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360周鸿祎-周鸿祎重新思考360:加注移动领域

发布时间:2017-11-16 所属栏目:360 周鸿祎

一 : 周鸿祎重新思考360:加注移动领域

  在BAT巨头和创业公司的夹层中,奇虎360面临挤压,周鸿祎希望以“安全”和搜索为入口切入所有领域

  奇虎360(NYSE:QIHU,下称360)董事长周鸿祎一直扮演巨头挑战者的角色。如今,自己却成为了靶子。

  质疑者认为:腾讯做移动互联网,骨子里是在做社交;百度做移动互联网,背后是搜索;阿里核心当然是电商和零售。360除了工具、渠道价值,竞争力核心、业务核心何在?

  面对提问,这位风格火爆的董事长周鸿祎未作回应。在猎豹移动上市、UC联合阿里推出“神马搜索”营造的热闹气氛中,周鸿祎亦成了“言论缺席者”。

  这样的安静异乎寻常。

  360成立九年以来,周鸿祎总在巧妙地引发冲突。在将安全软件互联网化的过程中,周先后与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型公司“开战”,并进而把口水战转变为宣传360在业务和产品上的“阵地”。与此同时,公司完成了业绩增长。

  360目前市值为95亿美元,在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三,虽不及第一名腾讯市值十分之一,但利润增速却是腾讯的5倍以上。2013年营收6.711亿美元,增长104%,净利润9970万美元,增长113.2%。根据第三方艾瑞咨询的数据,其安全产品在移动端覆盖了近70%的用户,在PC上这一数字更是达到了89.9%。同时,其应用分发平台在安卓上以47%的覆盖率位居第一。

  360在移动端拥有两大主打产品——手机卫士和手机助手,并已成为安卓市场上的强入口。但成为入口之后,360要做什么,外界并没有看到一个明确的方向。

  5月9日,闭关三个月的周鸿祎出关,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称,选择在此刻偃旗息鼓自有深意:一是让巨头们在圈地热潮中互相打得再激烈一点;二是闭关思考,360到底应何去何从。

  “先让子弹飞一会儿。”他对《财经》记者说。

  移动领域的加注者

  360以安全卫士起家,2005年成立,六年后在纳斯达克上市。以Free(免费)+Premium(增值服务)的模式(简称“Freemium模式”)取得成功,即:第一步推出日常网民必用的免费服务安全卫士,第二步打通用户流量与盈利的通道,推出360安全浏览器,用浏览器捆绑安全卫士获取用户,再通过360网址导航和360搜索吃进大量广告份额。

  这种以赢利点为核心的单点突破模式使得360不断进行业务叠加,形成了一整条环环相扣的软件业务链。高峰时期,360内部一度有100多个产品线。所有产品线都在周鸿祎脑袋里,好处是他可以任意将它们打散组合,抓住机会迅速集中优势力量,使公司随时处于“备战”状态。典型如2012年推搜索,从百度虚假医药广告切入做“良医搜索”,一个月打掉了百度10%的搜索份额。

  360曾是互联网上最大的一匹黑马。有人统计360从2006年发布安全卫士到2011年上市,共发布过39款产品,共有36次重大的市场合作项目,其中包括和竞争对手金山(虽然短暂)的合作,19次与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口水战”(大多是与百度、腾讯、阿里、金山)。

  2013年,360进入百亿市值俱乐部,并且营收和利润连续三年均以100%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在2013年二季度达到了顶峰——利润增长了372%至3300万美元。360目前的主要收入是广告和互联网增值服务。而资本界对于360的信心则主要源自其在PC端搜索份额的持续增加和移动游戏分发上的增长高于市场平均增速。

  但是,竞争环境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而发生改变。百度收购91手机助手之后,其在安卓市场上的分发份额直追360,根据百度自己公布的数据,其份额已上升到42%。

  更大的威胁来自腾讯。腾讯2011年上线移动应用分发平台应用宝,今年初开始发力。应用宝总经理侯晓楠告诉《财经》记者,应用宝有着微信和手Q的天然流量优势,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拿掉了市场10%以上的份额。

  同时,在360的核心业务安全和搜索上,它的竞争者亦不再是迟钝的大公司,还有像猎豹、UC这样灵活的创业公司。猎豹在海外市场的成功就是复制了360的打法——以免费工具切入市场,最终导流量给一个应用商店,通过应用分发和游戏业务货币化。猎豹于5月8日凭借优秀的海外业务登陆纳斯达克,目前市值近20亿美元。

  此时的360拥有近100亿美元的市值,员工数从上市时的800人增长到了三四千人。从移动战略和公司文化上,都必须从一个开拓者的角色转变为建设者。

  周鸿祎告诉《财经》记者,公司曾经狂热地开发多种APP。2011年,推出一款移动社交产品“口信”试图作为360的战略级产品,并希望在“口信”中开放接口,让第三方接入,也就是今日“微信”平台的玩法。但最终没有成功,周鸿祎总结是基因问题。是上市后对移动互联网的一段迷茫期。“虽然没做成,但至少说明我对新模式敏感,这种失败对其未来的价值,要远远超过胜利。”

  关于到底要不要做手机浏览器,360犹豫许久。对手机搜索的尝试,周鸿祎也一直犹豫是将它寄托在浏览器上还是APP上或是应用商店里,因此迟迟没有全力推进。

  周鸿祎外表张扬、内心谨慎,他的习惯是,看准一个切入口然后集中全部兵力来赌。但是在移动互联网上,这种谨慎和犹豫,恰恰给了对手机会。目前,UC在手机浏览器上的市场份额是65%,而360约为10%。2013年,因为产品进展不顺,负责手机浏览器和口信开发的360前副总裁胡浩出走,加入百度。

  一位360内部员工称,胡浩的离职对内部来说并不意外。在360,产品经理有较大权限,而公司100多个产品线必然带来某些管理问题,比如去年一个小团队利用业余时间做了一款新闻APP,上线不到一周被发现后紧急下架,理由是不符合公司发展方向。

  2013年8月,在公布了2013年二季度财报之后,360市值首次突破100亿美元。紧接着,周鸿祎对公司做了第一次也是最大规模的架构调整。调整方向是坚持以核心安全为主导,理清了无线安全业务线与PC安全业务线的关系。将手机卫士、手机助手、手机安全等7个事业部放到了无线安全业务线内,而安全卫士、杀毒、一对一服务等5个事业部放到PC安全业务线内。两条业务线直接向周鸿祎和360总裁齐向东汇报,去掉了夹心层。

  同时,负责360手机卫士的前副总裁沈海寅专职分管智能硬件产品部及云盘产品部,是仅次于PC和无线的业务部门。

  完成了架构调整之后,周鸿祎闭关了三个月,他说自己一直在思考移动互联网时代的360应该变成一家怎样的公司,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但是,周鸿祎并未计划像BAT一样去圈地扩张。

  “安全”生态

  “中国有两类公司,一类是帝国,三大巨头都有帝国梦,所以他们做全产业链、互相侵入。而360不是巨头,我也不是一个有能力构造帝国的人。”周鸿祎告诉《财经》记者,360手里只有不到10亿美元现金,买了一个,兜里什么都没有了。

  周鸿祎从来就不是一个谦虚的人,却是识时务者。“过去巨头很安静的时候,我们挑战了巨头,现在巨头都惊醒了在发力,我们不能去死扛。所有的战争都是国力的消耗,巨头互相打我觉得蛮好。”周鸿祎说,360趁现在要把策略定好,把自己的事做坚实了。

  这件事就是“安全”。BAT(百度、阿里、腾讯)追求业务上的广度,而360则逆向操作,把安全这道壁垒造的越来越高,形成较强的品牌粘性。

  多数大公司的业务架构是平台型的横向扩张,如阿里以电商起家,扩张到游戏、社交、O2O、音乐等,组成其25个事业部。而360目前的业务架构是围绕着“安全”来划分,是纵向思维,通过安全去渗透各个业务,如PC安全、手机安全、个人安全、企业安全等。所以,它未来不会去做金融、电商、社交等具体业务,但是会开发金融安全助手、电商安全助手、移动通信隐私安全助手等。

  基于此,周鸿祎的战略布局是,让安全的概念渗透和植入到各终端和业务上。一切都是安全,以安全拓展自己的业务外延。

  周鸿祎说,手机只是移动上的1.0,而未来一定是无线2.0,即车联网、物联网、可穿戴。所有的智能家电和硬件都会通过Wi-Fi相连。这就给了360一个机会——从线上到线下,跟每个人、每个设备、每个家庭发生关系,安全会变成一个基础的功能和重要的入口。

  艾瑞咨询集团研究院院长曹军波表示认同,他告诉《财经》记者,硬件和互联网业不同,互联网公司是滚雪球式的发展,容易形成垄断,而硬件求新求变,是摆脱BAT堵截的一个道路。一个市场完全可以有多家主流厂商共存共生。他认为,下一个强入口一定是从硬件中诞生。

  360在硬件终端的拓展上做过很多尝试。比如2013年曾经和TCL合作推出360特供机,之后又做了随身Wi-Fi、智键和儿童手环,都是主打“安全”品牌。

  互联网资深评论员阑夕告诉《财经》记者,360从来就是花小钱办大事的思路,看到机会后迅速将其转移为公司业务重心。360账上现金并不充裕(2013年净利润不到1亿美元),做手机业务时,它在资金投入、底层技术和操作系统上都跟不上,所以做“特供机”必然失败。但是以随身Wi-Fi等小设备切入,就可延续其以小搏大的一贯打法。

  周鸿祎推崇定位理论,他认为在互联网中,除了腾讯,其他公司都必须要有清晰定位。虽然他有铺摊子的冲动,但一旦摊子铺起来,他就会开始警觉,往回撤,重新聚焦。“特供机”的失败让他认识到从一个大而全的产品切入硬件,无论是团队,供应链都不可行。所以他决定从小产品做起,找做硬件的感觉。

  一位360内部人士称,随身Wi-Fi是安全卫士一个团队利用业余时间开发的,成本不过几块钱,但是销量突破了1300万件,销售额达到25亿元,学生是最大的购买主力。

  5月6日,360安全路由器预售,55小时内有178万人参与预售。这款路由器最大的特点是内置了360的安全系统。周鸿祎称,路由器掌握了一个家庭所有的数据,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其次是设置简单,把矛头直接对准了小米路由器。

  在硬件终端上强有力的介入,可加强对分发商店的控制力。这种轻而有效的方式,使得360不会在各硬件领域拿到最大市场份额,却能赚得最具性价比的钱。

  同时,在业务拓展方面。周鸿祎称,今年一个重要方向就是企业安全服务。目前多数传统企业的信息系统以及ERP财务系统,都正在从封闭走向联网,而这必然会带来很多安全问题。比如携程(52.06, 0.82, 1.60%)信用卡隐私泄露事件、华为被NASA监控事件等。并且周还计划拓展金融安全业务。

  一位传统物流企业的总经理告诉《财经》记者,前不久微信也出现了“爆库”问题,黑客攻击了第三方服务商,企业托管在这些服务商上的公众账号信息全部被泄露。而5月13日,大量的公众账号密码被盗。

  同一天,有消息爆出小米论坛用户数据库疑似泄露,涉及800万小米论坛注册用户。事后,国内安全问题反馈平台“马云”证实了这一消息。

  2013年,360就投资了专做大型企业安全服务的安塞科技,这家公司目前的客户有雅虎、微软等。

  360投资副总裁刘峻告诉《财经》记者,未来360最重要的投资方向将从工具入口类转为安全类、泛安全类公司,包括健康安全、食品安全甚至儿童心理安全。

  移动搜索路径

  在布局安全的同时,周鸿祎试图在移动端做大搜索。

  PC端搜索曾培养出了Google和百度两大巨头。但是无线搜索要怎么做?所有人都没有找到方向,目前基本还是传统搜索的延展。

  周鸿祎在移动搜索上做了很多尝试,包括去年推出的基于360移动浏览器的“雷电搜索”和目前嵌在360手机助手中的应用搜索。

  但是,360即将推出的移动内容搜索,既不是像百度搜索和UC“神马”搜索一样的独立搜索,也不是类豌豆荚的应用搜索。而是将搜索放在应用商店内,既可以通过名字和一个描述来搜索应用,也可以直接搜到内容,如PC端一样获得答案。

  目前,360移动搜索的呈现方式是在应用商店最上方以一个传统大搜索框的形式出现,而不是如Apple Store一样隐藏在页面的右下方,成为五个图标之一。

  周鸿祎说,360以应用市场为起点,自身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和思想,既直接告诉你答案,又鼓励你下载其他应用,而不是强制用户先下载自己的应用软件。同时可识别用户在用手机搜索同样内容时的不同诉求和场景。比如搜餐饮,你不需要在后面加上地点是在北京,360也可以直接推送给你北京市内餐饮结果。

  搜索的发展将会对360的手机游戏业务带来巨大的流量,从而提升利润。更重要的是,在360各安全业务和终端上都可植入其成熟的应用市场和搜索,这是360与多数硬件创业公司最大的不同。

  360亦在加强移动生态的搭建。刘峻告诉《财经》记者,360这两年投资了100多个项目,都是战略入股而非财务入股,项目以初创和小型项目为主,花钱很少。

  据《财经》记者了解,360在2013年1月,一连投资了八个移动互联网的工具、入口类项目,如轻笔记、日志宝、安豆苗、美视视频等。很多基于安卓系统的分发产品都有360的持股,如发展较好的PP助手和快用苹果助手。双方都对入股秘而不宣,一方面和巨头合作,一方面在360的扶持下积攒用户。2013年底,360将PP助手卖给了UC,以11亿元人民币估值退出。

  5月14日,有消息称360已完成对互联网广告技术公司MediaV的收购。MediaV是一家大型的自助式精准广告投放平台。这种广告体系的升级对于移动搜索业务意义重大。

  从360的两个战略布局(安全和移动搜索)来看,目前它只完成了一小部分。

  互联网分析师阑夕告诉《财经》记者,360要走的路还很长。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其目前还很缺乏硬件的团队、管理人才;还缺乏用户账户体系,没有形成一整套对用户经营、服务的体系,这会影响它的增值服务变现能力。这两点周鸿祎也许还要向他的老对手雷军学习。

  周鸿祎引用了巴菲特的一句名言,以说明自己当下的心情——“在大家恐惧的时候你贪婪,在大家贪婪的时候你恐惧。”在BAT贪婪的领域,他要谨慎;在BAT慎重的领域,他要去激进。所以他不做社交、电商、O2O,而是切入硬件、安全。

  最早360开始做杀毒软件时,没有人认为搜索和杀毒软件市场还能给新来者留下机会,但事实上,它颠覆了整个市场。今天,360又站在了起点。

  作者:《财经》记者 宋玮

二 : 乐视入股大神 360周鸿祎将会如何应对?

【手机中国新闻】周日晚间,酷派集团公告称,控股股东Data Dreamland以每股3.508港元(总额21.8亿元),出售18%的公司股份给乐视网旗下子公司Leview Mobile HK Limited,乐视子公司成为酷派集团第二大股东,调整后的Data Dreamland仍以20.3%股份为酷派第一大股东,不过其控股股东地位不保。(www.61k.com]

360周鸿祎 乐视入股大神 360周鸿祎将会如何应对?

该消息发出后,360 CEO周鸿祎很受伤,他在朋友圈发放一条留言,“谁在我背后捅刀子试图screw我,我的原则是一定fuck回去。”,对这种背后捅刀子行为极为愤怒。

乐视入股酷派之背景

据悉,在乐视巨资入股酷派前不久,奇虎360已在法律上完成对大神手机的收购,并成立了奇酷集团,旗下设有奇酷和大神两个分开运营的公司,360先后向酷派投资4.0905亿美元和4500万美元,总投资达28.2亿元,不过尽管如此,奇虎也未能实现对奇酷集团控股,其仅占合资公司股权的49.5%,酷派占股权50.5%。

两天前,周鸿祎还通过内部邮箱,对奇酷科技三位高管进行任命--李旺担任奇酷科技总裁、潘志勇担任奇酷科技首席商业官(CBO)、祝芳浩担任奇酷科技首席技术官(CTO),并表示奇酷手机即将发布。现在酷派引入新生力量乐视,无疑打乱了周鸿祎的进军计划。

彼此需要酷派牵手乐视

2014年是4G手机大力发展的一年,这年酷派虽然抢先4G手机先机,不过由于运营商政策调整,下半年酷派智能手机在竞争中已处于不利局面,并积累不少库存,年底酷派终于一分为三,分为酷派、大神、ivvi三个不同品牌。酷派继续负责与运营商合作,大神则专注于电商务,ivvi则集中于公开渠道。不过,依靠运营商多年的酷派的转型还是过于迟缓,仍需向互联网方面更大转型,因此用更开放的心态,进行跨界整合不失一个明智之举。

而且未有母公司依靠的酷派,也遭遇资金短缺的问题,现在获得乐视21.8亿元注资,无疑起到很大缓解的作用。而乐视今年也将生态概念炒得风生水起,结交这样一个资本运作的高手,并获得内容上的支持,对于目前的酷派来说也显然有力。

另一方面来说,乐视也期待跟酷派这样一家经验和资源丰富的厂商合作。尽管乐视手机推出以来,就获得极大的关注度,不过它仍是手机圈的一个新兵,实际销量也不过几十万台,这跟年销量6000万部的酷派来说,完全不是一个等量级的。引入酷派,乐视主推的视频业务,也将获得更广泛的展现。

360遭遇的尴尬

同为互联网品牌的乐视超级手机,无疑是周鸿祎一直渴望打造的奇酷手机的有力竞争对手,两个品牌都主打中高端领域,两家公司同样擅长于互联网运作。乐视成为酷派股东,这势必使得乐视手机也可分享酷派的销售渠道、供应链资源以及研发实力(酷派拥有至少6000件手机专利),奇酷手机的上述方面的优势大打折扣。

更要命的是,乐视成为酷派第二大股东,这也意味着它通过酷派间接持股奇酷,奇虎手机的战略布局和举动也可能被窥探,这对于还未发新品,想给业界提供更多神秘和惊喜的奇酷手机来说也大为不利。何况,周鸿祎以不安常规出牌在业内闻名,他胆子大、路子野的个性显然也是无法容忍此事。

360周鸿祎会如何对应

有人说,乐视注资酷派,让360、酷派、乐视走到了一起以便对付小米。该观点听起来也有些道理,最近周鸿祎的大神手机在猛打小米,乐视和小米也爆发口水战,酷派、乐视和360结盟似乎也水到渠成,而且入股事件通过三方的炒作,三家厂商都获得很大的关注度。

不过另一种可能性也许更大。那就是正如周鸿祎所暗示的,加紧对奇酷的掌控,拿大神手机开刀,彻底清算大神手机在奇酷集团的影响力。目前已有消息称,奇酷将有重大人士调整,前两天在奇酷任职的酷派方高管李旺和祝芳浩恐被清扫出局。另外,酷派昨日晚间也爆出会有重大人事调整,酷派集团董事长郭德英将不再兼任酷派集团总裁,由酷派常务副总裁李斌接任,张光强、赖赣峰升为酷派集团高级副总裁。据悉,李斌与张光强此前主要推动酷派另一品牌ivvi的运营。这似乎暗示酷派集团或已分成两部分,酷派和ivvi更紧密结合,大神被奇酷吞并。酷派到底是被分开还是得以建立更广泛的反小米同盟,亦或是出现其他的可能,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三 : 360:周鸿祎的创新窘境

360 周鸿祎 360:周鸿祎的创新窘境

大戏背后的逻辑

奇虎360从来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好孩子”,哪怕是经历了2014年短暂的沉默。(www.61k.com]在岁末年初的当口,它又通过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再度成为互联网的焦点。

先是一封“内部邮件”在去年圣诞节当天被曝光,周鸿祎在信中回应了不久前砸下24亿元人民币与酷派成立合资公司的传闻,高喊:“带上AK47,随我去南方做手机。”随后,老冤家百度又再度躺枪,其杀毒产品“恶意捆绑、无法卸载”成为被360攻击的新痛脚。周鸿祎还声称自己就此事当面“约架”李彦宏,但对方“临时决定不约”。百度立刻扯出周投资病毒公司来反击,同时在官微上举办“360受害网民”的“诉苦大会”。

有经验的看客很快就明白了老周“开炮”的意图,纷纷表示360这是有新东西要上市了。果不其然,1月6日360正式推出包含“摸字搜”、“安全购”等七种功能在内的独立搜索品牌“好搜”,并豪言要做“未来中国第一搜索品牌”。

虽然和三年前推出360搜索一样,“红衣教主”事先为造势做足了功课,但这一次好搜却没有获得相同的关注度。不少审美疲劳的观众对这种老套手法开始丧失兴趣,认证头衔为“多米市场主管”的“烨LYY”在微博上向周鸿祎抱怨:“你(这么三天两头挑事)不累,我们看也看累了啊!”

其实变得“老套”的不单是营销手法,纵观360近两年来的表现,这个曾经的互联网创新者,战略思维和运作模式也在慢慢“变老”:PC业务无论是产品还是变现模式,都难有新突破;抢滩手机动作迟缓;BAT都已建好了护城河,360除安全外的各项业务却还在二三线苦苦挣扎。

与之相呼应的,是360的市值也开始一路走低。从最高时的124亿美元,缩水到现在的70亿美元,同与自己对标的百度(765亿美元)差距越拉越大。

360究竟怎么了?

“老周这两年移植旧有成功模式到手机上,遇到了很多麻烦。”刚跳槽到另一家互联网巨头的前360中干J先生说,“最关键的底层安全应用已不像PC时代那样,能轻松占领用户的手机,这打乱了360后续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布局。他(周鸿祎)做手机也许是真的横下了心,想直接从硬件终端切入,为360转轨抢滩阵地。”

J先生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面对仍旧生龙活虎的BAT,周还固守着赖以成名的战术打法,在移动互联网格局逐渐稳定后,这个老态渐现的“创新者”,拥有的时间其实已经不多了。

搜索:慢人一步的延续性创新

“微创新”,是周鸿祎在互联网时代引以为傲的撒手锏,当他带着同样的思维进入移动搜索市场时,从产品定位和资源配置来看,似乎只准备做一个旧有PC搜索的“优化版”。

这种用“延续性创新”替代“破坏式创新”的思路,让360移动搜索输在了起跑线上。

2014年中国移动搜索市场发展迅速,用户规模已突破4.87亿人,其作为流量入口的重要性展现无遗。作为行业老大,百度已经基本完成了搜索引擎的移动化布局,将市场份额固定在70%~80%,而且移动端的流量已在去年Q3超过PC端;去年5月推出移动搜索客户端的搜狗,也成功跻身次席,占据17.4%的份额,逐渐拉开了与第二集团易查、儒豹等竞争对手的距离。

在汹涌的移动搜索抢滩大战中,以“颠覆”和“创新”闻名的360却奇怪地落后了,不仅属于市场边缘人(4%),甚至到目前,都还没有拿出一张明晰的产品路径图。

2012年底,域名为m.so.com的360移动搜索低调上线。此时360还没有为其配置专门的团队,只有几个从原PC搜索部门转岗过来的员工。同时,移动端使用的搜索引擎也没有与PC端分开,员工的工作只是集中在优化无线搜索的结果上,甚至“没有专门拉取wap站点”,更谈不上针对移动搜索进行产品开发。

这种“微创新”式的搜索移动化,引起了业内的广泛质疑:“手机搜索和PC搜索的显然区别非常大,需要进行浩大的适配和调整工程。”有专家告诉记者,任何一个搜索公司进军移动端,都会有专门的团队跟进,从根本上将搜索引擎和之前产品做区隔,很难理解360为何在这么重要的战略转型上“因陋就简”。

尴尬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014年。6月,360搜索独立App姗姗来迟,时间点上已落后于百度、搜狗以及UC等主要对手。而在图像语音搜索、LBS搜索、开发者云这些与移动搜索关联紧密的业务板块上,360还没有实质性的公开动作。

8月,也许是发现自己的移动化战略已落后对手太多,周鸿祎终于在Q2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会在短期内重组移动搜索团队,并且加大该部门的招聘力度;另一方面,开始在自己的“手机助手”等产品中内置360搜索,以借势推广。

此时,相比百度移动搜索流量超过PC端的成绩,360的移动流量还不到总流量的15%。

360在布局移动搜索上的迟缓,反衬出百度转身的迅猛。特别是在过去的两年里,百度已经成功完成了里程碑式的突破:App用户数达到4亿,其智能卡片浏览方式、便捷查询服务让这个强入口开始从搜索向综合信息服务升级。

百度领先的不仅是产品布局,还有盈利模式的探索。2014年其移动营收比例突破了36%,并以每个月5%左右的幅度递增,而360至今还未在财报上公开相关数据。

从PC端的“探花”到移动端的“榜眼”,搜狗则是复制了360在PC上的玩法:背靠腾讯大树,借助强势入口进行导流。搜狗CEO王小川曾表示,搜狗跟搜搜合并后,搜狗搜索无线流量基本从腾讯过来,占80%~90%,直接从手机QQ浏览器过来的流量占70%左右。

点评:

面对全新的移动搜索市场,整个行业生态和产品定位都已截然不同,周鸿祎却还试图沿用PC端引擎进行“阶段式改良”。等他醒悟过来时,移动搜索市场的格局已然成形,再难有突破。

浏览器:错把趋势当小众

和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所描述的那些经典案例一样,周鸿祎错误地将手机浏览器,当作了“规模小、需求不明确、利润低”的低端小众市场,不愿花费成本进入,结果让对手们抢占了先机,给自己的总体移动战略带来了危机。

2014年,360的PC端浏览器仅次于IE,以26%的市场份额高居第二,而第三名谷歌的Chrome只有不到7%。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可惜360在PC端的辉煌,没能延续到移动端。虽然早在2011年就已进入移动浏览器市场,但周鸿祎在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上的发言,却否定了这个市场的发展前景。

“假如人们在PC上逛淘宝,一定会使用浏览器,但是在手机上,人们会选择淘宝的App”。基于这样的考虑,周鸿祎没有把手机浏览器作为核心产品去做,和移动搜索引擎一样,只保留了一支很小的研发团队。

由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战略层应有的重视,360在手机浏览器市场起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在QQ、UC、百度瓜分掉八成的江山后,留给360的,只有区区7.5%的一小块“蛋糕”。

实际上,从当前移动互联网的各细分市场布局来看,虽然手机浏览器的重要性,没有PC浏览器在互联网时代那么高,但仍旧具有非常强的入口属性,同时它还是个超级App,让UC、QQ能轻松做到几亿的用户量。

此外,在移动互联网场景化、碎片化以及多内容需求的背景下,手机浏览器的平台化属性和内置的搜索等功能,可以拉动用户的持续增长,厂商们也可通过浏览器的平台化合作以及搜索等业务的布局,来获取广告及流量分成等收入。

从目前的市场来看,手机浏览器不单能做新闻、小说两方面的分发,还能在应用、游戏、视频方面有很大建树,比如UC应用中心、QQ浏览器的热门视频。而且电商方面如淘宝、天猫,团购方面如美团,生活服务平台如58同城等,这些应用的很大部分流量也都是来自于手机浏览器。

也许是重新察觉到了手机浏览器的价值,360高层的态度忽然转向了。2013年,周鸿祎开始接触UC的俞永福,但他很快发现那时的UC已不是自己能开得起价的了,而且俞永福也已经攀上了阿里巴巴这棵大树。无奈之下,周鸿祎只好把目光转回360内部。去年4月初,一名业内人士爆料:周鸿祎已经在内部表态,要开始在手机浏览器上狠下功夫,并把这块业务上升到用户入口和提升移动搜索市场份额的战略高度。

该人士还开玩笑地说,原本受冷落的360手机浏览器部门,如今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冰火两重天”,正在加班加点地研发新版本。

果然,仅仅一周后,360手机浏览器6.0版就正式发布了。

只是,老周这时才想起重拾手机版的“三级火箭”战略,是不是稍微晚了点?

在“亡羊补牢”的同时,360在手机浏览器上的定位似乎也出现了问题,周鸿祎仍然把自己新产品的核心卖点定位在赖以起家的“安全”上,想和UC的“省”、百度的“快”、欧朋的“轻”做产品区隔。然而就如IT观察者土妖所言:在手机浏览器市场,安全已经不是刚需,“快”才是第一需求。

在这样的前提下,360再打安全牌,是在错误的地点使用错误的战术。

点评:

像360这样在创新层面一直领先的企业,往往是某些破坏性创新的发现者,但它们往往会将这些发现,套在现有用户群上做分析和预测,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浪费宝贵的市场先机。

分发:高墙难筑,突围盲目

互联网的边界是模糊的,如前文所述,分发市场与移动搜索、手机浏览器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并且深刻地影响着每一家移动互联网企业的战略布局。同时,由于“整体分发都没有太强的产品创新,想做到完全不一样很难,创新点都不太多(UC创始人何小鹏)”,所以在经过了几年的市场培育期之后,整个行业格局也逐渐稳定了下来,没有出现“黑马”。

一个没有真正创新者的市场,如果放在几年前,那一定是“颠覆者”周鸿祎大显身手的舞台。但如今,360连原本的市场份额都在流失,与“老三”腾讯的份额差距,在去年三个季度内从11%缩小到了危险的交叉点。

从市场前几位的产品布局来看,360的劣势源于别人都已经有了完整的布局和护城河,但它一直都缺乏一款真正的“杀手级”产品,自身最核心的“安全基因”,在手机上迟迟未能挖掘出创新的方向。

例如百度,其搜索基因已经在分发市场里,进化成“搜索+应用商店”模式,“搜索”可以覆盖有需求(包括需求明确和模糊两类)的用户,应用商店则可以成为用户习惯的延续和全覆盖产品;腾讯发挥其“社交基因”的优势,依托微信、手机QQ积累的庞大移动互联用户,利用自己在社交游戏和网络游戏方面的优势,建立起了以游戏分发为核心、社交推广为手段的入口模式。

由于两者已经建立起了有自己特色的生态,所以一个能牢牢占据市场老大的地位,一个能后来居上,抢走360大量的用户。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360在2014年年末和腾讯一样,推出了名为“社交分发”的新产品,并将其定义为分发2.0时代的标志。

然而让人一头雾水的是,360选择的主攻方向,竟是自己整个运营模式中最短的那一条木板——“社交化”。按照360自己的定位,“社交分发”包括了“好友分发”、“位置分发”、“当面分发”和“个性分发”等精准App分发方式,意在挖掘好友关系、LBS地理位置、面对面交流等社交功能,开拓应用分发的新通道,提升分发能力。

相对基于微信和手机QQ的腾讯社交分发,基于手机通讯录的360版本,明显缺乏强用户关系链,关联到产品的方式很生硬。简而言之,就是360缺乏社交的基因。一位微博网友抱怨:“360手机助手的新版完全是瞎搞,从通讯录里导好友,这是多久之前的套路?一下让产品后退了好几年。”

而一些分析人士也认为,360手机助手近一年来在分发能力和产品形态上难以突破,市场份额也遭遇百度、腾讯等竞争对手不断蚕食。如果3.0版本宣告失败,或将成为压垮360手机助手的最后一根致命稻草,届时360的分发业务将彻底退出主流竞争。

点评:

创新者在陌生市场“泯然众人”,甚至错误选择突围方向,都有可能源于自身创新底气和手段的缺乏。

安全:自我设限,后院失火

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市场,PC用户与手机用户,也是两个大相径庭的群体,连PC端“小白用户”本身的构成和消费心理都在发生变化,何况智能手机的用户。可惜的是,老周仍试图用自己熟悉的那个套路做手机安全……

就如同“搜索=百度”、“IM=腾讯”一样,360也是安全软件的代名词。即便是在移动市场上,360也一度拥有占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但如今,这个360的大本营似乎有了失火的迹象。

2014年Q2易观智库的数据显示,360、腾讯、百度在移动安全市场的份额分别为50.9%、40.9%和23.5%。仅在两个季度前,同样一家分析机构的数据中,三方的势力对比还是61.5%、27.1%和18%,再往前推两年,360甚至一度占据七成的市场。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事实上,360在移动端的安全市场曾经走过弯路。

2011年,360手机卫士用户达到3000万,成为市场老大。周鸿祎开始对手机业务有了更高的期望,希望借此开始复制PC时代的玩法——用“安全”捆绑其他应用,层层铺开自己的产品线。

在这种背景下,已经发展到几十人的手机团队被重组,分拆出几个小团队,每个团队都独立进行了很多新业务的尝试。比如,手机宝盒分拆出来做成手机助手,一部分人做手机浏览器,一部分人做口信(微信的同类产品)。

但是这些试验性的探索并不成功,同时,多面出击也分散了360本身核心业务的战斗力。当时随着智能手机的高速普及,市场规模开始疯长。但360手机卫士的用户数增长没跟上行业发展速度,只从年初的3000万增长到年底的4000万,市场份额从60%跌到50%左右。

而金山、腾讯等公司也趁这个时候开始在移动端发力,推出各自的手机安全产品。腾讯更是不惜重金,先是通过收购安全管家、投资金山网络,建立了手机安全的“腾讯系”阵营,然后在电视、楼宇、媒体投放巨额广告,全力推广腾讯手机管家。这个在腾讯内部被称为“国防计划”的项目,目标就是利用手机取代PC的洗牌机会,对360手机卫士形成围攻之势。

感受到危机的360,紧急召回已调往PC部门的原手机业务带头人李涛,重新将重心放回手机卫士。但此时其他竞争对手已经在360的后院站稳了脚跟。

站稳脚跟之后对手们便开始“纵火”。2014年,手机安全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百度、腾讯甚至阿里巴巴等,均拥有了自己的安全产品,再加上金山、猎豹、瑞星等专业化的互联网安全公司,该领域已是绝对的红海,而这显然给360造成了更大的压力。360的Q3财报显示,其安全产品在PC端的增长基本陷入停滞状态,而在移动端,360也不具备绝对领先优势。

反观腾讯和百度这两个对手,它们之所以能在移动互联网中硬生生撕下360的份额,原因在于成功转型和完成了产品布局,每条产品线之间能发挥巨大的协同优势。

以腾讯为例,它利用手机QQ、微信迅速拓展了大量的手机用户,而腾讯手机管家作为其卡位移动互联网的战略级产品,增强了腾讯在应用分发入口上的布控,更加突出腾讯对于流量把控层面的优势。

其次,腾讯还制定了建立移动安全产业链联盟的策略,试图以开放的姿态,拉来更多的盟友。例如吸引硬件厂商合作,给三星、小米、联想、中兴等手机厂商提供安全技术的解决方案,让手机管家的安全模块,在系统底层为用户提供各类安全服务。

而2013年第4季度才发布安全产品的百度,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挤进了前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打造了移动安全的开放平台,全面开放自身三大移动安全技术能力——支付安全保护、骚扰拦截、病毒查杀及漏洞检测。目前百度已与几十家安全机构、开发者、应用商店、银行、第三方支付、运营商等生态圈内的合作伙伴展开深入合作。

除此之外,百度移动安全开放平台还将建设接口,并打造开源社区和正版联盟等,完善自身整个移动安全生态圈。

连百度、腾讯这样的巨头都在不停寻找盟友来围攻自己,孤独的“靶子”360在自己的后院,实在是过得艰难。

J先生认为360已经丧失了PC时代的优势。在PC时代,Windows系统安装软件时,不需要通知用户就能取得底层权限;但在安卓上,“用户不点头你就不能取得权限”。加之手机并没有像当年PC时代一样,有各种病毒、木马严重肆虐的情况,用户安全的需求并不是特别强烈。所以,才有了腾讯与各大手机生产商的合作,以及360砸重金与酷派的联姻,它们都试图以硬件为突破口,从移动端最底层开始打造自己的护城河。

点评:

相比壮士断腕式的自我革命,自我设限能保证创新企业在旧有模式中相对“安全”。毕竟这样的企业在面对破坏式创新时,旧有的组织结构、管理文化、成本结构、用户群体体验,乃至背后的资本方,都有可能成为掣肘的因素,但自我设限也的确是创新者陷入窘境的原因之一。

后记:老兵的背影

以“安全”为核心,以“免费”为卖点,向其他领域进行捆绑式拓展。这是创新者360颠覆旧时代秩序,并长盛不衰的商业逻辑。现在,它迎来了互联网时代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转变的节点,而“安全”不再是新时代的“刚需”,赖以生存的根基已经迸出了危险的裂缝。

面对充满各种破坏式创新的陌生手机市场,360即便抢占了先机,也似乎缺乏足够勇气从根基开始自我革命。取而代之的,是周鸿祎自我设限的“创新”:要么强行复制旧有成功经验,要么追求渐进式的改良,试图在延续性创新和破坏式创新之间找到一个安全的缓冲区。但这种方式却导致了360在移动市场上的全线萎缩。

网络时代催化了创新者衰老的速度,比如陈年,比如陈天桥。当BAT和众多适应了破坏式创新的对手绝尘而去时,我们是否会看见又一个老兵的背影,在创新的十字路口,孤独地徘徊?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四 : 360:400小分队直通周鸿祎 员工打了鸡血(全文)

360前身 360:400小分队直通周鸿祎 员工打了鸡血(全文)

2013年9月17日下午5点刚过,腾讯和搜狐联合宣布,腾讯向搜狗注资4.48亿美元,并将旗下的腾讯搜搜业务和其他相关资产并入搜狗,交易完成后腾讯获得搜狗36.5%的股份。[www.61k.com]

近期内,腾讯的持股比例还会增加至40%左右。持续几个月跌宕起伏的搜狗出售连续剧终于告一段落。曾经的绯闻对象360出局。搜索市场本来就不平静的湖面上,又泛起无数涟漪。

三天后的中秋佳节,互联网硝烟再起,360、搜狗兵戎相见,展开口水大战。当日,搜狗CEO王小川转发网友微博称,从19日起已经接收到全国各地大量用户对360的投诉,称360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搜狗浏览器用户的默认设置改为IE或者360浏览器,且用户手动恢复无效。

360很快做出回应,对篡改用户浏览器的指责予以否认,称用户有知情权和选择权,并指责搜狗输入存在诱导捆绑行为。二者孰是孰非,至今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事件俨然又发展成一场”罗生门”,而在口水仗的漩涡里,360搜索的市场份额从原先的18%增至20%;股价在短暂下跌后,又在腾讯收购搜狗后的第三天逆势上扬。

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360绝对是一朵奇葩。没有一家公司如它一样饱受争议,却又能在一次又一次的”罗生门”事件中存活、壮大。

2005年8月,奇虎(360前身)成立之时,互联网已是巨头林立。从出生起,360就必须在主流应用的夹缝中寻求生长的空间。从提供免费杀毒软件与金山、瑞星大战,到进入搜索,与腾讯QQ数轮争夺客户端的”3Q大战”,再到与百度的搜索大战,一次次与巨头的斗争中,360在吐槽和火并中发力。

2011年3月,在与腾讯就QQ电脑管家的火并之后,360在纽交所上市。彼时,360的用户量已达到3亿。

两年半之后的2013年8月27日,360跨入市值100亿美元公司俱乐部。股价飙升的动力来自2013年Q2财报:360公司营收达1.52亿美元,同比增长108%,净利润3321万美元,同比增长372%,均超过华尔街预期。

相较而言,IMO、联众、米聊、开心、人人、UC……这些曾经预期很好的公司却都没有360那么幸运,不是被收购,就是在发展中被巨头挤到了墙角,遭遇挫折。

360的”屌丝逆袭”令外界刮目相看,但纷乱的舆论下,360成为一个问号。究竟是什么令它能在夹缝中得以生存,不断获得市场份额?

简单地回答,很有可能将其成功归为不按常理出牌。360常被比作是鲶鱼,不断挑战行业巨头的既得利益。它的”带头大哥”周鸿祎也常以”屌丝”形象出现,有话必说、睚眦必报的个性,让他被冠以”红衣大炮”的别号。

但在此之外,还有什么吗?

雷军有一句名言:”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意思是,只要赶上时代潮流,做什么都容易成功。周鸿祎不能完全同意。他说,风没了,猪会摔得更惨。只有做好了产品,让猪有了真本事,才能真正立足。

过去的一个月,《全球商业经典》进驻360,调查其内部的逻辑与管理。我们发现,在近乎凶残的对外厮杀表象外,在内部,360和他的”带头大哥”周鸿祎一样,具有强烈的互联网产品精神,这表现在”草根创业式创新”、”抢占先发优势”以及”商业给用户让路”。

创新:草根创业式孵化

王铁军是360随身WiFi的产品经理,1998年进入互联网行业,是新浪的第16位员工。在经历过自己创业,搜狐、高德等互联网公司后,2012年5月份王铁军加入了360。”360让我老树发新芽,枯木又逢春。”一见面,王铁军就笑着对我们说,他又找到了如创业一般的激情与干劲。

随身WiFi是360的第一款硬件产品,这款只有指甲盖大小的U盘,插在笔记本电脑上,经过简单配置,就可发送无线信号。

从今年6月8日开始销售到9月1日,短短3个月的时间,这款产品就销售了300万台。而王铁军的团队到现在也只有5个人,开始的时候更是只有他和另外半个人。

“做这款产品完全是’自下而上’的创新,绝非公司战略,更像是一种’内部创业’。”王铁军强调。

最开始,隶属于手机助手团队的王铁军和同事们是想要改进360手机助手的功能。当研究深入,他们发现问题集中在一点上:全国80%的用户在家都用有线上网,但移动设备又越来越普及。而当用户使用路由器时,常会遭遇一些设置问题,难以应对。

在3月的360内部例会上,王铁军和他的同事们向周鸿祎和齐向东(360总裁)提出了这款产品的设想,很快就得到了两人首肯。

从未做过硬件产品的王铁军,开始逐步接触从工业设计到制造的完整流程。”我们没有做硬件的经验,就是从内部找来了一位学过工业设计的同事。”王铁军把随身WiFi最初的团队称为”草台班子”,在360,只要项目有趣,主要负责人就可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调动资源。”这里加班是习惯。”他说。

就这样,仅仅2个月之后,第一款随身WiFi就出现了。

事实上,在360,像王铁军一样内部创业的还有好多。许多现在看起来成功的产品也都是由”草台班子”开始的。360网址导航目前给公司贡献了很大一部分营业收入。它的产品经理周浩仍然记得导航产品刚起步时,因为公司没有专业写GS代码的程序员,他不得不在公司内部找来4位后台程序工程师,”边学边用”"自主研发”地写了代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时,看到以前我们自己写的代码都崩溃了!”周浩笑着回忆。

像草根创业者一样,想尽各种办法解决用户实际问题是360的创新特点。目前,360根据产品划分了五大主要业务:安全产品包括安全卫士和杀毒,安全浏览器产品,包含搜索、导航的Web产品,以及手机上的安全卫士、手机助手等产品。但 360就像一个孵化器,每条线又被分解成大小团队共400余个,其中大的50人,小的只有两三个人。

齐向东曾经说过:”公司不能有绝对的管理者,否则就会出现划地盘的事情。”

周鸿祎和齐向东两个都是技术出身。到现在,他俩仍将自己定位为产品经理,会在公司里选择几个团队,把握方向,随时过问,在团队走上正轨之后再放手另寻新问题团队。

一些行业大佬讥讽周鸿祎说,你就是一个产品经理,不懂战略,没有战术。周仔细想了想,觉得这个批评是对的。但他是乔布斯的信徒,相信产品创新,相信”小而美”的团队运作,”我做不了大公司,我也痛恨大公司,我没有那个城府,也没有那个能力,今天这个公司3000到4000人,我都嫌它太大了,我最近在努力做的一件事就是把它拆成很多小而美的团队,每个团队人不多,可能几个人也可以,50个人也可以,每个团队都能像一个创业小公司一样,能够对一个产品负责,能够不断地做出有意思的东西。”周鸿祎说。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维持360草根创业式孵化的首要源头就是周鸿祎。在他看来,这是保证创新精神的重要条件。而360之所以能够成功,首先一点就是创新,颠覆式的创新。当年360做安全产品时,首先打破了杀毒收费的行规,是为颠覆;然后,通过免费杀毒,进入导航和浏览器行业,依靠流量获得利润,是为商业模式创新。”在现在的互联网格局下,如果你去抄,巨头比你有更多的资源,比你更能抄,你一定没有机会……”

要有颠覆式创新,周鸿祎相信见微知著。他自认为并没有很强的战略布局能力,但微创新的积累也能改变世界。乔布斯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微小的创新可以改变世界。”周鸿祎是国内最早鼓吹微创新的人。他的微创新三定律-”把大的变小,把复杂的变简单,把贵的变便宜”,已然是公司里产品经理们的信条。

“360适合真正想干点事的人。”王铁军说,这和其他的大互联网公司非常不同。互联网公司一旦发展壮大,就变得层级分明,想要真正尝试做些什么就很难。

这一点也正是周浩当初选择360的原因。

2008年,大学毕业之前,周浩就和几个小伙伴们做了一个名为”BUUUZ”的交友网站,比美国的”BUUZ”还早了一年。但当时SNS还没有在国内火起来,网站最终草草关闭。毕业后,周浩获得了百度、腾讯等几乎所有互联网巨头的offer。之所以最终选择了当时薪金条件不是最好的360,是因为”在这里有实现自我和梦想的基础,而不用从最基础的岗位干起”。

“在360,最不看重的就是学历和资历。只要你有个好想法,人人都可以是产品经理。我们从来不会问你毕业于什么学校,只会问你要做什么样的产品。”周浩说。

然而,既然创业,为什么不自己干,而要在360呢?

王铁军回答,第一是平台资源。360的平台已初具规模,有各样的人才和资源可以利用;第二品牌资源,360已经是个相对成熟的品牌,人们在认知上更容易接受;第三是用户需求更明确,360对用户需求一直很关注,有一定的积累。最后同时最重要的是,360允许失败,失败的成本比创业更低。

360草根孵化式创新的内核是允许犯错。

事实上,周鸿祎一开始并不看好随身WiFi这个主意。

“因为我自己觉得可能我没有这个需求,但他们既然愿意试一下,我就鼓励他们试一下。因为我们讲微创新,就要鼓励团队尝试。在他们去试的过程中,我觉得既然做了,就要把这个事做得酷一点。实际上我没想到这个东西这么受用户欢迎,这也是出乎我意料的。”

周鸿祎觉得中国人不是没有创新,只是害怕失败,但”创新一定和失败伴随着,你有十个创新,有九个失败,一个能成,你说九个失败都不要,就赌一个成的,这怎么可能呢?马后炮才能这么做。”

360草根创业式孵化是在探寻互联网公司新的管理方式。但重视创新氛围,就必须承担相对较高的失败率-齐向东曾对媒体说,”最后实现出来的(项目)只是三分之一。”

“这种创业方式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你根本不知道你的目标在哪里。”360搜索产品经理赵君如是说。”你周围的环境怎样?你的对手在哪里?很难像传统企业已经看好了三年以后的方向和市场。”要克服不确定因素,就要求360以最快的速度来试错。

速度:抢占先发优势

赵君是360里的老人了,从3721时代起跟着老周”干革命”,至今已经十年。按他自己的话说是”把青春献给了老周”。

虽然他负责的搜索是一个模式相对成熟的产品,但每天的更新也不少。”你如果和对手在同一个领域做同样的东西,一点机会都没有,所以我们天天想着怎么颠覆。虽然干净、真实、不打扰用户是我们很大的卖点,但是光靠这个卖点还不足以支撑。”

360搜索一直瞄着行业老大百度来超越,但赵君承认”我们在各方面的经验上还是有差距”。不过,速度是360的优势。据说百度讨论一个产品需要一到两个月,但在360,讨论只需要十分钟。商量定了,就上线试错,根据用户数据决定是去是留。

赵君坦承这种快速试错的方式会有一点风险,所以试错尽量选择在论坛、微博的小范围内完成。但在互联网行业,先发优势有时更是决定成败的因素。

像赵君这样思维方式的产品经理在360并不是少数。360随身WiFi从3月底有产品的初步想法,到6月8日产品上市只用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比百度的小度WiFi早了3个月。再比如,2010年360与腾讯进行”3Q”大战时,360做出”扣扣保镖”(该款产品屏蔽了腾讯的广告,让用户免费享受腾讯的收费服务。在后来针对这款产品的诉讼中360败诉。),从想法到实现仅用了三周时间。就连上市,360也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全球最快。

齐向东认为360这种快速反应的特点来自企业自身的基因。”我们是靠安全产品起家的。做杀毒就要快速更新,每天都有新病毒、木马出来,必须第一时间消灭,否则做不好产品。”不过赵君认为这种特点更来自于两位创始人-”老周是个简单、直接的人。他和老齐都认为快速反应、迭代更新更适合互联网。”

扁平化管理是快速反应的保障。如前所说,360十几条业务线,被分成了400个小团队。每个小团队都可以直接向周鸿祎和齐向东汇报。只要真正触及用户需求,无论你是普通程序员,还是实习生都可以找二人直接沟通。

在360里,我们很少收到名片。赵君说:”我们这里最不重要的就是职位。上上下下见得太多了。你做好了一个产品,你就冒了出来。做不好产品,马上就被’贬’了下去。”

能够快速反应还因为360是个颇为年轻的公司。整个公司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干劲十足。

360网址导航的周浩今年也只有27岁。在接手网址导航前,周浩是360搜索研发的团队成员。360搜索上线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公开工作的内容和目标。每天,周浩和他的团队都被”关”在一个会议室里搞研发,累了在隔壁房间睡一会儿,饿了有专职的师傅做饭吃。整整两周的时间,废寝忘食地工作,几乎断了与外界的所有联系。

360搜索上线的那一天,周浩和团队里的兄弟们都哭了,但也觉得所有的付出值了。上线一星期,360搜索获得了市场10%的份额。

在互联网界,360也是著名的加班公司。常在望京地区拉活的出租车司机都知道,360加班最晚。每天夜里11点后,总有不少出租车停在360大楼的门口趴活儿。

不强制加班,工作时间弹性制,360员工的鸡血哪里来?

主管市场公关的副总裁曲晓东说,这种文化是内生的,带有创始人的特征。赵君也这么认为。在他的眼里,”老周和老齐都太可怕了!”他说:”老周发现问题马上就要反应,经常晚上一两点钟就一个电话来布置。老齐也是。他以前在新华社工作,要保持24小时随时待命。我跟他一起工作大概8年,经常向他直接汇报,即使是半夜,只要电话铃一响他都立马接起来,而且那么多年只有一次像是在睡觉,其余的时候都特别清醒。”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在曲晓东看来,360还是一个有”投名状”的公司。在古代,”投名状”是绿林好汉结盟时必须签署的一份生死契约。有了这份契约,大家就生死与共,荣辱相依。360的企业文化就像是张隐形的”投名状”,将大家激励起来。

当然,360的”投名状”也体现在它的利益分享机制上。周鸿祎常在公司讲”Ownership”,要对公司有责任感,对产品有责任感,也不是完全的”洗脑”。

周鸿祎曾多次表示,创业公司更应该把利益公开化、透明化,至少要拿出30%作为员工持股,而且应设计出一个期权池让创业后期加入的人分享。

360创立时有40%的股份为员工持股,上市前虽然稀释到22.3%,但其员工持股比例在互联网公司中依然是最高,而且超过第一大股东,董事长周鸿祎个人持有的21.5%。

360的上市再度证明互联网是一个造富的行业。上市后,360员工分到的期权,足以成就100多位身家超过3000万元的富翁,身家数百万元的员工更是多达300多位,而上市前的员工总数也就800人。

另外,360还设立了占总股本5%的期权池。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后期加入的新人也有机会分享公司的成长,保证10年、20年后还有期权发给员工,周将此计划称为”常青树计划”。

为了这个计划,周和创业团队与投资方有过很多争执。因为”常青树”计划,相当于每年都得增发,对投资者来说是利空。因为股票一增发,大多数时候都要跌,况且还是每年自动增发,设定了硬性要求,所以投资人就不干了。但周当时的态度很强硬:你们要是不干,我们就不上市了。

这种股权机制令360的员工都很骄傲。到目前为止,员工持股比例是24%,在互联网公司里仍是最高。

然而,2013年360搬到了位于北京酒仙桥的新大楼后,周鸿祎开始有点着急了。他害怕公司最初的快速成长会因为环境优越而变得懈怠。

不单是周鸿祎,齐向东也坐不住了。齐向东的办公室在15层,天天坐在高处,心里却发慌,因为他看不见人。以前他10分钟就能喊齐人开会,现在15分钟人都没来。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干脆要求在楼下几个大的业务部门给他留座位,方便他办公。

而且,随着360的快速发展,从百度、搜狐、新浪等其他互联网公司加入的员工越来越多,如何保持360原本快速反应的特点,是周鸿祎和齐向东要面对的问题。

“拜用户教”:商业给用户让路

走进360大楼和走进中南海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进门抬头看见的首先就是”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

不少人可能会觉得这很讽刺,在一些人的眼中,360曾被看作是欺骗用户、”强奸”用户民意的代表。

对此,齐向东坦承:”其实我们是最在意用户的。”从齐的角度看,360发展的每一步都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我们感觉用户需要安全的入口,就做了免费的360杀毒。后来尽管360免费了,但互联网上的陷阱还是很多。如果你在找网页,起始点或者向导不安全,你还会遇到问题。所以我们觉得网民需要一个安全入口,我们就做了安全导航。但给用户提供安全导航还不行,用户还需要内容的安全。因为木马不仅掏走你的东西,还要在你看内容的时候留下你的信息。要解决内容的问题,我们很自然地想到做开放平台。开放平台开了之后,我们的一片天地就开了。因为我们成了一个入口,可以给平台带来流量,平台又可以带来收入。我们作为有功之臣,可以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分享收益,所以就形成了商业模式。”

赵君透露,事实上从3721后期开始,周鸿祎就特别在意用户体验,当时做了一个3721助手,就有360安全卫生的雏形。到360正式成立以后,更是将”不能伤害用户体验”作为了公司的天条。

他说,以用户隐私为例:360有个隐私部门,所有上传的产品都要经过这个部门审核,确定没有可能让业界产生疑问后,才能上传。就连打点统计(一种记录下载量的方法)这种业界常用的方法都还需要周鸿祎亲自签署批准。

再比如,360云盘的推出,一开始是每个账户36G的免费容量,但后来发现对于真正需要的用户36G根本不够,再加上各大网站都推出各类云盘,周鸿祎就大笔一挥无限量免费了。

还有360搜索,医疗广告是搜索行业里很重要的客户,因为难辨真假,360一律不接。为了保障用户体验,搜索里的广告,也保证左侧最多只有3条,右侧最多8条。

“多一条广告就多好多钱啊!”赵君有些惋惜地说,”但老周说要控制我们的欲望。让商业给用户让路。”

之所以如此关注用户体验,是因为周鸿祎的价值观:”对我来说所谓100亿市值真的是浮云。当年雅虎还曾经上千亿市值,也曾经在一夜之间掉到原来的十分之一,这些东西都不坚实,最坚实的一个是产品,一个是能够获得用户的认可,有巨大的用户群。”

他相信只要有巨大的用户群,就一定能找到合理的商业模式。”产品在商业社会里,用户是最现实的,你要给用户一个产品,给用户一个理由,解决了什么问题,创造了什么价值,为什么用这个产品,这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正因为此,周鸿祎敢在没有想清楚盈利模式的时候,就杀入安全市场做免费杀毒。也正因为此,让360在行业巨头都没看清楚方向时,获得机会发展,成为中国互联网客户端控制商。为今后做平台获得了先机。

在实际操作中周鸿祎特别关注一线用户的反应。经常在出差的空隙,就在机场、酒店的电脑上帮忙安装360产品。然后拿一张纸条记录下出现的问题和感受。回到公司,马上开产品问题解决会。他觉得在机场、酒店这种公共环境下,电脑的状态更为真实、复杂,更有利于了解产品的性能和问题。

为了能让产品经理们也”接地气”。一开始,360要求所有的产品经理每个月都要去泡网吧。后来在齐向东的领导下,360成立了一个特别大的部门-运营中心。目前赵君兼任着这个部门的负责人。

运营中心100多人的队伍每天维护360的QQ客户群、论坛、微博、微信等用户沟通渠道。用户的任何一句评论,运营部门都要在一个小时内回复。如果一个小时内同时有3个用户反映同一个问题,运营部门就把其视为产品”事故”,”事故”必须规定要在24小时内解决问题。

与其他互联网公司的运营中心不同的是,360的运营中心不仅以提升用户满意度、降低投诉率为目标,它还要在每天几万条的用户反馈里整理出详细的报告和汇总,找出用户的”痛点”,并传达给研发部门。因此,360的运营部门也被公司内部其他部门称为是”吐槽部门”。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当运营部门的”吐槽”得到了产品经理的认可,运营部门还要扮演”推力器”的角色,推着产品进行改进。”所以运营中心的人是产品经理最不愿意见到的人,天天跟在产品经理后面。”赵君笑着说。

事实上,360的”吐槽部门”并不仅限于运营中心。在360内部经常会举行一些产品PK会。两个团队的成员坐在一起互相评论对方的产品。这种PK会有时热烈得像是批斗会,常常不给任何面子,劈头盖脸地一顿骂(这可能来自于周鸿祎的个性),这让从百度、搜狐等公司跳槽来的新人感到不可思议。但据说,幸运的是,对事不对人的底线一直被保护的很好。

360内部吐槽的立足点来自于对”小白”用户的理解。360有一句名言:”像小白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行动。”周鸿祎对产品的理解是能为”最小白”的电脑用户提供服务的产品设计,同时也尽可能要求在介绍产品的时候简洁、明了。

王铁军做随身WiFi就经历过一个”小白化”的过程。

当初想解决上网设置难题,王铁军想到最直接的方法是在PC与手机之间增加一条线,以便实现自动设置。但在请教了硬件的朋友之后,王铁军发现”智能线”的想法需要改变线的”细”造型,增加线的重量,这样一来,消费者在使用时反而会增加携带成本,于是U盘的创意突然浮现在脑海。

之后,他和团队又在无线WiFi的基础上想到了”手指飞图”、”联动游戏”等10多个功能。

他们将这个想法告诉周鸿祎和齐向东后,虽然这个产品概念得到了肯定,但他们引以为豪的多种附加想法均被周鸿祎一并砍掉,仅保留了最原始的功能。

“你可以用一句话向客户介绍你的产品吗?如果不能,客户是不会听你说第二句的。”周鸿祎说。

“你这款产品到底能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呢?”他又问。

周鸿祎秉承了乔布斯对产品的理解,喜欢简洁的设计,极致的体验。”一款产品能解决用户1-2个痛点就成功了。”周鸿祎对王铁军说,”功能那么多有什么用呢?”

最终,360随身Wi-Fi的宣传语折叠为”即插即用的手机免费上网神器”。360随身Wi-Fi在市场上的成功也使这个临时的研发团队,有了更长期的目标,近期,360随身Wi-Fi的升级版本也将马上面世,除了增加新功能,还会在颜色、造型上推陈出新。

20年的发展,中国互联网PC领域里的天下已经明朗-搜索市场被百度占领,电商市场被阿里系占领,即时通讯市场被腾讯占领,安全领域被360占领。

然而,移动互联网领域正风起云涌,谁能在这一波浪潮中占领先机,必定能笑傲江湖,而谁在这一波里落后,或许就会万劫不复。

当很多人都在期待着360下一个100亿美元的发力点时,或许周鸿祎还在为360的安危担心。

著名的互联网评论员方兴东说,360仍在夹缝中生存。未来,在PC领域里,即使360搜索要颠覆百度的地位也不会是一蹴而就之事。而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虽然360已有手机卫士和手机助手两款重磅产品,但未来会有一款颠覆性的安全产品取代360的安全地位还难以预测。

9月26日消息,腾讯旗下产品线全面调整。调整之后腾讯移动业务将着重突出安全及浏览器产品,与360形成针对性的对峙局面。

周鸿祎说:”所谓能赌到趋势的人,就是在你做的时候,这个事绝大多数人还没有感觉。”他说自己并不比别人更有预见能力,唯一能做的就是更多地去观察用户,去发掘他们的需求。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五 : 真以为360卖手机!周鸿祎遭乐视捅刀

乐视入股酷派成为第二大股东,貌似周鸿祎被捅了一刀。红衣教主会采取怎样的反击?360手机会遭受怎样的打击?——嗯,您不会真认为360是在一心一意的卖手机呢吧?

周鸿祎遭乐视捅刀?真以为360卖手机!认真你就败了

今天互联网、手机乃至安全界(为啥说还有安全界的事儿?后面再聊)最大的新闻可能就是乐视21.8亿人民币入股酷派集团,“从背后捅了周鸿祎一刀子”。而就在不久前周鸿祎刚刚发出了360与酷派合资公司奇酷科技的一系列高管任命,并准备发布360自主研发的奇酷手机。

说实话,资本圈里的东东咱不懂。只是了解到乐视这次出手占股18%,成为了酷派的第二大股东,甚至间接成为了360与酷派合资公司奇酷的股东。网上有消息称360一直在谋求控股奇酷,如果此消息属实,那么乐视入股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很可能会打乱周鸿祎的计划节奏。从这方面看来,怪不得红衣教主会非常气愤的表示“谁在我背后捅刀子试图screw我,我的原则是一定fuck回去。”

上周家里人想买部新手机,就给推荐了目前最火的大神手机。家里人问推荐理由是啥,想了半天,回复了一个词——“便宜”。

从目前网上的一些对比图、对比参数来看,360最近主推的大神系列手机真的很便宜,真的是在赔本卖。莫非周总现在钱太多,打算给大家都撒一点?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行为,所以只能说周教主赚的不是现在的钱,人家是准备赚未来的钱。

而这一切都源于快速到来并愈加红火的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的作用、价值、商机……等等已经被很多大咖们谈过了,这里不再复述。移动互联网改变了许多,但唯一没变并是其重要基础构成元素的还是 “人”。所以移动互联网的诸多战争中,最为惨烈的一场依旧是“用户争夺战”。而作为连接用户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终端,就成为了这场用户争夺战的投影所在。

周鸿祎遭乐视捅刀?真以为360卖手机!认真你就败了

360卖的是手机,可它现在要的不是钱,而是用户,是对移动终端的掌控。

就像当年通过免费杀毒软件的方式迅速占据大量PC端用户,周鸿祎说在想怎么才能让用户免费获得手机并不是什么炒作,“免费手机”的那些使用者才是他的目标,所以真要有一天360推出了免费智能手机也就没啥可稀奇的了。

好吧,现在说说手机圈里的混战对安全界有啥影响呢。

在360的快速崛起过程中,“打压”始终伴随其中,公司策略、市场环境……原因多多,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打压不仅没有减少,反倒来自了更多领域。从免费杀毒软件开始,到后来的3Q大战等等,BAT+等诸多互联网巨头、安全企业就从未停止过对360的狂轰滥炸。只是很可惜,直到现在360不仅依然活着,还活得挺滋润:纳斯达克上市了,后来觉得不好玩,又要开始私有化。做安全、做搜索、做游戏、卖安全路由器、卖智能摄像头、卖智能手表、卖智能手机……看,多广的产品线啊!一直固执的把360当做安全企业的笔者,现在都不晓得360到底算是何种公司了?

今年BAT纷纷出手收购、入股业内知名的新兴安全公司,传统安全企业也在频繁通过收购、并购、入股等多种方式完善其安全产品线。360将其企业安全独立出来了,金山也将其企业安全独立出来了。国家政策导向、移动化、大数据、社交化、物联网、万物互联、用户认知、业务需求等等使得安全开始步入“大安全”时代,安全正在变得无处不在,安全的未来前景美好。

在此良辰美景之下,360的老对手们自然在加紧对其围剿的工作——如此广阔的安全蓝海市场,谁不想先抢下最大的那块蛋糕啊。

而360所祭出的法宝之一就是做手机、卖(送)手机、卖用户喜欢的手机,从移动终端下手,吸聚用户,抢占市场先手。而乐视的此次出手很可能打乱了红衣教主的布局节奏,甚至可能会使得360在这场移动互联网世界的突围战中遭遇失利。而坐以待毙很明显不是周教主的风格,那么其所会采取的反制措施,以及由此而对安全市场所产生的影响将不可预知。对于企业的发展,不可控的因素永远是最可怕的,而且还是360这条大鲨鱼所扰动起来的漩涡。

安全圈的朋友们看到这里很可能会说,“这也忒空了,没看到说出啥对安全业界的影响嘛”。没错,单纯就乐视入股这次事件而言,对于安全业界没有很明显的影响。而这里所谈的也并非是一个结论,而是一个提问:蝴蝶效应之下,在安全界里将最终诱发一场飓风,还是仅仅微风拂面?

阿里这个卖云计算的家伙都收购了瀚海源、聘请了杜跃进,杀入安全市场。那么真要说某家传统安全企业某一天突然卖起了智能可穿戴设备,也完全是可能的事情。今后做安全的也许不一定就是安全企业,玩跨界的最终目标有可能还是为了拓展安全市场。所以360其实卖的不是手机,醉翁之意……你懂得!

周鸿祎遭乐视捅刀?真以为360卖手机!认真你就败了

责任编辑:梓涵

本文标题:360周鸿祎-周鸿祎重新思考360:加注移动领域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0787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