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众生相-LBS众生相

发布时间:2017-12-10 所属栏目:业界

一 : LBS众生相

如果说,博客为互联网用户提供的是会场,SNS提供的是游乐场,微博提供的是茶馆,那么Foursquare则提供了一架高分贝的喇叭,可以同时向会场、游乐场、茶馆大吼一声:I am here!

此刻,想用中文喊出“我在这儿”的国内同类型网站,正上演巅峰对决前的割据争夺。在LBS领域,谁将成为中国的Foursquare?角逐者们不得不各自亮出杀手锏。

就在磨刀霍霍的同时,一些竞争者惨烈地倒下。当然,还有一些名字仍然出现并主导在我们的生活里:街旁、切客、开开、玩转四方、人人……

什么是LBS

LBS是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它是通过电信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电通讯网络(如GSM网、CDMA网)或外部定位方式(如GPS)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地理坐标,或大地坐标),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

1.街旁:小红螃蟹的野心

2.切客:盛大旅游转型

3.开开:咱有“驴博士“

4.玩转四方:先聚人才

5.人人网:大平台求共赢

街旁:小红螃蟹的野心

“Cool”是刘大卫表达兴奋情绪的一个常用词。美籍华人,从小在硅谷长大,最重要的是他还很年轻,85后。

“2009年底,我在美国的朋友开始用Foursquare……”他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介绍着做街旁的初衷。与前两次加州和台北创业不同,刘大卫将这第三次创业选在了中国大陆。

行动力很强的刘大卫,很快着手准备团队和资金。在一次朋友聚会上,他结识了现在街旁网的联合创始人杨远骋。后者有丰富的SNS网站工作经历,曾在海内网和饭否工作。一拍即合后,2010年5月13日,街旁网正式上线。

刘大卫对LBS有自己的观点,认为已经分化为不同的发展方向:游戏、社交、电子商务。街旁“赌”的是社交游戏,因为社交是人们的基本需求。

刚开始,街旁拿到了约10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从HTML5到APP,街旁一直将用户体验放在产品开发的第一位。“其实,LBS最注重用户的黏性,如果你的朋友们都在用街旁,那么你也会选择街旁。对于这类圈子概念,用户体验才是王道。”街旁的第一个定位就是将APP同步到SNS上去。

虽尚未盈利,但其收入来源却也相对稳定。“主要是一些优秀品牌,像LV、星巴克、麦当劳等。作为这类公司都会有一个新媒体的预算。”当然,这种合作的载体还是APP中的“此处有惊喜”。

突破总是有的,比如NFC,它就令签到发生了根本上的转变。由于 NFC 功能支持一触签到,所以它能够突破 GPS/AGPS 的地理限制。简言之,将内置街旁应用程序的手机,轻触在各交通工具、便利店及快餐店广泛应用的类似于八达通及悠游卡之类的终端上,来完成签到。

与大陆的用户相比,NFC 的使用方法对香港及台湾用户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即把八达通轻触黄色的读卡器,便可以做到付款或查询功能,而 NFC不仅能够做相同的工作,更能够配合装置的使用,将其用途扩大至读取网址、开启程序、辨识装置等等。比如一家店铺在售卖酸乳酪,他们选择把NFC签到贴纸贴在门外,并在旁边提醒凡首次签到者,圴会赠送一款奶酪配料的优惠。

但是,目前市场上智能手机带NFC功能的还很少。此次与街旁展开深度合作的诺基亚,在其刚推出的Symbian Belle系统并支持NFC签到的三款智能手机中内置街旁网客户端,为用户提供新的NFC签到服务。

NFC让街旁嗅到了新的商机。

刘大卫很清楚街旁的未来模样:人们通过街旁“掌控”社交,整理出朋友的时间,同时让社交不是那么虚拟。除了坚持去做SNS,街旁和其他LBS的最大不同还在于,那只小红螃蟹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香港和台湾。

切客:盛大旅游转型

投资1亿,400万用户。16.3%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榜首。

比起2009年盛大旅游社区的三缄其口,盛大切客网在今年8月比任何时候都要高调。上海人民广场与南京路步行街交接的新世界商场,北京西单华威商场外墙上,都换上了切客“掌握身边一切”的广告牌。

这家原本投资于旅游业的互联网社区,经历了两年的磕绊,终于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在由艾媒市场咨询集团主办的中国首届切客大会暨全国LBS应用高峰论坛上,“切客”一词尚代表着国内LBS行业服务,如今切客却成为了盛大集团子公司的名字。

“他当时找到我,想合作做一个web2.0的旅游社区。因为在微博没有起来之前,当时做内容而非产品比较成功的就是天涯了。” 喜欢在天涯潜水的陈天桥,找到了时任天涯执行主编的宋铮。

也正是陈“这么多年下来,我只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的风格,打动了宋铮,盛大之门为之开启。

但从盛大旅游社区到游玩网,起源于一个尴尬:对于互联网的人来说,在线的时候不旅游,旅游的时候不在线,客户不能抱着电脑去旅游。如果一定要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在客户与旅游社区之间建立一个桥梁的话,那么,唯一的平台就是手机。2009年的时候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并不热。但从那个时候开始,盛大旅游还是坚持认为应该做出一个客户端。

在这个过程中,Foursquare也在成长。2010年9月份盛大旅游正式转型开始做LBS。一个月后,更名为切客。

目前,切客已经进入实际的运营阶段。大量广告的投放告诉市场:有这样一个全新的移动电子商务模式已经来到你身边。

宋铮表示,对于切客网来说眼下最重要的不仅仅是用户快速增长,而且更需要商户快速增长。“就目前来说LBS的国内市场还非常小。整个蛋糕都没多大的时候,我在这里面拿最大的一块也没多大,更吃不饱。”

转型做电子商务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切客网产品特征被明确定位为:签到点名,身边团购,就近优惠和浪漫邂逅。掌握身边一切,更多的是在商业层面上。其核心是,社会化身边电子商务。

“我们现在正在做一个新的模式:通过条码的方式来跟商户的交易系统打通。”直接切入到交易层面,不是只给商户做广告的问题。

做交易的故事要从上海某国有企业超市老太太收银员说起。上百家连锁超市门店的收银员都是50岁左右的老太太,她们不了解什么叫移动互联网,用的手机也都很普通,她们根本分不清什么是切客,什么是大众点评。没有商户愿意支付教育老太太辨识各种实体优惠券培训的高额成本。

数据服务主要提供给商户。每一个商户通过自己的后台都能看到每天在自己店里签到的客户数量、信息。切客网根据客户的性别、签到时间、学历分布等等,可以做更精准的营销分析数据。把这些数据结构化,筛选出商户周围经常消费该商品的客户,给商户提供营销工具,商户便可向特定人群推送服务。

当然,这也保证了切客自己的现金流。

开开:咱有“驴博士”

排名第三,市场份额占10%左右。

开开并不焦虑,其自信来源于两点:一是,开发开开产品的贝多科技有限公司,在2005年就已经着手位置相关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开发,在位置服务领域已经探索得比较深入;二是已经获得了国家测绘局互联网地图服务资质认定的乙级牌照。

“我们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从业者都可以做LBS。”开开副总裁罗月敏坦言,“团购当初的知名度为什么会那么高,商业模式会那么火,就是大家一起把这个行业做大,那样才能分到更多。”

摆出“LBS欢迎你”姿态的开开手中,还有另一张底牌——驴博士定位平台。这是一款在2009年9月公开测试的位置服务平台,提供简便的地理位置获取方式,测试之初就引发了业内关注:驴博士有望成为网络LBS应用的催化剂。

如果说其他LBS网站是在做应用,那么开开就是在做应用的同时做平台。开开将驴博士平台授权给微软bing,搜狗地图,阿里巴巴的阿云地图以及易传媒、兜兜公交等应用开发商使用,帮助这些应用获取用户的位置,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因为使用的是自家技术,在定位技术方面自然不易 受人掣肘,开开和驴博士还互相促进。

被国内LBS网站争相模仿的标杆Foursquare仍然在探索商业模式的道路上,更何况模仿者?如果在不久的将来,你在LBS客户端可以查看到,所处位置正在或者曾经发生的新闻,请不要惊讶。

那或许是开开2.0版本的新产品。“我们现在发现只依靠签到,用户的黏性和活跃度是在减缓的。只有把用户、信息流和商户结合得最好的人,才是最能挖掘LBS价值的人。”开开发现推送新闻尚是一片待垦之地,便主动和媒体进行商谈合作事宜,据罗月敏透露,双方已经到了“出demo(样品)”的阶段。

玩转四方:先聚人才

在LBS行业,玩转四方决不是先行者,但却是不能忽视的一股力量。去年1月才上线的玩转,经过短短的测试期就获得了第一笔融资。

2009年大红大紫的Foursquare在发布简单的位置应用之后,便轻松获得了135万的天使投资,这让当时还是在微软亚洲工程院担任软件开发主管的谢晓很是激动。

很快,他和也曾在微软担任高级工程师的高视成立了上海寰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涉足位置服务。

创业之初,口袋很紧。但这丝毫没有让玩转四方“勒紧腰带”过日子:他们很重视开发团队和员工素质,不会因为资金缺乏而降低团队的建设标准。

CEO谢晓“传销式”的招聘方式,让曾经的同事、同事的朋友们都一个个加入了玩转四方。“我们有很好的团队,也有着坚定和明确的信念,并且我们做了很多布局,对于未来,我们想得相对明白,谋定而后动。”高视说。

玩转四方一半以上的员工都曾在著名的软件公司,基本都有数年的开发经验。人才,就是玩转四方的核心竞争力。

做企业,做商人,没有谁不想赚钱,不过对于LBS网站来说,短期之内的盈利似乎是空中楼阁,业内的共识是:用户不到1000万的LBS网站是不可能盈利的。看来,目前拥有150万用户的玩转四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玩转四方目前的动作,是在一个月之后推出针对高级用户提供的深度定制付费服务。“说起商业模式,我觉得这些企业自己到现在也没有拿出一个特别明确的方案。”艾瑞北京咨询师沈岁说。

人人网:大平台求共赢

自从2011年2月,著名IT风险投资人约翰·杜尔提出“SoLoMo”的概念。短短数月间,几乎各类科技公司都在谈论这个新词:so—social,社交;lo—local,本地位置;mo—mobile,移动网络。

“SoLoMo是一个趋势。人人网目前在做的LBS就是暗合SoLoMo这个趋势,人人网的本身是一个Social,在移动设备上是一个Mobile,LBS实际上是一个Local。人人网将引领SNS在移动互联网走向新的高度。”在面对SNS未来如何发展时,人人公司副总裁吴疆如此形容。

其实早在2008年,根据ABI Research的一项调研,以Myspace和facebook为主的SNS用户有47%同时也用移动终端登录自己的账户,SNS的移动化趋势早已注定。

对此,人人网在LBS的商业模式上也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在人人网手机客户端上先后添加了糯米网团购信息以及厂商优惠活动,有效地利用用户的地理位置,推荐团购商品和附近活动,提供更加贴近用户的服务。

于是,社交、LBS和电商走到了一起。

吴疆说,人人网做的是一个基于地理位置的重新存储信息的一个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大平台。

“我们希望用户使用专业的服务,通过社交网络进行传播,从而形成一个很好的生态系统。如果会产生商业价值的话,大家会一起来分账。”

此外,人人网也在做一些“商业合作”的尝试。比如和几款饮品合作,商家会设立一些兑换点,如果用户去兑换点check-in 的话,就可以领到一瓶饮料。另外,人人网还会和中信银行等金融企业合作,用户去附近的中信银行网点签到,就会获得一些个人人虚拟货币——人人豆。

“我们在构建下一代的社交网络。”

但是,LBS始终会有一个门槛:智能手机的普及。中国现在总共有9亿手机用户,但是拥有智能手机的不到一亿。在不到十分之一的市场,想要做一个很高的渗透率实际上难度比较大。

“其实,LBS只是一个位置信息服务,本身是没有很强的盈利性质,或者说没有很清晰的商业模式。现在企业在做的是把LBS服务和其他服务结合、绑定,从而得到一些收益。”艾瑞北京咨询师沈岁分析,“不管是选择SNS、电商、以及其他行业,LBS的未来肯定是需要与其他的细分行业、细分服务相结合,从而打造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对于国内用户和商家来说,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尚未清晰,更不用说LBS了。这是一个漫长的市场培育过程。各个LBS网站的“圈地运动”终究要遵循这样一个时间规律。

剩下的,似乎只有等待了。

本刊记者 刘翔 实习记者 李德尚玉 任琦 / 文

二 : 清明众生相

南北山头多墓田,

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

血泪染成红杜鹃。

---题记

远客归来吊先人,(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车水马龙赴冥城。

路边小雀穿柳丝,

耳畔老妪抽泣声。

\\

杜鹃啼血竹卖身,

又见黄土埋新坟。

三岁小儿轻揩泪,

婆婆哀嚎不忍闻。

\\

兄弟墓前把名分,

各立石碑耻作帧。

老娘泉下若有知,

入土安息岂安份。

\\

嗟叹世事乱纷纷,

孝悌伦理若埃尘。

可恨床前无汤药,

死后风光鬼装神。

\\

三 : 面试众生相

最近单位正在面试,要招几位部门负责人,相当于大公司的某一主管职位吧。报考的人有过去就是下属单位或本单位的熟人,也有来自其他领域的人。因为这次我当了群众评委,所占票数为总分的20%,又不需要提问,所以坐在侧面评委席上能有更多的时间仔细观察那些面试者。再回想一下每年对新入职人员的面试,我当考官时见到的面试者在应对巨大压力情况下的情形,就忍不住想写出来,如有机会恰好被将要应试者看到了,受了点启发,也算是文有所值吧!

不能否认,意志再坚定、心态再良好的人,到你去面试一个职位,特别是面对一群考官那犀利的眼神时,几乎没人不紧张,除非你是来玩的,根本就不想得到这个职位或岗位,那就有点愚弄面试官和单位的味道了,至少我到今天还没见过这种不负责任的人。

(一) 面试者的几种类型

看多了形形色色的面试者,我便悄悄把他们分成了几种类型,没什么科学或理论依据,但似乎不会跑出这个圈。

第一类是自信型。这类面试者的眼神往往透出一种坚定和平和,平视主考官,时常在其他评委中短暂注视一下,表示一种尊重。当主考官提问后,他们在面试准备的白纸上很快书写几个提醒自己的字,绝不会超过20秒钟,然后很快作答,给考官以胸有成竹之感。他们答题的思路非常清晰,比如:“这个问题我考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显得很有层次和逻辑,不像有的人,说了一大段没什么逻辑的话,考官根本不知所云。其实,每一位面试者内心都是紧张的,只不过他们表面上很平静,这类面试者不少是久经沙场,具有足够的面试经验,特别是成功的经验。当然我也见过不少第一次毕业后就来面试的年轻人,表现得相当镇定,令人佩服。我想这一方面来自于他们的前期准备,有备而来,另一方面也是来源于他们坚定的眼神,这很重要,只要你眼神坚定了,你的心就定了一半,而无论你竞聘的是一个最底层的小萝卜头还是中层管理者,坚定是基本的素质。

第二类是套路型。这类面试者显然看过不少有关面试的书,所以对面试环节,回答不同类型问题的应变很熟套。比如,当主考官问出一个问题后,他(她)常会回答:“考官,我思考一下”,接下来便奋笔疾书,思考完后会说:“思考完毕可以回答”。回答问题时似乎滴水不漏,我见过一位面试者,是一个年龄不大的姑娘,居然在回答一道有关如何加强某一领域发展的问题时用了一串排比句,以夯实…为基础;以加强…为目标;以提高…为手段,云云。还有一位考生回答的问题居然顺序跟标准答案都差不多,简直令人称奇。这样的人虽可做到对答如流,但却总给人一种过于老道,不实在的感觉,其实并不好。我几次跟其他考官交流时别人也多有此感觉。其实尽管面试是要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考官,但更重要的是要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因为对于单位来说,通过公开选拔挑选新人或管理者都承担一定的风险,因为仅通过一次面试很难真正完全了解一个人的本质,这有点像赌博,赌对了就算单位赚了,而失败的例子也不少,面试看着挺不错的,结果真进来了却发现一大堆缺点,或者觉得本人的性格、做事并不适合这个岗位,却悔之晚矣。所以招人的部门也很谨慎,面试者一点蛛丝马迹就会被放大。就好比我,当看到特套路的面试者就恨不得说一句:请把你最真的一面给我。(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第三类是紧张型。这类面试者心理调节能力往往不太好,或过于想得到这个职位。有的尽管经过几次面试也不能消除紧张情绪。他们内心紧张,表面比内心还紧张,这种人往往一进入面试考场就极易被面试官发现。他们常以小动作表现出来,有的不停揉搓双手,有的挤眉弄眼,甚至我还看到不停吐出舌头的,还有的一边回答问题一边在为他准备的白纸上不停地乱画着,看了实在让人闹心。要知道,当众多人盯着一个人看,场面又相当安静时,你的一举一动都显得很突出。上次面试,考生不停皱眉挤眼,结果他考完一离开,一个评委就说看着他感觉自己身上特痒。这些人往往事后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现场的表现,平时也没有这个毛病,就是因为他们实在太紧张了。还见过一个面试者,紧张得在回答问题时思维突然中断了,估计有10秒钟之久,反正考场上一片寂静,大家都盯着他看,他也看着评委,就是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这样的面试能录取才怪呢。其实,看一个考生是否紧张也是考验你今后在工作中的抗压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紧张型的人往往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很好地处理这些事情,如果有比你面试回答问题水平差点,但明显比你镇静的人,显然愿意要后者。

第四类是游离型。这类面试者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面试时眼神游离不定,漂移在评委、桌子或白纸之间,甚至根本不知在看什么地方。眼神漂移的人往往给人以不自信、不安定感,这类考生常会引起考官的反感,因为没有人会愿意把一份工作或一个事业交给一个漂移不定的人。记得我偶看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有一期一排漂亮姑娘等待选择年前的小伙子,他看起来相貌还不错,身材也算高达,本来第一印象挺多姑娘选择了她,但很快灯就一盏一盏熄灭了,其中一个姑娘道出原由:他的眼神太漂移,给人一种不安定的感觉。其实我在看节目时也明显感到了这一点,总觉得他好像有什么事刻意瞒着谁,心理很不踏实。选对象如此,找工作亦然,这种类型的人可能是所有类型中最不会成功的。

第五类是张扬型。尽管张扬源于内心的自信,但张扬和自信还是有区别的。自信是坚定而沉稳,而张扬则是张个性而扬之。这类面试者多数回答问题音调较别人要高,以显示出这些问题不在话下。有的将身体的背部靠在座椅靠背上,从对面看去似乎感觉是在翘着二郎腿,一股满不在乎的样子,这可能跟你当时的心情有很大距离,但会引起评委对你的误解。这种人在回答问题时非常会突出自己的优势。比如,面试时经常问到的一个问题是:“你觉得对于你应聘的这个职位你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张扬型的面试者往往会将自己的优势放大,用很多形容词修饰之,而很少谈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甚至是“忘了”谈。殊不知这样做根本无助于考官们对你的优势判断,反而会觉得你缺乏谦逊之德。我见过一个80年出生的男孩儿,申报的是一个中层管理岗位,刚刚30岁就到了可以申请的级别,说明他有一定的过人之处。当别的同龄人还在单位的最底层混日子时,他已经是带一班人马的管理者了。在那天的应聘者中,他的学历背景不错,但专业背景和工作背景都不占优势,别人一看简历就知道已在应聘岗位上有较长时间的工作经历,而他却是在另一个看上去与应聘岗位完全没有什么关系的单位。他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回答上面这个问题时,我还清楚地记得他是这样说的:“我想先向各位考官说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弱势和不足。首先,与其他应聘者相比,我从事的工作与目前应聘的专业差距较大。第二,我的年龄过于年轻,可能会对我是否能够管理好这个团队产生怀疑……”,这种先入为主地首先暴露自身弱势的做法至少给我一个良好的印象,一是感觉他很诚实地认识到了自己可能存在的不足,二是既然他都知道自己与别人相比的弱势还来应聘,说明他具备足够的实力,立即在主观上对他形成了良好印象。接下来他是这么解释的:“尽管我没有从事过应聘职位的具体工作,但我目前的工作与这项工作也有一定的联系,比如….,同时,我一直持续关注应聘领域的发展,我相信如果我有幸得到这份工作,我将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情况,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我的年龄的确很年轻,但我现在在这个部门已经有了x个下属,这个职位也是我通过公开招聘得到的。与我一起共事的多数是我的大姐、大哥,甚至是阿姨、叔叔辈的,刚去时同事们对我的工作也产生过怀疑。但这两年做下来,我跟团队成员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完成了一系列大事,我也在工作中更加成熟了。所以,年龄问题我想会通过我的努力和学习来弥补”。瞧瞧这情真意切的话语,你还有什么要追问的?是不是把考官的疑虑和疑问都堵回去了?是不是争取了被动中的主动?无论他最终是否被录取,我觉得他的表现都是精彩的。在这种得体的回答中,他不仅没有回避自身的弱点,而且在解答弱势的同时其实也就说出了自己的优势,这就是自信、决心和良好的成长性。主动说出上一个职位也是通过公开应聘得到的,就消除了考官们对他为什么这么年轻就有了这个职位,是否有很硬的后门才得到之类的疑虑,这无疑是聪明之举,值得张扬者学习借鉴。

(二) 关于面试的问题

关于面试的问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特别是企业面试,更是花样百出。听说还有问你目前的婚姻状况的,如果你回答离婚了,这个职位就不属于你了,因为老板认为一个连家庭问题都处理不好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这条是不是要被那些整天想着如何离开老婆或老公另觅新欢的人借鉴呢?尽管问题很花,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寻。视如:让你介绍自己的工作经历、应聘优势和不足;会问你你认为应聘岗位专业领域发展还有什么问题和困难;会问题面对新的职务如何开展工作等等。有的面试题目是结构化的,也就是题目对所有人都一样,也有标准答案。这样的问题往往比较性就很强,一是跟标准答案比,二是跟其他应聘者的回答问题比;还有一类是半结构化的,这类题目有一部分是标准的,人人一样,还有几个问题是开放式的,由考官随机提问。这样的问题就会有些前因后果的效果,也就是说如果你前面一道问题回答出了一些疑问,或对你简历中的某个问题觉得有疑问,下面的问题就来了。如果你是应聘副职,很可能会被问到如何处理好与正职的关系之类的问题。比如如何处理正职与你意见不统一的问题;当你的下属对你说正职的坏话时你如何处理等等。如果你应聘的是正职,可能也会问到类似问题,比如你的上司让你做一件明显违反原则的事情你会怎么办?这类问题无外乎是考验你处理工作原则与人际关系之间矛盾的能力。

无论问什么问题,都是考验你回答问题的逻辑性、准确性,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事务的解决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回答问题最重要的是思考全面、回答完整。比如,有一个问题如果提出:你正在负责安排领导接待外宾,突然一个人闯进会议室,因一些问题要跟领导当场理论,大吵大闹,你怎么办?这考验的是你的应变能力。其实你所要做的是脱离考场去思考问题,把自己置身于场景之中,说出你会怎么处理就OK了。有位考生回答说:“我要立即把这个人劝导另一个会议室(这个回答很正确),仔细倾听他的投诉,尽可能弄清楚事情的原由,能够帮助他解决的要立即解决,不能帮助的反应到其他部门解决”。答到这里,问题就来了。要弄清楚的是考题的场景中你是在做什么?你此刻的任务是陪同领导接待外宾而不是去解决其他问题。领导和外宾都在会议室等着呢,你还有时间仔细倾听闯入者的投诉吗?更没时间去解决他的问题,听了十分可笑。这说明你是就问题而答问题,并没有考虑到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你如果置身于当时情况会怎么做。还或许你觉得这样回答了考官会觉得你是个对工作相当负责的人,不管是否是你应该负责的工作,只要遇到了就一定亲自解决,其实事得其反。你只要回答出1.劝他立刻离开;2.通知其他部门来处理;3.回到会议室继续工作,找机会跟外宾解释,这才是最完美的。

(三) 面试应该注意的

看到了面试者众生相,就觉得这对于广大应聘者来说的确是个问题。有几个问题我想是应聘者应该注意的细节,总结为“三要三不要”吧:

1、 不要思考时间过长。这个问题可不在少数,在每个问题提出后,是允许应聘者思考的,但这个时间一定不能长。要知道在你静静思考的当,其他考官们是无事可做的,除了盯着你看表就没其他动作了。有时面试的时间安排了一整天,那就更糟,没有人会有耐心等你细细思考。我见过一个最邪乎的,一道限定15分钟回答完毕的题,他整整思考了12分钟还没抬头,直到主考官实在忍不住了,提醒他还有2分钟就结束这道问题了,他才恍然大悟,结果答的驴唇不对马嘴。你想啊,突然告你只剩2分钟了,不慌才怪呢。应该知道的是,在你思考时,时间对你是快的,但对考官是慢的,每一秒钟都显得很长,因为场面太安静,考官的心境又很不安静。所以,此刻最好的做法就是思考,但时间一定要合理控制。我个人觉得应该不超过1分钟为好,这可以说是考官的心理阈值吧?

2、 不要所答非所问。或许是由于过度紧张吧,有的面试者常会出现所答非所问的情况。引起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面试者过于紧张根本没听清问的是什么就作答,另一方面可能是面试者条理性较差,显示出一种思维混乱的表现,回答问题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得要领。比如,问到你如何应对媒体突如其来的负面报道时,考生回答的却是这种负面报道对应聘的岗位好处和坏处,通过这件事如何反省促进工作改进云云。这样的回答整个拧了,别人考的是你应变反应能力,考的是你如何有效处理对单位不利的突发事件,而不是让你总结这个事件对单位会带来什么影响。

3、 不要层级过多。有的人回答问题看似很有逻辑,把问题都分成了条目,让考官能跟着他的思维思考,同时也把问题剥离的很有条理性,这是好的。但要切记的是在回答问题时条目不可层级过多。比如,我见过一个面试者这样回答:“这个问题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回答”,这个开场很好啊,让人听了条理性很强。再听下面的:“第一,是要加强基础建设。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方面,…..这方面包括以下三个措施,…..”,我真是佩服他的记忆力和思考问题的全面性,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回答这么全面,我都做不到。但是,他恰恰忽略了一个问题,这是在口试,而不是笔试。你不可能让考官跟着你的思维在这么多层级答案中出出进进,没说两层准把评委们弄蒙,说不定也会把自己弄蒙,还不说你要把这么多层级的话都说完时间肯定是来不及的。你想啊,3×5,再×3,要说完需要多少层呀!这不?出事儿了,刚说到五个方面的第二个方面,10分钟过去了,连考官都笑了,赶紧提醒“捡主要的说”,弄的挺被动。再看这位,相当执着,非说完这三大部分、五个方面又三个措施不可,结果,自己先糊涂了,说完五个方面了,又说,“第六方面是…”,突然想起来没有第六方面,赶紧说“没有第六方面了”,简直晕菜。

4、 要思考全面。会一边回答一边思考下面答案的人很少,多数是要靠一个回答问题的索引,所以在思考阶段最重要的是理出你要回答这个问题的“纲”,而不是“目”,问题的回答多数要从正反两个反面思考答案,或是从一个事件的完整过程来思考,这样才不会漏掉。比如上面写的接待外宾事件,就是从事件处理的整个过程考虑。

5、 要快慢适度。回答问题的速度在面试中也挺重要的,快了考官听不清楚,就容易反问,慢了觉得你犹豫不决,思考不到位。所以应该掌握一个中速合适。同时不要把给你的时间全占满了,会引起评委不耐烦的心情。

6、 要眼神交流。只有交流,你才能发觉你回答的问题是否合适,你也能观察考官的微细变化,如果有人皱眉,那一定表示你的回答南辕北辙或是太过绵长,赶紧改正还来得及。

7、 几个要注意的小细节

人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这话绝对不假。一些面试时的细节你没有把握好,往往会成为扣主观分的把柄。仔细观察了一下,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意自己的“小动作”,在面试时一点点的小动作常常会被放大,因为别人都盯着你一个人。所以应该尽可能地避免挤眉弄眼、伸舌抓痒之类的刺眼动作。有的人一紧张习惯性搓手,这也很要不得。

二是注意姿势。像上面说的身体后仰之类的姿势应视为禁忌。其实最好的姿势是身体微微前倾,双肘支撑于桌,双手或交叉放置桌上,或相互环抱平放于桌,双眼注视考官。

三是注意礼节和礼貌。这方面差异很大不得不提。有的考生很有礼貌,进来后先微微鞠躬或说一句“各位考官(领导)好”,然后再入座,听完第一题回答时先说“感谢考官给我这次面试的机会”,面试完了起身时说一句“谢谢考官”之类的话,显得挺尊重人。可有的面试者进来时就直愣愣走到座位前坐下,既无语言也无眼神交流,显得整个人都傻傻的,给人以紧张之感。这类人最终结果都不会很好。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觉得这些面试者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应该给自己面试“打造”一下,有准备来、带真诚来、好心态来,这样做你离成功就不远了。其实我从心里佩服这些或长或幼的应聘者,有勇气就是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换了我,还真不一定有这种自信和勇气呢。

本文标题:众生相-LBS众生相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453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