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创业故事-养牛创业故事

发布时间:2018-02-18 所属栏目:创业 故事

一 : 养牛创业故事

只要有心不管是做什么,什么身份,都能够成功的,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养牛创业故事。

(www.61k.com)

养牛创业故事1:爬行女养牛创业建年产4百万肉牛养殖场

今年35岁的潘远香是宜宾市屏山县大乘镇正直村村民,她3岁时因病致双下肢瘫痪,系肢体二级残疾人,只能用手爬行,大家都喊她“爬行女子”。她曾自卑和哀怨过,但擦干眼泪后,凭着身残志坚的毅力,她艰难求学和创业,创建了一个养殖场,还要带动村民致富。她闯出了残疾人奋发向上的心声,闯出了绚丽多彩的美好世界,闯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人生之路坎坷不平,上天为你关闭了一扇门,自然也会为你开启另一扇窗。我们的人生可能会遭遇不幸,但依然要选择坚强。”潘远香说。

近日,记者来到屏山县大乘镇正直村,实地采访了这位自强不息的“爬行女强人”和她的养殖场。

祸从天降 小女孩学会坚强

潘远香的犇犇肉牛养殖场位于大乘镇正直村石明组,地处一个偏僻的小山沟里。记者赶到这里时,潘远香和工人正在切割草料喂牛。尽管之前当地有关部门作了介绍,但初见潘远香还是带给了记者强烈的震撼:她的下肢严重萎缩,只有上半身能够活动,要挪动身躯必须靠双手爬行。她此时正坐在地上,费力地用刀宰草。宰好的草料放在背篼里后,她又使用双手挪一步再把背篼往前拖一下。进入养殖场内后,她像招呼自己的孩子一样,和场内的西门塔尔牛说话,并一一为它们喂草料。

就是这样一个潘远香,却建起年产值超4百万元肉牛养殖场。

3岁时,潘远香因高烧不止被送到一家私人诊所,经医生抢救命保住了但却不能直立行走。后经检查发现,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不慎打坏坐骨神经。从此,潘远香失去了行走的能力。

从5岁起,只有上半身能正常行动的她,便在家厨房负责烧火煮猪食。至此再没单独“行动”过的她,在一次“意外”中学会了爬行。“在一次烧火中,多加了些柴火,火焰猛喷出来,把旁边一堆柴火点燃了,把我吓着了就摔了个跟头,然后我下意识的往外头爬。”

学会爬行的潘远香很兴奋,她终于觉得自己不是废人。从此,她开始试着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尽力学会自己做家务。为了读书,她坚持爬行上学。“夏天地面很烫,手掌心几乎全是泡,冬天两只手全是冻疮,红一块、紫一块的肿得像泡粑。”潘远香印象最深的是,自己用稻草编手套,由于技术不过关还没到校就磨破了。“那时候家里穷,下雨天手上沾满了泥,只能到校前两手搓搓就算了。”

10岁才勉强上小学一年级,学习和生活对于潘远香而言,都比常人艰难许多。别人做一遍就完成,她却要付出数十倍的努力。艰难念完小学和初中,她的成绩一直保持班级前三,但继续上学却成了难事,无法正常行走的她被学校拒之校外。但潘远香并不服输,就在她快要绝望的时,高场职中的一位招生老师答应让她入学,还为她争取到了特殊照顾。当年,潘远香的事情经媒体报道,迎来不少好心捐助,为她省去了三年的学费。

生活磨砺 “爬行女”乐观面对

潘远香2003年高中毕业后,先后又去学习了电脑和会计知识。2005年开始和人一起做家装,她主要从事设计工作。“我们是典型的‘游击队’,做熟人的活以及他们介绍的家装,几年下来还是攒了一点钱。”

潘远香说,她2006年尝试养鸭,辛苦了一年最终血本无归。“亏了几万元,都是借的,压力太大了。”正当她情绪极度低落的时候,她当年成家了。原本应该沉浸在婚姻的喜庆之中,丈夫却在她怀孕期间离家出走,至今没有消息。谈到这里时,潘远香神情显得非常凝重。

“儿子现在9岁了,送在我妹妹那里读书。家庭的事情都过去了,我现在全部的精力是搞好养殖场。”潘远香对于家庭的变故不愿多谈。“儿子出生后过得十分艰苦,我的身体情况不好,连背他都困难。在家人的帮助下,孩子慢慢长大,也十分健康,这是最让人欣慰的事情。但孩子慢慢长大了,我这个残疾妈妈给他带来了自卑情绪。

我必须学会坚强和乐观,以此感染孩子。我也必须搞好自己的养殖场,让孩子今后以妈妈为骄傲。”潘远香说话间透露出坚毅。

艰难创业 残疾身躯撑起一片天

儿子2岁时,潘远香把他送到了幼儿园。几年时间里,潘远香搞装修、养鸡鸭,事业上最终都没有起色,还负了债。“受到打击,我好长时间都没有回过神。

我想不通,自己努力做好了每一个环节,为什么还是失败呢?上天已经对我不公平了,我不能就此消沉,每天还是要乐观面对生活的重担。”潘远香说,她又重回原点,脚踏实地重新从事自己的装修行业,其它的就不要去乱想了。

2012年,她开始四处了解和学习肉牛养殖,还专门请教了畜牧部门专家。说干就干,在亲朋好友和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养殖场2013年在她老家动工建设。“现在已投入了200多万,除了养殖场建设外,肉牛的本钱很大。”潘远香说,养殖场目前有42头肉牛,还有75头分给了屏山的农户喂养。

据潘远香介绍,养殖场今年的计划是出栏200头肉牛,产值400万左右。今后,她还将建一个肉牛屠宰场,形成一条产业链,直接面向市场。“预计6月就有一批肉牛上市,前来预购的很多,目前供不应求。”

潘远香说,她最大的心愿是带动附近村民特别是残疾人共同致富。“养殖场今后繁殖的小牛将送给乡亲们喂养,我提供技术和饲料支持,并全部回收肉牛。牛的生长期在8—10月之间,乡亲们每头牛能赚5000元左右。”潘远香告诉记者, 如今,肉牛专业合作社已经成立,他们走上了养殖场加养殖户互惠互利共赢的发展之路,市场前景良好。

潘远香的想法赢得了乡邻们的尊重。58岁的村民潘洪清说,潘远香虽然残疾,但干事有魄力,深得大家信任。“她建养殖场的时候,我和其他村民经常来帮忙,我还借了2万元给她。我今后也准备养几头牛,这样既能照顾家里,每年也有上万元的收入,不必出门打工了。”

学驾驶开车梦今年能实现

在潘远香的家中,她购置了一台安装在汽车上的残疾人操作设备。“开车也是我的梦想”,潘远香说。

其实潘远香从小读书、在家人的不理解下非要读高场职中。按照当地人的说法,等她长大了,随便摆个摊摊,找个人家嫁了。但是在潘远香内心深处,从来就没有放弃过要努力过上好日子。

潘远香说,从小一个亲戚要经常骑摩托车进城,那个时候他很喜欢进城去,因为羡慕城里人的生活,虽然她身体残疾,却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双手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我没有觉得哪里不对劲,也没有感觉到自卑。”潘远香谈到别人用异样眼光看他时候说。潘远香说,她还在上海学习驾校,能够开车也是她的梦想,也许今年就能实现。

据屏山县残联负责人介绍,潘远香的肉牛养殖场带动了23名周边残疾人发展肉牛养殖,残疾人家庭年增收1万元以上。潘远香身残志坚,自强创业,她的坚强和乐观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同时带动周边更多残疾人和贫困村民发展肉牛养殖,帮助他们共同致富,将自立、自强的道路向着更加广阔的天地延伸。

“潘远香是残疾人创业中的典型,市县对她的养殖场都十分重视,并给予了政策支持。目前,省市县残联打算将潘远香的自强创业事迹在全国相关会议上进行交流。同时,我们将联系畜牧等部门,为潘远香的养殖场提供支持和帮助。”该负责人说。

养牛创业故事2:90后不做大学教师回乡养牛创业年赚百万

贺根的根在农村。“90后大学生牛倌”的贺根特别喜欢牛,割草、拌饲料、喂食样样活儿都会干。每次到牛舍,他都会快步走进去,主动拍拍牛的脑袋,然后拿草给牛吃,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图为2月12日(正月十三)贺根在新建的牛舍喂牛。(记者 谢湘 摄)

2月11日下午,贺根到黄冈市黄州区七一商场的“贺根牛肉”专柜来送货,售货的大姐告诉他,今天的生意真不错,卖了100多斤,700多元。(记者 谢湘 摄)

2月11日暮色时分,在一阵鞭炮声中,23岁的湖北罗田县白莲河乡覆钟地村“民生养牛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贺根,从团罗田县委书记胡晶手中,接过了中共罗田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带头人”获奖证书和500元奖金。

2011年6月,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破格留校任教的贺根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辞去大学教师的工作回乡养牛创业。2012年,他被推举参加“感动荆楚十大人物”评选,入选理由是:放下大学教鞭,回乡执起牛鞭,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科学养牛 养牛创业故事

一个多月前,在黄冈师范学院大礼堂举行黄冈青年“创天下”俱乐部成立大会上,本土的“大学生创业英雄”、“90后大学生牛倌”贺根第一个登台演讲。

现场互动环节,一个男生问他:“你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贺根的回答出人意料:“农村创业最大的困难不是资金、不是项目、不是政府的政策资助,而是农村没有年轻人!”

这是他的切身感受。

罗田县白莲河乡覆钟地村1990年10月22日出生的“90后”大学生贺根,是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机械制造工程系的毕业生。大二时,贺根在学校的数控铣床技能竞赛中夺得亚军。干过班长、学生会副主席。刚刚入党的贺根,很快通过了学校的层层挑选,破格成为了该校的外聘教师。

然而,在老师和同学的惊呼声中,他怀着对未来生活的遐想、辉煌事业的憧憬和灿烂人生的构想,贺根摆脱当地世俗观念的束缚,2011年在父母的百般阻扰下,他毅然的放弃了大学教师这份稳定的工作,果断选择回到农村,回到罗田白莲河乡覆钟地村的老家,在山沟里专门养起了黄牛。

2011年11月份贺根开始建造牛舍、购买土黄牛,添置养牛必备的车辆和用具。每天早晨5点半,贺根准时起床。

伺候一百多头牛“过个早”,工作量有多大?2011年6月15日,武汉高校的大学生到贺根家中体验,5个同学喂完60多头牛,用时1小时26分。平时,贺根一个人完成这个工作,也就两个小时。

喂完牛,匆匆扒几口饭,贺根开着刚买回来的二手小货车出门,去26公里外的县城河道割草。一天下来,贺根和同伴两个人得割1500多公斤青草,还得一担担从河道里挑出来。50多公斤重的担子压在肩上,贺根体验到了钻心般的疼痛。

摸黑赶回家,还得给牛喂水,整理牛舍,准备第二天饲料……忙完这一切,深夜11点多,覆钟地村已看不到农户的灯光。

贺根的双手很快磨出了血泡、长满了老茧,双臂、双腿满是被草割伤的血印。最让他受不了的,还有来自四周的“负面舆论”和父母的不理解。

但这些都没能挡住贺根坚持做“大别山黄牛”养殖项目的决心。

每天各种繁重的体力活,贺根都独自承担。一个月下来,他的体重减了7公斤。

第一批黄牛出栏,销路成了问题。为了让别人知道他的牛肉好,贺根开着农用车沿街叫卖。牛肉很快卖完了,不过他回家算了账,一头牛除去成本,大概赚了两三千元。贺根意识到,必须扩大养殖规模,以降低成本。

在贺根带动下,村里一些在外务工的村民也回乡养牛。2012年4月,贺根成立了养牛专业合作社,年出栏黄牛780头,产值600万元。经过发展,合作社社员从5名发展到如今的117名,养殖规模已达1200头。贺根还开门店销售自己的牛肉,他的牛肉品牌取名“傻根”。目前,他在黄冈开了5家门店,今年,他的黄牛肉还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养殖规模也由开始的14头土黄牛发展到个人存栏120头、农户存栏80头;合作社的社员从5户发展到63户,2013年的产值超过600万元。

从这时起,贺根原本一年赚个20万元小富即安的“小梦想”变成了投身现代养殖业的“大梦想”——创办农业合作社,建立“大别山黄牛”养殖基地,做与牛相关的系列深加工产品。

可是,事业做大做强要靠人才、靠团队,而覆钟地村的青壮年基本都外出打工去了;“跳出农门”的老同学,一听要合伙养牛,都没多大兴趣。虽然有几个从电视节目中看到贺根的故事后慕名而来的青年,可干了几天也都离开了。理由很简单,吃不了这份苦,也受不了这份寂寞。

今年春节,贺根一天也没有休息。从小年起到除夕,贺根根据订单先后宰杀了37头牛,因肉新鲜且品质好,拿到市场上很快就销售一空。节后在黄冈市黄州区七一商场新开张的“贺根牛肉”专柜,当日就卖出牛肉100多斤。

事业的发展、工作的忙碌使他寻找“创业合伙人”的想法愈加强烈。

2月10日深夜,又忙了一整天的贺根,将这样一条短信息发到了自己的QQ空间:“有没有愿意回农村创业的兄弟?”

信息发出后,在贺根的QQ空间,这几天不断有年轻人和他探讨如何一起创业。

贺根的两位高中同学——长江大学毕业的王河兵和张谦最近以股份参与的方式加入了贺根的团队,王河冰甚至为此放弃了县林业局的正式岗位。而用什么办法来寻找“创业合伙人”、留住“创业合伙人”,也成为贺根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新问题,“一般的劝说恐怕吸引力还不够,应该考虑通过市场的方式、利益共同体的机制把大家联为一体”。

贺根说自己命里注定就是属于农村的,在他眼里,除了有绿水青山,农村更有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在2013年5月完成的《大别山黄牛生态养殖综合发展项目可行性报告》中,他把理想写了进去:公司将形成大别山黄牛养殖、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业态上形成良性互补的绿色生态产业链。发展目标是:将本项目打造成“大别山黄牛生态养殖产业化第一品牌”“国家级大别山土黄牛养殖示范基地”“大别山红色革命老区生态绿色农业产业样板工程”“大别山农林观光休闲度假第一站”。

事实上,这些构想已经开始付诸行动。在他新承包的一片山地和水库旁,投资七八十万元建设的三间高标准的牛舍已经落成,分别作为母牛繁育基地和肉牛育肥基地,以后还要在这里种树、养鱼。贺根还计划今年将“贺根牛肉”的品牌推到黄石、武汉去

养牛创业故事3:湖南怀化90后大学生返乡养牛的农村养殖创业故事

2015年11月30日,记者走进湖南怀化溆浦县祖市殿匣垅村,采访大学生“放牛娃”罗治团。牛舍就在一座山坡上,一排排的黄牛或悠闲自在地吃着草,或“哞哞”叫着相互嬉戏,罗治团正挥着铲锹在牛舍中清理粪便。

罗治团1990年出生,7岁便开始帮家里放牛。“牛儿还在山坡上吃草,白云在青山顶子上缭绕,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天边,清清流水伴着牛儿吃草的声音……”罗治团说,这是他儿时放牛生活的写照。

也许正是由于童年的放牛经历,加上自己畜牧养殖专业毕业,让罗治团甘心抛弃在城市里月薪7000多元的工作,辞职回家乡养牛。他创办了养牛合作社,创建了从繁衍、防疫到出售一条龙服务的产业链,改变了祖祖辈辈天然散养状况。

一个好不容易跳出农门的大学生,甘愿回乡村生活?面对别人的疑惑,罗治团说:“刚开始,自己也觉得有些难为情。回乡的举动让村里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背地里议论纷纷。但接触养牛的时间一长,我就愈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罗治团把更多的时间用到养牛上。他脱下西装,换上工作服,走进牛棚,又当起了“放牛娃”。

清杂草、铺地砖、焊牛舍……修缮养牛场,没有请一个工人,罗治团整整忙了一个月。购买玉米、草料,准备饲料全过程都是自己完成的。

2013年,罗治团筹备7万多元,从外地引进了架子牛,正式开始他的养牛生活。喂牛、洗牛舍、除粪便、医治牛病……他的父亲负责拌料喂牛,其他很多事情都要靠罗治团一个人做。冬天干活只穿一件衬衣都是一身汗,夏天光着膀子整个短裤都湿透了。

养牛的道路不仅辛苦,也伴随着困难和波折。2013年5月,购进的十多头云南黄牛中就出现了问题。经过长途运输,以及气候和温度的差别,牛出现很大的反应,表现出不进食、咳嗽的症状。自己虽然拥有专业的畜牧知识,但毕竟由于养殖经验不足,依然没能及时判断出病因。他求助大学时候的老师,并取样送去学校化验。最终确诊牛是感染了“巴氏杆菌”,因为处理得及时,才避免了较大的损失。

意识到技术不足是养牛遇挫的重要因素,他多次来到县城的畜牧站和县畜牧局,向专业技术人员请教,年参加了人社局第一期免费创业培训。之后,经常有专业畜牧工作人员为他上门指导。他还被纳入省里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在政府技术与资金的双重支持下,罗治团又重新修建了一栋牛舍,养殖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并扩大了养殖规模,目前出栏的黄牛达到80多头。

三年的养牛经验让罗治团看到,要想养殖事业得到发展,光靠个人力量是不行的,养殖场必须逐步走上规模化、科技化、产业化、集约化的道路。于是,在县畜牧局、就业局的支持下,2015年他牵头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

“其实我想带动村里人一起致富。”罗治团说他会继续发展肉牛,用科学的方法养殖、用网络的渠道销售,一步步发展壮大。村民有谁愿意养,他会免费提供牛仔,养大后按照市场价回收。“吸引村民参加就要让他们得到实惠。牧草、技术都可以提供,农户只要付出简单的劳动力,就可以在家创造财富。”

2015年7月,因为真心为村民着想,带领村民致富,他得到了广大村民的支持,当选为匣垅村村主任。

“放牛娃”的春天也一样缤纷多彩,农村的孩子也可以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放飞自己的梦想。罗治团用自己的坚毅,闯出了一条回乡创业路。

二 : 服装创业故事

服装创业故事

21岁女孩服装创业故事

程曦1997年从学校毕业后,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于是她在夫子庙商城当了一名营业员,从事服装零售,在工作中她逐步掌握了服装生产、销售等方面的知识,并在与各种顾客打交道的过程中了解到市场需求,积累了一定的市场经验。半年后的1998年初,聪明的程曦决心自立门户,走出了创业的第一步,她向父母借了 3万元钱,开了一家小服装店,行情不错,第二个月小店就开始赢利,服装店平稳发展了两年,资金有了一定积累,程曦对服装市场更加了解,2001年她在家人的支持下,注册成立了晓曦制衣厂,结果由于缺乏资金、知识、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企业一度陷入困境,小制衣厂从5月至9月短短5个月的时间,亏了20多万元,程曦几年内赚的钱血本无归,她难过的流泪了,但倔强的程曦没有就此低头,她冷静地考虑后认为,生意失败的原因在于企业人员、面料、管理方面的落后,于是她招聘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并向专家请教相关知识,白天工作,晚上到高校学习企业管理课程,并向父母、亲戚借了7万元钱,以图东山再起,功夫不负有心人,企业开始逐步走出低谷,到2001年底企业开始不亏本。
2002年后,制衣厂发展总体比较顺利,企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人员、资金、市场逐步做大,企业设备由最初的两台高速单缝机起家,目前企业实现了接单、生产、销售一条龙,机器设备有从日本进口的压衬机器,企业在市内有7处专卖店、批发专柜,专门营销自己的晓曦、奇观牌服装,这些服装均产大众化服装,销路很好。今年初程曦将原来企业更名为奇观制衣有限公司,注册了自己的商标,目前企业年产值达150多万元,聘用员工56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32名。
程曦说,下岗失业人员有劣势,但他们踏实、努力,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工作,经过学习完全可胜任工作岗位,这其实也是企业回报社会的[www.61k.com]一种表现。
现在企业虽然已经初步做大,但她每天仍穿梭于各网点、厂房、业务单位之间,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产品和市场营销手段。

服装行业创业故事

70后女人的服装创业故事

工作了之后才开始创业的例子比比皆是,通过工作的过程中,积累了社会经验,积累了人脉,然后开始创业,这样比较容易成功。她,一开始也是工作,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便萌发了创业的念头,有着工作的经验和见识积累,做起服装生意还是很成功。
她,叫肖绣怜,是一位70后。她17岁的时候便外出闯荡了,去过很多大城市,进过一些大型外贸公司工作。不过她的工作是做财务,而不是服装生产线上。尽管她是做财务工作的,但是出去见识的机会多了,自然也就学会了不少做生意的道理。
有一年,在外工作了十几年的肖绣怜回到了家乡,看到家乡有些地方却是黄金宝地,不少的商家都在那里发家致富了。有着敏感的致富触觉的肖绣怜看到了商机,便萌生了开服装店创业的念头。
不懂服装的她,便找了一个懂服装的人合伙,就这样开起了服装店。
开服装店要进货,第一次进货的时候,被所看到的场景惊住了,一个并不大的服装批发市场里缺挤满了人,包括批发商家和进货商,没加过这种场面的肖绣怜有点不适应,幸好合伙人懂得怎么进货,带着她在批发市场里转来转去的,终于搞定了进货的问题。
但是那一年的羽绒服厂家生意不好做,很多老板生产出来的羽绒服都堆积在仓库里,卖不出去,而正好那时候天气还暖和,服装店主们很多都不考虑进羽绒服。
但是肖绣怜却进了不少羽绒服,低价进货,那年的羽绒服生意却还不错,肖绣怜那次进货,赚了十几万元。
有着好的开始,让肖绣怜很有信心把服装店经营好,如今肖绣怜开了十家服装分店,并计划着成了自己的服装品牌,成立属于自己的服装品牌公司。

服装创业失败故事

一个女人的传奇服装创业故事

为了给家里增加点收入,在陈燕琴小时候,妈妈帮人缝衣服挣点钱。没想到,小朋友们为此欺负她,“她家是开黑厂的,咱不跟她玩。”所以在陈燕琴的眼中,做衣服并不是一件很荣耀的事。十七八岁时,妈妈的身体不好,怕手艺失传,也为了给家里增加收入,决定让陈燕琴辍学。陈燕琴从小成绩就不错,她的愿望就是上大学,而母亲的愿望一下子让她的梦想破碎了。“那时候我甚至想过自杀。”可是对父母的爱,让她勇敢地接受了这一切。看着朋友背上书包去上学,陈燕琴非常难过,怕妈妈看到,她就跑到后院的小屋子里偷偷哭。
辍学后,陈燕琴就在母亲的小店里帮忙,可是没到3个月陈燕琴就从母亲那跳槽了。“传统方式做出来的衣服合身却无美感,我从小就对有特色、别致的东西特感兴趣,如果我自己做的东西,一定要有自己的烙印和特色。”就这样,只学了3个月裁剪,陈燕琴就自己开店做了老板,并且很快就火了起来。“那时候店外排满了等着剪衣服的人,我就站在台子前,一个一个地接过来,一天一晃就过去了。我剪衣服特别快,好像天生就适合做这个工作,一条裤子也就两分钟,一条赚5毛钱,一天能赚七八十元,我们家不久就成万元户了。每天回家的时候,把口袋里的钱大把地抓到炕上,觉得能让父母享福了,心里特得意。”陈燕琴说。
背着孩子四处寻布头
“烟台是我的福地,在这里我实现了上大学的梦想,有了一个和睦的家庭,有了一大群朋友,还创立了自己的品牌。”1989年,陈燕琴和父母商量后,举家搬到了烟台。烟台很漂亮,有山有海,这是陈燕琴选择烟台的原因。来烟台后,陈燕琴没有再开服装店,她决定去服装厂工作,学习一些技术。工厂的工作并不繁重,上大学成了陈燕琴闲暇时不断浮现的念头。当时,港台地区的服装设计对大陆的流行影响非常大,要学就一定要学最好的陈燕琴,报了香港东方学院服装设计函授专业,虽然没能真正地走进大学校门,但她儿时的梦想总算实现了。
1994年,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陈燕琴决定给自己开一个服装发布会,她要证明自己。当时,女儿只有六七个月大,陈燕琴把孩子往身上一背就投入到发布会的准备中。为了制作服装,她一家家商店去搜寻布头,只是为了便宜。看到她背着个孩子那么拼命,许多人被她感动,当时百货商店的经理特意领她去仓库寻找。大连一位老总一下子给陈燕琴投资了15000元。时隔多年,陈燕琴曾问这位老总,为什么当时要帮她。老总说,其实就是看着她背孩子,穿得也不是很好,很敬佩她的那种精神。发布会在当时的影剧院举行,来了很多市民,非常成功。虽然后来陈燕琴的服装登上过许多更华丽更耀眼的舞台,但这一次却是她最自豪的一次,她用自己的汗水首次在世人面前展示了自己的能力,苦练多年终于破茧而出。
打造民族特色
1999年,陈燕琴创立了自己的中式服装品牌——旗源,由此掀开了她生命中崭新的一页。在陈燕琴的眼里,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服饰温婉动人,中式服装的精致与柔美是任何服装都无法比拟的。但在服装世界,属于中国的空间却很小。陈燕琴决定要复苏传统服装,她用民族服装的元素点缀时代流行规律,以旗袍为基本形体设计的女装,既不失东方的温柔、典雅美,又使衣服充满了时代的风尚。这使得旗源品牌从一创立就体现了旺盛的生命力,在当年的“中国国际服装设计周”一炮打响,旗源成了中式服装的代名词,服装经销商纷纷要求代理旗源的服装,连锁店像雨后春笋,从全国各地冒了出来,最多的时候有20多家。
就在旗源发展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一只手扼杀了它,这只手不是别人的,正是陈燕琴自己的。陈燕琴说,那时候非常矛盾,做服装产业不可能呆在烟台,必须要去北京等大城市,可是丈夫有自己的工作,女儿又太小,经过深思熟虑,陈燕琴决定放弃做大服装王国的夙愿,选择家庭、事业兼顾的折中路线。在一年代理期满后,旗源逐步关掉了各地的连锁店,她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跟家人团聚和享受生活上。在陈燕琴办公室的电脑上,记者看到一家人出游的照片,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这是陈燕琴这么多年来最好的收获,也是无法比拟的财富。
如今的陈燕琴准备立足于烟台大干一场。她的新店就要开业,她说要突出文化内涵,做一个充满特色和品位的旗源!比如,她要提供一个平台,让新娘们为自己设计礼服,她的店里会提供基本的婚纱式样供客人选择,有关部分及上面的花边、饰物等配饰,由新人们自己去安排,相信这样一个热爱生活的服装设计师,会给那些心怀憧憬的新娘们增添浪漫美好的回忆。

服装批发创业故事

乔顿服饰董事长的创业故事

梁辉光,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24年前,他只身一人背井离乡闯荡天涯,24年后,由他创办的乔顿服饰成为全国服装行业翘楚,年仅43岁的他却已拥有二十多年服装经历,是服装界的年轻元老!
是什么让这名好强的普通农民儿子成为如今叱咤风云的商界骄子?有些人把成就归功于“机遇”,与其说“机遇成事”,梁辉光的成功似乎这样描述更贴切:性格决定成败,气度影响格局。
1992年,梁辉光四兄妹合伙创业,各占25%股份。14年后的今天,当初小小的服装摊点如今已成长为年产值数十亿元的大公司,有人会认为梁辉光掌握着公司大部分股份,其实不然,如今的乔顿仍保持着14年前的股权分配制度。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尔虞我诈的现代经济社会中,许多企业因内部滋生的矛盾而分崩离析,反观乔顿,无论企业如何壮大,梁辉光不计个人得失,坚持“安小家而平天下”的胸襟,始终亲情意浓,互让和谐,在他外表谦和从容的气定神闲后面,折射出的是他心中的大气度、大格局与大智慧。
年少闯荡,初生牛犊磨炼意志
1964年,梁辉光出生在乐清市一个普通小镇——芙蓉镇。父母是当地农民,与这片土地上的大多数劳动者一样,一年四季面朝黄土背朝天。梁辉光从小就体味够了生活的艰辛,心里深深埋下一个走出这片穷乡僻壤的美丽愿望。
1982年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梁辉光手中紧拽着从父亲一个湖北朋友的电报上偷偷抄下的地址,毅然决定离开这个生活了整整18年的小镇。对于当初的出走是一时冲动还是谋划已久,梁辉光已经记不得了,但他记得这一路走得极为艰辛,只身一人辗转多地,竟跑了1000多公里。
到了湖北,他才给家里打电报报告行程,虽然父亲不赞成他这么年轻就出来闯荡,但看他意志坚定也就默许了。当时有许多乐清人在那里开山筑路,而梁辉光是其中岁数最小的一个。这份辛劳的工作他一干就是半年,不仅磨砺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更坚定了他闯出一番天地的信念。
裁缝起家,创业受阻越挫越勇
1982年底,家人劝归,回到老家刚过了一个安分年的梁辉光又开始不安分起来。他与哥哥和学过裁缝的嫂子三人一起跑到内蒙古五原县做起服装生意,开始了他服装生涯的第一站,同时也迈出了人生创业旅途的第一步。
五原县是一个鱼米之乡,农民靠卖葵瓜子收入可观,然而当地服装业仍处于萌芽状态。由于没有服装市场,梁辉光经常背着装满裤子的大包去赶集,没有集市的时候就像现在的流动商贩一样,沿着一个个村庄边走边叫卖。有一次从早上卖到下午,虽然年轻力壮,但农村少有饭店,颗粒未进的他差点累趴下了,这时一个老婆婆见他是外乡人可怜,就递给他一个馍子充饥。这是一段让梁辉光终身难忘的经历,而善待他人从那时候起成为他为人处事的一个原则,特别是对有困难的人,他总是适时拉上一把,而亲身体验了沿街叫卖的艰辛在他心里埋下亲手兴建一个服装市场的种子。
在内蒙古一年,梁辉光的腰包开始鼓起来,然而84年的一场意外让这一年来的含辛茹苦化成泡影。那年,梁辉光跟着三个年长些的老乡去上海进布料,带上了所有家当一口气在上海商场买了几大袋时尚布料,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当时改革开放初期相对僵化的社会环境并不认同这种现在看来极其正常的商业行为,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以“投机倒把”的嫌疑为名在火车站将货扣下,生意也由此陷入困境。
很快,父亲便赶到内蒙古帮助善后,那一年,他不到20岁,他大哥22岁,嫂子21。不久,父子三人辗转到北京发展。内蒙古首触服装屡屡受挫,但并没有使梁辉光垂头丧气,相反逐渐形成了他决不轻言失败和坚韧意志的性格品质。
驰骋京城,运筹帷幄西服“浪潮”
8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刚刚出现万元户,是很了不得的一件事,而20岁出头经商数年的梁辉光却已欠下2万元的沉重债务,在北京的日子,梁辉光顶着压力,勤勤恳恳,辛苦打拼,他渴望并坚信机遇的到来。
北京的冬天,寒风凛冽,每天清晨三四点钟,梁辉光和几十位老乡冒着严寒,骑自行车从大钟寺的住处赶到几公里外的动物园批发市场去抢摊位。一家人自产自销裤子,生意颇有起色,但不安于现状的梁辉光不顾父亲坚决反对,独自跑到广州进牛仔裤卖,这也使他从此和父亲在生意上分道扬镳,父亲与哥哥、大妹夫继续自产自销,而他则义无反顾地做起服装贸易,独到的眼光,果断大胆的投资,使他很快还掉债务,积累了创大业的第一桶金。
80年代末,全国上下兴穿西服,梁辉光自然不会错过良机,成为温州西服开拓北京市场的首批推销员。当时刚结婚不久的他看准时机,从亲戚朋友那里筹借十万巨款,跑到温州进西服,并且一次性大手笔购进500套的“浪潮”西服。运到北京后,进价200元一套的西服以翻倍的价格很快卖出,生意非常火爆,西服买卖一直火到90年代中期。梁辉光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看准了就敢于拼搏,他的资本滚雪球般的累积起来的同时,他把眼光又投得更远。
不到一年,梁辉光他们的生意就做进了王府井百货大楼、西单商场、隆福百货商场等京城六大知名商场,从最初的几百套销量,逐渐做到了一年5万套的销售业绩。而他也成了当时北京服装经营市场小有名气的人物。
1991年,西服生意火了面料生意。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梁辉光决定把生意从服装延伸到面料,说干就干,仅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梁辉光兄弟四人共同筹资注册了远大纺织品公司,正式涉足面料经营。从温州进西服北京卖,从北京等地进面料温州卖,短短几年时间里,“远大”先后代理了北京、湖北等地10多家大型纺织企业的面料产品。
说来有趣,在北京隆福寺开服装店做生意时,父亲、哥哥、大妹夫的服装店与梁辉光、二妹夫的店开在一条街的两对门,两家人常常因为竞争而苦恼,甚至发生争执,为了不伤和气,同时也避免恶性竞争,在哥哥提议下,四兄妹决定合作。在常人看来,父亲是一家之主,合伙后自然应由父亲当家作主,而从小就有独立想法的梁辉光常常会与父亲在决策上产生分歧,怎么办?后来经过他耐心阐述自己的主张和今后发展的设想,在兄妹们的支持下,终于说服父亲愉快地把全家的期望和重担放心地交给他,从此梁辉光成为全家的“主心骨”。那一年,他决定不管生意赚赔,每年都付给父亲15万元,即是表示不辜负父亲的信任,也给了自己多一份鞭策。从此,兄弟姐妹四人开始同甘共苦,梁辉光掌舵,哥哥梁建友,妹夫沈应琴,赵飞龙各有分工,几年后大哥不再涉足公司内部事务了,但各自25%的股份一直延续到现在。
在几年的西服及面料生意往来中,梁辉光先后认识了一大批温州的服装“大佬”,他真诚待人,诚信为本的做人原则,与很多服装商人建立深厚友谊。
乔顿出世,精益求精终成大器
1995年,虽然西服买卖与面料生意都做得不错,然而渴望做大的梁辉光不满足现状,说服兄妹回温州兴办服装厂,投入第三次创业。96年6月,温州市乔顿服装有限公司在温州横渎挂牌,梁辉光出任公司董事长。他一边筹建工厂,一边果断地在开发区征地5亩,他很清晰自己要的是什么。
这时候,梁辉光又做了一件让同行信服的事情——不伤同行和气,不挖一兵一将。刚兴办企业,熟练的车工和技术精湛的师傅是企业最大的资源,然而,深知同行间团结贵如金的梁辉光千里迢迢跑到天津的服装厂找师傅,又跑到宁波招工人,宁可自己多花些钱,也不向同行挖人。当新厂房兴建之时,他们的服装厂已经在正常生产了。
打造精品男装,这是乔顿创办初的理念。他把乔顿产品定位在优质精做上,投入资金,引进设备。多少个日日夜夜,梁辉光和他的伙伴们反复摸索不懈追求,乔顿西服终于成为有口皆碑做工优良的产品。
在精品男装加工做出了名气,钱也赚了不少,梁辉光做品牌这一心结始终没有忘记。1997年,乔顿开始两条腿走路,贴牌加工的同时开发品牌。他们请来意大利设计师传经送宝,聘香港明星黄日华出任形象代言人,中央电视台开始大频率出现乔顿制作精美的广告。“高品西服,乔顿制造”这句广告语随着中央二套《开心词典》栏目的热播深入千家万户。
现在,乔顿不仅为国内一线品牌加工而且还为国际大牌贴牌,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是温州乃至国内生产西服的龙头企业。
兴建市场,心系服装淡泊名利
乔顿公司一直迈着稳健的步伐,成绩有目共睹,按理说这时候他可以轻松些,但为了早年兴建服装市场的夙愿,他毅然放弃安逸的生活,投身地产,再次尝试新领域来充实自己的人生。
2002年,梁辉光带着一名部下北上天津,顺利拿下天津商业街项目。两年后,他又前往江苏吴江盛泽(中国丝绸之乡),一举投标拿下盛泽中国东方丝绸中心广场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也使“乔顿制造”这张名片增色不少。
对于当时在吴江盛泽投标的场景,他还记忆犹新。参加竞标的

服装创业成功故事

下岗女工张玉霞:亚麻编织品编出致富路

投石问路觅商机
1997年,张玉霞从黑兰麻纺公司下岗了。性格倔强的她不甘清贫和困苦,经过冥思苦想和数十次的摸索实践,于1999年成功地将亚麻下脚料和亚麻回丝混编成小辫,再用小辫缝制成亚麻沙发坐垫。
历尽艰辛研发的产品虽然成功了,但成效不甚显着。正值她在哈尔滨推销产品、寻求更大商机之际,命运再次出现转机,哈尔滨汽配城的潘远峰建议她用同等材料、同样工艺手编几套汽车坐垫,然后到汽车用品市场上寻求商机。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她加班加点编制的3套亚麻坐垫在市场上被汽车用户争相抢购。从哈尔滨市场回来后,张玉霞激动万分、彻夜未眠。接着,张玉霞积极组织和她一并下岗的兄弟姐妹,共同编织坐垫。
尽管张玉霞带领的一班人起早贪晚、不辞辛苦地加班加点工作,但由于手工作业效率低、人员费用高,并且做工粗糙,所以加工出来的产品仍无法满足大量的市场需求和精益求精的市场趋向。
2000年4月,张玉霞东挪西凑了5万元启动资金,承租了哈黑路东侧原兰西化工厂,首批购进20台五股小辫机。尽管这样,还是满足不了强大的市场购买力。于是,不到一个月,公司又购进60台机器,并招聘8名下岗工人。这样,企业全部实现以机编代替手编,提高了单位产品产出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张玉霞的精心管理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仅一年间,公司盈利20万元。职工们笑了,张玉霞也因此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坚定了从事亚麻汽车坐垫行业的信心和决心。
抢抓机遇带民富
历经艰难跋涉,张玉霞真切感受到下岗工人生活的艰辛与困苦。对此,她坚定一个信念:企业在扩大规模、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把安置下岗职工、吸纳社会富余人员作为一项神圣使命,以自主创业拉动社会就业。
2003年,公司紧紧抓住兰西创建“中国亚麻城”和资金、税费等优惠政策,先后投资1500多万元迁址改建、增容扩建,以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吸收下岗职工和社会富余人员;把编织触角向省内外延伸,辐射、带动哈尔滨、呼兰和北安等8000多人搞手工编织。
同时,公司坚持把低成本扩张和增加就业容量结合起来,把织绳车间下移到农村,把编织工序下放到农户,拉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公司先后在平山、红光等乡镇设立了420台织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30多人;在临江、长岗等乡镇农民家中下摆扦底布工序,为300多名妇女找到赚钱门路;在榆林、长江等乡镇投放编织环节,吸纳1400多人实现就业,从而推进生产车间下移,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
公司还通过定向培训、打造知名品牌提升员工素质,引带中小企业发展。品牌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公司教育和引导广大员工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品牌创造者”的理念,严格企业纪律、严密生产环节、规范操作流程,把好质量关、出厂关,以优质产品创市场,靠知名品牌打天下。“兰亚”品牌于2004年被评为优质产品,并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5年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评为优秀企业;2006年被评为“3·15”品牌保护标志认证暨消费者放心产品。公司年开发高级汽车坐垫、手工凉席等亚麻制品35套(件),年创产值8000万元、利税500多万元,亚麻产品俏销国内,远销德国、韩国及中东国家。

服装品牌创业故事

“童装王国”的创始人庄明勋

13年前,当上海仪华服饰有限公司的铭牌悄悄地在上海闵行七莘路上挂起时,谁也没有想到10年不到,当初这家并不起眼的企业,会一举成为全大陆拥有全球着名童装品牌最多的授权公司。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米老鼠(MICKEY)”、“小熊维尼(WINNIE THE POOH)”等少女装及“史奴比(SNOOPY)”、“梦特娇(MONTAGUT)”等当红童装品牌欢聚“仪华”,这不但突显这些可爱的卡通图案经有关专家论证,早与“仪华”融为一体,同时也证实仪华公司不断地推陈出新,一个又一个的童话故事从这里诞生,已征服了千千万万孩子的心。
此番宾客坐在上海仪华公司董事长办公室内,作为上海“仪华”的母公司,台湾综合排名前1000大的仪大集团董事长、台南市成衣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庄明勋给我讲的第一句悄悄话竟是,“我要以童心来打造中国的‘童装王国’”。
有谁知道我的心
采访一开始,我就抛出了一句可能叫被采访对象尴尬的话:“如今人们常爱说这么一句话,纺织业、服饰业都是夕阳产业,可你为什么还如此投入?还如此乐此不疲?”“哇噻,服饰业竟然被认为是夕阳业?这绝对是一种误解。”庄明勋深爱自己所从事的行业,连忙起身严肃“正名”。“可能因这个行业历史悠久,投资门槛相对较低,过多的企业挤在一起,恶性竞争给人一种超饱和的现象。可人类的四件大事:衣食住行,衣列首位,有谁离得开穿衣?这些年来,服饰业的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抗菌、防霉、不皱、免烫、防火、红外线的产品脱颖而出,造福人类,你能说这是夕阳工业吗?有一句话我真不知道该不该讲,我从30多年前白手起家,创办自产自销童装的仪大实业至今,一直在悄悄地圆自己儿时的一个梦,那就是非常非常美丽的童装之梦!”
随手翻开庄明勋的从商履历,绝对应属大器晚成一代。30岁的年龄老大不小,奠基台南的仪大内衣股份有限公司一开始就定位以生产儿童服饰为主。当时的台南,成衣业已非常发达,老爸身为台湾百货公司协会理事长,实在看不懂血气方刚的宝贝儿子究竟想干什么?从事童装业,缺乏品牌效应的廉价竞争,这有什么意思?况且童装五花八门,尺码极多,人一旦陷入这个怪圈,要想甩都甩不掉。
可有谁会想到,身经百战、饱经风霜的老爸,竟没有有胆有识的儿子来得更精明。庄明勋经过计算惊异地发现,服饰界有一个不为人所注意、可明明白白可以发财的机会,这正应了凡事都有好坏两个侧面。童装尺寸多确实比较麻烦,可若没有这个麻烦,冲着每个人都可以轻轻易易地发财,那还轮得到我吗?再说童装尺码多,但并不是没有规律,仔仔细细做一番排列组合,还真找到了不少窍门。
小试牛刀,台南干得不错,庄明勋的心渐渐大了,他嫌家乡天地太小,决意到台北去闯天下。在那个年代,单枪匹马一个人从台南冲到台北去求生,没有一股勇气绝对不行。在台北庄明勋从最底层做起,先在全台湾知名的服饰一条街??台北大理街批发服饰,眼准、嘴甜、手快、脚勤,没多久就发了迹。台北第一炮打红,庄明勋头脑中的点子越来越多,销售要做活,其第一步必须立即抢攻百货通路,初期的代表作是主办百货公司的拍卖场,经媒体一炒作,入场者如云。这位熊腰虎背的大汉心还真细,经他全力策划,设计师精心设计的一辆辆装饰得花枝招展的童装花车招摇过市,又在各百货大楼一一亮相,前来观赏者将销售大厅挤得水泄不通。
好多成衣商为抢夺高额利润,只在销售策略方面动足脑筋。庄明勋并不苟同这种短浅的做法。鸡不能生蛋,只有任人宰割。我必须自创属于自己的加工工厂。而那些后知后觉的短视企业,只一味醉心于以代加工为主,如今已大部分关门倒闭。“仪大”除了先后设立200个百货专柜外,还完成了近百个“百事特”童装直销店,并取得了“史奴比”、“米老鼠”等世界知名童装品牌的生产权、销售权。

三 : 创业故事

[www.61k.com]
本文标题:创业故事-养牛创业故事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380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