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鸮鹦鹉-鸮鹦鹉:鸮鹦鹉-外形特征,鸮鹦鹉-分布范围

发布时间:2018-02-25 所属栏目:虎皮鹦鹉雏鸟

一 : 鸮鹦鹉:鸮鹦鹉-外形特征,鸮鹦鹉-分布范围

鸮鹦鹉(学名:Strigops habroptila),新西兰人叫“kakapo”,这是当地的毛利语,kaka即“鹦鹉”,po的意思是“夜”。中文翻译成鸮鹦鹉颇为神似,因为鸮鹦鹉的脸盘的确酷似夜间活动的猫头鹰。世界上共有300余种鹦鹉,鸮鹦鹉可算是鹦鹉家族的另类。有柔软的绿色和棕色条纹羽翼。翅膀虽然相当发达,但不善于飞翔。它们的爪子比起其它鹦鹉为大,以方便在树枝间攀爬。尾巴常在地面上拖行前进,因此尾巴末端的羽毛有被磨损的痕迹。主要是草食性,吃原生的植物、种子、果实及花粉等。分布于新西兰南部、司图尔特和其它岛屿。

鸮鹦鹉_鸮鹦鹉 -外形特征

鸮鹦鹉:鸮鹦鹉-外形特征,鸮鹦鹉-分布范围_鸮鹦鹉
鸮鹦鹉鸮鹦鹉是1种肥大而浑圆的鹦鹉;雄性成熟期时体长可达60厘米,重2至4公斤,不能飞,有一对相对短的翅膀,并缺少了鸟类控制飞行肌肉的龙骨。其翅膀不足以使它飞行,而只作为一般平衡,或在树上跳下时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撑作用。正因为此,鸮鹦鹉不像其它鸟类要保持轻盈的身体,它们多会于体内储存大量脂肪,使他们的体重冠绝同类。鸮鹦鹉表面的羽毛有多种色彩,除了微黄及如苔藓般的绿色作为主色外,羽毛上也有黑至深棕色的条纹,这种保护色使它们能在天然植被下得以隐藏自己。事实上不同个体的色彩、色调及斑驳的花纹可有极大的差异性──某些博物馆收藏的标本就是全身披上黄色的。胸部及两胁均是黄绿色配上黄色条纹,在腹部、尾下、颈部及面部上黄色依然突出,并有绿色条纹及小量斑驳的棕灰色。由于它们无须应付飞行时所要求的强度及刚度,因此羽毛是十分柔软。

鸮鹦鹉面上纤细的羽毛组成了引人注目的面盘,这种鸮形目面上常见的特征使来自欧洲的移民称它们为鸮鹦鹉。它们的鸟嘴旁被灵敏的羽须或小胡子所包围,用以在低头前进时感受地面情况。上鸟喙除了上半部是蓝灰色外,其余部分主要是乳白色,眼睛则是深棕。鸮鹦鹉的腿大而粗壮、鳞状,并与其它鹦鹉一样是对趾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它们的爪子比起其它鹦鹉为大,以方便在树枝间攀爬。尾巴常在地面上拖行前进,因此尾巴末端的羽毛有被磨损的痕迹。

雌性鸮鹦鹉的一些特征使它们不难从雄性中分辨出来:它们的头部并不浑圆,与喙一样比较窄长,蜡膜及鼻孔较小,腿及足部修长苗条并带有粉红灰色;尾巴比例上较长,全身羽毛的颜色虽与雄性不大分别,但整体的色调较细致,较少黄色及斑驳的变化。与其接触时,它们明显较抗拒外来者及略具侵略性。与不少鸟类一样,孵卵期间雌性的腹部的绒毛脱落,附近皮肤表层血管胀大,让温暖的血液流经该部分,形成孵卵斑。

与其它鹦鹉一样,鸮鹦鹉也能够发出多样的叫声。除了求偶时发出响亮而刺耳的叫声及嗥叫声外,它们也会发出嘶卡的声音来向其它同类标示自己的位置。

鸮鹦鹉有完善的嗅觉系统,能与他们夜行性的生活习惯相辅相成。例如它们在觅食时就能够通过气味来区分出食物;这一习性目前仅在另外1种鹦鹉中找到。另外鸮鹦鹉给人极深印象的特质就是它身上会发出1种令人愉悦的香气,不少人常用麝香、果香或蜜糖的味道来形容这种香气。鸮鹦鹉完善的嗅觉系统及强烈的独特气味也被视为社群间独有的生化传递讯息,但这些气味也成了掠食者搜索这种防御力薄弱的鹦鹉的重要手段。

鸮鹦鹉_鸮鹦鹉 -分布范围

鸮鹦鹉:鸮鹦鹉-外形特征,鸮鹦鹉-分布范围_鸮鹦鹉
鸮鹦鹉

在人类踏足新西兰以前,新西兰除了三种蝙蝠之外,没有其他任何陆生哺乳动物。鸮鹦鹉依靠夜行和绝佳的保护色,安然无忧地生活在这片乐土上。那时的鸮鹦鹉行踪遍布南北双岛,数量不可胜数。1000年前,毛利人来到了新西兰,也带来了狗和老鼠,从此开始了哺乳动物入侵新西兰的历程,毫无抵抗能力的鸮鹦鹉自然也难逃其厄。到了19世纪早期,鸮鹦鹉在毛利人聚居的、气候温暖的北岛已经罕见踪影,在南岛也退守到西部的多山地带,难以发现。

鸮鹦鹉_鸮鹦鹉 -生活习性

鸮鹦鹉:鸮鹦鹉-外形特征,鸮鹦鹉-分布范围_鸮鹦鹉
鸮鹦鹉鸮鹦鹉主要是草食性,原生的植物、种子、果实及花粉等,甚至是一些树木的边材都能成为它们的食物。在1984年的一次关于鸮鹦鹉的食物及食性研究中确认了共二十五种的食物,并证明了它们是1种广泛的草食性生物,对于不同的乔木、灌木而至蕨类植物均感兴趣。鸮鹦鹉的喙能有效地碾磨食物,因此它们只有1个相对小的沙囊,此外,一般相信鸮鹦鹉的前肠内有细菌协助发酵及消化植物。另外它们有一套独特的习性,就是会用喙将叶片或蕨叶最具营养的部份挑选出来,难以消化的纤维部份则会留下。这些独特的、被啄剩的植物残枝正好用来证明鸮鹦鹉曾在附近出现。透过研究这些显著的觅食痕迹,发现鸮鹦鹉的觅食范围一般在10×10m至50×100m之间。松红梅(Manuka)及黄银松(YellowSilverPine)常是它们觅食范围的中心据点。
差不多所有的鹦鹉都是白天活动,只有鸮鹦鹉在夜间活动;迅敏的飞行是所有鹦鹉的特性,鸮鹦鹉却不会飞;鹦鹉一般都成群活动,鸮鹦鹉却喜欢独居;鹦鹉一般都很聒噪且引人注目,鸮鹦鹉却异常隐秘无声,有时必须动用经过特殊训练的引导犬才能寻到它们;鹦鹉通常会形成亲密而长久的伴侣关系,而雄性鸮鹦鹉却要聚集在“表演场”通过竞争取得交配权,交配完成,雌雄关系即告结束。

鸮鹦鹉_鸮鹦鹉 -生殖繁育

鸮鹦鹉:鸮鹦鹉-外形特征,鸮鹦鹉-分布范围_鸮鹦鹉
鸮鹦鹉在全球所有的鹦鹉当中,只有鸮鹦鹉会利用求偶场交配制度来作为求偶交配的方法。在到达求偶季节时,雄性鸮鹦鹉会聚首在1个仿如竞技场的地方舒展双翼,透过表演独有的舞蹈及演唱来吸引异性。雌性鸮鹦鹉只会以表演质素来决定对象,其它外在因素也不能左右它们的选择。在选择对像后即进行交配,但不会结成伴侣──它们相遇只为了传宗接代。

一到求偶季节,雄性鸮鹦鹉就会离开它们的居所,并到达山顶或山脊处建立属于自己的交配竞技场。这个竞技场最远离它们日常生活地区达7公里之远,而每个竞技场相距最远亦可达50米。在繁殖季节之前,雄性鸮鹦鹉往往会为了争夺最好的场地而发生打斗。它们除了会透过竖起全身的羽毛、跨大双翅、提爪、大开喙部并发出响亮而刺耳的叫声及嗥叫来恫吓对方外,亦会与对方发生正面冲突,而打斗过后经常出现伤痕。雄性在整个求偶季节均会逗留在它们所建立的交配场上。

每个竞技场均为由雄性制成的圆盘形凹坑,最大可达10米,但一般深度及宽度至少能容下一头半米长的鸮鹦鹉。整个圆盘常毗邻于石面、田埂或树干旁以利反射声音。除了圆盘外,每只雄性鸮鹦鹉还会为它们的圆盘建一条连接的小道或可见的轨迹,沿山脊而建的话可长达50米,围绕山顶的直径也可达20米。它们会一丝不苟地制理好圆盘及小道上的残骸。

为了吸引异性,雄性鸮鹦鹉会使前胸的气囊充气,从而发出嘹亮而低频(低于100Hz)的隆隆作响的呜叫。起初是低沉的嘀咕,气囊逐渐扩大后声量随随增加,在持续约20次的呜叫后就会停止。这时雄性鸮鹦鹉会站立片刻,低头并再次让空气填满胸腔以准备下一组的呜叫。这些嗡嗡声在黑夜时至少1公里外也能听见,而在好风的晚上更能传播达5公里之远。它们平均呜叫8小时,1个晚上就能发出近千次声响。另外整个呜叫可长达3至四个月,因此它们也将失去近半的体重。它们也会在竞技场上圆盘内的不同方位发出呜叫,以使声音能向四面八方传送。

鸮鹦鹉:鸮鹦鹉-外形特征,鸮鹦鹉-分布范围_鸮鹦鹉
鸮鹦鹉这些嘹亮而长距的叫声也吸引了猎食者的青睐,使它们的位置众所皆知。1大群缺乏抵抗力的鸮鹦鹉,当遇上哺乳动物猎食者时,即使只有一头猎食者,也有可能做成严重的伤亡。

雌性鸮鹦鹉被其中一头雄性鸮鹦鹉的呜叫声所吸引后,开始从它们的居所出发,并可能走上几公里的路来到这区域。当雌性踏入这头雄性鸮鹦鹉的竞技场内后,它就会停止鸣叫并立即进行表演。内容包括由一边摇摆到另一边,并用喙发出卡嗒卡嗒的声音。不久后雄性会背对雌性,展开双翼并而倒行的方式接近雌性,而整个试图交配的表演约维持2到14分钟后,它们随即交配。交配后雌性就会离开并回到自己的家园,等候产卵并孕育小鸟;雄性则继续留守在交配场内发出呜叫,而吸引其它的异性。

雌性多在地上植物的掩护下、或是诸如树洞般的洞穴内筑巢,每个生育期内最多能诞下3只鸟蛋。它们专注地进行整个孵化过程,但却因觅食而被迫在晚上离开,因此被捕猎者吞食或胚胎冷却往往会在妈妈不在的时候发生。鸮鹦鹉的蛋一般在30天后孵出,初鸟全身披上灰色的绒毛。自蛋孵出后,雌性鸮鹦鹉会持续哺育约三个月,即使幼鸟在完全长出羽毛后与仍会与妈妈多住好几个月。对捕猎者而言,幼鸟不比仍在鸟蛋内的它们坚强。当成年的鸮鹦鹉被猎杀后,它们同样难逃一劫。在10到12周后幼鸟才会首次离开巢穴。随着它们愈来愈独立,妈妈仍会个别地喂哺它们达六个月之久。

由于鸮鹦鹉颇长命,因此它们会先享受一段青年期后才进行繁殖。雄性鸮鹦鹉在5岁以前不会开始它们的求偶呜叫;雌性更要到9至11岁才开始寻访异性。这段在繁殖期前的延误减少了求偶期间所遇到的危机,从而延长了它们的性命。鸮鹦鹉是其中1种繁殖率最低的鸟类,它们并不会每年都进行繁殖,而只在有大量食物供应的年度,如该年的树木结出特别多的果子,才会进行交配。新西兰陆均松的种子数目是诱发它们进行繁殖的重要因素,但这种高大乔木每3到5年才会大量结果。因此在陆均松占优势的森林,如科德菲什岛上,鸮鹦鹉的繁殖并不频繁。

另1个关于鸮鹦鹉繁育体制的有趣数据是,雌性鸮鹦鹉可因应其母体的状况,从而改变后代的性别比例。当雌性鸮鹦鹉进食了较多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后,它们就会诞下雄性为主的后代(雄性一般较雌性重30至40%)。因此,雌性鸮鹦鹉仍会在食物或资源供应紧张的时候诞下后代,但会偏向于诞下单一性别以使种群内的性别得以分散(例如集中在雌性的后代),而在食物量丰富的时候则无此顾虑。雄性鸮鹦鹉则会在食物量丰富时多与不同的雌性交配,以达致物种延续的天赋使命。这一研究支持了在进化生物学中备受争议的特拉威斯-韦尔拉假说(Trivers-Willardhypothesis)。这种与母体体重状况而影响后代性别的研究对保育计划有重要影响。因为在提供补充食物提高繁殖率的同时也会减少较具保育价值的雌鸟后代的出生机会,因此严格控制母体的状况才能达致双赢的局面。

鸮鹦鹉_鸮鹦鹉 -种群现状

鸮鹦鹉:鸮鹦鹉-外形特征,鸮鹦鹉-分布范围_鸮鹦鹉
鸮鹦鹉

鸮鹦鹉全球不足百只,是世界上最大、唯一不会飞的夜行鹦鹉。它们居住在人迹罕至、没有害兽的偏远岛上,只有直升机可以到达。

由于鸮鹦鹉具备了相当多的特性,因此生物学家起初把它独立成科(Strigopidae),也有把它独立成鸮鹦鹉亚科(Strigopinae),但现在多把它归入鹦鹉科(Psittacidae)中的鹦鹉亚科(Psittacinae)其下。虽然如此,但仍在该亚科中独立成族,成为鸮鹦鹉族、鸮鹦鹉属中的唯一成员。

早期的鸟类学家曾认为鸮鹦鹉与位于澳洲的地栖鹦鹉(外形相似,仅在受惊吓时半滑行)及夜鹦鹉(异常神秘的1种夜行性鹦鹉)有关连;也有指与新西兰的啄羊鹦鹉族中几种鹦鹉有亲连联系。但直至2005年一次ZW性别决定系统DNA序列研究中,才确定了鸮鹦鹉与啄羊鹦鹉族中的2种现存鹦鹉,啄羊鹦鹉(kea)和卡卡鹦鹉(Kākā)有亲连关系。从分子数据分析中进1步指出2种啄羊鹦鹉族的鹦鹉与单型种鸮鹦鹉均来自同1个祖先,而这祖先一早已脱离了鹦鹉科各种鹦鹉的演化轨迹而独树一帜。

鸮鹦鹉_鸮鹦鹉 -保护措施

鸮鹦鹉:鸮鹦鹉-外形特征,鸮鹦鹉-分布范围_鸮鹦鹉
鸮鹦鹉

自从新西兰的人类活动日渐频繁后,鸮鹦鹉的个体数目便开始大幅下降。因此,自1891年就开始有针对性的保护计划在当地实施。较成功的保育计划来自1989年开始并运行至今的鸮鹦鹉复育计划。

鸮鹦鹉不会飞的习性决定了它们只能在没有害兽的地区存活。位于新西兰的白垩岛总面积为154公顷,最高点为海拔151米,该岛因西南沿海的峭壁是由制造粉笔的白垩构成的而得名。由于岛上本地植物,特别是鸮鹦鹉喜食的植物丰富,因此是一块理想的鸮鹦鹉庇护所。

2002年7月,20余只鸮鹦鹉被转移到了白垩岛。此时正值新西兰的冬天,异地转移、重新划分活动范围的过程对鸮鹦鹉而言真不是轻松之举。所有新来白垩岛的鸮鹦鹉体重在当年都减轻了,除了一只适应性非常好的雄鸮鹦鹉外,其他鸮鹦鹉都得到了专门为它们特制的补充性食物。

经过30年的悉心保护,鸮鹦鹉从最初的10余只发展到现在的近百只。由于鸮鹦鹉的寿命很长,如果保护措施得当,交配繁殖的几率还是很大,科学家们对它们的前途命运依然充满希望。

鸮鹦鹉_鸮鹦鹉 -历史文化

鸮鹦鹉:鸮鹦鹉-外形特征,鸮鹦鹉-分布范围_鸮鹦鹉
鸮鹦鹉作为单一物种,鸮鹦鹉在毛利的民谣及信仰当中均有丰富的意涵。如它们不规则的繁殖周期常与饲果丰收年一同出现,像新西兰陆均松这类数年才结一次果的树木也在它们繁殖的年分结起累累的果实,致使毛利人往往会赞美鸮鹦鹉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另1个引证这个说法的理据是来自对它们的1种观察。鸮鹦鹉习惯在齿杜英木(Elaeocarpusdentatus)及昆士半琼楠等当造的季节里把它们的浆果埋在僻静的水塘内,以备冬天不时之需;毛利人同样有这个习惯,他们也会为了这个目的,把食物深藏水中。这种独特的传统相信来自毛利人对鸮鹦鹉的观察。

鸮鹦鹉_鸮鹦鹉 -经济价值

食物

在鸮鹦鹉仍在新西兰大陆上广泛分布的时候,毛利人会捕猎鸮鹦鹉,并因为味道可口而被视为佳肴。其中1种说法认为鸮鹦鹉肉的味道与质感与羊肉差别不大,虽然欧洲殖民者则形容鸟肉有“强烈而急迫的味道”。每逢求偶季节,雄性鸮鹦鹉均在其求偶场内发出嘹亮的鸣叫,毛利人则可跟从声音方向轻易地将它们捕捉。此外在它们觅食、及在干旱季节时进行的沙浴也令它们较易被发现。鸮鹦鹉多在晚间被捕捉,透过不同类型的圈套、陷阱、或是利用玻里尼西亚犬等动物,有时也用上多样的火棒使它们目眩眼花,并在它们惯常出现的范围堵截它们以利狩猎。捕捉后用毛利人传统的土煮方式或是用滚油煮熟。鸟肉本身的脂肪能够产生防腐作用,因此可直接放在容器内作日后使用。纳伊塔胡族(新西兰南区主要的毛利族)会把鸟肉放在由白松树心皮所造成的篮子、或是由巨藻等造成的容器内,并把成束的鸮鹦鹉尾羽系在容器边上以作识别及作为装饰用途。鸟蛋亦是毛利人的搜集对象,他们形容鸟蛋为泛白但不是全白,与新西兰鸠的差不多。

装饰

鸮鹦鹉除了作为食物而被捕猎外,毛利人也会应用它们的毛皮──特别是羽毛仍然附在其上的──去制造披风或斗篷。每件这样的斗蓬需用上11000条以上的鸮鹦鹉的羽毛。这套服饰不但美轮美奂,更具有非常保暖的效果。因此,每件披风均价值连城,特别是少数仍然保存良好的,更被视为圣物而被珍而重之。毛利人的一句谚语“拥有鸮鹦鹉披风却仍然埋怨寒冷”常用以认容那些贪得无厌的人。鸮鹦鹉的羽毛也常用作装饰毛利族战矛泰阿哈,但在真实决斗时则会被除下。

宠物

除此之外,鸮鹦鹉也作为毛利人1种温柔亲切的宠物而被饲养。十九世纪时在新西兰的欧洲人,如乔治·格雷爵士就在一封书信中,提及他的一只鸮鹦鹉宠物在对待他及他朋友的行为,“像一头狗多于像一头雀鸟”。

鸮鹦鹉_鸮鹦鹉 -保护级别

鸮鹦鹉:鸮鹦鹉-外形特征,鸮鹦鹉-分布范围_鸮鹦鹉
鸮鹦鹉鸮鹦鹉是1种华盛顿公约级别的世界濒危鸟类,是新西兰的特产,在全世界不足百只。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9年濒危物种——极危(CR)。

鸮鹦鹉_鸮鹦鹉 -相关邮票

贝宁

鸮鹦鹉:鸮鹦鹉-外形特征,鸮鹦鹉-分布范围_鸮鹦鹉
2000年贝宁发行鸟类改值邮票

1996年9月10日贝宁发行《鸟类》邮票,全套邮票6枚,小型张1枚。其中第三枚图案为鸮鹦鹉。2000年贝宁发行《鸟类》改值邮票,全套4枚,其中第二枚将1996年发行的鸮鹦鹉邮票面值从75f改为150f。

冈比亚

鸮鹦鹉:鸮鹦鹉-外形特征,鸮鹦鹉-分布范围_鸮鹦鹉
1997年冈比亚发行世界濒危物种邮票

1997年2月24日冈比亚发行《世界濒危物种》邮票,全套小版张共20枚邮票,其中第五枚为图案为鸮鹦鹉。

朝鲜

鸮鹦鹉:鸮鹦鹉-外形特征,鸮鹦鹉-分布范围_鸮鹦鹉
1990年朝鲜发行新西兰邮展纪念邮票

1990年8月24日朝鲜发行《1990'新西兰邮展》邮票1枚,图案为鸮鹦鹉。

二 : 鸮鹦鹉

外形特征

鸮鹦鹉鸮鹦鹉[1]是一种肥大而浑圆的鹦鹉;雄性成熟期时体长可达60厘米,重2至4公斤,不能飞,有一对相对短的翅膀,并缺少了鸟类控制飞行肌肉的龙骨。其翅膀不足以使它飞行,而只作为一般平衡,或在树上跳下时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撑作用。正因为此,鸮鹦鹉不像其它鸟类要保持轻盈的身体,它们多会于体内储存大量脂肪,使他们的体重冠绝同类。鸮鹦鹉表面的羽毛有多种色彩,除了微黄及如苔藓般的绿色作为主色外,羽毛上也有黑至深棕色的条纹,这种保护色使它们能在天然植被下得以隐藏自己。事实上不同个体的色彩、色调及斑驳的花纹可有极大的差异性──某些博物馆收藏的标本就是全身披上黄色的。胸部及两胁均是黄绿色配上黄色条纹,在腹部、尾下、颈部及面部上黄色依然突出,并有绿色条纹及小量斑驳的棕灰色。由于它们无须应付飞行时所要求的强度及刚度,因此羽毛是令人出其的柔软,并得到habroptila(中译柔软的羽毛)这个种加词去形容。

鸮鹦鹉面上纤细的羽毛组成了引人注目的面盘,这种鸮形目面上常见的特征使来自欧洲的移民称它们为"owlparrot"(中译:鸮鹦鹉)。他们的鸟嘴旁被灵敏的羽须或小胡子所包围,用以在低头前进时感受地面情况并引领它们。

上鸟喙除了上半部是蓝灰色外,其余部分主要是乳白色,眼睛则是深棕。鸮鹦鹉的腿大而粗壮、鳞状,并与其它鹦鹉一样是对趾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它们的爪子比起其它鹦鹉为大,以方便在树枝间攀爬。尾巴常在地面上拖行前进,因此尾巴末端的羽毛有被磨损的痕迹。

雌性鸮鹦鹉的一些特征使它们不难从雄性中分辨出来:它们的头部并不浑圆,与喙一样比较窄长,蜡膜及鼻孔较小,腿及足部修长苗条并带有粉红灰色;尾巴比例上较长,全身羽毛的颜色虽与雄性不大分别,但整体的色调较细致,较少黄色及斑驳的变化。与其接触时,它们明显较抗拒外来者及略具侵略性。与不少鸟类一样,孵卵期间雌性的腹部的绒毛脱落,附近皮肤表层血管胀大,让温暖的血液流经该部分,形成孵卵斑。

与其它鹦鹉一样,鸮鹦鹉也能够发出多样的叫声。除了求偶时发出响亮而刺耳的叫声及嗥叫声外,它们也会发出嘶卡的声音来向其它同类标示自己的位置。

鸮鹦鹉有完善的嗅觉系统,能与他们夜行性的生活习惯相辅相成。例如它们在觅食时就能够通过气味来区分出食物;这一习性目前仅在另外一种鹦鹉中找到。另外鸮鹦鹉给人极深印象的特质就是它身上会发出一种令人愉悦的香气,不少人常用麝香、果香或蜜糖的味道来形容这种香气。鸮鹦鹉完善的嗅觉系统及强烈的独特气味也被视为社群间独有的生化传递讯息,但这些气味也成了掠食者搜索这种防御力薄弱的鹦鹉的重要手段。

分布范围

鸮鹦鹉不会飞的习性决定了它们只能在没有害兽的地区存活。位于frondland西南部的白垩岛总面积为154公顷,最高点为海拔151米,该岛因西南沿海的峭壁是由制造粉笔的白垩构成的而得名。由于岛上本地植物,特别是鸮鹦鹉喜食的植物丰富,因此是一块理想的鸮鹦鹉庇护所。

1994年4月,新西兰保护局着手将frondland西南部的白垩岛作为鸮鹦鹉的庇护所。保护人员首先做的工作是消灭岛上的害兽白鼬,建立保护站,开辟13千米长的巡山道路。

2002年7月,20余只鸮鹦鹉被转移到了白垩岛。此时正值新西兰的冬天,异地转移、重新划分活动范围的过程对鸮鹦鹉而言真不是轻松之举。所有新来白垩岛的鸮鹦鹉体重在当年都减轻了,除了一只适应性非常好的雄鸮鹦鹉外,其他鸮鹦鹉都得到了专门为它们特制的补充性食物。

生活环境

在人类踏足新西兰以前,新西兰除了3种蝙蝠之外,没有其他任何陆生哺乳动物。鸮鹦鹉依靠夜行和绝佳的保护色,安然无忧地生活在这片乐土上。那时的鸮鹦鹉行踪遍布南北双岛,数量不可胜数。1000年前,毛利人来到了新西兰,也带来了狗和老鼠,从此开始了哺乳动物入侵新西兰的历程,这种入侵随着*+世纪欧洲殖民者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到来而加剧。猫、狗、鼬、貂登陆新大陆,不逢天敌对手,数量迅速扩增,以其坚爪利齿大肆游猎,对本土野生动物造成了毁灭性打击。毫无抵抗能力的鸮鹦鹉自然也难逃其厄。到了19世纪早期,鸮鹦鹉在毛利人聚居的、气候温暖的北岛已经罕见踪影,在南岛也退守到西部的多山地带,难以发现。有幸能观察到鸮鹦鹉的欧洲人则惊喜异常,认为这是所有鸟类中最为奇妙的一种。

饮食习惯

鸮鹦鹉主要是草食性,原生的植物、种子、果实及花粉等,甚至是一些树木的边材都能成为它们的食物。在1984年的一次关于鸮鹦鹉的食物及食性研究中确认了共25种的食物,并证明了它们是一种广泛的草食性生物,对于不同的乔木、灌木而至蕨类植物均感兴趣。鸮鹦鹉的喙能有效地碾磨食物,因此它们只有一个相对小的沙囊,此外,一般相信鸮鹦鹉的前肠内有细菌协助发酵及消化植物。另外它们有一套独特的习性,就是会用喙将叶片或蕨叶最具营养的部份挑选出来,难以消化的纤维部份则会留下。这些独特的、被啄剩的植物残枝正好用来证明鸮鹦鹉曾在附近出现。透过研究这些显著的觅食痕迹,发现鸮鹦鹉的觅食范围一般在10×10m至50×100m之间。松红梅(Manuka)及黄银松(YellowSilverPine)常是它们觅食范围的中心据点。

生活习性

差不多所有的鹦鹉都是白天活动,只有鸮鹦鹉在夜间活动;迅敏的飞行是所有鹦鹉的特性,鸮鹦鹉却不会飞;鹦鹉一般都成群活动,鸮鹦鹉却喜欢独居;鹦鹉一般都很聒噪且引人注目鸮鹦鹉却异常隐秘无声,有时必须动用经过特殊训练的引导犬才能寻到它们;鹦鹉通常会形成亲密而长久的伴侣关系,而雄性鸮鹦鹉却要聚集在“表演场”通过竞争取得交配权,交配完成,雌雄关系即告结束。

成功的保护工作离不开可靠严谨的科学研究。科研工作包括鸮鹦鹉的异地转移、佩戴无线电讯号发射器、对鸮鹦鹉交配繁殖的观察记录。鸮鹦鹉并非每年交配,而是隔2、3年等待当地某些特定树木大量开花结果时才交配,据信这是为了满足抚育后代所需的能量摄取需要。1980年年底,斯图尔特岛的鸮鹦鹉出现了求偶行为,次年3月,发现了孵化的小鹦鹉。这是科学家首次观察到鸮鹦鹉的繁殖行为。

经过30年的悉心保护,鸮鹦鹉从最初的10余只发展到现在的近百只。由于鸮鹦鹉的寿命很长,如果保护措施得当,交配繁殖的几率还是很大,科学家们对它们的前途命运依然充满希望。

生长繁育

在全球所有的鹦鹉当中,只有鸮鹦鹉会利用求偶场交配制度来作为求偶交配的方法。在到达求偶季节时,雄性鸮鹦鹉会聚首在一个仿如竞技场的地方舒展双翼,透过表演独有的舞蹈及演唱来吸引异性。雌性鸮鹦鹉只会以表演质素来决定对象,其它外在因素也不能左右它们的选择。在选择对像后即进行交配,但不会结成伴侣──它们相遇只为了传宗接代。

一到求偶季节,雄性鸮鹦鹉就会离开它们的居所,并到达山顶或山脊处建立属于自己的交配竞技场。这个竞技场最远离它们日常生活地区达7公里之远,而每个竞技场相距最远亦可达50米。在繁殖季节之前,雄性鸮鹦鹉往往会为了争夺最好的场地而发生打斗。它们除了会透过竖起全身的羽毛、跨大双翅、提爪、大开喙部并发出响亮而刺耳的叫声及嗥叫来恫吓对方外,亦会与对方发生正面冲突,而打斗过后经常出现伤痕。雄性在整个求偶季节均会逗留在它们所建立的交配场上。

每个竞技场均为由雄性制成的圆盘形凹坑,最大可达10米,但一般深度及宽度至少能容下一头半米长的鸮鹦鹉。整个圆盘常毗邻于石面、田埂或树干旁以利反射声音。除了圆盘外,每只雄性鸮鹦鹉还会为它们的圆盘建一条连接的小道或可见的轨迹,沿山脊而建的话可长达50米,围绕山顶的直径也可达20米。它们会一丝不苟地制理好圆盘及小道上的残骸。研究员们为了得知它们会否于半夜探视,刻意在它们的圆盘内放下树枝等杂物;如果曾于半夜探视,他们会用喙把杂物捡走并带离圆盘。

为了吸引异性,雄性鸮鹦鹉会使前胸的气囊充气,从而发出嘹亮而低频(低于100Hz)的隆隆作响的呜叫。起初是低沉的嘀咕,气囊逐渐扩大后声量随随增加,在持续约20次的呜叫后就会停止。这时雄性鸮鹦鹉会站立片刻,低头并再次让空气填满胸腔以准备下一组的呜叫。这些嗡嗡声在黑夜时至少1公里外也能听见,而在好风的晚上更能传播达5公里之远。它们平均呜叫8小时,一个晚上就能发出近千次声响。另外整个呜叫可长达3至4个月,因此它们也将失去近半的体重。它们也会在竞技场上圆盘内的不同方位发出呜叫,以使声音能向四面八方传送。

这些嘹亮而长距的叫声也吸引了猎食者的青睐,使它们的位置众所皆知。一大群缺乏抵抗力及迅速逃离现场机会的鸮鹦鹉,当遇上哺乳动物猎食者时,即使只有一头猎食者,也有可能做成严重的伤亡。

雌性鸮鹦鹉被其中一头雄性鸮鹦鹉的呜叫声所吸引后,开始从它们的居所出发,并可能走上几公里的路来到这区域。当雌性踏入这头雄性鸮鹦鹉的竞技场内后,它就会停止鸣叫并立即进行表演。内容包括由一边摇摆到另一边,并用喙发出卡嗒卡嗒的声音。不久后雄性会背对雌性,展开双翼并而倒行的方式接近雌性,而整个试图交配的表演约维持2到14分钟后,它们随即交配。交配后雌性就会离开并回到自己的家园,等候产卵并孕育小鸟;雄性则继续留守在交配场内发出呜叫,而吸引其它的异性。

它们多在地上植物的掩护下、或是诸如树洞般的洞穴内筑巢,每个生育期内最多能诞下3只鸟蛋。它们专注地进行整个孵化过程,但却因觅食而被迫在晚上离开,因此被捕猎者吞食或胚胎冷却往往会在母亲不在的时候发生。鸮鹦鹉的蛋一般在30天后孵出,初鸟全身披上灰色的绒毛。自蛋孵出后,雌性鸮鹦鹉会持续哺育约3个月,即使幼鸟在完全长出羽毛后与仍会与母亲多住好几个月。对捕猎者而言,幼鸟不比仍在鸟蛋内的它们坚强。当成年的鸮鹦鹉被猎杀后,它们同样难逃一劫。在10到12周后幼鸟才会首次离开巢穴。随着它们愈来愈独立,母亲仍会个别地喂哺它们达6个月之久。

由于鸮鹦鹉颇长命,因此它们会先享受一段青年期后才进行繁殖。雄性鸮鹦鹉在5岁以前不会开始它们的求偶呜叫;雌性更要到9至11岁才开始寻访异性。这段在繁殖期前的延误减少了求偶期间所遇到的危机,从而延长了它们的性命。鸮鹦鹉是其中一种繁殖率最低的鸟类,它们并不会每年都进行繁殖,而只在有大量食物供应的年度──例如该年的树木结出特别多的果子──才会进行。新西兰陆均松的种子数目是诱发它们进行繁殖的重要因素,但这种高大乔木每3到5年才会大量结果。因此在陆均松占优势的森林,如科德菲什岛上,鸮鹦鹉的繁殖并不频繁。

另一个关于鸮鹦鹉繁育体制的有趣数据是,雌性鸮鹦鹉可因应其母体的状况,从而改变后代的性别比例。当雌性鸮鹦鹉进食了较多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后,它们就会诞下雄性为主的后代(雄性一般较雌性重30至40%)。因此,雌性鸮鹦鹉仍会在食物或资源供应紧张的时候诞下后代,但会偏向于诞下单一性别以使种群内的性别得以分散(例如集中在雌性的后代),而在食物量丰富的时候则无此顾虑。雄性鸮鹦鹉则会在食物量丰富时多与不同的雌性交配,以达致物种延续的天赋使命。这一研究支持了在进化生物学中备受争议的特拉威斯-韦尔拉假说(Trivers-Willardhypothesis)。这种与母体体重状况而影响后代性别的研究对保育计划有重要影响。因为在提供补充食物提高繁殖率的同时也会减少较具保育价值的雌鸟后代的出生机会,因此严格控制母体的状况才能达致双赢的局面。

种群现状

这种胖胖的大绿鹦鹉全球不足百只,是世界上最大、唯一不会飞的夜行鹦鹉。它们居住在人迹罕至、没有害兽的偏远岛上,只有直升机可以到达。

19世纪晚期,新西兰政府已经意识到鸮鹦鹉等本地鸟类亟待保护。由于主岛上入侵的食鸟动物其数量已然失控,鸮鹦鹉已经沦为彻底的“生态难民”。若想保护,只能把它们转移到没有“害兽”的小海岛。理查德·亨利是首批致力于保护鸮鹦鹉的人之一。在搜索犬的帮助下,理查德费尽千辛万苦,把200只幸存于南岛西部密林中的鸮鹦鹉转移到了南岛西岸昏湾(Dusky Sound)中的决议岛(Reolution Island)。决议岛是新西兰建立的第一个对本土鸟类庇护所,被认为没有害兽入侵,对鸟类安全。然而,在经过5年的辛劳后,理查德于1990年8月心碎地发现决议岛上出现了白鼬,这些白鼬渡涉海湾,登陆上岸,使得这个本土鸟类的庇护所已不再安全.

基本分类

由于鸮鹦鹉具备了相当多的特性,因此生物学家起初把它独立成科(Strigopidae),也有把它独立成鸮鹦鹉亚科(Strigopinae),但现在多把它归入鹦鹉科(Psittacidae)中的鹦鹉亚科(Psittacinae)其下。虽然如此,但仍在该亚科中独立成族,成为鸮鹦鹉族、鸮鹦鹉属中的唯一成员。

早期的鸟类学家曾认为鸮鹦鹉与位于澳洲的地栖鹦鹉(外形相似,仅在受惊吓时半滑行)及夜鹦鹉(异常神秘的一种夜行性鹦鹉)有关连;也有指与新西兰的啄羊鹦鹉族中几种鹦鹉有亲连联系。但直至2005年一次ZW性别决定系统DNA序列研究中,才确定了鸮鹦鹉与啄羊鹦鹉族中的两种现存鹦鹉,啄羊鹦鹉(Kea)和卡卡鹦鹉(Kākā)有亲连关系。从分子数据分析中进一步指出两种啄羊鹦鹉族的鹦鹉与单型种鸮鹦鹉均来自同一个祖先,而这祖先一早已脱离了鹦鹉科各种鹦鹉的演化轨迹而独树一帜。

保护措施

自从新西兰的人类活动日渐频繁后,鸮鹦鹉的个体数目便开始大幅下降。因此,自1891年就开始有针对性的保护计划在当地实施。较成功的保育计划来自1989年开始并运行至今的鸮鹦鹉复育计划。

人为影响

第一个导致鸮鹦鹉数目大减的因素就是人类的到来。根据毛利人的民谣故事,在1000多年前,波利尼西亚人首次踏足这片「长白云之乡」前,鸮鹦鹉曾在这片土地上广泛分布。根据半化石及贝冢沉淀出的证据显示,鸮鹦鹉在毛利人来临以前及早期时间,一度分布在包括北岛、南岛及斯图尔特岛等三大岛上。但来自波利尼西亚的毛利族移民者会捕猎鸮鹦鹉作为食物、或作为制作衣服及华贵服饰等材料,弄干了的头胪也会挂于耳上而成为装饰品。此外,它们缺乏飞行能力,身上强烈的气味及受惊时静止不动等特性更使它们无力对抗猎人们及其灵敏的犬只。它们的鸟蛋也备受破坏,由毛利人带来新西兰的缅鼠(PolynesianRat)就常以此为食。毛利人对天然植被的开发也减少了鸮鹦鹉可供活动的生境范围。虽然在欧洲殖民者来到前鸮鹦鹉已在多个原生区域减绝,包括北岛上的南部的塔拉鲁阿岭(Tararua)及北部的奥伦吉山(AorangiRange)等,它们仍得以隐身在北岛的中部及南岛的森林地带。

自1840年起欧洲殖民者在新西兰出现后,更多更广阔的土地被他们改为耕作及放牧等用途,鸮鹦鹉及其生境进一步被侵害。他们带来了更多的狗只及多样的哺乳动物,包括家猫、黑鼠及白鼬等。直至1845年,英国动物学家乔治·罗伯特·格雷(GeorgeRobertGray)对其皮毛进行首次描述前,欧洲人对鸮鹦鹉所知甚少。自此之后,欧洲的殖民者开始学习毛利人,利用狗只搜捕鸮鹦鹉。在十九世纪后期,基于对科学研究的好奇及狂热,鸮鹦鹉变得广为人知,引致数以千计的个体被大规模的捕捉,以作为动物园、博物馆及收藏家们的囊中物。大部分被捕捉的个体往往在一个月内就会死亡。至少在1870年以后,收藏家开始知道鸮鹦鹉数量减少的事实,但这并没有使他们停止收购;相反,他们反而担心无法收藏这种独特的鸟类。他们只希望在鸮鹦鹉减绝以前收集愈多愈好的收藏品。

1880年,为了减少入侵物种野兔的数目,大量鼬科动物(如白貂、雪貂及鼬属的不同种)被引进到新西兰这片国土上,但同时他们也干扰了原有的生态系统,极多数的原生物种如鸮鹦鹉等亦成为其捕食对象。一些草食性动物如鹿等,也与鸮鹦鹉竞争食物,甚至令某些鸮鹦鹉爱吃的植物灭绝。载至1894年,于北岛旺阿努伊河(WhanganuiRiver)上游仍有鸮鹦鹉的纪录,但在1895年,最后一头于北岛凯马纳瓦山(KaimanawaRange)的鸮鹦鹉被当地原居民捕获后,就再也没有鸮鹦鹉于北岛出没的纪录。

早期保护成果

1891年,新西兰政府将峡湾区内的雷索卢申岛定为自然保护区;1894年,政府委任理查德德·亨利为当地负责人。作为一名自然爱好者,亨利很早就发现新西兰的原生鸟类的数目正不断下降,因此他尝试将诸如鸮鹦鹉及奇异鸟等不能飞的鸟类从不同地方转移到这片净土上。六年间他为雷索卢申岛带来了200只以上的鸮鹦鹉。但在1900年,相当数目的白貂游过大海并占据了这片土地,在另一个六年,它们再一次赶绝了还是新移民的鸮鹦鹉。

1903年,三头鸮鹦鹉移离雷索卢申岛而被送到另一个自然保护区,位于奥克兰东北的小巴里尔岛(LittleBarrierIsland),但流浪猫的出没令这个小岛不再见到鸮鹦鹉的影踪。1912年,另外三头鸮鹦鹉被放到首都惠灵顿西北部的卡皮蒂岛(KapitiIsland)上。其中一头顽强的鸮鹦鹉一直活至1936年,尽管在这期间流浪猫一直都在这个岛上横行。

1920年时鸮鹦鹉已在北岛绝迹,而在南岛的数目正不断下降;严峻的峡湾地区是它们最后的避难所。踏入1930年,鸮鹦鹉的出没仍偶有报导,可能是听到它的声音,或是被猎人及修路工人所捕获。1940年起,有关发现鸮鹦鹉的报导已经几乎绝迹了。

保护成效

1950年,新西兰野生动物署正式成立,以搜索鸮鹦鹉为目标的野外考察持续进行,地点多在峡湾地区,今卡胡朗吉国家公园(KahurangiNationalPark)一带。于1951至1956年间共7次的野外考察只找到零星的数量,直至1958年才捉到第一头鸮鹦鹉并在邻近的米尔福德峡湾释放。1961年多找到6头,其中一只被实时释放,而另外5头则被转移到北岛上邻近马斯特顿(Masterton)的雀鸟保护中心的鸟舍内。可是其中4只在月内即告死亡,而第5只亦在4年后死亡。在接下来的12年间,多次的考察对保育并无成效,只引证出鸮鹦鹉的数目逐年下降。1967年捕捉到的唯一一只亦于翌年去世。1970年代初,鸮鹦鹉是否仍然存在已几成问号。1974年尾,科学家再次找到少数的雄性,并首次科学性地观察到鸮鹦鹉的求偶呜叫。这次观察令唐·默顿(DonMerton)首次推测出鸮鹦鹉的求偶场交配制度行为。

1974至1976年间找到的14只,及1977年找到的18只,全部均是雄性。当时有不少人相信所有雌性已经死亡,鸮鹦鹉已经是功能上灭绝了。此外,所有由新西兰野生动物署于1951至1976年间发现的鸮鹦鹉,均是在被冰川重重覆盖的U形峡谷上的陡峭沿涯上找到。这些险峻的地势减慢了草食性动物入侵的进度,使不少原生植被得以保留。1976年,当这些险峻地区仍然无法阻挡小巧的鼬类的入侵后,只有少数雄性得以在最险要的峭壁顶端苟存下来。

虽然新西兰政府在斯图尔特岛上曾接到鸮鹦鹉出现的报告,但在1977年上半年以前,并没有野外考察活动在该地进行。1977年尾,一次野外考察活动中的首天就找到鸮鹦鹉求偶时制作的圆盘及小道;之后,在近8000公顷的灌木丛林地及森林中找到为数达100至200头的鸮鹦鹉,并相信当中有雌性存在。鼬科动物并没有成功入侵斯图尔特岛,但流浪猫却有不少。一个统计资料指出,每年被猫所杀害的鸮鹦鹉数目,其掠杀比率可达56%。在这个高比率下,没有鸮鹦鹉能够存活下来,因此一系列深入透彻的猫只控制计划在1982年执行,自此之后再没有鸮鹦鹉被猫只杀害的案例发生。虽然如此,但要确保鸮鹦鹉能够继续存活,科学家仍认为应把鸮鹦鹉带到一片没有捕食者的海岛上,并在1982至1997年间完成全部的移离活动。

历史文化

作为单一物种,鸮鹦鹉在毛利的民谣及信仰当中均有丰富的意涵。如它们不规则的繁殖周期常与饲果丰收年一同出现,像新西兰陆均松这类数年才结一次果的树木也在它们繁殖的年分结起累累的果实,致使毛利人往往会赞美鸮鹦鹉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另一个引证这个说法的理据是来自对它们的一种观察。鸮鹦鹉习惯在齿杜英木(Elaeocarpusdentatus)及昆士半琼楠等当造的季节里把它们的浆果埋在僻静的水塘内,以备冬天不时之需;毛利人同样有这个习惯,他们也会为了这个目的,把食物深藏水中。这种独特的传统相信来自毛利人对鸮鹦鹉的观察。

食物

在鸮鹦鹉仍在新西兰大陆上广泛分布的时候,毛利人会捕猎鸮鹦鹉,并因为味道可口而被视为佳肴。其中一种说法认为鸮鹦鹉肉的味道与质感与羊肉差别不大,虽然欧洲殖民者则形容鸟肉有「强烈而急迫的味道」。

每逢求偶季节,雄性鸮鹦鹉均在其求偶场内发出嘹亮的鸣叫,毛利人则可跟从声音方向轻易地将它们捕捉。此外在它们觅食、及在干旱季节时进行的沙浴也令它们较易被发现。鸮鹦鹉多在晚间被捕捉,透过不同类型的圈套、陷阱、或是利用玻里尼西亚犬等动物,有时也用上多样的火棒使它们目眩眼花,并在它们惯常出现的范围堵截它们以利狩猎。捕捉后用毛利人传统的土煮方式(Hāngi)或是用滚油煮熟。

鸟肉本身的脂肪能够产生防腐作用,因此可直接放在容器内作日后使用。纳伊塔胡族(NgāiTahu,新西兰南区主要的毛利族)会把鸟肉放在由白松树心皮所造成的篮子、或是由巨藻(kelp)等造成的容器内,并把成束的鸮鹦鹉尾羽系在容器边上以知识别及作为装饰用途。鸟蛋亦是毛利人的搜集对象,他们形容鸟蛋为「泛白但不是全白,与新西兰鸠(Kererū)的差不多。

装饰

鸮鹦鹉除了作为食物而被捕猎外,毛利人也会应用它们的毛皮──特别是羽毛仍然附在其上的──去制造披风或斗篷。每件这样的斗蓬需用上11000条以上的鸮鹦鹉的羽毛。这套服饰不但美轮美奂,更具有非常保暖的效果。因此,每件披风均价值连城,特别是少数仍然保存良好的,更被视为圣物(Taonga)而被珍而重之。毛利人的一句谚语「拥有鸮鹦鹉披风却仍然埋怨寒冷」常用以认容那些贪得无厌的人。鸮鹦鹉的羽毛也常用作装饰毛利族战矛泰阿哈(Taiaha),但在真实决斗时则会被除下。

宠物

除此之外,鸮鹦鹉也作为毛利人一种温柔亲切的宠物而被饲养。十九世纪时在新西兰的欧洲人,如乔治·格雷爵士(GeorgeGrey)就在一封书信中,提及他的一只鸮鹦鹉宠物在对待他及他朋友的行为,「像一头狗多于像一头雀鸟」

保护级别

这是一种华盛顿公约之一一级世界濒危的鸟类,是新西兰的特产,在全世界不足百只。这种鹦鹉全身黄绿色状似青苔的羽毛,是它的保护性伪装。

随着人类文明的足迹的延伸,工业化程度的发展,这些美丽的鸟面临生存环境的恶化,种群锐减,已经接近绝灭。这种鹦鹉非常稀少,由于栖息地的老鼠和鼬吞食幼鸟和鸟蛋而濒临灭绝。有一段时间人们认为它已经绝种。后来才发现在新西兰的南岛上还有少量生存。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9年濒危物种——极危(CR)。

相关邮票

1、贝宁

360pskdocImg_1_xyz鸮鹦鹉360pskdocImg_2_xyz鸮鹦鹉1996年9月10日贝宁发行《鸟类》邮票,全套邮票6枚,小型张1枚。其中第三枚图案为鸮面鹦鹉。2000年贝宁发行《鸟类》改值邮票,全套4枚,其中第二枚将1996年发行的鸮面鹦鹉邮票面值从 75 f 改为 150 f 。

2、冈比亚

360pskdocImg_3_xyz鸮鹦鹉360pskdocImg_4_xyz鸮鹦鹉1997年2月24日冈比亚发行《世界濒危物种》邮票,全套小版张共20枚邮票,其中第五枚为图案为鸮面鹦鹉。

3、朝鲜

360pskdocImg_5_xyz鸮鹦鹉1990年8月24日朝鲜发行《1990'新西兰邮展》邮票1枚,图案为鸮面鹦鹉。

三 : 鸮鹦鹉

鹦鹉家族里有一个很另类的品种,他就是鸮鹦鹉,外表酷似猫头鹰,肥硕的身体,呆滞的目光,与啄羊鹦鹉,卡卡鹦鹉并称鹦鹉家族三大长者,且产地都在新西兰,目前三者数量都相当濒危。更有甚至将鸮鹦鹉独立为一亚科:鸮鹦鹉亚科。在进化中失去鸟类特有的龙骨,因而飞行能力极差。属夜行性鹦鹉,因为容易捕捉,曾经一度因人类活动数量减少到几十只,后因政府保护得以延续物种。目前种群数量相对稳定,新西兰保护者表示该种鹦鹉互动性极强,性格更像一只狗,而不是一只鸟。而且鸮鹦鹉本身嗅觉非常灵敏,并且身体会释放特殊香味,不失为一极具个性的种类。

鸮鹦鹉

鸮鹦鹉

鸮鹦鹉

鸮鹦鹉

四 : 鸮鹦鹉 新西兰独有濒危鸟

鸮鹦鹉,新西兰独有濒危鸟类,特征是不会飞、肥、而且好奇心重,如果在丛林里发现人类就会(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的)靠近观察,受到惊吓就会全身僵硬,一动也不动。[www.61k.com]因为太蠢又很美味,性格像狗喜欢亲近人类,被人类和野猫捕杀的仅剩120只。

鸮鹦鹉 鸮鹦鹉 新西兰独有濒危鸟

五 : 鸟中宠物狗鸮鹦鹉

鸟中宠物狗鸮鹦鹉_枭鹦鹉

鸮鹦鹉,学名:Strigops habroptila,是一种新西兰特有的鹦鹉品种。这种鸟的拉丁文名翻译过来,意思是“猫头鹰脸软羽毛”。就像名字一样,这种鹦鹉确实有一身柔软的羽毛和圆盘状的面孔,上面长着细细的绒毛,看着就像猫头鹰。所以人们也叫它猫头鹰鹦鹉或者夜鹦鹉。

1 这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不会飞的鹦鹉
鸮鹦鹉不能飞行。它短短的翅膀不是用来飞,而是用以保持身体平衡和支撑身体。由于不需要飞翔,所以它们的羽毛非常柔软,不像其它飞行鸟类有坚硬强健的羽毛。

2 即使它们无法飞行 还是有办法
鸮鹦鹉的腿十分强壮,是步行和攀爬的好工具。鸮鹦鹉在地面行走的步姿类似于慢跑,它们还会爬上高树,用他们的翅膀滑翔。

3 鸮鹦鹉受到惊吓会全身不动
鸮鹦鹉的防御机制之一是当危险靠近时全身保持不动以融入背景,混淆天敌的视线。这招只对靠视觉捕猎的天敌有用,比如鹰。但是对于依靠嗅觉捕猎的哺乳类掠食者,这招就不太管用。

4 鸮鹦鹉是夜行动物
鸮鹦鹉白天在树上或地面栖息,只有夜晚来临他们的活动才变得积极。

5 鸮鹦鹉闻着很香
鸮鹦鹉有非常发达的嗅觉,对于夜间活动的习性很有帮助。他们身上有一种果香或蜜糖的气味。这有助于鸮鹦鹉在森林里寻找同伴,但是不巧的是,哺乳动物掠食者也喜欢这种味道。

6 很友善
毛利人和早期欧洲定居者都将鸮鹦鹉作为宠物饲养。即使是野生鸮鹦鹉也会接近人类,他们会爬上人身上用嘴巴轻碰你。鸟类学家英国人George Edward Grey 1845年首次描述了这种动物, 他说他的宠物鸮鹦鹉对他和朋友的举止比起鸟,不如说像一只狗。

鸟中宠物狗鸮鹦鹉_枭鹦鹉

7 濒临绝种
鸮鹦鹉的生存问题开始于毛利人,欧洲殖民者的到来,和一起到来的老鼠、猫和白鼬等天敌更是将鸮鹦鹉的生存空间逼到了绝境。20世纪80年代新西兰保育部开始了一项对鸮鹦鹉的恢复计划。包括收集鸮鹦鹉并将其迁往没有天敌的几座岛上,设立投食站,甚至人工孵化鸟蛋和人工喂养小鸟。新西兰的这一举动扭转了鸮鹦鹉灭绝的命运,但是鸮鹦鹉并没有脱离灭绝的危险。2012年初,野生鸮鹦鹉数量为126只。

8 可能是最长寿的鸟类
鸮鹦鹉的寿命很长,雄性鸮鹦鹉4岁后才开始繁殖,雌鸟要等到6岁左右。他们的寿命可以超过90年。

9 鸮鹦鹉很强壮
不像其它鸟类,鸮鹦鹉可以在体内储存大量脂肪。鸮鹦鹉也是世界上最重的鸟类:约24英寸高(61厘米),重约4-9磅(1.8公斤-4.1公斤)。

10 雄鸟用歌声和舞蹈向雌鸟求爱
每到交配季节,雄性鸮鹦鹉会步行4英里(6.4公里)到一处特定舞台,所有雄鸟将在这里决一高下,看谁能吸引雌鸟的眼球。为了吸引雌鸟,雄鸟发出响亮的低频声,可以传播到3英里外(4.8公里)。20-30声低鸣后,雄鸟会换成高亢的鸣叫。每晚这种高低鸣叫会持续八个小时,在2-4个月的繁殖季,雄鸟每晚都会这样叫。

鸟中宠物狗鸮鹦鹉_枭鹦鹉

[王大发财viaWired]

本文标题:鸮鹦鹉-鸮鹦鹉:鸮鹦鹉-外形特征,鸮鹦鹉-分布范围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560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