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现代农业新技术-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创新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4-25 所属栏目:磷钾肥

一 : 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创新的思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强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强调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

现代农业是具有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生产工具,先进科学管理和经营体系,资源高效利用,高经济效益,与环境和谐并可持续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商品型农业产业。我国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这仅依靠单一技术的突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整合科技资源,选择对农业发展关联度大和带动性强的多项农业技术进行联合攻关。为此,要加强农业技术研发与集成,重点支持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领域科技创新,并把这些技术集成组装运用于现代农业建设之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现代农业新技术 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创新的思考

1 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内涵的理解

我国目前所强调的自主创新有三种实现形式,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人们对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内涵已有明确的认识,但对集成创新认识不一致。因为技术是创新的核心,所以多数人从技术集成的狭义角度来理解,认为集成创新是指通过对各种现有相关技术的有效集成,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新兴产业。但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产业关联度日益提高,技术的相互依存度日益增强,必须通过整合相关配套技术、建立相应的管理模式,才能最终形成生产力和竞争力。在这种背景下,集成创新更具有持续的优势。

由此,应从广义层面来理解,所谓集成创新是指以系统思想方法利用各种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与工具等创造性地将不同创新主体的知识、技术、市场、管理、文化以及制度等各种创新要素、创新内容进行综合选择和优化集成,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方式结合在一起,为实现创新目的而形成功能倍增性和适应进化性的有机整体的实践过程。

现代农业新技术 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创新的思考

事实上,我国目前大力推行的“产、学、研结合”以及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国家创新系统等都是宏观层面广义集成创新的具体实践。此外,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也为这种广义上的集成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因此,在推进自主创新的过程中,有必要使眼界再开阔一些,加深对广义集成创新的理解和认识。

集成的实质是要素整合和优化配置的过程,因此,农业技术集成的内涵也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将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即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横向整合过程;二是指将技术研发、示范推广、生产实践各环节有机链接起来,实现物质、信息、人才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反馈调节,即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应用的纵向整合过程。

现代农业新技术 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创新的思考

2 农业技术集成模式的分析

集成创新具有创造性、融合性、系统性强的特点,能够促进各个创新主体有效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并促进创新行为主体与创新环境的融合,进而产生集成放大效应。从这个角度出发, 农业科技集成是以节本降耗、优质高效为设计理念,有目的地选取相关技术、信息、资源、人才,通过优化配置进行资源整合和技术整合的动态过程,最终实现放大的集成效应。

如果对集成创新持广义的理解,那么集成创新就不单单是技术方面的集成,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技术创新范畴,必然会出现多种形式的集成创新模式。

2.1 战略目标集成模式 农业新产品开发战略是企业在一定的内外环境条件下,对农业新产品开发的指导思想、目标、方式及途径的总体谋划。集成在产品开发战略层面上主要解决一个选择问题,在一个共同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进行战略的组合和协调,为成功的产品开发提供有效的战略保障。面向农业新产品开发的集成创新体系中的战略集成包含企业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集成、技术创新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的集成、市场需求与技术方向的集成、对世界领先水平产品的战略性技术的集成。具体来说,就是要确保技术创新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的集成,即项目的选择要体现战略方向;项目本身与总体战略结合紧密,即要把握技术方向与市场需求的一致性;整合先进技术,把握关键性、核心技术,在组合中应突出战略的重点;对相关研发项目费用的分配反映各项目在战略上优先权顺序。

现代农业新技术 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创新的思考

2.2 产业技术集成模式 通过集成、推广、应用良种

良法,推行标准化、机械化生产技术、信息技术,从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转移到集约、高效和安全的生产经营方式,形成合理的农业结构,形成种、养、加,粮、经、牧、渔等农业产业的合理比例,并加强重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促进各种相关技术的有机融合,实现产业技术集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我国现阶段推进集成创新所采取的主要模式包括:一是种植、养殖技术等安全生产技术的综合集成,如各种粮油作物、园艺作物优良品种的选用及配套的规模化、设施化生产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科学施肥技术、旱作农业技术、生物农药技术等;各种优良畜禽品种选用、集约化健康养殖技术,饲料加工配置技术,畜禽病害防治技术等,从而实现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安全化生产。二是农产品加工业技术集成,如农产品储藏保鲜及商品化包装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等,从而构筑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链。三是生态农业技术集成,如“鸭稻共作”、“桑基(蔗基、果基、花基)鱼塘”“猪(禽)—沼—果—鱼”等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立体农业技术的集成。四是农业生产废弃物、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集成,如沼气发酵及综合利用技术、有机肥生产及无害化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等。

现代农业新技术 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创新的思考

2.3 企业资源优化集成模式 除了企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目的的技术集成创新之外,还包括与其配套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等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企业综合创新体系。具体为三种形式:一是基于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发挥综合技术优势,把企业的各种技术及技术创新项目有机整合,从整体上优化技术资源并产生现代农业技术集成创新优势;二是基于管理职能的集成创新,将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的管理职能集成起来,尤其是将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经营战略有机集成,提高管理效能;三是基于流程再造的企业整体集成创新,将企业的流程再造与企业资源计划结合使用,实现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有效组织管理的协同关联,从整体上对企业的现代农业技术要素或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充分挖掘企业集成创新的整体潜能。

现代农业新技术 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创新的思考

2.4 企业协同网络集成模式 企业之间组建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协同价值链网络,开展企业之间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充分发挥各个节点企业的核心专长与能力,使单个企业将自身的竞争优势构建在他人竞争优势综合集成的基础之上,实现不同企业之间资源与能力的互补。企业与供应商、用户、其他同类型企业甚至竞争对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及以优势

互补和协同创新为目的的战略联盟,积极构筑农业企业集群,发挥集聚效应。

2.5 区域组织宏观集成模式 通过政府推动建立集成创新的网络组织,促进各种组织之间 (包括供应商、客户、竞争者、大学、研究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 相互配合以及各种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包括科学技术环境、市场环境、产业环境、制度环

境、政府行为等)的有效耦合,实现集成要素、集成对象、集成平台(创新载体)、集成支撑现代农业技术的目标。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之间进行产、学、研密切合作,实现知识、技术、生产、市场等环节的有效集成。同一区域内不同创新执行主体之间通过多种方式的分工与协作,促进知识、技术、资源、信息的融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减少内耗,提高现代农业技术集成创新效率。

现代农业新技术 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创新的思考

2.6 科学管理集成模式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农业新产品开发作为一项重要的企业技术经济活动,正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新时代农业新产品研发的需求对管理科学基础研究的挑战是全面的、深刻的,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越来越不符合产品开发的要求,高效的产品开发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管理的集成。管理集成是指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面创新管理的系统集成,以加快农业新产品开发、提高用户满意度为目标,以集成思想为指导,对产业开发中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及管理过程进行整合,从而产生的一种系统的、综合的、复合型的科学管理集成模式和方法的行为及过程的总称。它是将各种单一、分散的管理方式集成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管理集成具体包括管理思想集成、管理方法集成、管理功能集成和管理过程集成。面向农业新产品开发的集成创新能够更有效地缩短产品开发时间、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集成创新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动态过程,各个集成创新模式虽要求有相应配套条件,但也不是一成不变。为了提高技术集成创新效率,需要根据创新主体所处层级、创新要素及其结合方式、创新环境状况等选择最适宜的现代农业技术集成创新模式。

现代农业新技术 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创新的思考

3 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管理创新的建议集成创新将单项技术和引进技术集成为产业化技术群而直接应用于农业和相关产业,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着天堑变通途的作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将集成创新与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列,在国家科技计划中列为重要支持对象,显示了集成创新的战略性地位。在当前农业科技供求不对称的背景下,应当更加注意农业技术集成与管理创新,注重以产品或产业为中心,实现各种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才能确保满足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技需求。

3.1 推进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科技集成的创新体制 农业科研院所、高校是我国农业科技研发和创新的主要力量,随着国家“产、学、研一体化”科技方针的深入实施,许多农业科研院所、高校依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进行产业化开发,综合集成新品种、安全生产、农产品加工等先进适用技术,通过产业化链条在农村推广。要强化市场观念和创新精神,彻底打破农业科研机构“条块分割”的现状,通过优化结构,解除农业科技集成的体制束缚。要根据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的整体目标,建立健全“国家—区域”两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打破各据一方、各搞一套的局面,以共建共享为核心,按照市场规律,强化资源优化配置,逐步建立适应我国农业发展和国际竞争需要的新的国家农业科技集成创新体制。

现代农业新技术 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创新的思考

3.2 明确创新主体定位,构筑集成创新的良好环境不同的集成创新模式对创新主体有不同要求。对企业而言,关键是如何实现企业内外部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应注重内部创新要素集成及外部集成网络建设,迅速汇聚各种创新资源并实现优化配置,使企业核心能力得到提升。对产业或区域而言,关键是如何构筑更好的集成创新环境和更多的集成创新平台,打破组织间的沟通障碍,促进知识、资源、信息、市场的融通。在国家层面,关键是如何调动各创新行为主体的积极性,通过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环境建设,不断强化创新行为主体的分工与有效合作。

在推进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管理创新的过程中,政府是主导,企业是主体;政府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同时,要更多地扮演整个集成创新系统中环境建设者的角色,以更好地促进各创新行为主体之间及各行为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融合。要提高政府部门运用集成创新思维和集成创新能力,引导和创新市场组织,推进农业与其他行业的联结和融合,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和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2012 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明确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因此,各级政府要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科技企业,并促进农业科技企业内部有良好的运作机制,外部有良好的发展环境;要组织协调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体制和运行机制。

现代农业新技术 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创新的思考

3.3 调整农业科研目标,促进技术集成的创新与应用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研机构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技术引进,都主要局限于单项技术。在农业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单项技术的引进和创新往往能够带来明显的生产力飞跃。但从科技和经济结合的内在要求来看,单项技术的研发,往往因为缺乏明确的市场导向,缺乏和其他相关技术的衔接,很难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者是新型产业链。实际上,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创新过程,而且是一个组织创新过程。为此,要及时调整农业研究重心,以构建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一体化的农业科技产业链为目标,使各涉农科研机构形成紧密的技术联盟,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科技资源共享,由单项技术研发转向集成创新。在创新模式的选择上,要确立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相结合的农业科技集成创新模式。

3.4 培养农业科技集成人才,建立集成创新的激励机制 农业科技集成既涉及农业各个专业学科领域,又涉及农业与其他相关产业(如制造业、加工业等)的交叉研究,复合型、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要强化农业科技集成,就必须建立适应农业科技集成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在人才的培养上,首先要建立起能够为我国农业科技不断输送高层次研究人才的重要基地。以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科技企业家为核心骨干,大胆地把年轻的优秀人才推向重要的科研、开发、推广工作和领导岗位。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大批扎根于农业第一线的专门实用人才和乡土人才。全面打造一个以农业科研及管理人才为骨干,以实用人才、乡土人为主体的农业、农村人才梯队,源源不断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其次,在人才的管理上,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建立健全适应市场化要求的人才激励机制,使人才得到相应集成创新的经费保障,并为人才的高效配置和自由流动创造条件。此外,还要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增强农户、涉农企业家及相关部门人员在农业创新过程中的开放意识、系统意识,促进其集成创新意识和集成创新组织能力的形成。

现代农业新技术 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创新的思考

3.5 完善农业经营制度,推进农业适度的规模经营农业生产规模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和集成模式创新的成本和效益,只有实行适度的规模经营,才能避免小规模经营对现代农业技术成果需求的制约。具体可以采取的形式:一是稳定土地承包权,活化土地使用权、流转权,促进土地集中使用,减少地块分割;二是积极发展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培育土地要素市场等,逐步发展多种层次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民实现优化组合,进而克服土地规模过小对农业技术成果应用的制约;三是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建立蔬菜、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禽养殖的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统一种养品种、生产管理、采购销售以及技术信息,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四是加大对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农业保险的政策性扶持力度,扩大保险覆盖面,增强企业和农户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www.61k.com。

二 : 现代农业新技术答案

现代农业新技术答案

作业一

1、随着人的总称社会形态的不断成长,人口持续增加和对农产物的要求不断提高,全球性的资源和生活习性环境问题一天一天地走向紧张,如何协调人的总称社会形态经济成长与生活习性保护的抵牾,已经慢慢成为可持续成长的核心问题,作为直接以有生命的物质和富源环境进行再生产的农业,其可持续成长的问题更加剧要。只有在扩大承载面积,减轻单元面积承载的压力,才有可能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对农产物不断增加的需求。总之,通过有效的手眼和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从而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收益水准,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

2、现代农业新技术可分三大类:

一是探索研究型技术:主要是生物技术。

二是应用性实用性技术:是最近制订颁布的技术标准、技术规程。

三是组装型技术:主要指适应农业发展方式需要所采用的技术集成,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中所采用的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技术,立体种养技术;发展节本高效农业采用的省工免耕技术等。

3、(一)取得新成就 1.粮食增产 粮食播种面积在2004年达到10381万公顷,粮食总产量超过年初确定的4550亿千克的预期目标,达到了4695亿千克,比2003年增长了9%左右。 2.农民增收 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6元,超过了年初预定的5%的增长目标,实际增长幅度达到6.8%,是1997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 3.深化改革 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 农村税费体制改革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4.转移农民 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大约有5亿多,目前仍有约1亿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 5.扶贫开发 扶贫开发取得明显进展,贫困人口数量的减少和幅度的下降均为近5年之最。 6.公共事业 农村公共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二)面临新矛盾 1.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我国水土资源相当紧缺,土壤、河流等环境污染、水土流失、草地退化、土壤沙化等生态破坏的现状都比较严峻。 2.城乡差别依然明显 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别,使我国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社会”的格局。 3.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仍然是小规模家庭经营为主,产业化程度低。 4.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全国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少,灌溉设施的老化失修;土地被重金属污染;农业机械化发展滞后于农业专业化生产需要,农业良种繁育体系、病虫害防治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一些基础性技术保障体系还比较滞后。 5.农业科技支撑不足 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科技贡献率只有40%-45%,而发达国家在70%左右。我国农业科研、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推广等都有待于进一步充实、调整以实现新的发展。 6.金融体制亟待调整 各大商业银行基本不面向农村地区,只有农村信用社在独立支撑农村金融体系,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经营的融资需要。

1

4、转基因农作物自1996年大规模商业化种植以来,在国际争论的环境中迅猛发展,成为近代历史上应用最快的作物新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2007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170万公顷发展到1.143亿公顷,增长了67倍,种植的国家达23个,还有29个国家批准转基因作物作为食品或饲料进口,种植的农户首次超过5000万,90%的受益者是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农民。中国是全球农业生物科技应用的主要国家之一。据估计,1996年~2006年,中国已从种植转基因棉花中获益58亿美元,其中仅2006年的收益就达8.17亿美元。

目前,国内对转基因农作物技术的研究正蓬勃开展,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管理同时也在不断规范。转基因作物从研制到大面积推广应用20年来,并未发生一例环境和食品安全性事故。为确保环境安全与人类健康,我国政府已经建立了科学、严格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与管理体系。经政府批准进口或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品种及其产品都通过了严格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性评价。全国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前景非常好,我国应抓住历史机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推动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 5、作物种质资源,又称作物遗传资源或作物基因资源。种质系指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往往存在于特定的品种中,故在中国又习称作物品种资源。古老的地方品种、新培育的推广品种、重要的育种品系和遗传材料以及野生近缘植物,都属于作物种质资源。

工作重点是:保存、研究、创新、利用。

6、小麦品质广义地讲是指小麦子粒对某种特定用途的适合性,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义性的综合概念。 小麦品质包括农艺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卫生品质和商品品质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终还是立足于商品品质。 农艺品质:也称外观品质或形态品质。包括子粒形态、整齐度、饱满度、粒色和胚乳质地等。

7、1、栽培措施与小麦千粒重和容重2.土壤施氮中不同施氮量对小麦子粒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土壤施氮中不同施氮量对小麦子粒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3、不同施氮量对面筋含量吸水率和沉降值的影响吸水率和沉降值的影响

4、施氮量对面团形成时间施氮量对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面包体积和评分的影响5、不同施氮时期和施氮比例对品质的影响6、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施用氮肥对小麦品质的影响7、叶面喷氮对小麦品质的影响8、不同灌水处理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8、肥料运筹的原则是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基施与追施结合,底肥充足促早发,氮肥后移保品质。具体操作为尽量施足有机肥,氮磷钾协调,施用比例为

1:0.5~0.6:0.4~0.5。高产麦田推荐施肥量为每666.7平方米施纯氮14~18千克,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分别为8~9千克和7~8千克。磷钾肥全部底施,氮肥底施和追施比例为5:5或4:6。氮肥是对小麦品质影响最大的因素,合理施用氮肥可以有效的改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对于优质强筋和优质中筋小麦,以保证产量,增加蛋白质和面筋含量,改善加工品质为主攻方向的施氮技术,应在适宜群体的条件下,适当提高氮肥的投入水平,合理增加中后期肥料投入比例。一般450~

2

500千克/666.7平方米产量水平下,施纯氮14~18千克/666.7平方米,底肥和追肥比例控制在5:5,追肥时期适当后移,追肥分2次使用,第一次追肥在倒2叶至旗叶露尖(雌雄蕊分化~药隔期)前后,施用量占一生总施氮量的40%~45%。第二次追肥在开花期,施用量占一生总施氮时的5%~10%。在基础肥力较高、总施氮量14~16千克/666.7平方米条件下,底肥和追肥比例以4:6为宜。第一次追拔节肥在倒2叶至旗叶露尖前后,施用量占全生育期总施氮量的50%~55%,第二次开花肥,施用量占全生育期总施氮时的5%~10%。灌浆期可适当进行叶面喷氮,用2%的尿素溶液均匀喷洒,注意在晴天下午4点以后喷洒为宜,以免酌伤叶片。 在土壤肥力较差,返青期群体较小的情况下,春季第一次肥水时期可掌握在春生2叶露尖时(二棱初期),追肥量控制在春季计划总施肥量的35%左右,其余肥料在拔节后期(旗叶露尖)施用。灌浆期适当进行叶面喷氮。 对于优质强筋和优质中筋小麦,首先要保证较高产量,同时要注意节本成本,并实现品质的保优和提高。根据土壤墒情和冬前降水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灌冻水。需要冬灌的要适时灌水,一般应掌握在昼消夜冻时,即平均温度在0~3℃时为宜。应适当控制后期灌水,春季可因地制宜灌水2~3次,灌浆后期严格控水,以防品质下降。同时可以节约灌水成本。 对于部分密度大,长势旺的麦田,或植株较高的品种,除肥水调控外,还可进行化学调控,在起身期适当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控制植株旺长,缩短基部节间,降低株高,防止倒伏。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20%的壮丰安乳油450~600毫升/公顷(30~40毫升/666.7平方米),对水进行叶面喷洒。

9、优质弱筋专用小麦保优调控的主要目标是在保证较高产量的前提下,品质达到优质弱筋小麦的国家指标。重点是要把小麦的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面团的稳定时间等主要品质指标降下来,同时把子粒产量搞上去。生产管理上采取合理控制群体结构,即每666.7平方米基本苗14~16万,冬前最高总茎数控制在预期穗数的2~2.5倍,分蘖成穗率达到45%~50%,根据所用品种特性制定预期成穗数。肥料运筹的原则是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基施与追施结合,前期足肥促早发,后期控氮保品质。具体操作为施足有机肥,氮磷钾协调,控氮巧施,即确保一定的产量目标,严格控制氮肥的总施用量和施用时期。推荐施肥量为每666.7平方米施纯氮12~14千克,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各5~6千克,即N:P2O5:K2O=1:0.4~0.5:0.4~0.5。磷钾肥全部底施,氮肥底施和追施的比例为7:3,追肥在拔节前期施用,生长后期不再追肥。注意灌浆期不要进行叶面喷氮。 作业二

1、现代农业是指向农业大量输入机械、化肥、燃料、电力等各种形式的工业辅助能,用现代科技武装,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生产效率达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

有机农业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2、农民观念问题 当发展绿色蔬菜食品要求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提高产品质量时,大多数农民放弃了绿色蔬菜食品。近几年大量使用生长调节剂,形成了蔬菜安

3

全的另一隐患。因此,提高农民对发展绿色蔬菜生产的认识,让农民自觉按绿色蔬菜生产技术规程来进行生产,是我国绿色蔬菜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 发展绿色蔬菜生产要求禁用或限用农药,化肥等化学合成物,那么就要求有其他较好的配套技术来指导生产,现在绿色蔬菜生产过程中的土壤肥力问题,病虫害防治问题,环境污染控制问题等还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监督,检测问题 目前,我国绿色蔬菜生产处于起步阶段,生产者热衷于申报绿色食品标志,管理部门忙于前期考察与审批工作,相对而言,对生产过程及后期跟踪监督工作不力,从而出现了一些假冒伪劣绿色蔬菜产品, 真正消费者手中的绿色蔬菜产品少之又少市场问题 绿色蔬菜食品由于其本身存在的优势,同时绿色蔬菜食品投人的时间和劳动力较多,限制农药化肥使用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产量,因此,绿色蔬菜产品需要有一定的价格优势来支持,应该相对于普通产品有较高的价位社会交易成本高。流通问题由于存在的多重中介主体,中间环节复杂众多,经过反复的倒运,致使流通过程不良成本。很高,市场运行过程中承负着很高的交易费用和社会交易成本。

3、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使用基质,不用传统的营养液灌溉植物根系而使用有机固态肥并直接用清水灌溉作物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用这种方式生产的蔬菜,用药、用肥少,洁净卫生,是真正的“绿色食品蔬菜”。 配套设施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系统必须在保护地中应用,另外,必须有充足的水源。如果用旧温室改造,则必须将温室彻底清理干净,同时用臭氧或紫外线充分消毒。

4、一、瞄准市场需求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经从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农业种植结构要依靠市场需求来调节。所以,首先要注意本地和外销城市的市场动态,根据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来及时调节自己的种植结构。 (一)掌握蔬菜生产的基本要素 1.外形美观、颜色绚丽,能够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2.具有独特风味,生吃或熟食的口感要好。3.营养价值要高,内含某些有助于人体健康的成分。

5、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1、发展迅猛,产销量大幅增加。2、生产和消费的区域布局不均衡。3规模化、专业化、企业化生产开始形成。

发展趋势:从国际市场看。经过多年发育?国际市场已发展成为一个以高收入发达国家消费为主的较成熟的消费区域性市场?即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市场?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市场和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市场。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花卉消费呈不断增长势头?其中增长潜力最大的是以日本、中国香港地区为主的亚洲市场?而欧美市场增幅则相对较小。由于欧美市场消费水平较高?其增长绝对值也较为可观?但欧美市场目前己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供求关系。以日本、中国香港地区为主的亚洲市场?因生产成本过高。生产可能继续缩小?但消费将保持较高水平并有进一步增长?供不应求的局面将会长期维持。即这些国家及地区需要进口来满足消费。尤其日本?近几年成为国际花卉贸易中进口额增长最快的国家。而中国具有运输距离近的优势。因此日本等亚洲花卉市场是中国花卉出口贸易的巨大需求从国内市场看?对花卉产品的需求迅速增长。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花卉的消费也会增加

4

6、现代花卉生产的基本条件准备

(1) 温室与塑料大棚(2) 灌溉系统3)供暖系统(4)遮阳、降温与通风(5)补光系统

(6)其他辅助设施-支撑网、CO2施肥、防虫网、温度监测(7)种植畦、种植槽

和养植床

花卉生产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花卉肥料与施肥

A. 有机肥料――无论是动物性肥料还是植物性肥料,都必须经过发酵和灭菌才能使用。

B.化学肥料――在花卉栽培中,为使作物营养平衡,提倡配比施肥,即,按照作物所需要的氮磷钾比例,将几种化肥配合起来使用。

(2)合理控制栽植密度,才能获得最佳产出――衡量栽植密度通常用“叶面积指数”。 叶面积指数=叶面积/土地面积 ,对于一般园艺作物,应将叶面积指数控制在3-8之间。

(3)在温带或寒冷地区,冬季温室内进行无土栽培花卉生产时,由于温室经常密封,这时就需要人为补充CO2。但需要注意,CO2浓度过高时,会严重抑制光合

作用的正常进行,并对植株造成伤害。

7、

农田杂草治理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遵循“安全、高效、经济”的原则,以优化作物生态环境为中心,实行合理轮作,优化水肥,培育壮苗,以苗压草和因地制宜,适时除草的综合技术,并结合化学除草,把杂草为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1)农业防除:农业防除措施包括轮作,选种施用腐熟有机肥料,作物覆盖,清除田边、沟边、路边杂草,合理密植,淹水灭草等(2)机械防除:机械防除农田杂草是田间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3)生物除草:利用动物、昆虫、真菌、细菌、病毒等防除农田杂草,既可减少除草剂对环境的污染,又有利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近年来已日益引起各国的重视(4))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是防止国内外危险性杂草传播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农产品检疫防治危险性杂草的地区性传播(5))化学除草

8、1、坚持先试验后推广应用的原则2、严格掌握除草剂使用方法(1)合理选用除(2)称准剂量,配准浓度(3)握好施药时期(4)注意施药质量3、抓好施药后避害措施的落实

9、

作业三

5

三 : 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70

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技术创新;技术需求

一、引言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是整个中国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创新的路径是由中国现代化的特点和进程决定的。因此,要分析近代以来的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或农业现代化,首先要从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开始。

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它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以及价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西欧早期的现代化开始于16世纪市场和商业的发展,经过政治和制度变革,导致18世纪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以及随后的历次科技革命成为现代化的强大原动力,推动着现代化向纵深发展。这是对内生型现代化进程的一般描述。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应激型的,无论是现代政治制度,还是现代科技,都不是从本土产生,而是从外国引进的。不过,应激型现代化的实质,同样是“社会内部的传统性在功能上对现代化的要求不断适应的过程。而且,中国的商业和市场在16世纪就已出现现代化的征兆。例如徽商、晋商、陕商等大商帮,就已属自由商人,类似于马克思所说的"特殊的商人阶级"或希克斯所说的"专业商人"。不过,这些经济上的变化不但没有引起政治制度上的变革,反受传统政治制度的压制而不能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革命也无从谈起。中国政治制度上的变革,是从19世纪中期以后,受外界压力开始的。从科举制的废除到辛亥革命,中国的政治制度从形式上来说已经出现现代化的端倪了。但是这种没有相应的经济制度安排的现代化只是一座海市蜃楼,中国受列强奴役的地位没有改变,中国绝大多数人民的贫困状况没有改变。尽管如此,变化总是开始了,而一旦开始,就不可逆转。

二、现代化与现代农业技术需求的形成

技术创新由社会需求引发,但也可能相反,创新引发需求。近代以来中国的农业技术创新,兼有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和拉动。因社会需求而引发创新,我们称之为“需求填充效应”,它主要发生在城市,其创新主要表现在现代农业科研教育机构的出现;因创新而产生需求,我们称之为“需求诱导效应”,它主要发生在乡村,这种需求是通过农业新技术的各种示范推广活动引发的。

现代工商业的兴起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由市场决定,通过工商企业家或工商团体的言行反映出来。这种需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增加农产品产量的新技术的需求;二是对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新技术的需求。

1、对增加农产品产量新技术的需求。现代工商业的兴起使非农人口增加,导致市场对农产品产量的需求增加。现将农产品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来分别探讨。 首先分析粮食需求的增加对新技术的需求。中国传统农业发展到近代,出现区域专业分工后,在经济作物区域已经出现了粮食短缺。随着城市及现代工商业的兴起,粮食短缺现象更加普遍。侍郎张弼士“奏陈振兴商务条议”就已经注意到这一现象。张氏认为粮食短缺问题产生的原因,不是由于农田面积减少,也不是由于

耕田的人减少。水旱灾害等是造成粮食减产的原因,但只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事非农行业的人数增多,引起市场对粮食需求的增加,粮食价格上涨。从现代的观点来看,非农行业人数增多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而且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城市规模的扩大,农田面积会有减少的趋势,从事农业的人口也有减少的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下,如何解决粮食问题,是近代中国面临的课题。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人口增加也会引起对粮食需求的增加。但是这种需求主要是非市场性的,通过增加农田面积,充分发掘传统农业技术潜力可以解决。即便是到了近代,传统的增产手段用尽,不能增加粮食产量,农民也可以通过节衣缩食,降低生活水平来克服粮食不足的问题,只要能生存下去,不至于发生社会危机,当代中国的农民仍然如此。但是城市市民就不同了。城市的政府官员、工商界人士决不会像农民那样忍受贫困,他们要维护自己的生活水平、要发展自己的事业,对粮食问题会很快做出反应,通过报纸杂志形成社会舆论,从而影响到政府的农业政策,使改良农业、增加粮食产量提到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议事日程。

总之,现代工商业的兴起对农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提出新的要求,为了满足这种要求,工商企业往往直接参与同他们利益相关的农业技术改良。由于工商业界投资农业新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工业原料,所以其对农业科技的支持程度与市场密切相关。市场前景好的时候,支持力度大。市场前景不好的时候,就会取消支持。正因为如此,现代工商业的兴起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能引发农业技术创新,但不能长期支持农业技术创新。

三、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通常认为,传统社会的农民愚昧落后,对新技术持排斥的态度。本文认为,农民排斥新技术,并不能说明农民没有对新技术的需求,而只能说明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遇到了障碍。我把这些障碍分为习俗障碍、知识障碍、经济障碍、社会环境障碍几个方面。

1. 习俗障碍可分为生产习俗和生活习俗两方面。生产习俗是农民世代相传下来的组织生产的规矩、程序,它属于一个农村社区,而不是一家一户农民的事情。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习俗是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形成的,它是和当地的社会环境相适应的,改变生产习俗的前提是相关的社会环境必须改变,否则就会带来社会问题。例如一旦用机械代替人工后,如何安置闲余的劳动力或劳动时间。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引进现代机械未必是好事。农民经过理性的判断会拒绝新机械的使用。这其中反映出来的不是农民的愚昧,而是农民的智慧:用劳动来打发时间,总比去赌场赌博要好。提到赌博,就牵涉到生活习俗。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农村社会风气问题,在这种社会风气下,也就不能指望农民会产生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2. 知识障碍可分为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见识两个方面。如果说近代中国的农民都是文盲,那未必准确。据李伯重研究,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大众教育已经普及,并深入到农村地区,到了19世纪初期,识字率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另有学者估计19世纪初期广东农村男子识字率为40~50%。但是识字并不足以引起对新技术的需求,只有当农民掌握了一定的现代科技知识后,才具备对农业新技术产生主动需求的可能。如果根本不知道世界上存在某种新技术,就不可能产生对该项技术的需求。中国农民没有对新技术的需求,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根本不知道有新

技术的存在。所以,农民产生对新技术需求的条件之一是,有机会接受现代科技知识教育。而近代中国的大多数农民不具备这个条件。如果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教育,但是能有机会通过耳闻目睹接触到西方的农业新技术,也有产生对这种技术需求的可能。但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特点、农民的社会生活地位决定了这种机会也很少。

3. 经济障碍是影响农民技术需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即便他们知道某种先进技术,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也不会主动去采用。经济障碍主要体现在农民接受新技术的经济承受能力上。如果新技术的使用需要花费很大的成本,农民无法承担,他们就只能沿用旧技术。即使将新技术免费提供给他们,也会考虑将来的收益是否可靠,这就是所谓的“机会风险”。在不能确定采用新技术的实际效果之前,农民一般是不会采用新技术的,因为农民承担不起失败的风险。这与官员、军阀、工商企业家这些有权有钱的人不同。这些人可以引进外国机器从事农业垦殖,即便不能从农业垦殖中获利,于他们自己也无太大的损害。而农民,只有已经通过示范证明是切实可行的新技术,才敢使用。南京金陵大学农科的推广员在农业推广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是:农业推广之成绩与各地领袖或农友之切实辅助成正比例。从事推广最有效的办法是与当地领袖或农友合办“表证场”,用以证明农业新技术的有效性,当农民们亲眼目睹新技术的成就时,就会纷纷采用新技术。

4. 社会环境障碍。近代中国军阀连年混战,政权更替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使得农民没有一个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一家人朝不保夕,也就谈不上采用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了。另外,随着城乡差别的加大,农民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下,促使乡村中最有能力、有文化的人都流向城市,而本来最有可能首先采用农业新技术的就是这些人。可以说,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结果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扩大,传统乡村精英城居化,人才资金流向城市,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下降了,这也影响到新技术的需求。

四、结 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代化所引起的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来自不同的方面,这些需求对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由民族危机而引起的国家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促成了制度上的创新,使中国建立起专门的农业教育、科研机构。但是这种需求是纯理性的,建立在这种需求之上的现代农业教育、科研机构,与当时中国乡村的农业生产实际有很大的距离,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有限。现代工商业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既有理性成分,又有现实利益的成分,因此与农业生产实际联系较密切,对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也切实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其局限性在于同市场需求联系过于紧密,容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而且其对新技术的支持仅限于某个特定的领域。因此近代中国源自工商业需求的农业技术创新不能持久,也不全面。农业生产者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分两类,来自农业企业家的需求和来自普通农民的需求。由于近代中国的农业企业发展并不顺利,数量有限,其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也有限。而普通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则有待农业推广者去开发。创造各种条件激发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在农业技术创新的三元结构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不是三元结构中的某一环,而是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农业新技术供给者、需求者以及应

用新技术的农产品价值的实现者之间,应该有一种共同利益为纽带。找到并建立这种纽带是实现农业技术创新的关键。

[ 参 考 文 献 ]

[1]西里尔·E·布莱克. 比较现代化[M]. 杨豫,陈祖洲.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吴承明. 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3]金耀基. 从传统到现代[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龚胜生. 清代两湖农业地理[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 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沈祖炜. 近代中国企业:制度和发展[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7]原颂周. 我国稻麦改良的问题[J]. 农林新报,1925年11月16日。

[8]费孝通. 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9]顾贞祥. 金大农民服务社参观记[J]. 农林新报,1927年4月21日。

[10]李伯重. 江南的早期工业化[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1]唐希贤. 农友辅助推广小麦之实例[J]. 农林新报,1928年5月11日。

本文标题:现代农业新技术-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创新的思考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4400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