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产品经理入行-产品经理成长笔记:我是这样入行的

发布时间:2018-02-12 所属栏目:产品经理手册读书笔记

一 : 产品经理成长笔记:我是这样入行的

中午吃饭路遇故人,是我初做产品时最困难的沟通对象。让我想起09年刚刚毕业时的光景,匆匆2年……我应该算是幸运的,没走弯路,毕业就入行做产品,这份我喜欢并愿意坚持做下去的工作。不过毕业前,我曾一度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

08-09年,我大四,几乎一整年都在忙着找工作。去各种公司机构,参加各种笔试面试。机会扑朔迷离,心情大起大落。现实在不停的质疑着你的每一个选择。

先是考公务员。国考报的外交部,第2名,35进7的面试比例,挂了。然后是北京市公务员,报的社会主义学院,第1名,3进1的面试比例,挂了。农业部公务员,第2名,5进1的面试比例,挂了。等待面试时,曾和一个也是面试外交部的同学闲聊,他的叔叔是驻某国的大使。。那时候就是一种无力感,你认真复习考很高的分数,学校都放假了一个人待在图书馆看书准备面试,各种题型总结及对时政问题的见解写满一本了,花近一个月的生活费买一套西服,又能如何呢。

同时也在面试各银行。工行,农行,中行……结果都大致相似。最痛心的是工行数据中心,近3000人的海笔,一面二面三面,体检结果正常,高高兴兴推掉其他offer等着入职时,突然就不要你了,没有任何理由。

然后是各互联网公司。搜狐的游戏测试,没玩过网游的人听不懂面试官问的很多问题。网易有道的研发助理,面试后再无音信。360的产品专员,参加完笔试没有给面试机会。最神奇的是腾讯的JAVA开发工程师职位,现在完全写不了代码的我当年居然通过笔试并一路杀到终面了,终面是技术面,在面试官的一句“我们培养新人也是需要考虑培养成本的”中黯然收场。

软件公司也面过不少。记忆深刻的还是那些伤人的事情。思元软件,两个女面试官听你介绍完会交头接耳的笑出声来。神州数码通知我们20多个学生去面试,耗了我们4个小时都没有面试,一直在忽悠我们花几万块钱在他们那上课,说是上完课就能录取……

后来跑各个大学的办招聘会,每天都是地铁、公交、拥挤的人群。。每天随身带简历、照片、胶棒。。已经记不清笔过面过多少公司了。

当然,最终我还是找到一份工作,去了263。整个过程都充满着意外,那天我拿着老师的推荐去找TRS的人力总监,结果人家临时有事不能见我。回来后路过某阶梯教室正好赶上宣讲会进去就直接参加笔试了。参加了个软件开发的笔试,通过。去面试问我愿不愿意做测试,从了。3月入职做了黑盒测试,日复一日的“枚举+验证”。做到6月,一产品经理离职了,公司一直招不到合适的人,问我愿不愿意转产品,愿意,然后重新面试产品,通过。就这么入行了。

263最初给我的工作,看上去是艰苦乏味的。然而是谁说的,机会尝尝伪装成艰苦乏味的工作,大多人见过却很少人认得。我很感激我最初的两个领导宏宇和老舒,是他们给我的机会,让我能发光的机会。我很珍惜,工作第一年的快速成长和担当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回过头来再看,大四一年我千辛万苦想找的,一直是一份能解决户口的体面工作,为了让爸爸妈妈放心,也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心。然而这样的目标实在是混乱迷茫,没有遵循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只能被命运的大手拨来拨去。那一年确是真切体会到了处处碰壁、屡战屡败的感觉。

现在的我不再会为找一份工作发愁,认真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努力在成长。然而我仍然感谢那一年的经历。让我学会坚持、珍惜和感恩。

文章来源:pmroad.net/?p=50 转载请注明出处链接。

二 : 精辟丨该怎么准备入行当产品经理

精辟丨该怎么准备入行当产品经理

不谈适不适合,喜不喜欢,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怎样成为一名产品经理呢?理清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对照所必须的能力,去弥补和提高。 尝试从一个产品/功能完整生命周期的维度来分析、建立能力模型。

0、确定需求

任何一个产品也好,功能也好,背后都有需求和场景,产品经理的职责就是抓住用户需求,最核心的需求!那问题就来了,发现用户需求需要你具备哪些能力呢?

掌握基本心理学、社会学知识——能够从跟深层次的原因去了解用户为什么要用你的产品和功能

每个人的行为都会有背后的动机,为什么所有的社交产品都绕不开月抛,从马斯洛需求理论来看,性是人基本的生理需求…… 你策划的产品或者功能满足了什么动机呢?尝试去分析分析每一个产品或功能背后,用户得到了什么?比如,点赞满足了人的什么心理?为什么我们需要自拍?……

场景代入感——能够清楚所有用户怎么使用你的产品

产品经理首先自己是用户,但还不够,还要能代表所有不同的用户,能够“一秒变傻瓜用户”,根据不同的场景切换来模拟用户行为 抓住用户真正的需求,在具体场景下,会发现用户其实不是想要一个相机,是想要拍照而已,手机拍照也可以的 想想现实生活中自己的行为,先从自己开始分析吧

市场分析能力

很多时候,你都不是第一个想到这个idea的人,有了前面的能力,你基本能够判断用户需要什么,但是还需要一个理由,用户为什么用你的产品,而不是你的竞品 空间和朋友圈?百度搜索和搜狗搜索?多练练竞品分析

数据能力,包括建模、分析、总结等等(大杀器)

想清楚了用户需求,以及用户为什么要用你的产品,那好,用数据证明给其他人看吧,想想你要什么样的数据作为支撑,要说明什么问题 可以分析市面上已有的产品,帮他们设计一个数据统计平台?

需求文档撰写

这也是一种能力,目标就是让你的想法,变成别人能懂,能做的一种表达,提一个tips,我经常也会做不好,搞清楚需求的读者是谁 可以去写已有的产品,你会发现,你没法去把一个庞大的产品拆分开 也可以把你的idea写下来,整理成需求 你还会发现,貌似很多工具你都不会用,那先把一些基本的工具练练吧 1、产品落地

写好了一个牛逼的产品需求,剩下只差一个程序猿了?事情可不是那么简单

把需求说清楚

你要说服每一个人,这也是检验前期工作是否做得足的一个步骤 正常来说,会有很多人挑战你,如果其他人问你的各种case,你都能坦然的说出,这个我早就知道,为什么不选这种方案,是因为blalala~~~,你得让大家知道,你花了精力,他们的劳动成果也不会觉得是为你的大意而买单

把需求分好优先级

恩,人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产品也是 想清楚用户核心需求是什么很重要,你的产品不要什么很重要

了解基本的互联网产品分工

设计师(不是美工。。)、前端开发、后台开发,可能还要区分平台(HTML5、web、Android、IOS),每个团队角色都干些什么 上下游的关系是什么样子的,虽然产品经理不是项目经理,常识性的错误还是会很伤害威望值的 不管搜也好,问也好,搞清楚这些吧,特别是跨专业过来的同学

团队也是个人

产品经理无权领导能力,针对团队每个角色的沟通技巧可能需要实践,但是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或者基本的工作原理还是有必要的,不要迷信一些段子“这个其实很简单”“技术方案我不关系”,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可能有些人的性格还就是干不好呢 夸张一点说,开发最近这个模块交付质量不高啊,到底是跟女朋友闹别扭还是因为别的 不管怎么说,就是让整个团队能够顺利的做成一件事情,在学校可以找机会试试,不管是组织一次春游还是组织一次班会

人格魅力

直接决定你要被多少挑战次 如果是个妹子,可能卖个萌开发就给你做了,如果是个哥们,菊花记得常洗 2、产品迭代

万幸,产品终于上线了,产品经理还需要做什么呢?

产品的迭代

迭代需求应该出来了,不然团队该停工了,迭代需求会有两部分,上线之前没做完的功能,上线后的优化需求 产品发布之前,就应该对产品有预期,根据用户反馈、数据收集等等辅助你来判断,这个功能是不是达到了你的设想(你模拟的用户行为),没有的话应该怎么去优化,及时响应

产品的后期规划

根据产品不同的阶段,要做不同的事情,服务好产品的新用户和老用户 统计分析能力 上线之前,需要统计埋点 上线之后会有大量的数据需要分析,验证之前对需求的理解 3、通用技能 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的矫情一点,当你有一个目标(想当产品经理),你是怎么做的(计划也好,学习也好),做比空想重要,有头脑,有条理的做 职场,互联网行业也不例外 情商,在哪里都很重要

三 : 有料丨一个刚入行产品经理的Uber使用心得

作为当今硅谷最热门的公司之一,uber从20万美元创立到如今已有400亿美元估值。今年5月在国内因为广州总部和成都总部被查而广为人知,使用人数不减反增。

2014年11月到2015年5月: uber的百度搜索指数。

如果我是Uber产品经理,我会这样做~

可以看出,今年5月份由于uber广州和成都总部被查,搜索人数激增。

如果我是Uber产品经理,我会这样做~

搜索需求分布图:

主要还是围绕uber的优惠,也就是人性7宗罪中的贪婪。

搜索地域分布图:

如果我是Uber产品经理,我会这样做~

搜索的人群集中在国内的几个大城市,成都和广州总部被查事件对排名有部分影响。

搜索的人群画像图:

如果我是Uber产品经理,我会这样做~

搜索的人群年龄集中在20-39岁,其中30-39岁最多。性别比例男比女是9:1。(注意:以上数据均是搜索人群的统计,不是用户人群的统计,据后台统计,年轻女性乘客在UBER用户中占了很大比例)

以上是基于百度指数的数据分析,公司的前辈说数据仅供参考,做产品千万不能太相信数据,这一点也是作为产品新人需要明白的。

接下来我想说一点自己作为一名只有实习工资的大四学生,使用uber的一些心得。

如果我是Uber产品经理,我会这样做~

上图是我于今年2月16日第一次使用uber,因为主题是uber春运陪你回家,一家人从深圳罗湖坐车到机场全额免费。

这次体验让我知道uber便宜并且优惠活动多。

作为学生,我平时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地铁和公交,我使用uber是因为想体验一下新鲜事物,想弄明白为什么uber能在激烈的打车市场中站稳脚跟。所以每次使用uber我都会主动和司机聊这款打车软件,下面先谈一下uber的产品使用界面。

如果我是Uber产品经理,我会这样做~

进入后,首先在顶部输入上车地点,其次就是底部选择车型。

整个界面是在简单,没有学习的成本,你可以在地图上看到最近的车离你要多久。

如果我是Uber产品经理,我会这样做~

最后一步,你只需要点击“预约 人民优步”,便完成所有操作。

整个操作界面给用户一种“少即是多”的良好体验。

然而Uber产品背后的逻辑却有不少的学问。

1、用车巅峰时段–动态供求平衡:

(1)上下班高峰期、周末、下雨天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车价上涨,如1.2倍时,原本10元的车价将翻1.2倍到12元;

(2)涨价不是计划好的,是依据供求动态平衡,有1.2倍,1.5倍,2.3倍。时间可能是几分钟,也可能是几个小时;

(3)动态涨价可以鼓励更多的司机上线,或者奔赴需求旺盛的地区,缓解供应紧张的情况,这样价格又会回到合理的范围。

Uber的价格低,其实是指闲时,而真正车少人多的时候,Uber都会提高定价。

2.自动匹配最近的司机:

uber系统会自动匹配离你上车最近的车,不需要提前输入目的地,这是uber比其他同类软件高效的地方。这也是防止拒载的一种方式,以用户利益为先。Uber整个体验的设计中,没有太多考虑司机的感受,所以这也是经常被司机诟病的一点,uber作为一个平台,完全偏向了用户这一方。

3.没有预约的功能:

有一种说法是uber的初衷是城市的任何一个地方呼叫uber,都会马上到车,没有预约的必要,但是从目前来看,离理想化还有很大差距,大城市有的偏远地方是没有uber司机的。

今天和昶哥交流后,总结如下:

如果我是Uber的产品经理,我可能会这样想uber今后的发展方向:

激励小白用户成为粉丝用户,粉丝用户发展会员模式。

小白用户:选择哪款打车软件取决于哪个更便宜,如果优惠减少,这部分用户很快就会流失。

粉丝用户:Uber起源于美国,在粉丝眼中总是觉得洋货比国货好,觉得使用uber比其他国内的软件更加高大上,会员制能让他们享受更好的乘车体验和满足虚荣心。

会员制模式设想1:小白用户一个月内使用uber达到N次,依次升级为小白用户2级,3级,粉丝用户1,2,3,N级。级数越高,费用越优惠。

会员制模式设想2:中高端用户包月包年充值,比单独每次使用更加优惠。(主打中高端用户,uber今后抢占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从To C 扩展到To B

目前市场上的打车软件都是面向个人(to Customer),面向企业公司(to Business)也许是一种新的模式。

场景分析:以深圳南山科技园举例,因为大部分公司晚上10点之后打车是可以报销的,每天这个时间点,车辆数是供不应求。这个时候大家会打开打车软件,因为目的地不同,大部分情况一辆车是坐不满的。

未来设想:uber可以和加班多的IT公司合作,打造高级“私有班车”拼车模式。公司有车的员工和合作的司机都可以接送公司员工,原本不认识的同事也可以开启一段愉快的回家之旅了。一方面让资源利用最大化,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员工感情。

这种拼车模式下车地点类似公交车到站,不同员工下车地点可能不同,涉及到打车费用的时候,需要一个相对优化的算法。

用户不是静态的,都是在成长的,包括对产品的认知情感和经济实力的增长,uber如果在To B 做到让公司和员工信任,这一批打车用户不久之后自己买车了,也会直接或者间接成为uber司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Uber有一个关于邂逅的故事:

据统计,年轻女性乘客在UBER用户中占了很大比例,我曾经看了一篇文章,说的是在美国,uber兼备了“约炮”功能,大部分司机都是用自己的车做uber司机,如果又是单身,单身女孩如何在车上和男司机聊得来,司机的基本信息uber上都有的,这不失为找金龟婿的一种好方法。

不过,在国内司机是不允许主动加乘客微信的,发现了司机会被封号。但是反过来是可以的,有一次司机叔叔说他的女儿爱好很广,说我是大学生,想让我帮忙推荐应该学什么,他很真诚,后来互相加了微信,之后也有保持联系。

不仅仅是打车平台,与物流的结合:

优步已经在海外推出UberEat,即由签约司机为餐厅提供送餐服务。

最后说一下作为一个想留在一线城市打拼的90后,我和uber司机聊天的一点心得:

他们有前华为员工,现在在科技园的创业公司,有的在联想工作,有的在隔壁的环球数码大厦,有的在智能硬件公司,有的是陪驾教练,他们基本都是晚上当兼职uber司机,能在深圳买车做uber司机,基本都比较早来深圳打拼,聊天不仅仅是关于打车软件的看法,更多的是聊到他们在深圳这些年的一些经历和今后的打算,他们见证了深圳这10多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深圳,总之每次聊天都是一次交流和学习的经历,我觉得每一次坐uber之后,自己今后在深圳发展的道路又清晰了一些。

附:我的uber优惠码:gaow

新用户可以免费乘车一次,上限是30RMB。

如果我是Uber产品经理,我会这样做~

写在最后: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也许99%的人听过;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也许59%的人听过;

那么接下来的这两句话呢?

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今天和昶哥交流uber的时候,他再次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也许这四句话也是相铺相成的,但是最后确实需要自己去顿悟。

上一篇文章是两个月前来迅雷实习第一周写的,转眼来迅雷已经两个月了,谢谢昶哥和其他关心帮助过我的前辈们。

附:下面是我的公众号的二维码,如果对我的文章感兴趣,可以扫描关注或者搜索TechMeetsArt,欢迎前辈提出建议给与指导,同辈一起交流哈。

如果我是Uber产品经理,我会这样做~

本文标题:产品经理入行-产品经理成长笔记:我是这样入行的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988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