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张仲景的故事-张仲景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7-11-13 所属栏目:范仲淹的故事

一 : 张仲景的故事

 张仲景是东汉的大医学家,名玑,字仲景,生于公元150年2月26日,卒于公元219年,今河南南阳人。张仲景从小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尤其喜欢研讨医学著作。他的叔父张伯祖是当时南阳的一个名医,仲景拜他为师,经常随他去给人治病,又研读《内经》、《扁鹊八十一难经》等。经过几年刻苦钻研,在其叔父的指导下,医术提高很快,同时搜集了许多治病的验方,成为一方有名的良医。
张仲景尽管医术高明,远近闻名,但他遵照其叔父“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教诲,除了勤学实践过去医学著作外,只要听到哪里有名医,有治病的好方子,就去拜师,就去寻求。范牧在《张仲景的传说》中就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南阳名医叫沈槐,已经七十多岁了,但无子女,后继无人,没法将医术传给子孙,慢慢愁成病了。他的病谁也看不好,病越来越重。张仲景知道后,给他开了一个药方,用五谷杂粮各一斤,搓成团,外用朱砂涂上,叫他一顿吃完。沈槐看了药方,觉得很好笑,叫家人按方做好药丸,挂在屋檐下,逢人就指着药丸取笑张仲景,天天如此,但不知不觉间病就好了。沈槐这才恍然大悟,对张仲景又佩服,又惭愧。张仲景去拜望他时说:“我们做郎中就是为百姓造福,先生无子女,我们这些年轻人不都是先生子女吗?何愁后继无人?”沈槐听了,感到很有道理,把自己的医术全部传授给了张仲景和其他年轻郎中。
张仲景有一个好友叫宁远,有一天去仲景家玩,闲谈间张仲景看了宁远的气色,又为他把脉,说他患了消渴之症,现尚初发,三月之后,头痛不眠,尿的次数增加;六个月后,饥渴难忍,小便浓稠;一年之后,背生疽疮而死。于是开了一个药方给宁远。宁远回家后,认为仲景故弄玄虚,将药方撕碎扔掉。六个月后他的病情发展确如张仲景所说,才急忙去找张仲景。但仲景说,已经晚了,准备后事吧。宁远想,反正六个月后难免一死,不如现在去游山玩水。一年后,宁远回来去拜访张仲景,张仲景一见,十分惊奇,认为他一定遇见神人了。宁远将他游山玩水到了茅山,在清玄观当童仆,老道给他治病等事告诉了张仲景。张仲景听完后深感山外有山,于是离开家乡,奔赴茅山求师。
张仲景由于勤奋好学,博采众方, 医术超群,加之为人诚恳,不分贫贱,有求必应, 因此南阳老百姓推举他为孝廉,并出任长沙太守。在长沙任内,他仍深入民间,留心各种疾病,搜集民间方剂,召见各地名医,商讨医学,不断丰富自己的医学知识。后因全国各地又流行伤寒病,不到十年时间,张仲景自己家二百多人病死一百三十多人。于是,他辞去太守职务,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辩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注解伤寒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后代传下来的只有经晋代王叔和改编过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种,在祖国四大医学经典著作中占两部,熔理、法、方、药为一炉,华佗称《伤寒杂病论》“此真活人书也!”自唐以来,张仲景的学说广传国内外,日本、朝鲜等国称他为医学“先师”,在国际医学界享有崇高声誉,在我国,则称他为医圣。
晋朝有一个叫皇甫谧的,他写过一本书叫《针灸甲乙经》,是针灸著作的经典。在这本书里,他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说张仲景遇见了侍中王仲宣。侍中是什么人?就是皇帝的贴身随从,是皇帝的秘书,可以出入宫廷,可以参与政事,所以是一个重要官员,但是这个王仲宣这时候还不是侍中。张仲景见到他的时候,王仲宣只有二十岁。张仲景一看见他就说,哎呀,小伙子,你身体可有病啊。张仲景说,如果不治,二十年以后你的眉毛会掉光,眉毛掉光了再过半年你就死了。可是谁愿意让人一见就说有病啊?王仲宣想,我年纪轻轻的,你是咒我,还是忽悠我呢?张仲景接着说,你要想免除这个病灾,需要吃我的五石汤。王仲宣更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了。张仲景随后从药包里把五石汤给他,也没有收他的药费。王仲宣心里很不高兴,没有吃这个药,心想,我好好的,二十来岁吃你这个药干什么?过了三天以后,张仲景又遇到了王仲宣,就问他,我给你的药你吃了吗?王仲宣吞吞吐吐地说,吃了吃了。张仲景说,看你的气色,就知道你根本没吃我的药,你这个小伙子啊,对自己的健康,对自己的生命这么轻视。王仲宣没有听张仲景的话。过了二十年,他的眉毛真的掉光了,眉毛掉光了之后过了一百八十七天,半年稍稍多点,他就真的死了。
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当时疫疾广泛流行,大批的人死亡,据载自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内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传染病,其中伤寒病占百分之七十。 张仲景刻苦学习《内经》,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的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辩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表现了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后人尊称他为“医宗之圣”。 
乱世立志 东汉末年,我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临床医学家张仲景。他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精湛的医术救治了不少病人,而且写出了一部创造性的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巨著的问世,使我国临床医学和方剂学,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 张仲景出生在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亲张宗汉是个读书人,在朝廷做官。由于家庭的特殊条件,使他从小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他也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并且酷爱医学。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对扁鹊高超的医术非常钦佩。“余每览越人人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从此他对医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基础。 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朝政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兵祸绵延,到处都是战乱,黎民百姓饱受战乱之灾,加上疫病流行,很多人死于非命,真是“生灵涂炭,横尸遍野”,惨不忍睹。而官府衙门不想办法解救,却在一味地争权夺势,发动战争,欺压百姓。这使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怜悯百姓,萌发了学医救民的愿望。汉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他10岁左右时,就拜同郡医生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 张伯祖当时是一位有名的医家。他性格沉稳,生活简朴,对医学刻苦钻研。每次给病人看病、开方,都十分精心,深思熟虑。经他治疗过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愈,他很受百姓尊重。张仲景跟他学医非常用心,无论是外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从不怕苦不怕累。张伯祖非常喜欢这个学生,把自己毕生行医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他。比张仲景年长的一个同乡何颙对他颇为了解,曾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意思是说张仲景才思过人,善思好学,聪明稳重,但是没有做官的气质和风采,不宜做官。只要专心学医,将来一定能成为有名的医家。何颙的话更加坚定了张仲景学医的信心,从此他学习更加刻苦。他博览医书,广泛吸收各医家的经验用于临床诊断,进步很大,很快便成了一个有名气的医生,以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过了他的老师。当时的人称赞他“其识用精微过其师”。 独创医术 古代封建社会,迷信巫术盛行,巫婆和妖道乘势兴起,坑害百姓,骗取钱财。不少贫苦人家有人得病,就请巫婆和妖道降妖捉怪,用符水治病,结果无辜地被病魔夺去了生命,落得人财两空。张仲景对这些巫医、妖道非常痛恨。每次遇到他们装神弄鬼,误人性命,他就出面干预,理直气壮地和他们争辩,并用医疗实效来驳斥巫术迷信,奉劝人们相信医术。 有一次,他遇见一个妇女,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总是疑神疑鬼。病人家属听信巫婆的欺骗,以为这是“鬼怪缠身”,要请巫婆为她“驱邪”。张仲景观察了病人的气色和病态,又询问了病人的有关情况,然后对病人家属说:“她根本不是什么鬼怪缠身,而是‘热血入室’,是受了较大刺激造成的。她的病完全可以治好。真正的鬼怪是那些可恶的巫婆,她们是 ‘活鬼’,千万不能让她们缠住病人,否则病人会有性命危险。”在征得病人家属同意后,他研究了治疗方法,为病人扎了几针。几天后,那妇女的病慢慢好起来,疑鬼疑神的症状也消失了。张仲景又为她治疗了一段时间就痊愈了。从此,一些穷人生了病,便不再相信巫医的鬼话,而是找张仲景治病。张仲景解救了许多穷苦人。 为了使更多的病人能从巫术迷信中解脱出来,早日康复,张仲景刻苦探索,创立了许多新的医疗方法。一次,有个病人大便干结,排不出,吃不下饭,很虚弱。张仲景仔细做了检查,确认是高热引起的一种便秘症。当时碰到便秘,一般是让病人服用泻火的药。但是这个病人身体很虚弱,如果服用泻药,他会经受不住。但不用泻药,大便不通,热邪无法排除。怎么办呢?张仲景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做一种新的尝试:他取来一些蜂蜜并将它煎干,捏成细细的长条,制成“药锭”,慢慢地塞进病人的肛门。“药锭”进人肠道后,很快溶化,干结的大便被溶开,一会儿就排了下来。大便畅通,热邪排出体外,病人的病情立刻有了好转。这就是我国医学史上最早使用的肛门栓剂通便法。这种方法和原理至今还被临床采用,并拓展到其他一些疾病的治疗。 还有一次,张仲景外出,见许多人围着一个躺在地上的人叹息,有几个妇女在悲惨地啼哭。他一打听,知道那人因家里穷得活不下去就上吊自杀,被人们发现救下来时已经不能动弹了。张仲景得知距上吊的时间不太长,便赶紧吩咐把那人放在床板上,拉过棉被为他保暖。同时叫了两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蹲在那人的旁边,一面按摩胸部,一面拿起双臂,一起一落地进行活动。张仲景自己则叉开双脚,蹲在床板上,用手掌抵住那人的腰部和腹部,随着手臂一起一落的动作,一松一压。不到半个时辰,那人竟然有了微弱的呼吸。张仲景关照大家不要停止动作,继续做下去。又过了一会儿,那人终于清醒过来。这就是现在在急救中广泛使用的人工呼吸。 “辨证施治”也叫“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专业术语。它是说,首先要运用各种诊断方法,辨别各种不同的症候,对病人的生理特点以及时令节气、地区环境、生活习俗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其致病的原因,然后确定恰当的治疗方法。 中医看病,都非常重视“辨证施治”。但在张仲景之前,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一套临床方法。张仲景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教训进行了科学的总结,才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 有一次,两个病人同时来找张仲景看病,都说头痛、发烧、咳嗽、鼻塞。经过询问,原来二人都淋了一场大雨。张仲景给他们切了脉,确诊为感冒,并给他们各开了剂量相同的麻黄汤,发汗解热。 第二天,一个病人的家属早早就跑来找张仲景,说病人服了药以后,出了一身大汗,但头痛得比昨天更厉害了。张仲景听后很纳闷儿,以为自己诊断出了差错,赶紧跑到另一个病人家里去探望。病人说服了药后出了一身汗,病好了一大半。张仲景更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病,服相同的药,疗效却不一样呢?他仔细回忆昨天诊治时的情景,猛然想起在给第一个病人切脉时,病人手腕上有汗,脉也较弱,而第二个病人手腕上却无汗,他在诊断时忽略了这些差异。 病人本来就有汗,再服下发汗的药,不就更加虚弱了吗?这样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使病情加重。于是他立即改变治疗方法,给病人重新开方抓药,结果病人的病情很快便好转了。 这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同样是感冒,表症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应相同。他认为各种治疗方法,需要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不能一成不变。 张仲景系统地总结了“辨证施治”,他的医术大大提高,技艺超群。张仲景行医到过很多城市,接触过许多政治家和文学家,这些人对张仲景都很敬重。建安年间一位有名的诗人,在朝廷作过侍中 (一种官职),名叫王仲宣,与张仲景有较深的交往。张仲景与他接触几次后,就辨出他身上潜伏着一种名叫“病疾”(麻疯病)的病原。张仲景对他说:“你身上有一种病,得早点医治,要不然到40岁时会脱眉毛,脱眉至半年,将会有生命危险。我劝你还是先服几剂五石汤。”当时王仲宣才二十几岁。患有“病疾”在那时是非常危险的,也被认为是很丢脸的事。所以张仲景不说出病名,只说出症状。王仲宣听懂了他的意思,但以为是吓唬自己,便没有听张仲景的劝告。不久二人再次相见,张仲景问王仲宣:“你服过五石汤了吗?”王仲宣有些反感地说:“服过了。”张仲景仔细观察了他的气色说:“不像,看你的气色,肯定没有服过。为什么你不听从医生的劝告,而轻视自己的生命呢?我劝你还是赶快服些吧,不然就麻烦啦!”可王仲宣还是不信,未按张仲景说的做。果然20年后,王仲宣开始脱眉,脱眉到第187天,便不治身亡。可惜这位极有才华的文学家,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撰写医书 尽管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但由于他父亲曾在朝廷做过官,对参加科举考试,以谋得一官半职很是看重,就要张仲景参加考试。古时的人以不忠不孝为最大耻辱,尽管张仲景很不情愿,但也不愿违背父命,落一个不孝之子的名声。因此在灵帝时(约公元168~188年),他参加了考试并且中了“举人”。在建安年间(公元196~219年),被朝廷派到长沙做太守。但他仍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疗,自己的医术也就不能长进。于是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地仔细为群众诊治。他让衙役贴出安民告示,告诉老百姓这一消息。他的举动在当地产生了强烈的震动,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对张仲景更加拥戴。时间久了便形成了惯例。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门前便聚集了来自各方求医看病的群众,甚至有些人带着行李远道而来。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用来纪念张仲景。 张仲景看到百姓对他非常信任,在医术上更加精益求精,不断探索。他大量采集民间验方,进行认真研究。有时甚至不畏路途遥远,拜师取经。有一次他听说襄阳城里同济堂有个绰号“王神仙”的名医,对治疗扼背疮很有经验。他立即带着行李,长途跋涉几百里,去拜“王神仙”为师。对“王神仙”在药性、医道各方面的独到之处都用心学习研究,获益很大。 虽然张仲景的医术非常高超,但有些病他也不能医治。俗话说,“大兵之后,必有灾年”。东汉末年,战乱频繁,不断的战争导致瘟疫流行。建安年间,瘟疫大流行,前后达5次之多,使很多人丧生,一些市镇变成了空城,其中尤以死于伤寒病的人最多。如张仲景的家族,原来有200多人,自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以来,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死了三分之二,其中有十分之七是死于伤寒病。一些庸医便趁火打劫,不给病人认真诊脉, “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和病人相对片刻,便开方抓药,只知道赚昧心钱。更多的人,虽师承名医,却不思进取,因循守旧,不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以解救百姓的病痛,而是竞相追逐权势荣耀,忘记了自己的本分。张仲景对这些人非常气愤,痛加斥责,他决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伤寒病。从此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研读《素问》、《灵枢》、《八十一难》、 《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继承《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广泛借鉴其他医家的治疗方法,结合个人临床诊断经验,研究治疗伤寒杂病的方法,并于建安十年 (公元205年)开始着手撰写《伤寒杂病论》。 这时候,东汉王朝四分五裂,张仲景官不能做,家也难回。于是他就到岭南隐居,专心研究医学,撰写医书。到建安十五年,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经后人整理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杂病论》系统地概括了“辨证施治”的理论,为我国中医病因学说和方剂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该书被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也被誉为“经方大师”。 张仲景写成该书后仍专心研究医学,直到与世长辞。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后的公元285年,张仲景的遗体才被后人运回故乡安葬,并在南阳修建了医圣祠和仲景墓。

二 : 张仲景的故事

张仲景是东汉的大医学家,名玑,字仲景,生于公元150年2月26日,卒于公元219年,今河南南阳人。张仲景从小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尤其喜欢研讨医学著作。他的叔父张伯祖是当时南阳的一个名医,仲景拜他为师,经常随他去给人治病,又研读《内经》、《扁鹊八十一难经》等。经过几年刻苦钻研,在其叔父的指导下,医术提高很快,同时搜集了许多治病的验方,成为一方有名的良医。

张仲景尽管医术高明,远近闻名,但他遵照其叔父“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教诲,除了勤学实践过去医学著作外,只要听到哪里有名医,有治病的好方子,就去拜师,就去寻求。范牧在《张仲景的传说》中就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南阳名医叫沈槐,已经七十多岁了,但无子女,后继无人,没法将医术传给子孙,慢慢愁成病了。他的病谁也看不好,病越来越重。张仲景知道后,给他开了一个药方,用五谷杂粮各一斤,搓成团,外用朱砂涂上,叫他一顿吃完。沈槐看了药方,觉得很好笑,叫家人按方做好药丸,挂在屋檐下,逢人就指着药丸取笑张仲景,天天如此,但不知不觉间病就好了。沈槐这才恍然大悟,对张仲景又佩服,又惭愧。张仲景去拜望他时说:“我们做郎中就是为百姓造福,先生无子女,我们这些年轻人不都是先生子女吗?何愁后继无人?”沈槐听了,感到很有道理,把自己的医术全部传授给了张仲景和其他年轻郎中。

张仲景有一个好友叫宁远,有一天去仲景家玩,闲谈间张仲景看了宁远的气色,又为他把脉,说他患了消渴之症,现尚初发,三月之后,头痛不眠,尿的次数增加;六个月后,饥渴难忍,小便浓稠;一年之后,背生疽疮而死。于是开了一个药方给宁远。宁远回家后,认为仲景故弄玄虚,将药方撕碎扔掉。六个月后他的病情发展确如张仲景所说,才急忙去找张仲景。但仲景说,已经晚了,准备后事吧。宁远想,反正六个月后难免一死,不如现在去游山玩水。一年后,宁远回来去拜访张仲景,张仲景一见,十分惊奇,认为他一定遇见神人了。宁远将他游山玩水到了茅山,在清玄观当童仆,老道给他治病等事告诉了张仲景。张仲景听完后深感山外有山,于是离开家乡,奔赴茅山求师。

张仲景由于勤奋好学,博采众方, 医术超群,加之为人诚恳,不分贫贱,有求必应, 因此南阳老百姓推举他为孝廉,并出任长沙太守。在长沙任内,他仍深入民间,留心各种疾病,搜集民间方剂,召见各地名医,商讨医学,不断丰富自己的医学知识。后因全国各地又流行伤寒病,不到十年时间,张仲景自己家二百多人病死一百三十多人。于是,他辞去太守职务,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辩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注解伤寒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后代传下来的只有经晋代王叔和改编过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种,在祖国四大医学经典著作中占两部,熔理、法、方、药为一炉,华佗称《伤寒杂病论》“此真活人书也!”自唐以来,张仲景的学说广传国内外,日本、朝鲜等国称他为医学“先师”,在国际医学界享有崇高声誉,在我国,则称他为医圣。

三 : 仲夏的故事

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唱歌我爱笑……”这句诗出自哪里已不记得了,但是记忆深刻,总是使我回忆起儿时的一些人和事……

儿时的你们俩

一直青梅竹马

一起放羊青青小山坡

一起采莲捉鱼在岫水河

她采野花为你编花篮(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你摘来野果给她解渴

她似妹你像哥

长大的你们俩

羞涩已爬上脸颊

一起上学翻过小山坡

一起放学趟过岫水河

你走在前边给他探路

他躲在后边脚步轻挪

她就像妹你像是哥

那是一年仲夏

你背起行囊离家

她只能留家种田

你去远方的象牙塔下

你默默无语不忍离

她暗暗垂泪花间撒

又是一年仲夏

你带着女友回家

她躲在树后低泣

撕碎了为你采摘的野花

河边的那棵老树

心存不忍树叶沙沙

过了那年仲夏

她就要出嫁离家

泪眼穿上嫁衣

手里攥着你送的发卡

河边老树的脚下

埋下了写给你的情话

梨花白了又落

花瓣飘过小河

飘过那片小山坡

河水悠悠老树婆娑

诉说着他们身边

发生的传说

四 : 中医趣谈 三根汤与张仲景的故事

小儿麻疹是常见的儿科疾病,对于小儿麻疹的治疗,中医界的朋友都知道三根汤对麻疹治疗最有效,三根汤是张仲景发明的,下面我们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三根汤与张仲景的故事。(www.61k.com)

相传,东汉桓帝在位时的有一年春天,宛城一带,疾病盛行,千村哭泣,万人惊恐,来求张仲景看病的人更是从早到晚,川流不息。

这一天,天刚麻麻亮,舂陵的刘员外就来人请张仲景了。刘员外家离这里有十多里路,一路上,张仲景看到田野、沟旁新坟不断,还有拉灵、抬灵、送灵的人们,一行行、一伙伙正在路上行走着,情景不堪目睹,哭声撕人心肝。看到此情此景,听到这悲痛的哭声,张仲景不由地加快了脚步,他准备早去早回。

来到刘员外家已近中午。经诊断以后,张仲景已经心中有数,这小孩是在出麻疹,由于用药不当,疹子不能出于肤表,多日耽误,才出现了眼下如此情形。

张仲景深思片刻,开了方子,交待了药的煎熬方法、服法、护理方法,就急忙上路了。

张仲景回到家里已是申时时分,十一二的月亮又退下山头了。这时他才送走最后一个病人和病人的家属。人们走后,他又在昏暗的烛光下啃医书去啦。他决心要找出一个妙方来,方应配伍简单,药物宜取,经济治病,穷富皆宜。对,万病火为源……张仲景心里有了选药配方的原则。

三根汤 中医趣谈 三根汤与张仲景的故事

后来,刘员外再请张仲景给孩子把脉看病,张仲景开了方子并叮嘱要坚持服用,一个多月过去了,刘员外的孩子痊愈了。[www.61k.com)刘员外为了表示对张仲景感谢,专门设宴宴请张仲景,可是,张仲景看着当时很多百姓都得了疾病,无心吃饭就走了。

第二天,刘员外便行动起来了。派人去东河边挖野苇根,让人去西沟边刨茅根,叫人去南坡剜蒲公英根,策人去上街买黑糖为引,请人去宛市中心垒灶,当晚又亲自起草一份告示,详述药汤疗效,治病范围,何人配方,为何赐汤,告诉众人,免费前来喝汤,防病治病,铲除病端,并告诉众人,此汤名为"三根汤"。人们见了告示,纷纷前来喝汤,如是多天。在宛城、白水一带,盛行多日的流感流脑麻疹等病,慢慢减少消除。其他流行病也逐渐消失。人们都说这汤真奇真好。

原来,张仲景在赴宴临走时,交待刘员外,如果要感谢,用熬三根汤供乡亲治病,就是对他的救子之恩的最好报答。因这,三根汤是张仲景传授于民并配制的,后来,人们就把这用野苇根、茅根、蒲公英根熬制的"三根汤"叫仲景汤,用黑糖为引来治疗小儿麻疹等病症。一代传一代,一直传到现在。

看了上述内容,想必你也清楚了吧,三根汤治疗麻疹有奇效,虽然三根汤已经有数千年历史,但是三根汤任然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标题:张仲景的故事-张仲景的故事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839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