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经济工作会议报告-在xx区2004年上半年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8-01-04 所属栏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

一 : 在xx区2004年上半年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调整 深化改革 扎实工作           努力开创届首之年工作新局面       ―― 在xx区2004年上半年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同志们:   今天,区委、区政府召开上半年 经济工作会议 ,主要任务是:学习领会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的精神实质,通报全区上半年的经济形势,分析、研究经济工作和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下半年的工作任务,动员大家进一步行动起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宏观调控形势,加快调整,深化改革,扎实工作,为开创届首之年全区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下面,我代表区委、区政府作工作报告。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上半年,全区经济运行呈现温和开局、持续拉高的走势。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完成生产总值39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3%,超过预期目标1.3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为20.8%, 在全市 保持领先地位。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5.8%、20.7%、17.6%,农业在平稳发展,先进制造业在提速发展,第三产业在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   二是三大需求动力强劲。在投资需求方面,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超过预期目标31个百分点。在消费需求方面,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5%,为近年来的最高增速。即使剔除去年上半年非典影响因素,即按照2000年至2002年上半年的平均增幅6.3%,来推算2003年上半年的数额作为基数,今年上半年的增速仍达到两位数,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在对外经济方面,上半年合同利用外资5.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8.3%;实际利用外资2.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1.6%。此外外贸出口成绩喜人,出口商品交货总额达17.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3.4%。   三是高新技术带动明显。上半年,海淀园技工贸总收入完成79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8%,超过预期目标4.8个百分点。230家工业企业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270.9亿元,同比增长16.2%,占全部总产值的89.1%。   四是三大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完成财政收入3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9%,超过预期目标6.9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12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超过预期目标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5879.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1%,超过预期目标3.1个百分点。   从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上半年区县主要经济指标数据看,经济总量上海淀、朝阳仍保持领先地位,经济增速上顺义、大兴、怀柔位列三甲;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朝阳、海淀均超过100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石景山和海淀最高;消费品零售额海淀和朝阳位居前列,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大兴和石景山最高;地区财政收入总量朝阳、海淀财力雄厚,居各区县前列,财政收入增速平谷、密云最高。   成绩的取得,是全区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要一鼓作气,努力将上半年的良好势头发展下去。   上半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北京市关于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全面扎实地做好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等三项工作,全区共有在建、拟建项目844个,总投资1815.3亿元,98.9%的项目符合清理要求;清理园区5个,除保留海淀园外,对另外的4个园区进行了摘牌和更名,原科技园区318平方公里规划面积核减101平方公里;对全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没有发现征而未用及随意改变土地用途现象;共查处土地违法案件55件,查出并解决拖欠征地补偿费9起;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轮土地承包确权工作正在顺利推进,总体上保持了海淀经济持续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新一轮调控政策的特点是信贷发放和土地供应从紧,强调果断有力、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注重实效,对过热领域抑制,短期内会紧缩,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长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国家宏观调控符合海淀实际,从长远来说我们必定会从中受益,但从下半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来讲,一些影响也将逐渐显现出来。能源供应紧张制约项目进度,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土地供应减缓将影响开发速度,影响招商引资;信贷紧缩影响企业的增速,对部分高新技术企业造成较大困难。项目前期手续办理难度加大,将使开工项目进程放慢,对后续项目影响将会更大。初步估计,今后几年经济增长速度平均每年放缓约2个百分点。   看到困难的同时,也要看应对困难的有利因素:   第一,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不属于宏观调控重点对象。我区经济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居于支柱和主导地位,上半年海淀园增加值占全区增加值比重为43.7%。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结构也有特点,技术、商品收入占海淀园技工贸总收入的比重为40.8%;二是第三产业发达,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镇占全区增加值比重为76.7%。而这次宏观调控强调“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区别对待”,重点在于控制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的过快增长,对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不会产生根本性影响。    第二,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化程度较高,与宏观调控目标趋向一致。我区经济属于科技主导、低能消耗型,资源相对节约型,以电能消耗为例,2003年我区万元GDP的电力消费量仅为0.064万千瓦时,不到北京市(0.137万千瓦时)及全国(0.139万千瓦时)的一半,电力等能源短缺对我区经济不会产生高强度的瓶颈约束效应。以土地资源为例,去年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每公顷土地的年产值达到4.14亿元人民币,被称为“钻石效益”。以水资源为例,海淀万元生产总值耗水量34.7立方米,远低于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耗水量537立方米。   第三,应对措施准备较早,有助于减缓宏观环境变化的影响。一是我们一直在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和用地方面进行着严格管理,近年又在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按照此次清理整顿的要求,历经几轮上下清理核实,我区范围内没有在建钢铁、电解铝、水泥等项目,没有发现违反土地市场秩序等现象;二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加快推进了产业结构升级,推动技术含量高、节能环保、有市场需求的产业加快发展;三是做好对在建项目和重点项目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四是协调各方,加强招商引资,提高现已落成的写字楼盘的出租率和现有专业园区、产业基地的利用率;五是按照稳中求进的原则,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为新一轮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六是通过推进银企合作、优化区域发展环境等措施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面对宏观调控带来的影响,只要我们把困难考虑得足一点、把预案准备的充分一点,做到应对有力,应变到位,有保有压,有加有减,我们就一定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实现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五个转变”   当前,北京市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刘淇书记在市委九届七次全会上概括了下半年我们所面临的形势的三个特点,即:落实科学发展观进入深化阶段、执行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进入关键阶段、奥运筹备进入攻坚阶段。这个判断完全符合海淀区实际。对海淀来说,还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中关村科技园区“五年上台阶”进入冲刺阶段,另一个是实现“新跨越、新海淀”的各项工作进入提升阶段。做好海淀工作,任务更加艰巨、工作更加复杂、时间更加紧迫、责任更加重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重要机遇,自觉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发展方式的调整和政策体制的创新,更加注重节约土地和其他资源,更加注重利用市场机制,更加注重群众的利益,更加注重发展的后劲,更加注重基础性工作,努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城市建设体制、科技转化模式、社会事业发展途径、政府工作职能的转变,使我们各项工作不断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海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增长,是质量型、效益型、内涵型、集约型的增长,有别于数量型、速度型、外延型、粗放型的增长。近年,我区的经济增长趋于稳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企业规模效应逐步显现,科技进步贡献率稳步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这实际上表明我区的经济增长方式已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是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内容。当前我区经济运行中表现出的诸多问题,与经济结构性矛盾相关,与产业级别低相关,与功能不配套相关。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不协调,高新技术产业与服务业发展不协调,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电子信息行业与其它行业不协调,服务业内部科学技术等服务业与其它服务业不协调,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协调,辖区各地区发展不协调,内外经济不协调等等,导致全区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不能在较高程度上实现统一,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不强,经济发展的后劲有待提高。为此,要贯彻宏观调控决定,大力调整区域结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要坚决限制、消灭不符合宏观调控政策和海淀发展要求的产业,积极支持、鼓励符合宏观调控政策和海淀发展要求的产业。要积极探索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大胆创新,重在向前。调整要注意适时适度,区别对待,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 二是提高区域经济效益。资源的集约利用和企业的效益是提高区域经济效益的核心问题。对于土地的紧缺性问题,全区要有清醒认识,我区辖区面积虽有43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约210.8平方公里,但目前真正待建设用地只有21.6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北部新区17.6平方公里。海淀城市规划容积率又低,如果投资强度再小,那么土地利用率就会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本着符合规划、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聚集、依法用地等原则,来使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企业效益最终要在财政税收上体现。据有关部门资料,我区区域税收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2%左右,高于全国19.7%的水平,但区级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即使考虑税收减免因素,区级收入占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仍低于7.78%的全市平均水平。海淀实际税负在城八区最低,税收环境最宽松。但剔除税收减免因素后仍低于全市水平,说明区域经济效益有待提高。我们要深刻分析影响经济效益的原因,加强结构的调整,把工作重点转向积极支持能够带来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业和企业上来。 三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刘淇同志在市委九届七次全会上讲到,“虽然现有资源可以支持首都的发展,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资源紧缺的严重性。”我们要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发展循环经济,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建立节约资源的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要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建立健全资源节约责任制,研究制定财政、税收、价格等激励政策,鼓励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加快资源节约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创新资源节约机制。要努力做好区域资源整合工作,用经济手段冲破资源的所属边界,提高资源综合效益。 四是提高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产业发展要更加注重环境的评估。要提倡绿色生产,通过加强执法监督,使企业生产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提倡绿色消费,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做出对环境危害最小的选择;对新上建设项目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执行投资强度评价制度,严格执行产业政策评价制度。要积极探索绿色GDP核算方法,将科学发展观转变为我们自觉的认识,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 (二)转变城市建设体制 海淀区是正在城市化的区域,城市化是区域发展载体,城市化是财富聚集过程,城市化是文明发展方向。但城市化不是一条自然成功的道路,如果没有正确的方式,会带来一系列矛盾、遗憾和包袱。因此我们要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中,探索新的道路。 一是坚持以城带农。有一个强大的建成区和经济基础是海淀现阶段城市化的新特点。要发挥城市对农村辐射、带动的强大作用,要改变过去城市化的旧模式。过去我们经常是先盖房子后修路、先搞经济再发展社会事业,今后我们必须以最先进的标准来统筹区域发展,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效率运作,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生态保护先行、社会事业发展先行,做到一步到位、功能配套。要处理好城市开发与保护农民利益的关系问题,不仅仅是给予农民应得的补偿,而且还要建立同步增长的机制,确保农民进入城市化后不出现贫困化的问题。 二是合理安排空间生产力。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城市建设必须遵循自身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能搞“摊大饼”,而是要“组团式”发展,一团一团地形成生态分布;要扬弃单纯以产业项目为主导或住宅项目为主导的传统建设模式,充分考虑城市的综合功能,充分考虑道路交通,充分考虑建设成本节约,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和人口规模等因素,更加注重土地的总体规划,使功能性区域与城市居住区形成配套,加强区域间的有机联系。 三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全面实施土地一级开发制度,加快推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打通社会资金进入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通道,建立符合市场导向的投融资机制,形成公平合理的财富增长机制,形成良性互动的投资增长机制。 (三)转变科技转化模式 我区科技资源优势有目共睹,要充分发挥其龙头带动效应,加快科技转化模式的转变,构筑区域核心竞争力。海淀科技资源转化为产业的状况,是海淀生产力的源泉,决定着海淀发展的快慢。在这个过程中,生生死死是正常现象。去年我区新登记注册企业18200家,吊销、注销企业12718家,净增5482家,大约每6.6分钟成立一家企业,每9.4分钟消失掉一家企业。关键是要有活力,关键是要提高成功率。 一是支持科技成果在园区内孵化转化。抓住科研院所改制契机,发挥级差地租作用,进行产业空间置换,创造条件吸引科研院所将产业化项目引入园区基地,腾出空间发展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现代服务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是打造产业链。发挥技术源头的带动作用,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知识产权战略,以促进重大科研成果的就地转化为目标,吸引配套产业在此聚集,完善产业组织形态,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相衔接的产业链格局。引导辖区内的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协会、技术市场等中介组织共同组成促进技术扩散和知识产权实施的合作联盟,围绕区域内正在形成的重点产业链中存在的共性技术瓶颈,由企业、科研单位、政府开展合作研发。要加强辖区各种资源和各企业之间组织沟通工作,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组织化程度。 三是转变高新技术的溢出方向。所谓技术溢出(Technology spillover),就是通过技术的扩散而引起地域内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目前技术成果在总公司和各子公司间的“纵向”转移多,而对外部带动效应明显、存在于不同主体间的技术成果“横向”转移非常有限,其结果不仅使区域由研发获得收益被抵减,而且可能导致我们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因此,要加大调研,争取有关部门调整目前的营业税退税政策,取消或减少对系统内部纵向技术转移的退税比例,加大对“横向”技术转移的支持力度,加速全社会的获益进程。 四是推动以边沿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向以核心和主干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转化。借助过去的发展,我区高新技术领域人才、技术、资金和市场的储备已经开始有了吸收核心和主干高新技术的能力和需求,按照国际经验,此时正是推动以边沿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向以核心和主干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转化的大好时机。因此,要结合世界科技趋势和国内其它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我区新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规划,加强组织,努力创新,做好服务,在资金、信用、信息、公共技术平台、技术交易、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才等方面率先实现与国际接轨,率先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为高新技术产业升级提供好的环境。 (四)转变社会事业发展途径 我区在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领域资源丰富,优势独特,有效发挥的潜力很大,表现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供需矛盾,尤其是优质资源供应尚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此,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改革创新,对社会发展领域里的资源组合状态进行调整。 一是对新办社会事业,引入多元化投资机制。根据社会公益性和市场化程度的不同,社会事业领域分为三类,即纯公益性社会事业、混合性社会事业以及经营性社会事业。要继续加大对纯公益性社会事业的投入,切实承担起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责。纯公益性社会事业也可以由社会机构举办。对混合性社会事业,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特许经营、贷款贴息、优惠政策等方式支持民间公司或其他社会力量举办。对经营性社会事业,在统筹规划、宏观调控下,鼓励国内外民间组织、个人或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由市场调节供需关系,不断满足国内外不同市场、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等社会力量举办社会事业经营性产品,除国家有关政策、法规限制开放的领域外,全部向社会资本开放,迅速放大优质社会事业的资源供给。 二是对存量部分,引入市场机制。对于已有的政府投资的社会事业,进行企业化、市场化改革试点,可以引进战略投资者和民间资本,通过增资扩股和国有资本退出等形式,推进事业单位改制和股份制改造等。 三是“花钱买服务”。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实行事业单位在财政拨款限制范围内自由决定聘用人员数量、素质、待遇的新模式,对新设事业单位和原事业单位新补充人员实行能进能出的社会化管理机制。对不同所有的社会事业单位,政府以适当的形式购买其服务,提供给公众。 四是实行建设项目“代建制”,对政府投资的社会事业、公益项目,要全面实行“代建制”,推行项目建设市场化。要总结“代建制”试点经验,按照国务院关于改革投资体制的精神,制定我区实施“代建制”的具体可行方案。 五是进一步优化社会事业发展环境。采取转变政府职能、放宽市场准入、理顺价格体系和加强信息发布等举措,改善和加强资社会事业发展环境。例如,理顺价格体系方面,纯公益性社会事业应免费或低费向公众提供;混合性社会事业可以收取适当费用,补偿部分成本;经营性社会事业可以按成本或准成本收取费用,政府制定指导价,允许投资者有合理回报和合理收入。加强信息发布方面,监测分析全区社会发展状况,开展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工作,组织编制社会事业发展年度报告,公开发布评价结果,引导社会投资,促进优先和重点领域发展;编制社会事业投资目录,确定鼓励、限制和需核准的投资领域、投资方向和投资重点,并公开向社会发布,增加政策的透明度。 (五)转变政府工作职能 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府部门必须加快职能转变。近年来,我们在优化发展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是明显的。但是,目前依然还有一些部门对职能转变的认识还不十分清晰,落实也不够到位,一些职能部门缺乏宏观大局思考,在确立标准、制定规划和监督管理上下功夫不够。当前工作着力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继续深化改革,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二是要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使政府各职能部门与所办企业和营利性事业单位彻底脱钩。三是要建立健全各项公开办事的制度,推广全程办事代理制,严格实行问责制。四是要继续做优化发展环境的工作,从政策优惠向规范、诚信、透明的环境转变,建设高层次环境,吸引高层次生产要素。五是要扎实推进廉政建设,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今年下半年,我们必须在转变政府工作职能方面奋力攻坚,力求取得实质性突破:一是搞好全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落实具有海淀特色的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组建完成新设新型事业编制机构。二是贯彻《行政许可法》,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造工作流程,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工作重心转到制定规则、制定标准、强化监管和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服务上来。三是建设电子政府,在电子政务方面取得突破,到年底企业类审批项目除特殊批准,一律实行网上申请、网上申批;全区所有部门、街道、乡镇,向社会提供一网式、交互式、全程式办公服务。四是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用人机制。 三、突出重点,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 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和刘淇书记、王岐山 市长 来海淀视察时的指示精神,积极应对国家宏观调控的形势,以迎接建国55周年为契机,加快调整,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扎实工作,将“新区建设年”、“城市管理年”和“社会发展年”三大主题引向深入,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发展园区经济 从现在开始,我们已进入“五年上台阶”的冲刺阶段,要按照刘淇书记在全会上的要求,“以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能力、科技创新的水平、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重要产品产业链的形成为目标,推动中关村建设上台阶、创一流,不断提升科技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围绕组织制度创新和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两大主题,突出“二次创业”,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和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抓好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以创新为导向,建设完善的区域创新创业体系。积极探索民间资本进入的机制和渠道,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和各类创新资源整合的机制,加快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帮助大院大所整体改制,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吸引跨国公司、国内知名企业到园区设立研发机构。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鼓励企业积极申请专利、版权和著作权,积极参与国内、国际标准的制定,建立知识产权的使用和保护机制。 二是坚持以硬件建设为载体,着力打造一流的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加快城市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治理,重点推进中关村西区及周边、中关村大街及周边、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中关村软件园、永丰产业基地等建设项目全面完成,积极推动学院路周边、环保园、新医药园、农林科技园、文化教育园、中科院科学城及科教园、航天城等规划和建设工作。 三是坚持以科技奥运产业化为目标,提升经济的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抓住奥运机遇,做好奥运科技文章,启动和实施海淀园科技奥运行动计划,推动企业加快发展。重点支持产业链和产业联盟建设,如手机、网络计算机和AVS(数字编解码技术)等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产业链和产业联盟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高端制造业发展。积极支持软件等优势产业的发展,加强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促进软件产业做大做强。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启动科技部企业国际化“一站式”工作试点,帮助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提升产业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四是坚持以服务体系建设为支撑,努力营造功能完善的配套服务环境。建设“数字园区”四期工程,大力推进全程代理、电子政务、为纳税人服务等活动。进一步完善创业、育新、孵化体系,吸引海内外各类人才到海淀创业发展。建立企业服务中心、培训中心和资讯中心,落实中小企业绿色行动计划,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配套服务环境。 五是坚持以文化建设为内涵,协力创造创新、诚信、和谐的中关村文化氛围。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企业家沙龙、专题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成果发布会和技术研讨会等,利用各种形式和载体,加强企业家与政府、社会各界的广泛交流和联系。大力弘扬“鼓励创新、不怕失败”的中关村创业、创新文化。 (二)加快新区建设 新区是海淀的战略腹地和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要重点围绕投资进入和项目启动,全面加快新区建设步伐。 一是加快新区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加快新区道路系统和基础设施建设,按时保质完成各项规划建设项目。建设颐阳路、温阳路、沙阳路、春阳路、温泉路、稻香湖路、白家疃路等一大批道路工程,并抓好污水处理、供电、供水、燃气、电信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当前国家宏观政策趋紧,土地资源利用紧张,这对我们的新区建设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是我们要充分做好经济发展的准备,确保基础设施先行,道路先行,水气电先行。高起点规划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高水平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二是推进小城镇建设。要制定好新区土地一级开发计划,一旦时机成熟,立即抓紧组织实施。重点要推进温泉镇和西北旺镇土地一级开发,启动苏家坨镇中心区土地一级开发,筹备上庄镇中心区土地一级开发。小城镇建设要加快开发进程,确保工程进度。 三是以现行土地及产业政策为依据,实现新区开发建设目标。要积极落实市政府148号令,制定新区建设在落实土地征用政策的措施和办法。落实土地储备制度,规范征地行为,增加土地收益、降低运营成本,在固定资产投资、基本农田保护和规范征地拆迁行为等方面都要制定相应的措施。要坚持“在生态中发展,在发展中保生态”的发展战略,加强对小西山自然风景区、翠湖湿地、稻香湖水系、南沙河水系等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要初步完成稻香湖旅游区建设,确保亚洲教育北京论坛成功举办。 四是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要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农民土地确权工作。逐步提高新区农民的社会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逐步建立能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相接轨的新型低保、养老、医疗制度;完善农民居住和生活条件;着重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抓好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落实。 (三)加强税源建设 近年来各部门、各街乡在税源建设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下半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税源建设,不断提高区域经济效益。 一是清理流通等领域的异地纳税。随着我们商业服务业的布局调研和改造升级,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呈快速增长态势,流通等商业服务型企业的异地纳税现象凸显出来。据初步统计,目前在我区经营、异地纳税的餐饮企业18家、商业企业3350家。下半年要采取措施,各部门分兵把守。对于连锁商业企业等涉及到的税收征缴政策问题,要及时向上反映,争取取得突破。 二是抓好重点经济区域的税源建设。近年来我们形成不少功能性的经济区域,比如中关村西区及周边、金源世纪购物中心等等。上半年地税局对这两个地区的税收情况进行了调查、跟踪,发现这几个项目里的许多开发商都不在我区纳税。以上现象说明,我区税源建设还存在很大漏洞和薄弱环节,工作还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认真思考解决的措施和办法。要加强税收监管,努力做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三是充分发挥街道和乡镇的作用。抓税源建设是街道、乡镇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在这方面,街道、乡镇要充分发挥“属地化管理”的优势,发挥信息沟通、接触协调、动员要求的优势,与有关职能部门联动运行,优势互补,为海淀税源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学院路街道近年来的工作就表明了这一点,希望街道在这方面继续加强。 (四)提升招商引资 近几年我区在招商引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仍要看到,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如资源利用率不高,资源与市场不能完全对接,缺少信息,缺少渠道,缺少包装,缺少服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基础,基础工作扎实,体现在组织到位、制度健全,体现在渠道畅通、信息灵敏;体现在数据准确、情况清楚。二抓资源,土地、基地、写字楼等资源是招商载体,要实实在在地抓住,加强调研和分析,搞好归并和整合,以备投资者不时之需。要继续大力抓好EOD(生态办公区)、金融走廊、中介大道等的建设,丰富招商资源。要充分考虑区域定位,突出特色,突出类别,不搞大杂烩。以中关村西区为例,目前科技商贸发展无序,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地区品位、形象,影响办公、研发、会展等主要功能的发挥。三抓项目。要按照产业导向抓项目,要根据市场信息抓项目,对重大项目要举全区之力来抓。近一段时间,要以第七届电脑节为平台,认真组织好招商项目的组织、调度和安排,正在接洽的项目要抓紧跟踪。四抓前期。对于已有的资源,要尽快让其具备条件,搞好包装,待价而沽。五抓造势。要加强品牌设计,举办各种活动,进行整体宣传,打造良好形象。造势的关键是要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效果最大化。六抓政策。政策滞后严重影响招商工作成效,我们要抓紧制订一批新的经济政策,并抓好政策兑现和宣传工作。 这里我特别强调一下总部的招商。当前,海淀园100平方公里的政策区内,已有各种形态的研究发中心500余家,其中跨国公司研发中心40家,研发总部已成为海淀总部经济的亮点和特色。要研究吸引总部进入我区的客观规律,要以总部的需求为中心,改善环境,加强配套,营造金融、中介服务、教育、卫生保健等全方位、高品质的服务环境。要立足于做大做强已有的高新技术企业,立足于引进国内各行业的龙头企业,扩大总部的总量,丰富总部的类型,弥补我们的不足和缺项,使海淀成为国际研发型总部中心区、中国高新技术总部诞生地、全国大型企业总部聚集地。 (五)促进消费需求 一是认真研究商务环境中存在的不足。近年来在我们的大力倡导下,全区商务环境有明显改善,但仍存在结构性的矛盾,写字楼急剧上升,高档饭店相对较少。数据显示,去年中关村写字楼市场供应量已达到616万平方米,其中甲级写字楼102万平方米,今明两年还要继续放量供应,供给将持续大于有效需求。写字楼内部也有结构上的矛盾,办公环境也有待于改善。而从饭店来看,全区现在四星级以上饭店19家,远少于其他区。而且品种单一,档次偏低,服务较差,缺少品牌。下半年要抓好顶级饭店的规划布局、建设促进、组织协调等工作,推动形成与经济规模、实力相适应的商务环境。 二是加快发展旅游服务业。当前我们“旺地不旺财”、“丰产不丰收”的现象依然存在,旅游人数多,但消费少,效益差。2002年我区共接待旅游者2709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6.5%,但旅游营业收入仅增长4.8%;今年“五一”黄金周全区共接待旅游者188.2万人次,比2002年同期增长11%,但综合收入却持平。分析原因,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旅游产业链不完整,结构不合理,配套不完善。为此我们要抓好旅游规划实施,皇家园林旅游区要围绕观光旅游为主,加大颐和园周边、香山周边、圆明园内外等地区的整治、改造、保护、开发力度,研究管理体制改革。海淀新区要围绕休闲旅游为主,加快建设稻香湖等大中型旅游基地,加快建设西山旅游风景区,不断拓展旅游产业空间,提高旅游环境品质。要鼓励兴办餐饮、娱乐、文化、体育、医疗保健、教育等服务型企业,加快丰富旅游活动品种,提升旅游产品内涵。 三是继续抓好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抓好重点流通项目的建设,今年我区在建流通产业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要积极跟踪项目的进展情况,保障金源时代购物中心、大钟寺国际商业广场等大型商业项目顺利开业或加快建设。要认真做好社区商业工作,发展超市连锁店、便利店等新型业态,扩大基本消费。从延伸消费链条着手,积极拉动住宅、汽车、通讯等服务性消费。 (六)发展乡(镇)域经济 当前海淀经济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阶段,我们现在已有一、二十万个经济单位,需要通过地域经济来更好地统筹区域经济。 一是强化乡(镇)域经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要制定各乡镇绿色GDP的评价考核体系,各乡镇不仅要报集体经济的数,还要报区域经济的数。要建立财政收入挂钩机制,让乡镇得到区域收入的返还,如果再深入一步,对村里也可以建立转移支付制度,充分调动乡镇和村的积极性,显著发挥财政的杠杆作用。 二是狠抓优化产业,要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级。岐山 市长 在全会 讲话 中指出,要加快调整市中心区那些低档次、影响城市交通和市容环境、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小商品批发行业。我们各乡镇也要应用级差地租原理,加快淘汰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提高产出比,提升产业能级。 三是培育经济增长点。我们不应满足于一次性的土地出让,不应满足于一次性的房地产开发,不应满足于一次性获取土地补偿费,而是要将培育经济增长点摆在中心位置,将产业与农民长远利益相结合,能占股份的要占股份,能要面积的要争取面积,让农民带着产业、带着物业、带着资本进城。 四是确定发展定位。结构雷同是地域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各乡镇要把自己摆在全区生产力总体布局中,根据自身条件,突出特色,进行差异性竞争,实事求是地确定自己的位置,实现科学发展。 (七)提高财政和国资效益 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是我区直接可支配的主要杠杆和为海淀人民服务的主要资源,要始终摆在十分突出位置,通过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效益。 一是加快财政体制改革,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主要采取三项措施:第一,调整支出结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理财观,建立发展型财政。今年下半年预算内支出要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公共管理和环境建设倾斜,增加投入。第二,改革执行方式,目前在支出预算的执行中还有不少漏洞,财政监控仅覆盖高点,下面存在很多问题。要大力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支出审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要结合规范公务员收入,对小金库和非税收入进行彻底清理。第三,发挥财政对经济工作的杠杆作用,将财政杠杆运用到税源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中,以部分重大项目的预期收益为基础,通过运用适当的财政补贴、贴息、奖励等手段,调动资金、土地、社会服务等各方面资源,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 二是抓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我区国有资产总量很大, 在全市 处于领先地位,但资产收益少,去年的收益率还不到1%,为此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完善机制,促进国有资产效益不断提高。第一,新组建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要做到新机构、新气象,早进入角色,早开展工作;第二,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既包括资产安全,又包括生产安全,要建章、建制、立规矩,从签订责任书开始抓,将责任落实到法人,争取8月中旬前完成此项工作。资产安全中要先抓担保、抓投资、抓借款。第三,建立激励机制,对企业领导班子先要有一个公正、公平、合理的考核机制,实现责、权、利相统一,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要建立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明年开始实行。第四,国有资产经营要与海淀资源发展相结合,要着眼于海淀大发展,加快解决、消化历史遗留问题,内部加强整合,外部进退有序。要有整体经营资产的理念,加大资源整合的力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重组时要发挥优势资产、优秀企业和经营者的作用。第五,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制度,提高经营性国有资产运营效益。 (八)加强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职能将成为海淀区委区政府越来越重要的工作,我们一方面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区、全国卫生区、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来带动管理水平跨越,另一方面要针对工作薄弱环节和人民群众需求,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性工作。 一是加强社区管理和服务。要针对人民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形成一系列为基层百姓服务的新方式、新做法,巩固政权基础,实现、维护和发展群众的利益。 二是提升城市管理总体水平。将城市管理机制引入到农村地区,提高管理标准和水平。新组建的农村地区城管队伍要充分发挥作用,加快推进统筹解决农村地区的垃圾消纳、处理问题。要引入市场机制,对市政公用事业投资、管理和运行体制进行改革试点,提高城市绿化、环卫等建设管理的水平。 三是搞好危改和环境综合整治。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市成片综合开发,对西三旗、清河、田村路等重点区域要加快工作进度。要继续加大拆违力度,加快治理环境脏乱点。“城中村”的整治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全市重点推进工作,我们要抓住机遇,坚持“从内向外、突出重点、先拆后建”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城中村”的整治,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改善城乡环境面貌。要推进综合执法。继续严格土地、水资源的管理。 下半年,市委、市政府要召开第五次城管工作会议,我们要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落实,开好我区的城市管理大会,全面加强城市基层基础工作。 (九)发展社会事业 一是认真落实教育现代化行动计划,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加快学习型海淀建设步伐。要加强教育资源整合,加快示范校建设,推进各项改革,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很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海淀应当举办教育节问题,请有关部门进行研究、论证。 二是将公共卫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落实上半年全区卫生大会部署精神,推进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海淀卫生大厦、健康教育中心、清河医院、海淀同仁医疗中心、海淀妇幼保健院扩建等医疗卫生设施。加强卫生监督检查工作,加快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区的各项工作。 三是召开全区文化大会,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举办海淀文化节,打造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大区。规范、繁荣、活跃文化市场,开展好打击盗版维权专项治理工作。 四是按照勤俭办奥运的原则,抓好五棵松奥林匹克文化体育中心等体育设施建设。大力落实“金牌行动计划”,不断提高竞技体育的水平。 五是完成全国经济普查前准备工作。抓好计划生育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 (十)更加注重民生问题 以办好事关群众生产生活切身利益的实事项目为龙头,带动各项政策措施、各项重点工作更加贴近群众的生活需要和发展需要,真正做到把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一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大力开发就业岗位,确保全面实现年初预定各项目标。 二是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要集中解决好征地农转工自谋职业人员社会保险遗留问题。 三是多解决老百姓身边存在的问题,处理好全区发展大局与群众身边小事的关系,解决好老百姓生活中不方便的问题,及时排查调处人民内部矛盾纠纷,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各部门尤其是各街乡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将工作重心下移到社区,将工作落实在群众身边。 (十一)抓好安全工作 当前,社会公共安全和生产安全的形势仍然严峻,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问题,成为安全事故隐患的重要源头;随着“新北京、新奥运”战略的实施,整个城市建设任务重、项目多、规模大、速度快,进一步加大了安全生产监管的难度。今年以来,市里就先后出现了密云县“2.5”特大伤亡、京民大厦火灾等安全事故。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北京市关于安全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加快探索建立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全力以赴抓好安全工作。 一是深刻认识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海淀是首都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区,搞好“四个服务”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实现新跨越、建设新海淀需要一个安定有序的环境。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切实要把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要位置,时时刻刻不忘安全责任,并真正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二是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要把落实责任制作为发现隐患、消除隐患、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首要工作,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各街乡、各部门、各单位,落实到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个角落,落实到位、到岗、到人。完善安全生产综合考核,实施责任追究制,对由于工作失职、渎职造成的安全隐患,即便还未产生后果,也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是有计划、分步骤、分阶段地排除各类安全隐患。按照整改计划,由各街乡、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负总责,以存在事故隐患的单位作为整改的责任主体,有关行业监管、安全综合监管部门承担监管责任,共同抓好隐患整改工作,力争尽快解决问题。对一些短期内确实难以消除的隐患,在逐步整治的同时,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制定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严防死守,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是加快建立安全工作长效机制。按照“运营服从于安全,工期服从于安全、质量”的要求,进一步落实社会公共安全和生产安全的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严格照章办事,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工作预案以及日常监管的机制,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从源头上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是专群结合,强化监督。在加强安全工作专业阶段建设,充分发挥专业队伍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广大市民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公共道德意识的教育,普及预防各类灾害常识、自救互救的知识,宣传动员全区人民共同维护安全。切实发挥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建立全区有奖举报制度,设立举报电话,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对身边的安全隐患进行举报。 (十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是加强基础工作建设。王岐山 市长 在市委全会上指出,当前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全市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与全面、正确、高效地履行职能的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职能要清,二是情况要明,三是素质要高,四是数字要准。 二是加强执行能力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重点,对于我们这一级党政组织特别是政府,目前存在执行力需要提高问题,对每个工作人员,存在执行能力需要提高问题。执行能力就是完成任务的能力。第一,基本功要扎实,要苦练基本功,具备岗位要求的素质、担当职责的能力和完成任务的办法,头脑清楚,情况了解,业务熟练,管理到位。第二,工作细节要具体。辩证法认为,在实施目标时,细节就是全局,细节就是漏洞,大问题常出现在细节上。工作要力戒粗线条,不停留在口头,不停留在泛泛的要求上,而是瞄准目标,制定计划,脚踏实地,逐个环节地抓,逐个问题地落实。这里特别要注意打足提前量,力争“拐大弯”,少出“急刹车”。第三,工作进度要控制,实施过程中的工作进度控制,事关任务完成的顺利与否、成败与否。要靠前指挥,一线协调,把握顺序,加强督办,学会“拧螺丝”,循序渐进,将平衡与前进相结合,稳定与调整相结合。第四,要素组合要优化。学会“弹钢琴”,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优化组合,灵活机动,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候干合适的事,努力实现要素组合最优化、工作成效最大化。第五,工作责任要落实。责任是人的积极性与任务、资源等结合的最高境界,责任感是政府执行的基础,责任制是一个体系,包括责任的意识、内容、考核等,要层层落实,人人落实,该奖必奖,该罚必罚。责任与协作是相辅相成的,责任的落实是完成任务的关键。第六,实施效果要总结。总结是人的提高过程,总结是领导者制胜之道,阶段总结是为了全过程胜利,这一次总结是为下一次胜利。只有认真总结,才能取得胜利;只有善于总结,才能少走弯路;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持续进步。 为迎接建国55周年,我们要组织一批重点工程和民心工程,加快建设进程,在国庆节前形成一批城市亮点,建成一批群众欢迎的项目,向国庆55周年献礼。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搞好迎接建国55周年的各项庆祝活动,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下半年工作顺利推进奠定群众基础、营造社会氛围。 同志们,上半年的工作为今年任务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半年我们要倍加努力,扎实工作,确保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努力开创届首之年各项工作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55周年献礼!

二 : 会议工作报告


    1.概述
    会议工作报告是一种会议文件,通常是各级机关的主要领导,代表各级党的组织、人民团体、行政机关和代表大会向全局性大型代表会议所作的正式的、郑重的讲话。
    会议工作报告是代表整个组织或机关回顾总结工作、实析研究形势、部署任务时使用的文件,有的会议工作报告需要提请大会审议批准。
    会议工作报告根据其性质和内容,又有“筹备工作报告”和“届时工作报告”等区分,但“筹备工作报告”多是报告大型会议的组织和准备情况,不是对全局工作的总结和部署,不能与“会议工作报告”相提并论。
    2.写作要点:
    会议工作报告的结构,通常由标题、题下签署、正文三部分构成:
    (1)标题
    通常由会议名称与文种类别(工作报告)组成,有的则直接写工作范围加上文种类别(报告),如《政府工作报告》。也可以用概括报告主要内容的词句作标题,或者用概括报告主要内容与号召性词句作正标题,另用一个由会议名称与文种类别组成的副标题与之配合。
    (2)题下签署
    标题下要标明报告时间和报告人姓名,但这只是表示报告人是报告的法定作者。
    (3)正文
    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开头、主体和结尾。开头之前要顶格写称呼,开头要简要地说明会议的性质、任务、意义或者缘由等。主体部分通常要先总结前段工作,包括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其次根据党和政府的总任务或者是上级的要求,分析形势、提出今后的方针与任务;再接着提出完成任务所应采取的措施、办法等。结尾部分一般为强调意义、表明决心、发出号召等;如果属于提请会议审议的报告,要以“以上报告,请各位代表(或委员)审议”之类的话作结语。
    由于会议工作报告的容量较大,正文的写作一般分成若干小标题或子目来写,使之条理清楚。
    会议工作报告的写作要求是:中心思想明确,重点突出,论点和论据要有机统一,力求内容充实,切忌空洞
    3.例文
    例文一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997年9月12日)
    xx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第xx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大会,是在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保证全党继承邓小平同志遗志,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邓小平同志逝世后,全党在这个问题上尤其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就是要抓住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确定这样的主题,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
    一、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展望
    在二十世纪即将过去的时候,举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大家有一种共同的认识:我们党对中华民族的命运担负着崇高的历史责凭。
    从一九○○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中华民族蒙受巨大屈辱,国家濒临灭亡边缘,到二○○○年中国在社会主义基础上进入小康,大踏步走向繁荣富强,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百年。
    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经过北伐、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且从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取得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也是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大胜利。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的新的革命。在建国以来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为全世界所瞩目。
    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在新世纪将要到来的时刻,我们面对着严峻的挑战,更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和大好机遇。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科技上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给我们很大压力,我们自身还有许多困难。同时必须充分地看到:第一,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争取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是可能的。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经济继续增长。这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第二,建国后特别是近二十年来我国已经形成可观的综合国力,改革开放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体制条件,广阔的市场需要和资金来源,亿万人民新的创造活力进一步发挥出来。第三,更重要的是,我们党确立起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这些都是今天拥有而过去不曾或不完全具备的条件。能否抓住机遇,历来是关系革命和建设兴衰成败的大问题。过去我们抓住了重要历史机遇,也丧失过某些机遇。现在全党一定要高度自觉,牢牢抓住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迈出新的步伐。
    展望二十一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如邓小平所说:“现在,我们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我们就是要有这个雄心壮志!”
    二、过去五年的工作
    (略)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一九七八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在走向新世纪的新形势下,面对许多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艰巨课题,邓小平理论要求我们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不断开拓我们事业的新局面。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了新的科学判断。世界变化很大很快,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任何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不能不认真对待。邓小平理论正是根据这种形势,确定我们党的路线和国际战略,要求我们用新的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墨守成规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这是邓小平理论鲜明的时代精神。
    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价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把毕生心血献给了中国人民,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他对党、对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他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就是邓小平理论。这个理论,集中体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著作以及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紧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略)
    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略)
    六、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略)
    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略)
    八、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略)
    九、国际形势和对外政策(略)
    十、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略)
    同志们!从这次大会到xx大,将是我们经受新的考验、夺取新的胜利的五年;将是用新的实绩显示我们党能够继承邓小平同志遗志,肩负起人民的希望,打开事业新局面的五年;将是全面完成“九五”计划,为实现二○○○年远景目标奠定基础的五年。现在完全可以有把握地说,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这将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
    我们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xx大无疑将以这一点为标志载入史册。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但前面的路并不都是平坦的,还会有各种困难和风险,包括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来自国内的和来自国外的,经济生活中的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无论什么困难和风险,都不能动摇我们对邓小平理论的坚定信念,而只会使我们更加自觉地运用这个理论去克服困难,战胜风险,胜利前进。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
    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就是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团结就是大局,团结就是力量。首先是党的团结,全党各级组织都要加强团结,同时要加强党同广大群众的紧密联系,巩固和发展全国人民的大团结。这个团结,是建立在中华民族实现全国振兴的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基础之上的。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维护和加强这种团结,我们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
    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三 : 工作报告的决议

工作报告的决议

中共幽兰镇第十次代表大会

关于中共幽兰镇第九届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中共幽兰镇第十次代表大会批准杨宇华同志代表中共幽兰镇第九届委员会作的工作报告。

过去的五年,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镇党委团结和带领全镇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加强党的建设,使全镇改革开放和社会稳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民生活朝着小康目标迈进一大步,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大会一致认为,报告对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和总结,是全面的、实事求是的,所提出的今后五年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体现了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是符合幽兰实际和积极可行的。全面完成报告提出的各项任务,必将有力地推动我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大会指出,XX年是“xx”计划开局之年,今后五年是幽兰发展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五年,是保证圆满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年,须以加速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振兴农村经济为出发点,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深化企业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要实现目标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我们一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实现经济的新跨越,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发展,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切实抓好党的自身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大会号召,全镇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在中共幽兰镇第十届委员会的领导下,继续解放思想,同心同德,排除万难,开拓进取,为全面完成代表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建设繁荣昌盛的新幽兰而努力奋斗!

四 : 全国粮食局长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一是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继续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落实中央关于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部署,认真开展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总结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就和经验,加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相关政策措施建议,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推动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

  二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稳步推进。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继续推进职能转变,加快实行政企分开;不断加强粮食市场监管执法体系建设,规范粮食流通市场秩序,服务粮食宏观调控;积极培育和发展粮食经济合作支部,加强对粮食经纪人的培训和引导,加快构建新型粮食购销服务网络,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转到粮食市场调控、监管和行业指导、服务上来。

  三是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各级粮食部门认真调查研究,着力找准当前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进一步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优化企业布局和结构。到2011年11月底,全国国有粮食企业总数18989个,其中购销企业13562个,分别比上年减少11.4%和8.2%;国有粮食企业职工69.9万人,其中购销企业职工51.6万人。全年安置分流职工再就业6.5万人,其中粮食部门安置4.4万人。企业扭亏增盈保持良好势头,据初步统计,2011年全行业国有粮食企业统算赢利20.9亿元,北京、天津、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云南、陕西、青海、新疆等19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现了统算盈利。河北、广西、海南等省(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实现了统算盈利。

  四是多元粮食市场主体进一步发展。放开粮食市场后,各地积极培育和发展多元粮食市场主体参与粮食收购、加工和销售,拓宽农民售粮渠道,搞活了粮食流通。目前全国具有粮食收购资格的各类粮食市场主体达到77498家,其中70%以上是多元主体。

  (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一是粮食仓储和物流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抓紧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做好2011年新增10亿元中央补助投资项目审查工作,安排建设食用油和油料储存设施以及东北地区粮食烘干设施,总投资约25亿元。国家安排7.82亿元中央补助投资,重点安排黑龙江、内蒙古、山东、河南、湖南、山西、广西等21个省(区、市)仓房维修改造和粮食仓储、烘干设施及物流体系建设。在国家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中,认真调研论证,提出“仓储物流工程配套”建设投资方案。各地通过政策扶持和投资引导,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推进主要物流通道和节点项目建设,推广应用散粮运输装卸新技术新设备,湖北宜昌、广东东莞、福建福州、浙江杭州、陕西西安等地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发展迅速。

  二是粮食市场体系、统计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进一步完善。落实全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xxx”规划,加强全国统一粮食竞价交易系统建设,发展区域性、专业性和大中城市成品粮批发市场。目前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达到18个,全国各类粮食批发市场达到553家。积极推进粮食联网竞价交易,实现全国联网的批发市场达到23家,成功完成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性粮食交易任务,为应对国际市场粮价大起大落、稳定国内粮食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及时修订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完善食用油和粮油加工业统计指标体系。认真开展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做好粮食购销存月报、旬报和食用油、大米日报工作,完成社会粮食供需平衡调查。加强市场信息监测,努力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市场信息服务,为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三是以粮食购销、加工企业为龙头的产业化经营稳步发展。各地结合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以资本为纽带,开展跨地区兼并联合重组,主动向粮食生产和加工转化领域延伸,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目前,全国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11977家,其中国有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1324家。江苏、安徽、湖北等地将粮食产业发展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安排专项资金对粮油精深加工和产业化项目予以贴息。积极争取对重点粮食产业化企业的贷款支持,截至2011年11月底,国家粮食局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重点支持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1684家,在粮食收购、技术改造、基地建设等方面获得贷款997.7亿元。

  四是粮食仓储管理水平和粮食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各地积极加强粮食仓储管理,山西、云南、安徽等地推行“示范库”建设,北京实行“千分制”考核办法,浙江等地实行“星级库”考评,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实行规范化管理。认真研究制定和支部实施新的小麦国家标准,在小麦主产省推广使用小麦硬度仪,以仪器检验代替感官判定,有效地保护了农民利益,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在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河南工业大学、成都储藏研究所等9个单位建立了国家粮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粮食数量动态检测、快速品质检测仪器、植物源杀虫剂新剂型、低温准低温储粮示范等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全国继续成功举办粮食科技活动周,积极倡导科学膳食,推动主食工业化,促进居民科学健康消费粮油食品。

  五是农户安全储粮、“放心粮油”工程扎实推进。辽宁、山东、四川3省全面完成农户安全储粮试点专项,通过中央补助、地方配套和农户自筹的方式,为试点地区农户配置标准化储粮装具,推广科学储粮技术,起到明显减损效果和示范作用。四川省在地震灾后克服困难,超额完成了试点任务。新疆、安徽等省(区)自筹资金,积极开展农户储粮减损工程。继续大力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作,加强粮油质量监管和城乡营销服务网络建设。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支部全国150多家粮油骨干企业,共同签署深入推进放心粮油工程确保粮油食品安全承诺书,促进企业保护消费者权益。

  (五)粮食依法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提高

  一是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深入推进。进一步加强全社会粮食流通监管工作体系建设,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和80%以上的市、70%的县级粮食部门设立了监督检查机构,经过培训获得执法资格的人员2.5万人。以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落实情况为重点,支部开展专项检查活动9万多次,及时受理举报、核

查涉粮案件,维护了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制定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考核办法,修订监督检查行政执法文书,完善配套制度,建立了行政执法信息管理系统。各地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改善执法条件,提高执法水平,部分地区开展了粮食流通信用体系建设,实行粮食企业分级监管。北京等奥运举办城市加强对奥运供应粮油的监管,四川、甘肃等地震灾区在粮食供应中,实行了从原粮出库、加工、检验、包装、运输、分发的全程监管,确保了粮油供应数量充足、质量安全。

  二是粮食清仓查库工作继续加强。认真支部完成对2011年3月末全国国有粮食企业库存检查,在企业自查和省级复查的基础上,国家有关部门派出工作组对河北、辽宁等8省市进行督查和抽查。及时核查粮食库存,总结分析检查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并向国务院呈报专项检查报告。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开展清仓查库的决定,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拟定2011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实施方案、检查办法,做好实施准备工作。

  三是粮食质量监管工作全面展开。加强中央和地方储备粮质量监管,对中央储备粮进行质量卫生专项抽查,支部25个省级粮食部门对地方储备粮质量进行抽查,完善了中央储备粮抽查扦样检验管理办法。支部152个质检机构对10个卫生检验项目的比对考核,检验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完成316项国家粮油标准制修订工作,制订和发布粮食行业标准24项,小麦粉、食用调和油等标准制修订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继续开展收获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及时掌握新粮质量状况,为指导粮食收购发挥重要作用。

  四是推进粮食法治取得新进展。落实中央关于在本届人大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的决定,积极准备《粮食法》的研究起草工作。认真执行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修订粮油仓库管理办法、粮油仓储设施管理办法等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范收购市场秩序,认真做好粮食收购资格审核工作。对419户企业进行了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审核,目前全国具有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的企业1997家,仓容规模9865万吨。

  五是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成功举办中国国际榨油商大会、第8届国际储藏物气调与熏蒸大会,承担谷物与豆类国际标准化支部秘书处工作,在意大利主持召开谷物与豆类分技术委员会第33届年会,扩大了我国在国际粮食领域影响力。加强国内外粮食物流、散粮汽车运输、稻谷烘干等技术的合作研究和推广。完成粮食仓储行业淘汰甲基溴的国际援助项目。

  六是引导社会舆论和市场预期。努力做好抗击严重自然灾害和北京奥运会期间的新闻宣传,通过新闻媒体积极宣传国家粮食政策,介绍粮食购销形势,新闻宣传工作取得新成效。开展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暨世界粮食日活动,为科学消费粮食营造良好氛围。

  (六)党的建设、廉政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继续加强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调查研究,健全体制机制,促进粮食流通又好又快发展。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支部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粮食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大力实施人才兴粮战略,加强干部职工培训,积极拓展职业技能鉴定覆盖面。认真贯彻中纪委全会、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全国党风廉政责任制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规划,推进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落实,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加强粮食系统查办案件工作,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加强监督,为确保粮食安全提供政治和纪律保证。

  二、统一思想认识,正确把握粮食流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去年以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经过几年高速增长后开始出现衰退,金融危机不断向实体经济蔓延扩散,粮食生产和供求形势、价格走势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粮食宏观调控、库存监管、产业发展和体制改革亟待加强和完善,对进一步做好粮食流通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和更高要求。各级粮食部门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准确把握粮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一)中央关于粮食工作的新政策新部署,给粮食流通工作提出新要求

  党的xx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粮食工作的方针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粮食工作作出新的部署。xx强调,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千方百计确保农业特别是粮食安全不出问题。xx总理指出,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闪失。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粮食流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最近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在粮食这个问题上,必须要有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必须瞻前顾后、留有余地,始终如一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坚持不懈地抓好粮食生产,决不能因某些品种和局部地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出现认识上的反复,决不能因年度的丰歉而出现工作上的摇摆。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结合粮食流通工作实际坚决抓好贯彻落实。

  在粮食工作指导思想上,要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和努力保持粮食供求紧平衡相统一,切实保障粮食有效供给。既要防止粮食短缺供不应求、“米贵伤民”,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又要防止粮食价格走低、“谷贱伤农”,影响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在粮食支持保护政策上,要坚持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财力增强相统一,进一步完善粮食支持保护制度。既要健全粮食补贴制度,逐年较大幅度增加农民种粮补贴,支持增粮增收;又要健全粮食价格保护制度,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理顺比价关系,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对增产增收的促进作用。

  在粮食宏观调控机制上,要坚持落实中央要求和调动地方积极性相统一,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既要求各地区明确和落实粮食发展目标,强化扶持政策,落实储备任务,承担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又要建立主产区利益补偿制度,加大对产粮大县

财政奖励和粮食产业建设项目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地方抓粮的积极性。

  在粮食产业发展措施上,要坚持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相统一,促进产销区粮食产业协调发展。加大对主产区的扶持,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加快取消主产区资金配套;加强和充实粮食储备,完善粮食进出口和吞吐调节机制,保持粮食价格合理水平;加大对粮食产业建设项目的扶持,加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改善粮食仓储条件;积极搞活流通,支持销区企业到产区采购,完善产销衔接;加强对粮油消费的引导,提高全社会节粮意识,强化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节粮措施。

  (二)国际国内粮食供求和价格形势变化,给粮食宏观调控工作提出新要求

  从国际市场看,去年粮食价格经历大起大落“过山车”式的变化。上半年,国际市场小麦、稻谷、玉米和大豆等主要品种价格大幅度上涨,引发全球“粮食危机”。下半年,石油价格大幅度下跌,引发世界粮价上涨的能源因素消失;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粮食的金融属性明显减弱;全球实体经济发展减速,工业用粮(油)消费需求疲软,世界主要粮油品种价格快速回落。2011年12月末,国际市场主要粮油品种价格水平较高点时下跌了40%~50%。目前美国玉米运到国内完税价格为1620元/吨,考虑品质差价因素,与国内南方玉米港口分销价格基本持平;美国软红冬小麦完税价格为1860元/吨,较国内同品质小麦价格低100元/吨;大豆完税价格为3300元/吨,较国家收购价格低400元/吨。价格飙升刺激了谷物和油料生产,2011年度世界谷物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22.16亿吨,同比增长4.5%,其中小麦产量增长12.3%,油料产量增长6.9%。但是全球主要粮油品种库存消费比为历史低水平,国际市场粮油品种价格仍处于此次波动之前的历史高位。

  从国内情况看,2011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创历史新高,粮食供求状况进一步改善。稻谷产需趋紧状况有所好转,小麦和玉米继续保持产大于需的格局,大豆产需缺口继续扩大,预计2011年进口大豆3700万吨。近年来我国粮食库存充裕,库存消费比远高于国际上公认的17%~18%的粮食安全线。中央储备规模稳定增加,地方储备逐步充实,国家临时存储粮食库存较多,为做好粮食宏观调控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仍然是粮食库存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不平衡。在国有粮食企业库存中,大米、小麦的库存比重分别为20.9%和59.8%,大米偏少,小麦偏多;大豆和食用植物油库存比重较低;成品粮特别是小包装成品粮库存偏少。在区域布局上,主产区粮食库存占全国总库存的73.2%,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只占12.1%和14.7%。目前主产区正在增加收购,库存量还将增加,而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一些地方库存比较薄弱。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发展粮食产销衔接,做好粮食移库工作,充实薄弱地区粮食库存,在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的情况下,防止某些品种、局部地区的供求严重失衡和价格剧烈波动。

  当前,国际市场粮油价格大幅下跌与国内粮食产量大幅增长的情况同时出现,增加了国内粮价下行的压力。为了稳定国内粮食市场价格,2011年国家先后三次下达粮食临时收储等计划5050万吨,其中玉米临时收储计划3000万吨,稻谷临时收储计划1750万吨,大豆临时收储等计划300万吨,最近再次下达第四批临时收储计划800万吨,这些措施有效地遏制了粮食价格下跌的势头,但是价格下行的压力仍然存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另一方面,考虑到粮食生产成本增加、种粮比较效益较低的情况,还需要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在国内市场粮价高于国际市场的情况下,要防止有的品种过度进口冲击国内市场。因此,今年粮食宏观调控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工作任务更加艰巨,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适时适度吞吐调节,加强进出口调控,妥善应对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的不利影响,维护国内粮食市场稳定,保护国内粮食生产。

  (三)粮食市场主体结构和库存结构发生新变化,给粮食库存监管工作提出新要求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国家多项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粮食市场主体结构、库存结构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搞活了粮食流通,但也发现部分企业执行粮食流通统计制度不严格、不规范,不易摸清库存底数,加上分布点多面广,给粮食库存监管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另一方面,国家和地方各级储备粮规模不断增加,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范围扩大,中央和地方储备粮、最低收购价粮、国家临时存储粮等政策性粮食占到国有粮食库存总量的80%左右,粮食库存监管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特别是近年来粮食价格波动大,个别企业存在“转圈粮”、挤占挪用收购资金、粮食销售后不及时减账、违规销售粮食等现象。这些都是当前粮食库存监管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健全监管制度、完善监管办法、充实监管力量、加大监管力度。

  (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给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健全体制机制提出新要求

  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粮食资源基础性作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在改革和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当前比较突出的,一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历史包袱还未完全解决,经营性亏损挂账负担沉重,产权制度改革滞后,企业改革和发展缺少必要后续政策支持。二是在粮食收购中,托市主体收购已经成为主要形式,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和多元主体的积极性没有很好发挥,市场形成粮食价格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粮食市场主体发育不够,有带动力、辐射力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不多,大多数企业规模小,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四是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分布不平衡,一些地方严重不足,部分基层粮库长期超负荷运转,缺乏资金维修改造,粮食市场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五是粮食流通和加工企业技术含量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质量标准基础薄弱,不适应建设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需要。解决好这些问题,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健全体制机制,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加快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

  三、突出工作重点,扎实做好2011年粮食流通工作

  根据中央的精神,结合粮食流通工作面临的形势,2011年粮食流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xx大、xx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和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的要求,实施好《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促进食用植物油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供给安全的意见》和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坚持服务三农,促进粮食稳产农民增收;坚持改善民生,切实保障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坚持改革创新,理顺粮食流通体制机制;坚持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重点任务是:抓好收购促增收,充实储备强基础,清仓查库摸家底,加强调控稳市场,深化改革促发展。具体要做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抓好收购,充实储备,增强粮食宏观调控物质基础

  一是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切实抓好粮食收购工作。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抓好粮食收购,是政府掌握粮源的关键,是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村消费的重要举措,也是粮食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要认真总结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情况,进一步完善执行预案,加强政策宣传,提前做好启动预案的准备工作。要认真执行国家临时收储粮食政策,确保理解政策无偏差,执行政策不走样,落实政策不缩水。在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过程中,要发挥好地方粮食部门和粮食企业的积极作用。中储粮公司要与地方粮食部门加强

沟通协商,在收购库点的选择上要征求地方意见,在费用拨补上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地方粮食部门要主动配合,协调地方粮食企业,积极支持中储粮公司完成好政策性粮食收购任务。各级粮食部门要加强对粮食收购工作的支部和指导,督促国有粮食企业发挥主渠道作用,引导多元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鼓励企业增加粮食商业收储,加强对企业落实国家粮食收购质价政策的监督检查。各类粮食收购企业要准确把握质价政策,坚持优质优价,以质论价,不得压级压价,损害农民利益,也不得抬级抬价,损害国家利益。各类从事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的经营者,必须保持必要的库存量,承担社会责任。当前粮食收购工作任务很重,各级粮食部门要高度重视,抓好落实,让政府放心,让农民满意。

  二是充实地方粮食储备,进一步增强地方政府调控粮食市场能力。各地要按照国务院规定和有关部门下达的分省(区、市)地方粮食储备规模指导性计划,利用粮食丰收的有利时机,抓紧充实地方储备。要根据粮食应急工作需要,进一步优化地方储备粮布局和品种结构,充实成品粮油应急库存。大中城市、重点地区和薄弱地区要增加小包装成品粮油应急储备库存,确保10天以上的市场供应量。其他地区也要建立必要的地方粮食储备,增强地方政府应对市场异常波动的能力。

  三是加强中央储备粮行政管理,进一步优化中央储备粮布局和品种结构。及时下达中央储备粮年度轮换计划,跟踪检查计划执行情况,进一步完善轮换机制,推进中央储备粮轮换通过规范的批发市场进行交易,使中央储备粮轮换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需要。结合中央储备大豆和食用植物油增储等工作,继续优化产销区中央储备粮的布局和品种结构,逐步增加大米、大豆、食用植物油等品种的储备数量。加强对中央储备粮的日常监管和质量抽查,确保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轮换规范。

  (二)清仓查库,摸清家底,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可靠决策依据

  全面查清国家库存粮食的数量和质量,准确掌握粮食库存的真实情况,是国家实施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决策依据。确保粮食库存数量真实、质量良好,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进行一次清仓查库,摸清家底,既做到政府心中有数,也让群众感到放心”的指示精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的通知》要求和部际联席会议的部署,支部和抓好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

  这次清仓查库是XX年以来的又一次全国范围大规模的粮食库存大检查,既是对粮食库存家底的一次大清查,也是对粮食部门工作的一次大检验。检查的重点是,所有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含最低收购价粮、中央临时储备、临时储存进口粮和国家临时储存粮)、地方储备粮的数量、品种和质量情况,国有粮食企业储存商品粮的数量、品种、质量和粮权归属情况,企业粮食库存账实相符、账账相符以及与信贷资金对应情况,政策性粮食存储企业的补贴资金下拨使用情况,纳入粮食流通统计范围的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及转化用粮企业执行统计制度的情况,并选择部分在当地市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进行粮食库存情况的典型调查。检查的要求是,全面检查要落实“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有账必核,查必彻底”的原则,省级复查、国家有关部门抽查要采取随机抽样、突击检查等多种方式,确保库存清查扎实进行,进一步摸清粮食库存底数。

  这次清仓查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实行“在地检查”原则,各地要高度重视,各级粮食部门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情况,按照统一部署和业务分工积极开展工作,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参加清仓查库工作。要抓好清仓查库检查人员的培训,重点做好库存实物、统计、财务、质量检查方法及表格填报等方面的培训,既要培训好师资力量,又要培训好参加抽查、复查、普查和督导的工作人员,保证清仓查库工作顺利进行。

  (三)稳定粮价,保障供应,切实加强对粮食市场的调控

  一是继续做好政策性粮食竞价销售工作,掌握好调控时机和力度。根据宏观调控需要和市场价格情况,合理确定销售底价,分期分批安排最低收购价粮食和国家临时存储粮食的竞价销售。各地粮食部门和托市主体要督促有关承储企业认真履行合同,严格按规定出库,保证销售工作顺利进行。加强对政策性粮油交易过程和合同履约情况的监督检查,规范交易行为,严格交易管理,确保交易活动正常进行。对干扰客户正常交易和设置障碍影响粮食出库的承储企业,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二是加强粮食移库工作和产销衔接,充实薄弱地区粮食库存。中储粮总公司及相关分公司要认真做好最低收购价粮的出库、发运、接收、入库和监管等工作,各有关省(区、市)粮食局要积极协助,力争按时完成移库任务。为鼓励销区到东北产区采购粮食,国家继续对入关的粳稻和大米给予运费补贴,东北地区和销区省份要加强沟通,督促落实购销合同。对确需紧急调运的粮食,各地要及时上报,以便协调铁路、交通等部门统筹安排运力,保证作为重点物资运输。各地要积极探索建立多形式、深层次、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稳定销区粮源渠道。

  三是完善粮食应急预案,加强粮食应急体系建设。启动过预案的地区,要按要求抓紧做好仓储设施、应急加工和供应网点的维修工作,恢复应对粮食应急状态的能力,并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预案和相关实施细则。没有启动预案的地区,要学习借鉴启动预案地区的经验,完善本地区预案,切实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增强应急保障能力。

  四是进一步做好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加强粮食市场监测预警分析。督促各类粮食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支部开展巡查和培训,提高统计质量。认真支部社会粮食、食用植物油和油料供需平衡调查,做好粮油加工业统计工作,掌握粮油供需和加工业发展状况。进一步健全粮食市场监测体系,扩大监测范围,密切关注国内外粮油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加强信息监测和统计调查分析,及时提出粮食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建议。进一步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公布粮食政策信息和供求、价格信息,加强新闻宣传,正确引导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

  五是牢固树立“以兵为本”服务宗旨,加强全天候军粮供应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加强粮源筹集能力、成品粮油储备能力、应急加工能力、应急运输能力和军粮供应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突出抓好军供企业改革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进一步优化军供网点布局,加强规范化管理,提升服务功能。

  (四)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加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建设

  一是深化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做大做强粮食购销主渠道。完善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政策措施,继续解决企业“三老”中的遗留问题,加大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以骨干粮库为主体,实行兼并重组,组建公司制、股份制粮食购销企业,完善粮食购销网络,进一步优化布局和结构。加强对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管理的指导,切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夯实主渠道基础。严格规范国有粮食企业产权改革行为,落实对外资兼并重组国有粮食企业的安全性审查和监督。

  二是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积极争取财税、金融等部门的支持,择优扶持若干个有竞争力、带动力、效益好的大型骨干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物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收购、兼并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推动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发展粮食科研、生产

、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发展精深加工,培育知名品牌,增强企业竞争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促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增加就业岗位中的带动作用。

  三是加强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结合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积极发挥行业管理职能,切实推进粮食仓储、物流、烘干设施、油料及食用油库等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项目需求、方案论证和申报审核等前期工作,加强在建项目管理和监督检查,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重点建设东北地区的哈尔滨、建三江、长春、大连等玉米和稻谷物流节点;黄淮海地区的郑州、诸城、邢台、宿迁等小麦物流节点;长江流域的南京、武汉、长沙、九江、成都等稻谷物流节点;加强和巩固在建的物流节点。认真研究编制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食用油加工业发展规划,加强对粮油加工业的政策指导和协调服务,积极引导粮油加工企业整合资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支部实施一批国家科技和产业化项目,积极推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在粮食流通领域的应用,启动国家级粮食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组建工作,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粮食行业科技进步和跨越式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四是继续推进粮食市场体系建设,提高粮食流通效率。继续支部实施全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xxx”规划,抓紧建设北京、上海、云南、广西、新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加快完善全国统一的粮食竞价交易系统,扩大交易市场联网范围,健全市场交易规则和监督机制,提高交易效率。加强农村粮食流通体系建设,基层粮食部门要合理规划布局,选择一部分信誉良好、服务周到、管理规范的基层粮食企业,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指导企业盘活资产,发展乡村粮油超市、连锁店、配送中心等新型粮食流通业态,巩固和发展农村粮食流通网络。鼓励和支持多元粮食市场主体发展,大力培育农村粮食经纪人和粮食经济合作支部,搞活粮食购销和经营。

  五是继续推进农村粮食产后安全保障工程和“放心粮油”工程,促进科学健康消费。扩大农村粮食产后安全保障工程试点范围,推广安全储粮技术。各试点省份要加强支部管理、指导和协调,做好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和支部实施工作,确保试点专项按期完成并取得实效。有条件的地方,要争取财政支持,广泛筹集资金,推广农户安全储粮。深入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作,加强放心粮油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推广节粮先进技术,倡导科学消费理念,减少粮食损失浪费。

  (五)完善制度,加强监督,进一步推进粮食依法行政

  一是继续贯彻执行两部条例,健全粮食法制体系。认真执行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加快健全粮油仓库管理、粮食仓储设施管理、粮食质量监管等配套制度,提升企业粮油储藏技术应用水平,规范国有粮食仓储设施管理。建立健全各级粮食质量监测体系,完善粮油质量标准体系,开发和推广粮食卫生快速检验技术,提升粮食质量卫生检验能力。落实粮食收购、储存、销售出库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认真总结两部条例实施经验,加强《粮食法》的研究工作。

  二是依法加强对粮食市场和政策性粮食购销情况的监督检查。各地要健全粮食监督检查行政执法体系,不断提高监管执法队伍素质。依法加强粮食市场监管,认真支部开展粮食收购政策落实情况、国家临时存储粮食销售出库和跨省移库情况、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执行情况等专项检查,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成品粮油市场检查。继续加大对涉粮案件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完善案件查处工作机制,提高粮食行政执法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依法加强对全社会粮食市场主体的监管,继续做好粮食收购资格审核和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审核工作。依法开展粮食收购资格审核,加强对取得收购资格企业的指导、监管和服务,寓监管于服务之中,提高监管服务水平。严格按程序开展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工作,加强对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企业的监督检查,为中央储备粮的储存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四是切实加强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继续狠抓安全生产。全面开展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活动,进一步提升粮食仓储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指导和检查,重点防范粉尘爆炸、火灾、粮食烘干和浅圆仓、立筒仓作业中的安全生产事故,加强对储粮化学药剂和大型设备的管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安全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六)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进一步抓好党的建设、廉政建设和粮食行政管理体系建设

  一是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级粮食部门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不断强化党员教育,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果转化为谋划粮食流通科学发展的思路、促进粮食流通科学发展的措施、领导粮食流通科学发展的能力,切实做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二是切实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廉政建设的部署,根据粮食行业特点和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坚持标本兼治,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落实。对这项工作,我们还将专门召开纪检工作会议进行部署。

  三是加强粮食行政管理体系建设。按照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要求,切实落实和健全粮食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统计调查职责,保障粮食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需要。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加强干部职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建设高素质粮食行业干部职工队伍。

  同志们,2011年国际国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粮食流通工作任务艰巨繁重。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xx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各项方针政策,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扎实工作,奋力开拓粮食流通工作新局面,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本文标题:经济工作会议报告-在xx区2004年上半年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4572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