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下岗工人郭英森才是诺贝尔奖得主?引力波事件到底羞辱了谁的智商

hello~小伙伴们~
前阵子的一个新闻
”爱因斯坦预言的引力波被观测到了“
让科学界为之振奋
借着这股的热潮
一位来自民间的”诺贝尔哥“迅速刷屏
贴心如VIFI君
就来为大家理一理事件始末

事件背景
引力波是什么?
▼
对于大多人人来说不清楚,在此要向大家说明一下,引力波的概念早就被提出。很多人都听说过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但并不知道它讲了什么。引力波也称重力波,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波动,是时空曲率的扰动以行进波的形式向外传递的一种方式。
事件起因
一则“一个叫郭英森的辽宁大叔
下岗工人,只有初中学历
5年前参加《非你莫属》节目
据称他‘首次提出引力波
竟遭方舟子残酷打压
嘉宾为他当场翻脸失控发飙’
这条信息在微博、朋友圈中热传
并附有当时视频
▼
事件发展
一群不明真相的群众纷纷转发
认定当时诸位吐槽他的权威是错的
对方舟子等的骂声更是铺天盖地
并且万分同情郭英森同志的遭遇
称他为“一个了不起的工人”
更有人要求“尊重别人的梦想”
比如说这样的
▼

如此火爆,简直把持不住啊
看到“引力波”被狂刷的盛况
最有发言权的人应该是这位吧

事件高潮
VIFI君打开了视频
本以为会看到一个
《今天对我爱答不理,明天让你高攀不起》
那样马云式的反转励志故事
结果感觉智商受到了羞辱

这位所谓的民科是个精神病患者
学术点说应该是精神妄想症
其实“诺贝尔哥”所说的“引力波”
和爱因斯坦的“引力波”没有半毛钱关系
他在节目中只是提了“引力波”这个词语
郭英森同志真正论述的观点是下面两个
▼



有网友曾经与郭英森在QQ上对话
内容如下
▼




在对话中郭同志认为
物质和反物质之间存在斥力
这本身就是违背实验结果的
同时信誓旦旦说自己的推导无懈可击
宣传自己的理论如何重要
但却不敢公布自己的理论
明眼人还是很多的
更多的人开始跳出来
为不明就里的跟风群众
理性的分析整个事件
然而事件持续发酵
主人公老郭面对质疑
更是愈战愈勇
郭同志说他今年要挑战果壳网

果壳网是目前批他批的比较狠的
在学术界来看也许只是就事论事
但郭同志可能会比较受伤吧
挑战的内容真是让人吃了一惊
▼
老郭说:“现在不是发现引力波了吗?那你知道如何应用引力波吗?果壳会用不?他划拉他手底下所有人,问他们会用不?我会用,看到时谁磕碜。”
VIFI君虽然是个纯文科生
但是引力波是怎么回事大致还是了解的
这么快就上升到应用的环节
表示有点吃不消
他要把引力波
应用到飞碟飞行技术领域
这就是郭同志著名的
用飞碟理论解析八卦的图纸
▼


此时对整个事件有一定了解的大家
已经是一个大写的懵逼了!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是什么支撑着他如此执着!
如果你能明白
那些乡村电视台卖假药的广告
为什么能忽悠那么多大姨大妈
心甘情愿地倾家荡产
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
支持这个诺贝尔哥
更恐怖的是他依然偏执

你和他谈招聘,他和你谈科学
你和他谈科学,他和你谈创新
你和他谈创新,他和你谈尊重
你和他谈尊重,他和你谈梦想
有梦想是好的,但是瞎想还不承认就是病了......

其实
我们真的欠郭同志一个道歉
写出那篇文章让这个带偏整个话题的人
如果不是一个跟郭英森同样有精神问题的人
那他就欠给郭英森和全体网民一个道歉
他不仅为博取眼球拿这种标题党愚弄普通网民
也让郭英森这种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
被更多人嘲弄
这是在公开羞辱网民的智商
拿别人的缺陷开玩笑
当然,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
他更需要的是一个认真的劝阻
权威们如果不只是为了节目效果的嘲笑
而是真切的告诉他自己是多么的不切实际
是错误的甚至是愚蠢的
或许也不至于闹到今天如此这般

但愿我们每个人
都能做一个能够自主思考的人
既然接受了良好教育的
还是理性的去避开这种低端的骗术吧


二 : 华人诺贝尔奖得主简介(组图)_
华人诺贝尔奖得主简介(组图)
李政道:1926 年生于上海,美籍华人,1957 年获物理学奖,时年 31 岁; 杨振宁:1922 年生于安徽,美籍华人,1957 年获物理学奖,时年 35 岁; 丁肇中:1936 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76 年获物理学奖,时年 40 岁; 李远哲:1936 年生于台湾,美籍华人,1986 年获化学奖,时年 50 岁; 达 赖:1935 年生于西藏,中国国籍,1989 年诺贝尔和平奖,时年 54 岁;
朱棣文:1948 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97 年获物理学奖,时年 49 岁; 崔琦:1939 年生于河南,美籍华人,1998 年获物理学奖,时年 59 岁; 高行健:1948 年生于江西,法籍华人(获奖的同年加入法国籍),2000 年获文 学奖,时年 52 岁。
李政道 Tsung-DaoLee 物理学奖(1957)
李政道(Tsung-DaoLee,1926 年 11 月 24 日-),美籍华人物理学家。1957 年,31 岁的他与杨振宁一起,以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发现获得诺贝尔物理学
三 : 盘点:华人诺贝尔奖得主的学历(组图)
李政道Tsung-Dao Lee物理学奖(1957)
李政道(Tsung-Dao Lee,1926年11月24日-),美籍华人物理学家。1957年,31岁的他与杨振宁一起,以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发现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李政道和杨振宁是首两位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籍人士。
李政道出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苏州,李政道曾在苏州东吴附中,江西联合中学等校就读。因抗日战争,中学未毕业。1943年在贵阳以同等学力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走上物理学之路。 1944年日军进入贵州,浙江大学停学。1945年转学到在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为二年级生。
1946年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师从费米教授。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与合作者一起从事统计物理的相变以及凝聚态物理的极化子的研究。1953年,他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主要研究工作是在粒子物理和场论领域。三年后,在他29岁时,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二百多年的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1984年获得全校级教授这一最高级职称。至今他仍活跃在物理研究的第一线,不断发表科学论文。
李政道于1962年加入美国国籍。自从1970年代初,他和夫人秦惠莙开始回中国访问,他为中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做了很多贡献。他向有关方面建议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基础科学研究:促成中美高能物理的合作,建议和协助建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议成立自然科学基金;于1980年代设立CUSPEA考试,对优秀本科毕业生提供奖学金赴美攻读物理学博士;建议建立博士后制度;成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的近代物理中心等学术机构。
1996年11月29日李政道的夫人秦惠莙因患肺癌离开人世。为纪念夫人,1997年李政道及其亲友捐赠30万美元“秦惠莙与李政道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简称莙政基金。莙政基金现支持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苏州大学、兰州大学与国立清华大学(台湾)等五所高校的优秀本科学生进行基础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入选的学生则被命名为莙政学者。

杨振宁Chen-Ning Franklin Yang物理学奖(1957)西南联合大学学士硕士·芝加哥大学博士
杨振宁(英文名:Chen-Ning Franklin Yang,1922年10月1日-),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与李政道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李政道和杨振宁是首两位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籍人士。
杨振宁生于中国安徽合肥,父亲杨武之是芝加哥大学的数学博士,少年时代就读厦门市演武小学,北京教会学校崇德中学等。1942年杨振宁毕业于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在该校研究生毕业,1945年考取公费留学赴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1948年取得博士学位, 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并开始同李政道进行了一段长达十多年富有成果的合作。当时的院长奥本海默说,他最喜欢看到的景象,就是杨、李走在普林斯顿的草地上。1966年以后,他长期执教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创立并主持该校的理论物理研究所。他也是中央研究院院士(1958)、美国科学院院士(1986)、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93)、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
杨振宁于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他在1971重回中国大陆访问,是中美关系开始解冻后最早回大陆访问的美籍华人学者之一。杨振宁的结发妻子是国民党将军杜聿明的女儿杜致礼,2003年10月因病过世。2004年底至2005年初,82岁高龄的杨振宁与28岁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学生翁帆再一次步入婚姻殿堂,他们目前居于北京清华大学。

丁肇中Samuel C. C. Ting物理学奖(1976)台湾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美国密西根大学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和物理博士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华裔美国人,祖籍山东省日照市,著名物理学家,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的安娜堡,两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父亲丁观海是工程学教授,母亲王隽英是心理学教授。由于中国那时兵荒马乱,丁肇中主要由他的父母在家里教育。丁肇中12岁到了台湾,经过不足一年的刻苦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成功中学。一年后转学到建国中学读书。1955年高中毕业后,丁肇中被保送进国立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1956年,由于兴趣使然,他前往美国密西根大学修习工程学、数学和物理学。1959年,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博士学位。
1974年,丁肇中与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教授伯顿·里克特几乎同时各自发现新的基本粒子-J/ψ基本粒子。1976年,两位教授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及美国政府的劳伦斯奖。他用中文在颁奖典礼发表自己的演讲。虽然以前有华人获奖者(李政道和杨振宁),但没有用中文作演讲。在他的演讲中,他强调了实验工作和理论工作同样重要。

李远哲Yuan Tseh Lee化学奖(1986)国立中山大学名誉理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化学士,国立清华大学原子科学研究所化学组硕士国立台湾大学化学系学士
李远哲(英文名:Yuan Tseh Lee,1936年11月19日-),台湾新竹市人,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以及国立中山大学名誉理学博士。是知名的化学家,1986年与赫施巴赫及约翰·波兰伊共获诺贝尔化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台湾人,获奖国籍为美国籍;李远哲的特别贡献在于将交叉分子束方法应用于研究一般化学反应。1994年1月15日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2006年10月19日卸任。
1936年11月19日生于台湾新竹。
1949年入新竹中学,是校网球队队员,并在学校乐团吹长号。
1955年保送进入国立台湾大学化工系,次年转入化学系。
1959年国立台湾大学学士毕业。
1959年入国立清华大学(新竹)原子科学研究所放射化学组硕士班。
1961年留清华担任助教一年。
1962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就读化学系博士班。
1965年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博士毕业。
1967年2月前往哈佛大学,在赫施巴赫教授处从事博士后研究。
1968年10月任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及佛兰克研究所助理教授。
1971年10月升为芝加哥大学副教授。
1972年返台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半学年。
1973年1月升为芝加哥大学教授。
1974年返回加州柏克莱分校,任化学系教授、劳伦斯柏克莱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同年,成为美国公民。
1975年任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 。
1979年获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80年当选中央研究院数理组第十三届院士。
1980年获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名誉教授。
1986年获授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1986年与哈佛大学赫施巴赫教授及多伦多大学波兰奕教授同获诺贝尔化学奖。
1994年1月15日,放弃美国国籍,回到台湾接替他的老师吴大猷教授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1997年6月14日,获颁国立中山大学名誉理学博士。
2007年10月9日,天主教教宗本笃16世任命李远哲为宗座科学院院士。

朱棣文Steven Chu 物理学奖(1997)毕业于罗切斯特大学,主修物理和数学获加大伯克利物理学博士学位
1. 現任美國能源部部長,199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是首位担任美国内阁首长的诺贝尔奖得主。
2. 朱棣文的父亲1943年到美国,父母均就读MIT,母亲获MIT博士学位。
3. 1948年生于美国圣路易斯,当时父亲在华盛顿大学执教。
4. 随后父亲获布鲁克林理工学院教授职务,朱棣文的大部分童年在纽约的花园市度过。
5. 1970年毕业于罗切斯特大学,主修物理和数学。
6. 1976年获加大伯克利物理学博士学位。并获聘为伯克利的助理教授,随后前往贝尔实验室工作。
7. 1987年,在斯坦福大学教授物理学,后来成为物理系主任。
8. 朱棣文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与丁肇中后,第四位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时年四十九岁。
9. 是继前劳工部部长赵小兰后,第二位出任美国内阁首长的华人。
10.妻子简·朱,英国物理学家,生于英国威尔斯,任斯坦福大学助理校长兼招生办主任。

崔琦Daniel Chee Tsui物理学奖(1998)美国伊利诺州奥古坦娜学院主修数学芝加哥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
崔琦(Daniel Chee Tsui,1939年2月28日-),美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出生于中国河南省宝丰,1951年只身远赴香港,之后崔琦在香港培正中学接受教育。毕业后在金文泰中学修读一年预备班,成功考入香港大学,但是他选择了教会的奖学金,赴美留学。
1958年,崔琦入读美国伊利诺州奥古坦娜学院(基督教学院),主修数学。崔琦毕业后,他考进了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并在1967年获得博士学位。1968至1982年在麻省理工学院与美国贝尔实验室担任研究员,从事固态物理的研究。1982年转任普林斯顿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至今。
1984年获得巴克莱奖(Buckely Prize),1992年当选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第19届院士。1998年与罗伯特·B·劳克林及霍斯特·路德维希·施特默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以“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研究成果获奖。高行健(1940年1月4日-),中国剧作家、小说家、画家、导演,1980年代末前往欧洲,现为法国公民。2000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

高行健Gao Xingjian文学奖(2000)北京外国语学院
高行健祖籍江苏泰州,出生于江西赣州,父亲是一名银行职员,母亲是基督教青年会成员,做过抗日剧团的演员。在母亲的影响下,高行健对戏剧、写作产生了兴趣,从小就有涂鸦的爱好。
1950年,高行健全家搬到了南京。
1952年,高行健就读于南京市第十中学,以前这所中学是一个教会学校(金陵大学附属中学)。
1957年,高行健高中毕业,听从母亲的建议,没有报考中央美术学院,而考入了北京外国语学院。
2000年,因小说《灵山》、《一个人的圣经》等著作,高行健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文作家。
瑞典科学院对高行健作如下评价:“具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艺术和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新闻公报中指出,高行健的长篇巨著《灵山》是一部“无以伦比的罕见文学杰作,也是一部朝圣小说”。刘再复说“它揭示了中国文化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但“知音很少,非常孤独”。

钱永健Roger Yonchien Tsien化学奖(2008)哈佛大学化学及物理学最优等学士学位英国剑桥大学生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钱永健(Roger Yonchien Tsien,1952年2月1日-),美国细胞生物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圣地牙哥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化学及化学系教授。
钱永健是华裔,1952年生于美国纽约,祖籍浙江杭州,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钱永健在一次学术采访中特别提到其族叔钱学森是著名工程师,曾领衔中国导弹研究,50年代因美国反共政策而被捕,被迫出境。钱永健父亲钱学榘,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庚子赔款奖学金负笈英国,后移居美国,曾服务于波音公司,任高工。舅舅是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学教授。其兄钱永佑是神经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医学院双料院士,曾任斯坦福大学生理系主任[2]。钱永健妻温迪·格劳伯·钱女士,无子女,有一继子。
1972年,钱永健获得哈佛大学化学及物理学最优等学士学位。1977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生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77年-1981年,剑桥大学研究员。
钱永健的学术贡献主要在于应用绿色萤光蛋白研究细胞信号通路,是这方面的公认先驱。2008年,钱永健与发现该类蛋白的下村脩,以及辨识出基因的马丁·查尔菲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
四 : 诺贝尔奖华人得主一览

2009年7月17日,美国能源部部长、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朱棣文访问天津大学,作客“北洋大讲堂”。(www.61k.com](来源:STEPHEN SHAVER/东方IC)

2005年10月13日,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上午在立法院为教改问题道歉。(来源:Udndata/东方IC)

诺贝尔奖与中国科学家在诺贝尔奖的历史上,先后有多位华裔科学家获奖。其中,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的两位。两人于1957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05年10月19日,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在复旦大学进行演讲。(来源:Shanghai Daily ― IC)

2015年9月19日,合肥,八年后,杨振宁偕夫人翁帆再回家乡。杨振宁为青年学子做演讲。回望11年的婚姻,翁帆认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更加“人迹稀少”的路,但是这是一条正确的路。因为杨振宁给了她一个很纯净的世界,让她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中的象牙塔中。(来源:拍立得/东方IC)

2014年10月10日,山东日照市,世界著名高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东方IC

2012年9月11日,莫言参加杭州读书节。

截屏资料图: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当地时间2015年10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此次奖项由三人共同获得。据悉,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本文标题:
诺贝尔奖华人得主-下岗工人郭英森才是诺贝尔奖得主?引力波事件到底羞辱了谁的智商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7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