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

发布时间:2018-02-19 所属栏目:综合

一 : 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

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学习体会)
       1、为什么改?国家一系列中长期发展规划均没有改革二字,唯独干部教育培训中长期规划加了改革这两个字,值得从事干部教育工作的同志反思,干部教育工作之所以要改革,除由于其基础性作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干部学习内生动力不足、学用脱节、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党性教育比较薄弱等问题。一个执政党要永葆青春、经得住改革开放和执政的考验,干部的思想教育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我们的干部教育工作必须紧跟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办学体制、培训和管理方式进行改革。

    2、改什么?1989年的一场政治风波、1992不战而胜的预言已经成为历史,但经验和教训都是深刻的。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列强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中国的分化和瓦解,除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不断制造麻烦外,在意识形态的和平演变更有变本力利之势(看看网上对一些事件报导后的跟帖大家自然会明白,网民的不满情绪已经值得我们深思了,谁能保证其中没有我们的干部参与),干部教育如果仅仅满足于每年培训了多少干部,而对培训质量和效果不加以跟踪和监督的话,培养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队伍就只能是空中楼阁。干部教育培训改革要“高起点规划、从基层抓起”,尤其要做好基层培训师的选拔和培训,国字头的培训机构要承担为基层培养培训师的任务,要通过不断选拔和培养,每个县至少要有30名以上有一定研究能力、有理论基础和一定实践经验的培训师。要出台专门政策,提高基层培训师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培训师选拔、培养、竞争和淘汰机制,让最优秀的人才为兼职或专职做培训师而感到光荣,只有这样我们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才能有生机与活力。

    3、怎样把握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需要?把握组织需求就是要通过培训把干部培训成政治思想过硬、道德品质优良、执政能力强、能经得起执政考验的干部;岗位需要就是把干部打造成适应岗位工作的专才;干部需求就是要在激发干部学习热情的同时,能够根据干部的个性化差异,提供能够满足干部学习需要的平台。

二 :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教育目标

一、 教学对象

《物流管理基础》的教学对象是高职高专物流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学生。[www.61k.com]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现代物流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系统性和拓展性很强的科学。本课程系统地介绍物流的基本理论、物流基本技术和组织管理原理的基础,同时进一步结合物流科学的最新发展将物流的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技术与现代物流理念、现代物流技术、现代物流管理和现代物流模式进行介绍与对接。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且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当前物流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 该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

三、学生能力培养要求

1、基础知识要求

具体掌握运输管理、装卸搬运、现代包装、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管理与作业、采购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等基本知识。为学习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素质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并且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当前物流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第一章 物流与物流管理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物流、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了解物流产业的发展动态趋势以及国内外物流产业的发展历程。学会相关案例分析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物流的概念及物流定义的特点,阐述商流和物流的联系和区别;阐述物流系统的概念、特点和物流系统包括的内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发展的现状。 难点:物流的概念及物流定义,商流和物流的联系和区别,物流系统论。

第一节 物流概述

一、物流的基本概念

1

物流管理基础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二、物流的分类

三、物流管理

第二节物流管理概述

一、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

二、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

第三节 现代物流业

一、现代物流业的特征

二、现代物流业的行业组成

三、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我国现阶段对物流产业的界定与职业领域的划分

一、我国物流产业的现状

二、物流产业和物流企业的界定

三、物流管理的职业领域

第二章 物流系统

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练掌握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系统与物流系统的定义、物流系统的组成要素和功能要素;了解物流系统的模式合物流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会用系统的方法分析物流问题;适当了解系统的建模方法,会综合的进行物流系统的评价;能够结合实际对本章所列举物流系统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评价方式和建模。[www.61k.com]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物流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系统与物流系统

二、物流系统的基本功能与增值服务功能

三、物流系统中的相互制约问题

第二节 物流系统的模式

一、物流系统模式简图及其内涵

二、物流系统化

第三节 物流系统分析

一、物流系统分析的概念

二、物流系统分析的作用

三、物流系统分析的基本原则

2

物流管理基础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第四节 物流系统的评价指标与系统工程

一、物流系统的特征参数与标准

二、物流系统评价

三、系统工程

第三章 现代物流的功能要素

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练掌握物流功能的基本内容,全面、准确地把握运输、保管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基本功能要的概念、作用、特点和注意事项等;了解各个功能之间的有机联系;知道各个功能要素所涵盖的内容以及在具体物流实践中如何把握等。(www.61k.com)熟练掌握配送与配送中心的基本概念;掌握现代配送与传统的送货的区别,现代配送对物流的影响及现代配送在物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配送的特点及类型、配送作业的基本程序、配送的三个基本环节和工艺流程;知道配送的一般应用以及配送中心的基本功能和类别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物流各个功能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知道各个功能要素所涵盖的内容以及在具体物流实践中如何把握等;掌握配送的特点及类型、配送作业的基本程序、配送的三个基本环节和工艺流程。

第一节 现代物流业的基本功能

一、运输含意

二、保管储存

第二节 现代物流业的综合功能

一、包装

二、装卸

三、流通加工

四、物流信息

第三节 配送概念及类型

一、配送的概念与特点

二、配送的分类

三、配送的作用

第四章 企业物流

教学目的与要求:熟练掌握企业物流,包括企业供应物流,企业生产物流,企业销售物 3

物流管理基础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流和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等基本内容;能对各种物流形式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知道怎样进行企业物流管理,了解它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参考依据。[www.61k.com]

教学重点与难点:把握各种企业物流间的相互关联和各自的特点。

第一节 企业供应物流

一、供应物流概述

二、供应物流系统的构成

三、采购决策

四、供应存货库存控制

五、准时制采购

六、供应物流合理化

第二节 企业生产物流

一、生产物流概述

二、生产物流的合理组织

三、生产物流计划管理

四、生产物流控制原理

五、物料需求计划

六、准时制生产

七、现代制造系统与生产物流

第三节 企业销售物流

一、销售物流概述

二、销售物流的管理

三、分销需求计划

第四节 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

一、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概述

二、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技术

第五章 国际物流

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练掌握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了解国际物流的特点,国际物流各种运输方式及其特点,国际物流合理化措施和各种国际物流中心的职能;理解国际物流含义国际物流网络及国际物流中心的概念和建立国际物流网络应注意的问题。

扩展:物流基础教学大纲 / 课程教学大纲 / 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4

物流管理基础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案例的学习和分析基本能对国际物流的基本知识、国际物流的特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把握对物流国际化的问题探索要点。(www.61k.com]

第一节 国际物流概述

一、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

二、现代国际物流的特点

第二节 国际物流运输方式

一、国际海洋货物运输

二、国际铁路货物运输

三、国际航空货物运输

四、国际航空货物运输

五、国际多式联运

六、集装箱运输

第三节 国际物流管理

一、国际物流合理化

二、国际物流合理化的措施

三、国际物流中心

第六章 物流信息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练掌握物流信息的概念和内容;掌握物流信息的功能、物流信息的特征、条码类别、有关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以及物流信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了解物流信息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EOS系统的构成、POS系统的运行步骤。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有关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以及物流信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了解物流信息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EOS系统的构成、POS系统的运行步骤。

第一节 物流信息概述

一、物流信息的概念

二、物流信息的内容

三、物流信息的功能

四、物流信息的特征

第二节 物流信息系统

一、物流信息系统概述

二、条码系统

5

物流管理基础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三、电子数据交换系统

四、电子自动订货系统

五、销售时点信息系统

六、地理信息系统

七、全球定位系统

第二节 物流信息的发展

一、我国物流信息发展的现状

二、制约我国物流信息发展的因素

三、我国物流信息发展的趋势

第七章 物流组织与控制

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练掌握物流组织结构、物流成本管理、物流质量管理、物流标准化和物流技校评价的基本概念;掌握物流成本管理、物流质量管理、物流绩效评价的基本方法、了解物流控制的先进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模式。(www.61k.com]

教学重点与难点: 会分析有关物流组织结构的简单问题和特点。

第一节 物流组织结构

一、传统企业组织结构

二、几种典型的物流组织结构

第二节 物流成本管理

一、物流成本的特点和分类

二、影响企业物流成本的因素

三、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

四、物流成本合理化管理

第三节 物流质量管理

一、物流质量的定义

二、物流质量管理的特点

三、物流质量的衡量

四、物流质量指标体系

第四节 物流标准化

6

物流管理基础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物流标准化的定义

二、物流标准化的形式

三、物流标准种类

四、物流标准化的基点

五、物流的尺寸标准

第五节 物流绩效评价

一、绩效评价

二、物流的绩效评价

三、增加物流绩效的方法

第八章 物流企业与第三方物流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物流企业与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概念;了解物流企业作业和市场营销之间的关系;知道通过改变客户服务理念对物流服务的影响、物流与市场营销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提高服务意识。(www.61k.com]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物流企业与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概念;了解物流企业作业和市场营销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物流与市场营销

一、物流活动与市场营销

二、客户服务

第二节 物流客户服务与物流企业

一、物流企业的客户服务

二、客户服务的四个重要要素

三、客户的需求与期望

四、服务导向

第三节 第三方物流

一、第三方物流的兴起

二、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三、第三方物流的作用

四、第三方物流的特点

五、第三方物流的种类

7

物流管理基础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六、第三方物流基本内容

七、第三方物流的优势

八、信息技术与第三方物流

九、物流运作方式的发展方向——第三方物流

第九章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电子商务平台上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容、方法和基本功能要素;知道电子商务与物流的有机组成,电子商务应用于物流业的基本模式;了解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管理方法和思路。[www.61k.com)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结合案例分析理解物流脉的基本原理和系统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

二、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

三、遥远而又很近的客户市场和供应商市场

四、完备方便的业务处理

第二节 电子商务与物流

一、电子商务平台上的物流

二、电子商务应用于物流业的基本模式

第三节 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

一、电子商务与供应链

二、物流脉

三、供应链管理

四、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

第三部分:学时分配及学分

本课程学分2分,总学时为60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8

物流管理基础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第四部分:考核方式及必要的说明

1、本课程为必修课,采用课程考试为主,平时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成绩考核按3:7比例进行,即平时(含作业)占30%,期末占70%。[www.61k.com]

2、根据高职高专教学要求和特点,应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和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3、第一、二、三、四、七、八章作为本课程重点内容讲解,

第五部分:选用教材

教材:《物流管理基础》曾剑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7月

参考书:《物流管理总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现代物流实务精要》 CEVTE培训教材 2005年

9

扩展:物流基础教学大纲 / 课程教学大纲 / 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三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www.61k.com)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课程结构

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4.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www.61k.com]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5.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6.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三、课程标准

7.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8.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9.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

1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61阅读请您转载分享:

11.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五、教材开发与管理

12.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www.61k.com]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13.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与多样化。

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教材。建立教材编写的核准制度,教材编写者应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向教育部申报,经资格核准通过后,方可编写。完善教材审查制度,除经教育部授权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外,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及跨省使用的地方课程的教材须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地方教材须经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教材审查实行编审分离。

改革中小学教材指定出版的方式和单一渠道发行的体制,严格遵循中小学教材版式的国家标准。教材的出版和发行试行公开竞标,国家免费提供的经济适用型教材实行政府采购,保证教材质量,降低价格。

加强对教材使用的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向学校和社会公布经审查通过的中小学教材目录,并逐步建立教材评价制度和在教育行政部门及专家指导下的教材选用制度。改革用行政手段指定使用教材的做法,严禁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推销教材。

六、课程评价

14.建立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15.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管理制度,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高中毕业会考改革方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继续实行会考的地方应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减轻学生考试的负担。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

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七、课程管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16.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www.61k.com]

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订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订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独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八、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17.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确保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

九、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18.教育部领导并统筹管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并规划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

1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的工作方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应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区应分层推进,发挥示范、培训和指导的作用,加快实验区的滚动发展,为过渡到新课程做好准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积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投身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支持部分师范大学成立“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开展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并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并与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立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教育部门、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有效参与课程建设和学校管理的制度;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引导社会各界深入讨论、关心并支持课程改革。

61阅读请您转载分享:

20.建立课程教材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设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项经费。

为使新课程体系在实验区顺利推进,教育部在高考、中考、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实验区给予政策支持。对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单位、集体、个人所取得的优秀成果,予以奖励。

《中国教育报》2001年7月27日第2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我国课程改革研究20年:回顾与前瞻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赵景木 徐继存

摘要:2O年来我国课程改革研究大致经历了起步、拓展和深化三个阶段,研究内容主要涉及 课程改革的动因、条件、过程、花日内容、模式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www.61k.com)但也存在着如何研 究借鉴国外课程理论和我团课程改革理性缺失等问还。未来一段时间我团课程改革研究应 着眼于课程改革理论框架和模式的共命与理论体系的构建,并密切关注课程改革实践的发展。

课程改革已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焦点,也是中外许多学者探讨的热点之一。考察20多年来课程改革研究的发展,不仅有益于我国课程理论的建设,而且有助于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一、课程改革研究的历程

(一)起步阶段(1978~1985)

这一阶段无论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是研究的层次和水平,都处于我国新时期课程改革研究的起步阶段。

翻译、评介国外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是本阶段我国学者研究课程改革的主要方面之一。美国学者布赖恩·霍尔姆斯和日本学者扇谷尚的课程改革思想首先被翻译过来。不久,法国学者沙费尔的《从信息手段的发展看其对普通教育内容的影响》、原苏联学者卡斯思的《苏联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英国学者J. B.英格拉姆的《综合课程的作用 》、原西德学者 D·瓦特卡姆泼的《国际课程发展比较简述》等相继被介绍过来。为了解国外课程改革实践的状况与走势,我国学者先后介绍了日本、英国、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并进行了苏、美、日三国课程改革的比较研究等。

我国学者不仅介绍、借鉴国外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而且对我国课程改革问题也进行了探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为尽快恢复教学秩序,课程计划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当时,一些学者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进行课程结构改革和教材内容更新,并探讨影响课程改革的因素、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以及如何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正确处理课程改革中的各种关系等问题。

改革开放后,教育部直属的人民教育出版杜率先翻译出版了我国第一套《课程研究丛书》,并于1981年创办我国第一家课程研究学术刊物--《课程·教材·教法》,1983年成立我国第一家课程研究学术机构--课程教材研究所,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署办公。

(二)拓展阶段(1986~199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我国课程教材改革的步伐加快。(www.61k.com]1986年成立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同时制定了中小学教材审定标准,并鼓励作者集体和个人编撰教材,这为课程改革研究提供了良好契机。许多学者围绕课程教材改革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讨。课程结构的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课程教材的时代性、乡土性及农村课程改革等问题也得到初步探讨。综合课程成为这一阶段课程改革研究的~个热点,研究围绕着综合课程开设的必要性、综合课程的类型以及如何进行课程综合化等问题。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内部与外部的诸多因素和条件。因此,不少学者提出课程改革必须统盘规划,与教育整体改革同步进行。为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和课程开发问题已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在国外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方面,我国课程学者不仅介绍了主要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也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课程改革予以一定关注,为我国课程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经过卓有成效的努力,义务教育新的课程计划、各科新的教学大钢正式颁行,教材多样化的格局开始形成。

(三)深化阶段(1994~1999)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一些问题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与义务教育课程衔接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课程教材的编制与设计,如何辩证地反映社会、知识和学生三因素的客观要求,正确处理和摆正课程的社会价值和育人价值之间的关系,成为研究者探讨的话题。高中课程结构的改革一直是这一阶段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问题之一。1995年国家教委召开了全国高中教育工作会议。1997年起,国家教委决定在两省一市试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包括新课程计划、各科新教学大纲和各科新教材),并决定逐步推广。事实充分证明,这项试验是成功的。1997年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应运而生,隶属于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这也反映了群众性课程学术研究的迅猛发展和渐趋成熟。

活动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为这一阶段课程改革的主题。活动课程的历史演变、新型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新型活动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和目标、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等问题得到深入研究。课程管理体制的研究和实践获得突破性进展,1999年国家正式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体制。在此背景下,课程开发和校本课程研究成为跨世纪课程改革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认识到课程观念的转变和教师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为此必须注重教师培训,加强师资建设,这已达成共识。

这一阶段,课程改革研究取得长足进展,理。论的探讨也向纵深发展。这既是课程改革实践的客观需要,也是研究者自觉意识的反映。但是课程改革中的许多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而这些问题也正是我们在理论上不断探究的动力。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www.61k.com)课程改革研究关涉众多领域,范围较广,内容丰富。我们着力勾勒课程改革研究的基本观点和主要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课程改革研究的主要内容。

61阅读请您转载分享:

(一)课程改革的动因

是什么推动了我国的课程改革?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关于人的研究成果的新启示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三大动因。有学者分析了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社会生产的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宗旨的规定、培养目标的要求、哲学思想的影响、社会文化的传统、儿童身心的发展、学校类型和制度。除了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变化的原因之外,新的文化观念、人文精神和课程理论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动因。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中的方针、政策和指导思想,极大地促进和保证了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阿但与国外相比,我国对课程改革动因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笼统、一般的分析水平上,缺乏对宏观背景的考察与微观领域的探究。

(二)课程改革的条件

我国学者是从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中探讨课程改革的条件问题的。不少研究者认为,课程改革牵涉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广大教师的参与是不可忽视的)共同参与完成的任务。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以及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在课程改革的同时,必须同步地改革各种考试和评估的制度和方法,必须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有学者提出,在课程改革全过程中,要始终抓住教师观念的转变、技术的更新,注重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消除教师在改革中出现的各种心动理障碍,增强改革的参与意识和迫切感,提高教师的课程适应能力。在课程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创设民主、合作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好学、求知、探索和创新的精神,这既是课程改革的目的,又是课程改革的客观条件。

(三)课程改革的内容

1.课程目标的确定。

课程目标的确定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它导引课程改革的方向,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课程改革的可接受程度和成败。有学者提出,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目标必须体现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统一,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统一,基本要求和个性发展的统一,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统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统一,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统一。当代世界课程改革的追求,正在更多地着眼于人类自身,关注人的发展。一方面,既要立足现实,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着眼未来,有效地影响社会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另一方面,既要考虑人发展的共性,又要考虑人发展的个性。[www.61k.com]

课程目标如何确定呢?有学者提出课程目标确定的两种模式:需要评估模式与理性模式。需要评估模式是确定恰当的课程目标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一般包括四个阶段:系统阐述可供选择的课程目标;确定优先目标领域;确定学生的"需要";将优先目标化为待实施的计划。需要评估模式不仅仅用于确定针对现存问题而提出的课程目标,同时也用于确定人们对未来的某种期望。理性模式是由美国课程理论家R·R泰勒提出的。他认为,确定有意义的课程目标和教育目标,应该参照三种事实来源:学习者、社会环境和学科专家。泰勒认为,教育的职能在于改变人类的行为方式。教育都要对学习者本身进行研究,了解学生的"需要";同时,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行调查研究,从中确定较重要的学习内容,提出教育目标;再者,泰勒认为,还应该探究某一学科或某一知识领域的新发展及其对于当代生活的意义或功能。一般来说,理性模式倾向于把课程研制限制在"自上而下"的传统。

现代社会各种相互冲突的需求和多元教育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目标对外界的开放性或封闭性直接受到教育内部运行机制的制约。但是课程目标能否在整个课程活动中起到核心指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本身对外界的开放性与敏感性。

2课程结构的优化。

课程结构是否合理,能否贯彻课程目标的意图,将影响课程目标的达成。因此,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对以往课程结构的改造与完善,实现课程结构的优化。从课程结构上看,我国中小学最突出的问题是单一化,学科课程和必修课程模式主宰中小学课程结构。针对这一问题,我国不少地方进行研究和实验,采用必修、选修、课外实践活动三大组块设置课程,运用分科联合型、学科渗透型、综合技术型实现科际联系,开设灵活多样的选修课,建立完善的实践活动体系。

关于如何优化课程结构的问题,有学者提出:(l)从课程内容上看,要做到德智体美与劳动技术职业教育相结合;(2)从课程功能上看,德智体美劳,无论哪一种课程都要做到知识、能力、品德三大功能融为一体;(3)从课程范畴上看,要做到显在课程(正式课程)与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相结合;(4)从课程形态看,要做到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相结合,学期课程与短期课程相结合;(5)从课程类型上看,要做到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特别要处理好必选课程与必修课和任选课的关系。学者们还探讨了普通高中课程结构改革,以及"整合课程"等问题。

现代课程论认为,良好的学校课程应具有整体性,为了使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地发展,课程内容要素和课程范畴应是完整的统一;课程结构要体现显性与隐性的统一,静态和动态的统一,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3.课程内容的更新。

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结构的优化,最终要落实到课程内容上。近年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我国课程内容尚需要进行合理的改革:课程内容所隐含的教育观念需要适时更新;要充分考虑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以及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和现代观念的客观要求;克服机械地采取阶级分析的方法处理教材思想性内容的做法,认真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要面向现代化,及时反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生活、学生现实生活和我国社会现实,富有时代气息,既要继承历史中的合理内核又要照顾现实和未来的新需要。[www.61k.com]总之,必须树立当代课程改革观,促进课程内容现代化。课程内容的现代化要处理好基础与层次、世界与民族、综合与分科、继承与创新等诸种关系,使得课程内容及其结构体现基础性、民族性、综合性、结构性、发展性的完整统一。

61阅读请您转载分享:

如何处理好基础知识与现代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是课程内容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学者认为,基础知识是指学科中那些最具有迁移性、适应性、概括性和对了解与掌握一门学科所必需的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础知识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新的先进的知识进入基础知识结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基础知识结构不断同化和顺应新知识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在课程改革实践中,严格筛选需要进入学校教育内容的新知识,切实把握其特性,以便做出相应的处理。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中小学课程内容改革,应普遍突出三个方面:加强道德教育,重视人格培养;始终抓住基础,及时更新内容;发展智力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如何使课程内容现代化成为各国课程改革研究者所首要考虑的问题。从国外近30年来的课程改革来看,虽然由于指导思想、改革方案不同,改革内容和幅度也不相同,但这些国家在吸收科技新成果,使课程内容现代化上是相同的。将科技新成果纳人传统的学科体系中,是作局部性的改良,还是必须对传统学科体系进行彻底的改造。从国外关于课程内容现代化所采取的方式上看,主要表现为两种观点:其一,压缩旧有的课程内容;其二,彻底改造旧有课程。从我国国情出发,我国课程内容现代化应该根据现代科学观点增加基础理论知识的比重,通过充实基础学科或改组基础学科来实现课程内容现代化。

关于课程内容改革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如何确定课程的基础知识,以及怎样严格筛选需要进入课程内容的新知识、切实把握其特性等问题,仍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研究课题。比如,中小学应设哪些基础课程,每门课程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生应具备哪些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等,这些都需要从更深层次上去探究。

4.教材的编制与建设。

教材是课程改革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教材决定教育方针的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有学者总结我国几十年来教材改革的经验教训后提出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第一,明确编写指导思想;第二,研究确定选材原则,认真慎重选材;第三,努力使教材安排有序、组织合理、表达恰当。在教材的具体编制问题上,有学者认为,我国长期坚持六大主题(知识与兴趣、政治与经济、社会与文化),三项原则(兴趣原则、政策原则、文化原则)。但对兴趣原则的关注不够,而且教材过多强调政治性而忽视民族性、强调统一性而轻视差异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课程研究领域中一个经常困扰编制者的问题是,如何把学生所要学习的课程分门别类,同时保证分门别类的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教材体系整体化和系列化。(www.61k.com]现行中小学各科教材体系往往过多重视学科的逻辑结构,忽视它的一般心理结构和特殊心理结构,而不太考虑学科横向联系的结构,因而不可能形成最佳的教材结构,达到"组合质变"的效果。为此,研究者提出各学科教材体系改革的三种类型:以学科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为主系统,改革学科的教材体系;以学科知识所反映的系统方法范畴为主系统,改革学科的教材体系;以学科心理能力和谐发展为主系统,改革学科的教材体系,并且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探索和实验。

5.课程管理体制的变革。

课程改革往往涉及课程管理体制的变化,课程管理体制是否科学,直接影响课程的正常运行及课程效能的发挥。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过分统一、集中的管理体制,已给中小学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影响。1990年就有学者提出我国应实行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建议,并探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权限与职责。

经过多年的理论探讨和课程管理实践的探索,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正式提出了"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和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是现代课程理论与我国现实国情相结合的合乎逻辑的发展方向和必然选择,是教育民主化、科学化原则在课程领域的具体体现,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促进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关于如何从中央集中管理的课程体制过渡到中央--地方--学校分级管理的课程体制,有学者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设想:(l)任何国家的课程政策改革都是在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之间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立足点;(2)学校中实施的课程既应体现国家的意志,又应尽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因此,学校中实施的课程应该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新体系。

我国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虽取得一定进展,但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仍是缓慢的,许多问题影响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例如,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各占多大比例,它们在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中各承担什么职责,课程开发需要哪些部门和人员的参与,制约课程体制改革的因素是什么,等等。

(四)课程改革的模式

课程改革是对原有课程的一种变革,势必会得到一部分人的支持,受到一部分人的抵制。如何克服各种阻力,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我国学者介绍了国外的一些可供参考的模式:消除对改革的抵制的模式(ORC模式),领导一障碍过程的模式(LOC模式),兰德变革动因模式( Rand Model)。有学者考察我国几十年来的课程改革后指出,每一次课程改革几乎都是匆匆上马,缺乏研究的积累,缺乏理论的武装,缺乏实践的验证,缺乏必要的评估,可以说是一种游击式经验型的课程改革模式。这种模式是不可能引起真正的课程变革的。课程改革模式应从经验型转为科学型。所谓科学型改革模式,就是以"决策--设计--实施--改进--评价"这一连串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证的系统的科学步骤为内容的一种模式。[www.61k.com)

三、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课程改革研究的反思

1.舶来式课程改革理论研究的困惑。

我国课程改革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更好地进行课程改革,我们一方面总结以往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大量引介、移植国外的课程理论。对国外课程理论的移植是必要的,因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可以为我国提供宝贵的经验。但是,一种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往往受它所处的社会、国度、时代的局限,它在另一个社会、另一个国度、另一个时代是否同样适用很值得研究。20多年来,西方学理与中国实际之间的矛盾,始终困扰着我国学者。如果说,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是国门初开,当务之急是拿来再说,那么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理的适切性问题就显得突出了。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任何由外移植进来的知识,尤其是移自原本即具有高度异质的文化要素来源的知识,都无法充分地被吸收、理解、甚至应用,因为人们势必带着已有的身心状态来理解、吸收、应用,甚至创造来自不同身心状态来源的知识,其结果必然产生误解、误用或所谓消化不良的情形。因此,要努力转化移植来的知识,使之"本土化"。我国对舶来的课程理论既缺乏系统的深入研究和整体把握,又缺乏本土化的探索,也缺乏吸收、修正和创造性的应用。

61阅读请您转载分享:

近年来,舶来式课程改革理论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缺乏对源理论原意和实质的把握,翻译难以做到"信、达、雅"。一些舶来的课程理论的语言之晦涩,逻辑之混乱,令人深感"作语态转换练习尚不成熟时留下的生硬痕迹"。一些概念的翻译颇令人费解。例如, Curriculum development"一词,有的译为"课程编制"或"课程编订",有的译为"课程发展",有的译为"课程开发",有的译为"课程研制"。这种一个概念"异彩纷呈"的译法,如何让不懂英文的人去理解和把握,又谈何消化、吸收和应用?我们应尽可能地时概念进行全面的合理的界定。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课程发展"(Curriculum development)有两个义项:一是就宏观而言,是指课程从古到今、由远及近的发展,即历史发展;二是就微观而言,是指课程从研究、编制到实施、评价以至反馈、修订完善的发展,是循环往复的发展,即过程发展。[32)这种界定比较全面准确,可避免该概念在课程领域的混乱使用。舶来的课程理论能否指导我国的课程改革,很值得怀疑。从建国后初期全盘移植苏联模式,到近20年全面引进西方课程理论,我国的课程改革走了曲折的路,积累了不少的教训。至今我们对国外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的热切关注多于对我国问题的思索与探求。诚然,顺应世界潮流,学习他国的成功经验,是我国课程改革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但是,我们切不可失却一个基本立足点,那就是中国的课程改革不可须臾脱离中国国情。世界教育改革的实践也证明,盲目地引进国外经验,简单地照搬国外教育成功的某个方面,不认真研究自己的国情,不综合地分析、消化国外的经验,是行不通的。在简单运用国外理论指导本国的教育改革和运用国外模式改造本国的教育方面,"许多国家对于它们在教育领域里所作的努力的结果公开表示失望"。对此,我们应引以为戒。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课程改革理性的缺失。[www.61k.com]

我国20多年的课程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回顾课程改革的历程,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刻检讨和反思。1986年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教材实验,1992年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实验,1997年开始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这些改革均有国家颁布的新课程计划或调整计划作为指南。90年代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已经有了"科学研究"的自觉意识,不仅充分吸收了80年代各地课程改革的有效经验,广泛地开展了课程评估和调查,而且确定了一些实验区有计划地开展新课程实验。但是,整个改革过程中,课程专家介人不足,教师仍然扮演被动执行角色,地方的改革余地和权限不大。新课程方案的理论前提研讨不够充分,许多问题并未从理论上得到解决。

总体来讲,20年课程改革理论指导还不足,缺乏"理性的秩序",原因就在于课程理论研究薄弱。教育行政领导部门在作出课程决策时虽说也有专家咨询,但并没有稳定的咨询机构和专家系统,甚至有"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作风。在课程改革的研究方面,缺乏课程改革动因的深层阐释,缺乏课程改革方案和实施措施的可行性论证,缺乏课程改革成果的科学判断与评价,对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难以进行正确的预见和把握,更无法解释和应答。我国20年的课程研究,无论是研究成果的数量、质量,还是研究人员的结构和素质等等,还只是课程论研究的初创时期。

(二)课程改革研究展望

1.理性整合:理论框架与模式构建。

20多年来,我国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探索为理论构建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积累了不少经验,但远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全面完整的改革蓝图。正如英国学者P·H·泰罗和C·M·理查兹指出,在建立科学的课程理论时,对这一领域的事实进行反复探索乃是必需的第一步。但这项工作还远未成熟,有关课程现象的事实在以前几乎没有研究过,用来指导对事实进行探索的大多数理论都是极其简单肤浅的。虽然这些年来,我们在课程改革的某些方面进行了研究,对有关事实和论据加以整理,从而加深了对课程改革的许多现象和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但是,同具有严密的可测性和预见性的科学理论相比,课程理论的建立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它还是描述性的。这种情况也是课程系统各部分的因素或要素之间"不严格的联结"所造成的。所谓"不严格的联结",是指系统的各个因素之间不是必然"逻辑地"或严格地相互联系的。比如,某一学科的课程计划与课程实施之间都在包含的教材和所追求的目标这两方面存在着极大差别。目前,课程理论对课程现象的描述,往往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常常造成学科自身的混乱和矛盾。成熟的课程理论对课程改革的指导作用应具体表现在:提出课程改革的正确理论构想和模式,论证课程改革方案的可行性,解释课程改革中各种复杂现象,预见课程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后果,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此,我们必须对中外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事实及材料,进行认真的梳理和系统的研究,从课程改革的动因、条件、范围、过程、模式、策略、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与整合,构建课程改革的理论框架和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关注实践:理论研究基础与动力。(www.61k.com)

课程改革是滋养课程研究的适宜土壤,并为课程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源,课程研究则为课程改革提供理性指导和科学依据,两者相辅相成。但是,这些年来,我国部分课程理论工作者有一种倾向,就是乐于在书斋里进行"理论"研究,对课程改革实践不感兴趣。由于他们没有真正研究实践问题,其"理论"无法指导实践,也就体现不出理论的价值。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专家施瓦布就对那些所谓的"理论家"提出尖锐的批评,责备他们用高谈什么理论来代替对日常的实践活动进行研究,而不知正是这些实践活动中孕育着理论。英国学者P·H·泰罗等人也指出,科学理论的原材料是来自经验的世界,而不是来自想像的世界。只是在整理证据时,想像才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课程理论工作者需要走出书斋,深入了解课程改革实践去发现和研究课程实际问题,提出对课程改革实践有指导意义和价值的课程理论。

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课程发展不是通过一次性改革就能完成的,而是分步、连续完成的,不能企图通过一次性课程改革就能制定一个完美无缺的课程计划。课程改革是一个曲折、艰难的旅程,课程改革不可能都在理论所规定的框架和模式中进行,它往往要冲破原有的理论和思想的限制,这也正是课程理论发展的契机。u未来并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本身。"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将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教育的未来。

61阅读请您转载分享:

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在全社会的关注和期盼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五年多的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果。这项改革对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将起到什么样的推动作用,具体目标和内容是什么,记者日前采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

朱慕菊指出,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如何培养在新时期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大事,也是基础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确定的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确定这一培养目标,正是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也是基础教育承担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历史重任的具体落实。[www.61k.com]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6项具体目标。

关于课程功能的改革,朱慕菊说,这项改革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尤为重要的是强调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因为这种过程将深刻地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

关于课程结构的改革,朱慕菊说,这项改革强调的是课程的综合性,也就是课程设置既要注重根据学生的经验组织教育内容,也要注重学科内在的逻辑。同时,在课程结构的改革中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必修课,以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课程结构的改革还强调了课程的均衡性和选择性,以体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为每个学生具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关于课程内容的改革,朱慕菊说,这项改革强调“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关于课程的实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面,朱慕菊说,这项改革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关于教育教学评价的改革,朱慕菊说,这项改革将主要在评价的功能和评价的方式上有所突破,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而不能仅仅把评价作为筛选与甄别的工具。

关于课程管理政策的改革,朱慕菊说,这项改革强调了课程管理的权限应根据各级不同的责任与需要作科学合理的划分,各地要在达到国家规定课程的基本要求下,规划、开发并管理好地方课程,发展学校课程。随着教师课程设计能力的提高,学校课程的发展将有更加多样和广阔的前景。

朱慕菊最后强调,这次课程改革工作是一项关系重大、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项由课程改革牵动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应该说,这些项目的改革是相辅相成和互为制约的。因此,我们在改革中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应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分层推进、发挥示范、培训和指导的作用,为改革过渡到新课程做好准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中国教育报》2001年9月21日第2版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邬志辉

为了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各国开始着手从全球大背景出发来整体设计课程体系,组织和分配知识结构,建构具有世界水平的课程(world ClaSS curriculum)。[www.61k.com)对中国来说,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要迎接全球化的挑战,需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课程目标要体现全球精神。目标是课程的灵魂,它体现着对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虽然世界各国应对全球化的课程策略并不一定是开设具体的、特定的全球化科目,但却无一例外地都规定了全球化的课程目标。以荷兰为例,培养公民的“国际素质”已成为荷兰义务教育重要的课程目标,要求公民必须掌握适应国际化倾向、多元文化社会和全球经济以及与劳动市场相关的知识技能,在未来的社会里,能够适应国际化生活环境,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公民。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英语,到中学,至少在学习荷兰语和英语之外,再选2—3门外语,大学生的毕业论文一律用英文撰写,籍此扩大荷兰的影响,努力确立 “荷兰是世界知识中心”的国际形象。

由于我国课程目标的全球化取向不清晰,所以在课程内容的体现上就比较散漫、随意,全凭教师对原有内容的阐释和新的可用于全球教育资源的开发,如果对教师的上述行为再缺少必要的激励机制,那么所谓的“全球化课程”就会流于形式甚至落空。在全球化时代,不加强全球化教育,培养国民的国际素质,使我国现有的素质教育向新素质教育扩展,中国就会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影响我国全球开放战略的落实。所以,在我国课程的培养目标中,应明确提出对学生的国际素质要求。学生的国际素质可包括以下五方面:一是全球意识,诸如相互依赖意识、世界一体意识、和平发展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国际正义意识等;二是全球知识,诸如世界地理、世界历史、国际时事、国际语言、国际经贸等;三是全球技能,诸如国际理解、国际交往、批判创新、信息处理、对话合作、终身学习等;四是全球价值观,诸如关心地球、维护人权、尊重生命、公正和睦等;五是全球行为,诸如参与一切有利于全球正义事业的行动等。以上目标虽然要明确地提出,但却可以与传统的社会目标相结合,以期达到由近及远、由地方到全球的有序延伸。

61阅读请您转载分享:

同时,要合理摆正课程的全球目标与国家目标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为了让学生学会对地球负责、获得全球竞争能力,课程目标中必须要有全球取向;另一方面,为了让学生具有中华传统美德、形成社会主义精神,课程目标中也少不了国家取向。尽管我们不能用意识形态的单一标准去审视全球教育背后所蕴含的西方价值观念,但也不能丢掉意识形态维度,毕竟任何知识都在受“权力之手”的操纵。中国并不只是全球课程的消费者,更为重要的我们还是全球课程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参与和创造的过程本身必然要体现民族和国家的意志。实际上,全球目标与国家目标之间的关系就像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之间的关系一样,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一的一面,我们应按照“和而不同”的原则去寻求两者之间的整合,同时也要警惕过分的商业主义倾向对全球目标的侵害。[www.61k.com]

其次,课程结构要保证均衡发展。全球性知识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地要带来课程负担的加重,如何在保证全球性知识的获得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是中国课程改革的一个难题。在我国,课程负担过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外延性的课程负担过重,即学生课业门数过多,容量过大所造成的负担过重,它是线性思维的结果,即在课程改革上只有加法而无减法,把社会需求与课程设置一一对应起来,觉得什么都重要,什么都不可少。另一种是内涵性的课程负担过重,即前后知识之间跨度太大、坡度太陡所造成的负担过重,它是“学术中心”的结果,即在课程改革上只注重知识的逻辑顺序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顺序,没有把知识的序列与心理的水平统筹起来,造成课程太深、太抽象,学生缺少直接经验的支持,难于理解。全球性知识的引入,可能会加重这两种课程负担过重的现象,解决的出路之一就是从“结构”人手,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统筹。

一方面要调整外延性课程负担,使学生健康发展。其策略有三:一是纵向调整,即从终身教育理念出发,把学生目前的课程内容按功能和性质进行分拣,对于那些具有“学会学习”性质和适合学生心智能力的部分,留作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把其他课程内容延伸到学生的整个人生,其指导思想是“分散”,即把堆积于当前的内容分散到人的整个一生,从而减轻课程负担对学生的当前压力。二是横向调整,即从统整教育的理念出发,把学生目前要学习的多学科内容按性质和主题加以归类,对于那些性质相近、主题相关的学科按新的原则加以重新组织或统整,从而达到减少课程门数、增加学科之间横向联系、减轻学生课程负担的目的,其指导思想是 “综合”,即通过对不同学科相关知识的综合来减少因“学科割据”所造成的知识重复和线性联系,打通知识壁垒,从而减轻课程负担对学生的压力。三是深度调整,即以全球化观念为依据,在不改变原有课程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本身进行更新,对于那些不适应新社会观念的内容要删掉,对于符合社会新观念的内容要补上,这一减一加,正负抵销,进而达到增加新内容而不增加学生课程负担的目的,其指导思想是“替换”,即用“新”内容替代“旧”内容。

另一方面要调整内涵性课程负担,使学生均衡发展。其策略亦有三:一是“文本与生活”结构调整。学科文本是课程,生活经验也是课程,使两者协调并保持一定的张力是课程的一种结构化行为,片面强调某一方面,均会影响学生的国际素质发展。二是“动脑与动手”结构调整。动脑侧重于训练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动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应用能力、实践能力、设计能力、行为能力。全球社会需要人在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创新精神与创新实践、全球观念与全球参与之间的统一和协调。三是“科学与人文”结构。科学与人文是一个完整的个人在个性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科学的对象不仅仅是自然,也可以是人,但不管怎样,只要是科学对象,就都被当成“可控物”;人文的对象不仅仅是人,也可以是自然,只要是人文对象,就都被当作“生命体”。全球化要求地球人既要有全球智慧,又要有全球美德。

再次,课程管理要张扬权力分享。当代的课程管理体制出现了一种中央、地方和学校权力分散化的趋势。长期以来,学校自主管理课程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领域,因为自古以来,大学就一直保持着学术自治的传统,大学教师常常被认为是该研究领域的专家,代表着知识的权威性和先进性,没有人可以帮助他或者比他更知道如何开发一个更专业化的课程。[www.61k.com]在基础教育领域,学校自主的课程管理倾向始于20世纪60年代对“学科结构运动”失败的反思。在反思过程中人们认识到,那种由专家决定的下派给教师的课程,实际是人为地割裂了课程决策与课程实施之间的有机联系,作为课程实施者的教师无法清楚地了解新课程的意图和课程目标中每一个细微的革新因素。学校自主课程管理的另一大背景就是20世纪70—80年代的教育民主化和教师专业化运动。教育民主化潮流确立了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因为他们最了解学生、最能作出正确的课程决策;教师专业化潮流则使教师获得了与大学教师类似的专业地位,虽然他们不被称为专家,不一定代表着该学科知识的权威性和先进性,但是教师也是研究者,他们懂得教育规律,因而也完全有能力开发一个更有效的课程。特别是学校民主化的课程开发机制,可以吸引原来的课程专家、教育行政人员以及社区代表共同参与课程决策与开发,并在共同合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更能确保学校自主课程管理体制的先进性。

课程管理体制的最终落脚点在学校,所以考察学校内部的课程管理,比较容易看清问题。从学校课程管理的实践形态上看,主要有四种类型的课程管理模式。

第一种是复制导向的课程管理模式。这种管理常常把学校以上的中央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整套课程系统当作绝对的命令严格执行,以期达到复制或“不走样”的目的。复制模式不仅认为课程目标是不可变动的,就连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也都视为圣经,追求标准、统一。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和教师均丧失了主动性和创造性,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所谓的课程管理沦为了课程执行。但实际上,这种管理是否真的达到了复制的目的,还受许多因素制约,还要具体分析。

61阅读请您转载分享:

第二种是考试导向的课程管理模式。虽然中央与地方颁布了学校的总体课程计划,但学校为了在社区或学区赢得良好的生源市场或社会声望,常常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把校外举行的各种重大筛选性考试作为指挥棒,调整学校的课程计划、教学用书和课程实施策略,以期达到提高升学率的目的。与复制模式相比,考试模式开始摆脱完全被动应付的地位,表现出了一定的主体性,但由于一切课程管理均围绕考试转,结果仍然逃脱不了追求标准、统一的牢笼。在这种情况下,课程管理变成了市场经营,“考试科目和试题”成了学校课程管理最灵敏的市场信号,升学率几乎就成了学校的“利润率”,学校课程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常常以学校的升学率来衡量。

第三种是目标导向的课程管理模式。这是一种分权式的学校课程管理,中央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只负责确立基础教育的课程计划和课程目标,对于其它的课程管理环节,诸如教材开发与选择、教学方式与渠道等均由学校自主决策,教师具有较大的课程管理自主权。这种模式类似于企业的目标管理,它或者由上级单独制定或者上下级共同商定成果目标,由下级自主决定达成目标的手段与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不必拘泥于统一的模式,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组织课程,体现教师的专业自主性,但是它常常会因学生最终的学业目标游离于上定的课程目标之外而处于尴尬境地。在这种情况下,课程管理常常被沦为量化的指标管理,由于学生的素质发展有许多是无法量化的,所以在学校课程实践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的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题上经常发生争执,从而影响了学校管理课程的积极性。(www.61k.com]

第四种是发展导向的课程管理模式。这是一种完全自主式的课程管理模式,从学校的课程设置、课程标准的制定到教学用书的开发选择、课程评定的组织实施均由学校和教师群体自主完成。学校组织、实施课程的全部出发点都放在学生的个性发展上,因此其课程几乎都是个性化的课程,没有统一、固定的目标模式。这种管理对学校成员尤其是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要充分地体现学校及教师的主体性和学校管理的民主性。在许多情况下,发展导向的课程管理仅仅占学校课程的一定比例而不是全部,其管理基本上是一种过程管理。

我国的课程管理要真正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权力的分享,不仅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复制型与考试型的课程管理向目标型和发展型转变,还要建立一种机制,使教师超出“围着课本转”的怪圈,以使教师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社会发展、关注全球问题,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形成教师接受变革、勇于变革的精神,这不仅对全球化课程的开发有利,也对任何新课程变革的推动有利。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肖川

上期回放重新审视教材的功能(5月17日郭晓明)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理由就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我的解释框架中,自主学习(意义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质量的学习。而合作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与“竞争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则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

一、自主学习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具体地说,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这里所说的自主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www.61k.com]所有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充分证明:只有在如下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会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对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很好奇;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看到了成功的机会;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很可能变得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而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研究表明,如果学校强调的是合作、而非竞争,既不按智力水平分班、又不采取体罚的措施,那么这种学校就不太会发生以大欺小、打架斗殴以及违法犯罪等事件,同时也不会因为强调竞争而降低学习成绩。事实证明,要提高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有效的办法是促进他的情感和社会意识方面的发育,而不是单纯集中力量猛抓他的学习。

61阅读请您转载分享:

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共同工作来实践其亲社会技能。在合作式的小组学习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价值观。

三、探究学习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探究学习相对的是接受学习。接受学习将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探究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的。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www.61k.com)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这番话很好地道出了探究学习的重要价值。探究学习也有助于发展学生优秀的智慧品质,如:热爱和珍惜学习的机会,尊重事实,客观、审慎地对待批判性思维,理解、谦虚地接受自己的不足,关注好的事物等。

四、新学习方式下的有效教学

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其实接受学习对一些学习内容来说也是必要的。过去,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教学大纲规定了过多的知识点,使得教师只能用简单的“授——受”的教学方式来进行。今天,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重要变化之一就是减少了知识点,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出了更多的空间,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更多地强调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而只有自主学习才能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基于自主学习的观念,有效教学应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达到的目标,并且明白目标的达成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帮助学生达到更复杂水平的理解;适时与挑战性的目标进行对照,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的、直接的反馈;能够使学生对每个学习主题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形成对于事物的概念框架;能够迁移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一言以蔽之,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这必定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关于学生评价改革的几个问题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的研究”项目组

学生、教师和学校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个学期的改革实践,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教育实践工作者们在评价改革的理念、方法和体制等方面做出了种种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他们在改革过程中充满了热情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果是令人振奋和钦佩的。在实验区可以看到种种富有创意、符合当地条件、发挥自身优势的改革举措。这提示我们,在当前阶段,各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是最重要的,统一推行某一两种具体的评价方法可能反而会束缚实验区的手脚。评价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决不是推行一两种新的评价方法就可以大功告成的。此外,在一些关键的改革理念没有被深刻领会之前,施行某些具体的做法可能会出现表面化和潮流化的现象。针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各地进行学生评价改革遇到的问题说一些我们的意见,希望能够为实验区深入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参考。(www.61k.com]

一、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的状况,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 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教育过程的一个环节,所以,评价的功能与教育目标是一致的。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发展需要目标,需要导向、需要激励。发展性评价为学生确定个体化的发展性目标,不断收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判断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发展性评价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要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展性评价具有以下一些重要特征:

发展性评价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这些目标显示了学生发展的方向,也构成了评价的依据,这些目标主要来自于课程标准,也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了评价目标,才能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才能不断反思并改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而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检查和评比。发展性评价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未来,所以,发展性评价了解学生现在的状态不是为了给学生下一个结论或是给学生排队,而是用于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发展性评价是注重过程的。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发展性评价强调收集并保存表明学生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对这些资料的呈现和分析能够形成对学生发展变化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给予学生激励或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61阅读请您转载分享:

发展性评价关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学生的差异不仅指考试成绩的差异,还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不同特点。这使得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速度和轨迹不同,发展的目标也具有一定的个体性。发展性评价要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每一个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发展性评价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发展性评价提倡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在评价资料的收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通过“协商”达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评价结论,使得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www.61k.com]

二、正确地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

学生评价的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和人才,还要使每一个学生成为有能力追求幸福生活的个体。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对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每一门学科都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活动和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其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忽视都可能造成学生发展的偏颇。因此,依据教育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当前的教育和实践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育教学围着考试转的现象,反映在学生评价的内容上,出现了将评价内容进行主次分配,对考试涉及的内容优先考虑,重点保证;而对考试不涉及的内容则较少关注。

虽然这种现象的存在与社会、家长或上级部门的压力有密切关系,但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坚持教育的追求和理想,把教育的公益性放在首位,坚持育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教育不能只关注升学率,而应促进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其次,要在观念上逐步让教师、家长和教育行政部门认识到,全面评价学生有助于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符合学生的长远利益。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明确指出:“一定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法”,“把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教师教书育人的心情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要让社会各界认识到,社会对人的要求正在变得多元化,全面发展意味着更强的适应能力,不是只有上了大学,才能成为人才。即使是选拔性的考试,其考试目的和考试内容也在向素质教育靠拢。最后,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能力,以事实证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密不可分,相得益彰,全面发展不仅不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成为爱学习、会学习、爱生活、会生活的人。

三、认真把握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每一个环节

学生评价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含一系列环节,诸如确立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设定评价标准,选择评价方法并收集数据和资料,达成和呈现评价结论以及评价的反馈等。评价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相互制约。明确的评价目标和内容是选择评价方法的基础,笼统或琐碎的评价标准不利于数据和资料的收集,而没有准确、有效的数据,就不可能达成正确的评价结论,从而影响对学生的反馈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评价及其改革仅仅关注某个环节或采取某种方法是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的,必须同时关注评价的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对评价进行系统研究。例如,表现性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价是测查学生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好方法,但如果不顾评价内容一味推行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基本知识点时也用这种方法就会事倍功半。[www.61k.com)因此,如果在评价改革中不注意评价过程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就可能使得改革工作收到实效,特别是在学习别的地区或学校的经验时,如果只把片断的东西拿过来,没有领会其相应的理念、原则、背景及其局限性,很有可能出现表面化或形式主义的现象。例如,在进行评语改革时,有的学校要求只能采用激励性语言,这往往使评语陷入空洞和教条,出现一味赞扬学生,回避恰当地指出学生不足的现象。

四、真正体现评价的过程性

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即通过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和引导,在一定的目标指引下通过评价改进教学,不断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的过程性应具体体现在收集学生学习状况的数据和资料,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其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和判断,在一定的目标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给予学生反馈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而不只是简单地给学生下一个结论,无论这个结论是五星、等级还是分数。例如,在一个单元的教学或完成某项作业后,根据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知识和技能、探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交流与分享等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判断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基础,指出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出具体、合理的改进建议,就典型地体现了评价的过程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过程性评价中,要将定期的正规评价如小测验、表现性评价和即时的评价如学生作业、课堂表现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两方面的评价对改进下一阶段教学和学习是同样重要的。过程性评价一定不要拘泥于形式,如硬性规定日常评价的时间间隔、字数、内容、形式等,只要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觉得“有感要发”,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并记录下来。记录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写在学生的作业本上,也可以放在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中,还可以是学习报告单。要把对学生的日常评价和重要的资料系统地保存下来,这样才能体现学生发展变化的轨迹,使教师能够对学生某个阶段的学习状况有清晰全面的把握,也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并改进自己的学习。

61阅读请您转载分享:

五、根据课程标准确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内容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不同,它不规定教师的具体教育教学行为,这一方面给教师和学生创设了更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对教师把握和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能力提出了挑战。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很多具有时代特点、体现新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的评价内容及评价标准。教师面对新的课程标准,必然也必须有一个摸索和尝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在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将课程标准与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提出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目标和评价内容,这样才有可能在教育教学中发挥评价目标的导向作用。[www.61k.com]因此,教师必须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之前就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设立恰当的评价目标,并据此选择相应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收集各种信息,监控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从课程标准到评价目标再到评价内容是一个具体化的过程,体现了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和教育教学目标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评价内容不能过于笼统,这样会削弱评价的可操作性并且有可能增加评价结论的不一致性。例如,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可以分解为立意、格式、语言等三个方面,如果在评价文章的语言时还是感到笼统,还可以再将其进行分解为准确性和表现力等。对评价内容的恰当把握反映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深刻理解,有助于教师通过评价确定学生在某个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需要注意的是,在对评价内容进行分解时,所提出的评价指标必须是全面、重要和有效的,否则就会削弱评价数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如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时,将上课时的坐姿作为评价内容和关键指标可能是不恰当的。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将那些能够真实、恰当地体现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的重要指标归纳出来,以增强评价的操作性和导向性。

六、恰当地运用多种学生评价方法

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过程和方法的关注与整合。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并且关注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改变将纸笔测验作为唯一或主要的评价手段的现象,运用多种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除了纸笔测验以外,还有访谈评价、问卷评价、运用核查表进行观察、小论文、成长记录袋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等。例如,为了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并关注个体差异,运用成长记录袋进行评价是必要的,它通过收集表现学生发展变化的资料能够反映学生成长的轨迹,学生本人在成长记录内容的收集有更大的主动权和决定权,能够充分体现个体差异。同样,表现性评价创设了真实的情境,通过学生活动或完成任务的过程不但能够评价学生知道了什么,还能够评价学生能够做什么,还可以在学生的实际活动中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与分享,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等。

需要注意的是,提倡新的评价方法并不是否定已有的评价方法如纸笔测验的作用,各种评价方法都是为一定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服务的,必须根据不同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应避免在评价方法改革中出现赶时髦和形式化的现象。例如,对于基础性的知识点,利于纸笔测验进行评价是恰当的,能够很好地保证评价的覆盖面和深入程度;而用纸笔测验可能就难以评价学生的探究、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样,用表现性评价评价学生的基本知识点不但费时费力,还不能保证覆盖面。每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也存在不足,我们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如成长记录和表现性评价存在着费时费力,管理难度大,对教师要求高,评价结论的一致性相对较差等困难和不足。因此,一方面要提高教师运用各种方法的能力,保证各种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在具体的评价实践中要取长补短,根据不同的情境和要求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七、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各科课程标准都强调了培养目标的三大领域,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过程与方法,,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相比,后者的评价有着较大的难度,在评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www.61k.com)

第一,非学业评价的内容不能是笼统的甚至是不可捉摸的,如说一位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就过于笼统、抽象。如果一个学生在热爱祖国方面被评为“中”或“差”,其具体含义又是什么?如果一个学生得到“优”,这个月变为“良”,其评判的依据又是什么?

其次,非学业评价必须与学科教育目标和日常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因为这些内容是培养目标的一部分,是必须关注的,同时它们也是学科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要避免为了评价而评价的现象,人为“制造”某些情境,或采用标准化的量表对学生非学业内容进行评价是不值得提倡的。而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则为非学业评价提供了平台和载体,如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就可以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积极参加讨论,是否愿意帮助他人,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是否有合作精神等,这样才能将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落到实处。

第三,在非学业评价中,要处理好评价内容的模糊度和精确性之间的关系。如果经过一个阶段的摸索和实践,对于某一项评价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能够比较全面地概括出其中的关键与具体要素,就可以将该评价内容进行分解,提出评价的具体指标,以增强评价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和一致性。例如,对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可以分解为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及时纠正错误等。要注意关键指标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如果不能概括出评价内容的主要指标,宁可模糊一些,也不要将其固定化,以避免最终评价的片面性。

第四,在非学业评价的呈现形式上,一般要避免给学生的非学业评价一个等级甚至是分数。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过程与方法以及某些能力简单进行定量评价是困难的,进行权重也是不恰当的。如对学生合作精神和能力进行评价,简单地用68分、75分表示可能是不准确的,而且无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或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在非学业评价中应提倡质性描述,在给学生下结论的时候应该慎重,而且要有简洁的描述作为支持性的资料和证据。

61阅读请您转载分享:

八、保证评价资料准确性和有效性。

学生评价的资料是指学生的作业、小测验、问卷调查表、小论文、计划书、实验报告、活动过程纪录等表明学生学习状况的原始资料,还包括对上述内容的评价,如分数、等级、评语及改进建议。

评价资料的有效性主要受到评价任务的制约,后者指的是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的表现机会,如测验、探究活动、调查、课外实践、小论文、辩论等等。学生通过评价任务展示自己的知识、技能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过程与方法。评价任务必须与评价目标高度一致,并且要对评价过程进行高质量的管理才能保证所获得的评价资料的有效性。例如,用要求学生回答游泳要点的方法来评价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生的游泳技能就不是恰当的,所获得的评价资料(学生的回答)就失去了有效性;同样,如果没有对学生在完成表现性任务过程中的合作能力进行仔细观察和纪录,而是将学生本人的汇报或调查表的内容作为评价资料,就有可能出现不准确的问题。(www.61k.com]

如前所述,有效的评价资料是保证达成恰当的评价结论的基础,对于正确认识学生当前学习状况的有重要作用。同时,学生评价资料还表明了学生在某一方面发展变化的轨迹,对于教学和学习改进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例如,在所积累的4篇作文及其修改稿中,教师和学生本人可以从中看出学生在作文的各个方面的基础、所取得的进步,尚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教师和学生可以提出改进的建议以完善教学。相比较而言,带有评语的原始资料比单纯的分数或等级更重要。后者更多用于学生的期末、年终或毕业等级评定,虽然也是必要的,但从发展性评价的角度来看,抽象的等级、标志或分数掩盖了学生学习过程中方方面面的发展变化,对于促进教学和学习的作用是有限的。

九、实行多主体评价

发展性评价提倡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多主体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有利的。首先,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其次,学生对他人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最后,多主体评价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在实行多主体评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多主体评价的实效性。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进行多主体评价,这样会造成费时费力,而且有可能出现形式主义。一般说来,多主体评价的目的是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或者使评价的多个主体都能从评价中受益。如学生间相互评价促进学习和交流,家长评价学生使得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有更多的了解,教师也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更多有关学生学习的信息。

第二,多主体评价必须有明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对不同的评价主体来说,其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往往是不同的。例如,家长对学生进行评价,可能主要是在家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如果让家长对学生具体的学科学习进行评价,家长可能感到无从下手,这样做还会造成家长感觉教师推卸责任,教师感觉家长不负责任。同样,学生之间互评也要有明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长处和优点,进而改进自己的学习。

第三,在多主体评价时,特别是学生互评中要淡化等级和分数,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强调对“作品”的描述和体察,强调关注同学的优点和长处,强调自我的反思。不要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给对方打分数或划分等级上,这样不但无助于学生向他人学习,还往往会造成同学之间互不服气,只关注对方的缺点和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足,评价变成互相“挑错”和“指责”。(www.61k.com)

十、通过评价反馈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促进作用

评价中的反馈环节对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功能有着重要作用。通过评价反馈,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还有可能得到教师、同学和家长对改进学习所提出的建议,这些都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要建立在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及其发展变化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无论是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荣誉卡或是大红花,如果没有明确的评价目标、准确的观察和资料收集、恰当的评价结论,随意的激励是无法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的,而且还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造成很多学生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盲目乐观起来。此外,随着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和愿望的提高,他们会对表面化、形式化的激励感到空洞和乏味。

激励不在于对学生一味表扬或“藏拙”,只要教师与学生形成坦诚、关怀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并用发展的和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逐步培养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提高他们反省能力,不因存在某些不足而怀疑自我价值,这样即使教师指出学生的不足甚至是批评,学生所感受到的仍是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期望,并由此产生进步的动力。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评价反馈时要注意考虑采取学生喜闻乐见并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形式,但仍不能忽视学生发展的目标,盲目追求形式化的激励,认为只要学生“快乐”就行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可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此外,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同样应包含探究、实践和创新等基本要素,只不过其表现形式与高年级的学生和成人不同而已。这些都需要在一定的学科教育教学目标指引下,通过评价反馈不断促进学生发展。

赵希斌 执笔

国家课程标准的框架和特点分析

刘兼

一、课程标准的结构框架 二、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前言部分 突破学科中心

课程目标部分 改善学习方式

内容标准部分 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61阅读请您转载分享:

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

实施建议部分 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广阔空间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www.61k.com]它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枢纽。

课程标准的结构框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框架结构对照图

国际比较研究表明,不同国家或地区颁布的课程标准,其体例、结构、表述与呈现方式等方面差异巨大,但同一个国家或地区颁布的课程标准,在上述各个方面则具有惊人的相似性。下面呈现的是本次课程改革中,国家课程标准的总体结构框架与现行教学大纲的对照,各学科课程标准根据各自特定的要求,在具体体例、风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和教研员都熟悉各学科教学大纲,它不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而且用大量的篇幅具体规定了日常教学中所可能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的要求;大多数学科的教学大纲还规定了具体的教学顺序及各部分内容所占的课时数;教师在学习和使用教学大纲时,主要关心的是知识点发生了哪些变化?增加或删减了哪些内容?具体的要求和课时数是多少?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使用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会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某项技能是否形成,并且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在对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各地在近60万字的评估报告中用“催人奋进”、“展现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新曙光”、“春风扑面”等词语来表达对课程标准的认同。[www.61k.com]事实上,各课程标准研制组的专家们在研制过程中最为苦恼,也最费思量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保证国家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能够在学科课程标准中得到切实体现,使素质教育理念能够浸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现在看来,专家们的努力是有成效的。

前言部分

这一部分对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做了定性描述,阐述了各学科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做了详细的说明。以物理课程标准为例,其课程的基本理念主要概括为:

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而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学习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

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课程目标部分

这一部分内容明确了各门学科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共同而又各具特点的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学段的划分大致规定在l-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学段太短,与现行教学大纲一样,不利于教材多样化和教师创造性地教学,学段太长,广大教师难以把握和驾驭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是“标准”的突出特点。以数学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标准为例:

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维度在数学课程目标上的具体体现。(www.61k.com)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内容标准部分

这一部分按照学习领域(如数学课程:数与代数、图形与空间、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主题(如生物课程: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人。生物的多样性、健康地生活等10个一级立更)或目标要素(如英语课程: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阐述学生在不同阶段应实现的具体学习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用尽可能清晰的、便于理解及可操作的行为动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描述。如对于知识的了解,“内容标准”没有仅仅停留在简单地以“了解”一词描述对有关知识内容的要求上,而是以“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操作性较强的动词来进一步刻画"了解"的具体含义,以便教师在教学和评价过程中把握要求。

课程标准中的目标主要是按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来描述的。结果性目标主要用于对"知识与技能"目标领域的刻画,而体验性目标则主要用于反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领域的要求。无论是结果性目标,还是体验性目标,都尽可能地以便于理解、便于操作和评估的行为动词来刻画。例如:

结果性目标

知识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回忆、选出、识别等。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区别、提供、预测、检索、整理等。

应用--设计、辩护、质疑、撰写。解决、检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等。

技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模仿--模拟、重复、再现、例证、临摹、类推、扩展等。(www.61k.com)

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安装。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

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反映(认同)--认可、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

由于课程标准最终要检验的是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任务或是否达到了某一目标,因此,“内容标准”的陈述是以学生为出发点的,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内容标准”没有采用“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陈述方式。

61阅读请您转载分享:

实施建议部分

考虑到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课程标准提供了教与学的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例如:??

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如组织小组辩论:“常用的几种燃料中,哪一种最理想”;试验“活性炭和明切的净术作用”;观看录像“硬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化学课程标准)

各项建议力图体现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改善教学行为。变革学习方式,提高教材编写质量,体现评价的发展功能提供指导。

此外,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均提供了典型案例,便于使用者(教师、教材编写人员、教育管理者等)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切实感受到课程标准的理念及其设计思想,为具体实施课程标准提供可资借鉴的案例,从而尽可能减少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的落差。

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例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会本等,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www.61k.com)(历史课程标准)

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地理课程标准)

通过统计家庭每天丢弃垃圾袋的数量,学生经历数据收集、处理、呈现的过程,体会塑料垃圾时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危害。(数学课程标准)

知道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科学课程标准)

在唱歌、绘画、制作的过程中,共同分享创作的乐趣和喜悦,体会怎样表达对祖国、对亲人的爱。(艺术课程标准)

突破学科中心

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努力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打破单纯地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尽可能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应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例如:

加大语文阅读量和口语交际环节。重视培养语感,降低对语法、修辞、逻辑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

通过主题的方式,让学生具体地感受历史,把握历史发展脉络,而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繁杂的历史知识。(历史课程标准)

增加时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图形与空间、统计与概率等现实问题的探究,降低对运算速度、证明技巧的训练。(数学课程标准)

加强地理基础知识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密切联系。(地理课程标准)

反映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削弱传统生物学按群详细介绍生物体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知识。(生物课程标准)

加强化学与社会技术生活相联系的内容,降低化学计算(化学方程式配平、浓度计算等)的要求。(化学课程标准)

改善学习方式

各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www.61k.com]例如:

组织学生拟定调查提纲,对经历过“大跃进”、“文革”的长辈进行访谈,并在课堂上交流、讨论,认识这段历史的原因及危害。(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组织学生现看《林则徐》、《鸦片战争》、《甲午风云》等影片,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并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影片的历史背景,讲述历史故事。(历史课程标准)

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收集生物园的相关资料,模拟召开“国际生物园”研讨会,结合本地实际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国。(生物课程标准)

分组调查一个民族不同地区的艺术,并将艺术形式与该地区的建筑、服饰、方言等联系起来,全班分享调查结果。(艺术课程标准)

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

各学科课程标准力图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引导学校的日常评价活动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课程标准中建议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评价。如:成长记录与分析;测验与考试;答辩;作业(长周期作业、短周期作业);集体评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长记录与分析”提倡学生不断反思并记录自己的学习历程:最好的作业、最满意的作品、最感兴趣的一本课外书、最难忘的一次讨论??通过记录并反思学生的成长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为全面而客观地评价学生积累素材。

此外,不少学科课程标准还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如:

通过活动——

○设计实验探究哪些垃圾可能被自然降解,哪些垃圾不能被自然降解?

○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和称量每天垃圾的重量。估算一个城市或一个乡镇每周生活垃圾的总量。

○组织学生设计问卷,调查每个家庭对生活垃圾中可再生利用的垃圾的处理方式,写出们查报告。

考察学生在上述活动中的表现--

○能否实事求是地分析调查活动的数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能否积极主动地完成收集一周垃圾的任务?

○能否独立思考,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

○是否在调查报告中表现出对社区垃圾污染环境问题的忧虑?

○能否在调查报告中积极提出垃圾处理方式的建议?

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广阔空间

课程标准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的刻画,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而对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www.61k.com]这是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一个重要区别,从而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体现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了比较好的环境。

61阅读请您转载分享:

如:

语文课程标准

1一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1800个;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7-9年级--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体育课程标准

5-6年级(水平三)--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初步掌握多项球类运动中的多种动作技能;初步掌握一两套徒手体操或轻器械体操;初步掌握一套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义务教育阶段17个学科的18种课程标准,已于今年7月以实验稿的方式向社会正式公布。根据教育部的部署,从今年秋季起在全国27个省市38个实验区开始了课程标准的实验,明年还将进一步扩大实验。随着实验工作的开展,将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同时广大的教育实践工作者也将创造出更为丰富多彩的经验。所有这一切都将为2003年前后组织修订课程标准,以及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新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61阅读请您转载分享:

四 : 程翔:不光去“破”,更要去“立”——也谈语文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程翔,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1991年获“全国首届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观摩会”一等奖。(www.61k.com)现任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中语会常务理事、“全国青年语文教师发展研究课题组”负责人、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编写委员、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首都师大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

语文教学不尽如人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教师的。

建立语文学科比较完整的知识和能力体系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这场语文教育大讨论有几个特点值得深思。第一,它是由文学界引发的,随着大讨论的深入发展,语文界也加入进来了。这场大讨论一开始就有人怀疑是新闻炒作,恐属商业行为。第二,参与这场大讨论的人多属高级知识分子,有作家、教授,表现出极高的热情。第三,在这场大讨论中,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批判、否定的居多,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少,越是文学界对语文教学否定得越彻底,是全盘否定(说语文教学“误尽苍生”)。否定之后怎么办?他不管了。他们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太感兴趣(也有几位教授提了一点建议,比如取消全国统一考试,由各大学自行招生;停止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教材,由文学家们来编,等等。倒是有几位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第四,几位作家、教授否定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理由之一是他们不会做语文考试题,或者做不及格。作家、教授做不及格,一点也不奇怪,这既不能说明语文试题不好,也不能说明作家、教授水平不高,隔行如隔山嘛。第五,高考语文试题是批评的焦点之一,大学教授对此批评得最凶。其实,这些试卷是以大学教授为主命制的。第六,这场大讨论的阵地是一些综合性的报刊,热闹非凡,全国语文界的报刊反而显得比较平静。这倒不是说语文界不想改革,而是语文界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教改的探索,只是不像外界那样火罢了。

笔者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认为社会对于语文教学进行批评是一件好事,但觉得有些文章的有些观点并没有说准,没有摸准语文教学的脉。笔者想就此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语文教学不尽如人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年前,吕叔湘先生大呼语文教学质量低下,亟待提高。20年过去了,语文教学的质量怎么样了?可以说有喜也有优。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但是,我们究竟追求什么样的质量?中国历史上哪一时期的语文教学质量最好?恐怕人们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不过,我敢肯定地说,要想达到鲁迅、李大钊、陈独秀、胡适、蔡元培、叶圣陶、冰心、朱自清、夏丐尊、丰子恺那个时代的“质量”是永远不可能的事了。我们不能总是拿过去的高度来要求今天的语文教学,我们应该根据今天的实际来确定语文教学的目标。其实,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语文教学都存在质量问题。与美国的基础教育相比,我们的语文教学质量是好的;与香港、澳门、台湾的语文教学相比,我们的质量是好的。如果与建国前的语文教学相比,也许我们今天的质量就是差的。这个差是必然的。过去的学生学哪些课程?今天的学生学哪些课程?过去的学生是什么眼界?今天的学生是什么眼界?简直是一天一地。应该承认,现在的学生总体素质比过去大大地提高了!

当然,今天的语文教学是存在很多问题,有的还比较严重。比如,教材相对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教师教学不得法,语文试卷有待进一步科学化,等等。在所有问题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是最严重的问题。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大批优秀的高中毕业生迈进高校的大门。毋庸讳言,一流的高中毕业生基本上不报考师范院校,考人师范院校的多是二流学生。这些师范生毕业后,好一点的进不了中学。在中学任教的语文教师,优秀一点的便成为各个单位争挖的目标。这种情况已经造成恶性循环。再者,师范院校的办学方向和课程设置也有偏差。许多师范院校把目光盯向综合性大学,注重前沿性科研成果的研究而忽略未来教师业务基础的培养,造成“瘸腿”现象。还有,教师的再培训工作水平较低,既不能满足第一线教师的眼前需要,也不能提供长远发展的智力支持,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是整体下滑趋势,与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和能力需求形成矛盾。另外,教师的教育艺术越来越差,许多教师不懂得育人是一门比语文教学更需要艺术性的学问,不懂得“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这一基本规律,只是经师,不是人师。既然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那么,从事这项伟大事业的教师就应该是各行各业中最优秀的人。笔者认为,以上四点是造成语文教学不尽如人意的根本原因。作家、教授们对语文教学的批评是对正在改革、探索、前进中的具体做法提了一点意见,尽管有些外行话,也还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希望作家、教授们能够在根本问题上献计献策,不光去“破”,更要去“立”。

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教师的评价语文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是看他能否使学生从不愿意学到愿意学,从不会学到会学,从不知到知,从不懂到懂,从不能到能。教师自己具有知识和能力,并不等于学生就具有了知识和能力,这二者之间还有相当一段距离。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把知识和能力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转化过程中表现出高超的育人水平。转化的过程,就是训练的过程。只有通过训练,客观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和学生的主观意识建立联系,并逐步消化吸收转化成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有别于学者。教师是以发展提高学生为目的的,必须在精通学问的基础上精通教育教学的艺术。学者未必是好教师,好教师是具备了学者的品质的。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教师的。我们看到,有些学识渊博的教师教学质量并不高,其原因大概就在于此。凡是以炫耀自己学识才华为目的的语文教师是不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的。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这一性质又决定了中小学语文教学不同于大学中文系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祝福》,大学生也学习《祝福》,但学习的目的、方法和侧重点是有明显不同的。中学生主要是学习鲁迅先生用什么样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主题思想,而不是学习作者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大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则退居次要地位,主要是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因此,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总抓手”是语言。思想、精神要不要学?当然要学。中学生对思想与精神的领会,把握和吸收必须通过对语言的学习来实现,那种抛开语言,像大学教授一样滔滔不绝地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的灌输方法是不符合中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这绝不是说语文教学排斥思想和精神,只是不要把思想和精神从语言中剥离出来,不要脱离语言架空分析。实际上,离开了语言为载体的思想和精神是不存在的。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例,作者写道:“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我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这段文字看似平常,其实它的语言很有特色。战士为什么“笑一笑”呢?按照贴标签的教法,答案是很简单的,即表现了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但这种回答没有任何意义。“笑一笑”,说明战士对这个问题是有思想准备的,已经想好了答案。我们的战士到朝鲜来,牺牲的准备都做好了,吃这点苦算什么呢?所以是笑着回答。后面写道:“我接着问:‘你们经历了这么多危险,吃了这么多苦,你们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吗?’他想了一下,才回答我……”为什么“想了一下”呢?换成“笑了笑”行不行?不行。对这个问题战士没有思想准备,也没有现成的答案,因为他们从来没想过要对祖国和朝鲜人民提任何一点要求,既然问到了,战士只能想一想再回答。结合前面那个问题来理解,读者就明白了:我们的战士只想着奉献,没想过索取。正像作者所说:“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看似简单的“笑了笑”和“想了一下”,其内涵竟然如此丰富。这就是学习语言,也是学习思想和精神,而且思想和精神是学生在学语言的过程中悟出来的,不是强加的。

扩展:关注供给侧改革 / 密切关注税制改革 / 关注成效亮点宣传改革

建立语文学科比较完整的知识和能力体系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中学语文教学的科学性是不容回避的。看语文学科是否成熟,主是看它是否具有科学性。目前,我国的语文学科体系较之以前是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还是不健全的。张志公先生生前有一篇文章指出,我们的语文教学不是科学性过了头,而是很不够。的确如此。我们对中学生学习语文量的要求就不太明确。中学语文知识和能力体系是怎样的?读、写、听、说的目标体系应该怎样制定?在这些问题上还有待完善。前段时间,章熊先生写了一篇中学生写作目标定位的文章,对写作教学的微观领域进行探索,这是非常可贵的,也是迫切需要的。批评者说:“语文教学根本不是一门学科,它本来应该从属于中国语言、中国文学这样一个学科,但它现在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根本不提供任何知识和智慧,只提供一种什么意义也没有的、以考试为惟一目的的那么一个畸形的东西。”①这段充满了蔑视的话否定了语文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对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是当头一棒,它提醒我们,建立语文学科比较完善的知识和能力体系是一件多么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也有人担心,提倡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会不会压制了“人文性”。这个担心是不必要的。科学性和“人文性”(“人文性”这个概念太宽泛,用在语文教学上不易把握。因此,我建议在语文教学中最好不提“人文性”,还是用“思想性”比较好理解。教育行为中的“人文性”则是无处不在的)并不矛盾。科学性重点指的是语文学科体系,“人文性”主要是就语文的精神内涵而言的,二者不在一个层面上,根本无法构成一对矛盾。至于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科学主义现象,那只是极个别的,不带有普遍性,进行个别纠正即可。有人把人文精神的滑坡也归咎于语文教学,说什么。“所以我们这个语文教育看起来是个教育问题,实际上影响了我们全民族的思维、思考和表达方式……中国文化恐怕最后断送在我们手里。”②哎呀,我的天哪!语文教学果真有如此大的神力么?这实在是太抬举语文教学了。人文精神的滑坡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它是由许多社会因素导致的,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有关。我国目前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许多新生的、外来的东西冲击着我们每一个人。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信仰正经受着新的考验。意识形态领域里,各种学说、观点、思想、流派纷纷登台亮相,发生激烈的交锋。不管你认为这是坏事还是好事,你究竟喜欢还是不喜欢,它都不会依哪一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与其说是人文精神的滑坡,倒不如说是思想精神的变革。这种变革是不可避免的,是社会变革中的必然趋势。因社会变革而带来的“阵痛”也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

①见《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5页。

②同上,第93页。

扩展:关注供给侧改革 / 密切关注税制改革 / 关注成效亮点宣传改革

五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考试模拟试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考试模拟试题

一、单选

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C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 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2。[www.61k.com]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C)

A.说出、表演、展示B.设计、制作、创作C.感受、参加、养成D.解释、完成、背诵

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

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A ) A.斯腾豪斯B.斯腾伯格C.杜威 D.赫尔巴特

6.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A.加德纳B.推孟C.韦克斯勒D.加涅

7.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

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

9.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A.地方课程B.校本课程C.国家课程D.学科课程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A.备课B.上课C.批改作业D.考试

12.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 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

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B) 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

1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

1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C)

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

二、多选

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

A.改变课程功能 B.调整课程结构 C.精选课程内容 D.改进教学方式

2.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ABC)

A.档案袋评定 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 C.表现展示评定 D.成就测验

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ABCD)

A.情境B.协作C.会话D.意义建构

4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BCD)

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

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

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 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

5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ABCD)

A.民主的 B.平等的 C.对话的 D.互动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考试模拟试题

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AC)A.学习者B.定向者C.促进者D.定论者

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ABC)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

8.“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ABCD)

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D.保障措施

9.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BCD)A.前沿性B.全局性C.基础性D.先导性

10.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ABCD)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

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11.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ABD

A.家庭资源B.社会资源C.校园资源D.自然资源

12.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BCD)

A.向学生回归B.向学校回归C.向教师回归D.向教育实践回归

13.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BCD)A..可操作性B.验证性C.教育性D.探索性

14.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BCD)

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C.多方位研究时期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

15.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BCD)

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

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

三、判断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www.61k.com]

(√)2.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3.课程标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

(√)4.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

(×)5.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6.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应占绝对主导地位。 (√)7.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学校课程管理亦需要建立三级管理网络。 (√))8.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

(×)9.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10.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

四、简答

1.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

答:有六项具体目标,它包括:改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

2.课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答:(1)构建一个新型课程管理体系。(2)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3)探索一套新型课堂教学模式。(4)完善一个新型教育评价体系。(5)建设一个先进的信息化平台。(6)培养一批先进典型。

3.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

答: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

(1)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2)倡导全人教育;(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4.本次课改中,课程体系走向综合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答:(1)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新课程还设置了许多“综合性学科”,着意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3)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

5.新课程在教材观上的转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P60-62

答:首先就教材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学生不再是教材被动的受体而是对教材进行能动实践的创造性主体;教材不再是只追求对教育经验的完美的预设,而要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使教材编制过程本身延伸到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之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考试模拟试题

其次,就教材与教师的关系而言,教材的权威消解了。[www.61k.com]教材设计要有意识地引导教师能动地乃至个性化地解读教材。

6.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P94—95

答: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具有初步技术能力。

7.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作用是什么?125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各自权利和责任的划分,①摆脱了过去僵化单一的管理体制`,妥善地处理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②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③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8.为什么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141

①首先,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通过自身修养对学生“言传身教”,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可以从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种潜移默化有时比课堂上的传授效果要好;②其次,教师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再完美的课程也必须经过教师的实施,理想中的课程与教师实施的课程肯定存在一个“落差”,教师能否合理选择课程资源,对于缩小这个“落差”非常重要。

9.作为校本研究的主体对教师有什么要求?P150

答:校本教研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强调教师即研究者,要求教师形成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鼓励教师从课程改革的问题和需要出发选择课题,强调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10.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有哪些特点.P170

答:一、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五、论述

1.新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以学为本”的设计思想?P26

答:第一,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新增加的两个维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突出了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学生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关注和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习的态度与情感,反映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想是“目中有人”、“以学为本”的现代课程理念。

第二,在内容标准的设计上,从“学习领域”、学习主题”、“目标要素”的学的角度,来设计和组织课程内容,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充分感受到课程标准中“学生”和“学生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三,在课程实施建议方面,从“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展”,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一个角度来提出建议。为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品质,提供教学环境和教学平台的支撑。

2.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P50

答:首先,辩证地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既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有“预设”、完全封闭、一切尽在“教师掌控之中”的现象,又要避免不适当地、漫无边际地“生成”,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减损国家要求及教育“引导”、“塑造”的责任。

其次,教师在备课及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详略得当”。所谓“详”一是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地将“三维目标”和有关内容加以整合,而不能仅有“知识点”;二是尽量考虑周到,预先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多样化的对策。所谓“略”是指教案不要太详尽,宁可“粗一点”,给现实的、活生生的教学留下一定的时空,最终在教学中完成,在教学后完善,决不能像过去那样把教学的每一环节、教师的每一句话及学生的可能回答都写出来,使得原本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成了完全预定的、僵死的“走教案”、“演教案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考试模拟试题

再次,在课堂中,教师要“与时俱进”、“与境俱进”,及时抓住并灵活处理具有“生成价值”的问题、回答、细节、情境等,让教学充满灵动、智慧与活力;但是,这种“生成”必须与预设的学习目标、学习主题有某种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不一定局限于本节课或本单元的目标和内容),或是拓展,或是深化,这样才能既保证课堂教学的“开放”与“灵活”,促进学生自主和富于个性化、创造性地学习,又达到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基本要求。(www.61k.com] (举例略)

3.谈谈自主学习的实施要点(P67—74)

答:(1)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2)使学生认同学习目标;(3)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5)学生参与评价学习结果并优化学习方法;(6)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4.试述发展性评价的内涵是什么.P180

答:其基本内涵表现为: (一)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二)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体现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三)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四)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五)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六)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七)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而终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亦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本文标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147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