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钢琴之王的微笑-《“钢琴之王”的微笑》教学设计之一

发布时间:2017-10-31 所属栏目:花的微笑钢琴谱

一 : 《“钢琴之王”的微笑》教学设计之一


一、设计理念: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关注学生的发展,在交流讨论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验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有效渗透。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语言表达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教材内容分析
《"钢琴之王"的微笑》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11册第3单元第二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言记叙了"钢琴之王"李斯特热情帮助一个身处困境姑娘的感人故事,表现了李斯特善解人意、能真诚帮助身处困境的人的人格魅力。字里行间流露着人与人之间的关怀,是一篇内容丰富文质兼美的记叙文。
三、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及新词语。
2、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或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
3、知道"钢琴之王"的几次微笑有什么不同。
4、能够抓住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写出感受。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懂得当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应当给予诚挚的帮助,会困境中的人摆脱困境
教学重点:知道"钢琴之王"的几次微笑有什么不同
教学难点:能抓住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写出感受
四、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初步养成了做批注的习惯。一部分学生能够抓住文中的词语进行品味。会小组合作学习,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五、教学方式设计
这篇课文篇幅长,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涵比较难,所以我把重点放在通过理解钢琴之王三次微笑的不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去体会他每次微笑的内涵,从而深入理解那句富有哲理的话。初读课文后,直接进入主题"想一想李斯特的微笑有什么不同?"学生带着问题体验,自己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在理解文中的词语,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体验的过程中指导朗读。出示课件,引导体会,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钢琴之王是谁?你了解他么?投影出示生平资料。(学生读)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钢琴之王"的微笑》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课文情况
1、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
齐读生字表和认读字表中的生字。
2、轻声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
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生词,结合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就和小组同学商量一下。
(学生读书,查找,小组交流)
同学们,你们还有那些不理解的词语,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学生说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结合词语所在的句子去体会词语意思,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
【设计意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初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中几次描写到了钢琴之王的微笑?用自己的话简单评价我们的"钢琴之王"。
四、理清层次
思考:按照时间的不同,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想想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三部分:第一部分1自然段:介绍李斯特;第二部分2-16自然段:当天傍晚;第三部分17-22自然段:第二天晚上。)
五、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
针对学生的问题,可以直接解决的当堂解决,有价值的问题留到下一节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齐读课题,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几次描写了钢琴之王的微笑?
二、精读课文
1、下面同学们默读课文,运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学习这篇课文。请同学们看自学提示,轻声地读一读。
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课文三次描写李斯特微笑,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李斯特的微笑有什么不同,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画出相关的语句,做好批注,与同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自学,读、找、画、体会、朗读)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设计意图】突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和文本对话,融入文本之中
2、集体汇报:注意汇报时介绍自己选择了什么学习方法?最后要朗读出来。

体会第一次微笑:寻找“学生”,和蔼可亲。
学生朗读课文3-5自然段。
1)、引导:李斯特是在什么情况下微笑的?(知道有人冒充自己的学生,并且找到了这个冒牌的学生。)
2)、投影出示第四自然段。齐读第四自然段,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在这种情况下李斯特依然微笑着和这个姑娘交谈,你从中感受到李斯特是一个怎样的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3)、投影第五自然段,结合上下文发挥自己的想象填空
听完了李斯特的话,姑娘的脸刷地一下红了,她想--------,羞愧的泪水夺眶而出。
学生口头填空
(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去想姑娘的身世,处境,面对李斯特找上门的那种矛盾复杂的心情,以及李斯特和蔼可亲对他的感染。)
4)、面对李斯特那和蔼可亲的微笑,姑娘想了很多,内心也很复杂,就用我们的朗读来表现他们此时的心情吧!
导语:他的登门,让这个姑娘向他说出了自己的难处,讲明了冒充的原因。这时的李斯特又会怎样想怎样做呢?

体会第二次微笑:示范指点,充分鼓励

学生汇报自己的观点,教师相机出示重点的语句,引导体会。重点语句体会完就进行朗读。
1)、投影出示
李斯特很同情姑娘的遭遇,他沉吟片刻,说:"来吧,姑娘,把刚才弹的那支曲子继续弹下去,让我听听。"(引导:他沉吟片刻在想什么?)
2)、结合上下文体会
"您弹得真好!"姑娘忍不住惊叹。
"先生,这......这......"姑娘惊讶极了,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引导:姑娘惊叹的是什么,是什么让她如此的惊讶?感受姑娘的意想不到的心情)

扩展:十二次微笑教学设计 / 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 / 微笑教学设计


3)、李斯特的面带微笑的几句话,让这个姑娘如此的惊讶,不知说什么好。就让我们读读李斯特的话,说说李斯特这样的一番话对小姑娘会起到怎样的作用。(感受李斯特对姑娘的充分鼓励)
4)、李斯特不但对小姑娘加以指点,充分鼓励,而且还有一个更大的惊喜等着小姑娘,那是什么?一起说
引导:听了这话,小姑娘又一次落泪了,这次落泪和前面的那次落泪有什么不同?(前:辛酸的泪水,现:激动的泪水)
5)、这时的李斯特除了和蔼可亲,你还感受到他什么?(真心助人)
6)、分角色朗读课文10-16自然段,感受李斯特微笑的魅力。

体会第三次微笑:师生同台,助人到底
1)、导语:一次偶然的相遇,成就了一场成功的演出,当演出结束时,指名读课文20、21自然段,(投影出示)
2)、此时的微笑包含着怎样的感情呢?
(师生同台助人到底的喜悦,也有善意的批评)
男女生分读两个人的话,进行朗读指导。
【设计意图】:这部分,从把学生带入文本,进行词句的品味之后,还要不拘泥于文本,学生自己的感受体会用朗读表达出来,时刻融入文本的情境当中。同时让学生进行想象体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3)、感悟真谛。
投影出示: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有人能伸出援助之手,即使只有点滴的帮助,对身处困境的人来说也如黄金般珍贵。
朗读,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解。填空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使姑娘(),即使只有点滴的帮助,对身处困境的()来说也如黄金般珍贵。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填空。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使你(),即使只有点滴的帮助,对身处困境的()来说也如黄金般珍贵。
【设计意图】:在学生朗读感悟的基础上,不断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通过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和作者形成共鸣,分解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抒情表达
读完这个故事之后,你一定有不少感受,选择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写?(播放李斯特的钢琴曲)
指名反馈,进行指导,注意语言的通顺连贯,表达的清楚明白。
三、回归整体。
课文学到这,我们齐读课题,说说课文为什么以《"钢琴之王"的微笑》为题
(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全文围绕李斯特的微笑展开)
总结全文:李斯特的微笑感染了我们大家,她对小姑娘那如黄金般珍贵的帮助,也足以让我们铭记终生。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四、课外延伸。
网上有很多关于李斯特的介绍,还有他的钢琴曲,同学们可以去看一看,走进钢琴之王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的人格魅力。
【设计意图】从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开阔学生视野。
五、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打动你的好词好句。
2、小练笔:整理课上的感受,写一篇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寻找“学生”,和蔼可亲
“钢琴之王”的微笑  示范指点,充分鼓励
师生同台,助人到底

扩展:十二次微笑教学设计 / 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 / 微笑教学设计

二 : 钢琴之王的微笑(修正版)27

《“钢琴之王”的微笑》

执教者 铁十一小 赵红培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的是“钢琴之王”李斯特热情帮助一个身处困境姑娘的感人故事,表现了李斯特善解人意、能真诚帮助身处困境的人的人格魅力。课文很有特色,紧紧围绕“微笑”这一主线展开。文中李斯特三次微笑发生的地点、时间、情景有所不同,因而对姑娘产生的影响不一样,对读者的震撼也不一样。学习本文应引导学生重点把握钢琴之王的三次微笑,从中体会李斯特的人格魅力。

【学情分析】

《钢琴之王的微笑》是一篇新课文,学生对“钢琴之王”李斯特比较陌生,对其三次微笑的不同意义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前,应先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相关资料,对“钢琴之王”李斯特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使李斯特形象在学生心中尽可能地立体化。从课文角度来讲,我们刚刚学习过《顶碗少年》,这两课可有一些相同之处,要教育学生在别人身处困境时,给人帮助。

【教学目标】

1.了解“钢琴之王”的几次微笑有什么不同,懂得当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应给予诚挚的帮助, 使困境中的人摆脱困境。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抓住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写出感受。

【教学重点】

知道“钢琴之王” 的几次微笑有什么不同。

【教学难点】

知道“钢琴之王” 的几次微笑有什么不同。

【教学准备】

一、课前情景创设

【出示课件】

二、课前小知识

(一)介绍成语故事:《纸上谈兵》

【出示课件】

(二)朗诵诗歌:《微笑》

微笑,似蓓蕾初绽。

真诚和善良,在微笑中洋溢着沁人肺腑的芳香。

微笑着告别寒冬,

微笑着迎接阳春。

在顺境中,微笑是对成功的嘉奖。

在逆境中,微笑是对创伤的理疗。

微笑像一杯热茶,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田。

微笑似一缕阳光,一瞬间的温暖足以让人铭记终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刚才这位同学朗诵的诗歌非常精彩,笑是我们最为常见的一种感情表达方式,同样是笑会因笑的不同有很多不同的含义。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钢琴之王”的微笑》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李斯特的微笑有什么特别之处。打开书,59页。

二、整体感知

(一)、自读思考(板书课题)

【出示课件】

(二)、全班交流

1、第一次微笑

【出示课件】

2、第二次微笑

【出示课件】

3、第三次微笑

【出示课件】

三、深入感悟

(一)自主学习“钢琴之王”的三次微笑有什么不同。

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联系上下文想一想:“钢琴之王”的三次微笑有什么不同?可以做简单批注。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思考:钢琴之王是在什么情况下微笑的?他为什么要微笑?姑娘的表现和感受是什么?

【出示课件】

(二)全班交流“钢琴之王”的三次微笑有什么不同。

1、第一次:引导学生按这三个问题的顺序说一说。

李斯特寻找冒充自己学生的人,没有大发雷霆,而是“微笑”的询问情况,体现了他先了解情况再下结论以及宽容大度的好品质。姑娘的表现如何?姑娘的脸刷的一下红了,羞愧的泪水夺眶而出。学生说完,让学生读原文体会:

总结出第一次微笑:寻找“学生”,和蔼宽容。(板书)

2、第二次:让学生自己独立按照表格来说一说:

第二次微笑是在李斯特听完姑娘的解释,微笑鼓励她,让我们看到了李斯特的善良。他不但没有批评反而指导了姑娘,帮助了陷入困境之中的人。姑娘惊讶极了,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激动的握着李斯特的手,眼泪又流下来。(姑娘的两次流泪有什么不同?羞愧→感动)

分角色朗读11-16段,让学生体会:总结出第二次微笑:明白真相、微笑鼓励。(板书)

3、第三次:让前后或者同桌为一个小组,在小组里讨论,组织自己的语言之后再发言。

第三次是在同台献艺成功之后,李斯特微笑着向姑娘祝贺:这是发自内心的笑:为姑娘的进步、为姑娘摆脱困境,以及自己真诚的帮助了别人。姑娘红着脸:成功的喜悦、对李斯特的感激、羞愧。全班齐读第21段,总结出第三次微笑:献艺成功、微笑祝贺。(板书)

(三)感悟结尾姑娘说的话。

我们一起来看看姑娘是怎么说的。

【出示课件】

这句话是小姑娘演出获得成功后,发自内心的感慨。引导学生由点滴和黄金般的对比想象。黄金般指的是什么?

由于是亲身经历,所以感触非常深刻。意思是说,当人在危难的时候,如果能够得到别人的真诚帮助,哪怕这种帮助对于帮助者只是一点点,但是对于被帮

助者却很大、很重要的,因此能够让人终生不忘。

所以说: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帮就帮,只要人人都现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四、回归全文

(一)思考讨论

思考:通过这三次微笑,你认为李斯特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看出来的? “我是李斯特。”李斯特微笑着说,“听说我的一位学生住在这,明天就要举办钢琴演奏会,我想这人肯定就是您了。”

李斯特很同情姑娘的遭遇,他沉吟片刻,说:“来吧,姑娘,把刚才弹的那支曲子继续弹下去,让我听一下。”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板书:善解人意、真诚助人、宽容大度)

(二)谈谈感受

这篇文章最打动你地方是哪?试着写一写。(学生写感受,教师巡视指导)

(三)课堂小结

微笑可以使劳累者获得休息,使沮丧者获得快乐,使哀伤的人得到抚慰,也使陷入烦恼的人得到解脱。微笑一下并不费力,但它却产生无穷的魅力。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将自己的微笑慷慨给予他人吧。

五、课后作业

【出示课件】

钢琴之王的微笑(修正版)27_钢琴之王

【课后反思】

《“钢琴之王”的微笑》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11册第3单元第二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言记叙了“钢琴之王”李斯特热情帮助一个身处困境姑娘的感人故事,表现了李斯特善解人意、能真诚帮助身处困境的人的人格魅力,字里行间流露着人与人之间的关怀。

这篇课文篇幅长,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涵比较难,所以我把重点放在通过理解钢琴之王三次微笑的不同,让学生去体会他每次微笑的内涵,从而深入理解那句富有哲理的话——“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有人能伸出援助之手,即使只有点滴的帮助,对身处困境的人来说也如黄金般珍贵。这种帮助,足以使人铭记终生。”

《“钢琴之王”的微笑》一文的教学经过最初的设计和第二次的修改之后,依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自己也还留有一丝遗憾,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所学到的却是让我受用不尽。

在上这堂课的过程中,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基本能够了解到“钢琴之王”的三次微笑有什么不同,懂得当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应给予诚挚的帮助, 使困境中的人摆脱困境。上课前通过幻灯片展示一段格言“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就越壮阔”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使学生做好上语文课的准备,很快的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去。

然后通过学生课前准备的一首诗歌《微笑》自然而然地导入本课《“钢琴之王”的微笑》,让学生十分顺畅地进入到语文的世界中去。最初,设计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课文中共有几处描写了钢琴之王李斯特的微笑?学生很顺利的找到了3处,为后来了解钢琴之王的三次微笑的不同之处先做了铺垫。

在第一次教授的时候,设计给学生一个表格,让学生自读课文,填表格,在第一次讲授之后发现效果不理想,一是学生没有太大兴趣,觉得枯燥,另外在教法上也没有变化,显得单一。思考之后,将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作了修改:第一次微笑引导学生按照表格中三个问题的顺序说一说;第二次让学生自己独立按照表格的内容说一说;第三次让前后或者同桌为一小组,在小组里讨论,然后组织自己的语言之后再发言。这样修改之后,学生的互动明显多了。

另外,在解读“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有人能伸出援助之手,即使只有

点滴的帮助,对身处困境的人来说也如黄金般珍贵。这种帮助,足以使人铭记终生。“的时候,第一次只设计了2个问题:“黄金般”指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然后点了一下主题——当别人遇到困顿的时候,能帮就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课后觉得这里点拨的高度不够,仅仅读两遍,强调一下“黄金般珍贵”学生能理解吗?理解到什么层次了?再后来进行了一些修改,着重让学生诵读,结合前文李斯特对姑娘的帮助,让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去感受,理解,果真效果好多了。

在第一次教学过程中,由于准备的还不够充分,学生的学习氛围也不浓,自己的预想和实际的课堂效果相差甚远,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可以归结到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材的研读还不够深入。

虽然在备课的时候这篇课文读了二十几遍,文章的内容也已经了然于胸,但是课后发现对文本的把握还是没有做到完全到位。如文章中“听说我的一位学生住在这儿,明天就要举办钢琴演奏会,我想这人肯定就是您了”,这一句一个“您”把李斯特的那种彬彬有礼,和蔼可亲,宽容大度的形象一下子就挺想出来了。而我在研读文本时就没有抓住这个字。

2.没有重视让学生充分朗读

“听、说、读、写”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最基本的训练形式。在教授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我忽略了“读”,只是一味的强调让学生感受。感受因何而来?读中感悟而来。让学生带着感受再读,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探索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真正做到走进文章中去。今后在培养学生朗读兴趣,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这方面还要下功夫。

3.对学生学情把握不到位。

由于自己是刚刚毕业,没有什么经验,也是第一次接触小学六年级,对于学生“有什么”、“需要什么”,还不是真正了解。为此,我课后做了一些工作,如找学生聊天,问问他们都学过哪些知识;收集1-5年级的语文书,翻看一下,学生都学过哪些课文。但即便如此,也还是不能做到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学情。这是一个需要我长期的认真去观察发现、留心积累的漫长的过程,我会继续摸索。

4.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课的设计教师的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发挥的空间还不够大。教学目标中知道“钢琴之王”的几次微笑有什么不同,给了学生一个框架,限制了学生的思路,对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

当然,这堂课的不足还有很多,我要学习的东西也有很多。虽然这堂课上的也许算不上成功,但是课后我的收获很大,我觉得我已经成功了。经过这次课的洗礼,我觉得我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也将继续努力,不断超越自己。

三 : 钢琴之王的微笑教学反思

《钢琴之王的微笑》教学反思

《“钢琴之王”的微笑》一文记叙了“钢琴之王”李斯特热情帮助一个身处困境的姑娘的感人故事,表现了李斯特善解人意、能真诚帮助身处困境的人的人格魅力。文章三次描写了李斯特的微笑,虽然每次情况不尽相同,但是不同程度的表现了李斯特的人物品质。这也是本课要求学生重点体会和学习的内容。虽然文章的主要人物是李斯特,引导学生抓住李斯特的语言、动作和神态体会他的特点。但是次要人物姑娘的表现,也可以间接体会出李斯特的品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还抓住对次要人物的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主要人物的品质。

本课教学中,我重视学生学习学习方法的引导,体现语文学习的工具性。

1. 采用教放的方法进行教学:六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对于本课中李斯特的微笑表现出的人物品质,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学习第一次微笑时,教师采用引导的方式,通过通过联系上下文换位思考,抓住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然后大家一起总结学法,在后两次微笑的学习中逐渐放手,让学生“有章可循”。

2. 以“微笑”为主线,利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李斯特的三次微笑是贯穿全文的主线。这节课的开始巩固三次微笑,读懂课文后带着理解再次读三次微笑,课最后比较三次微笑微笑的不同,达到深化理解的作用。

3、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进行拓展练习为理解难句降低难度。如: 朗读,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解。填空(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伸出援助之手,使姑娘( ),即使只有点滴的帮助,对身处困境的( )来说也如黄金般珍贵。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填空。(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伸出援助之手,使你( ),即使只有点滴的帮助,对身处困境的( )来说也如黄金般珍贵。此题的设计使学生顺利的理解了课文中的难句。

4、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朗读:文章中有大量的人物对话,但在设计的过程中,采用了默读、自读,分角色读、教师引读等多种形式。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5、强调高年级阅读教学要“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交流适时总结学习方法

为今后的阅读奠定基础。

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注重以读为本,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先了解三次微笑各自的含义,再对比三次微笑,从而深入的了解钢琴之王李斯特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既理解课文内容又习得方法,受到情感熏陶,力求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但是由于时间紧,朗读在课上落实的还不够充分,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

四 : 钢琴之王的微笑教学反思

《钢琴之王的微笑》教学反思

《“钢琴之王”的微笑》一文记叙了“钢琴之王”李斯特热情帮助一个身处困境的姑娘的感人故事,表现了李斯特善解人意、能真诚帮助身处困境的人的人格魅力。(www.61k.com)文章三次描写了李斯特的微笑,虽然每次情况不尽相同,但是不同程度的表现了李斯特的人物品质。这也是本课要求学生重点体会和学习的内容。虽然文章的主要人物是李斯特,引导学生抓住李斯特的语言、动作和神态体会他的特点。但是次要人物姑娘的表现,也可以间接体会出李斯特的品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还抓住对次要人物的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主要人物的品质。

本课教学中,我重视学生学习学习方法的引导,体现语文学习的工具性。

1. 采用教放的方法进行教学:六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对于本课中李斯特的微笑表现出的人物品质,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学习第一次微笑时,教师采用引导的方式,通过通过联系上下文换位思考,抓住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然后大家一起总结学法,在后两次微笑的学习中逐渐放手,让学生“有章可循”。

2. 以“微笑”为主线,利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李斯特的三次微笑是贯穿全文的主线。这节课的开始巩固三次微笑,读懂课文后带着理解再次读三次微笑,课最后比较三次微笑微笑的不同,达到深化理解的作用。

3、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进行拓展练习为理解难句降低难度。如: 朗读,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解。填空(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伸出援助之手,使姑娘( ),即使只有点滴的帮助,对身处困境的( )来说也如黄金般珍贵。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填空。(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伸出援助之手,使你( ),即使只有点滴的帮助,对身处困境的( )来说也如黄金般珍贵。此题的设计使学生顺利的理解了课文中的难句。

4、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朗读:文章中有大量的人物对话,但在设计的过程中,采用了默读、自读,分角色读、教师引读等多种形式。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5、强调高年级阅读教学要“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交流适时总结学习方法

钢琴之王 钢琴之王的微笑教学反思

为今后的阅读奠定基础。[www.61k.com]

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注重以读为本,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先了解三次微笑各自的含义,再对比三次微笑,从而深入的了解钢琴之王李斯特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既理解课文内容又习得方法,受到情感熏陶,力求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但是由于时间紧,朗读在课上落实的还不够充分,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

五 : 微笑之美

晚上,一个人窝在家里,静静地听着音乐,“这世界还很美,看我们选择什么视野,如果你愿意面对!你微笑时好美.......” —《你微笑时好美》!这首歌不仅让我的心情随着节奏明快起来,还让我想到了我们平平淡淡的生活。

哲人说,生活是一面镜子。是啊,一些人面对生活选择了消极逃避;一些人则选择了积极面对。而往往生活回报给我们的,就是我们面对他的样子!其实,生活本来就充满着曲折,蕴藏着不同的味道,既然是必然要经历和品尝的,何不微笑着坦然去面对呢?

如果说微笑是一抹阳光,那么,它就能温暖受伤苦闷的心。如果说微笑是习习春风,那么,它就能吹散忧郁沉寂的心事。微笑能使你的委屈从眉梢滑落,能使你的眼眉泪水收起......当它挂在人们的脸上,就像是盛开的美丽花朵,时刻散发着迷人的芬芳!所谓一张微笑的脸,便是一种豁达清新的心灵表述,温婉亲和而不失丽质。

微笑是一种通用的语言,不用翻译,便能打动人心!当我们看见爱人或孩子的微笑,便会喜上眉梢;当我们看见商场售货员或酒店服务员微笑的时候,总会感觉宾至如归;当我们看见上司或同事微笑的时候,我们也会不自觉地跟着开心起来;而当我们面对困难和艰辛微笑时,它们会不会慢慢不见了踪影呢?

微笑是一剂智慧的良药,它能将人心静好;脸上洋溢着微笑的人总是最美的!懂得面对生活微笑的人,一定能紧紧牵住生活的手,去跟幸福拥抱。

本文标题:钢琴之王的微笑-《“钢琴之王”的微笑》教学设计之一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120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