人民币99亿元。营收成本包括各种运营成本和流量获得成本,以及向支付宝(Alipay)和其他金融机构支付的支付处理费用。同期,该公司的产品开发成本上升了34%,至人民币38.9亿元。

同一时期,阿里巴巴的营收大幅增长57%,超过了支出的增幅。阿里巴巴最大的一块业务是其在中国的三个交易市场,截至去年12月份的九个月中,这三个市场贡献了总计65亿美元的营收中的83%。

文件还透露了阿里巴巴云计算业务的详细情况。2013年4月-12月,云计算业务实现收入9,000万美元,只占阿里巴巴总收入的1.4%。阿里巴巴在2009年成立了子公司阿里云(Alibaba Cloud Computing),负责处理关联企业的数据需求。截至去年12月31日,阿里云每分钟可处理360万笔交易。目前阿里云为第三方企业处理网络流量。

文件显示,阿里巴巴的移动支付交易量正在增长。该公司称,去年第四季度旗下中国在线购物网站的移动在线交易量占到了交易总量的20%左右,远高于上年同期的7.4%。去年12月,阿里巴巴购物网站的月度移动活跃用户数量达到1.36亿。

管理着1,200亿美元资产的Nuveen Asset Management的高级研究分析师斯诺里克(Jane Snorek)说,到目前为止她了解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移动业务正在推动阿里巴巴的增长,而且这一趋势似乎正在加速,尽管阿里巴巴已经是一家非常大的公司。

斯诺里克表示,她希望看到与用户参与度有关的更多数据,比如消费者浏览阿里巴巴网站的时间,他们的购物历史等等。她说,她对所有互联网公司最看重的一点是,这些公司的用户是否在增长,用户使用它们的网站是否更加频繁。

对于阿里巴巴云计算业务,斯诺里克说,她认为其云业务的营收和用户数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将是个惊喜。她还说,他们最近才开始谈论这项业务,但看起来该业务已经运营了一段时间,已经开始产生收入。

斯诺里克说,这是一家规模如此巨大的公司,十分惊人。

阿里巴巴没有说明计划在哪个交易所上市,但预计它将选择纽约证交所。

到目前为止,对于阿里巴巴价值的估计主要是根据类似公司情况进行的猜测。在此之前,只有持有阿里巴巴24%股份的雅虎(Yahoo Inc。)在文件中披露了一些阿里巴巴的基本财务信息。

截至去年年底,这家中国公司持有79亿美元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还有49亿美元的长期债务——这些是重要的衡量标准,因为阿里巴巴还在继续着收购狂欢,旨在让公司进入新的业务领域并巩固其面对竞争对手的实力。

此次IPO将标志着阿里巴巴在中国国内外日渐增长的雄心。阿里巴巴于1999年在华东城市杭州成立,其创始人马云(Jack Ma)曾是一位英语老师。阿里巴巴最早的业务是一个为中国供应商与外国买家牵线的网站。

目前,阿里巴巴的主营业务是两个消费市场淘宝和天猫网站。这两个网站的交易额占中国网购交易总额的80%左右;调研公司iResearch称,去年中国消费者网购交易总额为人民币1.84万亿元(合2,960亿美元)。

周二的文件并没有披露两家网站各自的收入或交易额。

文件称,阿里巴巴计划通过IPO为自身筹集新资金,但金额不清楚。该公司称,计划将筹资所得用于一般公司用途,这是在股票发行中用到的标准条款。

本文标题:移动增值业务-Facebook移动广告业务三大障碍:增长放缓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1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