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哲学启蒙全文阅读 作者:陈思
哲学启蒙全文阅读 作者:陈思 《哲学启蒙》由www.61k.com集整理于网络,如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是侵犯了其他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哲学启蒙全文阅读页面。
哲学启蒙 作者:陈思
人的意义
人的意义
1.
人类是有优越感的,但所有的优越感其实仅仅建立在种的差别之上,而非建立在生命意义的差别上,所有的优越感仅仅在于我们是“人”。莱布尼兹宣称,这个人化的世界在所有可能的世界当中堪称最为完美。对于人的意义的迷信全部建立在人类对自身的确信上,但是正因为需要确信,我们有必要追问自己:在这个世界里,对于人类之外的子集,人具有意义吗?生物机械论激起了人们的反对,因为把人描绘为毫无生命色彩的机器贬低了生命的价值。机器是毫无意义的,人却是有意义的吗?人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人类高居生物链的顶端,拥有无与伦比的脑力。人类的活动改变了地球的面貌,几乎一切都可被人类利用,几乎一切都可成为人类改造的对象。人类把其他一切当作了工具、资源,因而离不开它们,甚而因此去保护因人类活动和自然选择而遭淘汰的物种。然而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其他一切,对于这些工具和资源,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棵大树就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其间多种生命各得其所、相互繁荣。而人显然做不到这一点。人破坏、掠夺、吞噬。美国的公园里鹿群成灾,引入狼群就建立了平衡,因为狼只吃鹿不吃草。可是如果引入人,情况就完全不是这样,人什么都需要,什么都吃。那被烧荒开垦的巴西雨林、“玉米种植”计划下的苏联东部,那过度放牧的中国草原、过度开垦的美国西部……人生活过的自然,犹如蝗灾过后的田地,只剩下秸杆。
假如没有了人类,对其他绝大多数物种而言都是好消息,人类在自然界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难道自然或上帝赋予人智慧和道德,却只是事实上剥夺了人之外的一切?
人类之外的其他任何物种都可以恰当的融入生态系统,使之更臻完美,而人相反。人类从生态系统千丝万缕般复杂的平衡中走出来,对于整个生态系统,人类居高临下。
想必这就是基督教义将人定为世界的主宰的原因吧!如果说洪水淹死了所有动物,是诺亚把其中的种子留下来,从而繁育了今天的生命,那么今天的数十亿基督徒们,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基督徒们,你们又在做什么呢?你们的所作所为、你们的文明对物种的毁灭不只停留在教义上,而是让它们永永远远的灭绝了。诺亚生活的时候是洪水导致物种大灭绝,可是现在,物种大灭绝不是因为洪水,而是因为包括了你们(尤其是信仰基督的发达国家)的现代人类。先人拯救生命,后人毁灭生命。今人已经丧失了先人对自然界的道德意义,而变成另一场肆虐吞噬一切的洪水了!
那么,人的优越感从何而来?是作为一个普渡众生、庇护一切的救世主而自感优越,还是作为一个长于搜刮和征服的残忍的、被畏惧的暴君而自感优越?居高临下的人,对其之外的自然界的子集,对于其他生命,已经不具意义。
2.
从生命上长河进化的纵向过程以及宇宙范围内高级生物(地外生命)的横向比较看,人的意义也是值得怀疑的。
纵向的看,人类是否是地球生命的最高形态,抑或,人类是生命进化的终极吗?
对此特有肯定答案的人,不知是否意识到了人的这种终结者的角色究竟意味着什么。人若是生命长河进化的终极,那么这个终结者的角色是积极的吗?若这样的人类是有意义的,那么这样的意义应该何从解释?其他所有同样处于讲话长河中、却仅仅不是终极而是奔向终极的生命,它们的意义何从解释,仅仅因为不是终极就意义为否了吗?
如果人不是终结者,而是进化长河中的一段,新的乃至取代今日人之统治地位的物种是否将具有现在的人的意义?
若是,则那时曾经的人的意义还会继续存在吗?如果不复存在,那么可否认为现在的人就如其他曾经辉煌的物种一样,如果有意义的话也是一过性的,如果其他物种没有意义的话,那么现在的人的意义则只是一个谎言?如果仍然存在,可否认为人类之前的物种也存在类似于人的、并与之平等的意义,并且它们的意义在人取而代之以后也仍然像彼时人的意义那样继续存在?那样的话,人的意义也就没有必要单独作为一个话题了吧?
若否,亦即正如现在的其他物种一样,新的物种(哪怕它是优越于人并将如人在自然选择中居于生物链的顶端一样将曾经作为主宰者的人取代)也没有意义,那么人的意义中没有任何与其他物种的意义的共同之处(因为这种假设下后者意义不存在),这样的意义无疑是专属于人的。那么有必要追问的是,人的意义若是不能与其他物种分享,那么它显然不在进化的层次上,也不在生命的层次上,更不在存在的层次上,那么,它究竟是什么?还有吗?有的话,还不是虚构的吗?如果人类即便是在被自然选择中进化程度更高的物种淘汰之后也具有排他的意义的话,那么人的意义无疑并非是自在和先验的,而更可以认为是人类自己赋予的、人化的。若人类如前述可能中的那样和其他物种一样分享意义,那么专属于人的意义显然是不可能的。人的意义湮没于所有存在物中,不再有任何优越之处可言,因为优越感等原因而萌生的关于自身意义的意识也自然没有存在的必要。而如果不被意识的话,意义又从何说起呢?
即使是从人自身的进化史看,现代人也远非人类的终极。要知道,今天遍布地球的65亿人口,其实只有少数共同的祖先,而上古人类的所有其他分支,都已经在数百万年的自然选择中消亡了。众多的人类祖先只留下生存过的痕迹,而今我们只能通过头盖骨化石来推测他们曾经生活在这个而今人类繁盛的星球上了。
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处于不断进化之中,这个过程不仅体现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上,众多距我们不远的消亡的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玛雅文明、楼兰古国等)时刻提醒我们,这种演化远远没有终结。甚至同样的事正发生在今天的人类文明的演变中,从西欧的停滞、老化和中日印等国人口扩张以及移民就可以看出些须端倪了。
可以说,人类进化史就是一部微缩的生物进化史,在这部历史中,各个亚种的人不断消逝和新生。在这里,人的意义是模糊不明的,它更像是整部历史中所有已经逝去的和新生的所有人的集合的意义,任何一个单独人种的意义都无确指。推而广之,在整个生物进化史中,在不断消逝和新生的物种家庭中,人的意义何在呢?人本身就不是终极、静止,而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在讨论人的意义时,这一点多少难以被注意吧。意义附着于人之上,而人却不是固定的,如果人本身就是变化不息、含糊不明的,那么意义于人不过是水上浮萍、逢场作戏罢了。
横向的看,假若地外生命存在,人的意义无疑是更值得我们去质疑了。
地球远非宇宙的中心,也不会是唯一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虽然太阳系的行星中除了地球以外没有生命,但太阳系只是整个宇宙一个极小的成员,而且只有五十亿年的历史。据估计,宇宙至少有一百亿年的历史,类似太阳的恒星约有1020个,据估计宇宙间有生命的行星至少有108个。因此,虽然尚未发现地外生命,但是从理论上讲,其他天体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却是不能排除的。如果外星生命存在的话,人的意义又该从何理解呢?如果外星生命因为环境不同于地球而以不同于人的方式存在,或者其文明以远远领先于人的方式存在,那么人的意义又该怎么理解呢?如果我们迄今对外星生命一无所知,原因却仅仅是因为文明程度不足,与此同时外星生命不但以一种我们未知的方式生活着,与我们存在于同一个宇宙中,还光顾过人类的星球,而它们不曾与人类沟通、其原因却仅仅是两种文明差距太大导致,此时人的意义又该如何理解呢?
将讨论建立在外星生命的可能性而非现实性的基础上或许不够严谨,然而这样的可能不但存在,对它的思考也有助于对人的意义的反思。因为,人的意义始终并不确切,建立在可能性的基础上的讨论,也有助于明确是否该把人的意义留在可能的层次吧!
3.
或者更实质一些,人作为动物是否具有意义?
表面看,人类和其他动物的个体行为有些差异,但从整体看,人类与其他曾经统治地球的繁盛物种一样,纯粹以动物的方式存在。人类和其他高级哺乳动物有很近的血缘关系,和所有其他生命分享共同的生命属性,都有功能相近的器官,进行目的相同的活动。人和黑猩猩分享98%的共同基因,即便和果蝇的基因也有60%的共同之处,比较一下人和这些动物在构造和活动上的区别,这些外在的差别和内在基因的差别难道不是有微妙的关联吗?
再来看看人类活动对地球面貌的改变,尽管广泛深刻,但是这又与地质史上历次因生物导致的改变没有多少区别。漫长地质年代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加的变化也是植物长期光合作用的结果。恐龙灭绝假说之一就是由于恐龙大量释放甲烷等气体,导致气候变化,最终使恐龙灭亡。6500万年前的地球因为恐龙的活动而改变,今天恐龙只留下化石,今天的地球因为人类活动而改变,6500万年后的地球想必也只留下人类的化石吧。
人可以与其他物种直接比较,因为人与其他生物没有本质的不同,是生命,但都是生命,在生命的基本属性方面,人没有任突兀之处,人的意义又从何说起呢?鼓吹人的意义的人找不到支持其观点的确切证据,某种程度上,人的意义与宗教图腾一样,对它的证明必须以默认它已经毋庸置疑的存在为前提。
确切的说,人没有什么本原的意义,人是产物,是物竞天择的结果,是规则的执行者而非制定者。离开了人,一切将如常运转,甚至运转的更好,世界的秩序不会因为人的到来而改变,无论宇宙还是粒子。人不对这个世界负有什么使命,不为它的秩序承担什么责任。
总而言之,人不是上帝、神仙,人们制造图腾,尔后匍匐其下。人的意义同样如此,所有意义都不是先验和自在的。然而“意义”一词对于人又像上帝对于信徒一样,是不证自明的,超越生活的。所谓人的意义,只是另一个似是而非的图腾罢了。
生活的意义
生活的意义
一.意义在非理性的生活中的似是而非
二.论追求对生活的意义的折射
三.人的一生的无意义
一.意义在非理性的生活中的似是而非
人从来都生活在意义的世界中,然而即便是寻求生活的意义也并不能得到生活的意义究竟为何的答案。对生活的意义的寻求正如对真理的追寻一样,其作用仅在于寻得结果必然肯定的答案,从而使人在追寻的过程中维持生存。人类社会在经历越来越浓厚的人性洗礼,对生活的意义的兴趣越发明显之后,及时行乐的观点也同时更加深入人心。生活的意义在数不尽的及时行乐者眼中被极其简单的视作生活的本身,享受即意味着意义,活着即意味着意义。
种种为生活赋予的似乎确凿无疑的意义其实不过都只是借口,所有这些堂皇的意义其实都是草率的、粗糙的、不缜密的,都与人类以其高尚的理性为基础去寻得生活意义的出发点相违背。至少就现状而言,生活的意义虽然已经被为数不少的人追求过数千年,甚至已经出现过不少广为流传的所谓确定的意义,但是社会从来不因此缺乏一批批新的意义的挖掘者,而且对生活的意义的寻求变得越发普遍了。从这一角度而言,生活也是谈不上什么确定意义的,甚至也谈不上意义的存在。
在肯定生活的意义的喧嚣之中,偶尔也有几声孤零但未被湮没的相反的声音存在。这种否定的声音,较之大众对生活的意义的肯定尤其显得难能可贵。对生活的意义的否定无疑可以比较容易的让人相信那是反复思考后的结果,是更加理性的选择。然而即便情形果真如此,那么也只能更加说明生活的虚妄和对生活的意义的寻求的无意义。叔本华用尽一生的精力去论证人世间不过充满着痛苦,人生不过只是在磨难中的忍耐,然而他却并没有因为持有对生活的消极观点而死去。很多自称看破红尘的人因为生活中的巨大的苦难而对人生心灰意懒,但他们不是选择自杀,而是选择遁入空门,选择无为做为生活方式。而更多对人生持否定态度但理性能力不强、也未经历更多磨砺的人就更没有理由仅仅因为对生活的消极态度而自绝于人世了。
显然,既然生活如果存在某种意义的话,那么生活将因为意义的失却而自然失去其价值,人应当自然的死去。但是这些事例向我们展示的却是明白无误的活着,并且几乎是稳定的活着,即使是对生活意义的彻底的否定也不能使人死去。由此可以看出所谓生活具有什么意义不过是个谎言,对生活意义的寻求根本不能使生活具有什么意义,也当然的不能寻得生活意义。甚至这一寻求过程本身即注定是无意义的。
对生活的意义的寻求过程乃是对生活的意义的赋予过程。人从来便生活在各式各样的意义之中,也由此便从来生活在各式各样的谬误之中。对生活意义的寻求,对生活的意义的赋予都不能代表对人生意义的确信,恰恰相反,那种持续躁动不安的来自内心深处的对生活意义的深深渴望其实反映了人对生命意义的由衷的彷徨。人的生活尚不能使自己信服,生活因此从未处在充满安全感的宁静祥和之中。在追求心灵安宁和生存安全的过程之中,人为生活赋予了意义。种种后天赋予的意义给人带来了莫大安慰甚至达到假戏真做的程度。
奥地利神经病和精神病学家、意义治疗学派的创始人弗兰克尔说:“这个世界上能如此有效的帮助人们在最恶劣的逆境中坚持下来的莫过于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即使处境无望、在劫难逃,人们仍可从中找到生命的意义。”是的,认识生活意义的作用根本不在于生活的意义是否存在、是否可以被求得以及这个意义究竟是什么,它的作用仅仅是使人活下去。
艾温.辛格也说:“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问我们自己,我们是否理解什么是本原的问题?当我们追问生命的意义,或是怀疑生命是不是一场悲剧的时候?我们真的知道我们所追寻的东西是什么吗?很可能最大的困难,不是发现答案,而是弄清我们问题本身的意义何在。”这段话更加接近于真实。对寻求生活意义的追问乃是比对生活意义本身的追问更加迫切的问题。而恰恰在这一点上,大多数人视若无睹。事实上,在回答对生活意义的追寻究竟为何之前,为生活赋予任何意义都是相当草率的,都不过是自欺以欺人或欺人以自欺的。
在线装书局出版的《心灵简史》中,日本禅学研究者铃木大拙在其《禅学讲演》中提到一个故事,一个和尚问唐代大禅师赵州从捻:“狗有没有佛性?”赵州从捻答:“无!无!”在重复这单调的“无”直至整个身心都沉浸其中时,我们或许可透过对生活意义的追求而达到某种更为真实的境地。而克尔凯郭尔也说:“那些浪费生命的人从没有意识到,并且在最深刻的意义上从没有得到这样一个印象,即有一个上帝,而这是必须通过绝望才能获得的无限的恩惠。”对生活意义的寻求真的必须要通过绝望才能柳暗花明吗?种种对生活意义的追求在经历了长时间痛苦的挣扎之后变得偃旗息鼓,追求者那一番从容表面看似对生活的看破,而实际上不过是疲倦的心灵放弃曾经用激情去追寻的宏大目标后的歇息。追求生活意义的人最终如此放弃了对意义的百般寻觅,却在这种放弃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浸透全部身心的舒畅与宁静。对于生活意义而言,追求之后复无追求也说明了它以及对它的寻求的无意义。
对生活意义的不懈寻求并不意味着生活意义的存在,即便是历经心灵磨难甚至用尽一生的理性去追求生活的意义,其结果也并不乐观。在对生活的意义下任何严肃的结论前,例如将之归于爱或奉献或责任之类能让大众理解的因素,我们都有必要反思那是否仅仅是在进行生的说教,是否是费尽唇舌的表面堂皇却又对听者毫无作用的市侩哲学。对生活意义的任何肯定的回答都有使之前对生活的神圣追求多少失去其价值的危险,任何所谓经过追寻而得到的生活真谛都会使生活因为理性追求而来的智慧光芒重归于周遭非理性的黑暗。对生活意义作出追寻无疑是理性强盛的人才能完成的高贵工作,然而即便存在少数否定生活意义的观点,多数的生活意义的作用仍然仅仅是为存在而非为人服务,对生活意义持否定态度的追寻也并没有使追寻者的生活有多少改变。对生活意义的寻求就这样长久的存在于人类之中,生活意义实际的境况从未因为人们对生活意义的反复追求而改变过,所谓对生活意义的寻求,实际上其本身就是毫无意义的。
所谓意义其实并不存在,对生活意义的追求也并不现实,所有以尝试丰富生活意义为目的的生活最终都被证明是个枉然。人即便拥有出类拔萃的理性能力和智慧,但是生命的非理性本质以及本质之下无意义的存在决定了追求生活意义的一无是处。
二.论追求
1.
生活中的各种追求如对功名利禄和情爱、理想的追求无处不在,其历史几乎和神话故事的历史一样的悠长。然而不幸的是,无论是儿时对一个微不足道的玩具的痴迷,还是年轻时对爱情的神往,或者年长后对社会地位的偏好,尽管其中融入了人的几乎所有智慧,但它们都是源于人作为动物在动物本性上的饥渴。本性驱使着所有追求,满足持续匮乏的本能需要才是人生所有追求的真正也是唯一的立足点,本性驱使下追求的实现乃是人生幸福的最大源泉。
可以发现,人生的追求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曾经给追求赋予极高的荣誉和意义,甚至立志为之付出青春和所有激情,但时过境迁之后,昔日的豪迈与志向便常常无影无踪。从孩提到成熟到步入人生晚景,很少有人能为一个人生目标奋斗终生,绝大多数人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有着截然不同的追求的重心。其中的缘由,绝非是因为外部披挂的理性外衣和生活意义的眩目光环改变了,而是因为人作为生命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完成生存过程的重心不同。
对各种人生目标的追求并不能说明它们本身具有我们为之赋予的充实生命意义的价值,也不能说明生活具有确定的意义。例如在人的一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爱情,尽管很多人迷醉于斯,但是究其本质,爱情实际上是一种混乱和波动的状态,是由被上一代抚育到抚育下一代这两种生活之间的过渡。为爱情这一人生阶段赋予的任何意义都是混乱不堪的,甚至除去一个因素,其他一切都不过如虚无却难剪难理的迷雾一般,而这个因素就是动物本能——性。相对于再清晰简明不过的性,对爱情的追求和对其意义的赋予则要含混罗嗦许多。其实古往今来,那些讴歌爱情的人不是用这种迂回的方法获取生理上的满足,就是在生理*之下头脑飘飘。
人生的追求究竟有何意义?这些担负着使命的追求究竟可以为人生带来多大的改变,它能使人的生存质量得以提高吗?可以使生活的意义变得充实吗?
如前所述,动物式的本性在人生追求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追求以及由此而来的各种人生感受只是种种外化。从动物性的一面看,人与人之间仅存在很微弱的差别,以至于任何人都没有能否享受生活乃至享受程度的截然不同,而最多只有享受生活的形式上的差异。一个妻妾成群、终日锦衣玉食的官宦未必比男耕女织的生活状态下常年粗茶淡饭的农夫生活得更好或更有意义。各式各样的人,只要活着,所能享受的活着的各种感觉便无不同。人人梦想和追求的所谓高层次的生活所能带来的不是生活更加绚丽的意义,而是使个体保持(仅仅是保持)平稳的活着的状态。而当生存状态已经稳固的持续时,即便实现对所谓高层次生活的最高追求都不能为人生注入一丝追求者预期的积极因素。
人们对生活中的各种追求是如此的孜孜不倦,以至很多人公开将追求本身而非追求的目的作为人生真谛的寄托。人类社会的物质成就固然因此而有目共睹,然而其背后的精神问题也日益严重。人们在对理性力量坚信不疑、对追求执迷不悟时,和理性力量的本原以及对人生追求应当持有的态度也渐行渐远。生活那绝大部分被赋予了充实生活意义之类高尚使命的目标其实仅仅能够被追求,而绝难被享有。
我们几乎可以追求一切,但是却难以享有追求的成果。成吉思汗的生活未必因为实现霸业而比一个因为不得志而独善其身的人更好一些,更多处于爱情中的人也发现曾经朝思慕想的爱并非如他们想象的那样甜美温馨与浪漫。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
生活的各种目标仅仅在于能够被追求,而不在于能否被享有。高度发达的美国社会为全世界无数人向往,而非洲却常常因为饥荒、疾病、自然灾害、战争等灾难而成为世界的焦点,但是调查显示,认为生活是幸福的美国人远较认为生活是幸福的非洲居民少。很多人对美国和非洲的态度差异是基于他们认为的决定生活幸福与否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往往也是他们生活的目标,但是这一调查结果无疑显示了生活中的这些目标对很多人预期中的目标实现能带来的美好生活作用甚小。生活不会因为追求而改变什么,生活的意义也是如此。如果说生活因为追求而具有意义并且会因为实现追求而变得意义非凡的话,那么上述这些则足以证明所谓的追求不过是个虚无,其本身便是无意义的存在。
栏外的青草看上去总是更绿一些。我们羡慕别人的生活,似乎他们比自己优越,譬如影视明星因为财富和被追捧而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偶像。这些公众人物对丧失自我的生活的耐受力及其追随者的盲从令人惊讶,然而大众对其偶像的羡慕或人们对别人命运的羡慕,乃是因为人们追求生存条件的改善的本能所致。正如人们普遍梦想得到更多金钱一样,我们的一切追求,一切所谓理性判断之下的选择其实都只是为了更好的活着,都是为了让个体利益实现最大化。人们对各种生活目标的执著不断增长甚至使人们开始相信生活意义也可以在同样的追求中不断的产生与丰富。这其实是一种错觉。
生活不可能总带给我们欢喜,即使我们付出无数努力。因为我们那几乎不由外物撼动的内在本性的稳定导致的良好适应性,再好的生活几天便会熟悉,开始所想象的圆满被现在的缺憾所取代;实现再高远的目标也不会使我们振奋良久,我们眼前总是有一座座越来越高的山峰等待着去征服。因而名人渴望凡人的平静,而凡人期盼名人的风光。这样的追求显然并不能使生活具有什么意义,理性几乎全部倾注于林林总总的追求之中也使得它即便是生活具有意义的最有力的支点,但是对生活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以及生活是否具有意义仍然再没有更多意义可言。
人生中的追求不过只是虚妄的存在。自杀而死的公众人物往往留下美好的回忆,因为在生前,他们的困境不为人知。然而这些几乎拥有常人渴望拥有的一切的人,其生活竟至于选择自绝,稍稍有些头脑的人想必会思考其中的缘由。晚年的托尔斯泰拥有国王一般的身份,但却内心迷惘,自认为不如一名农夫活得更有意义。人生中的一切追求都不能给人类带来更多的幸福,目的的实现并不能带来预期中的效果。如果说生活的意义先天存在并且因为人生中的各种不懈追求便可充实绚丽的话,那么这种追求的虚妄不实则可以说明生活意义的虚无。
活的最长也是最好的生命,是脑子最小的生命。身躯硕大的海龟的大脑只有米粒大小,但是海龟在地球上却一直存在达数千万年,其个体寿命也远较其他动物长久。人具有所有生命结构中最为复杂的神经系统,人脑的体积和能量消耗占全身的比重远较其他物种为高,然而人的生命并没有因为神经系统发达条件下理性能力的强盛而变得更好一些。相反,很多人常常因为理性的存在而备受折磨。即使在人类之中,脑力劳动者的生存状态也未必比体力劳动者优越,思考越多的人,其承受的生命之负担也越沉重。人类试图以自己理性下的追求去实现人生目标,进而在此过程中成就生活的意义,但是追求的结果却往往不能达到人们的预期。尽管人类在理性愈加强盛的状态下追求得更加卖力,但是仍然可以合理的推测出,至少在幸福程度上,现代人不如古代人,而人又不如动物。
追求不但不能带来预想中的提高,而且使追求的人疲累不堪,陷入心灵的困境。人的一生充满无数追求,人从来试图通过各种各样的追求把自己的一生笼罩于意义的光环之下,但是通过各个崇高的人生目标去充实生活意义的努力不过是个枉然。
2.
即使我们那令人着迷的融入了很多智慧和理性因素因而远较任何其他动物的情绪复杂的喜怒哀乐,它的真正源泉也非常值得怀疑。人们对快乐的追求显然远比其他动物来得强烈,但是我们是否考虑过自己为什么钟情于快乐呢?——快乐让大多数人迷恋,很显然因为它带给我们的*。即使人的所谓智慧和理性贯穿于追求快乐的过程之中,对快乐的追求仍然不能显示出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的行为受快乐原则的支配(当然还有强迫重复原则),而支配人的全部活动的本能和欲望的源泉是人机体内部的兴奋。他认为,“所谓欲望的源泉,应当理解为身体某种器官或部分的肉体过程,这种过程的兴奋在精神生活中以欲望的形式表现出来。”快乐在多数情况下仅仅是对生理需要的满足。大多数人即使认为生活存在着意义,也不会将对快乐的寻求与生活的意义等同起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对快乐的寻求是纯粹自发的,正如人对吃喝的要求一样自然而然。显然,即使人类意识领域内的主要活动(各种情绪尤其是对快乐的无意识的自发追求占了大多数人意识空间的大部分)也是与生活意义无直接关联的,这一点就像人的生理活动如吃喝玩乐与生活意义也无直接关联一样。
快乐并不能使生活更有意义,并且,快乐几乎是生命非理性事实在意识领域内的最明显证据。快乐常常附着于浅薄的灵魂,它往往更喜欢无知的人。而且由于理性力量的衰微而导致的动物式本能的强盛,使大众的快乐更加体现不出人性和所谓生活的意义。正如弗洛伊德所言,它是“身体某种器官或部分的肉体过程”,而这一过程的源泉,是“机体内部的兴奋”。 生活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如果具有某种意义的话,这种意义也难以言明。生活并不因为意识领域这些融入了人类智慧和理性的活动而变得有意义,并且,即使生活的确具有某种意义,也与由生理兴奋而来的快乐无关。
3.
人们总是幻想自己正处在人类历史的极盛阶段。我们认为自己是毫无疑问的自然主宰,拥有最为璀璨的理性光芒,处于无数生灵的统治地位,我们想当然的将自己辛勤劳作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看作是人特有的优长。在我们的优越感之下,我们孜孜于无数追求,不但是因为种种外在的原因驱使我们不甘人后,终日奔跑,也是因为我们以为那是人之为人的必须,是生活意义的所在。
有着思想和追求的生命,无疑是有着负担的生命。人类在不断滋长的优越感中享受追求和思想的果实时,其前进的步履也悄然沉重。现代人在肯定自己的追求并享受追求之下的成果时,对生活和人生的看法却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较之似乎毫无理性色彩的动物,人类充满理性光芒的灵魂因为理性之下的追求而问题重重。现代人承受的心灵上的焦灼远较过去严重,对自己理性能力的怀疑和对不懈追求的反思一直在潜滋暗长,在当今社会的浮华背后,是深重的心灵困扰和芜杂的理性上的矛盾。
人类从来自诩拥有的最为宽广的灵魂和理性力量因此值得被怀疑。在所谓人类理性的驱使之下,人不齿于动物式的生活,人生往往充满各式各样的追求。因为这些追求凝聚了人类的理性思想,人们对它们深信不疑,生活似乎也因为这些理性和追求而散发足以暗淡其他一切生命光辉的生活意义之光芒。然而这些人类自诩的理性以及寄托了对生活意义的渴望的追求的意义果真如人们自认为的那样可以泽被人生吗?
在一个属于具有先天局限的人类认知的世界中,所谓理性力量再一次显示出了它的疲乏无力。甚至是个体自身的平静思考便可以提醒众人:对寄托了生活意义的各种人生目标的追求不过是场虚无。但是现代人对生活意义似乎赋予了越来越清晰的概念,那就是此种意义存在于追求和追求的实现中。或者说,对人生目标的追求是基于生活意义的客观存在,而人生目标的实现则等同于生活意义的充实圆满。在很多人眼中,生活意义天生是一只绚彩气球,只等生活去充实它,让它施展、美丽、升华。可惜人从来生活在由人类认知构筑而成的世界中,似乎横溢的人类理性也不过是在多个局限范围之间反复,对生活意义的认识随之可怜的摇摆。
由此而来,人类愈发普遍坚信不疑的各种追求,其存在基础以及实现的可能也受到潜在而根本的削弱。现代社会浮华背后的心灵困扰和理性矛盾不是无因之果,它们也将随着人类理性力量的膨胀而变得愈发严重。这些矛盾和困扰反映了一个折磨所有肯定生活意义并企图通过追求人生目标以实现其圆满的人的事实:人类自诩拥有的宽广的灵魂和理性力量驱使下的似乎可以赋予生活以意义的各种追求不过只是虚无,即使人通过追求终其一生,生活也不过是无意义的存在。
4.
斯宾诺沙曾说:“凡是意志坚强的人都会使生命更充实,聪明者总是向生的方面,而不是向死的方面去想。”此话对于大多数人无疑非常适用。实际上,与人类自认为的智识相比,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活着除了可以持续见证一个人的愚蠢之外,再没有其他的作用。理性稍强的思想都会对生活意义感到最由衷的迷茫与疲惫,因为理性的头脑绝不会轻易得出生活存在某种意义的结论。人的一生有无数次探求生活意义的冲动,这种冲动如此强烈甚至能从最深处长久的折磨人的灵魂,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也是一种生存冲动。但是人的一生从非理性存在到理性存在,从对有关生活意义的追求到对生活意义本身的寻求,直至人作为生命而存在的本质,所有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
人生不过是一场虚无,一场毫无意义可言的虚无。即使生活经历了一切也不能改变这一点。人的到来、存在、死去、追求、真理等意义从来都是后天给予的,我们首先默认生活的意义的存在,再赋予生活以各种意义,以它们的名义去生存而非死去,并以此来证明生活意义的存在。种种这些都使得所谓意义毫无力量可言。逝者如斯夫,所有关于生活意义的芜杂的追求存在于生者之中,这种追求是显得多么的荒谬。活着的一切以及关于活着所尽的一切努力都以活着为全部意义所在。生活本无意义可言,一切的一切都令人难以置信却又勿庸置疑的证明了生活,相对于我们的良好感觉而言,不过是一场充满荒谬的闹剧。
三.人的一生的无意义
1.
任何一个生命,无论其伟大还是卑微,无论其成年之后认为生活有无意义,他们的到来都是偶然,他们降临于人世并非他们的意愿。在一个由偶然主导的生命降生过程里,生命的开始已经没有意义可言。
对生命的到来赋予意义显然不是那些刚降生的婴儿能够做到的,虽然作为人,他们才应该是生命意义的主角。对这些新生命赋予的意义更像是成人为他们对新生命到来而产生的喜悦穿上的外衣。正如一个经过期待和劳作的工匠,对亲手制作的作品发出的由衷赞叹,或者是一个儿童历经长时间的努力,对终于完成的美丽拼图而产生的欢喜。为这些无意识的新生命——尽管他们的人生已经开始——赋予意义是成人们的特权,人们对这些小生命赋予意义正如对一件作品或者一个玩具赋予意义一样。婴幼儿对成人们而言确实是充满意义的,正如任何一件为人珍视的物品对主人而言都意义非凡一样。但是实际上也仅此而已,婴幼儿本身毫无意义,正如作品或者玩具本身毫无意义一样——它们受到的礼遇和被赋予的意义仅仅对应着特定的人,这些人才是真正的主角,离开了他们,小生命、作品和玩具都不过和其他任何不为人欣赏的东西一样的平淡无奇。
人生都从婴儿甚至从两个生殖细胞的结合那一刻开始,但是每一个人生的来临都是那么的偶然。人人都是这样偶然的来到尘世之间,却几乎没有看到有人想过这一点。生活的所谓意义建立在偶然之上,生命的到来本是一个偶然,任何对生命赋予的意义都是后天的,都是由同样偶然的到来的生命赋予的。并且,如果说生活真的有什么意义的话,那么至少在生命孕育直至婴幼儿时期,也谈不上什么意义。为新生儿赋予意义是那些成年人们的特权,新生儿作为一个已经开始的人生的主角丝毫认识不到这一点。这样的生活意义和那些经过沉思之后获得的所谓生活的真谛显然有所区别,即使从后者的角度看,新生儿的生活——生活的开始——也是毫无意义的。
每一个人,无论他是不朽的还是庸碌的,所谓充满意义的生活(如果真的有意义的话)都是这样无奈的开始。一个苦心孤诣于追寻生活意义的人一定会试图去为对生命降临起决定作用的偶然性和人生开始时期的无意义做出一个有意义的解释,因为如果说生活果真如他们认为的那样有意义的话,那么这样的来临和开始无疑是个天生的遗憾。
2.
人们问放羊娃,放羊是为了什么,回答是赚钱盖房子,赚钱盖房子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娶媳妇,娶媳妇又是为了什么呢,回答是生孩子长大了放羊。这个看似比一般人简单的一生实际上适用于所有人。——读者中的绝大多数都如放羊娃一般度过了一生,这种让人深感无助甚至绝望的人生往复在无数人身上有着鲜明的体现,这种往复(尽管作者试图告诉读者这样的生活毫无意义)是如此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和意识的最深层次,以至于大多数和放羊娃一样的人一生都不能认识到自己的处境。
大多数人的一生碌碌无为,所做的一切毫无意义可言,因为绝大多数的人活着,显然是因为他们认为生活具有意义,虽然他们不能确指意义的所在。然而,很不幸的是,对于这些人而言,生活根本就不是因为生活具有某种意义而得到持续,生活即使在他们看来具有某种至关重要的意义,他们也从来不会受到所谓意义的影响。人从其动物性的一面来看无所谓意义。人的繁衍生息乃至关乎生存的一切,尽管无数人为之唏嘘不已,但是却不能改变本质上的非意义。人的交际、饮食、睡眠、玩乐占了生命时光中的绝大部分,但是没有人将生活意义归功于人的这些生命时光。很显然,即使是最浅薄的人也知道,虽然吃喝玩乐占据了人生的大部,但是它们显然都是本能下的自发,它们的存在显然不是因为生活具有什么意义。
事实上,大多数人的生活其实没有什么变化,生活由始至终都受本能的支配。大多数人的一生较婴幼儿又有什么不同呢?几乎是所有人生的所有部分都受内在的本能力量的驱动,只是这种驱动的形式不同而已。婴幼儿时期的各种纯粹本能的*,如对*的寻求,转换为成年以后披上了生活意义外衣的对性的寻求和对各种癖好的痴迷。受本能驱动的人生毫无二致,只是作为驱动力的本能改变了形式而已。甚至我们可以发现成年人生活所受的本能驱动的形式中的相当一部分较婴幼儿时期相比也毫无改变,在具有母性本能的女子看来,成年男子在争夺各种生存资源时展开的你死我活的争斗似乎很像是乳臭未干的毛孩在为一个小玻璃弹子而争吵不休。人的一生始终被机体活动的力量驱使,这使得那些孕育生命并赋予新生命以意义、并且认为自身存在具有某种意义的成年人的生活,与那些被赋予生命意义的新生儿没有多少不同。
就人的存在而言,人的一生无疑是在自我保存的本能和对死亡的恐惧本能之下度过,从这一角度来讲,生活实在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人并没有为其存在找到足以说服其理智的理由。人之所以活着,只是由于本能,在这种本能状态下去寻找生活的意义,难免很是勉强。相信很多人一定会诧怪人为什么会活着这类问题,很显然,答案对这些人而言是不言自明的。人生对这些人来说不是一个可以讨论有无意义的问题,生活必然的存在意义,这一点在他们看来勿庸置疑。
生活作为机体活动的过程还可以通过几个事例得到说明。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一些报道,说某某人因为什么原因而成为植物人,其亲属在长时间深情的祈祷着他的苏醒,也有些幸运的病人经过长达十几年的悉心呵护而终于可以说出几个简单的词,甚至可以下地行走了。这些报道无疑试图反映人间真情,然而耗费无数的心血和代价仅仅是使一个已经丧失意识和行动能力的植物人活下去,这或许对于病人的呵护者有意义,然而对于病人的人生而言,早已无任何意义可言。即使对于病人的呵护者,他们所做的一切尽管代价巨大,其目的也在于不使病人死去。显然,他们对病人的期待不是生活的意义,而仅仅是生命得以维系。又如荷兰在安乐死合法化后,老年患者或者重病患者大量的转移到邻国德国治疗,因为担心院方对他们实行安乐死,很显然,只要一息尚存,他们便要挣扎着活下去,哪怕能多活一个星期,也绝不想被安乐死。而这些病人此时所考虑的,定然不是如何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有意义,而仅仅是活下去,哪怕多一天也好。
这些事例或许比较极端,但是却能反映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我们的存在并非是由于生活具有某种意义,而是因为如前所述的自我保存的本能和这几个例子所能反映的对死亡的本能的恐惧。事实上,人类的文明正是在死亡的魔咒之下繁荣,很多最伟大的成就是因为对毁灭的恐惧而产生。生活的意义是人赋予的,它不确定,因为在本原上它不存在。
人的一生或许正如鞭子之下劳作的驮兽,为了将得的干草和为了躲避鞭笞而始终向前。生活并没有什么意义,人的存在在于本能,即使人类自认为的光华夺目的意识活动也不过如此。人类中的大多数已经庸碌的走完一生,而其中的绝大多数并没有依靠生活意义。很显然,人的生存状态也谈不上什么意义,我们之所以活着并且坚持活着,绝不是因为活着有什么意义。为生活赋予意义是人们普遍愿意尝试一下的,它与其说是理智和人性的张扬,毋宁说是神经系统的内在冲动。生活显然正如它的降生和开始一样,是在无意义的状态下进行的。生活不能被赋予确定的意义,生活也没有什么意义,否则,生活将受意义支配,我们也就活得危险了。
3.
人的出生没有意义可言,人的离世同样如此。作为一种精密复杂的生命体,人体抵御外来疾病以及机体毁伤的能力远不及其他物种高,人体的任何一部分的病变都可能造成致命的损害,疾病、灾祸乃至心理问题都可以随时终止一个人的生命,真正因衰老而死的人少之又少,或许不到死亡人口的百分之一。我们迄今活着的原因,如果说是因为生活具有某种意义的话,或者说生活会因为具有某种意义而会变得更好的话,那么如此之高比例的人因为林林总总的原因而较正常衰老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一事实则说明了我们为活着寻找的各种原因是多么的可笑——我们绞尽脑汁的寻找生活的意义,并以那作为我们生活的更好的理由,但是淘气的命运却轻而易举的将我们召唤至天堂。这种召唤不但常常不期而至,使得人生嘎然而止,也使得我们为生活赋予的各种意义变得索然无味。为生活赋予意义并不能改变脆弱的人生随时终止的巨大可能性,而为生活赋予的任何意义都随着本人的离去而灰飞烟灭。所有这些意义都只能用来安慰持有它们的人,从整个人生范围来看,其作用仅限于此。轻易的离去阻断了一切生活的意义,人生不因其被赋予意义而改变轻易离去的命运,对生活意义的赋予由此也显得有些多余。
或许有人会说生活的意义正在于此,正因为如此的易逝,人生才显得宝贵。单从惧怕死亡的角度而言,活着本身确实具有意义,这种意义就是不死,使生存得以持续。人类社会中无数不幸的人,没有享受到应有福利的人,即使命运凄苦至极,也会挣扎到最后一刻。安徒生笔下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冻死街头时,眼前的幻觉是蹒跚走来并插好了刀叉和水果的香味扑鼻的烤鹅;众多依靠乞讨度日的无家可归的人依靠其他人的生活垃圾走完自己的余生,即使他已经年逾花甲、残障在身。我们这个社会能享受人类尊严的人还太少。
显然,这些弱者的生活的意义仅仅在于不死,在于使自己继续的活着,这似乎远远背离了我们平日挂在嘴边的那种崇高神圣的生活意义。然而对于几乎所有人而言,在面临生死两歧的选择时,无论命运是多么的暗无天日,维持生命仍然是生活的全部所在。这难免使熠熠生辉的所谓生活的意义蒙上一层阴影。在销蚀一切的死亡面前,生活果真有意义吗?生命是如此的脆弱,每个人都对其百般维持,可怜的小女孩依靠对精美食物的幻想走完人生最后一刻,而其他那些天天能够饱食终日的人,不也是依靠生活的幻觉,依靠对一个类似于蹒跚走来的烤鹅的叫做人生意义的东西的幻想走完一生的吗?在死亡面前,人人都很可怜,任何所谓意义都苍白无力。
4.
生活是否具有意义,从作为机体活动而存在的一生就可以明显看出来了。人的出生不过是个偶然,任何一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便几乎注定了不以他持有何种人生意义的态度去生活而改变的命运。他全身的基因来自于双份基因的自由组合,他受的教育以及对未来成长至关重要的成长环境早在他持有人生意义之前便被决定下来。命运造就了每一个人。影响人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绝非什么高尚的意义,影响生活的所有重要的因素早在人知道生活的意义那个词汇之前便被不可逆转的决定了下来。这些代为的选择不但持续影响人的一生,也从根本上决定了那看似由自己选择的对生活的意义的看法。命运从来不是由我们来把握,所谓生活意义也从来就是虚妄不堪的。
不仅如此,更糟糕的是,大多数人的生命的百分之九十的时光用在了吃喝玩乐之类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的满足上,即使剩下的十分之一的所谓理性思维也用在了如何构筑及时行乐的生活之上。大多数的人生谈不上有否意义,在将其他生灵贬为高度自动机械的同时,我们往往忘了看看我们自己是否在经历着同样毫无意义的一生。生活本是如此,无所谓意义。然而在这样的人生面前,几乎所有人做的一切,仍然是为了如何更好的生存。生活,仅仅在于生命了一次,究竟又有什么意义呢?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为什么不选择死亡
为什么不选择死亡
一.论自杀
二.虚妄人生的普遍结局
三.死亡是可以选择的吗
一.论自杀
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为什么活着呢?我知道,活着可以选择死亡,而死亡却永远不可能选择活着了。生活因为此种困境而付出了追求生命意义的代价。所谓追求,其过程必然只是个虚无,所谓结果,也只是更好的为活着服务。制造一个问题,然后去克服它,没有这种过程,人谈何生存,生命谈何存在,而生命在这样的过程中又有什么意义可言呢?
自杀对我而言是一个崇高的字眼,我怀着敬畏的心情回忆那些生动的生活过然而又用自杀结束生活的人,即使是那些极其卑微的生命。他们所做的尽管只给尚且活着的众人留下一阵短暂的骚动,然而及时的选择死去无疑是一生之中最为正确的决断,那些求死的人无疑是众人之中最为聪明的。即便是生活经历了无数挫折之后才最终选择死亡,那也远远比苟延残喘要好。
一个人可以被击垮,却不可能被战胜, 海明威曾说过这样的话。当这个身躯最后面对考验生存意志的皮肤癌和糖尿病,当他的身体因此疲弱不堪时,海明威选择了用在非洲打猎时用的猎枪,去击碎自己庄严的头颅。他同样恐惧于生命力的衰微,但是他却没有被死亡战败。相比之下,无数处于绝望之中的人还在猥琐的活着,这些生命若是置于生存竞争状态下的自然,则早就是被淘汰了的多余的生命。
托尔斯泰在辉煌的成就下经历痛苦的心灵危机过程中,发现人一般用四种方式来对待生活。除了无视生命意义的匮乏、伊壁鸠鲁主义、自杀以外,还有一种“怯弱”的方式。托尔斯泰以自己为例,他认为对于任何生命来说,自杀都是生活危机最佳的解救之道,但他还是毫无理由的日复一日忍受着心灵的折磨,认为生命的意义会在某一天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显现出来。托尔斯泰承认这种生活是极端痛苦、也是令人作呕的,但他还是持有那样怯弱的生活态度。托尔斯泰经受的极度压抑和忧郁,并没有使他勇敢的告别人世,而是通过晚年回到《福音书》的训喻,认为自己最终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自杀对处于衰微状态或在不幸中忍耐的生命而言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即便对于一个处于上升状态的人而言,死亡之门也永不关闭,随时准备收留那些为生而备受折磨的生灵。虽然自杀于外人而言不过是一种恶劣的行为,但是任何生命相对于死亡都那么短暂而患得患失。死亡是支勾销一切的笔,生者所有生之幻灭下的痛苦都可以藉此得到永恒的解脱。然而尽管自杀是一种结束生之纠缠的良好方式,又有几个人会去实行呢?尽管普天之下遍布多余的人生,又有几个明智到通过自杀结束其并非必要的存在呢?为数甚多的人的生活也会有种种令人窒息的生存恐惧,在难以承受的恐惧之下,许多人也倾向认为自杀是解决生命难题的唯一道路。然而终未有多少人去实行,对哲学问题的沉思,更像是为了解决心灵难题而采取的权宜之计。
所以自杀者能让我从心底里感到震撼和敬畏,自杀者较之生者更加清醒认识到人生意义的虚无,并且也足够聪明的意识到世界只是一个各色人等拥挤其中的不值得留恋的笼子。虽然自杀者中有很多确实可以被认为是基于作为恶劣品质的懦弱或例如社会习俗等外界巨大压力下的不得已,但是我还是愿意将他们看作是值得被敬重的人。自杀的作家、演员等公众人物生前给人留下了无数美好的回忆,他们几乎拥有常人渴望拥有的一切,但是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像看上去的那样无限风光,而是布满了暗礁。虽然生活都陷于危机之中,但是他们并没有像绝大多数人在经历危机时所做的那样,仅仅依靠着外界带来的众多好运与所谓快乐,维持那无视可怕现实、早已空虚麻木的灵魂。他们选择了自杀这一强有力的方式尽快了结生命,而不是坐等遥遥无期的衰老而死的来临。
一个没有生活在危机之中的人显然不会选择自杀,但是一个没有危机、看似一帆风顺的生活对任何一个不是愚钝的人都是危机四伏的,那样的生活甚至不值得去经历。人真是一种怪异的动物,人具有探寻人生意义的能力,但是当探寻人生意义时,他却往往陷于深深的危机之中。活的最好的生命是最无知的生命,当求知的大脑追问人生的意义时,他无疑是在某种程度上生病了。人们印象中的健康的人,决不会为了生活的意义而终日忧心忡忡。但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富有智识而决非由无知驯服的、由动物本能掌控生活的人,都会因为对生命意义的追问而陷于迷惘之中。自杀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是人性张扬的结果,是人类智识超越于其他动物的有力表现。
2.
然而与大多数智慧的思想对自杀的态度相反,自杀除了在极小的范围内得到秘密的宽容之外,就整个社会来说,它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激烈攻击与遏制。尽管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生活是什么、为什么、向何处去,但是他们对死亡的回避却毫不犹豫甚至不再需要理由。对于大多数活着的人而言,死亡是邪恶的,并且似乎罪大恶极。在所有国家,唆使自杀都是明白不过的罪恶,甚至在某些国度,自杀是一个公开的罪名。亚里士多德也认为,自杀不是对个人,而是对国家的冒犯。大众眼中的自杀者往往极其脆弱,在众人眼中,自杀不过是最大的懦弱,只有真正无用的灵魂才会选择自杀。自杀尽管在事实上是人性旺盛状态的表现之一,从而多少只属于少数人性勃发的人的特权,但是在人类社会里,自杀者还是被嗤之以鼻,自杀还是遭受来自四面八方由来以久的唾弃。
群人对自杀的避之惟恐不及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这种原因决非像他们在鄙夷自杀者的懦弱时流露出来的心安理得的态度一样的堂皇。在一个群体之中,相互的联系因为各种相似之处而得到建立和加强,由于人群之中动物式的人还是异常丰富的存在,因此人群对死亡和自杀的总体态度与大部分个体的态度是相近的。群体流露出来的对自杀最强烈的厌恶,是个体因为其理性能力低下、人性泯灭而讨厌自杀的集体流露。由此暴露出来的所有谴责自杀的人都有的根深蒂固的非理性、而不是被生之鼓吹者所责难的自杀者及自杀的所谓恶劣习性,才是自杀被整个社会公开唾弃的原因。由此看来,自杀者及其自杀行为受到的多方攻击,更像是群体由于其群体价值观受到冒犯而作出的反应,那是少数叛逆者必然要受到的冲击。
二.虚妄人生的普遍结局
人们孜孜以求美好的生活,付出再多的汗水哪怕付出一生的精力而毫无悔意,仅仅为之后一时的拥有。而美好生活却永远如蜃影一样,不过是虚妄的存在。人生中的一切美好不过只是存在于想象之中,生活的美丽幻影迷离了无数人的双眼,也迷离了无数理智的灵魂。环顾四周,人类主宰着自然中的其他生物,很多生命因为人的到来而消亡。人们当然有理由以为这便是种的优越性的表现,以为人是超越于动物之上的;人生是有意义的,而其他一切生命不过只是机械式的存在。然而人无疑又是一种奇怪而可怜的动物。在种的优越性通过凌驾于其他生命表现出来之后,个体的优越性却并未相应表现出来。人将无数生灵逼上绝路,但是又有几个人能生活在真正享有生命尊严的环境中呢?无数的生命因为人类活动而永远的消失,但是个人却并没有因为种的优越而变得自由与蓬勃,人类自身的泥涝使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仍然处在维持和与死亡之魔咒的对抗当中。
数以亿计的人直接生活在死亡的门口,全世界每天有许多人因为得不到洁净的饮用水而死亡,而在粮食总量足够的情况下,这个由人主宰的星球仍有很多人因为饥饿而死去。虽然可以控制几乎其他一切生命,但是人却并未因此而生活得更好。人为的灾难足以与物种之间的残杀相提并论。中国历来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而这片土地上发生的灾难中的大部分源自人为,三年“自然灾害”饿死了千百万人,*的十年浩劫断送了很多人的生命。西方世界里上帝的子民也曾经以上帝的名义进行了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和宗教战争,血腥和残暴与虔诚的祈祷同时存在着,数千万人,仅仅因为不是上帝的信徒而被屠戮。这就是我们人类!
人的生存状态远非良好,即便从荒蛮血腥的历史中走过,现代人的人生仍然处在贫乏之中。精神世界的苍白成为更加深刻的危机的最大原因。现代社会中物质上的富饶与我们的精神危机形成鲜明的对比。与先人相比,现代人的心灵承受着多方面问题的折磨。人在拥有更多对其他生灵生杀予夺的权力之后,自身也越发迷失了方向。尽管人类作为种的优越性是那么明显,人生却仍然需要越来越多的人为之付出越来越多的精力去寻找它的意义。
智慧的头脑往往会不自觉的迷恋于对人生意义的追求,然而任何稍有理性能力的都会发出“生活值得过吗”之类的疑问。在理智健全的灵魂那里,这样的疑问是最焦灼人心以至是关乎生死存亡的疑问。绝大多数具有理性思维能力的大脑都会对人生的意义产生由衷的怀疑。叔本华即说:“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活着是比死去更为糟糕的事。”无数睿智的头脑都认为世界上充斥着太多多余的灵魂,人甚至因此而不能被称为人。
迄今为止地球上已经生存过数百亿人口,但是每一个人的一生与此毫无关系。无数人毫无声息的来到人世,又同样毫无声息的离去。无数人湮没于死亡之海洋,即便那人曾经是一个最伟大的人。无数庸碌的人在庸碌中死去,早死晚死毫无不同;无数高贵的思想也被死亡这一吞噬一切的黑洞所扼杀。个体的生死在这样的生死长河中早已微不足道,但每个人都还是竭尽全力苟延残喘直至最后一刻。
人生就是如此。这并不是死的说教。生和死对于所有人而言究竟又有什么不同呢?每一个生命,尤其是人,都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着,每个生命都在生存之中奔向死亡,而人更是不幸的认识到这一点。然而我们终生从事的唯一的工作、以及我们自诩的宽广灵魂的唯一焦点,乃是如何使自己更好的活。一切的一切,在生与死的咒语之下永不停息的奔忙直至死亡来临。这样的一切究竟有何意义?人生只不过是一场虚无,拥有可以自绝作为生命存在之能力的生命,其生存过程包罗万象,但惟独没有行使这一能力。为什么不选择死亡呢?
三.死亡是可以选择的吗
1.
无数多余的生命附着在这个世界上,一直活到最后方才罢休,尽管死亡对于所有人而言是可以随时实行的权利,但是只有极少一部分的人去实行。为什么不选择死亡呢?
非人的生命似乎从来没有像人这样思考过生死的问题,而所谓理性存在的人,其实也从未为死亡付出太多的脑水。当死亡迫近时,一切的所谓理性均立即消失的无影无踪,人想的全然是如何的活,“生,抑或死”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从来都不是问题。显然,作为本质上非理性的人生,这个问题也并非人所能考虑的。
有关自杀的态度我一直深藏心底,从不敢对身边满眼洋溢着生之快乐的人提及。尽管如此,当选择从事哲学作为未来的职业并准备以此作为今后生活的正式重心时,我仍然受到来自周围的揶揄,“你不会自杀吧?”多人多次这样玩笑着对我说。自杀对他们,对无知的生命而言当然是一个奇怪又奇怪、好笑又好笑的事。即便是我的父母也绝难理解甚至了解我心中的感受。
孕育了我的父母尚且如此,我对周围的芸芸众生又能寄予什么样的期望呢?对于从心底蔑视他们的思想而言,因为他们而不能实践自己的思想,无疑是我最大的痛苦。
如托尔斯泰所言,这样的生活是令人作呕的。生死在我眼中毫无不同,而我却一直活在苟且之中,活在众多多余的人之中,活在充斥着荒谬和没有公理的世界中,活在求死不能的状态里。我时时不能原谅自己。此种背谬自己神圣思想的错误只有靠自杀才能终结,否则将愈加深重的伴我一生。然而此时此刻我仍然能找出一个个言之切切的理由,将理智抛于脑后,将死亡高悬直至它自己降临。
除了作为整体的人群以各种堂皇的理由如上文提及的对国家的冒犯之类来反对自杀之外,即便是大众也从来不缺乏各种活灵活现的活着的理由。或者,只要是未死的人生,就有不死的理由。在所有理由之中,最广泛而强烈的是父母亲人的牵扯。操劳半生的父母,如何能舍弃他们,让他们承受失去儿女的痛苦?想想死亡不过是那么一瞬,而留给父母的痛苦却将波及余生,这是让人不愿想象的痛苦,相信也是很多生命滞留人间而没有勇气离去的最大原因。在另外一些人那里,没有选择死亡是因为惧怕来自死后的诟骂。而还有一些人之所以没有选择死亡,乃是对未竟的事业或理想的留恋,或者是生者的世界中尚未留下自己生活过的痕迹。
无数人通过对理想或事业的追逐使自己远离死亡,没有能力动用社会资源的人绞尽脑汁争奇斗艳、以使世界留下他们度此一生的脚印,而有权势和财富的人则利用这些资源使后人生存的土地留下关于自己的图腾。还有一些意识到生命了无意义,但既没有来自亲人的牵扯、也不会有来自后人的诟病、在这个世界上还留下了足够的遗迹却仍然活着的人,他们不死的理由尽管苍白甚至根本没有,但还是活着,甚至在经历了长达数年的磨难之后,还能活得坚定起来。托尔斯泰就是这样一种人。我也曾经认为既然生死一统,那么在生死两讫之间保持生的状态则是更好的选择,也一度把生可择死,而死不可复生作为自己不死的理由。
——凡此种种都使人们没有去死,但是所有这些都不是人们不选择死亡的理由。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死亡意味着对生的一切的永远彻底的别离,包括对亲人、后人、事业和理想以及对后世的任何生前的牵挂,在死后不过转头即空。即便果真如众多虔诚的教徒相信的那样存在天堂和地狱,与人间相比,那也完全是两重天。生者的一切完全不再适用于死者。
以生者的种种考虑而作出的种种关于不死的理由,实际上不过都是借口。逝去的生命早已一切灰飞烟灭,与生者又再有什么关联呢?生前所做的一切关于生的考虑在死后又有什么意义可言呢?活着就是活着,哪怕是令人作呕的活着;不死就是不死,哪怕地球上充斥并非必要的生命。没有理由和所谓人类意识,也没有所谓理性的活着,这本身就应当是活着的最根本的理由。
2.
这个世界上充满了太多的人,无数的人生在庸庸碌碌、无思无求、浑浑噩噩中走完最后一秒钟。生死在他们身上其实完全没有区别。所有这样的生命,都会挣扎着一直活到油尽灯枯的那一天、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才会离去。但是假若生命在某日因为意外嘎然而止,他们留下的也只是极其微弱和短暂的纷扰。生活不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其实都毫无意义可言。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不堪,而人生对周围的一切又显得那么的无足轻重。人生无论是多么的迷人,它的全部也仅在于生命了一回,仅仅在于来到人世走此一遭,较人所赋予的什么意义,如此一生显然毫无价值可言。
人生是这样的似是而非,早死晚死毫无不同。但是机巧的头脑在如何使自己延长生命方面无一例外的极尽钻研。个体对自身的维持同样表现在对维持不下去的弱者的帮助上。从社会救助、慈善基金到街头施舍,使弱者活下去的帮助无处不在。对于那些等待救助的弱者,我虽然在理智上对他们报以冷漠,但在情感上却始终心生恻隐。理智上得出来的旁观始终成为心中负罪感的一个渊源,我的思想告诉我顺其自然,然而情感的悸动始终让我不能心安理得的袖手旁观。这些矛盾之处表明了我对自己的高估:即便理性能力旺盛,它们在我的生活中也只占很小一部分;即便理性是我生活的支柱,它还是华而不实、徒有其表。对死亡的不自觉的排斥是理性难以驾御的。尽管理性思维触及生活的几乎每一个角落,但是在这种排斥里面,我找不到理性存在的痕迹。
动物界也存在类似于人类自杀的行为,但动物界毫无自杀之说,或者即使存在,人们对这些动物行为作出的解释也完全摆脱了有关精神、意识、理智方面的玄妙,再自然不过的用冠以公正精准之类堂皇之冕的科学作出一个个机械的解释,如导航系统失灵等。而死亡对于人来说却总是与断然绝非机械的意识世界的病变紧密相连。人的自杀,应当有专属于人的解释,它或被归结为懦夫的行为,或被认为是精神的崩溃。而这些解释的出现,更是因为自杀对于芸芸众生而言是必然需要有说服力的理由的。
非理性存在着的人生此时再次将人与动物在理性能力上的本质一致割裂开来。自杀被解释,是因为它唐突于周围的世界。自杀者及其自杀行为被解释出来的恶劣品性背后其实是群体对其价值观被冒犯后作出的反应。生死实际上没有什么不同。人生本无意义,生或者死都不能改变这一点。理性并没有在人的自杀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没有几个人选择死亡,也是因为人的存在的非理性。生或者死,都无须说得太多,为活着或者不死寻求的理由,往往只是掩盖了人的非理性存在的借口。人的生命存在是完全非理性的,人生没有任何意义可言。生命究其本质与非生命没有不同,因而生死也无所谓差别。
对生或死的种种解释因此其实多是假大空话而已。生命本是非理性的存在,生命也全然是由理性之外的东西所维系。人生在毫无意义的情况下仍然被百般呵护,乃是因为趋生避死的动力决非来自什么选择。这是一种选择难以控制的力量,这是一种完全超乎于理性的力量。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惯性漫想
惯性漫想
一.作为表象而普遍存在的维持
二.导致维持的表象背后的力的均衡
三.惯性定律的广义表述
四.补充说明
一.作为表象而普遍存在的维持
1.
人生,和其他所有生命一样,乃是满足生命需要和维持其存在的过程。这个过程与生命乃至其他一切存在相生相伴,即使人生也不例外。生活仅仅在于维持,维持活着的状态即是生活的全部所在。个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对个体的维持的外化。尽管人的理性能力较其他任何生命都旺盛,尽管地球已经被人化,但是作为一种生命,乃至作为一种物质,人不可能摆脱作为人的天然属性。这些属性中有作为生命和物质而具有的维持的属性。
然而与其他一切存在物不同的是,人生往往多一层理性的光环,这个光环是由本质上非理性的头脑赋予的,这个非理性的大脑对自我的迷信使它难以揭示人生与其他一切存在物在维持这个属性上的一致。并且由于人生仅仅在于维持,而对几乎所有人而言,生理上的匮乏才是真正永难满足的饥渴,因而几乎没有人会做满足生理需求之外的事情。维持,仅仅是生命的自我维持便占据了生命个体的全部,纵然有理性迷雾的笼罩,人生也不会改变这一点。
在维持的属性之下,能够满足上述生理需求的自然科学获得了空前繁荣。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人生本身的认知处于停滞状态。人生继承于母体,然而一代代人对人生的认知却始终裹足不前。尽管每一个人都宣称拥有灵魂,但是对关于生命存在的意义、以及人生与其他所有存在物在自我维持这个属性上的一致等问题的认识上却仍然只处于蒙昧状态。
对人生意义的认知之所以无法累积、也难有突破,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的快速前进,其原因部分在于生命的最高法则、人的非理性本质的巨手所要保留的一个小小的秘密:对意义的寻求关乎生命能否得以维系,对于这个问题,能给予芸芸众生的最好答案就是没有答案,使他们能因追求的痛苦而放弃,或因答案的不明而坚持——无论如何,只要能顺利了却一生就好。人生中一切的一切都在于维持人的生命存在,所有人生都无外于此。
2.
与作为个体的人生对自身的维持相对应,作为个体人生的集合的社会的每一个方面也都是在维持中存在,在存在中维持。
很多言之凿凿的理论宣称社会对个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在社会面前,个人仅仅是汪洋大海中的一叶扁舟。然而在我看来恰恰相反,与个人的本性和力量相比,社会才是软弱无力的组织。社会由个人决定,个人的属性和本质决定社会的属性和本质,个人的选择和偏好决定社会的变化。很多人置身社会往往感觉自己力量渺小,因为社会似乎压抑了他的某种需要,改变了他的生活,而实际上,假如没有外部的影响而纯粹由个人自由发展,那么在自由状态下奉行的人生之路与生活在社会中所奉行的人生之路也将会是相似的。社会其实很难改变一个人,因为他的生活与其说是由社会、不如说是由他的特定的内在本性所决定,而这些内在的力量无疑陪伴并决定了他的一生,与此同时社会所做的仅仅是为这些个性或者本性的张扬提供合适与否的活动场所而已。将不得已归咎于社会而非自己,只是因为社会较之强大的个体内在力量处在虽然无力但是却更为明显的地方而已。在个人面前,社会其实是被动的、无所作为的,社会的走向完全是个体走向的集体反映,社会的特定部分对应着特定的人性,特定的方面对应着人性的特定方面。简言之,个人决定社会,而非相反。
社会在人们看来也是一部运转的体系,而各种社会组成部分的作用也都在于使社会得以按照人们的期望稳定的运转。在人们看来运转良好的社会,因为国家、宗教、道德等的存在而得以维持。可以发现,社会的全部组成都是因为个体出于对混乱和匮乏的不满以及对死亡的畏惧——亦即对自我维持的需要——而不断变化发展。相对于实在的个体,无处不在然而又虚无缥缈的社会只处于被决定的地位。作为个体的人生存在的全部在于维持存在的既有状态,由人类群居本性外化而生的社会在各个方面也无一不体现出这一点。社会的一切领域均在于维持,宗教、道德、国家、阶层等都莫过于维持存在的既有良好。社会的自我维持一方面源自其内部的生生不息,另一方面更是因为组成社会的无数个体自我维持的力量的促进,前者不过是后者的结果。社会的一切都源自个体,社会的自我维持其实是无数个体的自我维持的集体表现。——生命的存在在于维持,不仅可以通过个体的存在表现出来,同样可以通过群体的存在(社会)表现出来。
3.
从微观层面的个体和宏观层面的社会上看到的生命对自身无处不在的维持有更深的背景。生命究其本质与非生命的最大不同之处即在于它是一个相对运动的系统,新陈代谢是生命最根本的标志。因而生命的维持乃是对作为生命所具有的最关键之处的维持,亦即对新陈代谢、对相对于非生命的运动的维持。
尽管种间差异广泛存在于不同物种之间,但是因为人们总是不自觉的将这个差异与优越性相提并论,故而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差异仍然显得非常巨大。而在实际上,尽管与其他物种的差异可以为人类带来巨大的好处,物种差异之间也无所谓优劣之分。作为纷繁芜杂的生物圈的一分子,人无疑不同于其他物种,然而这正如其他物种不同于人一样。人类毫无疑问与其他物种分享共同的生命属性,而没有被神话的条件。
人从其他生物尤其是进化程度较低的生物上看到了不同于人的生活的生存,甚至除了人,所有其他生命存在都仅仅是机械式的,完全维持式的。对自身的维持,维持活着的状态以及维持新陈代谢的进行便是这些生命的全部。人往往对这些生命的存在过程冠以“生存”,而将自己的生存称为“生活”,多么高尚的两个字!
在对生命最重要属性——新陈代谢——的维持上,人做的并不比任何一个低等生命要少。如果说人把其他生命的全部内容称为“生存”是真实的,那么称自己的所作所为叫做“生活”则不过是自欺欺人。动物的一生无疑是孜孜以求于自我维持的一生,而人的一生同样无外于此。只是相对于其他生命,人一生中对自我的维持,对新陈代谢这一生命本质形态的维持已经超脱了基本的口腹之需。在没有衣食之虞的人那里,精神上的需求后来居上。这个与其他生物的差异往往被人们做孰优孰劣的比较,二者之间的平等地位被忽略了。
事实上,所有需要都是源于对个体自身的维持,肉体上或者精神上的需求都无外乎这一点。对自我的维持贯穿生命的始终,是生命的全部所在。人的一生,尽管在神经活动上较其他生命丰富的多,但是在对生命的自我维持方面所做的却一点都不比其他生命少。人的一生,其实与其他生命一样,一切都在于维持,维持便是一切。从这个角度讲,“生活”与“生存”完全处于同一层次,如果说“生活”与“生存”到底有什么不同的话,可能仅仅在于“生活”这个人造的并专属于人的词能使人在自恋中得到更好的维持罢了。
4.
生命相对于非生命的最大不同便在于新陈代谢,在于动态的平衡。生命必然保持并且仅仅保持相对于非生命的不同之处。人作为生命的一种与其他生命形态在自我维持上没有不同,对新陈代谢这一关乎生命是否存在的特点的维持甚至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类的所谓理性。不论人的需求层次是多么的参差不齐,所有的需要都源自缺乏,所有追求都源自为保持更好的活着这一需要。人的需要同其他生命哪怕是最低级的生命一样,是对生命本身的维持。这种维持,好似一块石头始终保持着它现存的状态一样,是如此的自然而然、不言自明,毫无理性、也不需要理性。理性在人类个体和全体的存在中同样不能发挥作用,自诩拥有智慧的人们非但不能认识这一点,往往还坚信人生存在的意义。理性或许能让人变得聪明,知道人生不过如此,但是在这一天普遍到来之前(实际上永远不会到来,因为永远不存在什么理性),人还是要以彻底的谬误和愚昧为代价。并且在这种看似高尚的追求之下,绝大多数人也能四平八稳的度过一生。
生命相对于非生命的不同属性决定了一切生命现象。在生命现象方面,各个物种只有形式的不同,而被生命的属性所决定的处境则完全一样。单细胞生物只有简单的结构并完成同样简单的生命活动,而灵长类动物则有复杂的躯体并完成复杂的活动,但无论是蓝藻还是黑猩猩,它们的生命活动都是基于生命既有的进行。一切生命现象都是生命运动的结果,反过来说,一切生命现象都使生命运动得以延续。并且,正如生命现象源自生命运动一样,所有生命现象都作用于并且仅仅作用于对生命运动的维持。进化程度低的生命在这一点上非常明显,但是即便是进化程度高的生物,生命的全部所在也仅仅是对生命自身的维持,而非其他。
生活中的一切没有比这更高的意义。
一切仅仅在于维持,万物都在于维持,即使有比人更高级的存在物也不能超越这一点。如果说在人看来人生有什么意义的话,那么这种意义无疑只会使人强化生的信念,只会使更多的人更坚定的逃避死亡,从而也只会使人生停留在这种似非而是的、难以被承认却又难以撼动的较低级的层次,停留在维持的层次。
人生在于维持,所谓理性存在下对人生意义的寻求,乃是因为非理性存在的本质下对死亡的天然回避的又一表现。人生意义之类被归于理性范畴的东西,其实质无一不是非理性的。人的趋生避死的生命存在,在人生了无意思的情况下做无谓的维持显然都是超乎理性的力量的结果。
而这种非理性的力量究竟是什么呢?
二.导致维持的表象背后的力的均衡
无数人之所以能安然度过一生,即使人生充满风浪也丝毫不能影响到生命的安全,人之所以在总体上不能体验到*的情况下如此不费吹灰之力的维持着自身,都是因为人生从总体上看是一种均衡的状态。这种均衡状态使人生很难加速或减速前进,从而很多人的人生,包括那些在外人看来是叱咤风云的人的一生,其实都是波澜不惊的度过。这种均衡在所有生命中普遍存在。从最原始简单的到最精巧复杂的,均衡使一切生命得以维持现有的状态。
生命和非生命作为物质存在的两种状态,它们之间的作用就成为均衡状态背后的主角。与遍布宇宙的非生命相比,生命的出现俨然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并且由非生命物质构成,在消亡之后也复归于非生命,非生命世界对生命的同化作用时刻存在,贯穿生命过程始终,是这种同化作用构成了上述均衡状态的一极。它对生命而言是唯一但是足以致命的阻力。
与这种对生命的强大但难以察觉的同化作用相比,生命自身的成长力量要清楚许多,生命本身显然就是成长力量的一个鲜明体现。而在人类看来,生命的这种成长的力量乃是进步与积极的,而这种所谓的向上、进步的力量又无处不在。凡是生命,其存在无一例外的都受到这种成长力量的驱使。这种力量乃是作为生命所具有的不同于非生命的内驱力。在这种力量的作用下,生命得以开始、进行、延续,得以生生不息。与作为阻力的非生命世界对生命的同化作用相反,生命的内驱力是生命存在的动力,是它使生命得以维持,使生命不至于被非生命的汪洋淹没。
作为生命均衡状态的另一极,生命内驱力可以认为是程序化的。生命个体从一个受精卵(或者其他形式的初始状态)开始延续它的历程直至衰亡,其间生长发育成熟的过程无一例外。是这种固化下来的程序化的生命内驱力的作用使生命得以抵御非生命世界时时刻刻的侵袭,使个体能在发育完成之后将生命之棒传递给下一代,并在下一代个体成熟之时才终结,从而使生命之花常开不败。这种高度自动化的程序远远超出了人类力所能及的范围,是这种程序化了的内驱力使生命现象得以纷繁芜杂、世代相传。一片死寂的非生命世界终于能出现生命现象,就如荒漠上绽放一朵鲜花。自生命诞生直至人类出现,生命现象愈加繁盛,而这一切归功于生命的这种内驱力。从只能存活原始厌氧细菌的古老地球到今天已经因为人类而大大改观的全球化了的世界,生命内驱力似乎要将生命推入一个充满缤纷幻彩的境界,而那些地方曾经是非生命世界的地盘。
生命的内驱力乃是生命真正的奇迹所在,然而人们对于生命内驱力的解释却无一不搪塞敷衍。的确,正如人们不可能以公平的非道德的眼光看待自身,也正如人不可能以公正的观点看待其实并不存在意义的人生一样,人不可能真正意识到生命内驱力的本质。人的身体所拥有的能力,显然是为了(也仅仅是为了)使人能更好的活着,此外的事情,人不需关心,也无能为力。
总之,在内驱力的作用下,生命得以在非生命的世界中一枝独秀。生命的内驱力和非生命世界对生命世界时时刻刻的同化相互抵消,使生命得以在生死两讫间保持均衡。
导致维持的并非力,而是力的均衡。这种均衡对生命而言至关重要。
有了这种均衡,人生从而不需努力的自然得以维持,人生从而有付出便有收获,从而有了可以得到回报的追求,对生命的维持从而不需要真正意义上的意识和理智,对生命的无意义从而也不需要费尽心思纠缠不休。在作为动力的生命内驱力和作为阻力的非生命世界对生命的同化作用的均衡下,人生得以平稳的、从容不迫的进行,既没有充满欢喜,也没有充满悲伤(我们看到的某些人物的惊涛骇浪的一生在本人看来是无所谓波澜起伏的)。只有在这种没有大喜大悲的情境下,人生才没有加速或者减速的自然而然的走完它的旅程,并且在生命力到达顶峰时将火种延续给走向成长的下一代。如此往复循环,生命得到自然的维持,生命内驱力和非生命世界对生命的同化在相互作用下的均衡功不可没。
无数安然存在、波澜不惊的人生都是这种力的均衡的结果,并且只要有生命的内驱力和作为阻力的非生命世界对人生的同化保持均衡,人生也就决不会有什么波浪。形象的说,生命相对于周围的世界,就好像作为精密机械的渺小的潜艇相对于简单而又浩瀚无际的海洋一般。海洋不会主动有所作为,潜艇受到的阻力取决于它本身的动力,而它的均衡状态来自于自身动力与海水阻力的均衡。假如潜艇没有了动力,则也无所谓阻力;而若它受到了巨大的阻力的作用,乃是因为它本身有同样澎湃的动力使然。生命相对于非生命就是如此。生命个体在这种力的均衡状态下是持续前进的,而它前进的原始动力则来自亲代那已经开始逐渐变弱的生命力量。生命的前进也是基本稳定的,因为作用于生命的动力和阻力基本均衡。
三.惯性定律的广义表述
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在非生命世界中普遍存在的惯性,在生命世界中同样普遍存在;适用于非生命世界的惯性,同样适用于生命世界。生命和非生命的一切均有保持其自身现有状态的趋势,直到有外力打破这种趋势为止。这就是惯性定律的广义表述。
均衡的人生是作为动力的生命力和作为阻力的外界力量相互抵消的结果。人生之所以能维持活着的状态,乃是因为它当前就是这样的状态,亦即它当前就是活着的。人生的均衡乃是保持其自身当前状态的惯性属性使然。
四.补充说明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用惯性定律来从根本上解释诸多生命现象可能招致误解。牛顿的定律诞生已经有数百年,惯性的本质早已被后来者作充分详尽的研究,而单靠惯性定律也被证明无法解释物理学深入发展后的诸多疑问(如粒子运动)。“惯性”仍然只是近似,或者严格的说,仍然是有待被指正的错误。频繁使用“惯性”一词似乎使我的理论带有很明显的先天不足,一种由用词不当带来的麻烦……
然而可以这么说,鉴于对生命的非生命本质的观点深信不疑(这将在第二编《生命的本质》中被详细论述),我倾向于采用为人熟知的自然科学领域的词汇来描述生命现象,它们也便于被用来阐述这里的观点。因而,“惯性”在本文中的频繁出现并不代表对某一个科学观点的迷信。我更愿意看到这种做法被认为是在自己的观点指导下为了更容易被理解而采取的较为轻松的方便之举,它更代表着对生命与非生命本质相同的观点的确信,它也代表对一个伟大的科学观点的尊重。
实际上我从根本上不相信世界是可知的,也不存在什么真理。用惯性定律解释生命可能存在太多未知的谬误。对这些谬误的发现和修正需要未来做更加艰深的探索。然而正如惯性定律在提出后一度统治物理学界、而且至今仍然可以在相当范围内指导人们的认知一样,用惯性来解释生命现象固然伴随着很多缺陷,但它仍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比较合理的解释生命世界的诸多现象。因而,即便物理学上的惯性定律有朝一日不再被广泛接受,但是如果用在发展程度远逊于自然科学、然而又本质相通的人文科学领域,惯性理论仍然大有可为。
以上繁文缛节似的文字的目的却是非常简单,我希望通过这些描述阐明几个不为人知但又浅显易懂的观点,并试图让读者相信这些道理是简单的。
非理性的人生中的一切都与意义毫无关联,所谓人生意义下对死亡的天然回避不过是一种超乎理性乃至生命范围的力量的结果。对这种力量的最为简明的解释可以用“惯性”来说明。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惯性对人的适用
惯性对人的适用
一.列车的比喻对快乐及人生中的惯性的阐释
二.惯性下的快乐及对快乐的追求
三.总体的快乐何以始终是生活的幻影
四.惯性定律对快乐原则和强迫重复原则的涵盖
五.人生的橄榄状剖面的缩影(及其衍生)对人生中的惯性的阐释
六.惯性对人的总体适用
一.列车的比喻对快乐及人生中的惯性的阐释
人生就像一列运行中的列车,而感觉就像其中的乘客。列车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匀速前进的,没有减速也没有加速。加速的感觉总是美妙的但那总是很短暂。并且无论速度多快,如果保持在匀速的状态,我们便始终没有加速的感觉;同样,无论运行的速度多么快,些须的减速也总是能让我们感觉到,而这相当于产生痛苦。
人世间的很多事情经过发掘总是能产生快乐,但更多的时刻我们并不会以享受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这是有相应原因的。无论生活在什么层次的人,只要他已经适应了他的生活,就如匀速行驶的列车一样,不再有心情的起伏,一切自然而然,也就谈不上从中获得乐趣。而我们如果已经习惯于在较高的速度上驰骋,那么速度的丁点提高便不会让我们欢喜异常;而对于在较低速度层次上的生活,同样水平的提高带来的感觉便明显的多。
不仅如此,人们往往对快乐感觉迟钝,而对不幸却体味甚深。古往今来悲剧给人的震撼力往往超出喜剧,更有“所有喜剧以婚姻为终结,而死亡终结所有悲剧”的说法。这可以在惯性的解释下清晰起来。以100km/h运行的列车提速50km/h对结果的影响(33%)当然没有在同样速度下减速50km/h对结果的影响(100%)来得明显。人们漠视“本该”快乐的事情的同时对痛苦却记忆犹新、以及总体上悲剧较喜剧更为不朽的原因正是如此。婚姻之所以能成为喜剧的坟墓不是婚姻本身的原因,而是因为婚姻意味着确定,意味着上升的两性关系开始平稳,恋爱愈发热烈的美妙感觉渐渐程序化,代之以婚姻后可以清晰预见的匀速和稳定。与此同时死亡最终使人不再继续承受巨大的悲伤,乃是因为只有停止运行才是减速的终结,强烈持久的痛苦只有死亡才能最终结束。至少对悲剧而言,死亡未尝不是一种解脱,它也是人们可以实际获得的唯一可以最终终结悲剧的途径。
然而正如在《为什么不选择死亡》部分所阐述的,大众对自杀讳莫如深并不是因为人生有什么意义,而是因为这是对群体观念的冒犯。具体的说,是因为大众均处于生存的状态,尽管均衡状态的层次不同,但是都处在相对接近的个体环境里,社会因此和谐。而自杀者的出现使这种均衡受到强烈的冲击,犹如拥挤的单行线上突然出现一辆抛锚的汽车所造成的混乱。没有任何一件事情能像自杀一样受到最强烈的排斥。处于惯性下均衡状态里的生命不会停止,惯性下运动中的均衡与少数自杀者的停滞之间的碰撞,是造成自杀被排斥的深层原因。由此外化而生的各种观点情感构成了我们时常见到的对自杀的总体回避。
死亡是一种终极,因而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最强烈的冲击。而生活的主题却与此无关。至少在文艺作品中,爱情而非死亡才是永恒的主题。人们期待爱情和美好的生活永续,正如喜爱钻石是因为它能永远璀璨一样。然而对爱情的歌颂大部分最终只是存在于想像中,永恒的甚至持久的爱情永远没有如人们希望的那样降临人世。爱情是短暂的,为情爱笼罩的生活是混乱的。爱情是生活的过渡状态之一,是由单身生活的稳定状态向家庭生活的稳定状态的过渡。
惯性下的均衡才是永远的主题,惯性之外的生活必然是短暂且混乱的。爱情并不像艺术作品中表现的那样,这一点身处爱情中的人最清楚不过。人们扼腕于查尔斯与戴安娜的失败爱情,却忽视了不到一百年前,在同样一座宫殿里,即使温莎公爵用王位也不一定能换来爱情。所有的爱情都是充满强烈喜怒哀乐的混乱的过渡。我们称为完美夫妻的一对对,他们告诉人们他们的爱人是最好的搭档和最好的朋友——而不是最好的恋人。是爱,但不是爱情,爱情显然是有寿命并且是寿命短暂的。永恒的永远不是爱情,而是消蚀一切的惯性下的稳定。单身的人对爱情的判断和预期是非常丰富多彩的,而真正的爱情,只有亲历过的人才最有发言权,但他们往往三缄其口。有人以各种数据资料调查最终得出爱情的寿命是短暂的,最多只有三十个月。用广义惯性理论可以得出相似的结果。
二.惯性下的快乐及对快乐的追求
1.
人类有快乐吗?在之前的几乎全部论述中,我都预设了快乐的存在。然而为了揭示快乐的本质,对快乐的存在作深层探讨仍然是逻辑上的必须。并且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快乐,是包含了快乐、幸福、宁静、祥和、激情等一切积极的感觉和体验,是人们普遍期待得到的体验,因而严格的说应该把它叫做快意更加合适。
生命作为存在的一种形态,与非生命一样时刻处在自我维持当中,没有这种自我维持便一刻也不能活下去。这种维持是惯性使然,是本原意义上的,非生命是存在的普遍和终极形态,至少对于非生命而言,无所谓快乐和痛苦。然而与非生命不同,生命是一种相对特殊的存在,是对非生命世界的某种超越,生命时时刻刻处在非生命世界的消蚀之中,处在对这种消蚀的抗争里。生命内在的生命力和非生命世界对生命的消蚀相对应,二者的均衡构成了生命的均衡。因而生命与非生命的自我维持,其表现形态也不会一样,更详细的说,因为各个物种也具有性质上的不同,因而维持其存在的方式也多少有些差异。就生命而言,其内在生命力的释放过程是生命得以维系的一方面,产生快乐,而生命力在追求释放的过程中遭受的来自非生命世界的阻碍则是生命存在的另一方面,而这产生痛苦。一般情况下,生命力的自我主张与非生命世界对它的同化是等量的,因而人们往往感觉不到快乐和痛苦。快乐是对生命不同于非生命的状态的肯定,是对自我的惯性下的维持。既然生命的维持已经分化为两个方面,来自内部的生命力和来自外部的非生命世界的同化,那么这种维持便伴随着两种状态——快乐和痛苦。
因而快乐和痛苦是生命具有的不同于非生命的两种状态,只要是生命,则必然伴随着快乐。快乐从本质上而言是生命在保持其形态的过程中必然的产物,它是对生命状态的肯定。当然由于物种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各个生命个体之间的快乐程度是有差异的。以30KM/H的速度奔跑对猎豹是种享受,而对人却是折磨;智慧的运用是对求知者的褒奖,而对于终日但求口腹之福的人来说却是惩罚。对于一个少年来说,快乐在于维持其旺盛生命力所需要的东西,如好的饮食、运动、萌芽中的爱情、有助于其成熟的娱乐;而对老者来说,快乐便在于健康长寿、儿孙满堂。快乐总是产生于能够维持个体当前状态的东西,因而快乐在各个不同个体间的表现是不同的。而在一个物种之内生命的个体之间,快乐又从根本上共通。
2.
活着均具有快乐,这是生命维持其存在的必须。但是这个状态以痛苦为代价。较之非生命的维持,生命的维持分化为两个总体相等而相互抵消的方面,因而生命必然伴随着快乐与痛苦。生命力强,则相应承受的同化力量也大,生命力弱,则承受的痛苦也相应的少。年轻人尽可以享受各种生命激情和积极的生命体验,但是从总体上而言,年轻时代经历的痛苦无疑也是频繁而强烈的;当少年轻狂愈发沉静,生命的乐章渐趋和缓,老年时期的安祥从容取代了年轻时的张扬激烈,他们承受的痛苦也要比少年时少了许多。
人生能享受多少快乐,那也必将承受多少痛苦。光华四射的公众形象和镁光灯之后是私人空间的缺失和内心世界的空虚,生命力在较高层次上的人生较之生命力在较低层次上的人生所承受的痛苦会多出许多,这道理就像一列高速运行的火车要比一列低速运行的火车要承受更多的阻力一样简单。
快乐必然伴随着等量的痛苦,人生从总体上而言是一种均衡,惯性下的必然的均衡。因而与无所谓喜怒哀乐的非生命相似,总体而言人生无所谓快乐或者痛苦,活着的人生不会从总量上享受快乐。人们追求快乐,而快乐总是伴随着等量的痛苦,人们活着,并不是因为快乐的存在。是什么让大众如此追求快乐,是什么使他们对快乐的认识如此盲目,是什么使他们无视痛苦而选择快乐作为生命的核心呢?
很显然,大多数人为了体验快乐而甘愿体验等量的痛苦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像他们宣称的那样,而仅仅是保持活着的状态,仅仅是活下去这个根本的力量使然。快乐以及追求快乐是惯性的一个明显的表现。人活着,并不是我们听到的看到的那样是因为快乐。快乐只是一个假相,其后的惯性状态才是真正的力量,它是超出人的感觉、理性、判断力,超出所有生命的最普遍最沉默然而又最深厚的力量。在这个力量下人们体验到快乐并追求快乐,在这个力量下人们迷茫于快乐并得以继续的生活。
3.
无论在什么地方,快乐、幸福以及与之相关的健康、财富都是祝愿中最常见不过的主题了。人人追求快乐、幸福,而值得注意的是,尤其在在青年人中间,对快乐和幸福的追求更是强烈。
弗洛伊德认为支配人类的行为准则之一便是快乐原则。快乐在生活中的位置如此的简单,但是让人困惑的是,什么时候快乐变得如此珍贵,以至已然有占据生活中心的趋势呢?难道人们不知道快乐不可以被刻意追求,或者即使刻意追求到了快乐也会立即陷入接踵而至的痛苦中吗?无数感悟教诲人们从生活中寻找乐趣,然而快乐还是显得那样的稀少。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生命在悄悄流淌着,而生活却总是没有多少快乐可言。人总是容易麻木于自己的生活,即便二十年来中国人的财富如愿增长数十倍,最让人留恋的却可能是改革前的困顿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管是嫁娶、生子还是升迁或者中奖,快乐的感觉总是短暂的。
生命这一过程无疑是一种运动,或一种围绕着某种均衡而展开的变化,它总是趋向于保持既有的稳定状态。作为生命存在先天性质的惯性显然超脱了人对快乐有意无意的追求。
生活中快乐的事情在本质上是符合生命过程的。导致快乐的事情总是来源于生活的必须而又超出生活籍以维持的必须。就像饮食,无人离得开饮食,但是一日三餐的家常便饭却很难带来*,因为它是维持我们生活的必须,而这样的必须又是恰如其分的;这样的恰如其分使生活处于良好的均衡中,当然也就不能希翼其中可以产生什么乐趣。对生命过程的恰如其分的维持是日常生活的全部,其中偶然闪现的快乐必然产生于对生命过程的维持而又超越单纯的维持,从而使生命力得到张扬,使生活增添光彩。而生活中和快乐时时相伴的不悦的原因刚好相反。不悦伴随着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或预期未能实现,而无论什么原因都是人对有利于生存的东西的相对缺失而产生的反应。
快乐或者不悦必然来自于属于生存必须范畴的需求(或相对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不论它是否已经超越生存的必须。例如物质属于生存必须的范畴,但人们对更好的物质生活的向往,无论生活条件改善到何种程度,无论它与以前的生活有如天壤之别,即便人们知道这样的生活已经远远超出了维持生命的必须,人们仍然孜孜以求永不满足。快乐的产生基于这种超越了生存必须的满足。而痛苦则刚好相反。一个人即使是亿万富翁,损失哪怕一点财产仍然会让他感到不悦,尽管生活已经足够富足,处于经济停滞时期的人们也总是抱怨生活为什么如此裹足不前、以至二十年未见长进。显然,生存资料的富足或者匮乏不一定导致快乐或者痛苦。令人艳羡的富豪和明星可能终日苦闷,亚历山大也多愁善感,与此同时囊中羞涩的穷人却很可能时时欢喜。
快乐或者痛苦源自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种种需求中的绝大多数却不是维持生存的必须。这些需求毋宁说是维持既有状态的必须,或者也可以说是惯性作用下的必然产物。
人生作为一个运动的过程,一般总是处在波澜不惊之中。生活中的很多需求即使不能满足也不会使人们饥寒交迫或忍受孤独,但是却总是带来不悦。可以发现,这种需求更在于满足一种难以言明的深层的渴求,一种使生命力得到张扬而非安于现状的渴求,这种渴求的满足——而非众口一词的简单的生理需要——才是快乐的真正原因。无论是天下一统后的指点江山还是职位晋升后的踌躇满志,抑或一个简单的幽默和一个甜美的笑容,都在于内在的生命力籍以得到释放,在于生命力那种天生的成长需要得到满足,因而都能使人们快乐。——然而不安分的生命力却并不是能时刻得到张扬,它时刻处于非生命世界的包围中,处于销蚀中。因而生活虽然可以部分满足这种力量,但这并不代表着顺应。生活与生命力的张扬并非一帆风顺。生活从总体上来说都是平静的。
三.总体的快乐何以始终是生活的幻影
我在《读者》上看过一个故事,大意是一个青年人,可以选择平淡无奇而长命百岁的生活,也可以选择用几十天体验一生的所有快乐,尔后死去,青年人选择了后者,只活了几十天,然而一生却是在快乐中度过。
这篇文章给我带来隐隐的震撼。大多数人如果在面对和青年一样的选择时,固然明知生不值得留恋,但仍然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活得长一些,虽然知道生活中的快乐正如被告知的那样局限于一定的长度,相信很多人还会抱着期待的心理守侯快乐,哪怕为之并不快乐的守侯一生。非理性力量和理性力量的强弱对比在这一刻凸显出来了。所谓人类理性力量下主动的对快乐之类人生满足的追求其实充斥着非理性色彩,甚至所谓理性在其本原上也是虚妄不实的。
生活中的快乐,正如那位年轻人所体味的一样,只有那么多天,我们之所以能活很多年,并不是为生活中有那么多年的快乐在召唤我们,而是因为生活中的大部分被更多纯粹非理性的存在和留待众多希望活得长一些的人们去克服的诸多不幸所充满。即使用尽一生的力量去追求快乐,生活中的快乐也不能因此变得更多。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哪怕是深深思索后将生活付诸于及时行乐,也并不能使人生意义无中生有,更不会使人生意义从此光华夺目。
另外,在这个故事里,为什么真正的快乐生活是那么的短暂?美丽温柔才情四溢的三毛为什么选择自杀,银幕上聪颖可人的黄蓉为什么会用一条*结束自己的生命,而张国荣又为什么会从十二楼纵身跃下?即使是睿智的托尔斯泰,又何以能陷入生命的僵局?人们想不通这一点,因为无数人美丽又遥远的梦想不就是眼前这些天堂中的音容曾经拥有的吗?而中国几乎人所共知的搞笑明星,竟然也传出患有抑郁症并相继和多个长期搭档不睦;有卓别林之后最伟大滑稽演员之称的憨豆先生,在真实生活中同样是迟钝抑郁的。带给人们欢乐的人为什么在现实中却流露刚好相反的一面?
这里多次强调的是,人总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谓现实并不是什么东西的本来面目,“现实”仅仅是人们根据自己必然有限从而偏执的判断得出来的结论。人们所了解的一切,严格说来,仅仅是一种臆测。而人们之所以从来如此,则是因为惯性状态下存在对自身的维持,是人对自身的肯定——生活在臆测而不是真实的水平上有助于人的生活,能给人生提供内在的保障。试想一头驴子如果知道自己被人类奴役并且被羞辱着,那它又如何能心安理得的活下去?如果人没有对自己的肯定和自以为是——无论这些认识是多么的肤浅和荒诞不经——无数的人生又如何能够得以持续直到自然的终结呢?
人们总是扼腕于那些光彩夺目的生命的逝去,总认为那不过是例外而不是对自己的提醒。他们不知道,由于永恒的惯性的存在,人的生存质量几乎是恒定的,人纵然不可能生活得更坏,但是也不可能生活得更好。处在较高水平上的生活必然伴有更为强烈的痛苦体验,固然对应的主体对痛苦的耐受能力可能相应的强一些。正如高速运行的列车要承受更多的阻力一样,外在的富足和光华必然伴随着内在的空虚和暗淡,镜头前的容光焕发——如果那是发自内心而不是应酬一个普通场面的话——必然带着心灵上的落寞。如果本人以偶像的姿态去实践生活,作为偶像的生活伴随着被作为展品、为众人而活的孤独和空虚。这是必然的。因而张国荣们承受的痛苦绝非专属于张国荣们——那是每个公众前快意的人生都必然要经历的苦痛,一种与为人艳羡的快意相抵消的代价。
任何获得都必然意味着失去。享受物质富足状态的人们更易于遭受心灵的折磨,生命面临相对潜在的危险;而如果一个人定然要为公众形象而活,那么他的内心处境也会是举步唯艰的。接受崇拜意味着放弃真实的自我,炫耀财富暗示了内心的软弱。这就是惯性下的人生。均衡的人生中的快乐如身上的钞票,能使一个口袋饱满的方法是把其他口袋里的钱掏出来,而总量却始终不能改变。
或许有人会说生活在健康状态当中的公众人物比比皆是,爱因斯坦一直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但是他的一生也并没有什么内在的危机。我想如果存在这样的诘问,只是更加暴露人们如何一厢情愿的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大众在向往这些人享有的功名利禄的同时,却忽略了他们的从容。
真正的偶像、导师和领袖并不以偶像的姿态去生活,他们的作为发自本性,因而是不能从内心体会到崇拜者的崇敬之情的。他们的所作所为依其本性、自然而然,因而被崇拜与崇拜之间往往不是紧密的情感联系,而更像是超然的分工。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成为当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他的人格魅力也使他的影响力远远超出科学界之外,然而爱因斯坦以发自内心的谦虚和超然回应这一切。
很显然,如果说生活在名誉、金钱、权力、崇拜之中的人能够同时享有常人的心境和生活,那么在面对这些外人看来的财富时,体验一定是迥然不同于常人的。换句话说,常人因为这些人享受这些财富而尊重他们,而对常人而言的这些财富,被尊重的人却根本体会不到,拥有被别人艳羡的财富根本不是什么享受。甚至虽然伴随左右却并不能称为拥有,因为在主人眼中,它们不过是或廉价或奇怪或潜藏着危险的东西罢了。这是一个讽刺,一个一直被压抑着的、广泛存在而又不被熟知的事实。惯性之下的聪明的大众,又如何愿意相信这些呢?他们只会在自己的世界里向着臆造出来的美丽生活前仆后继,全然忘却了浸染其中的根本上的非理性。
人生总是处在此消彼长中,惯性下的均衡才是永恒。荣格关注的中年危机之所以普遍存在,正是因为生活中一直存在的外物的匮乏消失之后,精神上的渐生渐长的危机占据了生活。生活无论怎么改变,其真正的快乐水平都不会提高,这对所有人都是适用的。很多功成名就的中年人在事业的巅峰时期却被心灵的重荷压垮,外在的收获不能带来真正高质量的生活,而这是惯性下现状得以维持的必然。故事中的那个青年人享受并仅仅享受几十天的快乐生活便死去是合理的。人们尽管从很大意义上为快乐而活,但是人的一生所能享受的快乐却是有限的。
人的快乐尽管寓于存在之中,获得生存资源的过程可以产生快乐,而失去生存资源的过程导致痛苦。但是因为总体上的惯性使然,生活总体上处于日常状态,获得的快乐和痛苦两相抵消,因而人们总是感到日常生活的日复一日、毫无激情。日常生活中的快乐似乎随处可见,但是人们却总是把握不住,如果感觉变得细腻起来,那么纵然可以体验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好,但是那也将承受同样多的伤感和烦恼。
只有日常状态被打破,生活处于变化之中,人们才会感到相应的快乐与痛苦。不过生命力和生命受到的非生命世界的同化力量向来旗鼓相当,因而变化中的人生虽然能感觉到快乐,但是它却总是短暂的。尽管处在不同的环境中,但是生活却总是迅速的回复到往常一般的平淡。人的一生可以体验到的快乐是有限的,人生有人生的乐趣,但是只有那么多。若人如那个青年一样享受了那么多密集的快乐,那么他也必将如青年一样迅速的死去(或许这会被认为是句妄言,然而它真正缺乏的只是实践的机会)。
正如反复阐述的那样,生命作为一种存在形态具有惯性,这个性质使生命得以存在,而惯性下保持其自身现状的均衡来自内在生命力与非生命世界同化力量的平衡。在作为动力的生命力和作为阻力的非生命世界对生命的同化力量的平衡下,生命得以持续存在,快乐源自于动力的释放,而阻力导致痛苦。
因而我们可以设想,当生命个体没有了阻力,生活中完全没有了痛苦的话,人生必然会在无限的膨胀中走向终极。生命因为疾驰而快意,但是走完全程的时间也必将大大缩短——或许只有几十天。在这层意义上,在苦难面前,大众时时呼吁的乐观豁达或者哲人提倡的淡泊宁静都是有道理的。痛苦尽管是让人难过不安的体验,但是它却应当得到包容,它对于维持生命存在的状态至关重要,至少对于计较寿命长短的人来说是这样吧!痛苦是人生的必须,并且,由于更多的痛苦往往暗示着更长的人生,我们也要善于宽恕痛苦。
人生中的形形色色的痛苦与同样缤纷的欢乐相互呼应,是人生得以维持的两个方面。人生在其中得以延续,而所有这些欢乐与痛苦的体验最终都不是人能选择或者回避的。它们存在一个范围。人生只能产生人生的快乐,并且最为强烈普遍的快乐是被最广泛的人分享的,如性、美食、生育、交往等等。从这个角度而言,快乐是难以追求的。人生因此往往波澜不惊。快乐果真如众人热望的那样可以被追求到,那么人的寿命不会是今天的几十年,而是几十天。可以追求到快乐的生活或者没有痛苦的生活都将如断了线的风筝,可以享受强烈的快乐,但那必然是短暂的,并且必将湮没于永恒的非生命的洪流中,惯性的洪流中。那就像《好了歌》唱的,“好了好了,好就是了,了就是好……”
四.惯性定律对快乐原则和强迫重复原则的涵盖
1.
快乐犹如一只小鹿,当你停下来时它向你顾盼,当你追赶时它却敏捷的跑开。快乐让所有人着迷,但是人世间却并不因此有更多的欢声笑语。人们努力将快乐当作生活的中心,但是最强烈的快乐也只能持续很短暂的时间。之后那让人百般留恋的体验或者一去不返,或者沦为日常生活中平庸的一部分。每个人的生活哲学各不相同,但是很少有不将“积极”的情绪体验作为目标。
快乐永远是那么迷人,然而又始终那么吝啬。性体验是人生的极乐之一,然而在夫妻和许多恋人那里,性已然有了固定的模式、沦为再无激情的习惯和自然了。吸毒者在刚刚尝试毒品时由其带来的*甚至远远超出性体验,但是这样的*只会持续一小段时间,其余绝大部分吸毒的体验已经不再是为了获得初期吸食获得的*,而仅仅是为减轻已经对毒品产生依赖的身体因为缺少毒品而产生的不快,仅仅是为了维持已经形成为习惯的依赖。有些人忠实于自己的梦想而放弃了众人拥有的快乐体验,苦心孤诣孜孜以求的同时,却往往在人生图景行将落幕时一声叹息,理性的头脑追求理性的快乐,却往往只得到快乐的空壳。
几乎所有人都对“积极”的情绪体验追求不懈,在快乐面前,理性能力低下的大众和知性健全的头脑都有如强迫症下的病患,对它趋之若鹜。难怪弗洛伊德认为机体内部的兴奋带来的快乐是人的全部行为的欲望之源。机体具有的追求快乐的普遍本性,它们追求自身机能的自由消遣,从而人受快乐原则的支配。然而也正像弗洛伊德所发现的,如果快乐原则是支配人们行为的真正力量,那么大多数行为将伴随着快乐的情绪体验,但是普遍经验远非如此。追求快乐的背后应当还有更加强大的力量驱使着人们的行为。弗洛伊德将其叫做“强迫重复原则”,它要求人们回到以前的状态,重复经验,该原则比快乐原则更原始、更富有本能。
很少有人能觉察到“强迫重复”,人生中的无数事件却证明它的存在。只是处于平常状态下心境稳定的众生难以体验罢了。当行为与道德感、健康标准或者常态相违背时,重复经验下的强迫便立即显现出来。就像吸毒者,在经历了初期的快乐体验后就陷入欲罢不能的情况里,一次次吸食不再是为了得到吸食初期时的*,而是为了满足身体对毒品的渴求,此时的吸食已经是对经验的强迫重复,而很难再有*可言。又如*成瘾者往往在罪恶感(尽管这并非必要)中一次次的重复*,这样的行为加重了行为主体的心理失衡,但是这并不能使重复得到避免。吸烟者如果说在吸烟初期尚能体验到香烟的魅力,然而之后的这样的愉悦尽管难以再现,成瘾者仍然每天吸食几十支。惯性下的强迫重复。
2.
不论是快乐原则还是更根本的强迫重复原则,都是对生命存在的惯性本质的良好适用。可以说,弗洛伊德的这两个原则是惯性定律的比较优良的近似。至少在生命现象的心理领域内,两者分享很多共同点。并且,它为人们更好的了解惯性定律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平台。毕竟,在我看来,弗洛伊德的两个原则与惯性定律是貌合神离的,处处强调人的生物本能与人的无机状态的本原的弗洛伊德,在发现了心理领域内的两大原则之后就止步不前了,即使在后期对前期思想的重大发展阶段也没有能够纠正这一点。强迫重复原则只是对惯性定律的近似,惯性定律更深刻宏观因而也更加精确的解释了两大原则所能解释的所有生命现象,由于它是生命本质上的性质,它也能解释心理领域之外的生命的全部。
惯性下的人生总是处在重复中,曾经的快乐体验如果不能固定为不再快乐的程序,那么只有消失。而很多人心生厌烦的重复,又在不知不觉中决定了人们多少行为!很多情况下,当从事某项工作时,我们不过是在重复经验;当遇到困难时,我们首先回忆起曾经使用的方法;当面临陌生的问题,人们首先求教过来人……我们不自觉的按照最简单的方法去生活,将实际经验抽象为科学或者神学理论和教条,将自然现象抽象为数字和公式,将众多的模糊不确简化为猜想,将大量符合观察的猜想简化为定律。一切行为趋向于费力最小,趋向于经济。而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能够使活动能够得到更好的理解,传播和利用,亦即得到更好的重复。是惯性的力量使人擅长于抽象和简化,抽象和简化使人便于重复,是惯性使人重复。
我们不可能享有过多的快乐,生活多处在维持中,处在简单的重复中。任何能够带来*的事情都只能产生于我们可以体察到的变化,任何重复中的生活经历都不可能带来*(当然也包括悲伤),哪怕它们曾经让我们热望。人生是惯性力量下的人生,惯性决定了人生必然趋向于当前状态,趋向于保持平稳。这种鸿蒙的力量超乎一切,它决定了人类和万物一样都有应激性(或者适应性),必然很快习惯于变化了的生活,很快消磨去了心头的爱恨情仇。留下的,只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再没有强烈的快乐,也没有揪心的痛苦。重复中的生活无思无想,从没有感到被“强迫”。因为在惯性面前,人类的所谓智慧全然无力,所有脑力服从于惯性,从而表现出存在意义上的全然的非理性。惯性是属于存在意义上的性质,它超越人性,在生命和非生命两种存在形式中宣示着它的力量。它渗透于人生和人类,从根本上以难以觉察的方式影响着人。人在重复中生活,生活在重复中继续,科学在猜想和实验中发展,文明在抽象和经验中蓬勃。一切都是维持,并且都是为了维持,一切无不笼罩在恢恢惯性的身影下。
五.人生的橄榄状剖面的缩影(及其衍生)对人生中的惯性的阐释
1.
惯性在生命个体中普遍存在,惯性也存在于整个生命长河中,生命的出世入世无一不是渗透在惯性的力量下。生或者死并没有证明惯性的虚无,生命个体在中断之前已经被惯性将生命力延续到下一代。
惯性下人生得以一个一个接力棒似的被传承。当我们的长辈现出老态时,他们最通常的做法不是年轻时候的自我奋斗,而是把希望和精力集中在下一代身上,就像吃着午饭想着晚饭或者这餐没有吃好希望下一餐能够吃好一样。这是惯性下人生作为物质存在所具有的维持本性使然。
请允许我用通俗而粗糙的比喻来阐述惯性在人世存亡中的表现。
人生个体就像一段对称于横轴的橄榄形剖面的波形。波上下对称在横轴的两侧,代表着积极和消极的体验,而波幅代表体验的强烈程度。个体的生命力在孕育下一代时最强,在刚出生后和临死亡前最弱。当个体的生命力处于巅峰状态时,新的生命已经悄然萌生,而当个体生命力最低时,延续自己的曾经作为种子的生命已经繁盛。生命力在个体上的起落通过生命力的传承得到了平衡。从整体看,由无数个体复合成的生命不再是一段波形,而是在横轴两侧对称且无限延续的平行带,它由无数个体的波形复合而来,也可以看作是个体波形的平移的轨迹。在这样的平行带中,已经覆盖了其中所有生命个体诞生与死亡的痕迹,生命的维持在这样一个轨迹中不再有任何时空的间隔,生命之间以及生死之间已经不再有任何区别,完全融为一体了。
惯性下物种得以保持,性的冲动和其他或强或弱的生命冲动都可以归结为生命个体和全体的自我保持本能,亦即惯性本能。而生命个体也总能够在合适时期将生命力赋予后辈,同时适时退出生命的舞台。惯性的力量在人生传承中的表现尤其明显。然而,惯性是一种涵盖一切的力量,而在生命过程中的其他方面也能发现它那悄然又不容撼动的影响力。
2.
“开始”是一个极其含糊并且容易引起误解的词汇,它为人们预先设定了一个似乎真实存在的开始。通常认为婴儿降生时候的啼哭宣告一个新生命的开始,在法律上,人生始于出生。但是人生果真是从胚胎发育完成时开始的吗?这不过是一个假设罢了。生命是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其中没有真正的界限规定人生的开始,人生完全可以从受精卵开始,更加严格的讲,“个体意义的人生”这个提法也是有待商榷的,因为个体意义上的人生事实上并非有什么开始。生命自诞生后就一直平缓的延续着,个体之间的过渡与个体本身的延续没有什么区别。
人生的过程水*融一般融合于其他个体,融合于其先前的个体中。生命从开始便具有再生生命的潜力,一如诞生其中的非生命世界从来具有延续能力一样。婴儿具有不断发育的能力,发育结束进而成熟,成熟的个体产生成熟的性细胞(之前的性细胞其实在幼儿时期便发育完成了,在个体其他部分发育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它一直休眠直到青春期的到来才最终完成发育),接着性细胞结合为受精卵进而发育为新的胚胎。如此往复循环、周而复始。在这个过程中生命的传承果真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明显吗?生命的结束或者开始果真如人们认为的那样特殊吗?事实并非如此。
生命从开始之时起便一直在再生生命,生命从来没有停止过创造生命。人生的任意一个环节都可以找到生命传承的痕迹。生命孕育并且始终孕育着生命,一刻没有停歇。生命的生生不息是惯性力量使然,是弥散于生命的每一个细节和角落的。不是成熟才能孕育,而是生命必然就伴随着孕育。生命个体是一个发展过程,从而必然有一个伴随始终的新个体的孕育过程。或者说,自身的生必然孕育着后者的生,也必然同时孕育着自身的死,同时自身的死必然孕育着后者的生。生命并非始于出世,也非始于受精卵,生命个体没有真正的开始。如果可以对生命与它所诞生其中的非生命给出严格的界定的话,那么真正的开始始于生命现象的开始。
“个体”所指在严格意义上是不存在的。整个生命从开始之时便继承同一股力量从同一个起点而来。惯性是生命进程不可逾越的力量。死孕育了生,生也孕育了死。生命产生于生命,犹如生命产生于死亡。当生命出生时,它未尝不是在别离,而人生终止之时,又何尝不是一种归依?生命孕育于生命,然而又怎么能说生命不是孕育于死亡?死亡传承着死亡,然而又怎么能说死亡纯然保持死的状态而不产生生命?一切均自惯性而生,惯性决定了生生死死的交融,惯性决定了这种自我维持像空气一样弥散于生命的每一时刻。
人生如同所有存在一样无时不刻的受到外界的侵蚀,对于突兀于非生命世界的生命,这种侵蚀可以称做非生命世界对生命的同化。人生总是处在生命世界与非生命世界共存而带来的不调和中,处在非生命世界对自身的同化过程中,个体人生的衰老乃至死亡都可以看作是受同化作用削弱的结果。犹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非生命世界对生命的这种压制一刻不停,然而从更深层次看,如果(仅仅是如果)生命个体果真有一个一向被认为必然存在的真正的起点的话,那么一个终点也将是必然与之对应的。人生固然伴随着喜怒哀乐的交错,但是其总量不变;人生在某一时间段情绪体验饱满强烈,必然意味着在其他时间段的恬淡平静。惯性之下的生命个体被设置了一个几乎毋庸质疑的起点,从而必然伴随着一个相应的同样几乎毋庸质疑的终点,正如生命过程中的快乐必然伴随着等量的痛苦一样。惯性之下的生命之流其实是平缓无任何波涛,是绵延不令人觉察的,它像时间一样的流淌,像空间一样的无处不在。人生被设置的所谓起点和终点之类的突兀不过是易于理解(或者也是众人理解可以达到的限度)的设定罢了。而这样突兀的设定一旦存在,则必然有一系列的其他设定去维系惯性下已经被生死的设定所打破的平衡。
3.
因而可以说,生命个体就像一截橄榄状剖面的波形,积极的和消极的情绪体验对称居于波的两侧,而波幅则代表情绪体验的强度之类云云。实际上,正如刚才提到过的,生命之流从刚刚开始(我并不企图为之设定一个起点)的一刻起,就是同一冲动的继续。无论是突然的死亡还是自然的生理衰老或者外在风华背后内在的心如死灰,生命个体的终结并不扰乱浸润于时空之中的生命之流的从容流动,生命个体的终结仅仅和大众对生命的起点的设置一样,是用所谓理智的能力所能达到的范围对感官所及的现象作出的一种足以自欺与方便流传的设定罢了。
自然的或者意外的死亡或者自杀都是表面现象,生命冲动在惯性作用下已经内在的决定了一个生命个体必然要将生命的能量延续于下一代和释放于周围的空间中。一个生命如果因自杀而终结,那么这样的结局在其诞生之日起便被决定了,便被它今后的一切外在与内在环境所决定了。某个生命的意外终止或许因为“意外”,然而它的“意外”终止又是惯性下生命洪流中的平常音符,就如生命相较于非生命伴有情绪一般正常不过。
人生从开始便伴随着作为生命单位的细胞的分裂与死亡、伴随着新陈代谢,生命自诞生之日起便内在含有变化的基因。生死在惯性之流中全然失却它的字面含义,惯性下生命之流是一个永恒而又变化如一的过程,这个过程在每一个瞬间每一个点上都伴随着诞生与消逝。生死是持续不断的进行的过程,而非两个点。生死并非生命的两端,而是生命的每个瞬间都存在的不可割裂的两方面。生死的永恒共生与糅合是生命之流的全部内容。大众从如时空一样流淌的惯性下的生命之流中抽出生命的所谓诞生与消逝,仅仅是对惯性中的生命流动的人为突兀,仅仅是感官所及范围内一种可以被相应水平的理智所能接受的理解方式。
六.惯性对人的总体适用
1.
人在自身存在问题上一直步履维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不仅因为问题本身的深邃,更可能因为人为:很多试图揭示答案的思想交相辉映于历史中,但是却无一例外的很快消逝,因为总体而言这些答案并不是生活所需要的。
趋附*是本性使然,是生命力的自然释放。尽管从总体上看人的一生没有喜怒哀乐某一方面的剩余,两种相对的情绪总能等量等强度的出现,并且无论什么不同寻常的人经历了什么非凡的事件,那种强烈的情感总是很快便平息了。绝大多数的日子总是波澜不惊、无所谓悲喜。幸福从人生的微观部分看是存在的,从宏观看则不存在,不幸也是如此。但是人们几乎不会觉察到这些。因而幸福快乐之类的积极的情绪体验不仅仅是单纯的偏好,这种非理智暗示着这些积极体验对于生命至关重要。从一个角度来看这是人生得以维持的动力。快乐的本质之一即在于它是使人生得以维系的原因。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又是人生处于存在状态中的必然表现,因而这种追求是完全自发的。只要人生仍然可以称之为人生,人生的幸福便不会消失,对幸福的追求也会伴随到人生的最后一刻。这纯粹自然,与人生同生共灭,可以说这是存在的表现。这个角度看是此时的存在催生了此时的幸福,内在存在的维系产生了外在对幸福的渴望。因而幸福是人生中更深刻的力量的伴生物,这种力量即是维持的力量,我称之为惯性。它与广为接受的物理意义上的惯性并没有不同。幸福的本质又是人生在惯性下的一种表现,对幸福的追求即是惯性下保持人生存在的规律的结果。
整个人生均在惯性作用下完成其最根本的活动,主动性在生活中没有位置。人生自运动后便一直运动,自活着便一直活着,当阻力迫使它停止时,个体的生命力已经同时传递至下一代。人类因此生生不息。
2.
或许要让大众理解他们是否具有幸福以及幸福的本质之类问题是相当困难的,而当他们明白那些问题时,他们也就会明白人在本原上必然存在的无知。所有这些终极问题适用于一切存在,只是人远非诚实。非生命世界一块石头或生命世界的其他生物若被迫回答,“我不知道”将是唯一合理的答案。
对生命的任何东西做深入的追究都是困难的,而得到生命现象的任何真正“歇斯底里”的本质都不可能。本文在此处所做的所有讨论并非为了揭示真理,而只是让世界和人生变得更让人信服。
存在全然决定了一切。超越人生的惯性使人生只会天然选择可维持存在的探索和答案,只会天然选择保持既有存在。
生活从总体上来说都是平静的。这是惯性下的平静。人因此不但难以享受极度的快乐,也难以体验极度的痛苦,并且有限的快乐和痛苦是等量齐观的,并且,快乐本身就潜藏着痛苦。惯性这个无私无情的仲裁使生命力此刻的张扬必然意味着彼时的削弱,而削弱导致痛苦。人生因此处在快乐与痛苦的交错之中,处在总体平静安定中,这纯然是惯性使然。
经过这么多的论述,读者或许会明白人的一生何以是毫无意义的。惯性超越生命与非生命的二分,是两者共同的属性。人生的一切均来自惯性。对死亡的回避也不是精神作用的结果,事实上它根本不属于精神世界。对死亡的避讳犹如对人生的珍视,都是惯性下人生自然而然的保持现状的结果。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对生命存在的解释
对生命存在的解释
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看到这么一段话:生命是一段旅程,不是一个家,是一条道路,不是一座栖居的城市。人们所有的享受与幸福,只不过是生命路旁有娇花丽蝶、累累的美果,但我们很少停留去观赏或咀嚼它,只一心一意的渴望赶到我们幻想中那豁然开朗的大道。……
惯性下我们总是如此,已有的美好总不被我们眷恋,而幻想的美好又时时牵挂于我们心中。生命是一段旅程,是一条道路,是惯性促使它如此。惯性适用于全部生命存在。生命之所以延续,是因为它当前延续着,之所以欣欣向荣,是因为它当前欣欣向荣着。
社会生物学的观点认为,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是基因,人和动物生存的目的是把基因传递给下一代,机体是基因用来复制自己的工具。复杂的社会行为实际上是基因为了复制自己所采取的手段,弱肉强食、损人利己、互惠互利、自私自利等等行为,目的都是为了通过自己和别人把自己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按照社会生物学的理解,人和动物行为的最大目的是最大程度的复制自己的基因以保留更多后代。在我看来,惯性又是导致这种现象的背后推手。活着,就是对活着的解释。任何生命都不具有意义,活着的一切那一切活着的原因都仅仅是当下它是活着的。
生命都具有自我维持的本质,生命的存在,正如非生命的存在一样,活着的一切,就像星体的运转一样恒常的延续着。你若问草木为什么荣枯,那你看看河水为什么流淌吧。生命生生不息,正如河水不舍昼夜一样。
一切活着的和即将活着的,一切死去的和即将死去的,无不在惯性的作用下延续着。这就是对生命存在的解释。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真理存在之辨
真理存在之辨
一.真理何以存在
二.真理以何种方式存在
三.可否经由认知到达真理
四.虚妄的真理
一.真理何以存在
1.
真理是因为需要而产生,还是作为一个先验的事物天然的存在?
在人生乃至人类的所有追求中,最能体现人类理性以及理性存在的无疑是对真理的追求。人性在真理的追寻过程中得到最为充分的展现。对真理的追寻是整个人类天空中的最亮的一道光芒,它突兀于其他所有追求之上,它的追求者和那些创造了它或者真正拥有了它的人都在相当程度上过着一种真正属于人的生活。
总体而言,追求真理者肩负着比其他所有人都更沉重的使命,他们都试图通过寻求真理来提高全人类的生活状态。然而这样做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是否是因为预设了人生意义的前提存在而作出定然是孤独的上下求索呢?再者,理性的沉思真比无知的快乐更能使人生璀璨发光吗?对终极真理的追寻究竟有什么意义?是为我们的存在找到精神支点吗?也许回答这个问题,是比回答真理本身是否存在更为重要。
可以发现,人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相应的理由,即使当时不被自己察觉,事后也往往会赋予一定解释。即使是错误的,人们仍然擅长以从中吸取教训作为原谅自己的理由。甚至“接受自己”成为一条格言,用于告诫那些苛求自己的人。人们不但擅长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辩护,还擅长肯定自己的欲求,通过肯定他人来肯定自己。总之,人长于寻找理由来肯定自我。这些理由往往让人们深信不疑,甚至以生命为代价,虽然不同的人面对同一理由会诧怪不已,但是各自的理由都表现为对自己的肯定。这种肯定始终自觉或不自觉的存在。当同样的理由经反复验证或深入的思考而成立,或者已经被周围大多数人接受,或者被权威认可和宣传,那么即使在不同的人心中,都会对这样的理由更加坚信不疑,对以这样的理由去做相应的事情更加确信。当这样的过程经过重复或强化,理由往往被完善,肯定上升至确信进而会上升变为一种信念。这种信念在作为“谬误”的对立面存在时,往往以真理的面貌表现出来。
真理是人类的认知尤其是理性力量的产物,是人类自我肯定过程中强烈的表达形式。
真理只为人类拥有,但是它却并非起源于人类。作为生命的普通一员,人类的真理在其他物种中也以相似的形式出现。任何物体都在保持现有的状态,直到有外部力量去改变这一现状为止。从我对生命存在的解释出发,惯性同样作用于生命体。生命总在保持着生命这个状态,即生命总在于维持生存。但这种维持的共同本质,却因为生命进化程度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形式。
从总体上看,随着生命进化程度的提高,意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理性力量相应增长。尤其在人类发展史中,生命对自身的维持首次由无意识的本能转向意识领域。当人类的意识普遍寻找并找到(当然是毫无疑问的找到)肯定自身存在的理由时,一些理由逐渐被一定范围下的多数人接受,并渐渐强化进而几乎成为信念。这些理由成为“真理”的前身。当理由和肯定自己的需要被强化或者需要用其来指导人们生活,尤其是遇到阻力的时候,它们往往会被强烈的表达出来,这样表达出来的理由和肯定,往往被冠名为“真理”。
真理是人类自我肯定的强烈表达形式,也是生命维持生存的惯性本质由无意识的本能领域延伸至意识领域的相应表现形态,是强大的理性力量发展的结果。在古代社会,思想流派远不如现在繁盛,“真理”只属于种类屈指可数的几个派别,接受它的人为数不多,而将它作为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更少。而在今天,不同的思想在各个领域宣称自己代表真理,真理的信徒较古代多出许多。虽然各自的真理大相径庭,但是对各自真理的深信不疑却是共同的。
真理来源于强大的理性力量,但是它又有两种不同的存在形态:大众的真理和个人的真理。
真理成为共同声音的原因,往往并非由于大众理智能力的出色,而往往是由于理智能力的低下。真理被大多数人接受,往往由于他们是理性上的弱者,缺乏独立思考、慎思明辨的能力,真理被他们接受,往往仅仅是因为他们心中缺乏真理而非对真理的真正领悟。大众的真理虽然来源于强大的理性力量,但之所以被大众认可,更在于大众相互之间的渲染和对权威的驯服,以及对共同声音的依赖,或者说,是来自理性中的奴性。普通民众只可能偶尔迸发思想的火花,而很难有系统的思想支撑自己的行为,他们接受真理往往是因为别人也在接受或者是权威告知他们接受。
而个人的真理则不然。真理是理性力量强大的结果,它只可能产生于精神上真正的强者,要诞生个人的真理,这个人必须理性能力非凡,能够超然独立的进行深邃思考并作出独立的判断,从而使真理成为一个人的专属。这样的人有能力去追求真理,也能诞生个人的真理。对于柏拉图来说:“我,柏拉图,就是真理。”亚里士多德也说:“吾爱我师,吾尤爱真理。”真理来源于强大的理性力量,个人的真理是大众真理的直接来源。个人的真理具有更加浓厚的理性色彩,它更完整、更有说服力、散发着更多智慧的芬芳,因而也具有更为顽强的生命力。对于理性能力低下的大众,由理性能力非凡的精神上的强者提供的真理往往足以照亮世界范围内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生活,并对人类产生持续的影响。时至今日,我们仍能体会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耶稣、孔子的真理所发散的光芒。而同样时间内大众的真理却几度轮回。并且大众的真理往往是个人真理的简化版本,是后者能够被大众吸收的那一部分,这是理性力量非凡者的光芒的天然释放,是理性上的弱者对理性力量的皈依。大众真理直接源自于个人真理,大众真理虽然具有更多的信徒,但未必会比一个人的真理更加坚韧有力。个人真理犹如宇宙中那些恪守自己轨道而不为人知的天体,固然没有经过大气层陨落的流星耀眼,却积蓄着更多的能量。
为什么会有真理?只要我们还活着,就一定会有真理相伴。真理是生命维持生存的惯性本能的又一表现形式,只是它不同于其他表现形式,它是生命惯性在意识领域内的表现,是人类对自我肯定的强烈表达。它是人类意识的产物,是理性力量的结果。具有非凡理性力量的人往往有能力诞生自己的真理,而大众拥有真理则是这些专属于个人的真理在大众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被他们接受的结果。
2.
为什么追求真理?简言之,因为我们活着,因为我们要活下去,所以要追求真理。人类追求真理如追求其他生活目标一样,是本能的反映。人类自认为蓬勃的理性用于追求真理或其他各种生活目标,而它们仅是非理性的反映,这对于试图依靠理性存在构筑人生意义的努力无疑是个讽刺。
追求真理是无意义的,如果说它有什么作用的话,那么此种作用在于使得依赖真理的人得以更好的维持活着的状态。真理和对真理的追求是绝无例外的自我肯定,从来都只有真理的持有者而绝不会有谬误的持有者。真理并不具有它本来的含义,对真理的追求也只是更深刻的揭露了人类无一例外的非理性。
有理由怀疑任何被指称的事物都可能是真正的而非仅仅是以被我们感知到的那种方式存在,但是也须明白任何这样的怀疑都不可能被证实或证伪。同样,真理是以被感知到的方式存在着而非以真正的方式存在着而被感知。被感知的真理显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真理,但真正意义上真理是否存在是不可知的。即便不知真理是否真正的存在,可以确信的一点却是:在我们的认知范围内,一切被称为真理的都是虚妄不实的。人们被告知的绝对的永恒的真理并不存在,真理只会对特定时空下特定的人适用,而不可能作到普适。
二.真理以何种方式存在
1.
亦即真理的境遇问题,真理是流动的、易逝的,还是永恒的、持久的?是公允的、本原的,还是扭曲的、次生的?这些与真理本该享有的崇高声誉匹配吗?这些境遇下的真理还名实相符吗?
从真理的出身看,它是人类自我肯定的一种强烈表达,是生命维持生存的本能在意识领域内的体现,因而真理的作用是维持真理持有者而非其他人的生存状态。因而真理对于不同的人有所不同。即使对于真理的开拓者,对真理的执著和深刻的思考也并不能保证真理在不同创造者身上的一致,同一真理内部的信仰者先志同道合后反目成仇的例子不胜枚举。因为真理总在于维持生存,是有说服力的理由下的确定的信念。而这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企图将真理永恒、普适或者绝对化的人多少没有清楚认识到这一点。
从其出身出发,真理之间的巨大差异是必然的,真理在于维持其持有者的生存状态,是对其持有者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的肯定,而真理持有者的生命活动各不相同,这一点几乎在每个人出生前就被决定了。既然真理的使命是维持,因而其相对于生命活动必然是附属的、被动的。因而特定的真理必然意味着只适用于特定的人,同时不适用于其他的人。普适、绝对、永恒的真理并不存在,就如任何一个物种哪怕是其中最繁盛的也不能遍布地球一样。人只会去找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而并不是所有环境都适合人类生存。真理对于人就如人对于环境一样。
同一个真理应用于不同的人或者同样的人适用不同的真理均会导致真理的扭曲,从而真理不具有在本原时的健康完整和顽强的生命力。从严格意义上说,真理从来都是各不相同的。因为只有原生的真理才是真正的理性力量的结果,而大众的真理虽然经常给人带来欲使其普适的憧憬,却往往较快的消散。原生的真理因为源自于不同的生活而自然的不同,就如在不同地域生长出来的不同物种,在各自的地域内生长良好。而同样的真理若真的绝对化,则好比将这样土生土长的物种引至其他地方,多数或者不能生长,或者成为灾祸。
所谓真理其实从来不会如真理的追求者们所幻想的那样无懈可击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真理只能是相对的,只能适用于特定时空的个人甚至仅仅适用于真理的信徒,绝对的普适的真理从没有在世界上存在过。从这一意义上讲,伟大的头脑追求的真理固然以真理的本原意义为目标,但是人世间出现的各种真理则早已丧失了真理的本原意义。真理虽然至高无上,但是它与其他人生目标同样具有只可被追求而不可被享有的特点。
人人都有自我肯定的倾向,在自我肯定中真理得以被追求和捍卫。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真理是这种自我肯定倾向的最为激烈的表现。而自我肯定又源自何处呢?生命从来就是非理性的存在着,自我维持的本能决定了生命一生中的几乎一切,对自身的肯定也不外于此。真理作为这一肯定倾向的激烈表现,在其本质上再一次不幸与非理性相等同。
即使姑且不论真理的虚妄不实和它的非理性,真理能否如真理追求者宣称的那样成为度量一切的标准也足以令人怀疑。因为真理也不过如它所睥睨的所有观点一样,从来都是被影响被度量的。
我时常想起自己的经历以及众多壮怀激烈的知识分子。一个胸怀真理的人的真理如果源自外界有意识的灌输,这种灌输却不是为了鼓励自由思考与寻求真理,而是为了更好的对这样的灵魂实行统治,或者一个顽强捍卫自己真理的人的真理来源于其萌芽时期的被改造被弓虽.暴,这些不都是可怜的么?罪孽深重的格式化下的社会价值体系无处不在,它们桎梏了无数可以诞生真理的心灵。当我们以十足的优越感对前人的真理或真理的追求者评头品足时,我们往往忘了自己是否也在经历同样的悲哀。即使抛开本质上的虚妄和非理性,真理也并不能达到它的本原意义。即使高贵的灵魂为真理作出常人难以想象的牺牲也改变不了这一点。神圣的真理往往天生带有各种缺陷和偏见,因为追求真理的伟大心灵往往不幸具有各种先天的缺陷。
有人说对真理的追求比真理本身更为重要。追求者宣称的真理更像是被信徒言之凿凿而无法确认其存在的上帝一样,不过是个美丽高远、从而可以填充人类灵魂和所谓人生意义的幻影。它在一些人的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甚至使更多的人更像人。相比之下,真理本身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如此已经并不如被宣称的那样重要。生命的自我维持的本能决定了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和所谓真理在人类世界中的存在。
2.
精神上的强者往往创造个人真理,并使它们被民众接受,然而大众的真理并不因为繁多的信徒和广泛的影响而具有更加顽强的生命力。真理一旦落入由理智贫乏的大众所组成的社会里,便失去了它本该有的神圣。如上节所述,真理被大多数人接受,更多的是因为大众理性能力的低下,而非他们认识到真理的真谛所在。大众接受真理,并非因为他们从心底里接受真理,而仅仅是他们心中不能产生真理,大众接受真理,更多的是因为权威或者外部流行的力量,而非深思熟虑、反复验证的结果。因而大众的真理往往具有浓厚的非理性色彩,更像是乌合之众相互渲染时的鼓噪,是群居本性作用下对共同心理和共同认知而非是对真理本身的追求。真理可以普照众生,却也往往因此自受其害。
真理从来都是因为大众理性能力的缺乏而更多的成为特定意识形态下的统治工具。聪明人深知大众理智能力的低下,将一套有利于自己的思想灌输于大众的脑中要比告诉他们按照它的规则行事要容易且有效,“替天行道”远比“为我行道”易于被接受。愚民政策在中国渊源甚久,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到“民可使知其可知,不可使知其不可知”,将国民的头脑从出生那天起便打上自己的真理的烙印,几乎成为历代统治者的国策。
真正的真理从来都不是为统治而设计的。(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真理若不是出于各种各样的需要又怎么会存在呢?最终真正的真理(真理)和所谓的真理(“真理”)混淆了、二而一了,“真理”充斥了生活,而真正的真理却始终不知所踪。)任何真理一旦沦落为统治工具,则必然意味着被篡改。在任何以意识形态立国的国度,真理的化身一次次扮演了尴尬且并不光彩的角色。布鲁诺被烧死在鲜花广场之前,教皇还以上帝的名义表达了对他的怜悯。在苏联,在以马列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共产党内部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修正主义的围剿。后者作为党内异端一度受到令人恐怖的压制乃至屠戮。但这显然并不能使马列主义在真理的外衣下焕发更多的光芒,相反它只能使真理蒙受耻辱。实际上,反修正主义与其说是对真理的捍卫,毋宁说是苏共暴力斗争手段的党内版本。历史的真相逐渐浮现之后,人们最终发现修正主义路线的确切和其核心人物如托洛茨基等的伟大。可以说,最大最严重的修正主义不是被冠以修正主义之名的党内斗争的失败者,而恰恰是善于权谋和暴力而非真理的现政权本身。真理一旦成为国家政权的统治工具,亦即意味着被修正,从而失去它的本来意义。
不仅如此,真理往往也会因为人们对它的信仰而带来的非理性的狂热运动而失去它本应该有的位置。例如纳粹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印巴分治初期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之间的死亡人数高达数百万的大屠杀,以及卢旺达胡图族和图西族之间持续残酷的种族屠戮,以及红色高棉对国内异见的血腥*,以及美国和南非曾经发生的种族运动,审判异端和异教徒的宗教法庭等等,这些血腥背后均有相应的“真理”作为思想策源。但是尼采显然并不会因为提出“上帝死了”和超人哲学而赞成雅利安人将犹太人赶往毒气室,各个教派的精神领袖也决不会因为真理上的惟我独尊而支持对异议势力的你死我活的冲突,种族主义们的理论家也不会因为赞成种族隔离政策而愿意看到国家陷入动荡和分裂中。显然,真理在这些狂热的运动中已经沦落为人类群体*发作的一个遮掩,它的积极意义荡然无存。以真理为名义的任何狂热的运动,从来都是始乱终弃的。所有这些运动都从根本上违背了真理的理性真谛。真理一旦成为运动的口实,即使这由信仰而来,也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大众对真理的接受受其接受能力的限制,大众的真理不但不能反映真理的真正面貌,反而会因为处在运动中的大众必然表现出的丧失判断力、无理智和狂热而有被血腥和阴谋玷污的危险。疯狂的年代往往是真理横行的年代,真理横行的年代里真理往往被任意践踏和扭曲而失去它的所有内涵,化做一连串可笑又可悲的讽刺。回忆真理至上的年代,过来人满怀蹉跎,后来者和旁观者则心生厌恶。
从国家政权对真理的利用到信徒以真理为名义的狂热运动,大众的真理使真理受害,真理的大众化使真理步履维艰。真理无一不在诞生它的非凡人物那里得到了精心呵护,但是又无一不在大众那里被阴谋肆意利用和被迷信断章取义。真理的境遇再一次说明了大众理性能力的匮乏,也可以说明提及真理何以让人感到索然无味。
除了因为走向大众而无一例外的导致内在的贬值,真理也因为相互之间的攻击而失去它可能得到的更多荣耀。真理之间总是相互冲突,而这些冲突又是最不可调和的。当科学成为认知的主流形态,几乎一切非科学的都被标签为愚昧的、落后的。而在宗教政权那里,哥白尼无疑又是一个邪恶的异端。
真理间的冲突又几乎是必然的。真理作为人类自我肯定过程中的强烈表达,它的作用在于肯定一个人或一群人,而并非一定可以适用于所有的人。不同的土壤与气候生长不同的作物,南美洲、非洲以及澳洲的分离使得原先有共同祖先的物种在今天迥然相异,真理也是如此。真理本不相同,而它又是强烈的自我肯定,因而当遇到其他的真理时,这些强烈的自我肯定之间将发生强烈碰撞。这往往使真理很难普适,也难以实现人们对一个名副其实的真理 的期望。
与此同时,真理向大众的普及过程往往也是其丧失本来面目的过程。真理由理性力量产生,它往往诞生于理性能力超凡的头脑,而大众的真理总是热热烈烈、名噪一时,拥戴者众、鼓吹者多。在大众充满喜悦、激情难抑的外表下,人们往往做着以这些大众真理去达到人类至善的迷梦,这个梦往往使人变的更容易激昂、更容易受骗。
而在大众的真理喧嚣一时、似乎掩盖一切的时候,属于个人的真理向来偏安一隅,平静的等待着时间和人类在历练下变化的眼光去拨开历史和谬误的重重迷雾,展示自己的风华。个人的真理是更顽强的真理,在大众的真理倾向于统一群体内所有理性思考的时候,惟有这些真理傲然独立;而当大众的真理始乱终弃时,也惟有这些真理还在璀璨发光。是这些个人的真理使真理一词并未最终泯灭。
真理往往由伟大的个体产生,然后由众多平庸的头脑接受,在这个过程中真理承受了很多不公待遇。真理尤其是大众真理的境遇使真理的高贵蒙受了玷污。尽管因为人类肯定自我的维持本质而生,很多时候真理却并没有因此给人类带来更多福利,相反,在大众化后真理往往成为少数人的统治工具和人类自身丧失理性的狂热运动的旗号而扼杀了多数人的自由、幸福乃至生命,而这些恰恰是真理的全部价值所在。尽管出自于人类自我维持的需要,真理的这些境遇却使它并不能给人带来更多的福利。
只有在一个政权的作用旨在维护信仰自由而非为公民选择信仰的国家里,在一个狂热的运动被设计良好的制度自然稀释而非纵容的国家里,真理才更有可能得到比较健康的施展,由伟大个体产生的真理才更有可能促进社会的整体繁荣。
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境遇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它并无永恒、绝对、普适可言,真理走向大众的过程往往是其失去其本来意义的过程。而在真理大众化过程中,真理往往被篡改成为统治力量的理论工具和各种疯狂运动的思想策源。真理的受害往往使其行之不远。并且,永恒与普适之间似乎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信徒的增多使真理能够同时指导更多的人,但是也使其难以被后人持久的接受。
真理在实际生活中从未有过普适、永恒或绝对。各种真理此消彼长,但从未曾有一个真理像期待中的那样永恒和在更大范围内被接受。真理的丰富历史或许可以说明现在的和将来的真理。
中世纪天主教统治之下的欧洲只有教会颁行与认可的上帝学说存在,上帝是永恒的全人类的福音,全宇宙都围绕上帝、围绕地球旋转并将永远如此美妙和谐的运转下去。这些宗教理论与真理齐名,任何与之抵触的理论或为异教之说或为异端之说,异教徒和异端者受到残酷压制,为此布鲁诺葬身鲜花广场。虽然被赋予了永恒、普适、绝对的意义,失去了精髓而沦落为工具的真理却无一不随着国家政权的消亡而灰飞烟灭。
真理具有独立的意义,但是遗憾的是最为人熟知的真理通常都是依附的结果。可以说,任何成为统治工具或作为人类运动的口实而大行其道的真理都是易逝的。并且至少从短期看,由于大多数理智能力匮乏的人往往滥用和误用真理,真理的大众化因而伴随着危险;而把真理上升至意识形态的高度使其异化为统治的工具、或将其绝对化为统领所有观点的教条的行为,均有深藏不露的原因,它们往往是对缺乏思考能力的大众的欺骗。而在真相终于披露,浮躁的大众真理尘埃落定,相应的原生的真理也往往难免池鱼之灾。
人类没有一次能将被宣称为永恒的真理维系下去。真理叫得最响的地方,人们的物质生活往往相对贫乏;真理燥热之处,理性更易于被忘却。即使对于个人的真理,思想者往往宣称他们的真理的标新立异、深刻有力,同时攻击其他思想者的谬误之处,但不同的真理似乎并无胜负之分,不同的真理并未战胜对方。并且,个人的真理也很难作到普适,因为对大多数理性能力苍白的人而言,真理从未被真正的接受,他们并不真正需要真理。
三.可否经由认知到达真理
亦即,人们的认知可以上升为真理吗?
真理的作用在于对生存状态的维持,然而在企图使真理保持绝对和永恒时,人们往往忽视了自身是否有能力探寻到这样的真理。我将在下一篇《以科学为名义的人的认知的局限性》中集中论述人类认知的天然局限,这样的局限因其天然而不会对人的生存有所妨碍,从而也难以被察觉和重视。对于探寻绝对永恒的真理而言,认知上的天然局限因为并不存在健全标准而难以被清楚度量和认知,但是它必然存在,并且这样的局限足以使人类追求永恒绝对的真理之梦破碎。即使在人们共同的认知局限内寻找相对绝对和永恒的真理也并不现实,因为个体之间存在着认知上的天然差异,使得人们寻求普适真理的好梦难圆。如认知在两性之间的差异。女性的皮肤较男性薄,使女性的触觉更加灵敏;女性的大脑与男性的不同又使她们的思维方式及擅长之处与男性有所不同;女性对婴儿的兴趣远比男性强烈,等等。这些差异最终会在意识领域表现出来,从而使两性在完全相同的环境中所持的真理也会不同。又如不同种族由于基因、文化历史和生存环境上的差异,正如两性差异一样,导致天然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差异,也使人们所持有的真理变得各不相同。人类认知的局限以及局限之下认知的差异都是人之为人所固有的,在真理之外的领域,这些局限和差异并不妨碍甚至有利于人的和平生存。但是在探寻要求永恒、绝对、普适的真理方面,人的认知的局限和差异使这样的探寻必然无功而返。因为在天然局限和差异存在的情况下,人们不可能知道更高的真理,也并不存在符合绝对、永恒、普适等任何一个标准的真理。
认知形态的转变也是普遍真理并不存在的又一证据。人们向来擅长以否定过去来肯定现在。认知形态的转变使前一认知形态下构筑的真理大厦崩溃,代之以新认知形态下被后人认可的真理。例如神话曾经长期在欧洲占有统治地位,地中海沿岸的人们一度因为对神话人物的确信而不敢驶出地中海驶入大西洋。天主教的崛起使神话世界的尽人皆知的真理破灭,代之以上帝的真理,这些真理中上帝以其无所不能的造物主和救世主的身份驾驭着万物,人类在其福音中似乎可以永远和睦幸福、生生不息。但是随后作为新主流认知形态的科学又证明这些统治欧洲长达数百年的真理不过是谬误之源而已。新真理的诞生伴随着旧真理的覆灭,新陈代谢的规律在此同样适用,虽然几乎所有真理都被寄望于普适与绝对,但是没有一个真理可以达到这样的标准。
而今的科学如同当年的上帝一样,人们对科学的追求像曾经对上帝的信仰那样执著与痴迷。因为科学确实给人带来了福音,正如教会口中的上帝也曾经给人们带去了福音一样。
然而即使对科学的全力诉求,也不能使人类离真理更近一些。作为认知形态之一,科学显然对人类认知存在的固有局限无能为力。它可以在这个局限内使人类得到完善,但是从寻求普遍真理出发,科学无疑同样力有不逮。例如几何中的两点一线,算术中的1+1=2,这些很少有人怀疑其正确性,因为很少有人怀疑构筑该学科的基础的正确性,即,这些学科使人们首先接受它们的预设的规则,然后再由这些设定好的并且被认可的规则推导出令人认可的结论。这些预设的规则及结论被人们当作真理来对待,并且在科学至上的年代,在科学沙文主义者和迷信科学的人眼里,只有这些、只有科学才是真正颠扑不破的真理。但这不过如同先让人相信全知全能的上帝存在,再让人们去相信上帝七天造物之类的圣经故事一样。有理由怀疑这些基础规则并非普遍真理,正如有理由怀疑今天的物理学理论也将如牛顿真理和亚里士多德真理一样将被后来者取代。
甚至现在方兴未艾的科学真理也终将被取代。今天的物理学框架仍然由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构成,而在之前牛顿的理论是绝对的主角,在牛顿之前亚里士多德力学理论被大多数人接受。有理由推测构成今天物理学框架的真理也将被明天的另一种真理取代。
这一过程或许正在悄然的但是深刻的发生。例如数学平均数的出现晚于算术平均数,虽然数学平均数在运用上导致的误差较算术平均数大,但是在实际运用中,数学平均数的运用范围较算术平均数要广泛,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数学平均数的数学性质比算术平均数要好。从这个事例可以感觉到科学的演进。新陈代谢不仅发生在科学的前沿,也发生在科学的基础领域。又如在数的演变过程中先后出现了自然数、整数、小数、负数、无理数、虚数等,数的不断丰富的过程也是其作为真理的代言工具持续的不能满足真理普适、永恒、绝对等基本标准的过程。可以设想在数的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一个终结,正如它曾经有一个开始一样。数的历史的结束过程也是数作为真理的结束过程和另一种作为真理的认知工具的成长过程。到那时,1+1=2会被否定,正如今人否定圣经故事一样(事实上,在广泛应用并伴随着社会的巨大进步的二进制中,十进制里的算术等式已经是错误的了)。科学进程上的各个领域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在时刻发生,有理由相信这必将也是一个新的真理取代科学的真理的进程。
人的理性能力其实是个巨大的假象,我们的智慧永远是我们自己的、狭隘的、有偏见的、非理性的,然而又可以自我安慰自我欺骗并且可以用以生存的。
总而言之,从上述对真理的天然局限和差异,以及对认知形态的转变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对任何绝对真理的寻求都是徒劳的,因为即使存在,人类也不可能知道这样的真理究竟身在何处。这些使“真理”一词已经成为一个杜撰出来的名词,和所有神话传说一样无法被证实。
四.虚妄的真理
1.
再没有什么比用“真理”来评价一种意识来得更高,也再没有什么比“真理”更蛊惑人心的了。
从上述部分可以看出,本文一直讨论的真理并非普遍意义上的真理,而是适用于不同群体的相对真理。实际上,不可能存在绝对真理,而只会存在相对真理。似乎先天普适的真理只有无限细分到个人才能基本确定下来,而作为个人真理表现形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之类不仅对每个人都不相同,就是同一人生的不同阶段也有明显差别。真理就像景泰蓝花瓶上的图案,远远看上去是一个整体,而实际上却是由各个独立的互不相通的部分组成;真理又像一幅数码图片,一幅完整的图片若走近却是一个个单调的像素点。真理都只是由无数个既不普适也不永恒更不绝对的信念组成,普适、绝对、永恒只是它的表面现象。
并不存在普遍真理,对绝对、永恒、普适的真理的寻觅不是骗人的把戏,就是无望的追求。真理并不担当普适与绝对永恒于人类的使命,它仅仅在于人类的自我肯定与维持;真理的境遇也反复而无一例外的证明人们对真理所寄予的期待只会让它名实难符,也让人们有充分理由怀疑普遍真理的存在。实际上,以人类的认知局限,人类无法认知比他能认知的更多,甚至即使在这一局限下人类的认知也存在差异并发生着转变,即使普遍真理存在,人类也不可能知道它身在何处。科学也不能改变这一点。所有这些使普遍的真理从未存在过,它也必将是虚妄不实的。任何真理都只是信念,信仰者以对它的坚信不疑保持着对自己的肯定,因而它并不能永恒、绝对或者普适,它不能做得更多。
2.
相对于所有其他非理性的力量,真理的力量是如此嬴弱以至根本微不足道,真理相对于遍布生命周围、充斥生命内外的非生命而言不过是个美丽的谎言。真理似乎突兀于机械般的没有思考能力的一切其他生命,更不用说非生命了。一切其他形态的存在的非理性,生命或非生命的,在人类俨然具有的真理面前都相形见绌。
然而考察所有形式的物质存在,只有人类具有真理,从而相对于所有其他物质存在形态而言的人类的真理,已经不再是一种优点,而仅仅是一种特点,并且是一种表现出非理性存在的特点,而不是反映出种的优越性的优点。人的所谓真理实际上就是这样,它仅仅是物质非理性存在的普遍意义下的一个普通的实例,而这个实例仅仅冠以并非反非理性的真理之名而已。根本不能将真理与其本原意义相等同。人类目前的所有优越感建立在认为自己具有本原意义上的真理的认识之上,而这是所有怀着种的优越感之下所产生的人类文化中一切荒谬的根源。
所谓真理对人往往有极大的欺骗性。部分是因为任何物质都倾向于自我维持和肯定,任何有感觉的生命都自我感觉良好,人对作为人的肯定,乃是万物均具有的本质上的自我肯定,是人作为人在本质上的不被觉察的自恋。“真理”能够迷惑人的另一个原因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物质存在的非理性的表现形态却是各不相同并且体现出层次的。一块石头很难被归结为理性的存在,然而花草树木却多少被赋予人格,而动物尤其是进化程度高的动物往往被人类拿来与自己比较,到人这里,“真理”最终成为人特有的禀赋了。进化程度的差别使人不自觉的将原本统一的非理性差异化,使真理独立并凌驾于非理性之上。
人们已经有无数的看法证明自己之外的其他一切生命哪怕是最接近人类的高级灵长类动物也是以非理性的方式存在的,但是奇怪的是人往往将这些观点用于论证人是唯一一种具有理性能力的动物,一种截然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动物。而对于自身的非理性,人们避而不谈。人类与高级灵长类动物分享98%的基因,由共同的元素、成分构成,假如真理真的存在,这些事实无疑是对真理的诘问。作为物质存在形态之一,作为起源于非生命并将复归于非生命的生命,并且作为一种与其他动物分享共同基因和共同成分的动物,人很难说拥有真理,很难说普遍持有的具有真理的观点不是一种自欺。实际上,所谓真理与广泛而强大的非理性相比,不过如同水面泛着的雾气、光源释放的光芒、香料散发的芬芳。真理与非理性的本质是同一的,真理仅仅是个假象,它仅仅是非理性的又一个表现形态,在其本质上是全然的非理性。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以科学为名义的人的认知的局限性
以科学为名义的人的认知的局限性
一.作为应激本能表现之一的认知
二.以科学的名义
三.科学与谬误:科学的局限
四.人的认知的局限性
一.作为应激本能表现之一的认知
认知是生命的伴生物,某种意义上,它是生命发展到高级形态后的产品,是生命应激能力的高级形态。人类无疑也具有应激性,具有对外界刺激的本能的反应和适应能力。而正如人拥有无与伦比的大脑一样,人拥有出类拔萃的认知能力。
作为生命应激能力的高级形态,人的认知同样源于身外之物,是不以意志为转移的外物在反复无常的意识下的反映,这种反映因人因时而异,并非事实,而是被意识加工后的事实。亦即,人的认知源于自然,受到人的控制(这里的表述仍然是粗糙的,人之外的世界是否存在是不可知的)。但是这种控制尽管并非故意甚至是经常力求避免故意,却又难以避免的。它仍然以使人更好的维持生存为目的。
认知又是人的一种意识活动,它是人类应激本能的表现形态, 是由人对人之外的与己有关的事物或现象进行的意识活动,是作为生命的人的应激本能在意识中的表现。这种意识活动欲求使人倾向于生存得更好、更安全。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这种意识活动即使对着一个相同的外物也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点或者同一地点的不同时期可能表现得比较明显,而在更大的时空跨度内,可以发现,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人类认知的主流形态是变化着的——至少在以科学为主流认知形态以前,宗教是人们的主流认知形态。如前所述,在没有更高认知的提醒或者人们并不确信存在更高认知的情况下,人类的认知更像是一个盲人摸象的过程,但是这种认知在特定时期和地点还是可以给人们以安慰并以此指导行动。人们对主流认知形态往往深信不疑。
由于人的认知是一种应激本能,并且是由人对与人有关的外物的判断,因而难免相互不同。宗教曾经是认知的主流形态,人类社会曾“因为”上帝创造而大大繁荣,但是在后期,认知形态的固化导致了对人类自身的阻碍,认知内容的持续变化也进一步推动了主流认知形态的退却。科学取而代之。显然,科学这个新的主流认知形态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使人类产生无数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但是科学作为人类认知的又一形态,它也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它仍由人作出,仍只与人有关。因而,它根本无法达到终极的真理。它并不保证人能躺在科学的温床上由摇篮走向坟墓。人类认知形态并不因为今日科学的一统天下而却步不前。
并且,认知是任何生命都具有的应激本能的一部分,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不需要应激主体确知这一反应的本质。这种应激本能无所谓高级低级,无所谓对反应的了解,不需要什么了解,它无力了解。这种应激本能只要能达到有利于主体生存的结果即可,对于人之外的生物界,这几乎是一个法则。
实际上,对人而言这个法则完全适用。人的认知显然与人浑然一体,它也是应激本能的一种体现,这种本能由人作出,可以达到有利于人生存的结果,与人的变化即人的生理基础以及人类在自我发展中的变化相适应,因而这种认知也是变化的。但是对外界刺激的正确反应并不能代表能揭示这些刺激。它能做到的最大的限度亦即它的天然使命是使人作为生命能够生存得更好,而非超越这一范围之外的其他使命。.......
二.以科学的名义
人类以科学的名义去做许多事情,科学似乎是通向真理终点的坦途。然而正如上节所述,科学是人类认知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主流形态,对科学的偏好显示了人们对这个主流形态的肯定。与此同时曾经辉煌的教会的门徒们另眼相看,以为人们走上了一条偏离了依靠上帝来拯救这个世界的唯一途径。这些信徒们依然皈依着的宗教曾经是那么的不可一世,笼罩于神圣的光环之下并救赎了无数灵魂,然而今日却风光不再。
科学从宗教的夹缝中生长出来,它曾经与宗教格格不入。在科学的萌芽时期,它受到宗教的*,在宗教势力衰微时,科学也试图将宗教斩尽杀绝。虽然宗教势力远未衰亡,仍然在许多地方充当认知的主流形态,但是今日的科学确实如日中天。人们对科学甚至到了迷信的阶段,科学已经多少上升到意识形态领域,成为意识形态的工具。科学取得如此的位置,多少借助了外部力量如国家政权的力量。对科学的热衷甚至形成了科学沙文主义。
科学获得这样的地位不是没有原因的。科学缔造了今日让人满意的繁荣,而这些显然不能由宗教或者其他认知形态伴生;伟大的科技革命似乎使人类的发展从此步入了快车道。而且,是科学使西方文明真正的崛起,而其他曾经辉煌的文明在以科学为基础的西方文明前不堪一击,伴随着西方文明的扩张,科学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尊重。而在今天,国家之间的竞争也的确在于科学能力的竞争,因而科学获得了所有人的赞赏,科学成了进步的代名词。
显然,人们有理由以科学的名义去从事认知活动,以科学为名义说明科学顺应了人们的期待,人们对科学寄予的期望亦即人类对自身正在进行的认知的美好预期和信心。人们有理由认为科学是使人类获得持续发展的一条金光大道。今日世界的繁荣从西方文明的繁荣开始,西方文明的繁荣从科学的繁荣开始,显然,科学的确具有神奇的力量,使人民富足、国家强盛。
但是也有理由相信,昔日的宗教文明同样曾经让人振奋不已,上帝造人和地球中心论等认知长期维系着人类社会的和谐运转。今日的科学作为认知的新的主流形态从本质和地位上来说与以前的认知形态没有什么区别。当今社会是科学的社会,人们接受科学学说如同曾经接受上帝学说一样让人感到毋庸置疑。
整个认知体系被纳入到各种名义之下,如宗教、科学之类。科学是另一种宗教,是更宏观意义上的包含了科学的宗教大家族的一员,与基督教、佛教、印度教、*教之类是并列的。科学之所以能如人类突兀于自然界其他物种一样突兀于其他宗教,是因为整个世界都在走向单一物种和单一认知形态的总体趋势使然。
实际上,在认知领域当中无所谓科学,以科学的名义正如以上帝的名义一样,反映了人们对现在这个主流认知形态的坚信不疑。但是人们对先前认知形态的攻击多少降低了这种确信的内在价值。科学作为人类认知的又一个主流形态,只会在特定时期发挥人们期待的作用。以科学为名义,除了表明这种确信之外,还表现了人类向来的自我肯定、高估和自负。以科学的名义与以上帝的名义一样,并不能使人类的认知更正确,甚至赋予科学的地位越高,使人类的认知与揭示真相的初衷越背道而驰,就如曾经的上帝一样。
考察人类社会,认知的主流是变化的,昔日的宗教、神话,或者今日的科学,都只是人类认知的不同形式而已,它们作为生命应激本能的共同表现,相互并无实质的区别。当这种认知形态发生转变时,人类认知也将以之为转变,即使那种认知形态并非今日的“科学”。科学是人类认知的又一个主流形态,之前科学并不繁荣,认知主流同样存在并使人类处于上升状态,同样如今日的科学一般的繁荣。今后科学可能会走向衰落,但是认知主流仍然存在,只是非“科学”了而已。
以科学为名义去认知的人类,赋予了科学本不该有的神圣地位。以科学为名义,似乎有了安全,而这实际上更多的是人类的一厢情愿,科学本不该承担探索终级真理的任务。显然,这似乎又是由人类一贯本性造成的。人类始终是短视的,即使几十年前的历史都回忆不清,难以确切保存,更何况数百年乃至数千年来的历史。先人的成就或者被用来佐证今日更大的辉煌,或者难以避免被否定的际遇。实际上,人类取得的任何所谓的科学成就,都如曾经辉煌然而又被今日科学否定的宗教文明取得的成就一样,以充满局限的方式服务于人。
三.科学与谬误:科学的局限
1.
科学实际上是在反复的否定中发展,因而离谬误非常之近,现在的很多科学常识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今天的科学会证明以前科学的谬误,虽然不能证明其自身的谬误,更不能证明科学本身是个谬误。科学与非科学或者科学与谬误之间并没有可以精确划定的分界线,伟大的科学家们往往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因为他们深谙此道。
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或者甚至是科学方面的研究方法几乎可以用杜威早在1910年《我们怎样思维》中提出的探索的五个阶段来概括:“1、感觉到困难;2、困难的所在可定义;3、对不同的解决办法的设想;4、运用推理对设想的意义所做的发挥;5、进一步的观察和试验,它引导到肯定或否定,即得出可信或不可信的结论。”这其中包含严重的缺陷,使科学研究难以达到真理,从而虽然不能确定谬误所在,但是必然与谬误相伴。首先是“感觉到的困难”,当困难或谬误难以察觉时,科学显然是在一条近似正确然而终是谬误的路途上行走,例如当相对论提出后经典力学面临的困难,这些困难曾经是不可想象的;“对不同解决办法的设想”,这种解决办法不可能超越一定的范围,例如有些人可以作出两种设想,而其他人可以作出五种另外不同的设想,这些办法或许都可行,但是不同的人并不能作出所有的设想,因而科学研究的进行可能存在先天的缺陷;“运用推理对设想的意义所做的发挥”,推理并非一定可靠,尤其是在作为推理基础的逻辑似是而非的时候,科学研究在很多情况下是由经验和推演而非直接观察得出结果的,因而为谬误的发生留下了很多空隙;“进一步观察和试验,引导到肯定或否定”,很显然,在这个引导过程中,存在一个预设的判断前提,而这个前提的判断是否成立,成为科学研究是否科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科学研究的这些方法和阶段是必须的,并且是由它们产生了大量被证明是正确的研究结果,但是从更高的层次而言,它们的局限性又非常明显。依靠这样通行的科学研究方法并不能保证人们到达真理。例如对物质构成的研究,从分子、原子、原子核的构成再到质子、中子、电子的发现,处在不断的否定过程之中,并且终于有物质是否无限可分的争论;关于电子层理论,人们无法确知电子层的现象是否真实存在,对于理论的提出到修正到完善,一个发现往往能够摧毁一个现有的理论,所有这些变化均是在经验范围内进行。但是科学研究的历程也表明,在科学探索的路上,经验犯得错误比其他时候多。又如对于光的本质的确定,由微粒说到波动说,双方以各自的经验和发现试图说服对方,却不愿意承认对光的研究还处在远未达到成熟的阶段。这种科学研究方法上带来的谬误在理论物理学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例如,对时空本质、宇宙起源等几乎所有问题都还停留在假说阶段,对于其他如生命起源、地心探索等也仅仅是假说。很显然,在这些所谓的科学流派里,必然存在众多的谬误。因为对于人而言,只会有一个观点适用,科学研究方法是人类在今天最有效的研究方法,它往往让人肃然起敬,但是这并不能作为它不存在缺陷的理由。实际上,尽管缺陷几乎无法克服,它们的存在仍然也如科学研究方法本身的存在一样,是天然的。这使科学必然的无法摆脱谬误。
2.
人们往往预先设定一个真理,然后不断试图接近,但是往往快要到达时,发现那个想像中的真理不过是个谬误而已。这样的过程反复发生,虽然科学在接近的过程中不断繁荣,但是有理由怀疑表面的繁荣暗示着正在接近的真理是否是一个更大的谬误。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改进了亚里士多德力学,然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也面临一场大危机,这场危机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主流地位的确立而告终。虽然物理学在不断否定的过程中发展,经典物理学理论成为爱因斯坦理论在宏观环境下令人肃然起敬的“近似”,但是又有谁能保证今天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不会成为下一个经典力学呢?
考察科学史可以发现,科学领域内各个学说流派之间的争论及其结果多少也可以用成王败寇来概括,而非真正的反映真理。例如在光的本质的理论发展上,牛顿一度凭借其在物理学界的绝对权威使光的微粒说成功压制了惠更斯的波动说,然而后来波动说终获广泛承认战胜微粒说。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对科学的确定并没有用过科学的方法和标准,科学本身的进化和界定在相当程度上是不科学的。实际上,科学的发展中向来存在众多的学派,每一个学派都号称自己是科学的,或者所有这些学派观点无论多么针锋相对截然相反,它们都属于科学阵营内部。这些学派之间存在着竞争,而这些竞争在很多情况下并非科学的竞争,而是其他方面、如上例所示的影响力方面的竞争。显然,今日成为主流的科学理论,多少仅仅是因为战胜了对手。托勒密地心说体系和哥白尼日心说的对抗掺杂了宗教力量的干扰,苏联政府对遗传学的支持同样是特定的而非客观公正的,美国政府对有关全球变暖的科学研究的干扰等等事例表明,科学早已和其他并不科学的一切千丝万缕的联系到一起,早就不是纯然中立的了。很多理论成为今日的科学,但是却并不意味着它本身是科学的,而仅仅在于它现在居于主导地位。基于这些事实,有理由怀疑今天的科学理论同样是这样操纵和争斗的结果,它们被称为科学的,仅仅可能是因为它们目前居于主导。
当然,这种现象难以避免,因为在对科学与非科学的界定中以及在对不同理论之间、新理论与旧理论的裁决之间,人只能依赖自身,而人恰恰又是所有这些科学与非科学、新旧理论和不同学派的创造者。人们不能确知一个更高的标准去统领科学的方向,去使科学变得更科学一点。我们只能依据力量对比。没有更高的科学作为统领使纯粹意义上的科学根本不存在,科学正如被科学批判的其他认知形态那样,多少只是不同时空下不同人的不同观点。
科学可以使人克服很多谬误,但这并不能赋予它至高无上的地位。对于科学的尊崇,只能说明它顺应了人们的期待,或许也能暗示它还将给人类带来诸多的福祉,但是,没有理由因此说科学必将给人类带来比其他认知形态更多的好处,历史上相继出现的各个主流认知形态就如接力赛上的运动员一样,对于总成绩的贡献是无法比较的,不同的只是起跑的顺序。科学也无法作出比其他主流认知形态更大的贡献。
考察科学史,科学始终与谬误相伴,科学也必然的在每一个地方都与谬误相伴。科学也不可能最终实现人们在赋予它这个神圣名称背后对它的期望。只有相对的真理而没有绝对的真理,同样,只有暂时的科学,没有永远的科学。
3.
科学受到人们特殊的关注并傲然独立于意识形态之外,科学沙文主义甚至否定科学之外的其他一切认知。对科学的这种尊重与呵护超出了科学承受得起的礼遇,甚至使科学也成为意识形态之一部分。实际上,科学与非科学,科学与迷信、神话、宗教之间就像费耶阿本德认为的那样,并无截然可见的区分标准,它们均是人类认知的形态。而作为人类认知的一种,它们又是本质相通的。
科学并不是像宣称和想像的那样神奇,它同样具有欺骗性,实际上,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是伪科学,伪科学和科学在科学被人们真正寄予期望的那个神圣的境界里是二而一的。我们也不知道那些科学研究的结果是否是通过令人信服的手段得来,而仅仅是因为它们是科学的。在对付口蹄疫时,西方世界每次屠杀成千上万只无辜的牲畜,而在非洲,对付相同的疾病,人们却有不用杀戮且有效、却仅仅是没有被科学界认可的方法。原始人类的某些族群甚至存在着比现代动植物学更加详尽的分类,在旧石器时代就存在高度发达的天文学,然而只有到今天我们这个社会,人类的认知才被冠以科学之名。这似乎是一个给人带来心理安慰、鼓励人去创造的名词。
但是,这又是一种欺骗,科学并没有达到被人们认为和希望的那样神圣完美的境界。我们反复宣称的科学,在认知形态的转变再一次来临之后,将被迅速的抛弃;我们今日的科学,到那时,将成为与今天同一标准下的非科学、伪科学。人类如今以科学名义进行的认知将最终被当作是非科学的。
4.
科学并不能成就人们的梦想。科学不能回答最根本的问题。自然科学只能解决短期内具体的、表面的、细小的乃至细节的问题,而社会科学则更加让人失望。号称科学皇冠上的宝石的经济学的理论总是落后于事实,并且理论从来仅能在几十年间有效,很少有几个理论能被幸运的检验,即使得到某种程度的运用,其实际价值也会因为苛刻的前提条件而大打折扣。甚而社会科学是否是通常意义上的科学(即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硬科学)令人怀疑。
人类往往对未来充满信心。火星车刚一着落,便立即大有对火星之旅和开发、定居火星跃跃欲试的架势;对基因的研究刚有眉目,几乎所有重大疾病都可被基因治疗克服的乐观预言风声四起。可曾记得当青霉素被发现时人们也如今天的乐观,可曾记得当第一个探测器进入太空轨道人们同样的振奋异常。但是,只需要几十年时间,曾经的乐观就会被遗忘,因为它们从未真正实现。科学一度使人们产生了错觉,以为它可以克服社会生活的一切障碍,就像人们曾经相信上帝创造的世界将永远美好一样。然而科学总与谬误相伴,并且科学也并不能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前沿科学如生命科学、宇宙物理之类遇到了曾经的主流认知形态同样遇到的困难,对最深奥问题的解释遥遥无期,甚至科学家也试图借上帝的存在去解释这些灼人的疑问。科学或许能回答短期内具体的细节的问题,但是对长期、抽象、宏大的问题,它正如其他远去的主流认知形态一样左冲右突,试图超越之前主流认知的解释乃至解释一切,然而又终未能实现。
四.人的认知的局限性
1.
认知形态的屡次转变以及在最根本问题上的迷茫显示了人的认知的局限。人的认知在其中试图以艰苦探索和各种形态逾越这个局限,却终究难以成功。人的认知的界限是什么?即,他能认知什么?
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
首先,作为一种生命,人要受到生理基础的局限。例如狗相对人来说是红绿色盲,狗眼中的世界的色彩并不像人看到的那样。但是颜色又是否只有人能够分辨的那么几种呢?在狗的脑子里不会有超过它能分辨的颜色,在人的脑子里也不会有超过人眼能分辨的色彩,那么,世界的色彩是否就以人能够分辨的为标准,只有人能看到的那么一些呢?又如,因为晶状体形状不同因而成像不同的缘故,驴子眼中世界的形状与人眼中世界的形状是不一样的,驴眼中的世界较人类的要扁平一些,因而驴子比人要有更好的水平方向上的视野,而在垂直方向上又不如人类。很显然,驴子是依靠自己的而非人类的双眼去认知世界,人类依靠自己的而非驴子的双眼认知世界。那么是否有必要宣称人所看到的都是正确、客观、公正的而驴子眼中看到的都是错误、主观、歪曲的呢?相信任何一个有基本理性思考能力的人都不会这么认为。人看到的世界的色彩和形状和狗、驴都不相同,但这并不是源于人们的思考,而是源于人眼的构造。人可以去设想自己是狗或者驴,在真理面前就如狗或者驴在人面前,受到人的特定生理基础的局限。狗和驴的生活并没有因为它们眼中的世界和人的不一样而变得让人同情,它们的生活也并不因为色彩相对人缺乏、形状相对人扭曲而处于悲哀中。但是唯有人类宣称可以触摸到真理,虽然人们的生活和狗或驴一样不因为感觉不到能看到的色彩之外的色彩和形状之外的形状而处在悲哀中。但是当人们宣称自己看到的就是客观并且就是依据这些所谓客观去寻求真相时,在认知上随后发生的力不从心几乎就是必然的了。这种必然就如同狗不能看到特定色彩和人眼中的圆球在驴子眼中永远不可能是圆的一样的必然。
认知作为人的应激本能在意识中的体现,它的作用是维护人的生存,它仅仅并且只需要满足人的需要。狗或者驴子不因为它们眼中的世界与我们眼中的世界大异其趣而生活得不好,人类也并不因为认知在某些方面相对于其他生物的缺乏与扭曲而导致生存水平的下降。当认知无法满足人类的求知欲望时,这种欲望会适可而止,会及时的提出上帝的存在或其它各种以科学或真理为名义的假说,然后,躺在假说的摇篮里翻翻身子,去做一些使摇篮晃动的轻松活。人们擅长此道,但是这种由生理基础导致的认知上的必然,也必然导致人类认知存在天然的局限。
其次,人的认知在天然局限之外还存在另外的局限使人们不能认知的更多。这些局限往往使已经认知的与能够认知的相比处于微不足道的位置。人们只擅长认知他们关注的事物,而这种关注往往基于与人类的相关程度。即,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往往只与这种事物与自己的亲疏程度有关。这使人的认知范围极其有限。比之宇宙的博大深邃,人知道的那么一点简直微不足道。即使迄今最成功的太空探索——登陆火星——也仅仅是处在太阳系的内层,而太阳系仅仅是无数个星系中的普通一个,银河系又是宇宙中不计其数的星系中极普通的一员。人类对宇宙范围内的研究与人类已经知道的宇宙范围内发生的变化不堪相比。人们只知道地球绕太阳旋转,少数人知道整个太阳系正围绕银河系旋转,直到最近,我们才得到银河系的总体轮廓的清晰照片。即使对于地球上的事情我们也知之甚少。当生物学家用一种新的方法去亚马逊河流域的原始森林里采集昆虫标本时,他们为收集到的每一种生物兴奋不已,因为其中大部分都是从来没有被发现的;当人们向地下钻探数千米之后发现了一种厌氧菌时,人们认为似乎真的发现了一个“遗失的世界”……这些发现无疑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和认知领域,但是这些也正说明人们认知的贫乏。认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仅仅解决了一些基本的生存需要,对于其前沿,即使事实上它们已经发生在身边,人的认知往往也无动于衷,例如对生命起源、物质是否无限可分、地心探索、疾病研究等等。人们知道的与不知道的正如一个圆所圈起来的范围与它之外的范围的对比,而圈内为人所知的,并非说明那对人们所探询的所谓真理(终极需求)有什么联系,而仅仅是与人们相关的、以为它们将对自己产生影响的。人的认知因而仅仅局限于和人有关的领域。
人只擅长认知与自身有关的事物,这使人们在那些与他们关系较少的事物面前显得非常的无知。例如很少有人认为动物也存在着类似人的感情,很少有人认为动物也有观察、思考、判断和决定的能力。但是与动物接触很深的人却毫不怀疑感情世界至少在高等动物中的存在。人在欣赏动物、与动物交友的过程中,动物也在同时欣赏人、与人交友,这就像《蒙田随笔》中写的那样,当你在和你的猫玩耍时,谁知道是你在耍猫还是猫在耍你?很多宠物至少在察言观色的本领上与人同样灵敏。然而这些能力被更多的人否定,科学至今只告诉人们只有人才具有思考的能力(当然,黑猩猩、还有海豚,是少数的几个例外),因为人们只认为自己才是正确的。人们只擅长认知与自己有关的事物,而对其他外物却非常的无知。尽管仅仅是发现,但是人们还是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欣喜,尽管它们实际上始终在自然中独立于人的和谐存在着。这种欣喜实际上是人的自我肯定或者说是自负的结果,人们在希翼知道一切的时候,以为自己可以知道一切,于是对任何发现都欣喜不已。事实上,更多与人们无关的东西不会因为人们是否欣喜而失去它们的光泽,因为更多与人们无关的东西正如人与它们无关一样,也在以自己的秩序运转。人的认知只局限于与自身有关的事物,更多与自身无关的事物人们不知道它们,甚至不知道它们的存在。然而认知的这个局限似乎也并没有影响人们试图接近真理的信心。
认知上的这个局限使人仅仅能够认识与自己有关的东西,并且,人们的认知由于相关的外部世界处在变化中或由于对同一世界的关注程度和相关程度的改变,也经常发生重心的游离。今天的人们不一定比前人懂得更多,或许仅仅是在所有知识当中重心不同了而已。例如观相术、占星术曾经高度发达,或者仅仅用上帝和《圣经》就可以解释一切疑惑,但是现在它们被归类于带有贬义色彩的与科学相抵触的迷信、宗教,其原因仅仅是因为现代人不再像昔日那样需要它们,它们不再像昔日那样与自身休戚相关。又如在旧石器时代就存在高度发达和普遍熟悉的天文历法,农业方面发明了驯化、轮种、培育新品种、避免杂交等技术,但是人们并不承认当今在相同领域的成就源于此(在事实上也并非源于此)。这说明了人的认知并非是承前启后或者是进步的,而仅仅是与我自身有关的。又如古代中国的诗词歌赋成就了中华文化的巅峰,而今却绝学难续;金字塔作为七千多年前处于奴隶社会时期的埃及人的杰作,它们的建造至今仍然是个迷,等等。认知的这个局限再次符合了认知作为生命应激本能在意识领域内的表现这个本质。显然,无论科学还是宗教,它们都不存在一条使其接近我们期望的真理的固定道路,它可以是游离的。但是无论如何,人们的认知只与自己有关,与他物和他人无关。
显然,认知上的所以这些天然的和其他原因的局限,使人的认知达不到期望中的理性与公正、客观、准确的境界。这是人的认知的固有局限。以人的认知的新一个主流形态表现出来的科学,同样不能逾越人的认知的固有局限,并且,它也不能克服自身的缺陷。科学不能像它被期望的那样使人的认知变得更好一些,人的认知也不会达到人们认为的那种接近真理的程度。因为对应的认知存在自身难以逾越的局限,人因而只能认知他能认知的。
2.
现代人的繁盛以及较之原始人甚至较之不久前至少在可见可考的物质方面的丰富似乎使人们产生了错觉,即在远远优越于其他物种的认知能力指导下,我们可以朝着摆脱其他物种悲悲戚戚的被动受制于自然的境况,向驾驭自然和自我的方向前行。与此同时只有少数较为清醒的人能知道人们所做的其实远远不够。对认知能力的乐观是建立在既不全面也非长远的认知的基础上,它往往是并非故意的自欺。因为物种本身的局限,人的认知存在着先天的局限。相对于认知外物,人们往往更难认清认知的本身。
认知是一种意识过程,然而它又以肉体为基础。人们可以通过眼观耳闻知道独立于人的存在物并形成自己的判断。而不论这种判断是否正确,人们总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坚定的认为那种认知是正确的。与“盲人摸象”中几个盲人依靠自己的感官对外物作出认知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言行相似,就人的认知而言,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自己是全知全能的,盲人摸象在更宏观的世界里广泛存在。然而人们又如何知道自己的谬误呢?人的认知是一个摸索的过程,更像是一个盲人摸索的过程,在没有一个更高认知的提醒或者一个让我们确信无疑的认知标准存在的情况下,很显然,我们将继续和谬误相伴。并且这种不为觉察的谬误可以指导人们的行动、促进人们的发展,在一段时间内,人们对它们也深信不疑。
意识及其个体性
意识及其个体性
本文的写作大幅度参考了杨春所著的《意识是这样构成的——对意识的最简解释及其与各论著的连接》。
人脑生物功能的最终体现就是具有意识,在研究人脑的工作结构和工作过程时,所遇到的最困难和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关于什么是意识的问题。
人脑是一个球形整体,其中充满着众多的以非严格的方式连接起来的各种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经连接神经与人脑外的视觉细胞、听觉细胞、触觉细胞及运动细胞等连接,同时,它们还构成对人体之中的生理运行过程的感觉的传导,以及构成与对生理过程进行控制的生理结构的神经连接。这些连接,起将人脑之外的内容向脑中输入,以及将脑所做出的反应向外部输出的作用。
在人脑形成的初期,脑外的人体基础生长过程在自然的进行着。而在人脑内部,基础神经细胞在产生,与对应基础生理器官的神经连接也在建立与发展,基础的神经反射与反应之间的连接关系在建立。这些神经连接关系,可视为是在生理的基础遗传基因控制下及其与纯生理的生长运行过程中,在生理物质运行过程的作用所导致的对神经细胞建立过程的刺激下,所发展和建立起来的。而当其建立起来之后,并在当整个人体的生理过程所供给大脑整体的生理物质具备时,以及人脑中能进行瞬时整体记忆连接的神经细胞建立以及反应发生时,真正意义上的意识就开始构成了。
在生理功能及基础连接结构发育完成的这个基础上,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就能形成人脑完整的意识。
一是,当人体的生理过程为人脑提供的生理物质能使其中的各神经细胞进行正常的自我兴奋反应和生理物质的传导时,人脑就会进入到具有意识的意识状态。即,人脑中的各神经细胞本身进入到正常的工作状态,人脑就具有最基本的意识构成,人脑就会进入到意识状态。
二是,在人脑中,在瞬时会对整个脑内部瞬时发生的众多反应内容进行统一的记忆及连接,形成对脑中发生的反应内容的记忆;同时,形成各子级内容之间相互的神经连接,在时间上,还在形成着上一时刻的统一记忆及连接细胞与下一时刻的统一记忆及连接细胞之间由连接神经细胞构成的连接,即构成顺序连接结构。
三是,在人脑中的神经结构建立与发展的进程中,还在其所建立起来的结构上,发生着生理物质的运行和反应。即在人脑外部发生的反应传输到人脑并形成内在的记忆连接结构的同时,在所形成神经细胞及连接结构之上,发生着生理物质的运行和反应。
具备以上三个条件,就能产生和构成人的意识。
注意:上述三个基本条件中所包含的一个更为基本的认定是:人脑中的一切意识活动和意识反映过程的根本,是人脑中的生理物质的活动或者说是生理物质的运行和反应。而生理物质的运行和反应,又是囿于对应个体之内的。
另外,对概念的理解,需要在自身的脑中建立意识系统本身的概念性内容与自身脑中对自我感受的神经反应过程的神经连接,即必须是在自身脑中的自我感受的反应形式的连接之上,才能形成自身脑中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这就像在用语言告诉一个先天致盲的人红色是什么样的时所做的一样,如果他的脑中没有基础的反应或感受形式存在,那语言是说不清楚红色是什么的,语言以及语言本身的相互转换和说明,不能最终告诉他红色是什么样的。
所以无论怎样用语言来进行说明和定义,它们都是语言的形式的本身,最终只能用语言的形式上的描述或引导来概括的指定它们。但最终理解它们,还是要建立在与自身脑中相应的具体自我感受性反应过程的神经连接上。每个人的意识同指纹、牙齿、视网膜一样各不相同,就在于它们彼此独立,这样局限于对应个体。
全部意识世界,无论它包含的内容与运行的机理多么复杂,都建立在对应个体(而非其他个体)的生理物质运行和反应之上,都建立在对应个体(而非其他个体)自我感受的反应过程的连接上。如此,全部意识世界的边界无论多么广阔或模糊,都囿于对应的个体世界,个体,也只有个体,决定了对应意识世界的界限。这就是意识的个体性。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个体性局限意识的诸多表现
个体性局限意识的诸多表现
一.引子
二.意识可以交流吗
三.意识的个体差异及其原因
四.语言问题、历史问题与科学问题
五.对精神障碍的误认
六.论成功、疾病与犯罪
七.意识在个体间的隔绝
八.对个体性局限意识的诸多表现的小结
一.引子
甲:“你今天干什么了?”
乙:“不告诉你。”
甲:“你不告诉我我就不知道了吗?”
那么,知道什么了呢?知道甲自己知道的事。甲可能“知道”乙做了什么,但知道的只是近似,其实甲知道的是他在相同情况下自己会做的事或者他自认为的乙在那样的情况下可能会做的事。
其实他不知道。即使“知道”的内容被验证了,那也不过是“知道”中的大部分内容与事实的巧合。
又如:
甲:“今天来的那个女的是你什么人?”
乙:“表妹。”
甲疑惑:“真的吗?”
对于这个女人,甲有自己的判断,或者已经有预期答案;对于乙,甲认为他可能在撒谎,而这是凭借对乙的了解,或者自觉在相同情况下自己也会如此搪塞。
现在从这两则对话开始具体论述个体性如何参与和局限意识。
二.意识可以交流吗
两例中甲的意识A通过他自己的方式a(男女老幼的方式各不相同)被抽象出来(以语言、文字、表情、下意识等为表现形式),抽象的结果又被乙以他自己的方式b用与甲相反的方向选择(每个人的选择各有侧重)、加工、还原,形成乙的意识B。还原的结果B与其原来的A相比,可能相差无几,也可能面目全非。但是无论如何,都是甲以甲的方式运行并产生出甲的结果,这里的所谓交流其实不过是自说自话。并且甲对乙的信息作出的反应是无所谓准确与否的,亦即两个意识世界所谓交流的顺畅程度并没有真正可资评判的标准。
信息之所以能被交流,并不是因为人的意识世界具有接受信息的能力,而是因为意识世界的客观基础具有这样的能力。人能改变自己的观点和认知陌生的事物,这并不是因为意识世界可以自决,而是因为意识世界先天具有可以自决的客观结构。
意识世界往往被错误的认为是可以沟通的。
不同的人读《红楼梦》虽然往往有相似的感受,但决不会相同。因为任何思维的外化(譬如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思想的反映,同时又只能是作者思想的蒙胧不清的近似;任何思维的外化都是思维的抽象,因而读者在阅读同样一部作品时,同样无法对作品的思想作出精确的而只能是近似的回应,因为作品传达出的意识世界的内容本身即是朦胧不清的。即便对同样一个实在的东西,譬如一杯水,一万个人的一万个意识世界定然会有一万种感受,而这又是由主体自身客观秉性的不同导致。
能够传播和被感知的信息都只是近似,意识世界的任何内容都须经由抽象而外化,又经由各个不同主观世界的不同解读而被感知,这一过程是先天的结构性的,所谓交流和相同观点其实根本不存在。这是因为意识世界之间无法进行交流,意识世界之间只有近似,这种近似又是非意识世界上的近似。
每个人都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意识世界往往被认为具有相互沟通、接受并加工信息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其实只是一种表象。事实是它本身而非是其他主观世界产生了某个信息并被感知;它本身就具有接受或者排斥某个信息的结构,接受或排斥某个信息也非主观世界权衡的结果。
每个人对同一对象都有各自的看法、作出不同的解读。我们在交谈时,似乎在与别人交流,而实际上是在和自己交谈;我们在读书时,似乎是在感受书中人物的情感和作者的思想,而实际上是在感受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对任何一个事物我们均能发现观点间或大或小的不同,那是因为我们是在用自己而非他人的身体来感知,是在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经验教训去判断和思考。
看到一个朝你笑的女孩,于是你也朝她笑,并不是因为你意识到了她对你的善意,而是你的大脑在经验的基础上对非意识的笑容本身而非作为意识的善意作出反应。这个过程不伴有意识,只伴有经验和感官刺激。并且经验的建立也不是来自意识。现实世界中对一个朝你微笑的女孩报以同样的微笑,与对着照片上冲你微笑的女孩微笑是一样的。
亦即,你的意识并非变化于交流,而始终是局限于个体之内。
我们能看到某个东西,因为有眼睛;我们能在交谈中同意某个观点,因为我们的生活即对这个观点悄然的虚席以待,我们的思想早已潜在的产生这个观点,而只是在此时才明确清楚、才被我们发现而已。我们在阅读一部作品时之所以能感同身受,不是因为作者告诉了我们,而是因为我们具有相似的经验。即便有从未体验过的感受或思想出现,那也并非源于意识世界的交流,而是因为我们具有在特定情境下产生那种全新意识内容的结构和能力。
同样一个人,自知和他知往往截然不同;同样一件事,人们往往有不同的善恶评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主观世界难辨真伪善恶,事实上从微观角度看固然存在真伪善恶的区分,却找不到区分它们的统一标准。人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因而意识世界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意识世界不需要交流,也不能交流;它没有独立于客观生理基础和外部环境的活动,也没有自己的活动。意识世界如果存在,只能是对本人及其所处世界的反映,仅此而已。
意识只能通过至少两个主体交流,而主体是绝然相互独立的,因此不能认为意识可以交流,主体便是意识世界的根本局限。所有的意识,一概如此。
三.意识的个体差异及其原因
1.
鲁迅说,一部《红楼梦》,道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一部《*》, 商人看到卖点,建《*》主题公园,沈从文看到民生和人性,而当权者看到的是对民众的道德效应,故而禁书、删节……
原子弹落下后,机上的人看到的是一番奇观,而地面上的人则身处炼狱;几十万人的伤亡对于投掷者而言不过是统计表上一个普通的数字,对被战争摧残的城市来说则是几十年的梦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所得出的意识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同一件事情在不同人的眼里有迥然不同的认识。看到一个精神异常的人,虔诚的基督徒认为那是撒旦坑害的结果并企图将这个人引荐给上帝从而摆脱痛苦;心理学家从人际关系和行为特征来分析,试图通过潜意识和意义疗法之类使病患获得新生;随着科学的进展,更多的人愿意相信那其中遗传的诱因最大;更多的平常人则倾向于认为本人应对自己的处境承担责任。无数人的无数种看法都被很好的维持着,自以为是而不能相互有什么实质的影响。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意识世界只有在相同主体相同时空下才能产生相同结果,否则就是不同的。此种不同也不能通过意识世界的交流来融合,因为意识之间存在的鸿沟恰恰证明意识之间是不可交流的。若主体环境近似,则意识不经过交流也会近似,若主体环境不近似,则意识经过交流也不会近似。
人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人只能理解能理解的……
例如偶像崇拜。偶像崇拜是因为主观世界想当然的只会接受它愿意接受的东西。偶像崇拜下作为作为偶像的人的自知(自觉,自觉到的)和他知(他觉,看上去的)的分裂是极其明显的。
我们只接受我们愿意接受的东西,因为我们最终只接受我们能接受的东西。例如西方人对爱因斯坦的认识是有所取舍的,对他的私生活方面的污点(如对妻子的冷酷等)视而不见。爱因斯坦本人对相对论的否定与爱因斯坦因为相对论而获得的荣耀相比明显被忽视了。另外,晚年爱因斯坦在学术界里受到的孤立和外界的负面评价被忽略了。
人的认知不是基于客观,而是基于需要。需要部分基于偏好,而偏好产生偏见。最广泛的公众的意识上的偏差普遍且严重。众口一词的观点的真实性和只有少数人持有的观点的真实性相比没有什么天然的优越之处,它们同样可能是弥天大谎。公开的可能远非真相。
毛蚬与上海八十年代肝炎大流行最终被认为是毫无关系,果子狸因为SARS而遭到屠杀其实是误杀,等等等等。每一个公众事件的每一个细节都伴随着愚昧无知和亦步亦趋,真的难以想像,即便是明显被证实是虚假的东西也不能让公众足够清醒。
因而可以作出如下结论:人在信息方面并不需要真实,而只是需要信息。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专业观点和非专业观点永远截然相异,人永远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同一外在事物得出不同的主观结论,即使假设这种主观的判断或认知存在,那些更为深刻和潜在的因素仍然是不能被忽略的。各色人等的世界各不相同。主观世界最终只能服从于客观世界,而且最终决定于客观世界。
2.
——认知只能对应特定的主体,主体只能对应特定的认知。
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不一样的。女性的视野较男性广,因而可以轻易的看到男性以同样姿势看不到的情况。同样的食品有人认为刚好,有人认为偏咸,有人则认为太淡,每个人眼中的世界各不相同。由于脸形的不同,比如说鼻子的大小高低不同,或者视力的先天差异或者由于其他生而具有的不同,同样的东西同样的世界在每个人眼中都不相同。可以回忆一下,儿童时期的世界和成年后的世界是多么的不同,仅仅由于长高、长大而使我们在成年后惊讶的发现童年时期所见到的东西竟是现在这般。年幼时的很多高大伟岸神奇壮观的东西在成年后的我们眼中是那么平凡不过,时过境迁,一切都不一样了。
同样的差异存在于各种人、每个人之间。这先天影响我们的判断。主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无一不以感官为基础,而主观世界的差异无一不由并非主观世界所能决定的差异而来。
每个人的主观世界各不相同,但这绝不是因为人的主观世界本身有什么差异——如果所谓主观世界是存在的话。主观世界的任何差异都可归因于主观世界自身之外的因素,而绝对无法归因于主观世界自身。人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分享许多共同之处并不能代表主观世界是可以相互交流和融合,而只能说明促成各自主观世界的因素曾经有过许多一致。
例如佛教“佛在心中”的观点。这人待人接物忠厚善良,心中有佛,看人便也像佛;而待人刻薄算计,心中有污垢,看人便也有污垢。而品格的差异,又是像男女差异一样是由身体差异而来。因而意识的个体差异,实在是因为个体本身之间的差异而来。
文化震惊不但与外国/外地/外族人的初期交流中体验强烈,就是在国外生活了数十年,也依然能不时的体味到文化差异的冲击。个体在特定生存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意识世界只服从建立起它的这个特定的基础,因而文化差异即便在生活于异乡几十年后仍然能震撼心灵也就可以理解了。
英谚云“IT IS ALWAYS SAID THAN DONE”,汉语口头禅也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知易行难的原因在于每个人都只能生活在此时此地,意识世界也只是以此时此地为条件和范围,超过了时间和地点,意识世界的内容便大不相同了。所以一个以观者或想像者的角度得出的结论远远不能符合作为行者和实践者的环境,二者角度不同,环境、时间等形成意识世界的结论的一切前提皆不同,因此前者得出的结论远远不能适应后者的情况。即知易行难。
每个人都可以从一件事中发现不同的东西,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视角。
这是因为所有事物都有无限多的视角可以提供,而之所以如此,则是因为这个世界是不可知的。对于人这种具有多种先天局限的生物而言,它所生活的环境永远存在未知的东西,它所知道的东西永远只是部分。世界可以被人无限发现,每一种认知都具有局限性,都是相对的(真理永远是不确定的,无法把握真理)。意识世界的作用仅仅在于维持主体的既有良好,而不在于反映真理。
因而说人具有主观能力似乎是句废话。然而我想说的事实却是,短时间内产生的判断、选择和深思熟虑、丝丝入扣的推理、分析一样,都不是主观世界运作的结果,而是人体在生存过程中形成并固化下来的各不相同的道路的反映。一个人能迅速对一个问题形成独立判断,与其说是主观世界的独立和成熟,毋宁说是表明这种生存道路的独立和成熟。
——所有这些差异都是因为主体所处环境不同,形成的认知难免不同。一种认知只适合特定环境下的特定人,人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认知只是为主体并且只是为当前的主体服务,这就是所有认知的局限,也是上述所有差别的原因。
四.语言问题、历史问题与科学问题
1.语言问题
我把作为意识世界交流工具的语言在不同主体使用过程中难以弥合的微妙差别称为语言问题,它很好的体现了意识世界在众多相似之处掩盖下的巨大裂痕。
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言上,一种语言对某些事物的描绘非常丰富,同样的事物在另外一种语言中则显得很贫瘠,对声音、气味的描述,每一种语言都较对颜色的描述贫乏的多……这些使语言在交流过程中无法实现精确。同样一个词语,如“棒棒糖”、“性”、“天堂”等信手拈来的几个词汇在不同年龄段的人中产生的反应也迥然不同。不同阶层、性别、年龄段的人在语言使用与交流上存在类似于各种文化间在语言使用上的差异。这样的差异还可以具体到任意两个人之间,即使他们的差异非常小,但是只要有差异存在,便会反映到对语言的表达和理解上。
尽管语言是作为各个意识世界的最大公约数而得以存在,但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微妙差别却仍然无法被弥合。因为语言是对意识的抽象,并且不是抽象的过程,而是抽象过程的结果;因为任何所谓的理解都是主体对客体的近似,都是以主体自己的方式来进行。
我们说语言是可以交流的或者它能充当交流的工具,或者主观世界之所以能给人制造可以交流的假象,其实是因为在生理结构上有太多的相同之处可以分享。种内的语言交流和种间(如狮子与斑马、狗与鸡、猫与老鼠等)简单的眼神、吼叫等信号刺激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信息的形成和反馈过程。只不过结构越是接近的物种之间,这样的分享也越多越容易。人与狗较与猫相处更容易一些,是因为在进化程度上人与狗更接近。人与蚂蚁无法交流,而蚂蚁之间却能形成复杂的社会。人类的语言是所有种内和种间交流机制中最复杂的,但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这些交流机制间都没有本质的差别。种间交流简单是因为形成基础的简单,导致交流的相关之处太少。而种内交流直至人类语言交流的复杂则是因为相应的形成基础的复杂。
但是尽管语言的基础是大量共同的相关之处,然而彼此的基础之间仍然相互独立,因而据此说语言之间可以交流其实依然是不确切的,尽管语言从总体上看大同小异,彼此的差异却同其形成基础的差异一样不可弥合。语言作为意识世界的产物而成为意识世界互通的工具,实在是一种错觉。
翻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诗就是翻译中丢失的东西。”不仅诗如此,所有的作品尤其是表现意识世界丰富内容的文学作品被翻译之后总是会失去很多神韵。翻译在两种语言之间不可能精确进行,翻译始终无法弥合两种文字间存在的微妙差别,就是因为形成语言的基础之间的差异始终存在。
语言之间存在的即便是最细微的差别也无法通过交流弥合,因为单纯的语言并不能改造形成它的基础,只能反映其形成基础。语言被当成交流的工具只是因为各种语言作为意识被抽象后的结果,在反映对应的形成基础时有大量的共同之处。共同之处如此之多以至给人造成了可以交流的错觉。因而语言与其说是主体用来交流的工具,不如说是用来反映主体的工具。一个追求真理的学者和一个纵情声色的女人之所以没有共同语言,只是因为被反映的彼此之间的共同之处太少,而若特定时期能有共同语言,则只是在该时期在特定问题上有共同之处。同其他时期一样,语言在该时期内的作用同样是反映,而非交流。
2.历史问题
历史是无法被还原的,虽然对历史的研究一直以还原为目标。我把历史无法被还原的这个局限称为历史问题。
历史问题其实是意识在个体性局限之下如何被取舍和解读、严重一点说是如何被扭曲的表现。研究历史的过程必然是有所取舍的,历史被以特定的方式抽象又以特定的方式被还原,因而研究历史的结果必然是有所偏颇的。
人能还原历史吗?不能。人只能抽象历史,只能对历史有所取舍。历史问题的意义在于为现实服务,不同的现实使人对同样的历史有不同的解读。而历史究竟如何?不知道。历史永远是偏颇的。
从封建说起。关于“封建”的详细论述请参阅《书屋》2001年第5期罗建著《糊涂的“封建”》。本段引文未注明出处的皆出自此文,注明出处的也转引自此文。
封建原意“封土建国”:封土地于诸侯,诸侯于所封土地之上建立邦国,受封者听受于封者,定期朝贡并提供劳役赋税,在封土内则享有世袭治权。封建之制行自商周乃自黄帝直至战国时期,以周代为甚(《说文》、《左传•桓公二年》《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史记•二王世家》等均有相关记载)。封建制的崩溃完成于秦,秦废封建、立郡县建立统一的集权制国家。这在《史记•秦始皇本纪》、《汉书》中均有记载。唐柳宗元的《封建论》也明确表述了那个时代对“封建”的看法。历史上的“封建”与今天的“封建”所指实在大异其趣。即便是民国时期陈寅恪、胡适也从不以封建指称秦以后的两千年历史,其他学者如郑振铎、蒋伯潜、蒋祖怡、张荫麟等也在相关论述中表明了相似看法。即便陈独秀、李大钊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也不曾有过“反封建”一说。中国遥远而相对短暂的封建社会确立了泱泱中华延续至今的精神命脉,其文化之繁荣、人性之美盛达到的高度实是之后两千多年的集权社会所不及。
让人痛心的是党争之后,成王在遵循(其实是被教条化和修正了的)*主义根据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划分历史形态的名义下,以集权专制压倒人文精神,以一党之私“竟能轻改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之谱系”。
又如太平天国。在历史教科书中,太平天国被描述为伟大的农*动,然而再看看《书屋》2001年第1期牧惠先生《游民文化与太平军》一文,由其中对太平军的描述将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与全国统一教材对太平军的评价相比,牧惠先生文中所引述的各类史料对太平军的记载让人瞠目结舌、毛骨悚然。读者会很自然的认为这不过是一帮暴民和流寇荒谬乌合的结果,不过是一个潜伏着疾病而又疏于防范的社会一次突然发作的癫痫,它的灰飞烟灭与其说是*的结果,不如说是自取灭亡。甚至毛泽东也认为:“这个阶层是动摇的阶层,……缺乏建设性,破坏有余而建设不足,在参加革命以后,就又成为革命队伍中流寇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来源。”(《毛选》640—641页)此文依据全面翔实的资料描绘出来的太平天国运动根本就和宣扬中的伟大壮烈的农民起义不沾边。并且该文史料丰富、论据充分,与其说是简单的论述,不如说是对大量历史资料的提炼。由此体现出来的客观公正是历史教科书简单而武断的结论根本无法相比的。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对义和团的历史评价上。
3.科学问题
对于个体性局限意识在科学上的表现,读者可以参见《以科学为名义的人的认知的局限性》一文。
五.对精神障碍的误认
作为个体性局限意识的另一个典型例子便是精神病患与常人之间的不可调和。常人对精神病患投以鄙夷或者避之唯恐不及,是因为他们认为精神病患者不可理喻;然而就如正常人的行为方式有章可循一样,精神病患的行为方式同样有深刻全面的历史渊源,因而同样是可以理解的。两种精神世界难以沟通的原因绝不是单纯的主观世界缺少什么能动性(事实上它根本没有能动性),而是精神世界赖以建立的全部基础——从先天遗传因子到后天生活环境——都完全没有共同之处。
如果像从正常人的角度察看正常人的意识世界那样从精神病患的角度察看精神病患的意识世界,则最严重的症状都会像最正常的表现那样可以被完全理解。精神病患之所以被无情的轻视和排斥,并不只是因为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多么的出现病态,而更多的是因为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而导致产生他们这些病态精神世界的生存基础被无情的忽略了。正常人以自己相对正常的生活标准衡量周围的人,这在其他为数众多的正常人中产生共鸣,但是对精神病患而言这样的标准却显得非常不协调。没有多少人真正去关心精神病患的生存状态以及导致精神病症的生存基础,在这样的情况下,常人与精神病患之间难以调和也就不足为奇了。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精神病患对正常社会的理解上。
因为两种意识世界根本就依赖两种几乎完全不同的生存基础建立,所以要求精神病患与正常人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难免不现实。事实上,精神世界的一切冲突都可以归结为特定意识世界对应的生存基础间的冲突,而精神病患与正常人之间的不可调和只是其中表现比较激烈的形式而已。
六.论成功、疾病与犯罪
1.论成功
成功是自然而然的,意识在其中的作用极小。
时常会有人说某某因为选择什么什么机遇或者具有什么什么品质而成功,而同时又有另一些人因为什么什么而失败,在把成功简简单单的看做是特定意识活动的经过之后,甚至成功学俨然成为一门学科并大行其道。
因果在这里再次被混淆了。
悲观的人不仅仅在潦倒时悲观,在腾达时也会悲观;乐观者不但在顺境中乐观,身处逆境同样乐观。就像有人可以被称为“乐观的人”、“悲观的人”一样,可以把有些人称为“成功的人”。这样的人不仅仅在被人们发现了成功之后才是成功的人,他们一直都是走在通向成功的路上的人,亦即他们一直都是成功的。如果他们是大树,那么在还是幼苗时就一直在以将来成为大树的方式生长着,或者更通俗的说,现在他们是杏子而非樱桃或山楂,是因为他们过去也一直是杏子,自小就是杏子。成功的的人从来都是以导致成功的方式生活着,他们本身就是成功的。亦即这个个体本身就是成功的,相应的意识世界不能超出主体发挥作用。
成功或失败都不是主观作用的结果,而是自然而然的。成功者或失败者在其不同寻常的经历中的体验,并不像外人看来的那么强烈。例如创业艰难,但是创业者本人在经历时却并不怎么在意外人看起来的艰难(因为外人看起来艰难,在创业者个人看来则不那么艰难,或者只是看起来才艰难)。又如高强度的体育训练、残酷的战斗经历、无畏的英雄行为等等,很多时候这些东西都被渲染和夸张了。为成功所付出的代价固然多,但是却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多。
成功学之所以大行其道,箴言之类之所以泛滥,就是因为太多的人认为单凭几句话或几本书的激励和指引便能走向理想中的道路,而不知道真正能走向成功之路的人从不真正需要在其他人看来可以帮助成功的外来刺激——成功的人本身就有内在的刺激去激发他不断在既定的路上以既定的方式行进。
看到“Who dares wins”便热血沸腾,不是这句话的作用,而是他从来就在寻找,在酝酿;他一直在模糊之中实践着这句话,只是这句话将他点拨了,将长期隐约存在的观点清晰有力的表达了。
此例主体感受到的激励是他长期无意识实践下遇到实践的吻合良好的意识外化(此处这样的外化表现为励志铭)后的表现。这样的主体本身就容易产生和接受励志铭,但这并非励志铭作用的结果,而是主体本身就是对励志铭的恰当实践。亦即不是励志铭导致主体实践,而是主体实践自然导致产生或吻合励志铭。其他更多情况下实践并不符合励志铭,因而励志铭之类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往往出现,但是不会起到被期待的作用。
同样,所谓教导人成功之类的书往往并不能给读者带来预期的成功。因为读者若不具有成功所需要的禀赋气质而把希望寄托在本本里的几种方法上,无疑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教导如何成功的书固然可以风靡一时,却多是没有什么价值的。须知成功之士本来就是成功的,并不是他们的主观努力使之成功,而是主观并没有感到为成功付出便得到在别人看来是成功的结果了。
真正的成功是走出一条成功的路,而非循着一条成功的路;真正有力的励志铭一定是由自己的生活归纳而出的,而非借用别人的。
成功是一种禀赋,是一种习惯。
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下生活的人自然通向成功,同样是因为成功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在功成名就之后成功人士往往仍然以同样的方式继续着同样的事情。很多一无所有的人生活得心安理得、悠悠哉哉,与此同时很多人士在有一番成就之后依然如患有强迫症一样不懈奋斗,看起来就像真的一无所有。他们这么做并不真是因为那样可以给他们带来成功,而是因为他们必须那么做,不那么做他们就会不安乃至生病。很多有成就的人士并不认为自己是成功的,因为现有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他必然在这条在外人看来是通向成功的路上行进。外人眼里的被羡慕和模仿的促成成功的因素,在本人则往往感觉不到。
因而成功或者失败不是因为主体倾向或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而是置身其中主体必然要选择的道路,是主体自然而然的选择,从而从真实意义上讲也就不是什么选择(因为结果只有后来发生的那一个,并且其实已经早就被决定了,只是经过“选择”它变得清晰了)。很多成功之路在外人眼中是不同寻常的,而成功者本人去走那条道路时则平常不过,犹如其他人走成功道路之外的道路那样水到渠成。从而虽然成功往往伴随着意识世界的某些特点,但是单纯的改造意识却并不能导致成功。因为单纯改变与成功相关的意识则只是舍本逐末、无济于事罢了;而每个人的人生之路又是如此不同,以至作为产物的每个个体的意识世界也迥然相异,所以改变整个意识世界无异于改变导致意识的整个个体一样也不可能。
2.论疾病
对于成功,可以这么说:特定的意识并非导致了人生成败,而是伴随着人生成败。对于健康,意识的作用同样如此。不是不想生病就不会生病,一个人生病,也不是因为他想,而是因为他本身就是病人。
生病的人常听到劝告,你要作息规律、饮食营养、心平气和,如此如此。似乎只要这样做了,身体自然就会康复,似乎作息混乱、营养缺乏、心烦意乱才是疾病的元凶。而实际上,生病的人本来就是一个病人,只是之前没有机会被察觉而已。
生病的人本来就是一个病人,因为作息混乱、营养缺乏、心理纷扰才是他的正常状态。他本身可能就是高度焦虑的,心平气和是不能让他容忍的。他本身可能就是刻薄待己、忘我工作、矢志理想而不甘享受的,过普通人的目光短浅、饱食终日的生活只会让他变得绝望,只有远大理想下的忘我工作和特立独行才会使他心安理得。他一直心安理得的忍受此种生活方式下的痛苦,尽管这种痛苦可能导致未来的疾病和耗竭,他仍然一如既往。因而他一直是在通往疾病和耗竭的路上,生病才是他应有的状态。并且他本身就是一个病人,导致疾病的因素和程度逐渐加重的疾病自始至终伴随着他,当被贴上了病人的标签时疾病引起更主要的关注,但是它们都一直以逐渐加重的方式存在着。
所有的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近视、外伤、感冒、肺结核等所有疾病)不是因为遗传,就是因为性格结构,或者是身体方面的偏好(比如口重,明知食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然而少吃盐带来的痛苦却更难以忍受),或者是突发因素和小概率事件,但是总而言之没有一种因素可以归于主观偏好或者意识上的倾向。
不是因为这个人忧郁、易感、怠于运动而生病,而是因为他的生活、他的基因和生活环境决定他自然而然的忧郁、易感、好静。他生病固然与这些因素有关,但是这些因素以及疾病不是他的意识世界所能左右的。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病人或必然要成为一个病人(如偶发因素),他因此必然生病,他生病才是合乎情理的。
不是什么感冒病毒、结核杆菌、心律不齐、血压过高等让他生病,它们只是压弯骆驼脊背的最后一根稻草;也不是因为什么主观因素如性格内向之类让他生病,因为他必然如此,从而他自然如此。这些所谓导致他生病的因素其实和疾病一样只是结果,是特定的生活和特定的基因让他生病。换言之,他之所以生病,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病人。
健康、成功与否伴随着意识世界相应的活动,但是意识世界也只是伴随而已,它并不是导致这种状况的决定因素。无论健康、成功与否,都并不是因为意识世界很想像这样,而是因为全部生活自然而然的像这样;或者即便意识中可能之所以很想如此,那也是因为机体很想如此,就和人很想吃饭首先并不是因为饭好吃、而是因为不吃饭就不能生存一样。
人人都想着成功与健康,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这实在是因为意识在其中扮演的作用固然未被忽视,却也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以特定方式存在着的每个个体必然伴随着一些可以评比优劣的状况,而这些状况的出现与其说是与意识世界有关,毋宁说是包括了意识器官的整个并非意识的机体的特定存在方式的结果,而意识非但难以决定这些状况,甚而它本身就和这些状况一样,只是相应个体的产物而已。
3.论犯罪
以下将论及犯罪。
首先说明一点,涉及到犯罪的下述分析并不意味着犯罪是可以完全宽恕的。矛盾和冲突必然意味着矛盾或冲突的双方受损,对加害和受害人都如此(这个规则对物理世界和人类社会均适用)。——罪犯因其罪行而受到惩戒是必然而合理的。任何一个社会均有犯罪,因为任何社会都有罪与非罪的标准。任何社会都存在犯罪,正如任何一个人体内都有毒素和垃圾、都有致病细菌和病毒一样。犯罪是一个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对犯罪的遏止和对罪犯的惩戒同样是种必须。
然而罪犯真正的罪名以及促成犯罪的真正原因却远非罪犯具有主观犯罪能力那么简单。
我要说的是,没有人主观上愿意成为一个罪犯,没有一个细菌天生便是对人有害。只是它们不幸处在那种环境中,不幸成为一个群体的敌对面;另一方面,犯罪不可避免,不可能因为一批罪犯不再犯罪而使社会归于纯净。一个社会总是产生犯罪,正如一个人总是携带病菌一样。社会机体的运转必然伴随某种不和谐,因而必然存在犯罪。犯罪这种现象是正常且不可避免的,并非可以主观遏制,它是罪犯的无奈或无意之举而非肆意妄为。
犯罪不可避免,就像一个社会难以避免失业一样(即便存在就业意向、就业能力、充分的职位空缺以及足够的薪酬待遇,但是由于信息不充分以及时空限制,导致充分就业不可能在一个现实社会中出现)。并且,可以认为当失业率低于一定比例(比如4%)时便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相当理想的情况,此时失业率的进一步下降所能反映的问题很可能将不再是积极的。犯罪同样如此。犯罪是一种不调和的表现,而社会的运转必然存在着足以导致犯罪的不调和。
犯罪是包含了罪犯本身的整个社会的过错,决非仅仅是罪犯个人的罪孽。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社会中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一个人因为谋杀而被判死刑,而真正应该受到遣责的是他背后所在的整个社会。最大多数的犯罪产生于不合理的社会,最大多数的罪行源自罪恶包含于其中的社会而非罪恶的灵魂。所谓“强盗无种,荒年自生”,当前中国严重两极分化和激烈的社会变革造就了大量的弱势群体,这是大量所谓罪行的温床。不是生活其中的罪犯的邪恶,而是这个社会整体就孕育着罪恶,它本身就是不端的。与此同时北欧社会犯罪率非常之低,是因为北欧是一个健康的社会,是善的社会;而一个犯罪率居高不下的社会其本身就是恶的。
9•11后美国对恐怖分子的调查结论是:他们的心智完全正常。对人体炸弹、自杀攻击、神风特攻者的研究表明,他们的真实情况和公众想像的格格不入。一种浸润整个生活的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决非简简单单的主观力量所能改变。而事实上,心理活动本身即产生于这种深刻而又巨大的社会环境中并始终被其左右。
有研究证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足以使有些人天生残忍和冷血,而社会对犯罪的标准并没有因人而异的甄别。对杀人犯的心理考察表明,他们绝对不是什么疯子,但是他们确实与常人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别。犯罪很多情况下由罪犯的基因决定,而非罪犯本人灵魂邪恶、道德沦丧、人性灭绝。研究表明拥有XXY染色体的人更容易犯罪,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而生性冷血的人不幸更容易成为这一标准的牺牲品。一个不为人知的狼孩显然无法被社会接受,然而狼孩本身没有过错;同理一个先天继承冷酷基因的人也不应当受到歧视,因为那可以视作某种缺陷、某种残疾。相当一部分罪行对于罪犯本人而言都极其自然、毫无犯罪色彩可言,然而不幸的是除了能够被医学界定的精神病患能幸免于刑罚外,更多罪犯因为是一个具有所谓健全主观能力的人而难免牢狱之灾,而罪名成立的要素之一便是行为人具有足够的主观认知能力。这无疑是一种谬误。
罪犯无论是因为何种原因触犯法律或道义,都表现了一个社会中必然存在的运作不和谐。罪犯天生的环境和基因决定了对他而言可以接受的行为却必须面对其他人的宣判。出于谦逊,可以这么说:在大多数情境下,犯罪并非主观运作的结果,它很少有主观的成份。而纯粹的表述是,犯罪没有主观成份,完全没有。
主观世界是事实上不存在的世界。犹如水生而往下流一样,人生而具有的本性是所谓主观世界不可能自决的。任何犯罪都有客观原因,而且只能是客观原因。任何被贴上罪犯标签的公民都是牺牲品,任何罪行都是一个社会的罪恶的集中体现,而罪犯本人则无法完全代表罪恶。任何一宗罪行都应当由整个社会来反思和承担责任,而不应只由罪犯个人承担。
宣称罪犯因为主观恶意而可以致罪的观点是荒诞的,因为主观世界实在是个替罪羊。一切其他东西是实实在在,只有主观世界虚无飘渺;一切其他东西促成了全部主观世界,而主观世界却往往成为一个独立体被人们去判断,并且它往往成为判断结果的主要依据。罪犯不幸只是整个社会的罪恶的替罪羊,不幸成为全部道貌岸然并且对罪犯拒之千里的大众的公共厕所。而主观世界误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自决的力量又是这样一整个颠倒的根源。
但是当社会存在犯罪或出现新的罪行时,至少我所知道的大部分人大部分举措便是“坚决打击”,这是极其原始的。多数具有立法权和执法权的人大代表和政府官员对为人瞩目的犯罪是一概的慷慨应对,手段却是简单乃至愚蠢。犯罪决非是罪犯故意为之,而是被迫之举,任何一个人都会求生存求维持求发展,因而犯罪不是因为情势逼迫,就是利诱难挡。看起来大快人心的打压无异于舍本逐末。
酷刑和严法实在是一个社会野蛮和无知的象征,因为它把本应由整个社会承担的责任推卸给了一个罪犯。犯罪是由于某种定然存在但决非主观的力量促成的。它绝不是罪犯的残忍、变态抑或贪婪的产物,而是后来成为罪犯的那个人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下的一种必然结果,犯罪的原因并非主观、也是难以主观的。
惩治犯罪犹如治理洪水,应从源头上处理问题,即便在短期内不能解决源头问题,也只能是建设堤坝,让洪水有一个合适的宣泄方向。减少犯罪现象的手段同样不是遏止,而是应当将促使犯罪的力量改变方向。在对罪犯的处理过程中,刑罚只是次要手段,如何建立有效的引导机制把促成犯罪的因素引导到合理的途径上去、以及在更深远的层次上建立一个总体和谐的社会才是应对犯罪的最优手段。
当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上述所有关于犯罪原因的分析,例如罪行因为罪犯的先天基因和成长背景而可以得到部分谅解等,都可以运用于手持“正义”之剑的人们:同样因为先天基因和后天成长背景的缘故,他们必然对犯罪持有目前这种比较肤浅的认识。
……由所有这些“必然”所导致的合理使此处的分析有向黑格尔“存在即为合理”靠拢的倾向(那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对任何哲学上企图突破的尝试也可能是有破坏力的)。然而无论如何,至少我们可以看到,罪犯以及最终惩戒他们的人都并不具有纯粹意义上的被宣称中具有的主观能力。所谓的主观世界发生的一切都是纯粹被动的,甚而看起来作为意识世界对象的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子虚乌有。个体性即局限、决定了意识世界的一切。
七.意识在个体间的隔绝
一个人再怎么善良,若不流露出来则别人无从知晓;而一只笑面虎往往博得人们普遍的好感。为什么表面文章易博得普遍喜欢呢?因为人只能看到表面。人根据表面判断内里,判断的结果不是判断所指向的对象的,而是判断者自己的。所谓交流是根据表征得出的判断,而这些表征又是特定主体特定情况下的流露,又是特定客体特定情况下对他/它的理解,因而无所谓准确与否。
每个人都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每个人对他人的影响都极其有限,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如果说他因为某种事物而改变,那只是因为他的行为方式具有进行此种选择的潜力。
每个人都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人并不能相互理解。自知和他知永远是相互隔阂的。一个人若对其他人的事作出某种评判,那是因为他在此种情况下也会如此;一个人若认为其他人在某种情况下可能如此,那是因为在此种情况下他也可能如此;如果说某人认为他人某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是可以理解的,那是因为在相同情况下他同样会那样去做。
人生可以看作空间中的一条线,偶尔与其他线相交,然而相交的一点仍然属于各自的轨迹。大学期间来自四面八方、原本互不相识的学生相聚在一起,毕业时又如入学前那般离散开来,似乎生活使每个人的世界能有机会相交于一点,而那实际上不过是从侧面看来,不过是外人看来如此。确切的说许多人生不过是如线一样在四年或其他的长度里被放到了一个盒子中。意识是彼此独立、无力且无法交流的,即便是爱情这种强烈的意识也是如此。大多数交往都是肤浅的,即便蜜月期的伴侣仍然也只是两条线看起来缠在了一起,而没有任何一处能做到融合。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可以与他人相交,有的最多只是相似与相近。人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即便是夫妻、父母和同胞的意识世界都无法做到一点点融合,有的只是较其他人比起来更多的相似和相近,而不是相同。
主观世界决不可能有重复,只能有相似。回忆时体验的和当时的体验有明显的差异,犹如燃烧前后的木炭,前者是一块木炭,后者只剩下烧不掉的灰烬。
每个人的主观世界都只能维持在此时此地。
当了二十年学生,一朝走向讲坛,却发现下面的学生是那么的陌生,虽然昨天自己还是学生,但是现在在他们面前仍然束手无策。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定然和小时的大不一样。同样的一个人,在不同的时空下产生的思想已经迥然不同了。围城现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外边的人能看到里边的好,而无法切身体味其中的难言之处;而里面的人全然无法体验外面人所羡慕的风光,却能感受到其中的局限。
任何人对已经过去的事物的回忆都是非常模糊的,即便清晰也恍如隔世。不仅大学四年对于每个毕业生如此,老人对一生的回忆如此,就是任何一个逝去的瞬间——哪怕只有一秒钟——都不再是真实的了。意识难以再现当时的体验,因为时空对于意识是难以逾越的。人的意识世界不仅无法体验未来,也无法回味过去。
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意识世界存在所谓交流吗?不,意识世界不存在交流,而是相互隔绝的。
意识世界之间无法通过交流丰富起来,意识之间也不具有交流的能力(而仅仅是相近的)。所谓的沟通只是在极少数事情的表面发生,或者干脆就是假相。
两代人之间往往难以交流,但是无论使用什么方法,代沟依然普遍存在。事实上,代沟是不可能弥合的。而与此同时,同一代人之所以具有相似的观点,并不是同一代人之间交流的成功,而是成长和生活环境的相似。
意识世界在同一代人之间仍然是陌生和相互隔绝的。所谓的交流如熟悉、理解、感同身受、心心相印、心有灵犀之类只是因为在相同的情况下产生了相似的意识,作为一个结果这仍然需要经由意识(在这种情况下的意识行为确切的说是交流)表现,从而看起来似乎是意识(交流)产生了这样的结果。
八.对个体性局限意识的诸多表现的小结
人定义的世界,一定是人感知中的世界,这个世界和任何其他物种感知的世界迥然不同。 每一种生物都有独特的构造、本能和生存方式,都对共同生活其中的环境有独特的、因而不是全面的体验与反应。同样一个环境中的不同物种都能找到不同的生存方式,获得不同的生存空间。这是因为每一个物种都有自己的世界,任何一种生物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并且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虽然生活在同一宅子内,老鼠与人对宅子的感受与理解截然不同,壁虎、飞蛾、狗对同一个宅子的反应也相互各异。同样一片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人眼中的世界是村庄、农田、道路、乡邻,狗想的却是走过并且撒过尿的地方是否被其他同类的气味覆盖以及那些可能有吃的地方是否还有什么没有被发现的食物,而这一平方公里的土地对飞鸟而言却是许多棵可以歇脚的树木和食物。同样范围的土地提供了不同角度的资源,每种生物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生存着。自然包容万物,是因为自然以它的任何一个方面都足以让一个事物乃至一个物种得到足够的生存资源。也正因为如此,物种之间的世界正如互不相通的生存资源与生存方式一样难以共通。同样一片土地上,人、狗和鸟的世界却是彼此隔绝的。
因而人所理解的世界,只能被人所理解;人所定义的世界,只是人生存其中的世界。而它只是一面。这之外的世界,人无需了解,也不可能了解。人所定义的一切,人的意识对外物的一切反应与反映所形成的结论都足以让人自己信服,但并不是正确的认知,更非真理。人了解人所能了解的,猪了解猪所能了解的。猪不能认知人能够认知的世界,不能和人像人与人之间那样分享情感,是因为它的生存不需要如此,因而不能如此。
人因为同样的原因不能认知人之外的世界。
因而可能是同样一个世界,但是任何一个物种生存其中的世界都是这个可能同样的世界的片面的一部分。
最终我们不知道是否真正存在一个我们定义下的世界,这个世界被我们以我们的方式去感知,同时又能以同样的内容被其他生物以它们的方式去感知。即使存在这样一个世界,它也被无数生物以各自的方式定义,而其中一种,是人的世界,是人感受到的世界。它只用来说服人,而不反映真理;它只是人的肉体形成的意识世界加工后形成的结论,同人生活其中的片面世界一样,也只是片面的结论。
种内个体意识间的隔阂表现与种间隔阂类似。
不但由于各自生存其中的世界的彼此独立而在物种之间存在意识的鸿沟,人作为一个物种只能生活在人的世界里;而且物种内意识相互也不可逾越:作为个体的人与其他人因为先天基因和后天养成的不同而产生的结构、本能与生存方式的差异虽然比较微弱,但就性质而言却无异于自然界里物种之间的差异,不同人之间的世界同样彼此独立,人的意识世界之间也存在与种间意识世界之间类似的鸿沟,其意识世界之间同样是相互隔绝的。
总而言之,意识的个体差异、语言与翻译问题、历史问题、科学问题以及在主观能动性、成功、疾病、犯罪等诸多现象上的认识误区乃至意识在个体间的隔绝等诸多意识局限性的表现都无一例外的表明了意识世界的边界:个体。意识无法逾越对应的个体,作为一个个体的局限体现了对应意识世界的全部局限。
意识囿于个体的原因
意识囿于个体的原因
一.大树模型
二.意识与抽象及抽象过程的个体基础
三.由意识生理色彩体现的个体在局限意识中的决定作用
一.大树模型
1.
可以把一个人的意识世界看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意识世界中的每一个念头、每一次冲动和表现意识世界的每一句话、每一种习惯都可以看作是这株大树的一片片叶子。每个念头、冲动、话语、习惯似乎游离不定、变化不居,但正如风中的树叶虽然随风摇曳却始终只能局限在一个范围内一样,意识的每个细节虽然难以捉摸,却始终局限在一个变化区间内活动。对于每一片树叶来说,决定这个范围的是叶柄、枝蔓、主干,而对于意识世界的每一个细节,决定它们的则是相应的先天基因、思维方式、生活习惯。
叶子虽然数目繁多、难以计数,但是每一片叶子都有柄可循、有枝可依;每片叶子出现在不同的位置、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如此纷繁芜杂,却并非是偶然。叶子出现的精确位置难以捉摸,但每片叶子所处的范围却可以确定;整体上看叶子纷繁芜杂、无章可循,然而考察其中的每一分子,却又可以从容的去把握。叶子都是被决定的。之所以只能呈现出目前的状态,是因为其叶柄固定于此处,而枝条也刚好生长发育到相应的成熟程度,进一步讲这又是因为更早期更主要的枝条向目前的位置延伸。……由此可以追溯到这棵参天大树的幼苗时期和萌发这个生命的种子,以至形成这粒种子的遗传物质。是一粒经过无数次细胞分裂的种子长成了现在繁茂的大树,是早先的每一次分裂决定了树干、枝条以至每一片树叶可以呈现的状态。
对于意识来说,虽然每一个意识的细节都捉摸不定,但是同树叶一样,它能呈现出来的状态都是被决定了的。虽然意识世界的整体就如一棵参天大树一样复杂且充满变动,然而意识世界的整体和每一个部分乃至最难以捉摸的每一个细节,也都如那棵大树和它的每一根枝干乃至每一片树叶一样:虽然仍然无法确定每一瞬间的精确状态,却可以确定无数瞬间出现的无数状态的总体情形。犹如电子绕原子核的高速运转,虽然每一瞬间的位置不可预知,但在所有瞬间电子出现的位置的集合却是层次清晰可以预知的。*
[脚注]*这是量子世界测不准原理在宏观世界的表现吗?我无力以足够的物理学知识回答这个疑问,但我认为宏观世界的规则只是微观世界的规则在宏观范围上的外化,即便对宇宙力学同样如此。目前微观世界尚有很多相对而言极不明显的规律和现象被忽略,并且对于微观世界的了解也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但正是这些被忽略或仍处未知状态的规律可以充当联结微观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桥梁,解释宏观乃至宇宙的未解之谜。也正只有对微观世界作艰难但却非常必要的探索,才能弥合宏观物理与微观物理的裂痕,达到无数理论物理学家梦想的物理学理论的统一。
意识无论多么诡秘、游移,却始终无法摆脱“枝干”——基因构成、思维方式、性格秉赋,从主体自身的角度来看尤其如此。意识的每一个细节——如瞬间出现的念头、随口一说的话语、冲动、下意识的举手投足,甚至深思熟虑后的行动、艰苦脑力劳动后的结论——其实都如每一片叶子一样,它们能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都是早先就被决定了的。就个体而言,最终决定叶子的是早期的幼苗乃至种子,而最终决定个体意识的则是该个体的初始形态。这样的初始形态可以认为是一个人的童年,也可以认为是一个胚胎,更可以认为是形成胚胎的遗传物质。
意识的每一个细节和大树的每一片叶子一样,都是被决定并且可以被追溯的。你所说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转瞬即逝的念头,都可以追溯到你的童年、幼年乃至你还是一个胚胎、一个受精卵时。是形成生命的遗传物质、以及这些物质在日后按照程序运作的轨迹,决定了一个生命及其意识的每一个细节在各个阶段能够表现出来的状态。
当然,大树当前呈现出的状态并非它当前能呈现出的状态。决定后者的是先天因素,在考虑因素难以预知但必须考虑后天因素的情况下主体的状态将是一个范围,是可能性的组合。而决定前者的是先天因素与特定后天因素的结合,在此情况下主体的状态已经是特定的现实,是必然性的体现。尽管能够表现出来的状态与实际状态并不精确符合,但它却是实际状态的阈限所在。肥沃的土壤作为特定的外部条件都有利于乔木和灌木的生长,但二者在相同外部条件下的生长却不能趋同。
并且如同一棵树木一样——红杉的树种必然将发育成一株大树,而樱桃的树种则无论如何也不会高大;乔木的幼苗不会长成灌木,牡丹的种子也不会发育成勺药——意识世界,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性格秉赋,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它们都早就被先天决定了。因而尽管意识世界的纷繁芜杂、灵动多变,令人眼花缭乱、望而生畏,却仍有据可考、有章可循。意识世界流露出来的似乎不可捉摸的每一个细节,都如那风中摇曳的叶子一样,是被决定的、必然的。
2.
当一个人身患绝症或犯下牢狱之灾时,我们往往把原因归咎为不良的习惯、性格上的弱点;而对于成功人士,我们同样倾向于好运气、勤奋、聪明之类。实际情况往往远非如此。当你觉察到一个人的异常时,那异常往往不是被觉察到的那么简单,有如当你被失眠困扰多年时,问题往往不只是失眠一个。
其实这些灾祸抑或成就乃至人生中所有的非常之处都不过是片叶子,它们是特定的种子在相应外部条件下的自然而然的结果。当我们在努力寻找其不同寻常的原因时,忘了当事人其实都是在和我们相似的生活着,我们更忘了不仅仅是在幸运与不幸上某些人显得突出,而是在相似的生活中他们的每一个细节都显得与众不同。
是生活,更确切的说是他们这些个体自身就与众不同,因而能在相似的环境下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成功、疾病或其他一切突出的个体差异不过是最让人注意的一片叶子。但是也只是一片叶子而已。同时伴生的还有其他无数片不那么引人注目但是同样必然的叶子,它们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与众不同的人。
因而一个饱受失眠折磨的人,他往往同时受到神经衰弱、抑郁、焦虑的困扰;而且现在的失眠很有可能是从某次精神创伤之后开始;而这又很有可能是从父母那里继承了耐受力较低的潜藏了缺陷的基因导致。当一个人表现出疑病症时,他也不只是一个疑病症患者,该注意到的是他是否还有精神分裂、抑郁、自卑等症状;而且在考察这些症状时,更应该注意到病患长期以来是否生活在一个紧张单调、缺乏人情、充满敌意的环境里,病患性格的养成是否和父母过度的保护以及错误的引导有关联;甚至首先应当考虑其家族是否有精神病史,因为亲子遗传甚至隔代遗传就可以轻松的解释某些严重的精神疾病。
吸毒成瘾的人的大脑存在着和吸毒有关的缺陷,行为的某种不正常(比如亢奋、*)也往往是整体精神异常的一个局部表现,有些人生性贪吃、嗜酒,某些疾病可以追溯到克隆或剖腹产等出生方式,有些人生而性情凶残以至对别人而言微小的刺激也会令其成为凶手……很多人因为吸烟导致的疾病而死,但是127岁的法国人瑞,每天几十只烟连续抽了几十年。正常人很难安然的像爱因斯坦那样的生活,而对于爱因斯坦,外人看来的单纯、叛逆、执著却都是他不可或缺的才具。
简言之,我们通常能够觉察到的特殊个体的意识世界的与众不同,往往是因为被注意而被放大了。而所有突兀的、令人惊叹的非常之处——科学巨匠、精神病患、罪犯等等等等——放在本人的身上时,不过是普通的一片叶子,是与其他叶子一样相互关联、自然而然。而众人之所以惊叹于这些非常之处,实在是忽略了一个最简单的事实:如果他们是那种能长出让人惊叹的叶子的树,那么长出那样的叶子又有什么可以奇怪的呢?
不仅不同外部环境下不同个体会有不同的表现,或者同样的外部环境对于不同个体的意识世界也将导致不同的结果,与此同时,意识世界间的相似的表现往往需要由不同的外部环境形成。志同道合,但是促成共同信念的原因却是多种多样的;利益出发点各不相同,但是利益诉求却可以一致。不同个体之间相似意识的活动仍然是由于意识世界的归属各不相同。因为不同个体的意识世界间的差异并非局限在单纯的后天因素的变化范围内,而是局限在以个体差异为核心的后天因素发生变化的范围内。用大树作比较说明就是:由于生长背景的不同,同样一股风对不同的叶子会造成不同的效果;而同样由于生长背景的不同,不同的风也可以对不同的树叶造成同样的效果。
将这些结论应用于不同个体的全部意识世界之间:不仅仅是不同人生中的非常之处,就是不同人生中一切相同或不同的现象都可以归结为从属于不同个体这个原因,这就如不同大树上不同叶子的不同或相同姿态都可以归结为从属于不同个体一样。
所以说尽管你和父母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好多年,但是你仍能强烈的体验到代沟;你和同学、同事做着相似的事、过着大同小异的生活,但是你和他们仍然有很多差异之处不可理解甚至根本无法沟通。因为你和他们的意识世界本来就不是同一棵树上的,又如何能要求在同一阵风中以相同的姿态去应对呢?
而当你看到某位朋友的习惯是那么不可思议却总是一以贯之,或在看到漂亮女子时你总会眼前一亮,遇到相似的景致总会触发你相似的情愫,等等等等。这些时候你或许会惊异于事情为什么总会如此,或许也总会为自己或别人的习惯或不断涌现的一些念头而苦恼或喜悦。但是请你不要奇怪,那不过是同一棵树上同样的一片叶子,遇到了相似的一股风,而以似曾相识的姿态摇曳……
二.意识与抽象及抽象过程的个体基础
1.
意识源于对知觉的抽象。
当处于强烈的刺激下或神经高度兴奋时,如遇到危机、高度专注、畅享快乐,人的意识集中于一点,而同时外界的其他信息便被相对忽略了。情急之下人或者手忙脚乱、或者急中生智、或者奋不顾身去的应对,但在事后回忆时却往往只有那些可怕的瞬间清晰的浮现,而对于其他细节则模糊了。这是因为在意识对知觉的抽象作用下,危机成了意识世界的核心。高度专注时人们也常常忘记时间、闹出一些笑话,有人忘记穿外衣就去上班,甚至小便后忘了拉链……
不止在紧急的或高度兴奋的情况下意识抽象于知觉(这些情况下抽象往往表现得非常明显),任何普通的意识同样也源于对知觉的抽象。任意一个环境下可以被知觉捕获的外界信息都有机会被意识到从而成为意识的一部分,但被意识到的只能是知觉可以捕获的信息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成为意识来源的信息都是特定的、被简化的。我们首先关注敏感的、感兴趣的。
在繁忙的马路上,红灯更容易为人察觉;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特别的人更容易映入眼帘。我们的视野不受限制,但进入眼中的信息是被提炼后形成的很多个点、要素和标志物。比如在屋内随意的眨一下眼再回忆见过的信息,出现在脑海的可能是台灯、门、家俱、四壁、墙角,细节却无法被回忆起来。而在这很多个点、要素和标志物中,若要有目的的去关注,则同时只能有一个成为焦点。同样的道理,所有声音都引起鼓膜的振动,但我们并不能听到所有声音,成为意识一部分的声音更只能是我们关注的或对其敏感的。隔壁电视里的声音或屋外的犬吠首先进入耳中,而外边的雨下了好几分钟可能才被意识到。当我们拿起一杯水,首先感觉到的往往是水的温度,而非玻璃杯的质地。当和别人交谈时,我们可能会对具体内容心不在焉,对其中的语气语调更毫无知觉,但是当出现一个关键的引起兴趣的词汇,便会立即唤起我们的注意,直接进入意识。同样,尽管呈现于所有读者面前的同是一部《红楼梦》,但是道家看到淫,才子却看到缠绵……
《个体性局限意识的诸多表现》中的所有事例,都可以归结为意识对知觉原料的抽象。
尽管我们同时面对所有外界刺激,但是永远只有一部分刺激被意识到。意识只能是对知觉内容的抽象,意识形成的过程同时也是知觉被抽象的过程。
2.
与此同时,意识的表达建立在抽象意识的基础上。
表情、言语等都是对当下意识世界的提炼,它们将意识世界丰富的内容简化,从而成为一种能够被接收的可以传达的信息。
例如你听到她对一个人的评价——“他挺好的”,这无疑是句对她的意识世界高度概括的话。若让她说出具体的好来,她会继续说他“聪明、成熟、智慧、稳重、进取……”,但其中的每个优点无疑也是对对应意识世界的高度概括。因为使她得出“聪明”这个评价的是很多事例刺激的结果,并且在说出“聪明”这个词时她脑海中也很可能已经浮现出最能佐证这个评价的事例,但是在表达时,丰富的意识世界只被抽象出“聪明”这个词。若是她继续对这个评价意犹未尽,则可能再详细的叙说一番,甚至添枝加叶,但是无论如何表达,始终只能是对意识世界的提炼。如果对此还不满足,用一本书甚至用一部历史去反映一个人,也并不能将真实全部反应出来。《牛虻》、《圣经》等等,任何一部传记、任何一本书,乃至任何一件作品,都可以说是对作者相关的丰富的意识世界的抽象。
你皱了一下眉头,似乎由此反映了什么意识,但是这一表情只能是对意识的抽象。没有其他信息支持,外人很难知道是什么让你皱眉,或者你的朋友知道这是由于憎恶,但却无从知道你憎恶的强烈程度以及你在此不平静的心态下闪现的种种念头。但是即便意识世界躁动不安,你所能表达出来的也只是皱一下眉而已。
真正灵动的意识世界是言语、表情传达不尽的,也是意识的任何表达方式无法精确表达的。意识世界连续且变动不居、如詹姆斯所说的那样流淌着。如果将之比喻为一幅真实的图画,对意识世界的表达则只能是用数量有限的像素来进行,粗糙的一言以蔽之的表达可能是256•256,而精妙的表达可能是1024•1024。但是无论多么精细,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并不精细的像素点拼接而成。
意识世界的表达和表达方式,例如科学、语言、表情、文学、艺术、宗教、法律等等,无一例外的都是意识世界的抽象和抽象方式,无一例外的都建立在对相应意识世界的抽象上。如果说文学、艺术、宗教、法律常常引起不同的解读以至极大的争议,那是因为对意识世界的抽象还比较粗糙,未能足够精妙的被所有人精确理解。而科学乃至其他一切文明现象,无疑都是建立在对意识世界的抽象表达之上。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相当部分建立在理想实验的基础上,而排除干扰因素获得表象覆盖下的规律正是抽象的表现。全部数学都是意识被抽象的结果,即使是最简单的点、线、面也是意识抽象过后的产物。绘画、音乐、雕塑等艺术形式以各种丰富的途径表达人们的内心和思想,成为人类共同的语言。而语言、科学符号等一切可以高度流传和继承的文明成果,正是意识世界被历经长期修正从而非常恰当的抽象的结果。
可以说,意识世界的任何表达都是抽象意识的结果,这一过程中意识世界与主题无关的枝节被忽略,而与主题相关的则被简化。也只有经由语言、文字、表情、科学符号等表达工具的抽象,意识世界才能为人所知,才能被接受、被继承。你的内心纵有万般痛苦,如果你不通过各种途径表达出来,则即便是养育你的父母用十年时间也觉察不出;而如果一个民族没有文字,则它的文明同样行之不远。
3.
意识的形成与表达分别建立在对知觉来源和意识自身的抽象上,然而无论是形成过程中的抽象还是表达过程中的抽象,其具体的过程都是由相应个体来决定。对于同一个刺激,男人与女人形成的意识就不相同,而对相似的意识,各色人等的表达同样不同。放入大树模型中表达,就是同样的生长环境下不同种类的树木依然长出不同的叶子,而即便有些不同树上的叶子极为相似,遇到同样一股风,其摇曳的姿态依然不同。
每个特定个体都对应着特定的抽象方式,意识的形成过程和表达过程和每个对应个体一样,都各不相同。并且,意识形成和表达过程中的抽象方式完全是由对应个体所决定,是特定的。个体是相应意识经由抽象而形成和表达的基础。意识世界间的交流都必须以个体为单位。例如A、B间对话,A传达的信息是以A的抽象方式对A的意识世界的抽象;对于B来说,作为抽象结果的A传达的信息——而非作为其抽象的基础的A的意识世界——才是形成意识的知觉来源;而作为知觉来源的A传达的信息即A的意识世界的抽象结果,还必须经由B的特定抽象方式抽象,才能正式成为B 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个体的意识经由一种抽象而被表达,表达的结果又被另一个个体作为原料,并经由另一种抽象而形成另一个个体的意识。意识世界的各种交流,如表情、语言、文字等等,其过程都大致如此。
由于抽象的存在,在交流的过程中意识世界始终无法被精确表达,更无法在另一个个体中复制。因而即便是与一起生活多年的亲人交谈,对话中仍然难免许多补充和解释;向朋友费尽口舌的介绍一个东西,对方可能仍然似懂非懂,“百闻不如一见”,因为他只是没有能亲自看一眼;内心强烈的爱恨情仇被表达出来之后,引起的反应只是淡淡的点头,因为对方没有同样的处境;而与一个陌生人交谈,则需要找到共同关心或熟悉的话题才可以,否则难免像鸡鸭对话。
意识世界经由两种不同而又彼此隔绝的方式抽象,一个意识世界的内容在成为另一个意识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后往往已经面目全非,沟通困难也就随之而来了。当然,你可能会说人群看上去通常都是井然有序、沟通良好的,意识世界怎么看也不像是彼此独立的啊!那你去看看那些挨着生长的树木吧。它们的枝叶看起来连成一片,如果不看树干甚至分不清是哪一棵树上的,但是尽管如此,一片叶子永远都只能属于一棵树,也永远只能在一棵树上摇曳。彼此独立的意识世界就像一片树林中的每一棵树一样,看起来连成一片,但事实上只是挨得太近。不是彼此真的能够相通,而是共同之处太多,给人以连成一片的假相罢了。真实的、鲜活的意识世界永远无法跨越两道抽象而被精确传递,个体是意识世界经由抽象形成和表达的基础。个体,也只有个体,才始终是其意识世界的安栖地。
三.由意识生理色彩体现的个体在局限意识中的决定作用
1.
客观决定主观,肉体决定精神,生理决定心理。意识可以被归结为无意识,是无意识海洋的朵朵浪花;但意识最终可以归结为生理经验,归结为一种生理现象。意识是对生理经验的复述,它的作用在于合理化无意识,对生理经验作是非曲直的判断,进而更好的维护作为生理个体而存在的意识主体的存在。道德作为意识世界的产物之一,即便较为高级,它同样是从对生理经验的是非曲直的判断而来,它的作用同样是维护道德主体的既有存在。意识在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相同物种的个体之间都有明显的差异,但在先天的生理色彩和维护主体存在的作用上,从原始的感知到高级的道德都没有不同。而对于人类特有的真理、科学,二者作为意识的表现,同样以生理经验和维护主体既有存在为来源和使命。
意识的生理色彩根深蒂固,全部意识世界都有对应的生理活动,并且全部意识世界都围绕作为生理存在的主体的生理需要而展开。即使一个人主观高度能动、崇尚精神以至蔑视肉体、认为心理世界极端复杂以至需要独立研究,活跃的意识世界也同样离不开特定的作为生理存在的个体。是作为生理存在的个体在生理上某一方面的与众不同导致了意识世界的高度活跃,并且意识世界也只有以这种强度的活跃才能满足对应个体生理活动的需要。
全部意识世界的作用在于、也只在于维护对应个体的既有存在,在这一点上个体的全部功能都是一致的。因而意识世界的局限决定于个体维护既有存在的需要,并且也只决定于这样的需要。真理、科学等意识的高级形态的局限同样由此被决定。作为意识主体的个体以生理的而非意识的形式存在,亦即只有物理意义,而不具有道德意义,因而作为个体功能之一的意识只应具有附属于个体的生理色彩,而不具独立于个体的心理色彩。
2.
意识无法单凭自身来感知其他意识世界,人无法逾越自己的世界。所谓交流是自己与自己的交流,是作为生理存在的意识主体与其相关的外部环境条件的交流,而非意识世界之间的交流。任一个体的意识世界对于任何其他个体的意识世界而言都是片断,因为任一意识世界对于任何其他意识世界而言都只是与意识主体相关的外部环境条件的一个微小环节而已。
意识服务并受限于作为生理存在的个体,并且意识也只服务从而也只受限于个体。在此情况下意识世界之间无法交流,通过抽象被表达工具传递的意识世界同样无法与它企图面对的意识世界展开交流。每一个个体的意识世界与个体本身一样,都是相互独立的。每个意识世界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真理。而科学之所以被大多数意识世界认可,是因为在最基本的抽象上,各自独立的意识世界分享了很多相似之处。太多的意识世界在科学上交织到了一起,使人类意识在科学上有许多共同的语言。但这些共同语言也只局限于人类之中,并且更重要的是,个体意识世界相互之间的共同之处并不意味着彼此关联,彼此关联只是不同个体相互独立的意识世界间存在较多的共同之处从而给人制造的假象而已。
意识世界的界限是意识世界之所依赖的相应的主体,因为主体的意识源自并且依赖于主体的生理经验。每个个体都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无法逾越这一界限,因为每个个体所具有的最高使命是维持既有存在、维持并扩张生命力。
人天生并不具有意识世界,意识世界是作为生理存在的个体发展到一定复杂程度的产物。彼此独立、各不相同的个体生活于各自独立且不同的客观世界里,而意识世界则是这些建立于生理差别之上的无数纷繁芜杂的客观世界间的填充物。
人生而如同一张白纸,意识世界是在对应个体生理基础发育和外界环境导向之下形成的。意识世界的萌生则只需要生理基础。甚至意识本身是否存在仍然值得怀疑。如果存在单纯的意识,则是外在的、客观的、生理的个体单向的造就了内在的、主观的、心理的意识,而并不存在意识对其纯粹生理意义上的主体的反作用。意识世界的存在从这一角度上看是一种假设,是用玄妙的、不可捉摸的、类似于宗教教义下的超现实世界去代替真实然而至今无法真正把握的生理活动。
意识不是由真理和科学决定,而是真理、客观、科学、理性之类只能被意识决定。意识只能是对生理经验的复述,而无法超出生理经验的范围。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积非成是,即便是典型*国家在公意面前,至高无上的法律也被忽略。一个因先天基因缺陷或信仰不同而导致犯罪的人,很难想像一直提倡宽容的意识会在对应主体切身利益受损的情况下还能无动于衷。意识甚至可以意识到自身的局限,然而却始终无法改变这样的局限。因而多数人*少数人虽被诟病,然而却无可避免的广泛存在。
意识对于个体似乎至关重要,然而其实又微不足道——它无论如何都完全受制于主体的生理活动,它本身就是生理活动的产物,并且它无论如何也逾越不出作为一个生理存在的个体的范畴。
3.
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识,最终都可以归结为潜意识,并且,事实上,它们本身都是潜意识。看来可控的主观自觉/自决的意识,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仍然是潜意识。
但是潜意识又从何而来呢?
CCTV曾经做过一档挑战极限的节目,大致内容是让受试者在基本生理需求如睡眠、饮食、光线得到满足的一个与外界隔绝的房间里生活尽可能长的时间,以考察受试者耐受感觉剥夺的极限。受试者往往充满自信的参与节目,但是又很快败下阵来。很显然,意识世界也必须运转,必须受到外界的刺激。它习惯于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它具有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结构。在试验状态里,意识世界无法受到足够的刺激,因而紊乱并最终让人几乎崩溃。
能量追求释放,意识器官追求生理能力的行使。因而意识世界的运行与其说是建立在客观经验和主观运作之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生理基础之上,是纯粹的生理能力和现象,没有任何玄妙的“主观”色彩。
以爱情为例。爱情被公认为是意识世界的活动,但是它不能改变什么。门当户对、背景相似、志趣相投的爱情才更有可能存续。把爱情一针见血的归于性打破了人们烘托出来的美好神话,被人拒斥。然而爱情事实上就是性。爱情的寿命只有十数个月,是因为激情燃尽。美满的夫妻更多的是把对方当作最好的朋友,而非情爱的对象。温莎公爵夫妇的爱情故事在艺术的渲染下感人至深,然而他们事实上幸福吗?他们故作那王位换来的幸福。其实王位也没有换来幸福。心理是建立在生理的基础上,爱情源于并决定于性。浮华尽去之后,维持两个人的是友情,此时志趣是否相投等因素便占据主导了。
另外,感官实际传递的信息对大脑(意识)的影响(通过脑波表现)与想象该信息而感官不参与时对大脑的影响是一样的。例如根据实验,每天定时定量的实际练习投篮并作出总结(并非单纯的意识过程)与在大脑中想象练习投篮并作出总结效果相差无几(单纯的意识过程),且都比训练但不总结要强的多。
意识只是附庸,从属于生理,从属于生理意义上的个体。
意识世界也永远难以摆脱肉体的桎梏,而并不像它被宣称的那样自由。
一个人的主观世界更取决于他的生理基础,主观取决于客观,心理取决于生理。
心理活动变化万千、多种多样,并不是人的某种不可捉摸的抽象的优越,而是具体的可归结的优越。一种是经历过多种多样的环境而带来的经验,另一种则是大脑的生理结构的优越。
心理活动为人所感知并不代表它的客观存在,因为人感知的并非总是存在。心理活动更可能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生物电流,是极其纷繁芜杂然而又井然有序的生理活动。它是大脑的机能、大脑的思考,正如人的胳膊绷紧肌肉一样,是一种正常的客观生理活动。
心理学必然在解决了大脑工作的秘密、在思维记忆等过程被人破解之后才能得到真正突破性进展,否则就只能耽于思辨而裹足不前,陷于派系林立、争吵不休的因顿之中。而且时至今日,心理学在其发展道路上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是人对心理世界的生理基础的认知的结果。心理学最终必然是一门自然科学。虽然如今的一些心理学家不愿承认这一点,但是心理学的重大突破必然只能建立在相应领域的生理科学的进步之上。
意识世界最终是机械的
意识世界最终是机械的
一.对主观能动性的否定
二.经由个体局限表现的意识世界的机械色彩
三.关于意识物理属性的猜想
一.对主观能动性的否定
1.
这里所讲的客观,并非主客二分下的客观,而是被主观包含和定义的客观。这里所讲的客观决定主观,是主观中的客观因素决定主观中的其他因素,亦即这里的主观是狭义上的主观。
昆虫如蟑螂在用腿行走时可以以惊人的速度(甚至和在平坦的地面行走的速度相同)通过非常复杂的地形,以至它的大脑根本不能如此快的反应。而研究的结果另人吃惊:蟑螂在运动时根本不需要大脑控制其腿的动作。
蟑螂可以被看作一种精密的机械。人呢,走路时的动作需要意识参与吗?
另外,麻木是怎么回事?人在疲劳时工作,往往只有身体的一部分参与工作,而其他部分同时进入休眠状态;在咀嚼、行走等等动作进行时,我们可以做其他的事情而不用关心这些动作,那么这些不被关心的动作有意识参与吗?可以看作机械运动吗?
一个人生活的大部分内容,意识参与其中吗?譬如感到饥饿便立即想到吃饭,觉得内急便立即找手纸上厕所,甚至起床后的洗漱、早饭、上班、工作、下班……这些有意识参与吗?没有。看似有意识参与,实际上绝大部分我们都是极其自然以至感觉不到的做了这些事情。
回到家,第一件事便是拿起书朝床上躺下便看,那么这个过程是在意识指导下完成的吗?不是。看似主动实则被动。所有“兴冲冲的”、“鬼使神差的”、“也不知道怎么的”等等都是如此。
没有意识参与,没有主观能动性。看似有意识的事情,实则没有意识参与。
高等动物的神经活动及意识世界看起来复杂,其实却很简单。基本规律是相同的。人的意识世界难以考察,不是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说法只是一种搪塞,类似于敷衍的解释,对于大众来说则是欺骗),而是因为意识器官的难以考察。
我们所做的一切似乎有意识参与其中的事情,其实都不存在选择、判断、分析之类的过程。“主观能动性”毋宁说是生物趋利避害、维持自身存在的又一表现。在每一个时刻里,意识都有其影子,但是也只是影子而已。任何一件事情,我们之所以那样去做,并且做的各不相同,并不是因为意识作用的结果,也并非由于主观能动性,而纯粹是由于那时我们必然要做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选择,除去这些选择,人们别无选择。
2.
“1941年2月,尼尔对首相说:‘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我们坚信,曾是日本人者永远是日本人。’他含蓄的表述了一种信念:诸如背信弃义和欺骗等可以感知的民族特性具有遗传性”。Once a Jap,always a Jap。曾是日本人者,永远是日本人。
人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如果他不能改变,那说明他所处的环境还未曾改变;如果他改变了,那么说明他具有改变的潜质,他的秉性中即具有改变的冗余。但是改变并不能说明他具有主动选择的能力,也不能说明他受环境所决定的主观世界能改变受外界世界裁决的命运。
一个民族或一个人之所以具有相应的独特的秉性,乃不是因为他们的自觉或自决,而是因为自始至终的所有外部因素所致。一切的一切远非表面所说的主观自由选择,而是先天的注定,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物种都无法改变这一点。据说能自我改变、具有主观自觉气质的只有人这一特殊的动物,然而可悲的是人太渺小了。相形于宇宙,人更像是绕着原子核运转的渺小的电子,我们称那种运转为“自觉”。
物有秉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主观世界不是能作出自决与自觉的世界,它只是不能自觉/自决的生理功能的反映。人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主观世界更可以说是一个臆造出来的世界,不存在所谓的主观世界。
意识是种生理活动,更深意义上讲它体现的是生物体的应激性,而应激性本身不具备主观自决和自觉的能力,它只是对应个体的许多功能之一,为对应个体服务。因而意识的界限只是个体的生理基础和个体依靠其生理基础所感知到的外部环境。意识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个巨大局限下只能是表面上的。意识因其较大的灵活性而给人造成具有主动性的假象,就如一台超级计算机因为能和世界冠军对弈而给人造成它拥有智力和主观能动性的假象一样。意识本身不具有自主能力,甚至其本身是否存在都值得怀疑。
所谓的主观能动性至少是以客观的生理活动为基础,在意识之迷解开之前,承认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远比宣扬它的“主观能动性”更要切近实际。就如计算机的用途纷繁芜杂,而过程可以归结为对1和0进行反复演算一样,意识世界最终将被证明是某种简单活动的复杂化。
并且和所有其他生理活动一样,意识活动(假如存在的话)遵循相同的最高法则——趋向使主体维护其既有良好。无论意识世界是否存在,是否只是因为其无限复杂而成为一个事实上被臆造出的世界,在这样的最高法则作用下,作为主体生理功能之一的意识只能是维护主体既有良好这一使命的被动执行者,而意识的所谓主观能动性并不存在。
3.
老年人在新环境新问题面前明显缺乏灵活性,他们所适应的环境往往已经不是主流,那么所谓的主观能动性在老年群体中跑到哪里了呢?青壮年具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并不代表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而是表明他们的人格结构尚未完全成熟,与老年人只能在已经固定的人格结构所敞开的范围内接受事物比较,他们的人格结构还比较模糊。这种能力并非主观能力,而是基于生理的能力。
年少的人往往能比较轻松的改变认知,但是这种能力并非主观能力。主观世界的成熟是预设的决定主观世界未来的模板的成熟,而非主观能力的成熟。所谓主观能力是极其抽象、言之凿凿然而却全然不存在。意识能力其实是决定意识的模板的能力,这种模板在人生刚开始便由基因决定了自身以及自身能够调整的范围,而又在日后的生活环境中不断在能够调整的范围内修改。所谓主观能力是不存在的,因为主观能力只是这种模板下的产品,只是更为深刻的力量的影子。
追本溯源,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下来了。所谓“三岁看到老”,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同意,一个人在八十岁时的人格、看世界的方法、思考和行为方式同他十八岁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一个人在年轻时逐渐定型的人格又和幼年时期的塑造密切相关。看着一个年轻人而回忆他小的时候,一定会发现很多小时候的影子。年轻的父母看着懵懂无知的幼儿现在的一举一动,都自然而然的想到由此而导致的他们的将来。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也认为,人格的成熟最晚在十二岁就完成了。
因而意识世界在年老时期的僵化完全可以理解。基于这些早已成熟的人格而对某些事情形成一些简单的看法是十分轻松的,基本的思考方式和价值理念如行云流水一般从童年带到青年、中年直至晚年。意识世界看似主观运作,实则却是全然被动的。它的运作方式和基点早在儿时便被决定了。因而所谓的主观判断、选择、决定之类的意识行为,只是一个延续,是很早就具雏形的观点在具体的新的环境下的表现,并且在相同的情境之下的不同表现的形成机理也是如同基本的价值观一样早就形成了。
意识世界发生的一切与其说是有意识的,不如说是无意识的。所谓理性、思考、判断、推理、研究之类与其说是主体的意识主动为之,不如说是生理器官生理活动的自行释放。是生理器官活动的自然表现,而不存在什么意识或主观能动性。对意识和主动性的自觉/自决同样是意识器官生理功能的表现之一,而绝不带有“意识”或者“主观”色彩。所谓意识其实是不存在的。
4.
人们总是认为单纯的主观活动便能改变很多事情,产生某种结果,人类的很大一部分优越感来源于自认为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认知、思考和进行大量复杂脑力劳动的能力,具有认知复杂事物、进行深入交流的能力。世界的秘密随着人类主观世界的运作而逐渐清楚,人类的心灵因为主观世界的活动而更加丰富。主观世界的活动似乎是人类这个再无其他优长的嬴弱动物的唯一优势,而人类从茹毛饮血走至今日则直接萌庇于一个似乎确凿无疑的存在着的主观世界的辛劳。人的大脑确实较其他任何一个物种或器官复杂精密许多,然而因此自信人具有灵魂、具有主观世界或具有主观能动性却是值得怀疑的。人只认为自己具有优越的主观认知能力,却忽视了大脑固然是人类藉以壮大的最可靠证据,然而它却仍然是灵长类乃至哺乳类动物的器官中平凡的一员,是漫长的地质时代的普遍的产物,是众多奇迹中平凡的一员。人是完完全全的动物,在否认其他物种具有灵魂的同时,我越发确认人类对自己主观世界的能动性以及有关灵魂等纯精神领域里的信念不过是再一次深深的自我迷恋。
事实上,主观活动是被动而非主动的。主观世界的一切活动不仅像被很多人觉察出的那样被各种先天因素局限在一个极其有限的范围内,而且即使在这样的极其有限的范围内的所谓活动也是完全被动的。
几乎所有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在步入成年之后便趋于固定或僵化,至此很难改变。主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无不以这些基本的价值判断为基础,而不但心理的成熟可以归因于作为基础的生理系统的发育,此种基本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固化也可以说明所谓主观自觉及自决是如何来自于极其具有局限性的时间范围。人在成年之后的所有发生在主观世界里的判断以及所谓主动活动的基础是建立在幼年的生活环境及生理特性的狭隘基础之上,因而很难认为所谓主观的自决/自觉能力是真正的自觉/自决。因为其先天特质决定了这样的自觉/ 自决是极其具有局限的,同样存在着隐蔽以至难以觉察然而又强大以至足以使这些主观世界的主动实则沦为被动的先天因素。这些因素是结构性的,主观世界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它们的构建之下运行而绝难逾越。
理性似乎是主观世界能动性的集中体现,然而理性仍然是某种被忽视了的微弱能力的扩大化——每个人身上都有强弱程度不同的理性能力,只是在某个阶段表现的清楚因而显示出来。理性固然是大脑深思熟虑严加推理的表现,但同情感、意志之类依靠直觉、冲动等较简单的规则支撑起来的主观活动仍然是同类的。理性同样是客观生理基础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之中运作的结果,《瑭璜》中主人公的主观世界和孑然一生的哲学家的主观世界没有本质不同。理智不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而是一个非主观能动的客观生物体在一些最简单的规律如趋利避害、自我维持趋使下的必须和必然。它没有主观自觉/自决可言。
即使今日统治科学界的仍然是地心说,对大众的生活也不会有什么影响。有关太阳系发现第十大行星的报道将颠覆人类有关太阳系的几乎全部知识。有关具有磁性的液体的科学发现将颠覆科学界对物态的基本共识。但是无论使八大、九大还是十大行星,对于人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影响呢?意识世界尤其是理智能力低下的意识世界是被动的,自古至今没有什么变化。意识世界的标准不是真理,而是是否满足个体需要;它也不是满足自身需要,而是满足肉体需要,使肉体得到更好维持。
意识世界的局限:意识世界反映的不是真理,而只是自我说服;有先天局限,也有后天局限;只能反映个人观点,最多反映个人观点。
因而所谓的主观能动性与其说是意识世界的能动,不如说是对应的决定意识世界的个体的能动。能动的、今是而昨非的主观是能动的、需要今是而昨非的非主观的个体造成的假象。这就好比树叶在不停随风摇曳,我们说树叶在不停的摇动,而忽略了真正使它能动的是空气,它的能动不过是被动的结果。
二.经由个体局限表现的意识世界的机械色彩
1.
全部意识世界囿于对应的个体内,而无论其被宣扬或被感知的多么深邃宽广,这是一个事实。基于此先天狭隘范围的意识世界的运作规律必然是同样狭隘简单的、机械的。
全部意识活动基于相应的生理基础并且由生理基础决定,这在前文多有论述。意识在范围上的机械有其深刻的渊源,因为意识的起源即是机械的。同生命一样,意识也来自且仅仅来自非生命的物理世界。这一点非常重要,它的来源直接决定了它带有的色彩,单纯的机械世界的起源决定了意识单纯的机械色彩。
意识在功能上的狭隘与其范围、起源上的狭隘相对应。一个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意识是决定不了的。比如呼吸、心跳、消化等,意识无法参与。意识似乎只能参与皮毛的事。而意识似乎参与了的事,其结果有必然是可以预见的,因而其实可以说是无意识作用的。全部意识世界都服务于对应的主体,都是生物体应激性的体现,在这方面,无论是简单的病毒还是复杂的人类都相互一致。并且在复杂程度上,意识作为人体的功能与其他所有生物体都没有鸿沟,无意识到意识不但在人的各个阶段呈现从无到有的渐近变化,在各个物种间同样是从无到有渐近变化的。意识和无意识作为生物体的同一种功能服从同一项使命,并且即便是意识之外的世界和意识世界也无截然不同的区别。
在作用于生活的结果方面,意识的表现同样令主观能动性的鼓吹者失望。意识参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人的生活与非人的生活究竟有何差别?人和黑猩猩分享98%的基因,即便和果蝇的基因也有60%的共同之处。“低级”的动物性在人身上表现的其实更加高级,人会掩饰、会辩解、会以其主人的位置嘲笑被掌控的动物,然而动物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更真实的发挥其生命本能、做其作为一个生命该做的事情罢了。即便是我在此写下的每一句离经叛道而又苦心孤诣的话,以及沉郁的以我个人的悲剧去实践人类喜剧的使命感,最终也不过是为了使其他更无知的大众活得更像动物一些。
意识不仅是让其鼓吹者失望。总体上看,拥有意识的人类生活的也是日复一日、贫乏无味,与被嘲讽的动物世界没有什么区别。某种程度上这暗示了意识的机械属性——只有意识是一部机械的零件,这部机械才能像机械一样的运转下去。意识参与了生活并广泛影响着生活,生活却依然是机械的运转,因而意识尽管被认为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它总体的表现却最终与生活相一致,都是机械的。并且只有意识自觉不自觉的具有机械的属性,充当生活的和谐的零件,生活才能自觉不自觉的机械下去。
而当我们将自身与其他动物(毋宁说非生命世界了)作比时,又何曾想到过这一点呢?人有情感、理智、语言、文明,并且据说也只有人类才有这些,然而人的一生有多少不是按既定程序完成的?人们倾向于否认生活非意识的程序性,类似关于计算机是否会取代人脑的辩论,结果无一例外的是胜利只会属于人类。但这并不是对事实的认定,更多的却是观念背后对维护人本身的神圣光环、维护人的自我优越感的强烈需要。简言之,我们倾向于积极的评价意识,并非因为意识应当受到如此无以复加的神圣化的积极评价,而是因为我们都拥有这些意识。事实上,在有意识参与的生活中,生活的程序并没有改变。因为意识本身也只是程序的一部分。因为意识所做的一切不是主观能动性,而只是对它寄居的主体先天基因和成长历史的复述。意识世界的内容是对其寄居的机械世界的自觉和反映,其实是机械的自觉,它的机理和前提是机械的,它的结果也是机械的,所谓的自决也是机械的。
如果说人有主观活动,则不如说一块石头也具有自我意识;如果说人有精神,则动物、植物、微生物、非生命也都具有精神;如果说人能作出能动选择,那么连流水都会自觉它的行为。
不存在主观世界,一切精神、意识、主观能动性之类都是机械活动的延伸,严格的说,都是机械活动。
2.
一个人在小时捡起落到桌下的花生仁,婚后生活拮据时对年幼的孩子也千省万省,而日子好了之后一仍其旧,刷牙时仍然只挤豆粒大的牙膏。如果说以前的行为可以用节约来形容的话,这时的行为已经不只是节约了。人的行为方式在很小的时候便已经成型了,此后无论环境怎么变化,行为方式是不会变化的。变化的只有对该行为方式的解释。当行为被意识到时,行为主体的意识便会对行为加以合理化,不同的环境下对同一行为的理由当然不同,但是结果都是使之得以维系。
那么,决定这种自小至老一直存在的行为方式的是意识吗?不是,是潜意识,更确切的说是无意识,因为意识并不真正参与这些固化了的行为方式。人的绝大多数行为都是无意识的固化了的,那么意识有参与的行为呢?意识在有其参与的行为中的作用之一是对无意识行为的合理化,它的一个使命是为行为找出各种理由。
还是小学五年级时看到一管塑料笔套的钢笔,便问爸爸“为什么不是钢套呢,那样更结实”;而十年过去,到了大学三年级,看到另一只塑料套的钢笔,仍然会情不自禁的对身边的同学说“为什么不是钢的呢,那样更结实”。在小学五年级时的那个问题,得到爸爸“如果想毁坏,就是钢套的也很容易”的回答;而在高中快要毕业,看到相似的一管钢笔,对父亲说相同的问题时,得到的竟然也是相同的回答。
此处问和答都是不经意的,然而不经意的相同的问和答,却已经时隔数年乃至十年。相信如果再不经意的问同一个问题,仍然会得到相同的回答。
看似意识世界发生的行为,实则不经过意识世界。
意识来自肉体内外的体验和经验。而意识对应的肉体不同,意识世界难免不同。意识在种间的差异与意识的种内差异相似。眼睛感觉不到寒冷,是因为眼睛没有感觉寒冷的神经,相应的寒冷对眼睛也没有影响;但是这并不代表温度的变化不存在。有动物以大蒜为生,但是大蒜对人却有刺激。
很显然,对于种内某一个体,种内其他个体和种间其他个体都属于无限多的未知世界(未知极)。所有我们认为是不存在的,仅仅是因为没有被我们感知到;而我们之所以没有感知到,只是因为没有此种必要。
人只需要人的能力,恰如其分的维持生存的能力。意识世界同样如此,它的界限即是主体生存其中的世界。主体的先天禀赋和外界条件决定了意识世界必然是从属于肉体,被动、有限、机械的。
当人们将非生命世界纳入一个个公式和定律、用足够的变量构筑抽象模型时,对它们的解释也几乎同步完成了,非生命世界因为被解释而被认为是机械的。与此同时,意识因为难以解释而仍然处于类似于非生命世界在被解释之前的处境,即被神秘化了。不过这也只是暂时而已。揭开意识之谜的所有变量最终只存在于相应的个体,个体导致并决定全部意识。意识世界即便真实存在,也仅是已知的纯粹机械世界的机械的附庸,单纯的惯性即可解释意识世界的众多现象……。意识的最终性质将会如科学进展带给人类的困惑一样,它将褪去意识的光环,再一次剥夺人的神圣。而这些将通过并且也只能通过研究意识世界的对应个体来现实。
三.关于意识物理属性的猜想
意识世界最终是机械的,只是表明它的运行机理是机械的,至于意识世界是否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世界、是否有如其所依附的意识器官一样是一个实体,并不在本文讨论的范畴。意识通常被认为是虚幻而不可捉摸的。如果将意识世界归于单纯的生理个体的附属而将其纳入实体范畴,则从对“意识世界”这个名词的否定开始,就可以比较容易的将意识归于生理,通过对全部意识世界的否定来证明它的机械属性。这会如同证明一个生理意义上的个体的机械属性那样的容易。事实上本文尽管回避了去讨论意识世界是否是一个实体的机械世界,却仍是遵循这样的思路来完成对意识世界机械属性的论证。
然而虽然对意识的本质的研究进展缓慢,意识世界却未尝不可以是一个与意识器官以及生理个体密切相关却仍然相对独立的实体。现代现代科学发展至今,任何常规的习惯性的理念都不再适用于物理学的前沿。虽然现代人对它们的感知和几百万前的原始人并无不同,但关于时间、空间、质量、能量的传统观念已经被彻底颠覆。对绝对时空观念的颠覆使人们有可能超越时空,发现宇宙之外的宇宙和时空之外的维度。但是愈是前沿,愈是令人困惑。正如人自始至终处于大气的压力之下但是凭借感觉却无法察觉一样,意识从根本上难以把握的东西——例如对超时空的幻想、对暗物质的研究以及处于物理学前沿的一切其他困惑——是否体现了人类意识的某些特点?有一句话说,“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泪水,因为我在水里’”。人类意识在物理学前沿遇到的巨大障碍是否说明研究对象与人类意识的联系已经更加密不可分?
例如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时间有历史,有理由倾向于相信在时间之前和宇宙之外都有完全未知的世界,并且有理由怀疑时光无法倒流是因为意识本身的某些物理属性与时间的性质发生了某种重合。
而且我们甚至可以去猜想意识是发生于意识器官中的量子现象,也可以倾向于认为意识是无数个瞬间的叠加体,人同样也是无数个瞬间的叠加体,而意识之所以变动不居,正是因为它那只能考察概率而不能考察必然性的量子属性使然。
我们或者也可以去猜想是目前尚不可知的某种粒子和它的相应的属性决定了意识是如此这般,而正是因为决定意识的这种粒子在属性上和目前难以探测的粒子(如中微子及其他尚处于理论假设中的粒子)有共同之处,使得被它决定的意识世界变得难以捉摸。
甚至我将对意识世界本质的探究视为探究人类全部认知领域的根本。雅典神庙柱子上刻写的“认识你自己”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同时也是科学乃至全部认知的根本问题。它迄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然而对意识之谜的探究同时也是最困难的。对意识的研究长期落后于对外部世界的研究,一方面是因为人不需关心这个先天禀赋(正如日常生活不需要关心大气压一样),导致对意识的关注程度较低;另一方面则是潜在的障碍:对意识的研究可能会由于担心导致对自身优越感的怀疑而面临阻力。类似于对胚胎干细胞研究的禁制很有可能发生在未来对意识本质的研究上,而中世纪出于对上帝主宰的世界的维护,所有科学研究都被压制了很多年。
但是尽管如此,意识世界表现出来的众多不同于物理世界的特点最终要通过意识的物理属性来解释。意识最终可以被视为是物理世界的一部分,尽管对于该部分人们目前还所知甚少。对于心理学来说,它的最终出路不是思辨,能使心理学真正获得进展的不是各个自成一家的林林总总的学派,而只有是对意识生理机理的认识步步深入。心理学首先是从对思辨的脱离而获得独立于哲学的地位,现在也只有通过对意识物理属性的认知,全部的心理学才能获得进展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如果能使意识的物理属性昭然若揭的话,将对整个社会而非其中的认知部分产生重大的影响,这样的影响将比肩哥白尼、达尔文、牛顿、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的理论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对于本文而言,也不再需要迂回的证明意识世界的机械属性,因为那时意识世界的机械属性已经是不证自明的了。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生命和非生命的统一
生命和非生命的统一
在惯性上,生命和非生命分享共同的性质,在意识方面,生命活动最终是机械的、非生命的。这里将要论述,在其他属性上,生命和非生命也本质相同,整个生命也都是机械的、最终是非生命的。从而生命和非生命是统一的。
固然通常不难区分什么东西是生命、什么东西是非生命,但是科学上对生命的定义始终未能将生命与非生命彻底区分开来。
根据生命形态的表面特征,可以将生命定义为“一个具有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即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和对刺激作出反应的特性的物质系统”。然而从生命形态的表面特征来揭示生命内涵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所有这些特征都可以有一些例外。根据生命的微观构成的共性,也可以对生命作如下定义:生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特别是酶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可以不断繁殖的物质反馈循环系统。这个定义仍然有些界限不清楚的地方,例如人们发现了没有蛋白质外壳的类病毒和没有核酸的朊病毒,这些物质是否具有生命,目前还有争议。生态学也对生命加以定义:生命是能通过自养或异养进行新陈代谢,通过能量转换进行物质循环的能繁殖的物质系统。生态学把生命看作生物圈中种种不可逆的物质循环过程的中心环节,但它未指明生命本身的质的特点。
并且,无论是哪种定义,生命最终都被认为是物质和能量的载体,最终是非生命的;无论是哪种定义,都不涉及精神因素,而是纯物质的,对生命的这些判断与对非生命世界的认识没有什么异样。
高级复杂的规律可以还原为比较简单、更为基本的规律,可以将生命的规律还原为物理的、化学的规律,生命现象可以用物理和化学的规律加以阐明。十六、十七世纪人们将生命比喻为钟表那样的机器,十九世纪蒸汽机被发明,生命又被比喻为热机。现在对生命的认识深入到了分子水平,人们又认为生命是分子机器。美国当代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和哲学家勃克思即认为“人=机器人”,“有穷自动机能实现所有自然的人类功能”。将生命看作是机器固然有矮化生命的嫌疑,然而也可以认为,这样的嫌疑之所以存在,仅仅是因为人类至今还未制造出达到生命高度的自动机。
化学进化论认为,生命诞生于非生命,普遍认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物质可以转变为有机物,有机物可以发展为生物大分子和多分子体系,直到最后出现原始的生命体。1828年合成尿素等化学进化论的实验证据有力的促使化学进化论被绝大多数科学家接受。
生命现象在生命难以穷尽的不同种属间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即使是孪生兄弟也不相同,但是生命世界中最本质的东西,在不同生物体中却高度一致。所有的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都是蛋白质和核酸,而它们的蛋白质都是由相同的二十种氨基酸、核酸都是由相同的核苷酸构成。更进一步,从元素成份看,在已经发现的一百余种化学元素中,各类生物体所必需的元素差不多都是特定的一二十种,其中碳、氢、氧、氮、硫、磷、钾、钙、镁占了绝大多数。总而言之,越接近本质,生命与非生命的界限越是模糊,直至共通。
并且需要提及的是,非物质、非实体的灵魂、意识、意志是物质和实体的附庸,是物质和实体的又一种表现形式,它们因此是不自由的。最终,在整个生命中,看不出灵魂、意识、意志的位置,它们全然是物质的、实体的、机械的。
生命的机理非常复杂,但是穷根究源,它与自动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边缘重合”,组成生命的是无数个运作机理简单、易于描述与调控的自动机。其实,生命犹如一个导体、物质和能量的导体,同非生命没有不同,这种导体在本质上如果尚有一丝生命的痕迹,那么也纯粹是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而服务。生命可以看作是特定条件(诞生和繁衍的条件)和特定空间(地下十数千米至地上数十千米)由特定元素(碳、氢、氧、氮、硫、磷等)构成、遵循特定运作规律的非生命系统,非生命世界在特定条件下的特定空间由特定元素按特定规律就一定可以诞生和延续生命。在这里,生命和非生命统一了。
大胆一点说,自然——生命——自动机三者依次是相互复演的,生命的特征在诞生生命之前在自然界中已经表现出来,它们也将在未来的自动机中全部得到体现。并且,在认识生命过程中的所有进步,无一不是在对生命的机械的、非生命的认识前提下取得的。然而生命通常又被供奉于神坛之上。之所以对生命做神圣的理解,或许既是因为人本身就是生命,也是因为生命之谜尚无人能解的原因吧!
总而言之,由全编逐一递进的论述可以形成最终的结论:生命最终可以用非生命的法则来解释,生命和非生命最终是没有区别的、统一的。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现代批判概述
现代批判概述
现代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以科学、*、工商业文明和资本主义为主要内容和标志性特征的时代。科学和*是现代的基石,全球化是现代发展至全盛阶段的现象,而“后现代”主要是心理需求的折射,它的出现暗示现代即将步入之后即盛极而衰的颠峰时代。如果将现代比喻为一个家庭,那么科学和*可以看作是其中的父母,而高度发达的工商业文明则可视为其子女,资本主义则是这个家庭的生活方式。对于现代来说,科学和*的重要性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而作为文明史上的一个典型时代以及文明发展至今的最高阶段,现代左右着人类的未来,现代的弊端甚至已经对人类产生了明显的消极影响。为此,有必要对现代展开批判。
人类史上蔚为壮观的现代是建立在同样壮观的资源消耗上,数百年的现代工商业文明通过对数亿数十亿年形成的矿物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大量消耗而变得璀璨夺目。虽然将大量矿物资源一朝消耗威胁气候的长期稳定和人体健康,整个工商业文明在充足的能源供应下开足马力也对人类造成难以预料的长远影响,现代却仍然就如那石油消耗和油价一样执著向前。现代的一切成就无论多么眼花缭乱,却始终以不可再生的矿物原料为基础。现代的爆发性发展是建立在漫长地质年代的积累之上,因而其壮观很难说是一个奇迹;并且同样因为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集中而非缓慢消耗,以矿物资源为基础的壮观也必将是不可再生从而难以长久的。
现代不但是建立在能源的过度消耗之上,也是建立在人的过度消耗之上。现代的高度繁荣使人需要掌握的知识和需要面对的事物大大增加,生活变得复杂、紧张,闲暇时间大大减少,睡眠被牺牲。因为经济的快速增长,五六十年代在日本首次出现的“过劳死”在其他新兴工业国家相继出现,而慢性疲劳更像瘟疫一样遍及所有现代化了的社会。不论是英国的工业革命还是美国的西进运动,或者是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每一个经济奇迹下都曾经有悲惨的劳工状况,多数参与者成为工作的奴隶而非主人。现代社会固然充满活力,然而这与资源的高度消耗一样以人的高度消耗为前提。甚至与高度的资源消耗相似,高度的精力消耗使人本身的持续发展面临威胁。现代的生活方式造成婚龄推迟、抚育后代的意愿和能力下降、两性趋同、病患比例上升,无论是生存压力使然还是现代生活方式的自然结果,人作为一个物种其本身的持续发展已经出现危机。
同时,人类历史上也首次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人类在现代首次面临大量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而文明史上曾经出现的任何问题无论多么深重以至毁灭一支文明,也不曾有一个能够危及人类全体。这些是现代问题,是这个时代必须反思的危机。战争阴影、能源问题、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暖、贫困、疾病等等无不在威胁着现代人。现代无疑是人类史上迄今为止最为辉煌的时代,但它同样也是一个危机深重的时代。
另外,与之前的时代相比,现代同样没有解决一贯的生存悲剧。人类史上最为惨烈的生存悲剧绝大多数发生在现代。例如殖民者对原住民的杀戮、奴隶贸易、大规模的种族灭绝和教派仇杀、肆虐的饥荒;仅死于一战的人就多达一千万,死于二战的人更多达六千万;爆发于1918年的流感造成五千万人死亡,而流感对今天的现代人而言仍然是高悬的达摩克利斯剑,爱滋病和癌症取代传统高致死疾病,在影响范围上,它们也毫不逊色;时代的变迁并没有消灭贫困,即便在当代,仍然存在大量的绝对贫困人口。现代人的生存处境与先人相比固然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其中悲剧的成份并未减少,尽管悲剧的内容变化了。总体而言,现代人的生存境况相比现代之前并未改善。
做为颠峰,现代建立在一个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基础上,它的发展方式因而是不可持续的。从整个人类史来看,现代犹如恒星历经长期平静运转后演化为超新星时的爆发阶段,壮观然而短暂,之后便是坍塌、收缩和永久的寂静。现代同样是为每位现代人准备的一件看起来靓丽穿起来却不如预期舒适的衣服,它似乎使现代人比先人生活的优越,然而为了这样的生活,现代人不得不付出更多。利用漫长地质年代积累起来的资源而迅速发展的现代也打破了原本有利于人生存的平衡,现代问题几乎涉及人类生存的每一方面,并且每一方面都事关人类全体。农业的高度发达也并未使现代摆脱饥饿等生存难题,在主要的生存悲剧方面,现代较之前时代并没有明显改善,这对以作为一个现代人而拥有优越感的人来说无疑是个难题。
对于这些不足,在现代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科学和*无法回避。科学由于人的先天局限而必然是偏颇的,它无法真正肩负起人们赋予它那客观公允的服务人类的使命,现代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科学问题,寄希望于科学去解决现代问题最终将被证明是不可行的。*更多的是对人类自身的*,而与人休戚相关的整个生态系统在现代发展深深打上人类烙印的时候被排除在外,成了被所有形式的*去专制的唯一的共同对象。在矛盾还没有被主流认识接受之前,科学、*受到了相对过分的推崇,但这不是由于对科学和*的真正信仰导致,而是由于无知造成的。另外,科学和*从总体上看远没有像被认为的那样使现代人的总体福利获得提高。鉴于科学和*的决定性作用,现代批判首先是科学批判和*批判。无论始于何时,全球化的到来意味着全体人类第一次真正开始走到一起,分享同样的福祉和面临同一些问题,它的到来可以说是现代开始步入全盛阶段的标志。这个阶段不仅是现代成就的全盛期,而且也是现代危机大幅度发展的时期。“后现代”则更多的折射了现代人浮躁的心态,它的出现意味着现代即将步入颠峰,真正的后现代行将不远,然而那又将是一个对自诩“后现代”的现代人的麻木浮躁、漠视危机的集体心态展开回应的时代。因而与全球化一样,“后现代”是现代批判的又一个焦点。
当然,无论理论上如何阐述,现代已然如此,科学、*、全球化和“后现代”已然如此,对现代的批判并非以实现非现代的文明途径为宗旨,因为任何现代问题都只能以现代的方式去解决,任何置身现代的国家的强大都必须实现现代化。因为不可逆转和停滞,现代只能是历史的而非永恒的,但是任何时代都是历史的,因而任何通过批判现代而使之永恒的努力都不可能。另外,从驯化野猪到驯服飓风,人类文明一贯如此,现代文明只是人类文明迄今为止最为典型的表现而已。我对现代批判怀着复杂的心情,这也是此处几句赘述的原因吧。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科学批判
科学批判
一.说明
二.科学的地位:另一种宗教?
三.科学里的迷惘
四.科学技术化使社会异化
五.科学沙文主义的危险
六.科学过度消耗了人
七.历史的科学
一.说明
本文与其说是对科学的反动,不如说通篇就是科学精神的体现。虽然本书例外地以两篇篇幅(另一篇为《以科学为名义的人的认知的局限性》)质疑科学,然而它们都无可否认的浸润了科学精神,甚至全书都可以视做科学精神支配下的产物,是完全科学的,对于这一点,我引以为豪。
对于中国而言,不是科学泛滥,而恰恰是科学太少了,发生在中国的太多社会悲剧绝少是由于科学的弊端造成的,创巨痛深往往源自科学的贫乏。中国不是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太多了,而是特定制度和疏于求真的国民性格导致的对科学的简单迷信太多了。并且也由于科学的不发达导致的对科学的简单迷信,甚至伤害了中国的*进程。主流观点倾向于认为中国的强大与人民的富裕将主要得益于科技水平的提高,从而淡化了*诉求,导致*在客观上被忽略了。然而与科学一样,*同样是极其重要的生产力,两者是完全可以相提并论的。这与中国国民对集权政权自秦以来二千多年的耐受有关。时至今日,相比庞大的人口,具有独立求索意志、富有批判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追求*、弘扬科学的中国人仍然少之又少。
独特的体制在某些方面也妨碍了中国的科技进步。因为长期以来以行政指导科研,科学家没有充分的学术自由空间,在科学研究中严重受制于行政力量,对于国计民生意义重大的重要科研人员,却往往不得不对行政体系中微不足道的科员敬畏有加,因为后者往往可以左右自己的学术生命。这对学术活动的严重干扰不言而喻。当前中国高校教授数量众多,质量却难以差强人意,原因之一就是学术界并非真正以学术为核心,而是深深打上了官本位的烙印。高校的普通行政人员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教授职称,而某大学竞聘一副处级职位,却引来很多知名教授的激烈争夺。这并非可以简单归咎于学者,而是在现行体制下官员享有特权,而作为“主干道”之外的学者却无法受到充分尊重的结果。另外,在专制制度下,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纯粹科学*,科学更容易沦落为专制的工具。真正丑恶的行政力量作用下炮制的伪科学更容易普遍流行。李森科的伪科学“米丘林生物科学”曾在苏联泛滥成灾三十多年,给苏联的科学事业和农业、林业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事实已经证明,科学确实是提高国力、增进民生的主要力量之一,从各方面看,中国的发展都需要科学同步参与发展。中国比科学发达国家更需要科学,百年耻辱给国人带来“落后就要挨打”的结论,并且在今日世界,中国以社会主义国家身份和再次崛起的姿态欲求强国之林的一席之地,诉诸科学是十分迫切的。
然而这些与本文并不矛盾,科学作为现代的一个主要内容和支柱,在批判现代的过程中对其展开批判难以避免,另外作为我个人思想体系的重要部分,从探究人类未来的角度批判科学也完全正常,《科学批判》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从体系建设来说是合理的。而对于《科学批判》本身,它也完全是我在科学精神熏陶之下奉行自由探索、崇尚质疑权威和注重批判精神的结果。批判科学不仅是思想体系不可或缺的环节,也完全是始终从内心深处崇尚科学、奉行科学精神的产物。因而确切的说,本文是对科学的实践而远非反动。
科学精神在中国还远远谈不上普及,启蒙精神和五四精神在当代中国都不过时。本文可能遭至缺乏足够科学素养的大众普遍的误解而被粗暴地排斥在科学体系之外,但是我从情感上一直殷切期盼科学能在中国早日获得更独立更权威的地位,期盼科学能像百年之前先知先觉们呼号的那样,与*一道成为中国崛起的良方。同时我也以不安的心情期待参与中国科学建设事业的科学工作者对本文的理解。
出于上述种种考虑,正文之前的这点说明是非常必要的。
二.科学的地位:另一种宗教?
即使在科学发达的时代,宗教给人的精神营养也是无法被取代的。但在经历了长期历史发展后,主流社会渐渐不再满足于宗教偶像(上帝或其他)创造下的世界,也不再遵守偶像崇拜下的行为规则,科学萌芽于宗教的土壤,一开始便扮演了与它相对立的角色。
相对于教会统治的时代,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可以说是根本的,它摧毁了宗教统治的理论基础并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正以加速度的方式进行。人们越来越确信,只要有足够丰富的科学知识,便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科学似乎在所有领域都为人们提供了改造现状的可能,所有困扰人类的问题都不是科学知识的过剩而是科学的缺乏造成的。教会统治下的时代一去不返,将科学和宗教相提并论只会让很多人感到诧异。
然而科学之所以能恰当的取代宗教,由神学的婢女转化为今天的主人,恰恰证明了二者在人类社会中的不同时期扮演了相同的角色,可以充分比较,并且,如果作为比较对象,科学和宗教相互之间也是首选。如果不考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而单纯考察科学本身,宗教也可以说是最佳的比较对象。
科学将人类从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宗教同样曾经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宗教已经走过了鼎盛时期,科学却正值光环耀顶、如日中天之时。然而同宗教一样,科学也是人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人寻求顺应或利用自然的途径。与宗教相比,尽管优点和局限不同,科学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却是相同的,它们的地位一致,对于社会的作用相似,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现而已。即便哥白尼革命将科学从神学的羁绊下解脱出来而获得独立的地位,牛顿的“第一推动力”仍然要经由上帝诠释,而笛卡儿更是明确宣称上帝的存在。
理论上说科学是理性、严谨、精确、可以严格界定、可以准确预见的,然而大量事例证明科学界内的科学同其他认知方式一样充满不确定性并同样会因为其他因素的介入而严重影响结论,从而不能满足人们对它的期待。例如美欧在转基因食品上爆发的争吵和英法在疯牛病问题上的外交风波,都明显体现科学不确定性和其他更实质的因素的影响。在科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中这样的表现更为纯粹,日心说与地心说经历了长期的远非单纯科学观点之间的斗争。而科学理论本身也只是由并非科学的观察和猜想开始,其正确性是通过猜想被证实而非事实被呈现来体现。科学史上最伟大最根本的发现,更明显的带有纯粹思辨的色彩。
总而言之,与宗教相比,科学最大的特征不在其是多么的正确,而在其取消了所有最根本的预设,取消了所有独立于人的至高存在,取而代之以崭新的、更接近感观因而更能为感官证实的规律。整体上看,科学是以挑战而非维持权威为动力,因而始终能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中成长。在科学兴盛的时代,人类认知的更新也得以更快的速度进行,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是再可以成为绝对权威,没有什么东西再是不可挑战的。批判的精神成为科学精神的主旋律。
然而在科学盛行的年代,科学本身成了绝对权威、成了毋庸置疑的至高存在,因而它在解放人类的同时为人类制造了一道更难以撼动的不断自行调整的栏杆。当科学固化为群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后,便同宗教一样开始具有潜在的定势而倾向于排斥其他认知形态。
当今社会对科学的态度无论是赞美还是质疑,却都以默认其在认知方式中居于统治地位为前提,并且无论是对科学做什么样的质疑,现实问题的解决也始终仍然依靠科学自身的调整。而这和宗教时代里人们对占据其灵魂的上帝的态度又有什么区别呢?信仰科学也是一种信仰,只不过这种信仰没有宗教偶像。图腾被抛弃了,创造科学、驾驭科学的信仰者迷恋于自身,人自己成了图腾。虽然科学的信徒较上帝的信徒更广泛、更松散,但这也就如同中世纪上帝的信徒较之前的宗教的信徒更广泛、更松散一样。最主要的是,科学的信徒和上帝的信徒以几乎相同的方式对待自己的信仰。
从整个人类历史看,科学并未能使人更接近一直试图接近的真理,它对历史的影响也未必比宗教更深远。与宗教一样,科学是人类自我发展自我调和的一种方式,在自然和历史面前,它起着巨大的作用,也会伴随着同样多的局限。
三.科学里的迷惘
1.
由于科学时代的年轻,科学带来的危害还远远不如它带来的成就明显,然而这并不能证明科学是总体优越的,事实上,科学总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人造成的困惑在每一个被科学化的领域上演,科学给人类生活造成的混乱已经越发明显并引起审慎的反思。类似DDT 的事件正全面发生在我们身边。甚至连灯光也会对我们有害(例如改变生活方式、影响健康、减少闲暇以及光污染下消失的星空等等)。
如果问题只是不能在夜晚看到更多的星星这么简单就好了。从对尼龙的崇拜到抛弃,从对高耸入云的林立的烟囱的赞许到抨击,从机械的回归自然……科学发展正使人类体验科学领域前所未有的自我更新速度和前所未有的自我批判、抛弃的速度。在涉及生存的根本领域,科学也正制造着同样性质然而更为隐蔽和严重的危机。核能为人类作出了贡献,然而死于核反应的人要远远大于它拯救的人,在基因科学上取得的每一点成就,同样伴随着潘多拉盒子的一点点打开。……科学正在涉及人类生存的关键领域制造危机。
科学否定了超越于人的最高存在,将人置于可以自我决定的伟大境地,然而也使人在享有完全的优越感的同时,陷于没有指引的迷茫困境。科学治下人自信无所不能,然而越来越多的问题却倾向于证明人的无知无能。美国科学发达令人倾慕,美国人将冬天变成夏天、将夏天变成冬天、用空调调节气候、用飞机消灭广阔沼泽中的蚊虫,科学对人的认知能力的理想主义和科学认知方式下人类取得的奇迹在当代美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人类自信并且似乎事实也向人们预期的方向发展。然而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人类不得不始终在更大的范围内维持改造后的自然,长此以往人类终有竭尽的一刻,并且这样的征兆已经开始在被科学化了的各个领域以更为基础和广泛的形式出现。
例如当大量的天然林和人工林成为人类的私有财产而被科学工具来维护时,往往被确保不发生火灾。科学的确发达到可以消灭原本频繁的森林大火,然而林中因此布满低矮茂密的灌木杂草,这使森林更易于发生火灾,且一旦爆发火势更猛、损失更重,而在森林被人们“保护”之前,通过季节性的自燃及时将易燃的灌木杂草烧掉,反而能避免更大的火灾。又如发达国家一度通过大量修筑水坝来发电、灌溉和防洪,然而科学理论中近于完美的大坝在强大的工业能力下变为现实之后,伴随电力而来的往往是无法逆转的淤积、改道、鱼种灭绝,对全流域尤其是下游整体生态的影响更难以最终预测。人们也可以用大功率的燃气空调营造小范围的理想气候,在保养良好的小环境下人趋向长寿,然而长远看来这样的生活方式却制造了更大范围更难以扭转的恶劣气候。在这种气候被应该为其负责的现代生活方式下的大众感知时,生活于北极的因纽特人早已经在替这些气候灾难埋单。
世界可以说是无限*的,呈现于人的只是其中之一,只是人生活于其中可以理解和接纳的一部分,而科学实践的只是人的感观和理性,因而只可能是片面而有局限的。以这样的先天局限下的科学去解决同样被片面认知的问题,必然带来一连串的难以预知的新问题。真正的世界不可认知甚至不知是否存在,单纯凭借科学去把握自然是偏颇的,对问题的解决必然是以新的片面取代旧的片面,以新的被片面认知的问题取代旧的被片面认知的问题。而这也是寓于科学本身的弊端。
2.
不仅如此,尽管科学似乎是公正、客观、合理的认知方式,但它却只是工具,先天的受到并不公正、客观、合理的力量驱使。在狭隘的国家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日盛的今天,科学也无可避免的沦落为庸俗实用主义的奴仆。
科学上可行的解决之道,会因为狭隘的国家利益而被弃置;科学上本可以成立的结论,却一再被质疑。全球变暖尽管危及人类全体,但是对此负有主要责任的国家,却一直相互推诿。当全球变暖明显加剧之时,消耗最多能源、排放最多温室气体和拥有高度民族自豪感的美国人却一再以“科学不确定性”为由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逃避责任。事实上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加剧以至不能因循以往的气候变化记录所暗示的规律,也不能再符合既有的气候模型,因为人类活动已经空前加剧、以至必须要将其作为一个重要变量考虑在内才能建立更准确的气候模型。
“科学不确定性”同样被用于转基因食品之争中。欧盟和美国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直接源于各自的利益考虑,然而科学研究结果在其中往往成为利益之争的幌子,号称中立的科学像拔河的绳子中间的那个标志被夺来夺去,也由于科学尚难以证实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科学不确定性得以成为贸易壁垒的一道坚固防线。
在中国还一度盛行伪科学的说法,作为科学的被人为确立的对立面,伪科学和伪诈是同义的。对科学的迷信使人相信科学之外还确乎存在伪科学,科学俨然成了确立真伪的标准,使主人们得以用更高的科学去标识真科学与伪科学。而至少在科学范围内,所谓伪科学与科学是无法界定的,科学和所谓伪科学之间混沌不清以至本质同一。当测谎仪刚刚出现时,科学素养普遍不高的中国人竟以科学姿态宣称这是伪科学的,竟然能以科学作为衡量真伪的标准,竟然还相信科学能够成为这个标准。这与其说是对科学的确信,不如说是对科学的迷信。
3.
与此同时,科学又扮演着拯救者的角色,科学几乎是解决所有危机的唯一选择,即使所谓反璞归真的新潮人士,在宣扬其理念的同时也念念不忘强调里面蕴涵的是高科技而绝非再是前人经历的原始形态。在高污染高能耗发展之路成为众矢之的时,所谓低能耗环保型的可持续的发展便取而代之并冠以“科学”之名。科学同时在满足欲望、制造危机和力挽狂澜,这使科学时代的人们陷入一个繁华与危险共存并同向发展的时代,科学创造繁荣的同时制造深刻的危机,而深重的危机又要依靠制造危机的科学本身去解决……科学正带领着信仰科学的现代人走向一个完全未知的不能被证明是有保障的未来,科学是信仰科学的现代人面临危机时的唯一选择,科学越是发展,它带来的危机越是深重。
社会发展之所以一次次无法跳出所谓科学发展的怪圈,并非因为科学真正是人类发展的唯一选择,而是因为人类在最深处回避自身能力的局限性。科学在最深层次不承认人的认知能力的局限,更具体的说是迷信科学的大众对自身认知的先天局限的无知和漠视,以及科学精神先天蕴涵的对人的认知能力上的理想主义与实际极其有限的能力之间的差异,是造成人类在科学主导之下迷失的原因。这是科学的先天局限使然,若抛却了对人的认知能力的迷信,科学将和宗教、神话、迷信等一切崇尚超越于人的至高存在甚于崇尚人自身的认知形态没有不同。正因如此,与人类文明史上所有其他时期不同,科学时代的人们在享有该认知方式下放肆发展带来的最多可见财富的同时,也承受着漠视自身局限造成的笼罩于全体之上的最深重的生存危机。无数年来人类在至高存在的庇护下安然度过,而今天人类却要在自我解放中迷失……
四.科学技术化使社会异化
技术实现科学。科学技术化倾向从科学诞生那一天便开始了,所谓“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只有在科学技术化中才成为现实。技术作为科学最主要的和最为人认可的成果直接促进了科学的发扬光大;在与其他认知方式的竞争中,科学通过技术成功地由叛逆者而成为主导者。然而时至今日,技术化程度越来越高,技术几乎成为科学的代名词,并且往往比科学更加有力、更受人喜爱,而科学本身在萎缩、变得日益空洞,科学真正的精髓——批判精神——正在被遗忘。科学在微观生活中早已被技术化而变成庸俗实用主义的奴仆,真正的科学只存在于很小的范围,并且鲜为人知,真正拥有科学精神的人与崇尚技术的人相比数量上微不足道。狭隘短视的功利行为在科学技术化过程中愈发明显,技术化正使科学等同于技术,沦落为单纯的实用工具,对技术的痴迷使人忘却了科学的精髓:怀疑、探索、批判精神。技术是科学的实现,但技术也正在异化科学本身。大多数如今被认为是科学的东西,从总体上讲根本就不是科学,而是科学的应用,是技术。
科学技术化使基础科学萎缩,关于科学精神本身的思考停滞。例如在美中国留学生多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因为本土学生不愿涉及;而英国的中学物理课也正面临消亡的危险;在其他留学国家,基础科学也不再是候选专业,IT技术、生物工程等新兴实用学科占据着主导位置。技术是科学的成果和具体化,重视技术而忽视科学本身对于科学无疑是一种削弱。
科学技术化也直接造成了人文科学的没落。在技术社会中,严肃的终极思考被漠视,传统人文科学已经不再受到尊重,一个哲学博士完全可能失业。严肃的、富有批判和探索精神的科学已经被很容易浮躁、肤浅、唯利是图的技术悄悄置换。在科学工作的要义在于其是否可以方便转化为产业、是否可以实现利润的思想指导下,科学必然沦为技术,富有人文关怀的纯粹而严肃的科学思考必然被弃置一旁,即便今日繁荣的技术也是从中萌芽的。
而且问题远不只此,由于科学深刻的介入了社会发展,因而站在科学的角度,技术对科学异化的同时也是对社会科学发展之路的异化。相对于技术方面的巨大进步,我们在其他领域的成就是何等的贫瘠,技术化正使社会全体呈现畸型发展的态势,在技术社会中,人类文明的其他方面趋于黯淡。技术在使社会呈现新特征的同时面临新的威胁。
人刚从上帝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又成为技术社会下一颗机械的螺丝钉,或成为技术统治下的社会的机器零件。现代人在技术浪潮下的大机器社会中丧失了独立思考和生活以及自由选择的权利,只有零件的角色可供选择,而没有不当零件的自由。技术正在奴役人,像昔日的上帝一样,成为人类又一道自我枷锁。
很多情况下对技术的趋之若鹜已达到狂热的地步,以至技术含量成为一项单纯的指标,技术已经脱离人的本来需要,使社会异化,而当它脱离生存需要时便会伤害人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就是力量”等观点代表了曾经的乐观主义,并且之所以能获得广泛的认可,是因为科学在技术化初期带给人类的福祉要远胜过灾祸。在科学技术化已达相当高度的今天,科学技术已不只是生产力,同时也可以是破坏力,知识不仅可以成为建设性的力量,同时也可以成为破坏性的力量。
然而技术作为科学最主要的成果,它制造的问题又是寓于科学本身之中的,正如上述,技术是科学的体现,如果不能通过技术实现,科学将只能停留在理论的层次而不能享有今天的权威。科学自萌芽之日起便有技术化的趋势,科学精神也必然孕育技术化的倾向,科学由技术的始源沦为技术的附庸,完全是科学的先天缺陷使然。技术之所以能够如此蓬勃并能对社会制造这么大的影响,也是因为科学的庇护。以科学为名的技术受到广大迷信科学而非具备科学精神的人的认可,并且技术能够给实际生活带来更直接的利益。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远较成为一名天文学家要有更实在的收益,较之抽象笼统的科学,技术显然更能实现普通人的当前理想。而科学之所以要受到批判,是因为科学必然孕育技术,技术社会所伴有的种种问题不只停留在技术层次中,更深深植根于科学本身。今天的科学固然有被技术掩盖的倾向,然而技术化造成的危害与其说是源自技术,毋宁说是肇始于科学。今天被认为是科学的东西,已经丧失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应具有的批判精神,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又必然孕育今天丧失批判精神的技术。
五.科学沙文主义的危险
1.
当人们在科学辅助之下获得极大回报、意识到科学是真正可以使自己摆脱物质贫困或拥有更多物质财富,从而崇尚科学成为一种美德而被大加宣扬时,科学便不再扮演这个救世主角色。任何东西如果是恰如其分的,那它必须是无意识的,必须是感受与收获错位的。
科学沙文主义就是在对科学积极一面的强烈感受之下确立的,但科学沙文主义并不是对科学的科学认知,而是对科学的迷信。科学沙文主义者视科学为万能,拒斥其他认知方式,在科学沙文主义指导下,其他认知方式受到歧视和抑制。并且随着科学及其成果日益繁荣,科学沙文主义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甚至普遍民众心目中的科学已经类似于科学沙文主义中的科学,成为一种远远优越于并凌架于其他认知方式之上的绝对科学。科学盛行为科学沙文主义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造成了对与之平等的其他认知方式的事实抑制。
任何认知方式都有沙文主义倾向,科学也不例外。苏格拉底所谓“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被无数人奉为圭皋,可以说是科学沙文主义倾向的早期经典。而在历经宗教黑暗、科学终究复兴之时,启蒙思想家便对宗教展开了激烈的批判,与此同时大批具有科学精神的思想家开始尽情讴歌科学,“知识就是力量”集中体现了人们这个时期在科学精神指导下的乐观主义。
对科学的迷信使人们相信科学是唯一的济世良方,而不是众多本应平等的认知方式中的一种。中医药一度难以走出国门获得认可,仅仅因为它不能得到科学证实,而科学之所以不能证实,却并非因为中医药本身的非科学性,而是科学发展还未达到可以证实中医药的水平。即便中药以新的面孔出现,也已经不再是传统中医意义上的中药,而是科学意义上的中药。目前少数一些获得认可的草药,也是在经历了科学的检验之后才被应用的。人们对只有数十年历史的科学检测趋之若鹜或许没有什么奇怪的,然而即便是在中国延用上千年、经历时间考验的古老中医药,也非得从只有短暂历史、还非常不完善的现代科学那里领取通行证,就让人感到惊讶了。又如中国美食固然享有世界声誉,然而在饮食博览会上,中国菜肴开始却无缘获奖,究其原因,竟然是中国菜肴未能标出详细配料、单位热量、精确的营养物质含量之类,显得“不科学”之故。可正是在科学指导下标出了营养含量、突出了营养价值的同时,其他的科学不能表示的营养和健康因素被忽略了。科学能反映的营养指标只有寥寥少数,而和健康饮食有关的指标可能成百上千并且难以穷根,真正健康的饮食就是自然饮食、没有科学介入的饮食,然而,如果没有经过科学鉴定分析,缺乏营养标识、成份含量之类,一种食品是难以被大众认可的。分析能不能吃,要由科学来证实,不管其是否真的能吃或真的不能吃。可以看到,在科学发达的国家,常常依据科学的证据为某一食品(如巧克力)或某一营养素(如胆固醇)争执不休,然而垃圾食品依然盛行不衰,那里的饮食甚至不比科学欠发达国家营养。不考虑科学的局限而盲从科学只会给生活制造更多的麻烦。
然而盲从科学的影响已经不止于此。科学就像马路上下水道的盖子,既保护健康的行为和秩序,也成了保护一切狭隘的逐利行为不暴露阳光之下的铠甲。看看商业广告上充满诱惑的宣传,很少没有以科技含量和科学研究结果作为佐证的。满眼的垃圾食品大有取代自然食品的趋势,但是过程却是在科学的掩护下进行的。儿童一开始就被标榜营养科学的各种人造食品包围着,但是科学却无力扭转这种显然不科学的标榜。因为在方式上,垃圾食品标榜其科学与科学标榜其脱离自然毫无二致。垃圾食品是对科学的扭曲,而科学本身就是扭曲的。在科学沙文主义泛滥的情况下,这一点很难被公众认同,在多数人心目中,科学是最高标准,是客观、公正的代名词。商人甚至打出“科技以人为本”之类蛊惑人心的口号,却不知道真正的以人为本绝不是在狭隘的个体逐利行为下、对在科学上无知的大众展开的对科学的滥用。
2.
科学被默认为真理的化身,这是科学沙文主义得以滋生的土壤。而科学之所以能被接受为终极标准,是因为人们内在的需要一种东西作为终极权威,以它作为生活中其他部分得以展开的前提,借以使意识和生活纳入到该终极权威所确立的秩序中而不再混乱,这个终极权威或者是上帝,或者是科学,或者是其他……就如上帝是中世纪人普遍看到的最佳选择一样,科学是现代人普遍看到的最佳选择。现代人信仰科学和中世纪人信仰上帝没有不同,换句话说,科学被迷信并非因其本身值得迷信,而是在意识深处,人们根深蒂固的需要迷信。人们需要发现并反复的必然的发现了权威,尔后倾向于并事实上拜其为真理、迷信其为真理。
这种迷信使其他认知方式受到了粗暴的对待,科学的沙文主义倾向使科学事实上垄断了认知方式,从而妨碍了人类文明的其他方面。尽管追本溯源科学并不比其他认知方式优越一点,但是在唯其马首是瞻的科学沙文主义盛行的年代,其他所有非科学的认知方式都不得不退居一隅,局限于教堂、部落和古籍中。尽管只是在面对科学评价时这些认知方式的局限才突现出来,并且它们也曾经像今天的科学一样受到拥戴,一样被认为是促进了历史的发展,但是在科学浪潮下,它们还是立即黯然失色,以过快的速度淡出了主流视野,几乎被抛弃和遗忘了。科学一统天下,难以容忍非科学的声音挑战,任何认知方式非经科学的认可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科学沙文主义使其它认知方式受到了人为抑制而非科学精神下理性、客观的评价和对待。对于本该多样化的人类文明而言,认知方式的单一化意味着多样文明面临威胁。古老文明在科学沙文主义的打压之下已经再难以恢复活力,用只有几十年新兴历史的科学大潮冲散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非科学的文明传统,不能不说是认知方式中的暴力。科学沙文主义大潮中弥漫着科学万能的盲目乐观,弥漫着科学至上、万般皆下的浮躁。在科学沙文主义事实广泛存在的现代社会,文明体系的多样性已经被严重破坏了,传统认知方式伴随着传统文明的精髓一同成了社会末流,被渐渐遗忘。
科学自复兴以来的角色正在经历悄然的转变,由洋溢着理想主义、乐观主义和批判精神的科学精神沦落为追名逐利、打压异己、甘愿充当意识形态工具的科学沙文主义。科学由打破既有体制、破除思想枷锁的解放人到维持既有体制、构建思想枷锁的束缚人。虽然科学发轫于对被奉为圭臬的认知形态的批判,其自身却在批判之后被奉为圭臬。科学带来的思想解放一度创造了物质奇迹,然而接踵而至的对科学的迷信和科学沙文主义强制确立的科学的一统地位,使建立在单一科学认知方式之上的文明尤其是物质文明正面临深刻的危机。而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认知途径受科学沙文主义影响而没有选择余地的情况下,科学发展之路造成的危机更难以得到解决。科学创造文明,由此而生的科学沙文主义在科学文明繁荣之后抑制了其他认知方式对应的文明形态,并继而影响到科学文明自身。
然而遗憾的是,同科学的技术化倾向一样,科学沙文主义(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富有批判色彩的科学精神)成为支配科学发展的最主要力量同样是寓于科学本身之中的。科学沙文主义已经丧失了科学的本来意义,但是科学既没有阻止自身在演化过程中逐渐丧失批判精神的机制,更没有阻止其抑制其他与之平等的认知方式的能力。同技术化一样,科学在发展过程中的异化使科学由繁荣文明的力量转变为文明(至少是多样文明)的潜在威胁。这不能不说是科学应当承受的批判所在。
六.科学过度消耗了人
求知欲望使人类堕落,当亚当和夏娃食了知识之树的果实而眼睛明亮时,便不得不离开伊甸园,从此人类再离不开知识带来的苦难。科学的一面是优长,另一面则是罪恶。人是科学的主体,然而科学在繁荣人类的同时,它的消极一面也在悄悄侵蚀着人本身,犹如慢性毒品,愈食愈想食,愈食愈离不开。人性中的求知欲,对人而言无异于一把双刃剑。
例如中国知识分子拥有缺乏科学素养的普通人难以企及的知识涵养,然而知识在使这些知识分子拥有更大力量的同时,也为他们带去更多的不幸。据统计北京知识分子的人均寿命只有五十岁,比北京市的人均寿命低了整整二十年。科学固然有其诱人的一面,然而置身其中,它又会带来什么样的生存状态啊!现代人普遍拥有的眼花缭乱的物质生活的背后,究竟又是什么样的生存境况呢?在我们拥有科学的同时,失去的不仅仅是所谓的贫困、愚昧和落后,还有更为普遍的安逸、自由和健康,以及人作为生命应当享有的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
崇尚科学同时科学也高度发达的欧美,其利用科学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然而在繁华背后,它所面临的问题也远比黑非洲国家或因纽特部落面临的问题严重。所谓积重难返,看似井井有条、环境宜人的科学社会其实已经病入膏肓,潜在的灾难已经开始化做频繁肆虐的飓风,而隐约可见的更大规模的气候灾难远不是几场瘟疫、宗教战争、或者政治屠杀所能比拟的。科学所制造的灾难是全球性的,它威胁的远不只是大坝所及的一个流域或者核电事故后放射性云层笼罩的地区,而是全世界、全部人。这些隐约可见的危险已经初露端倪,然而科学社会的人们既无动于衷,科学作为解决危机的工具对科学化的危机也徒呼奈何。
科学在从根本上制造危险,过度消耗了人类的未来。人类诞生至今已有数十上百万年,安然度过大自然的屡次洗礼,只是自科学主导人类的最近几百年,人类却第一次面临自己制造的威胁。几百年的繁华背后,却以终结上百万年的生存史作为风险。人类共同的未来,就这样在科学主导之下被悄悄消耗了。
不仅如此,科学也过度消耗了人的生活,使人作为一个物种呈现病态。科学使社会发展加速,生活更新的节奏变快,它不停的代谢不知停歇,它使人拥有更多物质财富的同时失去更多的闲暇、丧失更多难以察觉却更为宝贵的财富。科学使疾病增多而不是减少,它使人群的总体体质下降而不是上升,潜在的疾病如肥胖使得到延长的寿命的质量下降。科学使人根深蒂固的存在于每一个细胞的动物本性与科学之下社会的加速度演化发生普遍冲突,过快的社会代谢水平使人在多样且悠久的自然中成为一个奇迹、一个鲜活的生命如何变成在科学统领下疯狂运转的自动机械的奇迹。
科学使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变得更加有保障,然而在预期寿命延长的同时,新的疾病也在不断涌现,耐药菌在不断蔓延,依靠药物来维持生命的人越来越多,多数病人不得不承受治疗的痛苦和高昂的费用。科学使许多人得以存活,同时使更多活着的人成为病人;科学降低了死亡比例,但是在更大范围内也降低了健康人群的比例;科学使总体寿命延长,然而同时总体的健康水平却在下降。从后者来看,科学并未能使人有所受益。
科学总是伴随着风险,总是难以摆脱利弊两面。大量新兴科技产品被广泛运用,但是它们的危害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科学看似一个忠实干练的仆人,呼之即来,却挥之不去。仰赖科学是要付出相应代价的。在当代的科学社会,男性精子数量已经大幅下降,质量更令人堪忧。要知道,身体素质的下降直接体现在生育能力上,这是最敏感最准确的信号,这是种的质量而非单纯的健康状况下降的标志。
科学取代了昔日上帝的位置,以一层可以物化的铠甲取代了精神上的铠甲,科学因而远比上帝更令现代人信服,也远比上帝有力。对科学的依赖而非对人自身的依赖使得现代人在解决科学问题上变得步履蹒跚,变得离开科学便一事无成。在这层铠甲越来越牢固的同时,人自身的持续发展却面临危机,人类自身,无论是人类全体还是个体的生活,都被科学过度的消耗了。
七.历史的科学
虽然从短期和局部看来,科学具有与其受到的尊崇对应的一切优长,它使人懂得更多一些,拥有的物质更丰富一些,它的发达还使相应的国家在竞争中占有优势,个体在生存中有更多的机会处于上风。但是纵观科学主导社会以来的数百年,人们的福利果真得到了提高吗?生活在二十世纪的人是否就比十世纪的人幸福?即使是科学精神下有关科学的思考,也会自然引发这些严肃的疑问。对科学的由衷赞誉犹如教会时代对上帝创造的最优世界和皇权治下对天朝上国的倾力歌颂一样,所有神话最终只将面对事实的考验。
科学精神在人的认知能力上的乐观主义与存在整体缺陷的实际能力的差距,使人在科学指导下变得愈发迷失;科学的发展也使技术日益繁盛以至事实上异化了科学本身,也异化了社会;对科学的迷信使沙文主义成为大部分情况下对科学方式表示认可的首选,科学沙文主义势力强大且往往与意识形态有牵连,这使其他认知方式受到了抑制;科学还使人本身的存在受到威胁,生物学意义上的种的质量下降。
而所有这些异化和贻害都是内在寓于科学自身之中的,它们是科学这个认知方式的一部分,只是在相应的时期通过相应的问题才会暴露出来,它们和科学同生共灭。考察人类文明史,以科学作为认知方式的主流形态只是最近的现象,科学可以并且也应当被视为特定时空中的特定现象,它和其他或消失或衰落的认知方式一样,具有明显的历史性。
实证主义所谓知识是中性和客观的以及诸如知识是解放全人类的力量之类的观点只能代表科学朝阳驱散阴霾时的乐观和由此体现的对科学的期盼。然而时至今日,科学的发展愈发证明世界本来其实并不是像人认识的那样存在着,一切规律不过是人化的规律,人只能按照人的方式去界说这个世界,所谓科学和被认为是科学的一切,正如马赫所说,“是人的心理要求的产物”。
科学认知从来都是有局限的、历史的。科学具有的批判、探索精神是科学最伟大之处,也使科学面临不同于以往认知形态的境遇。现代科学正受到自身发展的压迫。它所提供的一切可以被称之为定律、法则之类的伟大发现,不得不被赋予越来越苛严的适用条件,它们事实反映的被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不是宣称中客观存在的性质,而更多的是人的意志。斯蒂芬•霍金曾说,如果人们能找到人和宇宙何以存在的答案,那么这将是人类理性和智慧的最终胜利。——或许会找到令部分人在部分时间信服的五花八门的答案,但根本不可能找到真正意义上的答案,至少人们依赖的科学无法做到这一点。
认知方式总在不断演变,所谓正确与错误其实只是由认知领域内的不同标准、不同方式造成。科学在对思想的冲击、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对待其他认知方式的立场上都与宗教没有本质不同,用科学去衡量宗教得出来的结果,与用宗教衡量科学得出来的结果也没有什么差异。二者只是方式差异,而没有优越与否的差距,科学对宗教的证伪以及宗教在现阶段通过科学手段证实自身都不足以说明科学比宗教更正确或先天优越。两种认知方式中对世界的预设前提不同、认知过程不同、结果也不相同。
根据《圣经•创世纪》,上帝在创造宇宙时所做的第一件事是开天辟地、创造感官的明晰,最后一件事才是理性的光明,而人又是上帝创造的最后一件作品,这之后上帝便休息了。被认为浅薄外在的感官居于科学之先,万物的存在是人存在的前提。但是科学认知中,理性较感性为先,人凌驾于自然。或许科学是人类认知的终极形态、就如上帝将人作为其最后的作品一样?无论如何,科学属于人,两处错置带来今天的繁荣,也将带来同样多的灾难。它的未来将和人类的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对科学的认识上,人们也会用迥然不同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更睿智的眼光审视它,而今天被认为是科学的东西,无疑将是历史的。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德先生”批判
*批判
一.说明
二.*是平行发展的产物而非相关社会优长的原因
三.错位的*:*不能增进*社会的整体福利
四.*和增进*社会整体福利的道路无关——对*的心理分析
五.*在国家局限之下的狭隘化
六.被狭隘*纵容的经济自由主义以对自然的*异化了*
七.*使人削弱
一.说明
我怀着十分矛盾的心情进行*批判的工作。写作过程中多次有在写完之后将它束之高阁并从本书中抹去的打算,甚至在本文初稿撰写之前的所有酝酿草拟阶段,我都以“*主义批判”为题,为的是将批判的锋芒尽量地局限在一个较小的范围。从情感上讲,批判向来被珍视的东西是很困难的,但是在现代批判的框架内和人类的未来这个方向下,*批判又不可避免。它是全部思想体系中最让我感到为难的一部分。*批判是现代批判不容回避的问题,是探索人类未来的一个节点,因而我违心地假设自己不是身处*化进程中的中国,而是置身世界,以一个没有国家背景的人,尤其是以一个崇尚并追求*多时,从而较其他习惯于*或习惯于缺乏*的大众更洞悉其弊端、更愿探索其未来的*环境下的思索者去批判*。
*批判作为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难以回避,并且*也确乎应当面对这样的批判。但是我面对的最现实的问题不是*太多、而恰恰是*太少了。批判*让我时刻感到为难,感到有愧于我自小从内心敬重的反对专制、争取*的所有先人以及当前为*而做出伟大个人牺牲的师长。因而我需要说明。如果本处说明仍然难以让读者信服我对*的情感,全书中多处流露的随手一击将无一例外的佐证我对专制的憎恶和对*的向往。*也将在我以后的作品中多次充当主题,并被尽情讴歌。虽然*化的道路漫长,我依然热望着、深深眷恋着*。如果假我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我将毫不犹豫的着笔于抨击专制、讴歌*的政治理想,并且我将以完全不同于本文在批判*的过程中多处流露出来的因为担心遭到误解而小心谨慎如履薄冰的态度,以数十上百倍于该说明的篇幅,以与此处作为说明处理的委曲求全完全相反的酣畅淋漓,热烈讴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政治理想的*。
本文对*的批判是站在更高的层次(类似于*充分实行后的情况)和人类未来的角度进行的,在这样的视角下批判*合理且必要,它也是*真正实行之后的建立于*基础之上的批判。但若具体到中国而非对*已经习以为常的引领人类发展、从而有义务探索人类未来并反思现行*制度的国家,*仍然近乎于一个比探月计划要渺茫得多的奢侈品。具体到中国,正如伟大的*先行者们指出的那样,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才能真正使中国强大。可以发现,是经济上的改革开放亦即经济*才是中国短短二十几年来巨变的主因,而中国最终还能走多远越来越取决于是否能在政治上作出类似于经济领域那样的变革。*改革不必以敌视中国的力量所希望看到的方式实行,但*制度的实行确实是中国继续前进的必须。只有*才能使中国避免人类史上斑斑劣迹的专制灾难的再次出现,也只有*才能使中国目前的强势发展姿态得以在未来有保障的继续。
从目前的发展程度看,成熟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代表了*实践的顶峰,从总的趋势看,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将更加*,*将和现代一道更深更广的发展。然而伴随这一进程的除了*的光芒,还有对*的迷信,也有*在其方兴未艾之时令人难以觉察的消极影响的种子。对*作中性的描述以及在积极意义之外论述其消极意义、更全面的反映*真实的而非被渲染的面目是本文的主旨。相对于广泛存在的对*的讴歌以及本处说明体现的*倾向,将本文冠以《*批判》之名是适合的,虽然从情感上非常难以接受。
总的来说,这个说明与其说是作出说明,不如说是表达不安。作为对*怀着深厚感情并有责任参于*建设的中国公民,此时却提出批判*,这是否合乎时宜?我向来从内心深处尊敬任何不畏强权、为*理念无畏斗争的人士,我的法学毕业论文即主要参照袁红冰先生的《论法治与人治》(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完成。《*批判》是《代价》的必要部分,我衷心希望本文不会给令我肃然起敬的人士带去误解。这点说明或许能多少消散自写本文以来一直积郁于心中的不安吧!
二.*是平行发展的产物而非相关社会优长的原因
1.
*作为社会组织形式之一而存在,它同其它多种社会组织形式具有相同的功能。不同的时代、地区、种族、文明背景和外部环境格局都可导致不同的社会组织形式,即使是典型*国家之间的*制度也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总体说来,人类社会的*程度是越来越高的,但细分到具体国家,由于上述导致社会组织形式的差异的因素依然存在,有利于实现*条件的国家依然有限。这并没有进步或落后之分。*与其说是社会相对优越的原因,毋宁说是一个反映:当特定群体受到的外界压力减小,严密森严的组织体系不再必要,国家疏于集权,政府倾向行使更多服务而非管理职责;当特定群体受特定价值观的影响,而该特定价值观有导致*的趋向或*的萌芽,这个群体也容易建立*制度。总而言之,*是特定环境下自然产生的社会组织形式,与其它组织形式相比,它往往与社会优长相联系,但其本身却无所谓优长。
*受到几乎除了*者之外所有人士的广泛欢迎,因为它与很多密切关系公民福祉的社会优长相对应,*被欢迎也是因为它常被当作一个运转良好、民生康定的社会的基石,有了*,似乎便有了自由、平等、*,社会便可迅速由乱而治,*与这些社会优长的息息相关常这样被误认为是前因后果关系,殊不知*并非基石,它同样是原因和结果的复合体,因为*的深化与自由、平等、*程度的不断提升,与社会的和谐水平是平行发展的,它并非诸多社会优长的原因,而是平行发展的产物。
*作为社会制度与体现该制度的相关社会优长的平行发展关系,犹如胎儿与乳汁被孕育时的关系。当胎儿开始孕育时,母亲的整个身体便发生变化,乳防慢慢饱满发胀,乳汁开始形成;等到乳汁溢出的那一天,胎儿便也顺利的降生,及时享用母乳了。那么,是胎儿使乳汁形成和分泌,还是乳汁使胎儿孕育并降生呢?显然都不是,胎儿和乳汁之间并不存在单纯的因果关系,它们同时孕育、同时形成。换句话说,它们是平行发展的。二者间固然有复杂微妙的关系,但是起决定作用的是母亲本身,是母亲这个在特定时间里发生特定变化的包括了二者的整体。母亲形成和分泌乳汁,同时孕育并降生婴儿,在特定时间之外,她不形成乳汁,也不孕育胎儿,若孕育胎儿,则必然形成乳汁。
*和体现*的诸多社会优长,*和形成*的社会环境如法治、公民权利意识、生活水平、国际环境等都是如此平行发展的。它们之间不单纯存在因果关系,无法简单的说是一方产生推动另一方,而另一方被产生和推动,二者都是包含了二者的社会整体在特定时期的现象。*在这样的社会整体中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和它同步产生的会有很多现象,但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而是包括了所有变化和现象的社会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任何一个现象都不是截然独立的,而都是这个社会整体的一分子。分子之间会同步的变化,但是所有这些分子之间都不是因果关系,而是平行关系。
2.
可以发现,当今所有典型*国家实行的*制度都是经过充分平行发展而建立的。西欧诸强都实行相似的*制度,是因为它们有相似的历史背景和文明渊源,而这些因素最终都促成*。美、澳、加等国的*制度则是因为欧洲人立国,带去了欧洲人的立国理念,而日韩两国的*制度则是两大阵营激烈对峙时期同盟内部成功的制度输出。不仅各国内部因素促成其*制度的建立,典型*国家的国际环境也有利于其实行*:无论这些国家之间的矛盾如何,它们都属于世界强国,国际环境远比弱小国家宽松,不必实行铁腕统治。考察上述这些因素就知道西方强国成为*典范、较其他文明体系先实行*实在是自然而然的。
相比之下,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在其漫长的历史中,集权专制统治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两千余年,只是在最近一个世纪才出现短暂而微弱的*运动。中国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总体民生越发安康的情况下,西方*制度却始终未能进入主流视野。作为已经为数寥寥的一个典型的集权国家,中国迟迟未能实行*同样是因为平行发展中的各个因素都不倾向于实行那种*。中国人崇尚威权、漠视*,崇尚心机、漠视制度。像克林顿那样的拉链门总统、小泉那种形象的首相、或者不时爆些笑料的贝卢斯科尼总理之类的政治人物在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 “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这句话是恰当不过。
若是考虑到历史文化因素造成的中国人的秉性,可以发现并不是少数人造成了中国的体制,而是广大中国人自觉自愿的服从专政,才使中国*主义者的理想始终遥遥无期;而且中国目前的国际环境也大不同于西方*强国,实行*没有宽松的国际环境。导致当前中国*现状的所有因素,与决定西方诸强实行*的因素是相同的,只是在中国,这些因素主要有利于专制,平行发展的方向显然没有倾向于*。*的提升有赖于其他相关社会因素的同步提升,*进程是包含了*因素的社会整体的进程,它不仅体现*的发展,也应恰如其分的体现社会整体的发展。如果不考虑平行发展的现状、不是从整体入手而进行单纯的*斗争,又如何能争取到*呢?就是争取到了,社会整体各个因素为之付出的代价是不是更大了呢?
*是特定社会特定时期的现象。虽然*常常与国家强大和个*利联系在一起,作为一种趋势它也有道德公义的基础,然而实践*仍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是对产生*的社会才是必要的。夸大一点说,人从未对兽群的纯粹王权统治产生任何质疑,只是因为人认为那是没有必要的;与人类血缘最近的物种无一例外是专制且符合其本性的,而我们在赞叹古代文明之余,也从不会对古人要求*。正如前所述,*从其本质上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萌生的群体组织形式,既然人从兽演变而来,并且地区发展差距明显且有扩大趋势,既然国家之间尤其是发达的典型*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从未停止,那么专制在特定社会的存在就有其合理性。*进程如果是社会平行发展的一个构成部分、符合社会整体的需要并且与其他部分和谐共存,则它不但是自发的、也是必需的。只有将这个过程放入整体的平行发展加以考察,才能让*得到真正坚实的道义基础。
正如胎儿与乳汁是同步孕育的一样,*也需要与诞生*的社会整体的其他因素同步发展,否则,于母体不正常,于胎儿不利,对于社会和*本身同样是有害的。*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是包括*的社会整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因而从单纯的*角度看,它既可能是某个社会进步的精髓,也可能是另一个社会发展的羁绊。*突兀于其他部分而不能参与平行发展或者离开了具体环境去追求*,对于社会整体而言并非是代价最小的选择。胎儿只对母体有意义,非孕期的母体若强行植入胚胎,则与处于孕期的母体未能使胚胎发育良好一样,都是不健康的。不能认为怀孕的母体要比其他个体优越,因为在孕期产生胚胎和在非孕期不产生胚胎一样都是正常状态,都是自然而然的。只有将胚胎与身处其中的母体联系在一起,考察其是否是母体的必需、并且是否依赖于母体、以及是否作为母体的一部分参与了母体的发展,才能知道二者构成的整体是否处于健康状态。*本身同样没有优越与否的衡量标准,*若是优越的,则必然是恰到好处的融入那个自然的产生它的社会。
3.
对于任何社会组织形式而言,合适的就是好的。目前*的优越性不是通过社会内部因素发展程度成熟与否的比较、而是通过社会之间的比较得来的,这样的比较忽略了平行发展,对于*程度较低的社会难以具体操作。真正的*是社会内部所有因素平行发展的结果,但也正是*与其他所有社会因素之间的平行发展,使它不能超越于整体的其他部分,不能成为诸多社会优长的原因。
由平行关系可见,*和其它与*有关的所有因素的平行发展促成*制度的建立。*是平行发展的结果,而非诸多社会优长的原因,*制度的建立需要相应的土壤,没有经过平行发展而建立*制度无异于拨苗助长,这样的*将是扭曲的。世界各国建立起符合*的制度形式的可谓不少,但能符合*真谛的可谓不多,其原因正在于此。
例如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迅速建立了与昔日敌对阵营几乎相同的*制度,但是并没有能像预期那样挽回国家的颓势。不仅如此,*、动荡、刑事犯罪、民生凋敝等几乎所有社会丑恶现象并没有因为*政权的建立而减少,公民拥有法律条文上的权利,但却无力实行;参考西方成熟经验迅速建立起来的*制度不但未能帮助国家摆脱困境,反而使其困顿不前。国民对这样的*毫无兴趣,叶利饮挥舞手臂站在坦克上慷慨陈词的一幕余热未尽,国民便转而对新的强力政府满怀憧憬:尽管普京政府的强权倾向饱受西方国家的抨击,然而却是代表了俄国内的广大民意。这固然很难代表俄罗斯人怀念专制的苏联时代,然而即使建立了形式上成熟的*制度,又能说这样的*比苏联时代是种进步吗?
又如伊拉克战争已经结束数年,*政权早就成为历史,然而取而代之的并非之前西方舆论众望所归的*政权,而是遥遥无期的教派冲突、暗杀、*、权力争夺。推翻一个*者只需要几天时间,但是建立设想中的*社会却已经需要预付十几年残酷的国际制裁和不知几时终结的社会动荡。*造成了大量国民的死亡,然而*下的制裁和杀戮所造成的创伤却十倍百倍于*灾难。选举可以按时间表进行,可是*的真正落实又需要多长时间?*政权可以轻易推翻,然而*政权又可以如此轻易的建立吗?
萨达姆固然是一个暴君,然而平心而论,若就是否愿意回归萨达姆时代举行全民公决,即使将其执政期间内的所有*劣迹考虑在内,结果也未必会是美英占领当局和伊拉克临时政府希望看到的。是来自*社会的制裁而非萨达姆的*专制使大量无辜的伊拉克民众得不到基本的生存保障;并且即使萨达姆的统治被推翻,国家政权有了*的组织形式,伊拉克国内的局势也没有好转一点,甚至恶化至内战的边缘。事实证明*制度在伊拉克是无能的。*的西方国家以*卫士自诩,无知的西方人以为是*而强大的祖国将伊拉克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伊拉克人绝对不应仇视西方文明、而应该感恩戴德才对。然而*的这种道义角色实在过于沉重而不堪承担,因为*不是人民解放、福利提高的灵丹妙药。
发生在伊拉克的事实表明,*政治并非伊拉克人民的首要要求,推翻专制政权并不意味着*的胜利,甚至可能同样意味着*进程的失败。在这样一个国家中,曾经所有的因素都导致其产生一个非*的政权,西方国家现在将建立*政权作为首要的政治目标,无疑在*化的开端就将*变成一座孤岛,置于所有其他并不顺应*的因素构成的汪洋大海中。这样的*即使能够得以实行,社会为之付出的代价也将是非常高昂的。
美国在阿富汗发动所谓反恐战争之后开展的*进程情况也同样与*的目标渐行渐远。
*制度在俄罗斯、伊拉克和阿富汗是如此艰难,其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制度较之发达国家也很不完善,因为西方强国今天的*是平行发展的结果,而*制度未能建立或不完善的社会,则是因为其平行发展尚未达到建立和完善*制度的程度。参与平行发展的不仅仅包括国内因素,更包括国际因素。试想如果没有美国在二战后的大力扶植和保护,韩国和日本能建立起如此成熟稳定、运转良好的*制度吗?如果没有大国的介入和暗中操纵,阿富汗和乌克兰也不会轻易改弦更张,朝夕之间变成为*阵营中的一员。如果没有苏联的占领,相信“布拉格之春”也不会早早夭折,*的捷克也不会在90年代才出现。相比之下,没有大国眷顾的国家,即使*罪行罄竹难书,也难以得到*的恩荫。非洲的暴君臭名昭著,然而若没有美国大动干戈,倒也能稳坐江山。动荡的卢旺达、索马里、刚果、苏丹等非洲国家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制度若能有一丝实行,局势也不至于至此。然而没有大国势力的关照,*对这些国家的人民而言仍然如镜花水月。
很显然,*制度的成功建立或半途夭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制度得以建立是所有这些因素平行发展的结果。如果美国不是世界超强,布什和戈尔、克里的两场选战在一个中小国家里完全有可能演变为两场社会*,计票风波完全有可能演变为流血冲突。没有相应条件的同步成熟,*也不可能成熟。没有经过平行发展难以建立*制度,即使建立社会也将付出巨大的代价去接纳和适应,这样的*也并非真正的*,而只是徒有其表。
*作为构成社会的因素之一,参与了社会整体的发展,是包括了所有因素的社会整体的发展——而非单纯的*——导致社会整体水平的提高,社会优长是一系列因素平行发展的结果,所有因素既是平行发展的参与部分,也是平行发展的结果的一部分,*无法成为突兀于平行发展的独立的社会因素,也不能成为作为平行发展产物的诸多社会优长的原因。另外从总体上看,社会发展总是在矛盾的此消彼长中进行,无论*程度有多高,总是以一些社会弊病取代另一些弊病,而并不能取消弊病。*若是平行发展的一个因素和发展结果的一部分,则这样的平行发展将使原来的部分突出的社会弊病消失,而对于与*相生相伴的另一些社会弊病,*则无能为力。
*只有和谐的参与到社会整体各个部分的平行发展中才能是代价最小的*化进程,也只有参与了社会整体的发展*才能得以牢固建立。真正的*参与平行发展,也是平行发展的结果,也正因为平行发展,真正的*不能成为其他社会优长的原因。
三.错位的*:*不能增进*社会的整体福利
1.
社会整体各个部分的平行发展不仅包括与*相生相伴的诸多社会优长的平行发展,也包括与*相生相伴的诸多社会弊病的平行发展。*在特定社会是最优选择,是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中*是最合适的。但是最适合*的社会,必然因为平行发展而产生诸多*无法克服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就像非*社会总会存在的只有*可以解决的问题一样。与非*社会相比,*社会同样存在大量*无能为力的问题,妨碍着福利的总体提高。
又一个错位。当社会诸多问题需要*来解决时,*不具备广泛实行的条件;而当它普及时,便又不能解决随之出现的大部分问题。*对于非*国家而言往往被视为一剂良药,然而*国家内部出现的诸多问题却难以依靠*来解决。未参与平行发展的*进程使社会整体代价较高,然而参与了平行发展而稳固建立起来的*也不能克服同样因为平行发展而稳固建立的社会弊病。
例如刚建国的中国一穷二白,被西方人称为“快乐的工堋”,那时代的中国人在物质上相对贫乏,然而在建国至今的五十几年里,很多人念念不忘的仍然是那段在他们看来是充满乐观、激情与理想的时光。与今天道德沦丧、信仰缺失的社会相比,那时中国人的精神状态总体而言积极向上。即便中国在六七十年代丧失了与世界经济同步腾飞的机遇,但是在那个时代的中国,至少没有同时期在日本广泛存在的“过劳死”,民众的生活在物质上贫乏、精神上却是丰富。广泛存在的社会悲剧如饥瑾、*、派系武斗在今天的社会绝难承受,然而就像人们并不将动物种群内部的血腥冲突视为野蛮一样,也正如古代社会较今天普遍强调作为整体一员的生命而轻视作为独立个体的生命一样,专制并且拥戴专制的中国人注定要承受专制的惩罚,那个时代的中国人能承受那么多社会悲剧,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对悲剧的承受能力较强。
随着制度的逐步松动,在经济领域内的改革赋予公民更多的权利,今日的中国人正享有建国以来最大程度的经济自由。然而即使年薪三十万的高收入阶层仍然没有经济上的安全感,令人窒息的竞争、*、贫富悬殊以及不断被创造的永无止境的欲望,使中国人享有的经济自由成为物质生活的一道道枷锁。而在改革前,中国人不知道失业为何物,也不用生活在年轻时用健康换金钱、年老时用金钱换健康的紧张激烈的经济环境中。那时侯的中国固然不断上演着社会悲剧,但其中的大部分角色还是满足于自身状况的;而在改革开放近三十年后,中国人的总体生存状况仍然远不能让自己满意,无休止的劳作、竞争,无休止的欲望、攀比,社会转而纳入另一条经济运动的道路。毛时代的政治狂热,被今天的经济狂热所取代。经济*为中国人带来了物质富足,却不能弥补同时产生的精神亏空,也不能使因严重的贫富悬殊而在两极分化中日趋没落的广大低收入者的生存状况有所改善。很多人因为目前紧张的生活方式而生病,其中不乏今人瞩目的成功人士,还有一些人因为过度劳累而死。与改革前相比,中国人的生存压力由来自匮乏转变为来自欲望和不均,但是整体的生存压力依然日复一日。今天中国人享有基本实行的经济*不能说明当今中国人的总体生存状态是让自身满意的。从人们能感受到的福利水平而非一系列抽象罗列的对比数据来看,与改革前没有经济*的状况相比,中国的社会福利的内容有所变化,但其总体水平却不是一定提高了。
2.
犹如青霉素未得到广泛应用时,主要的致命疾病如肺炎依靠青霉素便可以有效治疗;而等青霉素普及时,普遍的重大疾病如癌症等青霉素便无能为力。药物的普及与新疾病的产生以及耐药性的蔓延是平行发展的。因而人类只有战胜某种疾病的历史,而从未有消灭疾病的历史。平行发展的结果是平行发展前的诸多问题被解决,而平行发展后涌现的新问题又等待着新的平行发展去解决。错位始终存在,平行发展如此得以持续进行。
永恒的错位。*并不意味着总体进步,而只意味着一种社会制度对于平行发展的社会整体的适应。永远存在广泛的社会问题,在实行*之前可以依靠*解决,然而此时平行发展并不倾向*的真正实行;也永远存在广泛的社会问题,即使在*真正融入平行发展、成为社会的一部分后也难以获得最终解决。参与平行发展是*进程的最佳道路,然而平行发展的结果必然是成果与缺陷共存,*社会永远存在与非*社会不同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因而对于社会整体而言,平行发展不能使整体优化,始终存在着错位现象,使平行发展前后的社会福利总量不变。对于有*参与的平行发展,情况同样如此。
美国人一方面因其*制度而倍感自豪,另一方面又对国内存在的诸多社会弊病给以最激烈的抨击。而美国人的自豪感与其说是来自*,不如说是来自强大的祖国和富庶的生活,对*的自豪以强大的群体(国家)和个人财富为基础;对国内问题的激烈抨击则只能说明美国人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国内持续存在的社会弊病是永远无法通过*制度的实行而消除的。*社会始终存在*社会的问题,就其影响而言往往不比专制社会存在的问题轻微。这一方面是因为两种问题有不一致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发展程度较专制社会提高后,*社会承受灾难的能力要下降一些。因而美国人的幸福指数要比黑非洲人低,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显然并没有因为生活在*制度下而提高。
*国家常以其*制度自诩,然而很多具有批判精神和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从未放弃过对典型*国家黑暗一面的无情鞭笞。在铁幕拉下、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时代,*制度下的西方世界一度出现大规模的社会动荡。20世纪50年代的学生运动有向社会主义国家靠拢的倾向,毛泽东、切•格瓦拉等共产主义的理想主义者一度在西方享有崇高声誉,甚至中国的*灾难激发了*社会里很多人的革命热情。很显然,处于典型*社会的感受并没有*主义者对专制制度下的国民所宣称的那么完美。
*社会下存在的诸多社会问题与专制社会存在的社会弊病有很多往往被忽略的共同之处。事实上仍然存在阶级,只是昔日的奴隶主被今日的CEO取代。社会主义以消灭剥削、建立大同社会为已任,然而实践中无一不是以国家作为最大的垄断机构,曾经的无产者名义上是一切公共财富的主人,实质上却一无所有。*主义提倡自由、平等、*,只是改变了生存资源寡头占有的形成机制,使世袭或专制行为制造的寡头转为均等机会下自由竞争形成的寡头。享有*权利与*权利理论上对应的生存权利并没有现实联系。尽管*主义宣称人人生而平等,但是广大民众仍然处在被*机制下合法化的强者剥削和压制的位置,事实上的*权利仍如空中楼阁,无力得到切实执行。提倡机会均等而非结果均等为制造两极分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使大多数人合理的沦落为社会底层,而这种局面的严重性又由于典型*国家的强势和相对发达而被忽视了。
这些是与*主义的宗旨相违背的。*主义崇尚人的权利,以为最广大公民创造福利为要旨,它的服务对象是所有人而非始终存在的极少数寡头,然而就现状看,*如同它所反对的所有社会体制一样,受益者仍然是少数人。
概而言之,如果*制度是既成的,那么*制度下国民的福利感受程度的变化将不依赖于*,亦即这种情况下*将不能再为国民带去更多的福利。社会总体福利水平同样如此。*只有依赖平行发展才能得以真正实行,然而平行发展同样是与*相生相伴的社会弊病的平行发展。所有既往事实表明存在难以避免的错位,使*社会的公民不能感受到*带来了总体福利的增长。在*制度成为社会固定的一部分后,*国家的总体福利也不再由*决定其变化。*在其实行之前可以解决相当多的社会问题,但此时*往往不具备实行的条件;随着*进程的深入,平行发展中的其他因素包括人们愿意看到的和不愿意看到的都在不断变化;当*成为社会制度、与*相关的社会优长都充分呈现时,原来的问题大部消失,而此时与*同时经平行发展的新出现的社会问题也逐渐制度化了。这些新出现的问题与*同生共长,*对其无能为力。这样的错位始终存在,因而*作为社会整体因素中的一分子,只能改变社会福利的内容,而无法改变它的总体水平。
四.*和增进*社会整体福利的道路无关——对*的心理分析
1.
*可以反映民意,然而*可以代表民众整体福利提高的正确道路吗?事实上,*并不代表*参与者的利益,也不代表社会总体福利水平提高的正确道路,*运行只是大众对自身观点表达的诉求,它是意志的释放,代表的只是意见而已。*只反映多数人的意志,是大众在解决了衣食之虞后对自身观点诉求的表达,或是在*主义的价值观指导下进行追求自由、平等、*的努力在公共意识领域内的形式体现。
*受到赞誉是因为它反映了大多数人的意志,而非意志所要求的利益,它只反映民意,却不一定实现民意。在无物质匮乏之虞或有追求*历史和价值传统的社会中,追求*权利自然成为时尚和必须;然而如基本生存条件艰难或民众生而不知*为何物,则纵有最大限度的*权利,公民也不会参与。
*是社会优越性的表现,而非社会优越性是*的表现。然而*仍然常被视为优越性的原因,视为始源因素。对于伊拉克、阿富汗人民的幸福之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便是“*化”。这其实是大众对自身持有的价值观的再一次本能而非理智的维护,是对机制而非被机制代表的利益的维护。
*由于直接体现了更多人的意志而被更多人追捧,但其原因并非*真正意味着体现他们利益的正确道路,而是*体现了他们认为的正确道路。*体现了他们的观点,提供了找到相同观点者并成为群体一员的机会,在群体中他可以成为一员并发表观点并感受到支持。这些观点他认为是正确的,虽然往往也愿意承认那是由很有限的能力做出的,但经由*途径表达出来便不再顾忌这一点。
并且,*之所以对任何重大决定都是个不错的选择,部分也是因为权力行使者此刻不愿承担风险,即采取“风险发散”手段而避免成为风暴中心。没有人对*运行结果表示非议,尽管它仍然可能是荒谬的。*被宣称优越的地方之一是它虽不能导致最优结果的出现,却可以避免明显的过错。然而不是*决策不犯错误,而是错误不再被追究,在*思想指导下也无法被追究,始于无形又终于无形而已;而同样的结果若是发生在专制体制下,则必然要被大加挞伐。
权力寡头或其集团的任何决定——无论是雄才伟略还是荒谬绝伦——都难免受到长期的抨击,抨击的真正原因往往不是因为权力行使的结果是否真正符合了民众的总体利益,而是此权力是少数人行使的,只直接体现了少数人的意志。在很多人眼中,这便意味着相对于*的重大缺陷。而*之所以在很多场合尤其是重大事件(如立法、选举、欧盟宪法在各成员国的通过)中得到运用,并不是因为它能为社会带来总体水平更高的福利,而是它可以“避免”过错。全民公决的结果往往狭隘而短视,然而即便一个只代表几百万人的区区小国的全民公决的结果是领土、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大于它几十倍的其他成员国都不愿看到的,*机制下这样的运行结果仍然受到极大的尊重,即使这样的结果由为数众多但无知肤浅、但求饱食终日而非能从历史和全局角度作出抉择的大众做出的。欧盟宪法面临的困境就是一例。
*能体现多数人的意志,但是意志数量的多少和实现意志的正确道路之间没有必然关系。*之所以能被认为是优越的,事实上仅仅是因为它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意志。多数的意志通过*机制表达出来,使多数人中的单个人获得安全感:对自己的观点愈加确信,对可以获得安全感的通过*形成的意志集体更加认可,成员之间相互有意无意的渲染使每个成员都更倾向于维护使他们获得成员资格的这一机制。他们确信从该机制中会迅速得到响应和支持,从而能有效地表达诉求并获得安全感。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能实现以提高福利为目的的意志。
2.
*只是使大众拥有了权力,而不能保证这样重要的权力被恰当的行使。因而*虽然能体现公众的意志,却并不能体现公众实现意志的能力。作为*制度关键部分的选举充分体现了*在这方面的局限。通过对诸次重大选举的观察,媒体的偏颇和公众的无知都导致*选举的结果并不符合*价值观所应有的真义。例如台湾在2004年大选中,两粒子弹而非执政结果和政治道德最终左右了台湾两千多万人未来四年的政治方向。而在政治动荡时刻进行的选举(如美国等西方诸强暗中操纵的乌克兰大选),民众的意志往往受一时判断所左右,而这样的判断往往由选举时刻的诸多不可预见的事件和非常的外界环境促成。即便是在多年实行*的西方发达国家,选举也并非只是大众对利益攸关的执政能力的检验,还包括对事实上无关痛痒然而能严重影响选举结果的仪表、风度、宣传的检验,如果没有雄厚的财力支持和成功的选举团队,候选人在现代大选中将很难只依靠自身的执政能力获胜,而执政能力(而非助选资金和选举团队)才是选民真正需要的。*选举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只是理论上的利益体现,实际上相当程度上只能体现意志。
*机制能使参与者充分表达利益诉求,然而这与获得符合当前或长远利益的途径并无关系。历史上由*促成的治世很少很少,事实上,只要可以代表群体的利益并具有实现该利益的能力,制定决策的是一个人或一亿人是没有实质区别的。正如被批判的专制那样,*也不能像预期的那样代表民意,“少数服从多数”作为*的通行法则,部分牺牲了少数人的利益,甚至造成多数人以多数的名义对少数人的*。
而且,与专制制度相比,*制度下公众所享有的权利相当程度上同样只是名义上的,公众只有在既成的框架内选择的自由,而没有选择既成现实的自由。例如员工只能选择被哪个CEO剥削,而不能选择不被剥削;只能选择接受某个寡头公司如通信公司的霸王条款,而没有拒绝霸王条款的选择。这些与生而为奴的专制制度下的广大底层民众又有多少区别?*社会也永远存在广泛的弱势群体,弱者事实拥有的*权利始终是很有限的,*所能提供给他们的只是一层糖衣而已。
因为为大量存在的弱者成为强者提供了获得广泛支持的理论基础,*具有迷人的道义色彩;并且因为它使事实上始终存在的压迫和专制在*框架内合法化,*制度中的强者也乐于接受*。因而只要布什以捍卫*推翻*为道义口号发动战争,战争便依然在被公众认可的道义口号中进行下去。*名义下许多丑恶的国家行为与专制政权的没有任何区别,但是这些行为所受到的抨击却较专制行为少得多。
*其实只是群体的一种组织形式,是文明道路中的一支,它不应成为普适的制度方向,也不应成为不同发展方式的统一标准。*只有和特定的社会对应才有意义,并且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从目前的现实看,它为*社会提供更多福利的能力也应受到质疑。社会整体福利提高的可能性姑且不论,这种提高的可行性和*之间也没有联系。促成*的是群体的心理需要,这种需要和福利提高的目标符合,但和实现目标的途径则没有关系。因而*不导致必然符合群体利益的决策,它不能为*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指明道路。
五.*在国家局限之下的狭隘化
1.
*主义在理论上是宽容的,它脱胎于专制的黑暗,崇尚自由、平等、博爱,能够包容不同价值观,对生命给以极大的尊重,这些为它构筑了道义基础。在实践中,典型*国家内部能比较好的体现*的上述精髓,从而使*能够获得广泛的支持,也因为相对专制的优长,*被更多数量的弱者接受。然而同时也始终存在*狭隘化的现象。狭隘*只是特定群体的*,享受*的该群体对待群体之外的人则与它激烈批判的集权专制下的人受到的对待毫无区别。*社会内部存在的*狭隘化表现在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投票权的差别对待等等方面。
*的狭隘化更主要存在于广泛的国际社会中,其中尤以国家对*的局限为甚。国家在*之前就已经存在,并且毫无疑问国家政权而非*制度才是保障国家利益的关键,因此*很难超越国界。*虽然具有普世价值,却始终以国家为边界,而由国家为单位组成的国际社会又恰恰是最不*的。国家间的利益竞争永远在*价值之上,以国家利益而非*理念作为国际法则使国家对*的扭曲愈演愈烈,非*的价值观和文明体系往往受到强势*国家在利益驱动下以意识形态差异之名实行的强力压制。*非但不能在国家间落实其自由、平等、博爱等具有进步意义的理念,反而因为强势*国家在处理国际事务时背离*的伟大精神而使其受到损害。发达*国家以*之名行霸权之实的外交手段被一再施行,国际间流传的*已经成为专属于特定国家的*,成了被扭曲的工具*。
由于国家的局限,今天的*在为更多人而非仅仅*国家的国民谋取福利的能力方面,甚至比它曾经激烈批判的超脱了世俗事务的宗教还要有限。在国际事务中,*被国家扭曲到了几乎完全丧失其本来意义而沦为纯粹狭隘功利的实用工具的地步。丘吉尔说的好,国家间“只有永远的利益”,对此*不仅完全无力改变,而且只能畸形顺应。*是人性的文明程度在当代的最高表现,是人性善的集中释放而非人性恶的又一块*布。将*作为国家间利益竞争的一个口实,使*背离了其真正伟大之处。与*政权相比,*国家的暴力、阴谋等丑恶国家行为的表达主体不过是由不体面的*者演变为堂皇的公意。
例如巴勒斯坦的民选政府,无论是之前的阿拉法特政府还是现在的哈马斯政府,都没有受到西方*国家应有的尊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诸强在扮演*卫士角色的同时对阿拉法特大肆打压,对现任哈马期政府则直接宣布其为恐怖组织。巴勒斯坦人遭受长期的苦难,被苛刻关注的*选举也被认可,然而*国家却并不能尊重民意,在巴勒斯坦人饱经蹂躏渴望新生的情况下,其政府被粗暴对待、横加指责。与此同时,以色列的国家恐怖主义却以自卫的名义得到西方的同情和默认。
再如伊拉克战争,布什政府以消灭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反恐为借口发动伊拉克战争,然而最终既没有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没有找到萨达姆与基地组织联系的有力证据。布什以推翻*、实行*的口号蛊惑美国民众和伊拉克人,然而结果是驻伊美军死伤惨重,伊拉克政局动荡、民不聊生。美国以*为其道义旗帜进行战争,然而受难的正是口号中欲加以解放的*黑暗下的民众。布什政府是在进行欺骗。强大国力条件下进行武力扩张以获得与其实力相匹配的资源是轻而易举的,但在实行*政治的国内要达到这种目的还需要欺骗以获得民意支持,对待被占领国家的民众更需要欺骗。
不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现实的国家主义已经严重扭曲了*,这就发生在最强大最典型的*国家中。在民宅遭到轰炸之后,愤怒的阿富汗人说:“早知道他们实行的是这样的*,我们早就全民反对他们了。”——对于*来说,国家永远至上,国家间的*永远只能是狭隘功利驱使下的实用工具,占领和侵略没有区别,临时政府和傀儡政府相关无几。*只是口号,期望能在被占领国实行占领国的*只是幻想……
在中国崛起、两强相争的过程中,美国以意识形态的名义围堵崛起中的中国,以制度上相对于*的缺陷抨击中国,但是在高举*大旗的政客那里,*永远不会是目的,*永远只是其达到目的的工具,只要中国是潜在对手,不论是否*都会受到围堵。
在国家主义局限下,以*的名义发动的侵略扩张、武力占领、输出革命的西方人似乎再一次显现了一手拿着《圣经》,一手操纵贩奴船的殖民者的嘴脸。*国家的强大在很多地区并没有使*获得其国民期望中的道义感召力,相反,驱使国家行为的永远只是利益而非意识形态。*国家用炸弹推毁*,用*对付派系混乱,*并未用外来的*手段或国内自发力量建立,而使蜇伏的社会矛盾激化了。*国家因为国家间的利益争夺而在很多地区受到仇视(例如查韦斯的反美言论),*也因此蒙受池鱼之灾。但是*本身不会被如此仇视,是喝着*的奶长大的人在国家主义的局限下亲手将*主义妖魔化了。
国家局限下*受到的扭曲使*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削弱,在典型*国家的*制度继续完善的同时,可以发现不同意识形态间的鸿沟加深了:*原教旨主义正在强大,*世界对*社会的疑虑加深。国家主义使*社会的民众充满狭隘情绪,对其他文明形态和价值观的漠视和偏见往往由国家主义下的隔阂促成。从单纯的*主义角度看,*作为后起之秀是应当并且可能成为普遍的价值观被最广大的人接受,然而国家主义下的*却多是带着血泪的*,存在于国家间的*多半是被扭曲了的。
*从诞生之日起便始终只能以国家为单位发展,国家作为*难以逾越的藩蓠,使*在国际范围内始终是以扭曲的面目出现,它始终无力超越国界在更大范围内实践被认为具有的道德公义和进步意义。在国家主义的禁锢下*也往往沦为外交工具,成为维护狭隘国家利益的实用手段,这反而削弱了更多人口所在的非典型*国家实行*的基础。
*主义者宣称的*主义体现的一切人性善,无论它们具有多么普遍的道义合法性,都必须通过国家这一狭隘组织来表现。一国的*如果对该国意味着优长,它对其他国家的人民则可能意味着直接或潜在的灾难;*可以直接造福一国人,也可以同时通过国家间接使另一国人受难;*对美国人意味着汽车,对伊拉克人则意味着坦克。真正的*始终是理想主义式的,从世界范围看,受益于*的人口较间接受制于*的人口始终有限,并且*在国家局限之下始终只能惠及世界人口的少数,同时非但不能为其他人带去福利,反而往往带去灾祸。实践中的*无一能具有普适性,而始终是国家主义的、狭隘的、扭曲的。
2.
国家的局限还使经济自由主义不仅不能被制约、反而被纵容和提倡,各国在狭隘利益的驱使下即便面对共同的威胁也相互推诿,一再错过解决问题的时机。甚至在狭隘的国家利益之下,经济自由主义下的繁荣正是各国所竞相争夺的。
经济自由主义正以对*本身的扭曲以及对人类发展基础的吞噬摧毁*,但是在国家的局限之下,*对此无能为力。
被*纵容的经济自由主义的危害将在下一节详细论述。
六.被狭隘*纵容的经济自由主义以对自然的*异化了*
1.
受国家主义局限的*的狭隘化可以说是次生的狭隘化,其实*本身从一开始就是狭隘的,将自然排除于*设计之外的*原生的狭隘——而非单纯的国家主义下的狭隘化——为毫无节制的经济自由主义提供了理论默许。不但经济*与政治*在某些国家出现了严重的分立,经济活动中的*制度与经济自由主义也被混淆了。
*作为人类特有的现象极大促进了人类的发展,使人的生存空间得以拓展;但是在自然提供的生存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对人类的积极意义越大,对自然界其他部分的消极意义就越明显。对人而言的*,对人之外的自然则意味着专政。
如果说国家是*在世界范围内的局限,那么*的另一个更严重也更隐蔽的局限是它仅仅是属人的,而并非属于人与其生存环境的统一体。单纯从人的角度看,*无疑是人类伟大的自我解放,平等、自由、*等确保生存和发展的理念和制度设计使人类突兀于自然界的智慧能力获得空前释放。
然而*的所有内容最终指向自然、依赖生存环境来实现,任何程度或形式的*,只要它的优越性通过使人和他们生活其中的国家更好的存在和发展来表现,那么对自然而言最终只意味着更多的索取、利用、改造。现实情况表明,*越充分,对自然的利用越彻底。被鼓吹的*不受约束,*对人而言,正如专制对于暴君,而*对于人类赖以存在的自然,正如专制对于被专制的对象。当人类在*制度下日益蓬勃时,依赖其上的生存环境支持人类继续发展的能力却越来越有限。由于*毋庸置疑是专属于人的,因而对于人类的*,对于自然却是*。
人与其他物种一样拥有生存权、发展权,但是人类没有借生存权和发展权之名暴殄天物、肆意剥夺其他物种生存空间乃至生命的权利。当今人类肆意妄为的生活是建立在无数其他生物的生存悲剧的基础之上,经济自由主义下的物种灭绝,是人类犯下的罪恶。世界上其他物种无一不处在提倡*并因为*而强盛的人类的残酷征服之下。*之下对生存权的滥用是人类*最大的丑恶,它根本丧失了*的道义色彩,违背了作为*精髓的博爱精神。
2.
并且,狭隘*下的经济自由主义以对自然的*削弱了人类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自由主义使作为*的唯一共同专制对象的自然成为唯一一块不受保护的公共草坪。*固然是人本主义的,但是这样的人本主义正在伤害人类自身。人类共同的利益在个体利益的狭隘争夺中被损失了,而这无疑是与*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虽然*为人类自我约束更少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自由经济创造了无数人类奇迹,但是所有奇迹都以自然环境为载体,依赖自然更丰富的产出而实现。不受约束的*机制下的自由竞争使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大,*制度深入实行的地方,对自然的*也更彻底。
全面专政下无经济自由,人类对自然的索取也较少,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均如此;即使在*专政下出现过诸如苏联赫鲁晓夫时期的玉米种植计划等恶劣事件,其影响明显、强烈然而短暂;并且专制政权下*者的个人意志如果没有群体意志支撑也往往行之不远,从而专制政权造成的生态破坏固然曾经极为恶劣,对自然资源也还不至于成为固化于制度中的灾难。而*制度下享有充分经济自由的所有人而非少数几个*者都拥了对自然的权利,因而如何更多更彻底地利用自然,使其产出更多、赚取更多的利润(而非适可而止)就成了全民共识而非*者的个人意志。这种情势下的环保只会掩饰问题,只是以令人舒服的方式去更肆无忌惮的掠夺自然,有如依赖止痛片治病,在不改变发展方式的前提下进行的环保努力最终都是徒劳的。
*是商业发达之源,商业化与科学下的工业化相得益彰,几乎将人类的聪明才智在利用自然上发挥到了极致。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走上了一条飞速发展的道路,自然能提供给人类的所有生存资源(如物种、矿产、土地、森林、水、洁净的空气、常态范围的气候等……)也步入竭尽的穷途。
*与科学下平行而生的工业化与商业化的结合,构成了现代最令人叹为观止的人类现象,可以称之为现代文明的主旋律。然而在这样的发展轨道上,人与其赖以存在的自然不可能取得平衡。*在强化人利用自然的能力的同时,削弱了作为人类发展至高基础的自然提供发展资源的能力,在这一局限下,*对人只能是一个提供自由发展的制度,而非一个可以保证持续发展的制度。从而从历史的角度看,*在将来会因这个局限而削弱人类得以存在的基础。
3.
*制度的设计者有必要将非人的但与人的经济活动息息相关的自然界的一切考虑在*制度之内。根本的办法是将自然纳入到*制度之中,赋予自然物以与人类相似的权利,以对人类权利的相对削弱换取人类生存其中的总体环境的安宁与持续。
物种灭绝、环境恶化、全球变暖是人类未赋予自然物以权利从而与自然相冲突的典型事例。但是这里的根本办法,其实施却前景暗淡。它们的实施不仅需要国家之间放弃狭隘的利益争夺,更需要诞生*精神的人类自身再一次诞生抑制其贪欲的伟大思想和实践。而达到这两个要求都是极其困难的。这不能不说是*受到的可悲的异化。
七.*使人削弱
1.
*主义首次将人之间客观存在的“生态位”现象视为差距,并将其置于一个企图抹平该位的制度形式中。人有差别,种族、性别以至年龄、健康状况都是区别各个群体的依据。这样的差别最终必然导致面临相同环境时适应能力上的差距。
*强调人人生而平等,强调后天形成的社会地位高低差距的先天意义,并企图通过制度设计和理念提倡来弥补这一差距。*制度企图弥合“生态位”现象中的差别,社会为此付出代价。例如为了体现制度优越性而在各个重要组织中留有妇女和少数民族的名额,甚至军队里也保留着一些女兵,这很大程度上仅仅是为了体现男女平等和人有我有的装饰意义。掺杂了这些目的的组织形式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其效能。在古代没有女性参军的制度先例,然而到了*时代,某种程度上这却是必须的,哪怕付出军队总体战斗效能下降的代价。
*制度企图弥合“生态位”上在*理念下形成的差距,然而除了对该现象进行制度设计和理念灌输之外,又不能事实弥补其企图弥补的理念中的差距。例如广大的殖民地国家在二战后掀起了一波全球性的独立浪潮,宗主国丧失大量海外领地,一度被认为是日薄西山;然而看看今天的经济政治格局,原宗主国与殖民地国家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出现总体扩大的趋势,脱离宗主国的国家在独立后的总体情况并未好转。昔日少数未独立的殖民地,例如一些岛国,甚至成为英国等老牌殖民帝国的鸡肋,因为不像其他仍然贫困但已经独立的殖民地国家,在英联邦的统一格局中这些贫穷的岛国需要消耗英国大量的援助。目前尚存的几个殖民地遗留都没有从宗主国脱离的要求。殖民地国家是否独立其实只是一个政治形式,昔日独立的殖民地国家,今日大多仍然受到原宗主国集团的盘剥,而程度甚至较独立前更加严重。
又如民权运动上世纪中叶一度风行欧美,迫使社会制度作出重大改变,不同种族、性别的人之间存在理论上相同的差别。这也可以说是*制度十分重大的进展。然而即便如此,*制度也只能在短期内表面上营造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实质性的差别不久之后依然如故,并且更趋向明显。中国在建国后确立的男女平等同样如此。因为缺乏配套的社会支撑,这样的平等其实是不稳固的,固然有名义上的法律法规保障,女性在当代中国的实际地位还是较之前下降了,一直存在的性别失衡、性别歧视现象近年来甚至扩大到了引起政府密切关注的程度。美国的民权运动虽然比较彻底,*制度也相当完备,然而这并不能消除实质差别,种族之间的地位差别在美国依然十分明显。
*制度将“生态位”中的位置差异差距化,并以消除*理念中的差距作为其理论精髓。*的一系列尝试和实质取得的成功无一不是对生态位的打破。这种使社会中各群体脱离生态位的做法无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但是其付出的社会代价也显而易见,并且这种成功更多地是流于表面。
2.
自由女神像底座铭刻的“把这些无家可归的/饱受颠沛的人/一起交给我”;《共产党宣言》号召的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甚至《圣经》中贯穿始终的博爱、大同精神,同情、庇护一切弱者、失意的人,人类自文明诞生以来便一直以它们为道德方向。然而只有到了*时代才第一次出现真正符合该方向的制度设计,并且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相结合,使大部分人在满足自身物质需要后,有余力去满足并发挥道德需要。
泰坦尼克号沉没时获救的大部分是女性,良好的医疗卫生条件使多数老弱病残得以延续余生,为了少数残疾人的偶尔需要而改变建筑物和公交车辆的设计……*理念实行的社会固然往往拥有相应的实行理念的条件,然而弱者也在这样的环境中蔓延。在*理念实行的社会,优生学被视为罪恶,帮助堕胎的医生屡屡被媒体揭发并投入监狱;再看看人满为患的医院、迅速上升的求医比例、雄居高收入阶层前列的是医生,现代*社会求医比例之高,医疗产业之大堪称有史以来之最,可以用它作为标识,将现代*社会与其他所有社会形态充分区别开来。这不仅是人的健康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已经处于非健康状态,在迅速老化、弱化、病变。消耗价值者越来越多,而创造价值者却相对越来越少,*制度下的福利体系不堪重负,社会像一个因为过度饮食和保养而充满赘肉的肥胖症患者,因为自身制造的负担而步履蹒跚。
最早诞生并实行*的国家,例如拉姆斯菲尔德所称之“老欧洲”,正因为曾为它们带来世界声誉和利益的*而付出代价。欧盟宪法迟迟未获得通过,主要国家经济停滞、失业率上升、民粹主义抬头、移民政策收紧等等是这些国家衰落的先兆,近期发生的法国《首次雇佣合同法》风波仅仅是新的典型事例。而几乎所有典型*国家经历了*制度下的繁荣阶段之后都面临福利体系运转危机,以及老龄化带来的种种问题。这些社会危机和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后患上的“富贵病”一样,是相对优越的发展方式的伴生物,但就其严重程度而言,却并不比其他社会存在的问题轻微哪怕一些。*迄今为止取得的一切目前看来的伟大的成果同时也在以难以察觉的方式吞噬着*本身,它们削弱了人类继续前进的基础,它们使人弱化。
全球化批判
全球化批判
一.全球化重述
二.全球化的无政府状态及其弊端
三.现代问题恶化的重要动力
四.文明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一.全球化重述
可以认为全球化是人类在不断要求更大生存空间的繁盛过程中的一段区间。
处于原始状态下的人类社会以部落的形态出现,相邻部落间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世界范围内尚有大片文明的空白;当人类逐渐繁盛之后,出于保障自身发展的需要,在适宜生存的文明发达之地首先出现国家,在国家内部生存资源的流动充分且自由;而可以自由开发的地域不断缩小,地理大发现第一次使一种文明形态(西方文明)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而世界各地人类活动继续发展的结果之一是国家功能复杂和加强,使今日的全球化建立于主权的淡化而非昔日的虚无之上。
全球化是一个由一连串重大事件组成的渐进的过程,而非一种突变,在为人瞩目之前便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今日被普遍论及的全球化早自15—17世纪前的地理大发现就揭开序幕,就其表现而言,也不比一百年前的全球化来得更为纯粹,今天因为全球化而被视为妨碍的签证、贸易壁垒、国家主权之类在当时不是没有出现就是功能非常有限……。可以说,1870年—1914年的第一轮全球化是没有篱笆的自由扩张,以殖*义为代表,新一轮全球化是拔掉篱笆的扩张,以自由贸易为代表。
全球化是一个过时的概念。将全球化描述为这个时代的特点、甚至将它看作一场史无前例的奇迹之类的观点是经不起检验的,作为被视作巅峰时代的当代的一个标志,全球化的意义往往被夸张了,它并非近期才出现的伟大事件。
同时,全球化是一轮轮的浪潮,在全球化的高潮之间存在着全球化的低谷,在这些区间,全球化并非国际关系的主旋律。国家力量的强化是对第一次全球化反抗的结果,大量独立国家的出现同样如此,在今天仍可以看到某些国家出于对全球化的警惕而强调主权(相似的现象)。并且就总体发展程度而言,区域化才是新一轮全球化真正的主旋律,区域化虽然在部分国家之间达成主权的相互妥协和出让,但是相对全球化而言,日益强化的排他的区域组织仍然如同放大了的、复杂一些的国家一样,是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区域化相对排斥区域外国家,是对全球化真实发展程度的表现,对比之下,今日的全球化显然被夸张,区域化而非全球化才是真正的主旋律。
全球化同样是平行发展的产物,它是现代化尤其是其中的工业化和商业化的自发需要。在一切都可以利用和交换的情境下,原有的自然秩序被颠覆,先人处于“低能量状态”的低强度的农业生活被打破,代之以现代的“高能量状态”下高强度的工商业生活。这并不能体现工业化和商业化的优越,它们本身无所谓优越。是工业化和商业化的示范作用以及工商业高度繁荣的发达国家对工商业欠发达的落后国家的扩张、以及该过程中欠发达国家受到的提醒(中国长期的口号“落后就要挨打”、“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第一要务的观点以及唯GDP马首是瞻就是典型表现)使工商业得以在非传统工商业文明的国家获得发展,从而部分程度上主动的重复了现代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的悲剧(劳工状况、两极分化、环境污染等)。中国90年代初的劳工状况、三农问题以及对GDP的过分强调不是使大多数人的福利增加了、而是减少或相对减少了。我们丝毫不能说高度发达的全球化过程中的现代社会所能提供的福利就比两千年前的社会提供的福利水平高,在全球化带来非全球化不能提供的福祉时,全球化下的现代发展之路(尤其是资本主义道路)的野蛮无情在世界各地相继上演。在全球化浪潮之下更多的人改变了生活方式,但却不能由此而提高总体福利水平。
当全球化如人们期待的那样到来时,它的消极一面却被相对忽略了。全球化同样是全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随着全球化的进展,期待被解决的全球问题如资源耗竭、环境破坏、物种减少、气候变化、武器扩散、战争威胁等等等不是减轻而是加重了,全球化同样是全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另外,全球化也带有浓厚的单向色彩,在输出国家与输入国家之间,利益上还有重大分歧。最后,全球化也削弱了多样文明。
二.全球化的无政府状态及其弊端
1.
全球化被描绘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奇迹,它代表了进步和优越。在消除传统人道灾难如饥荒、疾病、贫困、教育缺乏等问题上,发展被视为唯一途径而被接受,全球化成为发展之路理想的选择。它不仅能消除不幸、为落后国家的发展提供机会,也为所有人实现更富足的生活的梦想提供了可能。然而全球化果真能事实提高发动国之外的人的福利吗?全球化为诸多欠发达国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是否同时使其面临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即使从绝对值上看所有国家无一例外的在总体趋势上呈现提高,然而更加重要的影响福利感受的剪刀差是否依然存在?或者更进一步,今天的全球化与殖民时代的全球化有何区别?当今全球化中的国际秩序和二战之后的新国际秩序又有何区别?这些问题的解答都有助于考察全球化在提高福利方面的真实效果。所有问题最终也都可以归结为全球化的无政府状态。无政府状态(各国主权分立)下的全球化是少数发动者的全球化,制造许多危机,实质受益者少。
全球化其实是资本扩张中的又一个“主义”,一个似乎可以恩泽全球,实则主动者少、被动者多、相对受益者少的“主义”。对自由市场的追求从来就是资本的要求。资本要求无国界限制的自由流通,扩张过程中的每一步也都朝向更丰富的资源保障和更广阔的市场需求。资本驱使着全球化,资本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发动者。而自由竞争和国家主权的冲突使资本追求扩大的先天意识受到阻碍。因而在全球化浪潮下,市场关系紧密的资本发达国家相互之间的主权首先出现淡化趋势,“超国家论”应运而生。
单纯经济学理论中的“超国家论”是正常合理的理论假设,它与资本对自由市场的要求相一致。但是上世纪30年代发生的经济危机和自由经济时代的社会不公证明单纯的经济理论不应该成为社会运转的核心理论,国家仍然极其重要,否则资本运转的结果对大部分人而言最终意味着灾难。同样,对于现代人类而言,世界远未实现“大同”,一个类似于代表本国人利益的国家政权的、代表所有人利益的世界政权遥不可及,或许永远不会出现。在经济已经大幅度全球化的情况下,相应的全球化的政府职能尚处于缺失状态,并且这种情况与政府职能低下的自由经济时代相比更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论述全球化为全人类带来更多福利以及对众多处于弱势的国家鼓吹“超国家论”无异于奢谈。
全球化在当前状况下的无序使其中的强者再次经历自由经济时代才能享有的无序竞争和垄断收益、以及在丛林法则*裸的实践下的弱肉强食,只不过舞台由一国范围放大为全球,而其中的角色也由一国之内的各个阶层放大为国际社会中的各个国家。并且无论如何转换,只要全球化下的经济行为不是受代表所有参与者利益的组织的约束,那么同自由经济时代一样,它的结果也必然仅仅是有利于少数人的。
当前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形势与自由经济时代一国之内的经济形势有很多可比之处。对欠发达国家鼓吹“超国家论”犹如圈地运动初期对广大农民宣扬征地收益一样,是新一轮剥夺被合法化的理论前奏。在当前全球化进程中全球经济的无政府状态下,各国主权分立的程度最终影响全球化能够带来何种程度的总体福利水平,而撇开这个因素以实现资本扩张为唯一目的向众多欠发达国家推销“超国家论”,显然不能达到宣扬中的提高总体福利的目的。并且对于处于弱势的国家而言,强势国家大肆鼓吹“超国家论”的动机本身就是值得警惕的。
在自由经济时代的前车之鉴下,我们也有理由质疑,同样在无政府状态下,以资本扩张为内在动力的全球化是否会在更大范围内以更难以控制的方式复演自由经济时代的灾难。在当今全球化进程愈加深入、而解决全球问题却步履维艰的时刻,相信这点质疑绝对不是多余的。
2.
通过全球化表现的资本对自由市场的要求与国家主权分立的矛盾也是导致国际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化对经济的过分倚重和对建设相应政治环境的漠视暗示了推动全球化的究竟是些什么力量,因而很难说全球化能为多数人提高福利。发动全球化的少数几个国家在数百个国家组成的国际社会争夺更大的利益空间和主导权,而大部分国家大部分人被置于夹缝之中。例如在全球化浪潮中,一度被忽略的非洲因其物产、市场和国家数量形成的在联合国的影响而重新引起注意,成为大国角逐的新舞台。在进军非洲的过程中,超级大国美国、旧主法国和新兴强国中国以及不甘人后的日本等国之间上演了一幕幕明争暗斗直至短兵相接的外交戏剧。非洲的石油而非民生永远是尔虞我诈的焦点。西方国家对新兴的中国在非洲的一举一动备加关注,并不时利用其在国际上主导舆论的既有优势攻击中国支持非洲产油国的专制政府并介入其国内战争,没有人真正关心非洲的饥馑、疾病、*、*。
全球化以提高福利的名义进行,但是却以大国利益扩张为核心展开,如果说在利益攸关之处各国尚能争相援助,那么在利益无关的国家,全球化从不会主动来临。而无论全球化以多么美好的名义进行,全球化进程中非洲的人道灾难永远不会得到全球化的发动国家的真正关注,被关注的永远只是石油、市场和表决权……弱小国家周旋于巨人之间,只有选择被谁剥削而没有选择不被剥削的自由。在全球化进程中,即便是少数已经因全球化而化解危机的国家仍未将希望寄托在迎接全球化上,因为那明显是大国竞争而非作为大国扩张理论工具的全球化的结果,而更多国家因为利益无关而事实成为全球化进程的局外人。
全球化其实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只有落实了具体发动者才能变得清晰,在冠冕堂皇的理论之后,列强自身的利益才是全球化的动因。
而在各国主权分立、世界范围内无政府状态下的全球化,正在为诞生新的帝国和殖民创造条件。非洲冲突背后隐约可见大国的影子,美、中、法、日的博奕与非洲的动荡同步展开,全球化正同所有利益攸关处一样,是列强实现利益目标的又一枚棋子。
在这种情况下,提倡贸易自由并呼吁中国开放市场的传统发达国家也因为对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而一再首先事实违反由自身制订的贸易规则,筑起贸易壁垒;而美国一味强调事实上被严重曲解的贸易逆差数据,目的只是据此而采取措施,尽量阻止中国成长为竞争对手;数量更多的与中国进行同质竞争的国家更因为在竞争条件上的先天不足而处于劣势,它们渴望对中国采取贸易限制以换取自身的发展空间,它们对全球化心怀恐惧。以经济全球化为己任的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的自由贸易谈判举步维艰(例如多哈回合),曾经被倡导的美妙的全球化在利益面前早已有名无实。
全球化无疑为渴望改善民生的部分国家提供了摆脱困境的机会,并且在“殖民——去殖民——后殖民”的时代轮回中,强势国家的利益扩张已经不再那么狰狞。然而在同样的无政府状态下,以全球化名义进行的利益扩张与之前并无实质区别,只是在强弱格局已经充分确定之后,这样的扩张较之前的来的更从容一些。
在殖民时代,原住民的血泪融入世代居住的家园的泥土,滋养了百年之后进入者的新文明;而今天的全球化过程与其初期形态一样,是一个扩张、征服、侵略、掠夺、悄然杀戳的过程。与全球化在殖民时代的初期形态相比,今天的全球化同样是强国对弱国的全球化,同样是单向的而非多方协作的结果;同殖民时代一样,多数国家在全球化面前同样是不情愿的,全球化是少数掌握了国际社会主导权的国家为利益扩张而唱的美丽高调,对于更多数量的人们它则面露狰狞。
3.
在2001年意大利罗马举行八国峰会期间,针对全球化的抗议浪潮首次大规模爆发了。多达80万民众上街*,这是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集体对冠冕堂皇的全球化的排斥的集中爆发。
至少在目前,全球化仍然只是少数人的全球化,而其影响的对象却远远超过其受益者,G8是想通过全球化来继续维持目前的强弱格局,对其他大多数国家而言,强势国家是要通过全球化把它们在二百年的工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在世界各地尚且纯净的地方都复演一下。全球化在目前的无政府状态下必然只能是狭隘的,受益的是居于少数的发动者,而由此制造的问题却是全球性的。强国和富裕阶层消耗大量能源制造温室效应、污染环境、改变气候……迄今为止的全球问题主要由很少一部分国家和少数富裕人制造,而结果却需要所有国家和所有人共同埋单。
然而与此种认识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起决定作用的政治力量尤其是其中强势国家不遗余力的推动和宣传下,相当一部分国民仍然以迎接一个新时代的热情簇拥着全球化。尽管全球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且作为一个事实早已存在、甚至有理由怀疑它已经经过了最典型时代,然而它再次成为国际社会主流发展趋势,尤其是在目前仍然事实上无政府的状态下兴盛,这使我们有理由从更高的角度审视全球化现象。事实上,全球化无论激起多么大的争论或制造多么大的混乱,它已经作为既有现象走向成熟被固化了,由全球化而来的灾难再也难以避免。然而当今无序的全球化继续因为少数受益者的鼓吹而受到范围远超于此的相对无知的人的跟进鼓噪,在全球化成为一个时髦的词被津津乐道时,全球化被悄然理论化进而理论被固化了。与全球化背后少数国家的狭隘利益作为真正动因被忽视相比,全球化被理论化进而理论被固化暗示了更严重的忽视:全球化在一整套理论的配合下继续进行,因少数国家利益而起的现象似可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在这一时刻,鲜有人质疑全球化是否狭隘,而这,正应该是全球化批判一贯的焦点。
三.现代问题恶化的重要动力
现代是主导现时代文明的地区和人经历革命性发展样式和生活方式的时代。现代是体现竞争优势的文明形态垄断话语权的一个体现,所以更确切的说,现代其实是西方文明的现代,而非所有文明的现代。它事实上属于少数地区少数人,并意味着优越。现代化是所有落后国家的目标,而全球化则是已经现代化的国家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基于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对现代的引领,全球化与现代化的深入发展是吻合的。因而在全球化推动现代进程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恶化了现代问题,它也是现代问题的全球化。
全球化一步步的实践,将会使现代问题波及更广、影响更深,从而累及人类全体。例如温室效应、环境恶化、新型疾病、资源枯竭、物种灭绝之类的问题从来都只是现代化国家面临的威胁。随着全球化进程,这些问题由各现代化国家的内部危机演变为世界各国的威胁。全球化在将发达和欠发达国家一并推向现代发展之路时,也为现代问题的全球化制造了相同的条件,在推动现代进程的同时,全球化也使现代化问题同步发展。全球化参与制造了全球问题,而全球问题可以看作是全球化的现代问题的简称,因为它是现代问题的全球版,是现代在现代化国家制造的问题的全球化。全球化因为促进现代进程而受到的每一个认可,都会为现代问题的恶化提供更宽松的滋长环境。
全球化首先是科学与*共同孕育下的工业化和商业化的全球化,接着才是科学和*的全球化。作为现代两大支柱的科学和*,以其成果——工业化和商业化——构成现代的主要现象,并通过全球化将工业化和商业化遍及世界。全球化为科学和*提供了全球舞台,它不但是科学和*的黄金年代,也是现代步入巅峰的启始,昭示着现代的成熟。在这个阶段,科学和*在局部方面已经暴露的总体性缺陷还不足以抵消全球化进程中它们为各个独立的国家带来的好处,问题仍是潜伏着的,收益仍然远远超过可以确见的损失。然而正如现代因其优长而无可逆转地为人接受、走向成熟一样,当现代发展至其成熟年代以后,现代问题也如昔日的优长一样开始不可逆转地逐渐成熟起来。作为现代发展成果的一部分和现代走向成熟的标志性现象,全球化应该为今日对现代问题置若罔闻的肆无忌惮的发展而被遗责。人类在现代后期承受的所有灾难将无一例外的建立在现代视为文明和进步的每一项成就之上,而全球化是促使这些成就泛化和深化的催化剂,并且其本身也是现代成就之一。
全球化是现代发展过程中一个新的起点,是现代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标志,它使现代更加典型,影响范围更广。伴随这一过程,科学和*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现代得到更充分的发展,现代问题也随即蔓延扩散至更广的领域,全球化使现代和现代问题对整个人类的影响愈发明显。
四.文明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与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相似,从整个人类存在的角度看,多样文明而非单一文明更有利于保存人类。文明的多样形态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多种选择方式,每一种初始的文明形态都是建立并直接源自于对自然的适应上,并且在与自然的磨合过程中,绝大多数文明形态都维持良好并发展壮大。固然它们之间迥然不同,人类的每一种文明形态——无论是非洲部落还是美洲印第安人抑或是澳洲土著或因纽特人——都为人类总体生存提供了有效选择。只是在这些文明形态的发展过程中,导致它们消长演变的主要力量已经不是自然因素,而是文明形态发展壮大后随之而来的竞争。
不同文明间的竞争而非自然因素直接导致诸多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形态消亡,并且文明多样性的削弱过程自各种文明形态对自然适应良好之日起就开始了。中国古代就有黄帝战胜炎帝和蚩尤并将他们同化的传说;古时极其丰富的方言和民族语言在经历洗礼之后只剩下少数,并且仅存的语言也在以很快的速度单一化;多样而古老的工艺永远消失,只有通过考古学去推测,各具特色的师徒相传或血脉传承的技艺悄然沦落,生产在规模上今非昔比,然而在工艺或技艺的第一线上却明显的单一化了。虽然文明版图上的“合久必分”使文明多样性的削弱过程出现局部和暂时的停滞乃至逆转,然而总体而言伴随着人类文明进程,文明形态多样性的削弱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这种削弱在全球化过程中表现的更加明显。全球化使文明形态间的竞争舞台扩大到最大范围,并使单一的主流文明形态首次成为可能。自地理大发现以来的全球化现象极大的改变了各文明形态的发展,西方文明,或者更贴切的说是其中的工业文明,使大多数西方殖民地的历史悠久的文明形态趋于湮灭,伴随其中的是西方文明在原有文明的废墟上的建立。西方文明在全球化过程中给世界带来一系列震荡也使更大范围内的其他文明形态难免被其影响乃至同化。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便再也不是一个封闭的、自给自足的文明体系,而是被渐渐的西方化了,其他文明形态也多如此。虽然政治格局的变化使西方国家不再直接控制原来遍布世界的殖民地,但是在西方文明的疾风之下,虽然各个殖民地上独立起来的国家和文明古国的版图还多少保持着历史延续,但是其文明形态早已今是昨非,告别过去向西看齐了。
冷战其实意味着不同文明形态的冲突,冷战的结束是以*科学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西方文明的胜利,而在全球化重新唱响的今天,拥有强势文明形态的西方国家利用全球化这个理论工具继续推行着它们的扩张。9•11事件、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的背后是西方文明与*文明和穆斯林文明的冲突,是强势文明形态的扩张与弱势文明形态的自卫之间的冲突。而在全球化下的文明形态间的竞争局势日趋简明的情况下,一个弱势文明形态下的国家若要很好的生存,捍卫其传统文明便不再是最优选择。更直白的说,选择已经全球化并继续全球化的西方文明自然而然的是现代各国的发展之路。不管各国特别是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的国家承认与否,西方文明(或以隐晦的名义称为现代文明)都已经成为文明体系的主体。传统文明被西方文明的筛子过滤,今天的传统文明往往徒有其表,并且这样的过程还在深化。全球化在已有的多样文明被简化的基础上以更大的强度继续着文明多样性削弱的过程,使文明形态间的竞争由混乱趋于明朗,各文明形态最终向最强势的文明形态——现代西方文明靠拢,而全球化为各文明形态的统一提供了参照标准和舞台。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文明的多样性被最终削弱,世界范围内单一形态的主流文明的出现首次一步步成为现实。
文明形态多样性的削弱大多源于各文明形态之间的竞争,而非对生存其中的自然环境的不适应,这一点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表现得更加明显。而如前所述,多样文明形态开始是建立在适应自然的基础之上,全球化加速了文明多样性的削弱,而这并非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使然,而是人类自身竞争的结果。从而,在面对自然这个终极的裁决者时,全球化下文明形态多样性的削弱使人类原本多样的适应自然的生存方式减少。文明形态无论是强大还是弱小,最终都只会面对自然的审判。全球化浪潮之下大部分文明形态趋于消失,只留下少数几种适应此种形势的文明样式,这固然可以说是人类强大的表现,但也相应的缺乏危机适应的选择余地,须知每种文明形态都有各自存在于自然的理由,也都有各自的优长与缺陷。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削弱是否也可算作强大之中内在的一种没落?多样化才是一个系统得以稳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若要更长久的存在,多样化的文明形态是必不可少的。而全球化使文明的多样性受到进一步削弱,在人类生存方式的选择上,越来越多的鸡蛋正通过全球化被放到了一个篮子里。
“后现代”批判
“后现代”批判
一.“后现代”是否有确指
二.“后现代”是个幻觉
三.“后现代”是场危机
一.“后现代”是否有确指
本节的写作参考了刘放桐先生主编的《新编现代西方哲学》第615页《当代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其基本倾向》一节。
“‘后现代主义’本来是指称一种以抛弃普遍性、背离和批判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被移用于指称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甚至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中具有类似倾向的思潮。”(《新编现代西方哲学》第615页)哲学意义上的“后现代”一般是指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的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思潮,它的出现是对传统西方哲学的批判和超越的趋势使然。
“后现代”曾被广泛炒作,它被认为是克服了既有哲学的矛盾,调和了不同思潮的对立,甚而被认为是西方哲学一次新的转型。然而“后现代”又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它的含义在哲学界并无一致的看法,“有理由把其所指由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特定思潮扩展为20世纪上半期乃至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哲学中的一种广泛的思潮”。(《新编现代西方哲学》第616页)
“后现代主义”一词中的“后”一般是指现代之后,然而也有观点认为是指现代的后期,还有人认为它是指现代主义已经结束而新哲学时代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利奥塔等哲学家则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一种不同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不具有时间概念。
然而无论根据何种观点,都可以将“后现代”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以前。在西方文化中,“现代”通常是指以17世纪产业革命为标志的现代化运动以来的整个资本主义时代,“现代”何时结束或其后期何时开始,很难以20世纪60年代为界。因此“后现代”不局限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当代,而可以上溯到之前的时代。“从西方哲学的实际发展来说,既然从19世纪中期,特别是20世纪初就已先后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批判和否定近代哲学的思潮,自然可以说从那时起就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哲学。”(《新编现代西方哲学》第617页)
因而“后现代”的含义是多重的、游移不定的。“后现代”的出现是相当年轻的,从模糊的含义也可以看出,它仍然是一个不成熟的、甚至是仓促提出的概念。
尽管“后现代”要求超越现代,但是它事实上并未做到这一点,它仍然包含着现代的种种矛盾,从而难以满足人们对超越的要求。“后现代”的那些纯粹否定性、主观主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的观点因而受到冷落,并且也使它自身成为超越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后后现代”成为超越“后现代”的旗号,然而建立在后者并不成熟的基础之上的“后后现代”,更只是一种模糊的倾向。
二.“后现代”是个幻觉
现代无疑是历史的,并且即使单纯从生物角度来考虑,人类具有适应外界变化的能力以及快速演化的本领,从而使结束现代跨入一个新的时代也几乎必然。然而关键是人类将以何种姿态结束现代而近入新时代呢?现代将给现代人留下什么样的遗产?如果一个时代不以混乱和痛苦结束,人们会主动与它告别吗?新时代的曙光可能显现于如日中天的现时代,而非现时代的废墟之上吗?
后现代无论是现代的没落抑或是现代之后的时代,如果它是真实的,就应当是萌生于废墟之上、并伴随着时代更迭阶段的混乱和痛苦。任何时代转型都是如此。现代与后现代的更迭不可能发生在现代的蓬勃时期,因而所谓后现代只是一个现代现象,更确切的说是现代处于蓬勃时期的现象。
科学、*作为现代的两大支柱并未出现实质性的弱化。例如虽然对科学的质疑在滋长,然而对科学的每一次检讨都是以科学获得事实上的加强而结束,科学发展带来的问题还只能通过科学方法来解决。虽然*因为台湾与伊拉克的乱局以及不当的战争等开始受到质疑,*化却继续在世界各地展开。作为现代现象的全球问题也首先是通过全球合作来消除。总而言之,现代在近期出现的一系列变化仍以典型的现代方式体现,并且每一个变化都使现代变得更典型。
无论在现代的哪个阶段,类似的变化总是持续不断。考察整个现代史就会发现,类似“后现代”对现代的演变多次出现;在现代的发展过程中,与今日频繁出现的“历史性突破”、“划时代成就”比肩而立的成就不胜枚举。科学发展每过一个时期就会出现具有颠覆意义的变革,如果将核能、电脑、因特网、人工智能、基因科学等当代的伟大成就放入科学进展的长河中,则它们不过是普通的一瞬。不可否认我们可能处于最新一轮的科技浪潮中,然而与工业革命相比,这样的科技浪潮对人类发展的革命意义仍然逊色许多。相比蒸汽机等数百以至数十年前的发明,当代科技成就对人类的贡献至少需要重新估价。当代科学活动的基础理论都长期囿于前人的成果而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虽然尝试取而代之的努力从未放弃,但是在提出一百五十年后,进化论在生物学领域仍然是占据统治地位的理论,并继续深刻的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而在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后一个世纪,正如大家看到的一样,理论物理学的进展仍然极为有限。
而更不能忽视的是科学史上的这些历史性成就对全社会产生的影响。无论是蒸汽机、万有引力、进化论还是相对论,它们都广泛而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参与了社会的革命性变革。就对人类的意义而言,这实在是比纯科学范围内的突破更为重要。
而反观今天种种被赋予伟大意义的科技进展,它们的能量仍然尚待进一步观察。在社会组织领域,自*成为主流之后并无实质性的变化。数十年前西欧妇女才普遍享有*权,但是在2004年奥地利总统大选中诞生了该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候选人;美国的民权运动至今力量强大,中国在政治领域内的改革成果也在缓慢但顽强的进入十几亿人的生活。从总体上看当代的改变最终导致*得到普及和加强,而*正是现代的两大支柱之一,也是现代区别与其他时代的一个标志。其他一些重大现象诸如全球化之类也是由一连串重大事件构成的渐近的过程,而非专属于这个时代的奇迹,并且就发展程度而言,当代取得的成就也并不一定比过去的更为显著。
总而言之,现代仍然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不断自我发展、充满活力的时代,“后现代”取得的一切突破只是通过遵循科学、*等现代既有的发展方式取得,因而目前的进展只是对现代的加强,而非削弱。
并且从对整个人类历史的影响来看,“后现代”取得的这些进展是相当有限的。在几乎任何一方面,“后现代”的人类社会取得的成就与现代以来人类社会的任一阶段相比,都没有革命性超越,甚至没有更多优越之处。甚至“后现代”本身也只有模糊不清并且变动不居的含义。“后现代”本身就在快速演化和自我革新,随着快速演化和大众对它的追捧、期待,“后现代”很快就将丧失它的字面含义。因而与其说后现代独立于其他时代或是现代的一个独立的阶段,还不如说它只意味着一组风格、一股思潮、一种文艺现象。在表现超越的努力上,这些风格、思潮或文艺现象与现代迄今为止出现的所有风格、思潮或文艺现象没有突出的特殊之处。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它只是诸多颠覆倾向的合流,而且在这一潮流内部,又错综复杂、充满矛盾,根本谈不上方向和特色。
人类文明自进入现代以来便开始快速更新,现代各阶段的成就与当代取得的成就相比都毫不逊色。当代若以其对之前时代在各方面被认为是深刻的超越而可以获得超越现代的结论的话,那么现代的各个阶段都完全有资格以同样的理由在相应的时代提前获得“后现代”的殊荣。当代乃是现代文明革命性进展相对匮乏的时期,却被大众兴高采烈的冠为“后现代”,而之前现代的各个阶段从来不乏伟大的突破性进展,却仍囿于过时的“现代”,而无资格将“后现代”提前。由此可见所谓后现代乃是“后现代”人的自恋、自负心态的一个集中体现,是现代发展至今的群体浮躁心态的一次爆发。
对“后现代”的鼓噪尤如大跃进时期“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式的热情,是狂热而无知的心态使然。“后现代”是现代人在现代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自我审视的产物,然而这又是以自负为基调的审视。不是社会和昨天不一样了,“后现代”就来了。整个现代社会至今尚未出现改变发展方式的革命性变化,类似现代与中世纪交替那样的革命性变革还比较远。“后现代”若能独立于现代或成为现代一个独立的阶段,须既不是社会在既定方式下的加速发展,也不是多数人的自我幻觉。它须是一场狂澜,尤如科学精神、*主义横扫宗教统治下的中世纪西方,是对既有发展方式的挑战,是新的发展模式的破土萌生,是整个人类文明确立新方向的先兆。
现代是科学、*、工商业文明和资本主义作为主流的时代。“后现代”无论被如何诠释,都并未越出现代范畴,甚至也根本未越出现代的典型时代。它远非一个独立的时代或现代的一个独立阶段,它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内涵。
并且,无论“后现代”具有什么含义,相对“现代”它都应带有非常浓厚的批判色彩。但是对现代的批判虽然从未停止,也从未成为主流,即便在思想界也是如此。迄今为止对现代各个方面(如科学、*、工商业文明、资本主义)的所有反动都以现代被加强而结束,即便在“后现代”流行的今天也是如此。“后现代”在以一种滑稽的方式流行着。“后现代”的声音似乎强大,然而大多数将“后现代”挂在嘴边的人,不过是将它作为一个时尚名词来使用,使“后现代”成为他们那浅薄思想乐于穿着的又一件时装而已。
在严肃而富有责任感的学术探讨之外,“后现代”只是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它的流行是现代人自我娇嗔与自恋心态的集中体现,是“后现代”人自负心理最大的新发展。时代的弄潮儿们将“后现代”看作了他们面前的流行词汇了,提及“后现代”便是跟上了时代,而若不知道及时提到“后现代”,生活似乎便有黯然落伍的危险。对大多数将其挂在嘴边的人来说,“后现代”纯粹只是一个时髦的词语,而绝没有什么可以探究或需要探究的含义。对这个名词的普及,媚俗的媒体和跟风的大众均功不可没。而它作为思想领域内的众多倾向之一受到大众如此流于表面的偏爱,实在是现代的人们泛着泡沫的自我煽情式的普遍心态的自然流露。
一句话,“后现代”的出现乃是一种心理需要。事实上仅仅作为一种风格、思潮或文艺现象而非对一个时代的指称,“后现代”完全可以不用如此具有蛊惑力而又被普遍误解的称呼。然而现实是它被称为“后现代”。它在此时出现,并非现代已发展至“后现代”阶段(现代并未行将就木或已经结束),而是当代人的心态疲劳于摩登,需要一个新名词来体现曾经由“现代”来体现的优越。可以说,“后现代”只是这种心理需要的第一个产儿,在同样的心理需要下,将会有“超现代”、“反现代”之类的名词出现。如果某天有人宣称人类已经完全超越现代而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并进而将这个时代以一个与“古代”、“中世纪”、“现代”相提并论的“××代”的面目出现的话,那也是毫不令人奇怪的。时代发展的如此之快以致刚刚出现的“后现代”已经被部分人超越了。既然如此,“××代”的出现又有什么不值得被期待呢?事实上,“后后现代”已经俨然成为一个远非杜撰的时代,被堂而皇之的创造出来了。
三.“后现代”是场危机
从远古的蒙昧中走来,人类萌生神话、宗教,又由相信世界是由超自然的诸神主宰转而相信科学、追求客观真理,乐观的认为可以凭借理性的力量创制一种真正正确的认知方式,从而能像诸神一样去把握自然。现代是实践这一乐观主义的时代,现代的繁荣便是实践该乐观认识的结果。
然而正如人类曾经对上帝创造的至善世界由迷信转为幻灭一样,上述对自身理性能力和科学探索的乐观主义同样开始因其先天缺陷而遭到怀疑。目前至少在学术界已是如此,而这样的怀疑最终将扩展至整个人类社会,导致一个时代的更迭。
所有这样的变化都使人类离蒙昧时代的天真越来越远,变得越来越聪明、也越来越成熟,但也可以说,是越来越趋向衰退。当所有曾被认为是最高远最神圣的人类命运和价值之所系相继黯淡,以至被当作最虚无最荒谬时,这无疑意味着人类史上曾被期待亘古长存永世不变的一个个时代已似过眼烟云。自诩拥有自我超越能力的人类,其文明体系因为这种自我超越而一次次日薄西山、灰飞烟灭。无论后现代是现代的后期阶段还是现代之后的新时代,它在当前都只能扮演着过渡的角色,经历又一次自我超越,也经历又一次更迭、又一次崛起和没落。
现代正用数百年的时间吞噬数亿数十亿年形成的地质资源,正用几十年的时间破坏诞生以来一直和谐的环境。在所有领域,现代轻易的制造了一堆问题,却没什么有效的办法去应对。年轻的“后现代”就是这些问题中的一个。现代的弊病将在后现代集中显现,现代文明的“成果”要留待后现代去解决。然而即便如此,正如现代人从不担心、反而自得于现代文明一样,“后现代”的人们从没有意识到现代潜藏的危机。现代的危机和“后现代”人的麻木以至自我陶醉,使“后现代”本身即构成现代危机的一部分。“后现代”的流行应当是一个引起警觉的危险的征兆。
“后现代”是一个标准沦丧、方向迷失的年代。喊着“后现代”的人既不知道也不关心“后现代”的所指,在“后现代”中抛弃和告别的人也并不知道这究竟意味着追寻什么。“后现代”是一个让人困惑的跳跃着变化的年代,是一个以混乱堆砌起繁荣的年代,实是一个有破无立、泡沫贲张的年代。“弄潮儿”争相“创新”,却既不学习、汲取,也懒得积累,都企图建立与“现代”比肩而立的成果,却一次次的以反其道而行之的方式模仿现代,以回归现代结束对现代的突破。以“后现代”的名义进行的革新是充满浮躁的,“后现代”努力发散,却没有属于自己的源泉,“后现代”想持续前进,可只能在“现代”上寻求着力点。
“后现代”甚至被思想界部分不负责任的人滥用。他们打着探讨“后现代”的旗号向肤浅的大众兜售可以将他们粘在一起的粘合剂,使跟风的众人在“后现代”上找到了可以再一次聚拢的时髦话题。流行中的“后现代”被各色人等恣意利用着。学者用它沽名钓誉,俗人用它附庸前卫,一切浮躁的、流俗的都希望通过贴上“后现代”的标签而获得远非它们应得的那一席之地。看看现在由学界流出来而又能流行的所谓“后现代”理论,再看看大众艺术杂志中带有所谓后现代主义色彩的作品,不知所云、不知所指,真是鱼目混珠、投机盛行,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凡是凭空产生的和非传统的,都可以冠“后现代”之名以得道。“后现代”的流行折射出来的决不仅仅是宣扬中的进步。“后现代”还引出了由于体制缺陷而长期普遍存在于学术界的溃疡,以及寻找一切孬弱和*之处、甚至是寻找向来与之形同陌路的学术界中的脓水、以求发出更大嗡嗡声的众生百态。这真是一个充满奇迹,让人瞠目结舌的伟大时代。
“后现代”实在不是一次伟大的转型,不是人类又一轮新成长的拐点。它将背负现代的沉疴,它是一次危机。
现时代确实处于宕荡起伏、变动不居的状态中,传统的受到普遍挑战,新兴的还未迎来充分成熟,社会诸领域丧失一贯的偶像,更多的人因而得以获得充分自由的空间,同时却又陷入更大的迷茫之中。在社会分工趋向细密的形势下,个人越发渺小,甚至人的作用也越发被质疑。心灵问题在唯物社会凸显,大工业制造的生存威胁越发清晰。现代的问题证明其背后的理论体系的缺陷。然而“后现代”虽以超越现代为目的,却并不能解决现代的危机。
现代在今天的不安状态以及其中的问题虽然越来越明显,但这些不安和问题自现代以来却都是一以贯之的。这样的危机自现代开始便同时萌芽,一直贯穿现代至今,并且还远未达到集中爆发的阶段。因而“后现代”虽然被提出,却只能是危机的体现,而与现实却并不合拍。现代还没有达到要被超越的地步。
另一方面,“后现代”虽然企图超越现代,但是在有关现代的基本问题的任一方面都未提出有突破意义的观点。它仍是循着现代去批判现代,只是对其中一些细节的修修补补,而类似这样的调整充斥整个现代历程,其中相当部分还远甚于今天的“后现代”。因而“后现代”就其本身而言也是先天言过其实的。它只是在超越现代的口号下更有效的维持了现代。
更严重的是“后现代”虽然源自对现代的不满,却是在自诩于现代的集体心态下被传播的。这样的传播严重扭曲了“后现代”的初始面目。“后现代”正迅速沦落为一张崭新的粘蝇纸。“后现代”之所以让很多心怀正直严谨的学者诟病和回避,正是因为较之初始形态它已经被糟蹋的面目全非。而被“后现代”粘住的大片嗡嗡作响的当今现代人的浮躁心态,是比现代危机引起普遍关注的那些部分更令人忧虑的危机。
现代的发展包含了其中危机的发展,在引起越来越多注意的情况下,“后现代”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不堪担当突破现代困惑的重任。尤其在现代人的思维仍局限于现代危机而未反思产生这些危机的时代局限的情况下,“后现代”不但不能担当解决危机的使命,反而事实上进一步加剧了危机。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文明是中性而非优越的
文明是中性而非优越的
1.相对和历史的文明
2.人类现象和一种生物现象
3.本能活动的总体结果和人性的外化
4.对文明优越性的心理学说明
1.相对和历史的文明
当我们将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作比较时,立即被感觉到的绝不仅仅是差别,更是差距,而人类文明史更可以和人类历史同义。文明的不断进步体现的不是文明表面上毋庸置疑的绝对和凝滞了的优越,而是存在于文明进程每一个时刻上的相对性和历史性。
即便“文明”这个词本身的含义也是有局限的。古罗马斗兽场上被喝彩的勇士,今天被视为残酷的奴隶制的祭品;流诵千年的水浒英雄,让贤于有着俊秀脸庞的足球明星,与此同时一贯柔弱并从来被文明强调柔弱的女性典范,幻化为今天红极一时的男性化了的“超女”。“文明”从来没有固定的含义,它一直是相对和历史的。文明无疑是可以“更加”的,今天的文明,明天就可能成为无知、野蛮,而昨天的文明,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无知与野蛮。
另一方面,文明也通过下降来回应上升,它与它的对立面一体两面。文明导致退步,同时又在进步中认可这些退步;文明带来进步,但进步又始终因为难以摆脱的退步而此消彼长。
“文明”是优越的,但优越始终只是对应特定的时间、特定的角度。文明始终伴随着与字面含义相反的一面,始终是相对和历史的。
2.人类现象和一种生物现象
“文明”可以看作人对人类现象的自称。
今天被称为“文明”的东西,无一不属于人类现象,并且人类现象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视为是文明的。人类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亦即人类现象)可以称为文明。
将文明遗迹与人类遗迹比较,二者是同义的。将人类遗迹与生物遗迹比较,前者从属于后者。文明是人类现象,而人类现象又是一种生物现象,从而“文明”其实也只是仅具有中性含义的一种生物现象。
唯一与众不同的或许不是是否“文明”,而是当今人类的繁盛。我们觉察到这一点,从而将自身的现象称为同样专属于自身的“文明”,并为之赋予先天的优越。这实在只是单纯的自恋。
将进化树上其他繁盛的物种拿来比较,人类的繁盛不是兀自而立,古生代的三叶虫,中生代的恐龙,新生代的哺乳动物……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主流物种。即便撇开这些不谈,当今很多物种与人类毫无关联的安然生存着,那么是否要因为人类自身的繁盛而忽视这些生物现象呢?
可以认为,文明只是人类现象,所谓文明只是人类现象而已,是人作为地球的主宰而对关乎自己的一切所作的称谓,凡是人的,就是文明的。文明不具优越含义,它只具有与人类现象和生物现象之一种所对应的中性意味。
3.本能活动的总体结果和人性的外化
动物本能常常被拿来和人类文明做比较,文明的优越意味部分建立在这种前提不公的比较之上。人类文明应当与人类本能做比较。
人类先天强脑力、弱体力,肉体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比例自然小于禽兽、社会规则自然发达,工具的发明与使用自然成为人类现象的重要部分,人类也自然需要并拥有衣冠。有观点将劳动工具视做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我想与其如此,不如直接用人与动物的躯体区别来做标志并把大脑作为区分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更好。文明作为人的活动结果,实在是人的本能所致,而人自有人的本能,无需与其他本能做比较。人类只是随性(也只能随性)而生,这与其他依本能而生的物种没有任何区别。
文明依人的本能构筑,是人类本能活动的总体结果。文明表现人的本能,在人类本能表达过程中尽管有本能被压抑的情况,那也是因为人的总体本能中包含了对某些本能的弹性。从而文明尽管压抑了某些本能,却并不是超越,而是本能活动的总体结果中自然而然的包括对一部分本能的压抑。文明与本能并不冲突,相反,它是本能活动的总体结果。如果说文明背叛本能,那么这个背叛不仅狭隘,而且并不意味着优长,而只意味着必须。作为人的本能的总结的人性,自然是文明的全部动力,从而,文明也只是一种现象,它是人性的外化。
4.对文明优越性的心理学说明
文明的优越含义具有自恋意味,文明总是与野蛮、无知相对,它总是与人不愿看到的、轻视的东西相对。文明先天属于人,这无论如何不会改变。
对“文明”一贯的褒奖类似于对“上帝”、“科学”之类的崇尚一样,并且显而易见比后者具有更大的普遍意义。同样,虽然我们还看不到“文明”像“上帝”那般没落,但它无疑也具有历史性。由此更可以看出人类在各个时代一贯需要精神上的纯粹的支持而非质疑、以及最高层次上的肯定。而在既往的历史中,“文明”已经超越“上帝”、“科学”,成为各个时代的人们获得纯粹支持和最高肯定的最大公约数。只有在这个最大公约数下,人类活动(精神的和物质的)才能据此展开。一切的一切,离开“文明”这个前提都无从谈起。
也许“文明”会像“上帝”被“科学”取代一样,会在将来某一天被另一个含义不同但肩负相同使命的名词取代,但两次取代其后的原因是相同的。种有先天的优越感,此种自恋乃是种的自我保持的需要,这是先天寓于生命之中的。“文明”这个词只是人类这种自我保持的本能的最外在的表现罢了。
文明是相对的、又是历史的,它不具有字面上的优越性,它是包罗万象的人类现象的另一个称呼,是本能的产物和人性的化身,是中性的而非优越的。
承载着人类全部未来的文明的背面
承载着人类全部未来的文明的背面
1.被忽视的文明的背面
2.文明始终与其对立面一体两面
3.全部文明都以外在的提升人的方式内在的削弱了人
4.作为文明背面的最大景观的现代问题
5.文明进程的每一步都伴随着人的老化
6.文明最终是消极的
1.被忽视的文明的背面
作为人类现象的文明尽管是中性的,却始终具有正面的含义。那些酿造人类迄今蒙受的苦难的因素被忽略了,因为从当前来看,文明带给人们的一切仍然是总体积极的。但是放在历史的角度,那些被忽略的因素则非但没有消失,它们的影响还会在以后逐渐显现出来。让我们来看看文明的背面吧!人类固然在文明中繁盛,但同样在文明中蒙受苦难,在“文明”作为一个正面的现象被理解时,它的阴影、它的背面无疑被忽视了。若说人类拜文明之赐而得以有今天的辉煌,那么单纯作为人类现象的中性的文明,在它迷惑人的积极含义之下,那些消极的因素被略过了。“文明”作为积极的东西存在,并不能把文明史中消极的东西摈除。而文明史中人类经历的创伤,无一不是文明中消极的、不为人知的一面导致。中性的文明在给人类制造繁荣的同时,也将并已经带来同样多的创伤。
有观点认为文明专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它标志着人类进步的程度,同无知、野蛮相对立。在这个定义中,人类文明史中消极的因素被忽略了,而它们同样参与构成文明并导致文明中积极的部分。文明毋宁说是一部流动的人类现象史,野蛮和开化、无知和有知在其中此起彼伏,积极的和消极的因素纠缠在一起,所有对立因素在其中只是一体两面,难以断然割裂。总体而言,尽管文明令人骄傲,却没有优越性可言。与任何其它生物现象对本体的影响一样,文明承载着人类全部的未来,在考察文明对人类的影响时,全面的视角是非常必要的。
2.文明始终与其对立面一体两面
叔本华认为,人是野蛮、恐怖的牲畜,惟有驯化和制服它的工作,我们才称之为文明。但是人性中野蛮、恐怖的因素能被文明驯化和制服吗?改造野蛮、恐怖是文明的主要使命或内容吗?
我们看到手拿圣经和十字架的虔诚的基督徒,同时也是进行殖民扩张、种族屠戮和奴隶贸易的罪犯;教会自诩为上帝的使者和代言人、具有超越世俗的先天权力,但人类文明却在中世纪步入黑暗时期,人民的福祉并没有因为无处不在的上帝而提高;在迷信科技的今天,既往的杀戮、饥谨已经渐行渐远,但是更大规模的、几乎是全人类共同的灾难却隐约可见。
人类拥有文明,但是遭受的苦难却不比其他物种少。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灾难并非自然所为,人类的最惨烈的悲剧无一不是在文明的外衣下进行的。从殖民者灭绝原住民到纳粹屠犹,从印巴分治初期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宗教杀戮到卢旺达胡图族、图西族之间的种族灭绝,从宗教黑暗到大清洗,文明的灾难如影随形。那些宣称更文明的力量并没有使文明荫庇人类,新的秩序、被今人自诩为文明的东西无一不从血泪中走来。人们总是认为自己的时代处在人类文明的极盛,然而既往的历史表明,“文明”的一面意味着犁,而另一面总是意味着剑。
文明对人性中残暴的一面无能为力,并且更确切的说,野蛮、恐怖本身就寓于文明之中。文明不论是由诸如社会改革之类温和的方式还是以革命之类激进的方式开展,总是伴随着或隐蔽或明显的灾难。文明不必然有益于人类的未来。所有被称为文明的、被认为是文明的东西,都包含了文明的对立面。文明的背面鲜为人知,但是它同文明通常给人的印象是二而一的。文明本身不意味着优越,它是人类现象,包括了文明和它那被隐蔽的背面,并且从历史的角度看,文明也始终和它的对立面一体两面。
3.全部文明都以外在的提升人的方式内在的削弱了人
正如霍克海默通过对启蒙精神的批判告诉人们的那样,“从古希腊以来被颂扬至今的‘启蒙精神’不仅为20世纪的野蛮提供了基础,而且成了人类即将走向崩溃的根源”。文明同时伴随着野蛮,进步始终与退步相伴。全部文明在每一个阶段的每一方面都以相对的两面(文明的和反文明的)出现,现时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克服彼时文明的沉疴。在外在风华的背后,文明以其繁荣掩盖了对人的削弱,文明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对人自身的削弱,并且这种削弱在文明如期待那样的繁荣之中被忽略了。
4.作为文明背面的最大景观的现代问题
文明高度发展同时问题深重的现代集中体现了文明的背面。现代是文明史最近、最典型的时代,同时,现代问题是展示文明背面的典型问题。文明在进步的同时削弱了人,这在现代问题上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工商业文明下的环境危机、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污染、荒漠化等毋宁说是一种生存危机,是人作为一个物种面临的威胁。现代工商业文明将数十亿年地质史以来固定在石油、煤、天然气中的二氧化碳用数十年的时间释放出来,又怎能期望不破坏大气平衡呢?现代文明的需求与其说是真正的需求,不如说是被诱导、被生造出来的需求,在这种需求被满足的同时,人的本性被忽略、本性自由释放的空间被压缩了。精神危机在精神产品、物质商品高度发达的同时像瘟疫一样悄悄蔓延,成为一种社会疾病。精神空虚、渴望交流、感觉不到幸福……现代文明高度发达,却不得不面对这些对人本身造成了威胁的生存危机。
在自诩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人类不仅需要面对威胁物种延续的生存危机,更因为现代文明而经历了惨烈的生存悲剧。人类在现代经历的最大灾难不是来自自然,而是来自人为。宗教冲突、政治*、因为不合理的政治制度或狭隘的国家主义而导致的饥谨、战争、种族屠杀……一切都以文明的名义进行,一切就在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中发生。这些发生在文明的现代的、既往朦胧社会不曾有过的灾难,与现代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今最为深刻棘手的发展困境,寓于最为璀璨的现代文明之中。高度发达的文明决不仅仅意味着优长,它同时带来危机和灾难,它同时具有完全与“文明”本义相对的、完全消极的含义。
5.文明进程的每一步都伴随着人的老化
文明如同人的生活,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老化。
现代文明在文明中没落。生育率降低,社会在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速度要比人均寿命延长的速度要快,即整体人群在衰老。日本社会由于老龄化将面临一系列问题,例如劳工问题(优先雇佣本国为数众多的老弱者还是输入外来劳工,日本国内存在争议)。社会老龄化是文明优越性的表现,同时也制造发展的障碍,也是社会老化的表现。低生育率、晚婚等同样是社会老化的征兆。老化的社会是文明进程的自然结果,越是文明昌盛的国度,这个现象越严重,文明的潜力越小。
以现代文明重心转移为例。现代文明自开始以来,重心由欧洲(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转移至美洲(美国)并正在向亚洲(日本、中国、印度、韩国)转移。西欧自二十世纪以来的相对衰落与美国、日本自二十世纪的崛起以及二十一世纪中国、印度的崛起形成鲜明对比,因为西欧诞生了现代文明,其现代文明延续的时间最久、背负的包袱最为沉重,而其他地区则可以轻装上阵。
现代文明的重心为什么会转移?因为文明成果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羁绊,从而需要扩散,否则难以为继。文明重心的转移实不是弱者的强大导致,而是由强者的弱化开始。重心转移过程中强国的式微可以逆转吗?他们实际上无法逆转新兴国家的崛起和自身的衰落。美中摩擦中国几乎步步为营,犹以贸易领域为甚,美国文明发展到这个程度,需要中国提供市场和低端产品供应,需要中国。交流的边际收益当然以中国为大,文明发展当然存在这种剪刀差。文明重心的转移由此可见一斑。
进一步,整个文明虽然在转移重心,但也同时在转移问题,最终“文明的负担”、文明下的老化的社会弥散全球。文明可以使某个或某些国家相对强盛,却从总体上最终弱化了人类全体,老化了社会本身。
似乎存在着某种隐隐约约的机制,使“文明”不可能走的太远。现在,文明的背面已经初现端倪,它将制约人类在文明下继续昌盛。
6.文明最终是消极的
人类看不到像其他物种一样在漫长的地质史中自然消亡的一天,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人类将消亡在自身的灿烂文明之中。现代文明的历史将非常短暂,它将因不堪承担由其自身畸形发展而伴生的危机和灾难所导致的相应责任而停滞。而它带给人类的创伤将如它的辉煌以及在鼎盛之前的悠久历史一样,也将是深重而绵绵无尽的。
批判现代,是因为现代对人类的未来最终是消极的。构成现代特征的诸主要因素因此同样要受到批判。现代之所以最终不利于人类未来,是因为包含了现代的整个文明都是如此。人类自认为进步的、优越的文明成果,最终将损害人。文明被视为积极的,因为人类在文明中强盛,而文明最终是消极的,因为人类的未来最终将在今天被视为积极的文明中黯淡。一切被看作文明的东西都有如此两面性。
因而对文明展开批判,乃是拨开笼罩文明之外的进步和积极面纱,揭露它的这种两面性,指出今日带给人类福祉的、积极的文明,必将在未来露出狰狞的面目,为人类带来希望的文明,也必将泯灭人类未来的希望。
作为人性化身的文明应当被批判吗
作为人性化身的文明应当被批判吗
1.从文明与本能互动以及人性的高度来看待对文明的批判
2.为了说明文明与本能的互动而作的一个有关桌子的比喻
3.通过该比喻体现的文明与性本能的互动关系
4.本能的表达过程决定了文明的进度和方式
5.关于肥皂泡的比喻
6.作为人性化身的文明不应被批判
1.从文明与本能互动以及人性的高度来看待对文明的批判
文明承受了很多批判,因为它的背面被发现了。就像《承载着全部人类未来的文明的背面》中所写的那样,对文明持批判态度的观点通常认为,文明压抑了本能,异化了人性、社会,剥夺了自由,危害了人们的健康生活,消蚀了人类进一步前进的基础。现在让我们将探讨深入,超越文明通常因之而遭受批判的种种外在现象,而从文明与本能互动的高度、从人性的高度来看待对文明的批判。
就文明压抑本能而言,广泛存在不被文明认可的、属于本能范畴的想法、行为。以性本能为例,性本能的自由释放(如乱交、弓虽.暴)不被认可。*虽然曾经被严格禁止或者被局限于特定区域,但它仍然或秘密或公开的延续了下来;对*的寻觅不被公众认可,但在传统规范难以涉足的网络虚拟世界,它已经不是禁忌;而弓虽.暴和被弓虽.暴的想法很多人都有过;在两个女同事之间的玩笑里,丈夫们被拿来比较,各自都认为对方的丈夫更为英俊潇洒,更吸引自己,直至说出“换夫”的计划,如此等等。性本能的自由释放无法抗拒,但是在文明的社会,难以抗拒的性本能虽然以各种形式的夫妻制被释放,但得不到自由释放而不得不以扭曲的、秘密的、蜻蜓点水式的方式表现出来。很多本能与性本能一样被文明束缚而得不到自由释放。
文明遭受的批判很多由此而生。例如弗洛伊德据此认为,文明起源于对本能的压抑和升华,是一个禁制本能的系统,同样,本能的满足也不利于文明。基于这种观点,弗洛伊德对文明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其他批判文明的观点也多集中在文明对本能、对人性的压抑和异化以及由此导致的后果上。
2.为了说明文明与本能的互动而作的一个有关桌子的比喻
为了说明文明与本能的互动,现在作个有关桌子的比喻。
譬如有意见房屋,原本是空荡荡的,后来住进去一个人,在里边生活,由于屋子里一无所有,行走当然是自由的,从房子的一端到另一端直线行走就可以了。当然生活决不仅仅只是行走。随着日子的流逝,这个人开始想做个桌子,并且他也真的这么做了——他不但有这个想法,还有实践想法的能力,因为他不但有对桌子的需要,还有用大脑构思桌子,用体力去完成桌子的需要,否则,闲着干什么呢,那样只会难受。桌子做好了,并被放到屋子里。屋子里多了一张桌子,但是本来可以在屋子里自由直线的行走,现在桌子在前面的话,尽管还会想着走直线,但也只好绕行、走曲线了。总不至于为了走直线而把桌子扔掉吧。再后来走曲线也就成了习惯,不觉得有什么不便了。
后来不止是桌子,每天劳动的结果是家具越来越多,而屋子只有一个,即便是曲线行走也渐渐觉得不便了。于是考虑重新布置家具,以方便的行走、生活,但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再回到走直线的日子,行走的自由只会停留在记忆里,被偶尔想起罢了。
随着家具渐渐增多,也开始有家具不仅无用,而且愈加觉得它们妨碍到了行走,甚至觉得尽管同样是生命活动的结果,但是为了摆这些华而不实的劳动成果而绕来绕去的走曲线很不值得。于是开始清理家具,把这些妨碍行走的累赘给扔掉了。而最先出现的那张桌子,没准还在,没准被改造了一下,没准已经被扔掉了。
再后来觉得家具足够多了,布置也足够的合理,行走不觉得有什么妨碍,于是行走的路线如刚开始屋子里空空如也时一样被自然的确定了。当然,这样的路线虽然比糟糕的布局下的路线和满屋累赘时的路线要好一些,但是在家具已经足够多并且布置的足够合理的情况下,行走的路线无疑是比只有一张桌子时更大程度的曲线,并且这条路线已经没有减少弯曲程度的可能了。换言之,在家具和行走之间建立了均衡:在布局合理的情况下家具多到不觉得行走被妨碍是不可忍受的,于是家具的数量、布局、行走的曲线都被确定下来。有时甚至会觉得走弯路其实也不错,能自由的直线行走倒是该被忘却的。
各方面安顿好了,日子重新如开始一样悠闲起来,除了打理打理家具,再没有什么别的做了。于是想想,回忆回忆过去,也打算一下将来。
过去的时候没有家具,那时候什么也没有,也就谈不上什么约束,在屋子里走动很方便,并且那也是一段非常轻松的日子。但是若要回到那段行走自由但是一无所有的日子,他是不愿意的。后来有了家具,并且越来越多,日子开始忙碌起来,一无所有时的悠闲一去不返,屋子里是不知如何摆放是好的越来越多的家具,有些妨碍行走以至难以忍受,要不断的重新布置。随着家具渐增,也开始觉得在与行走自由的冲突中,这些劳动的成果中有些是可以舍弃的。而现在,家具基本上齐全了,并且安排得当,走路尽管远不像以前屋子里空空荡荡时的方便,但由家具带来的这个烦恼,倒也还是可以忍受的。
以后或许会改造家具,让它们更漂亮更实用些,但是这与方便行走无关;有或许会重新布置一下,让行走来得更方便一些;再或许会少许添一些,然后淘汰一些家具。要不能干些什么呢,总而言之就是不要闲下来。
未来兴许会有能替代家具的生活工具,也像家具那样可以被生活创造出来;或者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认为自由行走才是最重要的,何必作茧自缚呢?那时就会把家具全抬出去,在新的生活方式下,久违多时的自由行走也许可以重又回来。那也说不准。不过,家具被替代了,它带来的烦恼随之消失,但是替代家具的生活工具又会带来什么烦恼,妨碍哪方面的自由呢?谁知道?或者,在重新体验一段家徒四壁的自由后,再心甘情愿的把家具抬回来也说不准。
……
在这个为了说明文明与本能互动关系的比喻中,几乎每处都与这种互动关系有对应,想必读者不难看出。
房屋对应人们所处的环境,对于人类它指的是地球,对于某个民族它指的是对应的生存地域,对于某个国家的人则指的是那个国家。行走对应着某个本能,自由的直线行走则对应着该本能的自由释放,脑力和体力活动对应着另一些本能的释放,而活动的结果——桌子和其他家具,则是文明或文明成果了。
为了方便行走而考虑重新布置家具,可以与社会改良对应;觉得妨碍行走而抛弃作为劳动成果的家具,可以与革命对应。两种方式都是在被妨碍以至难以忍受的情况下作出的。
可以看出,当文明(家具)与特定本能(自由直线行走)相冲突时,尽管特定本能可以在对应的文明中被压抑、异化、扭曲(走曲线),但没有被完全压制到消失(仍然可以行走),并且如果该本能被压抑到令人难以忍受,则其他本能活动的文明成果(家具)就必须因为该本能释放的需要而变动(重新布置或扔掉家具)。
一个家具数量、布局和行走路线(因为都可以被接受而)处于均衡状态的房屋,对应于成熟的社会,该社会的文明成果足够多,社会规范足够合理,特定本能虽然受到最大程度抑制,但尚且能够被容忍,还不至于毁坏文明成果或破坏社会规范。
相应的,没有家具的时期对应于文明蒙胧或欠发达的时代或地区,添置家具对应于文明萌芽或快速发展中的时代或地区,家具添置足够时对应于文明发达因而发展较慢的时代或地区。
有了可以替代家具的新式生活工具、或者对生活产生新的理解而把家具全部弃置,对应于文明发展方式的变革,比如从信仰上帝到信仰科学或从崇尚共和到迷恋专政而导致的文明发展方式的变革。
以上就是这个比喻的大致所指,其他一些细节上的对应,因为无碍行文,此处从略。通过下文的详细表述,这个比喻对文明与本能的互动关系的说明作用会更好的体现出来。
3.通过该比喻体现的文明与性本能的互动关系
现在根据上节的比喻,仍以性本能为例,来说明文明与本能的互动关系。
在人的活动过程(该进程对应着文明进程、文明成果)中,性本能在开始时期是自由释放的,性的狂欢节、*、*在彼时是普遍现象(那时没有今天的禁忌,完全是无知下的快乐)。随着文明的发展(桌子等家具出现),性本能的自由释放就像上述比喻中的自由行走一样受到了抑制,乱交、弓虽.暴等性本能自由释放情况下的行为(直线的行走)不被允许,代之以一父一妻或一夫多妻制(曲线行走,本能的压抑、扭曲与异化),并且后者成为通行的规则,被绝大多数文明接受,相应的,性本能的自由释放则很难再现了(走直线的日子渐行渐远,只会偶尔想起了)。
如第一节所述,性本能的自由释放如乱交、弓虽.暴的需要在文明社会中被抑制,而以*、*、换夫的玩笑等扭曲的、隐秘的、蜻蜓点水式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犹如当原本空荡荡的屋子摆进了一张桌子以后,原来的直线行走现在改为绕行,但走曲线时往往还有走直线的冲动表现出来一样。
当文明继续发展(家具越来越多),性本能的自由释放受到越来越多的干扰时(家具布置很乱),人们往往重新建立秩序(重新布置家具),规范性行为(如新婚姻法取代旧婚姻法),使性本能以文明社会中的方式释放。当性本能被严重压抑,文明成果中有成分与之严重冲突时,社会便会酝酿革命或剧烈的动荡,传统的性规范往往被抛弃,例如性解放运动、中国改革开放后*被默认、性自由的呼声越来越高等。为了一些美丽但空洞的道德口号而压抑自己的性本能不值得,就如家具越来越多,为了一些华而不实的家具而绕来绕去的行走不值得一样。
文明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不以性为主旨,但性本能释放方式的转变也往往在该过程中得到一并解决。例如性禁忌的破除同样是中国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改革开放进程的一部分;当欧洲的宗教统治崩溃之后,被教义严格规定的性行为也较过去自由了。这就如同当有了可以替代家具的新的生活工具后,原来由家具导致的不能自由直线行走的烦恼自行消失一样。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家具越来越多的过程中,与之冲突最强烈的只有自由行走的需要,而其他需要如大脑的自由思考、躯体的自由活动的需要则被满足了。
同样,当性本能自由释放的需要在文明进程中被压抑的现象被广泛注意,并且文明因此而承受批判时,也需要注意到,其他的本能在同一个进程中被满足,得到了自由释放。例如为了更高水平的生活,人们不会沉湎于寻花问柳,而会工作第一;为了爱与被爱的本能、渴望安定生活的本能得到满足,人们也不会朝秦暮楚。虽然性本能在文明进程中受到压抑,但是导致压抑的因素使人得到的回馈远大于因为压抑而失去的。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在家具出现、行走由自由的直线变为曲线、新的行走秩序建立之后,人们便渐渐习惯于走曲线,而直线行走自然的只在回忆和冲动中出现了。人们倾向于维护现状,甚至在满眼的劳动成果(家具)中,人们会把一去不返的直线行走看作是贫穷的标志,而将曲线行走看作是富有的表现。二者俨然有了优劣之分,并且尽管单纯的直线行走要比曲线行走优越,但是考虑到家具这个由其他本能自由释放而导致的因素后,走曲线竟然意味着要比走直线优越了。
文明社会中的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间里循规蹈矩的遵守性规范,对此人们习以为常。忠于婚姻、专一不二的人被社会认可,成为性本能释放的异化途径的典型。与此相对,性本能在早期的自由释放被淡忘,突破禁忌的行为乃至想法都是少数的。在文明社会中,弓虽.暴、乱交等性行为被集体排斥,不再被允许,因为这不仅与其他所有文明成果相冲突,也被认为是*下的兽行,是要被唾弃的。
即便存在自发的本能行为,但也只是文明程度较低时的现象(如偏远地区隐秘的换妻行为,或文明规则较少适用的场合,如红灯区等)。换夫虽然出现在了玩笑中,但是只是取乐的玩笑,谁也不会当真,也不愿当真。违背文明社会的规则的性行为始终不是主流现象,而只是发生在少数人或少数人的特定阶段(如年轻时)。并且如果感情和谐、生活完满,人们还是会遵循通行的夫妻制,那些寻找*的、留恋舞场的、甚或性工作者,有几个喜欢自己的行为,又有几个是感情和谐、生活安定、无口腹之虞的呢?
据此,在文明与性本能的互动中,性本能正如人们发现的那样,被文明压抑了,但是,文明对性本能的压抑应当放到文明的整体进程中考察,因为文明进程并非是单纯压抑性本能的进程,在性本能受到文明进程压抑时,其他本能却在同一个进程中被自由释放、获得满足了。
并且,人们对于性本能在文明进程里以相对于自由释放的异化的形式(如一夫一妻制)表达,总体来讲还是认可的。如前文所述,如果只有一种本能即性本能,人们无疑选择自由释放,但是置身由诸多本能共同参与的文明进程,人们却宁可为了维护由诸多本能达成的文明成果而放弃性本能的自由释放、选择异化的方式表达。甚至人们用法律、教义、道德维持异化的性秩序,而将原生的、性本能的自由表达方式摈除在文明社会之外。
当然,如果性本能被过度压抑,或者文明进程使性本能以原先方式受到的压抑变得不再必要,性本能也会以破坏的姿态出现,通过对文明成果中其他部分的破坏来获得一定满足。
由上可见,性本能与其说是受到了文明的压抑,不如说它的表达本身就是文明的一部分。在文明进程中,大部分本能被自由释放了,它们的成果构成文明的主体,与此同时,性本能不得不在其他本能的自由释放过程中被压抑、异化。在与其他本能的自由释放的冲突中,性本能委曲求全,它的异化的表达就如弯曲的路线参与构成家具充斥其中的房间一样,也构成文明的一部分。在性本能受到的压抑尚能被忍受时,文明成果以及伴生的性本能受到的压抑,都是被认可和接受的。但当其他本能继续自由释放、并且其结果是使性本能受到进一步压抑以至变得难以忍受时,情况则相反。
从而,在文明与性本能的互动中,与其说文明与性本能是冲突的,不如说文明进程是所有本能竞争表达的进程,性本能的表达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同样是文明进程的一部分。同样的,与其说文明压抑、异化了性本能,不如说是在各种本能竞争表达的过程中,性本能的自由表达渐趋次要,而被其他本能的强势的自由表达压抑、异化了。
4.本能的表达过程决定了文明的进度和方式
当代文明仍然处在高速发展中,与此同时出现广泛的、越来越明显的本能被压抑的现象,对文明尤其是现代文明的批判质疑文明剥夺了人的自由、异化了人性、削弱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但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并非每种本能都被压抑、异化或剥夺了。在当代社会,广泛存在被压抑的本能,但同时存在更广泛的被自由表达的本能。现代人无疑更劳累、更无所适从、更怪异、面临的总体威胁更多,但是若让现代人举行一次全民公决,选择抛弃现代文明既有的一切而返璞归真,或者选择继续在这个被批判的时代以被批判的方式生活,结果想必不言而喻。
事实上,现代人在现代文明中失去了单纯、朴素、闲暇和自由的同时,仍然能够从这个被抱怨的文明时代里得到或者已经得到了很多他们渴望得到的东西。在这个文明中,多数人适应良好,多数人以文明社会的文明方式生活着,并且乐此不疲。并且如果与先人比较一下,当代人一定会认为自己正处于人类文明史自诞生以来的顶峰,对当代文明的肯定将远远高于对它的质疑。总体满意的事实说明,尽管广泛存在着被压抑的本能、被剥夺的需求、被异化的人性,但是现代人生活其中,大部分本能、需求、人性被自由表达、被充分满足了。
比较一下当代文明发展充分的发达国家与原始部落或现代仍然存在的少数封闭地区。前者可以认为已经处在均衡状态,经济活动、生活水平、人口数量乃至道德、法律等文明规则、人的本能受限制的程度和方式等等,都已经发展充分而渐趋总体稳定,这就如那间家具已经足够且布置的足够合理、行走路线受限制的程度也已经降到最小程度的处于均衡状态的房屋一样。而后者的人们生活简单、自由,与此同时在发达地区看来贫困、愚昧,这些地区就像一间布置简陋的房屋一样,生活其中的人们简单、自由,但那同样是因为较少的本能活动(尤其是脑力活动)、从而较少有活动成果积累的结果。
当一个池塘里的蝌蚪数量逐渐增多时,蝌蚪自身便会分泌毒素,以抑制有限空间内个体数量的无限制增长;当蝌蚪与毒素的数量同步增加都达到最多时,二者建立起均衡,此时蝌蚪数量足够多而不会继续增加,毒素也足够多,但除了使蝌蚪数量不能增加以外,并不能使之减少。当然,这也意味着生活其中的蝌蚪在数量达到最多之后,也得忍受最浓的毒素。
人类的文明现象也大致如此。现代人尤其是发达国家或文明高速发展的国家的国民在文明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也渐渐不能承受文明之重。劳累、无所适从、用各种怪异复杂的方式表达最简单朴素的需求的现代人,生活在被文明的批判者共同指责的异化和压抑中。在文明继续前进时,文明进程中产生的这些毒素,正在悄然迟滞文明进行的速度。文明程度越高,文明的弊病越甚,这使文明进程渐趋缓慢,直至在达到峰值后止步。看看今天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度,无一不是人的本能、人性被异化、扭曲、压抑最甚的国度,那里对文明的反思与批判也相应的最为激烈,文明进一步发展的阻力也最大。
在文明进程中,各种本能的自由表达是动力,而其中部分本能的自由表达被抑制则是阻力,在部分本能的强势表达抑制了另一部分本能、并且越来越激烈时,文明进程将自行调整、自行缓慢下来。这全然是各种本能协调表达、各种本能在表达过程中都能部分满足或受到的抑制尚可接受的局面。发达国家发展缓慢,是因为在那里的文明进程中,被侧重自由释放的本能(如闲暇、公共福利)已经不再侧重导致发展,转而侧重导致文明的和谐,各种本能的和谐的满足。换言之,文明进程的速度或方式并不导致本能被压抑或释放,恰恰相反,是本能的表达过程决定了文明的进度和方式。
5.关于肥皂泡的比喻
因为有限空间内不断丰富的人类行为以及文明成果(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本能之外的规则,就如一盆肥皂水上不断冒出的泡沫,因为越来越拥挤,而由少量时各个规则的半球变成拥挤在一起的不规则的多面体。文明进程中虽然有些本能被压抑,但最终服从于总体结构。这就像肥皂泡越来越多,原来所处的位置发生变化,形状虽然趋向于恢复半球形,但是仍以不规则多面体为现状一样;与此同时,不与其他泡沫接触的部分仍然保持半球面,并且只要不再相互接触,泡沫立即自发的回到半球形的初始状态。
在各种本能自由表达的文明进程中,被压抑的本能就相泡沫被异化的外形一样,只要处在文明进程中,这些本能就被自然的压抑了,并且,就像泡沫的诸多属性中除了外形其他方面变化不大一样,其他本能在表达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保持。这种局面是各种本能在自由表达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这种自发形成的局面构成了文明进程。
文明又可否视为或明显或隐蔽的规则,视为人类文明不断繁盛、生活愈加脱离人的本原之后不断涌现的规范对应生活方式的规则?
可以发现,在各种本能竞争表达的文明进程中,那些对于群体的秩序极为重要的本能(如性本能)被很好的规范或异化了。整个道德、法律和教义系统是文明非常主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意味着对文明进程中可能破坏秩序的本能的规范。
在这些规范系统中,带有兽王之治色彩的专制主义逐渐被解决衣食之虞后要求表达自由意志的大众的*主义取代,原始部族的乱交被夫妻制(尤其是一夫一妻制)取代,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被机会均等而非结果均等的社会结构取代,本能下违反文明规范的弓虽.暴、凶杀、贪盗被禁止,而弱者受到保护。文明的规范系统构成文明的重要部分,可能破坏群体秩序的本能在其中被规范,在文明中异化、扭曲。
与此同时,对于主体的生存至关重要的本能以及与群体秩序相关程度弱的本能则被自由表达出来。文明进程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没有阻止脑力的自由释放,也没有阻止人体的活动,很少有文明限制人的饮食,更没有文明限制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相反,几乎所有道德、法律、教义都在提供群体规范的同时,赞许劳动、思考、追求,文明的规范系统都以提供一个规范下的实现幸福、安宁、繁荣的整体环境,使人们的各种本能在其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为目标。
6.作为人性化身的文明不应被批判
综上,可以认为对文明的批判,如篇首描写的那样认为文明压抑了本能、异化了人性、剥夺了自由、危害了健康本真的生活、消蚀了人类进一步前进的基础等等观点,都是将文明与本能、与人性对立起来,都是偏颇的。
文明本身就是本能释放的过程。该过程中某些本能被压抑,这并非文明进程的结果,而是本能与本能之间轻重权衡、相互竞争表达的结果。
动物界也普遍存在被压抑的本能,例如兽王往往占有群体中全部的雌性、而其他雄性的*却被压抑了,但是不能认为该本能是被动物自身的活动压抑了。该本能被压抑是总体生活现象的一部分,而该规则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有助于其他大部分本能的自由表达。
文明同样是人类的活动及其结果,那么既然不能把兽群的性本能被压抑归咎于它们的本能活动,又如何能把性本能在人类文明中受到的压抑归咎于文明呢?恐怕文明要是不存在,固然性本能会重新自由表达,但是人性只怕也将因此而受到全面压抑吧。
事实上,文明作为人类现象就如其他动物现象一样是本能的结果,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其中某些本能受到抑制是人性自然的运作结果,而不应归咎于现象,归咎于文明。
文明进程本身就是人性中的各种本能的释放过程,是生命力的表达过程。这个过程用柏格森的话说,是由于生命冲动造成的;这个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弗洛伊德笔下由“*”改造而来的“爱欲”的释放结果;在马尔库塞看来,这是“人的器官的自由消遣”,是“劳动”的结果。该过程里人性中的某些本能被压抑,但这不是文明导致,而是各种本能在竞争表达过程中轻重权衡的结果,是自发形成的局面。文明并没有扼杀本能,之所以出现少数本能相对于自由表达阶段的被严重扭曲或较多本能被轻微异化的现象,是因为在同一个文明体系内,多数本能被充分表达了。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无论本能竞争表达的结果如何,都参与构成文明进程,并且这个过程完全是各种本能协调运作、自发形成的。
在一个文明得到均衡发展、各种本能被协调表达的社会,被压抑的本能就像阑尾一样曾经是一个正常的器官,现在却已经退化,被法律、教义、道德规定成文明进程中异化的部分。同时这些被压抑的本能已经融入整体的文明进程中,就像阑尾一样安于现状,(仍旧)占有小小的位置、并发挥着通常不被察觉的作用。
本能在文明中的“异化”毋宁被认为是“退化”更为恰当。正如人体在漫长进化过程中的变化一样,人性中的各种本能发生的变化同样是人性自发变化的结果。文明不导致被批判的缺陷,它不异化本能,也不扭曲人性,因为文明只是人性的化身。
如果对人性持积极的评价,可以说文明是人性绽放的花朵;如果对人性持消极的评价,可以说文明是人性留下的伤疤。
文明是音乐,而人性则是颤动的琴弦。
简言之,对文明的所有批判本应指向无法扭转无法被批判的人性,文明又何过之有呢?固然文明应当对人类的未来承担全部的直接责任,但是它是人性的化身,对文明的反思应当深化到人性、需要站到人性的高度看待令人困惑的文明。
•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论人性及人在自然界的位置
暂无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生命本质之下人类的未来
暂无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说明、预论证及存在的定义
说明、预论证及存在的定义
1.对全篇局限的说明
2.对存在及其性质之所以可能的论证
3.复演新说:本篇的结论何以能够适用于人
4.全篇默认的存在的定义
1.对全篇局限的说明
人类无法把握真理,存在的性质同样不能被人把握。所有的性质都是用来说服自己的,因而这里的性质只能是可能的而非真正的性质。甚至存在是否真如一贯认为的那样存在着也是一个问题。但是全篇对存在的性质的论述并不因此受到妨碍和削弱。因为可能的性质永远属于人,而真实的性质则从来都在一个无限未知的世界里。可能的性质和真实的性质截然不同、毫无关联,它们一个是人为的,一个是自在的。这同样适用于全部的人类智识。因而全篇的局限首先是无法对论题给予明确的论述,而只能是一个又一个的可能。
另一方面,由于学识以及对文字驾驭能力的局限,我无力涉及如理论物理等诸多专业领域的知识,甚至也很可能无法足够精确的传达本意,导致论述存在的这些可能性质的依据相对狭隘,得出的结论也相对模糊。因为无力实验和实践理论,本篇只能基于单纯的广泛阅读和深入思考,论证过程多是归纳和推测。基于这些,本篇同样带有诸多遗憾。
然而这又我倾全力完成的论述,它的定位并非纯粹的哲学思辨,在形成结论的过程中,我始终以科学精神指导全篇。当然,由于对论据侧重描述而非理解,若以各学科专业的水准要求,我力有不逮。
本编即将论述的规律适用于宏观世界而非微观世界,适用于一般情况而非极端情况,它服务于人而非纯粹的科学,因而在选择论据和写作素材时有所侧重。我既无力也无心于严格的科学论证,因为对于本篇论述的性质来说,细节上的瑕疵并不妨碍形成总体上清晰的结论。全篇试图用科学证据说明哲学问题,而非相反,因而提出的论点仅局限于哲学范畴,仅希望其具有总体上的说服力,而不苛求精确。光速究竟是300000km/s还是20m/s,固然对于科学理论非常重要,但对于本书论证的问题却没太大区别。并且对于形成总体上清晰的结论,纠缠于与结论关联程度较小的细节也无必要。
例如尽管惯性理论是粗糙的,它无法回答很多细节问题,但相比之下它不但能解释更多的细节,更能从整体上解释人,因而它仍然是成功的;甚至惯性理论即使被证明有缺陷,也并不妨碍用它来说明人,因为对于要求精确的科学可能不适用,但用于说明人本身则已经足够。日常生活更需要已显粗糙的经典力学和进化论,而不是精细的量子力学和DNA双螺旋结构。
最后,在探索的道路上永无终点,企图以绵薄的个人力量对博大的对象作出精深的归纳无疑是不现实的。错误可能伴随着论证的全过程。因此对于本篇,我以最谨慎的态度去完成。同时,本篇也是最让我自豪的一篇:新生的思想和理论总是不完善的,即使它的错误同样也是后来者的财富。路漫漫其修远兮,为了在探索的道路走出这一步,犯这些错误也完全值得。
2.对存在及其性质之所以可能的论证
或许更重要的问题不是在论证这些性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局限,而是全篇默认的存在其本身是否如默认的那样存在着。正如开篇所表现的那样,不可知论是本书秉持的一贯态度。本编标题的拟定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反复修改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不可知论和清晰论证存在的性质之间取得平衡。
康德实现的哥白尼式的变更确定了主观对客观的决定作用。存在最终是什么,甚至是物质还是精神,都是不可知的。存在是一个终极概念,但它本身就没有终极。存在也无法被把握。但这些并不妨碍超越主观的事物的存在。亦即,存在如本篇所默认的这样存在着是可能的。即便存在本身仅仅是一个臆造的产物,仅仅存在于观念之中,仍然不妨碍我们对其性质的把握。
对存在的总体无知并不妨碍对其部分性质的有知,正如对意识的总体无知——甚至不知道它是否是实体——并不妨碍人们去研究它并获得一些进展一样。无知是相对的,有知是有限的,因而全篇论述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完全有可能成立的。
3.复演新说:本篇的结论何以能够适用于人
也可以说,简单、微观、表象之下的规则何以决定复杂、宏观、表象的现实世界?我无法以非常有限的知识在同样有限的篇幅里作出完美的回答。但是透过对复演说的进一步阐述,我可以大致给出本篇论述的性质能够适用于人的理由。
复演说中一个典型例证是人的胚胎发育过程复演了生命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级哺乳动物的进化过程。然而我在这里将其混淆:不但微观的胚胎发育过程复演了宏观的生命进化过程,而且生命从原始水生单细胞生物到高级陆生哺乳动物的进化复演了生命个体的发育过程。换句话,两者的复演是相互的,并且这种相互的复演是一贯的,生命进化过程中的这种复演就如无数个共享同一个内切点并且数量不断增多的一组圆,自切点开始可以从大圆到小圆,也可以从小圆到大圆,小圆可以复演大圆,大圆也可以复演小圆。复演是相互的。这种相互的复演可以由更高的哲学来解释,我将在万维律的平行发展思想一节和广义惯性论一节给出答案。
另一个猜想则是决定宏观物理现象的规则最终需要追溯到微观世界,亦即宏观现象是微观世界运作规律的复演。例如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已经被广为接受,那么微观世界的不可预测是否决定了宏观世界亦绝难被人把握,就像科学发展至今带给人的迷惑所揭示的那样?又如作为气体、液体运动方向剧烈改变时的形态的漩涡,不仅在脸盆、浴缸和你行走时身边的空气中出现,连龙卷风、热带风暴也都是巨大的气体旋涡,甚至整个银河系和其他星系也都以漩涡的形态运转。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里的漩涡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相对的高速、短暂、较易受外界影响,但是这并不影响二者在总体形态上的一致。二者之所以不同并非因为其决定因素的不一致,而很可能是微观世界中决定漩涡的因素要多一些,比方说有十个,而作为宏观现象如风暴和星系表现形态的漩涡所受的影响因素则非常的单纯,可能只是那纯粹决定微观漩涡的那一个因素,而其他促使微观漩涡高速、短暂的因素在宏观世界中则消失了。
由此,可以设想整个世界——无论是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都受完全相同的规则支配。只是在微观世界中,这样的规则更本原更明显一些,而在宏观世界则微弱许多。但是决定宏观世界运转的规则和微观世界的并无不同。亦即宏观世界的未知之处可以从对微观世界的已知之处获得答案,也可以根据对宏观现象的了解推测微观世界尚鲜为人知的规则。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因为受相同规则的支配而有相同之处,然而由于这些规则最终来自于微观世界的力量,如遗传密码(而非上帝或进化论一类的宏观猜想),导致宏观世界的运作是微观世界力量的泛化和弱化。亦即宏观现象是对微观规则的复演。
在这里,人无论是作为一个现象还是作为相对于宏观世界的微观存在或相对于微观世界的宏观存在,都可以藉人对其他世界的了解而了解自身,因为支配人的规律和支配其他所有现象或存在物的规律是彼此相同的。人类现象是某些物理规则的复演,并且也可以复演出某些更宏观的现象,譬如说社会现象复演个人现象,二者都可以作为利用外部世界的规则解释人类自身现象的途径。这也是本篇的结论何以能够适用于人的原因。
4.全篇默认的存在的定义
在每一次写下“存在”并探讨其性质时,本篇都基于这样的模糊定义:
存在是被人们的意识所规定、然而又事实上决定着人的意识的、存在着然而又不可认知的东西。这种东西超越意识所能认知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界限,然而又是这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基础。这种东西可能是某种物质,但最终又仅仅会表现为一组规律,因而更确切的说它最终可能是某种精神。它是意识所规定的宇宙的本原,是这个被规定的宇宙中一切纷繁芜杂的根据,但它又是一个完整的超越意识而非被意识规定的宇宙的一部分。它寓于一切存在物之中,一切存在物都是它的表现。它的个性是一切存在物的共性。它是自鸿蒙之初延续至今的万变之宗。
——这就是本篇默认的存在。全篇都是基于不可知论并在可能性而非必然性的前提下讨论,因而无法给出关于存在的清晰定义。事实上这也并非本篇的主旨。然而出于更好的理解本篇的需要,公开本篇默认的关于存在的模糊定义仍是必要的。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对称律
对称律:
以任何给定确切定义的物质或现象的定义之所依据为轴,必存在完全对立于该定义的物质或现象,与前述物质或现象精确对称于轴的两侧
1.说明
2.对称律对《为什么活着》及《人类的未来》的初步诠释
1.说明
即,依据本定律,如果存在电子,则存在正电子;如果物质能被定义确切,那么同样存在可被确切定义的反物质;如果不可逆是时间的属性,那么时间同样有静止的属性和可逆的属性,如此等等。
定律中的“物质”和“现象”均是对大千世界尽可能的抽象,它们是接近本篇默认的“存在”的事物。每一种物质或现象都可以被确切定义(虽然可能不是现在,甚至不能人为),但并非所有可确切定义者都是物质或者现象。例如铁是一种物质,呈现于人的不可倒流的时间是一种现象,而确定坐标的经度纬度则虽可定义,却既非物质亦非现象。
物质和现象是本质同一的,在根本的层次上无法区别,就如世界的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无法区分一样。然而为了方便说明,必须再次暂时抛开不可知论的纠缠,将物质和现象割裂开来。粗糙的说:物质拥有性质,现象体现性质,物质的性质是现象;物质通过现象被认知,现象通过物质被表现。二者仍然是一体两面,在根本层次上无法区分彼此。
对于与给定确切定义的物质或现象完全对立的物质或现象,它必定存在,但存在并不意味着被认知、被发现,是否被发现只能看它是否超越了人的认知局限。以人类智识去发现理论上存在的与给定确切定义的物质或现象完全对立的物质或现象只是一种可能,因而以实际意义而言,这样的“存在”只是一种可能。
所谓确切定义,是指定义能体现所指向的物质或现象的共性,同时又能体现与其他物质或现象比较之下的个性。亦即确切的定义既能使相应的物质或现象依据定义成为一个整体,又能使其依据定义在所有物质和现象中成为一个个体。依据确切的定义,我们可以精确区分被定义物与他物,同时无法区分被定义物的各个个体。因而不是每个定义都可以做到确切,大部分定义都只能是粗糙的。本篇所指的物质和现象都可以被确切定义。当然,所谓确切定义,是指公认的确切,而非真理。这样的确切是相对的历史的,而非绝对的永恒的。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确切定义,因为确定定义是否确切,正如确定真理是否是真正的真理一样,其标准是先天缺失的。
因而与“给定确切定义的物质或现象”对应的“确切定义”只是可能而非必然,并且只属于现在。这样的“确切”毋宁说是理想化的假设更为恰当。它只是符合人类认知的“确切”,而绝不是符合事实的“确切”。因而如果没有发现被确切定义的物质或现象的对立物质或现象,很可能是因为该确切定义不够确切,不能充分体现被定义者的共性,也不能将被定义者完全突出所致。
或者以康德式的艰深晦涩来表述:根据一个不确切的定义之所依据而形成的轴是不能使因为依据该轴所形成的确切定义所对应的物质或现象与前述不确切定义所对应的物质或现象精确对称于轴的两侧的。
这可以看作是人类认知的现实局限的表现。除了定义的确切程度影响发现给定确切定义的物质或现象的对立物质或现象之外,仍有几种情况影响对该对称律的证实。
首先是人的认知的先天局限,基于这种局限造成的对给定确切定义的物质或现象的对立物质或现象的无知是不可弥补的。人类的已知世界与未知世界的关系永远是有限与无限之间的关系,最主要的无知都以不为人知的形式存在着。大量超越人类认知局限的事实永远不会为人所知,而能够证实本定律的未知物质或现象不可避免的大量蕴藏其中,与此同时人类却永远不可能证明它们的存在。但是同时这并不能证明它们不存在。
人的认知的历史局限是未能发现给定确切定义下的物质或现象的对立面从而影响证实本定律的另一种情况。人的智识能触及某些可以证实本定律的那些理论上存在的相反物质或现象,但是相关知识仍然需要永无止境的从无到有、从粗糙到精细,理论上的存在才能被落实。例如在50年前,给定了电子的确切定义而不能证实本定律,因为寻找不到反电子;但是现在却因为认知突破了历史局限,反电子得以被证实。认知的历史局限在没有时间限制的情况下终将突破,如果未能找到可资证实本定律的对立存在的物质或现象,那仅仅是因为人们能发现它们而未发现而已。就像正电子一样,未能发现比绝对零度更低的温度或比光速更快的速度,很有可能是因为认知的历史局限使然。
当然,如果不能找到这“必存在”的“完全对立于该定义的物质或现象”,也完全可能是定律本身就是错误的。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定律中的“轴”只是一个数学概念,它代表着中性状态。这种状态可能不存在,但以之为参照却可以使某些物质或现象的性质看起来完全相反并精确对称于该中性状态。
2.对称律对《为什么活着》及《人类的未来》的初步诠释
当我们说“为什么活着”的时候,往往是针对现在的情形,并且涉及的往往仅是问者或答者自己,这种情况下可以不考虑遥远的出生与自然死亡以及长辈衰老和晚辈成长等较多因素。仅就问答自身者在当下的情形而论,“为什么活着”的答案将局限于“因为活着”。因为活着而导致的各式各样对生活的留恋和对死亡的恐惧阻止了当下活着的时候不去选择死亡。在当下和在与当下对应的不远的将来,活着都是毫无疑义的,因为现在活着,与现在(其实是已经消逝的短暂的过去)相对应的短暂的将来也将是活着的。如果问“为什么活着”,答案多半会是“活的好好的,为什么要去死”之类。如果一个人目前是活着的,就没有理由怀疑与目前对应的下一个瞬间他会去选择死亡。亦即,现在作为短暂的过去(当我们说“现在”时,其实是指短暂的过去),如果现在活着的状态是确凿无疑的活,那么与之对应的短暂的将来的状态同样可以认为是活着的。这是在严格限定适用条件的情况(可以认为是微观的情况)下对称律的近似。它并不适合临界状态(如死亡瞬间以及出生瞬间等)以及时间跨度较大的情况(如整个人生),但是适用于解释绝大部分时刻的活着的原因。无数这些短暂的瞬间相对比较漫长的人生可以忽略不计,因而可以忽略长辈的衰老和后代的成长等时间跨度较大时必须考虑在内的因素。
而若当问题的时间跨度涵盖生死,而不仅仅是生活中活着的无数个瞬间,单纯的局限于个体的解释则不再适用,因为用“因为活着”来解释人作为个体而不可避免的死亡是绝对行不通的。然而若将长辈和晚辈及个体自身作为生命力延续过程中的相关联的环节,将生命作为一个延续的过程而不只是几个独立个体的拼凑的话,用“因为活着”去回答“为什么活着”则仍然是非常恰当的。一个人在生命力的巅峰时会将生命的接力棒交给自己的后代,此时其生命即活着的状态即开始由后代来延续。这个过程中主体的生命力由盛而衰,主体的长辈的生命力持续衰退至无(死亡),而其后代的生命力则由无(出生)到有。这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个体可能衰老直至死亡,但其活着的状态仍然可以通过其后辈得到延续。虽然从个体来看生命是从生到死的过程,但是从生命的长河来看,当下活着的状态则是其先辈的活着的状态的延续,亦即“为什么活着”的答案是“因为活着”。亦即,从整个生命长河来看,活着的状态无疑是既有的、确切的,那么依据对称律,它也将以如此活着的状态继续下去。活着的原因,从全部生命历程来看,是因为那是既有的状态。
已知人类是从无到有的诞生,并且这一现象是确切的,那么依据对称律,《人类的未来》全编得出的悲观结论则完全成立,也不必再有任何悲观的成份,因为人类的诞生既然是确切的,那么它的消亡——诚如已经消亡的诸多物种那样——也将是确切的。并且人类的繁盛既然是既成的确切现象,依据对称律,也必存在完全对立于繁盛的另一种现象,亦即衰退。它紧随繁盛之后,以实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的精确对称。
因而人类在现代的繁荣若得益于现代引以为豪的事物——科学、*、全球化、“后现代”之类——那么同样将是它们奠定了人类衰落的基础,并且这样的征兆已然开始显现。并且若说人类的昌盛全部有赖于文明,那么如同现代一样,文明将同样可以解释接踵而至的与昌盛同样强度的衰退。因而现代,这个文明史上的巅峰,将承受同样激烈的批判;而整个文明,在悠远的人类史中究竟扮演建设者还是破坏者抑或双重的角色,也是一个需要重新去严肃思考而非盲目肯定的问题。
然而关于人类的未来的结论又因为其必然性而不具任何意义。激烈的批判现代只能演化为温和但又广泛的对文明的质疑,又由此演化为对人性的全然平静的探讨。进而根据人性的源由探讨作为生命体系的普通一员的人类的未来,以及最终将人类看作为受生命本质支配的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来得出那个消亡的结论。至此却不再有任何消极色彩,全然是自然而然的。
全编最终笼罩在一究其竟的严肃却又详和、质朴的求索氛围中,而不是笼罩在人类必将消亡的悲观情境里。作为存在的无数在存在层次上无差别的组成部分的普通一个,全体人类——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都毫无疑问的要接受作为存在而必须遵循的规则,而对这些规则丝毫没有改变的可能或者必要。这也是本编在论及人性、人类作为生物圈一分子而存在以及受生命本质支配时的从容淡定的原因所在。根据对称律的解释,全编各章所论及的问题都是被决定了的,全编所有内容都是发现,而非发明。简言之,那些都是可以讨论的问题,却都不是可以改变或尝试去改变的问题。
等量律
等量律:
任何给定确切定义且存在性质差异的物质或现象都可通过量化相互比较,且对任何给定确切定义下对称于以该定义之所依据为轴的两种性质完全相反的物质或现象加以量化,其结果完全相同
1.说明
2.等量律对《为什么活着》及《人类的未来》的补充诠释
1.说明
对本定律与对称律相同部分的说明,参照对称律的《说明》。依据本定律,存在相同数量的正电荷与负电荷,相同强度的N磁极和S磁极,如果可以对性别加以精确定义,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自然界也是两性等量的,如此等等。并且对于给定确切定义且存在性质差异的物质或现象,如一定质量的铁(物质)和一定数量的热量(现象),可以量化加以相互比较(目前可以通过质能方程加以比较)。
2.等量律对《为什么活着》及《人类的未来》的补充诠释
在对称律的基础上,等量律可以进一步回答为什么活着以及人类的未来。如果现在是活着的,依据对称律,不远的将来也是活着的,而依据等量律,则进一步表明不仅将来如现在这样是活着的,也将如现在这样的活着。如果人类是从无到有的诞生,那么依据对称律,人类的未来将是消亡,而依据等量律,则进一步表明未来不仅仅是消亡,也是如人类诞生和繁盛同样程度的衰落和消亡。
借用绝对值的方法,任何不同性质的物质或现象均可以用数量来表示,从而均可通过量化加以比较。作为活着的状态的幸福或不幸以及反映人类存在状态的强盛或衰退,虽然彼此相反,却可以通过“强度”这一共同的指标来量化比较。
而依据等量律,对任何给定确切定义下对称于以该定义之所依据为轴的两种性质完全相反的现象加以量化,其结果完全相同。短期内(现在)一个人如果是幸福的活着,那么可以认为下一个现在(将来)也如此。正如一个人的焦虑或安逸程度不因为其梦想实现与否而改变一样,一个人如果现在是活着的,则其与现在对应的将来(这里的将来与现在对应)不仅仅是活着,而且是以同样的状态活着(这里没有考虑人生不同阶段缓慢的变化,因为没有将后代的成长与主体的衰老考虑在内)。然而说因为一个人是活着的而说他永远活着似有不妥,因为从个体来讲总要死亡,正如总要出生一样。但是当对比的二者从现在的状态和将来的状态转移到一生的范围时,就须将后代、先辈等边界因素一并考虑在内。因为一生的范围从个体来讲肯定不是因为活着而持续的活着,但在生命力的巅峰一个行将衰退的个体已经通过生育将活着的状态延续给了下一代,从而在一个个体衰老的同时,由个体及其祖先和后代组成的生命体系,活着的状态却并无总体改变,只是以个体生命力的下降为代价使延续其生命力的个体的生命力上升。而从量上看,因为活着而活着并无什么不适用之处。
对于人类的未来,如果单独从人类这一个体的物种来说,并且范围也限定在从诞生开始到终极,那么依据对称律这个终极无疑是消亡。而依据等量律,这样的消亡的强度也将堪比强盛的强度,亦即,如果人类是“其兴也勃焉”的话,那么其消亡则将“其亡也忽焉”。当今成就人类的各种优越之处,未来必将成为人类消亡的主因,正应了“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这句古话。依据等量律,人类的未来不仅是消亡(因为人类是诞生出来的),而且也将是如此这般的消亡。
万维律
万维律:
对任何给定确切定义的物质或现象均可作无限可能的确切定义,从而存在无限数量的确切定义之所依据的轴,使任意两种给定确切定义且存在性质差异的物质或现象均可据之精确对称
1.说明
2.量变对质变的涵盖:任何物质或现象间的性质差异均可量化
3.对“对任何物质或现象均可作无限可能的确切定义”的解释以及对物质或现象间性质差异的最终取消
4.必然性对偶然性的涵盖
5.先后关系对因果关系的替代
6.平行发展思想
7.广义惯性论
8.对全部意义学说的取消以及万维律对《为什么活着》及《人类的未来》的进一步诠释
9.万维律对《生命的本质》的诠释
1.说明
本文对“物质”、“现象”、“确切定义”、“轴”、“对称”等与对称律相同的部分的理解,与第一篇《说明》中作出的理解相同。本文对“无限”的理解,对“对任何给定确切定义的物质或现象均可作无限可能的确切定义”的理解,见本文第三部分。
2.量变对质变的涵盖:任何物质或现象间的性质差异均可量化
质变与量变间并不存在辩证关系,因为并不存在质变与量变的分别。质变仅是服从于另一规律的量变在该规律得以发挥的条件下“突然”展现而已,而所谓“突然”,仅是由于人们对该规律的相对无知和漠视。质变是另一种形式的量变。支配以质变形式体现的量变的规律往往不明显,因而这样的量变往往被认为是质变的表现。将事物变化区分为质变和量变是粗糙的,单纯的量变就可以涵盖事物间的变化。
以水为例。水从加热到沸腾似乎可以看作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然而沸腾只是蒸发现象的剧烈表现,而蒸发在整个加热过程中都时刻不断的以相同的程度渐近剧烈。将水的质区分为冰或水蒸气是相当粗糙的,虽然表面上看由加热到沸腾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演进,但是整个过程也可以解释为水分子在吸收能量过程中的表现:随着持续加热,水分子的运动逐渐剧烈,越来越多的分子克服分子间引力成为气体分子,直到足够数量的分子通过这个过程释放的能量足以抵消外部提供的能量,水温才停止上升。只要外界提供能量的过程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被加热的水由于吸收能量而引起的变化也始终就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全部的变化都与水分子的特定能量状态相对应。而与外界能量的渐进变化一致的是,水分子的这些能量状态的变化也是持续渐进的。因而所谓质变与所有其他持续渐进的变化并无不同,它是更深层次的量变的表现。
又比如,声波有次声波和超声波的划分,但是认为声波频率从0赫兹逐渐提高到20000以上这样的变化是质变与量变的综合、体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的话,同样不能令人信服。变化的只有频率,真正的变化只有频率的量变,将感觉的变化作为界定质变量变的标准是站不住脚的。这样的质变完全没有固定的标准,完全可以被量变涵盖。
质变是量变的隐性形式,因为质变量变的区别是基于表面观察得出的区别。虽然在主导规律作用之下,变化只能以量变的形式出现,这些主导变化的规律却远不是通过表面观察就可以区分出来。因而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粗糙的理论。任何变化都可以归结为均匀的、数量上的变化,一切质变均可以由量变来表示,从而完全可以被量变涵盖。
与此相对应,物质或现象间的性质差异也可以被量化。
例如物质间的性质差异可以通过原子核质子数的渐变来表达。铁、锌、铜三种金属性质差异明显,然而可以通过原子核质子数的和谐渐变来消除这样的差异。已知的各种元素无论多么不同,无论是氧气还是铀,都可以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一席之地。并且决定性质差异的根本因素是共同的,各决定因素之间是量变而非质变:仅仅因为原子中多了一个质子,元素的性质就大不相同了。无论性质差异多么明显,都可以通过量变的形式表示出来,并且在决定性质差异的表面现象下发生的变化都可以归结为量变,而非质变。
又如随着波长的变化,电磁波引起人的视觉变化也各不相同。人眼能够感受波长在390—760毫微米的光,在这段区间内,波长从长到短依次使人产生红橙黄蓝靛紫等色感。例如波长400—440毫微米的光是紫色,而610—700毫微米的是红色。而各种颜色光之所以被人感觉到,是因为人眼视网膜中存在不同的感光色素。而我们就能够将波长持续的变化称为量变,与此同时将由持续变化引起的光波颜色的改变称为质变吗?
对于其他眼中不含与人相同的感光色素的动物来说,同样的光就不会引起与人同样的感觉。因而尽管电磁波的波长以量变的形式变化,但对于具有感光色素的人类来说,在某一个区间内的电磁波就成为又可以区分为很多种的光波。而对于具有和人不同的感光色素的其他动物而言,同样的光波变化将引起不同的视觉体验。例如人可以分辨红绿,而狗则不能。那么我们可以将电磁波波长的持续渐近变化人为的打乱,而仅仅依靠自身的感觉将其中的一部分变化叫做量变,而同时将之后同样处于持续渐近的变化叫做质变吗?须知这仅仅是根据人的主观感觉来决定的。因此说不断缩短光的波长而使光从红色向紫色转变是一个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无疑是非常粗糙的观点,因为这个过程只有量变。所谓质变只对人适用,在决定颜色变化的波长的变化过程中,所谓质变仅仅是其中无数普通环节的一个。
另外对于光的颜色的划分,牛顿先是将它划分为红黄绿蓝紫五色,后来因为觉得应该像乐谱那样有七个音符才更和谐,所以才加上了橙、靛两色而使之变为七色。仅仅是根据主观好恶而将持续渐近的变化划分为量变和质变,那么如果当初牛顿不加上两种颜色,今天光的波长在直接由红向黄的所谓量变过程中是不是就不再出现现在这样在由红向橙进而向黄的转变过程中的所谓质变了呢?如果当初不是七色而是更多颜色,是不是今天认为的量变过程会掩盖了更多的质变呢?如果认为光随着频率的增加导致颜色的变化体现了质变和量变的区分和两者的辩证关系,这无疑是粗糙的。变化只有均匀和谐的量变一种,质变只是变化引起人的感观差异而已。
3.对“对任何物质或现象均可作无限可能的确切定义”的解释以及对物质或现象间性质差异的最终取消
根据对称律的《说明》对确切定义的理解,既可以突出对象与其他物质或现象比较之下的个性,又可以体现全体对象的共性的定义即可认为是确切的。因而对于同一物质或现象,可以作多个确切定义,使之共性得到体现、个性得以突出。
例如对铁这种物质,我们既可将之定义为一种与原子核质子数为28的元素对应的物质,又可以将之定义为密度为物质,也可以根据铁的磁性、导电性以及化学活性等对其作精确定义,还可以将之定义为一种在自然条件下与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的物质,如此等等。总之,可以依据确切的体现铁的并仅属于它的性质,对铁作多种定义。因为对任何一种物质或现象的认知都没有限度,所以依据对铁的认知所作的定义也没有数量上的局限。对铁可作无限可能的确切定义,因为存在无限可能的将铁与其他物质区分开来的性质。
又如对于时间也可以作多种确切定义,使人们清楚地知道该定义的所指。
不仅是物质或现象这些较单纯的存在的形式可以作多种确切定义,对于更为复杂的存在形式也可以作无限可能的确切定义,从而使之突出。
例如对人来说,可以依据一个人精确的身高、体重、年龄、肤色、毛发以及牙齿、指纹、嗓音、容貌、骨骼等无数个方面(更不用说基因了)将其与其他所有人区分开来。如果依据某一方面的特征去区分一个人比较困难,例如依据体重、身高、年龄去从六十五亿人口中寻找一个人是困难的,但是那很可能不是因为不可能据此定义一个人,而是因为人们没有在这个方面倾注更多的精力,以使体重、身高、年龄等指标足够精确。
因而,所谓性质差异只是针对特定的对称轴有意义。由于可能的定义无穷多,任何两种被定义的物质或现象都有可能经相同的对称轴而处于相同的定义平面上。
据此,性质上的差异在同一个定义平面上消失。物质或现象间的差异因为无限可能的确切定义而不复存在。任何性质上的差异都可以通过数量差异来表达。
不只如此,在事物的本原上,各种物质或现象分享相同的构成和运作规律,任何物质或现象在决定其性质的越发深入的本原层次上都越发共通直到相同。
例如尽管地球上物质多样、气象万千,但是构成这些物质或决定这些现象的元素已知的仅仅一百多种,而构成这一百多种元素的又仅仅是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微粒,在更本原的层次上这三种微粒还有更简单的共通之处。又如能量和质量表面看似毫无共同之处,但在E=MC2的规律之下,质量可以看作是能量高度浓缩的形式,而能量也可以视为质量的另一种表现,如此等等。
因而不但可以认为物质间或现象间的性质差异不仅可以通过数量差异来表达,甚至也可以认为由于在本原层次上的同源同质,在物质或现象间设定性质差异本身即是不必要的。
4.必然性对偶然性的涵盖
“偶然性”的说法可以视为脑力对其难以企及的事物所作的一个可以被认为是懒惰的托辞,另一些情况下也可视为脑力对不须深入却又纷繁芜杂的事物所作的堂皇的概括。
由于轴对称的无限,任一物质或现象均可找到其对立面,都可由此及彼、由部分推及全体、由现在推及过去和将来。因而任何所谓偶然性的东西都在必然性的支配之下,因为任何一种偶然性其实都是无数个必然性自然而然的综合的结果。
在以前,人们用占卜、祭祀和观星术来预测天象,在今天,人们用巨型计算机得知未来数天乃至数月的天气状况,往日的偶然领域已经成为今日的必然领域。偶然和必然的区别仅仅是后者的情况下人们有足够的能力将足够多的因素考虑在内,今日被视为偶然的现象,同样是因为那些视为必然的情况所需要的诸多因素难以同时去把握。
一个出门遭遇车祸的人或一个中了头彩的人或许被人归结为运气,但是所谓运气只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因为促成这个结果的所有要素都没有好坏运气的区分,而只是自然而然的存在。是无数个自然而然存在着的因素自然而然的促成了一个看似运气的对人而言的好结果或坏结果。而与此同时促成这些结果的无数个因素又同时被其他更多的更为隐蔽也更为自然和更难逆转的因素决定着。因而所谓的运气只是多米诺骨牌最后倒下的一片,是被注定了的,必然的。
例如决定一次车祸的因素有无数个:那个出发时刻、坐那辆车、那个驾驶员、那种路况、那种天气等直接因素,以及决定出发时间的那个想法、促成这些想法的个人因素和外界条件、决定选择那辆车的相应车站的发车时间、决定那个驾驶员当时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的因素、决定路况和天气状况的因素……。改变任何一个直接因素和影响直接因素的多层次的间接因素中的任何一个,都将导致结果的改变。然而所有直接或间接决定这一个坏结果的因素无一例外的自然而然有条不紊的存在着。无数个自然而然运作着的因素无数次必然的综合,导致无数个必然的结果。
在所有这些必然结果中,绝大部分因与人无关而被忽略,同时又有极少数的一部分与人休戚相关而被关注。固然与人相关的被视作运气的结果只是无数必然结果中没有任何区别的一个,但是一旦与人相关,便立即被凸显,而与此同时其他所有在必然性体系中没有任何区别的结果被忽略了。这导致人们将某种特定的很难出现的结果(事实上之所以很难出现,是因为在无数必然结果与人相关的结果是很少的)归结为偶然。
例如对于彩票,选择任何一个号码都是必然体系中无数个必然结果中没有任何区别的一个。但是一旦与中奖号码对应,人们立即将结果归结为运气而非必然。而这又是因为中奖号码与人相关、同时绝大部分落空的号码被忽略导致。又如车祸作为一个结果,与平安抵达、提前抵达、晚点、途中邂逅、途中见闻等任何一个结果一样,在必然性体系中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一个。但是人们很难把提前抵达、晚点或途中所见归结为运气,而往往把车祸归结为运气。那是因为车祸作为与人休戚相关的结果被凸显,而其他绝大部分结果固然在必然性体系中与车祸是没有区别的,却因为与人相关程度很低而被忽略。
人们之所以接受偶然性,只是因为在一个鲜有与人相关的结果的必然性体系中出现了与人相关的结果。人们将这样的结果归结为偶然,并非是因为结果本身是难以捉摸的、非必然的,而是因为在该结果对应的必然性的结果体系中,像这样与人休戚相关的结果实在是太少了。
必然性之所以在很多场合让位于偶然性,是因为必然性往往难以把握。偶然性,正如开篇所说,是一种托辞,或简单思维原则下的概括。然而使用偶然性去说明一种事物是非常之粗糙的,因为事实上一种事物无法用偶然性去说明。一切事物都是必然性支配的结果。
与此同时,偶然性的提法固然没有必要,坚持纯粹的必然性却也不可行,因为无限*的世界里导致一个结果出现的无数个因素不可能被人全部把握。人们所做的永远只能是接近必然,而无法预测必然,因而所谓必然是另一个粗糙的提法,因为真正的必然性由于其影响因素的无限复杂而不可达到。
而概率表示事物发生的可能性,则可以很好的避免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冲突,它以承认脑力局限的方式避免了必然性的粗糙和偶然性在解释事物时的无能。对于必然性与偶然性而言,概率是当前(事实上从长远看也是如此)情况下对必然性与偶然性最好的替代。当然这是就实际运用而言,在需要理想化现实的领域比如哲学思考或科学研究领域,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提法及相互对立仍然是必要的。然而以我的观点,在这些情况下,以必然性去涵盖偶然性而非区分二者无疑更为恰当。
5.先后关系对因果关系的替代
首先分析因果关系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表面上看,单纯的一个或少数几个因素变化导致的另外一个现象发生可以视为因果关系。例如对于欺诈,欺诈者须有欺诈的故意并进行欺诈的行为,同时使被害者作出了错误的意思表示并因此而导致损失。可以据此认为欺诈是原因,而受害是结果。又如水从屋檐上滴落,作为一个结果,可以认为重力作用是其原因。忽略其他外部因素而单纯考虑欺诈与受害或水滴落与重力作用两个因素,当然不难得出原因与结果关系。但是当把目光放到所有参与变化的因素中去,将会发现用原因与结果关系去解释事物是粗糙的。
在通常所说的因果关系中,导致结果的原因似乎是单纯的,然而其实远非如此。在描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时,描述者往往倾向于刻画出一个由于被苹果砸到脑袋而迸发出一个伟大思想的传奇。事实当然绝不如此简单。一个普通人即使被一万个苹果砸中也不会产生引力思想,灵感的绽放往往被简单的归结为极其平常的诱导,而背后长期的潜心思考往往被忽略。在牛顿被苹果砸中而萌生万有引力思想的事例中,伟大的思想可以看作为结果,但被苹果砸中显然不能视作原因而只能视作原因的极其微小的组成部分。
真正导致一个伟大思想诞生的原因无疑有更广阔的背景。其中最为人注意的便是牛顿对相关问题的长期思考,如果没有长期思考,灵感是不会迸发的;除此之外,如果牛顿不是一个个性特立独行、科学造诣极高的人,万有引力的发现也并不具备充分的条件;如果牛顿不是出生于一个能提供导致他成为一个伟大科学家的家庭环境的家庭,或者如果牛顿个人虽然具有一切成为伟大科学家的潜质,但是同时社会的发展程度却不足以为万有引力理论提供足够深厚的思想基础,伟大的思想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据此,苹果在万有引力发现原因中的位置显然微乎其微。作为结果的伟大思想的产生原因非常复杂。可以认为是整个社会环境造就了一个相应的伟大思想。所谓“时势造英雄”,任何一个伟大的事件都与特定的时代对应,都与产生它的那个环境对应。“如果说我看得远一些,那不过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牛顿自己也这么说。
进而,不仅仅是令人瞩目的事件是产生它的那个环境的结果,其他所有的事件都是如此。当一个普通的符号“:)”被任意打出来时,导致这个符号出现于纸张之上的原因决不仅仅是电脑和打印机,以及背后的办公软件、相关研发人员和IT企业。一个七十岁的老人显然很难是这个符号的作者,而这个符号的作者显然也不会仅仅只是一个年轻人那么简单,他还是一个需要文化基础和适当环境以习得如何使用该符号的人。可以认为真正的作者其实是对应于“:)”的具备了产生“:)”的一切条件的当代社会,甚至是整个人类文明,甚至是导致人类文明的全部自然史。
因此当一个人因为欺诈而受害时,真正的原因决不仅是单纯的欺诈,而是具备欺诈故意和欺诈能力的人对不具备足够防范能力的人的原因复杂的事件;而更深的原因则可以认为是相应的社会诚信缺失、唯利是图、道德标准下降;再深的原因可能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高速发展阶段的混乱导致,而这种转型时期的高速成长又是内部改革和合适的外部环境造成。对于从屋檐上落下的水滴,简单的原因是重力作用,但更主要的原因则是提供了这种程度的重力的地球以及可以因为重力而下落的水滴(如果是一粒花粉则不会滴落,如果在月球上也不会这样的滴落,如果没有空气的阻碍水珠也不会以水滴的形状而是球状下落)。
总而言之,是结果参与构成的身处其中的所有因素组成了原因,而通常认为的原因不过是最未端敏感最明显的组成原因的无数因素中的极微小部分而已。
至此,因果关系其实是由所有部分参与的整体的变化导致作为整体一分子的某一部分的变化的过程。通常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中的原因在更广阔然而更具决定意义的原因体系中微不足道,而通常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中的结果本身就从属于更广阔的原因体系。通常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中的原因与结果在更广阔的因果关系*同成为由无限部分组成的整体变化的一个参与部分,只是各自从属的整体不相同而已。
为了方便说明,姑且将原因设为点a,将结果设为点b,将原因所在的整体设为直线 A,将结果所在的整体设为直线B,A和B因此可以分别代表原因a开始时和结果b完成时的瞬间整体状态。如图所示:
a和b分别只是A和B上极为平常且微小的一部分。在通常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中,人们完全忽略了a和b所处的各自整体,而将二者作为单独的变化因素来考察,进而得出a、b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如虚线l所示)。但是如图所示,在导致b出现的变化过程中,参与变化的不仅仅是a,而是a所在的整体的全部因素,当导致b出现的变化过程完成时,由A向B的转变过程也同时完成。并且要特别注意的是:是由A向B的整体的变化导致作为B的一个因素的b的出现,而非是因素a导致因素b出现。
通常意义上的原因因为不包括其他因素而几乎与结果毫无关系。通常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也因此几乎完全丧失成立的逻辑基础。
不仅如此,通常意义上的原因与结果不仅是几乎毫无关系,而是纯粹无关。a和b都只是某个整体状态(A或B)的一个点,而A和B又都是无目的无方向无来源无终结的变化体系的一瞬间。在整体参与并包涵一切的变化中,与其说有决定者,不如说只有被决定者。在必然性的体系中,a的存在是必然的,b的存在同样是必然的,A和B作为两种不同瞬间的总体状态也是必然的。在必然性体系中,b的出现不需要寻找外界的原因,因为全部的外界、全部的历史、包括b本身的全部的存在都是原因。a也是处在同样的局面中。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包含一切时空的整体里,参与构成整体的任一个因素都在时刻变化着,在每一个时刻都作为决定者同时作为被决定者参与变化。双重的对立的身份导致作为决定者和被决定者的二重身份的相互湮灭。只有必然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并非没有原因,而是不需要原因去解释。是真正的纯粹的不需要。
因而可以用来表示a和b的关系的决非通常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因为通常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其实是不存在的。我们当然可以沿用因果关系去说明事物、解释现象,但是这就如同我们在日心说提出几百年后,仍然习惯说“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一样。谬误始终不妨碍日常的生活,它只妨碍求知的心灵。对于后者,所谓的因果将不复存在,通常意义上的原因与结果关系也只能以在先与在后关系来替代吧!
6.平行发展思想
平行发展是一种无根无源、无始无终且一刻不停的全部存在物都共同参与其中的发展。参与平行发展的任何因素都受其他所有因素而非部分因素支配。全部因素的变化都是同一冲动的继续,都在同步发展着。企图以某一部分的变化去改变其他任何部分的努力都是徒劳无益的,因为任何变化都源自同一种力量,服从同一个主人。整个存在总体上没有外力参与,所有的变化都有无限的历史,在全部历史中都以同样的强度——不曾激烈也不曾衰弱——不受影响的变化着。
因为平行发展的无始无终、无起无伏且涵盖一切存在物,任何部分的变化都受制于全部存在物中的其他部分,因而从属于存在的某部分的上升都必然伴随所有其他可以制约其发展的部分的共同上升。
各个因素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也不曾存在什么辩证关系,各个因素——尽管看起来唇齿相依——都是平行发展、没有因果关联的。
譬如通常说尼采是西方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似乎发展到特定程度的西方社会对产生尼采起了决定作用。然而与其把尼采当作一个产物,不如说尼采本身就是西方社会的一部分。只有尼采参与的特定时期的整个西方社会才有尼采这一组成部分:诞生尼采的特定社会的每一部分都如尼采一样参与该社会的构成,因而同时每个构成部分都有尼采的影子,这就如尼采身上同时也有社会其他构成部分的影子一样。……总而言之,他不是性细胞,他是体细胞。没有谁产生谁的问题。尼采所在的特定社会的任何一部分都参与创造,同时被创造。尼采的诞生和那个时期西方社会其他部分的发展是平行的。一个社会整体是由无数个参与其中的部分平行发展而成,整个社会都在平行发展中运动变化,怎么可以说一个人或一个社会产生了某种作为其本身构成部分的一种事物或现象呢?总体永远无法产生部分,因为由无数部分组成的总体是由无数参于平行发展的部分构成。它同所有部分一样,由平行发展而来并始终处于平行发展过程之中,并且与所有部分一样来自同一个基础。西方社会本身就是一个产物,与尼采一样是平行发展的结果,二者分享同一个母亲。
复演说中的复演者和被复演者同样难以确定,被复演者同时参与复演,复演者同时被复演。如果生命进化的过程是一个复演的过程,则很难将这个过程的参与者截然区分为复演者与被复演者,就如《复演新说》中的无数个共享同一内切点的圆环一样,生命进化的过程可以看作无数个共享一个内切点并不断增多的圆的组合,很难截然认为小圆由大圆复演,或大圆由小圆复演,因为圆的不断增多是一个平行发展的过程,一个无法截然割裂的过程。
又比如,如果说存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运动和静止、主观和客观、唯物和唯心等一切辩证法可以纳入并加以区分的因素的话,二者也不是作用与反作用、也谈不上相互影响。二者没有什么复杂密切的关系。因为它们是处于同一股变化潮流之中,二者共同参与平行发展。它们是孪生兄弟,是同一冲动的继续……鸡生蛋、蛋生鸡之类的问题是彻头彻尾的伪命题……
一个悲剧不仅仅由其他某些因素造成,而是由悲剧本身即参与构成的平行发展的全部存在造成。一个悲剧更确切的解释不是什么导致了悲剧,而是它本身就是个悲剧,在平行发展之中它无法改变的处在了那个时候那个环境,而那个特定的时空下的情形被人称为悲剧。
关于*,作为特定社会的现象,它仍然是平行发展的结果而非某种优长的产物。在任何情形之下,无论是愚昧还是文明、专政抑或*,人类能获得的总体收获都彼此相同。因为平行发展着的各因素都是平行发展的结果。任何出现都不是主动的出现,而是平行发展下的出现。任何因素的出现也不会导致某特定标准(如福利感)的总体变化,因为诞生该因素的平行发展其本身就没有总体变化,只是同一冲动的继续而已。
平行发展作为全部存在物共同参与其中的发展,其中任何因素的发展都受其他所有因素的发展支配、制约,整体中某部分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所有其他制约其发展的部分的发展。从而存在永恒的错位,使上升伴随着下降、前进伴随着后退、扩大伴随着缩小,部分的发展始终不能成为主流,而整体的发展始终是各对立部分的等量发展的综合。存在作为包括一切的事物,其各部分都参与了平行发展,都是平行发展的一部分。
7.广义惯性论
相对于物理学上的惯性,广义惯性论中的惯性适用于一切学科,适用于全部人类社会乃至整个存在。广义惯性论之所以冠以“广义”,正因为它认为所有存在物在惯性的适用上无一不可。然而就惯性的含义而言,两者没有任何不同。
亦即,从存在的角度看,整个存在无时无刻不处于平行发展之中,所有的运动都源自并仅仅源自同一股冲动,而其运动的强度、总量不曾有过变化,一直在运动并且始终维持着原来的状态而不曾改变。在一个最宏观的包容一切存在物的环境里,没有外来影响作用于该环境。因而在该前提下,将这个包容一切存在物的环境作为一独立客体看待,在没有外来影响的前提下保持既有状态是可以理解的。
全部存在从总体上看无时不刻的以同样的强度和方向运动(变化)着,不曾有丝毫改变。一个比较接近于该状态的事例便是宇宙的膨胀。宇宙自诞生至今的膨胀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在接近惯性定义中的理想环境下的惯性的良好体现(当然,自惯性定律诞生至今,符合定律中理想前提的环境仍然没有出现。所以,如果仅依据本宇宙膨胀例的“接近”理想状态而质疑本例,那是相当偏颇的)。因为没有外来影响,可以认为那纯粹是在一个自由的空间里发生的纯粹自由的变化。因而无论如何改变,宇宙在变化过程中的每一刻的总体指标和它的初始状态都没有分别。犹如伽利略惯性实验中的那个滑块,以开始的速度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仍然以相似的速度运行。
就从属于存在的整体指标而言,同样也一个没有变化。例如如果我们将幸福感作为整个存在的一个指标,那么就会发现,在幸福感作为一种感觉出现之前,这个指标的值无疑可以看作是零。而在幸福感在存在的某些部分中真正出现后,它作为一个总体指标在数量上也并未发生变化。因为当幸福出现之后,同时就有等量的消极体验出现,从总体上抵消了幸福感。在整个变化过程中,宇宙的物质、能量等总体指标可以认为并没有什么变化。即使宇宙大爆炸的假设也并未否定惯性的作用。在该假设中宇宙是来自一个质量无限大、体积无限小、能量无限多的点,而在随后的膨胀过程中,初始的总体指标从没有被证实有什么总量上的变化。
而当我们把适用惯性的环境缩小,从整个存在到宇宙到一个星球,甚至直接缩小到一个人的范围,惯性适用的条件仍然是具备的。例如可以认为地球作为一个整体,在其漫长而舒缓的运行中不受外界影响;而在一个人几十年的生命历程里,偶尔的风浪在悠悠岁月里迅速被磨灭以至最终可以忽略,日常生活仍然是波澜不惊的。从整体上看,由于外界的影响比较小,并且可以根据类似惯性实验中的假设将之排除在外,因而无论是一个星球还是一个人,作为存在这一整体中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它们就如同存在的各项整体指标一样,可以被认为是体现了惯性的。
8.对全部意义学说的取消以及万维律对《为什么活着》及《人类的未来》的进一步诠释
全部意义学说都可以在万维律的框架下被取消。
各种物质或现象都本质一致,从属于存在之流,并且在平行运动中始终如此的无可改变的运转下去。并且由于对称轴的无限,意义在物质或现象等存在物万维的情况下丧失其特指的对象,全部的存在物在存在的范畴里皆无任何差别、且没有任何差别的被决定了。所谓意义其实是不存在的。
意义之所以存在无非是基于活着并且如何保持活着的状态。根本不存在道德或者被赋予了道德含义的方向或者其他与意义相关联的一切。观念中存在的一切被赋予了某种意义从而摆脱其本原状态的事物始终以其本原的形式存在着,而所谓意义则是完全观念化的、臆造的,并且总体上也无法改变任何既有存在物,甚至从总体上讲也无任何裨益可言。涉及道德、伦理等最宽泛的意义学说无所不在,然而又没有必要存在。
因为初始的运动而始终运动的存在中的一切,将以相互平行的方式一直运动下去。涵盖一切的存在中的所有存在物没有任何的外来力量可以影响,唯一的因素是先天的,决定其当前状态的唯一因素是其历史状态、是其始源状态。
因而作为必然的不可自决的存在中的一切——包括人生和思想——都没有选择的余地,也没有变化的可能,更没有合理不合理之分。它先天如此,并且在人类发达的脑力出现之前,它一直也合理如此。
存在的一切都从属于存在并且始终如一,人性赋予存在物以意义之类只是表明了人类的视角,这样的视角是偏颇的。全部的意义学说既不能反映存在(由于其涵盖一切,用一切视角都无法穷其面目,因而是不可反映的),也不能主导存在中的存在物(想想是我们的观念产生出我们的生活吗?不是。是特定的生活对应了特定的观念,而观念与生活的平行发展使其事实上不能对生活有任何实质性的助益,因为既有的观念只是既有的生活的平常一部分,因融入生活而不能超越或改变生活)。对人而言根本不存在真理,从存在物的角度而言也根本不需要真理。以科学为名义的人的认知既不能为人类创造总体幸福,也不能引导人类到达理想的彼岸。
一切从属于意义学说的好(或坏)、价值(或无价值)、道德(或无道德)、意义(或无意义)之类都是如此。活着并非因为符合意义学说中的某一点。如果有活着的义务、孝道、责任之类的说法,那都是纯粹的空话,是一个假象如何因为被众人分享而变得无可置疑的典型例证,甚至是人群间彼此慰藉的表现。活着不需要这些。活着是存在物的一种特定状态,是平行发展的一支,是惯性洪流中的一部分。活着就是活着。
人类在自然界的存在相当于个体在人群中的存在一样,可以视为参与平行发展的特定一支、惯性洪流中的一部分,而这在整个存在之中无疑是沧海一粟。作为存在之流的特定一瞬,人类的存在同样是以消亡为其终结;作为存在之流的特定一瞬,人类在其中完成从出现到消失的全过程。下一个瞬间将出现其他个体接替这个个体,而人类的继任者也将如三叶虫、恐龙和人类一样接过存在之流的生命体现,只是以另一种方式、非人的方式体现。个体的存在和人类的存在都是存在之流的特定瞬间,由无数个特定瞬间组成的存在的洪流,在每一个瞬间和每一个细节都有特定的表现,而人类只是其中之一。作为存在的一个细节和一个瞬间的人类,其未来是不言自明的。但这并非是悲剧,生命力的接力棒会从人类手中传递给其他生命,正如它曾经传递给人类一样。
9.万维律对《生命的本质》的诠释
生命仅仅在一个方面与其他所有存在物分享不同之处,那就是它是生命。同人类被视为存在的一瞬间的某个细节一样,整个生命可以被视为存在在稍长一点的瞬间出现的稍大一点的细节(存在涵盖一切,以至任何有限的有历史的事物或现象都可被视为它的细节和瞬间)。存在在这个瞬间出现的这个细节以生命的形式出现。但是如同其他所有存在的细节和瞬间一样,它们都是同一冲动的继续,它们分享同一个母亲。因而就存在物的角度看,生命的其他一切存在都是完全等同的。作为存在物的生命和非生命,其间没有任何区别。有无数个对称轴,可以将存在分化为无数对立的两面,生命与非生命的划分仅仅是其中之一,因而也有无数种可能,生命和非生命的划分在其中模糊了、二而一了。在万维律的支配下,生命与非生命全然一体了。
并且作为存在的某个瞬间出现的某个细节,生命将迅速完成其过程。并且其自惯性洪流的冲动而来,其往同一冲动同一洪流而去。生命的诞生或将来的消亡都从属于存在之流,从属于由所有存在物(生命的和非生命的)构成的平行发展。它完完全全是其中没有任何差别的一员,和其他所有非生命存在一道参与平行发展,参与构成惯性洪流。并且,生命作为没有任何差别的存在的无数个瞬间和细节中的一个,完全从非生命中来,往非生命中去。因而可以认为生命的生命力是对非生命的存在之流的继承,并且要将此力量继承给生命之后的非生命。
生命与非生命的划分因此可以视为存在的一种特定的划分形式,与存在的其他划分形式是完全等同的(因而在任何生命/非生命的划分方式之外,生命与非生命都将统一的存在着)。生命也因此可以视为是非生命的一种,而当然也可以将非生命视为生命的一种而将其赋予生命力。
总而言之,在存在这个涵盖一切的范畴里,共同作为平行发展的成员参与惯性洪流的生命和非生命是本质一致的。生命的本质是非生命,反之亦然。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恒律——终极律的一种可能体现
恒律——终极律的一种可能体现
1.说明以及对恒律的初步表述
2.几个缩影对恒律的辅助说明以及对称律、等量律、万维律在恒律模型中的体现
3.恒律对《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本质》以及《人类的未来》的最终诠释
1.说明以及对恒律的初步表述
人类根本无法把握终极律,甚至即便肯定终极律的存在也不可能。“终极律”一词在本文多处出现并不意味着我有意去把握终极律或肯定它的存在,更不意味着恒律就是终极律或是终极律的确凿体现。“终极律”一词只是本文为了方便说明而作的假设,以此表明恒律是种更为深刻以至超越了其他所有已知的存在的可能性质,而只有冠以“终极”二字才可更形象(而非更确切)的体现其地位的存在的更为普遍的性质。
可以将恒律初步表述为:全部存在无始无终、包含万物、无根无源、无目的无方向,在全部存在物构成的永恒的存在之流里,上升伴随着下降、前进伴随着后退、扩大伴随着缩小,所有部分的运转无不百转千回、变幻莫测,然而总量却始终不变,反映总体的各个指标同样不变。恒律是全部存在之流的性质,是比对称律、等量律、万维律更高的规律。恒律针对存在这一包含了全部存在物的整体,对于全部存在物而言,恒律严格适用;恒律同样适用于存在这一整体的各个方面。而对于组成存在的各相对独立的部分,如果外在影响相对较小,则它们的运作体现了恒律的近似,仍然可以认为适用恒律。
恒律被历史上多个思想家和科学家以各种方式完整或部分表述过。能量守恒物质守恒之类的发现是对恒律的部分阐释,而尼采对“守恒之流”的表述从哲学角度讲则同样是对恒律的完整精当的概括:“你们知道“世界”在我眼中是什么样的吗?……世界就是:一种巨大无匹的力量,无始无终;一种常驻不变的力量,永不变大变小,永不消耗,只是流转易形,而总量不变。……一个奔腾泛滥的力量的海洋,永远在流转易形,永远在回流,无穷岁月的回流,以各种形态潮汐相间,从最简单的涌向最复杂的,从最净的、最硬的、最冷的涌向最热的、最野的、最自相矛盾的,然后再从丰盛回到简单,从矛盾的纠缠回到单一的愉悦,在这种万化如一、千古不移的状态中肯定自己,祝福自己是永远必定回来的东西……”恒律的思想体现于科学、哲学、宗教、文学等方方面面,虽然我以完全独立的方式得出恒律这一宝贵的思想,然而就如前文已经体现的那样,恒律是被多次独立发现并且已经以多种方式表述过了的理论。
恒律之所以具有被宣称的普适价值,是因为在全部存在的范围里,所有存在物都以同等的地位存在而不再在恒律的适用上有任何区别:无论是生命还是非生命、是物质还是精神、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在存在这一概括一切的概念里,一切存在物已然没有任何区别。并且在存在这个概念里,因为彼此的无差异,全部存在物也有了遵循同一规则的可能:无论存在物之间的差别多么明显,在存在这一概念下都将适用共同作为存在物共同规则。恒律,可以认为是对这些共同的规则的集中表述,它更深刻普遍,超越已知的所有其他规则,具有最广泛的价值。
2.几个缩影对恒律的辅助说明以及对称律、等量律、万维律在恒律模型中的体现
我们暂且将存在看作一杯水,在这杯水之外不存在其他存在物,时空、物质之类同样不包括在内,它也就是全部的存在。对于这杯水也不存在任何附加条件,仅仅是已知它当前是运动的,而不论其过去如何。这杯水对应于存在,其中的各组成部分可以粗糙的对应于物质,而发生的变化则可以对应于现象。在前述条件下,已知它是运动着的,因而可以推测,不论它的过去如何,它都将如现在这样一直运动下去。
存在正如这杯水一样,除去自身之外不再存在任何其他存在物,它就是一切。因而它作为一个整体不再受到任何外来的影响,它必然是恒常的。存在内部发生的所有变化囿于存在之中,囿于一个整体之内,而无论该整体究竟是有限还是无限(无限也是粗糙的有限)。因而所有性质、指标、总量之类必然服从且仅仅服从于这一恒常的涵盖了一切的整体的限度。所有指标的限度就是存在的限度。而存在由于其包含了一切,除了自身空无一物,并且其自身的限度是恒常的,因而诸性质的归纳结果必然是守恒,总量的状态必然是恒态。恒律是存在的诸可能性质中最为普遍的性质。
我们也可以将存在看作一个成功的“生物圈2号”。在被期待的结果中,那将是一个可以自我维持的系统。它将一直维持下去而不会停顿,因为它开始时便是以运动的方式存在;它产生很多同时消耗很多,但是无论现象变化如何纷繁芜杂,其中的总量指标却始终不变,全部变化局限在一个有边界的整体之内,全部的变化都基于总量的不变之上,因而丝毫不会对总量的构成产生什么影响。
还可以将整个地球看作一个缩小了的存在,将之应用与恒律也是恰当的。在漫长悠远的地质年代里,可以将短期内发生的长期变化忽略不计,并且设想地球本身只受来自太阳和月亮的影响,而其他的影响同样忽略不计。在这样一个系统中,地球上短期内发生的变化只是之前的变化的延续,并且这样的变化其强度不会有所改变。整个地球作为一个变化着的整体虽然无时不刻在诞生或消逝着事物和现象,但是其总量例如物质、能量、元素等以及它们的综合仍然保持不变。
如果将整个宇宙都看作全部存在的一个缩影,则其对恒律的适用更要比以上几个存在的缩影来得贴切。全部的变化只是同一冲动的继续,在宇宙这一范围里,没有什么已知的外来影响。变化,只是因为曾经变化着。在所有局部变化之外没有任何总量的变化,所有的变化最终维持着整体指标的恒定。
上述几个缩影可以直接用于辅助说明恒律,也可以用来间接表现对称律、等量律和万维律。现以第一个缩影为例来说明恒律对以上三定律的体现。
在第一个缩影中,存在被看作一杯除其自身之外不存在任何其他物质或现象的一杯水,亦即它囊括一切而不受任何外来影响,并且已知这杯水现在是运动的,因而也将永远如此运动下去。则:
A.任何部分的任何变化都将引起所有其他部分整体上的相反的变化,反之亦然(对称律)
B.并且所有这些变化虽然相反,但数量却相同(等量律)
C.这样的变化时刻进行且弥散于整体的每一个部分,以任意的目的或方向持续着。每一部分都对所有其他部分产生影响,所有其他部分对该部分的影响亦然。并且任何时刻任何部分的任何变化都遵循同样的规律,而彼此没有区别。部分与部分的区别仅限于现象而不限于性质。(万维律)
在这样一个缩影及旨在以此说明的最深层次的状态里,质变和量变是统一的而不再有区别,变化只有一种:均匀的、渐进的、随时包括全部存在的量的变化。在这样一个缩影以及它所对应的存在这一最深层的状态里,一切都是必然的,一切都已经被驱动,并且还将以同样的强度而不受任何外来影响的运动下去。一切变化都只是同一冲动的继续。在这样一个整体里的所有变化,都是被决定的、必然的,虽然其必然性是难以认知的。在该模型及其对应的存在这一最宏观普遍的状态里,任何部分的任何变化都既是原因又是结果。变化只有先后之别而无因果之分,任何变化都是同一冲动的继续而非某一变化的继续。所有变化都来自同一个母亲,它们之间是平行发展着的。并且,这种平行发展的强度不曾有丝毫改变。它无根无源、无目的也无方向,已知现在它是运动着且不受任何外来影响,因而它仍将如此一直运动下去,以惯性的方式运动下去。
3.恒律对《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本质》以及《人类的未来》的最终诠释
活着是存在的一种状态,是平行发展的无数存在物的一种。生活就如存在之流那样流淌着,百转千回,然而总量不变,没有什么是它的主人,没有更高的意义,它存在,仅仅是因为它曾经存在,当下存在。活着的一切都始于一个源头,那就是它开始是活着的;活着的全部原因仅仅是它曾经是活着的、当下是活着的。在这样的状态里,快乐与痛苦交织相伴,意义也苍白无力。因为全部存在之流的恒常,活着也是恒常的。
在恒律作用下的存在之流里,全部存在物都在这无根无源、无目的无方向、永远奔腾流转而总量却始终不变的海洋里融合了,一切物质和现象都本质一致,以平行发展的方式无可改变的运转下去。生命完完全全是生命和非生命共同参与构成的存在之流内无差别的一员,在恒律作用下的存在之流里,生命与任何其他部分一样,是无数个瞬间和细节的一个,与非生命全然融合了。
存在是如此一条流淌着然而又总量不变的长河,无数存在物包括人类在其中无始无终的运转,人类的存在与其他所有存在物一样,作为永恒的存在之流的一瞬,唯有以消亡为终结来符合恒律,唯有以传承的形式将主流物种和生命力之棒传递于后来者和周遭的世界。每一种生物的存在均是如此。每一朵浪花都将复归长河,以存在之流的一个细节和一个瞬间的面目出现的人类,其未来在恒律的作用下是不言而喻的。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代价
暂无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哲学启蒙全文阅读 作者:陈思 《哲学启蒙》由www.61k.com集整理于网络,如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是侵犯了其他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哲学启蒙全文阅读页面。
二 :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精品教案奉献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精品教案奉献
设计说明:
读着孙友田的《月光启蒙》,总是被他童年那月色融融的美妙夏夜所陶醉,更被他动人心弦的浓浓亲情所感染。其中的亲情,既突出地表现在文面叙述的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以美妙、神奇的童谣伴随作者度过一个又一个月夜,在歌谣中蕴以人生道理,启迪作者的伟大母爱;也明显地表现在浸透于字里行间的作者对其母亲的深挚依恋和怀念。而月色与亲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形成了环境与心境内外互补、两相互动的意境。
为此,笔者觉得可以以“启蒙”为轴心,串起启蒙环境——夏夜之美、启蒙事件——童谣之美这两个板块来展开教学;同时,由于“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遵循新《课程标准》关于“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原则,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朗读体味与自主感悟两种方法,由夏夜启蒙环境之美入手,经过母亲启蒙形象之美,到达启蒙童谣之美,最后还借助孙友田原作之开头,将学生审美阅读与审美情感的发展过程引向高潮,从而让学生受到一次亲情的震撼和心灵的洗礼。相信这样一次阅读教学留给学生的回味是深远的。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歌谣的韵味,月夜的美妙。
2. 学生通过赏意境,品语言,感受文中洋溢的浓浓的母爱。
3. 理解文章第五自然段与最后一小节所表达的意义。
教学重点:
品味歌谣童谣的语言风格,体会这些童谣对作者幼年的启蒙作用。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1. 导出课题:
唐代诗人孟郊,忘不了临行前母亲为他缝制衣服的一幕,于是写下了不朽的诗篇《游子吟》;(幻灯映出该诗,示意学生吟诵)
现代作家孙友田,忘不了儿时母亲给她的文学启蒙,于是写下了感人的回忆录(示意学生齐读课题)——《月光启蒙》。
2. 初步审题:
⑴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说说什么叫“启蒙”?
(学生根据预习回答,教者随机归纳:启蒙,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启,开导;蒙,蒙昧无知。)
⑵那么,“月光启蒙”该怎么理解?
(学生尝试讲述见解,教者随机归纳:月光启蒙:指在月光下,受到的启蒙教育。)
⑶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哪一段具体解释了“月光启蒙”,点明了课题。
(学生速读,找出课文末节,幻灯出示末节)
对,这就是作者对“月光启蒙”的解释。我们来读一读——(逐句引读)
“月光启蒙”就是——(生齐)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月光启蒙”就是——(生齐)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
“月光启蒙”就是——(生齐)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二、整体感知
1. 提示自读要求
多么不可思议: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母亲都用了哪些方式对我进行启蒙教育?让我们认真通读课文,根据有关内容归纳:(学生自由读书,尝试概括)
2. 交流主要内容:
⑴学生发言,随机评点:
(板书:唱民谣讲神话唱童谣说谜语)
⑵提示其中的重点内容:
在这些启蒙方式中,作者重点回忆了什么内容呢?
(学生迅速浏览课文,作出判断;教者确定并在“唱歌谣”、“唱童谣”下加着重号)
三、读讲课文
1. 借助插图激发总体感受
(幻灯映出彩图)同学们,请看屏幕:儿时的“我”就是在这样的夏夜,在这个篱笆小院聆听母亲唱民谣、唱童谣的!看了这个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发表感受,教者随机认可、引导)
是啊!这是作者永远忘不了的童年生活的一幕!他感慨万分地告诉我们——(画面淡化为背景,推出两句话,领着学生饱含深情范读)
①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
②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
2. 品读语句,体会夏夜之“美”
同学们,用你的目光去发现:作者童年的夏夜美妙在哪儿呢?让我们细细品读课文,圈划有关词语或句子,好好体会。(学生自由读课文)
3. 交流“碰撞”,读出夏夜之“美”
⑴引导总体把握
(根据学生发言,随机评点归结:①夏夜月光之美;②母亲形象之美;③母亲歌声之美;同时,跟随交流进程,随机抓住重点句品评、想象、感悟朗读)
⑵启发重点品读(根据文中出现顺序,随机点击课件,出示相应语段,展开交流)
教学过程预设:
⑴重点读悟之一:
点击出示: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
①自由练读:这是夏夜的月光美。(板书:月光美)请你用最拿手的方式,动情地读,用心体会夏夜的种种美妙。
②指名朗读:好,谁能用你声情并茂的朗读传达这夏夜的美妙,让大家有如身临其境?
③相互评读:(对听者)你们觉得他(她)的朗读让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怎样的美?你觉得他(她)的朗读很有什么不足?你也读读,看能不能读出更多的美?
(归纳:凉爽的美,明朗的美,宁静的美,朦胧的美……;重点体会“柔和”、“洒满”)
④听读想象:闭上眼,静静地听老师读,看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感觉?(自由发挥)
⑤全体齐读:清爽的空气,闪烁的星星,如纱如梦的月色,诗情画意般的篱笆小院!让我们齐声动情地读一读,美美地享受一番。
⑥回应结语:这样的夏夜,我怎能不心驰神往?所以作者说——
(引读)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
⑵重点读悟之二:
点击出示: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①自由练读:这是月色中的母亲,大家很会读书,从母亲身上也感受到了美。(板书:母亲美)那么,请你走近母亲,好好读一读母亲,一定会发现母亲许许多多美。
②指名朗读:谁愿意来读,让大家感受一下这是怎样美的一位母亲?
③相互评读:(对听读者)他读出母亲的美了吗?你能读吗?
(体会“忙”、“洗”、“换”:勤劳、朴素的美;“搂”、“唱”:慈爱的美)
④齐声朗读:这就是我的母亲:月光中的母亲,忙了一天的母亲,穿着白布褂子的母亲,搂着我为我唱歌的母亲!让我们再读一读,感受一下依偎在母亲怀里的美妙!
⑤回应结语:被母亲搂着的夏夜,被母亲爱着的童年,作者怎能不铭心刻骨?因此,他说——
(引读)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
⑶重点读悟之三:
点击出示: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①自由练读:这是母亲的歌声美。(板书:歌声美)读一读,体会体会,歌声美在哪儿?
②指名朗读:谁来读,大家听一听,他有没有传达出歌声的美?
③相互评读:(对听读者)你们听出美了吗?还有哪种美?
(归纳:深情的美,柔和的美,耐人寻味的美;重点体会:“甜甜的”、“轻轻的”、“芳香的”;“像……”、“像……”,重点品评“芳香”)
④齐声朗读:这就是母亲的歌声,它带着甜味,飘着香气,像春风抚摸我的肌肤,像甘泉滋润我的心房!让我们再读一读,感受一下母亲歌声的美妙!
⑤回应结语:同学们哪,母亲的歌声,声声都是爱,声声都是情,声声都为我编织人生的梦。作者怎能忘记这美妙的歌声!所以,他说——
(引读)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
⑷重点读悟之四:
过渡提示:童年的篱笆小院,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美酒佳肴;然而,“我”们却感到自己精神生活特别丰富。请看作者怎么说——
点击出示:那时,我们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①自读自悟:仔细读这段话,想想:为什么说我们的精神生活是丰富的呢?
②交流碰撞:(教者在学生发言基础上随机归纳)
A黄河故道“长歌谣”,是民歌的故乡(理解“长”);
B“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他们都是民间文学的传人(理解“莲花落”);
C“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让民歌得以流传,得以“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理解“聪颖”)。
③激情齐读:因为生长在黄河故道,生长在喜爱民歌民谣的家庭,生长在天资聪颖、不停地用民歌民谣启蒙着我的母亲身边,所以,作者的精神生活是丰富的。让我们齐声读这段话,跟作者一同感受这份丰富的精神生活。
四、本课小结
1. 谈话结课:就是在这样的夏夜,就是在这个篱笆小院,就是在这样一个家庭里,“我”受到了文化的熏陶,接受了母亲的文学启蒙。
2. 布置作业:母亲给我唱了哪些民谣童谣呢?咱们下一课来欣赏。课后,请大家先去读读这些民谣童谣,看看它们的内容美不美。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呼应前课,导入新课
1. 谈话导入:同学们,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矿工诗人孙友田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她的伟大就在于:不识字,却是孙友田的启蒙老师。她在月光下,用那一首又一首童谣给了孙友田永远难忘的启蒙教育。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好好欣赏这些童谣——
2. 学生读题:月光启蒙
二、熟读童谣,感知音韵
1. 速读找出童谣:同学们,在诗人童年的记忆中,母亲唱给他听的童谣一定不计其数;作者印象最深的有哪些呢?请大家马上到课文中找出来——(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划出童谣;稍顷,教者提问)都找到了吗?好!
2. 自由吟诵童谣:
⑴提示吟诵要求:下面咱们来吟诵这些童谣。同学们,还记得作者的母亲当年唱童谣时给作者留下的感觉吗?(学生回顾课文第四自然段内容,屏幕再次映出该段文字)对,咱们就要读出作者的母亲当年那种“甜甜的”、“轻轻的”、“芳香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一般的情调,的韵味,能行吗?(生自信地:能行)好!
⑵学生自由阅读:(教者巡视,随机了解,即时点拨;适当时候提醒学生同桌互听)
3. 交流吟诵效果:
(根据童谣出现顺序,逐一按以下四步过堂;要求读通、读顺、读出节奏韵律)
⑴屏幕出示童谣;⑵指名自由选读;⑶随机相互评价;⑷全班学生齐读。
三、品味童谣,理解启蒙
1. 教者过渡谈话:正是母亲在“我”童年的夏夜吟唱的这些童谣,伴着月光,浸透着她满腔的母爱,启蒙的“我”,让“我”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同学们,现在,你就是当年的孙友田,你听到了母亲吟唱的这些童谣,你从这些童谣中受到了启蒙。那么,哪个童谣让你豁然开朗明白了什么?请你重点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首童谣,再一次低低吟诵,体会体会你“豁然开朗”了什么?
2. 学生自主品味:(教者巡视,随机了解,即时点拨;适当时候提醒学生同桌讨论)
3. 班级交流感悟:(根据学生发言顺序,随机点击课件,出示相应童谣,展开交流)
教学过程预设:
⑴童谣之一:
点击出示: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①指名一生中心发言;
②其余学生评议补充;
③教者随机点拨提升:是啊,忙了白天忙夜晚,一丝不苟洗衣衫:母亲的童谣让“我”看到了劳动人民勤劳的美德!这种美德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再一次齐声吟诵这首童谣,铭记勤劳的美德——(学生齐诵)
⑵童谣之二:
点击出示: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视学情,先告知学生:A瓦屋和楼是云南的典型建筑;B“凤凰非梧而不栖”是古语,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是现代俗语,意思都是说家中有好运)
①指名一生中心发言;
②其余学生评议补充;
③教者随机点拨提升:看这一对娘俩,即使在天涯海角,即使要过千山万水,也要去追求心中的梦想,也要去创造美好生活:母亲的童谣让“我”看到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人生的旅途,永远不能没有理想。让我们再一次齐声吟诵这首童谣,让理想引领我们奔向前方——(学生齐诵)
⑶童谣之三:
点击出示: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①指名一生中心发言;
②其余学生评议补充;
③教者随机点拨提升:瞧,一个多么能干的“小红孩”,还有淘气的小狗、小猫和小老鼠相伴:母亲的童谣让“我”懂得孩子要从小爱劳动,从小爱生活,从小乐观开朗。让我们再一次齐声吟诵这首童谣,让快乐永远藏在心里,留在身旁——(学生齐诵)
⑷童谣之四:
点击出示: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①指名一生中心发言;
②其余学生评议补充;
③教者随机点拨提升:真是情趣无穷啊,在母亲的童谣中,连老鼠都给生活带来快乐!让我们齐声吟诵一下,充分表现生活的情趣,尽情抒发心中的快乐——(学生齐诵)
⑸童谣之五:
点击出示: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①指名一生中心发言;
②其余学生评议补充;
③教者随机点拨提升:的确,这也是一幅美好的生活画面,一个舍不得出嫁的毛娃,一个情真意挚的毛娃,连花狗都被感染了:母亲的童谣让我体会到了人间真情。让我们齐声吟诵这首童谣,感受这份真情实感——(学生齐诵)
⑹顺带谜语:
①教者过渡提示:“我”是个贪得无厌的孩子,童谣听了还要猜谜语。咱们读读说谜语的情景吧。
②学生自读课文。
③指导分角朗读。
4. 启发总体感悟:
⑴教者谈话引导:同学们,每一首童谣,都是一部启蒙教材,童年听过的许许多多童谣,给了“我”许许多多人生的启迪。不但这样,这些童谣本身,是宝贵的民间文学财富,对孙友田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使他成为了现代诗人。所以,孙友田觉得母亲——(点击出示课文结尾小节)
⑵学生朗读结尾。
四、补充背景,升华情感
1. 教者煽情谈话:然而,时间的车轮无情地碾碎了母亲的青春。我个子高了,母亲的脊背却弯了;我长大了,母亲却老了;当我成了一名颇有声望的诗人时,而我那亲爱的母亲呢……(读原文)
(1)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多想唤醒母亲的记忆,让她知道:当年,母亲是我的骄傲;现在,我能让母亲为我而感到自豪。然而:
(引读)
A 、现在的母亲满头白发,深深的皱纹刻在她的额上。 可曾经,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B、现在的母亲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可曾经,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C、现在的母亲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可曾经,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
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不会忘记这位在月光下给我启蒙的——母亲
(2)当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但是在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珍藏着母亲在月光下给我唱的歌谣。
齐读歌谣
2. 学生发表感受:(教者随机认同或补充)是的,母爱是最伟大的。母亲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你想对母亲说什么呢?
3.建议齐读结尾:说得真好!那么,现在再让你读一读结尾一节,你一定有更深的感情,让我们怀着无比感恩和深切的怀念之情朗读这一段。(学生齐读)
4. 启发回应课题:好,课文就学到这里,咱们再来反复读读课题,你还能有新的理解吗?(学生自由发挥)
五、布置作业,延伸课外
1. 作业之一:选择文中你喜欢的童谣,吟诵或背诵给家人听,与他们交流交流。
2. 作业之二:采访长辈或村里老前辈,搜集一些民谣童谣,记录下来。
三 : 月光启蒙阅读答案
月光启蒙阅读答案
月光启蒙阅读答案——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大板块。无论在考试还是在平日的积累中都非常重要,在升学考试中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为快速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月光启蒙阅读答案”,希望对同学们的语文学习有帮助。
《月光启蒙 》原文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
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的才华启迪我的想象。
苦涩童年的夏夜却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在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月姥娘,八丈高,骑白马,挎腰刀……”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们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虽然过着清贫的日子,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疯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又叫数来宝)的民间艺人。母亲把故乡给予的爱,亲人给予的爱,溶为伟大的母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民谣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我问:“朝哪里猜?”
母亲说:“朝吃的猜”。
我歪着头想了一会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
月光启蒙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1.第2段“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填空飘满愁絮……”一句运用了比喻修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表达了作者“为母亲失去记忆而悲伤”的心情。
2.文中引用童谣有什么作用?答:具体再现童谣的启蒙作用,点明母爱主题。
3.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答:这句话中"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实际上是指她动听的歌声,作者这样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歌声如和风般轻柔,如小溪般流畅,十分悦耳动听。
4.我还能照样子写几句话呢:答:盛夏,池里的荷花竞相开放,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如热情奔放的女郎,美丽极了。
5.文题为什么用“月光启蒙”?
(1)母亲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在夏夜月光下进行的;(2)这种启蒙教育是充满着母爱和诗意的,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而月光往往能营造美好境界与全文的情景吻合;(3)月光朦胧,给人想象的空间,激发人们的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月光本身对孩子也有启蒙作用。所以用 “月光启蒙”做课题!
21.(2分)甲:安详乙:慈祥
22.(6分)讲故事唱童谣23.(2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
24.(5分)比喻(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嗓音的轻柔、甜美(2分)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或:“月儿弯弯像小船”、“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2分)
25.(3 分)D(3分)A(1分)26.(8分)观点(1分)理由(6分)(写出两点,每点3分)语言(1分)原句好的理由:(1)意境更含蓄(2)结构呼应更紧密(3)内容上突出了诗情(4)语言上具有诗歌的韵味改句好的理由:(1)直接点明母爱主旨,更加鲜明地表达了对母亲的爱(2)呼应开头
以上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月光启蒙阅读答案,仅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旨在让同学们更好的把握《月光启蒙》这篇文章的重点内容,并有所启发和收获。
本文标题:
月光启蒙阅读答案-哲学启蒙全文阅读 作者:陈思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48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