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2015生鲜电商-2015生鲜电商五大看点:新竞争者加入,会有倒下的吗?

发布时间:2018-02-18 所属栏目:电子商务的竞争优势

一 : 2015生鲜电商五大看点:新竞争者加入,会有倒下的吗?

  因为万千亿规模的市场潜力和不到1%的电商渗透率,生鲜电商一度被誉为电商的最后一片蓝海,围绕这个市场的争夺也日趋激烈。

  2013-2014年是生鲜电商高速发展的两年,一方面是电商平台上入住的生鲜类商家爆发增长,一方面是几大垂直生鲜电商的全国拓展,同时新的垂直电商入局现。在资本市场上,生鲜电商类企业也这两年也获得了巨额的注资。

  那么今年的生鲜电商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呢?万亿规模的市场渗透率还能提高几成?千军万马杀入,蓝海变成红海了吗?后来者还有机会吗? 2015生鲜电商市场还有哪些值得关注呢?

  一、会有倒下的吗?

  生鲜食品的电商渗透率不到1%,相比服装和3C数码类的20%有着巨大的潜力,但是受到售价运费比低、保鲜难、包装运输难等诸多难题,适合走电商渠道的生鲜品大多已经被开发。生鲜网购用户量的高速增长在2013-2014年基本完成,在品类难有突破的情况下,用户量增长也将放缓。因此2015年,整个市场的规模增长将放缓。在市场增长放缓的前提下,今年又将有新的竞争者涌入,生鲜电商已然由蓝海变红海。

  竞争更加激烈了,而盈利者又寥寥,那么今年会有倒下的吗?

  依笔者观察,平台类的生鲜电商已被淘宝(包含天猫)和京东垄断,其他平台将很难有立足机会;而八大垂直生鲜电商:顺丰优选、我买网、本来生活、沱沱工社、甫田网、天天果园、易果和美味七七,因为都有巨大的财力支持,将会继续争夺生鲜电商的渠道品牌。但在今年3-9月份的生鲜淡季将会面临巨大的压力,也许会出现管理团队的变更。除此八家之外,做全品类的垂直生鲜电商将会很难经营,如不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倒下,最好选择生鲜食品中的细分市场。

  二、后来者还有机会吗?

  正如上一点讲到的,后来者的机会存在于两类:一类是具备资源优势的,一类是专注细分市场的。

  就资源优势而言,那些生鲜食品/农产品的源头企业(个体)在涉足生鲜电商时更有优势。这主要是因为就目前生鲜农产品的产业链而言,优质的农产品更为稀缺;另外一方面,生鲜食品不标准,需要更多的“第一现场”知识。去年有大批的源头企业(个体)通过电商渠道直接面对消费者,虽然单独的源头企业(个体)产品线比较单一,产品比较少,整体销量不如全品类的垂直生鲜电商,但是单品销量大多不输于垂直电商。比如在淘宝上热销水果猕猴桃,销量排名前十的有一半是原产地农户(农庄)直销。

  另外的机会来自于细分市场,一方面可以从产品方面细分:进口牛奶、澳洲进口牛肉、有机食品、深海海鲜等。比如去年在天猫就冒出近十家专做澳洲进口牛羊肉的商家;另一方面可以从消费者细分:孕婴群体、老外群体等。还有就是做小而美的Niche Market,虽然是小而美,但是中国消费群体庞大,任何一个小众市场足以养活一个300-500亩的农庄。

  以上两点都可避开跟全品类的垂直生鲜电商竞争,其实后来者想要涉足全品类的生鲜电商依然有机会,因为生鲜网购客户满意率普遍较低,至今未曾有一家能形成强有力的渠道品牌,消费者的忠诚度低,如果能在自己的细分领域做好,逐步进行合理拓展,依然有机会去切生鲜的大蛋糕。

  三、阿里系会一家独大吗?

  阿里系(淘宝和天猫)无疑在目前的生鲜电商市场上暂居绝对的优势地位。作为平台电商,淘宝已是垄断地位,而诸多垂直生鲜电商又都在淘宝开设旗舰店,很多垂直电商的淘宝销量和官网销量几乎打平。

  阿里系目前的优势并不只是体量的优势,淘宝几个特色板块的调整也更适合生鲜电商市场发展的节奏。目前的几个特色频道:喵鲜生、汇吃、挑食和生鲜超市。这里面喵鲜生主打各类生鲜爆款,主要是进口水果、进口海鲜和肉类,这些都是成熟的生鲜爆款品类;挑食频道专注小而美,都是有特色的小众食品/农产品;生鲜超市则是针对日常生活购买。

  相比之下,京东和一号店仍然停留在产地直供和地区特色馆方面做文章。今年京东的生鲜布局是产地直供、价格优势和升级冷链配送体系;一号生鲜是结合社区体验店,提升配送服务。而产地直供、价格优势、配送服务提升这几点是所有生鲜电商都在做的事情,仅靠这些很难在今年撼动阿里在生鲜方面的霸主地位。

  四、微商做生鲜有戏吗?

  没戏!这是五个问题中笔者最为确信的一个答案。当朋友圈变成面膜圈就已经很让人反感了,你还希望朋友圈变成水果圈,猪肉圈吗?虽然我这里说出的是个人喜好的缘由,但其实从事物的本质去看,我们的各种应用和模式应该是让生活更便利,让交流更畅通。

  朋友圈就是跟朋友交流生活的地方,如果朋友圈和微信群充斥着各类装X,各种鸡汤,再加上面膜化妆品,如今再来个农贸市场。生活便利了吗?交流畅通了吗?如果没有,那么这种应用或者模式很快会被新的取代。2014年也就在微信上流传了几次鸡蛋哥、水果姐之类的“成功微商”故事,之后就再没啥后文了,跟当初的微博一样。

  五、模式会有颠覆吗?

  生鲜电商从最基本的B2C模式,后来发展衍生出来F2C(农场直供)、C2B(消费者定制)、C2F(订单农业)、O2O和CSA(社区支持农业)等模式。后来的这些模式都是对传统B2C模式的补充,真正占据商业主流的依然是传统的B2C模式。原因很简单,传统的B2C大路还没有走好,不是快跑走小道的时候。你看看当初那个在微信上卖净菜的“小农女”,微商卖菜走不通,暂停业务,今年干脆开了个实体店,从传统的实体菜摊先练起来。

  虽然今年行业中依然会出现各类新名词,什么移动XX、微XX、社群XX或是X2X,但是大部分会像2014年火热的“微商”和“O2O”一样,看似火爆,但还没等你搞清楚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就过时了。

二 : 2015生鲜电商三种走向 资本风口吹向何方?

2015年一号文件中提及的农业信息化及农产品流通方式变革的内容,又为生鲜电商的发展添了一把火,不过,即使风口劲吹,也不代表着所有的入局都能借势起飞。如今生鲜企业有获得融资也有花亲爹钱的,获得融资的在金额方面多语焉不详,花亲爹钱的也有干爹想要入场,目前生鲜市场的融资与业务发展还没有形成正相关的关系。2015年,生鲜电商将十分明显的走向三种方向,资本的风口又将吹向何方?

1

一、传统企业转战生鲜O2O

早在生鲜电商的概念还未兴起这前,已有传统零售企业试图打通电商的渠道,为业务增加新的杀手式应用,不过,用原有的思维来进行互联网运作,最终被证明是行不通的,第一批生鲜电商,因此由先驱变成了先烈。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企业要因此止步。这一点,从最近一年的时间里,专门运营生鲜产品的店铺开张速度可以看出来。以北京为例,街头在2014年集中涌现了大批以生鲜品类,特别是水果为主的专营店,一方面,这可以看做是传统企业在特殊品类里的自我变革,另一方面,这些店铺的加码,为未来的生鲜O2O埋下了伏笔。

众所周知,在所有的生鲜电商发展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运输配送这一环节,曾经有生鲜电商的负责人对我提及,在整个运作过程中,配送成本会占去20%甚至更高,而在所有的客户体验中,配送又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这就决定了配送成了调动整个生鲜电商发展的一个咽喉式环节。它即占用了大量的成本,又决定了终端消费者的客户体验度,从而影响再次购买的决定以及客户忠诚度的累积,而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配送环节还反过来一定程度的影响着企业的资金链。

没有大资金,玩不了生鲜概念。

所以,从这个程度来看,传统企业借助电商发展自己,未来极有可能是将生鲜品类单独列出,借助线下店面布点的优势,进行O2O式的发展,即维护现有客户,也规避自有配送等软肋,还能一定程度上控制现金流。

二、垂直电商加速平台化

和传统企业不同,另一批目前在生鲜电商这个领域的执牛耳者们在未来将全面实现平台化。在这一组生鲜电商里,现有的生鲜平台和物流企业将是主角。

最近,韵达进入跨境电商让物流企业再度受到了关注,而从行业发展来看,物流企业介入生鲜品类搭建平台,已是发展的必然。

众所周知,物流的最后一公里所耗费的成本中,客户的二次配送要求所带来的成本占比非常可观,而在生鲜这些特殊品类里,更是如此,冷链的配送会因为这些“回炉”的要求而增加成本,加大损耗,因此,把控最后一公里,谁会比物流企业更有经验呢?

例如,顺丰旗下的顺丰优选,在2012年上线时主打生鲜产品,随后陆续推出的业务被认为,企业有借生鲜电商发展之机推运冷链业务的可能,但不可否认的是,顺丰优选的平台化特征已然十分明显。

初时,顺丰优选以国外高端品类自营为主(韵达目前公开的资料,也是从此处下手,未来的发展轨迹,也因类似),但随后,开放平台被提上了日程。而嘿客的出现,则使顺丰盘活现有资产,打通全线成为现实。采购——冷藏运输——分拣配送——线下互动,这整个闭环已经形成。而一号文件中提及的惠农等政策,也将为生鲜电商的平台化发展带来机会,从人口的变化来看,新式的农业从业者,已经从50后、60后、70后转向思维更活跃的80后和90后,这两类人群成为了农业未来的发展主力军,而他们也更有借助电商平台推销产品的意愿,因此,先期已在这些地区占据了物流优势的企业,显然比其它从业者更有优势。因此,在市场、政策、参与者、企业盘活资源等因素的推动下,现有的生鲜电商平台化是必然的。

三 : 2015生鲜电商看点▏后来者出路:优势资源与细分市场

1

因为万千亿规模的市场潜力和不到1%的电商渗透率,生鲜电商一度被誉为电商的最后一片蓝海,围绕这个市场的争夺也日趋激烈。2013-2014年是生鲜电商高速发展的两年,一方面是电商平台上入住的生鲜类商家爆发增长,一方面是几大垂直生鲜电商的全国拓展,同时新的垂直电商入局现。在资本市场上,生鲜电商类企业也这两年也获得了巨额的注资。那么今年的生鲜电商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呢?万亿规模的市场渗透率还能提高几成?千军万马杀入,蓝海变成红海了吗?后来者还有机会吗? 2015生鲜电商市场还有哪些值得关注呢?

一、生鲜红海——会有倒下的吗?

生鲜食品的电商渗透率虽然不到1%,相比服装和3C数码类的20%有着巨大的潜力,但是受到售价运费比低、保鲜难、包装运输难等诸多难题,适合走电商渠道的生鲜品已开发殆尽。在品类难有突破的情况下,生鲜网购的用户数增长也将放缓,因为用户数的高速增长在2013-14年基本完成。因此2015年,整个市场的规模增长将放缓。在市场增长放缓的前提下,今年又将有新的竞争者涌入,生鲜电商已然由蓝海变红海。

竞争更加激烈了,而盈利者又寥寥,那么今年会有倒下的吗?依笔者观察,平台类的生鲜电商已被淘宝(包含天猫)和京东垄断,其他平台类将很难有立足机会;而八大垂直生鲜电商:顺丰优选、我买网、本来生活、沱沱工社、甫田网、天天果园、易果和美味七七,因为都有巨大的财力支持,将会继续争夺生鲜电商的渠道品牌。但在今年3-9月份这个生鲜淡季将会面临巨大的压力,肯定会出现管理团队的变更。除此八家之外,做全品类的垂直生鲜电商将会很难经营,如不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倒下,最好选择生鲜食品中的细分市场。

二、后来者的机会——具备资源优势 专注细分市场

正如上一点讲到的,后来者的机会存在于两类:一类是具备资源优势的,一类是专注细分市场的。就资源优势而言,那些生鲜食品/农产品的源头企业(个体)在涉足生鲜电商时更有优势。这主要是因为就目前生鲜农产品的产业链而言,优质的农产品更为稀缺;另外一方面,生鲜食品不标准,需要更多的“第一现场”知识。去年有大批的源头企业(个体)通过电商渠道直接面对消费者,虽然单独的源头企业(个体)产品线比较单一,产品比较少,整体销量不如全品类的垂直生鲜电商,但是单品销量大多不输于垂直电商。比如在淘宝上热销水果猕猴桃,销量排名前十的有一半是原产地农户(农庄)直销。

另外一方面的机会来自于细分市场,一方面可以从产品方面细分:进口牛奶、澳洲进口牛肉、有机食品、深海海鲜等。比如去年在天猫就冒出近十家专做澳洲进口牛羊肉的商家;另一方面可以从消费者细分:孕婴群体、老外群体等。还有就是做小而美的Niche Market,虽然是小而美,但是中国消费群体庞大,任何一个小众市场足以养活一个300-500亩的农庄。

以上两点都是避开跟全品类的垂直生鲜电商竞争,其实后来者想要涉足全品类的生鲜电商依然有机会,因为生鲜网购普遍客户满意率低,至今未曾有一家能形成强有力的渠道品牌,消费者的忠诚度低,如果能在自己的细分领域做好,逐步进行合理拓展,依然有机会去切生鲜的大蛋糕。

三、阿里系霸主地位难动

阿里系(淘宝和天猫)无疑在目前的生鲜电商市场上暂居绝对的优势。作为平台电商,淘宝已是垄断地位,而诸多垂直生鲜电商又都在淘宝开设旗舰店,很多垂直电商的淘宝销量和官网销量几乎打平。阿里系目前的优势并不只是体量的优势,淘宝几个特色板块的调整也更适合生鲜电商市场发展的节奏。目前的几个特色频道:喵鲜生、汇吃、挑食和生鲜超市。这里面喵鲜生主打各类生鲜爆款,主要是进口水果、进口海鲜和肉类,这些都是成熟的生鲜爆款品类;挑食频道专注小而美,都是有特色的小众食品/农产品;生鲜超市则是针对日常生活购买。相比之下,京东和一号店仍然停留在产地直供和地区特色馆方面做文章。今年京东的生鲜布局是产地直供、价格优势和升级冷链配送体系;一号生鲜是结合社区体验店,提升配送服务。而产地直供、价格优势、配送服务提升这几点是所有生鲜电商都在做的事情,仅靠这些很难在今年撼动阿里在生鲜方面的霸主地位。

四、微商做生鲜没戏

没戏!这是五个问题中笔者最为确信的一个答案。当朋友圈变成面膜圈就已经很让人反感了,你还希望朋友圈变成水果圈,猪肉圈吗?虽然我这里说出的是个人喜好的缘由,但其实从事物的本质去看,我们的各种应用和模式应该是让生活更便利,让交流更畅通。朋友圈就是跟朋友交流生活的地方,如果朋友圈和微信群充斥着各类装X,各种鸡汤,再加上面膜化妆品,如今再来个农贸市场。生活便利了吗?交流畅通了吗?如果没有,那么这种应用或者模式很快会被新的取代。2014年也就在微信上流传了几次鸡蛋哥、水果姐之类的“成功微商”故事,之后就再没啥后文了,跟当初的微博一样。

五、模式会有颠覆?——B2C依然是主流

生鲜电商从最基本的是B2C模式,后来发展衍生出来F2C(农场直供)、C2B(消费者定制)、C2F(订单农业)、O2O和CSA(社区支持农业)等模式。后来的这些模式都是对传统B2C模式的补充,真正占据商业主流的依然是传统的B2C模式。原因很简单,传统的B2C大路还没有走好,不是快跑走小道的时候。你看看当初那个在微信上卖净菜的“小农女”,微商卖菜走不通,暂停业务,今年干脆开了个实体店,从传统的实体菜摊先练起来。

虽然今年行业中依然会出现各类新名词,什么移动XX、微XX、社群XX或是X2X,但是大部分会像2014年火热的“微商”和“O2O”一样,看似火爆,但等你还没有搞清楚怎么回事的时候,他就过时了。

四 : 2015生鲜电商APP多亏损 发展痛点极需解决

  对近几年生鲜市场的调查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中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逐年递增,其中2013年生鲜电商的交易规模为130亿,2014年为260亿,2015年达412亿,预计2016将达664亿。数据证明生鲜电商市场具备庞大的市场商机。同时生鲜电商市场的高速发展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使得行业发展前景更加光明。

  

生鲜app1

 

  生鲜电商大多亏损

  2015年是移动生鲜行业最火热的一年,市场发展较上一年翻了一番,生鲜电商被称为电商领域新蓝海。但是与此同时又很多生鲜企业倒下。但是在具有近万亿规模的生鲜市场,其目前渗透率上不足1%,大量的生鲜企业倒下,其具体原因是:

  首先的原因是一个强需求胜过一个好产品。从用户消费习惯方面看,当下大部分的消费者是通过线下购买生鲜产品,主要原因是线下的水果可以随意挑选且较为新鲜,但是当线上的价格降到35%的时候,消费者则原因通过线上进行购买,为此万亿级生鲜电商市场就靠着补贴大战培养了用户消费习惯。

  其次是物流问题,因为生鲜电商运营需要面对供应链、冷链系统、物流三方面的难题,为此为了保证为用户提供必准化品质的产品,企业需要支付大量的物流、保鲜成本,那些缺乏相对稳定的用户群,没有足够资金支持的初创企业及中小型生鲜电商在发展中则面临着物流配送、高损耗高成本以及生鲜品质等现实问题。

  

生鲜app2

 

  生鲜APP开发具备庞大的需求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不断满足用户足不出户的消费需求,大量的用户用户成为“懒癌患者”,如买菜不出门、吃饭不出门、看病挂号不出门、健身办卡不出门,一切业务交由APP解决。

  相关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生鲜电商的主要受众群是年轻人,其主要原因包括:年轻人更易于接受新事物;具备“快捷、上门服务”等因素的生鲜电商更能够满足生活快节奏快、忙碌的工作状态下的都市青年。而生鲜APP的存在为用户打造轻松的购物环境,大大提高了采购便利性。

  如我买网荣膺2015年生鲜APP排行榜榜首,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其背靠中粮,聚焦进口食品、生鲜品类和自有品牌的打造,一方面是借助着中粮集团海外采购渠道的优势,为平台消费者在在全球范围内精选优质产品,以及借助平台的大数据,根据精准抓住中国消费的口味实现定制化产品供应。另一方面,基于中粮在食品产业运营经验,抓住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品质的需求痛点,为用户打造极致“新鲜”体验,提供更高品质的购物服务。

  在对记者对广州酷蜂科技生鲜APP开发公司的采访中,其运营总裁林总表示,“虽然移动生鲜行业发展之路艰辛,但是市场仍然具备庞大的需求,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看好的,同时其还表示未来的塑造产品的重点在于帮助生鲜电商企业解决阻碍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降低高耗产品的运营成本;培养用户消费习惯等。”

  为此对于生鲜企业来说,如果想要抓住最后一条救命稻草,需要站在的自身发展的角度上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以及在产品服务方面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上,打造让用户尖叫的、超乎预期的产品。

本文标题:2015生鲜电商-2015生鲜电商五大看点:新竞争者加入,会有倒下的吗?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133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