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互联网周刊-互联网周刊:女性成社交网站用户中坚力量

发布时间:2017-12-03 所属栏目:业界

一 : 互联网周刊:女性成社交网站用户中坚力量

  社交媒体发展的初级阶段已经结束,女性对社交网站的高度活跃度正在促使社交网站更加快速的进入成熟期。当我们以更加独特的社交手段和方式来提升女性在社交网站中的参与度和领导力时,那么女性撑起的,就不仅仅是社交网站的半边天。

  本刊记者 赵嘉怡

  来自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女性在美国社交网站中比重正在逐步加大。已经由2008年的53%上升到2010年的56%,而男性用户比例则相应在降低。与此同时,在 Facebook上有8%的女性用户每天不止一次进行更新,而具备这一行为习惯的男性用户占比仅为3%。来自尼尔森在线研究中心的报告也显示,社交媒体和博客的访问者主要是女性。18岁至34岁的女性是所有年龄段中最活跃的人群。

  当社交媒体成为我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时,任何社会化的活动都不能忽略其影响,哪怕是商业、政府以及体育组织。社交媒体正在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而这种影响力往往能左右人们最终做出的决定。事实上,女性对社交网站的影响究正逐步凸显。

  社交网站的中坚力量

  “可以说没有女性,就没有好的社交网站。”开心网(微博)副总裁郭巍将女性对社交网站的影响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开心网当前的注册用户是1亿3千万,5千万活跃用户,女性比例占52%。虽然女性用户比例相比男性用户并没有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实际上,真正促成社交网站活跃的正是女性。郭巍举例说:“假设一个办公室白领在注册社交网站时填写了生日信息,那么届时社交网站必然会提醒她的好友或者同事,收到信息的同事甚至对其有好感的人,都很有可能会送上一份虚拟礼物而不会觉得尴尬,更何况,因为送礼物,用户难免要停留在该页面,可能还会看看是不是有别的熟人也为其送礼物,或者浏览一些与之相关的信息,如此一来,用户粘性和网站UGC就会进一步增加,这就是女性最大的功劳所在。”

  关注于社交媒体对于人际关系、联络方式习惯改变的美国公司Rebtel,在对2361名美国18岁以上的民众进行联络形式的调查之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女性更偏向使用社交网络去和家人、朋友及同事联络,而男性则偏向使用语音电话来联络。透析调查背后的本质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结果很符合女性喜欢精打细算和感情更细腻的特点,毕竟,在社交网站与熟人联络,其成本相比电话要低廉很多。而且,网络互动不会像电话一样要求对方立刻做出反应,也就相应避免了因为电话联络有一方不便接听而带来的情感伤害问题。

  女性对社交网站的影响力已经日渐深入,而且还在持续不断的渗透,据悉,女性在Facebook上张贴照片的数量为男性的5倍。从营销层面来讲,这样的目的除了吸引男性眼光之外,就是等待别人的评论。而事实上,也确实会有大量男性会对女性照片做出评价,从而再度提高社交网站活跃度。

  而且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交网站的用户群也正在大幅转移,而在智能手机的用户中,女性用户显然又开始占据重要的半壁江山。美国一家针对女性观众的电视网络频道Oxygen在针对1600名18至34岁的社交网络用户做出调查后发现,在美国,有37%睡觉时会拿着智能手机,19%会因为花太多时间在手机上面而与男友发生争吵。

  “据我了解,当前web客户端的客户量正在逐步降低,而手机客户端的用户量正在逐步上升,开心未来也有不少举措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比如即将于月底推出的开心集品、还有类Path应用。” 郭巍说道。

  通过踩住无线互联网狂潮而抢占用户和营销机会,是当前各大平台都在发力的重心。考虑到女性比男性更注重隐私的特点(调查显示大多数女性会手动修改隐私设置,而男性大多选择默认隐私设置),以及女性人际关系界限更清晰的特点(皮尤研究中心调查数据显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删除好友)未来移动互联网角逐中,社交网站不可缺少的就是提高女性的安全感,以及及时推送更新鲜更符合个性化的信息给女性用户,一旦她们对其产生了兴趣,就会源源不断的展开分享,形成新一轮的社交活跃链。

  女性SNS产业链

  女性对社交网站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来讲,一方面是电子商务的影响,一方面是网络营销的影响。

  “社交网络不再像传统媒体一样是单一的渠道传播,而是让我们和回归到了大众传播之前的概念,是一种高技术的传播手段,社交网站让传播速度更简单便捷,也让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郭巍对社交网站的特殊性这样解释。而这其中不能忽略的一点是,对于八卦,女性表现得兴趣显然要比男性高很多。表现在对服装、化妆品等日常用品的采购,作为家庭采购生力军的女性也更加喜欢从网络入手,利用便捷的渠道来分享甚至帮自己做出决策。

  当然,对于承担信息传播任务的平台,最需要关注的还应该是降低无效分享的信息量。因为真正的分享是利他而非利己的。以当前在国内大热的蘑菇街美丽说来说,大部分的流量都导向了淘宝,那么这就不可避免的会有大量托或者马甲存在。所以其中真正有质量的分享到底占据了多大份额,完全影响其未来的发展之路,因为一旦无效分享占据了主流,那么对于喜新厌旧的网民来说,当前的繁茂兴盛很有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除此之外,女性在社交网站特殊的喜好,对于网络营销从业者也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权威机构在对性别和最新分享的信息内容进行交叉列联分析后发现,男性和女性在实用知识类信息的分享上没有差异,而男性更愿意分享时事新闻类、语录笑话类、商品信息类和好友动态类信息,女性更愿意分享影音娱乐类和文学艺术类信息。对性别和最新分享的信息的价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性别的人在分享功利主义价值信息时没有显著差异,而在享乐主义价值信息的分享中,女性比男性更倾向分享享乐主义价值信息。尤其表现在女性在分享视频、文章、日志、相但册的强度的均值都要高于男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营销者要竭力避免的是负面口碑传播,因为一旦负面信息出现,互联网这把双刃剑很有可能凭借自己强大的舆论效力和快速的分享方式让企业难以翻身。

  社交媒体发展的初级阶段已经结束,女性对社交网站的高度活跃度正在促使社交网站更加快速的进入成熟期。当我们以更加独特的社交手段和方式来提升女性在社交网站中的参与度和领导力。那么女性撑起的,就不仅仅是社交网站的半边天。

二 : 华军周刊:中国互联网“后天”论——信任危机

在电影《后天》里,人类的贪婪以及对大自然的“巧取豪夺”和肆无忌惮的破坏最终导致了毁灭性的气候灾难。而对中国的互联网来说,整个互联网生态也正急剧恶化,由于一些企业为了短期的利益,为了“金碧辉煌”的未来,贪婪而疯狂的透支着岌岌可危的“信用大厦”,使得中国的互联网遭遇着空前的信任危机,正面临着如“后天”一样的灾难。

而一说到信用,大家很容易会联想到最近美国信用评级被下调的事,该事件也直接影响到了国际金融市场,全球股市暴跌不止,人们又一次强烈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寒意。这其中中国互联网公司一样感同身受,自美国信用评级被下调以来,中国概念股连续几天全线飘绿,数十家公司跌幅超过了10%,更是有公司接近了警戒线,很显然,这也是信任危机所引发的连锁反应。

渐失信任的中国软件

以前我们对软件的认识可能仅限于日常的办公、编程、娱乐及休闲,但7.23的温州动车事故彻底改变了这种狭隘的看法。原来软件还可以杀人!被称为“高铁夺命软件”的自动闭塞系统直接酿成了7月23号晚上的那场惨剧,那么多鲜活的生命瞬时消失不见。而后某部门的荒诞行为则直接激怒了民众,“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这个冷幽默直接反映了大众对整个事件的质疑,当然包括那款肇事软件。

然而这还只是中国软件“凶悍”的一角。

事实上,中国软件除了会“杀人”之外还会绑架用户,诱导用户,坑害用户,麻痹用户……几乎无所不能,很多人都知道去年那场旷日持久的3Q大战,一个是国内最大的IM工具提供商,一个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安全厂商,两者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市场”最终磨刀霍霍,刀剑相向。

当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下公司间的互相掐架在所难免,但以绑架用户为盾,以绝对的市场和媒体优势为矛,将用户利益“置于死地”的商战却让人不得不侧目,也让无数的用户对两个公司的价值观产生了怀疑,很多人甚至宣称宁可电脑“裸奔”也誓死不再用这两款软件。

而这只是一个绑架用户的例子。对于国内的软件用户来说,除了被“绑架”之外还有着更多的遭遇。几乎每个人都有在电脑上看视频的经历,也有从网站下载软件的经历,但要成功的实现这两件事一般需要两个工具的协助即视频播放软件和下载工具。

迅雷迷你弹窗,满眼全是广告(华军资讯配图)

作为国内最大的视频播放客户端和下载工具,暴风影音和迅雷自然成了人们的首选,但伴随着选择一同出现的却是悲剧,用一句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开机自动启动,不时的弹出让人肉麻的广告,满是推广信息的迷你首页以及打开网页卡的要死的有木有!!!然而作为一个弱小的用户又有什么办法呢,要实现自己小小的愿望,就不得不任这些软件把用户的桌面当成免费的广告展示牌。

但这并没有完,在这之前用户在安装软件的时候,一不小心还会被捆绑安装多款软件,前几日新京报就曾报道,用户安装最常用的四款软件,在默认安装的情况下,电脑里最多可能会安装上12款软件,如此的软件捆绑乱象真的让人瞠目结舌。

不过最让人“拍案叫绝”还是中国的安全杀毒软件,大家都知道,当年的微点冤案于今年3月份才水落石出,不过伴随着真相一同出现的则是人们对杀毒软件的质疑,人们开始怀疑所谓的杀毒软件到底是在保护用户的电脑安全还是只是打着保护用户电脑安全的幌子私下里制造病毒牟取暴利,就像今年CCTV 3.15晚会上曝光的网秦与飞流那“暧昧”的“警察”与“流氓”的关系一样。

到这里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了,所谓的手机软件一样不是什么好的物什。因为CCTV曝光的网秦和飞流正是两款手机软件。而据相关媒体的报道以及一些研究机构的数据,手机软件比PC软件更为“凶猛”。

比如在2010年,一款第三方智能手机管理软件91手机助手就被曝暗藏吸费短信后门,虽然后来该软件开发商表示后门并非官方恶意设置,而是程序存在的漏洞,但人们以后再使用该款软件的时候难免不会保有戒心,毕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再小的伤疤修复后也会留下疤痕。

尤其是近年来安卓手机的畅销,应用市场里各种各样的应用应有尽有,但无数的应用后面藏着的却是一副狰狞的面孔,收集用户信息,在软件上设置后门,吸费……用户的信任正被一点一点的透支。

自断经脉的团购网站

对于互联网来说,过去的一年有一个别样的冠名——团购元年。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Groupon的团购模式一时间风靡了全球,在CPI高涨不下的时代,Groupon曾让我辈们对其充满了期待和想象,甚至有人认为Groupon将成为B2C的杀手。而几年过去了,B2C依然在坚挺的活着,甚至活得更加“滋润”,但Groupon们却未老先衰,颓势已现。究其原因,仍然是“自作孽”的苦果。

由于中国的互联网创业者们有着与生俱来的拷贝基因,更由于团购网站的建设成本极低,这种种因素直接造成了中国互联网历史上难以磨灭一笔——千团大战。彼时的创业者们,站长们像疯了般涌向团购领域,纷纷在各省各地攻下山头,树起旗帜,伺机出动,准备大显身手。

但他们却无一例外的把中国的网民们当成了先天有缺陷的“智障儿”,幼稚的认为网购一族只会看价钱不会看质量,天真的想象人们真假不辨,不会跟“小钱”斤斤计较,于是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团购乱象,如团假货,团低质服务,虚抬原价,虚增团购人数,搞假抽奖,做假退款,诋毁竞争对手,发布假新闻等等不一而足。

这样一圈下来,人们对团购本来还有的一点点期待也丧失殆尽了,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团购网站疯狂透支了那本就不多的信用,甚至都还不是信用,而只是好奇。现在的现在,当团购用户谈及团购时,再也没有了开始的激动和新鲜感,有些用户甚至用坑爹来表达对某些网站的愤怒。

不过最让人惊讶的是整个中国的团购行业无一是清白的,一出生就风光无限的高朋网刚上线就被曝微博抽奖造假,后又屡屡因发货速度过慢而被消费者投诉,最近又吃了官司,因上线首单产品违约,被判赔偿30万元。而拉手网和美团网则直接受到了CCTV 《3.15在行动》的“亲切关怀”。其他的团宝网、满座网、嘀嗒团屡被投诉售假,窝窝团则一头栽进了“欺诈门”,糯米团也被指欺诈消费者……

可以说中国的团购网站所做的一切无异于在自断经脉,还没有长大就面临着“瘫痪”的未来,中国团购网站将自己的“野蛮”成长建立在了伤害用户感情的基础之上,再次给本就深陷信任危机的中国互联网蒙上了厚重的阴影。

但也并非说团购就完全没有了希望,而不如说此前那种野蛮的团购模式好景将尽。这是数字星空进军团购带给我们的启示,如果数字星空能够真正的信守它们的团购十二戒的话,团购领域兴许会真的出现一匹黑马,重新带给业界一片亮光。

深陷信任危机的中概股

就像中国的高铁故障总是由雷击引起的那样,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尤其是电子商务网站也在无形之中学会了这一屡试不爽的“妙方”,只要一出现差错,原因用脚趾头也能想出来不是系统故障就是操作失误,网购用户一而再再而三的在遭遇着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

如近日当当网“1元阿迪鞋”的乌龙门事件,乐淘网的“秒杀门”事件,6月份京东商城的超迟发货、漏单及货品丢失事件,去年淘宝网的“秒杀门”事件……最后官方出来的声明如出一辙,毫无新意,让人不禁疑问中国的电商们是否将自身的野蛮生长建立在“暴力营销”之上,建立在无限制的透支网购用户的信任之上,而这些公司正是已经上市或者将要上市的中概股们!

重新回来,文章刚开始时提到了股市的暴跌,事实上在此之前中概股早就全线飘绿,只是这次跌得更猛而已。而正如大家都知道那样,中概股全线飘绿起初是因为龙昌律师事务所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举报4家中国企业客户财务造假引起的,后经过19家中国在美上市公司被停牌或摘牌事件的渲染,再加上支付宝股权转让事件的发酵,美国投资者对中概股的信任顿时减半。

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支付宝事件,支付宝的股权变更迷局曾一度引发了业界对“契约精神”的大讨论,胡舒立的一篇《马云为什么错了?》将支付宝和马云一下子送到了风口浪尖,致使阿里巴巴集团不得不迅速召开媒体沟通会,就支付宝股权变更内因做详细的说明。随后则是阿里巴巴跟软银和雅虎的漫长谈判,直到7月29日晚上,三方才宣布达成协议,雅虎和软件得到了一笔可观的赔偿费用,马云也完成了支付宝的非典型MBO,此事件才终于告一段落。

但中概股却没有随着支付宝事件的告一段落而走出低谷,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所讲的动人的故事因这一系列的事件开始受到美国投资者的怀疑。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以内,中国赴美上市的企业不再向以前那样轻松,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美丽的标签,一个庞大的用户市场也许再也不会为赴美上市的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们赚回一桶金灿灿的黄金。

迅雷就是再典型不过的例子,就目前来说没有人知道迅雷为何推迟上市,除了迅雷的上市团队。虽然迅雷对外表示因为美国经济状况不佳推迟上市,但我们仍旧怀疑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中概股信任危机的拖累,要是放在去年,迅雷这样一个集网站,下载和本地播放为一体的梦幻般的新媒体平台,再加上数亿的用户能不博得投资者的青睐?

然而此时非彼时,人类永远都无法预知明天是什么样子,就像土豆网CEO王微永远也不会想到准备上市的期间会遭遇前妻分割财产的诉讼,因为这个土豆网成为了受中概股信任危机拖累的又一不幸代表,与迅雷相较而言更不幸的是,土豆网盈利模式的单一和巨额资金的需求使得其不得不放手一搏,逆市冲刺,即使要面临诸多不可控的风险,且市值仅为优酷的四分之一。

不过遭遇这样的噩运却谁也不能怪罪,所谓身不由己即是如此。中概股的今天是由昨天决定的,中概股在昨天透支的信用不得不在今天来偿还,而要是中国互联网公司任然只懂得透支不知道改变的话,那么昨天很美好,今天很残酷,明天则是末日。

总结:从中国的软件到中国的团购到中概股,我们看到的无一不是在透支那有限的信用,当信用被透支完,健康的资源被耗尽,等待中国互联网的就是一场噩梦。但也正如《后天》的一样,结果并未绝对注定,希望仍然存在,如果中国的软件可以改掉那些不良的恶习,如果团购网站能像数字星空那样将十二戒作为经营的禁区,如果电商企业能像尚品网那样以诚信来做电子商务,那么也许深陷信任危机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们能在残酷的今天之后迎来曙光。(谢军)

三 : 《互联网周刊》:1元拍卖20%股权不实

DoNews 6月28日消息,中科院科学出版社、互联网周刊对外发出联合声明,称“《互联网周刊》资不抵债:1元拍卖公司20%股权”不实。

北京互联网周刊服务有限公司转让20%股权

附公开声明全文:

针对6月28日上午新浪网发表的题为“《互联网周刊》资不抵债:1元拍卖公司20%股权”一文,中科院科学出版社、互联网周刊联合发表公开声明如下:

1) 新浪网此文标题及内容有许多不实之处,作为自身有明确价值观的机构,我们对此表示遗憾,也希望借此呼吁自律、正向思维,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为社会的和谐与共荣共同努力。

2) 为了配合科学出版社上市等有关准备事宜,科学出版社、互联网周刊及有关各方,是以完全公开、自信、诚信、严格遵循政策法规的方式进行正常的工作,并得到了国家有关单位的指导和支持。

3) 作为知名媒体,《互联网周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专注目标、使命和价值观,蒸蒸日上,未来我们依然会坚持我们的理想,为所有人奉献思想的光芒。

4) 我们感谢广大读者及热爱《互联网周刊》的人们,我们充满热情地为你们努力工作。

科学出版社、互联网周刊

2011年6月28日

相关报道

《互联网周刊》资不抵债:1元拍卖公司20%股权

本文标题:互联网周刊-互联网周刊:女性成社交网站用户中坚力量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0631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