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高考复习区域地理知识点
区域知识是高中地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下面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复习区域地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www.61k.com。高考复习区域地理知识点(一)
中国主要地形单元的特点
(1)四大高原
①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是川;世界最高、我国最大;
②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③黄土高原:世界上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④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
(2)四大盆地
①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周山环绕,内部平坦;
②准葛尔盆地:是我国第二大盆地,沙漠、戈壁广布,边缘有绿洲;
③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沙漠、戈壁广布,东部多沼泽、盐湖,是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盆地,素有聚宝盆之称;
④四川盆地:是最发达的盆地,号称天府之国,多低山丘陵,仅成都平原较平,多紫色土,又称紫色盆地。
(3)三大平原
①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沃野千里,低地多沼泽;
②华北平原:第二大平原,有黄淮海冲击而成,地势平坦;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第三大平原,东西狭长,地势低平,河网密布,鱼米之乡
高考复习区域地理知识点(二)
1.中国的四至点:最东点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约135°E;最西点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约73°E;最北端在黑龙江省的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约53°N;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约4°N。
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14个)
隔海相望的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6个)
2.中国的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省会(34个)
黑龙江 黑 哈尔滨 吉林 吉 长春 辽宁 辽 沈阳 河北 冀 石家庄 河南 豫 郑州 山西 晋 太原 山东 鲁 济南 北京 京 北
京 天津 津 天津 湖北 鄂 武汉 湖南 湘 长沙 江苏 苏 南京 江西 赣 南昌 浙江 浙 杭州 安徽 皖 合肥 上海 沪 上海 广东 粤 广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 福建 闽 福州 海南 琼 海口 台湾 台 台北 香港特别行政区 港 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澳门 云南 云或滇 昆明 贵州 贵或黔 贵阳 四川 川或蜀 成都 重庆 渝 重
庆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 陕西 陕或秦 西安 甘肃 甘或陇 兰
州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 青海 青 西宁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
高考复习区域地理知识点(三)
中国主要的地形单元名称
(1)山: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喜马拉雅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小兴安岭.长白山.武夷山.横断山脉.台湾山脉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2)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3)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4)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5)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二 : [复习大纲]历史分区域复习方法
文科综合性考试的高级阶段是把三个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命题,进一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综合认识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试看一下xx年高考的两道文综考试的命题:
第40题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局部),它描绘了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繁荣的景象。当时,汴河穿城而过,东入淮河,水量丰富,船运繁忙,大江南北物资汇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分析东京繁荣的主要原因。
(2)当时经汴河运往东京的稻米主要产自:
a,华北平原 b,汉中平原 c,太湖平原 d,江汉平原。(四项选一项)
(3)直接导致该城市北宋后商业衰落的社会政治原因。
(4)北宋后,黄河累次泛滥,汴河河道淤浅,试分析黄河该河段经常泛滥的原因。
(5)如今古城开封焕发了新的青春,……分析该市为什么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兴市之本”。
该题中的第(1)问和第(3)问可以直接用历史知识回答,第(2)问既涉及到历史上北宋农业的发展,又涉及到地理的知识。第(4)问涉及到历史上黄河泛滥的问题,历史上有这种现象,地理知识中有关于该现象产生的原因的分析。因此回答这两个问题,就要看考生综合认识问题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分地域复习,就是在复习中,把历史知识按地理区域划分、归纳和整理。从而把这一地区的地理、政治和历史结合起来综合认识。也就是说,把某一地区的地理环境、政治状况、经济发展、文化特点、国际关系、现实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联系在一起进行综合的研究和认识。
它的具体方法是,首先,依据历史的发展特征,把中国和世界分为几个区域。然后按区域归纳、整理历史知识和问题。再把历史的经验、教训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
具体复习的步骤和方法是:
(一)、整理并准确地认识这一区域的地理情况,包括自然地理情况和政治地理情况。
(二)、整理并认识这一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不同时期和同一时期的各种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
(三)、结合现实的政治情况(现实存在的问题或当今世界关注的问题)分析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