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菩萨蛮·冬

发布时间:2018-01-19 所属栏目: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一 : 菩萨蛮·冬

菩萨蛮·冬

冬雨夜归人

灯光隐隐寒冰雨,凄然僵直潸然语。

行路夜归人,孤思犬吠沉。

绵绵含若苦,恹恹谁来去。

不忍抚旧殇,无言泪几行。(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冬夜夜色异

流云冷月碧空挂,孤星低语能谁话?

独立夜深寒,透心泪已残。

葱茏谁许待?银汉迢迢碍。

夜色异当时,凄清默默思。

冬夜夜雪翩

洋洋洒洒深天幕,晶帘一片成绸布。

独立玉花窗,无言与对霜。

风寒灯影碎,孤梦留人睡。

静静白蜿蜒,唯有夜雪翩。

冬梅夜余香

梅开倩影谁留恋,残阳映水淹娇艳。

笑靥冷犹浓,皑皑点点红。

余香复袅袅,怜惜花知晓。

横笛月帘晴,银光印画屏。

冬阳向苍穹

无声流水无远近,天涯望断归鸿凛。

潋滟枉凝眸,流光久掩愁。

谁老丹枫树,柔情冷冬数。

回首向苍穹,坦然四面风。

二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释
①造口:即皂口,镇名。在今江西省万安县西南60里处。

②郁孤台:古台名,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的贺兰山上,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而得名。

③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

④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汉唐故都。这里指沦于敌手的宋国都城。

⑤可怜:可惜。

⑥无数山:这里指投降派(也可理解为北方沦陷国土)。

⑦毕竟东流去:暗指力主抗金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

⑧愁余:使我感到忧愁。

⑨鹧鸪(zhègū):鸟名,传说它的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啼声凄苦。

译文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

我抬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

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

背景
这首词为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所作。关于此词之发端,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有几句话非常重要,他说:“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祐太后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自此起兴。”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颂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赏析
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

词题“书江西造口壁”,起写郁孤台与清江。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万安县西南六十里(《万安县志》)。词中的郁孤台在赣州城西北角(《嘉靖赣州府志图》),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唐李勉为虔州(即赣州)剌史时,登临北望,慨然曰:‘余虽不及子牟,而心在魏阙一也。’改郁孤为望阙。”(《方舆胜览》)清江即赣江。章、贡二水抱赣州城而流,至郁孤台下汇为赣江北流,经造口、万安、太和、吉州(治庐陵,今吉安)、隆兴府(即洪州,今南昌市),入鄱阳湖注入长江。公元1175-1176年(淳熙二、三年)间,词人提点江西刑狱,驻节赣州,书此词于造口壁,当在此时。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辛幼安词》条云:“其题江西造口壁词云云。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祐太后(哲宗孟后,高宗伯母)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因此起兴。”此一记载对体会此词意蕴,实有重要意义。《宋史》高宗纪及后妃传载:建炎三年(1129)八月,“会防秋迫,命刘宁止制置江浙,卫太后往洪州,腾康、刘珏权知三省枢密院事从行。闰八月,高宗亦离建康(今南京市)赴浙西。时金兵分两路大举南侵,十月,西路金兵自黄州(今湖北黄冈)渡江,直奔洪州追隆祐太后。“康、珏奉太后行次吉州,金人追急,太后乘舟夜行。”《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载:“质明,至太和县(去吉州八十里。《太和县志》),又进至万安县(去太和一百里。《万安县志》),兵卫不满百人,滕康、刘珏皆窜山谷中。金人追至太和县,太后乃自万安县至皂口,舍舟而陆,遂幸虔州(去万安凡二百四十里。《赣州府志》)。”《宋史·后妃传》:“太后及潘妃以农夫肩舆而行。”《宋史·胡铨传》:“铨募乡兵助官军捍御金兵,太后得脱幸虔。”史书所记金兵追至太和,与罗氏所记追至造口稍有不合。但罗氏为南宋庐陵人,又曾任江西抚州军事推官,其所记信实与否,尚不妨存疑。况且金兵既至太和,其前锋追至南一百六十里之造口,也未始无此可能。无论金兵是否追至造口,隆祐太后被追至造口时情势危急,以致舍舟以农夫肩舆而行,此是铁案,史无异辞。尤要者,应知隆祐其人并建炎年间形势。当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金兵入汴掳徽钦二宗北去,北宋灭亡之际,隆祐以废后幸免,垂帘听政,迎立康王,是为高宗。有人请立皇太子,隆祐拒之。《宋史·后妃传》记其言曰:“今强敌在外,我以妇人抱三岁小儿听政,将何以令天下?”其告天下手诏曰:“虽举族有北辕之恤,而敷天同左袒之心。”又曰:“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唯重耳之独在。”《鹤林玉露·建炎登极》条云:“事词的切,读之感动,盖中兴之一助也。”陈寅恪《论再生缘》亦谓:“维系人心,抵御外侮”,“所以为当时及后世所传诵。”故史称隆祐:“国有事变,必此人当之。”建炎三年,西路金兵穷追隆祐,东路金兵则渡江陷建康、临安,高宗被迫浮舟海上。此诚南宋政权出存亡危急之秋。故当作者身临造口,怀想隆祐被追至此,“因此感兴”,题词于壁,实情理之所必然。罗氏所记大体可信,词题六字即为本证。

“郁孤台下清江水。”起笔横绝。由于汉字形、声、义具体可感之特质,尤其郁(郁)有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独立之感,郁孤台三字劈面便凸起一座郁然孤峙之高台。词人调动此三字打头阵,显然有满腔磅礴之激愤,势不能不用此突兀之笔也。进而写出台下之清江水。《万安县志》云:“赣水入万安境,初落平广,奔激响溜。”写出此一江激流,词境遂从百余里外之郁孤台,顺势收至眼前之造口。造口,词境之核心也。故又纵笔写出:“中间多少行人泪。”行人泪三字,直点造口当年事。词人身临隆祐太后被追之地,痛感建炎国脉如缕之危,愤金兵之猖狂,羞国耻之未雪,乃将满怀之悲愤,化为此悲凉之句。在词人之心魂中,此一江流水,竟为行人流不尽之伤心泪。行人泪意蕴深广,不必专言隆祐。在建炎年间四海南奔之际,自中原至江淮而江南,不知有多少行人流下无数伤心泪呵。由此想来,便觉隆祐被追至造口,又正是那一存亡危急之秋之象征。无疑此一江行人泪中,也有词人之悲泪呵。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长安指汴京,西北望犹言直北望。词人因回想隆祐被追而念及神州陆沉,独立造口仰望汴京亦犹杜老之独立夔州仰望长安。抬望眼,遥望长安,境界顿时无限高远。然而,可惜有无数青山重重遮拦,望不见也,境界遂一变而为具有封闭式之意味,顿挫极有力。歇拍虽暗用李勉登郁孤台望阙之故事,却写出自己之满怀忠愤。卓人月《词统》云:“忠愤之气,拂拂指端。”极是。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赣江北流,此言东流,词人写胸怀,正不必拘泥。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东流。换头是写眼前景,若言有寄托,则似难以指实。若言无寄托,则遮不住与毕竟二语,又明显带有感情色彩。周济《宋四家词选》云:“借水怨山。”可谓具眼。此词句句不离山水。试体味遮不住三字,将青山周匝围堵之感一笔推去,毕竟二字更见深沉有力。返观上阕,清江水既为行人泪之象喻,则东流去之江水如有所喻,当喻祖国一方。无数青山,词人既叹其遮住长安,更道出其遮不住东流,则其所喻当指敌人。在词人潜伏意识中,当并指投降派。“东流去”三字尤可体味。《尚书·禹贡》云:“江汉朝宗于海。”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江河行地与日月经天同为“天行健”之体现,故“君子以自强不息”(《息·系辞》)。杜老《长江二首》云:“朝宗人共挹,盗贼尔谁尊?”“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深。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故必言寄托,则换头托意,当以江水东流喻正义所向也。然而时局并不乐观,词人心情并不轻松。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词情词境又作一大顿挫。江晚山深,此一暮色苍茫又具封闭式意味之境界,无异为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写照,而暗应合上阕开头之郁孤台意象。正愁余,语本《楚辞·九歌·湘夫人》:“目眇眇兮愁予。”楚骚哀怨要眇之色调,愈添意境沉郁凄迷之氛围。更哪堪闻乱山深处鹧鸪声声:“行不得也哥哥”。《禽经》张华注:“鹧鸪飞必南向,其志怀南,不徂北也。”白居易《山鹧鸪》:“啼到晓,唯能愁北人,南人惯闻如不闻。”鹧鸪声声,其呼唤词人莫忘南归之怀抱耶?抑钩起其志业未就之忠愤耶?或如山那畔中原父老同胞之哀告耶?实难作一指实。但结笔写出一怀愁苦则可断言。而此一怀愁苦,实朝廷一味妥协,中原久未光复有以致之,亦可断言。一结悲凉无已。

梁启超云:“《菩萨蛮》如此大声镗鞳,未曾有也。”(《艺蘅馆词选》)此词抒发对建炎年间国事艰危之沉痛追怀,对靖康以来失去国土之深情萦念,故此一习用已久陶写儿女柔情之小令,竟为南宋爱国精神深沉凝聚之绝唱。词中运用比兴手法,以眼前景道心上事,达到比兴传统意内言外之极高境界。其眼前景不过是清江水、无数山,心上事则包举家国之悲今昔之感种种意念,而一并托诸眼前景写出。显有寄托,又难以一一指实。但其主要寓托则可体认,其一怀襟抱亦可领会。此种以全幅意境寓写整个襟抱、运用比兴寄托又未必一一指实之艺术造诣,实为中国美学理想之一体现。全词一片神行又潜气内转,兼有神理高绝与沉郁顿挫之美,在词史上完全可与李太白同调词相媲美。

三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结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江晚正愁余”词人愁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人”指的是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来源:贵州省期中题

(1)词人愁的是国破家亡,是忧国忧民之愁。
(2)这里指逃避战乱的人民。
(3)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考点:

考点名称:古诗词鉴赏古典诗词:
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在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

古诗分类:
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

方法指导:
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
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
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
4、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静结合> 对比映衬、虚实明暗 、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
田园: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陶渊明、王维、孟浩然)
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
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陆游、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
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
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李白、王勃、)
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马致远、崔颢、苏轼、)
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志向、心愿,抒发愤慨、不满。(曹操、李白、韩愈、 )
写景: 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叙事: 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之情)。(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
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温庭筠、李商隐、李清照)
怀古:对古人、物、事发出感慨,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不满,或对。。。寄予。。.的愿望。

古诗歌题材分类:
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
常见的题材如下:
1、爱情诗:
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
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
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
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
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
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
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7、咏史诗:
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
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
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
8、咏物诗:
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
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
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9、咏怀诗:
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
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
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10、怀古诗:
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
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
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

古诗歌鉴赏常见考点及技巧:
古诗词的鉴赏中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考察重点。古诗词的考察包括诗眼、炼字以及意象等。
“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
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古诗词鉴赏技巧:
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问题,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
因此,我们要全面提高鉴赏能力,不能有偏废。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1、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 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暖色—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
冷色—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欣的心情。
2、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开拓诗境,传达情感。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诗中“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又突出显示了“春涧” 的幽静。
3、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
我们在鉴赏时要优先考虑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意象。
特殊意象:
“望月怀远” 、“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
东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依依离别;
岁寒三友(松、竹、梅)——傲骨;桃花——美人;鸟——自由。
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景和情、物与 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
a.借景抒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b.托物言志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c.感物伤怀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
d.情景交融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1、熟记常用术语,如: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隽永、新奇、优美、绚丽、工丽、含蓄、质朴、自然、奔放等。
2、注意“诗眼”(“炼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用字新鲜,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
3、注意 “炼句”。由于诗歌篇幅、韵脚的约束或修辞的需要,诗人往往会对诗句进行特殊的处理,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古诗词的语法知识,才能读懂诗歌,进而鉴赏诗歌。
a.词类活用:
如: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使……欢快;空,使……空明。
b.互文见义:
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烟月笼罩着寒水,烟月笼罩着沙。
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花径不曾缘客扫而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而今始为君开。
c.倒装
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杜甫《秋兴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杜甫在这里主要写京城长安的风物之美,强调那里的稻米和梧桐的非同寻常。
d.省略: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
寓理于事:
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
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说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2、修辞手法:
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要发现修辞,直接说明作用。
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
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反问——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夸张——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巧用典故:
前人诗句——精炼含蓄;扩展内容;富有文采。
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修辞中有一点尤其要引起注意,即反衬。专用术语“以静衬动”,“以响衬静”。
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正衬(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
对比——(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与最后一句)
通感——感觉器官的沟通。(李白“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此时的雪花仿佛是春风中盛开的梨花,香飘万里。视觉与嗅觉沟通,诗人的情意饱含其中。)
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四、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评价是鉴赏的最后一步:由对诗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概括。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就是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分析评价要实事求是、要中肯,既不贬低也不拔高。
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从字面上看,此诗似在指责酒家卖唱女的无知和无心。但商女所唱得由听者来点,可见这不过是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该是座中的豪绅、贵族、上层官僚。他们才是作者实际抨击的对象。)

古诗词鉴赏其他必备的知识和能力:
1、诗词流派——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词有豪放派、婉约派。
2、诗歌的个人风格
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朴素自然、李白—豪迈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杜牧—清健俊爽、王维—诗画一体、王昌龄—雄健高昂、李商隐—朦胧隐晦、苏轼—旷达豪放、柳永—柔美婉丽、陆游—悲壮爱国。
3、鉴赏诗歌应懂得“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最早由孟子提出,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
4、鉴赏诗歌应善于联想、想象
表面上,读者阅读诗歌时似乎跟着诗的形象走,处于被动地位。事实上,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审美习惯和美学理想等,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给诗的形象和诗人意到而笔未到的艺术空白加以补充和丰富。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不仅使读者看到杏花盛开的情状,而且还可想象出花丛中鸟儿的嬉闹,鸟语花香,有声有色,把春的意境写活了。

四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赏析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赏析

[ 2007-9-23 9:17:00 | By: 洪培欣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是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释]

1.造口:即皂口,镇名,在今江苏省万安县西南60里处。

2.郁孤台:在今赣州西北田螺岭上。

3.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

4.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汉唐故故。此处代指京师。

5.愁余:使我发愁。鹧鸪:鸟名。传说其叫声如云“行不得也哥哥”,啼声凄苦。

 

[评析]

这首词为宋孝宗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所作。关于本词之发端,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有几句话非常重要,他说:“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祐太后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自此起兴。”上片寓情于景,写登台远瀣时产生的种种复杂 情感。前两句以虚笔写山河破碎的憾恨,后两句写对砟国的无限思念。下片以江水为喻,抒写抗金复国的决心和壮志难酬的苦闷。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青山 ”二句突出了了青山之遮与江水之流的对立和冲突,它写出客观规律不可抗拒,历史毕竟要发展这一深遂的哲理而千古名句有鼓舞人心的作用。梁启超评曰:“《菩萨蛮》如此大声镗 ,未曾有也”(《艺蘅馆词选》引)。全词从抒情结构上呈现出抑、扬、抑、扬、抑的格局,大开大阖,起伏顿挫,间法亦妙极。

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

词题“书江西造口壁”,起写郁孤台与清江。造口一名皂口 ,在江西万安县西南六十里(《万安县志 》)。词中的郁孤台在赣州城西北角(《嘉靖赣州府志图 》),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唐李勉为虔州(即赣州)剌史时,登临北望,慨然曰:‘余虽不及子牟 ,而心在魏阙一也 。’改郁孤为望阙。”(《方舆胜览》)清江即赣江。章、贡二水抱赣州城而流 ,至郁孤台下汇为赣江北流,经造口、万安、太和、吉州(治庐陵,今吉安 )、隆兴府(即洪州,今南昌市 ),入鄱阳湖注入长江。淳熙二、三年间(1175-1176 ),词人提点江西刑狱,驻节赣州,书此词于造口壁,当在此时。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辛幼安词》条云 :“其题江西造口壁词云云。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祐太后(哲宗孟后,高宗伯母)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因此起兴 。”此一记载对体会本词意蕴,实有重要意义。《宋史》高宗纪及后妃传载:建炎三年(1129)八月 ,“会防秋迫,命刘宁止制置江浙,卫太后往洪州 ,腾康、刘珏权知三省枢密院事从行 。闰八月,高宗亦离建康(今南京市)赴浙西。时金兵分两路大举南侵,十月,西路金兵自黄州(今湖北黄冈)渡江,直奔洪州追隆祐太后 。“康、珏奉太后行次吉州,金人追急,太后乘舟夜行。”《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载:“质明,至太和县(去吉州八十里。《太和县志》),又进至万安县(去太和一百里。《万安县志》),兵卫不满百人,滕康、刘珏皆窜山谷中。金人追至太和县,太后乃自万安县至皂口,舍舟而陆,遂幸虔州(去万安凡二百四十里。《赣州府志》)。”《宋史·后妃传》:“太后及潘妃以农夫肩舆而行。”《宋史·胡铨传 》:“铨募乡兵助官军捍御金兵 ,太后得脱幸虔。”史书所记金兵追至太和 ,与罗氏所记追至造口稍有不合。但罗氏为南宋庐陵人,又曾任江西抚州军事推官,其所记信实与否,尚不妨存疑。况且金兵既至太和,其前锋追至南一百六十里之造口,也未始无此可能。无论金兵是否追至造口,隆祐太后被追至造口时情势危急,以致舍舟以农夫肩舆而行,此是铁案,史无异辞。尤要者,应知隆祐其人并建炎年间形势。当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汴掳徽钦二宗北去,北宋灭亡之际 ,隆祐以废后幸免,垂帘听政,迎立康王,是为高宗。有人请立皇太子,隆祐拒之。《宋史·后妃传》记其言曰:“今强敌在外,我以妇人抱三岁小儿听政,将何以令天下?”其告天下手诏曰:“虽举族有北辕之恤,而敷天同左袒之心。”又曰:“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唯重耳之独在。”《鹤林玉露·建炎登极》条云:“事词的切,读之感动,盖中兴之一助也 。”陈寅恪《论再生缘》亦谓 :“维系人心,抵御外侮”,“所以为当时及后世所传诵。”故史称隆祐:“国有事变,必此人当之 。”建炎三年,西路金兵穷追隆祐,东路金兵则渡江陷建康、临安,高宗被迫浮舟海上。此诚南宋政权出存亡危急之秋。故当作者身临造口,怀想隆祐被追至此,“因此感兴 ”,题词于壁,实情理之所必然。罗氏所记大体可信,词题六字即为本证。

“郁孤台下清江水。”起笔横绝。由于汉字形、声、义具体可感之特质,尤其郁(鬱)有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独立之感,郁孤台三字劈面便凸起一座郁然孤峙之高台 。词人调动此三字打头阵,显然有满腔磅礴之激愤 ,势不能不用此突兀之笔也。进而写出台下之清江水。《万安县志》云:“赣水入万安境,初落平广,奔激响溜 。”写出此一江激流,词境遂从百余里外之郁孤台,顺势收至眼前之造口。造口,词境之核心也。故又纵笔写出 :“中间多少行人泪 。”行人泪三字,直点造口当年事。词人身临隆祐太后被追之地,痛感建炎国脉如缕之危,愤金兵之猖狂,羞国耻之未雪,乃将满怀之悲愤,化为此悲凉之句。在词人之心魂中,此一江流水,竟为行人流不尽之伤心泪。行人泪意蕴深广,不必专言隆祐。在建炎年间四海南奔之际,自中原至江淮而江南,不知有多少行人流下无数伤心泪呵。由此想来,便觉隆祐被追至造口,又正是那一存亡危急之秋之象征。无疑此一江行人泪中,也有词人之悲泪呵。“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长安指汴京,西北望犹言直北望。词人因回想隆祐被追而念及神州陆沉,独立造口仰望汴京亦犹杜老之独立夔州仰望长安。抬望眼,遥望长安,境界顿时无限高远。然而,可惜有无数青山重重遮拦,望不见也,境界遂一变而为具有封闭式之意味,顿挫极有力。歇拍虽暗用李勉登郁孤台望阙之故事,却写出自己之满怀忠愤。卓人月《词统》云:“忠愤之气,拂拂指端。”极是。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赣江北流,此言东流,词人写胸怀,正不必拘泥。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东流。换头是写眼前景,若言有寄托,则似难以指实。若言无寄托,则遮不住与毕竟二语,又明显带有感情色彩。周济《宋四家词选》云:“借水怨山。”可谓具眼。此词句句不离山水。试体味遮不住三字,将青山周匝围堵之感一笔推去,毕竟二字更见深沉有力。返观上阕,清江水既为行人泪之象喻,则东流去之江水如有所喻,当喻祖国一方。无数青山,词人既叹其遮住长安,更道出其遮不住东流,则其所喻当指敌人。在词人潜伏意识中,当并指投降派。东流去三字尤可体味 。《尚书·禹贡》云:“江汉朝宗于海。”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江河行地与日月经天同为“天行健”之体现,故“君子以自强不息”(《息·系辞》)。杜老《长江二首》云:“朝宗人共挹,盗贼尔谁尊?”“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深。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故必言寄托,则换头托意,当以江水东流喻正义所向也。然而时局并不乐观,词人心情并不轻松。“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词情词境又作一大顿挫。江晚山深,此一暮色苍茫又具封闭式意味之境界,无异为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写照,而暗应合上阕开头之郁孤台意象。正愁余,语本《楚辞·九歌·湘夫人 》:“目眇眇兮愁予。”楚骚哀怨要眇之色调,愈添意境沉郁凄迷之氛围。更哪堪闻乱山深处鹧鸪声声 :“行不得也哥哥”。《禽经》张华注 :“鹧鸪飞必南向,其志怀南,不徂北也。”白居易《山鹧鸪》:“啼到晓,唯能愁北人,南人惯闻如不闻 。”鹧鸪声声,其呼唤词人莫忘南归之怀抱耶?抑钩起其志业未就之忠愤耶?或如山那畔中原父老同胞之哀告耶?实难作一指实。但结笔写出一怀愁苦则可断言。而此一怀愁苦,实朝廷一味妥协,中原久未光复有以致之,亦可断言。一结悲凉无已。

梁启超云 :“《菩萨蛮 》如此大声镗鞳,未曾有也。”(《艺蘅馆词选》)此词发抒对建炎年间国事艰危之沉痛追怀,对靖康以来失去国土之深情萦念,故此一习用已久陶写儿女柔情之小令,竟为南宋爱国精神深沉凝聚之绝唱。词中运用比兴手法,以眼前景道心上事,达到比兴传统意内言外之极高境界。其眼前景不过是清江水、无数山,心上事则包举家国之悲今昔之感种种意念,而一并托诸眼前景写出。显有寄托,又难以一一指实。但其主要寓托则可体认,其一怀襟抱亦可领会。此种以全幅意境寓写整个襟抱、运用比兴寄托又未必一一指实之艺术造诣,实为中国美学理想之一体现。全词一片神行又潜气内转,兼有神理高绝与沉郁顿挫之美,在词史上完全可与李太白同调词相媲美。

辛弃疾词中的“恋君”与“怨君”情结 ——辛弃疾对儒家“忠君”思想的矛盾判断

内容摘要:作为儒家思想主要内容之一的“忠君”思想,一直是中国文人坚定的信仰,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现实生活当中,对“君王”的思想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希望借助君王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人生价值,一方面又因君王不采纳自己的建议而对君王的软弱充满了失望。辛弃疾以他的词作品,反映出中国文人的悲剧命运,同时也对“忠君”的思想开始产生怀疑,但是由于时代的限制,这种怀疑、否定的萌动没能进一步生发。

关键词:辛弃疾恋君怨君矛盾



作为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一代宗师,辛弃疾在他的词中,浸润着这位抗金英雄壮志难酬的沉痛感叹和无能为力的愤慨。“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辛弃疾的词,既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也不是吟风赏月花情柳态,而是字字揪心,句句沁血。一部《稼轩词》,给后人展示的是一代抗金英雄壮志难酬、报国无路的血泪控诉,其间强大的爱国豪情自是感人肺腑、响彻云霄,这是有所公认的。然而辛弃疾词中体现出来的作为中国文人的心路历程和对儒家思想文化的反思,或许更值得我们深思。

中国文人,自孔子始,就一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然而可悲的是,孔子的思想主张在当时就不被统治者所接受。尽管自汉代董中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整个封建社会一直视孔子为“圣人”而倍加推崇,但是绝没有哪一位统治者真正是完全接受孔子的学术思想的。他们仅仅是挑选其中一部分对自己的统治有利的东西,并加以补充和强化,而真正关切到人民与民族利益的东西则避而不谈,从而使儒家思想成为他们奴役人民的工具,“儒家思想”变得面目全非。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或许带有一种极其隐讳的意味吧?

正因为统治者难以真正贯彻孔子的思想,因此孔子的后继者——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始终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往直前的气魄,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自励,毕其终生精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无论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还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中国文人心中始终放不下的,就是“君”和“民”这两个在封建社会处于对立地位的两极,结果便是无数中国文人的悲剧中历史舞台上轮番上演。

到了辛弃疾那里,尽管他还没有能力解决“君”和“民”之间的对立矛盾,但是他在自己辛酸、沉痛的人生经历中,他不得不思考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问题,并重新审视儒家思想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因而在他的词中留下了对儒家思想一些极为矛盾的判断。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君王”的矛盾判断。辛弃疾对儒家思想中这一重要问题的矛盾判断,是以自己的人生悲剧和民族的悲剧为基础的,因而显得格外的沉重,同时也为后人对儒家思想及中国文人命运、思想的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东西。

中国文人对“君王”的依恋,大概也是自孔子始。“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事君尽礼”,“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君君臣臣”,“学而优则仕”。“事君”的思想是孔子反复陈述的观点,也是极受统治者欢迎并不断强化的读书人应该遵守的“人生准则”,在他身后的读书人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读书人“克己复礼”,“以天下为己任”,但自己却并不拥有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读书人只有借助君王手中的权力,才能实现自己治国安邦的人生理想,从而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然也有一些只是看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的贪图荣华富贵之辈,这些人是不能算作民族的“脊梁”的,自然不是真正的“文人”。)然而不幸的是,无论是治世,还是乱世,没有哪一位中国文人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中国文人在郁闷不堪之中,对“君王”的情感态度便会因“爱恋”而转生“怨恨”。李白式的“天生我才毕有用”的自慰也好,柳永式的“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自傲也好,都是这种由“恋”而“怨”的文人悲歌。但是他们的这些“怨君”情绪,不过是“恋君”情绪发展到极点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骨子里渗透着的,依旧是“恋君”。这便是中国文人“恋君”情结与“怨君”情结。



辛弃疾出生时,宋王朝早已偏安南渡,他的家乡山东已在金兵的统治之下,少年时期又受到祖父的影响,心中早已埋下了对入侵的金兵充满仇恨的种子,终至于毁家起义,投身到火热的抗金的大潮之中。特殊的成长环境,不一般的生活经历,使得辛弃疾的血液里始终奔腾着一般文人难得的冲天豪气。击退金兵、收复失地,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权益也就很自然地成为他心中的宏伟愿望。在早年抗击金兵的战斗体验中,辛弃疾认识到单靠自己孤军作战是不行的,要想取得抗金战斗的全面胜利,最终必须依靠朝廷的力量。因此,作为耿京起义军的掌书记,辛弃疾力劝耿京归附朝廷,得到了耿京的认同。

绍兴三十二年(1162),辛弃疾被派往建康(今南京)接洽南归事宜,受到出巡的宋高宗赵构的召见,并获得成功。遗憾的是,宋高宗的抗金斗志并不是辛弃疾所想象的那样激越、昂扬,满朝文武,力主抗金的也是寥寥无几,辛弃疾的抗金热情如遇冰川。同年,辛弃疾被任命为江阴签判。尽管官职卑微,但辛弃疾仍满腔热忱积极思谋抗金大计。

孝宗乾道元年(1165),辛弃疾奏进《美芹十论》,力陈收复中原的形势和策略,但此时的宋廷并无作战之意。因为早在隆兴元年(1163)夏,抗战派将领、枢密使张浚派李显忠、邵宏渊二将分道北伐,攻取了灵壁、虹县、宿州。不料正在此时,李、邵二人及其部属之间发生摩擦,将士不听指挥,为金军所乘,在宿州南的符离地区被金军击溃,北伐即告失败。此时,孝宗对北伐发生动摇,主和派又占上风,宋、金之间再次进行和谈。隆兴二年(1164)冬,双方签订“隆兴和议”:宋不再向金称臣,改为叔侄之国;每年少输银五万两,绢五万匹;恢复绍兴时划定的疆界。因而辛弃疾的抗金主张没有被宋廷予以重视。

乾道四年(1168),辛弃疾调任建康通判。此时,辛弃济南归已有六年。六年过去了,抗金事业毫无进展。辛弃疾对此忧心如焚痛心不已,又写出《九议》,进献作为抗战派代表的宰相虞允文,陈述抗金大计,但因孝宗早已无心作战、投降派势力在朝中占上风而遭冷落。屡经挫折之后,辛弃疾渐渐意识到,在朝廷并无抗金意图的大气候之下,自己的抗金理想要想得到实现并非易事。辛弃疾的思想由以前极为单纯的理想主义变得较为复杂一些,其中包含两个重要因素:一方面,希望朝廷能够重用大批主战派官员,“欲乞丞相稍去薄书细务,为数十日之间,舒写胸臆,延访豪杰,无问南北,择其识虚实兵势者十余人,置为枢密院属官,有大事则群议是正而后闻”(《九议·其一》;另一方面,希望朝廷疏远投降派,并对投降派持愤恨态度。

乾道四年(1168),辛弃疾初任建康通判,对朝廷仍寄以厚望,希望朝廷能够启用主战派将领实现收复中原的宏图伟业:“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湖沙。回首日边去,云里认飞车。”(《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在此期间,“恋君”情结在辛弃疾心中占主导地位:“千里渥洼种,名动帝王家。金銮当日奏草,落笔万龙蛇。”(《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这既是对赵介庵的贺词,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评判,希望自己和赵介庵等志同道合之人能够得到君王的重用,“好都取山河献君王。看父子貂婵,玉京迎驾。”(《洞仙歌·寿叶丞相》)

尽管辛弃疾对抗金事业充满激情,但其一再上书也无结果。辛弃疾并不因此而对“君王”有所怀疑,而归罪于投降派,并希望“贤明”的君王能够疏远投降派而不受他们的蒙蔽:“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垣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淳熙六年(1179),辛弃疾调任湖南转运使,时年三十九岁,已是奔四十的人了。“四十而不惑”。辛弃疾回顾自己南归17年来一直在后方各地辗转奔波,而抗金大业一事无成,不觉感叹万千,心生倦念。“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吴楚地,东南柝,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满江红·江行简杨济翁、周显先》)“今老矣,骚白首,过扬州,倦游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

但是,辛弃疾要想彻底放下抗金壮志亦非易事。为了心中那个追求已久的愿望,为了天下苍生,辛弃疾“知其不可而为之”,仍然抓住一切机会,拼力一搏。在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时,辛弃疾仍然积极创建“飞虎军”,使“北虏颇知惮畏”。在送张仲固帅兴元之际,辛弃疾心中仍然充满着战斗的渴望,“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同时,多年的官场生活及抗金事业屡屡受挫,辛弃疾对投降派的憎恶日益加深,并且对“君王”也开始发生了怀疑:“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淳熙乙亥1179年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在这里,辛弃疾以汉武帝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后以百金购得司马相如《长门赋》以重新得到汉武帝宠爱作喻,并指出自己的处境连陈皇后都不如,“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很明显,辛弃疾已不再像以前那样相信当朝皇帝是汉武帝一样的“圣君”了,他对“君王”的判断已开始打上了“否定”的标记,其“怨君”情结渐见滋长。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由湖南调江西,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辛弃疾心中“恋君”与“怨君”的矛盾冲突更加激烈。一方面,始终难以放下抗金宏愿,对“君王”心怀一线希望,另一方面,对官场生厌,对投降派生恨,对君王生“怨”。因而辛弃疾在江西任上便已有退意,于是在带湖建新居,以待日后身退官场作闲居之所。“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鲙哉?”(《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辛弃疾对自己的处境的预见性还是较强的。就在这年冬天,辛弃疾遭谏官王蔺的的弹劾而被削职,便回上饶带湖新居,开始了近二十年的闲居生活。



辛弃疾闲居带湖之后,其抗金理想基本上就彻底无望了,对“君王”的判断持完全否定的态度,甚至由“怨”而转“恨”:

“可恨东君,把春去春来无迹”;(《满江红·暮春》),“倦客新丰,貂裘敝,征尘满目。弹短铗,青蛇三尺,浩歌谁续?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叹诗书、万卷致君人,翻尘陆。/休感叹,浇灵录。人易老,欢难足,有玉人怜我,为簪黄菊。且置请缨封万户,竟须卖剑酬黄犊。叹当年,寂寞贾长沙,伤时哭。”(《满江红》)。

闲居期间,辛弃疾与其他抗金志士如陈同父等人仍有交往,每每议及时政,总不免激起心中久积的雄心壮志: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真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南宋朝廷的软弱无能,使得辛弃疾最终认识到南宋朝廷基本上是气数已尽,“君王”已是穷途末路、“落日残阳”,免不了时时勾起他心中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抗金夙愿:

“更天涯,芳草最关情,烘残日”(《满江红·暮春》)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水调歌头·汤朝美司谏见和》)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

但最终感叹抗金力量势单力薄,“两三雁,也萧瑟”(《贺新郎》),终究难成大事,同时更痛恨当朝者“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贺新郎》)。“武媚宫中,韦娘局上,休把兴亡记。布衣百万,看君一笑沉醉。”(《念奴娇·双陆和陈仁和韵》),矛头直指醉生梦死乐不思蜀的“君王”。



纵观辛弃疾的一生,是激情澎湃的一生,抗金的斗志始终在他的心中久久萦荡。然而,他所处的时代,是南渡偏安后无所作为的南宋朝廷。在以皇帝为首的整个统治集团“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笼罩下,这位抗金的斗士自然是空有一腔热血却无门报国了。英雄无用武之地,英雄寂寞了,英雄绝望了,终将满腔的愤怒化作匕首、投枪,投向屈膝投降、丧权辱国的统治集团。辛弃疾由“恋君”到“怨君”,终至于在忧愤中含“怨”而逝,走完了他生不逢时的充满悲剧的人生之旅。历代帝王的卑躬屈膝与抗金英雄的豪情壮志形成巨大的反差,辛弃疾用他充满爱国豪情的文人悲歌记录了他的悲剧人生,留给后人的是深切的痛惜与沉重的感叹。

因而,辛弃疾词中的“恋君”也好,“怨君”也好,都不是因个人前途、利益而生,“且恢复之事,为祖宗,为社稷,为生民而已,此亦明主与天下智勇之士之所共也,顾岂吾君吾相之私哉。”(《九议·其一》)其中包含着的,是强烈的民族意识与爱国意识。他的“怨”,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哀怨”,而是“怨愤”,甚至是强烈的“愤恨”,对“君王”开始持一种否定的态度。这在中国文人思想史上,可以说是十分难得的一种思想的萌动。尽管辛弃疾的这种萌动不是有意识的,但是凭着一腔的爱国热情,他的这种潜意识的萌动,也是必然的,是不容忽视的。也正是由于这种萌动不是有意识的,因而没能进一步生发出来,这也是他所处的时代使然。

主要参考书目:

1、《辛弃疾词全集校注》刘坎龙编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一版

2、《中国古代十大词人作品选》洪柏昭选注花城出版社2000年4月第一版

3、《中国古代史纲》张传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7月第一版

4、《中国古代史纲》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1979年1月第二版

5、《悲剧精神与民族意识》邱紫华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6、《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通联: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实验中学;432100)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与苏轼并称“苏辛”。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辛词继承了苏轼豪放词风和南宋初期爱国词人的战斗传统,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扩大了词的题材,几乎达到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又创造性地融汇了诗歌、散文、辞赋等各种文学形式的优点,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辛词的独特风格。辛词以豪放为主,但又不拘一格,沈郁、明快、激励、妩媚,兼而有之。他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和奇特想象,对自然界的山、水、风、月、草、木都赋予情感和性格,并有所寄托。他还善于吸收民间口语入词,尤其善于用典、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文句,往往稍加改造而别出新意。但也有些作品因用典、议论过多而显得晦涩、呆滞。《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突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吴衡照《莲子居词话》说:辛稼轩别开天地,横绝古今,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史、汉、世说、选学、李、杜诗,拉杂运用,弥见其笔力之峭。”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辛弃疾是“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范开《稼轩词序》)。和陆游一样,是南渡后坚决主张北伐恢复的代表人物。他还能用以民为本的思想看待北伐事业,他说:“恢复之事,为祖宗,为社稷,为生民而已,此亦明主所与天下智勇之士所共也,顾岂吾君吾相之私哉!”(《九议》)他还能用战略家的眼光,根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提出抗敌救国的三原则:“一日无欲速,二日宜审先后,三日能任败。”(《九议》)

辛弃疾虽没留下系统明确的文学主张,但从一些词句中也能看出他的一些文学倾向。他说:“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鹧鸪天》)说明他不但重视文学作品的感情作用,而且强调文学应反映重大的社会内容。又说:“诗在经营惨淡中”(《鹧鸪天)》,“诗句得活法,日月有新工。”(《水调歌头》)说明他提倡严肃的写作态度。又说:“有意雄华泰,无意巧玲珑。”(《临江仙》)说明他特别推崇豪放风格。他还对陶渊明在静穆恬淡之中带有一股兀傲不乎之气深表推崇。这种审美情趣也直接影响了他的词风。

二 辛词的思想内容

辛词的内容比苏词更为广阔,真正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词曲概》)的地步。

辛词中思想内容最集中、最进步的当属爱国词。辛弃疾具有一般作家所不具备的戎马生涯,他首先是一个爱国斗士,然后才是一个词人,因而他的爱国词最自然真切,“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其词。”(徐釚《词苑丛谈》卷4)

因此,在爱国词中尤值得重视的是那些表现自我经历、自我形象、自我感触的作品。

那些记录自己战斗生涯,或借助追念自己战斗生活而抒发感慨的词,当属词史上独一无二的作品,如: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

这首词上阕所描写的正是“粤辛巳岁,逆亮南寇,中原之民屯聚蜂起,臣尝鸠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与图恢复,共籍兵二十五万,纳款于朝”(《美芹十论·序》)的经历。下阕写因追念往事而引发的理想落空的悲哀与感慨。但辛弃疾痛苦悲愤,却不消沉,在苦闷时依然能保有昂扬奋进的精神,如在与另一爱国志士陈亮的酬唱中,他既道出了自己不被重用的悲愤心情,又道出了他的坚定信念: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

辛弃疾还有很多评议时局,议论世事,关心国家命运,陈述恢复大业,批判投降苟合势力的词。在这些词中,他不是空泛地去议论、陈诉,而是用全身心的感情去倾诉、哭泣、呼号、鼓动。如《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以“无数山”比兴抗金事业的重重阻力,以江水东流比兴抗敌救国力量是阻挡不住的,真可谓忠愤之气,拂拂指端。

辛弃疾的爱国词是通过各种题材加以表现的,最主要的一是酬唱词。辛在酬唱词中很少写尔汝相思的陈词,而多以北伐恢复大业共勉,使酬唱词内容为之一新。仅以祝寿词为例,他写道:“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二是登临写景词。辛词中许多爱国名著,如《念奴娇·我来吊古》、《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永遇乐·千古江山》、《南乡子·何处望神州》都是这类作品。如《水龙吟》曰: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共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勾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三是怀古词。如被杨慎评为辛词第一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上阕“意在恢复,故追述孙刘”(宋翔凤《乐府余论》);追述孙刘,即是批判“三国两晋形势与今日不同”,“吴楚之脆弱不足以争衡中原”,“天下无事,须南自南,北自北”的苟合派论调。下阕意在慎兵,故感慨宋文帝;感慨宋文帝即是提醒当局不要重蹈草率用兵而失败的覆辙。最后感伤廉颇,感伤廉颇即是感伤自己生不逢时,不得重用。由于借助了咏古,使讽今具有了更深沉的内含。

除爱国词外,辛弃疾还有许多其它题材的词。直接或间接描写农村的约有三四十首。如《清平乐·茅檐低小》、《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等都是词史上难得的农村词。辛弃疾曾赋闲家居近20年,因此又写有很多闲适词,但闲适非其所愿,故尔这类词又常包含着怨艾的感情,成为表现其爱国思想的一种变调。辛弃疾也偶作情词,但“绝不作妮子态”《毛晋《稼轩词跋》),更有一种他人难以企及的高远之怀,如: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

与其说是写对情人的追求,不如说是“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衡馆词选》引梁启超语)的自白。

辛弃疾一生的四个阶段

一、青少年时期。止于23岁南渡以前。这是他一生最为意气风发的时期。

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22岁的辛弃疾聚众二千人树起抗金旗帜。未几,率部归耿京起义军,并力劝耿京归宋,以图大业,1162年,辛弃疾奉命南渡,联系起义军的归宋问题。不料叛徒张安国杀了耿京,率部投金。辛弃疾在返回途中得知此消息。辛弃疾率领五十余名骑兵,奇袭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此举“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从此辛弃疾投奔南宋,官为江阴签判。

二、青壮年时期:

1162年至1181年,从辛弃疾23岁到42岁,是一生中游宦时期。这一时期的辛弃疾,雄心勃勃,壮志凌云。他先后上了一系列奏疏,力陈抗金抚国方略。但他的意见并未被当权者采纳。

在此期间,他由签判到知州,由提点刑狱到安抚使,虽然宦迹无常,但政绩卓著。他出任滁州知州仅半年,当地“荒陋之气”一洗而空。他在湖南帅任,创置“飞虎军”,“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他不失为一个有清醒政治头脑忧国忧民的好官。

三、中晚年时期:

1182年至1202年,从43岁到63岁。这期间除了53岁至55岁一度出任闽中外,两次遭弹劾,有18年在江西家中度过,是他一生被迫归隐时期。在长期隐居生活中,他寄情田园,留恋山水,追慕陶渊明,写了大量田园词,山水词,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他的爱国激情在某些唱和赠答词中,也有强烈表达。

四、晚年时期:

1203年至1207年,辛弃疾64岁到68岁四年间。辛弃疾64岁高龄时,仍不以久闲为念,不以家事为怀,奉令出任。但事未成就又遭罢免。

辛弃疾自66岁秋,罢居铅山后,虽屡见封召,乃至授以兵部侍郎,枢密院都城旨要职,但总以年老多病,力辞未就,卒年68岁。

辛弃疾留下的词作,有620多首。无论数量之富,质量之优,皆雄冠两宋。词评家曰:嫁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辛弃疾的词,继承苏东坡豪放词风而有所发展。后人把苏辛并称,魄力之大,苏不如辛;气体之高辛不如苏。

光复故土,还我山河,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在辛弃疾的词作里也得到充分的表现。

由于辛弃疾被迫长期在乡村隐居,所以以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入词,使词作中洋溢着新鲜的生活气息,散发着沁人的泥土芳香,也是辛弃疾词作的一大特色。

和其他文人一样,辛弃疾非常喜欢喝酒,经常喝得醉醺醺的。他曾下决心戒过酒,但半途而废。他的饮酒词写得深刻、幽默,极富生活气息。

与辛弃疾同时代的人陈亮,字陈同父,也叫陈同甫(1143~1194),是南宋杰出的思想家。为人才气豪迈,喜谈兵,主抗战,因此屡遭迫害,曾三次被诬入狱。与辛弃疾志同道合,交往甚密。1188年冬辛弃疾在上饶罢居时,陈亮从浙江东阳来拜访辛弃疾,两人甚是情投志和。辛弃疾写了一首词《贺新郎》,记述他们这次交往。词前有序:

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留十日,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庵于紫溪,不至,飘然东归。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恋恋,复欲追路,至鹭鹚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独饮方村,怅然久之,颇恨挽留之不遂也。夜半投宿吴氏泉湖四望楼,闻邻笛悲甚,为赋《乳燕飞》以见意。又五日,同父书来索词,心所同然者如此,可发千里一笑。

词开头回叙在驿亭把酒话别的情况,辛弃疾对执友陈亮很是赞赏,把他比作隐居的陶渊明和诸葛亮。何处飞来林间鹊,鹊踏松梢,雪落破帽,引起对满头白发,报国无门,岁月蹉跎的感叹。冬日的原野没有生气,几枝疏梅,点缀风景。天空掠过两三只大雁,更显得凄凉萧瑟。这也是南宋王朝苟且偷安的结果。

下片又回叙别情,佳人指陈亮,既赞扬他重约来相会,又微怨他急于回归的轻别。这是本词的主题,点到为止。叫人惆怅的是因天寒,清江的水深冰合,行人无法渡过,雪深泥滑,道路艰阻,车轮像长了角似的不能转动。在这种时候离去,叫行人消魂蚀骨。设问是谁使君来愁绝?不仅是离别,更主要是国家危亡的形势和不被朝廷重用的现实。由于作者与陈亮的情谊极深,这次相会,犹如费尽人间之铁,铸就人间相思错。夜深人静,长笛声声,更激起对好友的无限相思情。

辛弃疾还有一首词《破阵子》,小序是:“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表达他日夜梦求收复大好河山的壮志,原以此词与陈亮共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人们本来是借酒消愁,一醉万事休。可是作者喝醉了酒,愁也未消,一心想着收复失地。他挑亮了灯,欣赏他的宝剑,思考着如何排上用场,发挥作用。在睡梦里,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八百里军营,将士们欢欣鼓舞,分享将军发给他们的烤肉。军中的乐器演奏雄浑悲壮的军乐。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沙场,准备出征。

“的卢”是马奔跑时发出的马蹄声。将军统率的铁骑,风驰电挚般冲向敌人,弓如霹雳,万箭齐发,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逃窜。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击。凯歌入云,欢声动地。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为自己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是词人梦寐以求的壮举。但在投降派把持的朝政里,作者“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感叹冷酷的现实:可怜白发生。

1176年至1178年,不足两年时间,辛弃疾调动频烦,宦迹江西、湖北等古称楚地。调离江西豫章时(今江西南昌市),他写了一首《鹧鸪天》词。序言是: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

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带湖时,写了一首词《丑女儿近》,序言是: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午睡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归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这首词写得明白如话,又清新快活,很似李清照的风格。博山是指江西广丰县西南,远望如卢山之香炉峰。夏天的雨来得急,一会过去了。雨后斜阳,照着经一番洗尘的青山绿树,显得格外清新秀美,美如画。青旗卖酒,一说明当卖酒已商业化,偏僻的农村也有酒店;另一层意思说明作者去酒店沽酒,与下片的午醉醒来相对应。

下片写酒家周围的环境。作者酒醉后,美美地睡了一觉,醒来但见窗外松竹环绕,十分清雅幽静。因为幽静,所以有野鸟飞来,又是一道风景。那只白鸥,看着人欲下不下。怕什么?我们不是有友好同盟吗?

这首词模仿李清照“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

辛弃疾在上饶带湖闲居时,还写了一首词《念奴娇》,序言是:“赋雨岩,效朱希真体”。雨岩位于博山附近。朱敦儒,字希真,洛阳人,南北宋之交著名词人。《花间词选》谓其“天资旷远,有神仙风致”。辛弃疾这首词,“神仙风致”不足,更多的是庄子的道气。

近来何处,

有吾愁、何处还知吾乐。

一点凄凉千古意,

独倚西风寥廓。

并竹寻泉,

和云种树,

唤做真闲客。

此心闲处,

未应长籍丘壑。

休说往事皆非,

而今云是,

且把青尊酌。

醉里不知谁是我,

非月非云非鹤。

露冷松梢,

风高桂子,

醉了还醒却。

北窗高卧,

莫叫啼鸟惊着。

何处有吾愁,何处有吾乐,近来已臻愁乐两忘。独立西风,放眼天宇,惟余一点凄凉意。过着竹里寻泉,云中种树的生活,堪称真正的闲人。心境的宁闲,并非依靠山水的陶冶。

休说今是昨非,且举金樽,一醉方休。醉里忘却自我,月乎?云乎?鹤乎?一切似是而非。深夜酒醒,依然一片寂寞。惟见露涛松稍,唯闻风摇桂叶。醒了再睡,莫叫晨鸟惊梦。

辛弃疾闲居带湖时,写了一首村居小景词《鹧鸪天》,题记是:“游鹅湖,醉书酒家壁”。据《铅山县志》载,铅山县东北有鹅湖山,山上有湖,原名荷湖,因东晋龚氏居山养鹅,更名鹅湖,鹅湖风景优美,是作者闲居时常游之地。

春入平原荠菜花,

新耕雨后落群鸦。

多情白发春无奈,

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

牛栏西畔有桑麻。

青裙缟袂谁家女,

去趁蚕生看外家。

作者写景,落笔荠菜花。荠菜花是一种野菜,它平凡,朴实,不畏风寒,春天它绿得最早,小白花开得最早,嫩茎可食。白色的荠菜花开遍四野,新耕的土地,又适逢春雨,群鸦落在新翻的土地上觅食。寥寥数笔把春色摆在读者的面前。春色再好,也无可奈何愁白了头。只好到酒旗飘扬的酒店里,赊酒解愁。

村民的生活悠闲自在,井井有条,牛栏的旁边种满了桑麻。趁着春蚕还没生出来的空闲,谁家的媳妇,穿着白衣青裙走娘家。

农村的春天恬静而又生机勃勃。此时的词人四十多岁,无所事事,酒店沽酒消愁,仍愁白了头。

辛弃疾罢官闲居,先是把家安在上饶带湖,以后把家搬到铅山瓢泉。他在铅山瓢泉时写了一首词《鹧鸪天》。题记是:“寻菊花无有、戏作。”

掩鼻人间臭腐场,

古来唯有酒偏香。

自从来往云烟畔,

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辛弃疾四十岁刚出头,就被排挤出官场,在家闲居,满腹的救国报复不能实现,他把正人君子受打击,狗苟蝇营的小人气焰嚣张的腐败官场看得很透。把官场说成是“掩鼻人间臭腐场”,既是胸内积愤的发泄,又是最恰当最形象的艺术概括。古今只有酒是清香的,清净的,只有喝醉了酒,才能万事皆休。

辛弃疾只从回乡闲居,选择的地方依山临水,云烟飘渺,远离尘嚣,像世外桃源。闲居生活,像神仙一样,在云里雾里,歌里舞里。

呼老伴共赏秋光,这里的老伴,可理解为老伙伴、老朋友,也可理解为老妻老妇。赏菊花而又不见菊花,菊花何处躲避了重阳节?是因为天还没冷,所以菊花还没开。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既是赞美菊花的品格,菊花的精神,也是词作者品格精神的写照。

辛弃疾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生活观察得仔细,体会得深刻。他写的一首词《玉楼春》是农村小唱,写得清新活泼,诙谐幽默。

三三两两谁家女,听取鸣禽枝上语。提壶沽酒已多时,婆饼焦时须早去。醉中忘却来时路,借问行人家住处。只寻古庙那边行,更过溪南乌桕树。

上下两片,是两幅图景,相映成趣。上片是游女听禽图,三三两两的女子,听取树上鸟鸣,鸟鸣巧如人语:“提壶出门打酒婆母烙饼焦糊”。提壶、婆饼焦皆鸟名。

下片更是妙趣横生,一翁醉酒忘归路,行人殷勤指点去处,指路者指点越认真,问路者醉态越肖妙。

辛弃疾闲居无事,经常借酒打发寂寞时光。借酒消愁,醉酒后要愁没工夫。有时喝醉了酒,醉态可笑。他写的一首词《西江月》。题记:“谴行”。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作者因为力主抗金,不被南宋统治者所用,只好醉里贪欢,以醉消愁。孟子曾经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辛弃疾翻用此语,意思是古书上有许多至理名言,现实却行不通,因此信它不如不信。

下片追忆昨夜贪欢醉倒一幕,写其错把松动当人动,醉态惟妙惟肖。

全词围绕一个醉字着笔,借醉写愁,借醉抒愤,妙趣横生。

辛弃疾曾经下决心把酒戒掉,他写了一首词《沁园春》,题记是:“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意思是我要戒酒啦,警告酒杯不要接近我。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人间鸠毒猜。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之即来”。

这首词写于辛弃疾,在铅山瓢泉闲居时。作者把酒杯拟人化,以作者我与酒杯之间的对话,说明酗酒对健康不利,因而下决心要戒酒。令人可笑的是,戒酒的决心又不大。

开始,词主人怒气冲冲的吆喝:杯,你不要来前。老子今朝检查身体,发觉常年口渴,咽喉干得像烧焦了的锅,老是嗜睡,睡中鼻息如雷,都是因为饮酒造成的。酒杯答辩说:“酒徒刘伶,可谓古今达者,有酒即醉,醉后不妨死便埋。词主人说:诚然如此,我们是多年的知己,你这种说法太绝情了。

古人设宴饮酒,大都有歌舞助兴。所以说酒以歌舞为媒,害人尤甚,直似鸠毒。况且人间怨恨不论大小,往往由贪爱所生;物无美恶,超过限度就走向反面。酒本身不存在好与坏的问题,喝多了就成了有害的坏东西。如此说来,喝酒有害不能光怨酒,也得检讨自己没有节制。词人与酒杯约定:“勿留急去,否则我有能力把你砸个粉碎”。杯再三致礼说:“你挥我即去,招我即来。”这是双方达成的妥协协议。会心之语,令人忍俊不止。辛弃疾写完这首戒酒词,见酒照喝。

仲秋节是诗人饮酒抒情的的夜晚。辛弃疾曾写过两首仲秋寄情词,一首词《一剪梅》。

题记是:“中秋元月”。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

满堂唯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丹桂是桂花的一种。花开白色的为银桂,黄色花为金桂,红色花为丹桂。回忆昔日中秋,在丹桂丛中,饮酒赏月,花在酒杯中,月在酒杯中。今年的中秋,因为下雨,只能在楼上过,酒是相同的,窗前又是云,又是雨,就是没有月亮。

我想乘风上天去问,奈何天路不通,投书无门。画堂里没有月亮,只有红烛照妖,只好从容地举杯喝酒,从容地欣赏歌舞。

辛弃疾写的另一首中秋词《木兰花慢》。词前的序言是:“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

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

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

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

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

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

纵横触破,

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

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

云何渐渐如钩?

今晚的月亮真可爱,瓢飘悠悠往西走,要去何处?是那边还有一个人间,看着你从东边升起吗?还是在天外,空漫漫,长风浩浩送你走?你像飞镜,为何不掉下来?月中的嫦娥不嫁是谁把她留住?有说月亮游经海底,也是没有根据的,叫人无法理解,叫人犯愁。若真经海底,怕万里长鲸纵横游,撞倒月中的玉殿琼楼。再说月中的玉蟾会游泳,玉兔怎么办呢?若说一切都安然无恙,为什么圆月又变成钩形?

此词在咏月诗词中卓有创新。词论家王国维评论说,这首词起首五句,“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人间词话》)。

毛泽东非常喜欢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这首词。1964年又同周培源,于光远谈到这首词所包含的地圆说想法。由此可见,毛泽东对这首词除艺术的欣赏外,还十分赞扬词人辨证思维的深刻性。

三、辛弃疾抗金事迹。

辛弃疾的少年时期是在国土沦陷、外族欺压的痛苦中度过的。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年)北宋王朝宣告覆灭,中原地区沦人敌手,此后不久,山东地区也被金兵攻占。辛弃疾从记事起,就目睹金统治者对其占领区内的汉族人民实行残酷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强烈的民族仇恨和御敌报国的愿望在他小小的心里不断滋长。

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企图把南宋政权彻底消灭。为了发动侵略战争,他下令大量强行征收壮丁和马匹,加紧对各族劳动人民的压榨剥削,残暴落后的女真侵略者统治下的各族人民的反抗活动像喷薄汹涌的火山一样到处爆发开来。

这一年,22岁的辛弃疾也在家乡聚众二千举起了武装斗争的义旗。他深知,要凭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抗金大计是十分困难的,因此,起义胜利后,他立即把队伍带到了山东。

山东的郓州,也叫东平府,西边滨临梁山泊,东边傍泰山之麓,是山东地区的一个军事要地。农民起义军耿京的队伍在这一年攻占了郓州。辛弃疾率领两千多人的队伍来这里加入农民起义军,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起义群众都知道,好多读书人平时说得好听,金人一来,就投靠金人作帮闲、帮凶了;有的也想反抗,但不是彷徨观望,就是看不起农民出身的首领,不肯加入这支在各地起义军中声势最大的队伍。如今,辛弃疾这样有名的文人来投奔,愿意接受农民起义领袖的领导,使起义军上上下下都感到欢欣鼓舞。

辛弃疾的队伍过来了。骑着骏马沉稳地走在队伍前头的辛弃疾英姿飒爽,生气勃勃。看着路两边热情欢迎自己的起义军战士,压抑不住的笑意从他脸上洋溢开来。

在几位将领的簇拥下,辛弃疾拜见了耿京。落座后,耿京微笑着对辛弃疾说:“辛兄在济南起义,对周围震动不小啊!你们读书人知道的事情多,主意多,如今到我们这儿,还要请你多多指点。”

“不必客气。”辛弃疾说,“只要能早日赶走金人,我任凭节度使(耿京自称为天平军节度使)调遣。去年和大前年我曾到金狗的都城燕京应试,对他们的军事部署和政治局势都进行了仔细侦察,今后,我们要打过去,我是可以提供一些情况的。”

“太好了!”耿京兴奋地说,“我们一定要打到华北和中原地区,把金狗彻底赶回老家去。辛兄,我们这儿最缺的就是你这样有谋略的人才,就暂时委屈你做我们的‘掌书记’吧。”

掌书记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全军的书檄文告,辛弃疾接受了这个职务后干得非常出色。他时常和耿京等首领一起商讨战事。这一年十一月,宋军在采石击败了企图渡江南下的金兵主力,不久金主完颜亮被他的部下杀死。金兵一片混乱,纷纷溃退。采石大捷的消息使起义军上上下下欢欣鼓舞,辛弃疾更是无比兴奋,他认为收复中原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便建议耿京“决策南向”,派人与南宋政府取得联系,争取朝廷对北方起义军的支持,以便互相配合,进行全面反攻。耿京同意了他的建议,并令辛弃疾起草章表。

章表起草好了,由辛弃疾保管的义军的大印却不见了。正在这时,有人报告,原先被辛弃疾动员带着一千多人队伍来投奔义军的义端和尚逃跑了。事情很清楚,一定是义端偷走大印的。辛弃疾匆忙来向耿京报告。

“军中大印都丢失了,这还了得!”耿京大怒,“这秃驴是你介绍来的,如今出了差错,又是你保管大印不严,来人,以军法从事!拉出去杀了!”

“把我杀掉也无济于事,”辛弃疾冷静、沉着地说,“请你给我三天的期限,到期如果不能把义端擒获,夺回大印,那时再杀我也心甘情愿。”

“好吧。”耿京也冷静下来,答应了他的要求。

辛弃疾想,义端既然窃印出逃,必定是要往金人军营去出卖起义军中的虚实的。于是,他跨上骏马,挥鞭向附近的金兵的营地风驰电掣般地飞奔而去。

一路上,辛弃疾怒火满腔,勒紧缰绳,频频抽打坐骑疾驶。他想起在济南的时候,看到这个义端似乎很有江*湖豪气,谈起兵法来也有些见解,常常和自己慷慨激昂地议论抗金大事,想不到竟是一个见利忘义的投机分子。越想越是气愤,他心急如焚,在马上暗下决心:即使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把这个黑心的和尚抓回伏法。辛弃疾马不停蹄,翻山越岭,一路上不停地向人询问义端的行踪。

在一个偏僻的山道上,辛弃疾看到了慌忙逃窜的义端。义端一边打马前进,一边心虚地回头看看。一回头,他看到了像疾风一样飞驰而来的辛弃疾,顿时魂飞魄散,身体一软,从马上滚了下来,趁势跪倒在地上。

辛弃疾早已拔剑出鞘,怒视着不住叩头求饶的义端。

“我知道您是天上的青牛星,力大无比,求你不要杀我。”义端花言巧语地央求说。

辛弃疾手起剑落,义端的秃头滚落地上。他搜出军印,将义端的头颅挂在鞍上,催动坐骑,回营复命。

这一壮举充分显示了辛弃疾的智勇和胆略,耿京对他更加器重了,起义军中的将士对辛弃疾的文武才干也更加敬佩。

南归的章表又送往附近义军首领王世隆、张安国等人处,他们同意后也都在章表上签了名。接着,耿京派诸军都提领贾瑞为代表,去与南宋政府接洽。由于贾瑞是个不识字的农民,也不懂拜会阜帝和将相大臣的一些礼节,而辛弃疾是义军中唯一的知书识礼的文人,所以耿京便派遣他与贾瑞同往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另外还有儿个随行人员。

绍兴三十二年(11 62年)一月十八日,贾瑞、辛弃疾等人渡过长江,到了古城建康。他们不但会见了将相大臣,而且进城的当天,就被刚从临安(今浙江杭州市)来到建康巡幸的皇帝赵构接见。贾瑞、辛弃疾两人向赵构面诵奏章,说明了要归附宋廷的意愿,并报告了沦陷区的形势和山东地区义军的作战情况。赵构非常高兴,授予耿京以“检校少保”的官衔,并正式任命他为天平军节度使,给贾瑞、辛弃疾等人也分别授予官衔,使他们仍回山东去向耿京传达朝廷的旨意。

正是春暖花香的时光,辛弃疾一行人到达了海州(今江苏省东海县东北)。当地军将李宝、王世隆出来迎接他们。双方攀谈后,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使喜气洋洋的辛弃疾陷入了悲痛之中。

“掌书记您还不知道吧,耿京节度使已经不幸被叛贼张安国杀害了。义军大部分都溃散了,未溃散的也被张安国他们劫持去投降了金人。”京东招讨使李宝告诉辛弃疾。

“这是怎么回事?耿节度使是谁杀害的?”辛弃疾简直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他的双眼不由自主地涌出了泪水。

“你们奉表南下后,张安国就和金人暗中勾搭了起来,金人以重赏、官位引诱他,要他把耿节度使杀掉。张安国这个恶狗,联络了耿京手下的一个坏东西叫邵进的,由他对耿节度使下了毒手。现在,张安国做了济州(今山东省钜野县)的知州了。”王世隆气愤地告诉辛弃疾。

“张安国这个恶贼,我一定要把他抓回来,为耿大人报仇!也要计人们看看当当叛徒的下场”辛弃疾霍地站了起来.咬牙切齿地说。

在愤怒与悲痛中,辛弃疾不断地思考着抓张安国的计划。突然,一个大胆的想法形成了。

“李大人、王大人”,辛弃疾客气地说,“我想到了一个方法,请你们看看是否可行。”

“什么方法?”看到辛弃疾的脸上又恢复了刚毅的表情,李宝和王世隆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是这样的,”辛弃疾和他们说出了自己虎穴擒敌的计划。

听着辛弃疾的计划,李宝十分佩服,既是敬佩他的勇气,又是赞赏他的胆略。而王世隆则有点坐不住了,他一下子站了起来。

“辛兄的主意太好了!李大人,让我和辛兄一起去吧。我们一定要把张安国抓回来。”

一支队伍迅速组织了起来。辛弃疾带领着王世隆和忠义军马全福等共50人,组成一支骑兵队,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从海州直向济州扑去。

他们到达济州的这一天,张安国正在州府中与金将酣饮。他听到外面报告说,过去义军中的军官辛弃疾来见他,说有事相商。张安国已经喝得醉醺醺的了,但听了这个报告后,头脑中一下子清醒过来。这辛弃疾从朝廷那边来,莫非是要来归顺我?要是他图谋不轨呢,我这边现有金兵和我带过来的部队5万人,怕他作甚!张安国跟身边的金将说一声“我出去看看”便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

等在外面,早就作好准备的辛弃疾、王世隆等人,一见张安国出来,猛地扑了上去,一下子把他打翻在地上,勇士们冲上来,迅速把他捆个结结实实,扔到了马背上。旁边的驻军来不及反应过来,看着眼前雪亮的刀子呆住了。

“我们朝廷的10万大兵已经打过来了!原来的义兵兄弟们,大家不要再跟金狗干了,跟我一起去投奔朝廷吧。”辛弃疾在马上对着围上来的驻军高声喊道。

听说掌书记来了,原来耿京的部属早就悄悄地传开了。辛弃疾这么一喊,好多义军当即便将队伍集合起来,要跟他走。那些金兵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各自将部队往后撤开,准备逃命。

辛弃疾看着聚拢来的要起义的上万名弟兄,压抑着内心的激动,迅速指挥他们赶紧撤走。庞大的队伍顿时整齐有序地向着南方奔去。

金人已经集结起队伍,准备作战,可是看到好长时间没有动静,金将一下子醒悟了过来,命令队伍立即出发,要追回张安国。可是他们能追上的,只是已经消逝在天边的股股黄尘。

这一壮举,显示了辛弃疾青年时期就有着机智勇敢、嫉恶如仇的品格和不平凡的军事才能。辛弃疾在耿京的队伍中渡过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这段生活,成了他实现抗敌报国愿望、充分施展才能抱负的最难忘经历。这段经历,对他的思想和创作有着深刻影响。在他南渡以后,这段富有战斗意义的生活,便经常出现在他的记忆之中,反映在他的作品里。

这些词作刻画出一位抗金小将的勃勃英姿和壮阔情怀,表现了一个爱国词人献身抗敌事业的崇高理想。

此后,辛弃疾便开始了新的生活和斗争。

1180年,在湖南潭州任知州并湖南安抚使的辛弃疾,向朝廷上了一道奏疏,要求在湖南创立一支军队,以湖南“飞虎军”为名,隶属于南宋政府的枢密院和御前步军司,就近则专听本地安抚使的节制和调度。名义上是为维护地方治安,实质上辛弃疾真正的打算是为了震慑金人,并为北伐准备力量。

部队以惊人的速度建立着。这天,管后勤的官员来向辛弃疾报告,限期一个月的营房营栅修建工程实在无法完成,情愿按军法治罪。

辛弃疾这几天心情正在紧张和焦虑中。枢密院有人告状说,辛弃疾借建飞虎军来“聚敛民财”,御前金字牌已下来,命令立即停止建立飞虎军。辛弃疾把金字牌藏起来,加紧建设过程,所以才限期要他们完成任务。看着哭丧着脸来报告的人,辛弃疾的火一下子升了起来。

“为什么完不成?”他怒气冲冲地问。

“现在正是雨季,秋雨不断,窑工都没办法烧瓦,所以怎么也想不出办法完成营栅工程。”这位官员小心翼翼地说。

“造营栅总共要多少瓦?”辛弃疾问。

“20万片呢。”

“不要愁,”辛弃疾微笑着说,“我来办。你把别的事都抓紧办好,不能有任何拖延。”

辛弃疾下了一道命令,要长沙城内外的居民,每家供送20片瓦,限于两天内送到营房,送到后立即付于瓦价100文。所需要的瓦片在两天日果然凑足了。

军队建立起来了。辛弃疾将修建过程、经费来源、用度开支,向朝廷作了详细汇报,同时,将飞虎营栅的图纸也呈上。聚敛民财的诬告不攻自破,皇帝赵音心头的疑云也随之消散。

飞虎军很快成为一支威名远扬的精锐之师,金人对这支队伍很是害怕,称之为“虎儿军”。

辛弃疾念念不忘北伐,时时处处表现出一种桀骜不驯的性格,所以当权者一直耿耿于怀,终究要伺机把他排挤出去。辛弃疾自己也早就觉察个人处境的危殆,他叹息着“倾国无媒,人宫见妒,古来颦损蛾眉。”把报国无门的一腔愁绪借词作倾吐出来。

1188年冬,已经被罢官在江西上饶带湖闲居了八年的辛弃疾,虽然患着小病,却仍从几年来郁郁不乐的状态中摆脱了出来,高兴地迎接来访的陈亮。陈亮是与辛弃疾志同道合的爱国志士,又是辛弃疾相处极好的朋友。他的来访,使辛弃疾精神振奋,身体也觉得好多了。

主客二人,同游鹅湖,共饮瓢泉,高谈阔论,话题总是围绕在国事和时局的问题上,心中的积郁,也得到了痛痛快快的抒发。

陈亮在辛弃疾处停留了10天,才告别东归。可他一走,辛弃疾又感到怅然若失,恋恋难舍。第二天,他立即起程去追,打算在途中和陈亮再多盘桓几天,或者最好能把陈亮再请回来。可是,追到了上饶东边鹭鹚林,雪深路滑,再也没法前进了,辛弃疾只得停了下来。

半夜,躺在床上的辛弃疾,忽然听到一阵悲切切的笛声,传到自己投宿的这个吴家泉湖四望楼来。那一声声连绵的悲鸣,在寒冷的夜间,分外清楚。辛弃疾更加睡不着了,多少往事涌上心头,他不由感慨万千,一首词从心底悄然涌出,他不禁从床上爬了起来,飞笔写着,写着……

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读到陈亮寄来的这首词的和作后,辛弃疾又赋词一首,寄给这位战友: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呜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断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晚年的辛弃疾,还时常回忆起自己青年时代的戎马生涯和报国壮志,他写下了《破阵子》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他处在极度的悲愤之中。

1207年秋天,68岁的辛弃疾正在病重的时候,朝廷又来诏命,要他出来任职。在病床上听完了诏书后,辛弃疾的心又剧烈地跳动了起来。他想起年轻时在义军中的战斗生活,枪林箭雨之中的冲杀,是多么痛快啊!可是,在朝廷中,向朝廷上《美芹十论》,陈说恢复大计,可是正像自己词中说的,“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带湖闲居10年,重新起用后不久又是被罢官,又是整整八年的闲退生涯,晚年再起用,每次不是受阻挠,便是被罢官,做不成事业,“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却为什么总是补不成啊!如今,朝廷北伐,这些人为了私心而仓促用兵,遭到大败,现在又要我干什么呢?撑持门面,还是真正想将北伐进行到底呢?辛弃疾感到自己没有心力想下去了。

儿女们看着辛弃疾的病越来越沉重,都小心地照看着他。九月十日,辛弃疾憔悴的脸上忽然现出了一些神采,他此时如同又飞骑在战场上,对着金人砍杀,马儿不停地奔跑着,身后成千上万的大军跟着自己向北冲锋,旌旗飘扬,杀声震天……。

“杀贼!杀贼!杀贼!杀……!”

儿女们听得辛弃疾的大声叫喊忽地停了,再看,他已经停止了呼吸。

2、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史。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今存词629首,数量为宋人词之冠。词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而以慷慨悲壮的爱国词为其主调。这类词中历来为人传诵之作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写闲适生活的词数量最大,这类词往往于闲适中流露出莫可奈何的情绪,其精神仍与其爱国词一脉相通。如(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水调歌头)《盟鸥》等许多词中都带有这种情绪。一部分写农村生活的词清新淳朴,语言浅近,如(清平乐)《村居》、(鹧鸪天)《戏题村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等都是生动的农村风情画。辛词中也有写爱情的词,如(清平乐)“春宵睡重”就写得缠绵婉转,颇能动人。辛弃疾诗今存133首,内容和风格大体上亦如其词。辛弃疾文今存17篇,多为奏议启札等应用文字,颇能见出辛弃疾的见解和谋略。

辛弃疾词在宋代即已有多种版本,主要为4卷本和12卷本两种。4卷本名《稼轩词》,分为甲乙丙丁4集,宋刻本已不存,今有汲古阁影宋钞本及《唐宋名贤百家词》本。12卷本名《稼轩长短句》,宋刻本已无传,今传本通行者有四印斋刻本。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今人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点校本《稼轩长短句》。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yù gū tái xià qīng jiāng shuǐ

郁 孤 台 下 清 江 水 ,

zhōng jiān duō shǎo xíng rén lèi

中 间 多 少 行 人 泪 。

xī běi wàng cháng ān

西 北 望 长 安 ,

kě lián wú shù shān

可 怜 无 数 山 。

qīng shān zhē bù zhù

青 山 遮 不 住 ,

bì jìng dōng liú qù

毕 竟 东 流 去 。

jiāng wǎn zhèng chóu yú

江 晚 正 愁 余 ,

shān shēn wén zhè gū

山 深 闻 鹧 鸪 。

 

作者背景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在今山东)人。21岁参加抗金起义,后率军南归,屡遭打击,郁郁而终。他的词多写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慷慨纵横,雄浑豪放,与苏轼并称“苏辛”。

注词释义

菩萨蛮:词牌名。

造口:在今江西万安西南。

郁孤台: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

清江:指赣江,它经赣州向东北 流入鄱阳湖。

长安:汉唐首都,在今西安市。这里借指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可怜:可惜。

愁余:使我忧愁。

鹧鸪:鸟名,传说它的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

古诗今译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

名句赏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的毕生志愿就是要北伐中原,恢复大宋江南的统一。他有将相之才而无从施展,不管何时何地,无论所见所闻,种种物象,都会激发他的报国之志和悲愤之情。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侵,直入江西,隆裕太后在造口弃船登陆,逃往赣州。四十七年后,辛弃疾途经造口,想起从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忧伤满怀。况且中原至今仍未收复,举头眺望,视线却被青山遮断;但浩浩荡荡的江水冲破重重阻碍,奔腾向前。这既是眼前实景,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也增强了他争取最后胜利的信心。但一想到南归后的遭遇,又愁上心头,而那“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啼声,更使他愁上加愁。全词一波三折,极尽回环宛曲之美;善于运用比兴手法,笔笔言山水,处处有兴寄。

五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赏析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赏析

[ 2007-9-23 9:17:00 | By: 洪培欣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是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释]

1.造口:即皂口,镇名,在今江苏省万安县西南60里处。

2.郁孤台:在今赣州西北田螺岭上。

3.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

4.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汉唐故故。此处代指京师。

5.愁余:使我发愁。鹧鸪:鸟名。传说其叫声如云“行不得也哥哥”,啼声凄苦。

 

[评析]

这首词为宋孝宗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所作。关于本词之发端,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有几句话非常重要,他说:“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祐太后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自此起兴。”上片寓情于景,写登台远瀣时产生的种种复杂 情感。前两句以虚笔写山河破碎的憾恨,后两句写对砟国的无限思念。下片以江水为喻,抒写抗金复国的决心和壮志难酬的苦闷。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青山 ”二句突出了了青山之遮与江水之流的对立和冲突,它写出客观规律不可抗拒,历史毕竟要发展这一深遂的哲理而千古名句有鼓舞人心的作用。梁启超评曰:“《菩萨蛮》如此大声镗 ,未曾有也”(《艺蘅馆词选》引)。全词从抒情结构上呈现出抑、扬、抑、扬、抑的格局,大开大阖,起伏顿挫,间法亦妙极。

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

词题“书江西造口壁”,起写郁孤台与清江。造口一名皂口 ,在江西万安县西南六十里(《万安县志 》)。词中的郁孤台在赣州城西北角(《嘉靖赣州府志图 》),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唐李勉为虔州(即赣州)剌史时,登临北望,慨然曰:‘余虽不及子牟 ,而心在魏阙一也 。’改郁孤为望阙。”(《方舆胜览》)清江即赣江。章、贡二水抱赣州城而流 ,至郁孤台下汇为赣江北流,经造口、万安、太和、吉州(治庐陵,今吉安 )、隆兴府(即洪州,今南昌市 ),入鄱阳湖注入长江。淳熙二、三年间(1175-1176 ),词人提点江西刑狱,驻节赣州,书此词于造口壁,当在此时。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辛幼安词》条云 :“其题江西造口壁词云云。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祐太后(哲宗孟后,高宗伯母)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因此起兴 。”此一记载对体会本词意蕴,实有重要意义。《宋史》高宗纪及后妃传载:建炎三年(1129)八月 ,“会防秋迫,命刘宁止制置江浙,卫太后往洪州 ,腾康、刘珏权知三省枢密院事从行 。闰八月,高宗亦离建康(今南京市)赴浙西。时金兵分两路大举南侵,十月,西路金兵自黄州(今湖北黄冈)渡江,直奔洪州追隆祐太后 。“康、珏奉太后行次吉州,金人追急,太后乘舟夜行。”《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载:“质明,至太和县(去吉州八十里。《太和县志》),又进至万安县(去太和一百里。《万安县志》),兵卫不满百人,滕康、刘珏皆窜山谷中。金人追至太和县,太后乃自万安县至皂口,舍舟而陆,遂幸虔州(去万安凡二百四十里。《赣州府志》)。”《宋史·后妃传》:“太后及潘妃以农夫肩舆而行。”《宋史·胡铨传 》:“铨募乡兵助官军捍御金兵 ,太后得脱幸虔。”史书所记金兵追至太和 ,与罗氏所记追至造口稍有不合。但罗氏为南宋庐陵人,又曾任江西抚州军事推官,其所记信实与否,尚不妨存疑。况且金兵既至太和,其前锋追至南一百六十里之造口,也未始无此可能。无论金兵是否追至造口,隆祐太后被追至造口时情势危急,以致舍舟以农夫肩舆而行,此是铁案,史无异辞。尤要者,应知隆祐其人并建炎年间形势。当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汴掳徽钦二宗北去,北宋灭亡之际 ,隆祐以废后幸免,垂帘听政,迎立康王,是为高宗。有人请立皇太子,隆祐拒之。《宋史·后妃传》记其言曰:“今强敌在外,我以妇人抱三岁小儿听政,将何以令天下?”其告天下手诏曰:“虽举族有北辕之恤,而敷天同左袒之心。”又曰:“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唯重耳之独在。”《鹤林玉露·建炎登极》条云:“事词的切,读之感动,盖中兴之一助也 。”陈寅恪《论再生缘》亦谓 :“维系人心,抵御外侮”,“所以为当时及后世所传诵。”故史称隆祐:“国有事变,必此人当之 。”建炎三年,西路金兵穷追隆祐,东路金兵则渡江陷建康、临安,高宗被迫浮舟海上。此诚南宋政权出存亡危急之秋。故当作者身临造口,怀想隆祐被追至此,“因此感兴 ”,题词于壁,实情理之所必然。罗氏所记大体可信,词题六字即为本证。

“郁孤台下清江水。”起笔横绝。由于汉字形、声、义具体可感之特质,尤其郁(鬱)有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独立之感,郁孤台三字劈面便凸起一座郁然孤峙之高台 。词人调动此三字打头阵,显然有满腔磅礴之激愤 ,势不能不用此突兀之笔也。进而写出台下之清江水。《万安县志》云:“赣水入万安境,初落平广,奔激响溜 。”写出此一江激流,词境遂从百余里外之郁孤台,顺势收至眼前之造口。造口,词境之核心也。故又纵笔写出 :“中间多少行人泪 。”行人泪三字,直点造口当年事。词人身临隆祐太后被追之地,痛感建炎国脉如缕之危,愤金兵之猖狂,羞国耻之未雪,乃将满怀之悲愤,化为此悲凉之句。在词人之心魂中,此一江流水,竟为行人流不尽之伤心泪。行人泪意蕴深广,不必专言隆祐。在建炎年间四海南奔之际,自中原至江淮而江南,不知有多少行人流下无数伤心泪呵。由此想来,便觉隆祐被追至造口,又正是那一存亡危急之秋之象征。无疑此一江行人泪中,也有词人之悲泪呵。“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长安指汴京,西北望犹言直北望。词人因回想隆祐被追而念及神州陆沉,独立造口仰望汴京亦犹杜老之独立夔州仰望长安。抬望眼,遥望长安,境界顿时无限高远。然而,可惜有无数青山重重遮拦,望不见也,境界遂一变而为具有封闭式之意味,顿挫极有力。歇拍虽暗用李勉登郁孤台望阙之故事,却写出自己之满怀忠愤。卓人月《词统》云:“忠愤之气,拂拂指端。”极是。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赣江北流,此言东流,词人写胸怀,正不必拘泥。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东流。换头是写眼前景,若言有寄托,则似难以指实。若言无寄托,则遮不住与毕竟二语,又明显带有感情色彩。周济《宋四家词选》云:“借水怨山。”可谓具眼。此词句句不离山水。试体味遮不住三字,将青山周匝围堵之感一笔推去,毕竟二字更见深沉有力。返观上阕,清江水既为行人泪之象喻,则东流去之江水如有所喻,当喻祖国一方。无数青山,词人既叹其遮住长安,更道出其遮不住东流,则其所喻当指敌人。在词人潜伏意识中,当并指投降派。东流去三字尤可体味 。《尚书·禹贡》云:“江汉朝宗于海。”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江河行地与日月经天同为“天行健”之体现,故“君子以自强不息”(《息·系辞》)。杜老《长江二首》云:“朝宗人共挹,盗贼尔谁尊?”“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深。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故必言寄托,则换头托意,当以江水东流喻正义所向也。然而时局并不乐观,词人心情并不轻松。“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词情词境又作一大顿挫。江晚山深,此一暮色苍茫又具封闭式意味之境界,无异为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写照,而暗应合上阕开头之郁孤台意象。正愁余,语本《楚辞·九歌·湘夫人 》:“目眇眇兮愁予。”楚骚哀怨要眇之色调,愈添意境沉郁凄迷之氛围。更哪堪闻乱山深处鹧鸪声声 :“行不得也哥哥”。《禽经》张华注 :“鹧鸪飞必南向,其志怀南,不徂北也。”白居易《山鹧鸪》:“啼到晓,唯能愁北人,南人惯闻如不闻 。”鹧鸪声声,其呼唤词人莫忘南归之怀抱耶?抑钩起其志业未就之忠愤耶?或如山那畔中原父老同胞之哀告耶?实难作一指实。但结笔写出一怀愁苦则可断言。而此一怀愁苦,实朝廷一味妥协,中原久未光复有以致之,亦可断言。一结悲凉无已。

梁启超云 :“《菩萨蛮 》如此大声镗鞳,未曾有也。”(《艺蘅馆词选》)此词发抒对建炎年间国事艰危之沉痛追怀,对靖康以来失去国土之深情萦念,故此一习用已久陶写儿女柔情之小令,竟为南宋爱国精神深沉凝聚之绝唱。词中运用比兴手法,以眼前景道心上事,达到比兴传统意内言外之极高境界。其眼前景不过是清江水、无数山,心上事则包举家国之悲今昔之感种种意念,而一并托诸眼前景写出。显有寄托,又难以一一指实。但其主要寓托则可体认,其一怀襟抱亦可领会。此种以全幅意境寓写整个襟抱、运用比兴寄托又未必一一指实之艺术造诣,实为中国美学理想之一体现。全词一片神行又潜气内转,兼有神理高绝与沉郁顿挫之美,在词史上完全可与李太白同调词相媲美。

辛弃疾词中的“恋君”与“怨君”情结 ——辛弃疾对儒家“忠君”思想的矛盾判断

内容摘要:作为儒家思想主要内容之一的“忠君”思想,一直是中国文人坚定的信仰,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现实生活当中,对“君王”的思想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希望借助君王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人生价值,一方面又因君王不采纳自己的建议而对君王的软弱充满了失望。辛弃疾以他的词作品,反映出中国文人的悲剧命运,同时也对“忠君”的思想开始产生怀疑,但是由于时代的限制,这种怀疑、否定的萌动没能进一步生发。

关键词:辛弃疾恋君怨君矛盾



作为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一代宗师,辛弃疾在他的词中,浸润着这位抗金英雄壮志难酬的沉痛感叹和无能为力的愤慨。“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辛弃疾的词,既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也不是吟风赏月花情柳态,而是字字揪心,句句沁血。一部《稼轩词》,给后人展示的是一代抗金英雄壮志难酬、报国无路的血泪控诉,其间强大的爱国豪情自是感人肺腑、响彻云霄,这是有所公认的。然而辛弃疾词中体现出来的作为中国文人的心路历程和对儒家思想文化的反思,或许更值得我们深思。

中国文人,自孔子始,就一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然而可悲的是,孔子的思想主张在当时就不被统治者所接受。尽管自汉代董中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整个封建社会一直视孔子为“圣人”而倍加推崇,但是绝没有哪一位统治者真正是完全接受孔子的学术思想的。他们仅仅是挑选其中一部分对自己的统治有利的东西,并加以补充和强化,而真正关切到人民与民族利益的东西则避而不谈,从而使儒家思想成为他们奴役人民的工具,“儒家思想”变得面目全非。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或许带有一种极其隐讳的意味吧?

正因为统治者难以真正贯彻孔子的思想,因此孔子的后继者——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始终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往直前的气魄,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自励,毕其终生精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无论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还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中国文人心中始终放不下的,就是“君”和“民”这两个在封建社会处于对立地位的两极,结果便是无数中国文人的悲剧中历史舞台上轮番上演。

到了辛弃疾那里,尽管他还没有能力解决“君”和“民”之间的对立矛盾,但是他在自己辛酸、沉痛的人生经历中,他不得不思考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问题,并重新审视儒家思想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因而在他的词中留下了对儒家思想一些极为矛盾的判断。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君王”的矛盾判断。辛弃疾对儒家思想中这一重要问题的矛盾判断,是以自己的人生悲剧和民族的悲剧为基础的,因而显得格外的沉重,同时也为后人对儒家思想及中国文人命运、思想的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东西。

中国文人对“君王”的依恋,大概也是自孔子始。“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事君尽礼”,“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君君臣臣”,“学而优则仕”。“事君”的思想是孔子反复陈述的观点,也是极受统治者欢迎并不断强化的读书人应该遵守的“人生准则”,在他身后的读书人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读书人“克己复礼”,“以天下为己任”,但自己却并不拥有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读书人只有借助君王手中的权力,才能实现自己治国安邦的人生理想,从而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然也有一些只是看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的贪图荣华富贵之辈,这些人是不能算作民族的“脊梁”的,自然不是真正的“文人”。)然而不幸的是,无论是治世,还是乱世,没有哪一位中国文人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中国文人在郁闷不堪之中,对“君王”的情感态度便会因“爱恋”而转生“怨恨”。李白式的“天生我才毕有用”的自慰也好,柳永式的“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自傲也好,都是这种由“恋”而“怨”的文人悲歌。但是他们的这些“怨君”情绪,不过是“恋君”情绪发展到极点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骨子里渗透着的,依旧是“恋君”。这便是中国文人“恋君”情结与“怨君”情结。



辛弃疾出生时,宋王朝早已偏安南渡,他的家乡山东已在金兵的统治之下,少年时期又受到祖父的影响,心中早已埋下了对入侵的金兵充满仇恨的种子,终至于毁家起义,投身到火热的抗金的大潮之中。特殊的成长环境,不一般的生活经历,使得辛弃疾的血液里始终奔腾着一般文人难得的冲天豪气。击退金兵、收复失地,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权益也就很自然地成为他心中的宏伟愿望。在早年抗击金兵的战斗体验中,辛弃疾认识到单靠自己孤军作战是不行的,要想取得抗金战斗的全面胜利,最终必须依靠朝廷的力量。因此,作为耿京起义军的掌书记,辛弃疾力劝耿京归附朝廷,得到了耿京的认同。

绍兴三十二年(1162),辛弃疾被派往建康(今南京)接洽南归事宜,受到出巡的宋高宗赵构的召见,并获得成功。遗憾的是,宋高宗的抗金斗志并不是辛弃疾所想象的那样激越、昂扬,满朝文武,力主抗金的也是寥寥无几,辛弃疾的抗金热情如遇冰川。同年,辛弃疾被任命为江阴签判。尽管官职卑微,但辛弃疾仍满腔热忱积极思谋抗金大计。

孝宗乾道元年(1165),辛弃疾奏进《美芹十论》,力陈收复中原的形势和策略,但此时的宋廷并无作战之意。因为早在隆兴元年(1163)夏,抗战派将领、枢密使张浚派李显忠、邵宏渊二将分道北伐,攻取了灵壁、虹县、宿州。不料正在此时,李、邵二人及其部属之间发生摩擦,将士不听指挥,为金军所乘,在宿州南的符离地区被金军击溃,北伐即告失败。此时,孝宗对北伐发生动摇,主和派又占上风,宋、金之间再次进行和谈。隆兴二年(1164)冬,双方签订“隆兴和议”:宋不再向金称臣,改为叔侄之国;每年少输银五万两,绢五万匹;恢复绍兴时划定的疆界。因而辛弃疾的抗金主张没有被宋廷予以重视。

乾道四年(1168),辛弃疾调任建康通判。此时,辛弃济南归已有六年。六年过去了,抗金事业毫无进展。辛弃疾对此忧心如焚痛心不已,又写出《九议》,进献作为抗战派代表的宰相虞允文,陈述抗金大计,但因孝宗早已无心作战、投降派势力在朝中占上风而遭冷落。屡经挫折之后,辛弃疾渐渐意识到,在朝廷并无抗金意图的大气候之下,自己的抗金理想要想得到实现并非易事。辛弃疾的思想由以前极为单纯的理想主义变得较为复杂一些,其中包含两个重要因素:一方面,希望朝廷能够重用大批主战派官员,“欲乞丞相稍去薄书细务,为数十日之间,舒写胸臆,延访豪杰,无问南北,择其识虚实兵势者十余人,置为枢密院属官,有大事则群议是正而后闻”(《九议·其一》;另一方面,希望朝廷疏远投降派,并对投降派持愤恨态度。

乾道四年(1168),辛弃疾初任建康通判,对朝廷仍寄以厚望,希望朝廷能够启用主战派将领实现收复中原的宏图伟业:“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湖沙。回首日边去,云里认飞车。”(《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在此期间,“恋君”情结在辛弃疾心中占主导地位:“千里渥洼种,名动帝王家。金銮当日奏草,落笔万龙蛇。”(《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这既是对赵介庵的贺词,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评判,希望自己和赵介庵等志同道合之人能够得到君王的重用,“好都取山河献君王。看父子貂婵,玉京迎驾。”(《洞仙歌·寿叶丞相》)

尽管辛弃疾对抗金事业充满激情,但其一再上书也无结果。辛弃疾并不因此而对“君王”有所怀疑,而归罪于投降派,并希望“贤明”的君王能够疏远投降派而不受他们的蒙蔽:“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垣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淳熙六年(1179),辛弃疾调任湖南转运使,时年三十九岁,已是奔四十的人了。“四十而不惑”。辛弃疾回顾自己南归17年来一直在后方各地辗转奔波,而抗金大业一事无成,不觉感叹万千,心生倦念。“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吴楚地,东南柝,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满江红·江行简杨济翁、周显先》)“今老矣,骚白首,过扬州,倦游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

但是,辛弃疾要想彻底放下抗金壮志亦非易事。为了心中那个追求已久的愿望,为了天下苍生,辛弃疾“知其不可而为之”,仍然抓住一切机会,拼力一搏。在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时,辛弃疾仍然积极创建“飞虎军”,使“北虏颇知惮畏”。在送张仲固帅兴元之际,辛弃疾心中仍然充满着战斗的渴望,“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同时,多年的官场生活及抗金事业屡屡受挫,辛弃疾对投降派的憎恶日益加深,并且对“君王”也开始发生了怀疑:“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淳熙乙亥1179年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在这里,辛弃疾以汉武帝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后以百金购得司马相如《长门赋》以重新得到汉武帝宠爱作喻,并指出自己的处境连陈皇后都不如,“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很明显,辛弃疾已不再像以前那样相信当朝皇帝是汉武帝一样的“圣君”了,他对“君王”的判断已开始打上了“否定”的标记,其“怨君”情结渐见滋长。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由湖南调江西,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辛弃疾心中“恋君”与“怨君”的矛盾冲突更加激烈。一方面,始终难以放下抗金宏愿,对“君王”心怀一线希望,另一方面,对官场生厌,对投降派生恨,对君王生“怨”。因而辛弃疾在江西任上便已有退意,于是在带湖建新居,以待日后身退官场作闲居之所。“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鲙哉?”(《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辛弃疾对自己的处境的预见性还是较强的。就在这年冬天,辛弃疾遭谏官王蔺的的弹劾而被削职,便回上饶带湖新居,开始了近二十年的闲居生活。



辛弃疾闲居带湖之后,其抗金理想基本上就彻底无望了,对“君王”的判断持完全否定的态度,甚至由“怨”而转“恨”:

“可恨东君,把春去春来无迹”;(《满江红·暮春》),“倦客新丰,貂裘敝,征尘满目。弹短铗,青蛇三尺,浩歌谁续?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叹诗书、万卷致君人,翻尘陆。/休感叹,浇灵录。人易老,欢难足,有玉人怜我,为簪黄菊。且置请缨封万户,竟须卖剑酬黄犊。叹当年,寂寞贾长沙,伤时哭。”(《满江红》)。

闲居期间,辛弃疾与其他抗金志士如陈同父等人仍有交往,每每议及时政,总不免激起心中久积的雄心壮志: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真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南宋朝廷的软弱无能,使得辛弃疾最终认识到南宋朝廷基本上是气数已尽,“君王”已是穷途末路、“落日残阳”,免不了时时勾起他心中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抗金夙愿:

“更天涯,芳草最关情,烘残日”(《满江红·暮春》)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水调歌头·汤朝美司谏见和》)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

但最终感叹抗金力量势单力薄,“两三雁,也萧瑟”(《贺新郎》),终究难成大事,同时更痛恨当朝者“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贺新郎》)。“武媚宫中,韦娘局上,休把兴亡记。布衣百万,看君一笑沉醉。”(《念奴娇·双陆和陈仁和韵》),矛头直指醉生梦死乐不思蜀的“君王”。



纵观辛弃疾的一生,是激情澎湃的一生,抗金的斗志始终在他的心中久久萦荡。然而,他所处的时代,是南渡偏安后无所作为的南宋朝廷。在以皇帝为首的整个统治集团“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笼罩下,这位抗金的斗士自然是空有一腔热血却无门报国了。英雄无用武之地,英雄寂寞了,英雄绝望了,终将满腔的愤怒化作匕首、投枪,投向屈膝投降、丧权辱国的统治集团。辛弃疾由“恋君”到“怨君”,终至于在忧愤中含“怨”而逝,走完了他生不逢时的充满悲剧的人生之旅。历代帝王的卑躬屈膝与抗金英雄的豪情壮志形成巨大的反差,辛弃疾用他充满爱国豪情的文人悲歌记录了他的悲剧人生,留给后人的是深切的痛惜与沉重的感叹。

因而,辛弃疾词中的“恋君”也好,“怨君”也好,都不是因个人前途、利益而生,“且恢复之事,为祖宗,为社稷,为生民而已,此亦明主与天下智勇之士之所共也,顾岂吾君吾相之私哉。”(《九议·其一》)其中包含着的,是强烈的民族意识与爱国意识。他的“怨”,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哀怨”,而是“怨愤”,甚至是强烈的“愤恨”,对“君王”开始持一种否定的态度。这在中国文人思想史上,可以说是十分难得的一种思想的萌动。尽管辛弃疾的这种萌动不是有意识的,但是凭着一腔的爱国热情,他的这种潜意识的萌动,也是必然的,是不容忽视的。也正是由于这种萌动不是有意识的,因而没能进一步生发出来,这也是他所处的时代使然。

主要参考书目:

1、《辛弃疾词全集校注》刘坎龙编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一版

2、《中国古代十大词人作品选》洪柏昭选注花城出版社2000年4月第一版

3、《中国古代史纲》张传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7月第一版

4、《中国古代史纲》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1979年1月第二版

5、《悲剧精神与民族意识》邱紫华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6、《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通联: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实验中学;432100)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与苏轼并称“苏辛”。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辛词继承了苏轼豪放词风和南宋初期爱国词人的战斗传统,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扩大了词的题材,几乎达到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又创造性地融汇了诗歌、散文、辞赋等各种文学形式的优点,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辛词的独特风格。辛词以豪放为主,但又不拘一格,沈郁、明快、激励、妩媚,兼而有之。他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和奇特想象,对自然界的山、水、风、月、草、木都赋予情感和性格,并有所寄托。他还善于吸收民间口语入词,尤其善于用典、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文句,往往稍加改造而别出新意。但也有些作品因用典、议论过多而显得晦涩、呆滞。《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突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吴衡照《莲子居词话》说:辛稼轩别开天地,横绝古今,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史、汉、世说、选学、李、杜诗,拉杂运用,弥见其笔力之峭。”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辛弃疾是“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范开《稼轩词序》)。和陆游一样,是南渡后坚决主张北伐恢复的代表人物。他还能用以民为本的思想看待北伐事业,他说:“恢复之事,为祖宗,为社稷,为生民而已,此亦明主所与天下智勇之士所共也,顾岂吾君吾相之私哉!”(《九议》)他还能用战略家的眼光,根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提出抗敌救国的三原则:“一日无欲速,二日宜审先后,三日能任败。”(《九议》)

辛弃疾虽没留下系统明确的文学主张,但从一些词句中也能看出他的一些文学倾向。他说:“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鹧鸪天》)说明他不但重视文学作品的感情作用,而且强调文学应反映重大的社会内容。又说:“诗在经营惨淡中”(《鹧鸪天)》,“诗句得活法,日月有新工。”(《水调歌头》)说明他提倡严肃的写作态度。又说:“有意雄华泰,无意巧玲珑。”(《临江仙》)说明他特别推崇豪放风格。他还对陶渊明在静穆恬淡之中带有一股兀傲不乎之气深表推崇。这种审美情趣也直接影响了他的词风。

二 辛词的思想内容

辛词的内容比苏词更为广阔,真正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词曲概》)的地步。

辛词中思想内容最集中、最进步的当属爱国词。辛弃疾具有一般作家所不具备的戎马生涯,他首先是一个爱国斗士,然后才是一个词人,因而他的爱国词最自然真切,“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其词。”(徐釚《词苑丛谈》卷4)

因此,在爱国词中尤值得重视的是那些表现自我经历、自我形象、自我感触的作品。

那些记录自己战斗生涯,或借助追念自己战斗生活而抒发感慨的词,当属词史上独一无二的作品,如: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

这首词上阕所描写的正是“粤辛巳岁,逆亮南寇,中原之民屯聚蜂起,臣尝鸠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与图恢复,共籍兵二十五万,纳款于朝”(《美芹十论·序》)的经历。下阕写因追念往事而引发的理想落空的悲哀与感慨。但辛弃疾痛苦悲愤,却不消沉,在苦闷时依然能保有昂扬奋进的精神,如在与另一爱国志士陈亮的酬唱中,他既道出了自己不被重用的悲愤心情,又道出了他的坚定信念: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

辛弃疾还有很多评议时局,议论世事,关心国家命运,陈述恢复大业,批判投降苟合势力的词。在这些词中,他不是空泛地去议论、陈诉,而是用全身心的感情去倾诉、哭泣、呼号、鼓动。如《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以“无数山”比兴抗金事业的重重阻力,以江水东流比兴抗敌救国力量是阻挡不住的,真可谓忠愤之气,拂拂指端。

辛弃疾的爱国词是通过各种题材加以表现的,最主要的一是酬唱词。辛在酬唱词中很少写尔汝相思的陈词,而多以北伐恢复大业共勉,使酬唱词内容为之一新。仅以祝寿词为例,他写道:“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二是登临写景词。辛词中许多爱国名著,如《念奴娇·我来吊古》、《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永遇乐·千古江山》、《南乡子·何处望神州》都是这类作品。如《水龙吟》曰: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共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勾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三是怀古词。如被杨慎评为辛词第一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上阕“意在恢复,故追述孙刘”(宋翔凤《乐府余论》);追述孙刘,即是批判“三国两晋形势与今日不同”,“吴楚之脆弱不足以争衡中原”,“天下无事,须南自南,北自北”的苟合派论调。下阕意在慎兵,故感慨宋文帝;感慨宋文帝即是提醒当局不要重蹈草率用兵而失败的覆辙。最后感伤廉颇,感伤廉颇即是感伤自己生不逢时,不得重用。由于借助了咏古,使讽今具有了更深沉的内含。

除爱国词外,辛弃疾还有许多其它题材的词。直接或间接描写农村的约有三四十首。如《清平乐·茅檐低小》、《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等都是词史上难得的农村词。辛弃疾曾赋闲家居近20年,因此又写有很多闲适词,但闲适非其所愿,故尔这类词又常包含着怨艾的感情,成为表现其爱国思想的一种变调。辛弃疾也偶作情词,但“绝不作妮子态”《毛晋《稼轩词跋》),更有一种他人难以企及的高远之怀,如: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

与其说是写对情人的追求,不如说是“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衡馆词选》引梁启超语)的自白。

辛弃疾一生的四个阶段

一、青少年时期。止于23岁南渡以前。这是他一生最为意气风发的时期。

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22岁的辛弃疾聚众二千人树起抗金旗帜。未几,率部归耿京起义军,并力劝耿京归宋,以图大业,1162年,辛弃疾奉命南渡,联系起义军的归宋问题。不料叛徒张安国杀了耿京,率部投金。辛弃疾在返回途中得知此消息。辛弃疾率领五十余名骑兵,奇袭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此举“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从此辛弃疾投奔南宋,官为江阴签判。

二、青壮年时期:

1162年至1181年,从辛弃疾23岁到42岁,是一生中游宦时期。这一时期的辛弃疾,雄心勃勃,壮志凌云。他先后上了一系列奏疏,力陈抗金抚国方略。但他的意见并未被当权者采纳。

在此期间,他由签判到知州,由提点刑狱到安抚使,虽然宦迹无常,但政绩卓著。他出任滁州知州仅半年,当地“荒陋之气”一洗而空。他在湖南帅任,创置“飞虎军”,“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他不失为一个有清醒政治头脑忧国忧民的好官。

三、中晚年时期:

1182年至1202年,从43岁到63岁。这期间除了53岁至55岁一度出任闽中外,两次遭弹劾,有18年在江西家中度过,是他一生被迫归隐时期。在长期隐居生活中,他寄情田园,留恋山水,追慕陶渊明,写了大量田园词,山水词,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他的爱国激情在某些唱和赠答词中,也有强烈表达。

四、晚年时期:

1203年至1207年,辛弃疾64岁到68岁四年间。辛弃疾64岁高龄时,仍不以久闲为念,不以家事为怀,奉令出任。但事未成就又遭罢免。

辛弃疾自66岁秋,罢居铅山后,虽屡见封召,乃至授以兵部侍郎,枢密院都城旨要职,但总以年老多病,力辞未就,卒年68岁。

辛弃疾留下的词作,有620多首。无论数量之富,质量之优,皆雄冠两宋。词评家曰:嫁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辛弃疾的词,继承苏东坡豪放词风而有所发展。后人把苏辛并称,魄力之大,苏不如辛;气体之高辛不如苏。

光复故土,还我山河,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在辛弃疾的词作里也得到充分的表现。

由于辛弃疾被迫长期在乡村隐居,所以以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入词,使词作中洋溢着新鲜的生活气息,散发着沁人的泥土芳香,也是辛弃疾词作的一大特色。

和其他文人一样,辛弃疾非常喜欢喝酒,经常喝得醉醺醺的。他曾下决心戒过酒,但半途而废。他的饮酒词写得深刻、幽默,极富生活气息。

与辛弃疾同时代的人陈亮,字陈同父,也叫陈同甫(1143~1194),是南宋杰出的思想家。为人才气豪迈,喜谈兵,主抗战,因此屡遭迫害,曾三次被诬入狱。与辛弃疾志同道合,交往甚密。1188年冬辛弃疾在上饶罢居时,陈亮从浙江东阳来拜访辛弃疾,两人甚是情投志和。辛弃疾写了一首词《贺新郎》,记述他们这次交往。词前有序:

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留十日,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庵于紫溪,不至,飘然东归。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恋恋,复欲追路,至鹭鹚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独饮方村,怅然久之,颇恨挽留之不遂也。夜半投宿吴氏泉湖四望楼,闻邻笛悲甚,为赋《乳燕飞》以见意。又五日,同父书来索词,心所同然者如此,可发千里一笑。

词开头回叙在驿亭把酒话别的情况,辛弃疾对执友陈亮很是赞赏,把他比作隐居的陶渊明和诸葛亮。何处飞来林间鹊,鹊踏松梢,雪落破帽,引起对满头白发,报国无门,岁月蹉跎的感叹。冬日的原野没有生气,几枝疏梅,点缀风景。天空掠过两三只大雁,更显得凄凉萧瑟。这也是南宋王朝苟且偷安的结果。

下片又回叙别情,佳人指陈亮,既赞扬他重约来相会,又微怨他急于回归的轻别。这是本词的主题,点到为止。叫人惆怅的是因天寒,清江的水深冰合,行人无法渡过,雪深泥滑,道路艰阻,车轮像长了角似的不能转动。在这种时候离去,叫行人消魂蚀骨。设问是谁使君来愁绝?不仅是离别,更主要是国家危亡的形势和不被朝廷重用的现实。由于作者与陈亮的情谊极深,这次相会,犹如费尽人间之铁,铸就人间相思错。夜深人静,长笛声声,更激起对好友的无限相思情。

辛弃疾还有一首词《破阵子》,小序是:“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表达他日夜梦求收复大好河山的壮志,原以此词与陈亮共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人们本来是借酒消愁,一醉万事休。可是作者喝醉了酒,愁也未消,一心想着收复失地。他挑亮了灯,欣赏他的宝剑,思考着如何排上用场,发挥作用。在睡梦里,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八百里军营,将士们欢欣鼓舞,分享将军发给他们的烤肉。军中的乐器演奏雄浑悲壮的军乐。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沙场,准备出征。

“的卢”是马奔跑时发出的马蹄声。将军统率的铁骑,风驰电挚般冲向敌人,弓如霹雳,万箭齐发,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逃窜。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击。凯歌入云,欢声动地。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为自己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是词人梦寐以求的壮举。但在投降派把持的朝政里,作者“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感叹冷酷的现实:可怜白发生。

1176年至1178年,不足两年时间,辛弃疾调动频烦,宦迹江西、湖北等古称楚地。调离江西豫章时(今江西南昌市),他写了一首《鹧鸪天》词。序言是: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

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带湖时,写了一首词《丑女儿近》,序言是: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午睡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归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这首词写得明白如话,又清新快活,很似李清照的风格。博山是指江西广丰县西南,远望如卢山之香炉峰。夏天的雨来得急,一会过去了。雨后斜阳,照着经一番洗尘的青山绿树,显得格外清新秀美,美如画。青旗卖酒,一说明当卖酒已商业化,偏僻的农村也有酒店;另一层意思说明作者去酒店沽酒,与下片的午醉醒来相对应。

下片写酒家周围的环境。作者酒醉后,美美地睡了一觉,醒来但见窗外松竹环绕,十分清雅幽静。因为幽静,所以有野鸟飞来,又是一道风景。那只白鸥,看着人欲下不下。怕什么?我们不是有友好同盟吗?

这首词模仿李清照“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

辛弃疾在上饶带湖闲居时,还写了一首词《念奴娇》,序言是:“赋雨岩,效朱希真体”。雨岩位于博山附近。朱敦儒,字希真,洛阳人,南北宋之交著名词人。《花间词选》谓其“天资旷远,有神仙风致”。辛弃疾这首词,“神仙风致”不足,更多的是庄子的道气。

近来何处,

有吾愁、何处还知吾乐。

一点凄凉千古意,

独倚西风寥廓。

并竹寻泉,

和云种树,

唤做真闲客。

此心闲处,

未应长籍丘壑。

休说往事皆非,

而今云是,

且把青尊酌。

醉里不知谁是我,

非月非云非鹤。

露冷松梢,

风高桂子,

醉了还醒却。

北窗高卧,

莫叫啼鸟惊着。

何处有吾愁,何处有吾乐,近来已臻愁乐两忘。独立西风,放眼天宇,惟余一点凄凉意。过着竹里寻泉,云中种树的生活,堪称真正的闲人。心境的宁闲,并非依靠山水的陶冶。

休说今是昨非,且举金樽,一醉方休。醉里忘却自我,月乎?云乎?鹤乎?一切似是而非。深夜酒醒,依然一片寂寞。惟见露涛松稍,唯闻风摇桂叶。醒了再睡,莫叫晨鸟惊梦。

辛弃疾闲居带湖时,写了一首村居小景词《鹧鸪天》,题记是:“游鹅湖,醉书酒家壁”。据《铅山县志》载,铅山县东北有鹅湖山,山上有湖,原名荷湖,因东晋龚氏居山养鹅,更名鹅湖,鹅湖风景优美,是作者闲居时常游之地。

春入平原荠菜花,

新耕雨后落群鸦。

多情白发春无奈,

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

牛栏西畔有桑麻。

青裙缟袂谁家女,

去趁蚕生看外家。

作者写景,落笔荠菜花。荠菜花是一种野菜,它平凡,朴实,不畏风寒,春天它绿得最早,小白花开得最早,嫩茎可食。白色的荠菜花开遍四野,新耕的土地,又适逢春雨,群鸦落在新翻的土地上觅食。寥寥数笔把春色摆在读者的面前。春色再好,也无可奈何愁白了头。只好到酒旗飘扬的酒店里,赊酒解愁。

村民的生活悠闲自在,井井有条,牛栏的旁边种满了桑麻。趁着春蚕还没生出来的空闲,谁家的媳妇,穿着白衣青裙走娘家。

农村的春天恬静而又生机勃勃。此时的词人四十多岁,无所事事,酒店沽酒消愁,仍愁白了头。

辛弃疾罢官闲居,先是把家安在上饶带湖,以后把家搬到铅山瓢泉。他在铅山瓢泉时写了一首词《鹧鸪天》。题记是:“寻菊花无有、戏作。”

掩鼻人间臭腐场,

古来唯有酒偏香。

自从来往云烟畔,

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辛弃疾四十岁刚出头,就被排挤出官场,在家闲居,满腹的救国报复不能实现,他把正人君子受打击,狗苟蝇营的小人气焰嚣张的腐败官场看得很透。把官场说成是“掩鼻人间臭腐场”,既是胸内积愤的发泄,又是最恰当最形象的艺术概括。古今只有酒是清香的,清净的,只有喝醉了酒,才能万事皆休。

辛弃疾只从回乡闲居,选择的地方依山临水,云烟飘渺,远离尘嚣,像世外桃源。闲居生活,像神仙一样,在云里雾里,歌里舞里。

呼老伴共赏秋光,这里的老伴,可理解为老伙伴、老朋友,也可理解为老妻老妇。赏菊花而又不见菊花,菊花何处躲避了重阳节?是因为天还没冷,所以菊花还没开。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既是赞美菊花的品格,菊花的精神,也是词作者品格精神的写照。

辛弃疾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生活观察得仔细,体会得深刻。他写的一首词《玉楼春》是农村小唱,写得清新活泼,诙谐幽默。

三三两两谁家女,听取鸣禽枝上语。提壶沽酒已多时,婆饼焦时须早去。醉中忘却来时路,借问行人家住处。只寻古庙那边行,更过溪南乌桕树。

上下两片,是两幅图景,相映成趣。上片是游女听禽图,三三两两的女子,听取树上鸟鸣,鸟鸣巧如人语:“提壶出门打酒婆母烙饼焦糊”。提壶、婆饼焦皆鸟名。

下片更是妙趣横生,一翁醉酒忘归路,行人殷勤指点去处,指路者指点越认真,问路者醉态越肖妙。

辛弃疾闲居无事,经常借酒打发寂寞时光。借酒消愁,醉酒后要愁没工夫。有时喝醉了酒,醉态可笑。他写的一首词《西江月》。题记:“谴行”。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作者因为力主抗金,不被南宋统治者所用,只好醉里贪欢,以醉消愁。孟子曾经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辛弃疾翻用此语,意思是古书上有许多至理名言,现实却行不通,因此信它不如不信。

下片追忆昨夜贪欢醉倒一幕,写其错把松动当人动,醉态惟妙惟肖。

全词围绕一个醉字着笔,借醉写愁,借醉抒愤,妙趣横生。

辛弃疾曾经下决心把酒戒掉,他写了一首词《沁园春》,题记是:“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意思是我要戒酒啦,警告酒杯不要接近我。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人间鸠毒猜。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之即来”。

这首词写于辛弃疾,在铅山瓢泉闲居时。作者把酒杯拟人化,以作者我与酒杯之间的对话,说明酗酒对健康不利,因而下决心要戒酒。令人可笑的是,戒酒的决心又不大。

开始,词主人怒气冲冲的吆喝:杯,你不要来前。老子今朝检查身体,发觉常年口渴,咽喉干得像烧焦了的锅,老是嗜睡,睡中鼻息如雷,都是因为饮酒造成的。酒杯答辩说:“酒徒刘伶,可谓古今达者,有酒即醉,醉后不妨死便埋。词主人说:诚然如此,我们是多年的知己,你这种说法太绝情了。

古人设宴饮酒,大都有歌舞助兴。所以说酒以歌舞为媒,害人尤甚,直似鸠毒。况且人间怨恨不论大小,往往由贪爱所生;物无美恶,超过限度就走向反面。酒本身不存在好与坏的问题,喝多了就成了有害的坏东西。如此说来,喝酒有害不能光怨酒,也得检讨自己没有节制。词人与酒杯约定:“勿留急去,否则我有能力把你砸个粉碎”。杯再三致礼说:“你挥我即去,招我即来。”这是双方达成的妥协协议。会心之语,令人忍俊不止。辛弃疾写完这首戒酒词,见酒照喝。

仲秋节是诗人饮酒抒情的的夜晚。辛弃疾曾写过两首仲秋寄情词,一首词《一剪梅》。

题记是:“中秋元月”。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

满堂唯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丹桂是桂花的一种。花开白色的为银桂,黄色花为金桂,红色花为丹桂。回忆昔日中秋,在丹桂丛中,饮酒赏月,花在酒杯中,月在酒杯中。今年的中秋,因为下雨,只能在楼上过,酒是相同的,窗前又是云,又是雨,就是没有月亮。

我想乘风上天去问,奈何天路不通,投书无门。画堂里没有月亮,只有红烛照妖,只好从容地举杯喝酒,从容地欣赏歌舞。

辛弃疾写的另一首中秋词《木兰花慢》。词前的序言是:“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

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

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

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

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

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

纵横触破,

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

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

云何渐渐如钩?

今晚的月亮真可爱,瓢飘悠悠往西走,要去何处?是那边还有一个人间,看着你从东边升起吗?还是在天外,空漫漫,长风浩浩送你走?你像飞镜,为何不掉下来?月中的嫦娥不嫁是谁把她留住?有说月亮游经海底,也是没有根据的,叫人无法理解,叫人犯愁。若真经海底,怕万里长鲸纵横游,撞倒月中的玉殿琼楼。再说月中的玉蟾会游泳,玉兔怎么办呢?若说一切都安然无恙,为什么圆月又变成钩形?

此词在咏月诗词中卓有创新。词论家王国维评论说,这首词起首五句,“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人间词话》)。

毛泽东非常喜欢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这首词。1964年又同周培源,于光远谈到这首词所包含的地圆说想法。由此可见,毛泽东对这首词除艺术的欣赏外,还十分赞扬词人辨证思维的深刻性。

三、辛弃疾抗金事迹。

辛弃疾的少年时期是在国土沦陷、外族欺压的痛苦中度过的。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年)北宋王朝宣告覆灭,中原地区沦人敌手,此后不久,山东地区也被金兵攻占。辛弃疾从记事起,就目睹金统治者对其占领区内的汉族人民实行残酷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强烈的民族仇恨和御敌报国的愿望在他小小的心里不断滋长。

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企图把南宋政权彻底消灭。为了发动侵略战争,他下令大量强行征收壮丁和马匹,加紧对各族劳动人民的压榨剥削,残暴落后的女真侵略者统治下的各族人民的反抗活动像喷薄汹涌的火山一样到处爆发开来。

这一年,22岁的辛弃疾也在家乡聚众二千举起了武装斗争的义旗。他深知,要凭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抗金大计是十分困难的,因此,起义胜利后,他立即把队伍带到了山东。

山东的郓州,也叫东平府,西边滨临梁山泊,东边傍泰山之麓,是山东地区的一个军事要地。农民起义军耿京的队伍在这一年攻占了郓州。辛弃疾率领两千多人的队伍来这里加入农民起义军,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起义群众都知道,好多读书人平时说得好听,金人一来,就投靠金人作帮闲、帮凶了;有的也想反抗,但不是彷徨观望,就是看不起农民出身的首领,不肯加入这支在各地起义军中声势最大的队伍。如今,辛弃疾这样有名的文人来投奔,愿意接受农民起义领袖的领导,使起义军上上下下都感到欢欣鼓舞。

辛弃疾的队伍过来了。骑着骏马沉稳地走在队伍前头的辛弃疾英姿飒爽,生气勃勃。看着路两边热情欢迎自己的起义军战士,压抑不住的笑意从他脸上洋溢开来。

在几位将领的簇拥下,辛弃疾拜见了耿京。落座后,耿京微笑着对辛弃疾说:“辛兄在济南起义,对周围震动不小啊!你们读书人知道的事情多,主意多,如今到我们这儿,还要请你多多指点。”

“不必客气。”辛弃疾说,“只要能早日赶走金人,我任凭节度使(耿京自称为天平军节度使)调遣。去年和大前年我曾到金狗的都城燕京应试,对他们的军事部署和政治局势都进行了仔细侦察,今后,我们要打过去,我是可以提供一些情况的。”

“太好了!”耿京兴奋地说,“我们一定要打到华北和中原地区,把金狗彻底赶回老家去。辛兄,我们这儿最缺的就是你这样有谋略的人才,就暂时委屈你做我们的‘掌书记’吧。”

掌书记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全军的书檄文告,辛弃疾接受了这个职务后干得非常出色。他时常和耿京等首领一起商讨战事。这一年十一月,宋军在采石击败了企图渡江南下的金兵主力,不久金主完颜亮被他的部下杀死。金兵一片混乱,纷纷溃退。采石大捷的消息使起义军上上下下欢欣鼓舞,辛弃疾更是无比兴奋,他认为收复中原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便建议耿京“决策南向”,派人与南宋政府取得联系,争取朝廷对北方起义军的支持,以便互相配合,进行全面反攻。耿京同意了他的建议,并令辛弃疾起草章表。

章表起草好了,由辛弃疾保管的义军的大印却不见了。正在这时,有人报告,原先被辛弃疾动员带着一千多人队伍来投奔义军的义端和尚逃跑了。事情很清楚,一定是义端偷走大印的。辛弃疾匆忙来向耿京报告。

“军中大印都丢失了,这还了得!”耿京大怒,“这秃驴是你介绍来的,如今出了差错,又是你保管大印不严,来人,以军法从事!拉出去杀了!”

“把我杀掉也无济于事,”辛弃疾冷静、沉着地说,“请你给我三天的期限,到期如果不能把义端擒获,夺回大印,那时再杀我也心甘情愿。”

“好吧。”耿京也冷静下来,答应了他的要求。

辛弃疾想,义端既然窃印出逃,必定是要往金人军营去出卖起义军中的虚实的。于是,他跨上骏马,挥鞭向附近的金兵的营地风驰电掣般地飞奔而去。

一路上,辛弃疾怒火满腔,勒紧缰绳,频频抽打坐骑疾驶。他想起在济南的时候,看到这个义端似乎很有江*湖豪气,谈起兵法来也有些见解,常常和自己慷慨激昂地议论抗金大事,想不到竟是一个见利忘义的投机分子。越想越是气愤,他心急如焚,在马上暗下决心:即使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把这个黑心的和尚抓回伏法。辛弃疾马不停蹄,翻山越岭,一路上不停地向人询问义端的行踪。

在一个偏僻的山道上,辛弃疾看到了慌忙逃窜的义端。义端一边打马前进,一边心虚地回头看看。一回头,他看到了像疾风一样飞驰而来的辛弃疾,顿时魂飞魄散,身体一软,从马上滚了下来,趁势跪倒在地上。

辛弃疾早已拔剑出鞘,怒视着不住叩头求饶的义端。

“我知道您是天上的青牛星,力大无比,求你不要杀我。”义端花言巧语地央求说。

辛弃疾手起剑落,义端的秃头滚落地上。他搜出军印,将义端的头颅挂在鞍上,催动坐骑,回营复命。

这一壮举充分显示了辛弃疾的智勇和胆略,耿京对他更加器重了,起义军中的将士对辛弃疾的文武才干也更加敬佩。

南归的章表又送往附近义军首领王世隆、张安国等人处,他们同意后也都在章表上签了名。接着,耿京派诸军都提领贾瑞为代表,去与南宋政府接洽。由于贾瑞是个不识字的农民,也不懂拜会阜帝和将相大臣的一些礼节,而辛弃疾是义军中唯一的知书识礼的文人,所以耿京便派遣他与贾瑞同往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另外还有儿个随行人员。

绍兴三十二年(11 62年)一月十八日,贾瑞、辛弃疾等人渡过长江,到了古城建康。他们不但会见了将相大臣,而且进城的当天,就被刚从临安(今浙江杭州市)来到建康巡幸的皇帝赵构接见。贾瑞、辛弃疾两人向赵构面诵奏章,说明了要归附宋廷的意愿,并报告了沦陷区的形势和山东地区义军的作战情况。赵构非常高兴,授予耿京以“检校少保”的官衔,并正式任命他为天平军节度使,给贾瑞、辛弃疾等人也分别授予官衔,使他们仍回山东去向耿京传达朝廷的旨意。

正是春暖花香的时光,辛弃疾一行人到达了海州(今江苏省东海县东北)。当地军将李宝、王世隆出来迎接他们。双方攀谈后,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使喜气洋洋的辛弃疾陷入了悲痛之中。

“掌书记您还不知道吧,耿京节度使已经不幸被叛贼张安国杀害了。义军大部分都溃散了,未溃散的也被张安国他们劫持去投降了金人。”京东招讨使李宝告诉辛弃疾。

“这是怎么回事?耿节度使是谁杀害的?”辛弃疾简直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他的双眼不由自主地涌出了泪水。

“你们奉表南下后,张安国就和金人暗中勾搭了起来,金人以重赏、官位引诱他,要他把耿节度使杀掉。张安国这个恶狗,联络了耿京手下的一个坏东西叫邵进的,由他对耿节度使下了毒手。现在,张安国做了济州(今山东省钜野县)的知州了。”王世隆气愤地告诉辛弃疾。

“张安国这个恶贼,我一定要把他抓回来,为耿大人报仇!也要计人们看看当当叛徒的下场”辛弃疾霍地站了起来.咬牙切齿地说。

在愤怒与悲痛中,辛弃疾不断地思考着抓张安国的计划。突然,一个大胆的想法形成了。

“李大人、王大人”,辛弃疾客气地说,“我想到了一个方法,请你们看看是否可行。”

“什么方法?”看到辛弃疾的脸上又恢复了刚毅的表情,李宝和王世隆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是这样的,”辛弃疾和他们说出了自己虎穴擒敌的计划。

听着辛弃疾的计划,李宝十分佩服,既是敬佩他的勇气,又是赞赏他的胆略。而王世隆则有点坐不住了,他一下子站了起来。

“辛兄的主意太好了!李大人,让我和辛兄一起去吧。我们一定要把张安国抓回来。”

一支队伍迅速组织了起来。辛弃疾带领着王世隆和忠义军马全福等共50人,组成一支骑兵队,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从海州直向济州扑去。

他们到达济州的这一天,张安国正在州府中与金将酣饮。他听到外面报告说,过去义军中的军官辛弃疾来见他,说有事相商。张安国已经喝得醉醺醺的了,但听了这个报告后,头脑中一下子清醒过来。这辛弃疾从朝廷那边来,莫非是要来归顺我?要是他图谋不轨呢,我这边现有金兵和我带过来的部队5万人,怕他作甚!张安国跟身边的金将说一声“我出去看看”便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

等在外面,早就作好准备的辛弃疾、王世隆等人,一见张安国出来,猛地扑了上去,一下子把他打翻在地上,勇士们冲上来,迅速把他捆个结结实实,扔到了马背上。旁边的驻军来不及反应过来,看着眼前雪亮的刀子呆住了。

“我们朝廷的10万大兵已经打过来了!原来的义兵兄弟们,大家不要再跟金狗干了,跟我一起去投奔朝廷吧。”辛弃疾在马上对着围上来的驻军高声喊道。

听说掌书记来了,原来耿京的部属早就悄悄地传开了。辛弃疾这么一喊,好多义军当即便将队伍集合起来,要跟他走。那些金兵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各自将部队往后撤开,准备逃命。

辛弃疾看着聚拢来的要起义的上万名弟兄,压抑着内心的激动,迅速指挥他们赶紧撤走。庞大的队伍顿时整齐有序地向着南方奔去。

金人已经集结起队伍,准备作战,可是看到好长时间没有动静,金将一下子醒悟了过来,命令队伍立即出发,要追回张安国。可是他们能追上的,只是已经消逝在天边的股股黄尘。

这一壮举,显示了辛弃疾青年时期就有着机智勇敢、嫉恶如仇的品格和不平凡的军事才能。辛弃疾在耿京的队伍中渡过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这段生活,成了他实现抗敌报国愿望、充分施展才能抱负的最难忘经历。这段经历,对他的思想和创作有着深刻影响。在他南渡以后,这段富有战斗意义的生活,便经常出现在他的记忆之中,反映在他的作品里。

这些词作刻画出一位抗金小将的勃勃英姿和壮阔情怀,表现了一个爱国词人献身抗敌事业的崇高理想。

此后,辛弃疾便开始了新的生活和斗争。

1180年,在湖南潭州任知州并湖南安抚使的辛弃疾,向朝廷上了一道奏疏,要求在湖南创立一支军队,以湖南“飞虎军”为名,隶属于南宋政府的枢密院和御前步军司,就近则专听本地安抚使的节制和调度。名义上是为维护地方治安,实质上辛弃疾真正的打算是为了震慑金人,并为北伐准备力量。

部队以惊人的速度建立着。这天,管后勤的官员来向辛弃疾报告,限期一个月的营房营栅修建工程实在无法完成,情愿按军法治罪。

辛弃疾这几天心情正在紧张和焦虑中。枢密院有人告状说,辛弃疾借建飞虎军来“聚敛民财”,御前金字牌已下来,命令立即停止建立飞虎军。辛弃疾把金字牌藏起来,加紧建设过程,所以才限期要他们完成任务。看着哭丧着脸来报告的人,辛弃疾的火一下子升了起来。

“为什么完不成?”他怒气冲冲地问。

“现在正是雨季,秋雨不断,窑工都没办法烧瓦,所以怎么也想不出办法完成营栅工程。”这位官员小心翼翼地说。

“造营栅总共要多少瓦?”辛弃疾问。

“20万片呢。”

“不要愁,”辛弃疾微笑着说,“我来办。你把别的事都抓紧办好,不能有任何拖延。”

辛弃疾下了一道命令,要长沙城内外的居民,每家供送20片瓦,限于两天内送到营房,送到后立即付于瓦价100文。所需要的瓦片在两天日果然凑足了。

军队建立起来了。辛弃疾将修建过程、经费来源、用度开支,向朝廷作了详细汇报,同时,将飞虎营栅的图纸也呈上。聚敛民财的诬告不攻自破,皇帝赵音心头的疑云也随之消散。

飞虎军很快成为一支威名远扬的精锐之师,金人对这支队伍很是害怕,称之为“虎儿军”。

辛弃疾念念不忘北伐,时时处处表现出一种桀骜不驯的性格,所以当权者一直耿耿于怀,终究要伺机把他排挤出去。辛弃疾自己也早就觉察个人处境的危殆,他叹息着“倾国无媒,人宫见妒,古来颦损蛾眉。”把报国无门的一腔愁绪借词作倾吐出来。

1188年冬,已经被罢官在江西上饶带湖闲居了八年的辛弃疾,虽然患着小病,却仍从几年来郁郁不乐的状态中摆脱了出来,高兴地迎接来访的陈亮。陈亮是与辛弃疾志同道合的爱国志士,又是辛弃疾相处极好的朋友。他的来访,使辛弃疾精神振奋,身体也觉得好多了。

主客二人,同游鹅湖,共饮瓢泉,高谈阔论,话题总是围绕在国事和时局的问题上,心中的积郁,也得到了痛痛快快的抒发。

陈亮在辛弃疾处停留了10天,才告别东归。可他一走,辛弃疾又感到怅然若失,恋恋难舍。第二天,他立即起程去追,打算在途中和陈亮再多盘桓几天,或者最好能把陈亮再请回来。可是,追到了上饶东边鹭鹚林,雪深路滑,再也没法前进了,辛弃疾只得停了下来。

半夜,躺在床上的辛弃疾,忽然听到一阵悲切切的笛声,传到自己投宿的这个吴家泉湖四望楼来。那一声声连绵的悲鸣,在寒冷的夜间,分外清楚。辛弃疾更加睡不着了,多少往事涌上心头,他不由感慨万千,一首词从心底悄然涌出,他不禁从床上爬了起来,飞笔写着,写着……

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读到陈亮寄来的这首词的和作后,辛弃疾又赋词一首,寄给这位战友: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呜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断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晚年的辛弃疾,还时常回忆起自己青年时代的戎马生涯和报国壮志,他写下了《破阵子》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他处在极度的悲愤之中。

1207年秋天,68岁的辛弃疾正在病重的时候,朝廷又来诏命,要他出来任职。在病床上听完了诏书后,辛弃疾的心又剧烈地跳动了起来。他想起年轻时在义军中的战斗生活,枪林箭雨之中的冲杀,是多么痛快啊!可是,在朝廷中,向朝廷上《美芹十论》,陈说恢复大计,可是正像自己词中说的,“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带湖闲居10年,重新起用后不久又是被罢官,又是整整八年的闲退生涯,晚年再起用,每次不是受阻挠,便是被罢官,做不成事业,“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却为什么总是补不成啊!如今,朝廷北伐,这些人为了私心而仓促用兵,遭到大败,现在又要我干什么呢?撑持门面,还是真正想将北伐进行到底呢?辛弃疾感到自己没有心力想下去了。

儿女们看着辛弃疾的病越来越沉重,都小心地照看着他。九月十日,辛弃疾憔悴的脸上忽然现出了一些神采,他此时如同又飞骑在战场上,对着金人砍杀,马儿不停地奔跑着,身后成千上万的大军跟着自己向北冲锋,旌旗飘扬,杀声震天……。

“杀贼!杀贼!杀贼!杀……!”

儿女们听得辛弃疾的大声叫喊忽地停了,再看,他已经停止了呼吸。

2、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史。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今存词629首,数量为宋人词之冠。词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而以慷慨悲壮的爱国词为其主调。这类词中历来为人传诵之作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写闲适生活的词数量最大,这类词往往于闲适中流露出莫可奈何的情绪,其精神仍与其爱国词一脉相通。如(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水调歌头)《盟鸥》等许多词中都带有这种情绪。一部分写农村生活的词清新淳朴,语言浅近,如(清平乐)《村居》、(鹧鸪天)《戏题村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等都是生动的农村风情画。辛词中也有写爱情的词,如(清平乐)“春宵睡重”就写得缠绵婉转,颇能动人。辛弃疾诗今存133首,内容和风格大体上亦如其词。辛弃疾文今存17篇,多为奏议启札等应用文字,颇能见出辛弃疾的见解和谋略。

辛弃疾词在宋代即已有多种版本,主要为4卷本和12卷本两种。4卷本名《稼轩词》,分为甲乙丙丁4集,宋刻本已不存,今有汲古阁影宋钞本及《唐宋名贤百家词》本。12卷本名《稼轩长短句》,宋刻本已无传,今传本通行者有四印斋刻本。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今人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点校本《稼轩长短句》。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yù gū tái xià qīng jiāng shuǐ

郁 孤 台 下 清 江 水 ,

zhōng jiān duō shǎo xíng rén lèi

中 间 多 少 行 人 泪 。

xī běi wàng cháng ān

西 北 望 长 安 ,

kě lián wú shù shān

可 怜 无 数 山 。

qīng shān zhē bù zhù

青 山 遮 不 住 ,

bì jìng dōng liú qù

毕 竟 东 流 去 。

jiāng wǎn zhèng chóu yú

江 晚 正 愁 余 ,

shān shēn wén zhè gū

山 深 闻 鹧 鸪 。

 

作者背景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在今山东)人。21岁参加抗金起义,后率军南归,屡遭打击,郁郁而终。他的词多写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慷慨纵横,雄浑豪放,与苏轼并称“苏辛”。

注词释义

菩萨蛮:词牌名。

造口:在今江西万安西南。

郁孤台: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

清江:指赣江,它经赣州向东北 流入鄱阳湖。

长安:汉唐首都,在今西安市。这里借指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可怜:可惜。

愁余:使我忧愁。

鹧鸪:鸟名,传说它的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

古诗今译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

名句赏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的毕生志愿就是要北伐中原,恢复大宋江南的统一。他有将相之才而无从施展,不管何时何地,无论所见所闻,种种物象,都会激发他的报国之志和悲愤之情。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侵,直入江西,隆裕太后在造口弃船登陆,逃往赣州。四十七年后,辛弃疾途经造口,想起从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忧伤满怀。况且中原至今仍未收复,举头眺望,视线却被青山遮断;但浩浩荡荡的江水冲破重重阻碍,奔腾向前。这既是眼前实景,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也增强了他争取最后胜利的信心。但一想到南归后的遭遇,又愁上心头,而那“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啼声,更使他愁上加愁。全词一波三折,极尽回环宛曲之美;善于运用比兴手法,笔笔言山水,处处有兴寄。
本文标题: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菩萨蛮·冬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672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