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基础会计学课件-《基础会计学》课件

发布时间:2018-02-21 所属栏目:知识经济

一 :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

课程内容
? ? ? ? ? ? ? ? ? ? ? ? ? ?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 第四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五章:借贷记账法 第六章: 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第七章:复式记账法应用 第八章:会计凭证 第九章:会计账簿 第十章:财产清查 第十一章:会计报表 第十二章:会计核算形式 第十三章 :会计工作组织 第十四章:会计规范体系

第一章
? ? ? ? ? ?

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会计的含义 第三节:会计的职能与目标 第四节:会计的方法 练习题 学术资料

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 马克思: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 德国诗人歌德:
人类智慧的绝妙创造之一

? 数学家凯利:
复式簿记原理象欧几里德的比率理论一样是绝对完善的

? 经济史学家索穆巴特:
创造复式簿记的精神也就是创造加俐略与牛顿系统的精神

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经济活动与会计
(一)会计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发展 1、财物的管理 2、经济活动的效益:劳动消耗与劳动成果比较 3、两权分离与受托责任关系 4、商业信用与会计信息 5、资金市场(银行)与会计信息 6、资本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与会计信息 7、企业的社会化与会计信息

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二)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在中国的突出标志
? ? ? ? ? ? ? ? 原始社会:结绳记事、刻木记日 周朝: “ 会计 ” 一词开始使用。 西汉与东汉:账簿产生。 唐宋时期: 四柱清册: 旧管 + 新收 - 开除 = 实在 明末清初: “ 龙门账 ” 的产生:账存=实存 现代复式记账法传入中国 中国自创复式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 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的接轨

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三)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在欧洲的突出标志
? 1 、公元前 630 年铸币在希腊出现并应用于账簿记录之中,便是 “ 货币计量 ” 思想的萌芽 ? 2 、集中于庄园之中的古老的委托 — 代理关系:管家向庄园主呈交 绩效汇报并解除其承担责任的 “ 述职报告 ” ? 3 、 1494 年产生在意大利的复式簿记——近代会计的标志,是会计 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 4 、 1854 年在英国第一个会计师协会(审计) —— 爱丁堡会计师公 会的成立,是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 5、1939年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现代会计的标志

第二节:会计的含义
一、会计信息系统论
1、美国A.C.利特尔顿1953年《会计理论结构》:“会计是一种特殊门 类的信息服务”。 2、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会计基本理论说明书》:“实质地说,会计 是一个信

息系统”。 3、二十世纪70年代,成为世界主流观念。 S.戴维森《现代会计手册》:“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它旨在向 利害攸关的各个方面传输一家企业或其他个体的富有意义的经济信 息”。 4、中国较早接受会计信息系统论的是厦门大学余绪应缨教授。 5、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已成为我国会计界主流观点,特别是在财务与会 计分离后。

第二节:会计的含义
二、会计管理活动论
? 1、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 2、传统的会计观念(特别是财务、会计分离之前)。古典管理理论 学派代表人物,法约尔把会计活动列为精英的六种职能活动之一;美 国卢瑟.古利克把会计管理列为管理化功能之一;20世纪60年代出现 “管理经济会计学派”,并导致管理会计的出现。 ? 3、我国会计管理学派的代表任务是杨纪琬、阎达五教授:“会计是 一种管理活动,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 4、两种观点并没有本质区别:收集信息本就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提供信息是管理的基础。

第二节:会计的含义
会计学体系
会计史

理论会计学
会计理论 会 计 学 应用会计学 会计学基础

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 审计学

企业会计
政府与非赢利组织会计

第三节:会计的职能与目标
一、会计的职能:会计所具有的功能
(一)财务会计
1、反映职能: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核算工作,提 供会计数据,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成果,反映行政 和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收支和结余情况。 2、监督职能: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在其核算过程中对 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所实施的检查和监督。

(二)管理会计
预测、决策、控制、分析

第三节:会计的职能与目标
二、会计的目标:人们通过会计工作所达到 的目的。 关于会计目标的两种主要观点: 1、决策有用观:即把会计的目标定位于为 决策服务上。 2、受托责任观:即把会计目标定位于受托 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

第四节:会计的方法
会计的方法:用来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完成会
计任务的手段。

包括: ? 会计核算方法 ? 会计分析方法 ? 会计检查方法。

第四节:会计的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对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 连续、系统和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方法。包括:
? ? ? ? ? ? ? 设置账户 复式记账 填制和审核凭证 登记账簿 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 编制财务报告

学术资料
1、对会计信息供给与需求理论的探讨 2、关于会计目标的思考 3、会计目标:信息需求论 4、会计随想——何谓会计

马克思
? 在对古代历史的研究中,发现:在原始社会末期的远古印 度公

社,已经有“一个记账员,在登记农业帐目,登记和 记录与此有关一切事情”。——《资本论》 ? “过程的控制与观念的总结”

投入
会计

产出

效益

所 有 权

营经权授 经济监督

经 营 权

会 计
业绩汇报 索取报酬

债 权 人

财务状况

借 款

债 务 人

银 行

贷款使用情况

企 业

企 业

投资 者 资 信 金 息 股票 企业 资金 资本 债券 企业 资金 资 金

市场
信 息

投资者

科斯:企业是一系列契约关系的结合点

投 资 者 经营者

员 工


政 府 债权人


客 户
潜在投资 者

供应商

孔子 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 ——《孟子》

马克思:
“过程(指商品生产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 的个人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重要;因此,簿 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民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对公有生 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 ——《资本论》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 ? ? ? ? 第一节:会计对象 第二节:会计要素 第三节:会计等式 第二章 练习题 学术资料

第一节:会计对象

一、会计对象: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 或者说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工业企业资金及其资金运动

储备过程
资金 投入 货币 资金 筹备 资金

生产过程
生产 资金

销售过程
成品 资金 货币 资金 资金 退出

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第一节:会计对象
二、会计的特点:指会计和其他经济核算 的不同点。由于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环 节,会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方面, 有三个基本特点:
?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 ? 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 会计核算要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

第二节: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内容的基本分类,即将会计内容分解 成若干要素,统称为会计要素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 六大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第二节:会计要素
一、资 产
? 定义:资产是指过去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 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 分类: 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 他资产 ? 特征表现:
1、资产是由以往事项所导致的现时权利。 2、资产必须为某一特定主体所拥有或控制 3、资产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4、资产必须能以货币计量

现 流动 资产



股票投资 债券投资 其他投资 房屋建筑物

银行存款 短期投资

资 产
非流 动资产

应收及预付款项

待摊费用 存货等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其他资产

机器设备等
专利权、商标 权、土地使用 权、非专利技 术、商誉等。 长期待摊费用 冻结存款等

企业资产构成示意图

第二节:会计要素
二、负 债
? 定义: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 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 特征表现:
1 、是现时存在的、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经济责任或经济义务。 2 、必须能以货币确切或合理予以计量; 3 、需有明确的债权人和偿付日期; 4 、必须以债权人所能接受的方式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 企业。

第二节:会计要素
三、所 有 者 权 益
定义: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
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构成:
1 、实收资本 — 投资者按企业章程、合同或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 的资本。 2 、资本公积 — 包括资本 ( 或股本 ) 溢价、接受捐赠资产等。 3 、盈余公积 — 按国家有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公共积累。 4 、未分配利润 — 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流动负债

应付票据
应交税金

所 有 者 权 益

实收资本或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负 债

应付利润
其他应付款 预提费用 长期借款 长期负债 应付债券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 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 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 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企业所有者权益构成示意图 负债是指过去交易、事项 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 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

企业负债构成示意图

长期应付款

第二节:会计要素
四、收 入 ?定义: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
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特征:
1 、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而不是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2 、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增加、负债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3 、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4 、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第二节:会计要素
收入构成 : 1 、主营业务收入 — 指企业主要经营业务的收入。如销售产 成品的收入。 2 、其他业务收入 — 指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经营业务所取得 的收入。如材料销售、技术转让、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 出租、无形资产出租、运输收入等。

第二节:会计要素
五、费 用
(一)定义: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
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 各种耗费。

(二)特征:
1 、费用发生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而不发生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

2 、费用的发生一方面要导致资产的减少,另一方面会导致资产形态的转 换。 3 、费用要以收入来补偿,本身及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4 、费用和成本虽都是企业经济资源的耗费,都属于费用,但人们通常将 计入某一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又称为成本。

第二节:会计要素
(三)构成 : 费用按其用途和得到补偿的时间不同分为 产品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1.产品生产费用:与产品生产或提供劳务有关并计入成本而发生的各项 费用。包括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其他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 等。 2 .期间费用: 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 的从当期收入中得到补偿的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 费用。

第二节:会计要素
六、利 润
定义: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是企业在一定 会计期间内实现的收入减去费用后的余额。 特征: 1、 利润是收入和费用两个会计要素配比的结果。 2 、利润是广义的收入和广义的费用相抵后的差额。 3 、利润将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第二节:会计要素
利润构成 :
1.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 业务税金及附加后的余额。 2.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加其他业务利润减期间费用后 的余额。 3.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加投资净收益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 外支出。 4.净利润 —— 利润总额减去应纳所得税后的余额。

收入是指由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 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主营业务收入 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

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其他 销售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

费用是指为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 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生产成本和劳务成本 直接费用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费用
期间费用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间接费用

制造费用

营业利润 利润 利润总额 净 利 润

财务费用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第三节:会计等式
定义: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各个会计要素数量关系 的等式称为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 衡式。

会计等式一
? 资产=权益(原始形态) ?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基本形态) ?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转化形态)

第三节: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二
收入-费用=利润(基本形态) 收入=费用+利润(转化形态) 费用=收入-利润(转化形态)

第三节:会计等式
?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初始形态)
收入-费用=利润(动态) 资产=负债+所有者

权益+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
?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变化结果)
资产+费用 =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资金占用)= (资金来源)

学术资料
对我国会计要素定义的几点思考

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
? 第一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 第二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 学术资料

第一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 定义:即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会计假设,是指对某
些未被认识的会计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发展趋势 所作的合乎逻辑、事理的推断和假设。
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质量,对会计的核算范围、 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进行限定,会计的目的是通过价值的形式对经济 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综合地核算和监督,及时的提供准确的经济信息 以便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对千变 万化的会计对象和方法在空间范围内,在时间界限上,在计量方式上作 一些必要的限制和规定。这些性质规定就是会计核算的前提和条件。因 为这些限制和规定都是为了达到会计核算的目的而假定的,所以也称会 计假设。

第一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 计 前 提(会计假设)
?(一)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 ?(四)货币计量

第一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一)会计主体假设
? 定义:会计主体(或称会计个体、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 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会计主体是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会计工作特定的空间范围。凡是实行 独立核算的单位,在会计上都设定为一个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一个独 立的经济实体,是独立于财产所有者之外的会计核算单位。独立的记录 与核算单位有关的经济业务,严格排除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而属于其 它单位的或所有者本人的收支活动。 ? 作为会计主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 2、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活动 3、实行独立核算

第一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二)持续经营假设
?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其经 济业务活动是持续正常进行的。(企业将按原定的用途使用其现有的 资产,同时也将按照原来承诺的条件清偿它的债务)会计核算应当建 立在企业是持续的进行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前提之下。 ? 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会计信息的收集整 理、会计方法的选择都应该建立在持续经营前提基础上。有了持续经 营假设,对资产按历史成本计价,折旧、费用的分期提取摊销才能正 常进行。否则,资产的

评估、费用在收益期分配、负债按期偿还,以 及所有者权益和经营成果将无法确认。

第一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三)会计分期假设
? 定义:会计分期也称会计期间假设是指为及时提供企业财务 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可将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 为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年、季、月)来反映。
?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连续不断的进行的,会计要连续不断的对经济活 动进行计量记录和考核,必须将无限的经济活动期人为地划分为若干个 首尾相接、等间距的会计期间,按照划分的会计期间进行核算。确定每 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和利润,确定每一个会计期间期末的资产的 存量、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数额,按会计期间结算帐目,定期进行会计 总结,报告会计信息。

第一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三)会计分期假设
? 会计期间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会计核算方法和原则只有建立在 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依照会计期间分期记录、计算、汇总和报告,才能 达到会计预定的目标。 ? 会计期间通常为一年,称会计年度。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期间划分 为年度、季度、和月度。其年度、季度、月度的起讫日期都采用公历日 期,即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 ? 企业的成本计算需要按月计算。企业资产负债情况,财务状况以及经营 损益情况都需要按会计期间编报。

第一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四)货币计量假设
?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可以运用货币单位进行计量 与反映,且其币值不变。也就是会计核算还必须采取货币计量并假设币 值是稳定的为前提。但币值不变是一种假设,所以我们认为,货币计量 前提最好改称为币值不变前提。 ? 会计核算应以货币作为统一的尺度来计量,即将会计对象的一切内容都 转化为统一的货币单位的会计信息。会计核算的内容是十分复杂的,各 种劳动占用和耗费的形态不同,性质各异,计量的方式有多种,实物量 度以不同质的实物数量为单位,劳动量度以时间为单位。在会计核算中 物化劳动换算为时间量度是相当不容易的,不同质的财产物资又不能用 同一个实物量度去汇总,只有采取货币量度才能便于对不同形态的劳动 耗费用同质的量度去衡量。

第一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四)货币计量假设
? 货币是一般的等价物,从价值形态看,尽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各 异,性质不同,但其价值形态是同质的,可以进行汇总比较计算。 ? 在多种货币存在的情况下,会计主体应确定以某一种国家的货币作为记 帐本位币。我国企业货币计量

主要采取人民币作为记帐本位币。这为确 定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可比性的原则提供了条件。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 的企业,可以选用某种外币作为记帐本位币。但在向国内编制会计报表 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 货币计量包含着币值稳定的假设,即设定货币本身的价值是稳定的,当 货币本身价值波动不大或前后波动可以抵消时,会计核算中可以不考虑 波动,仍按照稳定的币值计量进行会计处理。

第二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 定义: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在核算基本前提下,对会计核算提供信息 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具体会计业务的基本依据,也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标 准和质量要求。内容如下:
1.客观性原则 2.相关性原则 3.可比性原则 4.明晰性原则 5.及时性原则 6. 一贯性原则 7.历史成本原则 8.权责发生制原则 9.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 10.谨慎性原则 11.重要性原则 12.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第二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1、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 依据,如实的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要真实可 靠,要实事求是,传输事项的真相,忠实和盘托出,不加丝 毫掩饰。并且要求信息经得起信赖和验证。 2、相关性原则: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与信息用户所要解决的 主要问题相关联。相关性的具体表现视主体内容而定。如果 是用于投资决策,相关所指的就是具有影响投资决策的能力, 如果是用来提高经济效益,相关性就是有助于增产节支、消 除浪费、增加盈利。

第二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3、可比性原则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二条规定:“会计核算应 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 相互可比”。企业的会计信息如能和其他企业类似的信息 进行比较,就可发现差异,从而进行改进,就可更上一层 楼。 会计信息只有按照统一的核算方法和核算标准处理,才 能获得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的经济指标。只有比较才能考 核经济活动及其成果,才便于国家管理部门从宏观方面控 制和指导,并据以做出预测和决策。

第二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4、明晰性原则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五条规定:“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 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会计信息是供用户使用的,但是在信息与某些用户之间,普遍存在 一种障碍,就是会计信息不被某些用户所理解。不理解当然谈不上使 用。存在这种障碍的原因是双方的。一方面会计作为一种专业,不可 避免的要创造使用一些专业术语,或者是利用普通的语言赋予特定的 涵义;另一方面,会计信息

的用户,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各个层次, 文化程度和经济知识参差不齐,对会计信息的理解能力当然不同,要 消除这些障碍,显然双方都向前跨一步,相互靠拢。明晰性原则,要 求会计核算的一切记录,包括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等都要清晰易懂。 对重要和复杂的经济业务,在报告时还要用规范化的文字加以说明。

第二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5、及时性原则
? 概念: 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 要求: (1 ) 会计核算必须在经济业务发生的当期及时进行,不得拖延。 (2 )要求企业应按规定时间定期记账、结账及编报会计报表。 ? 目的: (1 )有助于国家宏观管理部门及时了解企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状 况; (2 )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及时掌握生产经营状况及其结果。

第二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 6 、一贯性原则
? 一贯性原则是指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以便于对前后时期会 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需要注意的是,处理经济业务时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得随意 变更,并不是绝对不许变更,如果因为客观环境的变化,原选用的方法不再适用,则可 以在允许的范围内变更会计处理方法,但应当将变更的情况、变更的原因及其对企业财 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告中说明。 ? 从对可比性和一贯性原则的阐述来看,可比性和一贯性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可比性强调不同企业在同一会计期间的横向可比;一贯性强调同一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 的纵向可比。两者都属于可比性要求。可比性原则要求不同企业尽可能采取统一的会计 处理方法;一贯性原则要求同一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尽可能采取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第二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7、历史成本原则
? 概念: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 ? 要求: (1 )其后,财产如发生减值,应按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2 )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 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历史成本的原则,是出于人们这样一个信念,即历史成本是客观经济事实 所确定的,不搀杂主观因素,经得起验证,因而是实在的,可以信赖的。

第二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8 、权责发生制原则
? 概念:权责发生制又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它是以以权利

已经形成或义务发生为标准来确定收益与费用的归属期。
? 要求:(1)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其款 项是否收到和付出,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来处理。(2)凡是不

属于当 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到和付出,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 用来处理。 ? 原因:企业发生的货币收支业务与交易或事项本身并不一定完全一致。 ? 目的:公正、合理地确定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与费用,正确计量企业的损益。

第二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9、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
概念: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 益仅及于本年度 ( 或一个营业周期 ) 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 及于几个会计年度 ( 或几个营业周期 ) 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要求:(1)将资本性支出列于资产负债表中,作为资产反映;(2)将收益性支 出列于利润表中,计入当期损益。 原因(1)资本性支出的效益可在几个连续的会计期间发挥作用;(2)收益性支

出的效益只在当期发挥作用。
目的:保证企业当期经营成果的正确性。

第二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10 、谨慎性 ( 稳健性 ) 原则
概念: 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 计提秘密准备。 要求:

(1)不可以任意设置各种秘密准备,否则,就属于滥用谨慎性原则;
(2)应当某一会计事项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时,应选用不导致企业增加盈利的做 法; (3)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不预计收入,但可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 费用。 目的:防范和化解经济生活中的风险,只有在要作出职业判断时才采用;

第二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11 、重要性原则
概念: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应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式。 要求: (1)对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和决策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 准确地披露; (2)对不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和决策的次要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前提 下,则可适当简化,合并反映。 目的:使提供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 判断标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1)从质上讲,当某一事项对决策产生一定影响时,就属于重要项目; (2)从量上讲,当某一项目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可能对决策产生影响。

第二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12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概念:企业应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 应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原因:
(1 )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法律形式并不总能完全真实地反映

其实质内容。
(2 )如果仅按其外在法律形式进行,结果不仅不会有利于、反而会误导

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学术资料
? 21世纪:四大会计基本假设的内涵及外延 ? 受托责任是一个基本会计公设 ? 知识经济对会计假设的挑战 ? 知识经济下会计基本原则浅探

第四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 第一节:会计科目 ? 第二节:账户

第一节:会计科目与账户
一、会计科目
1 、会计科目的定义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在按照会计要素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 分类的项目。也即会计科目是对每一会计要素所包括的具体内容再按其 一定的特点和管理要求进行分类的项目或名称。 2 、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科目的设置是通过会计制度预先规定的。但会计制 度在预先规定会计科目时,为满足经济管理对会计核算资料提供的要求, 应遵循以下原则:( 1)依据会计对象的特点,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 对象的内容;(2) 结合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满足对外提供会计信息 的要求;(3) 做到适应性与稳定性相结合;(4) 做到统一性和灵活 性相结合;(5) 会计科目名称要言简意赅,并进行适当的分类和编号。

第一节:会计科目与账户
3、会计科目体系:会计科目体系包括会计科目的内容、级次和编号。 (1)会计科目的内容是指各会计科目在反映资金运动各环节之间的横向 联系。 (2)会计科目的级次是指每一会计科目内部的纵向联系。 (3)会计科目的编号是指采用几位数字来列示每一会计科目在会计科目 体系中位置的序列号并代表具体的会计科目。 4、会计科目的分类: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可划分为五大类: (1)资产类 (2)负债类 (3)所有者权益类 (4)成本类 (5)损益类

第一节:会计科目与账户
5、会计科目的级次 (1)总分类科目。对会计要素进行较粗的分类提供总括性核算指标的会 计科目。 (2) 明细分类科目。对分类总科目进行再分类提供详细、具体核算指标 的会计科目。 6、会计科目的编号 (1)编号。是以数字确定并代表具体会计科目的类别及在所属类别中的 位置。 (2)方法。一级科目一般用四位数(大分类、小分类和具体科目)编号 法,大分类编号用一位数从 1 开始,小分类用两位数从 00 开始( 00 、 10 、 11… ),具体会计科目的编号用一位数从 1 开始。

第一节:会计科目与账户
序 号

资产类会计科目表
一、资产类 现 金 银 行 存 款 其他货币资金 外 埠 存 款 银 行 本 票 银 行 汇 票 信 用 卡 信用证保证 存出投资额 交易性金融资产 股 票 债 券 基 金 其 他 应 收 票 据 应 收 股 利 应 收 利 息 应 收 账 款 其 他 应 收 款 坏 账 准 备 代理业务资产
一级科目 二三级科目 序

号 一级科目 二三级科目

序 号

一级科目

二三级科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在 途 物 资 发 出 商 品 物 资 采 购 原 材 料 包 装 物 低 值 易 耗 品 材 料 成 本 差 异 自 制 半 成 品 库 存 商 品 商 品 进 销 差 价 委 托 加 工 物 资 委 托 代 销 商 品 受 托 代 销 商 品 存 货 跌 价 准 备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待 摊 费 用 长 期 股 权 投 资 股 票 投 资 其他股权投 29 长期 股权 投资 减值 30 可供 出售 金融 资产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投资性房地产 长 期 应 收 款 未 实 现 融资 收益 固 定 资 产 累 计 折 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工 程 物 资 专 用 材 料 专 用 设 备 预付 大型 设备 生产 准备 工具 在 建 工 程 固定资产清理 无 形 资 产 累 计 摊 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商誉 长 期 待 摊 费 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待处理财产损溢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第一节:会计科目与账户
负债类会计科目表
序 号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名 称 一级科目 二三级科目 二、负债类 短 期 借 款 应 付 票 据 应 付 账 款 预 收 账 款 交易 性金 融负 应付 职工 新酬 代理 业务 负债 应 付 股 利 应 交 税 金 应 交 增 值 税 应 交 营 业 税 应 交 消 费 税 应交资源税 应 交 所 得 税 序 号 名 一级科目 称 二三级科目 应交土地增 值税 应交城市维 建税 应 交 房 产 税 应交土地使 用税 应交车船使 用税 应交个人所 得税 序 号 名 一级科目 称 二三级科目 应 计 利 息 63 长期应付款 专 项 应 付 款 64 65 递延所 得税 负债 66 预计负债 67 递延收益

56 57 58 59 60 61 62

其 他 应 交 款 其 他 应 付 款 预提费用 未确认融资费用 预计负债 长期借款 长 期 债 券债 债 债

券 券 券

面 溢 折

值 价 价

第一节:会计科目与账户
序 名 号 一级科目 68 69 70 称 二三级科目 他 转 入 实收资本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资本公积 接 受 现 金 捐 赠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股权 投资 准备 提 取 储 备 基 金 提取企业发展基金 资本或股本溢价 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利 润 归 还 投 资 拨 款 转 入 应付优先股股利 外币资本折算差 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其他 资本 公积 应 普 通 股 股 利 盈余公积 未 分 配 利 润 法定 盈余 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任意 盈余 公积 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法 定 公 益 金 四、成本类 储 备 基 金 75 生产 成本 企业 发展 基金 基 本 生 产 成 本 利润 归还 投资 辅 助 生 产 成 本 本年利润 76 研发 支出 库 存 股 77 制造 费用

所有者权益、成本与损益类会计科目表 序 序
称 二三级科目 名 号 一级科目 74 利润 分配 其

71

72 73

名 称

号 一级科目 二三级科目 劳 务 成 本 78 五、损益类 79 主 营 业 务 收 入 80 其 他 业 务 收 入 79 投 资 收 益 80 公 允价 值变 动收 81 营 业 外 收 入 82 主 营 业 务 成 本 83 业务税金及附加 84 其 他 业 务 支 出 85 销 售 费 用 86 管 理 费 用 87 财 务 费 用 88 营 业 外 支 出 89 资 产 减 值 损 失 得 税 90 所 91 以 前年 度损 益调

第二节:账户
一、账户的概念与分类
(一)帐户的概念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的名称设立在具有一定格式的账页上的户头,用来反映由于经济业务的发生而 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的一种专门方法。 (二)帐户的分类 1.会计科目按其所反映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和损益 五大类。 2.会计科目按其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总分类科目又叫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也有的简称作“科目”,是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 分类的会计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又叫二级科目、明细科目等,是对总分类科目进一步分类的科目。

第二节:账户
二、账户的结构
(一)账户的基本结构 (1)与会计要素增减变动相适应账户的基本结构划分为左右两方,分别记录增加额和减少额; (2)一定会计期间的增加额合计,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 (3)一定会计期间的减少额合计,称为本期减少发生额; (4)本期增加发生额与本期减少发生额相抵后的差额,称为期末余额; (5)本期的期末余额转入下期,便是下期的期初余额。 以上四项金额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列等式表示: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发生额 - 本期减少发生额

第二节:账户
(二)账户结构图

第二节:账户
三、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账户与会计科目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二者都被用来分门别类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账户是根据会计科 目开设的,但会计科目只是账户的名称,它只能表明某项经济内容,而 账户除了名称之外,还具有一定的格式,可以连续、系统地记录,以反 映某项经济内容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但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科目和账 户二者往往互相通用,不加区别。

第五章:借贷记账法
? 第一节:记账方法及其分类 ? 第二节:借贷记账法

第一节:记账方法及其分类
一、单式记账法
概念:单式记账法是指只记录现金的收付业务以及应收应付款的结算业务,
并且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特点:
( 1 )对涉及应收、应付的现金的收付业务,要在两个账户中记录,既要记应收应付款的增减, 又要记现金的增减; ( 2 )对于其他经济业务都只在一

个账户中记录或不予以记录(有关实物的收发); ( 3 )会计科目设置不完整,账户记录之间没有相互联系。

第一节:记账方法及其分类
二、复式记账法
1、概念: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 系的账户以相等的金额进行记录。

2、原理:
(1)会计对象可以概括为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会计要素有关项目的增减变动都是 资金运动的一个具体环节; (2)资金运动的每一个具体环节都有它的起点和终点,也就是它的来龙去脉或经济业务的相互联系; (3)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表现为相互联系的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项目,每一项目则设置一个账户, 各项目数量的增减变化就至少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的账户中记录。 (4)在复式记账法下,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至少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记录。

第一节:记账方法及其分类
3、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就这三个会计对象要素来说,经济业务可有九种形态:(1)资产此增彼 减;(2)资产与负债同增;(3)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增;(4)资产与 负债同减;(5)负债此增彼减;(6)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此减彼增;(7) 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减;(8)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此增彼减;(9)所有者 权益此增彼减 在此会计等式中,经济业务无论怎么变化都不会破坏会计方程式的平衡关系

第一节:记账方法及其分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就会计对象这五种要素来说,经济业务的类型又会在原来九种基础上增加以 下几种:(10)资产与收入同增;(11)负债与收入此减彼增;(12)所有者 权益与收入此减彼增;(13)费用与收入同增;(14)费用与资产的此增彼减; (15)费用与负债同增;(16)费用与所有者权益同增

在以上两个扩充的会计等式中,经济业务无论变为九种还是十六种都不会破 坏会计方程式的平衡关系。

第二节: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以“借”或“贷”二字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在借 贷记账法下把每一个帐户分为左右两方,左方为“借”,右方为“贷”,分别成为借方和 贷方。记在左方的事项称为借项,记在右方的事项称为“贷项”。“借记”意味着在帐户 左边登记帐目,“贷记”意味着在帐户右边登记帐目。

二、借贷记账法记账符号的经济含义
借 资产的增加 成本费用的增加 贷 资产的减少 成本费用的减少或转销

负债的减少
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收入的减少或转销 利润的减少或转销

负债的增加
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收入的增

加 利润的增加

第二节:借贷记账法
三、借贷记账法账户基本结构
借方 账户名称 贷方

第二节:借贷记账法
借方 资产类账户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 本期增加合计 期末余额 本期减少 本期减少合计 本期减少 本期减少合计 贷方 借方 负债类账户 贷方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 本期增加合计 期末余额

借方

费用类账户

贷方

借方 本期减少

收入类账户

贷方

本期减少 本期增加 本期增加合计

或转销
本期减少合计

或转销
本期减少合计

本期增加 本期增加合计

第二节:借贷记账法
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有贷,借贷相等
例 1 、用银行存款 1000 元购买材料。 借方 银行存款 贷方 借方 材 料 (1) 1000 (1) 1000 贷方

例 2 、向银行借款 2000 元直接偿还前欠 AB 公司的货款。 借方 短期借款 贷方 借方 应付账款 贷方 (2) 2000 (2) 2000 例 3 、向 AB 公司购买材料 3000 元,料入库,款暂欠。 借方 材 料 贷方 借方 应付账款 贷方 (3)3000 (3)3000

第二节:借贷记账法
例 4. 用银行存款 4000 元偿还银行短期借款。 借方 短期借款 贷方 借方 银行存款 贷方 (4) 4000 (4) 4000 例 5 :向 AB 公司购进材料 5000 元,其中 3000 元货款已以银行存款支 付,其余 2000 元货款尚未支付。 例 6 :以银行存款 6000 元,偿还银行短期借款 3000 元和应付账款 3000 元。 借方 银行存款 贷方 借方 材料 贷方 (5) 3000 (5) 5000 (6) 6000 借方 短期借款 贷方 借方 应付账款 贷方 (6) 3000 (5) 2000 (6) 3000

第二节:借贷记账法
五、会计分录
对应账户:会计上存在应借应贷的对应关系的账户成为对应账户。 会计分录:运用会计账户、借贷记账方向、金额三者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会计 上称为会计分录。 前述六笔经济业务应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1) 借:材 料 1000 ? 贷:银行存款 1000 ? (3) 借:材 料 3000 ? (2) 借:应付账款 2000 贷:短期借款 2000 (4) 借:短期借款 4000

贷:应付账款 3000 ?
(5) 借:材 料 5000 ? 贷:银行存款 3000 ? 应付账款 2000 ?

贷:银行存款 4000
(6) 借:短期借款 3000 应付账款 3000 贷:银行存款 6000 ?

第二节:借贷记账法
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
上述 1 ~ 4 笔会计分录(简称分录),是一借一贷的分录,称为简单分录。 上述 5 ~ 6 笔分录,是一借多贷或多借一贷的会计分录,称为复合分录。 复合分录可以分解成为几个简单分录,如第 5 笔分录就可以分解成以下两 个简单分录: 借:材 料 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 借:材 料 2000 贷:应付账款 2000

第二节:借贷记账法
六、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所谓试算平衡,就是根据 “ 资金来龙 = 资金

去脉 ” 和 “ 资产 = 权益 ” 的平衡关系,利用记账规则 在账户中记录经济业务所必然出现的借贷平衡,通过计算其是否平衡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完整 的一种验证方法。包括: ? 1 、发生额的平衡。每一笔经济业务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记账时,借贷两方的金额是相等的。

当一定会计期间的全部业务记入相关账户后,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的合计数也必然相
等。因此有公式: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 = 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 2 、余额的平衡。资产类账户都表现为借方余额,所有的借方余额合计即为资产总额;权益类账户都 表现为贷方余额,所有的贷方余额合计即为权益总额。当 “ 资产 = 权益 ” 时,就有余额的试算平衡 公式: ? 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 = 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

第六章: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 第一节:会计确认 ? 第二节:会计计量

第一节:会计确认
一、会计确认的意义
? ? ? ? ? 会计确认亦称会计核算确认,是对发生的经济业务,按一定标准进行审核,从性质上进 行分析和判断,确认归属的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认同可以进行会计处理的过程。 1. 会计事项。 所谓会计事项,是指引起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化的经济活动。 2. 会计确认的含义。 企业的经济活动并非都需要会计进行信息化处理,只有哪些引起了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 会计事项,才需要会计人员对此进行会计处理。对于没有引起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非会 计事项,会计就无须进行会计处理。因此会计确认的第一层含义就是对会计主体发生的 经济业务是否属于会计事项进行确认。 对于已经被确认为会计事项的经济活动,会计要进行信息化处理,则还要进一步确认该 经济活动引起了什么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化,以及要会计记录该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需 使用哪些会计科目。只有明确了会计事项引起增减变化的会计要素,以及记录这些变化 需用的会计科目,会计才能运用专门的记账方法进行账务处理,因此会计确认的第二层 含义就是确认会计事项归属的会计要素及计录会计要素使用的会计科目。

?

第一节:会计确认
二、会计确认的标准
(一)会计确认的基本标准 1.可用货币进行计量(可计量性) 2.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可定义性)

(二)会计确认的具体标准
1.时间基础性 2.空间主体性 3.真实性 4.相关性 5.合法性

第一节:会计确认
三、再确认、后续确认与终止确认
? 作为一个程序和过程,确认对大多数交易和事项可以一次完成。例如发生的费用如电费, 由于购入的该项劳务(能源)当时就能消耗掉,已记录

的项目不可能发生后续的变动,因此 这类交易和事项只需要一次确认即可完成。但是由于确认涉及对记录和报告两个程序的 决策,所以我们仍然可以认为,一切交易和事项都要经过初步确认做成记录,然后通过 再确认(第二步确认)予以报告。 有一些交易和事项的确认,其已记录和已报告的项目其后发生变动,则有可能需要后续 确认,甚至不再符合确认标准而需要终止确认。比如固定资产按历史成本确认为资产后, 由于价值变动,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经批准而进行重估价,则重估价的记录与报告属于后 续确认。 如果已确认的某个项目由于情况的变化而不再符合某一要素的定义,例如已确认的资产 由于作为其他企业的抵押(担保)而当作担保品被偿付债务进行处置,本企业对它不再保持 控制的能力,这时对该项资产就要在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中终止确认。 会计确认不一定一次完成,它可能形成一个较长期的,甚至多次才会完成的过程。我们 要注意初步确认、第二步确认(即再确认)与初始确认和后续确认的区别。前者指交易和事 项发生后每一个应予以确认的项目都先在账簿(或其他记录手段)上记录,然后再计入财务 报表的两个步骤。后者则指相同的项目可能由于计量上的变动,通过不同的事项修改(调 正)原先确认的金额。不论初始确认或后续确认均须通过初步确认加以正式记录并通过第 二步确认在财务报表内表述。

?

?

?

第二节 会 计 计 量
一、会计计量的概念
会计计量亦称会计核算计量,是指运用一定的计量标准和计量单位对经过会计 确认后应当进入会计系统进行处理的各项经济业务加以衡量、计算、和确定的 过程。

二、会计计量的标准
(一)会计计量单位 1.货币计量 2.实物量度 3.劳动量度

第二节 会 计 计 量
二、会计计量的标准
(二)会计计价标准
1.历史成本:历史成本指取得一项资产而付出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2.重置成本:重置成本又称现时成本,是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为获得具有同等 营运能力或生产能力的新资产而需付出的现金数或其他等值。 3.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称预期脱手价值,它在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情况下, 计量资产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可带来的预期现金流人或将要支付的现金流出。 4.现值:现值是在正常经营中,未来现金流量的现时折现价值的当前估计。 5.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资 产交换或债务结算的金额。

第二节 会 计 计 量
三、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货币计量原则

3.历史成本原则
4.会计分期原则 5.权责发

生制原则

6.谨慎性原则
7.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原则

第七章:借贷记账法应用
第一节 : 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 第二节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第三节 :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 第四节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第五节 :销售业务的核算 第六节 :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

第一节 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
工业企业:是以产品的加工制造和销售为主要生产经营活动的盈利性经 济组织。其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包括产品加工制造的准备过程(经营 资金的准备、劳动资料的准备和劳动对象的准备)、产品的加工制 造过程和产品的销售过程。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也就是企 业发生各种经济业务的过程。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内容如下: ? 资金筹集业务 ? 生产准备业务 ? 产品生产业务 ? 产品销售业务 ? 财务成果业务

第一节 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
一、资金筹集业务 为了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每一个企业都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经营资 金,作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 1、吸收所有者对企业的投资,称为实收资本(或股本)。 2、向金融机构举借债款,称为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 3、发行企业债券。企业以发行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称为应付债券。 二、生产准备阶段 企业从各种渠道筹集到的资金,其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是货币资金 企业首先以货币资金购建厂房、购买机器设备(固定资产)和各种 材料物资,为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做准备。这时资金就由货币资金 形态转化为固定资金形态和储备资金形态。

第一节 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
三、产品生产业务 产品生产业务,就是产品在直接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材料费用、 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等生产费用并构成产品生产成本的经济活动。 随着各种生产费用的发生,资金逐渐由储备资金、固定资金和货币 资金形态而转化为生产资金形态。伴随产品的完工和验收入库,资 金又从生产资金形态转化而为成品资金形态。 四、产品销售业务 产品销售业务,就是企业在将商品产品销售给购买者的过程中,所 发生的发出商品产品、支付销售费用、取得销售收入并办理货款结 算的经济活动。通过这一过程,资金又从成品资金形态转化为货币 资金形态。

第一节 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
五、财务成果业务 企业一定时期内取得的收入与其相应的成本费用相抵后的差额即为 企业在当期的财务成果(盈利或亏损)。如为盈利应进行分配;如 为亏损应进行弥补。通过资金的补偿和分配,一部分资金(税收和 股息或红利)要退出企业,另一部分资金(补偿的成本和费用)会 重新投入企

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去,开始新的资金的循环。
在上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资金筹集、资金收回或退出企业 与生产准备、产品生产和产品销售三个过程的首尾相接,构成了工 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形成了企业的资金循环和周转。

第二节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一、实收资本的核算
实收资本按照投资主体的不同,分为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外商资本 金和个人资本金等; 按照投资的形态不同,分为货币投资、实物投资、证券投资和无形资产投 资等。 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应当保全,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者外,不得抽回。 (一)账户设置 “实收资本”账户—核算企业实收资本的增减变动及实有情况的所有者权 益 类账户。所有者投资的增加数,记借方;所有者投资的减少数,记贷方; 期末贷方余额,表示所有者投资的实有额;该账户应按投资者设置明细账。

第二节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二)业务举例 例1:企业收到国家货币资金投资40000元,款项存入银行;企业收到甲公 司投入的材料一批,实际评估价值为30000元;收到乙公司投入的新设 备一台,双方协商确认的价值为20000元;收到丙公司投入的一项专利 技术,双方评估确认价为10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40000 借:材 料 30000 借:固定资产 20000 借:无形资产 10000 贷:实收资本 110000

第二节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二、短期借款的核算
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以弥补经营资 金之不足。借款按其借用期限的长短分为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企业借入 的各种借款,必须按规定用途使用,按期支付利息并按期归还。本书中只 介绍短期借款的核算。 (一)账户设置 “短期借款”账户——核算短期借款的取得、归还和实有情况的负债类账 户 取得的短期借款记贷方,表明企业和银行的债权债务关系的确立(增加), 归还的短期借款,记借方,表明企业和银行的债权债务关系的消失(减 少)。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尚未归还的短期借款。 该账户应按债权人和借款种类设置明细账。

第二节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二)业务举例
例2:企业于2001年10月1日从银行借入为期一年的短期借款10000元并存 入银行,借款年利率10%,利息按季结算。 分析:该经济业务,一方面使企业的资产——银行存款——增加了 10000元,另一方面也使企业的债务——短期借款——增加了10000元。 因此,本业务涉及到“银行存款”和“短期借款”两个账户,应记入 “银行存款”账户的借方和“短期借款”账户的贷方。 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

短期借款 10000 ? 企业从银行借入的短期借款所应支付的利息,一般采用按季结算的 办法并记入财务费用。有关短期借款利息的计算和账务处理,将在本章 以后各节的有关内容中具体说明。

一、固定资产购建业务的核算

第三节 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及其成本构成
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且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保持其原有实物 形态的劳动手段。应按其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即原始价值)入账。是指为取得某 项固定资产并使其达到可使用状态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包括买价、 增值税、运杂费、安装费等。

(二)账户设置及其对应关系
1、固定资产——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的资产类账户。资产的原 始价值,记借方,一般与银行存款、在建工程、实收资本等账户发生对应关系。 资产的原始价值,记贷方,一般与累计折旧、银行存款等账户发生对应关系。 余额,表示现有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2、在建工程——反映固定资产的购建支出和应结转的实际成本的资产类账户。购建 时支付的买价、增值税、运杂费等,记借方。一般与银行存款、应交税金、材料 等账户发生对应关系,付使用结转实际成本,记贷方。一般与固定资产账户发生 对应关系。期末借方余额,表示尚未完工或交付使用工程的实际成本。

第三节 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
(三)业务举例
例3: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买价20000元,增值税3400元, 包装费和运杂费等各项支出1600元。全部支出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分析:该业务一方面使企业的资产→固定资产→增加了25000 (20000+3400+1600)元,另一方面也使企业的资产→银行存款减少 了25000元。因此,本业务涉及到“固定资产”和“银行存款”两个账 户。按其原值记入“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按全部支出记入“银行 存款”账户的贷方。 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25000 贷:银行存款 25000

第三节 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
例4:企业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买价10000元,增值税1700元,运 杂费300元。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在安装过程中,耗用材料 1000元,以现金支付外单位安装人员工资300元。安装完毕,经验收合 格交付使用。本例包括以下三笔经济业务: (1)购入固定资产业务 分析:由于该设备需要安装,因此应将因购买而发生的全部支出2000 (10000+1700+300)元记入“在建工程”账户的借方和“银行存款”账 户的 贷方 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 12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

第三节 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
(2)固定资产的安装业务
分析:在安装

过程中,所耗用的材料费用和所支付的工资费用,一方面使企业 的材料和现金等资产项目减少,另一方面也使企业所购入的固定资产的安装费 用增加。材料和现金的减少分别记入“材料”账户和“现金”账户的贷方;而 固定资产的安装费用增加应记入“在建工程”账户的借方。 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 1300 贷:材 料 1000 贷:现 金 300 (3)固定资产验收交付使用业务
分析:固定资产经验收交付使用后,应将固定资产的全部成本13320 (12020+1300)元,由“在建工程”账户的贷方转入“固定资产”账户的借 方。

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13320 贷:在建工程 13320

第三节 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
二、供应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一)供应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及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 1、购买单位取得所需的各种材料并验收入库; 2、材料供应商发生材料的买价和增值税的款项结算业务; 3、生并支付各种采购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和 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 4、计算并结转材料的采购成本(买价+采购费用)。 (二)账户的设置及其对应关系 1.“物资采购”账户——反映材料采购资金的支出、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 和采购成本结转情况的成本费用类账户。发生的材料的买价和采购费 用,记借方;验收入库转入“材料”账户借方的实际采购成本,记贷 方。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表示在途材料的实际采购支出。该账户应 按材料品种设置明细账。

第三节 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
2.“材料”账户—核算库存材料成本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资产类账户。 已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记借方;发出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记贷 方;期末借方余额,表示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该账户应按材料的种类、 名称等设置明细类账。 3.“应付账款”账户——反映和监督企业因采购材料而与供应单位发生的结 算债务的增减变动及其余额的情况负债类账户。应付材料供应单位的款 项(包括价款、增值税和代垫运杂费),记贷方;偿付的供应单位的款 项,记借方;期末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尚欠供应单位的款项。该账户应 按供应单位设置明细账。 4.“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或劳务而应向供应 单位连同买价一起支付的、代下一环节(最终为消费者)预先垫支的增值 税额——用来抵减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负债类账户。预先垫支并用来抵减 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记借方。购货退出或折让应收回并 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记在该账户的借方。该账户没有贷方发生额。

第三节 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
5.

“预付账款”账户—核算企业因向供应单位预付材料价款,而与供应单位 发生的债权结算的增减变动及其余额的情况的资产类账户;预付的货款, 记借方,表明企业的资产被对方占用,与“银行存款”账户发生对应关 系;冲销预付款(一般为收到材料)时,记贷方,与“物资采购”账户 发生对应关系;期末借方余额,表示未收到材料的预付款项;该账户应 按供应单位设置明细账。 6.“应付票据”账户—核算企业采用商业汇票采购材料而与供应单位发生的 债务结算的增减变动及其余额的情况的负债类账户。企业开出承兑汇票 时,记贷方,表明企业与供货单位的债权债务关系的确立(增加);偿 还应付票据款时,记借方,表明企业与供货单位的债权债务关系的消失 (减少)期末贷方余额,表示尚未到期的应付票据款。

第三节 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
(三)业务举例
假设M公司2004年12月份发生下列材料采购业务: 例5:从AB公司购入甲、乙两种材料。甲材料2400千克,单价50元,计 120000元;乙材料1600千克,单价100元,计160000元。买价共计 280000元,增值税45400(280000×17%),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 3276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会计分录如下: 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120000 —乙材料 160000 借: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额) 45400 贷:银行存款 327600
如果,上述款项没有支付,则使企业的负债项目→应付账款→增加327600元, 应记入“应付账款”账户的贷方,则上列会计分录中的:贷记“银行存款”账 户,应改为:贷记“应付账款”账户。

第三节 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

例6:企业以银行存款110000元预付向AB公司购买乙材料的货款。 分析:该业务属于资产内部各项目之间转换的业务。一方面使企业的一 项资产——银行存款——减少110000元,另一方面使企业的另一项资 产——预付账款——增加110000元,涉及到“银行存款”和“预付账款” 两个账。其中,预付账款的增加是企业资产的增加,应记入“预付账款” 账户的借方。 会计分录如下: 借:预付账款—AB公司 110000 贷:银行存款 110000

第三节 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
例7:从H公司购进丙材料2000千克,单价60元,计120000元,增值税 20400(120000×17%)元,货款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结算,但材料尚未 验收入库。 会计分录如下: 借:物资采购—丙材料 120000 借:应交税金—进项税额 20400 贷:应付票据—H公司 140400
提示:不论材料是否验收入库,材料的采购成本都先计入“物资采购” 账户及其所属的明细账户的借方,待期末计算出已入库材料的采购成本 并结转后,“物资采购”账户的借方余额即为“在途材

料”。

第三节 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
例8:收到AB公司发来的乙材料1200千克,单价100元,计价款120000元, 增值税20400元,除冲销原预付货款110000元外,其余款项用银行存款支 付。 分析:该业务属于资产内部各项目之间转换的业务。一方面使企业的材 料采购成本→买价→增加120000元,预先垫支并抵减→增值税销项税 额的→进项税额→增加17000元;另一方面应冲销原预付款110000元, 剩余部分304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涉及到物资采购、应交税金—进项 税额、预付账款、银行存款四个账户,其中,预付账款的减少是资产的 减少,应记入“预付账款”账户的贷方。 会计分录如下: 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120000 借: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额) 20400 贷:预付账款—AB公司 110000 贷:银行存款 30400

第三节 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
例9: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购入上述甲、乙材料的运杂费12480元,并在已 入库的材料之间进行分配。 采购费用的分配方法及其分配: 采购费用分配率=实际发生的采购费用/材料的买价或重量 某种材料应分担的采购费用=该材料的重量或买价×采购费用分配率 本例采用材料的重量(甲材料2400千克,乙材料2800千克)标准进行 分配。 运杂费分配率=12480/(2400+2800)=2.4(元/千克) 甲材料应分担的运杂费=2400×2.4=5760(元) 乙材料应分担的运杂费=2800×2.4=672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5760 —乙材料 6720 贷:银行存款 12480

第三节 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
例10:计算并结转已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 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根据物资采购明细账,编制“物资采购成本计 算表”(略)。甲材料采购明细账中归集的买价为120000元,采购费 用为5760元,甲材料采购总成本为125760(120000+5760)元,单位 成本为52.40(125760/2400)元;乙材料采购明细账中归集的买价为 280000元,采购费用为6720元,乙材料采购总成本为286720 (160000+120000+6720)元,单位成本为102.40(286720/28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材料—甲材料 125760 —乙材料 286720 贷:物资采购—甲材料 125760 —乙材料 286720

第四节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一、产品生产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 (一)生产费用及其分类 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能够用货币额表现的诸如固定资产的磨损、 材料和劳动力的耗费等的各项生产耗费,叫做生产费用。按其经济内容 分为:材料费、工资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旅差费等;按“稳 健性原则”的要求分为:产品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产品生产费用按其 计入成本的方式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二)制造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 将不包括期间费

用的生产费用(称为制造费用)最终归集、分配到一定种 类的产品上所形成的各种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方法,称为“制造成本法”。 将全部生产费用最终归集、分配到一定种类的产品上所形成的各种产品生 产成本的计算方法,称为“完全成本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采用“制造成本法”。工业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 量 的产品所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的总和,即为产品的生产成本。

第四节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三)产品生产业务的主要内容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制造费用的发生、归集和分配,以及产品生产成本的计 算,就构成了产品生产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期间费用的核算将主要在本 章第六节阐述)。 二、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 (一)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1、定义。成本计算对象是指费用要归集和分配的客体。例如要计算 各种产品的成本,那么各种产品就是成本计算对象。 2、作用。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是设置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或称 “成本计算单”),归集生产费用,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 3、品种法。成本计算对象的选择虽与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密 切相关,但按产品品种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是最终的和最基本的,由此而 产生的成本计算方法—“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第四节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二)确定成本计算期 所谓成本计算期是指产品成本计算的间隔期。从理论上讲,产品成本计算期间应当 同产品的生产周期保持一致。由于产品生产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生产周期的不确定 性,一般难以按生产周期确定,大多以“月份”作为成本计算期。在大批量生产并 以 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企业,生产周期通常比会计期间短,则选会计期间为成 本计算期;在小批量生产并以单件产品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企业,生产周期通常比会 计期间长,则选产品的生产周期为成本计算期。 (三)确定产品成本项目 所谓成本项目是指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照其经济用途所进行的分类。为达到 降低成本之目的,成本计算除提供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资料外,还应提供成本的经 济构成。在制造成本法下,工业企业一般应设置以下三个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 直接人工——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规定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制造费用——指发生在车间范围内除以上归集于“直接材料”项目和“直接人 工” 项目外并不便于直接计入某个成本计算对象的各项费用。

第四节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四)按权

责发生制,划清费用的受益期限 某些生产费用由于其支付期和受益期不一致并横跨多个会计期间,应以权 责发生制”对各期的生产费用进行确认,划清费用的受益期限。即应计入 本期的生产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已实际付出,都要作为本期的生产费用来 加以确认。其结果是:企业在某一成本计算期内发生的生产费用,不一定 全部计入本期产品成本,而本期的产品成本也不一定都是本期实际支付的 费用。 (五)按成本分配的受益原则,划清费用的受益对
对于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的本期生产费用,还应遵循谁受益谁负担以及按受益程 度大小来负担的原则,在当期所生产的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对于能够直接分清 受益对象的直接费用,则直接计入各该成本计算对象。对不能够直接分清受益对象 的间接费用,应选用和该费用发生直接关联的项目作为分配标准,采用比例分配法, 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第四节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六)按成本计算对象开设并登记生产成本明细账,编制成本计算单 对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受益原则确认的应由本期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应按成本计 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并在账内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各生产成本明细账中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即为各成本计算对象的生产成本。 对各成本计算对象的生产成本,需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最后,分产品和成本项目编制成本计算单,提供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三、设置的主要账户及对应关系
1.生产成本——用来归集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全部生产费用 并据以计算产品生产成本的成本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本期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 的生产费用,包括直接计入的直接费用以及月末经分配转入的制造费用;一般与材 料、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制造费用等账户的贷方发生对应关系;贷方登记转入 “库存商品”账户借方的完工产品生产成本转出额;期末借方余额,表示月末在产 品 成本。该账户应按产品品种设置明细账。

第四节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2.制造费用——用来归集和分配在车间范围内为组织和管理产品的生产所 发生的不便于直接计入“生产成本”账户各项间接费用的成本费用类 账户。包括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车间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修理费;车间的办公费、水电费、厂房租赁费、劳保费以及机物料消 耗费等。 借方登记本期在车间范围内实际所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一般与材料、 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账户的贷方发生对应 关系; 贷方登记月末经分配后

转入“生产成本”账户借方的制造费用转出额; 该账户月末经分配结转后应无余额。该账户应按生产车间设置明细账, 并在账内按费用项目设置专栏。

第四节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3、应付工资——反映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提取和支付情况的负债类 账户。贷方登记本月作为工资费用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一般与生产 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的借方发生对应关系;借方登记作为 负债的减少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工资额;月末一般为贷方余额,表示尚未 支付给职工的工资额。 4、库存商品——反映企业库存产成品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金额的资产类账 户。借方登记完工验收入库从“生产成本”账户转来的产成品的实际成 本;贷方登记因销售等原因所出库的产成品的实际成本;期末借方余额, 表示库存产成品的实际成本。该账户应按产成品的品种和规格设置明细 账。

第四节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5.累计折旧——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价值转移(折旧额)并抵减固定资产原值而求 得固定资产净值的资产类账户。 贷方登记每月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借方登记固定资产因出售、报废等原因 减少时已累计提取折旧额的注销;期末贷方余额,表示企业现有固定资产已累 计转移的价值额。将“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余额从“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 余额中减去,即可求得该项固定资产的净值。 “累计折旧”账户设置满足不了固定资产管理上同时提供三方面资料的要求: (1)提供原值(了解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每月计提折旧额的依据);(2)提供 已转移的价值(反映其磨损程度和计算其净值);(3)提供净值(反映现有 固定资产的价值,净值与原值之比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 设置“累计折旧”账户,将固定资产因使用磨损而发生的价值减少,计入 “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这样,“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余额反映现有固定 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余额反映现有固定资产已转移的价值, “固定资产”账户借方余额和“累计折旧”账户贷方余额的差额,反映了现有 固定资产的净值。从而使固定资产管理上的三个不同要求都得到了满足。

第四节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6、“待摊费用”账户——用来核算先支付后受益且受益期限在一年或超 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内的各项费用的支付和分摊情况的账户。常用 的待摊费用项目有:预付的财产保险费、预付的报刊杂志费、采用待摊 方式支付的固定资产大修理费和租赁费等。借方登记实际支付的待摊费 用项目金额;贷方登记各受益月份应分摊的计入各有关费用账

户借方的 摊销费用额;期末借方余额,表示尚待摊销的费用额;该账户应按费用 项目设置明细账。 7.“预提费用”账户——用来核算先受益后支付的各费用性债务的形成、支 付及其余额情况的内部债务的账户。如预提短期借款利息、预提固定资 产的大修理费用和预提资产租赁费等。贷方登记各月按预定标准预先提 取并形成企业内部的各项费用性债务;借方登记在以后某一期间各项费 用性债务的实际支付或偿还数;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已形成但尚 未支付的各项费用性债务;该账户应按费用性债务项目设置明细账。

第四节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四、业务举例
公司生产A、B两种产品,耗用甲、乙、丙三种材料,设有厂部管理部 门和一个生产车间。12月份发生下列产品生产业务: 例10:月末,根据本月发料凭证汇总表,本月发出的材料及用途如 下:甲材料200000元,其中,A产品耗用120000元,B产品耗用80000 元;乙材料100000元,其中,A产品耗用60000元,B产品耗用40000 元;车间一般耗用丙材料20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A产品 180000(120000+60000) —B产品 120000(80000+40000) 借:制造费用 20000 贷:材 料—甲材料 200000 —乙材料 100000 —丙材料 20000

第四节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例11:月末,根据本月“工资核算汇总表”,本月应发工资总额为 260000元,其中:A产品生产工人的工资120000元,B产品生产工人的 工资8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20000元,厂部管理人员的工资 40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A产品 120000 —B产品 80000 借:制造费用 20000 借:管理费用 40000 贷:应付工资 260000

第四节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例12:从银行提取现金260000元,并用现金发放职工工资。 分析:该例涉及到提现和工资发放两笔业务。 (1)从银行提取现金业务,一方面使企业的现金增加,应记入“现金”账户 的借方;另一方面也使企业在银行的存款减少,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贷 方。 (2)以现金发放工资业务,一方面使企业的现金减少,应记入“现金”账户 的贷方,另一方面也使企业的工资性债务减少,应记入“应付工资”账户的借 方。 会计分录如下: 借:现 金 260000 贷:银行存款 260000 借:应付工资 260000 贷:现 金 260000

第四节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例13:月末,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提折旧38600元,其中,车间33400元, 厂部5200元。 分析:该业务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生产费用中的折旧费用增加38600元, 其中,车间用固定资产折旧费属于间接费用,应记入“制造费用”账户 的借方,厂部用固定资产折旧费属于期间费用,应记入“管

理费用”账 户的借方,;另一方面也使企业的固定资产价值减少,即磨损的价值增 加,也就是折旧额增加38600元,应记入“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 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 33400 借:管理费用 5200 贷:累计折旧 38600

第四节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例14:用银行存款支付机工车间固定资产大修理费120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摊费用 120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0
例15:根据固定资产大修理的间隔期,本次机工车间大修理费用的摊销期 限为6个月,本月应分摊其中的六分之一20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 20000 贷:待摊费用 20000

第四节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例16:预提应由本月负担的机工车间厂房的大修理费8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 8000 贷:预提费用 8000
例17:本月将机工车间的厂房大修理发包给某工程队,用银行存款支付大 修理费48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预提费用 48000 贷:银行存款 48000

第四节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例18:用银行存款支付车间办公用品费6800元、水电费5200元、劳动保 护费58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 17800 贷:银行存款 17800? ? 例19:月末,归集、分配并结转制造费用至“生产成本”账户。 制造费用分配计算过程如下: 制造费用分配率=122000/(120000+80000)=0.61(元) A产品应分担的制造费用=120000×0.61=73200(元) B产品应分担的制造费用=80000×0.61=488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A产品 73200 —B产品 48800 贷:制造费用 122000

第四节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例20:结转已完工验收入库产成品的生产成本,其中:A产品 400000元, B产品 300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A产品 400000 —B产品 300000 贷:生产成本—A产品 400000 —B产品 300000

第五节 :销售业务的核算
一、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
广义的销售,是指企业与外部各单位所发生的所有的买卖活动;狭义的销售,仅指 企业产成品的销售;会计上的销售,间于广义的销售和狭义的销售之间的包括产成 品销售、劳务提供、材料销售以及无形资产转让等在内的销售业务。 销售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办理货款结算、计算并结转销售 成本、计算和交纳销售税金、最后确定销售损益。

二、销售收入的核算
(一)销售收入包括的内容 销售收入是指企业因对外出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以及转让无形资产等所形成的 经济利益的流入。包括: 1、主营业务收入,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所取得的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指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的收入。

第五节 :销售

业务的核算
(二)销售收入的确认 1、销售收入确认的标准。进行销售收入的核算,关键问题就是销售收入 实现的确认,即解决何时入账的问题。在会计上采用的收入确认标准是 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配比原则既是权责发生制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 体现,同时也是对权责发生制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主要内容包括:商 品所有权发生实质上的转移。商品已经发出或虽未发出但仅仅是代为保 管而已。 2、收入确认的时间。按照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销售收入的确认时间 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在销售之时确认。即企业发运产品时确认 销售收入。(2)在收取货款时确认。即在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以实际 收到的价款确认销售收入。(3)在销售之前确认。对经营活动最终结 果比较确定的可在产品加工之时确认销售收入。

第五节 :销售业务的核算
(三)设置的主要账户及其对应关系
1.主营业务收入:反映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其收入的实现和 为计算损而转出的损益支出类账户。贷方登记本期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用 “红字”登记发生销售退回和折让;借方登记期末为计算损益转入“本年利润” 账户贷方的本期销售收入的转出数;该账户在期末结转后应无余额;该账户应 按产品类别或品种设置明细账。? 2、其他业务收入:反映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的收入账户。贷 方登记本期实现的其他业务收入;借方登记期末为计算损益转入“本年利润” 账户贷方的本期其他业务收入的转出数;该账户在期末结转后应无余额;该账 户应按照其他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 3.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反映企业因对外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方连 同卖价一起收取的增值税额,或向下一个环节(最终为消费者)转嫁的增值税额 的负债类账户。贷方登记应收取的销项税额;销售退回或折让应退回并冲销的 销项税额用红字记在该账户的贷方。该账户没有借方发生额。

第五节 :销售业务的核算
4、应收账款:反映企业因销售业务而与购货方发生货款结算情况的负债 类账户。借方登记应向购货方收取的货款;贷方登记已经收回的应收货 款;期末借方余额,表示尚未收回的应收货款;该账户应按债务单位设 置明细账。 5、应收票据:反映企业因销售商品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及其兑付情况的 负债类账户。借方登记收到对方承兑的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贷方登记 商业汇票到期兑付、贴现或转让的票面金额;期末借方余额,表示企业 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应收票据; 6、预收账款:反映企业按合同规定预收购买单位货

款的发生和所承担义 务的履行情况的负债类账户。贷方登记因向购买单位预收货款所发生的 将要提供商品或劳务的义务;借方登记企业提供商品或劳务履行所承担 的义务;期末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尚未履行或清偿预收货款的义务;该 账户应按购买单位名称设置明细账。

第五节 :销售业务的核算
(四)业务举例
假定M公司12月份发生下列销售业务: 例22:向N公司销售A产品150件,单价4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600000 元,增值税102000元;向N公司销售B产品100件,单价3000元,增值税专用发 票注明价款900000元,增值税153000元。货已发出,款项1053000 (600000+102000+900000+153000)元已通过银行转账收讫。 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1053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 600000 —B产品 300000 贷:应交税金— 销项税额 153000 如果将上例中的“款项1053000元已通过银行转账收讫”,改为:“对方已承诺付 款, 但款项尚未收到”,或改为“收到对方转来的承兑商业汇票”,则是企业的债权— — “应收账款”增加或“应收票据”增加,所以,上例会计分录中的:借记“银行存 款”账

第五节 :销售业务的核算
例23:本月初M公司按合同规定预收购货单位H公司货款234000元,存入 银行。 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234000 贷:预收账款 234000 例24:本月末M公司向H公司发运A产品50件,单价4000元,增值税专用发 票上注明的价款200000元,增值税34000元,共计234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预收账款 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 200000 贷:应交税金—销项税额 34000

第五节 :销售业务的核算
例25:企业对外出售不需用的丁材料5000kg,单价12元,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价 款60000元,增值税10200元,同时用银行存款代垫运杂费1800元,款项共计 72000元尚未收到。

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 72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材料销售 60000 贷:应交税金—销项税额 10200 贷:银行存款 1800

第五节 :销售业务的核算
三、销售成本的核算
(一)设置的主要账户及其对应关系? 1、主营业务成本:反映企业已销售商品和劳务等主要业务的成本计算和结 转的费用成本类过渡性账户。借方登记本期已实现销售商品和劳务等主 要业务的销售成本,一般与“库存商品”等账户的贷方发生对应关系; 贷方登记期末为计算损益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借方的本期销售成本的 转出数;该账户在期末结转后无余额;该账户应按商品类别设置明细账。 2、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反映应由销售商品等主营业务所负担的各种销售 税金(即价内税,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和城建税等)和教育费附加的计 算

和结转的费用成本类过渡性账户。借方登记按规定计算出的本期主营 业务应负担的各种销售税金和附加;贷方登记期末为计算损益转入“本 年利润”账户借方的本期销售税金和附加的转出数;该账户在期末结转 后无余额。

第五节 :销售业务的核算
3、其他业务支出:反映企业为取得其他业务收入所发生的支出(包括其他业务成 本和费用等)的计算和结转的费用成本类过渡性账户。借记登记发生的其他业 务支出,一般与“材料”、“无形资产”、“银行存款”等账户的贷方发生对 应关系;贷方登记期末为计算损益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借方的本期其他业务 支出的转出数;该账户在期末结转后无余额;该账户应按照其他业务的种类设 置明细账。 (二)业务举例 例26:期末结转本月已销商品的销售成本,其中A产品 408000元,B产品 150000 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A产品 408000 —B产品 150000 贷:库存商品—A产品 408000 —B产品 150000

第五节 :销售业务的核算
例27:按本月应纳增值税税额的7%和3%计算并结转本月应交的城市维护 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11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 7770 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3330 例28:结转例25所售材料的实际成本40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其他业务支出—材料销售 40000 贷:材 料 40000

第六节 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
一、财务成果业务核算的内容
1、企业财务成果的概念:是指企业收入与费用的差额,就是通常所说的企业的利 润或亏损,也称企业的盈亏。企业的收入是指广义的收入,不仅包括营业收入 (产品销售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还应包括营业外收入和投资收益。企业的 费用是指广义的费用,不仅包括为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各种耗费,还包括营 业外支出、投资损失和所得税。 2、企业财务成果的构成及计算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投资净收益 净利润(所得税后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第六节 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
3、财务成果业务核算的内容。企业实现的净利润,要按照有关规定在各投资者之 间进行分配。因此,计算确定企业实现的利润和对利润进行分配,就构成了企 业财务成果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

二、利润实现的核算
(一)利润实现核算的内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是实现利润还是发生亏损,取决 于该期全部收入与全部费

用的对比。其中有关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其他业务 收入和支出的核算已在本章第五节作了具体讲解,本节主要阐述营业费用、管 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投资收益以及利润总额和净利 润的核算。 (二)设置的主要账户及对应关系 1、“营业费用”账户——反映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各种营业费用(如广告费、运输 费、装卸费、包装费、展览费和企业专设销售机构经费等)的发生和结转的费 用成本类过渡性账户。借方登记本期发生的营业费用;贷方登记期末为计算损 益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借方本期营业费用的转出数;该账户在期末结转后无 余额;该账户应按费用类别设置明细账。

第六节 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
2、“管理费用”账户——反映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 动所发生的各项期间费用的账户。包括: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及福 利费、办公费、折旧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房产 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坏账损失以及劳动保险费等。 借方登记期内 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期末为计算损益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借方本期管理费用的转出数;该账户期末结转后无余额;该账户应按费 用项目设置明细账。 3、“财务费用”账户——反映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资金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的账户。包括银行借款利息(减存款的利息收入)和手续费等项目。借 方登记期内发生的各项财务费用;贷方登记期末为计算损益转入“本年 利润”账户借方本期财务费用的转出数;该账户期末结转后无余额;该 账户应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

第六节 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
4、“营业外收入”账户——反映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 的各项收入的账户。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净收益、清理固定资产净收益、 罚款收入、教育费附加返还等。贷方登记期内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 借方登记期末为计算损益转入“本年利润”账户贷方本期营业外收入的 转出数;该账户期末结转后无余额;该账户应按收入项目设置明细账。 5、“营业外支出”账户——反映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 的各项支出的账户。包括:固定资产盘亏、清理固定资产净损失、非常 损失、支付职工子弟学校经费等。借方登记期内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贷方登记期末为计算损益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借方本期财务费用的转 出数;该账户期末结转后无余额;该账户应按支出项目设置明细账。 6、“所得税”账户——反映企业按规定从本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的账户。借方登记根据应税利润额和所

得税率计算的应从本期收入中扣 除的所得税费用;贷方登记期末为计算净利润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借 方的所得税费用转出数;该账户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第六节 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
7、“本年利润”账户——归集、累计企业本年度各月取得的各项收入和发生的各 项费用,计算本年度实现的利润(包括亏损)总额和净利润情况的账户。贷方 登记期末从各损益收入类账户转入的本期取得的各项收入;借方登记期末从各 损益支出类账户转入的本期发生的各项费用;如为借方余额,表示企业本期发 生的亏损;如为贷方余额,表示本期实现的利润。

(三)业务举例
假设M公司12月份发生下列有关期间费用业务: 例:29:用银行存款支付广告费5000元和应由本企业负担的运杂费2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营业费用—广告费 5000 —运杂费 2000 贷:银行存款 5600

第六节 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
例30:用银行存款支付应由本企业负担的材料销售运杂费2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其他业务支出—材料销售2000 贷:银行存款 2000 例31:以银行存款支付购买厂部用办公用品1000元、审计费2000元、通 讯费3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办公费 1000 —审计费 2000 —通讯费 3000 贷:银行存款 6000

第六节 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
例32:预提本季度最后一个月份应负担的银行短期借款利息1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财务费用 1000 贷:预提费用 1000 例33:季度末用银行存款支付银行短期借款利息3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预提费用 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 例34:采购员李莉出差归来,报销差旅费6600元,扣除原借款6400元后,差额以 现金支付。 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6600 贷:现金 200 贷:其他应收款—李莉 6400

第六节 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
例35:摊销应由本月负担的财产保险费8000元和报刊资料费2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保险费 8000 —报刊资料费 2000 贷:待摊费用 10000 例36:企业出售一台旧机器设备,双方议定的价款为110000元,已收到 并已存入银行。该机器设备的原值为200000元,已提折旧110000元。 该项清理发包给某单位进行,应支付拆卸费、运输费等3000元,但款 项尚未支付。 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90000 借:累计折旧 110000 贷:固定资产 200000

第六节 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
例37:以银行存款支付职工子弟学校经费5500元和生产经营资金集资手续 费1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 5500 借:财务费用 1000 贷:银行存款 6500 例38:通过银行收到CD公司违约的违约金罚款收入2000元,按规定作为 营业外收入处理。 会计分录

如下: 借:银行存款 2000 贷:营业外收入 2000

第六节 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
例39:期末,结转本期各损益类账户(除“所得税”账户)的余额。结转 前各损益类账户余额分别为:主营业务收入1100000元、其他业务收入 60000元、营业外收入19000元;主营业务成本558000元、主营业务税 金及附加11100元、营业费用7000元、其他业务支出42000元、管理费 用73400元、财务费用2000元、营业外支出5500元。 会计分录(一) 借:主营业务收入 1100000 借:其他业务收入 60000 借:营业外收入 19000 贷:本年利润 1179000

第六节 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
会计分录(二) 借:本年利润 699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558000 贷:主营业务税金 11100 贷:其他业务支出 42000 贷:营业费用 7000 贷:管理费用 73400 贷:财务费用 2000 贷:营业外支出 5500

第六节 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
例41:用银行存款交纳应交所得税290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90000 贷:银行存款 290000

三、利润分配的核算
(一)利润分配的内容及留存收益的计算 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分配。企业进行利润分配的主要 内容和顺序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一般按本年税后利润的10%提 取。当企业法定盈余公积金达到企业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 企业的盈余公积金主要用于弥补亏损或者转增资本,当转增资本时,转 增后企业盈余公积的数额不得少于其注册资本的25%。

第六节 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
2、向投资者分红。根据本年可供分配的利润在各投资者之间按照投资额的 大小进行分配。本年可供分配的利润的计算公式如下: 本年可供分配的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本年税后利润-本年提取的盈 余公积金 3、未分配利润。利润分配后的余额为企业年末未分配利润,它是指企业留 到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的利润。 4、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润与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金统称为企业的留存收益, 它是指企业为经营发展的需要,而留存于企业的那部分利润。

第六节 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
(二)设置的主要账户及其对应关系 1.“利润分配”账户——反映企业按有关规定对利润进行分配的方式及其数 额并间接计算其未分配利润数额的账户。借方登记以各种方式实际分配 的利润数额;贷方登记年终为计算未分配利润转入“未分配利润”账户 借方的本年已分配利润转出数;年末,该账户无余额。该账户应按利润 分配的方式设置明细账。 2.“未分配利润”账户——反映企业的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的计算、使 用、弥补及其实有数额的账户。借方登记年终由“利润分

配”账户转来 的本年度已分配的利润数额或由“本年利润”账户转来的本年度发生的 亏损额;贷方登记年终由“本年利润”账户转来的本年度实现的净利润 额和以前年度亏损的弥补额;期末如为借方余额,表示累计未弥补亏损; 期末如为贷方余额,表示累计未分配利润。

第六节 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
3.“盈余公积”账户——反映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 的盈余公积金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的账户。贷方登记 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借方登记如转增资 本、弥补亏损等盈余公积金的减少;期末余额在贷方, 表示期末盈余公积金的结余额。 4、“应付利润”账户——反映应付给出资人的利润的形 成、支付及其未付情况的账户。贷方登记企业按规定 并宣布应分给出资人的利润;借方登记以现金等方式 支付给出资人的利润;期末贷方余额,表示应付而未 付的利润。

第六节 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
例40:假设M公司1~11月份累计应税所得额为4520000元,前三季度累计 已交纳所得税为1360000元。12月份实现的应税所得额(即利润总额, 无税收调整项目)为480000元,所得税税率33%。计算并结转本月应 交所得税。 本年应税所得额=4520000+480000=5000000(元) 本年应交所得税额=5000000×33%=1650000(元) 本季度应交所得税额=1650000-1360000=290000(元) 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29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90000 借:本年利润 290000 贷:所得税 290000

第六节 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
例42:按本季度税后利润的10%计提并结转盈余公积金。查有关资料,M 公司本年度前三个季度已计提盈余公积金241200元。 本年度税后利润=5000000×(1-33%)=3350000(元) 全年应提取的盈余公积=3350000×10%=335000(元) 本季度应补提盈余公积=335000-241200=938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93800 贷:盈余公积 93800 例43:经董事会研究决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2400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利润分配—应付利润 2400000 贷:应付利润 2400000

第六节 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
例44:年末,结转本年实现的净利润3350000(5000000-1650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本年利润 3350000 贷:未分配利润 3350000 例45:年末,结转本年已分配的利润2735000(提取的盈余公积335000+向 投资者分配的利润2400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未分配利润460300 贷: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60300 —应付利润400000? “未分配利润”账户的年初贷方余额加本期贷方发生额减本期借方发生额, 即为截止本年末企业累计结余的未分配利润。

第八章 会计凭证
第一节:会计凭证的概念与种类 第二节:会计

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第三节: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第一节:会计凭证的概念与种类
一、概念: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和 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书 面证明。 二、种类
按照会计凭证的填制程序和用途的不同,分为 :
一次凭证 原始凭证 ① ② 累计凭证 外来原始凭证 汇总凭证 通用记账凭证 单式记账凭证 记账凭证 ① 收款凭证 ② 专用记账凭证 付款凭证 转账凭证 复式记账凭证 自制原始凭证

第二节: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一、原始凭证

? 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和结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纪 检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一种 会计分录。 ? 原始凭证按其取得的来源不同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 ? 外来原始凭证是指在同外部单位或个人发生纪检往来事项时取得的凭证。 ? 自制原始凭证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由本单位内部经办部门或 人员填制的凭证。 ? 自制的原始凭证按填制手续不同又可分为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原始 凭证。

原始 凭证

按原始凭 证来源分 按原始凭证 填制方法分

外来原始凭证
自制原始凭证 一 次 凭 证 累 计 凭 证 汇总原始凭证

原 始 凭 证 的 基 本 内 容

原始凭证的名称 填制凭证的日期 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填制人姓名 接受凭证单位名称 经济业务事项名称、数量、单价和金额 经办人员的签名或盖章

外来原始凭证(一)
大华百货公司于2004年5月10日从红光公司购入甲种商品500件,每 件20元。购入商品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开票日期:2004年5月10日

增值税专用发票
纳税人登记号 开户银行及帐号

N0:3919351

大华百货公司 名称 购货 单位 地址、电话 6001000 商品或劳务名称 甲商品

111223 工商银行上地支行789648329

金 额 税 额 税率 计算 数量 单价 单位 百十万千百十元角分 % 百十万千百十元角分 件 500 20.00 1 0 0 0 0 0 17 1 7 0 0 0

¥1 0 0 0 0 0 价税合计 名称 销货 单位 地址、电话 红光公司 6666111 纳税人登记号 开户银行及帐号

¥1 7 0 0 0 012345 合作银行四道口支行346234

金额(大写):零佰零拾零万壹仟壹佰柒拾零元零角零分

上述增值税专用发票须由开票单位盖章,未盖章无效。另支付 的购入商品运费100元,由运输部门开具收取运费的发票如下:

外来原始凭证(二) 潍坊市第一运输公司
付款单位:大华百货公司 2004年5月10日 N0:0000146

服务项目 运输甲商品

数量 500

单位 千克

金额 单价 百十万千百十元角分 20 1 0 0 0 0

金额合计(小写) ¥ 1 0 0 0 0 金额合计(大写)零万零千壹佰零拾零元零角零分

大华百

货公司采购员张光2004年5月10日出差向财务处借款900 元,填写借款单如下:

一次凭证(二) 借款单 2004年5月10日
借款部门 借款用途 借款金额(大写) 出差地点 供应科 差旅费 人民币玖佰元整 唐山

借款单(副联) 2004年5月20日
借款部门 借款金额 供应科 人民币玖佰元整 ¥870 ¥30

报销金额(大写) 还款 记账凭证号
借款人:张光

预计期限
会计主管:张南

8天
审批人:张南

出纳员:李冰

借款单由借款人填写,经单位负责人审批签字后,到会计部门经审核后 借款。报销还款时,由出纳员填写副联,交借款人作为还款凭证

光明公司某年5月份原材料明细账登记当月生产A\B两种产品共耗用甲材料 850千克,17000元。在分配材料费用时按各产品定额耗用量为标准。A产 品单位产品耗用甲材料定额为2千克,实际生产100件;B产品单位产品耗 用甲材料定额为1.75千克,实际生产350件。计算材料费用分配率:如下: 17000÷[(100×2)+(350×1.75)]=20.92

材料费用分配表
2004年5月

产品 A产品 B产品 合计

产量 (件) 100 350

共同耗用材料的分配 直接领用 材料(元) 单位消 定额 分配率 分配 耗定额 耗用量 额(元) 2 200 4184 1.75 612.5 12816 812.5 20.92 17000

耗用材 料总额 (元) 4184 12816 17000

累计凭证
限额领料单
领料单位:维修组 用 途:修理设备 材料类 别 A 日期
2 10 21 25

2004年5月15日 计量单位 千克
实 发 领 料人 ××× ××× ××× ×××

编 号:0110 发料仓库:1号库 领用 限额 400
退

材料 编号 032


材料 名称 甲材料
领 领料单 位负责人 ××× ××× ××× ×××

计划 单价 20

全月实领 数量 400
料 收 料人 限额 结余 200 100 30 0

金额 8000

数量
200 100 70 30

数量
200 100 70 30

发 料人

数量

退 料人

合计

400

400

汇总原始凭证 发料凭证汇总表
2004年5月15日
日期 领料 单张数 20 10 贷方科目 原材料 296000 58600 生产费用 221000 4000

第1号 附件:66张
借方科目 管理费用 75000 18600

1——10 11——20

21——31
合计

36
66

350000
704600

350000
611000 93600

发料凭证汇总表是由材料会计根据一旬或一个月内各部门到仓库领用材料时填制的领料单汇 总编制的。可每旬或半月编制一次,也可以全月编制一份,送交会计部门作账务处理。汇总 原始凭证只能将同类内容的经济业务事项汇总在一起,填列在一张汇总原始凭证上,不得不 将同类内容的经济业务事项汇总在一起,填列在一张汇总原始凭证上。

第二节: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一、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
1、原始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必须合法和真实,即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令、法规、制度的要求;原始凭 证上填列的内容、数字,必须真实可靠,符合有关经济业务的实

际情况,不得弄虚作假,更不得伪造 凭证。 2、各种原始凭证的内容必须逐项填写齐全,不得遗漏,必须符合手续完备的要求,经办业务的有关部门和

人员要认真审核,签名盖章。
3、各种原始凭证的书写要用兰色或黑色墨水(套写的可用元珠笔),填写支票必须用碳素墨水笔。文字要 简要,字迹要工整、清楚、易于辨认,不得使用未经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一式几联的凭证,应当注 明各联的用途;套写时,一定要写透,避免上面清楚,下面模糊。

4、凡填有大写和小写金额的原始凭证,大、小写金额必须相符,且金额书写必须符合以下规范要求:
(1)汉字大写金额一律用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等,用正楷或者行书体书写。 (2)阿拉伯数字应一个一个的书写,不得连笔。 (3)所有以元为单位的阿拉伯数字除表示单价等情况外,一律填写到角、分;无角分的用“0”补位。

第二节: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5、各种原始凭证不能随意涂改、刮擦、挖补。填写错误需要改正时,应用红色墨水笔将错误的文字或数 字划线注销,再将正确的文字或数字用兰色墨水笔填写在划线部分的上面,并签字盖章。 6、各种原始凭证都必须连续编号,以便查核。如果各种原始凭证已预先印定编号的,在写坏作废时,应 加盖“作废”戳记,并妥善保管,不得撕毁。 7、各种原始凭证的填写应当及时,并按规定的程序及时送交财会部门加以审核,并据以填制记账凭证。

第二节: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二、原始凭证的审核
会计人员审核原始凭证必须按照国家会计制度统一的规定进行审核的内容有: 1、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2、审核原始凭证的合理性。
3、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 4、审核原始凭证的正确性。

第二节: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三、原始凭证审核结果的处理
在原始凭证审核中,如发现有不符合上述要求,有错误或不完整之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 进行处理:
1、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对不真实的原始凭证,有权不宜受理,并向单位负责人进行报告,请求查明原因, 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2、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经办人员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更
正、补充。 3、对有错误的原始凭证,要按照规定进行更正: (1)原始凭证内容有错误的,应由开具单位重开或更正,更正工作必须由原始凭证开具单位进行,

并在更正处盖章。
(2)原始凭证金额出现错误的不得进行更正,只能由原始凭证开具单位重新开具。 4、原始凭证记载的各项内容不得涂改。涂

改无效不能记账。 5、原始凭证开具单位应当依法开具准确无误的原始凭证,对于有误的原始凭证,负有更正或重开的法律

义务,不得拒绝。

第二节: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二、记账凭证
记账凭证是对经济业务事项按其性质加以归类,确定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会计 帐簿的凭证。

(一)专用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 专用记账凭证是专门记录某一项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 收款凭证是用来记录现金和银 行存款收入业务的记账凭证。

收款凭证
专用记 账凭证 付款凭证 转帐凭证

付款凭证是用来记录现金和银 行存款支出业务的记账凭证。 转账凭证用来记录与现金和银行存款 无关的转帐业务的记账凭证。

第二节: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通用记账凭证是以一种格式记录全部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 (二)复式记账凭证和单式记账凭证
复式记账凭证是将一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应借和应贷的各个会计科目,都填列在一张记账 凭证上的凭证。 单式记账凭证是将一项经济业务涉及的每个会计科目分别填制在两张或两张以上的记账凭证 的凭证。

按适用的经 济业务分

通用记账凭证

记账 凭证 按填制的方法分

专用记账凭证

收款凭证 付款凭证 转帐凭证

单式记账凭证 复式记账凭证

第二节: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1、填制凭证的日期。 2、凭证的名称和编号。 3、经济业务事项和摘要。 4、会计科目(包括明细科目)的名称、方向和金额。 5、所附原始凭证张数。 6、制证、审核、记账、会计主管等有关人员的签章,收款和付款的记账凭证还应 当由出纳人员签章等。

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 (一)专用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 1、收款凭证的填制方法
某公司2004年5月4日销售产品一批,增值税发票注明商品价款1800元,增值税销 项税款306元。收到购货单位开出金额为2106元的转帐支票。填写格式如下:

(三)单式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 单式记账凭证是按一项经济业务身涉及的会计科目,每一个科目单独 填制一张记账凭证。单式记账凭证按其反映的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和对应科目,又分为“借项记账凭证”和“贷项记账凭证”。其格式和填 制方法如下:

某公司5月20日购入乙材料500件,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5000元, 增值税进项税额850元。已开出转帐支票一张支付货款。依据审核无误的 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如下: 单式记账凭证(一)

借项记账凭证
摘 购入乙材料
对应总帐科目:银行存款
会计主管 记账 审核

凭证编号 25

1 3



总帐科目 物资采购

明细科目 乙材料

账页

金额 5000
制单

附 原 始 凭 证 1 张


单式记账凭证(一)
凭证编号 25 2 3

借项记账凭证
摘 购入乙材料 对应总帐科目:银行存款
会计主管 记账 审核



总帐科目

明细科目

账页

金额 850

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
制单

附 原 始 凭 证 1 张

贷项记账凭证

购入乙材料
会计主管 记账

凭证编号 25

3 3



总帐科目
银行存款

明细科目

账页

金额
5850
制单

对应总帐科目:物资采购、应交税金
审核

附 原 始 凭 证 1 张

第二节: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 1、记账凭证的日期应以财会部门受理经济业务事项日期为准,年月日应 写全。 2、记账凭证的摘要栏是对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已是登记帐簿的依据不 可漏填或错填。 3、必须根据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制会计分录。 4、记账凭证所填写金额要和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一致。 5、对于转帐业务可用自制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代替转帐凭证, 但必须加列会计分录。 6、记账凭证在一个月内连续编号不重不漏。 7、除结帐和更正错账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余必须附有原 始凭证。

第二节: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8、对一张原始凭证所列支出需要几个单位共同负担的,应由保存原始凭 证的单位开出“原始凭证分割单”,这种分割单除和原始凭证内容相同 外,还应列明支出分摊情况。 9、记账凭证在填制时,如果发生错误,应重新填制,不得在原始凭证作 任何更改。如果已经登入帐簿的记账凭证在当年内发现错误的,可用红 字更正法或补充登记法进行更正。如果发现以前年度记账凭证有错误的, 应用兰字填制一张更正的记账凭证。 10、记账凭证填制完经济业务后,如有空行,应划斜线注销。 11、记账凭证填写后,应进行复核和检查,有关人员要签名盖章。 12、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采用的机制记账凭证应当符合记账凭证的一 般要求,打印出来的机制记账凭证要加盖有关人员印章或签字,以加强 审核、明确责任。

第三节 会计凭证的传递、整理与保管
一、会计凭证的传递 会计凭证的传递是指会计凭证从取得、填制到送交会计部门 的整个过程中,在单位内部各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的传递程 序和传递时间。 二、会计凭证的整理 会计凭证的整理是指各种记账凭证在办完各项业务手续,并 据以记账以后,须有会计人员定期清点、整理和分类的程序 和方法。 三、会计凭证的保管 会计凭证的保管是指包括保管要求、调用手续、保管期限、 和销毁办法的保管制度。

第十章

财产清查

第一节:财产清查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财产清查的组织与方法 第三节: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



第一节:财产清查的概念和意义
一、财产清查的含义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实物、现金、的实地盘点和对银行存款、债权人、 债务的核对,确定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债权、债务的实存数,以查明 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各项财产物资的账存与实存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有:
1、在管理和核算方面,由于手续不健全或制度不严密而发生的计算上的错误。如: 重计、漏计、错计。 2、在收发财产物资时,由于计量不准确,造成品种、数量或质量上的差错。 3、由于管理不善或责任者的过失,造成财产物资的损失等。 4、由于财产物资保管中发生自然损耗或遭受自然灾害赞成的财产物资的损失。 5、由于不法分子贪污盗窃、营私舞弊而发生的财产物资的损失。 6、在结算过程中,由于未达账项等原因而造成的单位之间账账不符。

?
?

二、财产清查的分类 (一)财产清查按照清查对象范围大小分为:全面清 查和局部清查。

全面清查;全面清查是对属于本单位或存放在本单位的 全部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各项债权、债务进行核对。 3 、 债 权 、 债 务 。 2 、 财 产 物 资 。 1 括全 、 :面 货 清 币 查 资 的 金 对 。 象 一 般 包 金清 4 营 3 济改 2 1 种全 。家、 。、 责变、 、 情面 中 任隶单 年 况清 底开 外 。属位 终 下查 ,展 合 关撤 决 进一 准清 资 系消 算 行般 确产 、 。、 前 :在 的核 国 明合 。 以 核资 内 确并 下 定, 联 经或 几 资摸

局部清查是指根据需要对一部分财产进行清查。其清查对象 主要是流动性较大的财产。如现金、银行存款、库存商品、 材料物资、包装物等。 二、按照清查的时间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定期清查是指按规定或预先计划的时间对财产所进行的清查。 不定期清查是指根据需要所进行的临时清查。 (1)有关人员的更换。 (2)发生自然灾害和意外损失。 (3)会计检查或审计。 (4)临时性的清产核资。 (5)单位的撤消合并,隶属关系的变更等。

第二节:财产清查的组织与方法
一、财产清查的组织
财产清查是一下极其复杂的工作,涉及的部门多,人员多,工作内容多, 清查对象范围广。因此,必须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财产清查的组织主 要是指财产清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一)组织准备 为做好财产清查工作,必须专门成立清查组织。 (二)业务准备 1、有关帐目全部登记入帐。 2、财产物资的整理以便盘点核对。 3、工具的准备。 4、银行存款、债权、债务的清查需要的对账单及函证材料。 5、印制各种财产清查的表证账册等。

第二节:财产清查的组织与方


二、财产清查的方法
(一)货币资金的清查
1、现金的清查 现金的清查是通过实地盘点的方法,确定库存现金的实存数,然后与现金日记账的 帐面余额相核对,查明账款是否相符以及长余与短缺情况。 在清点时不能以不具法律效力的借条、收据冲抵库存现金,盘点结束后,应填写现 金盘点表,并由盘点人员和出纳员签章。“现今盘点表”是反映现金实有数和调整 帐 簿记录的重要原始凭证。 实存与账存对比 实存金额 账存金额 备注 盘盈 盘亏 1650.00 1648.00 2.00

第二节:财产清查的组织与方法
2、银行存款的清查 银行存款的清查是采取与开户银行对账的方法进行的。在同银行对账之前,应先详 细检查本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发现有错记或漏记,应及时更正 或补记,然后和银行的对账单进行逐笔核对,若发现错账或漏账应及时查清更正。 同时,由于本单位同开户行之间由于结算凭证传递的时间的差别,经常会出现“未 达 账项”,致使本单位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的对账单的余额不一致。 所谓未达账项是指单位与银行双方之间由于结算凭证传递的时间不同,而造成一 方入账,而另一方尚未收到结算凭证从而尚未入账的款项。 未达账项有以下四种情况: (1)企收银未收。(2)银收企未收。 (3)企付银未付。(4)银付企未付。 在对账时如果发现未达账项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未达账项进行调整后, 在确定单位与银行双方记账是否一致。帐面余额是否相等。

第二节:财产清查的组织与方法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 某企业2004年10月30日银行存款日记账帐面余额为国为36500元;银 行对账单余额为38750元,经查有以下未达账项: (1)10月29日,企业送存银行一张转账支票,金额4000元,银行尚未 入账。 (2)10月30日银行收取企业借款利息426元,企业尚未收到付款通知。 (3)10月31日企业委托银行收款4576元银行已入帐,企业尚未收到收 款通知。 (4)10月31日企业开出转帐支票一张,金额2100元,持票单位尚未到 银行办理手续。

第二节:财产清查的组织与方法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004年10月31日


银行对账单余额 加:企收银未收



金额





金额
36500 4576

38750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4000 加:银收企未收

减:企付银未付
调整后余额

2100 减:银付企未付
40650 调整后余额

426
40650

注意: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不能做为记账凭证登记入帐。

第二节:财产清查的组织与方法
(二)存货的盘存制度及清查方法 存货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物资。存货核 算主要涉及

数量和金额两个方面。确定存货帐面结存数量的方法通常有 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两种。确定存货金额的核心是单价。计算存货 的单价通常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和个 别确认法(个别计价法)等。 1、确定存货帐面结存数量的方法。 (1)实地盘存制。又称“定期盘存制”,是指平时根据会计凭证在有关 帐簿中只登记存货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月末通过实地盘点,将盘 点的实存数作为帐面结存数,然后倒挤推算出本期减少(发出)数的一 种存货核算的方法。 期初库存数+本期收入数-期末实地盘存数=期末结存数

第二节:财产清查的组织与方法
(2)永续盘存制。又称帐面盘存制,是根据帐簿记录,计算期末存货帐面结存 数量的一种存货核算方法。

期初库存数+本期收入数-本期发出数=期末结存数 2、确定存货实际数量的方法 (1)实地盘点。是对存货堆放现场进行逐一清点数量或用计量仪器确定存货 实存数的一种方法。多数存货的清楚均可采用。 (2)技术推算盘点。是利用量方、计尺等技术方法,来推算存货的结存量。 对于实物质量检查的方法,可根据不同实物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等来检 查。为了明确经济责任,在进行盘点是始实物保管人员必须在场,并且亲自 参加盘点工作。对盘点的结果,应如实登记“盘存单”,并由盘点人员和实物 保管人员签章。

第二节:财产清查的组织与方法
盘 存 单(盘点时间:存放地点) 规格型号 计量单位 实存数量 单价 实存账存对比表 金额 备注

序号 名称

单位名称:甲材料

序号 名称

5

实存 账存 盘盈 盘亏 规格 计量 单价 型号 单位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10 15 甲12 千克 1.5 500 750 510 765 500 750 510 765 10 15 金额合计

第二节:财产清查的组织与方法
对于委托外单位加工、保管的财产物资,可通过信件询证的办法来证实。对代其他 单位保管和受托加工的物资,应认真履行受托和代管责任。在清查和盘点后,对发 生盘盈、盘亏情况,应分清责任,分别处理。如属于本单位造成的损失,应由本单 位负责处理和赔偿,如属于对方交货时数量不实或属于自然损耗,应通知对方核实, 并在有关帐簿中作出相应的记录,调整有关数字,保证账实相符。

3、确定存货单价的方法 (1)个别计价法。是指在发出存货时按所发存货收入时的单价计价的一 种方法。 (2)先进先出法。是指先收入的存货先发出或耗用,并按这种发出的存 货价格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3)后进先出法。是指最后收入的存货先发出或耗用,并按这种发出的 存货价格进行

计价的一种方法。 (4)加权平均法。

第二节:财产清查的组织与方法
(三)结算往来款项清查的方法 各项结算往来款项的清查,一般采用函证核对方法进行清查。编制往来款 项对账单来进行。

往来款项对账单 ××单位: 你单位2003 年9月12日到我公司购A产品800件,货款29800元尚未支付, 请核对后,将回联单寄回。 清查单位:(盖章) 2003年12月20日 往来款项对账单(回联) ×××清查单位: 你单位寄来的“往来款项对账单”已收到,经核对相符无误。 ×××单位 :(盖章) 2003年12月24日

第三节:财产清查的组织与方法
财产清查后,会出现盘盈或盘亏。或者有些物资出现质量问题,不能正常 使 用,称为毁损。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问题,因此应 核 准数字,明确经济责任,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按规定的程序批准后,才 能 对差异进行处理。 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分两步进行。 1、根据已查明属实的财产盘盈、盘亏或毁损的实际数额编制“实存、账 存对比表”,填制记账凭证,登记帐簿。调整帐簿记录。将财产清查报告 报 告有关领导和部门。 2、根据有关领导的批复意见进行账务处理,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帐簿 并追回由于责任人原因造成的损失。

第三节:财产清查的组织与方法

第三节:财产清查的组织与方法
一、存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造成存货账实不符的原因有多种,各单位应根据不同情况作相应的账务处 理。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定额内的盘亏,应增加费用;责任事故造成的损 失,应由过失人负责赔偿,由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在扣除 保险公司赔款和残料价值后,经批准作为营业外支出。如果发生盘盈,一 般冲减费用。 1、存货的盘盈
例: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材料652元。 在批准前: 借:原材料: 652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652 报批后:冲减费用。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652 贷:管理费用 652

第三节:财产清查的组织与方法
例: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亏材料1260元。 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1260 贷:原材料 1260 上述盘亏材料经批准作如下处理:盘亏中有500元为定额内自然损耗,列 为 营业费用;有300元为保管不善所致,由有关责任人赔偿,有460元属于自 然灾害造成的非常损失,列为营业外支出: 借:营业费用 500 其他应收款——××人 300 营业外支出 460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1260

第三节:财产清查的组织与方法
二、固定资产清楚结果的账务处理
1、固定资产盘盈 一般都是企业单位自

制设备交付使用后未及时入帐所造 成的,经核准应列作营业外收入。 例: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账外机器一台,重置价值为15000元, 按其新旧程度估计已提折旧6000元,净值为9000元。 报批前: 借:固定资产——使用中的固定资产 15000 贷:累计折旧 6000 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固定资产损益 9000 批准后;列为营业外收入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固定资产损益 9000 贷:营业外收入 9000

第三节:财产清查的组织与方法
2、固定资产盘亏 应根据盘亏和毁损的原因和不同情况进行处理。一般的方法是:自然灾害 等非常事故造成的固定资产毁损,在扣除保险公司赔款和残值收入后。经 批准列为营业外支出,责任事故造成的应由责任人酌情赔偿损失。 例: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亏机器一台,帐面原值为30000元,已提折 旧18000元。 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固定资产损益12000 累计折旧 18000 贷:固定资产 30000 批准后: 借:营业外支出 12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固定资产损益 12000

第三节:财产清查的组织与方法
三、结算往来款项清楚结果的账务处理 在财产清查中,对长期不清的往来款项们应及时进行清理。其中:对于经 确 认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应作为坏账予以核销。对于确实无法支付的应收 账 款,批准后应作资本公积处理。 例:某公司在财产清查中,查明应收某单位货款4000元,因单位撤消, 确实无法收回。经批准核消。另有5000元的应付账款确实无法支付,经批 准作为资本公积: 借:坏账准备 4000 贷:应收账款 —××单位 4000 借:应付账款—××单位 5000 贷:资本公积 5000

第十一章:会计报表
第一节:会计报表概述 第二节: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利润表 第四节:现金流量表

第一节 会计报表概述
一、会计报表的概念 会计报表是根据日常会计核算资料定期编制的、总括反映企业在某一特 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书面报告。 二、会计报表的作用 ? 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进行日常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 ? 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 ? 为债权人提供企业的资金运转情况和偿债能力的信息资料 ? 为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提供实施管理的各项信息资料 ? 为内审和外审部门检查、监督其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

第一节 会计报表概述
三、会计报表的种类
(一)按照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可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报表(资产负债表)、 经营成果的报表(利润表)、现金流量的报表(现金流量表)、收支情况的报表 (主

营业务收支明细表)和成本、费用的报表(产品生产成本表)五类。 (二)按照报送对象不同,可分为对外和对内会计报表两类。 1 、对外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其具体 格式、编制方法和报送时间均由财政部统一规定,任何单位都不得随意增减。 2 、对内会计报表,包括反映企业收支情况的会计报表和反映企业成本、费用情况 的会计报表。其种类、格式、编制方法及时间均由各单位自行规定和设计。 (三)按照编制主体不同,分为个别和合并会计报表两类。 1 、个别会计报表,是指对外投资的单位所编制的只反映本单位的财务状况及其经 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包括对内和对外会计报表。 2 、合并会计报表,将投资与被投资企业视为一个会计主体,由投资企业所编制的 反映投资与被投资企业共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一般只编制对外会计报表

第一节 会计报表概述
(四)按照编制时间不同,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会计报表四类。 1 、年度会计报表,亦称年报。是用以总括反映企业年终财务状况和全年的 经营成果情况的会计报表。应至少应反映两个会计年度比较数据。主要 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2 、半年度会计报表,亦称中报。是用以总括反映企业会计年度中期财务状 况和经营成果情况的会计报表。应至少应反映相关两个会计期间的比较 数据。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3 、季度会计报表,亦称季报。是用来总括反映企业季末的财务状况和一个 季度的经营成果情况的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 表”。 4 、月度会计报表,亦称月报。是用来总括反映企业月末的财务状况及其一 个月的经营成果情况的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 表”。

第一节 会计报表概述
(五)按照编制单位不同,分为单位和汇总报表两类。 1 、单位报表,是指由独立核算的会计主体编制的会计报表。 2 、汇总报表,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汇总其所属各基层单位的会 计报表而编制的会计报表。 (六)按照反映的资金运动状态,分为静态和动态报表两类。 1 、静态报表,亦称时点报表,如“资产负债表”。 2 、动态报表,亦称时期报表,如“利润表”和“现金流量 表”。
本教材只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进行较详细的介绍, 其他会计报表的学习将在以后的会计专业课程中进行。

(二)会计报表分类

按报送对象分

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

对外会计报表

对内会计报表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报表

反映企业经营

成果的报表

按反映企业经营内容的状态分

按编报的时间分

静态报表 按编制单位分

动态报表

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 按会计主体分

单位会计报表

汇总会计报表

个别会计报表

合并会计报表

第一节 会计报表概述
四、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各单位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应当根据真实的交易、事项以及完整、准确的账簿记录 等资料,并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 方法进行,做到内容完整、数字真实、计算准确、报送及时。 五、会计报表的结构 1 、表头。主要包括会计报表的名称、反映的时间或某一会计期间、编表单位名称 和盖章、报表编号和金额单位等内容。 2 、主表。主表即会计报表的主要内容,反映其所要提供的主要会计信息。 3 、补充资料,也叫报表附注。主要包括: ? 所采用的主要会计处理方法; ? 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及非常项目的说明; ? 会计报表中有关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 ? 其他有助于理解和分析报表需要说明的事项。 4 、附表,是对主表中有关项目的进一步说明的报表。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及作用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及编制原理 1 、概念。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月末、季末、半年末和年末)的财 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2 、原理。根据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一定的分 类标准和一定的排列顺序,并对日常会计核算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数据进 行高度浓缩整理后编制而成的。它表明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 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有义务和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其 编表依据是:资产 = 负债—所有者权益。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二)资产负债表提供的信息及作用
1 、提供企业当前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总额及其分布情况,有利于衡 量企业的经济实力,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和经济资源构成是 否合理; 2 、提供企业经济资源的来源渠道及其构成情况,有利于分析企业资本结 构的合理性和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3 、了解企业的财务实力、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有利于做出正确的经营 决策、投资决策和筹资决策; 4 、提供并比较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年初数和年末数,有利于了解 企业资金结构的变化情况、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

填报单位:
资 产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其他应收款 存货 其中:消耗性生物资产 待摊费用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其他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合计 非流动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 投资性房地产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应收款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工程物资 固定资产清理 生产性生物资产 油气资产 无形资产 开发支出 商誉 长期待摊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其他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合计 资产总计 递延税款借项 资产总计 行次 年初数 年末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67

资产负债表
年 月
12000 14000 28000 10000 5000 1000 48000 2000 10000 10000 20000 5000 3000 3000 64000 4000


行次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年初数 86000

单位:元
年末数 88000

120000 119000

200000 125000 340000 259000

34000

117000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交易性金融负债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 应付利息 应付股利 其他应付款 预提费用 预计负债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其他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合计 非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专项应付款 递延所得税负债 其他非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合计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 实收资本(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减:库存股 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合计

15300 6000 4700 60000 20000 7000 3000

30000 24000 5000 50000 30000 16800 5000

202000 30000

248800 40000

30000 232000 280000 22080 159920 462000

40000 288800 280000 6000 45200 331200

574000 501000 694000 620000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合计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

63
122 135

694000

620000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二、资产负债表列示说明
? ? 1. 本表反映企业一定日期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2. 本表“年初余额”栏内各项数字,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内所列数字填 列。如果上年度资产负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本年度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年末

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表“年初余额”栏内。
? ? ? 3. 本表“期末余额”栏内各项数字,应当根据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期末情况填列。 (1) (2) “货币资金”项目,反映企业期末持有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等总额。 “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待摊费用”、“其他流动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
“固定资产清理”、“开发支出”、“商誉”、“递延所得税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 等项目,反映企业持有的相应资产的期末价值。其中,固定资产清理发生的净损失,以“-” 号填列。

?


其中,“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期末转为债权的,以“-”号填列。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 (4) “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 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预 计负债”、“其他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专项应付款”、“递延所得税负 债”、“其他非流动负债”等项目,一般应反映企业期末尚未偿还的短期借款、应付未付给职工的各 种薪酬、应交未交税费等。

?
? ?

建造承包商的“工程施工”期末余额小于“工程结算”期末余额的差额,应在“应付账款”项目反映。
“递延收益”应在“其他流动负债”项目反映。 (5) “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库存股”等项目,一般应反映企业 期末持有的接受投资者投入企业的实收资本、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余额、企业收购的尚未转让 或注销的本公司股份金额等。

?

其中,期末累计未分配利润、资本公积为负数的,以“-”号填列。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 (6) 企业与同一客户在购销商品结算过程中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应当单独列示,不应 当相互抵消。即应收账款不能与预收账款相互抵消、预付账款不能与应付账款相互抵消、 应付账款不能与应收账款相互抵消、预收账款不能与预付账款相互抵消。 ? ? ? 长期应收款中将于1 年内到期的部分,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项目反映。 长期待摊费用中将于1 年(含1 年)内摊销的部分,在“待摊费用”项目反映。 “长期应付款”项目,反映企业除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项减去 “未确认融资费用”。长期应付款中将于1 年内到期的部分,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 负债”项目反映。

?

企业期末持有的“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应在“其他流动资产”
或“其他流动负债”项目反映。

第三节: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一、利润表的含义及其作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利润(亏损)的实际情况。属于动态报表。 通过对利润表提供的数据资料,可以: (1)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 (2)了解企业收入、利得情况。 (3)了解企业成本和费用的构成情况。 (4)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5)有助于税务机关确定应征税额。 二、利润表编制的依据 利润表是总括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利润(亏损)的实际情况,而利润(亏损) 的实际情况通常又是通过收入、费用的对比体现出来的,所以

,会计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即为利润表编制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利润表
三、利润表的结构内容和项目排列
利润表,应从总体上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形成和分配情况,因此其结构内容可以说 是利润计算公式和利润分配内容的表格化,常见的格式有两种。 (一)单步式利润表 单步式利润表是将一定时期各项收入总额减去费用总额,直接计算出净利润而后列 示利润分配内容的格式。单步式利润表 在我国不多采用。 (二)多步式利润表 多步式利润表是将各种收入及相关的费用、成本在表中分别列示进行配比,计算 出各种净收入,在将各种净收入相加,减去共同性的期间费用,计算出利润总额。 由于多步式利润表注意收入与费用支出配比的层次性,这样便于对企业生产经营情 况进行分析,有利于不同企业之间进行对比,更重要的是利用多步式利润表有利于 预测企业今后有没有盈利能力,因此,我国采用多步式利润表的格式。多步式利润 表按照营业毛利润、营业净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和可供分配的利润进行分类, 列示企业的利润总额和税后利润的构成以及利润的分配情况。


编制单位: 项 一、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营业税费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投资净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收益以“-”号填列)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减:所得税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五、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年 月




会企02表 单 位:元

行次 780000 500000 21550 56000 24000 12450

本月数

本年累计数 8215000 3676000 241750 581800 275580 160870

50000 216000 90000 100000 100000 206000 51480 154520

600000 3879000 920000 880000 880000 4279000 472890 3806110

第三节:利润表
四、利润表列示说明 1.本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利润(亏损)的实现情况。 2.本表“上年金额”栏内各项数字,应根据上年度利润表“本年金额”栏内所 列 数字填列。如果上年度利润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本年度不相一致, 应对上年度利润表各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表 “上年金额”栏内。 3.本表“本年金额”栏内各项数字一般应当反映以下内容: (1) “营业收入”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营

业成本”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
(2) “营

业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 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第三节:利润表
(3) “销售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广告费等费用和 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等经营费用。“管理 费用”项目,反映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发生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项目,反映企业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 (4) “资产减值损失”项目,反映企业各项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 (5)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项目,反映企业按照相关准则规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 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公允价值的变动额。 如为净损失,以“-”号填列。

(6) “投资净收益”“项目,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如为净损 失,以“-”号填列。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和出诊时,处置收益部 分应当自“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转出,列入本项目。

第三节:利润表
(7)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 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 其中,处置非流动资产净损失,应当单独列示。 (8)“利润总额”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如为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9) “所得税”项目,反映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 得税费用。 (10)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项目,应当根据每股收益准则的规

定计算的金额填列。

第四节: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意义
?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人和 流出情况的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是广义的现金,包括现金、 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而现金流量表则是反映会 计期间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以及财务状况变动 的原因。正是由于现金流量表能够提供财务状况变动以及说明变动原因

的信息,它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是会计报表中
第三张主要会计表。


编制单位: 项 目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收到的税费返还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年度






单 位:元

行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金 额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各项税费 支付的

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投资支付的现金 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 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项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行次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本月数

借款所收到的现金 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第四节:现金流量表
三、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 ? ? 金流量表的作用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1.可以对现金的来源和运用做出评价 从现金流量表可以全面了解一个企业的现金来源和现金运用的各个方面,从而对企业的

现金状况如何,是宽松还是紧缺,企业的现金来源是否正常、稳定?企业的现金运用有无
异常或风险等等,做出判断和评价。 ? ? 2.就可以对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做出预测 分析过去是为了预测未来。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评价,再结合未来的经营活动、投 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计划、预算,以及对未来市场供求形势的变化的估计,就可以对未 来的现金流量做出预测,从而为制定现金流量计划,合理调度未来的现金流人和流出, 提供必要条件。

第四节:现金流量表
? ? 3.可以对企业的偿债能力、支付能力和再投资能力做出评价 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是流动性最强,变现能力最大的资产,用现金衡量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最稳健、最 可靠。比如,用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等项目的数据与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负债”或“负债总额”等项目的数据,计算出“现金比率”、 “经营活动现金比率”等比率指标,可用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同样,用“经

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项目数据与“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相比较,计算出“每股现
金流量”,或与“现金股利” 相比较计算出“股利支付比率”,可用

以衡量企业的支付股利能力。 ? ? 4.可以对企业的收益质量做出评价 利润表中的净利润反映了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体现企业经营业绩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正常情 况下,企业取得了净利润,现金流量就应相应增加。如果出现现金短缺,就说明净利润的质量存在一 定的问题。因此,就可以把净利润与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项目数据联系 起来,以进一步揭示企业在取得净利润的同时,现金流量是否有相应增加,有无相应的现金保证,从 而对企业的收益质量做出评价。

第十二章:账务处理程序
第一节 :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及种类? 第二节 :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第三节: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第四节: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第五节: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持续

第一节 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及种类
一、会计循环及其步骤?
(一)概念 在会计核算中,对于财务会计数据处理程序中所包含的依次完成又周 而复始的基本步骤,人们称其为会计循环。 会计循环是指从一切交易和经济业务的发生起,通过填制和审核会计 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出会计报表为止的一系列会计处理程序。

会计循环是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程序的依次继起,在每一个会计期中 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第一节 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及种类
(二)会计循环的步骤 1 、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在审核分析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合理性的 基础上,编制记账凭证,其有用性在于它的清晰、简明的分析方法。 2 、过账。就是将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中的会计分录,按照同一借贷方向及同 样金额过入分类账中去的过程。 3 、账项调整。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确认一定会计期间的营业收入和费用, 其目的是为了真实而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4 、对账。为防止发生账簿记录差错和账实不符,有必要对账簿记录进行核对, 以保证账证、账账和账实相符并为会计报表编制提供可靠的资料。 5 、试算平衡。通过试算表检查会计分录编制和过账有无差错并能初步展示企业 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全貌,有利于编制财务报表。 6 、结账。在会计期末结清所有损益类账户的余额,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 确定当期损益,以便继续进行下一会计期记录。 7 、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根据总账和明细账编制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 营成果的表式报告。是综合会计信息的载体,是会计系统的产品。

第一节 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及种类
二、会计核算形式及其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概念 会计核算形式就是以上会计循环步骤的有机

结合。 会计核算形式 ( 亦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 是指账簿组织、记账程序和记 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也称会计核算组织形式、账务处理程序和记账程 序。 账簿组织是指账簿的种类、格式和各种账簿之间的相互关系; 记账程序和记账方法是指凭证的整理、传递,账簿的登记和根据账簿 编制会计报表的程序和方法。。

第一节 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及种类
(二)会计核算形式设计的基本要求 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因其业务性质、规模大小各不相同,应当设置的会计凭证 和账簿的种类、格式和登记方法,以及各种凭证之间、账簿之间、凭证与账簿 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登记程序也就不完全相同,由此而决定的账簿组织、记账程 序和记账方法相互结合的形式也必然不同。因此,会计核算形式也就不能强求 一致。任何单位为科学组织会计核算工作,都应当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具 体条件及特点,采用合理、适用的会计核算形式。 ? 三、会计核算形式的种类 目前,我国常用的会计核算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 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 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 ?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 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

第二节 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一、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特点
根据记账凭证直接逐笔登记总分类账。它是最基本的会计核算形式。其他 几种会计核算形式都是在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经济管理 和会计核算技巧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二、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账务处理步骤
1 、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 2 、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 、根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4 、根据记账凭证直接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5 、在账账核对的基础上,根据总账与明细账的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记 账 凭 证 核 算 组 织 程 序

收 款 凭 证 付 款 凭 证 转 帐 凭 证

现金日记账 银行日记账


⑷ ⑹
总分类账 会计报表

原始凭证



记账凭证



明细分类账

第二节 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优点:手续简便,易于掌握,并且在账簿中能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直观地反映会计处理的全过程。

缺点:由于登记总账是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的,倘若企业规模大,经济 业务量多,势必登记总账的工作量相对也就很大。
适用范围:一般适用于规模小、经济业务量较少的单位。

第三节 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
一、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的特点 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即记账凭证汇总表),然后再根据科目汇总表 登记总

分类账。 二、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 根据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记账凭证,按相同的会计科目进行归类,分借、贷方定期 (如、十天或一个月)汇总每一会计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写在科目汇总表的 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栏内并分别相加,以反映全部会计科目在一定期间借、 贷方发生额。 三、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的账务处理步骤 1 、依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 2 、依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 3 、依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逐笔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4 、依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 5 、依据科目汇总表汇总登记总分类账; 6 、月末,在账账核对的基础上,根据总账和明细账的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


收 款 凭 证 付 款 凭 证 转 帐 凭 证

现金日记账 银行日记账

⑹ ⑷
科目汇总表

原始凭证



记账凭证



总分类账



会计报表

⑹ ⑶
明细分类账

第三节 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
四、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优点:依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大大减少了登记总账的工作量;科目 汇总表本身能对所编制的记账凭证起到试算平衡作用 缺点:由于科目汇总表本身只反映各科目的借、贷方发生额,根据其登 记的总账,便不能反映各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适用范围:适用于规模较大经济业务量较多的大中型企业。

第四节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一、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特点 依据记账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再依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二、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及其登账方法 (一)汇总收款凭证 1 、编制方法。汇总收款凭证是对现金、银行存款的收款凭证,分别以现 金、银行存款账户的借方设证并位于凭证的左上角,并按与设证科目对 应的贷方科目定期归类汇总,每月填制一张。 2 、登账方法。为在账簿中能够反映科目的对应关系,设证科目的登记应 在借方分别登记对应科目的金额,而不应登记合计数,与设证科目对应 的贷方科目的金额应分别登记在贷方。

第四节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二)汇总付款凭证 1 、编制方法。汇总付款凭证是对现金、银行存款的付款凭证,分别以现金、银行存 款账户的贷方设证并位于凭证的左上角,并按与设证科目对应的借方科目定期归 类汇总,每月填制一张。 2 、登账方法。为在账簿中能够反映科目的对应关系,设证科目的登记应在贷方分别 登记对应科目的金额,而不应登记合计数,与设证科目对应的借方科目的金额应 分别登记在借方。 (三)汇总转账凭证 1 、编制方法。

汇总转账凭证应当按照每一科目的贷方分别设证并位于凭证的左上角, 按与设证科目对应的借方科目定期归类汇总,每月填制一张。 2 、登记方法。月终,为在账簿中能够反映科目的对应关系,设证科目的登记应在贷 方分别登记对应科目的金额,而不应登记合计数,与设证科目对应的借方科目的 金额应分别登记在借方。倘若在汇总期内,某一贷方科目的转账凭证较少时,也 可不填制汇总转账凭证,而直接根据转账凭证记账。 注意:为了便于填制汇总转账凭证,平时填制转账凭证时,应使科目的对应关系保 持一个贷方科目同一个或几个借方科目相对应的会计分录。

第四节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三、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账务处理步骤 1 、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及转账凭证; 2 、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日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及银行存款日记 账; 3 、根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逐笔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4 、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 5 、月末,根据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汇总转账凭证登记总分类 账; 6 、月末,在账账核对的基础上,根据总账和明细账的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收 款 凭 证 付 款 凭 证 转 帐 凭 证 汇 总 收 款 汇 总 付 款 汇 总 转 帐

现金日记账

银行日记账

⑹ ⑸
总分类账

原始凭证



记账凭证



汇总记账凭证



会计报表

⑹ ⑶
明细分类账

第四节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四、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优点 :可以简化总分类账的登记工作; 收款凭证以借方科目汇总,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以贷方科目汇总,并且 分类平衡,使记账数字不容易失误; 在汇总凭证和总账账页中明确反映账户的对应关系,便于分析经济业务 内容,而且发生差错也容易寻找。 缺点:多了一道编制汇总凭证的手续。 适用范围:适应于规模较大,经济业务量较多的企业单位。

第五节 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
一、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的特点
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是在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基础上,针对其缺点进行改 良而形成的。其特点是: ? 设置多栏式现金日记账和多栏式银行存款日记账; ? 对于涉及收款和付款的经济业务根据多栏式日记账登记总账; ? 对于转账业务,可以根据转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也可以根据转账凭证编 制的转账凭证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

二、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的账务处理步骤
1 、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及转账凭证

; 2 、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多栏式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 3 、根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逐笔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4 、月终,根据多栏式日记账和转账凭证(或转账凭证汇总)登记总账; 5 、月末,在账账核对的基础上,根据总账和明细账的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多栏式日记账核算组织程序

收 款 凭 证 付 款 凭 证 转 帐 凭 证

多栏现金日记账 多栏银行日记账



总分类账 会计报表

原始凭证



记账凭证

⑸ ⑶
明细分类账

第五节 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
三、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优点: 简化了凭证归类和总分类账的登账工作; 多栏式日记账中按账户 的对应关系设置专栏,便于分析和检查每一项与收付款有关的经济业务。 缺点: “现金”、“银行存款”总账对多栏式日记账起不到控制作用; 账页过长,不便于会计人员记账和分工。 适用范围:经济业务简单,运用会计科目少,但收付款业务较多的单位。
需要指出的是,在会计核算的实际工作中,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应用, 并非是呆板固定不变的模式,可以根据企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各种核 算形式进行结合应运而进行会计核算。

第十一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账,这种会计核算形式是( )。A.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B.日记总账 核算形式C.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 D.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 2.各种会计核算形式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A.总账的格式不同 B. 登记总账的依据方法 不同C.会计凭证的种类不同 D.根据总账编制会计报表的方法不同 3.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是依据( )登记总账。A.科目汇总表 B.会计凭证 C.日记账 D.汇总收 付款和转账凭证 4.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适用于( )。A.规模小、业务量少的企业 B. 规模大、业务量多的 中型企业C. 规模大、业务量多的大型企业 D. 规模小、业务简单、使用科目少的企业 5. 在日记总账核算形式下,日记总账账页格式一般采用( )。A.三栏式 B.多栏式 C.数量金 额式 D.联合式 二、多项选择 1.我国企业一般采用的会计核算形式主要有( )。A.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B.日记总账核算形式 C.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 D.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2.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可以是( )。A. 记账凭证 B. 汇总记账凭证 C. 科目汇总表 D.日记总 账 E.原始凭证汇总表

第十一章练习题
3.合理的会计核算形式应满足下列要求( )。A. 与本单位规模大小、业务繁简相适应 B. 有 利于加强会计核算分工协作C. 有利于全面、及时提供会计核算资料 D.合理简化核算手续 E.满足运用会计管理经济的需要 4. 规模大、业务量

二 :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扩展:基础会计学全套课件 / 会计学基础知识 / 基础会计学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扩展:基础会计学全套课件 / 会计学基础知识 / 基础会计学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扩展:基础会计学全套课件 / 会计学基础知识 / 基础会计学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扩展:基础会计学全套课件 / 会计学基础知识 / 基础会计学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扩展:基础会计学全套课件 / 会计学基础知识 / 基础会计学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扩展:基础会计学全套课件 / 会计学基础知识 / 基础会计学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扩展:基础会计学全套课件 / 会计学基础知识 / 基础会计学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扩展:基础会计学全套课件 / 会计学基础知识 / 基础会计学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扩展:基础会计学全套课件 / 会计学基础知识 / 基础会计学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扩展:基础会计学全套课件 / 会计学基础知识 / 基础会计学

本文标题:基础会计学课件-《基础会计学》课件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858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