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瞿振元:我国高等教育由大向强的新步伐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5年来,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遇到了哪些矛盾和困难?取得了什么进展和成果?积累了哪些经验?未来如何进一步发展……围绕这些问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作了细致分析、深入解读,一睹为快吧!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 瞿振元
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迈出了大改革大发展的坚实步伐,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www.61k.com)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较好满足了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求,不断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高等教育站在了由大向强的新起点上。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绘制了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行的路径和方向。高等教育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坚持以育人为本,以改革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走内涵发展道路,加快了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
——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期盼中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不仅是新一届领导集体“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的宣言,也是我们党对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最好诠释。“十二五”期间,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悄然呈现出新的特征。如果说本世纪头十年政府通过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较好地解决了老百姓上大学难的问题,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人民群众对更加公平地上好大学、找好工作的需求日显突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和优质高等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日渐成为高等教育主要矛盾的新特征。
面对主要矛盾的新特征,国家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十二五”期间,中央和地方从提高生均拨款水平、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给予专项支持等三个方面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高等教育大众化深入推进,201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比2009年提高了9.3个百分点,超过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5.83%,比2009年提高了5.93个百分点。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说,这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成就。
面对主要矛盾的新特征,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主线,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超前部署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生改善急需的学科专业,修订《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增设新兴学科和紧缺专业,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深化教学改革,推出系列人才培养计划,探索学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协同育人的新机制,科教协同、医教协同、农科教协同、校企协同等基本覆盖主要学科专业领域,协同育人成效初显;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对新建本科高校的合格评估和已经通过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高校的审核评估平静展开,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发布制度化,内部质量保障制度建设逐步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加强与完善,对保障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主要矛盾的新特征,强化教育公平。以公平为导向的考试招生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指导中央部属高校合理确定分省招生计划,克服央属高校招生属地化倾向,降低属地招生比例;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部属高校农村学生单独招生”“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等3个专项招生计划,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比例,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渠道;在2014年高考中首次为盲人考生专门研制试题,首次在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实行残疾学生单考单招,首次专门设立残疾人中医专业硕士学位;随迁子女就地高考问题逐步解决,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进一步规范;“阳光招生”普遍实施,严肃查处招生违纪违规事件……。这一项项举措掷地有声,使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公平享受优质教育的期盼逐步实现。
——在迎接新科技革命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当今世界,高校之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就是具有很强的知识创新和运用的能力。面对新科技革命,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的核心能力。过去的5年,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高校科研能力和学科建设水平显著提升。中央财政投入300多亿,深入实施“985工程”“211工程”;投入20多亿,推进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对75所高校给予重点支持;投入20多亿,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建立38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投入20多亿,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这一系列举措,助推高校科研能力和学科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十二五”期间,高校承担了60%以上的“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80%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5%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科研产出显著增加。在2014年度国家科技三大奖中高校获奖项目超过70%。2013年,我国作者(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0.41万篇,其中82.2%出自高校。现在,世界上每7篇SCI论文中就有1篇出自我国高校。诸如“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等若干具有原始创新意义的成果陆续出现。科研能力和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使我国高校的国际学术排名显著前移,近600个学科进入世界同类学科前百分之一,位于全球第6,50多个学科进入前千分之一。
——在聚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十二五”期间,高等教育聚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高。普通高校5年累计输送近2000万专业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高等学校利用自身优势,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2014年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共申请专利1.2万余项,一大批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国家重大经济和社会需求。清华大学在世界上率先研制出以加速器为辐射源的车载移动式和组合移动式集装箱检查系统、华中科技大学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中I型数控系统”等成果推进产业技术进步和装备国产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开展的“副肿瘤性天疱疮和遗传性皮肤病”研究,为自身免疫病的研究提出了新思路,为保障人民健康做出了新的贡献。一批农林院校的科研成果有效服务于国家农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深入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充分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高校着眼党和国家的战略需求,聚焦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服务党和国家科学决策。2011年以来,高校社科界为党和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报告26530份,累计14043份被采纳,并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通过面向社会开设“高校名师大讲堂”,开展“高校理论名家社会行”,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学普及项目” 等活动,面向社会公众积极宣传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普及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在大国外交格局中创新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随着国家实力的逐步增强,我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形象逐步确立,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基本政策的大国外交格局正在形成。其间,高等教育推进各国之间人文交流,促进多元文明互学互鉴的职能日益显著。“十二五”期间,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和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可以称得上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高等教育在中俄、中美、中欧、中英、中法、中印尼等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和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中,加强教育伙伴关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成果。如设立“中欧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平台”,开展中欧教育政策对话,建立双方共同认可的质量标准等。人文交流机制的建立,成为深化中外相关领域人文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高等教育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十二五”期间,高等教育出国留学与学成归国同步扩大。2014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45.98万人,比2009年增加了100.54%;各类留学回国人员36.48万人,比2009年增加了236.84%。与此同时,来华留学与攻读学位同步增长。通过实施留学中国计划等,我国正成为新兴留学目的地国。2014年共有来自203个国家和地区的37.7万名学生在华学习,比2009年增加了58.3%。来华留学中的学历生此例稳步提高,2014年达到43.6%。
“引进来”与“走出去”同步提高。高质量中外合作办学资源持续增多、模式趋于多样。5年来,新设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4所中外合作大学,增加643个本科及以上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海外办学迈出实质性步伐,已有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老挝苏州大学等4所机构、98个项目在境外落地。在132个国家设立了478 所孔子学院和884个孔子课堂,比2009年增加44个国家、196所学院和612个课堂。目前,170多个国家开设汉语课程或专业,61个国家和欧盟已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外国汉语学习者达1亿人。
5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在由大向强的发展中,步伐坚实、成就显著;面向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尽管建成高等教育强国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尽管未来的改革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但高等教育不会放慢发展的步伐。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是历史赋予中国高等教育的重大使命。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时期是党中央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和决定性阶段,同时,也是高等教育由大向强的又一重大历史时期,我们相信,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步伐一定会迈得更稳更快!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二 : 高等教育的目的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想,无论是作为一名大学老师,还是一名读书近20年的大学生来说,这都是我们所关注的话题。对于一名学生而言,我们对于人生目的关注,可能会更多一些。而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来说,或多或少,我们都会考虑关于高等教育目的的问题。
要回答教育目的这样的问题,似乎得首先回答人生目的这样的宏观问题。毕竟,教育是为培养1个健全的人服务的。如果作为教育者自身,连自己人生的目的都弄不清楚,却想给学生传授人生的目的,这无疑是不切实际的事情。
那么什么是人生的目的呢?
这个问题已经被问过千万亿次。在我们的一生中,在某些时刻,尤其是我们的性格急剧变化的时刻,我们都会拷问这样的问题。那么,我们得到答案了吗?我曾经向许多朋友请教过这个问题,大家的答复不一而足。有的似乎很有信心,有的则模模糊糊,有的则干脆不去想这个烦人的问题。于是我也看了(www.61k.com)一些哲学书,想向我们这些思想的先锋们得到问题的答案。可惜这些先哲们各有各的答案,而最要命的,这些答案还互相矛盾。而后来,我问了印度的智者克里希拉穆提,他说,对于1个盲人而言,谈论太阳的光明是没有意义的事情。而很可惜的,我们很多人都是瞎子(笔者也是如此),所以我们追问人生的目的,就显得无趣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可以追问,我们是可以探讨,可以思索的,但是如果我们始终闭着眼睛,那么,即便我们悬梁刺股,焚膏继晷,穷尽一生的精力,恐怕也没有用处。
那么,我们就不谈论人生的目的好了。
或许,我们可以谈论教育的目的吧。毕竟我作为一名高等教育老师,也有十多年的教龄,虽然不敢说谈得全面而深刻,但谈点体会总是可以的吧?就如同泰戈尔说的那样,如果我们不企图一下子就能说出真理,那么,要说两句话还是比较容易的事情。那么,我就谈谈教育的目的好了。
儒家经典《大学》中有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整句的意思,按照某些学者的解释,以为“大学”的目的就在于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可惜这种解释说得含糊其辞,就如同我们某些领导人的讲话一样,看似无懈可击,实则言之无物。“光明正大的品德”,什么叫做光明,什么叫正大,什么叫品德?这都是很虚无缥缈的东西。“最完善的境界”又是指什么?什么叫做完善?这都没有衡量的标注。如果真的有标准,我恐怕要接着追问,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标准?我们都知道,标准并非天然,都是人为指定的。那么是谁人为指定的?他指定的标准是代表他的观点呢?还是全世界的观点?而且,有全人类都一致同意的标准吗?如果有的话,那么为何还有这么多宗教,这么多矛盾,这么多战争?即便我们的家人,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呢!总之,对于《大学》的说法,我抱着怀疑的态度。
有一点似乎大家都同意。大学的目的,首先是专业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某个方面的专业人才。实际上,这是我们绝大多数教育者都认同的事情(虽然认同的未必就是正确的)。初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普及一般的生活知识,自然知识;而高等教育,则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专业教育,成为某1个方面的专才,从而毕业以后,可以进入到某1个领域,为社会做某种实际的事情,这样可以拿点工钱,养家糊口。那么,这就是大学教育的全部吗?
显然不是,否则我们不会如此热衷所谓的素质教育。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素质素质,只有专业知识,当然不能代表素质。我们所谈的素质似乎意义很广,我们以为,专业教育只是在培养智商,然而,情商呢?还有所谓的财商呢?我在网上还看到德商,志商,逆商这样的东西。提出了如此之多的商,其含义如何我们暂且不管,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只传授专业知识是不够的。
然而,传授专业知识,这却是我们绝大多数大学教师的全部教育目的。正是基于这种目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就颇为流行。我们以为,我们上课的目的就是传授知识。我们评价一名老师,无非是他传授知识是否巧妙,是否循循善诱,是否机智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在1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了知识。至于其它方面,我们则完全忽视了。
我们似乎并不很明白,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授给学生以方法。
但是我这样说,一定会得到一堆的反对意见,唾沫和口水。谁都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你这个博主,好像还自以为高明,谈论什么渔鱼的老掉牙的话题。
真的吗?我们真的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了吗?我们真的明白如何授人以渔吗?或者,我们自己,真的会渔吗?我们真的知道,我们要教授给学生哪些方法吗?对于这些方法,我们自己又懂得多少呢?
我们所传授的方法,其目的是什么呢?难道不是为了让学生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吗?所以,对于需要传授的方法,我们是否应该请教哪些工作多年的工程师,商人,管理人员,问问他们,在他们的工作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
这就是笔者在前面一些博文中不厌其烦的刊登以往学长学姐的建议的原因了。
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自学能力是大学阶段一定要培养起来的。在这个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的社会,离开自学能力,我们简直不能够生存。1个大学毕业的学生,到了1个新的工作单位以后,他首要的任务就是迅速学习这个公司的特殊东西,有关产品,有关设计,有关公司运营的许多特殊知识。如果他不具备这种能力,他很难迅速的适应工作。而此后,在他设计的每个阶段,在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需要永不停息的自学。正是看到这一点,在西方高等教育中,就把自学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摆在高等教育的首要地位。
那么,他们是这样提一提就算大功告成了吗?
没有。讲求实际的西方人,提出终生学习的培养目标以后,立即在教育中付诸现实。他们的课程,绝大部分要求学生自学,而在上课之际,则是对一些知识疑难点进行讨论,从而廓清一些认识中不明确,不清晰的地方。基于这种方法,学生学会了自学,而且也在讨论中学会了如何倾听,如何发言,如何尊重别人,如何进行团队合作等等这么多重要的能力。正因为在大学阶段,学生们就经过了大量的这种训练,使得他们的自学能力超级强悍,而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所以他们适应社会就比我们灌输式体制所培养的学生要强很多。
所以,培养目的决定了教学方法。当然,高等教育的培养目的还远不止于此。但是就让我们在此止步吧。说得更多,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我们都不肯走出第1步的话。我想,在很多时候,并非我们不知道,而是我们不愿意做。做这些事情,对于我们自己,有什么好处呢?要付出更多的劳动,而且也只能有微薄的收获。说不定,还毫无收获,会让人反感呢!
的确,如果我们只关注自己的腰包,关注我们的声名,只要我们并非为了学生而教书,而只是为了自己而教书的话,那么,保持现状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
然而,如果只是保持现状,我们现在恐怕仍旧会停留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了。
本文标题: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瞿振元:我国高等教育由大向强的新步伐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