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特点与战略选择_谢维和

发布时间:2017-12-22 所属栏目:中国音乐教育

一 :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特点与战略选择_谢维和

二 :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趋势

抱歉,获取内容失败请稍后刷新尝试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趋势

石红姣:浅析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趋势

家庭贫困大学生“奖、贷、助、补、免”为主体的助学保障体系同步进行,使改革平稳推进。[www.61k.com]至2004年,我国

方政府的财政资金作为教育资金的主要来源。这使

地方政府在发展高等教育时,更加注重考虑对区域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总额约1800亿元,其中,政府财

政拨款约占49%,其他来源约占51%,形成了多方位的资金筹措渠道,使高校教育经费短缺的局面有所改善。

(三)高等教育的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平稳推进

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高等教育区域化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所以,高等教育要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为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高等教育发展的市场化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价值的确认越来越偏重于社会的认可。无论是高校的毕业生就业,还是科研成果的转化都需要接受社会和市场的严格选择。高校已经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边缘走向中心,作为

高校招生考试科目实行的“3+X”模式,突出了对

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彻底

摆脱了“统一分配”的模式,试行“双向选择”的毕业

生就业制度,形成了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政府和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毕业生自主择业。用A-,m-位择优录用的新格局。

三、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要

提供知识教育服务和培训劳动力的机构,以它的教

学、科研、经济服务优势参加竞争。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招生与就业等都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必将在高等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高等教育发展的多元化

在办学体制方面,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已摆脱单靠政府包办大学的单一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现在除公立大学外,还有民办大学等办学机构,而一些公立大学也出现了“一校两制”甚至“一校多制”的现象。在教育投资渠道方面,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新增加的教育投资,只有少部分来自政府,其余大部分都

求相比,高等教育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

题。

(一)高等教育经费筹措面临困境

虽然近年来我国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有了较大的

增加,但是绝对水平很低,财政性教育投入占全国

GDP总值的比例一直在3%左右徘徊,在高等教育规

模急剧扩大的情况下,财政性投入并没有实现同步增长。从总体上说,在高等教育总经费中,财政性投

入已不足50%,对一些地方院校来说,收费成为学校

来自银行贷款或社会力量。在教育结构方面,现代社

会发展所需要的多层次、不同类型的专门人才,要求高等教育由单一的长期学术性教育向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结构转变。多种办学成分统—在高校内部,可能会给高校带来更多的便利条件,使人才培养和使用更接近社会需求的实际。

(四)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将加快与世界接轨的步伐,进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循环,向国际开放,进行双向式多边合作与交流。教育国际化现象必然要求它所培养的人才不仅适合一国

经费的主要来源,甚至占到了总经费的70%一80%,

这就使得高等学校的教育经费筹措成为发展的瓶颈。

(二)高等教育运行机制尚未成熟

目前,我国还没有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成熟经验。相关的师资队伍尚待建立,相关的教材、实习实训基地还不健全,培养模式和教学计划与社会需求脱节。虽然高等教育通过连续几年的扩招在短期内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但高校并没有提前为高等

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作好充分的准备。

(三)高等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相偏离

长期以来,有些高等院校以学科分类为线索设置专业和课程,~些课程的教材与社会实践脱节严重,偏离了社会对人才素质整体需要的要求。虽然高

一专业所需,而更要适合多国多专业,符合国际性人

才的标准,他们不仅仅专业精通,而且具有国际视野,关心和了解国际形势与发展,具有国际交往能力。教育国际化和教育民族化的有机融合,能带给高校一些新的思想观念,从而起到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向纵深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1

【1】赵颖红.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

策,2002,(10).

【2】徐俊昌,齐军.对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长春

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2),

校一直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但实际上却是简单地

以知识代替能力,忽视了能力培养,学生高分低能问题突出。

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需要进行认真的回顾总结和不断完善,以更好地满足

科技竞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入才需求的要求。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化

所谓高等教育发展区域化包括两方面:一方面,

【3】胡新字,陈渝光,钟连超.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

与实践【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2).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通过人力资本、科技

进步、教育投资等方面对区域经济的增长产生影响,同时区域经济的增长也影响着高等学校教育和教学多个方面的改革与发展,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带q改革的基本完成,高等教育的管理权限部分归属于地方政府,并以地

【41昊虹。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武汉冶

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

【5】潘懋元,邬大光.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变

化与走向【J】.教育研究,2001,(3).

【责任编辑包玉红】

万方数据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趋势

[www.61k.com]

三 : 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今天能够参加中澳高等教育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我感到非常荣幸。1996年,我作为访问学者在昆士兰大学学习了半年;两年前,我又参加了中澳大学领导跟班培训项目,期间我参观了西澳大利亚大学和悉尼医科大学。利用这两次机会,我游览了澳大利亚的很多地方,如悉尼、墨尔本、堪培拉、柏斯、布里斯班等等,我很喜欢澳大利亚。而且在两年前,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访问我校并给全校师生作了精彩的演讲,有趣的是他出生于1929年,而我们重庆大学也是在1929年建立的,霍克先生说要为重庆大学和澳大利亚的大学之间牵线搭桥。这就是我与澳大利亚有关的经历。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演讲的内容分三部分: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即中国高等教育的昨天和今天;目前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最后一部分介绍一下重庆大学。

第一部分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在这一部分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高等教育的学校规模、教学质量和近几年所取得的进步。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国政府不断地通过扩大招生来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使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尤其在21世纪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比如,到2003年年底,全国高校包括高等职业学校的总数达到两千多所,在校生人数达到一千九百多万人,是1998年在校生人数的三倍多,由此我们看出五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的确非常快。我们再来看一下学校的规模,在1998年也就是五年以前中国每所大学的平均在校学生数为3 300人,到2003年这个数字就达到了6 700人,也翻了一番。并且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提高到2003年的17%,向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标准迈出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步。这是有关中国高校的规模情况。

下面我再谈一谈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情况,因为近年来中国高校都在扩大招生,很多外国朋友问过我这个问题。其实中国高校非常重视高校教育质量问题,本科教育方面,集中在网络和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教育教学方法上。现在90%的教授必须为本科生开设课程,而教育部的要求是100%,也就是说所有的教授都必须教授本科课程,我们现在已经达到了90%;很多学校使用国外原版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所有的高校都加大了对师资的投入,学生的发明和创新能力、外语能力、处理基本信息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2003年年底,教育部对全国300所高校的本科生教育质量进行了评估,到2007年年末全国所有的高校都必须达标。另外,中国高校的研究和创新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1996年用于高校科研的资金是147亿,到2003年增加到200亿;科学和应用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国社会科学和基础研究的所有项目中有60%是由高校来实施的,而且中国高校在国内外发表的学术论文也占全国总数的60%。这是有关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情况。

下面我再谈一谈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依照联合建设、调整、合作和合并的方针,经过九年的不断努力,中国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资源也实现了优化。改革涉及的高校达900所,其中大约有797所大学根据学科综合和资源优化的原则合并成了267所。

第二部分,我想谈一谈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尽管中国政府对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革,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主要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面临很大的压力。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央提出的战略任务需要培养更多的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人们自身也需要接受更好的高质量的教育,这些对我国的高校来说都是新的挑战,而且高中数量的不断增长给高校的扩招造成了更大的压力。根据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和当前的教育形势,到2008年高中毕业生的年增长数量由80万到120万不等,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未来的5~10年间将是超规模发展的时期。第二个问题是资金不能满足高校发展规模的需要,中国高校资金短缺严重。第三个问题是师资跟不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2003年中国高校的生师比为18∶1,要想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15∶1,我们还需要20万教师。第四个问题是有些学校不顾管理质量而盲目扩招。第五个问题是由于各种原因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找工作非常困难。有关中国高校存在的问题,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

有了问题就得解决。所以我要谈谈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各国所有的大学都基于人类文明的共同起源,扎根于各自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土壤,这样就形成了独特的学校传统和类型。中国的高校未来在知识的创造、传播和人才培养方面应担负更多的使命;高校的发展应与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相适应,以便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我发展的出路。

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则是:调整和优化结构,实现规模、质量、结构和利益的平衡发展。所以每所学校要认真地处理好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比如,如果学校要扩大招生,学校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利益,但是同时也很有可能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

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可以采取以下五种措施: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促进可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研究和创新的水平;形成投资和消费共享机制;发展私立高等教育;加强全面和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教育的增长不仅要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还应当考虑到学校的现有条件和财政资源。在未来几年里,教育的增长率应和经济的增长率相一致,我认为7%~8%比较合适。

为了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在中国,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是不一样的,我待会儿再解释),中央政府继续实施“985工程”,建立一批具有较好基础设施和创新基地,能够在科学技术领域起学科带头作用的大学。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五级环状结构”,五级为:一流大学,“985工程”大学(由“985工程”支持的大学),“211工程”大学(由“211工程”支持的大学),地方政府管理的大学和高等职业学校。这种做法的目的是启动创新工程,增强学校的创造力和为经济、社会和国家安全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解释一下这五级学校。第一级包括9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等,对于这些大学,中央政府都要给予扶持,使之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所以我们称之为一流大学;“985工程”大学有34所,近年来中央政府已经投资140亿来发展这些“985工程”学校,计划再投资140亿来提高这些学校的水平和声誉;“211工程”学校大约有100所,政府对这些高校的投资达60亿之多;第四级是归地方政府管理的学校,大约有600多所;最后是其他高等职业院校。这是我的一些看法,也许有些同事不同意我的看法。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政府为9所一流大学提供了足够的资金。

按照法律建立一个与公共财政制度相一致的教育财政体制,来保证教育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到2005年政府在教育上的投入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当然,政府也要投资给农村教育和基础教育。从2006年以后贯彻实施“新国民生产总值计划”,也就是每年保持国民生产总值净增长1%,同时给教育的年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这样大约10年的时间,也就是到2015年就能达到5%,这就是说,政府对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投资是在不断持续增长的。同时来自社会的(非政府的)资金也会由目前的1.4%增长到大约2%。这是第三个措施。

第四个措施是发展私立高等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我们鼓励和支持、指导和监督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过制定有关土地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来优化私立高校的教育体制和政策环境,完善奖励和评价机制,建立特殊奖励基金制度,制定发展私立高等教育的综合计划,提高私立高校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允许一些公立大学用这种办法通过协商来转移管理权,实现由社会力量联合办学,或者是冲破现行教育体制的框框,以多渠道、多形式实现公立和私立高等教育的共同发展。

加强全面和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按照政府和非政府、双边和多边、战略平衡的方针,强调重点项目和实际效果。为此,我们必须推进全面和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和交流,不仅和水平相当的大学进行合作,还要在水平相当的教育研究项目之间进行合作。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我们需要从国外引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同时也要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以上是我对中国高等教育现状的简单介绍,由于时间关系,介绍得非常简单。

在最后一部分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重庆大学。重庆大学始建于1929年,1942年成为国家级综合大学,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之一,现在直属教育部管理,同时受“211工程”和“985工程”支持。现在重庆大学学生总数达到5万多人,包括本科生、研究生、继续教育生。职工6 000多人,其中教职工2 300多人,407人为正教授,1 112人为副教授。生师比大约为17.7∶1。我们学校有25个科系,还有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和远程教育学院,主要专业有经济、管理、文学、法律、科学和工程。重庆大学有73个本科生专业,51个博士生专业,111个硕士生专业,还有4个特殊的硕士学位课程如EMBA和15个博士后流动站。有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211工程”重点学科,34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教学基地,22个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我们还有一个电影学院。

重庆大学有博士生教育、硕士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省属实验室。重庆大学与13个国家和地区的32所著名大学保持联系,还和一些网络公司和企业建立了伙伴关系,比如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微软、罗克韦尔、西门子、思科、自由者、通用公司等等,还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我衷心地希望能够有机会和澳大利亚的大学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我们计划让更多的年轻有为的青年教师有机会作为访问学者去澳大利亚的著名高校学习深造,每年我们都要派出80多名教师到国外学习,学校为他们负担全部的费用,每位教师的食宿费、日常开支和旅游费用约为10万元人民币。同时也欢迎来自澳方的朋友利用假期时间来重庆大学访问或作演讲!

勇敢地面对挑战,共同来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还希望通过此次论坛中澳双方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建立起更广泛的合作关系。

四 : 中国高等教育的大趋势

原文地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趋势作者:闻笛赋某行业的发展趋势对其中每个从业者都会产生影响。在教言教,本文试图客观地从职业观点分析发展趋势,不涉及好坏对错的是非价值判断。几乎是赤裸裸地谈利害关系。
  
中国高等教育的趋势可以概括为下列几个方面,高教大众化,国际化,校际差异扩大化,校内管理数量化,办学经费多元化,教职合同化,教师博士化。每个方面都可能与高校教师或拟入高校的毕业生有密切关系,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我个人判断,这些趋势必然发生,不论教师是否喜欢。当然,教师也有选择余地。教师的选择首先是改行还是不改行,如果不改行,便是选择满足职业角色期待而成为“成功”教师,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承担任何后果,包括被淘汰出局。
  
还应该强调,中国很大,发展不平衡。例如,早在2001年,报纸已报道上海某大学采用聘任制,当年40余名教授副教授失去原岗位,随后2年未被聘任的教师调离教学岗位;而现在,仍有些比较偏远城市的高校教师相信凭年头都可以当教授。因此,在不同高校工作的教师,对本文所谈趋势认同不1,是可以理解的。
    
1 高教大众化
    
高教大众化在可预见期限内,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逐年扩招可能会会逐步减速甚至停止,但高教规模不会有任何减小。这并非出于任何人的主观意愿,是由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决定的。试想,哪种选择对政府更有利,也更容易让大多数国民接受?是打发高中毕业生到农村去(上山下乡),还是让他们进入高校并收笔学费;是安排大学毕业生到工厂劳动,还是让他们考研。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高教大众化对整个高等教育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主要表现在学生程度的变化和学校规模的扩大。
    
本科扩招对绝大多数高校意味着学生质量的降低。不论目前的高考有多大问题,在统计意义上,高考成绩反映了学生的素质,包括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学习的积极性,自我控制能力,学习习惯等。随着扩招,资深教师发现学生越来越不像过去的学生,年轻教师发现学生越来越不像自己的同学。教师需要重新评估和界定学生的接受能力。这对年轻教师更有利,资深教师在对学生了解方面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小。同时,教师需要重新确定教学内容和要求。甚至需要编写更通俗、更简明的教材。
    
高等学校规模的扩大,意味着,1方面准教师求职可能变得容易,另1方面教师教学工作压力的增大(同时伴随着收入的提高)。高校教师职业,虽然比其他职业仍有较多的闲暇,但闲暇将逐渐减小。教师职业,由过去多闲暇、中等工作压力、低报酬,变为少闲暇、高工作压力、中等报酬。当然,教学工作的增加仅是促成这种变化的1个因素。不适应这种变化,应该尽早离开教师职业。对自己有利,对该职业中坚守的其他人也有利。
  
2 高教国际化
    
高教国际化的趋势,虽然可能没有高校扩招那样显著,甚至可能还有些争议,但也同样不可逆转。高教国际化有多方面的表现。首先,在培养目标方面考虑国际需求;其次,在培养方式上直接与国外高校建立各种合作关系;第3,高校中有国外学位或国外工作经历的教师日益增加;第4,高校教师在行为方式上越来越接近国外的同行;最后,国外高校的管理理念和实践逐步向国内移植,虽然这方面的路还很长,现在仅是开始。
    
培养目标中的国际需求包括到国外继续求学和在境内国际性公司就业等。可以预期,在相当长时间内,出国留学和在外资公司仍会是优秀学生的首选,虽然公务员也越来越有吸引力。事实上,越是名声卓著的大学,如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出国留学的比例越高,不论是毕业当年还是历年累计。教师应该积极地为学生提供专业性技术服务。调整教学内容,使所担任课程与国外同名课程内容接近(对于理工科基础性课程,多数需要降低理论性要求和难度,但要加强实验环节;对于文科课程,主要是剔除陈旧、无用和歪曲的成分)。加强双语教学,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事实上几乎所有国内大学,对双语教学都有鼓励性政策;而且还有为中国学生专门编写英文教材的需求,基础性课程需要兼顾考研等国内需要,专业性教材需要参照国内规范和标准。展现职业风范,在撰些报告、准备ppt、写作简历等方面提供具体指导。利用与国外同行或外资公司的学术和业务关系,加强学生在申请奖学金和职位时的竞争性。
    
国际校际合作包括联合培养和争取学历和学分的互相承认等。至少在多数中心城市,中外合作培养本科生受到学校和学生家长的热烈欢迎。就学校而言,中方学校可以收远比通常学费高的学费,同时吸引优秀生源;外方学校有质量较为稳定的生源,可以赚取国际学生学费。就家长而言,孩子可能同时拿中外学位,而且费用远比直接在国外念书低。因此,联合培养呈扩展趋势,从原来1般重点大学居多到现在名牌大学和1些非重点大学也在搞,从原来工商管理类为主到现在包括部分文科和工科。这种变化,对年轻教师是难得的机遇,可以发挥外语和专业方面的长处。合作办班有些有外国教师任教,而且学生素质较好,学习积极性高。
    
现在重点大学的理工科教授,几乎全有国外工作的经历,或者有国外学位,或者曾在国外短期合作研究或进修。而且新的留学生向国内高校求职的人员也在增加。总的来说,国外研究性大学毕业的博士,研究业绩更好,专业水平更高,职业性更强,虽然最优秀的1般不会以博士身份向国内求职。国内毕业的博士目前尚能在竞争中没有被淘汰,除自身有较强竞争力外,1方面是了解国情、有关系网络、评价标准不够客观公正等特殊因素,另1方面,国内目前大多数学术机构尚不能吸引真正优秀的国外博士。因此,目前在名牌大学中的国内博士,来自国外海归博士的竞争压力可能越来越大。而1般院校中,暂时可能还没有这方面的威胁。
    
教师行为与国外同行趋同。课题组越来越成为相对独立的实体,教授拥有单独使用的办公室和供研究生使用的实验室或机房。众多教师用同间办公室,甚至共同备课,在大多数重点院校可能已成为历史。教授在系级决策中有越来越大的发言权。大牌教授还可以以流动为砝码向学校提出加薪和投资实验室的要求。而学校在加薪和晋级时更倾斜于那些可能流动的教师,教员的对学校的忠诚,往往被视为无能。因此,年轻教师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非常重要。当有用脚表态的实力后,学校会认真听取用嘴表达的意见。教师被鼓励用英语讲课,参加国际会议,用英语撰写论文投寄国外期刊。甚至国内同行(包括学生)的email交流也越来越多地使用英语。英语成为教师最重要的职业工具之1。顺便指出,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其学习态度和敬业精神,当然个别天才或有特殊爱好者不在此列。英语不像数理科学,对天赋能力较为依赖;也不像生化科学,对实验条件极为依赖;更不像中文,没有可靠的考核方式。这中行为方式趋同并非刻意模仿,而是有效率上的优势。因此,年轻教师,特别是理工科的,提高英语水平是当务之急。会英语,用英语;不会英语,学英语;学不会英语,要有平衡的心态,不然面对越来越多失去的机会将很痛苦,并且越来越痛苦。
    
国外高校的管理理念正在逐步被国内高校领导有选择性的接受。有些已经开始实践。例如,越来越多的重点高校将博士证视为高校教师资格证,越来越多的重点高校1般不留本校的博士生任教,有些高校的年度职称晋级改为同时面向校内外的招聘,同职称教师收入的拉大等。总体上,高校在由传统的事业单位变为非赢利性企业,事实上有些高校甚至要变成赢利性企业。年轻教师,要特别注意身份的转化,关注学校对教师真正的需求(这种需要体现在高校的规章中,而非口号中。例如,所有高校都在喊加强本科生教学,但具体的规定表明很多学校更在乎经费和论文等),成为1名有价值的企业员工。当然,教师可以有自己的精神追求,但不要期待学校会为此付费。
  
3 校际差异扩大化
    
校际差距扩大也是不争的事实,虽然对这种扩大化的公平性有种种议论。境内目前的高校已初步形成金字塔格局。塔尖是清华和北大;随后是稳居前10的其他几所名牌大学;第3阵列是排名前50的大学,主要是挤入985的大学;第4阵列是排名50至100左右的重点大学,主要是进入211的大学;第5阵列是其他的重点大学;塔底是其他所有大学,当然其中差别也很大,例如,有的学校已有博士点而有的学校尚没有硕士点,其差别变化趋势与所在地区关联度很高。虽然按不同的标准,排名有变化,但上述阵列清晰可见,几乎可以认为没有争议。校际差距的扩大,首先表现在阵列之间将拉大差距,也表现在同1阵列中院校的差距变化。强者愈强,而弱者愈弱。
    
差异扩大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因为国家政策导向,强调办学的层次性。例如,今年可能是允许以2级学科申报博士点的最后0年,以后完全按1级学科申报,那时,没有博士点的高校几乎不可能再争取到博士点。其次,是国家和地方资金投入,进入985、211的高校更容易上基地、上示范中心、建重点实验室,其中的教师更容易从政府和企业获得基金项目,因此将有更多的投入。第3,社会认同不同。好学校的学生在就业和考研(国内国外)方面具有优势。这种优势的产生,除自身实力外还源于皮格马利翁效应,名校毕业生更容易被委以重任或被名师选中。优秀的教师也更愿意到名校工作。第4,学费收入也会拉大距离,随着国家政策放宽。这也完全符合优质优价的市场经济原则。事实上,学费本身也有循环放大的机制。愿意并且能够在入学时付出高学费的家长,通常在毕业时具有为子女落实更好出路的愿望和能力,这是种中国特色。
    
作为差异扩大的后果,境内顶尖高校,在20、30年后,也许可以进入国际3流大学,甚至2流大学。而境内高校的塔底,如果扩招势头逆转,可能有生存危机。现在大多数原来的企业大学已经关闭,可以大胆预言,不出10年,将有普通大学关闭,这仅是很保守的估计。既然高校越来越像企业,自然会有破产机制。
    
面对上述趋势,高校年轻教师有必要调整职业目标。进取心强的,不能仅以出任所在学校的教授为目标,而要具有可以进入更好的高校(可以进入,并不意味着1定调离)的实力,这样不论选择调入更好的高校,还是有条件地留在原来学校(也许仅是等待更合适的调出时机),都进退自如。在职业发展上,树立高标准,即使不能与国际研究性大学接轨,也要向清华北大等名校看齐。较为淡泊的,为避免工作压力太大,可以考虑调入稍差些的学校;而那些已经在较差院校工作者,也要留神学校的存亡,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学术出身变得更为重要。事实上,现在很多名牌大学在招聘博士的时候已经非常在意应聘者的本科毕业学校。年轻的教师不可能重读本科,但若有攻博的愿望,优先考虑名校,特别是本科比较差的。名校的博士学位没有本科重要,但也是聊胜于无。
    
在较差学校工作的年轻教师,尽量与更好的学校中的同行建立学术联系。能自立门户得到资助建立自己的课题组固然好,暂时不能,只好给其他教师作助手。目光1定要长远,宁可给名校中的教授打工,而不是与同校的教师合作,当然,能建立国际合作是最理想的。
  
4校内管理数量化
    
以数量化的方式管理,对教师而言,是指将教师的工作业绩,如项目经费,出版物,官方奖励,研究生工作和教学按1定的标准换算成工分(各学校有不同的名称,这里姑且借用人民公社时代的说法)。很多教师,特别是文理科教师,对这种作法有异议。但我认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这种做法不会有实质性变化,虽然评分体系会不断调整。
    
管理数量化的必然性,来源于大学管理层的特殊性。大学的管理层,1方面具有行政官僚的属性,其行为目标是努力最小化;另1方面,具有企业经理的属性,其行为目标是业绩最大化。因此,数量化管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简单工具。遇到教师的聘任和晋级、教师报酬的的确定,经费等资源在不同学科间的分配等可能很棘手的问题,计算工分是最简单而且也不会有普遍反对的方法。而且,只要在工分的设置上与各种检查和评比的量化指标大体1致,也有助于学校业绩的提高。当然,凡是简单的,很可能不是最好的。特别是各种业绩换算的比例,不仅反映学校的政策导向,而且与管理层中各派势力搏弈的结果。
    
不论目的是追求职业发展,还是仅想以最小努力保住教职,教师都应该认真研究学校的量化管理体系,从中发现学校的真实需求。按照市场的原则,只有给别人需要的,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自己需要的。当然,教师也可以作自己喜欢而没有在量化管理体系中反映的事情,但不要期待回报,而且没有回报时不要抱怨。例如,有些教师特别喜欢教学工作,愿意帮助学生,尽管可以这样作,但不要期待额外的工分。
    
在研究学校的量化管理体系的同时,还要理解学校制定该体系的精神。因此,有发展的眼光,能预测指标体系的变化。因为相当多的业绩都有滞后性,例如,招来的研究生3年后才毕业,投稿的论文要1、2年后才发表,申请的经费也是分期入帐。特别是避免单1趋同,大家都作同类工作,该类工作的工分肯定会降低。如果业绩是多样的,便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最后但不是最不重要,要有自己职业发展的大局观,必要时超越学校量化指标。例如,在多数高校中,SCI收录论文通常是国内核心期刊工分的3、4倍,但对职业发展的分量(例如申请基金和报奖中的作用)远不止如此。因此,从大局着眼,完全值得化远多于3、4倍的精力发表SCI收录论文。再例如,把1篇论文拆成多篇,虽然有利于多挣工分,但影响在同行中的声望,不利于长期的职业发展。
  
5办学经费多元化
    
20多年前,学校的经费完全是由主管部门,中央部委或地方省市,划拨,所谓吃皇粮。由于物价上涨,当时高校教师成为社会中收入最低的职业之1。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高校办学经费已经变得多元化。政府事业费仅是其中1部分,其他经费来源包括学校的产业、企业的研发合同、国内外基金会的研究资助、本科生学费和研究生委培费、校友的捐助、银行的贷款(有政府担保甚至贴息)等。现在,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教师职业的吸引力都大为提高。
    
办学经费多元化才可以保证经费充足。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办学也是如此。例如,香港科技大学发展极其迅速,最主要的原因是她雄厚的经费实力。当年的清华大学,也以富庶出名。至于现在人们赞美的西南联大,既是借助3所大学发展的惯性,更是有战争年代的特殊背景。(www.61k.com)她仅是个特例,无法效仿。中外高等教育发展史表明,经费匮乏的大学是无法办好的。
    
校园设施的建设,开销惊人。大学当然不等于大楼,但没有起码的硬件条件,学校的水平也无法提高,而且也限制学校的发展。同时,多数大学已经认识到教授是学校发展根本。吸引来位明星教授,往往意味着建立1个博士点,甚至1个重点实验室或重点学科,理工科的教授还意味着大笔的合同或基金经费。但吸引教授是需要成本的,改善教授本人生活条件和所在学科的工作条件。而且,越是比较差的院校,需要开出的价码越高。这也是前述学校间差距扩大化的1个原因。
    
办学经费中,高校不断上涨的学费为社会舆论所非议。这样做,1方面是出于现实压力高校别无选择;另1方面,按照经济学的观点也是无可指责,任何商品和服务的售价低于市场可以承受的价格,就会有些不是非常需要的人来购买。贫困学生的问题是社会问题,不能完全推给学校。当然,学校从自身发展看,不得不投入足够的奖学金(而不是济困金)吸引优秀生源和调动学习积极性。总的来说,越是好的学校,奖学金的获奖面和额度都更高些。这是前述学校间差距扩大化的又1个原因。
    
教师和准教师都应该考虑任教或拟任教学校办学经费来源问题,以及收取的学费和发放的奖学金。经费来源缺乏(同时可能也是低学费、低奖学金)的学校1般不会有大的发展,而且要走向衰败。没有实力吸引来或保留住好的教授,因此不能从企业和基金会中争取资源。教育质量下降,学生的出路有问题,生源便会缺乏,学费收入也减少。业绩不佳,无法从政府部门争取支持。前景不妙,银行不肯贷款。恶性循环,最终关门。网络上有境内最富大学的排名榜,虽未必完全可信,但也有相当参考价值。
  
6 教职合同化
    
教职合同化的趋势,地区和校际差别很大。整体上似乎还没有形成非常明显的趋势,但该趋势也初露端倪。教职合同化包括两个方面,其1是学校与院系或学科的合同,现在通常以编制的形式出现;其2是学校与教师个人的合同。
    
编制的确定,1般与学科特点有关。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硕士点、本科专业、公共课本科教学、专业课本科教学等,都有相应的各级教职编制,如果是重点学科等,编制可能增加些。总的来讲,目前编制在大多数学校中尚未成为硬约束,有各种超越编制的个别处理方法。
    
学校与教师个人的合同,开始时仅是对教师的约束,现在也变成1种保障。双方按合同执行,违约承担相应责任。教职合同化进展较快的高校,聘任合同已经成为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唯1契约关系。合同期满,学校可以不继续聘任,或仅聘任较低职位;教师也可以不再接受聘任,而流动。因此,总体上,不失为人力资源的1种优化配置方式。有些学校已经意识到过几年搞次聘任既劳神费力,又容易流失需要的教授。因此,开始对部分教授实行长期聘任,甚至终生聘任。
    
教职合同化使得高校更像企业,教师更像白领。这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师角色,改变了教师职业的性质。在过渡期可能使部分教师不能适应。有些教师痛苦地发现,学校更重视和优待那些3心2意的同事。越是想流动的教师,学校越愿意签定长期聘任合同,而愿意留下来的教师,学校仅签短期聘任合同。
    
教职合同化对教师职业的影响,包括教职合同化本身和过渡期没有彻底实现两方面。首先,教职合同化意味着教师职业不是必然终身,而经过努力也有可能取得终身教职。有些学校已经明确若干年内不升即走而升者有终身教职(这是国际惯例),另些学校则定期重新聘任,若干次低聘后教师走人(这似乎是种中国特色,国外似不可能在同1大学内教授变为副教授或副教授变为助教授)。这是选择该职业和从业时必须时刻清醒意识到的。其次,教师的流动变得越来越寻常,这使得教师职业不具备原来的可预测性。因为教师的流出和引进可能意外空出编制或提前占满编制。因此,预测自己职业发展需要有校际的眼光,既要有足够的准备抓住突然出现的机会,也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突然失去的机会。第3,签定合同不是求职过程中的例行公事,务请慎重对待需要签字的合同。合同与校方发生纠纷时唯1依据,如果有不能接受的内容应该提出交涉,修改合同内容或列出补充条款。对于学校提供的种种待遇,别轻信口头承诺,必须有文字内容。即使没有写入合同,也要有校内文件等。最后,教职合同化尚在起步阶段,有时对求职者增加特殊的困难。有些高校担心人员进易出难,便要求求职的博士先作博士后,出站时再决定去留。
  
7教师博士化
    
我个人相信,大多数大学,包括前面所述前5阵列,的教师都将要求有博士学位。当然,个别公共课(如英语)和某些职业性课程(如会计)也许除外。对这1趋势的判断我有相当的自信,但我不能给出时间表。不过,想想十年前博士的稀缺程度,看看现在在中心城市相当多专业的饱和程度,我估计教师博士化能够在10年内完成,至少对前五阵列的大学。
    
教师博士化成为发展趋势,有其必然性。目前,国内高校的研究体制在形式上已很像国外高校。特别是基础研究方面,研究队伍的主要形式是有教授领导的若干名博士后和博士生参加的课题组。高校对博士生和博士后有很大的需求。另1方面,国内企业界研发力量非常薄弱,能吸收的博士生非常有限。因此,国内博士生的出路主要是高校。现在有规模正在扩大的博士后作缓冲,2、3年后,大量出站的博士后和毕业的博士就业便成了大问题。届时,国内高校本科扩招速度已经减缓,教师的编制有限。同时,某些院校和系部也确实存在疾贤妒能,故意排斥博士后或博士的情况。注意到博士生导师在教育政策指定方面是最有影响力的群体。因此,完全可能用行政手段强制实现教师博士化。这样迫使教师攻博而扩大博士生生源,同时解决毕业博士就业问题。至于实现的方法,可能是强制性的上岗证要求,即1般只有博士才能当教师;也可能是引导性的,在各种评估中逐渐提高教师博士比例的要求。
    
对于没有博士学位高校教师,特别是比较好大学中的教师,最好不要“困而再学”,当然更不能“困而不学”。在自己生活安排允许的前提下,尽早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如果有更好的就业机会,承担违约责任后转会(何况,很多不发达地区高校的合同考虑很不周详,违约责任都难以追究)。没有,还可回原来学校工作。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研究和教学都不能放松,因为学位证迟早大家都会有。
  
8结束语
  
高校教师职业比较吸引人之处包括:第1,在年轻时需要巨大的努力,在中、老年精力不济时有一定的(但不是绝对的)保障。第2,人际关系相对简单些,虽然仍比许多人想象的要复杂。第3,时间支配较为自由,更可能在家庭等生活方面与职业发展取得平衡。第4,同事间没有明显的上下级关系,特别是有学术地位以后,有了流动的可能,学校里各级官员都是服务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作自己喜欢的研究,而有人付报酬。显然,高校教师职业的积极方面大多是通过努力才能实现的。
    
任何人,若希望成为名成功的大学教师,必须认真地研究该职业的现在和将来的每个部分,然后竭尽全力去钻研和实践,全心全意地体验和享受。如果他不断地怀疑“这个职业对我有什么好处?”他很可能选错了职业。如果他追求闲暇、舒适、财富、名声或影响力,他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如果他不懈地努力当个好的大学教师,他可能会得到闲暇、舒适、财富、名声或影响力中的某些组合。
    
大学教师是个非常复杂的职业。包括但可能不局限于:讲课的人,研究者,论文和著作作者,秘书,商人,政府和企业的咨询人,参加会议的人,接待人和访问者等。但最重要的是,不断学习,学习书本知识,学习最新进展,学习各种职业技巧等。

五 : 从西方音乐史看中国音乐教育新趋势

【摘要】西方音乐历史,特别是西方音乐教育历史上,曾涌现出无数优秀的教育理论和思想,这对西方的音乐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自我国开始对音乐教育进行改革以来,音乐教育学界对西方音乐史上产生的教育思想逐渐重视起来,并将这些思想与理论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应用到中国音乐教育中。这种应用,为当代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变化。文章对西方音乐史出现的新思想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影响进行研究与阐述,并探究了中国音乐在这些思想影响下发生的变化。

(www.61k.com]【关键词】西方音乐史;当代中国音乐教育;新趋势

76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完备的音乐教育体系。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专业的音乐学院大量出现,对音乐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力度也不断加大,当代中国音乐教育规模日趋庞大。但是,中国音乐教育也存在诸多的弊端。例如,部分学校只注重专业技能教育却不注重文化教育,音乐教育人才素质参差不齐,中小学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造成学生对音乐失去兴趣,从而直接影响到未来音乐人才的质量与数量。而在专业音乐人才的培育上,千百年来的“心传口授”现象依旧存在,一些教师不懂得如何科学地应用教材与教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效率低、学生掌握知识慢等现象。面对这种现状,一些有识之士开始重新审视西方音乐史特别是近现代音乐史,从中寻找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音乐思想,以改变我国音乐教育中长期以来的“心传口授”的教学方法,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培养音乐人才。具体来说,引入中国的音乐思想有“美育”“多元文化观”“人本主义”“弘扬民族文化”等思想及其相关教学法。

一、西方音乐史中的先进概念对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影响

(一)美育思想对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影响

近50年以来,西方尤其是美国的音乐教育主要受美国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的“作为美育的音乐教育”思想等对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成果影响。雷默认为,非音乐的元素可以被带入到音乐元素之中,并以音乐的形式表达。此外,音乐还能够表达人类的情感。在教育方面,雷默则认为,音乐教育能够培养人对于音乐这种艺术形式进行感知与反应的能力,并由此而产生审美体验。雷默提出的“美育”这一观点在引入中国后,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同。1985年,多位学者建议加强学校音乐教育,加强美育,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1999年,国务院正式颁布文件,提出要加强“美育”教育。在国家的支持和学界的努力下,当代中国音乐教育开始更加注重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注重审美教育。

(二)多元文化观对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影响

如今,各国均逐步放弃了对于本国音乐文化固步自封的态度,转而开始主动学习研究其他国家的音乐文化。如美国就在《艺术教育国家标准》等文件中明确指出,要进行对世界各类音乐的理解,在教材方面也有一些编者开始以文化角度而不是传统方式对音乐进行分类。在澳大利亚的音乐教育中,也以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取代了传统的以英国音乐文化教育为主的模式。各国的音乐教育学者与实践者,也都在大力推进多元音乐文化的教育。这一概念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中也有所体现。《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通过系统地学习母语音乐文化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并在课程与教材编写中明确了要对世界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的音乐都要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以体会多元音乐文化。

(三)“人本主义”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中国化

西方音乐艺术在现当代更加强调对人性的关注,强调人性的解放与回归等概念。在这一概念的指导下,以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为首的音乐教育思想开始涌现出来。在奥尔夫的教育体系下,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是演奏者,注重即兴,在游戏中带领学生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并引导他们找到乐趣。这一教育体系尊重学生的创造性,以学生为中心,引导他们在乐趣中学习音乐。这一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在奥尔夫与引入奥尔夫教学体系的先驱者廖乃雄教授的共同努力下,整个80年代,我国与国外奥尔夫教育体系实践者的来往异常频繁,大量研究成果被引入中国。同时,我国也开始了对这一教育体系的研究,并不断促进其与中国教育的特殊现状相结合。在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中,也有奥尔夫教育体系的体现,如提倡注重个性发展、注重实践等。

(四)弘扬民族文化与柯达伊教学法

20世纪,民族主义运动风起云涌,民族音乐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弘扬民族文化、注重民族音乐教育,已经成为了各个民族特别是受帝国主义殖民者压迫民族人们的共识。而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的音乐教学思想就是在这一环境下形成的。柯达伊重视音乐的作用,特别注重与强调民族音乐的作用,同时注重早期教育,注重对科学性教材的编写与高素质教师的选择。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学者就将介绍柯达伊教学法的书籍文献传入中国;到了80年代,中国成立了柯达伊专业委员会,开始研究柯达伊教学法的中国化。如今,柯达伊教学法中以歌唱训练为主的方法及重视本民族音乐的思想,已经植根于我国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思想之中。

(五)“音乐语言”的铃木教学法

二战后,随着音乐与教育科学的进步,音乐风格开始向注重个性转变、注重人性、注重人的自然成长。而音乐教育也开始出现了新的变化,如注重对受教育者的潜力的发掘等。铃木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日本小提琴家铃木镇一认为,要把音乐当做语言进行教育,用大量的重复让受教育者感受到音乐,培养对音乐的感受与记忆。铃木教学法在我国应用较少,但其中一些优秀的音乐思想仍然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中有所体现,如反复不断的练习、不断的演示以及注重家庭教育等,都是铃木教学法在我国音乐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六)现代音乐与美国的“综合音乐感”

随着二战后科技的迅速发展,新的音乐种类和乐器种类也开始出现,重视表达个性的现代音乐也开始出现。现代音乐要求人们重视创新、重视情感的表达、重视个性,而不再拘泥于古板的音乐规程的限制。美国音乐教育中提倡的“综合音乐感”就是在这种音乐思想下应运而生的。这种教学思想提倡对学生的启发,鼓励学生主动去创造音乐,无论是乐曲、风格甚至是乐器的使用方法,都可以进行重新创造。这一教学法由于对器材设备要求较高,在我国尚未进行大规模的学习与研究,但是鼓励创造的思想已经在各音乐专科学校中传播开来。

二、新趋势产生的新问题

我国音乐教育学界十分热衷于对西方音乐史中出现的思想进行学习借鉴,并进行本土化的尝试。但是,这种学习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第一,本土化程度不够。有些学校和教师只是接触了一些西方音乐教学思想的皮毛,或是对本地的情况没有一个完整的把握,就盲目的将西方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照搬过来。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极大,并导致了很多教学方法并不完全适合中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了解西方先进思想的精髓,再结合本地实际进行思想的本土化。第二,改革流于形式。一些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西方音乐思想的重要性,将新思想和新方法的实践当做“装点门面”的工程,只在一些公开活动上将这些思想与方法“表演”出来给家长、教师、视察领导“观赏”。有的学校甚至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采购贯彻西方音乐思想的设备,却从不真正投入使用。这种方法,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对于思想的实践也毫无意义。第三,教师的思想观念转变不充分。长久以来,我国一直是“口传心授”的教育方式,这与以科学、人文思想为基础的西方音乐思想可以说是格格不入。可有些教育者虽然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西方的思想和方法,脑中的观念却仍是传统的观念。这就很容易导致对西方先进思想认识肤浅,使改革流于形式。第四,基础条件薄弱。我国教育资源不均衡,东部地区发达省份可能还有精力去进行西方先进思想的试验,购置相应的设备。但对于中西部省份来说,购置基础的设备都成了一种奢望,更不用说贯彻西方先进思想了。比如钢琴或是奥尔夫教学法所需要的各类乐器,在国内比较稀少,对于财政紧张的中西部学校来说,他们根本无力购置这些乐器。这就导致了西方先进音乐思想的“贵族化”。

随着我国对西方音乐史的学习与研究,音乐教育也从中汲取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应用于我国音乐教育之上。这些思想与包含的教育方法可以有效地指导我国的音乐教育向着更科学的方向前进。但也要同时注意这些思想的本土化,避免“照搬”等问题,促进西方音乐史中的思想与我国音乐教育现状真正融合起来。

作者:龙姝帆 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珈彤.当代音乐教育对我国当今音乐教育的启示[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4).

[2]邱旸.对西方当代音乐的思考与评述[J].当代音乐,2015(5).

[3]孙作东,徐敦广,王辉.中国当代音乐教育发展的现状与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

[4]李佳烜.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思想和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思想比较研究对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启示[J].音乐大观,2014(9).

本文标题: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特点与战略选择_谢维和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630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