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建筑设计说明中写道:窗立樘建筑设计说明中有这样一条写道:窗立樘:
建筑设计说明中写道:窗立樘
说明中有这样一条写道:
窗立樘:均立樘于墙厚居中。
请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因为窗框的厚度一般比墙薄,所以,窗框在墙上就存在摆放位置的问题,也即窗子平面内中心线与墙体中心线的关系,可以两者重合,也可以窗中心线向墙外侧或墙内侧偏移,这个概念用行话说就是立樘距离。“窗立樘:均立樘于墙厚居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窗子平面内中心线与墙体中心线重合,将窗子放在墙中间。
二 : 说明Microsoft VisualStudio2005TeamSystem建设方法
MicrosoftVisualStudio2005TeamSystem包括许多新的和改进的用于提高工作效率的功能。IDE 还进行了重新设计,从而向开发人员提供对.NET Framework 组件的直接访问,为此我也苦恼很久,后来终于让我找到了解决办法。
架构师:VisualStudio2005TeamArchitectEdition包括集成、高效的工具,用于直观地构建面向服务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从部署环境的初始状态开始设计。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VisualStudio2005TeamSystem:设计分布式系统以进行部署。
开发人员:VisualStudio2005TeamDeveloperEdition为开发人员提供高级的静态分析、代码剖析、代码涵盖以及单元测试工具,使团队能够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尽早、频繁地规划质量。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VisualStudio2005TeamSystem:构建健壮而可靠的软件。
测试人员:VisualStudio2005TeamTestEdition构建于开发人员版本之上,更好地为测试人员提供了用于管理和运行各种测试(包括单元测试、手工测试和Web测试)的工具,以及使团队能够在应用程序部署之前检验其性能的高级负载测试工具。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VisualStudio2005TeamSystem:通过更完善的测试实现更好的软件。
项目管理人员:MicrosoftVisualStudio2005TeamSystemFoundation提供一套基于软件项目管理人员已知内容的项目管理工具:MicrosoftExcel、MicrosoftProject和WindowsSharePointServices。与MicrosoftOffice集成,项目管理人员不再需要手工将数据从这些应用程序映射到供工程团队使用的数据。
项目站点提供仪表盘式的项目状态视图,以及向下追溯风险承担者的功能。丰富的报告提供了从整个常规的团队工作流中收集的规则。自定义项目过程基于业界公认的实践来驱动生命周期。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VisualStudio2005TeamSystem:软件项目管理。
团队开发:MicrosoftVisualStudio2005TeamSystemFoundation还提供团队协作工具,使组织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即可管理并跟踪过程和软件项目的运行状况。PortfolioExplorer将可从项目站点获得的这些相同的项目工作产品集成到VisualStudioIDE,从而让团队能够进行有效的访问。
MicrosoftVisualStudio2005TeamSystemFoundation还提供一个可扩展的工作项跟踪系统和企业级别的源代码管理。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VisualStudio2005TeamSystem:企业级源代码管理和工作项跟踪。
找了个方法,不知道是不是把景象文件解压,用文本编辑器(记事本就可以了)修改 VS\Setup\setup.sdb 。把[Product Key]段下面的序号换成正式版的:KYTYHTQKW6VWPBQDKC8FHWC4J。
这样再安装,就是正式版的了。
三 : 一些不错的建筑设计说明
一些不错的设计说明 第一篇 [原创] (省去项目名称)
某电力有限公司绿化景观设计说明 一、基本概况:
工厂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还是工厂 文明的标志。信誉的投资并维护城市生态的平衡。×××××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位 于晋、陕、豫三省交界处的×××××市×县×县城北的黄河之滨,连霍高速公路和陇
海铁路从厂区南部通过,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占地 350 余亩,此次绿化面积约 63000 平方米,包括办公楼前入口广场设计、办公楼后中心花园设计、生产作业区及厂房周边 环境设计等等。 二、绿化设计依据: 1. ××电力勘测设计院提供的厂区总平面设计图纸一份。 2. ×××气象资料。 3. 工厂绿化景观设计相关规范。 三、设计主导思想: 本次绿化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体现建筑设计风格为原则,使 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使环境成为公司文化的延续。其设计特点有: 1.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厂区员工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境、 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 2.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 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 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 使厂区达到四季常绿, 三季有花。
3.厂区之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实用。并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 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适应。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 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全区的绿地形成以集中绿地为中心的绿地体系。 4.绿化景观设计围绕我厂文化的内涵,营造出“五境”即“品味高雅的文化环境,严谨 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 充分体现出####电力有限公司的景观特性。
四、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 “人”是景观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要有利于全厂 工作环境,减少建设中的种种矛盾,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体现自然生态。 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 神怡的环境。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 在工厂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 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要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 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4.“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纵观古今中外的庭院环境设计,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 个设计与建造中。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利用自然、师法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山 水、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之感,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 五、具体设计: 通过对主导思想的把握,本次景观设计中我们将整个厂区划分为四个分区,包括办公楼 前入口广场、办公楼后中心花园、生产作业区及厂房周边环境。在此,我们设计了两套 方案,供业主选择。 (一)入口广场区:主入口广场占地近 10000 平方米,位于主入口至办公楼之间,这里 与城市道路紧密相连,它不仅是本厂职工上下班的密集地,也是外来客人入厂的第一印 象场所,是我厂对外的一个形象展示。 方案一:设计采取简洁、大方的设计思路。入口两侧绿化采取有层次的种植,使景观在 统一中求变化。大面积色叶植物的栽植在丰富植物色彩的同时寓意我们的事业蒸蒸日 上。前广场以花钟、足迹、开屏广场、中心主题雕塑为轴线,沿着人行的过程自然形成 一条景观轴线,凸现建筑的主体性,在空间上采取了“先收后放”的形式。花钟是以植 物塑造为时钟,给人以惜时的警示。沿着轴线,在花钟与开屏广场之间布置了 “脚踏 实地”石,顾名思义,体现出我厂工人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开屏广场象征 我厂发展前景的广阔,中心我们设计有象征电力事业的彩钢雕塑,高 5-6m,红色彩钢
象征着电力事业的红红火火。整个广场的植物布局也同样采取中轴线对称的形式,在强 化轴线的同时,体现出植物景观的一种统一的和谐的美感。 方案二:入口两侧绿化与街景相结合,种植雪松,形成一道绿色屏障,以雪松挺拔、苍 翠、永不屈服的精神象征我厂发展前景的广阔。雪松下种植混播草坪,并且用色叶植物 组成凤舞的图案点缀其上,配植一些红枫、棕榈、小叶女贞,以增加植物层次上的变化。 每到秋季,青翠的棕榈,红色的草花,金黄色的银杏,正是丹黄朱翠为之幻景。 在前 广场中心设计有旱喷泉,采用电脑程控技术,伴随着“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音乐,喷泉 则相对变化,时而天女散花,纷纷扬扬,时而玉蝶飞舞,时隐时现。入夜,彩灯随着音 乐变化,或红、或蓝、或紫、或绿,如霞光万道,姹紫嫣红,五彩缤纷,远看如琼台仙 阁,近看疑是神仙瑶池,使人目不暇接。周边以植物造型来围合,以四方形的造型代表 严谨的工作态度,以由低到高立体三角形的造型代表我厂一步步业绩的飞跃,以发散型 的射线代表电力事业向全国各地的辐射,整体布局简洁,美观。 (二)办公楼后中心花园:办公楼后有较为开阔的休憩绿地空间,被道路分隔为 3 块绿 地,面积分别约为 5300、1550、850 平方米为方便职工休闲活动的需求,将其设为一处 交流、休憩、活动的公共活动空间,以软质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与植物景观交相互应。 种植具有观赏性的各类乔木和绚丽夺目的花灌木。 职工在工作之余, 也可散心漫步其间, 品味蕴涵深刻寓意的雕塑小品在心灵与精神上得以净化。 方案一:运用简约的设计构图手法,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搭配适量的流畅园路、体现 休闲功能的仿木花架、木质坐凳等,为职工提供休闲散步的地方,使人在闲暇之于养神 蓄目、绿林醉心。简洁的空间形式,既符合现代信息快捷、高效的特点,又蕴含了中国 传统空间的含蓄、宁静。 方案二:通过这种自然的曲线型路面和几何规矩形式的并置、冲突、融合等方式引发职 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出一个适合大众活动,交流的空间。弯曲的流线型道路则给 人以流动、悠闲之感,蜿蜒的小道则是将一个个设置好的小场景,如一轴画卷展示给闲 步者。而直线道路是两点的最近距离,象征高效、迅捷的工作节奏。欧式的模纹画坛代 表了一种神奇的祝福,是幸福、成功的象征。 动力房前的绿地, 主要以流畅的园路和集散用地作为构图方式, 其间布置若干木质座凳。 大量运用植物之间的高低层次、花色对比进行造景。 (三)生产作业区及厂房周边环境: 方案一与方案二生产作业区多以常绿树种为主,尤其在煤厂周围栽植双排行道树,已达 到防尘,除噪的效果。并且,配以开花植物,即美观大方又舒适朴实,可以很好的调节 职工的精神。有所区别的是方案一的植物飘带造型比较丰富,充分利用林下空间进行绿 化,而方案二相对来说,设计的更为简洁,通透。 六.植物设计:
植物设计在整体环境景观构建上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 尤其在景观意境及文化意蕴的传 递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严整而虚实有序的形体结构是“形而下”与“形而上”交流的有 效媒介,可以通过树影、声响、叶色等传递风、月、云、日、气、四季等自然的信息。 植物素材丰富而独特的形体语言作为空间塑造的工具,具有其他材料所不能比拟的魅 力。植物材料的自然属性中蕴育着历史、文化和空间情节,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可 以营造文化、意境、独特的空间情调。 在植物配植上,充分考虑了该地土壤特点、植物四季季相更替和色彩搭配,以使在不同 的季节形成不同的景致,同时形成稳定、自然的生态植物群落。整个园区采用充满地方 特色的香樟、广玉兰、七叶树等为基调树种,重点地带采用充满亚热带风情的棕榈。植 物搭配营造不同特色的绿色植物空间风格。 在整个园区绿化环境设计中,根据各区域的不同位置及使用功能的差异,在植物选择上 也以侧重,中心广场以富有激情的红色的五角枫、郁郁葱葱的竹林、生长茂盛的栾树为 主和充满收获希望的银杏,搭配以流线型的小灌木组团及景石,形成立体感强、层次丰 富的植物组景;整个设计大量充满现代感的植物造型,其如水流畅的线型,给人视觉上 以轻松和愉悦的感觉。 植物景观设计在整个环境规划设计当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是整个环境设计的核心内 容之一。要形成“以人为本”的休闲、工作与生活环境空间,最重要的就是植物生态景 观群落的适当构成,它是自然化景观再现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局部性植被生态景观群落 构成、富于自然化的景观,空间就是无源之水。 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植物群落是以常绿阔叶树为主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相出现,充分考 虑冬日对阳光的需求,大量运用的植物种植群落应具有以下层次结构: 上层大乔木: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形成上层界面空间,以保证夏季的浓荫与冬季充足的 阳光。 中层乔灌木: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同时结合观花、叶、果、杆及芳香物种,形成主要 植物景观感受界面空间。 下层是耐荫的低矮花灌木、地被及缀花草地。 在满足园区环境生态功能与使用功能以及丰富季相变化的同时, 还要考虑植物种植文化 的原则。纵观历史名园环境都拥有数量不等的古树名木,既作为园区悠久历史的见证, 又具有形象表征的意义。在绿化树种选择上应遵循长生树种与速生树结合的原则,既可 在近期达到一定的景观要求, 又能随着时间的延续逐渐形成自身的植物景观特色与历史 文化积淀。通过植物配置和群体寓意,反映我国在植物鉴赏中文化的精髓,以及与国外 优秀植物设计文化的交融和渗透。
植物群落的空间合形态上,应注重人在不同空间场所中的心理体验与感受的变化。从密 林小径、林中空地、疏林草地到缓坡草坪,形成疏密、明暗、动静的对比,在富有生命 的自然中创造出具有生命活力的多元感悟空间。 在考虑植物配置的多样化的同时, 我们大量采用了有益身心的植物品种, 例如, (四 雪松 季常绿、具有防尘、减噪作用),红瑞木(四季色彩进行变化、杀菌),丁香(清新醒 脑的药用功能),龙柏(防尘、减噪作用),珊瑚树(红果形如珊瑚,绚丽可爱,防尘, 隔音,防火,对有害气体具有吸收性),小叶女贞球(四季常绿,隔音),石楠(四季 常绿,对有害气体有抗性,隔音,早春嫩叶绛红,初夏白花点点,秋末累累赤果,艳丽 夺目)等等。这样不仅实现了植物的生态,而且体现了人为的生态。 具体树种,规格详见方案图纸。 结束语:丰沛的植物栽植设计,空间的景观规划,综合运用园林植物因地制宜地配 置四季富有季相色彩的各种乔木、灌木、花卉、草坪,使人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创造 一个空气清新、阳光明媚、舒适而安静的工作环境。 第二篇【原创】勿转载 长安世纪广场 《设计说明目录》 前 一、广场所处地理位置 二、方案设计基本要求 (一)、主体思想 (二)、总体风格 第一章、立意与设计思想 一、设计理念 二、方案立意 三、总体布局 1、平面构图 2、竖向地形设计 言
四、表现手法 (一)艺术与思想表现的设计 (二)环境绿化设计 (三)广场小品设计 第二章、广场分区与景点简介 一、广场分区 二、主要景点 (一)、“世纪大道” (二)、“长安史话” (三)、“天圆” (四)、“地方” (五)、“古磐” 三、植物配置 四、灯光照明 五、物业管理设施 第三章、结束语 前 一、广场所处地理位置: 长安世纪广场位于长安县城西区友谊路北侧,地处长安县经济开发西区,广场南侧为友 谊路,东侧为县邮政大楼,西侧为金堆城小区,北侧是规划待建的住宅小区。该广场规 划占面积(含代征道路)约 68 亩(约 45300 平方米),广场东西平均长度 300 米,南 北平均宽度 150 米,地形为四边形。广场面积 39520 平方米,其中广场净面积 35248 平 方米,东、西、南三侧 8 米宽人行道占面 4272 平方米。 二、方案设计基本要求: 言
在设计招标会上,建设方提出的基本设计要求如下: (一)、主体思想: 1、作为政府广场,首先要体现集会功能;其次要有一定的观赏性和休闲性。 2、要充分体现长安博广精深的历史文化特色; 3、要有“西部大开发”恢宏的时代气息。 (二)、总体风格: 1、 整体上:开放的、大气的时代风格; 2、 布局上:对称的、和谐的民族风格; 3、 细节上:深邃的、优雅的文化风格; 4、 局部上:精粹的、兼容的通俗风格。 根据业主的总体要求,结合现场考察、对长安当代社会人文背景的学习及长安历史文化 的学习与挖掘,我们提出了本设计方案,现向业主汇报如下。 第一章、立意与设计思想 一、设计理念: 广场做为现代都市人们生活的一个活动空间, 有其公共性、 开放性和实用性等诸多属性, 但它区别于公园设计,所以更多的应是以简练、概括为主,同时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广场设计有三大基本因素,形象(景观)、功能(实用)、环境,这三大要素组成了人 们休闲、集会、学习交流和了解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各层面,同时更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文 明与进步发展程度,它必须充满现代气息和时代感,广场体现的是一个时代主题。 二、方案立意: 长安作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古都,具有精粹的历史文化内涵。今天的长安人民更是迎着西 部大开发的号角,步伐一致、斗志昂扬地进行着新世纪的新发展,长安广场的主题“西 部大开发、长安大发展”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 1、以西部大开发,长安大发展为时代主题。 2、以长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为背景。
3、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4、满足广场建设的目的。 5、符合广场设计的基本要求。 6、以现代的手法,结合现代的人文景观总体营造。 三、总体布局 1、平面构图: 总体上,运用对称的、和谐的民族布局风格。整体以南北中轴线为中心,进行布局,主 要景点世纪大道、主题雕塑、长安史话雕塑景墙布置其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心主题。 在广场四个角分别以对角线为轴线,对称地进行植物配置,使整个广场更灵活、多样。
2、竖向地形设计: 由于广场整体位置下沉,与整个周边环境形成一个高差,在考虑因地制宜建设广场的前 提下,分割高差,使人在视觉上有一定的缓冲,并达到丰富层次的效果。 广场由主入口到最高点的主题雕塑平台,整体升高 2.45 米,在视觉上形成仰视效果, 并营造一步一高的效果,从世纪大道的入口处看去,更能感受到一种恢宏的气势。 四、表现手法: (一)艺术与思想表现的设计: 以形式美体现思想性和精神面貌。以简约的、概括的现代手法为主,细节上以精细的工 笔手法刻画,体现出优雅的文化特色及装饰效果,突出景观规划的装饰性、观赏性和时 代性。 (二)环境绿化设计: 以再造山川秀美工程为前题,以生态建设为目的。 考虑到按照业主减少植物栽植率的要求,在设计时,侧重竖向的绿化,平面绿化率适当 减少,绿化手法上以开阔的、简炼的划分手法处理,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节奏。 (三)广场小品设计: 小品设计以功能和景观兼容为目的, 在满足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达到景观装饰的效果。
第二章、广场分区与景点简介 一、广场分区: 整个广场共分为三个区: 1、功能区:以集会、表演功能为主,体现广场的实用性。 2、文化区:展现长安的历史文化。 3、主题景观区:反映长安人民的时代精神面貌和长安大发展的中心主题。 二、主要景点: 广场共分为五个景区:长安史话、世纪大道、天圆、地方、古磐。 (一)、“世纪大道”: 由主入口进入广场,首先进入视野的是长 40 米,宽 16 米的坡形世纪大道。世纪大道中 间是宽 4 米、长 35 米的气势恢宏的大型叠水喷泉,高低起伏的喷泉,流动的叠水,营 造出宏大的热烈场面。 世纪大道两侧为两块宽 6 米、长 38 米的芳草地,草地上以大面积方整的草花堆栽,鲜 艳夺目,寓意在大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人与环境相融合。 整体寓意为:迎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长安人民意气风发地走在世纪大道上,周围绿草 如茵,鲜花簇拥,长安人民一定会大发展。 世纪大道两侧高 5 米的装饰景观灯,给晚间广场营造出亮丽的世纪之道。 主题雕塑:世纪大道尽头,是发展最终的升华,一展翅引领的大鹏,高大的体量,鲜艳、 热烈的红色,极具冲击力和渲染力。雕塑周围半围合的彩钢构架充分体现着现代文明的 产物和精神,钢构架作为主题雕塑的翼翅,极具张力与动感。体现现代文明的钢架结构 与和其后古朴的长安史话雕塑景墙,以对景关系形成了两个不同时代的对比,新世纪的 新发展和历史文明的继承在此呼应宜彰。 (二)、“长安史话”: 长安史话做为一个雕塑墙, 既是一个造景手法, 同时也尽可能显示其长安的历史、 文化、 艺术等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长安所有的辉煌成就都可以在这个场景的形式来表现, 让步观者一目了然。同时,用浮雕的形式来表现,体量大,易表现。同时宽 80 米,高 1 2 米的雕塑墙又是中心世纪大道的背景,世纪大道所表现的是新世纪新长安的发展,而 雄浑的雕塑墙则是古长安历史和发展的缩影。
(三)、“天圆”: 自从盘古开天地,轻者升为天,浊者沉为地,天方圆,地为方,今有天圆地方之说。 本方案中,“天圆”主体是表演舞台,为圆形,取“天圆”之意。 圆形舞台周围环绕一浅水系,水中设涌泉,为舞台衬景。水系上架设一造形轻盈别致的 小桥,将舞台与其外的广场地面有机地联系起来。 天圆舞台可作为广场集会的主席台,文艺表演时,又为舞台使用,有双重功能。 东北角高大的合欢林则是天圆舞台的绿色背景。 (四)、“地方”: 地为方,该景是取天地间的自然景观,草、水、石组成一个自然而和谐的可赏性景观。
分割整齐的草地和水池均以方形分割,动与静的对比,轻质与硬质的对比,使其融洽而 和谐。 在“地方”中间的草地上置以景石,景石上刻广场之名。 (五)、“古磐”: 长安、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闻名古都,共具辉煌的发展史和历史文化特色。 在此我们将它浓缩为四块磐石,展示石头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变的题材,它经百年的侵 蚀摧噬而仍然展示其神采,我们用磐石展示它们的辉煌和在世界史上的地位。既有长久 性,也和它们深邃的历史相呼应。 在四个石头上分别用各个国家的文字刻上该城市的名称, 让来此参观的人们不但了解长 安,也了解世界,更加了解长安在世界中的地位。 另外,在每块磐石上,还将竖牌对这四个国家分别做以解释。 四块磐石分别被四个做成锥体的草地托起,周围平整空旷的草地上,不做任何栽植,更 使四块磐石和它本身所代表的四个城市和地位相协调。 五个景点以围合的形式布局,由天圆、地方到古磐、再到长安史话雕塑景墙,最后回到 中心景点及世纪大道、主题雕塑上,突出长安人民今后的发展。 三、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整体上,以斜对角对称的方式处理,注重平面和立面结合的效果。平面以大面 积不规则的几何线条划分, 看似随意而又规整的草地, 大面积草地为主, 不加任何修饰, 体现空旷的视觉效果。 广场四个角上分别种植高大的乔大, 做为广场的绿色点缀, 树下分别设休息和健身器材, 供人们休闲、健身之用,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植物分别以观花、观叶、观形为主: 1、观叶植物:银杏、合欢。银杏叶形独特,秋季变黄,果可入药,是很好的观叶植物。 合欢叶形如羽状,合欢同时又是美丽的观花树种。 2、观花植物:桂花,八月桂花十里香,是吉祥太平的象征。 3、观形植物:棕榈,树形清秀挺拔,四季长绿,有文化树之称。 桂花栽植于广场西北角与东南角两片,银杏栽植于西南角,合欢栽植于东北角。棕榈树 栽植于功能区空地上,逶迤成行,清秀隽美。 四、灯光照明: 在广场各处分别布置各类景观照明灯,既有装饰效果,同时又满足夜间照明之用,各处 草地上皆置以草坪灯, 在主题雕塑、 长安史话雕塑墙等重要景观部位, 分别设置投射灯, 增强夜间效果。 五、物业管理设施: 广场上设计了物业管理房与公厕等设施。 第三章、结束语: 由于该项目投标期限较为紧张。因此目前尚未能做到更深入的设计。难免存在不深入、 不细致之处。 热切期望着业主对于我们设计方案的审定,并将在业主审定的初步设计方案的基础上, 进行更详细的深入设计。
成都“边城水恋”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一、 项目概况
【转载】
第三篇
本项目位于成温邛公路南侧,距成都市区行车距离 15 分钟,紧邻温江县城。
项目占地 66000 平方米, 三面环水, 米宽的江安河环绕地块西面和南面缓缓流过。 40 具有较好的先天景观资源。 楼盘开发思路定位为“水岸度假休闲住宅”。 二、 设计总体思路 结合项目的先天资源条件及楼盘的开发思路,本项目园林设计主题为: “川蜀桃花源、迷情浅水湾” 结合楼盘的“水岸休闲度假住宅”理念,秉承“自然的、生态的、健康的、休闲的” 思路,将小区六万多平方米的园林面积设计成为丰富多彩的亲水休闲水景园林。 在此基础上挖掘“富有湘西地域风情与民族民俗风味的”元素,营造出“世外桃源” 的意境。 园林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1、 注重景观的均好性,作为以水景为主要特色的园林,重点是扩大水系的延伸范 围,达到每一个组团、每一个景点都有水景,每个住户下楼即有水可看、有水可玩。。 2、 控制水面面积,缩小湖面及大型水景的体量,景观以小巧、别致为主要特色。 3、 注重水景的多样化,使不同风格的水景遍布整个小区,以营造小区丰富的水景 园林特色。 4、 增强水景的可参与性, 使住户可以直接亲水, 而不是只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同时注重亲水的安全性。 5、 加强景点之间的有机联系,以道路和主要水系为主线,形成明显的景观序列, 贯穿整个小区。其中的每个景点相互呼应、相互衬托,同时又各具特色,相辅相成、相 得益彰,使整个小区的景观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6、 以水景为主,同时充分利用声音、色彩、质感等景观要素,营造丰富多彩的小 区景观特色。 7、 力求景观在统一、和谐的基础上有丰富的对比与变化,营造小区景观的可识别 性。 三、 设计总体布局
本方案在一条主要水系的基础上展开,以组团为单位,设计不同风格的水景园林,以主 要水系和道路为主线,景观贯穿其中。 具体布局如下: 小区内以一条主要水系贯穿,这条主要水系在小区中曲折、蜿蜒、穿流而过,形成 一个完整的景观系列。 水系在小区中有时小、有时大;有时宽、有时窄;有时放、有时收;有时是宽阔大 器的湖面、有时是曲折蜿蜒的小溪。 水系流过的每个组团、每个景区形成不同风格、各具特色的水景园林景观,整体构 成小区既统一、和谐、又有丰富变化的水景特色园林景观。极大地提高小区的格调与品 质,同时为业主提供高品味的休闲居住环境。 主要水系的起点设在小区的东北组团,以“流年古井”作为水系的起源,通过折线 型的戏水沟渠,穿过大门处的七彩人生广场,然后分两路流过中部组团,会入小溪,蜿 蜒绕过公共景区的生态戏水泳池,继而通过儿童游乐场旁的临住宅水面,从地下暗道汇 入售楼部组团的湖面,在此形成小区的中心景观,然后在临街住宅的北侧蜿蜒流向东南 角组团,回抽至东北组团,整个水系形成一个环流,循环不止,生生不息。 小区的北部、西北、西南三个组团因地势较高,另设独立水系并分别汇入售楼部组 团水景。 东部团结渠抬高水面,整理林相,设置栏杆,修建“水木清华”休闲步道。 滨河地带设计以帆影、航船、舵轮、灯塔为标志的景观,既与江安河的现有景观资 源相吻合,同时又象征人生好比一艘航船,小区就是停泊的港湾,为小区的居住生活理 念平添几分诗意的色彩。 1、 五彩迎宾 靠近成温邛公路的入口处。 此处是小区的对外窗口,也是看楼者进入小区的第一印象,本应着大笔墨,但考虑 到将来公路入口要封闭,这一景点的实际意义只能维持几个月左右,故采用低成本,但 视觉冲击力很强的方案。 如采用钢制花架,结合现有景墙,形成叠级式花台,用五彩缤纷的花卉装点花台, 左边用小起伏的土坡布置花镜,与花台互相呼应,再结合巨型广告宣传牌,形成极强的 视觉冲击力, 让看楼者在刚进楼盘即能受到强烈的感染和震撼, 为接受楼盘、 喜欢楼盘、 直至下定金买楼埋下伏笔。
从公路进来后,道路两旁是两排吊篮花卉,色彩斑斓,气势壮观,形成喜庆气氛浓 厚的五彩迎宾大道,这里的吊篮花卉利用原有广玉兰的树池竖立木柱,节约成本而且工 程量很小,同时保留原有花架、建筑和植物景观,加以整理、修饰,如花架采用藤蔓植 物和吊篮花卉等,即能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取得相对较好的视觉效果。 2、 东北部组团 这一组团是小区主要水系的起源。 景点有“流年古井”、“岁月舞台”、“思源桥”、等。 “流年古井”、青石板砌就的古老井台、木制的沧桑辘轳、循环不息的清清泉水, 寓意对悠悠历史、似水流年的绵绵追忆。 富有动感的表演台宛如人生的舞台,清泉在为你伴奏,花草在为你喝彩。 3、 七彩人生广场 北部入口。 环形的入口广场,对进入小区的人流形成欢迎之势,让住户回家有归宿之感。 将戏水沟渠的水源引入广场地下并以透明的玻璃砖装饰地面,结合灯光、流水、闪 烁出五彩缤纷的迷人效果,配以花坛、座椅、入口标志,形成一个入口聚会广场,营造 小区良好的入口形象。 4、 中部组团(入口西南角) 此一组团有“香林曲径”、“涤翠台”、“植物迷宫”等。 涤翠台前优美曲折的浅水湖面,鹅卵石池底七彩斑澜,儿童嬉戏其中,童趣盎然。
湖边有蜿蜒小径,临水而行,鸟语花香。 花丛中设植物迷宫供儿童游戏,使天性健康成长。 5、 北部组团 此一组团有“缤纷跌水”、“鱼跃喷泉”、“观鱼台”、等。 稳坐钓鱼台,近观喷泉鱼跃,远看跌水缤纷,偷得浮生半日闲。 6、 中心公共景区
这一景区正对小区南入口,以开阔、大器为主要景观特色。 主要道路旁是大面积的疏林草坪,青青草坪上一个船形月亮雕塑,一个小孩在上面 划船,此时开阔的大草坪就仿佛是一片蔚蓝的大海或是辽阔的天空。 背景衬以假山、瀑布、湖水、石滩、溪流,让人仿佛梦游天姥、如在蓬莱。 假山前的湖面成设计野趣、自然风格的娱乐型生态戏水泳池。 白石米铺就的珍珠沙滩,五彩缤纷的遮阳凉亭,洋溢着南国风情韵味,配以热带风 情植物,令人仿佛置身于东南亚巴厘岛的海风椰影之中,异国风情的天堂胜境,令人陶 醉。 7、 西北部组团 这一组团的景点有“石岸听涛”、“花间流水”、“悠悠水车”、“鸟语回廊”、 “智慧泉”等。 以幽静、深邃、野趣为主要特色,让人在居家休闲的生活中,体会到回归自然的野 趣。 8、 西南部组团 景点有“花港观鱼”、“月牙湾”等。 “塘中鱼可百许条,皆若空游无所依”,虽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但鱼乐、 人乐,人鱼共乐,人人同乐,实在是人生一大赏心乐事。 小区营造着这样一种轻松活泼的居家气氛,生活也因此在不经意之间变得诗意、浪 漫起来。 9、 售楼部组团 这一组团是小区的主要重点景观。 设计以“碧水蓝天”为主题立意,汇聚小区各景观组团水源,修建一个人工湖。结 合地势,形成迂回多变的湖边驳岸。 以“迷情水湾”、“风雨亭”、“悠悠水车”“知鱼桥”、“老翁垂钓”等为主要 景观素材,动静结合。 湖中采用大体量的木制圆形水车,旋转运水,速度可调,既富于动感、野趣,又与 边城水恋的意境吻合,更比大型喷泉节约运行成本,不转动时也是非常好的景观。
再结合小型喷泉,使这一小区中心景观显得生动、活泼、自然、大气,且富于风情 韵味,坐在售楼部的露台上观之,能感受到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售楼部滨湖而建,立面采用大面积玻璃墙面,以便内外视线的通透,使卖场形成里 外互动的效果。 售楼大厅后部设大露台,并用园弧形挑台的方式挑出湖面,让看楼者坐在挑台上与 售楼员交谈时,能一览湖光山色、品位动人园景。 坐在临水售楼部大厅,透过落地玻璃窗,水景园林,无边景色,尽收眼底。 更有小溪,自玻璃窗下蜿蜒流入售楼大厅中,在座椅间潺潺流过,叮咚作响,几尾 金色鲤鱼漫游其中。 如此意境中,与售楼小姐娓娓而谈,只觉得看楼、买楼也是一种享受。 10、 主入口广场 入口广场以喷泉水景为主要特色, 点缀带有湘西民族风情图腾符号的风格凝重的图 腾石柱、结合色彩鲜艳的草本花卉、再配以造型俊朗的乔木(如大王椰子的风格,但选 用适合成都气候的树种),营造动感、明快,充满欢快、活泼气氛的入口环境。 主入口大门古朴、粗旷,雄伟,上部是玻璃底面的水槽,人从下面可仰视槽中的水 流,夜晚配以灯光,晶莹剔透、五彩斑斓,美不胜收。 水自售楼部一侧的出口流出,倾泻而下,流入一个圆形石缸中,溢出至湖面。 大门的创意源自湘西山区的山民用剖开的竹筒作槽从山中汲取泉水的生活方式, 唤 起对原始、古朴的乡野生活的温馨回忆。 售楼部广场采用大小结合、点线交错的音乐喷泉,圆形湖面环绕售楼部,人流穿过 湖面的玻璃水晶桥进入售楼大厅,水自玻璃墙下流入室内,以玻璃砖的水槽和小溪的形 式在座椅间穿行,在售楼部后面形成跌水,汇入组团湖面。 11、 东南部组团 景点有“碧波荷影”、“荷塘月色”、“残荷听雨”等。 一池荷花,白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夜晚,“荷塘月色”又 是另外一番风景; 更有池边“残荷听雨”亭,秋来“留得残荷听雨声”。
12、 滨河景观 滨河地带设计以帆影、航船、舵轮、灯塔为标志的景观,既与温江河的现有景观资 源相吻合,同时又象征人生好比一艘航船,小区就是停泊的港湾,为小区的居住生活理 念平添几分诗意的色彩。 桥侧设 10—15 米宽的青石板码头和杵衣台,拾级而下,直接亲水,石级旁种植水 生植物,水中停泊装饰性小木船,营造边城渡口意境,恍惚可闻浣女杵衣声,并可让看 楼者娱乐、参与。 其中小区入口处的“沧海云帆”取意“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沧海云帆”地面采用黑色大理石边和白色鹅卵石面做成漩涡形喷泉,水自鹅卵石 中涌出。 铁锚雕塑取名“归航”,寓意无论航行多远,无论成就有多大,每个人都希望拥有 一个避风的港湾,那就是家的温暖! 规划的【转】了解规划的意图也是我们做好景观方案的必要前提 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第四篇】
目录 一.历史与现状分析 1.校园历史与发展 2.现状基地与评价 二.规划设计思想 1.保护自然生态的“指状”格局 2.构筑功能合理的系统 3.突出文脉与人本理念 三.校园规划总体特色 1.环境特性与时代精神交融 2.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格共生
3.远期发展向社区共享倾斜 四.功能组织分区设计 1.功能分区与布局 2.道路交通组织 3.绿地空间系统 4.景观风貌规划 5.建筑群体设计 五.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给水规划 2.排水规划 4.电力规划 5.电信规划 7.有线电视及计算机网络 8.环境卫生保护 六.经济技术指标 分区用地表: 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建设内容 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一.历史与现状分析 安徽大学是国家面向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是安徽省省属重点综合大学。学 校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是全国首批 15 个大学科技园建设单位之一,33 个全国大学 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 并被列为 84 所接受公费留学生高校之一和 22 个国家华文教 育研究基地之一。 1.校园历史与发展
安徽大学创建于 1928 年,在当时安徽的省会安庆市,1958 年于合肥市重建,1958 年 9 月 16 日,毛泽东同志视察安徽时,亲笔题写了安徽大学的校名。建校 70 多年来,安徽 大学秉承“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先后向社会输送了近十万各类高级 专门人才。现在有教职员工 2295 人,在校研究生 850 多名,普通教育本、专科生近 14 000 名,成人学历教育在读生 6000 余人,共有 15 个学院,34 个系科和 30 多个科研机 构,52 个专业。 安徽大学现有三个校区,占地 1100 亩,新校区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侧的合肥大 学城内,占地 2000 亩,计划主要作为学校本科教学某地,兼有部分研究生教育和开展 科研学术活动的功能,它将成为安徽大学的主校区,最终学生规模可达 3 万人。 2.现状基地与评价 安徽大学新校区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侧的合肥大学城内。 大学城围绕丽人湖呈发 散式布局,成为经济技术开发区“知识+生态”的绿蕊。安徽大学新校区位于大学城的 中西部,翡翠路以北,九龙路和汤口路以东,容城路以南,丽人湖环湖西路以西,西侧 怀抱丽人湖及公园景区。用地与周围交通便利,并可与开发区形成良好的功能联系。基 地内地势主体平缓,略有起伏由丽人湖伸展出的三道低凹湿地似指状自东向西插入基 地,形成起伏相间的地貌。基地内最大高差约 11.50M,零星散布许多池塘,植被及生态 环境较好;东面的丽人湖的滨水绿带为基地提供了难得的景观资源。 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合理利用地形,将伸入基地的低凹湿地转变为提高校园环境质 量的宝贵条件;正确处理新校区与大学城的整体关系,合理规划校园与周围道路交通、 开发区的关系,以及组织具有安徽大学传统特色与未来精神的校园空间。 二.规划设计思想 设计依据: ① 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招标说明书 ② 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任务书 ③ 安徽大学新校区地形图 ④ 安徽大学新校区市政管线设计资料和环保意见书 ⑤ 安徽大学新校区岩土工程地质初勘报告 ⑥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 ⑦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规划图
⑧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图 ⑨《普通高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92)245 号 ⑩国家相关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范 经过对现状与历史、规划设计要点、任务书以及相关法规条例的认真研究,我们确定这 次规划的设计指导思想为:“保护生态,构筑系统,发展人文”。 1.保护自然生态的“指状”格局 安徽虽无水乡之名,却具泽国之实。这一点在我们的基地内就有充分体现。红线范围内 有大大小小池塘近 40 处,并由丽人湖向内伸入三处指状湿地,中间有相对高起的垄状 缓坡,自然生态环境极佳。自古以来,最美的景致都是优秀的人文景观与出色的自然环 境相结合的产物,在此兴建校园,无疑是为合肥的经济开发区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带动 整片区域的发展。 对自然地貌的尊重与发展,是校园个性魅力的所在,规划中对指状湿地的保留与改造, 使安徽大学校区在目前新规划的众多绿色校园中独具特色。规划设计分为两个层次:首 先是保护天然的山水形态与生态格局,其次是设计空间视廊与自然环境保护面,突出其 景观价值。 2.构筑功能合理的系统 系统是形成校园空间秩序的重要方法,集成高效的组织原则是进行功能分区,道路网络 和空间使用设计的准则。在安徽大学新校区的规划中,不仅仅关注校园内部各组成部分 的有机结合,同时亦关注校区内部与周边城市环境的整体联系。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理念 贯彻在内外功能的组织,景观地貌的利用和肌理联系等方面,力求使新校园与周边城市 环境形成良性互动。形成了较好的用地布局、道路系统、绿化系统和景观系统等。 3.突出文脉与人本理念 安徽大学有着七十多年的悠久历史, 受微州文化和早期现代建筑、 西洋建筑的双重影响, 空间骨架与建筑语言都形成自己独特的一面。新校区的规划,将科学与人文相结合,从 而使校园体现出逻辑与浪漫双重特质,促进学术交流与人际交往的气氛。完整的景观体 系与丰富的空间环境层次以及具有地方风格意向的建筑风格使这一理念突显出来。 三.校园规划总体特色 从本次规划的设计指导思想出发,安徽大学的新校区展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环境特性与时代精神交融
·生态优势,创建人工与自然和谐的绿色校园 生态优先是当代环境建设必须遵守的首要原则。 新校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地貌既为规划提 供优质的景观资源,又对规划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即把人工融合于自然之中,谋求两者 最大的和谐。本次规划将天然地貌基本保留,并将指状伸入的水面与学院等人工构筑空 间有机的结合,新校区与丽人湖畔绿地反延伸的水面形成咬合之势,成为校园整体的一 大特色之一。 ·公共活动综合带,体现包融性与以人为本 本次规划在新校区的中枢位置设计了一条 40-94M 宽度不等的公共活动综合带,将科研 区、教学区、生活区与体育活动区以最便捷的路线串通,与传统的校园景观道不同,在 这条步行活动带包含了交通、休闲、游憩、交往等许多功能,景观亦随着行进的序列抑 扬顿挫,体现新时代校园户外活动空间的新趋势。符合师生户外学习、思考和交往的行 为要求。 2.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格共生 ·人文优先,创建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育人环境,安徽有着极其深厚的人文背 景,安徽大学的建筑风格、空间概念自然要对文化传统有所体现,新校区的建筑空间力 求延续传统文脉, 并融入现代语汇, 在形式和符号上采用白色墙片和部分红色砖墙相间, 使其与本部校区形成传承的关系。 ·中西空间理念结合 在运用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中国空间理念同时,本次规划结合了西方的理性和美学观 念。规划方案不仅充分注重利用原有的自然地貌,且将自然要素、半岛、水域等作为构 筑空间的要素,与各种不同形式的院落及单元,共同形成有机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 间。 ·院落空间,营造宜人尺度 在 2000 亩大尺度的用地内,校园建筑多以院落的形式或成组群的布置。院落建筑在地 形与人的尺度中间,增加了一个舒适的过渡空间尺度。与大型现代建筑相比,院落式的 族群布局具有更好的亲和力、文化性和地域特色。 3.远期发展向社区共享倾斜 新校区位于合肥大学城的中央地段,规划将生活区、体育区和科研区沿边布置,有利于 将来后勤社会化的发展趋向,为新校区远期与社会共享做好铺垫。 四.功能组织分区设计
1.功能分区与布局 安徽大学新校区规划用地分教学区、学生生活区、教工生活区、体育活动区、生态园林 区、科研区六大部分。 教学区位于校园的中部,由公共教学和学院两部分组成,学院以院落式建筑沿湖畔路布 置,学院与公共教学部分之间贯穿以公共活动景观带,面对礼仪入口,空间放大成中心 广场,以树林,水面和建筑加以围合。 学生生活区位于西侧,紧邻教学区,沿公共活动综合带西侧布置,考虑到效率和线网铺 设的便捷,使学生生活区形成包裹于教学区外围的趋势。 新校区的地形较狭长,分别在南北两端设置了科研开发区和青年教工生活区。教工生活 区与学生生活区之间夹体育活动区,提高了体育设施的利用率,且体育设施临近校园次 入口,使之可以与更大范围的城市区域共享。后勤服务未单独成区,而是穿插在教工和 学生生活区中,便于服务。科研开发区结合学术交流中心,位于南部入口处,此处交通 条件优越,具有对外窗口的作用。亦在南部的主入口形成体现校园风格的空间感受。 而结合自然地貌,在水面伸入校区部位,一南一北近期形成两大片生态园林区,提高整 个校园的空间品质。 2.道路交通组织 本次规划的用地较狭长,且多处有水面伸入,本着尊重地形与各组团车道可达的原则, 设计了 S 形车道。同时,考虑到校园步行人数众多步行者的最短路线心理,组织了一条 公共活动综合带——多元化的步行活动中枢。此两级交通系统形成了校园内部高效、安 全的流通网络。 3.绿地空间系统 新校区基本夹于丽人滨湖绿地与高压线隔离绿带之间,而校区面积很大,本次规划着意 将外部的自然环境引伸入校区内部,创建绿色生态校园。具体的绿地系统分两级:大面 积的生态园林区,各组团成院落内环境设计,加上环湖形成三大景观轴线,绿地空间系 统的规划通过步行系统、空间结点和院落组合与人的活动规律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校 园内部处处生机盎然。 4.景观风貌规划 S 型车道与水面时分时合,穿行于有收放的建筑外部空间中,产生丰富的景观变化,宽 阔的公共活动综合带,串连各个空间结点和面向湖的景观轴,结合生长在两侧的建筑, 达到步移景异的多层次景观效果。同时本身也成为开发区中和丽人湖畔的一个重要景 观。
5.建筑群体设计 安徽大学新校区作为新世纪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新校园,规划中强调了传统延续与前 瞻性相结合。 现代建筑科学技术的运用与传统文化理念的传承成为建筑群体设计的重要 方法。将空间院落的传统理念与理性简约的现代主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文化意境与 功能使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天井、片墙、红砖等符号和材料的运用,力求展现具有安 徽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 五.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给水规划 (1)规划依据 ①《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 ②《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③《建筑给水设计规范》 (2)给水水源 给水水源由九龙路和翡翠路城市给水管网供应。 (3)用水量预测 本规划区内学生生活人数按 2 万人,150L/人.d 计,则学生生活综合用量 Q1=3000m3/d, 教师生活综合用水量取 Q2=500m3,消防用水量按同一时间发生火灾 1 次,灭火水量 15L /S,持续时间为 2 小时计,则消防用水量 Q3=108m3,学校实验、绿化浇灌及其它用水量 按生活用水量的 15%计,则校区总用水量约 Q=4200m3/d。 时变化系数 K 时=2.5 平均时用水量=175 m3/h 最高时用水量=438 m3/h (4)给水规划 根据学校布局及周边地区情况,近期给水从九龙路 DN400 供水管道接入,远期与翡翠路 城市供水管对接,在校区内实施环状供水,以增加供水可靠性与稳定性。 主干管经 DN300-DN200,户外最小管经 DN100。
管网正常供水压力要求不小于 0.28Mpa,如不能满足此要求,则必须在区内设置泵站和 水池。 (5)消防规划 消火栓结合主次干道路,与给水管同步实施,每 80-120 米设置一个。 2.排水规划 排水原则,采用雨污分流,纳入城市雨污水系统。 (1)雨水规划 a.设计标准 设计重现期取一年,按 5 年校核。 b.径流系数综合值取 0.6 c.暴雨强度公式 暴雨强度公式采用合肥市的暴雨强度公式 d.雨水量计算 Q=ψ qF(升/秒) e.雨水管线规划 根据本区特点,雨水就近排入九龙路、环湖路城市雨水管,在道路中间布置雨水管,主 干管 d500-d600,采用砼管。 (2)污水规划 本规划区内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实验污水。生活污水量取生活用水量的 80%,则生活 污水量 Q2’=2800m3/d 实验污水量 Q2’取生活污水量的 5%,则 Q=140m3/d 总污水量 Q’=2940 m3/d 生活污水设代粪池、隔油池,实验污水需二级生化处理预处理,经污水干管汇集经校区 污水处理站,达到合肥开发区建设局《环境保护意见书》要求后,接九龙路、环湖路城 市污水管网,纳入城市污水系统。
污水管沿区内主干管敷设,管径 d400-d500 砼管。 4.电力规划 规划依据:《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1)负荷预测 用电指标按下列原则确定: 建筑:45W/ m2 道路、广场:20KW/ha 则本规划区内用电负荷约为 28000KW,综合需要系数 KX 取 0.5,则总计算负荷为 14000K W。 (2)电力规划 根据周边 10KV 线路情况,区内 10KV 线路从翡翠路引入,双回路供电。在校前区设 10K V 开闭所。根据区内负荷分布情况,设 7 座 10KV 配电所,分别供校前区学生宿舍区、体 育区、教工宿舍区、教学实验区等,10KV 配电所容量分别为 2×800KV-2×1200KV,校 前区 10KV 配电所与开闭所合建。 在校区西侧建 10KV 电力电缆沟。 0. 4KV 出线在各供应区内形成若干回路,埋地敷设。 路灯集中供电,采用光电自动控制集中管理,线路沿主次干道埋地敷设。 5.电信规划 规划预测电话指标为下: 学生宿舍:1 门/间(按 6 人 1 间计) 教师宿舍:300 门 办公、实验等:1200 门 公用电话:100 门 则校区电话总门数估算为 4800 门。按 1:1.6 放线比放线,则线路容量为 7680 门。
根据学校电信特点,在学校中心区设一容量为 8000 门的虚拟网,由电信局光缆接入。 在校区内沿干道埋地敷设电信电缆,各主要区设电话交接箱。 7.有线电视及计算机网络 (1)有线电视 电视信号来自市有线电视网,光缆接入,终端数约为 4500 个。 电视信号分配网络拟采用分配——分配形式,各用户终端电平为 73±dB。 (2)计算机网络 校内计算机网络,采用 4 兆径以太网,在校内科研楼设信息中心,计算机网络线路同电 信线路同槽敷设。 8.环境卫生保护 校区内严格控制机动车的运行路线和停放,不建燃煤、重油锅炉,使环境噪声白天小于 60dB,夜间小于 50dB。锅炉大气污染排放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WPB3-1 999)二级标准,油烟排放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WPB5-2000)。污水达到《污 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29-96)一级标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校区内设一中转站, 实验废弃物根据性质分类利用处置。 六.经济技术指标 规划总用地 133.35 公顷 总建筑面积 61.88 万平方米 容积率 0.46 覆盖率 8.5% 绿化率 63% 规划总用地 133.35 公顷 100% 第五篇 【转】 上海豫园金秋赏菊会园林景观设计策划方案
豫园的上海 上海的中国 中国的世界 未来的世界,是中国的世界; 而中国发展的龙头,是上海; 豫园,是上海最中国的地方。 秉承中国几千年悠久的人文历史,在有着数百年历史,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积淀了深 厚人文底蕴的豫园,举办传统花会,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标志。 国之幸、民之福! 一、 目的 以我们的理解,赏菊会应该并且能够达到以下目的: 1、 充分挖掘豫园传统文化精髓,延续豫园优雅、独特的文化底蕴,增进人们对豫园、对老 上海、乃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2、 展示豫园商城依托豫园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企业文化,促进企 业经营更上层楼; 3、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振奋国民民族士气。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世纪之初中国经济的腾飞已初露锋芒,和平崛起指日在望。 值重阳佳节,借豫园宝地,展现传统文化精髓,愉悦国民友人身心,振奋家国民族声威,将 把这一盛事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为豫园文化在新世纪的进一步延续和发展开良好的先河。
二、 总体布局 赏菊会以龙为主题。 整个展场布局为双龙缠扰,呈环抱之势。 借鉴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结构,顺应豫园原有的空间关系,以起、承、转、合形成发展序列,层 层递进,逐步展开。 同时切合《易经》乾卦的五个卦象,象征事物发展的五个阶段,隐喻中华民族发展的不同阶 段的历史。
从丽水路人民路口开始,丽水路为整个序列的引子,吸引游人的视线与兴趣。 上海老饭店为整个序列的开端和门户,让游客耳目一新,为“起”。 黄金广场承接入口的风格,为序列的发展,整个展出渐入佳境,为“承”。 九曲桥广场为展出主会场, 是整个序列的高潮, 并把整个展出提升到 “盛世狂欢” 的高度, “转” 为 。
中心广场为展出的尾声,营造高潮之后的宁静与和谐,为“合”。 整个花展从“引子”开始,以逐步展开的空间序列,形成一个又一个各具特色、层层推进而 又有机一体的优美乐章,汇合成一部完整的盛世交响曲。 在形而下的“器”、即游览的层面,给游人以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愉悦感受; 在形而上的“道”、即理念的层面,寓意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秉承深 厚的文化底蕴,励精图治、团结进取,以崭新的姿态崛起于世界之林。
三、 分阶段表达 1、 潜龙勿用 励精图治 从丽水路人民路口开始,丽水路为整个序列的引子,吸引游人的视线与兴趣。 丽水路人民路口是整个豫园的入口,大多数游人从此进入豫园。 虽然不是展出的重心,但能起到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让游人在豫园外即可隐隐约 约看到菊花展的影子,领略赏菊会的气氛,从而产生进入观赏、一览究竟的期待心理。
着墨无需太多,几块展板、数条横幅、丽水路一路菊花,即可。 就好象一部乐曲的引子,三五几个乐句、寥寥数个音符,引人入胜。 《易经》中的“潜龙勿用”讲的是事物在最初阶段,阳气潜藏,不可浮躁、盲动, 当养精蓄锐,以待时而动。 在此隐喻中华民族曾经象一条沉睡的巨龙,沉默着,但没人可以忽视,一旦崛起, 将震撼世界。 2、 见龙在田 混沌初开 上海老饭店为整个序列的开端和门户,让游客耳目一新,为“起”。
所有的艺术作品都讲究开头,这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不可太强,精华一览无余,后面没有发挥的空间,喧宾夺主; 不可太弱,得展现整部作品的风格和主题,并能吸引观众参与整部作品的观赏。 按总体布局,这里是双龙环抱的其中一龙的龙头,根据场景与地势,拟借助上海老 饭店的建筑结构,将整个门厅柱廊做成龙头的造景,展现龙的主题,形成入口恢弘、磅 礴的气势。 同时十字路口给了这一场景足够的展示空间,从丽水路走过来一直到十字路口,可 逐步领略入口龙头张扬磅礴的气势。 《易经》中的“见龙在田”讲的是事物在起始阶段,阳气升腾,生命力乍现,开始 展现勃勃生机,让世人侧目,但仍有待进一步发展。 在此隐喻中华民族在经历了漫长的屈辱历史之后,顽强抗争、励精图治,终于站起 来了,正以不凡的姿势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 龙跃在渊 渐入佳境 黄金广场承接入口的风格,为序列的发展,整个展出渐入佳境,为“承”。 进一步承接入口龙的主题,为龙身,是整个序列从起始到高潮的一个过渡,由于有 相对开敞的空间,对人流的聚集和游客游览的过程是一个很好的缓冲。 以龙身为主题的菊花景观布展和“豫园中国日”摄影展结合,既可让游客品味和领 略豫园和中国悠久的历史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为进入下一个阶段“盛世狂欢” 的高潮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易经》中的“龙跃在渊”讲的是事物在发展阶段,生命力勃发,逐步取得令世人 瞩目的成就,崛起指日在望。 在此隐喻中华民族在经历了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抗争、进取之后,正以泱泱大国的 姿态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将是中国的世界! 4、 巨龙崛起 盛世狂欢 九曲桥广场为展出主会场,是整个序列的高潮,并把整个展出提升到“盛世狂欢” 的高度,为“转”。
巨龙崛起,双龙环抱的另一龙自湖面跃起,龙头高昂在九曲桥上空,面向广场狂欢 的人群和五彩缤纷的花团锦簇。 广场和湖面姹紫嫣红的菊花交相辉映,诠释着盛世繁华。 龙头喷射的水柱与湖面喷泉一呼一应、泽被众生。 周围楼顶飘下的彩带洒向狂欢的人群,生在大国,身逢盛世,惟有狂欢,才能尽情 挥洒积蓄已久的激情与骄傲。 为祖国欢呼、为民族骄傲、为生逢盛世而自豪! 狂欢,是整个展出的高潮,是本次活动的主题。 《易经》中这一卦象的原文是“飞龙在天”,讲的是事物发展到高潮阶段,巨龙崛 起,雄视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臣。一切尽在掌握。 中华民族终于以和平崛起的姿态,演绎着大国的辉煌! 世界因为中国而震撼;世界,也将因为中国而更加和平。 狂欢,也终将是世界的主题,因为中国! 5、 亢龙有悔 龙象祥和 中心广场为展出的尾声,营造高潮之后的宁静与和谐,为“合”。 有如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最后一乐章,暴风雨过后,一切恢复宁静与祥和,雨 后的阳光与天边的彩虹交相辉映,人们在田野中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人人脸上洋溢着 欢乐的笑脸,沐浴着灿烂的阳光。 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而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和平。 在这一区域,营造的是宁静、祥和的气氛,龙的主题与象的布景相结合。 在象征寓意上,大象,是祥和的标志。 在中心广场用菊花制作象的造型, 慈祥和蔼的大象与顽皮乖巧的小象在花丛中尽情 嬉戏,寓意人们乐业安居,享受天伦之乐。 因该广场前期是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天天演”主会场,可在别处先制作好布景,装 上万向轮,到时候推入展场,只需临时布置地面花卉。
《易经》中“亢龙有悔”的“悔”,可理解为反思,讲的是事物在经历了旺盛的发 展,将走向平和、走向安祥,通透中带着成熟与祥和,正如一个人一生的成长进入成熟 阶段。 人类终将走向祥和,没有贫穷、没有杀戮,地球就象一个村庄,所有的人们生活在 这个安详、富足的星球,濡染着前人的智慧、沐浴着自然的恩赐。 而承担着这一使命的,将是古老而博大的中华文明。 豫园,正是中国这一悠久文明的浓缩和象征! 【第六篇】 马鞍山“东湖·碧水湾”(暂定名)园林景观设计
方 案 构 思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位于马鞍山市江东大道与印山路交叉口西南角,占地 165 亩,规划建筑面积 约 17 万平方米,项目定位为中高档智能化小区。 二、小区园林景观的基本功能 我们认为,一个楼盘小区的园林应满足以下基本功能: A、园林生态功能 满足人们对绿色环境的要求,达到景观环境在视觉效果上的清新、优雅、舒适、宜 人,调节小区的气候环境,改善小区的空气质量,维持小区内环境的生态平衡。 满足小区总体布局各层次对绿化的要求,从中心花园到宅间绿地,层次分明,步步 有景。 保证长年见绿,力求四季有花。以绿色植物为主,适当点缀部分落叶植物和秋冬季 有色彩、林相变化的植物,使人在小区能充分感受到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不同季节的园 林美。 将绿色生态的理念融合到居民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做到推窗见绿、户户有景。 B、休闲活动功能
注重园林景观的可参与性,在小区内设置一定的硬质景观、共享空间,为小区居民 提供足够的休闲、交往、活动的场地,营造和谐、友善、温馨的人际关系氛围。 满足无障碍要求,具体包括: 残疾人无障碍,如有台阶的地方同时设置坡道,使轮椅可通达。 老人无障碍,如台阶高度适宜,方便老人行走。 儿童无障碍,提供大量的儿童游乐设施和活动场所,以利于儿童的心智健康成长, 并考虑儿童活动的安全性,如游乐设施增加保护装置,防止儿童摔伤、撞伤、夹伤、刺 伤;水景深度适宜,可供儿童嬉戏,又可防止儿童溺水。 运动无障碍, 提供大量的运动场地, 所有设施都考虑方便运动, 如路肩做成园弧形, 方便溜冰、滑板、单车等运动。 C、景观文化功能 提升园林景观的文化品位和内涵。 例如结合“曲水流觞”等有关水的典故,在小区园林中设置景点,使其具备观赏性、 参与性、和艺术性,同时富于文化内涵。 在小区内设置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雕塑、小品,寓观赏性、游乐性与教育性为一体,让儿 童能在游戏中接受教育,寓教于乐。 三、关于浅水系园林与“多层次水景”概念 该项目策划提出浅水系园林的思路和定位。 以我们对水景园林的理解和多年的景观实践,小区园林水景不宜太深。 第一是安全问题, 在广州和上海等地都曾经发生过小区园林水景淹死小孩的事情, 责任和索赔争议见 仁见智,但发生这种事情总是令人痛心。 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和开发商,应该防患于未然,从源头处杜绝这种事情的 发生。 第二是成本问题, 水景维护成本较高,如果水景太深、水量太大,将给后期物业管理带来高成本和高 难度。
第三是效果问题 浅水园林会比深水园林有更好的效果。 浅水园林比深水园林多一个观赏维度,即水底景观。 水底用彩色瓷砖、马赛克或鹅卵石等材料拼贴花纹图案,或者是仅仅松散鹅卵石池 底也有很好的观赏效果。 基于此,我们在水景园林景观设计中,提出“多层次水景”的概念,即在水景园林 景观设计中通过高差变化、水量调节等手法,在不同区域、不同季节、不同时段形成丰 富变化层次的水景, 比如在水量大的时候是湖面, 在水量小的时候是小溪和广场, 等等。
上述的造景方式还有一个好处,在有水的时候是水景,在没有水的时候同样是很好 的景观。并可以让人进入活动嬉戏,增强了景观的参与性和人性化。
四、园林景观设计总体概念构思 该项目总体规划具有非常好的园林景观潜质,整个小区总体规划规整、紧凑、浑然 一体。中心湖面呈月牙型镶嵌其中,和谐自然。 结合小区总体规划与楼盘项目定位,该项目的园林景观设计主题拟定为:“星月传 说”或“星月交辉”。 小区园林景观总体布局以新月为中心,周边景点与楼间园林以星座为主题,错落环 绕,成“众星拱月”之态,塑造“星月交辉”的意境。 同时景点的营造结合“星月传说”展开,比如中心湖面的周边和浅水湖底的景观采 用月亮的传说造景,周边景点与楼间园林采用星座的布局,并结合各星座美丽的神话传 说,在营造意境优美的园林景观的同时,极大地提升楼盘的文化品位。 根据项目的整体策划定位,该项目的目标客户是马鞍山市的中上层人群,他们的经 济状况和文化层次相对比较高,对楼盘的文化品位和格调会有比较高的要求,“星月传 说”的园林景观主题可以契合他们的要求,让他们有一种生活在童话世界、人间天堂的 感觉,也可以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环境中陶冶于美丽的神话传说、体会到人类的智慧与 美好的幻想,对孩子们心智的成长无疑有很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同时“星月传说”也可以作为楼盘推广的主题之一。
楼盘各组团园林和单体建筑以星座命名,消费者选楼的过程,同时也是选择自己的 出生星座和喜欢的星座的过程。这一过程将充满诗意和情趣,对销售气氛、购买心理是 一个很好的烘托,同时也容易让消费者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 “东湖花园”的楼盘名为暂定,这一名称并非不好,但感觉太平常,起名时在意境 和品位上尚可挖掘和提升,我们认为楼盘名称也是楼盘品牌乃至公司品牌的一部分,是 楼盘营销的利器之一,不容忽视。 建议楼盘名与“星月传说”和水景园林相结合,以使楼盘各个方面的要素和优势理 念相互呼应,使整个品牌推广形象浑然一体。 初步提供几个吻合“星月传说”和水景园林的楼盘名,供参考: 月映东湖 东湖星月 星月明居 星月名庭 月华星辉 月如水居 ······ 另外,建议售楼部设在主入口处广场一侧,与入口广场和月牙湖面相结合,在开盘 前争取完成入口广场和月牙湖的园林景观施工,使项目甫一开盘,即可让看楼者领略月 牙湖的美景、体会“星月交辉”的意境、感受“星月传说”的传奇,同时在楼盘销售过 程中,可以结合广告推广,组织相应的营销推广活动: 比如“星月交辉”广场音乐会; 比如“月映东湖”中秋赏月活动; 比如“月华星辉”儿童诗歌朗诵会; 比如“星月传说”童话故事会; ······等等。
展示了楼盘的精华、优势与风采,凝聚了人气,活跃了气氛,也提升了楼盘的文化 底蕴与品位,随着楼盘销售推广工作的逐步展开,必将在马鞍山掀起一轮又一轮“东湖 星月”热潮。 五、关于中心区月牙湖的园林景观设计构思 按小区总体规划,月牙湖是整个小区的中心; 按“星月交辉”(星月传说)的园林景观设计思路,月牙湖是“众星拱月”的中 心; 按功能定位,该区域是小区的公共交往活动空间; 因此,该区域在整个小区园林景观中有着重要地位。 现就中心区月牙湖的园林景观设计构思进一步阐述如下: 根据前述“多层次水景”的概念,我们就中心区的园林景观提出以下三点构思: 1、 在构图上,保持月牙形的整体感,诠释“星月交辉”(星月传说)的园林景 观设计主题思路; 2、 入口广场和月牙湖区域通过高差分隔,但在视觉效果上,保持空间的连续性, 在观赏心理上扩大广场空间的尺度,并便于在广场举办活动,包括楼盘销售期间的营销 推广活动和业主入住后的社区文化活动; 3、 遵循我们提出的“多层次水景”的设计概念,将小溪、台地、健康步道整合 成月牙型构图,保持月牙湖的整体感,同时通过高差的变化区分不同空间的功能分隔, 并通过水量调节,在不同的时候形成不同的水景,比如在水量大的时候是湖面,在水量 小的时候是小溪和广场。 以下结合参考图片,就设计构思做部分示例阐述: 小溪 如上所述,为成本、管理和安全性考虑,小区水面宜小、宜浅,因此,在大多数 时候,,月牙湖区域的水景,仅仅只是小溪,而大面积区域是溪边台地,可以供人亲水, 如图: 小溪景观可以通过深度和池底材料、质感的不同,增强景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在小区园林景观整体构图中, 蜿蜒、 飘逸的小溪宛如一条彩带, 嫦娥奔月时挥舞在手里, 衬托出嫦娥曼妙的身影,寄托着人们对幸福和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小品 适当的小品,使景观变得丰富而富于情趣和人性化,并可以画龙点睛地诠释小区 的园林景观设计主题。 月牙湖 整个月牙湖区域的标高低于入口广场标高,保留月牙湖的概念。 在水量小的时候,只有蜿蜒的小溪有水潺潺流过,旁边的台地和广场融为一体。 而水量大的时候,整个月牙湖形成一个湖面,湖底用各色铺地材料拼贴成为图案, 图案的内容结合“星月交辉”(星月传说)的设计主题。 广场 广场是小区公共活动空间,设置喷泉景观,生动、热烈、富于人性化,也可以仅在月牙 湖区域的广场空间设置喷泉。 健康步道 健康步道通过高差和材质,设置两个层次,其中内侧的健康步道在月牙湖构图区 域内,在水量小的时候,是陆地健康步道;在水量大的时候,是月牙湖的一部分,并将 因为材质和图案的区别,丰富月牙湖景观,浅水中的鹅卵石健康步道也将给锻炼者多一 个水中漫步的选择。 鹅卵石健康步道的图案示例如图: 【转载】 修建深圳城市中心区“活的绿色自然博物馆” ----莲花山公园总体规划思想
摘要:莲花山公园位于深圳市城市中心区,即行政文化和城市商务中心区(CBD)正北,与中央 绿带连贯成片,与市民中心、音乐厅、图书馆、青少年宫等大型公共建筑隔街相望,是深圳城市 景观的主景。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为深圳市民创造了一个“活的绿色博物馆”。一方 面, 公园规划为市民在使用园内公共设施的同时保护了用地内原有自然植被, 并营造了可以永续 利用的第二自然环境。 希望莲花山公园的建设能为飞速发展的深圳带来一块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 示范。 关键词:风景园林;莲花山公园;规划思想;活的绿色博物馆 1 中心区的绿心
第七篇
莲花山公园位于深圳市城市中心区,即市级行政文化中心和城市商务中心区(CBD)正北,与中 央绿带连贯成片,与市民中心、音乐厅、图书馆、青少年宫等大型公共建筑隔街相望,成为中心 区正立面的绿色主景。公园总用地面积 170.1hm ,园内以山地为主,共大小 7 个山头。山体现状 植被良好,为人工次生林。 自 1997 年开放以来(公园几年来自建了少量基本设施),莲花山公园已成为市民喜爱的休闲娱 乐场所,目前,公园已开发建设并向游人开放的面积为 60 hm 。位于公园主峰的山顶广场,海拔 为 106m,面积 4000m 。邓小平同志铜像矗立在广场中央,铜像高 6m,重 7 吨,为青铜铸造,基 座高 3.68m。塑像的造型为具有动感的、邓小平同志大步向前走路的姿态。山顶广场是深圳市广 大市民和国内外来宾缅怀一代伟人风采、 眺望深圳市景的最好去处。 公园东南部为以大面积草地 和微地形为主要景观的草坪, 市民在这里放风筝已成为深圳市的一大人文景观; 南部为具有热带、 亚热带风光的椰风林大草坪,为游人提供了休闲、活动空间;人工湖面积 3 万 m ,为游人提供环 境优美、水质清澈的垂钓场所。公园南面坡种植有上万株凤凰木,当夏天来临时,凤凰花开,满 山木花开,满山红遍,是莲花山非常壮丽的自然景观。 2 动植物多样性
2 2 2 2
莲花山公园地带性植被为季风常绿阔叶林。这样的环境条件为动物的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生活空 间。动物资源种类包括昆虫、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兽类。 本区气候有利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发育,但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影响和开辟为城市公 园,现状植被是以次生性的人工相思林、桉树林、荔枝林和园林树木等为主。 本公园共有维管植物 179 科 668 属 1269 种,其中野生植物 139 科 405 属 695 种;栽培植物 113 科 333 属 574 种,占所有植物种 45.2%。 常见的乔木有柠檬桉、赤桉、隆缘桉、台湾相思、凤凰木、南洋楹、荔枝、黧蒴、马尾松、潺胶 樟、银柴、鸭脚木、野苹婆、黄牛木、破布叶等;常见灌木植物有:桃金娘、梅叶冬青、九节、 木姜子、春花、雀梅藤、豺皮樟、粗毛榕、变叶榕等;常见的草本植物有:芒萁、乌毛蕨、铁线 蕨、水蔗草、纤毛鸭嘴草、野古草、象草、类芦、芒草等;常见藤本植物有:菝契、羊角扭、海 金沙和有害植物薇甘菊等。 常见园林植物有高山榕、木棉、琴叶榕、法国枇杷(榄仁树)、棕榈类、阴香、龙牙花、洋紫荆、 凤凰木、火焰木、大叶紫薇、白兰花等;灌木有垂枝榕、桂花、红继木、元宝榕、龙船花等;草 坪是以结缕草类的台湾草为主和小部分假俭草。 古树少见,仅见移植的龙牙花、小叶榕(树龄约 60~80 年);保护植物有迁种的毛肋桫椤和刺 桫椤等 。 3 景观敏感度与生态敏感度 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建设良性生态城市是当今城市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莲花山公园位于市中心, 在城市的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 在规划中为使开发利用的项目更适 合本场地的自然环境,更好地保护和恢复本地自然生态环境,我们参考了美国风景资源管理(V
RM)系统,对本场地的景观和生态敏感性进行分析,为其今后的建设利用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让每一处景点能更好的发挥它的效应和潜力。 3.1 研究方法与评价标准 莲花山公园地形地貌丰富,有人工湖和沟谷自然湿地。可结合实地对其地形、岸石、植物、水体 等多元素,从景观和生态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数值为相对的指标,以作为整体规划的依据。 3.2 敏感性分析评价指标与等级 景观与生态敏感性分析是多维的, 而最主要的是物质水平与敏感水平。 物质水平以环境要素为基, 以风景和生态为质,来反映景观的物质条件;敏感水平反映了风景与观者的关系,风景的异质性 越大,对观者的影响越大,所引起的反应越强烈。它是从视觉感、美学、环境的协调性的角度反 映和评价风景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结合实际,针对莲花山公园的现状,运用了美国风景资源管 理(VRM)系统的部分内容和生态学方法,制定了景观与生态敏感性分析评价指标与等级。 3.3 敏感性与规划管理目标 景观与生态的敏感性越高,说明该景观与生态质量越高。敏感水平分 3 等级,A 级为优秀,B 级 为普通, C 级为较差。 景观质量与生态质量的满分分别为 100 分(各 50 分)。 将景观地域分 为 4 个资源规划、管理等级:即保护(R), 部分保护(PR), 可变动(M),较大幅度变动(M M),每个等级的风景地域允许人工影响的程度不同。 由于景观生态的敏感性高低与开发强度相反,即敏感性高的地域,其保护力度要提高,开发强度要 降低。按照上述的等级标准,得出一般的综合评价模式,即敏感水平等级→综合得分→规划管理 目标。 ( 此处有删除) 3.4 敏感性特征与规划方式 遵照“让场地启发规划方式、提取场地所有的潜在价值”的场地规划原则,用敏感性分析来主启 发和支持我们对规划的场地安排与项目设置,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敏感性分析结果也表 明: (1)场地的景观生态敏感性高低交错与场地动、静项目交错相吻合,启发公园总体场地布局具有 动、静相间的格局。在本研究地域内,敏感性较低的区域多位于山角的缓坡区,而愈向公园中心 区敏感度愈高, 从而也形成了由城市人工?半人工?自然的过渡, 游人也有由动--静的区域的活动 的多样性。 (2)A 级景观与生态高敏感区。规划目标以保护为主。本区为莲花湖上游湿地,现为荒野的象草 群落,两旁山林以马占相思和柠檬桉作背景,一片葱郁,并有沟谷地形水有落差,水中草、鱼等 生物丰富。位于其中远离城市的喧嚣仿佛置身于丛野之中。 (3) B 级景观与生态中敏感区。规划目标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本类区域有灯旗峰顶及南坡, 为公园最高海拔 113.37m。视线开阔,同时是以山顶邓小平铜像展开深圳市的中轴线。正前方是
市政府所在,在这里,整个城市的布局尽收眼底,但山顶及南坡都为人工林,林相少,可逐步改 造。 ( 此处有删除) (4) C 级景观与生态低敏感区规划目标以重建良性生态、利用开发资源为主。 4 规划构思 在中国城市建设继续朝着高密度的方向发展时, 同存共居成为莲花山公园重新打造背后的强劲理 念,也是一个重要元素。 包括城市在内的生态系统, 其平衡需靠有机生命体之间相互适应的关系来获得。 群落交错区是两 个群落在一起组成丰富的共生关系。 莲花山公园正是都市生活与自然进程相互交错而创造出互利 互惠的生境例证。 这种体验在很多方面都得以表达且这种模式能得以延续, 如老人晨练区受益于 树的荫凉,地下有机生物通过季节性降雨形成营养富集,水边风光诗意盎然,孩子们在与自然融 为一体时,也满足了天性的好奇心,来到公园的人们都能饱览美景。 考虑到中心城区大公园与周边绿地的关系, 从城市开放空间整体的生态效应与社会效应的角度分 析,大公园的位置、作用及系统联系,应成为辐射周边绿地的城市安全布局核心。例如莲花山公 园与周边行政区、居民区、广场、街道及其他绿地等功能区域形成绿色廊道,结合步行系统,通 过城市安全系统联系起公园与城区, 使得市民能自由安全地往来于公园与居住区、 公园与办公区、 公园与商业区、公园与公园,为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了关怀人的指引,使中心区绿地系统布局达 到理想境界。 莲花山公园的核心理念为“活的绿色博物馆”(Living Green Museum)。一方面,公园力图为 市民在使用园内公共设施的同时能享受大自然的美。 如游人对于清洁水质的湿地的认识, 游人在 公园中呼吸新鲜空气或观赏鸟类和野生生物,这些都是人与大自然融洽的体验;另一方面,自然 功能和可持续利用技术也会重点体现,另外,学校也有机会组织学生来公园游览,学习关于城市 景观和生态的知识,希望莲花山公园的建设能为飞速发展的深圳带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效应。
因此, 同存共居不仅是赋予公园机能与优化生态复合性的想法, 而且还勾画出了公园的构成形式 与功能。 5 景区规划 公园总体布局分为 11 大区: (1) 芳草竞鸢(南面主门区及风筝草坪) 60m 宽的景观人行天桥飞跨红荔路连接中心区与莲
花山公园。从天桥开始就以流线型的铺地与绿化将游人引入公园环境,通过入口广场向东、西两 侧疏导到风筝草坪??市民喜爱的放飞心情的地方。风筝草坪北侧靠山体处设风筝茶室与休息廊, 通过风筝展示、图文介绍等手段提升风筝文化,同时也作为游客饮茶纳凉的休息场所。 (2) 棕榈风情(棕榈园) 休闲空间。 在现有棕榈树+草地的基础上丰富棕榈科树种,形成具有热带风情的
(3) 莲湖泛舟(莲湖景区)
由于现状湖岸线生硬,景观质量差,所以对下游一级湖面进行重
新整治,将现状水泥驳岸改造为草坡软质驳岸,岸线使其更流畅。对旧游船码头也应重新设计, 并在湖边增设景亭。 一级湖与二级湖之间的滚水坝改造为水台地的形式, 为孩子们提供嬉水摸鱼 的水乐园。湖东侧的自然泉眼辟为咏莲池,名曰“出水芙蓉”,水池石壁上刻有咏莲、赞莲的诗 句,泉水从池中缓缓溢出,顺溪流而下。 (4) 芦溪探幽 利用现有湿地景观加以结合, 将三级湖营造出幽深静谧的氛围, 蜿蜒的木栈道在
芦苇丛中穿梭,多种水生、沼生植物如干屈菜、泽泻、水葱、木贼、慈姑、鸢尾、姜花、花叶芦 苇、风车草等创造出自然野趣的生态环境,也为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动物提供了良好的家园。 路旁设置动、植物解说牌、观察庇护所、生态观测站。 (5) 雨林溪谷 如果说西面的莲花湖以“闹”为主,东面的雨林溪谷则让游人进入一片宁静、宜
人的绿色世界。两股溪水从山谷中跌宕而下,沿途设置了生态净水湿地、雾谷、观察庇护所、生 态体验通道等,配合解说牌,让游人在游憩的同时,了解一些有关自然和生态的知识。在湖西岸 有生态教育展示廊,内设标本、实物展示,图片文字展览,多媒体视听室,信息中心,小卖、咖 啡座等设施。 (6) 碧涧采茵(东部园区) 作为紧邻莲花一村、二村的区域,主要为社区居民提供健身娱乐
设施,水系与雨林溪谷相通,使该区与公园内部有机联系起来。 (7) 疏林清月(东北园区) 溪流、茶舍、运动场地、休闲步道、疏林草地等为游人提供了野
餐、聚会、休闲、健身的区域,让附近的居民方便地进入并使用这片园区,顺应地形的溪流创造 了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茶亭“相思茗屋”坐落于小山之上,视野开阔,可近赏潺潺溪水,远观 城市美景。 (8) 晴日暖风(西园区) 现状的疏林草地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只需在此基础之上增设必要的
休闲活动设施,即可为周边居民营造一片美丽的“后花园”。“碧涓花溪”在葱郁的山林背景的 映衬下,溪水涓涓,鲜花盛开,蝴蝶纷飞。营造出多彩迷人的景色;“曲径旱溪”在旱季和雨季 呈现不同的景观; “鸣翠谷” 则利用现状植被、 地形俱佳的条件营造成飞瀑叠泉、 鸟鸣花香的 “世 外桃园”,水边有茶室、木平台,可游可憩,沿登山小径而上,可达宋代古墓遗址。 (9) 草暖花坞 该区是公园西部的主要景区, 主要功能是观花、 卖花、 生产。 临街面辟出水面,
使公园景观向城市渗透,跨水的人行景观通道,为游人创造出与其他入口不同的进园感受,也为 春节花市的购花人群提供了便捷顺畅的交通条件。 大型的观赏花圃是花卉的主要展厅, 也成为公 园西面的标志性建筑。 (10) 莲峰挹爽 (山顶平台) 市区景色。 (11) 莲峰常青(映山红云、西岭落晖) 通过林相的逐年改造,完善丰富林地的生态结构,提 目前要解决的问题是为山顶的游客提供更大的休息场地和避雨设
施,以缓解平台的压力,规划中考虑在平台东侧增设休闲平台,附带小卖和避雨设施,且可远观
高物种的多样性,增加季相变化。增加林中健身步道和观景平台,为游人提供登山的条件。局部 设置自然生态景观体验走廊, 通过不同高度的林中栈桥, 穴屋等形式让游人走近自然, 观察自然, 增强环保意识。
6 园林中建筑设计的概念 依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结合自然、 整体设计, 即任何事物不能从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中分离出去, 在包含自身在内的总体环境当中, 用设计去表现自身同自身以外所有事物的关联和联系, 去发现 这些关系所产生的新的全体,即强调环境的整体合一性。在莲花山这一特殊场所中,建筑首先要 不破坏环境, 其次同周围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作用, 第三应深入体现建筑和环境之间的整 体感。 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南亚热带气候特点,模仿自然结构的高效率,利用地方材料建造建筑,充分 认识自然通风和遮阳的必要性,坚持适应于气候的设计思想,建筑细部采用传统概念的百叶窗、 遮阳构架和木板帘并结合新技术与新材料, “体现现代建筑的技术和乡土建筑的智慧” (柯布西 耶语)。 7 总结 总之,构建莲花山公园的“活的绿色自然博物馆”格局,这对自然生境已越来越被人文景观殖民 化的城市,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为了“生态可持续景观(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la ndscape)”、保护生物多样性,还是可持续发展,景观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是最理想的尺度。 深圳莲花山公园为城市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创造了互惠共生的条件,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在公园 里得到充分体现,并贯穿到园林设计当中。和谐共生是提升莲花山公园的主要理念,包括城市在 内的园林绿地生态系统靠生物有机体之间的适应关系来平衡。 莲花山公园就是用这种人与自然的 和谐共存的创意,为深圳市民创造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活”的,具备生物多样性的绿色自然博 物馆。 8 尾声 深圳市北林苑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是具有国家甲级资质证书并取得国家权威机构颁发的 ISO9 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新型企业,成立 10 年来,充分发挥北京林业大学教育科研为 社会服务的作用和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及水土保持专业人才的优势, 完成规划、 设计及景观监理项 目 300 多个,其中获奖 12 项,有 11 项曾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李鹏、 朱?基等的视察,曾被深圳市授予优秀设计公司及深圳市水土保持优秀规划设计公司称号。
第八篇
宿舍中庭设计方案构思
作者:landlj 根据心理进化论的观点, 人类对大自然所作出的最表层、 直接、 第一的反映是情感上的, 不是认知上的,在情感反应的基础上,才有了思维与记忆,意识与行为。正如你所说拍 电影是创造一种场景感受,现代神经心理学也证明这一观点。 中庭环境要给人的情感感受 透过明净的玻璃门窗,丛丛的翠竹青翠欲滴,踩在洒满斑驳竹影的林间小路,深入 竹林的海洋,感受绿波荡漾,闲坐竹下,洗尽一天的疲劳,静静欣赏竹子秀丽挺拔、高 风亮节的风姿,品味其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品质和情操,汲取其精神的力量,洗涤人
的灵魂和思想,使其得到升华。人们不由自主的吟出诗人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 无竹”的佳句。 中庭现状 中庭面积约为 670 平米的庭院,矩形,长 29 米,宽 23 米,四周由建筑围和,南, 北,西三面高 16.430 米,东面高 7.090 米为主入口,两个侧入口与其相联,西侧有一 个入口,宿舍约入住 900 人左右,中庭是封闭的外部空间,与餐厅和超市相联接,所以 首要解决中庭的交通功能。建筑的主要功能是供员工生活休息,中庭主要服务对象是在 温泉城的普通员工,要解决他们停留、休息、交流、观赏的功能。中庭四面围和,感觉 比较狭小,封闭,要解决小中见大的问题。温泉城的大环境是以会议、度假为目的的现 代生态园林景观(优于一般城市景观),如何于统一中寻求个性,解决景观的可识别性 问题。 设计构思分析 通过多种物质的形式、色彩和质感传达同样感受的信息,将所有的存在物连续为一 个整体景观,营造一个山中幽竹意境空间。 1. 交通分析
1.1 运动与通路 根据运动与通路研究,人们的动行为分为紧张的运动与放松的运动,有明确目标的 运动是紧张的运动,道路需快捷简短,因此采用直线道路解决。通过十字形交叉多节点 放射性步道网络解决交通问题,边缘的道路为人们提供散步,观赏等放松运动的通道, 满足人们不同的运动需求。 1.2 引导性 西侧原有廊道的改造,出口处各增加一个三角形铺装,明确完善了空间的功能,空 间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起到引导人流的作用。 2. 空间分析 2.1 空间的小中见大 东方园林通过空间的曲折幽深,空间的渗透,空间的多层性来实现。 西方园林则通过多节点放射性的视景网络和步道网络以及几何图案来实现。 两种手 法的本质都是通过视觉和空间的变幻产生一种更为丰富,深远的空间体验。我们采用 9 0 交叉方格网交通系统多节点放射性视景网络,南北两侧条状翠竹景观,成为十字交通 轴的对景, 人在通过时有景可看, 遮挡墙体与铺装的交接处, 场所空间的边缘由实变虚, 增大视觉空间体验。
2.2 空间的采光问题 利用有限的自然光,,通过把一片完整的竹林用直线开出一条条的光通道,使空间 变的灿烂而愉快。班驳的竹影随太阳高度的变化而时刻变幻,镜面的花岗岩,嵌入地面 的光带材料的反光折射效果,空间内的景物进行新的视觉重组,视觉信息量的增加,使 空间丰富而明亮。 2.3 可用的户外空间 作为一个中庭,应是一个非正式的交流场所,具有良好的可进入性,能让人驻足停 留,可在其中漫步的自由,轻松的交流空间,90 交叉十字交通主轴的边缘形成一些静态 的空间,依据距十字交通轴的远近而渐变,距十字轴的愈远静态空间的功能愈明确,形 成动态的,过度性,静态的不同空间,在统一的基础上最大可能的解决人们对不同功能 空间的需求。方形树池宽 0.45M,高 0.5M,可以供人停留休息。 2.4 空间的可识别性与观赏性 中庭的环境与温泉城的环境通过追求景观意境(生态的,原生的森林)的一致性而 达到统一的目的。通过规则式与自然式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实现景观的可识别性,通过 方形元素(镜面森林绿花岗岩树池与翠竹的组合)重复组合,加强人们的空间印象,达 到易记易识别的目的。规则的几何图案为顶视提供了极佳的观赏景观。 2.5 空间的质感 质感感受同样要为意境服务,整个基面以暖色(黄木纹)为主基调与建筑立面喷涂 色调和谐一致,表面粗糙的质感朴实,厚重营造山林的意境。镜面冷色调的树池与基面 形成强烈的对比、材质的粗糙与光滑同样形成强烈的对比,空间具备雕塑感,树池犹如 从土中生出,绿色的竹子与树池连成一个生命体色调的统一,明暗的对比,本身既有统 一,又有变化。铺装上嵌草带与森林绿树池连接形成绿色的网状图案,石板,草坪构成 象征的山体肌理。 3. 构成与景观序列分析 景观序列是强化的序列,竹林高度 5m、6m、7m、6M、5M 弱强弱的节奏韵律来实现。 通过同种元素的尺度递增的序列变化,人对整个空间的感受逐渐加强。以方形为基本母 题,使得庭院成为建筑空间的延伸,斜向交叉方格网交通系统,节点放射性视景网络、 庭院中同组元素的重组产生一个强化空间。 4. 生态功能分析 竹林的制氧能力比同面积的落叶乔木高出 1.5 倍, 防噪吸尘作用强于一般绿化植物。
养护管理简单粗放,具有很好的自繁性。 5. 文化内涵分析 竹子享有“岁寒三友”及“四君子”之一的美誉。古人形容竹子说:“竹子有清脆 欲滴,四时一贯的色泽之美,也有潇潇的音韵之胜,更有含露吐雾,滴沥空庭的意境之 妙”。 中庭选用竹子,想创造一种感受,这种感受是基于中国传统的文化赋予在竹子 潇洒、高节、虚心的文化内涵,使观赏者通过物镜的感受而联想起意境的感受塑造一个 清幽宁静的空间。竹子四季常青,可雅俗共赏。 第九篇 15#地商业街设计方案构思 作者:landlj
1 商业街现状 本商业街位于 15#地别墅区北侧入口处,主要满足 15#地业主及对面高尔夫别墅区 业主日常娱乐购物,文化休闲等活动。15#地北临环城主干道珠江南环路,是 15#地别墅 区的入口,是人流聚集的一个主要场所。建筑用地约 6700 平米,采用东西方向排列, 以入口为中洲对称布局, 建筑立面采用了塔楼, 骑楼, 雨罩的元素使空间产生新的划分, 室内空间既设置了集中商业,又有零散店铺,是西方现代 MALL 与中国传统商铺的有机 组合。 这个聚集包括 要解决的问题: 解决商业街的繁华气氛于别墅的宁静气氛之间的冲突问题。 解决商业街车行交通空间与步行交通空间的隔离的问题。 解决商业街的平直单调,感觉很长,很枯燥的问题。 解决商业街的历史人文记忆的缺乏。 总体构思: 以景观意境为线索,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运用轴线对称布局,采用点,线, 面成景的方式,参照所处位置及不同功能分割空间,营造一个多功能的,舒适的,令人 愉悦的具有纯正法国浪漫气息的娱乐购物,文化休闲的街道环境。 构思的基础:
据心里进化论的观点,人类对大自然所作出的最表层,直接的,第一的反映是情感 上的,不是认知上的,在情感反映的基础上,才有了思维与记忆、意识与行为。就像电 影就是在创造一种场景感受,现代神经心理学也证明这一观点。 方案的室外空间设计以传统江南古镇的模式来构筑整个商业街, 从历史发展中形 成小镇商业街和传统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作了深入分析,如人流和街道的关系,河与街与 住宅的关系,总结出一个空间的模式,运用到我们的商业街中来。将一个古镇的街空间 融合到我们的商业街中来, 使其不仅有现代商业街的时代气息, 又蕴含原始的在几十年、 甚至几百年间长出的空间, 这些空间承载着政治、 经济、 文化以及人的生活方式的信息。 我们认为街是随着人们交换产生与贸易的发展而逐渐生长的, 它是由人们的生活需 要而产生的一种商业形态,我们通过将街切割、打碎、重组再造的,运用我们以景观意 境为出发点,寻找适宜的尺度,通过空间变化的重组,营造一条生长出来的街,通过各 种元素,铺地、雕塑、喷泉、植物来解决商业街的标识性。 我们认为街是人们行走,徜徉、休息、交流的开放空间,我们避免西单大街改造的 那样的误区(人可以自由徜徉的街巷被大大拓宽成便利车行的大街,人群从街上被挤到 过街天桥,或人们已被车流逼迫到某个区域,已不可自由徜徉,人的愉悦心情也就消大 半, 一条街道变成了一条车的河流, 所以我们区分空间, 使人与车的矛盾得到最大解决, ) 我们方式是通过高差解决人车分流。 景观的意境: 远远的你能听到时高时底,时缓时急的交响曲,,迫不及待的走近观赏,法国凡尔 赛宫式的水池上面跳跃着奏出欢快的乐曲,顿感精神倍增,两侧高耸的塔楼同样透露出 法国的浪漫情调,中间高贵典雅的欧式拱券门诉说着你的不凡身份,走过林荫道,银铃 般的笑声传来,穿过拱券门,旱喷泉广场上孩子们在玩耍嬉闹,走过嬉闹,开阔的草坪 树木郁郁葱葱,人们无拘无束的躺在草坪上,三五成群的聊天,孩子在草地跑来跑去, 临水栈道的长椅上,一对对情侣静静欣赏远处的晚霞。 一. 交通分析 运动与通路: 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运动心理,把紧张的运动与放松的运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沿河 散步道给人们提供一个可以曲折,延长的运动线路,放松休闲的观赏景观。 采用坡道设计,提供带轮的步行交通,使设计更加人性化。确定适当距离的关键不 仅是实际的自然距离,更重要的是感觉距离,通过景观节点的设置,景观设施来丰富人 们的视觉感受,单调平直呆板的街道虽然很短,人的心理感受距离却很长。 人车分流: 通过竖向的变化, 使行车道路与人行处于不同高差, 人在商业街的购物会感觉安全,
真正营造一个休闲,自由徜徉的街道环境。 二. 空间分析 商业街的主要特点是因商业店铺的集中而形成了室外购物、 休闲、 餐饮等功能空间, 基于商业街的店铺特色,决定了其设计的核心就是让空间有用而舒适。根据调查,一般 商业街的尺度,都控制在 8-12m 左右,而这又是针对两侧都是店铺的商业街,15#地的 商业街是单侧式的,在商业建筑前约 19m 宽的范围内,要满足停车,行车,还有步行的 功能,所以商业街前面的步行街尺度定为 5m 宽,又考虑到车行对人流的影响,利用竖 向高差的变化将其划分成两个不同的空间。 在根据建筑的轴线在相关节点上设置种植坛 形成景观序列,根据建筑的收放控制台阶的收放。 三. 景观节点 以景观意境为线索,按其所处位置的不同及功能的不同,大小设置三大景观区,它 们既相互联系又具统一性,通过轴线的控制来实现。三大景观区为:入口广场与商业街 区,旱喷泉广场区,邻水大草坪区,分别满足人们的购物娱乐,休闲的功能,动静分区 的过渡功能,人们交流休息思考冥想的静态活动功能。 四. 色彩分析 建筑的立面以梨黄(明亮)为主色调,门窗饰线,铁艺栏杆用白色或木色,建筑功 能入口用骑楼来区别,色彩为红色砖墙(仿红色砖墙瓷砖),其整体为明亮的暖色调。 设计的铺装,小品,附属设施等都采用暖色调设计,形成从色彩上达到统一的效果。 五. 停留区域与心理学边界效应理论 边界效应理论指出:森林,海滩,树丛,林中空地,建筑广场的边缘,建筑的凹处, 柱下等使人们喜爱停留的区域。 我们在商业街设置休息的座椅, 给人们提供驻足, 停留, 停下来与人交谈,停留一段时间的动作诱因。 爱德华·霍尔在《隐匿的尺度》中指出处于边缘或背靠建筑物的立面有助于个人, 团体与他人保持距离,是人们安全心理的需求所致。我们要紧两创造多层的边缘。 人的活动是从内部和朝向公共空间的的中心的边界发展起来的, 通过孩子们总是现 在门前聚集一会,然后在开始游戏并占有整个空间。 弯曲的街道使步行变得更加有趣,且再见少风力干扰方面是由益处的。 变换的接到空间,小型广场的穿插使步行网络的心理距离变短了。 人在步行时都爱抄近道,人们走捷径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 哥本哈根的一处广场记录,每一个人都沿最短的线路穿过广场。 开场空间中的步行线路,横穿空间中心是不舒服的,眼空间的边缘既可以体验到 大空间的尺度,又能欣赏道街道或空间边界的细枝末节,令人赏心悦目。 台阶是打断步行节奏的破坏元素,我们采用平缓的坡道替代。
商业街入口广场 避免目的地路程的一览无余,更要避免可见目的地而不得不绕行。可见目的的时要 遵从简捷的原则。我们规划的直角使用功能是不方便的。 15#地商业街入口广场北侧是温泉城的一条交通主干道 A 线, 南侧是整个 15#地别墅 区, 建筑用地约 6700 平米, 这是 15#地别墅区的主要入口, 是人流聚集的一个主要场所, 这个聚集包括购物,娱乐休闲和享受生活! 商业街的理想气氛应该是使人觉得亲切、放松、平易近人、有人情味,使人有愉悦 的消费心情, 而不是单纯的行走空间, 人们在其中流连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体验和休闲! 入口广场除了应该烘托建筑的特色与气势, 更应该是一个适合人们停留的、 开放的, 水与绿地交融的公共休憩场所。 第十篇 【zt】东南大学江宁校区住宅区景观设计说明 住宅区的建设方兴未艾, 创造一个高品质的住宅社区, 帮助人们塑造一种新的生活意识, 更是住宅区发展的趋势。用爱心帮助人们释放终日的疲劳和紧张,用灿烂的阳光、树林 去培育和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住宅区的品质和空间素质,是景观设计的目的。 住宅区的景观特色,区域性的体现,文脉感的发掘以及与现代化社会的有机融合是此次 景观设计的关键。
一、 项目概况及现状条件分析
1. 工程概况 东南大学江宁校区住宅区(以下简称江宁住宅区)位于江宁开发区西北部,占地 3 42 亩,总建筑面积 26 万平方米,1560 套住宅。按住宅区规划设计说明,容积率 0.91, 建筑密度 14.97%,绿化率 77.08%,是一个低密度,高绿化的纯住宅小区。 2. 规划依据 (1) 东南大学江宁校区住宅区规划设计 (2) 东南大学江宁校区指挥部“关于对住宅区景观设计方案的 调整意见”。 (3) 国家及地方有关设计规范。 3. 区位条件 江宁住宅区位于机场路以西,秦淮西路以南,麻田路以北,将军北路以东,距江宁 开发区中心(百家湖)2.5 公里,其北侧为“左岸名苑”别墅区,西侧为香港运盛房地 产开发的美之国花园商场,西与东侧分别是金陵饭店和万科集团开发的高档房地产项 目。地理位置相当重要,是整个江宁高尚住宅区集团中重要的一链,是东南大学进入江
宁区的第一站,也是南京大都市延伸发展的重要一站。 4. 自然条件 此区四季分明,属季风气候。动机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 均气温 ,最低气温 ,月均最高气温 ,日均最高气温 ,年降雨量 ,降雨期一般集中 于 5—7 月。 场地大部分为平地,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单一。唯其东南侧有一土丘。 5. 人文资源 东南大学是一所蕴含百年历史文化的传统名校, 1902 年三江师范学堂发展至今, 自 已形成自身殷实的校园文化底蕴,求实创新的校风,开放能动的开拓精神,科学理性与 人文浪漫的情怀等校园品质,给作为校园延伸的江宁住宅区注入丰富的文脉精神。 二、 规划设计原则及目标
1. 规划设计原则 江宁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是为在满足现代生态学、美学和场所的精神特征的理想 生活家园外,探索住宅空间环境与景观文化意境结合的表达方式,使之不仅满足业主对 高品质生活的向往,更为业主提供广阔的沟通平台和人性化的情感空间。 (1) 因地制宜,凸显地方特征。 通过采用适地适树的种植原则,及地方材料的选用,突出地方性特征。用地的条件 和特征是景观设计的素材来源。 (2) 以人为本,满足多方需要 住宅区景观应对不同人群的多方面需求作出积极响应, 以环境和空间特征对人实现 主动的接应,争取最大程度的亲和,使之成为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共存”思 想的户外空间。 (3) 以绿为主,倡导生态建设。 以多层次的绿化生态环境组织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交融的生态空间,提倡多种乔 木,合理搭配花灌木及地被。 以生态环境意识为指导,使行为环境与形象环境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尊重自然生态环 境。 (4) 贴和时代,彰显现代社会生活文明特质。 作为生活在现今社会环境中, 景观设计在思想及形式上应符合现代人的思维模式和 审美情趣,体现住宅区中人与自然的重新思考和定位。 (5) 放眼未来,注重可持续发展。 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全球主题,节约能源,保护自然生态,尽量采用生态技术。 2. 景观规划设计目标 /...立足于住宅小区的景观空间,通过自然条件的改善,人文环境的设立以及绿化空间 的形成等多元素交织和介入,实现绿色自然的人居环境,构建出一个意趣生动,内蕴丰 富的人与自然及文化的多角度、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及休憩场所,让繁华都市的人们回到 有自然意味的家中平静地获得甜蜜,使之不仅有平静浮躁心灵的功能,还兼有陶冶情操 的作用。
三、总体构思
1. 总体景观环境整合 江宁住宅区以校区文化的延伸作为精神线索,以绿地、自然、阳光的人居环境为主 题,对小区的中心绿地,各组团的绿地环境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以达到充分整合环境资 源,提升小区环境品质的目的。 江宁住宅区将山、林、风、景四方面的环境进行整合。 ·山:结合现有地貌条件中的山丘,充分利用竖向高度,使景观具有强烈的控制性和空 间层次的叠落,给人以丰富的视觉形象和城市山林的美景。 ·林:结合绿化树种的多样性,常绿和落叶乔木的对比特征和丰富的季相变化,以乔木、 灌木,低矮灌木,草皮四个竖向层次全方位的反映自然生态特征,满足绿色自然阳光家 园要求。 ·风:注意各空间的穿透与连通,形成空间走廊,较好地解决环境小气候的问题,为住 宅小区赋予强烈的自然环境的色彩。 ·景:设计景观时考虑到全方位、多角度的视觉空间效果,处处有景、步步有景,步移 景异,为住宅小区打造出高品质的园林化美丽家园。 2. 景观设计的空间脉络结构 (1) 整个江宁住宅区在总体景观布局上由一心三纵两横的空间脉络结构组成, “点、 形成 线、面”有机组合的各式景观空间。 · 一心:“面”的景观绿化,指住宅区东南侧的小山丘,依其地势特征及景观形象, 命名为枫鸣山,山上广植高大枫场,形成绿荫蔽日的山野景象,以象征志向高远之人聚 集之地。此区以自然风貌为主,山路蜿蜒,草茂林深,是整个江宁住宅区的中心绿地。 此区有凭栏拾梦,红叶叙秋,林森鸟鸣景点。 · 三纵:指由住宅围合而成的南北向的狭长景观空间,是住宅区内人们主要的交往空 间和景观共享空间。这部分景观空间由绿化和硬地交错而成,同时设置众多小品建筑, 并赋予其不同喻意,为不同人群的多方面需求提供不同的活动场所。既有自然美景的再 现,又有阳光居室的感受,是可赏、可玩的优美景观空间。根据位置、形式、内容的不 同分别设置野岭滴翠、青枫绿屿、风华正茂、翠碧连廊、香榭遐思、环野戏石、琴音鸣 石、横林戏沙、飞泉映月、翠园幽曲、雅乐畅春等众多景点。 · 两横:指住宅小区内东西向两条主要道路及其形成的绿带,它不仅将三条纵向的景 观环境空间相互连接,还是园区内主要的交通空间,为方便到达任一组团的住宅提供了 便利条件。此区以行道树为骨干,穿插小广场和小型集中绿地。其间有吟林花苑,翠龙 入海,楸林绿巷,碧野芳庭等景点。 四、设计手法及景观特征
1. 设计手法与实践 (1) 寻找视线的延伸线, 最大限度地扩展小区内部空间渗透力。 景点紧靠视线的延伸线, 让人们感到小区景点的丰富多样。
(2) 大量运用错景、对景等设计手法,让小区内各景点能够相互借用,多层次地烘托小 区的庭园气氛。 (3) 充分运用小区现有自然地形及空间的多样组合, 完成对小区景观的多元化定位及多 功能约定。 (4) 在优势地点采用“水”的动态处理手法,增添小区园林的活力。 2. 景观特征 (1) 对比统一 景点处理——突出虚实对比、动静对比、人工与自然的对比; 植物配景——突出季节对比,色彩对比。 造景材料——突出强烈的质感对比。 软硬体处理——建筑物等硬体规划的排列与环境软体自由曲线美的对比。 (2) 生态设计,运用植物、地被、天然块石等自然要素对主题景观进行衬托,使环境更 具亲和力,更具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3) 景观空间丰富,有曲线、有直路,有精致的小庭,又有开敞的沙地,有木质的场地, 又有儿童活动的软土,不同的景观空间留给人们不同的空间感受,体现了“以人为本” 的原则。 五、种植设计
植物景观设计在整个景观环境设计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是整个环境设计的核心 内容之一。 1. 原则 (1) 注重物种的多样性,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林木的生长习性,形成乔、灌、地被、草 的多层次,常绿与落叶树种相结合的多样绿化景观。 (2) 因地制宜,塑造多变景观。注重人在不同空间场所中的心理体验与感受的变化,从 多方面着手,形成疏密、明暗、动静的对比,创造出丰富的植物空间围合形态。 (3) 注重植物种植的文化性原则, 通过植物配植和群体寓意, 强化园林空间的景观感受, 提升整体景观空间的文化品味。 (4) 树种选择以适地适树为原则,注重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的结合,强调近期与远期兼 顾的绿化效果及特色景观空间的形成。 (5) 有效地减少日后的维护成本。 2.目标:美化、彩化、香化、净化;四季有花,四季常绿,春花秋叶。 3.分类 (1) 车行道:以常绿乔木为主,下植耐荫常绿开花灌木,营造浓郁的带状景观。以香樟、 广玉兰、杜鹃、金叶女贞等植物为主。 (2) 人行道:以落叶开花、观叶的大乔木为前景树种,常绿乔木为背景树种,营造人行 景观路,达到春季观花,夏季遮荫,秋季观叶,冬季有充足的阳光的效果,以樱花、银 杏、白玉兰、马褂木、合欢、榉树、栾树等为主。 (3) 块状绿地的背景树以常绿树为主,雪松、香樟、女贞、广玉兰、杜英等。 (4) 宅间景观:以落叶大乔木形成上层界面空间,常绿阔叶树种为背景树种,选择花色
鲜艳的植物作为主要景观树种,同时通过不同组团间的植物搭配的不同,塑造不同的季 节景观。以紫薇、海棠、西府海棠、丁香、月季、杜鹃、山茶、琼花、木槿等为主。 (5) 地被花卉:采用可上人草坪与缀花草地相结合的形式,增加人们亲近自然的机会。 主要景观植物有:百慕大、黑麦草、高羊毛、马蹄金、过路黄、萱草等。 六、景点设计 凭栏拾梦 林森鸟鸣 红叶叙秋 飞泉映月 翠碧连廊 香榭遐思 环野戏石 青枫绿屿 野岭滴翠 美丽的家园 风华正茂 翠龙入海 琴音鸣石 横林戏沙 吟林花苑 翠园幽曲 雅乐畅春 楸林绿巷 碧野芳庭
林中之凤凰—杨凌凤凰小区绿地设计方案说明书
1 基地概况 凤凰小区位于中国农科城——杨凌的北面,正处于长青路与凤凰路交叉口的陡坡 上, 最北面与最南面的住宅楼高差达 18.63m。 小区北面为一电子塑胶厂和葡萄酒工业园, 南面为一小学及牛场,东面为当地农民居住地,西面为一化工厂和家具厂。所以,从小 区的选址上来说,并不是特别理想,但又由于小区基地的高差,又构成了小区独有的特 点。本小区绿地设计包括了位于小区最西北角的凤凰大酒店,总占地面积 52605.69m2, 规划绿地面积 16839.08m2,绿化率达 32.01%。 2 设计构思 凤凰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瑞鸟,是白禽之王,四灵之一。据说,凤凰为五行中离火 臻化为精而生成的,它的头像天,目象日,背象月,翼象风,足象地,尾象纬,可见它 是天地之灵物。而古人又以其首羽为德,翼羽为礼,背羽为义,肩羽为仁,腹羽为信[1] ,视为五德的象征。在中国的民间,凤凰的吉祥图案经常出现于民俗喜庆活动中,以渲 染`喜庆气氛,美化家居,表达人们的祈福致祥,幸福祥瑞的愿望。 该设计方案借凤凰的祥瑞之意,以植物造景、景观处理等手法来体现人们良好的祝愿, 在小区中营造一种喜庆、祥和、吉祥、合家欢乐、家居美满、休闲的气氛。为表达这个 立意,该设计主要采用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处理:①在小区主入口,以“丹凤朝阳” 模纹花坛,象征美好的未来和光明的到来;以“凤凰献瑞”花坛与柱的组合来象征凤凰 的“仁、义、礼、德、信”的五种美德[1];②在凤凰大酒店前广场上设立“百鸟朝凤” 雕塑,象征兴隆与蓬勃;③在主要树种的选择上,采用了开花繁茂的小乔木,以红花槐 为小区主要行道树,以此来代表凤凰在理念上之意。④在主要花灌木的色彩选择上,以 红色和金色为主,以表达凤凰的主色——红色与金色,以示喜庆;⑤利用小区特有的地 形高差以及道路较迂回的特点,在小区外围种植的高大乔木,小区内种植种类各异的花 灌木,使人行于小区中有置于崇山之感,以表达小区有如林中之凤凰之意。 3 总体设计 本小区绿地设计由于包括了凤凰大酒店的绿地设计和小区内部的绿地设计两部分,
所以在设计时将这两部分形成不同的特点。在酒店绿地设计部分,主要着重处理了酒店 前广场的景观设计以及酒店的后庭院绿地设计,以满足酒店自身的功能性和观赏性要 求。 在小区内部的绿地设计部分, 根据统一规划和布局协调原则, 将小区分为道路绿地、 宅旁绿地、周边绿地三种类型,并根据建筑群组合的不同,布置小块公共绿地,以方便 居民就近使用。同时,还主要处理了小区的主入口绿化。小区绿化树种主要选择无剌、 毒、臭、有香气的乡土树种,以花叶乔木为主,并配以观赏性强的花灌、宿根花卉、草 坪、花坛等。由于小区的西、南、北面为化工厂、电子厂等工业园,故所选择的这些树 种大都为抗污染性强的树种,对 SO2、CL2、HF、乙烯、氨气等具有很强或较强的抗性。 小区的休闲设施除了在唯一一块小型集中绿地上布置了花架、椅等园林小品外,利用住 宅与围墙、宅前宅后较大的庭院部分等,见缝插针地设置小型的休息与儿童娱乐设施。 从总体上讲,小区内的绿化以植物造景为主进行布局,利用丰富多彩的绿化植物材料, 使居民的居住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同时通过绿化,使小区内的各个建筑物单体,联结 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4 凤凰大酒店绿地设计及植物配置 酒店的绿地设计就如前面所说,分为酒店前广场和酒店后庭院两部分。 4.1 酒店前广场绿地设计 酒店前广场的主景为雕塑水景群, 雕塑形为两只姿态飘逸的凤凰, “为百鸟朝凤” 名 , 意为喜迎远方来客,象征酒店的兴隆与蓬勃。雕塑主色为红色,衬以白色的酒店主楼背 景,更是分外鲜明,在雕塑基底,是弧线优美的模纹花坛,恰如凤凰自身优美的背弧线, 分别种植大量的金鸡菊、侧柏、金叶女贞。大片的黄色与绿色植物簇拥着红色的凤凰, 格外夺目,更加上与花坛联成一体的矩形喷水池以及东侧的弧形喷水池,成为凤凤凰大 酒店的标志。当有客自远方来时,喷泉涌动,音乐轻叹,像似凤凰低语,盈盈迎客。 广场的东北部为一块 812m2 的绿化停车场。与平常的绿化停车场不同的是,该停车 场设置成停车道与种植池依次排行的设置形式。这主要是为了一方面可以为车子遮荫, 一方面可利用所选取的树种黄栌形成群植的效果。黄栌是一种美丽的园林植物,初夏后 有淡紫色毛状的花梗宿存树梢很久,成片栽植时,远望如万缕罗纱缭绕林间,秋季叶变 红,格外鲜艳夺目[4]。这又形成了酒店的一个亮点。另外,在酒店西侧通往后庭院种 植了一整排的樱花,又形成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 4.2 酒店的后庭院 酒店的后庭院主要是为酒店的职工和客人休闲、娱乐之用。庭院中设有一条较短的 专门道路(2m)以连结职工宿舍与酒店主楼,以便职工方便、快速进出酒店。其它道路 (1.2-1.5m)较为迂回,以体现园林道路的特点。在该庭院中设置了一座 4.5m 宽的四 方亭,作为庭院的主景。该四方亭处于庭院的重心地段,北部连结一座曲尺形的花架, 前部为一片嫣红的红花酢浆草以及一方形水池。如果有客人从花架走来,经过葱茏的竹 林形成的较郁闭的空间,一到四方亭,眼前就见一片嫣红与一池汪水,再往远是层次跌 宕的住宅楼,视野开阔,那定是舒畅无比。在庭院中还设置了两块休息地,一块是亭子 西南侧的一小块铺装地,其周边用花池、坐椅以及灌木围合成较封闭的空间,以供较私 密的安静休息与活动之用。另一块是距亭子东面较远的一小型广场,其北侧圈以柱椅, 一方面可表明功能与地界的分隔,另一方面可供人休息。这一块广场可作为人们的跳舞 等小型活动之场所。 庭院的树种主要选取了大乔木,如棕榈、银杏等。这主要是以利于酒店内部的视线
通透,使酒店内部特别对于处于低层的人来说,可得到较大的视野。另外,配置花叶优 美的花灌木如郁李、 八仙花等, 以及具有芳香气味的海桐等, 再配以低矮的红花酢浆草, 以从层次上、色彩上、味觉上体现植物美。从总体上看,居于一层的人们可在庭院中得 到很好的通透视线,而居于高层的人们又可得到良好的俯视效果。 5 小区绿地设计植物配置 5.1 小区入口绿化 该小区的主入口设在西部,次要入口设在北部。本设计对小区的主入口进行了重点 处理,设置“丹凤朝阳”和“凤凰献瑞”模纹花坛,以加强凤凰小区的意义。主入口的 南侧本是留出的面积较大的绿地,而北侧是一块面积为 900m2 停车场。为使这两者有机 地结合,将南侧设置成“丹凤朝阳”的模纹花坛,以一块直径为 10m 的红叶小檗块象征 朝阳,以线条简洁、流畅的金叶女贞和侧柏构成的带状植物块象征凤凰,其背景为高大 的雪松以及绿色的小蜡和草地,寓意小区的吉祥、如意、家居美满、幸福。而北侧沿路 设置了南侧凤凰的五条尾羽,用矮牵牛、金鸡菊、扫帚草的层层铺设,体现凤凰的绚丽 之美。在五个花坛中放置 5 根高 4m 的柱子,以象征凤凰本身所代表的“德、礼、义、 仁、信”五种美满(寓意天下太平)。五柱的背景——停车场则处理成有五条长条形的 绿草地以及格子块草地,使其平面与立面上有个极大的反差,却又被植物与材料相统一 起来。入口的这两个处理,从寓意上和图案上都互相融合,成为一体,使得凤凰小区的 意义更加加强,而且附近的住宅楼又可俯视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小区的次要入口作了简单处理,但又以一丛植月季来强调入口的功能。 5.1.2 道路绿地 该小区的道路系统由居住小区道路和住宅小路组成。 以小区的主入口开始东西走向 的道路与从小区次入口开始南北走向的道路构成了小区的主要道路, 路宽为 6m。 该条居 住小区道路主要采取了规则式的植物配置手法。主干树种为开花繁茂的红花槐。由于红 花槐 6 月开红花,9 月秋叶变金黄,甚为美丽,故被选择作了该凤凰小区具有象征意义 的树种。在树干低层配置麦冬,沿路形成一条连贯的绿带。红花槐与麦冬的组合,既富 有层次,又具有特色;既能在夏季遮荫,又在冬季不遮挡阳光,体现出小区主要道路的 特色。 住宅小路主要采取了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植物配置方式, 主要选择了开花繁密 的树种,如合欢、棣棠、平枝木旬子、太平花、木槿、迎春等。为了形成不同景观,也 便于识别家门,每条路选择不同的树种,不同的断面种植形式,使每条路各有个性,并 且在一条路上以一、二种花木为主体,分别形成合欢路、桂花路、棣棠路等。考虑到住 房的通风透光问题,在住宅小路的北侧即是住宅楼的南侧,种植开花小乔木,而在住宅 小路的南侧种植低矮的耐荫、 半耐荫或具有一定耐荫能力的花灌木、 宿根花卉组成花境。 所采取的花灌为低矮具有香气的种类,如:太平花、海桐、丁香等,草本植物有玉簪、 鸢尾、春兰等。另外采用不同的栽植方式,如群植、对植,既方便识别各幢建筑及家门, 又形成了丰富的景观。 在布置这些绿化植物时适当后退 0.5m, 以便必要时急救车和搬运 车驶近住宅[2]。 为了避免阻挡人们骑自行车的视线,在道路的转弯处不种植绿篱,而是种植了低矮的草 本花卉。 5.2 宅旁绿地 5.2.1 南区宅旁绿地
在本设计中,根据小区自身的特点,将宅前宅后空地分为了各具特色的两种宅旁绿 地。以东西走向的主干道为界,其以南,由于住宅楼处于最低的标高上,但具有极远的 视野范围,而又由于本身绿地面积所限,不可能安排较多的活动设施,故将这片面积的 宅旁绿地处理成以种植高大乔木和草坪为主的类型,以形成宁静、高远的气氛。在这个 区域中,在住宅楼向阳的一侧,种植高大的落叶乔木,如银杏、荷花玉兰,以利夏季遮 荫和冬季采光,在住宅楼的北侧种植草坪或几处耐荫的花灌。高大的乔木都植于离建筑 物 5-7m 以外处,以免影响室内通风[3]。为了阻止西晒,根据住宅楼西侧绿地面积的大 小,采取了两种防西晒的方法,如果绿地面积小,则种植爬山虎,起到垂直绿化墙、有 效降低墙面温度和室内气温的作用。 如果面积较大时, 则在西墙外栽植高大的落叶乔木, 如耐荫的水杉、杨树,以在盛夏之时,如一堵绿墙使墙面遮阳,室内免受西晒之灼。 在该区中还设置了一些小型的休息设施,一般设置在两幢楼之间较宽阔的空地上, 或者住宅与围墙处、宅前宅后较大的庭院部分或安静的小路边上。这些休息设施均铺设 在铺装地面上,而坐凳的背面均栽植有芳香气味的海桐,以满足人在心理上的安全感, 特别适用于老人的休息、闲谈或下棋等安静活动之用。 另外,为了起到遮丑的效果,在宅旁的粪池周围都种植有小蜡这种半常绿灌木,既不遮 蔽阳光,又能显得整齐,不碍观瞻。 5.2.2 北区宅旁绿地设计 东西走向主干路的北侧(包括主干路)小区,由于其所占面积较多,且有一块面积 较大的绿地可作为集中绿地,则该区的宅旁绿地处理成以种植多种多样、色彩绚丽的花 灌木为主的类型,配以几处小型的儿童游戏场地,形成一种热闹、欢快的气氛。在住宅 向阳的一侧,除了行道树以外,在墙基处种植喜阳性花灌,组成花境。如在东西主道上, 在三幢住宅楼的墙基处种植成排的红花美人蕉,从而打破了墙基的单调感,一方面加强 了主路的特色感,一方面强调小区的喜庆之意。但考虑到成片的红色的美人蕉可能会给 人带来的紧张感,则在另一侧的宅旁绿地上种植了白色的丁香、绿色的小蜡等,以来平 衡。在住宅向阴的一侧,种植耐荫的花灌及草坪,如木槿、粉花绣线菊、红枫等。而东 侧、西侧的绿化方法同南区相似。 在 18 号住宅楼的南侧是一块面积较大的绿地,这是一块很难得的绿地,考虑到小 区面积所限的问题,以及 18 号楼高层俯视的效果,则将该块绿地设置成规则式的小型 集中绿地,在南端设置一花架与沙坑组成的小型儿童游戏地,在北端设置一狭小的安静 休息小广场,中间为曲尺形的道路,两边为花坛与坐椅。树种主要选择了儿童喜爱的色 彩艳丽的花灌或叶形奇特的乔木以及具芳香的树种,如:石榴、马褂木、火炬树等。 在北区中另外设有几处小型休息与儿童游戏地, 分别见缝插针地均匀设置在各幢住 宅附近,以方便居民就近使用。特别要说明的是这种设在宅前屋后的小型儿童场地主要 供学龄前儿童活动,故在活动场地的一侧,都设有坐椅,以供家长看管孩子时用。 5.3 周边绿地 小区周边绿地是小区和周围环境相分隔的绿色屏障,起着隔音、防尘等防护和美化 环境的作用[4]。该小区西面和北面分别临接杨凌的主干道——长青路和凤凰路,而且 毗邻化工厂、塑胶厂等企业。为了形成有效的绿色屏障,最大限度地降低工厂给小区带 来的危害,故在小区的西、北两侧种植多层的屏障,形成防护风景林带。如北侧则设置 成白蜡+雀舌黄杨绿篱+紫薇和太平花+多花紫藤+围栏; 而西侧则设置成七叶树+花坛 (凤 尾兰+车轴草)+叠泉+紫荆+樱花或荷花玉兰。所选用的这些树种均有较强的抗 SO2、CL
2、HF、乙烯、氨气、NO2 等气体能力。[3] 小区的东、南两侧为当地农民居住地和小学、牛场。为了形成独有风景,在东侧沿 围栏种植稍耐荫的多花紫藤,以形成一条夏季观紫藤的风景线,而在围墙的角隅处种植 一、二丛火炬树、竹、木槿或月季,以打破墙角的呆滞感,且形成山林的野趣之感。在 小区的南侧周边种植成行的水杉,形成水杉防护风景带,以利小区形成通透的视野。在 角隅处也配置几处丛植的火炬树、粉花绣线菊等,形成高山丛林之意。 6 结论 本设计方案紧扣“凤凰”中国传统的吉祥物这一点,从立意设计、景观设计、植物 造景上入手,强调突出了绿地设计要符合人的追求美满、吉祥、如意的心理需求,特别 强调了从植物的选择上要满足人的视觉、嗅觉、触觉等要求。
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公共绿地方案设计
引言 广州大学城公共绿地方案设计于 2003 年 12 月底向全国公开招标。2004 年 2 月,经 专家组评定,由我院设计的公共绿地(标段一、标段五)均以第一名中标。 一、项目背景分析及概况 (一)地理位置 大学城位于广州市东南部番禺区的小谷围岛上,小岛东毗长洲岛,西邻洛溪岛,北 对官洲(生物)岛和琶洲岛,南与番禺新造举目相望,距广州市中心约 17 公里,距番禺 区中心——市桥约 13 公里。 (二)项目概况 标段一由信息与体育共享区、综合发展北区、综合发展南区组成。面积约 80.39 公 顷。其中信息与体育共享区绿地约 62.83 公顷,综合发展南、北区绿地约 17.56 公顷。 信息与体育共享区总体布局环绕“知识湖”展开。“知识湖”居于三条轴线的中心 位置,南北主轴线分别是中心图书馆、3 万个座位的体育馆;东西主轴线分别为体育休 闲中心、酒店会议中心。包围该区域的道路称为“内环”道路,路中心标高由 7.9m 至 1 8.0m 不等(广州高程系)。 综合发展北区集中了大部分研究活动,内有实验室、孵化空间、研究机构以及交流 空间,通过规划中的隧道和轮渡与北部生物岛相联系。 综合发展南区及会展、 文化共享区设置大学城最重要的共享设施, 大学城管理中心; 主要的商业娱乐中心以及文化艺术综合体,以总协调和分特点的功能分布其间。
二、设计理念 (一)绿地定位: 大学城中心区公共绿地不能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园。 它既是各座大学校园绿化景 观的延伸和补充,更是展示多种学术风格、思想方式的公众舞台。因而必须既具备大学 城中心绿地的特殊性,又具备社会公共绿地的兼容性。 (二)我们的理念: 1.完整的生态理念——自然 (1)尊重现实的自然观。“天人合一”反映了古代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和采取的态度, 我们的生态理念也源于这一朴素的自然观。 (2)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在继承先人思想的基础上,我们融合了当前的可持 续发展的理论和现代的生态观。 采用综合的、 完整的生态设计方法, 在各绿地所处位置、 环境的自然地理条件下, 绿地的要素设计均考虑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和对生态最大程度的 改善。 2.独特的文化理念——沟通与超越 (1)“信息与体育共享区”的设计依托“沟通”和“超越”理念。人们获取信息是 为了更好的交流和沟通,从而使自身以及整个团体得到提高。其后,终将实现自我的超 越,这也是人类体育精神“更快、更高、更强”的最佳体现。 (2)我们希望这种对环境景观的体验与实践,能让莘莘学子们获得源于自然,超越 自我的一种感悟。 (三)功能结构组织 1.信息与体育共享区的公共绿地设计在结构组织上强调了“一点、一环、两轴”的 形态轮廓。 一点——以“求知塔”为全园景观控制点。 一环——以沿“知识湖”外围 7m 宽的景观路为各建筑组团的景观“空间联廊”。 两轴——南北向的轴线,景观空间上强化,以“实”为主。东西向的轴线,景观 处理上弱化,以“虚”为主。一强一弱、 虚实对比、突出重点。 2.另外,内环路外侧南、北综合发展区在中心区内的景观收头处,以两个各具特色的生 态广场空间——“清歌如烟”景区;“似水年华”景区为收景节点,使其轴线影响力不 延伸至内部空间,而只在外部产生控制作用。
(四)景区划分及重要景观节点 绿地景观序列构成宛如一曲激昂的交响乐。 每一乐章是对景观空间序列展示的一种 演绎。 “清歌如烟”景区:作为第一乐章快板; “沉默是金”景区:作为第二乐章慢板; “心如水蓝”景区:作为第三乐章小快板; “海阔天空”景区:作为第四乐章快板(高潮部分)。 (五)植物配置说明 1.绿化的分区 本标段的公共绿地是广州大学城公共景观的核心部分。 其位于整个小谷围岛的中心 部位,地块呈长条状,分为信息与体育共享区(中央公园)、综合发展北区与综合发展 南区三个部分。 2.渗透“以人为本”的主题 大学城公共绿地的设计应当以“绿盈水绕,生态学府”的绿地系统规划总体目标为 指导,适应“一心两轴、三环八园、放射网络”的大学城(小谷围岛)绿地系统结构的特 点, 构建开放式绿地系统、 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 体现岭南文化特色的绿色校园城区, 力求成为 21 世纪生态园林学府的典范。 植物配置中所谓的“开放式”,充分体现了 1 标公共绿地的共享属性,这是一片从 功能和形式上都必须考虑其使用主体(广大学子以及教工)的热土。 3.绿化配置 (1)信息与体育共享区(中央公园) 围绕规划中的“清歌如烟”、“沉默是金”、“心如水蓝”等八个景区进行植物配 置,将整个信息与体育共享区装点得清丽不俗。 a.清歌如烟景区 “清歌如烟”景区是香花植物的天堂,赏植物的芳香气味能使人宁静和谐,也能够 杀灭许多致病的病菌、有效地净化空气。广州地区有许多观赏价值高、同时又能够散发 沁人心脾芬芳的园林观赏植物,如鸡蛋花、九里香、茉莉、夜来香、米兰、狗牙花、桂 花、含笑、黄栀子等,在道路两侧适当点缀、在建筑周围种植,使校园呈现出视觉美外, 也为味觉提供一个新的天地。
其中蝶园景区是为吸引蝴蝶而特别设计的,种植各种引鸟诱蝶植物,如:樟树、构 树、台湾相思、人心果、海桐花、黄槿等,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b.沉默是金景区 拥有灿烂的百花园和曲线流畅的白色沙滩“艺海晨韵”。 广州地区适合园林种植的“花”通常指开花灌木和宿根地被,如黄素馨、大红花、 黄虾花、美人蕉等,还有许多荫生灌木和宿根植物如蜘蛛兰、文殊兰、黄金鸟、白蝴蝶 等, 其花叶均有很高的观赏性。 这些美丽的花木一般都种植在与人接近便于观赏的区域, 如道路的两侧、视觉的焦点、建筑物的周围、水面的附近。百花园景区突出表现了这些 美丽的开花和色叶植物,令人心旷神怡。 c.海阔天空景区 坐拥整个知识湖、背山面水的“海阔天空”景区是整个中心景区的视觉焦点,大王 椰子、蒲葵的运用为亲水平台提供了良好的线性背景,同时背部的乔木林和山林更提供 了丰富的景观,使景观具有连续性。 在中心湖区北面的主观景台周围,有蜿蜒的道路和树叶状的亲水平台,两侧的区域 分布具有一定高差的水生植物种植池,将其定名为“菖蒲海”,种植以菖蒲为主的水生 植物,因其成片种植产生的宽阔、优美、郁郁葱葱的美感,类似海水,令人心荡神移, 目不暇接。主要种植黄菖蒲、花菖蒲、石菖蒲和其余一些类似的植物,如水葱、德国鸢 尾、鸢尾、千屈菜、紫娇花等。由于广州地区的温度比较恒定,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 这一片人工湿地呈现的美景,非常适合学子们在此流连观赏。 d.似水年华景区 “似水年华”景区位于中心景区的西北入口,轴线关系明确,视线收于精致的膜亭, 这一区域以高大美丽的木棉树为行道树,经过整形修剪的垂榕柱下配以色彩鲜艳的杜 鹃,强调了轴线的完整。两侧美丽的花木自然素雅,引导着人们渐渐步入这一静谧的区 域。越是走近膜亭广场,色木的布置越是丰富,鲜艳灵动的颜色让人不仅赏心悦目,更对 未来的景观充满期待。 (2)综合发展北区: 由“火树银花”、“百鸟归巢”、 “硕果归根”、 “孕育新生”等景区组成。 (3)综合发展南区 设计时以自然生态为原则,故设计时多以密林为主,湖边适当配以疏林草地,营造 舒适、幽闲的休息空间。
结束语: 当广大读者看到这篇文章时,该绿地已竣工完成。虽然在一年的设计现场配合中, 设计师遇到了许许多多困难。包括现场的施工条件复杂,当地的自然立地条件多变,整 个大学城建设工期紧迫等情况,致使有一些局部景点竣工效果与原设计要求有一些差 别,但从总体面貌上还是遵循了设计的总体要求。在这点上,我做为参与设计的一员, 还是感到欣慰的。
莱茵苑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说明 [zt]
因地制宜 —— 充分利用现状护城河,通过形式丰富的驳岸处理手法将吧街所处的特 殊地理位置和环境,化为独特的地理优势,将商业街区的建筑形式与沿河绿化带紧密地 融合在一起,绘成了一幅和谐优美的景观画面。 形式丰富—— 沿护城河 250 米的河岸处理分成多种类型。 下沉式的河边散步道——比地面标高低 90 ㎝的河边散步道,夹于绿树成 荫的两边,既是沿河公共环境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该街区独有的散步环境。 木制观景平台——结合地形将原本较为局促的空间扩大为观景平台, 通过 平台挑出低矮的驳岸,伸出水面,将商业空间融合到舒适的水面环境,不但解决了交通 问题,同时也成为沿河风光带的一处亮点。 亲水码头——街区中心广场与河岸的交接处,设计了下沉的亲水码头,结 合中心旱喷广场、下沉小广场及河边散步道,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形式,为人们创造了不 同的空间感受。 特色景观链—— 通过狭长的地下光带贯穿整个商业街区,作为景观联系带,串联各
个景观节点。设计时,青石板铺装中夹毛面玻璃,玻璃覆盖暗藏灯光的凹槽,局部还注 入流动的水,这样的组合既形成了材质上的多种对比,又使整个商业街区内的“发光水 系”与护城河的水系并列穿行,在夜晚结合音乐喷泉,无形之中为商业气氛注入了无限 活力。 人文特色—— 再现扬州民俗风情为整个商业街区的文化主题, 围绕这一主题概
念,运用具像的雕塑、生动的浮雕等景观元素来体现了扬州地方文化色彩,为整个商业 街区创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底蕴。情趣性雕塑主题:民间艺人、街头评书、市井再现 等,让人们与这些栩栩如生的“扬州人”亲密接触,增加了商业街区的人情味和情趣性。 功能与景观紧密结合—— 商业街区的设计充分考虑使用需求, 结合景观设置了小型表 演舞台、儿童活动空间、购物休憩空间等,将该街区打造成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商业场
所。街区中心广场的设计,结合了水景幕墙为视觉焦点,同时也是小型舞台的背景,提 供了市民多种娱乐活动的场所。同时在街区东侧较为开阔的地方,设置了以花坛堆砌的 儿童滑梯、沙坑、趣味景墙、景观架等系列设施,为孩子们创造了活动场所。 人性化设计—— 绿色停车场的设置:机动车停车场与非机动车停车场分街区两侧设 置,保证整个商业街内的步行系统。且设计以绿色大乔木和低矮灌木围合停车场,将停 车空间隐于绿色之中,保证了商业街的美观。 休息空间的组织:配置姿态优美的景观树组,围合较为安静的休息小空 间,人们在树下可坐可憩,并可与铜像雕塑亲密接触。在整条商业街中,有秩序地排放 了花坛、街灯和座椅组合的街道小品,既美观且实用,有效的解决了街区休息功能的需 求。 街道家具的设置:组织多种街道家具如:景观树池、座椅、标识牌、街灯、电话亭、彩 旗、垃圾桶、情趣雕塑、花坛、喷泉等,充分体现人性化的尺度、视觉感受及使用便利 性等。 可识别性设计:商业街的西入口,设计了高耸的木制方柱,矗立在亲切的木平台上,既 强调了入口景观,又缓冲了人流,同时人们能在远处便可遥见“莱茵苑”等字迹,吸引 了消费人群。在东入口,通过序列性景观灯柱的设置,强化入口空间,组织交通流线。 同时街区的家具设计,都蕴涵民间质朴的韵味,使有形的元素与无形的吧街特色协调统 一,充分体现独一无二的街区文化。
福州兰庭新天地景观设计说明
福州兰庭新天地位于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旁,背靠福州市长安山公园,远眺大江 景色,占地七 万多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达到近两万平方米。主要通过板式和弧形排 列的单元式主宅、形成高低起伏、形式丰富的户外围合空间。小区建筑立面线条简洁, 富有中西韵味。 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参照该楼盘阶总体定位,融入细致精巧的设计与表达,构筑 以“藏一脉山水,承百年书香”为主题的蕴含传统园林的空间布置和现代园林精华的景 观环境。在整体景观空间构成中,特别考虑小区的人文内涵表达,通过视觉、听觉、触 觉等多种方式传递信息,让独特的人文环境不着痕迹地融入到住户的生活细节中。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整个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以楼宇围台的自然组团为景观焦点,同时以植物绿带 串起一个个景点,形成有分有台的景观体系。共分为十个风格统一,各有侧重点的景观 区,包括体量合宜、铺装精致的入口广场区;绿意浓浓,幽静自然的绿色庭院区;气势 宏大、书香浓郁的中心下沉文化 广场:形式独特,富有文化韵昧的六艺坛;古木 参天、 悠悠天地的古树文化广场;摩登现代。活泼热闹的台地式肤水购物大道;自成天地、波 光翔剃的园林泳池区;野趣自然、水声愿愿的自然溪涧区:安闲自在、乐声阵阵的梨园 天地。 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围绕三个主题来展开,这三个主题是: 蕴含书香·人文气质浓郁的文化主题 文化是蕴合在整个设计中的灵魂,始终贯穿在其中,蕴合人文气质浓郁的园林景 观的营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造园手法中西合翌。在空间层次的营造上果断采 用了中国传统园林视线组织的手法,以期达到以小见大,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而在中
心下沉文化广场和购物大道为了体现宏伟 气势和现代气息则运用了西方造园手法,以 轴线来组织景观,以整齐的铺装来烘托气氛。二是,在小区的住户停留空间营造一些富 有文化韵味的建筑小品和植物小品,无形中来传达小区的气质和韵味。例如在中心下沉 文化广场中铺装一纲刻有古诗文的自然山石,在六艺坛以特色凿石来点明全园题等 等。 形式多样、富有韵味的全景式水园林营造 水在古代哲学中被认为是自然的四大元素之一, 是生态小区景观营造不可缺少的造 国元素。本设计以水为园林主题,通过对生态溪涧。园林泳池、水中舞台、自然跌水的 合理组合。造出一个多态水景空间.通过满足住户对“观水、游水、戏水、亲水”四个 层次的需求,营造出自身水景,水境的特有气质,使水景变得更加丰富、灵动、亲和, 使之融入业主生活,带来一种自然美的视觉震撼力,满足人们亲水的生理需求。 错落有致.丰富自然的植物景观配置 在景观植物选择时注意地方性与引进性相结合,根据该区景观要求,选用适宜的植 物品种。主入口及主要行道树,选择冠大,生长良好、遮蔽性强的阴香、秋枫、盆架子、 椿树等在生态剧间上选用朴树、尖叶仕英。红干层、水石棺、 晃伞枫。紫荆、山瑞香、 狗牙花、野芋、野牡丹。红领椰子、 散尾葵、石榴、大王椰子等一些乔灌木、地被、 形成浓密、层次丰富,生态良好的植物景观;园林泳池以棕搁植物为主、 形成摇曳、 飘洒。具有亚热带特点的景观;广场区以相对较高开花、香花树配合游憩活动功能的需 求。系列植物群体、 地被色块不规则地变化,形成流畅跳动的曲线。再配以开与合, 疏与密,掩与露等造景手法,做到植物种植点、线、面 相结合,大、中、小相结合,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使植物与建筑统一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 的 环境系统,使绿意流动起来,一幅幅美丽的画,宛如四季流动的风景。
浅谈湘银三期环境景观设计
1.概况 湘银房地产公司通过六年的开发建设,现已成功地开发了"湘银小区"、"湘银世纪 花园"、"湘江四季花园"等园林式住宅小区。其中湘银世纪花园规划总用地面积 14.1 万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19.1 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 5.46 万平方米,公建面积 1.6 万平 方米,绿地面积占总用地的约 40%,社区建筑风格具有澳洲风情特色,抓住现代人对居 住环境要求的特点热点,以景观环境绿化为特色,展示了居住区生活的无穷乐趣。 2.景观设计的特点 2.1 总体布局 世纪花园环境景观设计在总体布局中突出钟楼广场的功能以及景观效果, 合理利用 宅前屋后的零散用地,形成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格局,分区明确,主题突出,充分满足 居民生活与游憩的需要。总体布局分为 4 个功能区:
1)入口广场区 世纪花园的规划共设有三个出入口,东入口与北入口为小区的主要出入口,南入口 为次入口,东入口设计了一个凹入式半圆形小广场,通过植物、景石造景作为对景,尽 端为商业步行街, 北连小区内 3 米宽的消防车道, 东临湘银路。 北入口紧靠湘江风光带, 并可远眺神农公园之景色,兼得远山之色,近水之韵。穿过住宅楼间的道路,过渡到钟 楼广场,从而完成了主入口的广场序列。 2)商业步行街区 该区为照顾景观的需要和商业的氛围, 采取规则对称式的布局。 在其中设置了旱喷、 水池等多种形式,池边绿树掩映,不仅可以休闲购物,更使环境增色许多。 3)钟楼广场区 水是万物之源,生态环境的灵魂;有了水,环境才会显得空灵,才有生动的气韵。 为此,钟楼广场区围绕钟楼布置了“水”这一主题 设计了一个水景,自钟楼水池内向东延伸通过步行街旱喷和海豚水景相连。 广场是活动交往的场所,广场中心的钟楼形成中心庭园的视觉交点,实施“大树引 入城市计划”,在广场周围栽植了五棵大树,让小区居民提早享受到大规格的乔木带来 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4)安静休闲区 每个居民从自家的单元门口出发到达小区出入口,都有一个宜人的环境,并在可能 的地方设置可停歇的小块绿地,为整个小区创造了一个绿色的廊道系统。小区的道路蜿 蜒曲折,没有两边的行道树站岗,只在布局上活跃的布置了遮荫的乔木,适当的拉大株 间距,中间穿插种植花灌木,并在适宜的地方设置了座椅和花坛,营造了一个“以人为 本”的居住空间。 5)架空休闲区 利用住宅首层架空部分开辟休闲活动区,通过绿化向架空层的渗透,形成半室内的 休息空间,这种半开放的空间与室外的景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园林空间的多重 性和可变性。架空层内布置了壁山、水景、字画、小型游戏设施等,使之成为可休息娱 乐或小型展廊,为居民提供了可遮风挡雨的活动场所,也使小区环境更富有透气感。 2.2 园林小品设施
小品设施是环境景观中的点缀,是景观特色的细部表现,对居民也极具吸引力。西 头的景墙有效的分隔了空间,很好的形成了障景;预制廊架的布置巧妙的处理了 15 栋 与 13 栋楼间距的过渡;爬满紫藤的木质花架、现代的四方亭处于住宅区最僻静的一角, 是小区居民闲谈、奕棋的小天地。 2.3 植物配置 在植物的选材上充分考虑了植物四季季相更替和色彩搭配, 以便在不同的季节形成 不同的景致。整个小区绿化多采用充满亚热带风情的棕榈科植物为基调,营造充满南国 特色的亚热带海滨情调,突出了阳光棕榈园这一主题。 在整个小区的绿化环境设计中,根据各区域的不同位置及使用功能的差异,在植物 选择上也加以侧重。在小区主要入口,采用再生乔木如桂花、香樟等,配以灌木和低矮 地被植物及景石,形成立体感强、层次丰富的植物组景作为主入口对景。宅间大面积绿 化区,通过孤植或组团式配置乔木、小乔木作主景,借鉴西方园林的模纹,结合园林大 色块、大线条的特点,采用植物色带作底,形成景观特色鲜明的绿化庭院。安静休闲区, 则以绿色植物为基调,选择有香味的桂花、栀子等,形成静谧闲适的空间。行道树则选 用一些常绿乡土树种遮荫,体现植物在造园中的功能特性。常绿和落叶、乔木和灌木、 花卉和草坪相互穿插,交相辉映,居民穿行其中,能够感受到赏心悦目,心情放松。 3.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1 因地制宜 小区环境广场化趋势,考虑到湖南夏季气候炎热的特点,小区的广场应“小型化”、 “隐形化”,让居民一年四季都可以浏览其中;充分利用地形处理景观,小区内的地形 变化,大多显得很突兀,地形的处理都很被动,人工造作感很强,缺少自然气息及与人 的亲和性。 3.2 空间的营造应适合人的尺度 环境景观必须是“实用性亲近环境”,是用户实在感受与使用。小区中的细部处理 不是很完善,如对架空层内不规则柱的处理,休息设施和运动设施缺乏,水景的营造、 铺装的布置等。 3.3 绿化环境不再是一块绿地,而是一个连续的系统,绿化植物在小区应用很广,植物 也较丰富, 但疏密不恰当, 由于没有设计者的前期整体规划, 只是场地出来了现场布置, 加上开发商的各种意见,所以不能保障小区园林绿化的整体效果。 4.关于小区景观设计的思考
4.1 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的作品,是一个没有个性的作品,就会 缺少风格、灵魂和内涵。其次在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克隆”已有的成功范例,不要盲目 追求某一类风格。 4.2 强调人性化意识 在小区的设计、建设中要强调人性化意识,考虑人在使用中的心理需要与观赏的心 理需要相吻合,做到景为人用。其园林景观环境必须同时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在绿地 系统布局中形成开放性格局,布置文化娱乐设施,使休闲、运动、交流等人性化的空间 与设施融合在园林景观中,营造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的公共空间,使人轻松自如地融入 “家园”群体。让每一个居民随时随地都享受新鲜空气、阳光、绿色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成为居民理想中的乐园。 4.3 注重自然意识和生态意识 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的东西容易在人的脑中产生和谐与美好的感觉。因此不要把 家园搞成广场和公园, 片面地追求高档和豪华, 使住户闻不到自然的气息和泥土的芳香。 尽量模拟自然生态进行布置,少种植那些过于娇贵的植物,这样通过植物的自然生长营 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不会给后期的养护带来负担。 4.4 用现代科技武装园林 小区中应该运用新技术创造让居民能参与活动的新内容,如在水池汀步中设踏泉, 居民脚踏即会喷水,饶有情趣;采用新建材,不仅可以采用粉墙黛瓦建设,同样也可以 运用玻璃和不锈钢等现代材料来表现。考虑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时代的进程、环境景观 的深化留有发展余地,在设计上技术应适当超前,充分利用高科技、高智慧型设施,如 光控、声控及电子技术等,使环境景观向智慧型发展。 4.5 设计与施工密切配合 一个优秀的景观作品必然是设计与施工密切配合的结果。如树种的配置,从选苗到 现场施工、自然山水园的放样、施工、地形的塑造等。设计人员应该勤下工地,多与施 工队伍沟通并不断地思考、自省,接受社会各方面的评判。 本文试图对环境景观设计进行浅析, 通过对湘银世纪花园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 实践进行探索,并将在今后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新北京的时代地标———温榆河生态走廊(朝阳段)规划设计
生态———作为永久的主题,是规划要考虑的首要因素 景观———景观视野里的生态规划,将会构筑一道新的风景 北京———未来的世界城市,全球环境的概念应当加以强调 1 现状分析 在温榆河生态走廊 45km2 的范围内,如下一些特征对于规划方案有较大影响: (1)场地东侧温榆河与清河交汇处密布鱼塘、水池,形成天然湿地;场地西侧的现 状鱼塘区历史上曾是自然湿地;老河湾地带环境条件良好。可以利用这些现状的湿地和 水系开辟新的水系统。 (2)黄港乡和楼梓庄是现状农田密集区,对于现有的良田应该考虑保留。 (3)现有河流环境污染严重,河流生态系统退化,自净能力丧失;河流功能简单化 甚至丧失;自然地貌改变带来水文特征恶化。现状沟渠较多,应加以妥善利用。 (4)现状居民以农业生产为主要产业,远期考虑整体搬迁出生态走廊,因此,这部 分人的就业问题应充分加以考虑。 2 方案创意及特点 2.1 四大战略 2.1.1 功能战略———区域整合 我们从区域着眼来把握温榆河生态走廊的整体规划。“区域城市”(regional cit y)由若干社区(community)组成,每个社区都具有支持现代经济生活和城市基本设施 的规模。每个社区除了居住的功能之外,还可具备一至几项为这个组群服务的专门职能 ———工业和商业,文化和教育,金融和行政,娱乐和休养。社区的四周由自然绿带环 绕,既保持良好的环境,又控制社区向外蔓延。各社区之间的开放空间将永久保存,只 用于农业、林业和休憩。便捷的公路系统四通八达,并与不穿越城镇的高速公路相连, 交通十分方便。 按照区域城市的观点,在 110km2 的范围内,整体考虑产业和空间布局。在温榆河 生态走廊以外的 65km2 范围内,规划了 4 个各具特色的小镇,分别承担区域内的不同功 能。 2.1.2 生态战略———道法自然 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我们自身所居住的地球并非属于我们,它仅仅是我们从 子孙后代那里暂时借过来的。 我们将把什么样的地球还给下一代?这是规划师和建设者 必须要直面的问题。在温榆河生态走廊的规划建设中,首要的问题是如何营建一处让人 类眷恋的“绿色环境”。因此,道法自然,“水-绿-人”三位一体的生态设计理念将 贯穿我们方案的全过程。 2.1.3 交通战略———有机疏散 有机疏散理论主张,要像人的肌体一样有生命地疏散过于拥挤的城市,成组成团地 组织城市生活,结果是形成了组团式的功能布局以及树枝状的道路交通系统。在温榆河 生态走廊的规划中,我们采用了树枝状、结构分明的道路交通系统。把车行道路分为疏
通性道路和服务性道路两类:高速路、快速路、主干道构成疏通性道路,畅通、快捷, 跟城市中心有很好的衔接关系;次干道、支路等构成服务性道路,直接服务于用地,有 足够的停车场地。在生态走廊内部,规划连续的步行道体系和自行车路,在满足交通功 能的同时,满足人们游憩活动的需要 2.1.4 产业战略———链状结构 温榆河区域的产业发展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当地农业居民的搬迁安置,要妥 善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二是要引进新的产业类型,振兴地方经济。我们提出产业 链的概念,旨在形成一条跟生态走廊平行的相关产业走廊。 2.2 五种景观 温榆河生态区域的景观规划原则是“以水为轴,以绿为体,以人为本”。 4 条快速路(京承高速、京密路、机场高速、机场第一通道)将生态走廊分成 5 个风格 各异的功能组团,分别形成岛、乡、埠、林、田 5 种景观特色,它们将承担居住、商贸、 游憩、农耕、体育等综合功能,给人们带来或诗、或歌、或画、或梦、或情等不同的心 理感受。 2.2.1 岛———湿地景观(诗) 温榆河生态走廊里,自马泉营西路以东是“岛”(湿地景观)区域,主要功能为居 住、休闲农业和观光旅游。水系在这个区域形成一个自循环的系统。居住约占该区域 1 /4 的面积,以高档低密度社区为主,社区周围环以湿地水系。农田约占 1/3 的面积,余 下部分为开放的湿地旅游区。 温榆河生态走廊的东侧,现有的密集的河道、鱼塘、水池构成了独特的自然湿地景观。 为了阻止人类经济活动对于湿地生态功能的负面影响, 惟有用湿地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工 程, 为湿地的存在与自然演替施加积极主动的正面干预, 才能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价值。 因此,方案在生态走廊东侧区域内恢复原有的自然湿地,并营建大量的人工湿地,形成 湿地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安排岛状的高标准住宅用地,这些岛的周围是连续的、枝状的 湿地系统。这里生长着荷花、芦苇等丰富的湿地植物,还有各种各样的鱼类和候鸟,形 成一种“雁声芦叶老,鹭影蓼花寒”的美学意境。 2.2.2 乡———乡村景观(歌) 马泉营西路以西,京密路以东的部分为“乡”(乡村景观)区域,主要功能是居住 和农业。这是一种住宅和农田交织的新型居住形态,住宅附近就是大面积的现代农庄。 这个区域里有 3 大集中的居住组团,住宅发展也是以低密度高标准社区为主,它们之间 有大的湖面可以共享, 湖水引自温榆河水系。 低密度的住宅区与大片的农田交织在一起, 田野可以是大的现代农庄。新的居住发展补充现有的村庄氛围,从而创造一种新的居住 形式———乡。人们走出家门,信步走过舒缓的田野,看到青青的麦田,体会闲适的乡 村生活,这一切就像一曲乡村牧歌一样令人陶醉。 2.2.3 埠———船坞景观(画) 在京密路和机场高速路之间,是“埠”(船坞景观)区域,以商业娱乐功能为主, 区域内保留了一块现状的别墅区。在这里,按照“温榆水经”等资料的记载以及清明上 河图提供的城市生活画面,规划恢复了一个滨水小镇。小镇跨越河的两岸,有桥相连。 这是温榆河生态走廊的中心区,也是公共活动最为密集的区域。小镇里面酒楼、饭馆、 商铺、茶楼等建筑林立,还有酒吧和歌厅等休闲娱乐场所。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小镇都
具有很高的人气,热闹非凡。这里的建筑尺度都不大,布局形式灵活自然———虽然经 过规划,却仿佛自发形成的一样,有着自己内在的秩序。 一座优美的拱桥横跨河的两岸,犹如彩虹卧波,它跟清明上河图中的桥具有同样的名字 ———“虹桥”。人们可以在桥上看两岸川流不息的人群,也可以看水面上舟楫如梭, 尽情体味盛世繁华———当然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桥上的风景。 2.2.4 林———林地景观(梦) 机场高速公路和机场第一通道之间,是“林”(林地景观)区域,以居住和旅游观 光功能为主。 这里是过去的老河湾地带, 历史文化氛围浓郁, 保留有很好的古树和树林, 规划对其进行补植,形成森林景观。我们对老河湾的水系稍加梳理,形成更多的河道, 在河道和密林之间,规划居住建筑群。这里的住宅建筑采取尽端路布局方式,住宅与密 林交融,形成童话般幽静而又神秘的意境。沿老河湾规划公共区域,老河湾与温榆河的 交汇点形成较大的公园。人们可以沿老河湾游玩,在这条连贯的公共空间里面,按照历 史传说设置不同的景点,将历史传说与美丽的风景融为一体。 2.2.5 田———田园景观(情) 机场第一通道以西,是“田” (田园景观)区域,以观光农业和体育休闲功能为主。 这里是机场噪音的影响区,所以不在这里安排居住社区,而保留其农田的属性。同时保 留现有的鱼塘和水池,并将其扩大形成灌溉用水区。而且,在生态走廊的最西端形成湿 地,跟东侧的湿地相呼应。这里分布着采用现代耕作工具的生态农庄,建筑在原有村落 旧址上重建。另外,在这里规划体育休闲用地,沿温榆河开辟跑马场、健身跑道等体育 设施。这个区域给人的感受是非常开阔的。 方案中保留了现状的千顷良田,作为现代农庄景观区。横平竖直的道路网展现出“阡陌 交通”的壮观景象,现代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将在这里使用。保留现有的水塘,作为 螃蟹等水生动物养殖区,将来可以在这里举行“捉蟹节”等农业观光项目。并且,在原 有村落的基础上建造农庄建筑和体育设施, 把这片区域变成北京观光农业和体育休闲的 示范田。 2.3 特色小镇 我们在 65km2 的扩大研究范围内,规划了 4 个功能和风格各异的小镇,小镇之间是 广阔的农田和绿地。自东向西依次是高科技产业小镇、商业贸易小镇、家政服务小镇、 农业旅游业小镇。 2.3.1 高科技产业小镇 在京承高速公路和来广营北路之间是高科技产业小镇,面积 2.33km2,可容纳 1.8 万人。在这个区域内安排高科技产业群和居住用地。这个区域的环境可以延续“岛”即 湿地景观的环境特点,营造一种绿色生态环境,以此来吸引国内外著名的高科技企业入 驻园区。小镇的中部是康体健身设施和会展中心等交流场所。 2.3.2 商业贸易小镇 在马泉营西路和京密路之间,是商业贸易小镇。面积 3.34km2,可容纳 2.6 万人。 这个区域主要是商业贸易和居住用地。小镇是整个温榆河区域的商业贸易中心,里面有 超市、商场、商业街、市场、酒店等商业建筑。它跟埠(滨水商业区)有便捷的联系。 商业贸易小镇的位置极易形成一条贯通“城市-望京-商业贸易小镇-埠(滨水商业区)机场”的商业贸易走廊,它是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也是温榆河地区的商业贸易中心。 小镇的景观风格以热闹、人气旺盛的商业风格为主。
2.3.3 家政服务小镇 在长店村北路东侧、温榆河大道南侧是家政服务小镇。面积 2.04km2,可容纳 1.6 万人。这个区域主要是居住和综合社区设施用地。镇中心有国际学校和医院,镇内有各 种家政服务公司和园林绿化大队,可以为周边的社区提供现代的家政服务。同时为搬迁 过来的农业居民提供非农就业的机会。镇内的住宅发展以多层居住建筑为主,密度相对 较高。家政服务小镇的景观建筑风格是综合型的,多种风格可以在统一的基调下并存。 2.3.4 农业旅游业小镇 在机场第一通道以东、规划一路两侧是农业旅游业小镇。面积 2.02km2,可容纳 1. 6 万人。这个镇主要功能是居住,住宅以多层建筑为主,主要安置拆迁的居民。建筑风 格具有传统特色,在镇内形成一些有古镇风情的小街,镇中心是商业街。这里的居民主 要从事农业生产以及手工艺品的加工。住宅一般是前店后住,旅游贸易业也很兴旺。 3 生态环境 3.1 水系规划 景观规划特别强调对于水系的处理,在原有温榆河水系基础上加以整理,并重新开 辟了一条和温榆河平行的新水系。对原有河床进行景观处理,形成河床公园,结合人的 游览活动,作为景观展示区域。 温榆河区域水系规划的原则与做法: (1)保留现有河道与河堤,河道边坡与河流不作衬砌。 (2)在生态走廊的西端开辟新的人工湿地,以增加区域的蓄洪能力,同时跟原有的 自然湿地一起形成丰富的湿地景观。 (3)开渠引水。在局部区域,开挖新的水渠,引温榆河水进入各居住组团,或者在 节点处形成湖面,以增加人们的亲水面。同时,新的水系也可以增加蓄洪和调节小气候 的作用。 (4)改造排水渠。 现状温榆河区域内沟渠密布, 纵横交错, 乡村级的排水渠近 50 条, 对区域内的水系统和景观有着较大的影响。在结合现场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规划对排水 渠提出新的构想,即在保留现状排水体系以满足防洪排水的需求这一前提下,适当改造 排水渠,使之成为防洪、排水、生物净化、景观、娱乐等多功能的综合水系。 3.2 绿化规划 (1)尽量保留现有场地的原生植被,尽量使用北京的乡土树种。 (2)沿温榆河边缘,规划最小宽度 100m 的防护林带,形成自然边缘。这条林带连接 高速路和快速路两侧的交通防护林带,形成林带体系,它仿佛绿楔伸入城市,形成了连 接温榆河与城市的绿色通廊。 (3)沿温榆河水流方向,根据现有用地的实际情况,形成岛、乡、埠、林、田等 5 种种植形态。如“岛”区域内以湿地系统为基础,布置水生林和湿地植物群;在“乡” 区域形成了农田和林带相互穿插的形态;在“埠”区域形成庭院式的种植形态。 (4)根据生物演替的规律,合理配置速生树种和优势树种的比例。在近期形成速生 树种如毛白杨、垂柳、旱柳、白蜡、臭椿、泡桐等组成的防护林带,在远期形成以优势 树种如银杏、刺槐、胡桃、油松等为主体,物种多样的稳定的生态走廊。 3.3 生态规划 (1)设置有机驳岸。所有的河岸与河底不做硬质衬砌。
(2)以草坡入水,加以水生植物及垂柳、水杉等耐涝树木护岸。 (3)由于城市快速干道穿过区域而造成生态廊道的断裂,因此规划在交通干道与生 物廊道的交叉点设置生态立交点,以保证生物迁移通廊的通达性。 4 交通组织 方案采取了公交优先的交通策略。 温榆河地区目前有 2 条规划轨道交通系统,即轻轨 3 号线和市郊铁路 1 号线(首都 机场线),这两条大运量的公共交通线路呈“V”字形穿过温榆河地区,构成了区域交 通的中枢系统。 另外,京承、京密、机场高速、机场第一通道、京平等 5 条高速、快速路将本地区 和城区紧密地联系起来。在这 5 条纵向路之间,还有温榆河大道、景观路、马泉营西路 -长店村北路等 3 条横向主干道,形成“五纵三横”的主要道路系统。在这些道路上设 置快速公共汽车系统, 基本原则是可以快速到达区内各处, 以增加公共交通的运营优势。 在主要干道两侧和快速路两侧宽阔的绿化带中设置自行车专用道, 跟城市的自行车 道衔接,以方便城市居民安全顺畅地到达温榆河生态走廊。 沿着温榆河以及温榆河生态走廊的内部水系,规划连续的步行系统,步行系统跟公共交 通系统有很好的衔接,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到达区内各处景点。 5 产业规划 在温榆河生态走廊(朝阳区段)“社会及产业发展规划”中,对生态走廊的未来发 展制定了总的策略方针,并提出了“实现温榆河生态走廊‘农村城市化’、‘环境生态 化’、‘产业现代化’和‘建设国际化’四大建设目标”。温榆河生态走廊的产业规划 要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问题,即生态走廊内农业居民的整体拆迁安置问题,也就是“农村 城市化”问题;温榆河地区的经济跨越式发展问题,即“产业现代化”问题。针对这两 方面的问题,我们提出“产业一体化”的产业战略,并规划了一条“产业链”。 对于“农村城市化”问题,可以采取“政府组织、企业运作、结合房改、旧村迁并” 的方针进行项目运作,其目的是通过旧村改造和迁并,改善当地农民的生活条件,通过 新镇房地产的开发带动就业机会,促进温榆河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具体的做法是“土地整理”,这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有效途径,目标是实现土地 的可持续利用。对于“产业现代化”的问题,应当全面贯彻朝阳区政府提出的“扩大对 内对外开放”的政策,广泛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知名企业进入区域内投资;拓宽对内、 对外开放领域,引导内外资重点投向生态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房地产业、 旅游观光休闲业、文化教育体育产业、都市型工业和都市型农业等。 “产业链”将有效整合这些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商业贸易和高科技产业,形成 “一体化”发展的态势。
州某项目景观设计说明
前言
一个优秀的小区环境设计,可以全方位地提升整个楼盘的文化品味,渲染扩张 其独特个性,强化楼盘的买点,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房地产市场上让人眼前一亮、脱颖而 出,给楼盘带来无可估量的价值增量和源源不绝的客流,这一点已经是勿庸置疑的。所 以说住宅小区的环境设计日益重要, 但如何才能让设计出的作品拥有一个既鲜明又深受 市场欢迎的特色呢?我们可以从市场上去获得启发。 当前广州市场上接连打出的江南园 林、皇室御花园、日式园林直至巴厘岛风情、加州风情、澳洲风情等各式风格各异、主 题独特的小区园林,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无论哪种风格、哪种主题,要想获得 市场的认同,都必须突出一个人性化的设计思想,以人为本,最终目的都是让都市中忙 碌的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更多地接触自然,因为人离不开自然,亲近自然是人内 心本能的渴望,自然的最佳体现就是水与绿色。但一味讲求自然而没有文化内涵的园林 也最终会流于粗糙肤浅,一样不会成功,只有赋予了人文的色彩,园林才有了品味,才 真正鲜活起来,生活亦然。 一、概况(略) 二、规划设计理念及构思: 现代小区景观设计的成果是供小区内所有居民共同休闲、欣赏、使用的,因而这首 先决定了它要以大尺度和大气度的概念来规划设计, 我们在设计中从全方位着眼考虑设 计空间与自然空间的融合,不仅仅关注于平面的构图及功能分区,还注重于全方位的立 体层次分布,运用堆土成坡、下沉式网球场、铺地落差、植物配置等等手段进行高差的 创造和空间转换。平面构成线条流畅,从容大度,空间分布错落有致,变化丰富,再加 上满园的植物随季节变换造成的景观变迁,使整个景观设计真正成为一个四维空间作 品,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平视鸟瞰,都能令人获得愉悦的立体视觉效果。 本设计中自然生态的理念一直贯穿始终,体现了尊重自然而不仅仅是改造自然的 现代设计思想,追求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密切结合,相互辉应,相得益彰。 园林的功用性亦是小区园林设计的重点之一,小区的功能划分井井有条,在保持 总体风格的基础上追求各自的特色,考虑全面周到,分布人性科学,强烈地吸引着人们 走出家门,来到户外,投入自然的怀抱,溶入绿色的环境,享受这美好的优质生活。 三、规划布局与功能分区: 整个小区环境设计的总体轴线构图明确,由两横一纵构成,由此将总平面划分为五 大功能分区。 1.纵轴景观带:来到小区主入口前,迎面而来的是一个气势宏大、极富异国情调 的罗马广场。置身于此,一切的视线均无可避免地被其牢牢吸引,使人不由自主的放慢 脚步,在这仿若从电影<<罗马假日>>中搬下来的宏伟布景中缓缓穿游,细细品味。广场 的正面,八根古典罗马灯柱并列排开,跌泉里水流叠级而下,交相烘托出中央高大醒目 的太阳神雕塑。两旁的棕榈呈八字分开,一种大度好客的迎宾气象令人倍感亲切。沿着 广场缓坡向上,前方豁然开朗,色彩变化奇妙丰富的铺地,构成了一幅的巨大、热烈的 太阳图案,阿波罗广场在满怀激情地迎接你到来,中心喷水池又随风送来一缕缕仿佛来 自遥远地中海的清凉,加上周围风格协调的靓丽建筑印衬,典雅高贵的意大利风情跃然 于大地之上。纵观整个广场尺度宜人,收放自如,规整而不呆板,开放中兼有含蓄,第
一眼即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2.横向运动景观带:与阿波罗广场在会所处交汇的,即为横向分布的运动景观区。 该区开阔宽敞,面积较大,设计师因地制宜地在其中布置了各种运动功能区,如儿童活 动中心、下沉式网球场、游泳池、自助式果树种植广场、健身步道、生命之源广场等等。 各区功能明确,按使用人群合理分布,照顾到不同年龄层次业主的需要,相互之间互不 干扰,突出了功用性与实用性。再通过品种丰富、疏密有序的植物穿插种植,独具匠心 的流水景墙、雕塑小品的安排点缀,材质各异的铺地形式的衔接变化,有机、生态、自 然、和谐地将其溶入到周边大环境之中。 3.生态坡地区:生态坡地区位于小区西北角,被纵横轴线划分开来,几组姿态优 美的建筑将其掬掬围合,仿如一个安详的宝贝,蜷曲着,静静躺在母亲温暖的怀抱。诗 人说:被环抱着的,是心灵最好的避风港湾,生态坡地即是如此,它是你在忙碌一天后 绝佳的去所,是该到此好好放松一下那沾满赴赴风尘的心灵了。坐在古朴的亲水木平台 上,头上是白云缓缓飘动的蓝天,脚下是哗哗流淌的清洌溪水,你既可以什么也不想, 完全忘却时间,也可以把思绪托付它们,任由其带到那从没去过的远方;又或者干脆脱 下鞋袜,挽起裤脚,跟孩子们一道,在一汪浅水中忘情地玩耍,那情景,那笑声,熟悉 得让你忆起了童年??玩累了,可以绕着特色螺旋草坡顺路到莲花池走一走,那一块块 奇形怪状、形态各异的石头躺在白色的迷雾之中,若隐若现,不经意中,你会在里面看 出一则古老的寓言或一个遗忘已久的传说。还有那满怀复古之风的草亭,周围完全是一 个水与绿色的世界。在此,你满眼被绿色所浸淫,心灵也被洗涤一清,如若再泡上一壶 清茗,就更是妙不可言,品着的是茶,也是生活。 4.野生河流区:从生态坡地穿越阿波罗广场,一条动感十足、弧线优美的光之泉 在阳光下波光鳞鳞,似梦似幻。从其上跨过,继续前行,你见到的又会是另一面景象, 少了一点静谧,多了几分野趣。一条野生河无羁无绊,蜿蜒其中,河边水草盈盈,河底 卵石依依,两岸树木婆娑,绿意盎然。沿着河边行走,间或跳入眼帘的一丛丛烂漫的鲜 花,或含蓄,或奔放,或火热,或端详,身影在水中若隐若现,暗香浮动,香花泉的名 字真是再合适不过。再加上那两边风情万种的建筑,也一个劲地往这清澈如许的泉水中 挤来,使得那一泓清水,竟装不下满园的异国风情。此区散布着大小不一、特色各异的 广场,既是举行一些户外公众聚会活动的最佳场地,也是专门为业主们沟通交流搭建的 平台,欧洲的广场文化在此找到了基石,社区的人文气息在此汇聚交流,一股高雅的品 味和气质在不言之中弥漫于珠江湾畔。 5.横向沿江景观带:沿江景观带虽然处于小区之外,但亦是整个环境设计不可分 割的一部分。滨水地带自古至今都对人类有着一种内在的、与生俱来的持久吸引力,设 计中充分利用小区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绝佳买点,突破贯用的传统手法,对其强 化放大,通过这条别具一格的沿江生态带将蜿蜒的珠江达成与楼盘空间上的完美接入, 凸现出整个小区不凡的贵族风范。置身其外远远观望,楼盘在绿色环绕之中如一位在水 一方亭亭玉立的依人,带给人无限的渴望和向往。设计中具体利用植物造景和不同材质 及颜色的铺装来划分空间,以此形成多样化的活动场地,并在其中设置多姿多彩的造型 园灯、路灯,为晚上的珠江又平添一道迷人的风景线。清早在健身小径中晨练,傍晚在 艺术彩墙边徜徉,都是那么地让人留连忘返。在此中漫步,江影、树影穿插离合,变幻 莫名,不断地将惊喜带给你。步易景移,每一个位置,每一个角度,所见均不相同,绝
对没有千面如一的平淡,人造的景观与上帝的景观在此合二为一,成为崭新意义上的自 然,而生活,与此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四、关于架空层 小区内部分楼层底层为架空层, 设计中亦充分利用这部分面积, 发挥其交通、 休息、 娱乐的功能,在其中设置了半开放半封闭式的儿童兴趣园、老年人俱乐部等,为居民提 供直接方便的休息沟通场所,在景观设计上巧妙运用借景、框景、障景等造园手法,让 室内空间向户外延伸,起到了增大空间、加大景深的作用。在植物的选择上也考虑实际 情况,多采用耐荫性、抗风性较强的散尾葵、鱼尾葵等,再搭配雕塑、景墙等硬景,共 同营造出一个亲切温馨、富有情趣的公共活动空间。 五、关于道路系统 在充分研究了小区现有建筑规划和平面分布后,贯彻人性化的设计思想,从交通、 消防等多个方面精心考虑,主要道路系统与建筑密切配合,明晰了然,将各大分区通达 顺畅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人流主要交汇处均设有较大面积的活动空间,体现了良好的 疏通性和引导性。次要道路系统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化,并沿其设置别有情趣的坐凳、 雕塑和小品。所有道路系统两旁均合理设置异域风情浓郁的指示牌和路灯,在充分发挥 其功用性的同时亦强化着主题,为小区增色不少。 六、 关于绿化配置 植物配置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并充分考虑与建筑风格的吻合,兼顾多样性和季节 性,进行多层次、多品种搭配,分别组合成特色各异的群落。整体上有疏有密,有高有 低,力求在色彩变化和空间组织上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汉口江滩(一期)夜景规划设计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e matter-scape pattern that is “five po ints, four ties, three districts and two clusters” about the waterfr ont nightscape of HanKou (the first period of time) is introduced. An d three parts which are “light gavels sky, water beats the drum”, “light inverts the sun and the moon, water touches the state”, “li ght dances in heaven and earth, water fiddles with the string” form one music movement which is “a brilliance symphony---the spirit of Y angtse Rive and the verve of Chu ”. Keywords: Matter-scape, Culture landscape, Nightscape, Urban landscap e 1. 背景介绍 汉口江滩是武汉市防洪建设的大手笔, 江滩工程所构筑的防洪 体系将使汉口沿江草木皆兵的防汛景观成为历史;代之而起的是,长江洪水惊涛 拍岸而沿江的人们确闲庭信步。
该工程的建设还将彻底改变武汉临江不见江的状况,使长江之美尽收眼底。 以充分体现景之“观”;该工程也将使过去杂乱的江滩变成一幅优美的画卷,一 首可解读武汉的诗, 一部反映武汉进步与发展的时代交响, 这是我们可观之 “景” 。 世界上有很多城市因滨水有一亮丽的夜景而成为游客的“必修”,象纽约曼 哈顿、芝加哥、东京、香港、上海等。如东京的夜景宛如星河泻地,银灿灿一望 无际; 纽约曼哈顿则如硕大无朋的彩画, 与港湾的水体相呼应幻成一片金光闪耀, 璀璨夺目; 香港的夜景却以城市及海湾的妩媚风采夺人等。城市夜景观已成为一 个城市国际化的象征。 它使城市突破时间的限制来展示自身的形象与活力,使城 市在吸引外资、 发展旅游观光以至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 均有积极意义。 2. 光亮的物质景观格局 按武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规划, 江滩一期的总 体布局为“三区四带”。其夜景观必须与此有密切配合,以体现景观本体的本质 美。夜景观是景观的再创造,一方面,在反映人们对景观面貌多样化的同时体现 本体景观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延伸;另一方面,在突出景观本体优势的同时还能通 过光亮的变化弥补其不足。为此我们对江滩夜景观作出 “五点、四带、三区、 两簇”的空间安排。 2.1 五点:我们根据本体景观特征确定了五个表达重点,即天津路入口广场、 凭江观景台、露天剧场、主广场、以及水上乐园。 五个亮点的设置使江滩夜景观主次分明,“重音”突出。 2.2 四带:即滨江特色带、游憩林荫带、堤防观景带、以及堤外车行带。
亮带是各亮区、 亮点的联系纽带。 他们共同反映了夜景观点、 线、 面的关系, 使夜景观明暗中有主次、变化中有统一。 为使江滩夜景层次更为分明,我们重点突出了滨江特色带,选用直接发光型 灯具和绚丽夺目的高科技灯具,使光亮对江景空间产生更大影响。 2.3 三区:夜景观是亮与暗的空间艺术,而分区则使对象的形态结构通过明与 暗的配合得到整体体现,因此我们以武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三区”结构为 基础,对三区进行了升华,并赋予不同的文化主题。 2. 两簇: 4 除了点线面的分级我们还在临江索膜与露天茶座两处使用了两组向 空中发射的灯光以使夜景观对江滩整体产生软制空,并丰富竖向、控制空间,从 而构成了多级综合的夜景观体系。 3. 文化景观结构: “三部一曲” 本规划设计除按上述空间原则安排了一物 理线索外还贯穿着一条反映武汉时代性与地域特点的文化线索。从而形成了“三
部一曲”的音乐篇章。这才是江滩夜景观的灵魂。 3.1 一曲:光辉交响 江魂楚魄 江之魂:中华民族的智慧与中华文化的灵魂。 楚之魄:领风气之先的气度与一鸣惊人的大手笔。 我们的设计创意是用一曲文化赞歌来突出江与滩的关系, 并结合光和灯具的 特性加以组合,使之构成一个以城市为背景,大地江河为舞台的景观交响。这首 交响中既有中华民族的强音,又有楚地文化之和弦,还时代的伴奏。 3.2 第一部曲:“光槌九霄 江击健鼓” 该夜景观曲核心为临江的一组索膜,共九个。其中八个用“城市之光”作彩 色变幻。 最大的索膜,采用幻灯在其上形成投影。该投影既可为楚文化高唱赞歌,也 可为商业广告展示舞台。公益与效益的结合使亮化具有两个文明特征。 九个索膜随机布置了 56 组频闪灯,寓意我国 56 个民族。 九为阳之极数,隐寓九头鸟。还寓意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独领风骚。这 些频闪灯通过智能化控制作随机闪烁,似光之槌在九霄中挥舞,而江中的倒影又 好似江击健鼓。 3.3 第二部曲:“光邀日月 江汇乾坤” 主广场区是整个江滩夜景的核心,我们专门设计了大型主灯“擎天梅”和灯 光隧道,使之形成从入口到观江平台的一系列的光空间变幻,营造出一种“光邀 日月,江汇乾坤”的磅礴气势。 而具有地域特色的灯具——大型标志灯“擎天梅”和荷叶组灯等则向四方来 宾展示了武汉人民广交朋友,热情好客的坦荡情怀。 3.4 第三部曲:“光舞天地 江抚柔琴” 激光灯具向空中发射了九束光线,智能化控制系统使光色不断变幻,犹如光 舞于天地之间,其临江倒影又似江抚柔琴。每一柱光都如丝丝琴弦,为滔滔长江 所拨,天籁之音由衷而生。不仅丰富了江滩立面,而且从文化上影寓了“俞伯牙 与钟子期的知音琴意”。光舞天地的气势是楚文化开拓、进取与浪漫气质的综合 体现。 光辉交响的音乐化结构,使夜景观刚柔相济、鼓瑟共音。实现了高科技的声 光电动与武汉地域文化的零距离,也使江与滩相互照应。
4. 灯具选型 夜景观的灯光、灯色有软质景观特点,而灯具却为硬质景观构成。因此夜景 观规划设计必须“软硬皆施”。我们在灯具选型方面注重灯具造型与武汉的地域 文化特点的结合,并强调灯具的艺术性、趣味性和参与性。 4.1“汛息万变”,用于天津路入口广场,采用高科技 LED 数码变色技术,突出 环境的特殊性,形象的表现了长江水位变化。 4.2“扬帆起航”,用于观景平台,帆为张膜,寓意一种对未来的展望。 4.3“红火一生”,用 SMT 柔光照明技术反映了武汉人民的生活红红火火,渲染 了露天剧场的欢快的气氛。 4.4“擎天梅”高杆标志灯,用于主广场中央,其灯型取意市花光线明亮,数里 可见。作为整个广场的空间标志,与水平方向的灯景交相辉映。 4.5“蒸蒸日上”,用于主广场,反射板梯次安装,象芝麻开花节节高,象征武 汉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4.6 荷叶灯,布置在白鳍豚雕塑旁。意在用荷叶造型反映武汉多湖多水,人杰 地灵的地方特色。 4.7“万众一心”,用于堤防观景步道,沿防洪大堤一字排开,充分体现了江城 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抗洪精神,好似用一道灯光铜墙铁壁。 4.8“九头鸟”,突出灯具造型对江景作用,反映汉派文化。 4.9 “托盘水仙”,取意于杂技中的“转碟”,这项杂技由武汉演员最早在国 际上获得大奖,为武汉争得荣誉。 4.10 “中国结”灯光雕塑,取自数学拓扑中的悖论原理,其圆环虽是立体空间 的造型,但却由一个面构成。他象征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也代表了华人世界的凝 聚。中国结用 300 间隔的不锈钢网络体形成一空间结构,霓虹灯随网络体分布。 自动控制系统使灯光在一个面上流动,循环往复、首尾相衔。文化性、趣味性及 科普性均在此得到发挥。
兰州石化学校园林规划设计 作者:白晓舟
1.总述 石化学校新址位于兰州市安宁区兰州交通大学后部,新增总面积约 128 亩左右,其 中建筑面积约占总面积的 35~40%,道路面积约占总面积的 15~20%,景观面积约占 3~5%,绿化面积约占 30~35%左右.新址新建行政楼一栋,教学楼一栋,图书馆与实 验楼各一栋,学生宿舍四栋,综合楼一栋,体育场一个,食堂一座,还有活动中心与体 育器材室及配电室等。建筑小品主要包括入口处的大门主广场、假山喷泉、花架一座、 还有小游园的亭子一处、主楼边的广场与喷泉、主楼后花园中的亭子、以及宿舍楼前的 花架一座、还有图书馆周边的小型广场以及雕塑,设计中还包括了一部分小品设计。总 体效果见图纸 2。 2.主体规划思想与设计理念 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 风、防尘、防噪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主楼后部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 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教学区。其布局 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
四 : 建筑设计说明模版
设 计 说 明
第一节 规划设计说明
一、概况 1.工程简况
工程名称:舟山市定海区定马复线安置小区 建设单位:舟山市定海区城市建设投资开发公司 设计单位:浙江华洲国际设计有限公司
用地面积:57232平方米 适建用地面积:53704平方米 建筑层数:多层住宅为6层,联排为2-3层 2.场地简况
本地块位于舟山市定海区,东面,南面,西面均为规划道路,北面为田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规划建设村民安置房。
建设用地为较为规则的方形地块,中间有一条河流通过,将小区分成两个区域。场地东西向面宽约为450米,南北面宽约180米,地块现状为空地,地势平坦,环境较好,交通便捷。 二、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 业主提供的建设地块规划设计条件及设计要求 2.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 3. 《宁波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4. 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和标准 三、规划设计目标
1.协调好本地块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使本安置小区成为城市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
2.充分利用地块及周围环境特点创造优美宜人的高品味人居环境; 3.功能分区合理,道路交通便捷,设施配套齐全; 4.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建筑造型,丰富城市形象; 5.根据村民安置房的特点,注重地块开发的经济性。 四、规划设计思想 1.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满足住宅的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现代住宅区。 2.经济可行及适度性的原则
住宅设计充分利用周边环境,积极营造人、建筑与自然和谐的户外空间,又要尽力挖掘空间潜力,发挥土地的最大经济效益. 3.重视城市景观原则
针对项目所处地块的要求、规划的用地布局及空间组织,以人的需求为依据,充分考虑人的可达性、便捷性和舒适性,同时非常注重建筑物形体和立面处理,使建筑物展现建筑的简洁和大气,注重建筑物整体比例和材料组合以及主要细部的刻画。
五、地块总指标
总用地面积:57232平方米 适建用地面积:53704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80093平方米(包括车库层建筑面积:8571平方米) 其中:
多层住宅建筑面积: 60259平方米 低层联排建筑面积:7760平方米
物业经营及管理用房建筑面积:3660平方米 设备用房等配套用房建筑面积:250平方米 建筑占地面积:15900平方米 建筑密度:28.1% 绿地率:30% 容积率:1.33 汽车停车位:362个 其中:室内车位63个 室外车位299个 总户数:718户
各户型面积及套数下表:
第二节 建筑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2-2005
2.《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2003版)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2002版) 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二、建筑标准
1.建筑耐久年限:二级 2.建筑物耐火年限:二级 三、总平面设计
1.规划结构:
小区北边为田地,其余三面均是规划道路,规划以东边为主入口,南边为次入口。小区通过中间的河流分东西二个居住组团,小区主干道的两座桥梁把东西二个组团有机联系在一起。沿河设置小型活动广场,中心绿地镶嵌其中,即方便交通,又使中心景观得到共享。
小区东面组团设计的住宅,除多层的住宅外,在南边集中安置了2-3层的低层联排,便于物业的管理。新村西面组团设计的住宅均为多层。沿道路的东边及南边,在底层设置了部分物业管理级经营用房。 新村规划结构清晰合理,设施配套齐全。
2.建筑布局
建筑的规划充分尊重地形地貌的特点,力争使每一个住户均有良好的朝向,住宅整体朝向均十分良好。其中沿路建筑在不影响建筑朝向的前提下作垂直于道路或
平行道路布局,即同城市环境相协调又充分体现了建筑的合理性和经济性。沿路建筑尽量后退建筑红线布局,使裙房和主体建筑的关系更加明确,同时也尽量防止建筑高空坠物对路上行人造成的伤害。 3.道路结构及交通组织
小区主入口设于地块东边的城市规划道路,尽量减少住户进出对城市主道路交通的影响,次入口设于地块南侧的规划路。从主入口由东向西引入6米宽的主路,并与次入口引入的贯穿小区南北方向的主路交叉,形成环形道路骨架。沿主路两侧布置居住建筑,并规划3.5~4米宽宅前路和主路相交。小区形成主路、宅前路二级道路系统。小区用地中心规划小型广场,提供住户的交流、集会场所。
小区停车采用车棚层停车和室外地面停车二种方式。针对项目住户安置用房的性质,规划在满足停车率的要求下未设计地下停车库,以减少项目的投资。小区室外停车较多采用集中布置的方式,便于管理。
小区以人为本,规划设计步行系统,规划在主入口两侧车道设2米宽人行道,沿南北向主路单侧设1.5米宽人行道,人行道通过宅前路与沿河休闲步行道相连,形成相对完整的步行系统,也为住户跑步锻炼提供了很好的运动路线。
新村内道路及铺装根据不同功能选取不同的材质,如新村内主要车行道为沥青路面;人行道,住宅院落内的车行道采用彩色混凝土地砖,室外停车场采用植草砖,以丰富新村景观。 4. 绿化设计
绿化设计以点、线结合为主,小区中心设小型广场和中心绿地,并由此渗透至组团绿地和宅间绿地,使各绿地相互联系,增强户外空间的连续性,使之形成良好的绿化系统。绿化环境设计在强调步行空间与各组团空间整体意境的同时,注意各组团绿地的个性化塑造,将小区户外环境书写成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诗篇,充分体
现规划设计“以人为本“的宗旨。
景观中心绿地:以色彩和图案不同的铺地,辅以景观雕塑,既丰富环境景观,又对景观轴线做了适当的收头,同时景观轴线两侧,配以适量名贵树木,使中心绿地自然地过渡到沿河绿地。
中心绿地:既是小区的“绿肺“,又是休憩、养生的绝佳去处,同时还规划亲水平台和户外健身设施;
组团绿地:布置草坪、灌木、少量造型优美的乔木,同时规划一定的硬地和建筑小品,作为老人小孩休憩游玩的场所,也是村民交流的好去处。
宅间绿地:以草坪为主,配以灌木、少量造型优美的乔木。 5.景观设计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区环境质量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单纯追求一套舒适的住房,转向对生态环境质量更高的要求。小区园林化则能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生理和心里的需要。规划尊重城市和人文环境特点,力图体现小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运用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对小区室外环境进行研究和处理。
小区的景观中心绿地通过绿化、小品、铺砌和花木合理组织搭配,形成开阔、明快、活泼的公共空间,吸引居民前来休憩娱乐,成为整个小区景观的高潮点,组团绿地由建筑围合成,布置草坪、灌木、柱廊、花坛等,令住户享有平和、高雅的休闲环境。
小区环境内容广泛,从指示标牌、休息亭廊、雕塑、灯柱、灯具、围墙、花坛、座椅、儿童游戏器械到一些市政设施等,它们的设计应融功能性、装饰性、趣味性为一体,对小区景观的形成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建筑单体设计 1.住宅设计
(1)平面布局:根据本地气候特点,小区内的住宅建筑布局采用南北向的行列式布置方式,
并结合地形和道路走向布置。住宅南北向间距均大于《舟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要求,使每户均有良好的日照和采光。
(2)套型设计:套型平面设计集中突出合理性,舒适性。合理性表现为内外,动静分区明确,厨房,卫生间合理使用,各种管线集中;舒适性着重研究朝向,穿堂风,直接采光,争取一定面宽,保证每一户均有较好朝向。
(3)立面设计:在建筑造型设计中,集中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美,以现代,简约,充满动感的风格形成了清新鲜明的个性。同时立面造型力图清新淡雅又稳重大方,烘托住宅区内安逸恬静的生活气氛。在形体处理上注重高低错落与体形变化,材料以面砖为主,局部配以涂料及玻璃,既表现了建筑体块的变化,又体现建筑节奏与韵律之美。 五、建筑消防设计 1.总平面消防设计
基地内设计主次入口各一个,小区道路宽度和转弯半径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院落道路保持通畅。 2.单体建筑消防设计
住宅间距除满足日照间距外,还必须满足消防规范要求,住宅与住宅山墙之间间距均大于6米。
第三节:结构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主要设计标准及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2.工程地质条件 见地勘单位提供详细报告 3.设计荷载
风荷载(基本风压):0.65KN/m2 雪荷载(基本雪压):0.3KN/m2 设计主要楼面活载: 楼面:2.0KN/m2 二、结构设计说明 1.设计要求
本工程结构形式均为钢筋砼全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 本工程结构安全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本工程场地类别Ⅳ类,抗震设防类别丙类,抗震设防裂度七度,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 2.基础设计 本工程均采用桩基础
3.主要结构材料
混凝土:上部结构采用C25,基础采用C30 钢筋:采用热轧钢筋HPB300及热轧钢筋HRB335
±0.000以上部分砌体均采用Mu10多孔混凝土砖,M7.5混合砂浆砌筑, ±0.000以下砌体采用Mu10实心混凝土砖,M10水泥砂浆灌浆砌筑。 4.结构计算
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M《结构平面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和STS《钢结构设计软件》进行数据准备和导荷,采用SATWE《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进行分析计算, TAT《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三维分析与设计软件》进行校核。
第四节:给排水设计
一、给排水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标准及法规:
?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年版)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修订版) 2.概况: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约83930m2的小区,为多层住宅及少量公建,住宅及民居房总户数为718户。设计范围为室内外生活给排水系统和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 3、给水系统
(1)水量估算及水源
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2003,2009年版)进行估算,整个小区建成后,最大日用水量约为760m3
/天,最大小时用水量约为80m3
/h。
(2)供水方案
初步考虑给水采用市政管网直供。建筑给水均采用下行上给式,给水水源从小区东、西面的市政道路引入,引入总管管径为DN150,给水管在小区内连成环状。室外给水管采用给水球墨铸铁管,室内生活给水管采用内衬PE钢塑给水管。
(3)其他绿地浇洒用水及其他零星用水均由区内给水管道直供。 4.消防系统 (详见消防篇) 5.排水系统 (1)排水体制
室内雨水、污废水分流排出。生
经室外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雨水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道。最大日污废排水量约为760m3/天。 (2)排水管网
雨水:屋顶雨水采用天沟汇集,沿雨水专用立管排至室外雨水管网。阳台雨水与屋顶雨水立管分开设置。
生活污水:采用独立的排水立管,伸顶通气。系统由卫生洁具、排水管道、通气管、检查口、清扫口、室外排水管道、检查井、化粪池等组成。
生活废水:经独立的排水立管进入小区污水管网,最后统一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室外排水
室外雨、污水分流。室外排水采用U-PVC加筋管。
二、消防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2、室外消防给水
(1)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按一次考虑。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要求,室外消防水量为20L/s,由市政水压保证,室内可不设置消防给水系统。消火栓的设置按要求间距80m,消火栓距路距离小于2米。 (2)各建筑均按要求设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三、节能专篇:
1、本工程用水量按:住宅用水量(有大便器、洗脸盆、洗涤盆、洗衣机、热水器和淋浴设备) 300L/人·d,时变化系数2.5考虑。
2、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及给排水配件。
3、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水嘴和感应式小便器冲洗阀。 四、环保设计
1、生活污水在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网管。 2、小区生活垃圾袋装处理,集中投放。
第五节电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2-2009 ?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2011
?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2010 ?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GB50016-2006 ?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 ? 提供的资料和各工种提供的相关资料 二、设计范围:
1、10/0.4KV变、配电所 2、低压配电系统 3、照明系统 4、建筑物防雷 5、接地及安全
6、智能化系统:按普及型标准配置 三、供配电系统:
1、从市政引入一路10KV电源进入小区变,主要负荷等级为三级,单电源供电。2、负荷估算:
各种辅助用房的用电指标为80W/m2
四、变配电所:
小区供电采用城市10KV高压电源线路环网供电,低压供电电压380/220V。各地块变电所独立设置或结合物业管理用房等建筑物设置。
小区变电所位置及个数由甲方和电力部门商定,供电半径不大于200m,变电所内设置11台500KVA的住宅变。住宅部分采用高供低计,在每幢楼内单独设置集中住宅表箱。在低压总出线后设置计量柜。功率因数在低压侧采用并联电容器组集中补偿,要求自动补偿到0.9以上。 五、低压配电系统
住宅由住宅变采用四芯电缆到各幢楼的住宅电缆分支箱,再由电缆分支箱到各单元的集中表箱,在集中表箱处零线重复接地。集中表箱在各单元底层集中设置。从集中表箱到住户箱采用大于10mm2的铜芯线。 六、照明:
照明分普通照明与应急照明。 普通照明主要采用节能灯。
应急照明在公共建筑的各疏散楼梯间,出入口,疏散走廊等处设置,采用普通电源与自带电池的应急灯相结合,应急时间不少于30min。 考虑室外及景观照明电源。 七、防雷接地系统
主要防雷等级按三类防雷考虑。防直击雷采用屋顶设置不大于20Mx20M或24Mx16M的避雷网作接闪器,防雷击电磁脉冲在变电所高低压侧装设避雷器或浪涌保护器,防雷电波侵入采用进户的金属管道均就近与总等电位联结。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在变电所设不少于2处临时接地端子箱。弱电机房设弱电接地端子箱并设SPD装置。
八、弱电:电话,数据信息,电视,安保,背景音乐等 1、通信系统
设置电话网络交换机房,按每户一门电话考虑,公共场所适当设。通信线路从市政通信网引来。在电话网络机房设置空调插座与电源箱,考虑约1000门电话。 2、有线电视系统
设置有线电视机房,并在适当位置设置光结点,线路从市政有线电视网引来。主干线路由有线电视部门确定。每户设一个电视插座,考虑约1000个点。 3、计算机系统
结合电话交换机房设置网络机房,从市政网络线路引来光缆。每户考虑一个网络点,块考虑约1000个点。 4、其它智能子系统
(1)出入口管理及周界防越报警:在小区周界安装探测器,与周界探照灯及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联动。
(2)闭路电视监控:在小区主要通道及周界设置前端摄像机。 (3)对讲与防盗门控:在各单元入口安装防盗门和可视对讲装置。
(4)巡更管理:在小区各区域内及重要部位制定保安人员巡更路线,并安装巡更站点。
(5)停车场管理:通过对小区停车场出入口的控制,完成对车辆进出及收费的有效管理。
(6)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系统:在小区广场、组团绿地、道路交汇等处设置音箱、音柱等放音设备,平时播放音乐、通知等,紧急事件发生时,可切换至事故广播状态。
(7)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应具备房产管理、住户信息管理与查询、设备管理、
维修管理、住户投诉管理、保安管理、收费管理、物业公司内部管理等功能。 九、消防电气 1、应急照明
下列部位设置火灾事故照明: a、封闭楼梯间;
b、长度超过20M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处设置疏散指示标志。 c、消控室、变配电所、消防水泵房。
d、智能控制中心、物业重要房间、公建重要场所
火灾应急照明采用自带镉镍电池的应急灯与消防应急照明专用回路相结合,疏散指示标志采用自发光型。自带电池的应急灯的应急时间不少于30min,c和d条所列的重要设备用房的应急时间不少于60min。 2、消防电源
采用普通电源与自带电池的应急灯相结合。 3.线路敷设
消防线路采用阻燃铜芯线缆穿钢管暗敷或走竖井明敷,暗敷管埋设深度不得小于30MM。消防线路与普通电力线路在强电井内敷设时,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3M。
十、电气节能
节约电能措施要满足使用和保证电能质量,采用节电设计方案和新型产品,提高电器设备使用效率,以节约能源。
1、照明:照明灯具均采用节能灯,均加快速镇流器。
2、变压器:采用低噪声低损耗干式变压器柜,以减少空载和负载损耗。控制变压器的负荷率和台数。
3、室内及室外照明主要采用节能灯具及光源。室外照明夜深时能关掉部分灯。楼梯灯采用延时开关控制。
4、严禁使用国家命令淘汰的产品,优先使用节能型的电气产品。 5、按经济电流密度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减少线路损耗。 6、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缩短供电半径,减少线路损耗。
第六节 节能、节材、环保设计
一、 建筑节能措施
1、采用外墙外保温节能墙体做法。
2、采用塑料框中空玻璃窗提高窗户的隔热功能。
3、采用节能防盗百叶窗,夏日遮阳,冬日反射阳光入室,平时防盗。 4、屋面采用40CM厚挤塑板。 二、节材措施:
1、结构采用试设计方法,试设计房屋根据地质情况和建筑方案,对结构方案进行多方案比较,以求得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
2、在结构设计中,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钢材用量。 3、如地方政府允许,可采用沉管灌注桩以节省桩基造价。
4、7度抗震区如分户墙和山墙做部分砼墙,可有效降低梁柱钢筋用量,甚至减小柱截面尺寸。 三、电气节能
节约电能措施要满足使用和保证电能质量,采用节电设计方案和新型产品,提高电器设备使用效率,以节约能源。
1、照明:照明灯具均采用节能灯,均加快速镇流器。
2、变压器:采用低噪声低损耗干式变压器柜,以减少空载和负载损耗。控制变压器的负荷率和台数。
3、室内及室外照明主要采用节能灯具及光源。室外照明夜深时能关掉部分灯。楼梯灯采用延时开关控制。
4、严禁使用国家命令淘汰的产品,优先使用节能型的电气产品。
5、按经济电流密度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减少线路损耗。
6、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缩短供电半径,减少线路损耗。
四、环保设计
1、生活污水经净化池处理后,排向市政排水管网。
2、新村生活垃圾袋装处理,集中投放。
3、保护河道生态环境,河道护栏砌筑离开水面相应距离。
五 : 建筑设计总说明48
建筑设计总说明
1、设计总则
1.1 1.2 凡施工及验收规范(如屋面、砌体、地面、门窗等)已对建筑物所用材料、规格、施工要求及验收等有规定者,本说明不再重复,均按有关现行规范执行。
1.3 设计中采用标准图、通用图,不论采用其局部节点或全部详图,均应按照该图集及各图纸说明和要求,全面配合施工。
1.4 所有与工艺、给排水、强弱电、空调通风、煤气动力等专业有关的预埋件、预留孔洞等,施工时必须与相关专业的图纸密切配合施工。
1.5 凡本说明所规定各项,在设计图中另有具体设计和说明时,应按具体设计图的要求施工。
1.6 结构体形系数等应满足国家及行业有关设计规范。
2、工程概况
2.1 工程名称:某建筑师事务所
2.2 建设地点:**
2.3 建设单位:***
2.4 建筑面积:总面积:1576.73㎡。占地面积:2097.725
2.5 建筑高度:层高3.3米,局部加高,总高度为8.27米。
建筑层数:二层。
2.6 本工程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耐火等级:Ⅱ级。抗震设防裂度:七度(0.15g)。
2.7 图中所注尺寸以㎜为单位,标高以m为单位,角度为度。绘制的比例与所注尺寸不符时,以所注尺寸为准。
3、设计标高
3.1 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室外地坪标高-0.470相当于绝对标高。室内外高差暂定为470㎜。施工时应再根据现场周边房屋基地情况作具体调整。
3.2 楼梯平台完成面的标高关系。
4、墙体
4.1 室内地坪±0.000以下墙体采用190*190*90的实心混凝土砌块,±0.000以上墙均采用190*190*90的加气混泥土砌块.砌体材料及砌筑砂浆标号详见结构施工图。
4.2 墙体与钢筋混凝土墙、柱的连接点应先砌墙后浇构造柱,构造柱的做法详见结构一般说明。
4.3 凡采用砌体砌筑的排风道、排烟竖井、各类管道井、当内部不能粉刷施工时,其井道内壁要求边刮平砌筑砂浆。
4.4 不到顶砌体墙顶部应加设钢筋混凝土压顶圈梁,详见具体设计。
4.5 外墙保温做法详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外装修》06J505_1保温墙体的施工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程或技术要求进行,防止保温层及粉刷出现空鼓和裂缝,保温层的钢丝网应有防雷接地措施,详见电器施工图纸。
4.6 除砌筑在地下室顶板及钢筋混凝土地梁上的墙体外,其它墙体均在室内地坪高±0.000以下60㎜处作防潮层,做法为:20厚1:2水泥砂浆添加5%防水剂(按水泥重量计),设于–0.06m处。
4.7 底层室内相邻地坪有高差时,应在高差处理土一侧架设防潮层。防潮层做法为:20厚1:2水泥砂浆加5%防水剂。如果土一侧设有花坛和覆土时,还应刷1.5厚聚氨酯防水涂料(或其他防潮材料)。
4.8 所有外墙窗台下均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抗裂圈梁,两边应与构造柱相锚固,其配筋详见结构施工图。
4.9 所有内墙及柱子的阳角处均应设水泥砂护墙角。
4.10 窗台压顶做法:80厚C20细 同墙宽,内配2 10, 6箍筋@200,两端伸入墙体200.
4.11 外墙面贴面砖做法:详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6J5050-1,Q2.
内外墙面装修及踢脚线做法:详见装饰装修材料做法表。
4.12 墙面变形缝构造节点做法:详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99J201-1,37页。
5、楼地面
5.1 阳台、外廊、室外楼梯平台、卫生间、开水房的楼地面完成面标高应低于相邻房间及走道的楼地面完成面标高20㎜,有特殊要求者详见单项设计。
5.2 卫生间、开水房、阳台等需设置地漏或排水沟的地面均做1%排水,坡向地漏或地沟。
5.3 通向屋面的门洞底标高如低于屋面及室外平台完成面标高时,应在门洞下设置C20混凝土门坎,高度为150㎜(有特殊要求者详见具体设计)。
5.4 卫生间,开水房等有防水要求的地面和楼地面,在墙底部应设置高度为≧180㎜C20细石混凝土地垄(滞水圈梁),宽度同墙宽。卫生间和开水房的楼板上应加设防
水涂膜两度。
5.5 楼梯踏步面层无具体说明者,均做20厚1:2.5水泥砂浆粉刷,并设金属防滑条。
6、屋面
6.1 屋面防水等级为III级,一道防水设防,防水层耐用年限10年。
6.2 平屋面排水坡度为3%,采用结构找坡。
6.3 保温层的具体材料和厚度另见墙身剖面图屋面节点详图和说明。
6.4 卷材防水屋面,卷材采用4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所用粘结剂、嵌缝胶、保护层应与所选卷材匹配。连接处以及基层的转角处均应做成圆弧。
6.5 高低跨卷材防水屋面,当高跨屋面为无组织排水时,低跨屋面受水冲刷的部位应加铺一层整幅卷材,再铺设300-500㎜宽的板材加强保护;当有组织排水时,水落管下应加设C20钢筋混凝土水簸箕,尺寸为500×500,厚度50,□4@250双向配筋。
6.6 屋面为有组织排水时,外落水管采用UPVC管,除注明的外其他外径为100㎜。内落水管采用钢管,管径为内径100㎜,壁厚5㎜。当地建设管理部门有具体规定是按规定选用。
6.7 屋顶女儿墙边四周需设置避雷支架,无特殊说明者均须预埋-4×25㎜扁钢,深入墙体100(弯30)㎜,外露150㎜高,间距@1000㎜,转角处每边500㎜(如电气有专项设计时应以电气设计为准)。
6.8 屋面外水落管及水斗安装:详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99J201-1-33.屋面泛水构造:详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99J201-1-26。
6.9 上人屋面,块材与防水层之间设隔离层,采用10厚MU1.0水泥砂浆。
6.10 防水层上设置设备时,设备下部的防水层做防水附加层,并在其上浇注细石混凝土,厚度大于50mm.
6.11 屋面防水层工程应经由资质审查合格的防水专业队伍进行施工。
7、阳台
7.1 阳台栏板的高度除注明者外,未注明时高度均为1200。
8.室外工程
8.1 建筑周边设明沟,在入口、台阶处加盖板。做法详见墙身剖面图明沟详图。在遇到踏步、坡道、台阶时,埋设 150水泥管相接。
8.2 台阶做法参照详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2J003-7.
9、门窗
9.1 本工程其门窗的强度设计、构造设计、防烟、防雨、密闭构造等均由承包商负责,并应满足规范要求。
9.2 外窗物理性能及试验方法应满足国家及地方规定:
A.抗风压性能:≥3000
B.气密性能:在±10Pa检测压力差下:ql≤1.5m3 /(m.h)q2≤4.5 m3/(㎡.h)
C.水密性能:未渗漏压力≥250Pa
D.保温性能:传热系数<2.0W/(㎡.K) (注:以设计值为准)
E.隔声性能:计权隔声量Rw≥30dB
F. 采光性能:透光折减系数Tr应符合设计要求
9.3 门窗名称、规格、数量详见门窗表。所有门均设门碰(磁性插入式)。
9.4 铝合金及塑钢门窗安装应采用弹性连接,与墙体及砂浆接触处应做好表面的防腐处理。
9.5 砖石砌体的门窗过梁,如无集中荷载,除结构有交待外,其余均做钢筋混凝土过梁,混凝土标号为C15,两端各搁置250㎜。
9.6 门窗洞口紧贴钢筋混凝土柱或墙一侧时,必须在钢筋混凝土柱或墙的洞顶标高处预埋与过梁相对应的插筋,锚入及外露长度均为35d(□)或30d(□),钢筋搭接范围用□6@100钢筋箍。
9.7 门窗立面均表示洞口尺寸,门窗加工尺寸要按照装修面厚度由承包商予以调整。同时应考虑墙体装饰面层厚度,当采用块材饰面时,应复核门窗净尺寸与洞口尺寸的相互关系,确保配合无误。
9.8 外窗空气渗透性料应符合以下规定:
A. 在冬季室外平均风速>3.0m/s的地区,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不能低于级。
B. 在冬季室外平均风速<3.0m/s的地区,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规定的Ⅲ级水平
9.9 铝合金推拉门窗采用气密性好,防雨性能好的门窗。门窗除注明外均安装在墙体中,所有门窗加工定货前须对洞口尺寸进行复核。
9.10 外门窗应有由具有行业专业资质的单位承担设计和施工,门窗构造及玻璃厚度应根据工程项目的使用要求,国家规范要求进行设计确定。
10、幕墙工程
10.1 玻璃幕墙的设计,制作和安装应执行《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
10.2 本工程的幕墙立面图仅表示立面形式、风格、开启方式,颜色和材质要求,其中玻璃部分应执行《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发改运行【2003】2116号;
10.3 幕墙工程的承包商应依据建筑设计,进行施工图二次设计,二次设计经确认后,及时向建筑设计单位提供预埋件和受力部位的详细资料,以便结构施工图中表达清楚,施工中及时预埋;
10.4 幕墙工程应满足防火墙两侧、窗间墙、窗坎墙的防火要求,同时应满足外围护结构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要求;
10.5 幕墙工程应配合土建、机电、擦窗设备、景观照明工程的各项要求;
11、装修工程
11.1室内墙、柱、门窗洞等阳角均做20厚1:2水泥砂浆护角线,其高度不低于2m,每侧宽度不小于50㎜,内窗台出特殊注明外,均做1:2水泥砂浆分面,并作50㎜宽护角线。
11.2 外墙窗台、窗楣、雨蓬、阳台、压顶和突出的腰线等除具体设计有要求外,均在上面做流水坡度,下面做滴水线,滴水线的宽度应不小于10㎜,且整齐平滑。 11.3 阳台、外廊、室内回廊、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板,栏板应坚固耐久,能承受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05m。供人员活动的屋顶平台、屋顶女儿墙高度不应小于1.1m,高度均从楼地面完成面起算至栏杆扶手顶面,如底部有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且宽度大于或等于0.22m的可踏部位时,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11.4 凡设有地漏的房间应做防水层,图中未注明整个房间做坡度者,均再地漏周围1m范围内做1~2%坡度坡向地漏。有水房间的楼地面应低于相邻房间≧20㎜或做挡水门槛。有大量排水的应设排水沟和集体水坑。
11.5木制构件、配件均刷亚光清漆二度,不露面木制品与砌体解除部分均满涂防腐油。
11.6 内部装修需另行设计,内装设计应与本工程的建筑、结构、及水、电、风动等工种的设计图纸协调配合,如对本设计有重大改动应及时通知原设计人员,并证得原设计人员的同意。
11.7 内外墙饰面及天棚抹灰详见装饰修表。
12、油漆工程
12.1 所有木门、门套、木扶手等木做油漆:基层清理、除污、砂纸打磨;刷底子油一遍;局部刮腻子,砂纸打磨光平;刷调和漆一遍;刷磁漆二遍(木材本色)。 12.2 楼梯玻璃扶手
建筑设计总说明48_建筑设计说明
12.3 凡预埋木砖均做防腐处理。
13、其他
13.1 图中所选用标准图中有对结构工种的预埋件、预留洞,如楼梯、门窗、建筑配件等,本图所标注的各种留洞与埋件应与各工种密切配合后,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 13.2 两种材料的墙体交接处,应根据饰面材质在做饰面前加钉金属网或在施工中加贴玻璃丝网格布,防止裂缝。
13.3 楼板留洞的封堵:待设备管线安装完毕后,用C20细石混凝土封堵密实,管道竖井每层进行封堵。管道穿过隔墙楼面时,应作预埋套管处理,并高出楼地面30。 13.4 施工中应严格执行国家各项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本说明未尽之事项应严格按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
13.5 凡未尽事宜,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操作规范执行,二次装修不得改变建筑物防火等级。该建筑的防火等级为Ⅱ级。
14、消防设计
14.1 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14.2 本建筑为二层公共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门窗表 室内装修表
建筑师事务所施工图
李添秀
0801
工管
学号: 0708101103
目录
本文标题:建筑设计说明-建筑设计说明中写道:窗立樘建筑设计说明中有这样一条写道:窗立樘: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