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吴茱萸-吴茱萸粥

发布时间:2018-04-15 所属栏目:药膳偏方

一 : 吴茱萸粥

【原料】 吴茱萸2克,粳米50克,生姜2片,葱白2茎。

【制作】 将吴茱萸研为细末,用粳米先煮粥,待米熟后下吴茱萸末及生姜、葱白,同煮为粥。

【用法】 每日2次,早晚温热服。

【疗效】 补脾暖胃,温中散寒,止痛止吐。适用于虚寒型痛经,及脘腹冷痛,呕逆吐酸。

【注意事项】 用量不宜过大,宜从小剂量开始。一切热证、实证及阴虚火旺的病人忌服。

二 : 吴茱萸

别名食茱萸吴萸、茶辣、漆辣子、优辣子、曲药子、气辣子。
汉语拼音wu zhu yu
英文名Medcinal Evodia Fruit, Fruit of Medicinal Evodia
药材基原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及毛脉吴茱萸未成熟的果实。
动植物形态1.吴茱萸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10m。树皮青灰褐色,幼枝紫褐色,有细小圆形的皮孔;幼技、叶轴及花轴均被锈色绒毛。奇数
羽状复叶对生,连叶柄长20-40cm;叶柄长4-8cm,小叶柄长2-5mm;小叶5-9,椭圆形至卵形,长5.5-15cm,宽3-7cm,先端骤狭成短尖,基部楔形至广楔形或圆形,全缘或有不明显的钝锯齿,侧脉不明显,两面均被淡黄褐色长柔毛,脉上尤多,有明显的油点,厚纸质或纸质。雌雄异株,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花轴
粗壮,密被黄褐色长柔毛,花轴基部有小叶片状的狭小对生苞片2枚;萼片5,广卵形,长约1-2mm,被短柔毛;花瓣5,白色,长圆形,长4-6mm;雄花具5雄蕊,插生在极小的花盘上,花药基着,椭圆形,花丝粗短,被毛,退化子房先端4-5裂;雌花的花瓣较雄花瓣大,退化雄蕊鳞片状,子房上位,长圆形,心皮5,花后增宽成扁圆形,有粗大的腺点,花柱粗短,柱头先端4-5钱裂。果实扁球形,成熟时裂开成5个果瓣,呈蓇葖果状,紫红色,表面有粗大油腺点,每分果有种子1个,黑色,有光泽。花期6-8月,果期9-10月。
2.石虎 本变种与正种很相似。区别点为变种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小叶3-11,叶片较狭,长圆形至狭披针形,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各小叶片相距较疏远,侧脉较明显,全缘,两面密被长柔毛,脉上最密,油腺粗大。花序轴常被淡黄色或无色的长柔毛。成熟果序不及正种密集。种子带蓝黑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3. 毛脉吴茱萸 与上种相似。小枝被黄锈色或丝光质的疏长毛。叶轴被长柔毛;小叶5-11,叶形变化较大,长圆形、披针形、卵状披针形,上表面中脉略被疏短毛,下面脉上被短柔毛,侧脉清晰,油腺点小。花期7-8月,果期9-10月。
资源分布1.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2.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 3.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及贵州。
生态环境1.生长于低海拔向阳的疏林下或林缘旷地。 2.生于山坡草丛中。 3.生于村边路旁、山坡草丛中。
药用植物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冷、干燥。以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
和腐殖质壤土栽培为宜;低洼积水地不宜栽培。
栽培技术 用种子、分株、扦插繁殖。种子繁殖:取树势健壮、结果多的植株,待果实成熟后来收,明干,切忌日晒,否则易使种子失去发芽力。春播,于3月下旬-4月上旬,用条插法,按行距15-20cm开条沟,深3-5cm,将种子均匀播入,薄覆细
土,盖草一层,浇水保湿。现因繁殖速度慢,放生产上已少用。分株繁殖:12月下旬,可在母株旁距0.6m处,将侧根的表上刨开,露出较粗的侧根,每隔7cm左右砍一伤口,再覆土,施粪肥。春季伤口处长出幼苗,待幼苗长大后,即可与母株分离。扦插繁殖:枝插法,11-12月或1-2月植株萌芽前,剪取1-2年生健壮枝条为插穗,长20-25cm,具3-4个芽,两端剪成斜面,扦插手苗床,露出地面5-10cm,覆草一层,注意浇水,遮荫。www.61k.com插后约1-2个月生根。第2年苗高30cm移栽。根插法,选树龄4
-6年,于2月上旬前后,选较粗壮的侧根,截成15-18cm的小段作插穗,按行株距15cm×15cm开穴,每穴斜插一段,覆土,浇水。育苗第二年就可移栽,定植移栽时间3-4月或11-12月,按行珠距(1.5-2)m ×(1.5-2)m开穴,穴径60cm,深45cm,施入腐熟厩肥,幼苗根部蘸黄泥浆后栽种,覆土,压实,浇水。
田间管理 每年需中耕除草,结合施追肥2-3次,早春萌芽前追施人粪尿,孕蕾前再施1次。开花后增施磷、钾肥,可防止落果,促进种子饱满成熟。整枝修剪,幼龄树离地面80cm处打顶,促使形成一定的树冠;成年树要剪除重叠枝、下垂枝、枯
枝、病虫枝、老弱枝。修剪工作可在落叶后进行。并要培土保暖防冻。移栽后幼龄树行间可套种花生、薯类、大豆或除虫菊等。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煤烟病,5-6月杀死传染病源,可喷1:1:200信的波尔多液。锈病,5月中旬发病时喷波美0.2-0.3度石流合剂或25%粉锈宁100倍液。还有树脂病等为害。虫害有褐天牛,7-10月为害,幼虫蛀人树干,蛀食木质部,可用人工捕捉。橘风蝶,3月幼虫咬食芽、嫩叶或咬成缺刻与孔洞,可喷Bt乳剂300倍液。另有蚜虫、红蜡介壳虫等为害。
采收和储藏栽后3年,早熟品种7月上旬,晚熟品种8月上旬,待果实呈茶绿色而心皮未分离时采收,在露水未干前采摘整串果穗,切勿摘断果枝,晒干,用手揉搓,使果柄脱落,扬净。如遇雨天,用微火抗干。
药用部位
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 果实类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5mm。表面暗绿黄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油点。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基部有花萼及果柄,被有黄色茸毛。质硬而脆。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以饱满、色绿、香气浓郁者为佳。
显微鉴别 果实横切面:类圆形,中央分为5室。外果皮表皮细胞1列,类圆形,排列整齐,大多含橙皮甙结晶;可见多数气孔和少数非腺毛及非腺毛脱落后的疤痕。中果皮较厚,散有纤维束和多数大型油室,直径120-180μm,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近内果皮尤密,簇晶直径12-16μm。内果皮4-5列薄壁细
胞,长方形,切向排列,较中果皮细胞小。果实每室内有1粒种子,类三角形,种皮石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壁较厚,种皮内全为胚乳组织。
粉末特征:褐色。①非腺毛1-9细胞,长62-350μm,壁疣明显,有的胞腔含棕黄色至棕红色物。②腺毛头部7-14或更多细胞,椭圆形,常含黄棕色内含物;柄1-5细胞。③草酸钙簇晶直径10-25μm,偶有方
晶。④果柄石细胞类圆形或长方形,直径35-70μm,胞腔大。⑤油室碎片有时可见,淡黄色。⑥橙皮甙结晶扇形或圆形,有放射状纹理。
中药化学成分种子含顺式-5,8-十四碳二烯酸(cis-5,8-tetradecadienic acid)。果实的挥发油中含吴茱萸烯(evodene),吴茱萸内酯醇(evodol),柠檬苦素(limonin)。果实中含吴茱萸碱(evodiamine),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吴茱萸卡品碱(evo-
carpine),羟基吴茱萸碱(hydroxyevodiamine),吴茱萸因碱
(wuchuyine),罗勒烯(ocimene),吴茱萸啶酮(evodione),吴茱
萸精(evogin),吴茱萸苦素(rutaevin),7-羧基吴茱萸碱(7-car-
boxyevodiamine),二氢吴茱萸次碱(dihydrorutaecarpine),14-甲酸吴茱萸次碱(14-formyl rutaecarpine),1-甲基-2-壬基-4(1H)-喹诺酮[1-methyl-2-nonyl-4(1H)-quinolone],N,N-二甲基-5-甲氧
基色胺(N,N-dimethyl-5-methoxytryptamine),医学全在线www.61k.com-甲基邻氨基苯甲酸胺(N-methylanthranoylamide),辛弗林(synephrine),去氢吴茱萸碱 (dehydroevodiamine),吴茱萸酰胺(evodiamide),去甲基吴茱萸酰胺[N-(2-methylaminobenzoyl)tryptamine],6a-乙酸氧基-5-表柠檬苦素(6a-acetoxy-5-epi-
limonin),6β-乙酰氧基-5-表柠檬苦素(6β-acetoxy-5-ePi-limonin),黄柏酮(obacunone),罗旦梅交酯(jangomolide),吴茱萸苦素乙酸酯(rutaevine acetate),臭辣树交酯A(graucin A),12a-羟基柠檬苦素(12a-hydroxylimonin),12a-羟基吴茱萸内酯醇
(12a-hydroxyevodol),1-甲基-2[(Z)-6-十一碳烯]-4(1H)-喹诺酮{1-methyl-2[(Z)-6-undecenyl]-4(1H)-quinolone},1-甲基-2-[(Z)-10-十五碳烯]-4(1H)-喹诺酮{1-methyl-2-[(Z)-10-pentadecenyl]-4(1H)-quinolone},1-甲基-2-[(Z)-6-十五碳烯]-4(1H)-喹诺酮{1-methyl-2-[(Z)-6-pentadecenyl]-4(1H)-quinolone},1-甲基-2-[(6Z,9Z)-6,9-十五碳二烯]-4(1H)一喹诺酮{1-methyl-2-[(6Z,9Z)-6,9-pentadecadienyl]-4(1H)-quinolone},1-甲基-2-[(4Z 7Z)-
4,7-十三碳二烯]-4(1H)-喹诺酮{1-methyl-2-[(4Z,7Z)-4,7-
tridecadienyl]-4(1H)-quinolone},吴茱萸果酰胺Ⅰ(goshuyuamide Ⅰ),吴茱萸果酰胺Ⅱ(goshuyuamide Ⅱ)。此外,果实中还含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色氨酸(tryptophan),苏氨酸(threonine),丝氨酸(serine),及胱氨酸(cystine)等十八种氨基酸。
石虎果实含吴茱萸内酯(evodin)又称柠檬苦素(limonin),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羟基吴茱萸碱,石虎甲素(Shih-Hu A),吴茱萸卡品碱,二氢吴茱萸卡品碱(dihydroevocarpine),1-甲基-2-十一烷基-4(1H)-喹诺酮[1-methyl-2-undecyl-4(1H)-quinolone)],1甲基-2-[(Z)-6-十一烯基]-4(1H)-喹诺酮{1-methyl-2-[(Z)-6-undecenyl]-4(1H)-quinolone}。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0.5g,加盐酸溶液(l→100)10ml,用力振摇数分钟,滤过。①取滤液2ml,加碘化汞钾试液1滴,振摇后,生成黄白色沉淀。(检查生物碱)②另取滤波1ml,缓缓加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2ml,置水浴上加热,两液接界处生成红褐色环状带。(检查吲哚类生物碱)商品规格分大粒统货和小粒统货。大粒统货:呈五棱扁球形,表面黑褐色,顶部五瓣多裂口,香气浓郁。小粒统货:呈圆球形,裂瓣不明显,表面绿色或灰绿色,香气较淡。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炙吴茱萸:取甘草煎汤,去渣取汤,加入净吴茱萸,浸泡至汤液吸干为度,微火焙干。(每吴茱萸100斤,用甘草6斤4两)。
剂型
中药制药工艺
药理作用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1.强心作用:。
1.1.1.制备离体蟾蜍心脏14只,6只以含吴茱萸黄汤注射液(吴茱萸100g、红参100g、生大枣50g等制成的注射针剂,规格为1g/ml,下同)的任氏液灌流,观察吴茱萸汤不同剂量对心脏的影响;另8只离体蟾蜍心,同一心脏用吴茱萸汤与异丙肾上腺素交叉给予。提示吴茱萸汤强心作用剂量小,持续时间长,无异丙肾上腺素加快心率的作用,故可能无增加心肌氧耗之弊。
1.1.2.大耳白兔3只,体重1.75±0.09kg,性别不拘。麻醉后,开胸,用蛙心夹夹住心尖部,连接机械电换能器,以二道生理仪记录心脏收缩曲线。耳缘静脉给吴茱萸汤0.3g/kg,观察30分钟,然后静脉注射2%戊巴比妥适量,待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后,再给吴茱萸汤,观察30分钟。可见吴茱萸汤显著增强在体兔心收缩力,给药后30分钟仍未恢复至药前水平。
1.2.升压作用:。
1.2.1.狗3只,麻醉后以插入式血压计显示左股动脉血压,右股静脉给吴茱萸汤0.2g/kg。给药前血压为13.29±5.71(kPa,X±SD,下同),给药后血压上升,最高峰为24.36±5.60,差值为10.79±1.24(P<0.01);最低峰为11.07±5.41,差值为2.20±0.73(P<0.05)。升压维持368±635;恢复后有轻度下降,维持565±95s。
1.2.2.大鼠9只,以水银检压法观察右股静脉给1.04g/kg吴茱萸汤注射液对血压的影响,同时以心电图机描记心率。又以3只大鼠,观察0.04mg/kg肾上腺素对血压的影响,结果吴茱萸汤有升压作用,给药前后对比差异极显著(P<0.001),又取大鼠6只,分为两组。医学全在线www.61k.com组预先给心得安1.8mg/kg,另一组预先给酚妥拉明3.0mg/kg,5分钟后再给吴茱萸汤注射液1.04g/kg。结果吴茱萸汤升高血压作用能因酚妥拉明前处理而取消;后降压作用能被心得安阻断。以上结果表明,吴茱萸汤升压作用迅速,升压伴有心率缓慢。α、β受体阻断实验表明,吴茱萸黄汤有显著的α兴奋作用和较弱的β-兴奋作用,为α、β受体混合兴奋剂。由于吴茱萸汤中含人参量较大,因此这些实验并不能完全说明吴茱萸对心血管的药理作用。
1.3.对家兔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
大白兔11只,麻醉后侧卧位固定在保温手术台上,以微循环显微镜放大80倍,冷光源下观察球结膜微循环。耳缘静脉缓缓推注生理盐水0.3ml/kg,5分钟后推注吴茱萸汤注射液0.3g/kg,观察并测取给药前后微动脉内径、毛细血管网交点数,记录微血流态,红细胞聚集情况的动态变化。给药后,微血流速度迅速增快;部分微血流态改善,粒流变成线粒流,线粒流变成线流。
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2.1.抗胃溃疡作用:。
2.1.1.对水浸应激性溃疡的影响:取雌雄小鼠50只,体重21.2±1.2g,均分为5组,禁食1夜,分别灌胃吴茱萸水煎剂、甲氰咪呱和自来水后,装入特制的应激盒内,并浸在20-23℃水中,使水位达到小鼠颈部。8小时后处死小鼠,取胃,镜检点状损害,计算出血点数作为溃疡指数。口服2g/kg的50%甲醇提取物,具有抗大鼠水浸应激生溃疡作用,抑制率达66.6%。
2.1.2.对消炎痛和乙醇引起溃疡的影响:取雌雄小鼠50只,体重23.4±1.9g,均分为5组,禁食24小时后分别灌胃吴茱萸水煎剂、呋喃唑酮和自来水。30分钟后腹腔注射消炎痛10mg/kg,l小时后再灌胃50%乙醇0.2ml/只,再过l小时处死取胃,镜检条状损害,测量其总长度(mm)为溃疡指数。吴茱萸10和20g/kg都显著抑制消炎痛加乙醇引起的溃疡形成。
2.1.3.对盐酸性胃溃疡的影响:雌雄大鼠40只,体重176±21g,均分为4组,禁食24小时后分别灌服吴茱萸内提物、甲氰咪呱和自来水,l小时后灌胃0.6N盐酸1ml/只,再过l小时处死取胃,镜检条状损害,测量其总长度(mm)为溃疡指数,结果见表8,吴茱萸5和10g/kg都显著抑制盐酸溃疡形成。
2.1.4.对结扎幽门性溃疡的影响:雌雄大鼠20只,体重145±16g,均分2组,禁食24小时后,乙醚麻醉结扎幽门并分别在十二指肠注射吴茱萸水煎剂和自来水,缝合腹壁后19小时处死取胃,镜检前胃部溃疡,分级计算指数,结果见表8D。提示吴茱萸10g/kg仅能抑制溃疡形成倾向。
2.2.对胃液分泌的影响:将体重240-300g的雄性大白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禁食24小时(自由饮水)后,给药组按10g/kg体重皮下注射吴茱萸汤注射液。共2次,其中间隔l小时。对照组同法给等积生理盐水。末次给后30分钟,将动物麻醉,结扎幽门后缝合腹壁。术后禁食禁水。5h后处死动物收集全部胃液,测其量与pH值,并测定游离酸和总酸度。结果表明吴茱萸汤可减少大鼠胃液分泌量,并可降低胃液酸度。
2.3.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2.3.1.提高胃残留率:体重18-22g健康小白鼠21只,随机分2组,按张氏等介绍的方法,以胃中酚红残留率作为排室指标,排空越快,胃中残留越少,结果表明吴茱萸汤能非常明显地提高胃残留率。
2.3.2.抑制离体胃条运动:制备离体胃条标本,台氏液保养,用离体器官测定仪记录胃条运动的曲线变化。按给药前后自身对照比较。结果当保养液中单味吴茱萸的浓度达5×l0(-3)g/ml,吴茱萸汤浓度达1×10(-2)g/ml时,对胃条的自发性活动均表现为抑制,即张力和收缩幅度均下降,用保养液洗后能恢复活动。单味党参、大枣、生姜对胃条的自发性活动影响不明显,对由氯化乙酰胆碱引起的胃条痉挛性收缩,单味吴茱萸和吴茱萸汤均有明显对抗作用,表现为张力和收缩幅度下降,频率减少。
2.3.3.对多种药物引起的离体小肠活动的影响:家兔1.5kg左右,豚鼠250g左右,按温血动物离体肠管实验法制备及实验,记录自发收缩活动,待平稳后给予拟被对抗的药物(烟碱、毒扁豆碱、乙酰胆碱、酚妥拉明、利血平、氯化钠和组胺),待记录的收缩活动稳定后,每隔3分钟给予吴茱萸煎剂1次,共3次(除了对抗乙酰胆碱和组胺是采用单一剂量外),使营养液中呈现3个中药累积浓度,每次给中药后记录3分钟肠管活动变化。表明吴茱萸随剂量增加而逐渐显示对7种药物性离体小肠活动的抑制。
2.3.4.止呕作用:健康家鸽30只,雌雄不拘,体重300-400g,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实验组分别给吴茱萸及吴茱萸汤水煎剂,对照组给自来水,均按等容积灌胃给药。给药后l小时,每鸽灌胃2%硫酸铜1ml/100g体重。记录每鸽出现第一次呕吐的时间(呕吐潜伏期)及给硫酸铜后1小时内呕吐的次数(呕吐频率)。结果吴茱萸汤能显著减少家鸽呕吐频率,并有延长形成呕吐所需时间的趋势。单味吴茱萸亦有一定止呕作用,但统计不显著。
2.3.5.止泻作用:。
2.3.5.1.对蓖麻油引起的小鼠腹泻的影响雌雄小鼠36只,体重20.7±2.6g,均分为3组,分别灌胃吴茱萸水煎剂和自来水,30分钟后灌肠蓖麻油0.15ml/只,记录腹泻次数。实验过程禁食禁水。可见吴茱萸10g和20g/kg都减少蓖麻油引起的腹泻次数,且随着剂量增大作用持续时间延长,但作用产生缓慢。
2.3.5.2.对番泻叶引起小鼠腹泻的影响雌雄小鼠30只,体重19.2±1.8g,均分为3组,分别灌肠吴茱萸水煎剂和自来水,30分钟灌肠番泻叶0.4g/只,观察腹泻次数,共8小时。可见吴茱萸对抗番泻叶引起的腹泻作用随剂量增大而提高,作用产生虽缓慢,但持续时间较长。
3.对晚期失血性休克的影响:大耳白兔22只,性别不拘,体重1.75±0.25kg,仿Wiggers贮血瓶法复制晚期失血性休克兔模型。于全血回输后开始从耳缘静脉点滴给药。治疗组给吴茱萸汤注射液(生理盐水稀释至0.5g/ml)10ml/kg;4滴/min,3小时滴完;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观察3小时、6小时生存率,平均动脉血压、心率和尿量。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吴茱萸汤迅速而显著升高休克兔血压,并延缓后期血压的下降,对心率影响不明显。治疗组给药后3小时生存率为11/11有显著性(P<0.05),高于对照组的6/11;6h生存率为7/11,亦有显著性(P<0.05)高于对照组1/11。失血后兔尿量非常明显的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吴茱萸汤显著增加尿量。www.61k.com药后,治疗组呼吸、心跳从微弱变清晰,肢体抖动;对照组兔的呼吸、心率仍微弱,肢体僵卧。
4.对血栓形成及凝血功能的作用:Wister大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5±25g,随机分6组,对照组给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吴茱萸水提物组,按LD50的1/5、1/10、10-20g/kg灌胃给药,另二组为附子水提物组。给药后1小时,测定血栓形成时间,并取血测定生化项目。肝素组,静脉注射l00u/kg,用上法测定。结果吴茱萸水提物在20g/kg剂量时,血栓形成时间明显延长;在10g/kg剂量时,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有不同程度延长,20g/kg剂量时,KPTT、VF明显延长。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
5.保肝作用:对CCl4诱发急性肝损害大鼠SGPT和SGOT的影响雌雄大鼠36只,体重222±25g,均分4组,每天分别灌胃l次吴茱萸水煎剂和自来水,连续5天,末次给药后1小时,除自来水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0.3ml/kg,并禁食16小时后在乌拉坦麻醉下颈动脉取血测定SGPT及SGOT。可见吴茱萸5和10g/kg都能对抗CCl4升高SGPT作用,其中5g/kg组不能对抗CCl4升高SGOT作用。
6.其它作用:给小鼠灌胃20g/kg吴茱萸水煎剂,能显著减少酒石酸锑钾引起的扭体反应次数和延长热板刺激的痛反应潜伏期。有人报道吴茱萸的甲醇和水提取物都具有5-羟色胺受体亲和力,间接提示去氢吴茱萸碱可能是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另据报道,吴茱萸果实的乙醇提取物对中国仓鼠肺细胞(V-79)有显著作用。从该植物中分离的细胞毒素为黄色粉末。用V-79细胞所作的细胞毒试验中,只有此种黄色粉末显示明显的活性。在进一步的用肿瘤细胞、人鼻咽癌(KB)和鼠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P388),所作的细胞毒试验中,也只有此种黄色粉末显示活性。它们的IC50值分别为:V-79为0.19mg/ml;KB为0.98mg/ml;P388为0.43mg/ml。此外,吴茱萸果实中吴茱萸碱有抗缺氧作用。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配伍《本草经集注》:蓼实为之使。恶丹参、消石、白垩。畏紫石英。配黄连:清肝和胃;配党参:温中补气;配五味子:温敛固涩;配当归:温经治血,调经止痛;配木瓜:和胃化湿,温中止痛。
药性辛;苦;热;小毒
归经肝;胃;脾;大肠;肾经
功效散寒止痛;疏肝下气;温中燥湿
功效分类温里药;止痛药;理气药
主治脘腹冷痛;厥阴头痛;疝痛;脚气肿痛;呕吐吞酸,寒湿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用药禁忌1.阴虚火旺者忌服。 2.《本草蒙筌》:肠虚泄者尤忌。 3.《本草纲目》:走气,动火,昏目,发疮。 4.《本草经疏》:呕吐吞酸属胃火者不宜用;咳逆上气,非风寒外邪及冷痰宿水所致者不宜用;腹痛属血虚有火者不宜用;赤白下痢,因暑邪入于肠胃,而非酒食生冷、停滞积垢者不宜用;小肠疝气,非骤感寒邪及初发一、二次者不宜用;霍乱转筋,由于脾胃虚弱冒暑所致,而非寒湿生冷干犯肠胃者不宜用;一切阴虚之证及五脏六腑有热无寒之人,法所咸忌。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1.《本草衍义》:吴茱萸下气最速,肠虚人服之愈甚。
2.《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吴茱萸)气浮而味降,其用有四:去胸中寒一也;止心痛二也;感寒腹痛三也;消宿酒,为白豆蔻之佐四也。
3.王好古: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宜以(吴茱萸)主之。故仲景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方治厥阴病温脾胃,皆用此也。
4.《本草纲目》:茱萸,辛热能散能温,苦热能燥能坚,故所治之证,皆取其散寒温中,燥湿解郁之功而已。咽喉口舌生疮者,以茱萸末醋调,贴两足心,移夜便愈。其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盖亦从治之义,而谓茱萸之性上行不下行者,似不然也。有人治小儿痘疮口噤者,啮茱萸一、二粒抹之即开,亦取其辛散耳。
5.《本草经疏》:凡脾胃之气,喜温而恶寒,寒则中气不能运化,或为冷实不消,或为腹内绞痛,或寒痰停积,以致气逆发咳,五脏不利。吴茱萸,辛温暖脾胃而散寒邪,则中自温、气自下,而诸证悉除。其主除湿血痹、逐风邪者,盖以风寒湿之邪,多从脾胃而入,脾胃主肌肉,为邪所侵,www.61k.com腠理闭密,而寒热诸痹所从来矣,辛温走散开发,故能使风寒湿之邪,从腠理而出。中恶腹痛,亦邪恶之气干犯脾胃所致,入脾散邪,则腹痛自止矣。
6.《本草汇言》:吴茱萸,开郁化滞,逐冷降气之药也。方龙潭曰,凡患小腹、少腹阴寒之病,或呕逆恶心而吞酸吐酸,或关格痰聚而隔食隔气,或脾胃停寒而泄泻自利,或肝脾郁结而胀满逆食,或疝瘕弦气而攻引小腹,或脚气冲心而呕哕酸苦,是皆肝脾肾经之证也,吴茱萸皆可治之。
7.《本经逢原》:茱萸善上,故服茱萸者,有冲膈冲眼、脱发咽痛、动火发疮之害。其治暴注下重、呕逆吞酸、肝脾火逆之证,必兼苦寒以降之,如左金丸治肝火痰运嘈杂最效。
8.《本草便读》:吴茱萸,辛苦而温,芳香而燥,本为肝之主药,而兼入脾胃者,以脾喜香燥,胃喜降下也。其性下气最速,极能宣散郁结,故治肝气郁滞,寒浊下踞,以致腹痛疝瘕等疾,或病邪下行极而上,乃为呕吐吞酸胸满诸病,均可治之。即其辛苦香燥之性,概可想见其功。然则治肝治胃以及中下寒湿滞浊,无不相宜耳。
9.《神农本草经》: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
10.《名医别录》:主痰冷,腹内绞痛,诸冷实不消,中恶,心腹痛,逆气,利五脏。
11.《药性论》:主心腹疾,积冷,心下结气,疰心痛;治霍乱转筋,胃中冷气,吐泻腹痛不可胜忍者;疗遍身顽痹,冷食不消,利大肠拥气。
12.《本草拾遗》:杀恶虫毒,牙齿虫蛀。
13.《日华子本草》:健脾通关节。治腹痛,肾气,脚气,水肿,下产后余血。
14.王好古:治痞满塞胸,咽膈不通,润肝燥脾。
15.《本草纲目》:开郁化滞。治吞酸,厥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
考证出自《神农本草经》。
药物应用鉴别1.吴茱萸与干姜,均有温中散寒功效,治疗寒郁中焦,脘腹冷痛等证,二药常相须为用。然干姜尚能温上焦,温肺经化饮止咳;吴茱萸还能温下焦,温肝以治寒疝腹痛,助肾阳以治寒泻,温营血以治经闭。 2.吴茱萸、黄连、生姜,三药均有止呕作用,然而吴茱萸温肝而治肝寒犯胃之呕苦,生姜能温中而治胃寒上逆之呕水。
药典收录
药材拉丁名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Evodia rutaecarpa (Juss.)Benth. 2.Evodia rutaecarpa (Juss.)Benth.var.officinalis (Dode)Huang 3.Evodia rutaecarpa (Juss.)Benth.var.bodinieri (Dode)Huang
科属分类芸香科
出处《中华本草》

三 : 吴茱萸

吴茱萸 -概述

品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5mm。表面暗黄绿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基部残留被有黄色茸毛的果梗。质硬而脆,横切面可见子房5室,每室有淡黄色种子1粒。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吴茱萸源于《本经》:“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本草纲目》:“开郁化滞,治吞酸,厥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

制吴茱萸 吴茱萸吴茱萸

吴茱萸: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5~5米。幼枝、叶轴、小叶柄均密被黄褐色长柔毛。单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2~4对,椭圆形至卵形,长5~15厘米,宽2.5~6厘米,先端短尖,急尖,少有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全缘,罕有不明显的圆锯齿,两面均密被淡黄色长柔毛,厚纸质或纸质,有油点。花单性,雌雄异株,聚伞花序,偶成圆锥状,顶生;花轴基部有苞片2枚,上部的苞片鳞片状;花单性,雌雄异株,聚伞花序,偶成圆锥状,顶生;花轴基部有苞片2枚,上部的苞片鳞片状;花小,黄白色.萼片5,广卵形,外侧密披淡黄色短柔毛;花瓣5,长圆形,内侧密被白色长柔毛;雄花有雄蕊5枚,长于花瓣,花药基着,椭圆形,花丝被毛,退化子房略成三棱形,被毛,先端4~5裂;雌花较大,具退化雄蕊5枚,鳞片状,子房上位,圆球形,心皮通常5枚,花柱粗短,柱头头状,蒴果扁球形,长约3毫米,直径约6毫米,熟时紫红色,表面有腺点,每心皮有种子1枚,卵圆形,黑色,有光泽。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石虎:本变种与正种很相似。区别点为变种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小叶3-11,叶片较狭,长圆形至狭披针形,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各小叶片相距较疏远,侧脉较明显,全缘,两面密被长柔毛,脉上最密,油腺粗大。花序轴常被淡黄色或无色的长柔毛。成熟果序不及正种密集。种子带蓝黑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毛脉吴茱萸:与上种相似。小枝被黄锈色或丝光质的疏长毛。叶轴被长柔毛;小叶5-11,叶形变化较大,长圆形、披针形、卵状披针形,上表面中脉略被疏短毛,下面脉上被短柔毛,侧脉清晰,油腺点小。花期7-8月,果期9-10月。[1]

制吴茱萸 吴茱萸植物吴茱萸

制吴茱萸 吴茱萸石虎

制吴茱萸 吴茱萸药材吴茱萸

吴茱萸 -药品简述

制吴茱萸 吴茱萸吴茱萸

药名:吴茱萸

汉语拼音:WúZhūYú

英文名:FRUCTUSEVODIA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

别名:吴萸、茶辣、辣子、臭辣子、吴椒、臭泡子、臭辣子树、气辣子、曲药子。

处方用名:吴茱萸、生吴茱萸、吴萸、淡吴萸、泡吴萸、炙吴萸、炒吴萸。

性味:辛苦,温,有毒。

归经:入肝经、胃经。

功能:温中,止痛,理气,燥湿。

主治: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五更泄泻,高血压症,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2钱;或入丸、散。外用:蒸热熨,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生态环境:

1、生长于低海拔向阳的疏林下或林缘旷地。

2、生于山坡草丛中。

3、生于村边路旁、山坡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吴茱萸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及多种同属植物的近成熟果实。

采收储藏: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采收。晒干或低温烘干。生用或制用。

吴茱萸 -用药禁忌

制吴茱萸 吴茱萸吴茱萸

1、阴虚火旺者忌服。

2、《本草经集注》:蓼实为之使。恶丹参、消石、白垩,畏紫石英。

3、《本草蒙筌》:肠虚泄者尤忌。

4、《纲目》:走气,动火,昏目,发疮。

5、《本草经疏》:呕吐吞酸属胃火者不宜用;咳逆上气,非风寒外邪及冷痰宿水所致者不宜用;腹痛属血虚有火者不宜用;赤白下痢,因暑邪入于肠胃,而非酒食生冷、停滞积垢者不宜用;小肠疝气,非骤感寒邪及初发一、二次者不宜用;霍乱转筋,由于脾胃虚弱冒暑所致,而非寒湿生冷于犯肠胃者不宜用;一切阴虚之证及五脏六腑有热无寒之人,法所咸忌。 吴茱萸 -历史考证

制吴茱萸 吴茱萸吴茱萸

吴茱萸始载于《本经》,列入中品。宋代《本草图经》记载:“今处处有之,江、浙、蜀、汉尤多。木高丈余,皮青绿色,叶似椿而阔厚,紫色,三月开花,红紫色。七月八月结实,似椒子,嫩时微黄,至成熟时则深紫。”据江西省药物研究所调查,现今吴茱萸的产地及形态与上述引文基本符合,只是花是白色,与文献所载花红紫色不同。

《本草图经》还附有两幅插图,一幅是临江郡吴茱萸,临江郡为现江西省清江,图中叶片两两对生,伞形花序腋生,与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 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相似,而非芸香科吴茱萸。另一幅是越州吴茱萸,越州即现浙江省绍兴,从图中看出,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5~7片,椭圆形,小叶片相互疏离,小花密集成聚伞状的圆锥花序,与芸香科植物石虎 Evodia rutaecarpa (Juss.)Benth. var. officinalis (Dode)Huang相似。

明代《纲目》记载:“茱萸枝柔而肥,叶长而皱,其实结于梢头,累累成簇而无核,与椒不同。一种粒大,一种粒小,小者入药为胜。”按粒大的可能指吴茱萸,粒小的可能指石虎。与现今商品两种等级相符。

食茱萸,最早是唐《新修本草》记载:“味辛苦,大热,无毒,功用与吴茱萸同,少为劣耳,疗水气,用之乃佳。”指出吴茱萸和食茱萸功效相类同。

宋《本草图经》记载:“食茱萸,旧不载所出州土。云功用与吴茱萸同,或云即茱萸中颗粒大,经久色黄黑,堪啖者是。今南北皆有之。其木亦茂高大,有长及百尺者,枝茎青黄,上有小白点,叶正类油麻。花黄。”并附有蜀州食茱萸插图。蜀州即今四川重庆。从图中羽状复叶的小叶彼此靠拢,又花朵密集,结合描述,经鉴定即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 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

吴茱萸 -民间传说

春秋战国时代,吴茱萸原生长在吴国,称为吴萸。有一年,吴国将吴萸作为贡品进献给楚国,楚王见了大为不悦,不听吴臣解释,将其赶了出去。幸亏楚国有位精通医道的朱大夫追去留下了吴萸,并种在自家的院子里。一日,楚王受寒而旧病复发,胃疼难忍,诸药无效。此时,朱大夫将吴萸煎汤治好了楚王的病。当楚王得知此事后,立即派人前往吴国道歉,并号召楚国广为种植吴萸。为了让人们永远记住朱大夫的功劳,楚王把吴萸更名为吴茱萸。

吴茱萸 -化学成份

种子含顺式-5,8-十四碳二烯酸(cis-5,8-tetradecadienicacid)。果实的挥发油中含吴茱萸烯(evodene),吴茱萸内酯醇(evodol),柠檬苦素(limonin)。果实中含吴茱萸碱(evodiamine),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吴茱萸卡品碱(evo-carpine),羟基吴茱萸碱(hydroxyevodiamine),吴茱萸因碱(wuchuyine),罗勒烯(ocimene),吴茱萸啶酮(evodione),吴茱萸精(evogin),吴茱萸苦素(rutaevin),7-羧基吴茱萸碱(7-car-boxyevodiamine),二氢吴茱萸次碱(dihydrorutaecarpine),14-甲酸吴茱萸次碱(14-formylrutaecarpine),1-甲基-2-壬基-4(1H)-喹诺酮[1-methyl-2-nonyl-4(1H)-quinolone],N,N-二甲基-5-甲氧基色胺(N,N-dimethyl-5-methoxytryptamine),N-甲基邻氨基苯甲酸胺(N-methylanthranoylamide),辛弗林(synephrine),去氢吴茱萸碱(dehydroevodiamine),吴茱萸酰胺(evodiamide),去甲基吴茱萸酰胺[N-(2-methylaminobenzoyl)tryptamine],6a-乙酸氧基-5-表柠檬苦素(6a-acetoxy-5-epi-limonin),6β-乙酰氧基-5-表柠檬苦素(6β-acetoxy-5-ePi-limonin),黄柏酮(obacunone),罗旦梅交酯(jangomolide),吴茱萸苦素乙酸酯(rutaevineacetate),臭辣树交酯A(graucinA),12a-羟基柠檬苦素(12a-hydroxylimonin),12a-羟基吴茱萸内酯醇(12a-hydroxyevodol),1-甲基-2[(Z)-6-十一碳烯]-4(1H)-喹诺酮{1-methyl-2[(Z)-6-undecenyl]-4(1H)-quinolone},1-甲基-2-[(Z)-10-十五碳烯]-4(1H)-喹诺酮{1-methyl-2-[(Z)-10-pentadecenyl]-4(1H)-quinolone},1-甲基-2-[(Z)-6-十五碳烯]-4(1H)-喹诺酮{1-methyl-2-[(Z)-6-pentadecenyl]-4(1H)-quinolone},1-甲基-2-[(6Z,9Z)-6,9-十五碳二烯]-4(1H)一喹诺酮{1-methyl-2-[(6Z,9Z)-6,9-pentadecadienyl]-4(1H)-quinolone},1-甲基-2-[(4Z7Z)-4,7-十三碳二烯]-4(1H)-喹诺酮{1-methyl-2-[(4Z,7Z)-4,7-  tridecadienyl]-4(1H)-quinolone},吴茱萸果酰胺Ⅰ(goshuyuamideⅠ),吴茱萸果酰胺Ⅱ(goshuyuamideⅡ)。此外,果实中还含天冬氨酸(asparticacid),色氨酸(tryptophan),苏氨酸(threonine),丝氨酸(serine),及胱氨酸(cystine)等十八种氨基酸。

石虎果实含吴茱萸内酯(evodin)又称柠檬苦素(limonin),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羟基吴茱萸碱,石虎甲素(Shih-HuA),吴茱萸卡品碱,二氢吴茱萸卡品碱(dihydroevocarpine),1-甲基-2-十一烷基-4(1H)-喹诺酮[1-methyl-2-undecyl-4(1H)-quinolone)],1甲基-2-[(Z)-6-十一烯基]-4(1H)-喹诺酮{1-methyl-2-[(Z)-6-undecenyl]-4(1H)-quinolone}。[2]

吴茱萸 -药理作用

制吴茱萸 吴茱萸吴茱萸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制备离体蟾蜍心脏14只,6只以含吴茱萸黄汤注射液(吴茱萸100g、红参100g、生大枣50g等制成的注射针剂,规格为1g/ml,下同)的任氏液灌流,观察吴茱萸汤不同剂量对心脏的影响;另8只离体蟾蜍心,同一心脏用吴茱萸汤与异丙肾上腺素交叉给予。提示吴茱萸汤强心作用剂量小,持续时间长,无异丙肾上腺素加快心率的作用,故可能无增加心肌氧耗之弊。

2、大耳白兔3只,体重1.75±0.09kg,性别不拘。麻醉后,开胸,用蛙心夹夹住心尖部,连接机械电换能器,以二道生理仪记录心脏收缩曲线。耳缘静脉给吴茱萸汤0.3g/kg,观察30分钟,然后静脉注射2%戊巴比妥适量,待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后,再给吴茱萸汤,观察30分钟。可见吴茱萸汤显著增强在体兔心收缩力,给药后30分钟仍未恢复至药前水平。

升压作用

1、用狗3只,麻醉后以插入式血压计显示左股动脉血压,右股静脉给吴茱萸汤0.2g/kg。给药前血压为13.29±5.71(kPa,X±SD,下同),给药后血压上升,最高峰为24.36±5.60,差值为10.79±1.24(P<0.01);最低峰为11.07±5.41,差值为2.20±0.73(P<0.05)。升压维持368±635;恢复后有轻度下降,维持565±95s。

2、大鼠9只,以水银检压法观察右股静脉给1.04g/kg吴茱萸汤注射液对血压的影响,同时以心电图机描记心率。又以3只大鼠,观察0.04mg/kg肾上腺素对血压的影响,结果吴茱萸汤有升压作用,给药前后对比差异极显著(P<0.001),又取大鼠6只,分为两组。一组预先给心得安1.8mg/kg,另一组预先给酚妥拉明3.0mg/kg,5分钟后再给吴茱萸汤注射液1.04g/kg。结果吴茱萸汤升高血压作用能因酚妥拉明前处理而取消;后降压作用能被心得安阻断。以上结果表明,吴茱萸汤升压作用迅速,升压伴有心率缓慢。α、β受体阻断实验表明,吴茱萸黄汤有显著的α兴奋作用和较弱的β-兴奋作用,为α、β受体混合兴奋剂。由于吴茱萸汤中含人参量较大,因此这些实验并不能完全说明吴茱萸对心血管的药理作用。

制吴茱萸 吴茱萸吴茱萸

3、对家兔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

大白兔11只,麻醉后侧卧位固定在保温手术台上,以微循环显微镜放大80倍,冷光源下观察球结膜微循环。耳缘静脉缓缓推注生理盐水0.3ml/kg,5分钟后推注吴茱萸汤注射液0.3g/kg,观察并测取给药前后微动脉内径、毛细血管网交点数,记录微血流态,红细胞聚集情况的动态变化。给药后,微血流速度迅速增快;部分微血流态改善,粒流变成线粒流,线粒流变成线流。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1、对水浸应激性溃疡的影响:取雌雄小鼠50只,体重21.2±1.2g,均分为5组,禁食1夜,分别灌胃吴茱萸水煎剂、甲氰咪呱和自来水后,装入特制的应激盒内,并浸在20-23℃水中,使水位达到小鼠颈部。8小时后处死小鼠,取胃,镜检点状损害,计算出血点数作为溃疡指数。口服2g/kg的50%甲醇提取物,具有抗大鼠水浸应激生溃疡作用,抑制率达66.6%。

2、对消炎痛和乙醇引起溃疡的影响:取雌雄小鼠50只,体重23.4±1.9g,均分为5组,禁食24小时后分别灌胃吴茱萸水煎剂、呋喃唑酮和自来水。30分钟后腹腔注射消炎痛10mg/kg,l小时后再灌胃50%乙醇0.2ml/只,再过l小时处死取胃,镜检条状损害,测量其总长度(mm)为溃疡指数。吴茱萸10和20g/kg都显著抑制消炎痛加乙醇引起的溃疡形成。

3、对盐酸性胃溃疡的影响:雌雄大鼠40只,体重176±21g,均分为4组,禁食24小时后分别灌服吴茱萸内提物、甲氰咪呱和自来水,l小时后灌胃0.6N盐酸1ml/只,再过l小时处死取胃,镜检条状损害,测量其总长度(mm)为溃疡指数,结果见表8,吴茱萸5和10g/kg都显著抑制盐酸溃疡形成。

4、对结扎幽门性溃疡的影响:雌雄大鼠20只,体重145±16g,均分2组,禁食24小时后,乙醚麻醉结扎幽门并分别在十二指肠注射吴茱萸水煎剂和自来水,缝合腹壁后19小时处死取胃,镜检前胃部溃疡,分级计算指数,结果见表8D。提示吴茱萸10g/kg仅能抑制溃疡形成倾向。

对胃液分泌的影响

将体重240-300g的雄性大白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禁食24小时(自由饮水)后,给药组按10g/kg体重皮下注射吴茱萸汤注射液。共2次,其中间隔l小时。对照组同法给等积生理盐水。末次给后30分钟,将动物麻醉,结扎幽门后缝合腹壁。术后禁食禁水。5h后处死动物收集全部胃液,测其量与pH值,并测定游离酸和总酸度。结果表明吴茱萸汤可减少大鼠胃液分泌量,并可降低胃液酸度。

吴茱萸驱蛔作用

吴茱萸醇提物在体外对猪蛔虫有较显著作用;对蚯蚓、水蛭亦有效。

抗菌作用

吴茱萸煎剂(100%)对霍乱弧菌有较强抑制效力(琼脂挖沟平板法)。10%水浸剂在试管内对絮状表皮癣菌有抑制作用;1:3水浸剂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等11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中枢作用

大量吴茱萸对中枢有兴奋作用,并可引起视力障碍、错觉等。日本产吴茱萸醇提物有镇痛作用,用兔齿髓电刺激法证明,10%醇提物静脉注射0.1~0.5毫升/公斤有镇痛作用。静注0.2毫升,镇痛效力和安替匹林或氨基比林(各用1%2毫升)大致相等。而在寒冷时,比此二药为强。0.1%异吴茱萸碱盐酸盐0.1~0.5毫升/公斤,对家兔亦有镇痛作用;1~2毫升/公斤可使兔体温轻度升高。单用10%吴茱萸属植物醇提物0.5~2.0毫升,也能使兔体温上升。从另一种吴茱萸属植物EvodiaxanthoxyloidesF.Muell提出生物碱,其盐酸盐对小鼠有镇静催眠作用,但可使大鼠体温下降,还能对抗樟脑等对大鼠或小鼠所致的惊厥作用。

保肝作用

对CCl4诱发急性肝损害大鼠SGPT和SGOT的影响雌雄大鼠36只,体重222±25g,均分4组,每天分别灌胃l次吴茱萸水煎剂和自来水,连续5天,末次给药后1小时,除自来水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0.3ml/kg,并禁食16小时后在乌拉坦麻醉下颈动脉取血测定SGPT及SGOT。可见吴茱萸5和10g/kg都能对抗CCl4升高SGPT作用,其中5g/kg组不能对抗CCl4升高SGOT作用。

对血栓形成及凝血功能的作用

Wister大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5±25g,随机分6组,对照组给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吴茱萸水提物组,按LD50的1/5、1/10、10-20g/kg灌胃给药,另二组为附子水提物组。给药后1小时,测定血栓形成时间,并取血测定生化项目。肝素组,静脉注射l00u/kg,用上法测定。结果吴茱萸水提物在20g/kg剂量时,血栓形成时间明显延长;在10g/kg剂量时,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有不同程度延长,20g/kg剂量时,KPTT、VF明显延长。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

对晚期失血性休克的影响

大耳白兔22只,性别不拘,体重1.75±0.25kg,仿Wiggers贮血瓶法复制晚期失血性休克兔模型。于全血回输后开始从耳缘静脉点滴给药。治疗组给吴茱萸汤注射液(生理盐水稀释至0.5g/ml)10ml/kg;4滴/min,3小时滴完;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观察3小时、6小时生存率,平均动脉血压、心率和尿量。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吴茱萸汤迅速而显着升高休克兔血压,并延缓后期血压的下降,对心率影响不明显。治疗组给药后3小时生存率为11/11有显着性(P<0.05),高于对照组的6/11;6h生存率为7/11,亦有显着性(P<0.05)高于对照组1/11。失血后兔尿量非常明显的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吴茱萸汤显着增加尿量。给药后,治疗组呼吸、心跳从微弱变清晰,肢体抖动;对照组兔的呼吸、心率仍微弱,肢体僵卧。

其他作用

吴茱萸属植物10%醇提物,给兔注射0.5~1.0毫升,血压有短暂而轻微的升高,呼吸轻度兴奋,增加颈动脉血流量。0.1%异吴茱萸碱盐酸盐0.2~0.5毫升/公斤静注,兔血压无显著变化,呼吸略增大;用0.02~0.1%对离体蛙心作用不明显,蛙下肢血管灌流,一般也不明显,先有扩张后收缩;对离体兔肠,初有短暂兴奋,后麻痹;对离体兔子宫,开始有兴奋作用。Evoxine毒性低,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皮下注射为705毫克/公斤,静脉注射为135毫克/公斤。吴茱萸的成分,如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异吴茱萸碱有相似的镇痛、升高体温、轻度影响呼吸与血压的作用。吴茱萸次碱的分解产物芸香碱有较强的子宫收缩作用。吴茱萸因碱在小鼠有抗ColumbiaSK病毒作用。从E.xanthoxyJoides中所得之生物碱,与茵芋碱相似,能增强肾上腺素的作用,提高脊髓反射的兴奋性,松弛小肠平滑肌,提高横纹肌张力,在若干方面与麻黄碱之作用相似。

吴茱萸 -临床应用

制吴茱萸 吴茱萸吴茱萸

1、治疗高血压病。将吴茱萸研末,每次取0.6~1两,用醋调敷两足心(最好睡前敷,用布包裹)。一般敷12~24小时吴茱萸后血压即开始下降,自觉症状减轻。轻症敷1次,重的敷2~3次即显示降压效果。

2、治疗消化不良。取吴萸粉2.5~3克,用食醋5~6毫升调成糊状,加温至40℃左右,摊于2层方纱布上(约0.5厘米厚),将4周折起;贴于脐部,用胶布固定。12小时更换1次。经治20例,痊愈18例,好转1例,无效1例。初步观察,本法有调节胃肠功能、温里去寒、止痛及帮助消化等作用。对胃畅功能紊乱所致的腹泻效果较好,对细菌感染所致的腹泻配合应用抗菌素可产生协同作用。

3、治疗湿疹、神经性皮炎。吴茱萸研末,用凡士林调成30%(甲种)和20%(乙种)两种软膏;再取30%吴茱萸软膏和等量氧化锌软膏调匀,配成复方吴茱萸软膏(丙种)。对亚急性和一般慢性湿疹,及阴囊湿疹在亚急性期或早期者,采用乙种软膏;对多年慢性阴囊湿疹则采用甲种软膏;婴儿湿疹采用丙种软膏。局部搽药,每日2次。对神经性皮炎先搽甲种软膏,再配合热电吹风,每日1次,每次20分钟,然后用比皮损略大的胶布块贴牢。据82例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的观察,对湿疹初期及亚急性湿疹疗效较好,治愈时间员短者3天;对一般慢性湿疹,治愈时间最短者10天;对多年呈苔藓样变的慢性湿疹无效;婴儿湿疹11例,除两例无效外,余均在7~15天内临床治愈;阴囊湿疹初期效果明显,患病多年近于苔藓样变者无效;神经性皮炎19例,均为轻型及限局性患者,配合热电吹风比单纯涂药者疗效显著。又有用10%吴茱萸糊膏局部涂抹后,再以艾熏20分钟,治疗限局性神经性皮炎14例;结果治愈4例,显著进步7例,好转3例。治愈病例一般治疗4~6次。此法止痒效果显著。

4、治疗黄水疮。将吴茱萸研粉用凡士林调制成10%软膏,局部涂擦,每日1~2次。擦药前先用温水洗净患处:治疗12例,一般4~6次即愈。

5、治疗口腔溃疡。将吴茱萸捣碎,过筛,取细末加适量好醋调成糊状,涂在纱布上,敷于双侧涌泉穴,24小时后取下。用量:1岁以下用0.5~2钱,1~5岁用2~3钱,6~15岁用3~4钱,15岁以上用4~5钱。治疗256例,有247例治愈。一般敷药1次即有效。

6、本品辛散苦泄,性热燥烈,长于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凡肝胃虚寒气逆及下焦寒湿脚气等证均为要药。

7、用于寒滞肝脉诸痛证。本品辛散苦泄,性热祛寒,既散肝经之寒邪,又解肝气之郁滞,为治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

8、用于胃寒呕吐证。本品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之功。

9、用于虚寒泄泻证。本品能温脾益肾、助阳止泻,为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之常用药,多与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等同用,如四神丸。

10、以本品为米醋调敷足心(涌泉穴),可治口疮。

吴茱萸 -常用配方

制吴茱萸 吴茱萸吴茱萸

1、治肾气上哕,肾气自腹中起上筑于咽喉,逆气连属而不能吐,或至数十声,上下不得喘息:吴茱萸(醋炒)、橘皮、附子(去皮)各一两。为末,面糊丸,梧子大。每姜汤下七十丸。(《仁存堂经验方》)

2、治醋心,每醋气上攻如酽醋:茱萸一合。水三盏,煎七分,顿服。纵浓,亦须强服。(《兵部手祭方》)

3、治食已吞酸,胃气虚冷者:吴茱萸(汤泡七次,焙)、干姜(炮)等分。为末,汤服一钱。(《圣惠方》)

4、治肝火:黄连六两,吴茱萸一两或半两。上为末,水丸或蒸饼丸。白汤下五十丸。(《丹溪心法》左金丸)

5、治呕而胸满,及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金匮要略》吴茱萸汤)

6、治头风:吴茱萸三升。水五升,煮取三升,以绵拭发。(《干金翼方》)

7、治痰饮头疼背寒,呕吐酸汁,数日伏枕不食,十日一发:吴茱萸(汤泡七次)、茯苓筹分。为末,炼蜜丸悟子大。每热水下五十丸,(《朱氏集验方》)

8、治多年脾泄,老人多此,谓之水土同化:吴茱萸三钱。泡过,煎汁,入盐少许,通口服,盖茱萸能暖膀胱,水道既清,大肠自固,他药虽热,不能分解清浊也。(《仁存堂经验方》)

9、治脾受湿气,泄利不止,米谷迟化,脐腹刺痛;小儿有疳气下痢,亦能治之:黄连(去须)、吴茱萸(去梗,炒)、白芍药各五两。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浓煎米饮下,空心日三服。(《局方》戊己丸)

制吴茱萸 吴茱萸吴茱萸

10、治脚气入腹,困闷欲死,腹胀:吴茱萸六升,木瓜两颗(切)。上二味,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进一服,或吐、或汗、或利、或大热闷,即瘥。(《千金方》苏长史茱萸汤)

11、治脚气疼痛,如人感风湿流注,脚足痛不可忍,筋脉浮肿,宜服之:槟榔七枚,陈皮(去白)、木瓜各一两,吴茱萸、紫苏叶各三钱,桔梗(去芦)、生姜(和皮)各半两。上细切,水煎,次日五更,分作三、五服,只是冷服。冬天略温服亦得。(《证治准绳》鸡鸣散)

12、治远年近日小肠疝气,偏坠搐疼,脐下撮痛,以致闷乱,及外肾肿硬,日渐滋长,阴间湿痒成疮:吴茱萸(去枝梗)一斤(四两用酒浸,四两用醋浸,四两用汤浸,四两用童子小便浸,各浸一宿,同焙干),泽泻(去灰土)二两。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盐汤或酒吞下。(《局方》夺命丹)

13、治小儿肾缩(乃初生受寒所致):吴茱萸、硫黄各半两。同大蒜研涂其腹,仍以蛇床子烟熏之。(《圣惠方》)

14、治口疮口疳:茱萸末,醋调涂足心。亦治咽喉作痛。(《濒湖集简方》)

15、治牙齿疼痛:茱萸煎酒含漱之。(《食疗本草》)

16、治湿疹:炒吴茱萸一两,乌贼骨七钱,硫黄二钱。共研细末备用。湿疹患处渗出液多者撒干粉;无渗出液者用蓖麻油或猪板油化开调抹,隔日一次,上药后用纱布包扎。(《全展选编·皮肤科》)

17、治阴下湿痒生疮:吴茱萸一升,水三升,煮三、五沸,去滓,以洗疮。诸疮亦治之。(《古今录验方》)

18、中风(口角偏斜,不能语言)。用茱萸一升、姜豉三升、清酒五程式,合煎开数次,冷后每服半升。一天服三次。微汗即愈。

19、全身发痒。用茱萸一升,加酒五升,煮成一升半,乘温擦洗,痒即停止。

20、冬月感寒。用吴茱萸五钱煎汤服,以出汗为度。

制吴茱萸 吴茱萸吴茱萸

21、呕吐、胸满、头痛。用茱萸一升、枣二十枚、生姜一两、人参一两,加水五升煎成三升,每服七合,一天服二次,此方名吴茱萸汤。

22、心腹冷痛。用吴茱萸五合,加酒三升煮开,分三次服。

23、小肠疝气(偏坠疼痛,睾丸肿硬,阴部湿痒)。用吴茱萸(去梗)一斤,分作四份。四两泡酒,四两泡醋,四两泡开水,四两泡童便。经一夜后,都取出焙干,加泽泻二两,共研为末,以酒和粉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盐汤或酒送下。此方名夺命丹,亦名星斗丸。

24、妇女阴寒,久不受孕。用吴茱萸、川椒各一升,共研为末,加炼蜜做丸子,如弹子大。裹棉肉纳入阴道中,令子宫开即可受孕。

25、胃气虚冷,口吐酸水。吴茱萸在开水中泡七次,取出焙干,加干姜(炮),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热汤送下。

26、转筋入腹。用茱萸(炒)二两,加酒二碗,煎成一碗,分二次服。得泻即愈。

27、老人多年水泄。用吴茱萸三钱,泡过,取出,加水煎嗔,放一点盐后服下。

28、赤白痢(脾胃受湿,下痢腹痛,米谷不化)。用吴茱萸、黄连、白芍药各一两,同炒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戊己丸。

又方:用川黄连二峡谷、吴茱萸二两(汤沁七次),同炒香,分别研为末,各与粟米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收存备用。每服三十丸。赤痢,以甘草汤送服黄连丸;白痢,以干姜汤送服茱萸丸;赤白痢,两丸各用十五粒,米汤送下。此方名变通丸。

又方:用吴茱萸二两、黄连二两,同炒香,各自为末。以百草霜二两,加饭同黄连做成丸子;以白芍药末二两,加饭同茱萸做成丸子,各如梧子大,收存备用。每服五十丸。赤痢,以乌梅汤送服连霜丸;白痢,以米汤送服茱芍丸;赤白痢,两种药丸各服二十五粒。此方名二色丸。

29、腹中积块。用茱萸一升捣烂,和酒同煮,取出包软布中熨积块处,冷则炒热再熨。块如移动,熨也移动,直至积块消除。

30、牙齿疼痛。用茱萸煎酒含漱。

31、老小风疹。用茱萸煎酒涂搽。

32、痈疽发背。用吴茱萸一升捣为末,加苦酒调涂布上贴患处。

33、寒热怪病(发寒发热不止,几天后四肢坚硬如石,敲起来发铜器声,日渐瘦弱)。用茱萸、木香等分,煎服。

34、吴茱萸的功效是温中、散寒、下气、开郁。近年来临床实际上践,亦用本品治蛲虫病。临床实践学认为吴茱萸有明显的止痛、止呕作用。 吴茱萸 -文献论述

制吴茱萸 吴茱萸吴茱萸

1、《本草衍义》:吴茱萸下气最速,肠虚人服之愈甚。

2、《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吴茱萸)气浮而味降,其用有四:去胸中寒一也;止心痛二也;感寒腹痛三也;消宿酒,为白豆蔻之佐四也。

3、王好古: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宜以(吴茱萸)主之。故仲景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方治厥阴病温脾胃,皆用此也。

4、吴茱萸《本草纲目》:茱萸,辛热能散能温,苦热能燥能坚,故所治之证,皆取其散寒温中,燥湿解郁之功而已。咽喉口舌生疮者,以茱萸末醋调,贴两足心,移夜便愈。其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盖亦从治之义,而谓茱萸之性上行不下行者,似不然也。有人治小儿痘疮口噤者,啮茱萸一、二粒抹之即开,亦取其辛散耳。

5、《本草经疏》:凡脾胃之气,喜温而恶寒,寒则中气不能运化,或为冷实不消,或为腹内绞痛,或寒痰停积,以致气逆发咳,五脏不利。吴茱萸,辛温暖脾胃而散寒邪,则中自温、气自下,而诸证悉除。其主除湿血痹、逐风邪者,盖以风寒湿之邪,多从脾胃而入,脾胃主肌肉,为邪所侵,则腠理闭密,而寒热诸痹所从来矣,辛温走散开发,故能使风寒湿之邪,从腠理而出。中恶腹痛,亦邪恶之气干犯脾胃所致,入脾散邪,则腹痛自止矣。

6、《本草汇言》:吴茱萸,开郁化滞,逐冷降气之药也。方龙潭曰,凡患小腹、少腹阴寒之病,或呕逆恶心而吞酸吐酸,或关格痰聚而隔食隔气,或脾胃停寒而泄泻自利,或肝脾郁结而胀满逆食,或疝瘕弦气而攻引小腹,或脚气冲心而呕哕酸苦,是皆肝脾肾经之证也,吴茱萸皆可治之。

7、《本经逢原》:茱萸善上,故服茱萸者,有冲膈冲眼、脱发咽痛、动火发疮之害。其治暴注下重、呕逆吞酸、肝脾火逆之证,必兼苦寒以降之,如左金丸治肝火痰运嘈杂最效。

8、《本草便读》:吴茱萸,辛苦而温,芳香而燥,本为肝之主药,而兼入脾胃者,以脾喜香燥,胃喜降下也。其性下气最速,极能宣散郁结,故治肝气郁滞,寒浊下踞,以致腹痛疝瘕等疾,或病邪下行极而上,乃为呕吐吞酸胸满诸病,均可治之。即其辛苦香燥之性,概可想见其功。然则治肝治胃以及中下寒湿滞浊,无不相宜耳。

9、《神农本草经》: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

10、《名医别录》:主痰冷,腹内绞痛,诸冷实不消,中恶,心腹痛,逆气,利五脏。

11、《药性论》:主心腹疾,积冷,心下结气,疰心痛;治霍乱转筋,胃中冷气,吐泻腹痛不可胜忍者;疗遍身顽痹,冷食不消,利大肠拥气。

12、《本草拾遗》:杀恶虫毒,牙齿虫蛀。

13、《日华子本草》:健脾通关节。治腹痛,肾气,脚气,水肿,下产后余血。

14、王好古:治痞满塞胸,咽膈不通,润肝燥脾。

15、《本草纲目》:开郁化滞。治吞酸,厥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 吴茱萸 -炮制方法

制吴茱萸 吴茱萸吴茱萸

《伤寒论》:“洗,汤洗七遍。”

《雷公炮制论》:“凡使,先去叶、核并杂物了。”

《苏沈良方》:“汤洗去黑水。”

《本草衍义》:“吴茱萸,须深汤中浸去苦烈汁凡六七遍,始可用。”

《扁鹊心书》:“泡淡。”

《汤液本草》:“洗去苦,日干,杆碎用。”

《普济方》:“去目闭口,沸汤洗通三次。”“锉。”

《医宗粹言》:“热汤泡去头水,晒干用。”

《医方丛话》:“滚汤泡七八次,闻桂花香止,晒干。”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果柄、枝梗。

制吴茱萸

取净甘草片置锅内,加水(1∶5)煎煮两次,去渣,趁热加入吴茱萸拌匀,稍润,候吸尽汁液,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每吴茱萸100kg,用甘草6kg。甘草水制以降低其毒性和燥性,用于治呕吐,头痛,疝痛,痛经,脚气。

盐炒吴茱萸

《雷公炮炙论》:“用大盆一口,使盐水洗—百转,自然无涎,日干,任入丸、散中用。修事十两,用盐二两(研作末,投东流水四斗中),分作一百度洗,别有大效。”《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拣净,半两,用盐二钱,水一盏煮之,如此换水煮十四次.各至水尽,遍数足干,炒令紫黑色。”《丹溪心法》:“盐炒。”《医宗必读》:“盐汤泡过,焙干。”《本草通玄》:“盐汤浸去烈汁,焙干用,陈久者良,闭口者多毒。”现行,取净吴茱萸于适当容器内,加入盐水拌匀,稍润至尽,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裂开,稍鼓起时,取出放凉。每吴茱萸100kg,用食盐2kg。

黄连制吴茱萸

《奇效良方》:“同黄连一处炒,各半两。”《医学入门·本草》:“凡使,汤浸去苦汁六七遍,然后用盐水或黄连水炒。”《本草备要》:“止呕,黄连水炒。”《本草害利》:“疏肝胃,黄连木香汁炒。”现行,取净黄连片或碎块,置锅内,加入适量水煎汤,捞出黄连渣,投入净吴茱萸,闷润至黄连水吸尽时,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晒干。每吴茱萸100kg,用黄连12kg。

酒炒吴茱萸

《食疗本草》:“酒煮服。”《圣济总录》:“酒浸一宿炒。”《卫生宝鉴》:“好酒少许洗焙。”现行,取净吴茱萸用黄酒拌匀,闷润酒尽,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裂开为度,取出放凉。每吴茱萸100kg,用黄酒20kg。

醋炒吴茱萸

《雷公炮炙论》:“若用醋煮,即先沸醋三十余沸,后入茱萸,待醋尽晒干。每用十两,使醋一镒为度。”《圣惠方》:“一两用米醋一中盏浸一宿,掘一地坑可深五六寸,用炭火烧令赤,去灰入吴茱萸及醋,用盆合勿令泄气,候冷取出。”《博济方》:“醋炒。”《普济方》:“醋浸一宿,炒令黄色。”现行,取净吴茱萸用醋拌匀,闷润至醋尽,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裂开为度,取出放凉。每吴茱萸100kg,用米醋18kg。

姜制吴茱萸

《本草害利》:“止呕,姜汁炒。”现行,取净吴茱萸用姜汁拌匀,用文火炒干为度。每吴茱萸100kg,用生姜25kg。贮干燥容器内,制吴茱萸、盐炒吴茱萸、黄连制吴茱萸、酒炒吴茱萸、醋炒吴茱萸、姜制吴茱萸,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吴茱萸 -生药材鉴定

制吴茱萸 吴茱萸吴茱萸

性状鉴别

干燥果实呈五棱状扁球形,直径2~5毫米,高约1.5~3毫米。表面绿色或绿褐色,粗糙,有细皱纹及鬃眼(油室);顶平,中间有凹窝及5条裂缝,有时在裂缝中央有突起的柱头残存,基部有花萼及果柄,果柄方圆形,长3毫米,棕绿色,密布毛茸。横切面,子房5室,每室有淡黄色种子1~2枚。种子富油性,质坚易碎。香气浓烈,味苦微辛辣。以色绿、饱满者为佳。

显微鉴别

果实横切面:类圆形,中央分为5室。外果皮表皮细胞1列,类圆形,排列整齐,大多含橙皮甙结晶;可见多数气孔和少数非腺毛及非腺毛脱落后的疤痕。中果皮较厚,散有纤维束和多数大型油室,直径120-180μm,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近内果皮尤密,簇晶直径12-16μm。内果皮4-5列薄壁细胞,长方形,切向排列,较中果皮细胞小。果实每室内有1粒种子,类三角形,种皮石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壁较厚,种皮内全为胚乳组织。

粉末特征

颜色褐色

1、非腺毛1-9细胞,长62-350μm,壁疣明显,有的胞腔含棕黄色至棕红色物。

2、腺毛头部7-14或更多细胞,椭圆形,常含黄棕色内含物;柄1-5细胞。

3、草酸钙簇晶直径10-25μm,偶有方晶。

4、果柄石细胞类圆形或长方形,直径35-70μm,胞腔大。

5、油室碎片有时可见,淡黄色。

6、橙皮甙结晶扇形或圆形,有放射状纹理。取本品粉末0.5g,加盐酸溶液(1→100)10ml,用力振摇数分钟,滤过。取滤液2ml,加碘化汞钾试液1滴,振摇后,生成黄白色沉淀;另取滤液1ml,缓缓加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2ml,置水浴上加热,两液接界处生成红褐色环。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0.5g,加盐酸溶液(l→100)10ml,用力振摇数分钟,滤过。①取滤液2ml,加碘化汞钾试液1滴,振摇后,生成黄白色沉淀。(检查生物碱)②另取滤波1ml,缓缓加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2ml,置水浴上加热,两液接界处生成红褐色环状带。(检查吲哚类生物碱)商品规格分大粒统货和小粒统货。大粒统货:呈五棱扁球形,表面黑褐色,顶部五瓣多裂口,香气浓郁。小粒统货:呈圆球形,裂瓣不明显,表面绿色或灰绿色,香气较淡。

应用鉴别

1、吴茱萸与干姜,均有温中散寒功效,治疗寒郁中焦,脘腹冷痛等证,二药常相须为用。然干姜尚能温上焦,温肺经化饮止咳;吴茱萸还能温下焦,温肝以治寒疝腹痛,助肾阳以治寒泻,温营血以治经闭。

2、吴茱萸、黄连、生姜,三药均有止呕作用,然而吴茱萸温肝而治肝寒犯胃之呕苦,生姜能温中而治胃寒上逆之呕水。

3、与小茴香鉴别:吴茱萸与小茴香二者皆味辛性温热,均能温中、散寒止痛,同可用治胃寒脘腹疼痛,寒滞肝脉、寒疝腹痛,以及经寒痛经等症。不同之处在于:[1]

鉴别要点

吴茱萸辛散苦降,性热燥烈,有小毒,善于疏肝下气,善治肝胃虚寒,浊阴上逆之巅顶头痛、呕吐涎沫,胃寒呕吐,肝火犯胃、胁痛吞酸等症。同时,吴茱萸又能燥湿,助阳止泻,又可用治寒湿脚气肿痛,或上冲入腹;脾肾阳虚,五更泄泻等症。

小茴香则长于理气和胃,中焦虚寒气滞,脘腹胀痛、食少呕吐者小茴香多用。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四氢呋喃-乙酸(51:48:1: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5nm。理论板数按吴茱萸胺峰计算应不低于7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吴茱萸胺、吴茱萸次碱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各含0.1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13g,精密称定,加入甲醇80ml,加热回流5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回收甲醇至适量,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两种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吴茱萸胺(C19H17N3O)和吴茱萸次碱(C18H13N3O)的总量不得少于0.20%。

吴茱萸 -栽培要点

制吴茱萸 吴茱萸吴茱萸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冷、干燥。以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和腐殖质壤土栽培为宜;低洼积水地不宜栽培。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取树势健壮、结果多的植株,待果实成熟后来收,明干,切忌日晒,否则易使种子失去发芽力。春播,于3月下旬-4月上旬,用条插法,按行距15-20cm开条沟,深3-5cm,将种子均匀播入,薄覆细土,盖草一层,浇水保湿。现因繁殖速度慢,放生产上已少用。

分株繁殖:12月下旬,可在母株旁距0.6m处,将侧根的表上刨开,露出较粗的侧根,每隔7cm左右砍一伤口,再覆土,施粪肥。春季伤口处长出幼苗,待幼苗长大后,即可与母株分离。

扦插繁殖:11-12月或1-2月植株萌芽前,剪取1-2年生健壮枝条为插穗,长20-25cm,具3-4个芽,两端剪成斜面,扦插手苗床,露出地面5-10cm,覆草一层,注意浇水,遮荫。扦插后约1-2个月生根。第2年苗高30cm移栽。根插法,选树龄4-6年,于2月上旬前后,选较粗壮的侧根,截成15-18cm的小段作插穗,按行株距15cm×15cm开穴,每穴斜插一段,覆土,浇水。育苗第二年就可移栽,定植移栽时间3-4月或11-12月,按行珠距(1.5-2)m×(1.5-2)m开穴,穴径60cm,深45cm,施入腐熟厩肥,幼苗根部蘸黄泥浆后栽种,覆土,压实,浇水。

田间管理

每年需中耕除草,结合施追肥2-3次,早春萌芽前追施人粪尿,孕蕾前再施1次。开花后增施磷、钾肥,可防止落果,促进种子饱满成熟。整枝修剪,幼龄树离地面80cm处打顶,促使形成一定的树冠;成年树要剪除重叠枝、下垂枝、枯枝、病虫枝、老弱枝。修剪工作可在落叶后进行。并要培土保暖防冻。移栽后幼龄树行间可套种花生、薯类、大豆或除虫菊等。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煤烟病,5-6月杀死传染病源,可喷1:1:200信的波尔多液。锈病,5月中旬发病时喷波美0.2-0.3度石流合剂或25%粉锈宁100倍液。还有树脂病等为害。虫害有褐天牛,7-10月为害,幼虫蛀人树干,蛀食木质部,可用人工捕捉。橘风蝶,3月幼虫咬食芽、嫩叶或咬成缺刻与孔洞,可喷Bt乳剂300倍液。另有蚜虫、红蜡介壳虫等为害。

四 : 吴茱萸

吴茱萸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名称:吴茱萸

吴茱萸图片 吴茱萸类别:温里药

拼音:WU ZHU YU

拉丁:Fructus Evodiae

别名:吴萸、左力

药用部位:近成熟果实

药材性状:本品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5mm。表面暗黄绿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基部残留被有黄色茸毛的果梗。质硬而脆,横切面可见子房5室,每室有淡黄色种子1粒。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

栽培要点:

产地:贵州、广西、湖南

采收加工:11~12月间采挖。晒干或低温于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热;辛、苦;归肝、脾、胃、肾经;小毒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禁忌:不宜多服、久服;阴虚火旺者禁服。

五 : 吴茱萸

第六节 吴茱萸

一、吴茱萸概述

1、【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www.61k.com)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

2、【别名】吴萸、茶辣、辣子、臭辣子、吴椒、臭泡子。

3、【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4、【功能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5、附方

(1、)治肾气上哕,肾气自腹中起上筑于咽喉,逆气连属而不能吐,或至数十声,上下不得喘息:吴茱萸(醋炒)、橘皮、附子(去皮)各一两。为末,面糊丸,梧子大。每姜汤下七十丸。

(2、)治醋心,每醋气上攻如酽醋:茱萸一合。水三盏,煎七分,顿服。纵浓,亦须强服。

(3、)治食已吞酸,胃气虚冷者:吴茱萸(汤泡七次,焙)、干姜(炮)等分。为末,汤服一钱。

(4、)治肝火:黄连六两,吴茱萸一两或半两。上为末,水丸或蒸饼丸。白汤下五十丸。

1

吴茱萸 吴茱萸

(5、)治呕而胸满,及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www.61k.com)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6、)治头风:吴茱萸三升。水五升,煮取三升,以绵拭发。

(7、)治痰饮头疼背寒,呕吐酸汁,数日伏枕不食,十日一发:吴茱萸(汤泡七次)、茯苓筹分。为末,炼蜜丸悟子大。每热水下五十丸。

(8、)治多年脾泄,老人多此,谓之水土同化:吴茱萸三钱。泡过,煎汁,入盐少许,通口服,盖茱萸能暖膀胱,水道既清,大肠自固,他药虽热,不能分解清浊也。

(9、)治脾受湿气,泄利不止,米谷迟化,脐腹刺痛;小儿有疳气下痢,亦能治之:黄连(去须)、吴茱萸(去梗,炒)、白芍药各五两。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浓煎米饮下,空心日三服。

(10、)治脚气入腹,困闷欲死,腹胀:吴茱萸六升,木瓜两颗(切)。上二味,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进一服,或吐、或汗、或利、或大热闷,即瘥。

(11、)治脚气疼痛,如人感风湿流注,脚足痛不可忍,筋脉浮肿,宜服之:槟榔七枚,陈皮(去白)、木瓜各一两,吴茱萸、紫苏叶各三钱,桔梗(去芦)、生姜(和皮)各半两。上细切,水煎,次日五更,分作三、五服,只是冷服。冬天略温服亦得。

(12、)治远年近日小肠疝气,偏坠搐疼,脐下撮痛,以致闷乱,及外肾肿硬,日渐滋长,阴间湿痒成疮:吴茱萸(去枝梗)一斤(四两用酒浸,四两用醋浸,四两用汤浸,四两用童子小便浸,各浸一宿,同焙干),泽泻 2

吴茱萸 吴茱萸

(去灰土)二两。(www.61k.com]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盐汤或酒吞下。

(13、)治小儿肾缩(乃初生受寒所致):吴茱萸、硫黄各半两。同大蒜研涂其腹,仍以蛇床子烟熏之。

(14、)治口疮口疳:茱萸末,醋调涂足心。亦治咽喉作痛。

(15、)治牙齿疼痛:茱萸煎酒含漱之。

(16、)治湿疹:炒吴茱萸一两,乌贼骨七钱,硫黄二钱。共研细末备用。湿疹患处渗出液多者撒干粉;无渗出液者用蓖麻油或猪板油化开调抹,隔日一次,上药后用纱布包扎。

(17、)治阴下湿痒生疮:吴茱萸一升,水三升,煮三、五沸,去滓,以洗疮。诸疮亦治之。

(18、)中风(口角偏斜,不能语言):用茱萸一升、姜豉三升、清酒五程式,合煎开数次,冷后每服半升。一天服三次。微汗即愈。

(19、)全身发痒:用茱萸一升,加酒五升,煮成一升半,乘温擦洗,痒即停止。

(20、)冬月感寒:用吴茱萸五钱煎汤服,以出汗为度。

(21、)呕吐、胸满、头痛:用茱萸一升、枣二十枚、生姜一两、人参一两,加水五升煎成三升,每服七合,一天服二次,此方名吴茱萸汤。

(22、)心腹冷痛:用吴茱萸五合,加酒三升煮开,分三次服。

(23、)小肠疝气(偏坠疼痛,睾丸肿硬,阴部湿痒):用吴茱萸(去梗)一斤,分作四份。四两泡酒,四两泡醋,四两泡开水,四两泡童便。经一夜后,都取出焙干,加泽泻二两,共研为末,以酒和粉调成丸子,如 3

吴茱萸 吴茱萸

梧子大。[www.61k.com)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盐汤或酒送下。此方名夺命丹,亦名星斗丸。

(24、)妇女阴寒,久不受孕:用吴茱萸、川椒各一升,共研为末,加炼蜜做丸子,如弹子大。裹棉肉纳入阴道中,令子宫开即可受孕。

(25、)胃气虚冷,口吐酸水:吴茱萸在开水中泡七次,取出焙干,加干姜(炮),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热汤送下。

(26、)转筋入腹:用茱萸(炒)二两,加酒二碗,煎成一碗,分二次服。得泻即愈。

(27、)老人多年水泄:用吴茱萸三钱,泡过,取出,加水煎嗔,放一点盐后服下。

(28、)赤白痢(脾胃受湿,下痢腹痛,米谷不化):用吴茱萸、黄连、白芍药各一两,同炒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戊己丸。

又方:用川黄连二峡谷、吴茱萸二两(汤沁七次),同炒香,分别研为末,各与粟米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收存备用。每服三十丸。赤痢,以甘草汤送服黄连丸;白痢,以干姜汤送服茱萸丸;赤白痢,两丸各用十五粒,米汤送下。此方名变通丸。

又方:用吴茱萸二两、黄连二两,同炒香,各自为末。以百草霜二两,加饭同黄连做成丸子;以白芍药末二两,加饭同茱萸做成丸子,各如梧子大,收存备用。每服五十丸。赤痢,以乌梅汤送服连霜丸;白痢,以米汤送服茱芍丸;赤白痢,两种药丸各服二十五粒。此方名二色丸。

(29、)腹中积块:用茱萸一升捣烂,和酒同煮,取出包软布中熨积块处,冷则炒热再熨。块如移动,熨也移动,直至积块消除。

4

吴茱萸 吴茱萸

(30、)牙齿疼痛:用茱萸煎酒含漱。[www.61k.com)

(31、)老小风疹:用茱萸煎酒涂搽。

(32、)痈疽发背:用吴茱萸一升捣为末,加苦酒调涂布上贴患处。

(33、)寒热怪病(发寒发热不止,几天后四肢坚硬如石,敲起来发铜器声,日渐瘦弱):用茱萸、木香等分,煎服。

6、【用法用量】 1.5 ~4.5g;外用适量。

二、吴茱萸繁育与栽培

1选地整地

选避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除尽灌丛、杂草,全垦25-3Ocm深或不垦。按行株距3m×3m,每亩60-90株开穴,穴大小据植株大小而定,一般穴径5Ocm,深4Ocm,每穴施腐熟厩肥或堆肥5-lOkg,与穴土混匀作基肥。苗圃地要求土壤肥沃疏松,深耕,耙细整平,作宽1.3m的高畦。

2种植方法

(1)分株繁殖:吴茱萸分蘖能力很强,在母株周围常抽生出许多幼苗,待苗高6Ocm左右时,挖起移栽;为了获得更多的根蘖苗,可选3-5年生、健壮无病、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良母株,于冬季落叶后至早春萌芽前,创开离母树40-1OOcm处泥土,露出侧根,选粗3cm左右的侧根,每隔10-15cm砍一伤口,砍至皮层为度,然后施人畜粪水,覆土。1-2个月后,伤根处便会萌生许多幼苗,去掉过密、弱苗,施一次清淡人畜粪水,翌春苗高5Ocm左右时,便可断根移栽。通常一株母树可获得30-50株根蘖苗,且移栽成活率高。

5

吴茱萸 吴茱萸

(2)扦插繁殖:可枝插、根插及嫩枝带踵扦插。(www.61k.com]枝插 在冬末春初休眠期进行。选择健壮母株,采集1-2年生枝条,剪成20-25cm长的插条,每插条须具2-3个芽眼,上端截平,下端剪成斜面。选阴天,在插床上接行距3Ocm开横沟,将插条按株距lOcm斜放于沟内,覆土压实,浇水。扦插时以插条先端出土1Ocm左右为宜。用稻草节或枯枝、松叶散放于畦面,以保持土壤温度,也可搭拱形塑料膜,保温保湿。生根后培育1年,便可出圃定植。根插 选择树龄4年生以上的健壮植株,于早春2月,挖开树根,取出1cm左右的侧根,剪成20cm左右的插条,插于苗床上,搭棚遮荫保湿即可。嫩枝带踵扦插 根插或伤根分株造成的伤口处,常成丛萌生幼苗,如任其生长,则苗弱纤细,故当苗高lOcm左右时,选阴天,除每丛留苗2-3株外,其余多余的苗用小刀轻轻连根皮剥下,分成单株,剪去基部叶片,按行株距2Ocm打孔扦插于苗床上,浇水,搭拱形塑料薄膜遮荫保湿即可。

(3)压条繁殖:早春2月,选取母株四周根茎基部发出的2-3年生小苗,在其节间用小刀剥去一指宽的表皮,压埋在土中5-1Ocm深,使枝梢尖端露出土面,每一叶芽可萌生一幼苗,次年即可切断移栽。 3定植

以上繁殖材料可于冬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定植,以早春为好。成片移栽定植,按行株距3m×3m开穴定植;若利用房前屋后等空隙地种植,可按2m株距定值。移栽覆土一半时,将苗子轻轻上拔,以利根系舒展,再覆土压实。栽后立即浇透定根水,以利成活。

4田间管理

6

吴茱萸 吴茱萸

(1)中耕除草:吴茱萸不耐荒芜,故应适时中耕除草,以使田间无杂草。(www.61k.com]中耕时不宜过深,以免伤根,使表土疏松不板结为宜。

(2)追肥:早春萌芽前,追施一道人畜粪水,以促进春梢生长。一般3年生幼树每株施2Okg,在离根际4Ocm处开沟环施。6-7月开花结果前,施一道磷钾肥,以利座果。冬季落叶后,施农家肥或草木灰,施后培土防冻。

(3)修剪整形:吴茱萸的定型修剪应视植株生长的自然状况而定。一般中心主干明显而生长健壮的采用疏散分层形;无中心主干的刚采用自然开心形。修剪一般于冬季进行。通过修剪定型,可保持一定的树形,有利开花结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并可获得一部分枝条,增加繁殖材料。修剪时应同时剪去病枝、弱枝、下垂枝、并生枝,留枝梢肥大、芽胞椭圆形枝条。

5病虫害防治

(1)锈病:5-7月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绿色近圆形边缘不明显的小点,后期叶背出现橙黄色突起的疮斑(夏孢子堆),严重时叶片枯死。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7%敌锈钠300倍液(加洗衣粉150g)喷雾防治。

(2)烟煤病:为叶片、枝条上覆盖的一层黑褐色的煤状物。当蚜虫、介壳虫危害吴茱萸时,蚜虫分泌的甜味分泌物常会诱发该病的发生,该煤状物易剥落,剥落后,叶片仍为绿色。该病发生严重时,影响光合作用。防治方法:治蚜防病,5月上旬至6月中旬,蚜虫、介壳虫发生时,可喷40%乐 7

吴茱萸 吴茱萸

果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蚜虫;发病初期,用1:0.5:15O-200的波尔多液喷雾防治,每隔10天1次,连续2-3次。(www.61k.com]

(3)褐天牛:幼虫蛀入树干,咬食木质部,形成不规则的弯曲孔道。7-10月常在主干上发现胶质分泌物、木屑和虫便。防治方法:5-7月,成虫盛发期人工捕杀成虫;幼虫蛀入树干后,用钢丝从虫孔处捅杀;或用40%乐果乳油蘸浸棉球塞入虫孔,并用黄泥封口毒杀。

(4)蚜虫:危害新梢和嫩叶,吸食汁液,影响生长。防治方法:用40%乐果乳油800-1500倍液喷杀。

(5)红蜡介壳虫:四季发生,多聚集于枝、叶、花、果,使受害叶变黄,落叶,落花,落果。防治方法:用40%乐果乳油800-1500倍液喷杀;或春季叶萌发前用石硫合剂涂刷树干;或用人工刮除。

(6)柑橘凤蝶:5-6月或8-9月发生。幼虫咬食幼芽、嫩叶造成缺刻。防治方法:人工捕杀;或于幼虫期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防治。 6采收与加工

(1)采收:一般定值后2-3年始果。8-10月,当果实由绿色变为黄绿色或稍带紫色时,择晴天上午采摘。采摘时将果实成串摘(剪)下,注意不要损伤果枝,以免影响翌年结果。每株能产鲜果5-2Okg。

(2)产地加工:果实采回后及时摊晒,切勿堆放发酵,约连续晒7-8天便可全干。雨天可用微火(温度不超过60℃)烘干。干后搓揉,使果实与果柄分离,筛除果柄即可。折干率30%左右。干品吴茱萸用木箱或竹筐内套塑料袋包装,置通风干燥处,并注意防潮、霉变、虫蛀,防挥发油散失。

09中草药(2)班

8

本文标题:吴茱萸-吴茱萸粥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746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