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咏物诗四首-《咏甘庄恪公四首》

发布时间:2017-11-22 所属栏目:诗歌

一 : 《咏甘庄恪公四首》

/

早岁只闻强项名,

儒臣廉吏泽民生。

谁知柱石三朝立,

更有诗吟两百声。(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

注:甘汝来不仅是一代影响深远的循吏,也是一位较为著名的文学家,其“诗文皆不轻作,涉笔所及,具流露性情”。现存诗歌二百首。

/

/

官居一品数十年,

理政中枢且戊边。

身死囊中无一物,

清廉薄敛也酣眠。

/

注:乾隆四年(1739年)七月,(汝来)疾作遂卒。大学士讷亲……亲送其丧还第,……因问有馀资否,妪曰“有”,持囊出所馀几许奉金,讷亲为感泣……上奖其寒素。

/

/

穷困何妨嗜读书?

书中自有圣贤呼。

馨香翰墨陶人性,

犹可招来颜玉姝。

/

注:甘汝来《外姑彭太夫人墓表》云:“闻昔与余家议婚时,辄有以来家贫窭沮之者。夫人闻来颇善读书,即慨然赞外舅成之。……乡里至今以为美谈”。

/

风清气正史留香,

廉洁缘何世代芳?

蒙受君恩超岱岳,

仍须结发助良方!

/

注:甘汝来《外姑彭太夫人墓表》云:“来近荷圣恩,倍历外任……内人之勤俭、赞襄,与有力焉”。

/

/

2015.7.16

二 : 点评几首咏物诗

梦欣

(1)

著名诗人臧克家有一首七绝题为《咏菊》,其诗曰:

碧野桥东陶令身,长红小白作芳邻。

秋来不用登高去,自有黄花俯就人。

这首诗被许多诗评家交口称誉,捧得很高。誉之者也都是当代有名的诗人,他们说这诗的妙处就在“俯就”二字,是神来之笔云云。真不知道这些名诗人是否都患上了软骨病,就那么喜欢“俯就”人。然而这诗到底是捧人的,捧的是“陶令身”。这“陶令身”一身二任,可指陶渊明,也可指诗人的朋友(作者此诗有“闻陶钝兄新从愿坚处移去菊花一丛…”云云)。捧人也无不可,但你不能贬低菊花的品德。何况,诗题是《咏菊》,菊花应当是主角,作者不赞菊花而赞人,这诗不就喧宾夺主或者本末倒置了么,要是科举考试的话,这诗的立意就过不了关,还能是好诗么?

要是不服气的话,试比较下面这二首咏菊诗。丘逢甲《野菊》:

入眼惊看秋气新,孤芳难掩出丛榛。

英华岂复关培植,烂漫依然见本真。

淡极名心宜在野,生成傲骨不依人。

陶潛死後無知己,淪落天涯為愴神。

如果你说七律有渲染的空间,不能比,那么就读这首网友的七绝吧。黑翅丽蜻《菊》:

不似春花百样娇,

霜飞时节冷香飘。

人言高傲陶元亮,

黄菊开时每折腰。

这才是可以赞颂的菊花。“生成傲骨不依人”,连最有士人气节的五柳先生都要在菊花面前连连折腰,这才是咏菊诗捧菊而抒发个人情志的最高境界。一比较,就不难看出咏菊诗的高下之分了。

咏物诗,是汉诗的1大传统。尽管在先前,咏物之作也常常被人看作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但并不影响其如荒原野草、长空浮云自由自在地疯狂生长。毕竟以抒情言志为主要特征的诗词,不能孤立、空洞、抽象地抒情和言志。诗人必须借助自己的感觉器官,将自己的心情、胸怀、见识与可见、可听、可触摸、可摆弄的形体、景象联系起来。这些景象、形体就是景与物。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就成为中国传统诗歌中最基本的吟咏模式。

上举丘逢甲咏菊、黑翅丽蜻咏菊都是托物言志的范例。

托物言志的手法,其实始之《诗经》、《离骚》。《诗经》中的《硕鼠》,《离骚》中的《橘颂》,是最早的咏物诗。所谓“愤世嫉邪意,寄在草木虫”(梅尧臣语),这就是将诗人的情志借助物象吟咏出来。因此,咏物诗是1种以外界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吟咏的对象,通过对其形态、形影及其个性特征、内在品质的摩写和刻画,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或哲理思维寄寓于对物的描写之中。有时也可能是诗人在客观环境中得到某些启迪与感触,并把自己的感情凝注于自然景物而吟咏出来。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表达情思和寄托心志,都是殊途同归的不二法门。

既然咏物诗离不开对物的描写,那么,就这种描写的准确程度来区分通常就有“形似”(曲尽其妙)和“神似”(不滞于物)2种不同的手法。前者是照相式,后者是写意画。照相式可以准确地描写出物的形态、色泽及其个体特征。写意画则粗笔涂抹,大致勾勒,由实到虚,重在写出精神品格。过于写实,实则无法体现诗词的文体特征和独特魅力,因此,“神似”的写法就高于“形似”的写法。丘逢甲只用“孤芳”、“傲骨”勾勒菊花,黑翅丽蜻只用“霜飞时节冷香飘”描绘菊花,菊花的主体形象十分突出,这都属于弃形写神,不滞着于物。

以神代形,注重神韵,注重寓意,这是历代诗学家一再强调的咏物诗的要旨。王士禎说的“咏物之作,须如禅家所谓不粘不脱、不即不离,乃为上乘”(《带经堂诗话》卷一二),魏庆之说的“咏物诗不待分明说尽,只仿佛形容,便见妙处”(《诗人玉屑》卷六),及胡震亨说的“咏物固要逼真,但恐注精点写,闲澹之气,易至偏失,要在不相谋而两得始佳”(《唐音癸签》卷三),都是一直被人奉为咏物诗最高准则的至理名言。这是因为,咏物诗肯定离不开对物象的模写描绘,但如果把所吟咏之物象描摹得过于详尽、过于琐碎、过于雕琢,一则无法给读者留下想象和回味的余地,失去读者参与审美构建过程的乐趣,二则喧宾夺主,影响诗人表达情思、寄托心志的有效发挥。1个是让咏物诗在描摹物象时失去1种使人体味不尽的独特神韵,1个是使咏物诗在吟咏物性时丢失了比兴寄托、抒发诗人情感心志的核心价值。这也就是那些单纯吟咏物象的咏物诗所以被人看轻的原因,因为单纯吟咏物象,即使有高深的功力,也无法以真情实感来感染读者、打动读者。

是以,“咏物诗寓兴为上,传神次之”(陈仅《竹林问答》)。

依据这样的认识,我们读读现在诗坛上所见到的咏物诗,即可大体做出这样判断:绝大多数的咏物诗尚处于练笔的阶段,往往是对物象的模写描绘,十分卖气力,而缺乏真情实感的融入,缺乏真知灼见的切出。可以说,这二“真”之缺位或不到位,是咏物诗难以出精品的瓶颈。

以下,我们尽量找一些描绘有特色而托物出高怀的咏物诗略作点评。

(2)

笔者去年在点评首届百诗百联大赛的优秀作品时,曾对几首咏物诗给予较高的评价。一首是杨逸明的《咏瀑布》,其诗不但描绘出了瀑布这一天然景象的壮观,而且活用李白的名句,继而展开联想,把自己的博大胸怀和远大理想,借助瀑布的形象展示出来,这已达到咏物的最高境界。一首是张友森的《红叶》,诗人吟咏描绘的是红叶,赞的是人间的爱情,他用拟人的手法升华了红(www.61k.com]叶的精神风貌,使一首咏物诗承载了更多的意蕴。第三首是陈修文的《咏兴安红豆》,诗人先从兴安红豆的生存形态、成长习性、个性品质落笔,而后以不容置疑的立论赞颂了红豆有真爱的品德,诗中写的句句是红豆,读者理解的却是人,是兴安人,是诗人自己,这就是托物申意的高明之处。第四首是陈传福的《礼花》,它比明代人那首有名的《爆竹》诗更加精彩。第五首是姚笃行的《扶手杖》,唐代白居易写过一首五绝《红藤杖》,但“相随万里来”的称誉仍感空泛,元人谢宗可“多因掌握提携晚,休恨飞腾变化迟”(《龙杖》)句颇具哲理味,但不如姚笃行融入了极深的个人情感,读来极为感人。此外朱少文的《鸡冠花》,也让人读之有趣,作者在简要勾勒出鸡冠花的形貌之后,即因名循形发挥想象力,然后吟出了“唯恐催人老,今生不肯啼”这一妙趣横生的佳句。还有肖晓的《日历》也有奇趣,日历是用来查看日期的,翻过一页人生就溜掉一天,所以诗人劝告人们不要无事老去掀它,因为人的一生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来回翻,这是借着日历说出有哲理意味的话。这些咏物诗,都是托物寓意、借物言志、借题发挥、由此及彼、言在物意在人、情在诗内理在诗外的典范,较为可读。

这里,再从诗坛找几首可读的咏物诗,向诗友们作一些简要的介绍。

上面讲过,咏物诗的最高境界是托物言志。运用比托兴发以及象征、拟人等手法,通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诗人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这是最常见也最易感染读者的1种。上举上海杨逸明的《咏瀑布》即是。杨逸明的另一首《咏白云》同样是抒发豪情壮志的好诗,其诗曰:

露怪藏奇纵复横,何甘散淡过浮生?

闲来出岫非无意,欲借东风化雨声。

白云,聚散无形,飘移无定,褒贬均可从其身上找到比托的情性。唐人郑一准“片片飞来静又闲,楼头江上复山前。飘零尽日不归去,点破清光万里天”是用1个“闲”字写出白云的形态而向往自由自在的云彩,希望自己能像云那样闲适。这是褒。当代诗人郭中州(网名悠歌)“变幻多姿色,缠绵碧玉峰。但悲身缺骨,命运任随风”是捉住云的变幻无定而讥其“身缺骨”把握不住自己的命运。这是贬。但杨逸明此首咏云诗,却从另1个视角赞颂白云的高贵品质,他着眼于“雨从云来”这一事物客观规律,揭示“闲云”胸藏大志,敢“借东风”而“化雨”,这真是不惜牺牲自己而成全滋润田野万物的壮烈胸怀。这样一写,境界高,很有感染读者的力量。

论坛站长张驰的《咏虎》,也是一首抒发个人博大胸怀、抱负不凡的好诗。好的地方是把他的心志乃至他的人生经历都融于笔头之上。诗曰:

壮心合是起平芜,磊落情怀大丈夫。

一啸风生惊百兽,众山呼应过江湖。

咏虎诗,从古至今,离不开咏其1个“威”字。南朝宋人谢惠连的“猛虎潜深山,长啸自生风”,元人於汝玉的“长啸一声风括地,雄跳三励兽奔群”,现代萧军的“一啸群山百兽惊,苍茫独步月朦胧”,当代王善同的“凌巅一声啸,百兽共呼王”,这些诗的共同特点是刻意描绘和渲染“虎威”,尤其着眼于猛虎的“一啸生风”。张驰依然用上“一啸风生惊百兽”来描绘虎的形态,似乎有点落俗,但因为他要借咏虎来抒发自己的情志,如果没有这一句,则虎的形态出不来。虎的形态没写出来,既无可比更无所托,情志的兴发就显得空洞干瘪,徒为口号,面目可憎。正是有了这一句,虎的形象跃然纸上,如闻其声,如睹其影,这前一句“磊落情怀大丈夫”、后一句“众山呼应过江湖”就都有所依附了。而这两句,均是对诗人自己的肯定,充满豪迈与自信。结句更有诗人历尽艰辛得到众多诗友的支撑而成功将诗词论坛做成一项重大事业的意味。那些了解张驰这些年为此付出的艰苦努力及巨大代价的诗友,一定会从这“众山呼应过江湖”读出作者的拼搏心得、成功喜悦及对所有支持他的人那一份噙着热泪的感激之情。

如果说杨逸明的咏白云,张驰的咏虎,托物言志的手法能明显看得出来的话,包德珍丽人大姐的这首《风》,就显得含蓄一些。因为那托物言志的气脉,埋得很深。《风》是一首七律:

            摇落山衾掀海襟,消磨岁月见功深。

            曾弹雨调三生石,又鼓云帆万里心。

            掠尽花痕尘劫路,翻来水色浪淘金。

            江河难改东流去,何必劳君试苦吟。

此诗句中无一风字,而又句句写的是风。首联写风的力量:落山衾掀海襟,其气魄、威力,势不可挡;消磨岁月见功深,其能量、品德,坚不可推。颌联写风的可贵品质:风有情,给人间赋予生机,给爱情添致曲折(巧用三生石的典故);风有义,帮游子浪遏飞舟,扬征帆畅行万里。颈联写风的调皮性格:它喜欢摧枯拉朽,吹落花瓣满地,它偶尔来阵恶作剧,把烟尘搅成一团,让行人辨不清方向;它喜欢掀波作浪,让湖面晃荡出水色波光,它还会制造麻烦,把低能儿和轻率者甩出前行的队列间。读到这里,我们便明白,诗人笔下的风,是正面形象的风,是有个性有缺点但却是有志向有抱负有才情执着而近乎顽固的好风。于是,诗人尾联的突然掉转头来明贬实褒,我们也就恍然大悟的明白起来了。自从共工怒触不周山,地倾东南,这江河的水,就只往东边流,谁也改变不了这一趋势。既然如此,可风为什麽还要从东边1个劲地吹来呢?苦吟!当着个人的力量无法给浑浊的世间改变走向时,又何其不是苦吟!但明知为苦吟而偏要吟,这正是风也即是诗人的可贵之处。全诗通过对风的具象描写,颂扬了风的品德和执着,而诗人的影子也隐约其中。这也是借写风而抒发个人心志的咏物佳作。

下面这两首,也属于这种托物言志的类型。郭军民(龙山牧童)的《枫叶》:

数片压霜红,相思入画中。

燃烧秋梦后,绿到几春峰。

写的是枫叶,但却是个性化了的枫叶、理想化了的枫叶、人格化了的枫叶。想象十分精巧,“燃烧秋梦”的意象,未经人道过,蕴藉新奇,结句意境开朗,气象壮阔。借以抒发内心深处的理想与追求,境界一样超俗脱凡。严野夫(听涛轩)的《咏杜鹃》:

只缘失地退荒陵,未敢悲啼已忘情。

闻道八方皆热土,何时留得寸心耕。

因为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所以人们都认为杜鹃(又称杜宇、子规)是望帝的化身。因了这一缘故,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但此诗却别辟一径,以一句“闻道八方皆热土”颠覆了从古至今的悲苦情调,结句更是雄心勃勃,振作高昂,颇有与天地争、从人潮得、勇往直前的胸怀与志气,意境极为开阔。

(3)

咏物,如果在比托中兴发的情怀并非个人的抱负与志气,而是对某种社会现实、某种世俗时尚、某种群体作为的愤慨或批判,这就不是托物言志而是借物刺世了。比如梁宝琦这首《蜘蛛》是讽刺官场腐败的,文笔直露而锋利:

千丝万缕腹中抽,纵结横连有大谋。

全仗层层关系网,一方墙角作王侯。

官场腐败,不是一2个人的事,它需要一张上下勾结的关系网。作者从蜘蛛善于织网捕食的情景拓开思路,认定腐败是从营私结网独霸一方资源与权力开始的。于是腐败官员与贪婪的蜘蛛有得一比。作者于是便在蜘蛛的形体特征与行为习性方面着重描绘其吐丝结网谋食一方的行迹与动机。这样一写,腐败官员的卑劣行径便借着蜘蛛的形象裸奔出来了。

熊鉴的那首《虾》,也是讽刺那些擅于钻营、擅于投机取巧官员的一把利刃。其诗曰:跳跃灵于蟹,峥嵘势若龙。

生前无滴血,死后一身红。

虾的最大活力是跳跃,一出水面便活蹦乱跳。虾的长须极有风度,游水的气派有龙的精神。虾身有盔甲,河虾还有一对长臂和双钳。这些都让虾具有一定的战斗力。然而毕竟在水里还是弱小的一族,由“虾兵蟹将”一词便知其身份之低贱。在不少地方,虾是胆小、怯弱、力量微小、不值一提的代名词。但熊鉴咏虾,关注的焦点却是人们熟视无睹的地方。活着的虾是青灰色或淡青色的,煮熟的虾却是红色的,这一层变化让诗人想起了现实中的1种怪诞的事情:某些人生前并没有做出什麽惊天动地之事,可死后却成了了不起的英雄。原来,这只是1种政治上的需要。要揭穿这种愚弄百姓的忽悠术,需要写1大篇文章。但熊鉴却从这里发现了最简省而又最能击中要害的办法,让虾当形象大使。“生前无滴血,死后一身红”。

在这里,敏锐的眼力与批判的意识,让诗人的咏物诗闪耀着睿智的光芒。

借物刺世的咏物诗,不但要有睿智的目光,也要有精巧的构思,象董俊范(野岩)这首《镜子》,观察既入微,遣句也到位:

敢用微薄照大千,性情不比未磨前。

蒙尘尔自揩难净,总是借光方可看。

铁面因人分美丑,宽容无度纳忠奸。

休言知己休留恋,它日知谁在里边。

作者写的是镜子:身材单薄,可照万物,一朝蒙尘,无法自擦,黑暗之处,观看无影,镜面有光,美丑毕现,宽容无度,忠奸不嫌,情留不住,心无定主,任何人都可以在它身上寻找到自己的悲欢喜乐。这些都是镜子特有的品性。但作者用上了拟人的手法,于是又成了句句说的是世间的人。而这些品性都是人们所鄙视和厌恶的。于是这诗便充满对那些被世俗磨去了棱角、磨去了原则、磨去了情性、磨去了爱憎、毫无血性、毫无是非观念、毫无忠肝义胆的圆滑世故者的讥讽之意,借物申意的手法十分到位,显示了作者对世相和物象的观察之细致,比托兴发饶有匠心。

托物言志,借物刺世,都是咏物诗中境界较高的2种较为常见的写法。此外,咏物明理,即物寓趣,也当是咏物诗的另1种写法。例如,天涯客车《亦和曼生壶兄咏物五首》之三

石榴:

惯自燃情袅绿萝,开心裂嘴醉颜酡。

世人焉必问因果,苦涩酸甜抱子多。

诗人用妙笔把石榴的形态和个体特征描绘出来后,聚焦于石榴成熟时因腹内多子而爆裂的景象而故设点睛一笔,这就把世上人因为养育孩子多而饱受苦涩酸甜滋味的那种事理通过“石榴”这一形象展示出来,让读者从中获得读一诗明一理的乐趣。

廖国华《咏物一束》也是这种咏物明理、即物寓趣的咏物诗。请看其二陀螺:

一打一盘旋,番番难尽数。

拼将不倒身,化却挨鞭苦。

古人咏物诗很多,无论各种巧艺、器用、杂玩都一一有人吟咏过,这陀螺还未有人为它写诗。这首仄韵五绝,精巧而寓理趣于其中,甚妙。陀螺不打不转,不转就立不起来,所以,要让自己成为不倒翁,就得忍受挨打的痛苦。这里面,也有人生的影子,有做人的一点启示。作者把握住这一层可得比托的联系,紧紧扣住陀螺的玩耍原理,语不惊人,却近哲理,读之有趣。

邓世广的《咏物八绝》既有明理寓趣之高招,又有讥讽刺世之深味,例如其五之咏苍蝇:

载歌载舞讨人嫌,逐臭沾沾兴致添。

知汝平生唯两好,一甘龌龊一趋炎。

苍蝇与蚊子,是最让人讨厌的2种昆虫。苍蝇的习性是逐臭而团集,那儿有污秽、有腥臭、有残羹,就有苍蝇的身影。明代朱之蕃的那首《苍蝇》对苍蝇有过较为细致的刻画:“生从污秽忽雄飞,鼓翅摇唇觅软肥。剩酒残羹沾醉饱,青丝白壁妒光辉。营营引类济同恶,恋恋依人暂不违。驱逐虽严还易集,持将麈尾莫停挥。”其起首二句“生从污秽忽雄飞,鼓翅摇唇觅软肥”生动地勾勒出苍蝇的丑恶形象,早成为人们鄙视腐败官员的标签语。邓世广的这首咏苍蝇,用笔更为简练,讥讽的力度更强。“逐臭沾沾”已见品性,“载歌载舞”是在其“觅软肥”时还要发表冠冕堂皇的廉政宣言,更为可恶。仅此二句已将腐败官员剥个体无完肤。然后诗人第三句卖个破绽,结句再施回马枪,直可挑腐败官员首级于马下。痛快淋漓,端是好诗。

说了苍蝇,就不能不说蚊子。人类对蚊子的可恨,甚于苍蝇,因为它不但吸人血,还扰人、烦人,让你睡不安稳。于是,一些诗人咏蚊子的诗,更把自己受蚊子欺凌的气愤都发泄出来,读之更是有趣。李汝伦的《蚊》二首,读之或可让人捧腹大笑,其诗曰:

更深纔下炼钢台,倦意千斤压倒栽。

长喙尖尖叮梦上,耳光扇了自家腮。

纱厨多洞自由风,底事迟留肉肆中?

大吼一声还我血,肚囊破处掌心红。

蚊子尖尖的长喙竟然叮到诗人的“梦”上,把诗人好不容易“一梦到辽西”的佳境全给搅黄了,诗人一怒之下挥手重击,却把自己的腮帮都打肿了。这种现实中有、诗家笔下所无的趣事,一写出来就有奇趣。第二首中的“大吼一声还我血,肚囊破处掌心红”,与那首“一巴掌把你钉在墙上,用我的血写你的罪恶”的新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语浅而意远。

(4)

除了上面所列举的这些之外,能咏物而见真情感、咏物而见人间事、咏物而见诗之味者,也不失为好诗。例如,叶扬(蝉隐于市)这首《笛子》,就有语浅意深之韵味:

原是庭前竹,裁来伴我行。

西北风吹过,便起故园情。

作者没有刻意去描述笛子的声音多么宛转悠扬,悦耳动听,却是把“西北风”与“故园情”联系起来,让笛子承载了更多乡土文化人情友谊的历史积淀。“西北风”可以有多种解读,比如可以指“黄土高坡”为代表的流行歌曲所掀起的乡土文化潮流,也可以指艰难日子的到来或忧伤悲愤的曲调,总之是笛子的声音,可以勾起思乡的心绪。

再看于亚民(古山)的这首《咏钉子》,是对小人物平凡人生敬业尽职的高度赞颂:

千锤百炼始成身,不计荣华与苦贫。

历尽平生敲打事,每逢接处见精神。

以前有个学雷锋的时期,提倡和赞颂的就是“做一颗革命的螺丝钉”的精神。不过后来就有人披露雷锋的那些事迹是“做出来”的,这钉子精神很可贵而造假的行为就有点可恶。诸如周剥皮的鸡叫、刘文彩的水牢、泸定桥的战斗之类,如今就都被人钉在历史的一根柱子上。当然这不妨碍我们学习雷锋做好平凡工作的那种高尚品质,因此这首咏钉子赞颂平凡人生“不计荣华与苦贫”而勇于承受被人敲打的精神内涵对读者会有激励和鼓舞的作用。这诗的妙处全在“敲打”二字。钉子不经敲打是进不了物体的深处的,“逢接”的实现及是否牢固,全在这“敲打”的力度上。所以钉子的奉献精神,就在于默默忍受一次次地被人敲打。诗人捉住“敲打”二字而写出一首咏物好诗,也见匠心。

陈为习的一首《咏红砖》,赞颂的也是同1种平凡中见品德、奉献中勇于承受折磨的敬业精神:

不怨窑中烈焰伤,岂因红色便张扬。

当时未借钢筋力,忍让他人作柱梁。

红砖可以承受重压,是因为经历了火窑的煅烧,经历了烈焰的考验。在先前建筑还没有用上混凝土时,所有的梁柱除了木结构的以外,都是直接架装在砖墙或砖柱上的。作者由此联系到人生所有大成就的名家都是站在许多默默无闻的大众肩膀上方能作出自己的贡献的这种类似情景,发出对这红砖也即默默无闻的大众充满敬意的赞颂。

林宗峰的《咏斗笠》,与上面的咏钉子、咏红砖,都是立意相似、手法相同、韵味相近的同类型咏物诗,但其升华之笔,更有独到之处:

愿随大众历风尘,羞与闲夫作比邻。

日晒雨淋常自乐,身居人上不欺人!

一顶斗笠,只在下田劳动时,只在日晒雨淋时,方显示其存在的价值。这诗既咏物、也喻人。而“身居人上不欺人”,这一层寓意便是奇思。有了这人格化的升华,物性与人品出奇地获得统一,这诗便有隽永的韵味了。

咏物诗,就这么一些常见的写法造就出好诗。好诗都是相似的,关键在于用你的真情、用你的智慧、用你的文字,打动几许读者之心。至于形式与技巧,以上所举,大体已涵盖了咏物诗几种类型的方方面面,读者自可举一反三,从中吸取营养,体悟创作好诗的窍门,多出精品,少添垃圾。重复别人的话题须得有更高的视野和见识,否则,你始终无法在汪洋大海般的诗词作品中脱颖出来,你说是吗?

三 : 咏物诗二首(新韵)

其一•题红果

身欠缤纷碧玉衣,

春华何慕众芳旖。)

灼然璀璨时机至,

定叫同侪赞不息。

其二•咏 柿(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深秋至初冬,农家院里经常能看到满树满树的柿子,虽经风吹霜打,树叶脱落,但那柿子却红比灯笼,光鲜亮丽,使整个农家院落大为增色,也使初冬这个季节增添了不少熟女的风韵。

感之、怀之,特赋诗一首。

春华不比群芳丽,

叶落三秋风采馋。

艳比丹霞披树炫,

红如灯饰缀枝丹。

霜风劲染颜方艳,

青涩消除味愈甘。

魅力堪当熟女韵,

风姿取自雪风寒。

感悟:人生如秋果。何必羡慕他人的荣华富贵?何必嫉妒同辈中不乏因成功机运而飞黄腾达?

关键是自己要能耐得住寂寞,不断地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提升自己的内在素质。一旦内质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定有绽放的那一天——那就是世人充分认可的时候。那时,你的同侪们必定会在你的光焰里失去亮色,因而对你赞不绝口。

我想这就是秋果给予我们的启示。

四 : 咏物诗两首

咏水龙头

一扭开关水畅流,

飞珠溅玉乐悠悠。

有朝一日源头断,

苦肚搜肠空自愁。

咏水壶(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初上火炉难自禁,

喷雷涌雪势倾城。

几番倒海翻江后,

忽觉无声胜有声。

五 : 咏春四首

【一】

春意腼腆催花香,

细雨含羞润草长。

轻风作娇抚满面,

犹如仙女醉心肠。

【二】(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草木感知苞破春,

群林靓绿鸟语鸣。

水岸翠柳织景图,

佳人笑靥显芳新。

【三】

心语揉入草色新,

烟柳满腹绝胜景。

欲知秀色哪般好,

最是风轻雨后春。

【四】

左花右柳踏径游,

云淡风轻道笑语。

无边光景撩心底,

满腹经纶无才思。

本文标题:咏物诗四首-《咏甘庄恪公四首》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654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