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罄竹难书的意思-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的意思

发布时间:2017-12-12 所属栏目:中国食疗

一 : 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的意思

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的意思

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的意思的参考答案

这是苏东坡写的一副对联,他的居住地有一片竹林。

(www.61k.com)

四库书:唐玄宗于两都各聚书四库,以甲乙丙丁为序,列经史子集四库 。

苏轼《答任师中、家汉公》:"先君昔未壮,杜门皇佑初。道德无贫贱,风采照乡闾,何尝疏小人,小人自阔疏。杜门无所诣,老史在郊墟。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述说其父苏洵闭门读书,与史经臣、任师中交往的事。

意思是说他门前有竹林,堂内有四库之书(书很多)

二 : 空前绝后、兵不血刃、罄竹难书的误用

空前绝后、兵不血刃、罄竹难书的误用

作者:赵丕杰 来源:青年记者2010年12月下

  

  新闻报道慎用“空前绝后”

  “空前绝后”,意思是以前不曾有过,以后也不会再有。形容超越古今,无与伦比。这条成语具有较强的夸张成分和感情色彩,通常用于对人或事物的赞叹。例如宋·朱象贤《闻见偶录·男服从军》:“古之木兰,以女为男,代父从军,十二年而归,同行者莫知其为女子,诗歌美之,典籍传之,以其事空前绝后也。”花木兰代父从军本来就是民间故事,当兵十二年而莫知其为女子,这种事不仅今后不会发生,即使在古代可能性也很小,说“美之”为“空前绝后”,是非常贴切的。清·陈廷机《〈聊斋志异〉序》:“而蒲聊斋之志异独无(续作),非不欲续也,亦以空前绝后之作,使唐人见之,自当把臂入林,后来作者,宜其搁笔耳。”《聊斋志异》是一部杰出的文言小说,赞为“空前绝后”也是当之无愧的。

  说“空前”易,说“绝后”难。除非确有把握,最好不要轻言“空前绝后”。目前在广告和具有广告性的文字中,“空前绝后”的使用频率很高,这种东西本来就不可尽信,无须同它计较。但是在以客观报道为己任的新闻写作中,把那些空前而未必绝后的事情也说成“空前绝后”,就有失严肃了。

  请看例句:

  1.湖人队……在1971~1972赛季创造了空前绝后的33连胜。(网易,2010年8月11日)

  2.(我国在广州亚运会上)创下了单届世界综合性运动会夺冠新纪录,而且这一纪录还大有再刷新的余地,甚至有望冲击200枚的空前绝后高度。(《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11月28日)

  3.负责筹备工作的俄总统事务局局长科任日前表示,此次纪念活动将空前绝后,因为往年全国的阅兵活动都是错时举行,今年则在莫斯科时间当天上午10时同时开始。(人民网,2010年2月27日)

  4.(重庆市)现在提出的“民生十条”更是一字值千金,投入达三千多亿元……投入力度之大是空前绝后。(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7月6日)

  5.“成也萧何,败亦萧何”,其实奥巴马的幸与不幸,都与两年前这场空前绝后的金融危机紧密相连。(《时代周报》,2010年11月4 日)

  6.2000年给人类基因组排列顺序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就,但是在几年后随着基因组不断增加,真正令人激动的部分在研究整个基因组的过程中出现。(人民网,2008年9月19日)

  湖人队一个赛季33连胜,确实是空前的,但谁能保证这个纪录不会被打破呢?一个国家在一届世界综合性运动会上夺取200枚金牌,肯定是空前的“高度”,但谁能确定这就是不可逾越的绝后的“高度”呢?俄罗斯把阅兵活动改为全国同时举行,如果效果好,以后为什么不能援例办理呢?重庆市的惠民工程难道今后就再也不能加大力度了吗?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是很难预料的,谁敢断言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今后再也不会发生?最后一例是报道科研成果的,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可以肯定科研成果永远不会“绝后”。因此以上诸例中的“空前绝后”都是经不起推敲的,比较稳妥的办法是改为“空前未有”或“前所未有”。

  如果一定要用这条成语,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最好把话说得委婉一些,千万不要言之凿凿,煞有介事。《母国政短篇小说选·后记》:“那十年间,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要急切倾诉给别人的,在我的生命史上,恐怕要空前绝后了。”盛如《表演艺术精益求精》:“梅兰芳在京剧表演艺术上的造诣,虽不敢说是空前绝后的,但可以说是空前的。”如此造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了。

  “兵不血刃”不等于“轻取”

  广州亚运会期间,有些项目或场次,由于中国队实力明显高于对手,往往毫无悬念便轻松取胜。对于这种赛事,有些体育记者习惯用“兵不血刃”加以形容。

  例如:

  1.由于亚洲鲜有对手,中国组合秦凯/罗玉通今天男子三米板比赛中赢得兵不血刃,六轮动作全部拿到全场最高分,最终以459.60分笑揽金牌。(中国新闻网,2010年11月23日)

  2.面对约旦大胜48分,兵不血刃的五连胜,让中国男篮以小组第一名的身份闯入八强。(新民网,2010年11月23日)

  3.名将薛晨/张希是在淘汰泰国组合乍鲁尼/乌沙之后晋级决赛的,她们同样以21:16和21:14的成绩兵不血刃击败对手。(中国新闻网,2010年11月23日)

  4.中国男篮重回与巴西队的斗殴之地河南许昌,与美国明星队进行备战亚运会的第三场热身赛。最终男篮兵不血刃地以92:86战胜对手。(新华网,2010年11月3日)

  这样使用“兵不血刃”对不对?让我们先来考察一下这条成语。

  “兵不血刃”语出《荀子·议兵》:“此四帝两王,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义,兵不血刃,远迩来服。”意思是:上古的尧、舜、禹、汤、文、武,都是以仁义之师行于天下的,所以近处的喜欢他们的善良,远处的仰慕他们的正义,兵刃还没有沾上血,远近的部族就都来归顺了。后遂用“兵不血刃”(兵:兵器;血:使沾上血;刃:兵器的锋刃)指没有经过交手厮杀就取得胜利。例如《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前军至关下叫曰:‘二将军有事急回,可速开关。’城上听得是自家军,即时开关。大军一拥而入,兵不血刃,得了涪关。”冯玉祥《我的生活》三十四章:“他自信可以用理论去说服这顽强的敌人,取得兵不血刃的胜利。”

  兵不血刃当然很轻松,但是并不等于“轻取”。经过战斗而轻易取胜叫“轻取”,未经厮杀就取得胜利才叫“兵不血刃”。以上诸例,双方均已交手,即使轻松取胜,兵刃也要沾上些血迹,怎么能说“兵不血刃”呢?何况有时胜得并不轻松,中美之战中国队仅领先6分,北青网为这条消息所加的标题是“男篮险胜美国明星队”,“险胜”与“轻取”区别已经很大,与“兵不血刃”相去更远,这样使用就更没有道理了。

  是不是这条成语就不能用于体育比赛了呢?当然不是。但是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即一方退赛,另一方不战而胜,才可以说“兵不血刃”。

  以下两例用得就比较恰当:

  1.(在羽联超级赛丹麦公开赛上,我国男单选手)杜鹏宇因为对手开场仅1分钟就退赛,兵不血刃地跻身次轮。(新浪网,2010年10月28日)

  2.伯内特首轮本应碰到“火箭”奥沙利文,但后者的退赛让伯内特兵不血刃,晋级16强。(新华网,2010年9月14日)

  

  “罄竹难书”的感情色彩和使用范围  

  2006年5月20日,陈水扁在一个公开集会上赞扬台湾志工(义工)的贡献时说:“有很多我们的志工团体,不管是政府代表或者是民间企业帮忙等等,这些都是罄竹难书,非常感人的成功故事。”“罄竹难书”能不能用于褒义,还是让我们考察一下它的出处和古今典型用例吧。

  “罄竹难书”语本《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这些都是混乱的国家发生的怪异现象),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隋炀帝之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隋炀帝之恶)难尽。”意思是用尽所有的竹子也难以写完(罄:尽;竹: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书:写)。后世因以“罄竹难书”比喻罪恶之多,难以写尽。例如《明史·邹维琏传》:“维琏抗疏曰:‘(魏)忠贤大奸大恶,罄竹难书。’”孙中山《历年政治宣言》:“自满清盗窃中国,于今二百六十有八年,其间虐政罄竹难书。”张爱玲《谈女人》:“男人的话我们也听得太多了,无非骂女子十恶不赦,罄竹难书,惟为民族生存计,不能赶尽杀绝。”

  这条成语从它一出现,就带有明显的贬抑色彩,尽管过去间或有人用于褒义,但发展至今,其为贬义成语早已约定俗成。因此陈水扁用来赞扬“志工”,“教育部长”杜正胜为之辩解,在台湾立即引起轩然大波,传为笑柄,绝非偶然。

  令人遗憾的是,类似陈水扁这样的误用至今在大陆依然时有出现。请看例句:

  1.七八十年代首都国际机场、长城饭店、北京西直门地铁站……的巨幅壁画……晚年风骨峥嵘、意境苍茫的焦墨山水以及炉火纯青的篆书书法……他(按,指张仃)一生的艺术成就真是“罄竹难书”。(《燕赵都市报》,2010年2月28日)

  2.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家就有两宝——婆婆与妈妈。两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为我家增添了许许多多的天伦风采,那真是罄竹难书。(人民网,2009年9月22日)

  3.通过半个赛季的共处,(英国阿森纳队的)范佩西对于坎贝尔的赞美可谓罄竹难书。(新华网,2010年5月11日)

  无论是张仃的成就、老人的贡献,还是队友的赞美,都是应该被褒扬的事物,显然都不能说“罄竹难书”。

  还要指出的是,用尽所有的竹子也难以写完的,必须是罪行、劣迹、错误之类的事实,因为只有事实才需要而且可以记载下来给人看。具体的东西数量再大也不能使用“罄竹难书”。

  例如:

  4.中国书法,历朝历代,汗牛充栋,罄竹难书,有名无名正不知其几何。然迄今被人提及者复有几人?(新华网,2009年10月26日)

  5.甲骨文上刻个字不容易,罄竹难书的公文重得累死人不偿命,洛阳纸贵逼得古代书生多写一个字都要先算经济账。(《钱江晚报》,2010年1月6日)

  6.乐山的饮食都很随意和平易近人,你譬如做鱼,乐山人随手田间搞点藿香,那个好滋味简直是罄竹难书!(新华网,2009年12月4日)

  形容历代书法作品、公文档案极多,可以说“不计其数”、“不可胜数”、“举不胜举”……也可以说“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但是绝不能说“罄竹难书”。其实例4的作者用了“汗牛充栋”,已经表达清楚,加上个“罄竹难书”,纯属画蛇添足。至于说到乐山人做鱼的滋味,只能品尝而无法记载,只有说好坏而不能论多少,说非笔墨所能形容,庶几近之,说“罄竹难书”就毫无道理了。

  

如丧考妣、如火如荼、不情之请、虎视眈眈的误用

作者:赵丕杰 来源: 青年记者2011年1月下

  “如丧考妣”的使用范围和感情色彩

  “如丧考妣”语出《尚书·尧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汉·孔安国传》:“考妣,父母。言百官感德思慕。”后遂用来形容像死了父母那样悲痛。例如宋·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升遐之日,天下号恸,如丧考妣。”清·钱彩《说岳全传》六十三回:“朱仙镇上众百姓闻知岳元帅被害,哭声震野,如丧考妣一般。”李英儒《女游击队长》:“现在一听到院门口响机枪,全院一片惊恐号叫,抢地呼天,如丧考妣,作鸟兽散。”徐铸成《旧闻杂忆·傅作义与张学良》:“当阎〔锡山〕听到部下向他报告蒋在西安被扣的消息时……发出呜呜声,装出如丧考妣的样子。”也作“若丧考妣”。如鲁迅《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

  这条成语不难理解也不难使用,但是要注意两点:

  第一,这条成语只比喻极度悲伤的感情,因为死了父母一般不可能产生别的感情。忽略了这一点就会造成误用。例如:

  1.老板念着念着稿子,突然卡了壳……原来稿子钉错啦,前后页次颠倒了,碰巧又没打上页码。会议结束后,众秘书如丧考妣,在主任的带领下,负荆请罪,犹不能平息老板的一腔怒火。(《广州日报》,2008年12月23日) 

  2.高考素以公平而严格著称,近年来却爆出舞弊丑闻,真让我等天真烂漫之士闻之如丧考妣,对“天下第一考”的信念一时间地动山摇。(《检察日报》,2010年6月25日)  

  工作失误致使老板当众出丑,众秘书的心情只能是恐惧和愧疚,绝不可能像死了父母那样悲痛。高考爆出舞弊丑闻,只能令人愤慨和失望,而不会痛哭流涕、悲恸欲绝。这两例使用“如丧考妣”显然都是错误的。

  第二,这条成语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贬义成语,常常用来讥讽别人。前举三则现代书证,都用于贬义,鲁迅用例讥讽意味尤为明显。所以《现代汉语词典》明确标注“含贬义”。有人忽略了这一点,用“如丧考妣”形容自己、我们或广大群众的心情,显然也是不妥的。例如:

  3.中国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心以后,少不了被人评头品足,对此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别人说我们好,不必欣喜若狂;讲我们不好,也不必如丧考妣。(《北京日报》,2010年9月27日)

  4.一旦经济衰退、萎靡,甚至只是增长率不够高,整个社会就人心惶惶,如丧考妣,仿佛世界末日就要到来,忙不迭地就要刺激经济,提高增长率,却没有想到,经济列车重新加速,冲向的却是悬崖。(新华网,2010年2月12日)

  5.被加拿大人称为“我们的项目”的冰球,男队小组赛输给USA,举国如丧考妣。(《体坛周报》,2010年3月1日)

  例3用于“我们”(看样子是指我国人民吧),例4用于“整个社会”,例5用于“举国”(全体加拿大人),“打击面”之大令人吃惊,显然更加不妥了。

  

  “如火如荼”不用于贬义

  “如火如荼”语本《国语·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意思是像火一样红,像荼一样白(荼:一种茅草的花,色白)。原比喻军容壮盛。例如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五十八回:“如火如荼,军容何盛。”后多比喻气势旺盛,气氛热烈,感情炽热。如郭沫若《骑士》:“各种各样的如火如荼的热辩,各种各样的如火如荼的狂呼,把十万人的工农大众的心血沸腾到了一百二十度以上。”巴金《家》六:“报纸上的如火如荼的记载,唤醒了他底被忘却了的青春。”茅盾《清明前后》:“她跟着学校撤到武汉,就卷入了那时候如火如荼的抗敌高潮。”

  从“如火如荼”的出处和古今典型用例都可以清楚看出,这是一条感情色彩鲜明的褒义成语。遗憾的是,现在却有人把它用于贬义。例如:

  1.各种政府公祭活动大行其道,如火如荼,奢侈华丽,劳民伤财……大把烧钱,天怒人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9年6月1日)

  2.早在1958年11月25日,也就是“大跃进”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空话、大话连篇累牍地发表,虚报浮夸之风盛行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9年8月6日)

  3.在当下的一些省级卫视中,名目各异的相亲类节目如火如荼,呈泛滥之势。6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两份文件,对最近引起很大社会争议的相亲类电视节目进行整改。(《人民日报》,2010年6月12日)

  4.联系近年来的“地瓜王子”、“太医传人”和这次的“著名养生专家”、“中国食疗第一人”等事件,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前“伏”后继的造“神”运动如火如荼?(《学习时报》,2010年6月19日)

  政府公祭活动本来是好事,弄得不好也会成为坏事。既然用“劳民伤财”、“天怒人怨”加以谴责,显然不应再用“如火如荼”加以褒扬。既然对“大跃进”的批判如此尖锐,又怎么能说它“如火如荼”呢?至于政府已下令整改的“相亲类电视节目”,以及最近揭露的对张悟本的“造神运动”,更不应使用褒义成语加以肯定。以上诸例的误用都是显而易见的。

  “不情之请”是客套话

  “不情之请”,《现代汉语词典》释为“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语出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不情之请,惟君图之。”例如晚清·王韬《淞滨琐话·蕊玉》:“仆有不情之请:君囊中琴,欲仍归旧主;倘许割爱,不吝重酬。”恽代英《致柳亚子(一九二五年)·二》:“此事关系党国甚重,故敢以不情之请相冒渎也。”曹靖华《哪有闲情话年月》:“所以烦同志们勉为其难,当场各来一小篇吧,这是不情之请呵。”

  以上书证,“不情之请”毫无例外都用于说话人向别人求助之时。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要求不合情理,无非是想把话说得委婉一些,纯属客套,事实上未必不合情理,而且通常都是可以得到满足的。如果当真按照字面义把“不情之请”坐实为不合情理的请求,用以介绍或评价别人的请求,那就错了。请看几条例句:  

  1.我不明白的是,面对高官及其周围爪牙的不情之请,为什么下面的一些官员就可以罔顾原则和法律,不惜放弃起码的职业道德和做人的底线,去助纣为虐,为虎作伥?(《珠江晚报》,2009年11月11日)

  2.为此我等劝告某些女艺人……你们不是三陪女,有权拒绝一切不情之请。(金羊网,2009年10月10日)

  3.早年家乡每有大小事来“化缘”,做父亲的每次边称生意难做,边将千儿八百元递上。儿子则不一样,但凡是助学、修路、架桥一类公益的事,他都积极认捐,但对不情之请则果断说“不”。(《长江日报》,2007年9月14日)

  4.按原定方案,浙江省对口援建的并非是青川县。然而,青川县委、县政府却向上级提出了由浙江省来援建的请求。这,并非不情之请,而是灾难深重的青川人民与浙江人民之间一段世纪情缘的延续。(《中国建设报》,2009年12月29日)

  只有“罔顾原则和法律”才能满足的要求,肯定不是合理合法的;对“女艺人”提出只有对“三陪女”才能提出的要求,无疑是非礼的;“儿子”对之果断说“不”的“化缘”,当然也是不合情理的;而且这些请求毫无例外都出自别人之口,无须作者替他们自谦,因此都不宜使用“不情之请”。最后一例说青川人民的请求“并非不情之请”,也是把客套话“不情之请”坐实为“不合情理的请求”,并用来评价别人的请求,显然也属误用。

  “虎视眈眈”是贬义成语

  “虎视眈眈”意思是像老虎扑食那样贪婪而凶狠地注视着(眈眈:注视的样子),形容心怀贪欲,伺机攫取。语出《周易·颐》:“虎视眈眈,其欲逐逐。”(逐逐:急于得利的样子。)例如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我一生止存此骨血,那边大房做官的,虎视眈眈,须要小心抵对他,不可落他圈套之内。”《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黛玉叹道〕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姐姐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许姬传《戊戌变法侧记》:“当甲午之战败于日本,赔款割地,列强胁割,虎视眈眈,朝野有志之士,主张(www.61k.com]变法维新。”

  从“虎视眈眈”的出处和古今典型用例可以看出,这是一条感情色彩鲜明的贬义成语。现在有人忽略了这一点,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他密切注视并争取得到什么,就说“虎视眈眈”,以致造成误用。例如:

  1.男单现在仍是由王皓领军,但是马琳、马龙两人虎视眈眈,后面还有小将张继科、许昕紧追不舍。(《河北青年报》,2010年11月11日)

  2.和去年相比,今年的贺岁档更是猛片云集。这一次,朱延平的对手换成了陈凯歌(《赵氏孤儿》)和姜文(《让子弹飞》),后面还跟着一个虎视眈眈的冯小刚(《非诚勿扰2》)。(《都市快报》,2010年11月23日)

  3.除雄鹰俱乐部外,浙江广厦也一直对阿尔斯通虎视眈眈,奇货可居的“街球王”最终花落谁家,目前来看还是个未知数。(《青岛日报》,2010年10月13日)

  中国乒乓球队人才济济,谁都想争取代表祖国参加世界大赛,这是可喜的现象;果真能有几部像样子的影片展开角逐,使市场繁荣、观众受益,无疑是件好事;几个俱乐部争夺一位大牌运动员,更是正常现象。在公平的竞争中,对于自己的对手尚且应该尊重,作为媒体更没有理由对任何一方加以贬损,因此把贬义成语“虎视眈眈”加在马琳、马龙、冯小刚和浙江广厦身上,显然是不恰当的。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副主编)

三 : 罄竹难书的故事和意思 成语罄竹难书的出处

罄竹难书的意思

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成语,贬义词,拼音:qìngzhúnánshū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故事源自隋唐宇文化及,李密,瞿让,隋炀帝。

罄竹难书的故事介绍

李渊自从在太原起兵以后,自任为大将军,积极地向隋军进攻。

这个时候,突厥的力量很强,李渊因为一方面担心突厥坏事,一方面又想要借用胡人剽悍的胡马,所以听从别人的建议,向突厥的始毕可汗合约,双方约定:“若得攻入长安,民众土地归于唐,金玉缯帛归于突厥。”

李渊为争取人心,大开粮仓,救济灾民,并且乘机招募义兵。然而,这些义兵都是乌合之众,没有经过检阅练习,所以带领起来万分辛苦。

此时,李密在现在的河南省东部,拥有极大的力量,而且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檄文声讨隋炀帝,其中的名句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简策,也写不完炀帝的罪状。罄是用尽的意思。用东海的滔滔大水,也写不完炀帝的罪恶。以后我们形容罪状之多,写都写不完,称之为“罄竹难书”,这就是此句成语的由来。

自从这一篇檄文一出,海内轰动,人人传阅,李密的声势如日中天,各地反隋的领袖如窦建德和徐圆朗等纷纷上表,劝请李密即天子位,李密却以为洛阳尚未拿下,还不必急在一时。

因为李密的声势浩大,所以李渊想要来拉拢他,遣使通书。李密自以为力量雄厚,要求李渊率领步骑数千到河南来,当面缔结盟约,由李密自任盟主。

李渊不敢得罪李密,却又不想跑到河南去。他笑着说:“李密这个人如此夸矜自大,我正准备进兵关中,如果一口回绝他,等于平白又多了一个敌人,不如拍拍他的马屁,使他更为骄傲,然后再慢慢观看鹬蚌相争,好来坐收渔利。”

于是,李渊就命令温大雅回了一封书信给李密,信上说:“天生万民,必有司牧,当今能为司牧,作为天子者,除了你还有什么人?老夫年逾知命(知命为五十岁),没有这个野心了。愿意跟着大弟你,攀鳞附翼。”

李密见到信,看得眉开眼笑,乐不可支。从此,对李渊深信不疑。

罄竹难书的故事和意思 成语罄竹难书的出处_罄竹难书的意思

罄竹难书的出处和典故

“(www.61k.com)罄竹难书”最早出现于《吕氏春秋》:“乱国所生之物,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也。”《汉书·公孙贺传》:“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本意都是“事端繁多,书不胜书”。

很多人只知道《新唐书·李密传》:“隋时李密移檄郡县,数炀帝十罪曰:‘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罄竹难书”解为“事端繁多,数不胜数”。

四 : 罄竹难书的故事

【注音】qìng zhú nán shū

【成语故事】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残暴统治,荒淫无道,大兴土木,造成民不聊生,迫使农民揭竿而起,越国公杨玄的手下李密参加瓦岗起义军,取得了领导权,他在讨伐杨广的檄文中称:“即使用尽南山所有竹子制成的竹简也写不完杨广的罪过。”

【出处】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旧唐书·李密传》

【解释】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事实多得写不完。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事情等

【近义词】罪大恶极、数不胜数

【反义词】微乎其微

【英语】toonumeroustorecord

【成语示列】沦陷区的同胞在抗战中所表现的奇迹,真是所谓罄竹难书。  邹韬奋《抗战以来》

【成语例句】

◎ (《一个宣誓》)"把所有的纸笔都用尽了都写不完"就是"罄竹难书"。

◎ 美帝国主义和吴庭艳集团在南越犯下的罪行是罄竹难书的。

五 : 罄竹难书的意思

【成语】: 罄竹难书
【拼音】: qìng zhú nán shū
【解释】: 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事实多得写不完。
【出处】: 《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举例造句】: 沦陷区的同胞在抗战中所表现的奇迹,真是所谓罄竹难书。 ★邹韬奋《抗战以来》
【拼音代码】: qzns
【近义词】: 罪大恶极、数不胜数、擢发难数
【反义词】: 微乎其微
【歇后语】:
【灯谜】: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事情等
【英文】: too numerous to record
【故事】: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残暴统治,荒淫无道,大兴土木,造成民不聊生,迫使农民揭竿而起,越国公杨玄的手下李密参加瓦岗起义军,取得了领导权,他在讨伐杨广的檄文中称:“即使用尽南山所有竹子制成的竹简也写不完杨广的罪过。”
◆更多内容: 可查看含有 罄 竹 难 书 的成语。
本文标题:罄竹难书的意思-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的意思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500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