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探析-打造“新农村、新农民、 新农业”——“新三农”概念-2004cgl-思想博客-光明社区

发布时间:2018-03-15 所属栏目:农村论文

一 : 打造“新农村、新农民、 新农业”——“新三农”概念-2004cgl-思想博客-光明社区

一,乡村干部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党的一号文件实质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破解的三道题——如何塑造新农民?如何锻造新农业?如何打造新农村?其实,这些问题是没有现成答案的,有的只是参考模式。有哪些可资借鉴的模式呢?

1、推出村庄兼并新模式,年产值300亿元人民币的中华第一村江苏华西村;

2、高举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两面旗帜,以产业与生态旅游重铸辉煌的山西大寨村;

3、产业兴村的京郊第一村北京韩村河村;

4、走工业化集团道路的红色亿元村河南南街村;

5、以市场兴村的上海亿元第一村上海九星河村;

6、改革先行者不断寻求新突破的安徽小岗村;

7、实施高科技兴村的浙江花园村;

8、因地制宜开发产业的云南福保村;

9、着力打造浙江第一村的浙江滕头村;

10、将旅游文化做大做强的江西进顺村。

11、从1993年到2003年,整整10年,曾有“中国第一村”之称的天津市静海县大邱庄。

以上11个模式,虽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其切入点是极其相似的,都是必须首先解决人的问题。这也十分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精神,即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我们看到上述11个典型,背后都有一个强有力的书记。近日更在网上看到一则十分有趣的消息:中国富豪100强中,共产党员占了近一半!这不但说明党员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且说明党在经济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个观点我并不反对,但“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羊和狼谁强谁弱一目了然。如果说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能把一群羊变成一群狼,使落后的农民成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代表,那么一个平庸的共产党员则只能把羊送进虎口,使落后的农民更加落后。如果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象蒲公英的种子那样到处生根开花,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的群众中间扎根,把群众团结起来继续长征的播种机,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理解好、贯彻好、执行好,古老的中华民族就不会被人讥笑为虫,勤劳朴实的中国农民就会成为腾飞的巨龙。

虽然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现在的答案,但是我党却有十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五个统筹——新三农政策——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深层次矛盾——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公共政策大量推行,城乡投资利润率相对平等。从这个目标和方向来看,唯有坚持党的领导,才可能得偿所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从8个方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套路,可以说是滴水不漏、招招相扣。

先看第一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些同志想不通——发展农村,拉上城市干什么呀?其实有什么想不通的?我一个人打你一个小朋友,没问题吧?我一个人打你一个小朋友和小朋友的朋友泰森,问题就搞大了吧?这小朋友就相当于三农,这泰森就相当于工业化的城市。还不明白?这一招的“手筋”在于“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当进城务工和在乡务农的经济收入都差不多的时候,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一定会显著增强。城里的土地20万元一亩,乡下的土地还不到3万元一亩,土地和劳动力是最关键的要素,如果能够达到城乡统筹,那么农村经济的起飞就指日可待。

又看第二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这是产业升级换代,按我们农民的话来说就是土砂锅换成电炒锅,菜还是那些菜,但效率提高了,不会让咱们饿着肚子等你半天还开不了饭。现代化的抽水马桶就是比老祖宗的装水马桶强,至少咱们城里的人不用天天早上去倒马桶了。不服气呀?说到这儿,不得不多说两句。现代农业就是指“工厂化的农业”, “要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完全是仙人指路、点石成金的一句话。传统农业的病根在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极低,现代农业的精髓在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极高。问题是我们怎么办?恢复人民公社?南街村的做法不太适合我们。引进企业大搞工业强镇?条件还不成熟。动员农民大办乡村度假旅游?超不过上里和下里。嘿,真急死人啊,既象某某一、四、七赶场没有公共厕所一样急人,又象移民小区垃圾成堆没地方清运一样恼人!但活人也不能让这些“渣渣事”屈死呀,我们想到要干“协会兴镇、移民助镇、加工强镇、法治立镇”,重点先把各种成熟的协会办起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指导不领导,帮助不补助,让党的组织能力在协会组建上发挥作用,先助农民一臂之力再说。这个协会建设可不是小事,它事关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运作,农民新思维的培养、农民新党员的摇篮。关键还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让协会使农民离工业文明近一点。

再看第三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现在美帝和倭寇对中国都不怀好意,到处叫嚣“中国威胁论”。威胁他们什么了?威胁他们赚钱了。“中国制造”价廉物美,全世界人民都联合起来买中国货了,就他们从中作梗,不让勤劳善良的美国人民和日本人民购买中国货。就连远方的欧盟,也跟着瞎掺和,对咱们设置贸易壁垒。咱们贫下中农听到这个情况,肯定肺都气炸了,恼羞成怒之下发出最后的吼声——咱把中国货卖给亚非拉朋友!但非常令人痛心的是,亚非拉朋友手上的钞票太少了,而且他们非常希望咱们发扬五六十年代的国际主义精神搞无偿赞助。这种情况下咱们把东西卖给谁?出口转内销,让咱们农村这个十亿人的广大市场来消化。但也得有钱才买得起呀,所以中央就出台一系列的政策,让咱们农民进城务工、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工资保障金等制度,切实解决务工农民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对农民实行 “三减免、三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政策,还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加大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地区调整结构,拓宽贫困农户增收渠道。通过种种措施,让咱们贫下中农成为小康富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也就打牢了。

第四招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个不多讲,谁都知道沙地里建不起高楼,机耕道上跑不起奔驰。

第五招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就是贫下中农要当主人、做主体、唱主角,实干建设新农村。这是要培养一大批有知识、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如果是当客人、做客体、唱配角,就只有做梦娶媳妇。

第六招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这是给咱们农民进一步松开手脚、减轻负担,同时穿上金钟罩、铁布衫和防弹衣,从此打破“黄宗羲定律”,保护咱们农民向市场经济挺进。

第七招是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

第八招是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最后两招可是组合拳和撒手锏,说的就是要加强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党章总纲上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上述八招不是和尚念经,更不是卖打药的光说不练,必须要依靠广大党员带头勤学苦练,首先修成正果,然后才是对广大农民群众传、帮、带。世上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一切都要依靠我们自己。农村党员的作用必须体现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上,也就是耕种不用牛操田,养殖岂赚柴米盐,企业种在土里面,万斤粮食也不换。装修房子远路边,外地游客来休闲。电脑上网销路好,钞票不断进腰包,娶个老婆靠网恋,不要媒婆瞎指点。如果某某镇出现这样的农民,广大的贫下中农就不得不服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中壮大党的组织,在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过程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共产党员在农村不但是一个政治符号,而且是一个财富象征的时候,党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

二,建设新农村 增强县域经济实力是基础

(一)壮大县域经济与建设新农村

一方面,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县域经济发展了,可以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济基础、物质条件。所以我们要城乡统筹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综合来看,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是互为因果、相互联系的。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现有2070个县域经济体。这些县域经济体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4%,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60%,财政收入占全国的24%。可以说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使我国经济真正发展起来,只有县域经济富强了,我们国家才能真正富强起来。

(二)中部崛起要提升县域经济实力

据统计,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在6倍以上,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上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应该说是一个很严峻的形势。中部地区有区位优势、人员优势、交通优势、农业优势甚至市场优势,但是一方面增长速度慢,另一方面经济总量和东部地区差距越来越大,造成了目前的中部发展相对滞后。

从根本上来说,中部和东部最大的差距是在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上。

因此,县域经济要想在中部崛起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方面需要国家的各种支持,另一方面需要从体制上创造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环境。

(三)构筑县域经济新的管理体制

除了需要国家在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外,重要的是县级政府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进行一些大胆的探索和实践。目前有几个方面可以进行探索和尝试。

对于县域工业发展问题,可以建立面向中小型企业的扶植体系,比如说创业辅导中心、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要为初创的和发展中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方面的、财务方面的服务。很多退休的会计、工程师等,可以通过这样的中心组织起来为企业提供有偿服务,而企业既不需要花太多钱,又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要创造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如农户的信用等级评价,这有助于提高农户中长期信用等级和获得更多的信贷支持。

此外,县委、县政府在做好这些探索和尝试的同时,重点要把握现在的形势,着眼目前做好关键的两个任务,一是鼓励创业,一是鼓励创新。

县级政府要营造一个让群众创业的环境,然后再把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有市场前景、有条件发展的产业加以培育,使其壮大。

鼓励创新是因为现在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太多,金融体制、财政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等。县级政府必须在体制改革上有所作为,迈出新的步伐,争取有所突破。同时将群众的创造,大家的智慧集中起来,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此外,创新还包括科技创新,要进一步推动技术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实力。

(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经济转型

宏观环境对县域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在中观层面上,直接起主导作用的是每个县如何定位,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和思路。

首先,搞特色农业、抓龙头企业、发展集约化农业,这三条是县域经济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向。

在巩固农业生产,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重点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每个县都有自己的优势,有自己的特色,所以走特色经济道路是一条重要的道路,凡是经济搞得好的县,都有自己的特色。

此外要打造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产业发展方面抓好主导产业和战略产业,所谓主导产业就是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主要是一些非农产业、二三产业。所谓战略产业,主要是第一产业、流通业和生态产业。

在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县域经济要重点发展产业集群,这是壮大县域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要建立优势产业带,促进特色农产品和特色经济向优势产业集中,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障

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必将引发一场全面触动“三农”的伟大变革。可以说,当前是农村政策最好的时期,是农村发展空间最大的时期,也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最有利的时期。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巩固和扩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围绕“五个好”目标,紧扣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五句话”要求,创新农村党建工作思路,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一)突出新农村建设主题,建立农村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以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为抓手,以建立保持农村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为保证,不断探索和实践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真正把组织保证和组织服务工作做到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地方去、做到基层拥护的地方去、做到群众欢迎的地方去。

(二)坚持“双强”要求,加强乡村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强和创业能力强”的标准,选优配强乡村干部。重点抓好形势任务、市场农业、实用技术、政策法规等知识培训,加强专业、岗位素质培训,着力提高他们发展经济、管理社会、服务群众的能力。按照党委做到“五个好”(把好方向、出好思路、用好干部、理好关系、抓好大事)和政府实践好“四个重视”(重视发展环境的优化、重视服务质量的提高、重视市场运作能力的增强、重视狠抓落实机制的完善)的要求,抓好乡镇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

(三)围绕“四化”目标,使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相融互动

围绕党员干部技能化、农民组织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经济主战场上的影响力、渗透力、凝聚力。协同有关部门,实施以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双技”培训,引导村干部“学一门技术、上一个项目、带一批群众、富一方经济”,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合作的新型农民。依托“百村十镇”示范工程,以农民住宅小区或中心村为依托、以产业为纽带、以构建服务农民平台为重点、以发挥党员特长为保证、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的,开展农村社区党建工作试点,把“个体”农民变为“群体”农民,进而成为“实体”农民。

(四)抓住关键,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不竭动力

一是继续深化村级党组织设置调整,按照产业链条,规范运行机制。探索农村党小组设置的有效途径,推广一些地方设置致富服务、普法民调、政策宣传、参谋顾问等小组形式,形成支部抓产业、党员创实业、百姓富家业的良好格局,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二是以选派干部任职村和小康示范村为重点,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以规范村务党务公开、民主管理为重点,开展村民自治、村规民约、村务公开试点,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五)创新载体,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一是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为新农村建设培育先锋力量。通过大户带动、项目带动、基地带动和协会带动等途径,把农村党员、村干部、非党发展能手和农民群众结成利益共同体,培育“干事、创业、为民、务实”的党员干部,为“双带”提供持久的动力。二是深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总结推广“设岗创星”和党员履行岗位职责情况排行榜的做法,严格评议考核,形成激励机制,通过因事设岗、以岗定责、定期评岗,为不同类型、专业各异的党员发挥作用搭建新的平台。三是加强农民工党员管理,在集中地设置党组织,深入开展“双向带动”活动,教育和引导事业有成的党员把家乡更多的人带出去务工创业,把在外了解到的信息、积累的资金、联系到的项目带回家乡创业发展。四是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实现“二建立、三规范、四整合、五机制”,即建立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和村为民服务代理点,规范服务范围、运作方式和操作程序,整合办公场所、人力资源、站所职能和服务方式,健全内部制约、工作协调、联系调查处理、监督检查和双向考评机制,做到对农民需要办理的事项“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财政补贴农民资金“一卡式”发放。

四,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民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他们在求富、求知、求美、求乐的同时,一些群众中出现了信仰危机、公德缺失、价值观念差异、是非观念模糊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令人堪忧,这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加强农民教育、营造文明乡风,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进程的客观要求。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关重要。文化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灵魂。只有文化建设抓好了,新农村建设才有后劲和活力;只有文化建设抓好了,农民的综合素质逐步提高,乡风文明,社会稳定和谐的目标才能实现。

1,创新发展理念,强化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赋予了新时期文化事业发展新的内涵。由此,要进一步统一各级干部的思想,必须摒弃狭隘的文化观念,强化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意识,深刻认识文化事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真正把文化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目标考核。不断建立有效的考核奖励机制,调整对市县乡领导的考核办法,改变目前百分考核中文化工作只占1-2分的状况,可实行“双百分制”考核,即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各为一百分考评。

2,创新投入机制,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更新农民的知识结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精神空虚和情感麻木的问题。因此,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采取加大政府投入、重点项目倾斜、积聚社会资本等多元投入机制,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组为重点,加快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村有文化活动室,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

3,创新活动载体,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小舞台构成大世界,群众性文化活动对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要把丰富多彩的民族和地域传统文化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传统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鲜明的农村文化,培育内容积极健康、形式多姿多彩、风格清新质朴、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农村群众文化。鼓励各种形式的农民自办文化,培养一批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组建一批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扶持一批民间职业剧团、农村业余剧团,支持他们扎根民间、深入农村、服务农民,传承民间艺术,传播有益文化。

4,创新传承机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许多地方的民族歌舞、地方戏曲、民间书画、雕塑以及各种民间工艺等,其中不乏有价值的优秀民间艺术,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繁荣农村文化,对于加强农村的凝聚力和农民的自信心,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要加强对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我省是多民族聚居省,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民族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方式,形成了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和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对这些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政府要认真实施“民保工程”,给予积极扶持。

二 :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论文

一、农村新型社区概述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各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纷纷启动,并出现了各种农村社区示范基地和实验基地,农村新型社区的概念应运而生。《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4—2030年)》明确了农村新型社区的概念:农村新型社区是在规划引导下农村居民点集中建设,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完善、管理民主科学的农村新型聚落形态。同时该规划将农村新型社区划分为两类:在城镇规划用地内选址,逐步纳入城镇管理的城镇聚合性社区,以及由多个村庄合并新建或单个较大村庄改造而形成的村庄聚集性社区。农村新型社区既有别于传统的行政村,又不同于现代城市社区,它是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或者是由一个行政村为聚居点建设而成。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既不等同于村庄翻新建造楼房,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而是要在新型城镇化总规划的引领下,在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在农村营造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农民既不远离土地,又能集中享受城市化的生活环境。与传统农村社区相比,农村新型社区有以下新特点:第一,居民的整体素质以及整个社区文明程度较高,社区内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第二,新型社区在党的领导下实行居民自治,社区内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居民真正实现自己当家作主;第三,农村新型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包括物质、精神以及环境生活质量,尤其在精神生活质量方面,社区教育发挥着极大的作用;第四,农村新型社区把改善人居环境放在重要位置,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新型发展模式。

[www.61k.com]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已建成了一批功能完善、环境良好的农村新型社区,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也依然存在如下问题。

1.社区居民观念陈旧,学习动机不强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村各类教育水平落后,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继续学习困难。因此学习的积极性较低,缺乏接受新知识的迫切性,对“知识改变命运”的认识不够深刻。据了解,部分农民认为学习知识、接受培训是年轻人的事情,离开学校就意味着学习的结束,缺乏终身学习的观念。并且,长期自给自足的农户个体经营使农民形成了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目光短浅。传统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往往局限在狭小的乡村范围之内,乡村既是他们的生产场所,又是一种社会生活环境,交往的对象主要限于血缘和地缘的关系,他们闭塞于农村一隅,较少与外界联系。这使一部分农民的眼光变得狭窄,往往只考虑家庭、亲属之间的事,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明显的孤立性特征,比较安于现状,很难接受新的思想。只有让他们看到实际利益,他们才能改变认识。比如社区垃圾分类回收,如果不能让居民切身感受到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此举就很难推广下去。再者,进入社区之前的农民长期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如农业生产、建筑、清洁工、服装加工等,多是动作技能型劳动,对知识的需要少之又少。没有需要就不会产生学习的动机。有些人认为学习技术、知识既费时又花钱,担心自己能力不够无法学成而停滞不前。有些农村新型社区管理者积极响应国家构建学习型社区的号召,意识到了革新社区居民观念的重要性,但也因为教育或学习活动流于形式,进一步固化了新型社区居民“学习无用”的观念。

2.社区转移劳动力数量庞大但技能水平较低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大力发展,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的数量迅速增长,但整体综合素质仍然较低,难以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尤其是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背景下,新型农村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实现了集约生产经营,产生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这些农村富余劳动力如果不继续提升自身素质,依然维持以往的知识、技能水平,将难以适应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背景下的产业需求,这必将导致农村富余劳动力无法转岗,陷入失业困境。传统农民变成新型社区居民不仅包括生活角色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职业角色的转变。农业转移劳动力只有逐步提升就业技能才能在农村新型社区中安居乐业。目前,他们安居乐业的最大障碍在于其受教育水平比较低,缺乏适应新型城镇或者新型社区中新产业的职业技能。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894万人,比上年增加633万人,增长2.4%。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但依然处于较低水平,仅占32.7%。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1%,初中占60.6%,高中占2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2.8%。在老一代农民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24.7%,初中占61.2%,高中占12.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8%。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总体在初中及以下水平,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有率低。较低的文化素质导致农业转移劳动力的择业范围狭窄,就业层次不高,只能选择简单的体力劳动。“要真正完成农民到新型市民的‘角色’蜕变,最重要的是通过教育来激发所有背负沉重的乡村文明的新市民,经历一个在现代城市文明中的再适应过程,才能达到‘市民’角色的重塑和再造。”因此,实现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市民化关键在于再教育,特别是能够提升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就业技能的再教育。3.农村社区环境问题突出按照国家的部署,我国部分省市已经建成了一批环境良好的农村新型社区,有效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以山东省为例,《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4—2030年)指出,2013年,山东村庄有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村庄达78%。已建农村新型社区集中供水率100%,燃气覆盖率49.3%,供暖覆盖率29.9%,通宽带率48.6%,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社区比例57.8%,平均每个社区有垃圾收集点11.5个。该规划并提出了建设环境优美农村新型社区的发展目标:通过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对乡村环境进行整治,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积极推进生态镇(村)创建活动。但是,我们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取得成绩欣喜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这项系统的大工程背后存在的环境问题。首先,农村新型社区居民受传统离散式的居住方式的影响,社区生活方式不适应,环境保护意识差。据实地考察了解,部分社区居民将农业用具、秸秆、生活器械、拆迁杂物等乱堆乱放,严重影响了社区总体美观。部分社区居民用燃烧秸秆或者煤炭的工具在社区内烧水、取暖或做饭,产生的浓烟导致社区空气污染严重。甚至有些社区的绿化带被改为种植蔬菜、粮食。社区内即使有专门的垃圾回收点,部分居民依然将生活垃圾随处倾倒,风吹垃圾满天飞,更谈不上垃圾分类回收。其次,农村新型社区楼房建设速度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不同步,如部分社区生活垃圾收集点不足,燃气覆盖率和集中供暖率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健全,导致社区居民即使有保护社区环境的意识,但也因为社区配套设施不全,降低了他们对优质社区生活要求。目前农村新型社区环境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仍需要社区建设的主力———社区居民的努力。客观地讲,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型城镇化的必经之路———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农村新型社区居民的观念还有待革新,劳动力素质仍有待提高,社区环境尚有待改善。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进程中的这些难题对农村社区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相应的,也为农村社区教育改变角色、创新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因此,发展适应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农村新型社区教育成为当务之急。

三、农村新型社区教育促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路径

1.更新居民思想观念,构建学习型社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人们内部思想观念的更新是指导人们外在行为的内在动力。没有思想的变革就不可能有其他的任何一种变革,思想变革是其它一切变革的前提。思想观念的革新是促进农村新型社区居民摒弃旧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的先决条件。农村新型社区教育要充分利用新型社区的聚合性优势,发挥电视、广播、报刊杂志、计算机网络等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将社区课堂扩展到无处不在、随时随地的大众传媒,对新型社区居民施以全方位、多手段的影响,宣传知识的价值,潜移默化的引导居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营造浓厚的继续学习氛围。此外,为了激发农业转移劳动力求知的欲望,新型社区教育要坚决摒弃传统社区教育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锻炼的弊端,要将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居民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使民众体验到学习知识对生产实践的强大的指导力量,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社区居民认识到了继续学习的重要性,具备了学习的动机,构建学习化社区就有了可靠的根基。叶忠海对学习化社区作了明确表述:学习化社区,是指以社区终身教育网络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能保障和满足社区成员学习基本权利和终身学习需求,从而促进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以及社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社区。基于此表述,农村新型社区教育要力求做到使社区全体成员特别是已经脱离学校教育的成人群体能够渴望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能够真正做到以社区居民为中心,以促进社区居民观念革新、素质提高和生活质量改善为根本宗旨。

2.以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培训为重点,提升就业技能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传统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还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第二、三产业进驻农村地区,如农产品加工、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各种服务业等。新产业产生了对人力资源技术、知识与能力的新要求。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进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再就业问题。多数农村劳动力长期从事单一的农业生产或其他的体力劳动,大部分没有接受过职业培训,技能水平较低。脱离农业生产后,如果不进行就业培训将很难适应新型社区生活。一般而言,就业培训的基本任务是传授就业知识、培养就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由“体力型”劳动者向“技术型”劳动者的转变。因此,农村新型社区教育要顺应形势,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为重点,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

①政府出资支持并主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据有关学者调查,有54.2%的农业转移劳动力认为学历水平、专业技能在找工作过程中具有很大或较大的作用,有84%的农业转移劳动力认为很需要或者比较需要接受培训,但与此同时,对于经济状况本就较差的他们而言,培训费用却成为其参加培训的一大障碍。国家用于农业转移劳动力就业培训的经费少之又少。因此,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出资引进新型社区教育培训设备,吸引高质量的就业培训教师,减轻农村富余劳动力接受就业培训的个人经济负担,同时确保新型社区教育开展就业培训的质量。同时,政府或者社区委员会应该发挥领导作用,依据当地产业实际,统一部署社区培训项目,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实行分类培训,公开认定定点培训机构,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②农村新型社区学校与村镇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训目前,农业转移劳动力再就业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是,大量下岗职工和新型农民消息闭塞,缺乏就业渠道,又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在劳动力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再就业十分盲目;与此同时,某些地区却经常出现熟练工紧缺的问题,工人紧缺却招不到合适的工人。这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矛盾在一些地方越来越突出。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训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乡镇用工企业将用工信息包括所需工种、人数、薪金、技术要求等反馈给新型社区培训学校,社区培训学校根据企业需要组织培训。社区学校还可以邀请企业熟练技工亲临现场教学。

③创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方式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学习能力水平不一,兴趣爱好也因人而异。所以,农村新型社区教育必须创新教育形式,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才能迎合不同学习者的需要。首先,在培训性质上,非学历就业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非学历的就业定向培训直接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能够短期收效。而学历教育则为长远的就业做准备,学历越高,择业范围就越广,就业层次越高。例如,江苏省在农民学历教育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收效。1997年开始,江苏率先提出并建立农村自学考试实验区,并于当年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农业户口自学考试毕业生可“农转非”政策。全省1283个乡镇建立了自学考试服务站,部分地区还在村组和企业设置了自学考试联络点,确定了联络员。据2005年有关数据显示,江苏县和县以下地区自学考试毕业生超过了全年自考毕业总人数的一半,大大拓展了高等教育在农村地区的受益面。直至现在江苏省农民学历教育在提高农民就业层次,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依然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其次,在培训方法上,要做到因材施教,多种培训方法相结合。针对不同学历层次、不同需求的新型劳动者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例如,针对没有受过教育的文盲而言,应以扫盲教育为重点,最好采用一对一培训的方式;对于受过初等中等教育的群体而言,应以技能培训为重点,最好采用操作示范法、多媒体视听法、学徒制培训等培训方式。对于返乡的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新生代农民工,农村社区成人教育应该提高办学层次,应该以高等教育为重点,最好采用以自学为主的网络培训的方式。

3.开展社区环保教育,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然而当前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进程中存在着社区环境问题。当下农村社区教育应该丰富教育内容,大力发展以社区环保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新型社区环保教育。农村新型社区环保教育是提高居民环保意识,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正如联合国环境卫生与发展大会所指出的:“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的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1997年在德国汉堡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上通过的《汉堡成人学习宣言》中也提到“环保教育应当是在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背景下认识生态问题的终身学习的过程。不能很好地处理环境问题与当前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成人环保教育在促进社区和决策者在保护环境方面更加积极和主动的行动上能发挥重要作用。”具体说来,开展农村新型社区环保教育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①依托社区建设社区环境教育馆社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人一生中大部分生活在社区,社区对人的素质的形成和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社区成员成长和终生发展的载体。因此,基于社区建造社区环境教育馆将对社区居民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社区环境教育馆内可以陈列各种环保科普知识刊板、张贴环保标语、展示环保图片等。可以邀请资深环保专家开展环保知识讲座,例如大气污染防治、环保科普知识宣传、低碳社区创建、环境信访案例解析等各个方面。为了激发社区居民参加讲座的积极性,参加讲座的居民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教育馆可以定期举行实践活动,让社区居民参与其中,例如制作环保知识宣传展板、开展有奖环保知识问答,拟定环保标语,鼓励居民参与填写关于社区环保的调查问卷,针对具体的社区环保行为作出评价等。通过一系列的亲身亲历活动,提高居民关注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②开发社区环保课程,宣传社区环保知识环保课程是环保教育的基本载体。相关调查表明,居民的知识水平是影响对环境判断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化水平和知识层次越高,对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认识得就越清醒,从而造成环境状况的满意度下降。鉴于社区的地域性和多样性以及社区成人群体的差异性,在环保课程开发中应该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首先,从教育对象看,社区教育面向的社区全体成员是个复杂的群体,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从业状况、生存状态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要满足全体社区成人需要,必须以各类成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开发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课程。例如,针对社区妇女,可以教授他们垃圾分类知识,针对社区老年人可以教授他们养花、养鸟知识,针对社区环卫人员,可以教授他们关于清扫的相关技术和要求。其次,在环保课程内容上,要通俗易懂、与时俱进、生动有趣,最好穿插社区环保的相关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来强化居民的环保动机;此外,在环保课程的类型上,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兼收并蓄。环保显性课程是指专门编订、开设的正规环保课程,环保隐性课程是指在社区中对成人群体的环保意识起潜移默化影响的课程,比如,社区的绿化带、社区文化广场等。社区规划时可以营造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氛围,不仅可以陶冶社区居民的身心,而且可以成为开展社区环保教育的自然课堂。

作者:侯龙真 何爱霞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

三 : 我国生鲜农产品社区直销模式的优化探析

内容摘要:生鲜农产品社区直销是指从事生鲜农产品生产的农户绕过复杂的中间销售环节,直接将农产品出售给消费者的营销形式。本文首先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分析了生鲜农产品社区直销模式形成的条件,接着对我国现存已有生鲜农产品社区直销四种模式的内涵及优缺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文章指出,为进一步优化我国生鲜农产品社区直销模式,需要逐步加大政府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优(www.61k.com)化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产品营销策略,创新生鲜农产品物流渠道,同时积极引进优秀的农产品营销管理人才。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 直销模式
引言
城市社区化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显著现象,城市社区对生鲜农产品的消费存在着消费群体数量多、需求庞大、消费集中等特点;我国生鲜农产品的流通具有物流量大、品种多、物流要求高、物流难度大等显著性特点。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生鲜农产品流通体制不仅能够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保证农民利益、满足消费者需求,而且有助于我国生鲜农产品价格稳定。近年来,尽管政府越来越注重对生鲜农产品现有销售渠道的优化以及对新渠道的探索与构建,但是生鲜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存在的竞争分散无序、供应链节点冗繁、“价格贵在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如何有效地构建我国生鲜农产品市场显得尤为重要,生鲜农产品社区直销模式可能是这方面的有益探索。
生鲜农产品社区直销指从事生鲜农产品生产的农户绕过复杂的中间销售环节,将农产品直接出售给消费者的营销形式。作为我国农产品营销模式的一项重大变革,其日益引起相关专家和学者的重视并展开了相应研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对国外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剖析及借鉴。李凤荣(2012)对日本农产品营销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日本农产品市场外流通的主要形式是直销所。第二,充分剖析农产品直销模式的内涵,并对其愿景进行展望。林舟(2012)认为,不久的将来,直销模式极有可能成为农产品流通中的一种主要销售模式。直销模式有利于农产品的快速流通,也符合农产品的产品特性(文宇,2013),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在鼓励农产品直供直销(章洁倩,2013)。第三,针对具体农产品的直销模式类型进行研究。例如,马凤棋(2013)认为,目前我国蔬菜供应链优化的新型农产品直销模式,包括车载蔬菜市场、社区蔬菜连锁店、蔬菜网络直销、社区支持农业等形式。第四,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针对某类生鲜农产品直销模式的形成与运行机制研究。例如,古川(2013)以北京绿富隆合作社为案例分析得出:蔬菜直销模式的形成主要是生鲜农产品企业的大力推动、消费者需求拉动、政府支持、现代技术促进以及这四个方面的协同作用的结果。该研究分别阐述了社区周末直销市场、社区销售站、网络销售配送模式及这三种现存直销模式的运行机制,并运用北京绿富隆合作社为案例分析了社区直销模式的发展状况。上述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生鲜农产品社区直销模式理论及指导其实践具有较大的意义,但是他们未能从理论上解释我国生鲜农产品社区直销模式成因,也未对其发展状况进行深入探讨。基于此,本文拟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阐述生鲜农产品社区直销模式形成的条件,并对其现有模式的特点、运作机制和发展状况进行细致性分析,最后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我国生鲜农产品社区直销模式形成条件
随着我国生鲜农产品商品化率的不断提高,生鲜农产品销售的特点一直影响着消费者获取生鲜农产品的方式。生鲜农产品的供给特点、需求特点为生鲜农产品的社区直销模式提供了经济学分析的视角,并对生鲜农产品社区直销模式在我国发展普及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给出解释。对于我国生鲜农产品社区直销模式的形成条件,本文拟从生鲜农产品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特点予以阐释。
(一)生鲜农产品的供给特点
受自然条件的影响,生鲜农产品生长周期往往较长,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分散性特点(季节性是指大多数生鲜农产品的收获时间是固定的;分散性则指我国目前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基本上是由分散独立的小农户完成的),而且产品本身鲜活易腐、不易储存。这些特点加大了现代物流配送的难度,造成生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多次损耗,同时易产生批发商操控价格的情况,从而影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生鲜农产品供给受土地面积和农业生产本身的约束,农业资源专用性较强,一定时期内不能迅速或无限扩大生产,以形成有效供给。供给调节难度大的特点使得农产品价格下跌后,农户为了维持正常的收入水平,反而会增加现时供给量。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农产品价格将会进一步暴跌,最终影响农户收益,打击其生产积极性。农产品社区直销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销售模式,它使得农户以最直接的方式接触消费市场,获取更多的消费者信息,以便对未来生产做出有效的预期,从而合理规划生产规模。正是因为该模式使得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对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其供给的市场风险。
(二)生鲜农产品的需求特点
近年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及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较大转变,对生鲜农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消费者更加关注生鲜农产品生产的新鲜安全、绿色有机特点;另一方面,随着不断加快的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生鲜农产品购买的方便易得、付款的便捷高效、称重的标准合理以及销售者信用等方面。生鲜农产品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消费者对其需求强大而稳定。一般来讲,大多数生鲜农产品缺乏需求弹性,其需求曲线比较陡峭。需求曲线反映生鲜农产品的价格与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动,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价格下跌,总收益减少。较为陡峭的需求曲线说明当生鲜农产品供给量发生微小变动时,就会造成生鲜农产品价格较大幅度的变动,这种变动会带来市场不稳定,最终使消费者利益产生较大损失。农产品社区直销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销售模式,本身具有稳定生鲜农产品供给市场,建立生鲜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构建消费者品牌信赖,获取农产品便捷安全等优势。因此,生鲜农产品社区直销模式在我国存在和发展具备良好的现实条件。我国现有生鲜农产品社区直销模式的内涵及优劣
生鲜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方面的特点为我国生鲜农产品社区直销模式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伴随着我国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消费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所存在的弊端正在逐步显现,探索我国生鲜农产品社区直销模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生鲜农产品社区直销模式,必须对我国现有生鲜农产品社区直销模式的发展状况予以充分了解,以下将从特点、运作机制和发展状况三个维度对其具体模式进行重点探析。就目前而言,我国现存的生鲜农产品社区直销主要包括四种模式。
(一)车载生鲜农产品市场―粗糙的社区直销门店
车载生鲜农产品市场模式是指农户将自己生产的生鲜农产品,例如蔬菜、水果、禽蛋类产品,通过自有交通运输工具直接运往社区或者社区附近,形成可供社区居民购买的临时性市场。它是我国现有生鲜农产品社区直销模式的原始形态,在各个地区比较常见。
随着车载生鲜农产品市场的逐步发展,其潜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一方面,简单粗糙的运输工具势必会造成生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当损耗积累到一定程度,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主体,农户可能会选择其他更有利的销售模式而放弃现有模式。另一方面,车载生鲜农产品社区直销模式在带给社区居民新鲜、安全、价格低廉农产品的同时,可能会造成一部分负的外部效应,突出体现在城市垃圾方面。每天临时市场结束后,形成的大量城市垃圾将给社区垃圾清理造成负担,最后社区可能会选择收取更高的物业费用以转嫁垃圾处理成本;如果垃圾留在社区附近区域,其可能具备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这就需要公共部门介入。
车载生鲜农产品市场的高级模式是粗糙的社区生鲜农产品直销门店,这样的店面一般由店主自己出资筹建,在社区内部租一定面积的店面,自主经营售卖各类生鲜农产品,这种类型的直销方式在我国比较常见,是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优化的重要参与形式。粗糙的社区生鲜农产品直销门店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在生鲜农产品消费稳定性和质量安全方面的诉求,还能体现很好的“温情效应”,即社区居民和店主在长时间接触中形成的一种无形的相互信赖。居民会向店主提供有效的需求信息,店主也省去不在意价值,适当地让利于社区居民,最终实现直销店与社区居民双赢的良好局面。
(二)社区生鲜农产品直销连锁店
社区生鲜农产品直销连锁店指从事生鲜农产品生产的合作社在社区内开设连锁店,把连锁店作为合作社所生产的生鲜农产品的销售终端。社区内的直销连锁店由合作社统一负责,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定价、统一服务的流程化直销模式。该模式能够有效地改变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这样生鲜农产品生产者不再需要依靠一级一级、节点冗繁的农产品经销链条来实现农产品的收益回报。通过合作社的连接,生鲜农产品生产者可以在与消费者面对面的沟通中获得更多的需求信息,以调整和制定最优的生产规模预算和结构,从而有效地规避现有农产品市场面临的盲目性、滞后性和信息不对称性等风险。目前社区生鲜农场品直销连锁店在我国的存在和发展有很大空间。
该直销模式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稳定持久的社区直销店订单,能够有效减少生产者和消费者面临的市场风险;第二,以合作社为媒介的社区直销店能够很大程度缩短现有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链条,从而实现利润两头让渡,农户能够以更高的价格出售农产品,社区居民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新鲜安全的农产品,最终实现社会整体满意度与福利水平提高;第三,由于社区直销连锁店产品配送前端稳定,即固定合作社,所以该模式还能有效地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可追溯体系的构建;第四,由于该模式下生产者是按照社区居民的消费需求进行生产的,农户更加容易生产出需求量大、质量水平高的农产品,进而形成合作社自有品牌,增强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水平。
不容忽视,生鲜农产品直销连锁店的构建也存在着亟待突破的瓶颈。一方面,要实现对生鲜农产品市场较长周期的调控,合作社必须有能力配备较高质量的而且能够实现农产品长期有效储存的冷库等相关设备。要满足这些要求,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单单依靠合作社和个人是无法实现的,寻求国家和政府的资金及政策支持是社区生鲜农产品直销连锁店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合作社和涉农企业均面临着培养和引进大量有较高执行力和战略眼光的优秀管理人才的重要任务。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的有机专业苹果合作社在社区苹果直销连锁店方面的探索已经取得显著成绩,值得进一步学习借鉴。
(三)社区生鲜农产品网络直销体系
社区生鲜农产品网络直销体系指从事生鲜农产品生产的合作社或者大型企业,通过网络平台,以电子化订单方式实现生鲜农产品的销售。它是一种现代化的新型生鲜农产品销售模式,核心内涵是将现代化的电子商务模式、现代物流体系、现代化的社会网络服务等模式引入生鲜农产品的销售过程,最终实现农产品生产和消费两头受益。一头是连接农户的大型企业或者合作社,另一头是网络连接的社区居民消费者。该模式采用“网络电话预订,物流配送到户”的销售系统,利于社区消费者实现信息直接对接,快速方便地获取所需生鲜农产品。具体到社区生鲜农产品网络直销的实际操作层面,存在多方面的关系需要协调配置。例如为保障农产品社区网络直销的顺利实施,合作社或者大型涉农企业首先需要协调社区相关负责人,在社区配备固定的农产品接收地点,类似于现代电子商务模式中的快递收发处,负责生鲜农产品的定点领取和派送。目前很多大型涉农企业正在探索的模式是在城市高档社区内拟设立专门化的生鲜农产品投放与领取专柜。与公司签订生鲜农产品供应合同的社区居民可以从公司免费获得一间具备生鲜农产品储藏条件的柜子,这样公司按照社区居民通过网络或者电话下达的订单,将相应生鲜农产品按时按量送达指定储藏地点,社区居民在自己合适的时间带着订单下达成功时公司反馈的数字化密码领取所需农产品即可。这种操作方式能很好的节省人力成本,但是前期的投入较高,资产专用性极强的特性一方面决定了参与该模式的合作社或者企业必须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战略眼光;另一方面能解释目前该模式仅在我国的大中型城市高档社区实施发展的现实。毋容置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社区居民对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视度的提高和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这种模式将伴随着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成熟成为我国社区居民对生鲜农产品销售的主流模式。目前该模式在山西省太原市的部分高档社区出现,同时有很多涉农企业试图通过合适的方式进入该市场。
(四)生鲜农产品社区支持型农业
社区支持型农业(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简称 CSA)是一种在农场(或农场群)及其所支持的社区之间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形式。消费者成为农场的用户, 并且承诺在农场整个生长季节给予支持。用户支付预定款(按照季节或者月份支付),而农场提供新鲜安全的当季农产品作为回报,直接运送给订户或分配给销售网点。该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将冗繁的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挤出市场,将我国传统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分剥的利润直接归还给生产者和消费者,便于恢复农户和消费者之间的友好关系,建立可信赖的较稳定的生产基础,保障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
该模式最早产生于日本,后来在美国和欧洲各国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近几年才被引入到中国。2006 年,河南兰考农民签订的“购米包地”协议,是我国首个含有 “风险共担、 收益共享” 核心理念的社区支持农业形式。2008 年开始筹建、 2009 年正式运营的中国人民大学-海淀区政府产学研基地项目 “小毛驴市民农园”正式将社区支持型农业直销模式纳入到我国农场运作中。2013年我国政府提出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家庭农场的重要构想,给生鲜农产品社区支持型农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该模式将促进城市社区消费者和农产品生产农户之间更加密切的联系,拉近了双方的关系,以强化农户对自身价值的认同,也有助于社区居民了解当地的农耕文化,珍惜劳动果实,革新固有消费观念。总之,通过生鲜农产品社区支持型农业的直销模式社区,消费者最终收获的不仅仅是质量上乘、价格低廉的农产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有50多家农场运用该模式生产,尽管部分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社区支持型农业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农业及优化农产品销售模式中一个新的突破点。
结论与建议
目前,车载生鲜农产品市场――粗糙的社区直销门店的社区生鲜农产品直销模式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社区生鲜农产品直销连锁店伴随着合作社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壮大;社区生鲜农产品网络直销体系和社区支持型农业尚处于探索阶段。从生鲜农产品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认知程度及生鲜农产品直销模式需要协同配置的资源发展现状来看,短期内直销模式还不能完全替代现有的生鲜农产品销售模式。但从长期来看,生鲜农产品社区直销模式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该模式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均受益,有效地提高了流通效率,节约了社会成本,是对生鲜农产品传统供应链的又一次优化创新。
为更好地推动生鲜农产品社区直销模式的发展,首先需要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支持。通过研究发现,现在社区直营店的建立与维护成本很大,严重阻碍了现有社区直销模式的普及和发展。其次,企业或合作社作为承接生鲜农产品直销模式的现代化组织形式,一方面应该不断优化生鲜农产品营销策略,引导消费观念的转变;另一方面应该致力于生鲜农产品物流渠道的创新和建设,不断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管理人才。最后,家庭农场的发展和壮大将为生鲜农产品社区支持型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这就需要进入社区直销模式的个人和组织积极关注国家农业政策。
参考文献:
1.李凤荣.日本农产品直销所流通模式分析[J].农业经济,2012(5)
2.文宇.发展我国农产品直销模式的探讨[J].对外经济实务,2013(8)
3.章洁倩.家庭农户农产品直供直销成本效益分析―以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农工自然园为例[J].农业经济,2013(1)
4.寇平君,卢凤君,沈泽江.构建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模式的战略性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2(8)
5.林舟.农产品流通的“直销模式”[J].农经,2012(8)
6.陈卫平,黄娇,刘?洋.社区支持型农业的发展现况与前景展望[J].AO农业展望,2011(1)
7.李秉龙,薛兴利.农业经济学(第二版)[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8.郑凤田.鲜活及小宗农产品“卖难价跌”现象的深层次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1)
9.马凤棋.基于蔬菜供应链优化的“农社对接”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16)
10.古川.社区蔬菜直销模式的形成与运作机制研究―以北京绿富隆合作社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3(1)
11.张庆文.社区支持型农业―从理论走向实践[N].农民日报,2009-4-4
12.王松奇.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13.袁平红.直卖所―日本农产品流通新模式[J].现代日本经济,2009(2)
14.Schnell, S. M. Food with a farmer’s face: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J]. Geographical Review, 2007, 97
15.Bougherara, D , Grolleau, G. and Mzoughi, N. Buy local,pollute less: What drives households to join a communitysupported farm [J] . Ecological Eco nomics, 2009, 68 (5)
16.Henderson, E. and Van En, R. Sharing the harvest: A citizen’s guide to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Chelsea Green Publishing, 2010
作者简介:
杨慧莲(1988年-),女,甘肃武威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产品贸易与政策。
霍学喜(1960年-),男,陕西绥德人,博士生导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院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部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要从事农业产业经济、农业区域经济、农产品贸易、农林经济管理研究。

四 : 区司法局新农村建设中普法教育经验材料

区司法局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服务,充分营造法律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等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区司法局针对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法律宣传工作,为全区农村的和谐稳定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做好普法治理工作,提高人民群众法律素质
搞好法制宣传教育,是农村法治化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工作。只有深化法制宣传,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坚持把法律交给人民,掌握在人民手中,国家的各项法律、政策才能变成生动的法治实践。薛城区积极转变法制宣传理念,突出重点、突出实效、创新形式,充分利用各种法制教育资源,完善普法网络,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普法,形成全民学法用法的大好局面。
(一)、以人为本,贴近实际,切实增强普法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普法内容上,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体现人文和民本精神,坚持需要才是根本的原则,做到紧贴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形式,培养公众对法律的兴趣,对法律知识、法律文化、法律思维的探索愿望,赢得广大民众的主动参与,使普法有机融入公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不再是为了普法而普法。如针对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要求,深入开展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围绕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宣传普及了《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产品质量法》、《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规。
(二)、创新形式、搭建载体,普法形式呈现多样化
不断坚持法制宣传形式的探索创新,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媒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路子。一是抓活动、造声势,扩大法制宣传的影响。利用不同主题的各种法制纪念日、“宣传周”、“宣传月”,实行全区上下联动,紧密配合,开展了多种多样、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法制宣传活动。同时,购买了各类法律书籍2万多册,组织公证、律师、法律援助等人员送法下乡、进社区、进企业和进学校39次,使每年全区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高潮迭起。二是抓载体、搭平台,夯实法制宣传的基础。为了加强指导、交流经验、推广典型,我们先后搭建起三个工作平台。即:开通了“薛城普法网”;建立了普法联络员队伍;创办了《普法简报》。三是抓联动、求协同,形成法制宣传的合力。区司法局、普法办先后与计生局、国土资源局、老龄委等10多个专业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土地管理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系列活动。四是抓媒体、建阵地,营造法制宣传的环境。我们充分运用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传媒传播迅速、覆盖面广、贴近群众的优势,与媒体联合定期不定期开展各种法制专题宣传教育活动,较好地发挥了现代传媒在普法中形象化、立体化覆盖的作用。
(三)、因人施教、分类指导,促进重点对象法律素质的提高
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为载体,以机关领导干部、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村和社区基层干部等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和守法为抓手,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因人施教、分类指导,促进了重点对象法律素质的提高。特别在农村和社区基层干部的学法、用法上,按照学用结合原则,依托区委党校建立了教育培训基地,对村(居)新任“两委”成员和社区基层干部开展了法律知识教育培训。11月,根据省、市普法办的统一部署,我们分别对村(居)、镇(街)、企业干部及全区副科级以上干部和执法人员进行了普法考试,这也是我区首次将村(居)“两委”干部和镇(街)一般干部及执法人员纳入参考范围。全区应考人员2600人,实际参考人数为2560人,参考率达98%。对于推进全区各级干部学法用法和依法行政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同时,在青少年的学法上,积极向农村倾斜,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对全区各类中小学校普法骨干进行了法律知识培训。通过“小手牵大手”让“学生带法回家”活动、以及创建农村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编印中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逐步构筑以主课堂为主,课外为辅,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体系,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四)、精心组织,以点带面,抓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
根据国家民政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要求,制定了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单位)创建工作方案,围绕创建目标,着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工作,精心组织,加强指导,确立了创建思路和基调,帮助建立创建组织网络,营造创建工作氛围。在树立陶庄镇许村典型基础上,又确定张范镇大甘霖村、陶庄镇尚马村等10个村为民主法治典型示范村。通过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动了全区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同时,深化“两个一”工程向纵深发展,截止目前,全区202个行政村共培养法律大专生219人,法律明白人7.7万人,农民依法自律、依法维权、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
二、发挥法律服务职能,拓宽法律服务领域,积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是司法行政系统面向社会、面向群众的服务“窗口”。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职能优势,积极引导各类法律服务组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服务农村经济和科技发展。积极组织和引导律师、公证员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围绕着当前农村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中出现的大量法律服务需求,特别是建立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招商引资,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农业技术推广等重点领域的需求,提供全过程、多层次和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
二是服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法律顾问、法律咨询、代理诉讼、公证等形式,为普及科学知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思想建设活动做好了法律服务,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做好了法律服务。
三是服务农村弱势群体。在每个镇街都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发展法律援助志愿者20余名,区法律援助中心优先受理农民工维权案件,为农民维权提供了绿色通道。在的时候,共指派、办理和确认各类法律援助案件68起,解答咨询300余人次,化解和避免上访4起,减免收费近20万元,有力地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四是服务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开展法律服务活动,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遵法守法的自觉性。积极为镇(街)党委、政府、村民委员会、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当好法律参谋助手的作用,预防和避免纠纷的发生。积极依法公正、公平、合理地及时处理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防止矛盾激化。
三、深化矛盾排查调处工作,为维护城乡和谐稳定、推动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在农村,因涉及农民切身利益而引发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依法及时化解这些矛盾纠纷,特别是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显得越来越突出。近年来,我们努力找准人民调解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着力点,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为维护城乡和谐稳定、推动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夯实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基础
一是加强调解机构的网络化建设。区里成立了以政法委书记为组长、区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公、检、法、司、信访等负责人为成员的人民调解工作指导委员会,各镇(街)、村(居)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建立健全了区、镇街、村居三级工作网络。
二是加强调解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实行镇街矛盾调解中心与镇街调委会合署办公。镇街调委会均达到组织机构正常化、干部队伍专业化、业务工作规范化、服务管理制度化和基础设施标准化的“五化”要求。建立健全了受理、排查、报送、移交、调处、督办、回访等一系列工作制度,规范了矛盾调解工作流程,使人民调解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轨道。区镇两级财政把排查调处工作经费按人均0.30元标准(区财政0.1元、镇0.2元)纳入财政预算,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加强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落实了镇街司法所对村级调解主任的“三权”管理(人事任免建议权、考核奖惩权、工资发放权)。实行了首席调解员和调解员资格考试考核、持证上岗制度。立足于调解员的应知应会和调解技能的提高,每年都举办全区村级调委会主任集中培训班。通过纳入村级“法律大专生”培训计划、观摩法庭调解、交流经验、以会代训等形式,多渠道地对调解员进行培训。各镇街也按照分层培训的要求对调解骨干进行培训,提高了基层人民调解员的业务素质。
(二)、立足长效,规范运作,健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是健全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实行“三级”调解网络报告制度和纠纷调解信息反馈制度,规定必须在两小时内向上级部门报告相关信息。实行了纠纷调解接待日制度,镇(街)矛盾调解中心每天都有专人值班接待,并与“12348”专线值班接轨。在各行政村和各厂企聘任信息联络员356名,做到有纠纷早知道,有矛盾早预防。
二是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实行日常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形成了“村周查、镇半月查、区月查”的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努力做到对各种社会矛盾纠纷“抓早、抓小”,防止激化,使排查调处工作真正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建立了工作台账,对重大纠纷及时进行汇报。在每年的元旦、春节等重要时段,都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集中排查,力争做到小纠纷不出组,大纠纷不出村,疑难纠纷不出镇。
三是健全纠纷调处责任机制。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严格的矛盾纠纷管辖责任制。进一步规范了区、镇街、村居调解中心和调委会的工作职责范围和工作任务,实行矛盾纠纷分级调处和矛盾纠纷首问负责制,进一步增强了各级调解员的责任意识和效能意识。
(三)、强化措施,创新形式,建立大调解工作格局
一是现场调解。调解员在工作中力争第一时间赶到纠纷事发现场,讲解法律知识,控制双方情绪,以免酿成大的事端,按照调解权限予以处置分流
二是分流调处。对难以处理的矛盾纠纷,按照调处时限和要求,及时进行分流处理,尽最大努力将矛盾化解。村(居)调委会负责涉及村(居)民人身权利、婚姻家庭、财产权益、生产经营等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镇(街)调解中心主要调处辖区内有较大影响的矛盾纠纷、所属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之间发生的矛盾纠纷、村(居)调委会调解未果的矛盾纠纷以及跨村居、镇(街)领导和上级指定调处的矛盾纠纷。对在全区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矛盾纠纷,区属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之间发生的矛盾纠纷,镇(街)调委会调解未果的矛盾纠纷,跨镇(街)的矛盾纠纷,驻薛单位与本地有关部门之间产生的矛盾纠纷,区领导和上级指定调处的矛盾纠纷,则由薛城区调解中心调处。
三是上门调解。推广流动调解,进村(居)入厂(企)调解纠纷,实现了由群众上访变干部下访。各镇街以镇司法所为中心,由综治办、工农关系办、信访办、民政所等部门组成流动调解庭,适时开展调处纠纷进村庄、入厂企活动,及时深入基层,就地调处纠纷,现场提供服务。四是联合调解。积极整合调解资源和社会力量,把人民调解、治安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四种原来各自为政的调处方式有机结合,构筑起“四位一体”的联动联调工作格局。坚持能调则调原则,由法庭法官兼任人民调解指导员,在当事人诉讼时,法庭首先向其发放“调解纠纷劝导书”,引导案件由诉讼转为运用调解方式进行,并尽力促成双方和解。实现了“110”与“12348”信息共享,司法所与派出所出警联动,两所联合调处相关案件,避免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本文标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探析-打造“新农村、新农民、 新农业”——“新三农”概念-2004cgl-思想博客-光明社区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4757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