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彩瓷
彩瓷问世历千年,唐宋明清醉色颜。五大类别工艺妙,数十器具造型全。
淘泥拉坯捺水面,作画上釉烧窑间。禽鸟鱼虫生日月,梅兰雪雾韵河山。
二 : 珐琅彩瓷,一场华美的“艳遇”
她,华丽多姿,妖娆夺目;她,小巧丰满,香艳无比;她典雅华贵,倾城绝色;极其喜欢这种从骨子里一点点外溢出来的风情和艳,却一点也不俗,像一颗璀璨的明珠,耀眼的美让人动弹不得,我说的不是美人,而是珐琅彩瓷。
第一次看到郑柏林老师的作品,就完全的被惊艳到了,这作品的艳和他本人的谦虚、朴实和低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珐琅彩瓷,也称景泰蓝,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一种源自波斯的铜胎掐丝珐琅工艺,约在蒙元时期传至中国,顶盛时为雍正期至乾隆期,为水平最高、工艺最美。
珐琅彩瓷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工艺绝技,郑老师说,珐琅彩在陶瓷上的应用,最初是在陶器上,也就是在紫砂上首先应用,而珐琅彩更早引进和应用是在金属器皿上!一件成品需要数百道工序才能完成,被誉为世界最精湛、最复杂的工艺。
珐琅彩瓷的特点是瓷质细腻,色彩艳丽,全部为手工完成,没有大的器物造型,绝大多数是盘、碗、杯、瓶、盒、壶,只是每一品种都有不同的变化,制作起来极费工夫。然而正是这种让每一款作品焕发生命,将每一款作品都精工细琢的精神,却让他有了更深的归属感和责任,他更执迷于将这项古老又几近失传的技艺传承和延续下去。
看着郑柏林老师的珐琅彩瓷作品,不觉就会陷入一种色彩艳丽又极富诗意的境界,这些作品的鲜活之气像被赋予了生命呼之欲出,而这些绚烂夺目的诠释要得益于珐琅彩。珐琅彩是珐琅彩瓷的一种重要原料,最早从国外进口时与黄金等价,直到雍正时期,才研制出并沿用至今的珐琅彩瓷原料,这种原料不仅色彩艳丽,还相当环保,是珐琅彩瓷工艺的一大贡献。(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制作珐琅彩瓷,必定需要扎实的绘画功底,对于郑老师来说,出生书画及陶艺世家,技法早已不是问题,如何表现出精神和灵魂的精髓才是他想要达到的境界,视觉的审美只是表面,精神和思想才是一个大师最具实力的表现。
所有的艺术家对其制作的作品都逃不开一个情字。作品的孕育过程中,工匠为之倾注的情感最为动人和有感染力。
从小在陶瓷世家成长,先天爱陶亲陶,又拜有名的师傅为师,师父像父亲一样对他要求极为严格,这对他后期的艺术成长受益无穷。在1982年,郑老师第一次接触到珐琅彩瓷,便是有名的“岁寒三友”的橄榄瓶,于是,从这件产品开始复制,由第一次的润色到最后的完工,是郑老师记忆最为深刻的经历,这也开启了他与珐琅彩瓷的一世情缘。
艺术像一种语言,只有少数人能深刻的理解其内在的涵义,越高难度的越有吸引力,他说他自己是个没什么大目标的人,但他喜欢在工作室一呆就是一天,自由畅游在精神和艺术的世界里。
郑老师毫不掩饰对于景德镇这个瓷都的热爱,他将昌江河称为“母亲河”;他在这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河畔玩耍,与那些倾倒在河边的老瓷片相伴,15岁便进场学艺,所有这些都孕育着他的性格和喜好,天然山水,滋养着他的灵气,这独有的艺术熏陶,奠定了他的人文气息。
在景德镇,虽然珐琅彩瓷依旧是个传统的工艺,但却是陶艺人的追求,如今,国外的先进科技和景德镇的本土工艺相融合,使得珐琅彩具有了更加璀璨的光芒。然而郑老师也有他的担心,景德镇虽然作为瓷都,但是如今“瓷都”这个概念却变得岌岌可危,景德镇的传统工艺需要传承,产品也需要走出去,走向世界,就需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
不管世界如何变化,景德镇的人文气息传承着千百年来的质朴和执着一直没有变。郑老师一再强调,我只是个匠人,不是什么大师,但他的朴素和低调却正是传统陶艺人的精神内核,也最为打动人心。像珐琅彩发出的耀眼光芒,透过阳光折射出来的美,才是最真实的匠心精髓。
愿珐琅彩瓷以及郑老师这样的陶艺大师,不只是在景德镇默默沉寂,希望他们的作品有一天走向全国各个艺术市场,以及世界的艺术界,让传统与世界结合,释放更为璀璨的光芒!
陶瓷行专访
作者介绍:
火凤凰,一朵自由行走的花,热爱并敬畏文字,喜欢用散文随笔怡情暖心,有文艺腔更有烟火气。
三 : APEC领导人用珐琅彩瓷食“国宴”
此次欢迎晚宴所使用的餐具,并不似以往国宴中使用的偏素色餐具,帝王黄的珐琅彩瓷在国宴主桌上异常抢眼。(www.61k.com]
11月10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怀柔雁栖湖举行,这也意味着APEC会议进入峰会时间。当晚,中国国家领导人***携夫人***,在水立方举行国宴,欢迎与会的各国元首、夫人及其政要。
当天,不少民众关心的则是峰会外的花絮:***主席将如何宴请嘉宾,而嘉宾们又将穿何种服饰拍摄“亚太全家福”?
央视直播的画面在第一时间给好奇的人们揭秘。10日下午6时左右,APEC领导人车队陆续抵达水立方,各国元首携夫人在《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的歌声中,由红毯步入水立方。一直被保密到最后的元首服装,也初露真容。
既不是汉服,也不是中山装,习总身穿的是啥呢?澎湃新闻专访了本次服装设计师,揭秘领导人服装——“新中装”的文化内涵和背后故事。
元首服装用料为提花宋锦,纹饰寓意为21个经济体山水相依
制作中的民族特色服装。历届APEC会议上,与会领导人所穿着的特色服饰是峰会一大亮点。 @精品购物指南 图
历届APEC会议,元首们穿何种非正式服装亮相拍“亚太全家福”,是峰会的一大亮点。2001年在中国上海举行的APEC会议上,元首们就曾着中国传统服饰“唐装”拍合影。
澎湃新闻检索公开报道发现,除1995年日本大阪、2010年日本横滨、2011年美国夏威夷和2012年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4次APEC峰会外,1993年开始,合作体国家领导人就有穿着东道主准备的民族服饰,拍摄大合照的传统。
据央视直播画面,欢迎晚宴开始前,***携夫人举行握手礼,欢迎与会国元首及夫人们。习总身着紫红上衣,夫人则是一袭靛蓝旗袍,嘉宾们也穿着中国设计的服饰,在宴会厅外拍下了“亚太全家福”。
来自北京服装学院的楚艳是本次服装主创设计之一,她告诉澎湃新闻,“元首和夫人的服装都采用立领、对开襟和连肩袖设计”,男士上衣由万字纹宋锦面料、提花海水江崖纹制成,女士除开襟、连肩袖外套外,还内搭立领旗袍裙。
宋锦是中国汉族的传统丝制工艺品,质地柔软且色泽华丽,与云锦、蜀锦并称为“三大名锦”,于2009年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年12月,楚艳收到北京APEC组委会邀请,参与设计非正式会议上领导人亮相服装。“以前跟苏州宋锦有过合作,所以一开始宋锦就是我的备选之一。”
苏州吴江鼎盛丝绸在2012年利用技术创新,将古时只能用手工织造的宋锦实现工业化生产,才让楚艳有了可选择的机会。
“从4月份试小样开始,前期打样就做了几百米布”,鼎盛丝绸面料设计师何丽荣介绍,考虑到11月北京的低温,在宋锦织造中加入了真丝与羊毛,“保暖”。
从最开始男女嘉宾服装设计各20多种颜色,到最终确定的“深紫红”、“故宫红”、“靛蓝”、“孔雀蓝”、“金棕”、“黑棕”6种,楚艳从中国传统美学中寻找灵感,“体现一种沉稳、厚重的感觉”。
此次元首服装既有中山装的立领、开襟元素,又有传统真丝、宋锦面料,楚艳称这套服装为“新中装”。“设计上融合了中国历代经典款式,但海水江崖等传统纹样的创新设计,更能出传达21个经济体山水相依、守望相助的寓意。中西结合的剪裁方式,也能在表达中国意韵的前提下,使服装更合体更舒适。”
国宴餐具为珐琅彩瓷制成,主桌颜色选用“帝王黄”
11月10日,欢迎宴上使用了珐琅彩瓷的餐具。
除亮相服装外,11月10日的欢迎晚宴也备受关注,***主席携夫人***举行的欢迎晚宴,将成为在水立方举行的第一次国宴。
澎湃新闻注意到,此次欢迎晚宴所使用的餐具,并不似以往国宴中使用的偏素色餐具,帝王黄的珐琅彩瓷在国宴主桌上异常抢眼。
据此次国宴餐具主创设计师之一庄志诚介绍,这套餐具是以《诗经》中词句“和鸾雍雍•万福攸同”寓意为主题设计,专为APEC国宴而作,“和鸾是车马上的铃铛,在设计的主体纹样中为磬纹,宝磬是礼乐之器,有祝福之意。和鸾雍雍,万福攸同,宾客至,同多福。”
27岁的庄志诚是江苏高淳陶瓷的新秀设计师,他曾参与2014年上海亚信峰会国宴餐具设计和南京青奥会国宴餐具设计工作。2014年4月,他开始为APEC国宴餐具做设计方案,同包括来自瓷都景德镇等地的设计师一起竞选设计方案。
“到9月初最终定下来,改了应该有十六、七次吧,”庄志诚介绍,“餐具设计挖掘了很多中国的古典元素,像珐琅彩,代表的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古典工艺,它在国外是没有的。”
考虑到北京是皇城,“龙脉之地”,庄志诚在***主席和其他国家(地区)领导人使用的主桌餐具上,颜色选用“帝王黄”,“能够营造出一种中华的、典雅的,又有仪式感的气氛”。
而餐具身上所使用的纹样,则提取自古代官窑瓷器,“重新解构、重组,能让它变得有时代感”。此外,庄志诚还将中国“如意”的概念运用到了餐具设计上,“包括毛巾托、筷架、椒盐瓶、酱醋壶的托,都是如意的形状”。
庄志诚告诉澎湃新闻,“冷菜盖”是本次国宴餐具中的亮点,“盖拧是取自北京的天坛顶,正好跟这次北京APEC标志中天坛图纹相互呼应,而且下面的餐盘是方形的,正好应了我们那句‘天圆地方’”。
事实上,在中国传统餐具中,并没有使用“冷菜盖”的习惯,而西餐则惯用金属制作冷菜盖。“我们是用陶瓷做的,因为冷菜盖的体积很大,要做到弧面的精准,难度非常大。”
江苏高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贵夫告诉澎湃新闻,从9月初高淳陶瓷提交的设计方案被APEC筹备组委会选中以后,高淳陶瓷只有2个月时间进行批量生产。“最终我们向组委会提供了近6万件餐具。半弧形的主桌上,领导人用的餐具是62件一套,下面圆桌上,部长级政要则是58件每套。”
扩展:apec国宴餐具价格 / apec国宴瓷器 / apec国宴
扩展:apec国宴餐具价格 / apec国宴瓷器 / apec国宴
四 : 珐琅彩瓷:昔日皇家御用瓷今夕天价成翘楚十大国宝珐琅彩瓷欣赏
珐琅彩瓷器是中国彩绘瓷器中最著名的品种,是中国制瓷工艺发展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顶峰时期的产物。由于其烧造数量少而且当时仅供皇帝秘玩,故显得异常珍贵,又被称为官窑中的“官窑”。珐琅彩瓷器所用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提供。彩绘和烘烧,则大多是在北京宫廷造办处的珐琅作坊内完成,受皇室亲自监控及严谨审查,而一般粉彩瓷器从制胎、彩绘,到烘烧都是在景德镇御窑厂完成的,两者之间的差别也显示出珐琅彩瓷器的珍罕之处。
珐琅彩瓷整体
瓶圆唇,小口,短直颈,丰肩,肩以下渐敛,近足处外撇,圈足。器型规整,线条流畅,胎骨细腻。器身绘荷莲纹笔触细腻,婀娜多姿,而且使用浓淡不同的珐琅彩颜料表现物象的阴阳向背,物象显得更加生动逼真。其画稿必定出自当时具有极高艺术修养的宫廷画家之手,底部方栏内刻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
珐琅彩瓷底部
乾隆时期景德镇生产的瓶尊类等琢器较多,品种丰富,有粉彩、斗彩、青花及颜色釉等。陈设品瓶尊类器的大量出现,是明清尤其清代十八世纪社会文化及艺术生活的表现。明高濂曾论及适合不同场所插花的花瓶种类及瓶式。瓶尊类等琢器的成型、制作、填彩、烧制难度等高于碗盘类等圆器,故琢器较圆器珍贵。寂园叟云:“一瓶之式样,千变万化。无有穷期,故瓶独尊于他品。”清宫瓷胎画珐琅中的瓶多为“瓶宜短小”,是“文房赏玩”思想的体现。此乾隆珐琅彩荷莲纹梅瓶具有极高的投资和收藏价值,是实力买家和投资者的不二选择!
近几年来,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珐琅彩瓷器均在上千万港元左右。1997年,一件清雍正“粉彩过墙枝蝠桃纹大盘”,以1520万港元成交。同一场拍卖会,清乾隆“珐琅彩黄地开光式胭脂红山水纹碗”,以2147万港元成交。1999年,一件雍正胭脂红地珐琅彩月季绿竹诗意小杯,以1784万港元成交。2002年,一件雍正珐琅彩题诗过枝梅竹纹盘以3252.41万港元成交。去年以1.15亿港元成交的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锦鸡图双耳瓶,曾在1975年出现在伦敦佳士得的拍卖会上,当时的成交价格为1.6万英镑。30年的时间,它的身价暴涨了近千倍。
珐琅彩瓷器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投资价值,主要还是与它的存世量有关。原清宫收藏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大约在400件左右,其中的300多件目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40件左右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他零散于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私人手中的珐琅彩瓷器应是晚清流散出宫或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掠走的,整个市场的流通量也只有60件左右。这也使得珐琅彩瓷器很早就成为了收藏界的“宠儿”,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仿品的出现,其中的一些比较好的还是在晚清仿制的。因此,作为投资者来说,在拍卖市场竞拍珐琅彩瓷器之前,最为重要的就是对于它的源流了解清楚之后,再决定以什么样的价格竞拍。
珐琅彩瓷之备受青睐,取决于其艺术性与稀缺性。珐琅彩瓷的特点是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画工精致,可以说秉承了历史上中国陶瓷发展以来的各种优点,拉胚、成型、施釉、烧制的各个环节,采用的都是最精湛的工艺。原清宫收藏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共有400余件,其中的300多件于1933年离开故宫,1949年被运往台湾,剩下的40件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外尚有少量零散珍藏于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私人手中。
清康熙紫地珐琅彩牡丹纹瓶
帝王独享御瓷之冠,紫气东来吉祥绝品
【文物现状】北京故宫博物院
【规格】高约12.3cm 口径约4.4cm 足径约5.4cm
【珍瓷之美】瓶撇口,细长颈,扁圆腹,平底无釉,里施白釉。通体饰珐琅彩,紫红地,蓝、白、黄、绿彩料绘画纹饰,颈部饰变形蝉纹,中间连以变形小蝉,腹部饰折枝莲纹。底部方栏内刻楷书“康熙御制”四字款。
清雍正珐琅彩岁寒三友橄榄瓶
上林苑里春常在,岁寒三友古艺浓
【文物现状】北京故宫博物院
【规格】高约17.7cm 口径约3.9cm 足径约4.6cm
【珍瓷之美】瓶直口,垂肩,圆腹,腹下渐敛,圈足。内外皆施白釉。外壁白釉上,以珐琅彩绘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案,松树苍劲,翠竹挺拔,梅花秀丽,绿叶衬托红花,画笔委婉细腻,此瓶不失为雍正时期官窑的绝美佳器。
图案上方墨书“上林苑里春常在”七字,笔法自然流畅。在诗句的上、下方分别用胭脂彩画成印章式款,分为“翔采”“多古”“香清”三组。底足青花双圈内楷书“雍正年制”四字款
清乾隆珐琅彩描金缠枝花卉蒜头瓶
金碧辉煌,精巧之致,华缛极矣
【文物现状】中国国家博物馆
【规格】高约19cm 口径约2.8cm 足径约5.3cm
【珍瓷之美】作品蒜头瓶型,瓶口内敛,长颈,硕腹,圈足。通体以金彩凤尾锦地纹为地,以料彩加金绘各式缠枝花卉,色彩斑斓绚丽,寓意富贵绵延、福泽连延。底足绿釉上书蓝料双方栏“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
官窑创烧灯笼绝品,童婴戏图祈福至宝
【文物现状】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各一只
【规格】高约19.5 cm 口径约5.6cm 足径约6.5cm
【珍瓷之美】作品为灯笼瓶型,瓶身以白釉为地,彩画十六个形象各有不同的孩童,或奏乐、或执金粟、或提灯笼、或点爆竹,一幅喜庆欢腾的场面。婴戏图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之一,作品极致反映出康乾盛世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的四海升平景象。
灯笼瓶,顾名思义,就是因为形似灯笼而得名。灯笼瓶是雍正时期景德镇官窑创烧,流行于清雍正、乾隆时期。
清乾隆珐琅彩一路莲升梅瓶
【文物现状】大英博物馆
【规格】高约17.7cm 口径约4.1cm 足径约4.4cm
【珍瓷概况】此瓶长颈圆口,瓶口外撇,丰肩溜腹,下腹渐敛,向内斜收,线条柔美,挺拔俊秀。瓷面所绘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随风摇曳,在微波荡漾的水面上亭亭玉立、节节伸展,婀娜多姿,红花碧叶之中,洁白的鹭鸶顾盼生情,画面中浮萍飘荡,宛如仙境。“莲花”、“白鹭”,更是暗含了“一路连升”的美好寓意。
清乾隆珐琅彩龙凤纹合欢瓶【文物现状】上海博物馆
【规格】高约21.2cm口横8.5cm 口纵5.2cm 足横 9.5cm足纵6cm
【珍瓷概况】此瓶直口,束颈,扁圆体,中间自上至下呈直线内凹,下有外撇足,口底相若,型制为“合欢瓶”,亦称“双连瓶”“连体瓶”。此瓶造型渊源于唐三彩,瓶身白釉地上所绘图案为左龙右凤,世人把这种图称之为“龙凤呈祥”,是瓷器上常见的吉祥图案。此瓶以名贵的珐琅彩作画,绘制精细,因而更值得珍视。底足青花双圈内书“乾隆年制”四字款。
【文物现状】台北故宫博物院
【规格】高约19.7cm
【珍瓷概况】清乾隆时候代表作品,扁圆两器相连,一器为蓝釉地,剔卷草纹,饰卷枝花卉,腹部开光,彩画双鹌,金粟,喻“岁岁平安”;一器为洋红釉地,剔卷草纹,饰卷枝花卉,腹部开光,彩绘梅花、喜鹊,喻“喜上眉梢”。器内及底均施绿釉,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横排篆款。
【文物现状】首都博物馆
【规格】高约20.5cm 口径约3.7cm 足径约4.5cm
【珍瓷概况】此瓶型制优雅,纹饰密布。外壁通体施洋红地,上运用奢华繁缛的轧道工艺堆刻细密卷草纹,余隙满饰各色洋菊、金莲花、牡丹、萱花、百合及蝙蝠纹等,寓意锦上添花、富贵相随。乾隆五年、六年的瓷胎画珐器中亦见相同胆瓶造型。瓶底及内颈施以松石绿釉,底心蓝料“乾隆年制”四字二行篆款,外加双方框。
【文物现状】天津博物馆
【规格】高约16.3cm 口径约4cm 足径约5.4cm
【珍瓷概况】作品玉壶春式,造型古朴,瓶颈部蓝料彩绘蕉叶纹,腹部采用工笔花鸟画技法,绘一对雉鸡栖身于山石,芙蓉从中,雌雄相对呼应,作态亲昵,生动可爱,在五彩缤纷的花丛四周点绘秋季野生花草,生机勃勃,鸟羽一丝不苟,细致光润,鸟尾蓬松美丽。纹饰空白处墨彩题句:“青扶承露蕊,红妥出兰枝”。引首朱文“春和”印,句尾白文“翠铺”、朱文“霞映”二方印。瓶底“乾隆年制”四字方框款,堪称一件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艺术珍品。
【文物现状】台北故宫博物院
【规格】高约19.8cm 口径约4.8×4.8cm 足径约6.8×6.8cm
【珍瓷概况】瓶身四面开光,余隙均作紫红地锦上添花纹饰,四开光内各绘御园殿四季四景山水图:春之明媚、夏之苍翠、秋之风华、冬之素雅,四季图皆以远山近水构图,主景御园殿,各风光锦绣、美不胜收。作品品味卓然、极尽奢华,实乃宫廷御用珍品。瓶口描金,底部及内颈施湖绿釉,底心表双框青花书“乾隆年制”四字款。
由于珐琅彩瓷器的烧制所耗人力、物力、财力甚巨,自乾隆以后,宫廷已不再烧制。由于珐琅彩瓷器是宫廷的御用之物,寻常老百姓难得一见,民间艺人也无从窥探其烧制技法,所以自乾隆以后,珐琅彩这一工艺也就失传了。为重现传统珐琅彩制瓷技艺,延续中华陶瓷文化,1998年国家博物馆力邀著名工艺大师熊建军仿制一批国博馆藏珐琅彩瓷,开启了珐琅彩工艺复原之路。在国家博物馆鼎力支持下,熊建军大师历时间8年,攻克一系列难关。最终破解皇家瓷器的烧制密码,延续这一失传200余年的古老技艺。熊建军大师凭借其积极的探索开拓精神,赢得了“中华珐琅彩第一人”的美誉,现在“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统珐琅彩制作技艺”已被列为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本套仿制藏品介绍藏品名称:万瓷之王十大国宝珐琅彩瓷藏品构成:一套十件监制单位:景德镇市官窑研究所制作大师:熊建军(中华珐琅彩瓷第一人)限量发行:300套销售单位:惠邮网(http://huiyou365.cn)权威证书:收藏证书制作证书德镇市官窑研究所监制出品;中华珐琅彩技节传承人熊建军制作;馆藏十大珍贵珐琅彩瓷历史性齐聚!十大国宝珐琅彩瓷复原成功,达到原物的形、神、色、态、质高度一致,美轮美奂,堪称天成!景德镇市官窑研究所权威监制,华夏珍宝博物馆出品,中华珐琅彩瓷技艺传承人熊建军大师制作,并联合出具《制作证书》、景德镇市官窑研究所出具《收藏证书》。
【珐琅彩】珐琅彩的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是国外传入的一种技法,后人称“古月轩”,国外称“蔷薇彩”。是清代宫廷御用瓷器的一种精细彩绘技法。这一技法在乾隆之后的200多年一度失传。据清宫造办处的文献档案记载,珐琅彩瓷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办处的匠师将铜胎画珐琅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制的新瓷器品种。珐琅彩瓷盛于雍正、乾隆时,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然后解运至京,在清宫造办处彩绘、彩烧。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由宫廷画家依样画到瓷器上。珐琅彩瓷堪称康雍乾三代帝王挚爱之物。这种纹样繁复、色彩艳丽、风格富丽的清三代皇家珐琅彩瓷也是当下最受藏家青睐的瓷器之一,与元青花、宋汝瓷并驾齐驱,被称为“世界上最奢侈的艺术品”。
本文标题:珐琅彩瓷-彩瓷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