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老王愧怍-愧怍

发布时间:2018-02-24 所属栏目:老王 杨绛

一 : 愧怍

  当今社会,许多人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或者一时之便而将垃圾随处丢放,而后来者看见前人这种行为也不加制止,反而加以效仿,所谓“前错之有,后错之依”,加重了清洁工的负担。

  一个冬日的早晨,我把自己包成一个“粽子”,顶着室外凛冽的寒风走在大马路上。车水马龙的路上,居然没有一辆人力三轮车,我低声抱怨了一句:”这鬼天气,刺骨的寒。”便又顶着像刀子一样的寒风继续走向学校。这时不知从哪里飞来一个烟头,径直飞向我的脖子,我“啊”地惨叫了一声,从衣领中捡出了烟头,竟然还燃着。我从地上捡了一小块雪,冰敷了一下。正要走,却发现地上有一个人,趴在下水道前不知道在做什么。他一头银丝,穿着一套灰色的衣服,如不是那下水道的恶臭,也许我还看不见他。

  他如一只老鼠般蜷缩在地上,手中用一根铁棍刨着下水道,从他身边的扫帚工具可以看出他是一名环卫工人。他已是一名垂暮之人,一头银发,却还要出来受这种无缘之苦。看着他佝偻的身影,我一阵心酸: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自己的儿女不在身边,没人在乎自己,为了生计,他必须去干这种活,去掏我们平时闻一闻就想作呕的垃圾。而有的人还在乱扔垃圾,为他们这些辛苦劳作的人平添负担。我想起了我刚才扔掉的那个烟头,慌了起来,惧怕他那空洞无光的眼神,又怕他误会了我的目光,我如一个丧家犬一样抱着莫名的愧疚疾飞奔向了学校。

  多年过去了,老人也许不在了,也许还坚强的活着,我却时时想起这件事。当我坐在冬暖夏凉的教室里,常常想起室外顶着凛冽寒风或者炎炎烈日的户外工作者,,再看看心安理得的接受着优良教育的同窗人,心中总会时不时闪过一种异样的感觉。看了杨绛的《老王》后我才明白,这是一种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

    初一:杨崇炆

二 : 也谈杨绛《老王》中的“愧怍”

也谈杨绛《老王》中的“愧怍”

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先后被选入人教版初中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章写了他们一家与三轮车夫老王的交往。按说,杨绛夫妇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丈夫是著名学者钱钟书),老王单身、贫困、残疾,他们之间身份不同,不会有平等的交往。但杨绛先生却常坐老王的车,还像朋友似地和他一路上说闲话;不仅如此,杨先生女儿还送了老王大瓶的鱼肝油,治好了他的夜盲症。大概就因为这一人格上的平等对待吧?“文化大革命”中,很多人不敢与杨先生家交往了[www.61k.com),老王却不计较被牵连,敢于蹬车送钱钟书先生到医院;更令人感动的是,他在临终之前,拖着重病的身躯,把自己积攒的、舍不得吃掉的、在那些年连钱也难得买到的奢侈品——鸡蛋和香油,送到了杨绛先生家。

由此,想起了古典小说《红楼梦》。刘外祖母二进荣国府时,给贾家扛来了一些土特产,因为“一进”时她得到王熙凤20两银子的资助,家里生活有了大的改善。她的东西虽然不大值钱,无非是些枣子,倭瓜和野菜,却是她知恩图报,发自内心的1种感恩。看到这些乡野出产,不仅平儿说好,就连贾母也非常喜欢,认为“外头买的,不像你们田地里的好吃”,“我正想个地里现撷的瓜儿菜儿吃”。这里作者是在写1种平等,1种人世间的平等。这种平等只有当人与人之间有了1种情分之后,你才能看得到,不然就会算计:我给你20两银子,你就给我这一点破菜,忒不公平了!其实,平等并不是物质的价值和交换,而是1种真情和心思,贾家给刘外祖母的是珍贵的,刘外祖母给贾家的也是珍贵的,是2种不同的珍贵。正因为有了这种珍贵和平等,贾家后来被抄之后,才得到刘外祖母的真心救助——她得知王熙凤的女儿巧姐被舅父卖到窑子里(妓院),就卖房卖地积攒银两,把她赎了出来。

当然,这里不是拿杨先生和贾家比较,而且也不能比较。从曹雪芹的角度看,他是在写1种平等,但位高而富贵的世家与乡村贫穷老者之间不会有真正的平等,尽管在宴席上,贾母叫刘外祖母“亲家”,吃饭时招呼她,离开时嘱咐送东西给她,但说到底,只是前者对后者的1种同情和怜惜。而杨绛先生和老王的交往,则是相互之间发自内心的关爱和体贴,是真正的人格上的平等相待。

既然如此,杨绛先生为什么还要写作此文,并特别郑重地在文章末尾表达对老王的“愧怍”之情呢?她“愧怍”的究竟是什么?据说,还真有学生在课堂探究之中,认为两人感情的付出不均等。杨绛对老王,就像贾家对刘外祖母一样,顶多是同情,同情他的苦,同情他的残疾,同情他的贫困;老王对杨绛则是亲人般的爱,直到临终还要积攒了鸡蛋和香油去看望她。杨绛却没有做到托尔斯泰所说的:“理解是爱的别名”,而是要用钱来购买这些当年不易得到的奢侈品。所以,她本能地拒绝了和他不是同一阶层的底层人,没有做到以心换心,用平等心、真诚心、关爱心去交换一颗老实心、善良心、厚道心。说到底,她只是对老王付出了1种同情心。但同情心只是1种俯视,有时更饱含1种面对他人不幸时对自己的庆幸,那不是1种高贵的情感,高贵的情感是理解、平等、尊重。杨绛没做到理解老王,平等对老王,她该“愧怍”。

纵观全文,上面的说法似乎不妥。尽管老王在最后送鸡蛋时,作者没有道谢,没有请老王进门,也没有送老王下楼梯,但她当时是“害怕得糊涂了”,她没有对自己感情进行讨好式地渲染,只是一味地运用白描手法,一方面是对老王病重的衬托,另一方面则体现了杨绛性格中“真”的特点。

不仅如此,杨绛先生性格中的“善”也贯穿全文。老王的眼睛不好,所以没有人敢坐他的车,杨绛却照顾他生意,经常坐,并和他“闲话”。这是何等的信赖和亲密。如果她是冷漠之人,就不会和1个没有社会地位,外表丑陋,生活贫困的人平等相处了。在杨绛善良平等之心的影响下,女儿还送了老王鱼肝油。作为真正的知识分子,杨绛夫妇知道帮助1个人一定要保护对方的自尊,更不能让他难堪,让他感觉低人一等。所以在回报老王的问题上,他们选择了尊重老王的劳动,并给予相应的酬谢。至于杨绛给老王送鸡蛋和香油的钱,应该看成是杨绛对老王的精神慰藉,1种平等相待的回报。老王接受了钱,也是对杨绛的理解,更是多年杨绛夫妇对他平等相待的最后的、真情的回报。

杨绛的“愧怍”,正是她人性中真与善的体现。与老王交往多年后,她省悟到这个不幸的人投给自己的并不是桃,也不只是涌泉,而是善良、真诚、崇高、圣洁。她也因此意识到了自己对老王的关爱不够,并有胆量公之于众,从而使自己的灵魂得到洗涤,这,绝对称得上是1种深刻而高贵的自我反思。

三 : 解读杨绛《老王》一文中的“愧怍”

摘 要:《老王》一文的写作意图主要是源于作者的“愧怍”之情。从老王的基本信息中可见老王的不幸,从作者回忆的老王的几件事——送冰、送人和送鸡蛋中,可见老王的善良。不幸而善良的老王把我们当做亲人,而“我”却忽略了老王的真心真情。老王淳朴、善良、正直,这是一种从社会底层,从普通民众中发出的光芒,然而“我”没有更好地善待、理解老王,多少年来,作者“不安”“愧怍”。

关键词:《老王》;愧怍;写作意图
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写的是凡人小事,情节结构不复杂,几乎是平铺直叙,高中生读来基本没什么困难,只是对于文章结尾“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不甚理解。这恰恰也是文章值得探究的地方。所以,当以此为切口,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语言,逐步领会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作者的写作意图,走进文本深处,感受平淡叙述中的深情与耐人寻味。
一、初探写作意图
首先,杨绛为什么写老王?这在文章最后一段有交代:“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作者说,“都不是”。这份不安是那样沉重,难以释怀,以至于“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写《老王》是因为不安,因为愧怍。那么,为什么愧怍?要探寻这个问题,我们要跟着作者走进老王。
二、不幸的老王
文章前四段介绍了老王的基本信息:职业、亲人、长相、家庭、住所等等,引导学生梳理这些信息。①职业:人力车夫;“单干户”:在那个年代“单干户”意味着被孤立、被排挤。②亲人: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后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③长相:“老王不仅老,他只有一只眼”。④家庭:“老光棍”“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只是住那里,可见没有家。⑤住所:“荒僻的小胡同,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从以上分析,显而易见,老王没有家,没有亲人,老、丑、穷、单干户(被排挤、受冷落),老王是个不幸的人。至此,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此不幸的老王内心中最渴望什么呢?如此不幸的老王又是怎样对待我们的呢?
三、善良的老王
文章接下来,作者回忆了老王的几件事——三送:送冰、送人和送鸡蛋。这几个片段中包含了许多细节,带领学生深入品味这些细节,还原场景,体会人物内心,逐渐发现老王的品性。
①送冰。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从这里可以发现老王的老实和发自天性的善。
②送人。
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
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
“坚决”是态度,“送钱先生看病”是理由,说明老王对“我们”好,不同一般,他是把我们当朋友。
老王如此贫困,却在“我们”有困难时问,“你还有钱吗?”这体现老王对“我们”的真诚的关心关怀。
③送鸡蛋。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看到如此惨状,学生能够想象:老王没来杨绛家几个月了,这几个月时时刻刻陪伴老王,只有饥饿和疾病,可是在被饥饿和疾病折磨几个月后,老王“直僵僵”地站了起来,他“直僵僵”地走过街巷,他“直僵僵”地镶嵌到杨绛家的门框里,是什么支撑他来的?是给主顾、给生病的钱先生送鸡蛋的心情(报答恩情),这事不能托旁人去,更不能让人捎话,得自己亲自去,得心诚。
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一个“送”字,反映老王是把我们当朋友、当亲人。
老王送来的是什么呢?是“好香油”“大鸡蛋”。在当时那个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这是无比珍贵的东西。可以想象,无依无靠的老王一定是把我们当朋友亲人,当做唯一的精神的寄托,才会在临死之前,说不定用了自己所有的积蓄,买了好香油、大鸡蛋送给我们,老王很看重和我们的这份情谊。至此,学生能感受到老王的不幸与善良,但或许仍无法深入领会作者的“愧怍”。
四、深入探究“愧怍”
这时,引导学生回到开始的问题:不幸的老王内心中最渴望什么呢?渴望温暖,渴望朋友亲人。如此不幸的老王又是怎样对待我们的呢?三送,把我们当亲人当朋友。而 “我”对老王又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重回上述片段,寻找细节。①老王送钱先生看病,我一定要给他钱;②老王临终前挣扎着亲自送大鸡蛋好香油,而我又给他钱;③老王死了,他什么时候死掉我们也是过了“十多天”才知道。从这些细节中学生能够逐渐体会出作者的“愧怍”——
(1)“我”忽略了老王的真心真情。老王在自身极其不幸的情况下,真诚地帮助了我们,真心把我们当亲人朋友,而“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当时“我”的主要反应是“给钱”,说明“我”当时对老王主要是一种同情与接济(对一个不幸人的恻隐之心),在同情接济老王的同时并没有考虑到对方的感受与精神需求,没有真正尊重老王。双方情感的付出是不对等的。
(2)老王的淳朴、善良、正直,然而“我”没有更好地善待、理解老王。老王给我们的是真诚的帮助与厚重的情谊,是一个自己如此不幸却又如此纯善的人给予我们的厚重情谊。老王虽说是一个底层的不幸的人,但他身上的这种品质,是我这个“幸运者”所不及的。“我”只用着其“善”,却并未真正尽心尽力去报答其“善良”,甚至在老王尽其毕生之余力来对“我”表示感谢时,“我”只是忙乱着应对。
之后,杨绛曾这样自述:
我近来常想起19世纪英国诗人蓝德的几行诗: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杨绛从老王身上[www.61k.com]看到的是生命之火的跳动,是赤子之心的闪光。老王身上的善是发自天性的,没有丝毫功利色彩的;这是一种从社会底层,从普通民众中发出的光芒;这是一种最自然朴素的道德良知,折射着美好的人性的光辉。多少年了,杨绛先生于老王一直“不安”“愧怍”,然而这份“愧怍”于杨绛自己而言,是自我的反省,是生命的自我觉醒,这也是一种人性的光芒。
(徐州市第一中学)

四 : 读问之间思“愧怍”——我教《老王》肖培东

肖培东

杨绛先生的《老王》,是一曲淳朴人性的颂歌,还是一段精神灵魂的拷问?是一腔情感收支不对等下的自责,还是一则正义良知反思中的呐喊?《老王》,语言冲淡却字字含情,朴素平和却别致耐读。不细读,不足以真切体验老王悲至极致的不幸;不深问,不足以深刻感悟作者感人肺腑的愧怍。这一读一问,就架成了我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走向“愧怍”的桥梁。(www.61k.com)

读,读出老王的“不幸”。老王,1个卑微群体的缩影,作为社会的底层人物,众多的不幸加诸其身。老王,在作品中已是垂老暮年之态,一只点着微弱油光的灯盏,在那个动乱的时代苟延喘息。“老”已是人生的憾事,一贫半盲,孤苦伶仃,病如残烛,更足以让我们为这样1个羸弱悲惨的小人物掬一把同情之泪。看,老王住在“1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的“几间塌败的小屋”,并且还“住那儿多年了”。看,老王只有一只眼,“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行将就木时,“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听,老王有1个哥哥,死了,有2个侄儿,“没出息”,他只能指望自己,只能靠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在贫困的深渊里苦苦挣扎。听,老王直着身子行走离去的脚步声,那里蕴有生命极限的凄凉痛苦与恐怖。贫且贱,孤又残,命如此,运更惨。只因为“脑袋慢”,“没绕过来”,就成了单干户没有了组织保障。如此失群落伍还不算,人力三轮被取缔更是雪上加霜……老王,在人生绝路上步履维艰。杨绛先生在叙述老王的不幸时语调平和、节制,这样的素朴清淡,课堂上若不加细细咀嚼,学生在叙述老王之不幸时多容易浅显视之,随意道来,老王的不幸也就有了相对的距离感。这样,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读出看似平淡的文字中饱含着的深情,就成了1个很重要的感悟体验环节。

杨绛先生在写老王之孤时用了这样1个句子:有个哥哥死了,有2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这一句看似平和冲淡,却至苦至悲。“有个哥哥”,正当我们因老王还能有亲情的依靠而高兴时,猛然间“死了”两字却带给我们1种无言的伤痛;紧接着“有2个侄儿”峰回路转,希望尚存,但“没出息”又让人再次走向绝望的深渊。在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变化,在“有个哥哥”和“有2个侄儿”后适当停顿,情感的跌宕起伏才有更真切的感受。同时作者将“死了”与“没出息”放在最后,把词序变换一下,不符合常规,“反倒更显别致耐读”,老王孤苦无依的悲凉处境更入人心。林筱芳《人在边缘──杨绛创作论》中写道:“其沉定简洁的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读出不幸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样的句子还有吗?还能从哪些语言中感受到老王不幸之深之痛?学生开始认真品读“老王不仅老,他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一句,开始真情捕捉“他说,住那儿多年了”一句中“那儿”所蕴含的孤苦贫寒之痛等等。也正基于这样有感情的朗读,原本明确无疑淡然而出的老王之不幸才能掀起心灵的震撼,也正因此,才有了如下更深的一“问”。

问,问出更深的“不幸”。贫苦孤残这些都是文中明确无疑地呈现出来的不幸,那么较之于这些,老王还有没有更深的不幸?教学就会聚焦在文中这样一句: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只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细细品味此句,拨开迷雾见不幸之极致。匍匐在“有人”“这老光棍”“大约”等词上,我们就能够看清动乱年代里以践踏弱者为乐的世风,社会的冷漠,世态的炎凉,老王的不幸更在于他在那个时代里的被抛弃、被欺侮、被凌辱、被践踏。“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1步”,就进不去组织了,没有组织保障,就意味着被孤立,被排挤。果真,“有人”,自然是跟他同业的人力车夫,“这”词的鄙视奚落还不够,“老光棍”更是谩骂讥讽之极,“大约”,恶意戏谑,践踏尊严。世相如此,老王在这乱世中则更显得孤苦,这个如草芥一般卑微的人力车夫,他的悲惨就更为必然。这一问,学生披文入情,由浅入深,直抵不幸的内核,“更深的不幸”才弥漫成社会的不幸社会的悲哀,我们也才能更真实地接近杨绛内心的“愧怍”,也才会更深入地去读懂读深文本的字字句句。

读,读懂“不幸”的背后。在作者叙写老王的“不幸”的文字中,我们可以读出什么?循此问,再读文本。《老王》一文,不同教材选编时解读角度不同,人教版八年级(上)以“爱”为主题,重点从唤起人们对“老王们”的“爱”入手解读文本,而苏教版高中教材则把《老王》放在必修三“号角,为你长鸣”专题的“底层的光芒”板块中,尝试着从探讨这些平凡的人在“历史的苍穹中永远发光”的角度解读文本,殊途同归,最终都成为关于善良与感动的道德颂歌。这些对文本主旨的浅化,其实都是因为不能深掘天性温婉、隐忍的杨绛在她淡之又淡的叙述中深藏着的复杂情感。那么,还是直接透过老王的“不幸”去寻找各种滋味吧。写老王的不幸,我们自然可以读出老王的善良。老王的善良体现在他的三次“送”的行为:他送的冰比他前任的大一倍,冰价却相等;他送钱锺书去医院,不愿要钱;弥留的时候,他还送来香油和鸡蛋,来作朋友的最后的道别。“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是老王对处于落魄窘境中的杨绛一家的担忧;“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是老王对苦难中的知识分子无声的关爱;香油、鸡蛋更是弥留时最后的温暖。写老王的不幸,我们总能在不幸的边缘看到作者一家人的善良:一路上的闲话,大瓶的鱼肝油,对老王可能因为年轻时“不老实”而落下的瞎眼残疾依然寄予无限的同情,“自己不敢乘三轮”是怕再累着眼前这位善良羸弱辛酸的小人物……不必再去刻意计算鱼肝油与香油鸡蛋的价格比值,不必再去掂量情感付出的多少比例,“不幸”让2个本不处在同一世界的人物有了彼此的牵挂,同情、关爱、照顾和尊重在两人之间默默流淌,这就是足够感动的光芒与温暖。两段不幸之流有了交汇,又何必强辨其中的哪一滴源于何处?江苏颜敏老师说得好,“2个‘组织’之外的人,2个不幸者,以善良回报善良,以信任回报信任,在那个寒冷的岁月,抱团取暖,用诚实的品性、做人的本性守护着社会的良知,底层因善良、高贵的品质而焕发出人性的光芒”[1]。但是,在温暖之外,作者更是冷静坚硬的。撩起“不幸”的面纱,杨绛是用平和节制的语言真切而又超越性地写出了她对人世的观察与体验。如果说“更深的不幸”中有杨绛对践踏人性的残忍世道的喟叹,“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两句中更隐有对文革这个特殊时代的荒谬残酷的贬讽。这些语句,“平静中有抗议,调侃中有悲哀,很有韵味”,细细读来,反复咀嚼,我们方能在这些叙述中捕捉到作者潜隐着的时代针砭。所以,人性和道德的绿洲外,我们更应该看到那片黑暗的社会荒漠,老王的极大不幸是时代的不幸社会的不幸,无论是卑如老王的底层劳动人民,还是学如杨绛夫妇的高级知识分子,荒唐的年代带给他们的是何等荒唐凄惨的命运。

而最能把这不幸中的百般滋味浓缩于一体的莫过于老王弥留送香油鸡蛋这一镜头。惜墨如金的杨绛极尽描摹之能事,“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这就是行将就木的可怜的老王最后的凄惨形象。杨绛甚至是用直白到不近人情的笔法去展示这个凄苦的底层人,老王的不幸抽打着作者的心,也抽打着读者的心。是谁让老王让作者等人“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而不得动弹,读完这样的文字,我们感受到的就不仅仅是底层人的不幸与善良,更有作者温和内敛下的社会针砭。老王拼着余生的力量给作者一家送香油和鸡蛋,是把善良、温暖、渴望做最后一次传递。“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此时此境下唯有的这句最朴实的表达则让我们唏嘘于浑浊天地间仅有的善良与温暖。杨绛的文学语言“沉静诙谐中有沉着老到、雍容优雅的气派,锋芒内敛后的不动声色,有种静穆超然的中和之美”[2],用心品读这一细节,对于人性的理解,对于社会的解剖,也在不知不觉中升格,而“愧怍”也将随着作者及读者的天问浮出水面。

问,拷问社会的良知。老王死了,“我也不懂,没多问。”只是没问不代表无问,“不懂少问”的背后是杨绛无言的隐忍的冷冷悲凉。无论穷富贵贱,回民死后都是三丈六尺布。面对身裹白布凄然离世的老王,作者最想追问的是什么?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1个问题,让学生读进去又跳出来,代杨绛发问。短暂的沉默后,学生问了,问出了杨绛的隐而不问,问出了朗朗乾坤下满腔正气。“老王,你为什么死得那么得惨?”“老王,是谁把你逼上了绝路?”“谁,该为老王之死埋单?”“我,我能为你做些什么?”“为什么,只有死亡才能换来唯一的一次公正?”“老王,你在那里还有这如许多的不幸吗?”“为什么善良的人没有好报?”“谁会是下1个老王?”……问自己,问老王,问天地,问社会,问未来,不一而足。这个问题,更是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调拨着所有课堂参与者的情感,也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情境,久久不得出。也正是这一问,使得从“不幸“到”愧怍“间的课堂思维推进才有了一座自然的桥梁,教师对“愧怍”的分析才不至于因突兀深刻而居高临下,“愧怍”之思才水到渠成,“愧怍”之义才推向更深层。

读问之间思“愧怍”——我教《老王》肖培东

思,体味“愧怍”的内涵。读《老王》,最后的落脚点总在“那是1个幸运的人对1个不幸者的愧怍”一句上。杨绛为何愧怍?文本主旨为何?是人教版教材以“对弱者的关爱”统摄杨绛的情感内涵,还是苏教版教材以“底层的光芒”俯视老王的道德行迹,抑或有他?“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1个幸运的人对1个不幸者的愧怍。”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由“不安”到“愧怍”的心理求证。“愧怍”之感出于人物情感收支的不对称是多数授课者的课堂终结,但作者已经明白无疑地告诉我们“都不是”。仔细想想,香油、鸡蛋、钱都是文中人物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表达谢意、呈奉关爱的载体,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人与人的交往也不是拿斤两毫厘来计算的,正常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是天天掰着手指去算计彼此间的情感对等指数来过日子呢?文本细读就是沉入词语,杨绛用“几年过去了”和“渐渐”等词句说明“愧怍”感的诞生绝非先前亏欠感的简单重复,它已经历了充分的时光酝酿,包含了足够多相关有情世相的体验,升华到了1个新的情感境界。[3]文章写作于1984年,离故事发生的“文革”背景业已有年。杨绛先生时年73岁,按颜敏老师之疑,1个智慧老者一直记挂于心不能释怀的念想,1个纠缠困扰作者几年光阴才渐渐明白的难题,思考如此漫长,求证如此艰难。难道真像我们执教者想的那样,轻易便可破解?难道杨绛先生深思熟虑的结果,就是表达对像老王一样的广大底层苦难的关注和同情?就是为了给我们提供一段饱含泪水、令人唏嘘的动情往事?细细揣摩“一再追忆”“总觉得心上不安”“几年过去了”“渐渐明白”等有着巨大暗示性的语言符号,结合老王“不幸”下的深层内涵,加之有了前面的代杨绛追问的铺垫,我们该能贴近作者郁积如此之久的“愧怍”。“兼具对于芸芸众生感情领域测度之深细与对于东方佛道境界体认之高深者”的杨绛,在经历了诸多不幸后幸运地活了下来,“文革”的苦难促成了作者精神的升华,愧怍中求安宁,愧怍中显良知,她开始怀疑开始反省,她静心思考苦难思考不幸,思考现在思考未来,思考责任思考担当……面对每1个不幸的人我们都有愧怍,只是杨绛首先把自己浸入愧怍之海中,用“隐者”的心态去思索。能把自己的如此不幸化为幸运的人是慈爱宽容的,能用一颗温和的心去直面不幸而愧怍的人又是冷静高远的。她的愧怍,是知识分子用人类眼光、人类情怀去舔舐我们曾经的创伤去面对我们苦难后的岁月。这份愧怍,是1个无辜生命体对一切生命欠然状态的全力担荷,是作者自我灵魂的无情审视,更是替1个未曾充分反省、忏悔的时代树立的人类良知标杆。[4]这,也许就是并不着力描写伤痛和愤慨的杨绛先生豁达平淡中的人生思索。

读至此,思至此,课堂一片静寂,血色中站立着的老王和愧怍中微笑着的杨绛犹然眼前。




[1]颜敏《梦魂长逐漫漫絮,身骨终拼寸寸灰》,《名作欣赏》2009年第12期

[2]林筱芳《人在边缘──杨绛创作论》,《文学评论》1995年第5期。

[3]-4孙文辉《<</span>老王>:通往“愧怍”之路》,《语文学习》2010年第6期

五 : 杨绛为什么会对老王愧怍?

记得龙应台曾经在《我们为什么需要人文素养》的讲座里说过:“我想作家也分成三种吧!坏的作家暴露自己的愚昧,好的作家使你看见愚昧,伟大的作家使你看见愚昧的同时认出自己的原型而涌出最深刻的悲悯。”如果按照龙应台的说法,杨绛先生应是既能让你看见愚昧又能让你认出自己进而涌出悲悯的一位作家。对于这样一位作家,我觉得我应该带着我的学生去好好地了解她的人,解读她的文。

初读杨绛的《老王》,更多地停留在对老王的悲悯上,这样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埋在深沟无人识,是多么不幸,多么孤苦,多么可怜!再读《老王》,不禁感叹这样一个不幸的老王,又是多么老实善良,多么积极向上,多么知恩图报!搁下书,查了查《老王》的背景资料,原来这是作者在文革时期碰到的一位蹬三轮的老人,原来那时的作者也并不好过,每天戴高帽子,游行,被批斗,被罚扫厕所,算来也是相当不幸的了。不幸的作者面对不幸的老王,送他鱼肝油,照顾他的生意,关心他的健康,可她觉得自己面对老王,只是不安,只有愧怍。这又是为何?

杨绛在文章结尾说:“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由此看来,在杨绛的眼里,自己和老王比起来算是一个幸运的人。难道仅仅因为自己比老王更幸运一点,就要为此感到不安?就要通过写一篇文章来表示我深深的歉意? 当然绝非如此。

仔细读罢《老王》全文,仔细体会老王对杨绛一家的感情和杨绛对老王的感情,就能知道答案。

在老王的世界里,没有亲人,甚至没有一个关心他的人,杨绛一家可以说是对他最好的人——照顾他的生意,关心他的健康,所以,老王对杨绛一家是充满感恩的,对于他来说,杨绛一家就像是自己的亲人。他不愿意在送钱先生看病时收杨绛的钱;自己病得动不了,他也会托同院的老李来传话,好像觉得杨绛一家会时时惦记他;他也会在自己临死前,把自己最好的东西送给杨绛一家。

然而,杨绛对老王呢?也许不过是出于怜悯吧,因为他可怜,所以总是雇他的车,送他鱼肝油,从来不会白要他的东西(一定要给钱)。如果占一个这样孤苦的人的便宜,怎么说得过去?就像我们一般人绝不会想到要去占乞丐的便宜。 也许,在杨绛当时的心里,老王不过是一个经常见面的外人,所以,他病了多日,也从未去看望过;就连他什么时候去逝也不知道,当得知老王的死讯时,也没有再多问。(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多年过后,当杨绛回忆起往事,记忆中的老王把自己当做亲人一般对待,而曾经的自己不过是把老王当做一个熟悉的陌生人。老王的无私善良、感恩戴德让自己变得自私狭隘卑微起来,这深深地刺痛着作者的良心,因此而愧怍不安。 其实,在那样一个年代,在那样的一个处境下,有几人能做到像杨绛一样,对身边一个陌生的车夫,对一个不幸的普通人,给予关怀?而面对我们这样的心态,有有几人会生出愧怍之心?

杨绛的愧怍不安,带给我的,只是更多更深的愧怍和不安。

本文标题:老王愧怍-愧怍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937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