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咏物诗-咏物

发布时间:2017-10-15 所属栏目:抒情诗歌

一 : 咏物

  剪刀

  剪掉的是杂质

  留下的是精华

  锁

  锁得住身体

  但锁不住身体中的灵魂

  日记本

  记下的是回忆

  留下的是痕迹

 

    湖南蓝山二中288高三:永恒的悲风

二 : 咏物诗

一、咏物诗

在狱咏蝉1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2,南冠客思侵3。那堪玄鬓影4,来对白头吟5。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6。无人信高洁7,谁为表予心8。

注释

1. 这首诗作于仪凤三年(六七八)秋。骆宾王作侍御史时,因屡次上书议论政事,触怒武则天,遭到诬陷,以贪赃罪名逮系狱中。这首诗即作于狱中。

2. 西陆:指秋天。古代天文学认为太阳循着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余行一周天。行于东陆谓之春,行于南陆谓之夏,行于西陆谓之秋,行于北陆谓之冬。

3. 南冠:即楚冠,春秋时楚人所戴冠名,代指囚犯。《左传》成公九年载,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世遂以南冠为囚犯代称。客思:游子思乡之情。侵:侵袭。

4. 玄鬓影:这里指蝉。古代女子发式中有蝉鬓,即把发髻梳得薄如蝉翼。晋崔豹《古今注》载魏文帝宫人莫琼树制蝉鬓,缥缈如蝉。这里反用黑色的鬓发来指蝉。玄:黑色。

5. 白头吟:是说蝉对着自己的满头白发哀鸣。又《白头吟》是古乐府曲名,曲调哀怨。相传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与其绝,其诗曰:“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古人作诗常以男女关系喻君臣关系,这里即用此典故,暗示自己一片忠忱,却被君主遗弃。

6. “露重”二句:露水很重,沾湿蝉翼,使蝉难以高飞;风很大,使蝉鸣声很容易被吹散。比喻仕途险恶,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自己的申诉也无法传到君王那里。沉:沉寂。

7. 高洁:蝉居高枝之上,餐风饮露,故称其高洁。这里也暗喻诗人自己的高洁的品性。

8. 谁为:即“为谁”的倒文。予:我。

感遇1

其七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2。

可以荐嘉客3,奈何阻重深4。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5。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6。

注释

1. 本题共十二首,是张九龄由丞相被贬为荆州长史时所作。

2. “岂伊”二句:意即丹橘经东犹绿,难道是因为江南地气温暖?其实是因为它自有耐寒的特性。伊:语助词。岁寒心:指能耐严寒的本性。

3. 荐:进奉。

4. 阻重深:被重山深水所阻隔。

5. “运命”二句:人的命运只能取决于机遇,祸福的循环交替是找不出道理的。

6. “徒言”二句:人们只说种植桃李,难道丹橘就没有那些好处吗?《韩诗外传》“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徒:只。树:种植。阴:树荫。

 

房兵曹胡马1

杜甫

胡马大宛名2,锋棱瘦骨成3。竹批双耳峻4,风入四蹄轻5。

所向无空阔6,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7,万里可横行。

注释

1. 兵曹:官名,唐代各州设兵曹参军。胡马:胡地出产的马。胡: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2. 大宛名:意即是著名的大宛马。大宛(yuān):汉代西域国名,以盛产汗血宝马著名。

3. “锋棱”句:“瘦骨成锋棱”的倒文,是说马骨架突出,像锋棱一般。锋棱:尖锐的棱角。

4. “竹批”句:是说马的双耳像斜削开的竹筒一样高峭。批:这里指削开。峻:高峭。古代相马之法,忌头大耳缓,而以两耳瘦削尖挺为千里马的特征之一。《齐民要术》:“(马)耳欲小而锐如削筒。”

5. “风入”句:是说马奔驰时四蹄生风,非常轻快。

6. “所向”句:是说胡马神骏,能飞越任何空阔之地。

7. 骁腾:骁勇飞腾,颜延年《赭白马赋》:“料武艺,品骁腾。”

评论

1. 黄生曰:上半写马之状,下半赞马之才,结归房君,此作者诗法。张耒曰:马以神气清劲为佳,不在多肉,故云“锋棱瘦骨成”。无空阔,能越涧注坡。托死生,可临危脱险。下句蒙上,是走马对法。张綖曰:此四十字中,其种其相,其才其德,无所不备,而从容痛快,凡笔望一字不可得。(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2. 赵汸曰:“前辈言咏物诗,戒粘皮着骨。公此诗,前言胡马骨相之异,后言其骁腾无比,而词语矫健豪纵,飞行万里之势,如在目中,所谓索之于骊黄牝牡之外者。区区模写体贴以为咏物者,何足语此。”(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3. 一题必尽题中之义,沉着至十分者,如《房兵曹胡马》,既言“竹批双耳”、“风入四蹄”矣,下又云:“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此皆题中应有之义,他人说不到,而少陵独到者也。(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二)

4. 咏物,小小体也,而老杜咏房兵曹胡马,则云:“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德性之调良,俱为写出。(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下)

初月

杜甫

光细弦岂上1,影斜轮未安2。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3。

河汉不改色4,关山空自寒5。庭前有白露6,暗满菊花团7。

注释

1. 弦:指半月。

2. 轮:即月轮,月亮。

3. “微生”二句:写初月刚从古塞之外升起,就隐没在暮云之间了。

4. 河汉:银河。

5. 关山:山名,在今宁夏南部,有大关山、小关山,是唐代防御吐蕃的边塞要地。

6. 白露:秋天的露水。

7. “暗满”句:不知不觉中菊花上已经落满了圆圆的露珠。团:圆。

评论

1. 此诗句句有一“初”字意,细玩自见。(清张远《杜诗会粹》)

2. 在秦而咏初月也。光细影斜,初月之状。乍升旋隐,初月之时。下四,皆承月隐说。河汉关山,言远景。庭露菊花,言近景。总是月色朦胧之象。(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流莺

李商隐

流莺飘荡复参差1,度陌临流不自持2。巧啭岂能无本意3,良辰未必有佳期4。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5。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6。

注释

1. 流莺:流离漂泊,无处栖身的黄莺。参差:不整齐,这里是形容鸟展翅飞翔的样子。

2. 度:同“渡”,过。陌:田间小路。自持:自己克制,保持一定的操守、准则。

3. 巧啭:圆转流美的啼鸣声。啭:鸟鸣。

4. “良辰”句:是说即使在美好的时刻,也未必会有美好的期遇。

5. “风朝”二句:写黄莺无休止的啼鸣。

6. “曾苦”二句:自己曾为伤春之情所苦,不忍听黄莺哀鸣,可是京城里哪里能够有让黄莺不再飘荡、栖息下来的花枝呢?凤城:相传秦穆公女弄玉吹箫,引来凤凰落在京城之中,故称为丹凤城。后来泛称京都为凤城。

评论

1. 颔联入神,通体凄惋,点点杜鹃血泪矣。亦客中所赋。(清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

白莲

陆龟蒙

素蘤多蒙别艳欺1,此花端合在瑶池2。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3。

注释

1. 素蘤:白花,这里是素质的意思。蘤(huā):古“花”的别写。蒙:受,遭到。别艳:别的艳丽的花。

2. 端:果真。合:应该,应当。瑶池:古代神话中神仙的居所。

3. 堕:坠落。

评论

1. 语自传神,不可移易。(王士禛《带经堂诗话》)

2. 诗有四格:曰兴、曰趣、曰意、曰理。太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兴也。陆龟蒙《咏白莲》:“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此趣也。……(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

3. 诗人有写物之工。……皮日休(当为陆龟蒙)《白莲》诗“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工。(疑李颀《古今诗话》三百六十六,郭绍虞《宋诗话辑佚》卷上)

未展芭蕉

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1,芳心犹卷怯春寒2。

一缄书札藏何事3,会被东风暗拆看。

注释

1. 冷烛、绿蜡:比喻绿色的芭蕉叶子。

2. 芳心:少女的心,比喻畏怯春寒还没展开的芭蕉叶。最里一层卷起的芭蕉叶,俗称蕉心。

3. 缄(jiān):书信的量词,相当于“封”、“件”。书札:书信。

二、咏物词

1、苏轼咏物词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1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2。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3。萦损柔肠4,困酣娇眼5,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6。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7。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8。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

1. 这首词大约是宋神宗元祐四年(公元1081年)春,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次韵:用原作之韵,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称为次韵。章质夫:名楶,浦城(今福建蒲城县)人。当时正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经常和苏轼诗词酬唱。他的《水龙吟•咏杨花》原文如下:“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毬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2. 从教:任凭。

3. 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这里反用其意。思:心绪,情思。

4. 萦:萦绕、牵念。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白居易《杨柳枝》:“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枝。”

5. 困酣:困倦之极。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

6. “梦随”三句:化用唐代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7. 落红:落花。缀:连结。

8. 萍碎:相传杨花入水化为浮萍。苏轼《再次韵曾仲锡荔支》:“杨花著水万浮萍”。自注云:“柳至易成,飞絮落水中,经宿即为浮萍”。

评论

1. 章质夫《水龙吟•咏杨花》其命意用事清丽可喜。东坡和之,若豪放不入律吕,徐而视之,神韵谐婉,便觉质夫词有织绣工夫。(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五)

2. 章质夫咏杨花词,东坡和之。晁叔用以为:“东坡如毛嫱、西施,净洗却面,与天下妇人斗好。质夫岂可比哉?”余以为质夫词中所谓:“傍珠廉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亦可谓曲尽杨花妙处。东坡所和虽高,恐未能及。(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十)

3. 东坡和章质夫杨花词云:“思量却是,无情有思。”用老杜“落絮游丝亦有情”也。“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依前被莺呼起”。即唐人诗云:“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几回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即唐人诗云:“时人有酒送张八,惟我无酒送张八。君看陌上梅花红,尽是离人眼中泪。”皆夺胎换骨手。(宋曾季貍《艇斋诗话》)

4. 词中句法,要平妥精粹。一曲之中,安能句句高妙?只要拍搭衬副得去,于好发挥笔力处,极要用工,不可轻易放过,读之使人击节可也。如东坡杨花词云:“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又云:“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此皆平易中有句法。东坡词如《水龙吟》咏杨花……等作,皆清丽舒徐,高出人表。(宋张炎《词源》)

5. 东坡《次章质夫韵杨花水龙吟》韵,机锋相摩,起句便合让东坡出一头地,后片愈出愈奇,真是压倒今古。(同上)

6. 东坡词潇洒出尘,胜质夫千倍。质夫词,工手;坡老词,仙手。(明杨慎《草堂诗余》)

7. 东坡“似花还似非花”一篇,幽怨缠绵,直是言情,非复赋物。(清沈谦《填词杂说》)

8. 首四句是写杨花形态,“萦损”以下六句,是写望杨花之人之情绪。二阕用议论,情景交融,笔墨入化,有神无迹矣。(清黄苏《蓼园词评》)

9. 身世流离之感而出以温婉语,令读者喜悦悲歌,不能自已。(清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卷二)

10. 东坡《水龙吟》,起云:“似花还似非花。”此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离不即也。(刘熙载《艺概》卷四)

11. 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才之不可强也如是!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

12. 此首咏杨花,遗貌取神,压倒古今。起处,“似花还似非花”两句,咏杨花确切,

不得移咏他花。人皆惜花,谁复惜杨花者?全篇皆从一“惜”字生发。“抛家”三句,

承“坠”字,写杨花之态,惜其飘落无归也。“萦损”三句,摹写杨花之神,惜其忽飞

忽坠也。“梦随风”三句,摄出杨花之魂,惜其忽往忽还也。以上写杨花飞舞之正面已

毕。下片,更申言杨花之归宿,“惜”意愈深。“不恨”两句,从“飞尽”说起,惜春事

已了也。“晓来”三句,惜杨花之经雨也。“春色”三句,惜杨花之沾泥落水也。“细看

来”两句,更点出杨花是泪来,将全篇提醒。郑叔问所谓“画龙点睛”者是也。又自“晓

来”以下,一气连贯,文笔空灵。先迁甫称为“化工神品”,亦非虚誉。(唐圭璋(唐宋

词简释》)

定风波

咏红梅1

好睡慵开莫厌迟2,自怜冰脸不时宜3。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4,尚余孤瘦雪霜姿5。休把闲心随物态6,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7。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8。

注释

1. 这首词是苏轼隐括其诗《红梅三首》其一而成的,原诗云:“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2. 慵:懒散。

3. 冰脸:比喻梅花的冰清玉洁。不时宜:即不合时宜,不合当时的形势、潮流。

4. 闲雅:闲淡雅洁。

5. 孤瘦:孤傲瘦劲。雪霜姿:斗雪凌霜的姿态。

6. 闲心:闲淡的心性。物态:指桃杏娇柔媚人之态。

7. 酒生微晕:脸上因饮酒而产生微微的红晕。沁(qìn):渗透。瑶肌:像美玉一样润泽莹洁的肌肤。

8. “诗老”三句:宋初诗人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格:即标格,风范、风度。范成大《梅谱》:“红梅标格是梅,而繁密则如杏”。

评论

1. 东坡《定风波》云:“尚余孤瘦雪霜姿”,《荷华媚》云:“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雪霜姿”、“风流标格”,学坡词者,便可从此领取。(刘熙载《艺概》卷四)

2. 词一起便出以拟人手法,花似美人,美人似花,饶有情致。……“偶作”三句是“词眼”,绘形绘色,正面写出红梅的美姿丰神。“小红桃杏色”,说她色如桃杏,鲜艳娇丽,切红梅的一个“红”字。“孤瘦雪霜姿”,说她斗雪凌霜,归结到梅花孤傲瘦劲的本性。“偶作”一词上下关联,天生妙语。不说红梅天生红色,却说美人因“自怜冰脸不时宜”,才“偶作”红色以趋时风。但以下之意立转,虽偶露红妆,光彩照人,却仍保留雪霜之姿质,依然还她“冰脸”本色。形神兼备,尤贵于神,这才是真正的“梅格”。(《唐宋词鉴赏辞典》)

南乡子

梅花词和杨元素1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2。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卮3。痛饮又能诗4,坐客无毡醉不知5。花尽酒阑春到也6,离离7,一点微酸已著枝7。

注释

1. 这首词作于熙宁七年(一0七四),苏轼时任杭州通判。杨元素:名绘,时为杭州太守,与苏轼时常诗词唱和。

2. 柯:草木的枝茎。玉蕤:比喻白色的梅花。蕤(ruí):下垂的装饰物。

3. 英:花,花片。卮(zhī):酒器。

4. 痛饮:开怀畅饮。

5. “坐客无毡”句:《晋书•吴隐之传》载吴隐之为官清廉,勤苦同于贫庶,以竹篷为屏风,坐无毡席。《新唐书•郑虔传》载郑虔著书八十余篇,诸儒服其善著书,时号“郑广文”。在官贫约甚,杜甫曾赠诗曰:“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此句言酒醉之时,连坐无毡席的寒冷都不知道了。

6. 酒阑:饮酒结束时。阑:残尽。

7. 离离:分披繁盛的样子。

8. 微酸:指梅子。著枝:生于枝上。

评论

1. 东坡梅词云:“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著枝。”《张右史集》有《梅花十绝》,《后山集》有《梅花七绝》。其无己《七绝》,乃文潜《十绝》中诗,但三绝不是,未知竟谁作者。其间有云:“谁知檀萼香须里,已有调羹一点酸。”用东坡语也。(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一)

2. (杨万里绝句:“百千寒雀下空庭,小集梅梢话晚晴。特地作团喧杀我,忽然惊散寂无声。”)持以与此《南乡子》开端二语相比,苦水(顾随号)不嫌他杨诗无神,却只嫌他杨诗无品。“满”字、“看”字,颊上三毫,一何其清幽高寒,一何其湛妙圆寂耶?一首《南乡子》,高处、妙处,只此开端二语。(顾随《顾随文集•东坡词说》)

3. 全词既不句句粘住在梅花上,亦未尝有一笔怠慢了梅花。此即所谓不即不离,妙合无垠。(《唐宋词鉴赏辞典》)

二、周邦彦咏物词

兰陵王



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1、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2。登临望故国3,谁识京华倦客4。长亭路5,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6。闲寻旧踪迹7,又酒趁哀弦8,灯照离席9,梨花榆火催寒食19。愁一箭风快11,半篙波暖12,回头迢递便数驿13。望人在天北14。凄恻15、恨堆积。渐别浦萦回16,津堠岑寂17,斜阳冉冉春无极18。念月榭携手19,露桥闻笛20,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注释

1. 隋堤:隋炀帝大业元年,开通济渠和邗沟,沟通洛水、黄河、淮河和长江,沿渠筑堤,沿堤种柳,后人称为隋堤。这里指的是北宋都城汴京附近的汴河堤。

2. 飘绵:飞柳絮。行色:出行时的神色情态。

3. 登临: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故国:故乡。

4. 京华倦客:作者自称。京华:即京都,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故称。倦客:客居他乡身心疲惫的人。

5. 长亭:古时在路旁设亭,作为行人休息及送行饯别之处,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6. “应折”句: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三辅黄图》“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7. 寻:寻思,追忆。

8. 趁:伴随。哀弦:琴弦奏出的哀伤的曲调。

9. 离席:送别的宴席。

10. 榆火:从榆木所取之火。古代钻木取火,因四季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木材,春季用的是榆柳之火。寒食:节令名,在清明节前一二天,古代习俗此时禁火,只吃冷食,故称“寒食”。

11. 一箭风快:比喻船只在风的吹送下,如箭一般飞快地行去。

12. 半篙:船家常以篙测水深浅,有“一篙”、“半篙”之说。苏轼诗:“池中半篙水,池上千尺柳。”波暖:水已变暖,指深春时分。

13. 迢递:遥远。驿:驿站,汉唐时三十里置一驿。

14. “望人”句:因行人南去,回望送行之人,故曰“在天北”。

15. 凄恻:悲伤。

16. 别浦:大水有小口旁通称为别浦。萦回:回旋转折。

17. 津:渡口。堠:古时守望之所,十里或五里一个。岑寂:冷清,寂寞。

18. 冉冉:渐进的样子。

19. 月榭:月下的台榭。

20. 露桥:落满露水的桥。闻笛:笛曲中有《折杨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评论

1. 绍兴初,都下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以周词凡三换头,至末段,声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宋毛幵《樵隐笔录》)

2. “闲寻”以下,不沾题而宣写别怀无抑塞。《草堂选》云:“应折柔条过千尺”,自不伤亚。至“斜阳冉冉春无极”,如此咏物,淡宕有情矣。(明卓人月《古今词统》徐士俊评)

3. 客中送客,一“愁”字代行者设想,以下不辨是情是景,但觉烟霭苍茫。“望”字、“念”字尤幻。(周济《宋四家词选》)

4. 美成词,极其感慨,而无处不郁,令人不能遽窥其旨。如《兰陵王•柳》云:“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二语是一篇之主。上有“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之句,暗伏“倦客”之根,是其法密处。故下接云:“长亭路,年来岁去,应折柔条过千尺。”久客淹留之感,和盘托出。他手至此,以下便直抒愤懑矣。美成则不然。“闲寻旧踪迹”二叠,无一语不吞吐。只就眼前景物,约略点缀,更不写淹留之故,却无处非淹留之苦。直至收笔云:“沉思往事,似梦里,泪暗滴。”遥遥挽合,妙在才欲说破,便自咽住,其味正自无穷。……大抵美成词,一篇皆有一篇之旨,寻得其旨,不难迎刃而解,否则病其繁碎重复,何足以知清真也?(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

5. 意与人同,而笔力之高,压遍古今。又沉郁,又劲直,有独往独来之概。(清陈世焜《云韶集》卷四)

6. 上阕但赋“柳”字,而有清刚之气。中阕之“梨花”句、下阕之“斜阳”句,闰庵云:“有此二语顿挫之力,以下便一气奔赴。”余亦谓然。无此二句,则中阕于别后,即言行舟迅发;下阕在客途,即言回首前欢,便少纡徐之致。赖此顿挫,非特涵养局势,且句中风韵悠然,名作也。(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7. 梁启超云:“‘斜阳’七字,绮丽中带悲壮,全首精神提起。”(《艺蘅馆词选》乙卷)

六丑1

蔷薇谢后作

正单衣试酒2,怅客里、光阴虚掷3。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4,一去无迹。为问家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5。钗钿堕处遗香泽6,乱点桃蹊,轻翻柳陌7。多情为谁追惜?但峰媒蝶使8,时叩窗槅9。东园岑寂10,渐蒙笼暗碧11。静绕珍丛底12,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13,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14,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15,向人欹侧16。漂流处、莫趁潮汐17,恐断红、尚有相思字18,何由见得?

注释

1. 六丑:此词调大约是周邦彦首创。周密《浩然斋雅谈》载:“(徽宗)问《六丑》之义,莫能对。急召邦彦问之。对曰:‘此犯六调,皆声之美者,然绝难歌。昔高阳氏有子六人,才而丑,故以比之。’”

2. 试酒:品尝新酿成的酒。《武林旧事》卷三载,夏历四月初,酒库呈样尝酒。张镃《赏心乐事》亦曰:“三月季春……花院尝煮酒。”南宋风俗多沿袭北宋汴京,“试酒”之俗亦是。

3. 怅:惆怅,愁闷。客里:客游他乡之时。

4. 过翼:飞过的鸟。翼:鸟翅,这里代指鸟。

5. “夜来”二句:这里以美人比落花,意思是夜里的风雨把蔷薇花都埋葬了。韩偓《哭花》:“夜来风雨葬西施。”楚宫:西施是吴宫美人,故本应作“吴宫”,但按格律应用仄声字,而吴楚地域相接,吴地后归楚,楚宫亦多美人,故用“楚宫”。倾国:美人的代称。汉乐府《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6. “钗钿”句:以美人的钗钿坠落形容蔷薇花飘落。徐夤《蔷薇》:“晚风飘处似遗钿”。钿:一种嵌花的首饰。香泽:香气。

7. “乱点”二句:形容落花飞舞的样子。蹊:小路。陌:小道。

8. 但:只有。蜂媒蝶使:蜜蜂、蝴蝶往来花丛之中,像是花的媒人和使者,故曰。裴说《牡丹》:“游蜂与蝴蝶,来往自多情。”

9. 窗槅(gé):窗子。槅:窗上用木条制成的格子。

10. 岑寂:冷清,寂寞。

11. 蒙笼:草木茂盛繁密的样子。暗碧:暗绿色。

12. 珍丛:指蔷薇花丛。韩偓《大庆堂赐宴元璫而有诗呈吴越王》:“笙歌风紧人酣醉,却绕珍丛烂熳看。”

13. “长条”二句:蔷薇枝上有刺,会钩住人的衣服,故曰。储光羲《蔷薇歌》:“低边绿刺已牵衣。”

14. 残英:残花。强:勉强。簪:插,戴。巾帻:裹发的头巾。

15. 颤袅:颤动摇曳。

16. 欹(qī)侧:倾侧,斜依。

17. 趁:逐,随。潮汐:潮水。早潮为潮,晚潮为汐。

18. “恐断红”句:用唐人红叶题诗的典故。《云溪友议》载卢渥应举之时,在御沟旁拾到一片红叶,上面题诗一首,于是藏之巾箱。后娶一宫人,见红叶后长叹曰:“当初偶题随流,不想被郎君收藏。”叶上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断红:落花。

评论

1. 长条有似,残英不似,眨眼即知锥心必尽。“飘流”一段,节起新枝,枝发奇萼,长调中不多得也。(明卓人月《古今词统》徐士俊评)

2. (“愿春”三句)十三字,千回百折,千锤百炼,以下如鹏羽自逝。不说人惜花,却说花恋人。不从无花惜春,却从有花惜春。不惜已簪之残英,偏惜欲去之断红。(周济《宋四家词选》)

3. 自叹年老远宦,意境落漠,借花起兴。以下是花是自己,比兴无端。指与物化,奇情四溢,不可方物。人巧极而天工生矣。结处意致尤缠绵无已,耐人寻绎。(清黄苏《蓼园词评》)

4. 《六丑•蔷薇谢后作》云:“为问家何在”,上文有“怅客里光阴虚掷”之句,此处点醒题旨,既突兀,又绵密,妙只五字束住。下文反复缠绵,更不纠缠一笔,却满纸是羁愁抑郁,且有许多不敢说处,言中有物,吞吐尽致。大抵美成词,一篇皆有一篇之旨,寻得其旨,不难迎刃而解,否则病其繁碎重复,何足以知清真也?(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

5. 如泣如诉,语极呜咽,而笔力沉雄,如闻孤鸿,如听江声。笔态飞舞,反复低徊,词中之圣也。结笔愈高。(清陈世焜《云韶集》卷四)

6. 夏闰庵云:此阕(《瑞鹤仙•悄郊原带郭》)与《兰陵王》、《浪淘沙》、《大酺》、《六丑》诸作,人巧至而天机随,词中之圣。与史迁之文、杜陵之诗,同为古今绝作,无与抗手者。(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水龙吟

梨花

素肌应怯余寒1,艳阳占立青芜地2。樊川照日3,灵关遮路4,残红敛避。传火楼台5,妒花风雨6,长门深闭7。亚帘栊半湿,一枝在手,偏句引、黄昏泪8。别有风前月底。布繁英9、满园歌吹10。朱铅退尽11,潘妃却酒12,昭君乍起13。雪浪翻空,粉裳缟夜14,不成春意。恨玉容不见,琼英谩好,与何人比15。

注释

1. 素肌:白色的肌肤,比喻洁白素雅的梨花。余寒:剩余的春寒,梨花开在晚春时节,故曰。

2. 青芜地:杂草丛生的地方。

3. 樊川:汉武帝时的一个梨园。照日:与日光互相辉映。

4. 灵关:山名,在今四川宝兴县南。谢脁《谢隋王赐紫梨启》:“味出灵关之阴。”

5. 传火:古代寒食节禁火后重新举火,宫中取新火传赐近臣,称为传火。韩翃《寒食》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6. 妒花风雨: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

7. 长门:即长门宫,汉武帝皇后陈阿娇失宠后所居之处。刘长卿《长门怨》:“何事长门闭,珠廉只自垂。……蕙草生闲地,梨花发旧枝。”宋李重元《忆王孙》词:“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8. “亚帘栊”四句:亚:低垂的样子。帘栊:窗帘。栊:窗上的棂木。句引:同“勾引”。黄昏泪:刘方平《春怨》:“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知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9. 繁英:繁盛茂密的梨花。

10. “满园”句:《旧唐书•音乐志》载唐玄宗教太常乐工子弟三百人为丝竹之声,音响齐发。有一音误,必亲自纠正。因其所居之院近于禁院之梨园,故号为梨园弟子。白居易《新丰折臂翁》“惯听梨园歌吹声。”歌吹:歌唱声和吹奏声。

11. 朱铅:胭脂和铅粉。

12. “潘妃”句:形容梨花的洁白。潘妃:南朝齐废帝东昏侯之妃,名玉儿,颜色洁美。东昏侯曾在宫内立店铺,以潘妃为市令,百姓歌云:“至尊屠肉,潘妃沽酒”。却酒:饮酒则生红晕,因梨花色白,故曰“却酒”。却:推辞。

13. “昭君”句:形容梨花惊人之美。《文选》江淹《恨赋》:“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注:“会匈奴遣使,请一女子,帝谓后宫:‘欲至单于者起。’昭君喟然而叹,越席而起。乃赐单于。”《琴操•怨旷思惟歌》载昭君颜色皎洁,闻于国中。后入宫,不得宠幸。昭君心有怨恚,作《怨旷思惟歌》曰:“梨叶萋萋,其叶萎黄。”后单于求女,昭君善装盛服,形容光辉而出。元帝见之,大为惊艳,但悔之晚矣。乍:初,刚。

14. “粉裳”句:言梨花如粉色衣裳映得夜空如缟。缟:细白的生绢,这里作动词用,映白的意思。王安石《寄蔡氏女子二首》其一:“积李兮缟夜,崇桃兮炫昼。”

15. 玉容:玉一般美好的容颜。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琼英:玉色的花,指梨花。谩:空,徒然。

评论

1. 如咏物,须时时提调。觉不可晓,须用一两件事印证方可。如清真咏梨花《水龙吟》,第三第四句,引用“樊川”“灵关”事,又“深闭门”及“一枝带雨”事。觉后段太宽,又用“玉容”事,方表得梨花。若全篇只说花之白,则是凡白花皆可用,如何见得是梨花?(元沈义父《乐府指迷》)

2. 咏物词,最忌说出题字。如清真梨花及柳,何尝说出一个梨、柳字?(同上)

3. 按写梨花冷淡性情,曰:“占尽青芜”,曰“长闭门”,曰“引黄昏泪”,曰“不成春意”,为梨花写神矣,却移不到桃李梅杏上。(清黄苏《蓼园词评》)

4. 前五句实赋梨花,其下“传火”二句从侧面写,“雪浪”二句从正面写,非特词笔妍秀,且以“长门”句、“春意”句承之,更觉情味不尽。结句“比”字韵语新而情重,洵芳菲善怀者。(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三、姜夔咏物词

暗香

辛亥之冬1,余载雪诣石湖2。止既月3,授简索句4,且征新声5,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6,音节谐婉7,乃名之曰:“暗香”、“疏影”8。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9。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10。但怪得竹外疏花11,香冷入瑶席12。江国13,正寂寂,叹寄与路遥14,夜雪初积。翠尊易泣15,红萼无言耿相忆16。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17。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注释

1. 辛亥:宋光宗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

2. 载雪:冒雪。诣:到,往。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号石湖居士。

3. 止既月:住了一个多月。

4. 简:竹简,古代的书写用具,这里代指纸张。

5. 征:求。新声:新创作的曲调。

6. 工妓:乐工和歌妓。隶习:演习。

7. 谐婉:和谐婉转。

8. 暗香、疏影:取自林逋诗《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9. “唤起”两句:贺铸《浣溪沙》:“玉人和月摘梅花。”玉人:美人。与:一起,一道。

10. “何逊”二句:作者以何逊自比,感叹年华老去,才思枯竭,赋不得眼前的梅花。何逊:南朝梁诗人。何逊为扬州法曹时,官舍里有梅树一株,因作《咏早梅诗》。后来他从洛阳特地赶回扬州,再访梅树,却彷徨终日,不能成章。却:助词,用在动词后,相对于“了”。春风词笔:何逊《咏春风诗》:“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镜前飘落粉,琴上响余音。”

11. 竹外疏花:借用苏轼《和秦太虚梅花》“竹外一枝斜更好”之意。

12. 瑶席:用瑶(美玉)装饰的席子,一说指用瑶草(传说中的仙草)编成的坐席。都是形容坐席的华贵。

13. 江国:水乡。

14. “叹寄与”句:三国时吴国陆凯与范晔友善,自江南寄梅花与范晔,并赠诗一首,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15. 翠:绿色。尊:酒器。

16. 红萼:这里指好色的梅花。耿:悲伤。

17. “千树”句:宋代时西湖中的孤山上多梅树。苏轼《和秦太虚梅花》:“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寒碧:指寒冷碧绿的湖水。

疏影

苔枝缀玉1,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2。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3。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4。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5。莫似春风,不管盈盈6,早与安排金屋7。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8。等恁时9、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10。

注释

1. 苔:苔梅,梅树的一种。范成大《梅谱》载苔梅枝干樛曲,苔藓鳞皴,又有苔须垂于枝间,风吹时,飘飘可玩。玉:比喻绿色的苔藓。

2. “有翠禽”二句:曾慥《类说》卷十二引《异人录》载,隋朝开皇年间,赵师雄行经罗浮山,日暮时分,于松林中遇一美人,与之对坐饮酒,还有一个绿衣童子在旁笑歌戏舞。师雄醉寐,醒时东方已白,见大梅树上有翠鸟啼鸣。才明白自己遇见的是梅神和她的侍童。

3. “篱角”:将梅花比作佳人。杜甫《佳人》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曹组《蓦山溪》咏梅词:“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修竹:细长的竹子。

4. “昭君”四句:用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诗意,原诗曰:“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胡沙:胡地的沙漠。江南:借指昭君故乡。江北:借指汉朝京都。佩环:妇女佩带的饰物,这里借指昭君。

5. “犹记”三句:用寿阳公主故事。《太平御览》载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有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三日后才洗落。宫人惊奇,竞相仿效,称为梅花妆。蛾绿:即螺黛,又叫螺子黛,妇女画眉用的青黑颜料,借指女子的眉。

6. 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这里借指梅花。

7. 金屋:《汉武故事》载武帝幼年时,姑母馆陶长公主指其女阿娇问武帝:“阿娇好否?”武帝笑答:“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这里以阿娇比梅花。

8. 玉龙:笛。“玉”指其装饰华贵。“龙”指其音色清远。韩偓《梅花》:“龙笛远吹胡地月,梅花初试汉宫妆。”林逋《霜天晓角•梅》“甚处玉龙三弄”。哀曲:笛曲中有《梅花落》、《梅花三弄》等,都很哀婉。

9. 恁时:此时。

10. 横幅:画幅。

评论

1. 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此清空质实之说。……白石词如《疏影》、《暗香》、《扬州慢》……等曲,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词源》)

2. 诗之赋梅,惟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而已。世非无诗,不能与之齐驱耳。词之赋梅,惟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同上)

3. 词用事最难,要体认著题,融化不涩。如白石《疏影》“犹记深宫旧事”三句,用寿阳事;“昭君不惯胡沙远”四句,用少陵诗;皆用事不为事所使。(同上)

4. 词以意趣为主,要不蹈袭前人语意。……姜白石《暗香》赋梅云(词略),《疏影》云(词略)。此数词皆清空中有意趣,无笔力者未易到。(同上)

5. 落笔得“旧时月色”四字,便欲使千古作者皆出其下。咏梅嫌纯是素色,故用“红萼”字,此谓之破色笔。又恐突然,故先出“翠尊”字配之。说来甚浅,然大家亦不外此。用意之妙,总使人不觉则烹锻之工也。美成《花犯》云:“人正在、空江烟浪里。”尧章云:“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尧章思路,却是从美成出,而能与之埒,由于用字高,炼字密,泯其来踪去迹矣。(清先著、程洪《词洁辑评》卷四)

6. 二词绛云在霄,舒卷自如。又如琪树玲珑,金芝布护。(清许昂霄《词综偶评》)

7. 别有炉韛熔铸之妙,不仅以隐括旧人诗句为能。(“昭君”四句)能转法华,不为法华所转。宋人咏梅,例以弄玉、太真为比,不若以明妃拟之,尤有情致也。胡澹庵诗,亦有“春风自识明妃面”之句。(同上)

8. 此词(《疏影》)以“相逢”、“化作”、“莫似”六字作骨。不能换留,听其自为盛衰。(清周济《宋四家词选》)

9. 稼轩郁勃,故情深;白石放旷,故情浅;稼轩纵横,故才大;白石局促,故才小。惟《暗香》《疏影》二词,寄意题外,包蕴无穷,可与稼轩伯仲,余俱据事直书,不过手意近辣耳。(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10. 南渡以后,国事日非,白石目击心伤,多于词中寄慨,不独《暗香》、《疏影》二章发二帝之幽愤,伤在位之无人也。特感慨全在虚处,无迹可寻,人自不察耳。感慨时事,发为诗歌,便已力据上游,特不宜说破,只可用比兴体。即比兴中亦须含蓄不露,斯为沉郁,斯为忠厚。……南宋词人,感时伤事,缠绵温厚者,无过碧山,次则白石。白石郁处不及碧山,而清虚过之。(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11. 此盖伤心二帝蒙尘,诸后妃相从北辕,沦落胡地,故以昭君托验,发言哀断。考唐王建《塞上咏梅》诗曰:“天山路旁一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昭君已没汉使回,前后征人谁系马?”白石词意当本此。近世读者多以意疏解,或有嫌其举典拟不于伦者,殆不自知其浅闇矣。

词中数语,纯从少陵咏明妃诗义隐括,出以清健之笔,如闻空中笙鹤,飘飘欲仙,觉草

窗、碧山所作吊雪香亭梅诸词,皆人间语,视此如隔一尘,宜当时传播吟口,为千古绝

唱也。至下阕藉宋书寿阳公主故事,引申前意,寄情遥远,所谓怨深文绮,弥得风人温

厚之旨已。(郑文焯手批)

12. 此系白石自度曲,二首均咏梅花,蝉联而下,似画家的通景。第一首即景咏石湖梅,回忆西湖孤山千树盛开,直说到“片片吹尽也”。第二首即从梅花落英直说到画里的梅花。与周邦彦《红林檎近》两首,从初雪说到雪盛、残雪、再欲雪,章法相似,却不是纯粹写景咏物,多身世家国之感,与周词又不同。上首多关个人身世,故以何逊自比。下首写家国之恨居多,故引昭君、胡沙、深宫等等为喻。更有一点可注意的,“江南江北”之“北”字出韵,系用南方土音押韵。岂因主要意思所在,故不回避出韵失律之病?因之也更觉突出。窃谓旧说大致不误,惟亦不必穿凿比附以求之。至谓作词时离徽钦被虏已六十年,就未必再提旧话,此点却似无甚关系;因南渡以后,依然是个残局,而且更危险,自不妨有所感慨。词多比兴,虽字面上说梅花,却处处关到自己,关到家国,引用古句甚多,自是用心之作,虽稍有沉晦处,参看注文,大意可通。(俞平伯《唐宋词选释》)

四、王沂孙咏物词

齐天乐

蝉1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2。乍咽凉柯3,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珮流空,玉筝调柱4。镜暗妆残5,为谁娇鬓尚如此6。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7。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8。余音更苦。甚独抱清高9,顿成凄楚10。谩想薰风11,柳丝千万缕。

注释

1. 王沂孙《齐天乐•蝉》共两阕,此其二,其一曰:“绿槐千树西窗悄,厌厌昼眠惊起。饮露身轻,吟风翅薄,半剪冰绡谁寄?凄凉倦耳。漫重拂琴丝,怕寻冠珥。短梦深宫,向人犹自诉憔悴。残虹收尽过雨,晚来频断续,都是秋意。病叶难留,纤柯易老,空忆斜阳身世。窗明月碎。甚已绝余音,尚遗枯蜕。鬓影参差,断魂青镜里。”

2. “一襟”二句:马缟《中华古今注》载:昔齐后忧忿而死,尸体化为蝉,登庭树嚖唳而鸣。王悔恨。故世呼蝉为齐女。一襟余恨:极写恨之深。宫魂:齐后魂魄,暗指南宋后妃之魂。翠阴:绿荫。

3. 乍:刚,才。咽:呜咽,形容蝉声悲切。凉柯:秋天的树枝。柯:草木的枝干。

4. “怪瑶珮”二句:形容雨声如玉石相击的声音在空中流动,如玉筝弹奏之声。瑶珮:美玉制成的佩饰。调柱:调弄弦柱,指弹筝。

5. 镜暗妆残:指不梳洗装扮。徐干《杂诗》:“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6. 娇鬓:娇美的蝉鬓。蝉鬓是古代妇女发式的一种,蝉身黑而光润,故称。晋崔豹《古今注》载魏文帝宫人莫琼树制蝉鬓,缥缈如蝉。

7. “铜仙”三句:这三句是说仙人承露盘已移远,不能存贮露水,蝉无以为生。相传蝉以露水为食,故曰。铜仙:汉武帝时以铜作仙人承露盘于建章宫,称铜仙,又称金人。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序》:“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铅泪似洗:形容泪水之多。李贺诗曰“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携盘去远:李贺诗:“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零:落。

8. “病翼”三句:写临近秋天,蝉已经岁月无多。枯形:枯槁的形骸。孙楚《蝉赋》:“形如枯槁。”阅世:经历世间沧桑。消得:禁得起。

9. 清高:蝉居高枝之上,餐风饮露,似人中君子,故称其清高。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10. 凄楚:凄凉悲哀。

11. 谩(màn):枉自,徒然。薰风:和风,暖风。《史记•乐书》载舜弹无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评论

1. 咏物最争托意,,隶事处以意贯串,浑化无迹,碧山胜场也。(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

2. 前阕身世之感,后阕家国之恨。(周济《宋四家词选》)

3. 《词选》云:“碧山咏物诸篇,并有家国之忧。”自是确论。读碧山词者,不得不兼时势言之,亦是定理。或谓不宜附会穿凿,此特老生常谈,知其一不知其二。古人诗词,有不容穿凿者,有必须考镜者,明眼人自能辨之。否则徒为大言欺人,彼方自谓识超,吾直笑其未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

4. 碧山《齐天乐》诸阕,哀怨无穷,都归忠厚,是词中最上乘。……咏蝉次章后叠“铜仙”九句,字字凄断,却浑雅不激烈。(同上)

5. 王碧山咏萤咏蝉诸篇,低回深婉,托讽于有意无意之间,可谓精于比义。(同上卷六)

6. 此是学唐人句法、章法,“庾郎先自吟愁赋”逊其蔚跂。“西窗”句亦排宕法。“铜仙”三句,极力排荡。“病翼”三句,玩其弦指收裹处,有变徵之音。结笔掉尾,不肯直泻,然未自在。(清谭献《谭评词辩》卷一)

7. 此首乃宗庙之痛。端木子畴评此词云:“详味词意,‘宫魂’字点出命意。‘乍咽’、‘还移’,慨播迁也。‘西窗’三句伤敌骑暂退,燕安如故。‘镜掩’二句残破满眼,而修容饰貌,侧媚依然。‘铜仙’三句宗器重宝均被迁夺。‘病翼’二句更痛哭流涕,言海岛栖流,决不能久。‘余音’三句遗臣孤愤,哀怨难论。‘谩想’二句责诸臣到此尚安危利灾,视若全盛也。”其论与张皋文、周止庵之言相合,余亦从之。沧桑遗黍,诵之呜咽。(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8. 此首咏蝉,盖咏残秋哀蝉也。妙在寄意沉痛,起笔已将哀蝉心魂拈出,故国沧桑之感,尽寓其中。“乍咽”三句,言蝉之移栖,即喻人之流徙。“西窗”三句,怪蝉弄姿揭响,即喻人之醉梦。“镜暗”两句,承“怪”字来,伤蝉之无知,即喻人之无耻。真见痛哭流涕之情矣。换头,写人之难久。“余音”三句,写蝉之凄音,不忍重听,即写人之宛转呼号,亦无人怜惜也。末句,陡着盛时之情景,振动全篇。太白《越中览古》有“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诗,盖上极盛而下极寒哀,而此则上极哀而下极盛,反剔一句,亦自警动。(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水龙吟

落叶

晓霜初著青林1,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2,纷纷犹坠3,门荒径悄。渭水风生4,洞庭波起5,几番秋杪6。想重崖半没7,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8。啼螀未歇9,飞鸿欲过10,此时怀抱11。乱影翻窗12,碎声敲砌13,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14?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注释

1. 著:附着。

2. 萧萧:形容树叶落下的声音。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

3. 纷纷:落叶众多的样子。范仲淹《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

4. “渭水”句:用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诗意。

5. “洞庭”句:屈原《湘夫人》:“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6. 杪:树梢。

7. 重崖:层层叠叠的山崖。

8. “题红”二句:写南宋故宫的冷落。题红:《云溪友议》载卢渥应举之时,在御沟旁拾到一片红叶,上面题诗一首,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杳杳:深远缥缈。溯:逆流而上。

9. 螀(jiāng):蝉的一种,夏末秋初始鸣。

10. 飞鸿:鸿雁,秋季南飞。

11. 怀抱:心意,情感。

12. 乱影:纷乱的落叶影子。

13. 砌:台阶。

14. 甚处:何处。

评论

1. 碧山《水龙吟》诸篇,感慨沉至。……咏落叶“渭水风生”七句,笔意幽冷,寒芒刺骨。其有慨于崖山乎。(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

2. 咏物词至王碧山,可谓空绝古今,然亦身世之感使然,后人不能强求也。(同上卷七)

3. 碧山忠爱之忱,出于不容已。故词中“宫沟”、“故国”,触处生悲。“渭水”、“洞庭”句引乱愁于无次,“山路无人”句叹劫后之萧条。下阕因落叶而动乡思,断雁残螀,同其凄韵。此词“洞庭”七句及“前度”以下五句颇警动。(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三 : 咏物

茶壶

腹有乾坤何惧丑

春秋自在腹中流

炎凉化得山间月

解去红尘万种愁

(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一物生来丑绝伦

独将五短会于身

翩翩大腹装明月

歪嘴悠悠吐玉津

咏垂柳

不向高天向浅埃,青丝万缕道边裁。

俯身扫尽人间垢,还把青天托起来。

苦瓜

金花镶翠玉,

拙貌挂青藤。

辛苦生涯味,

胸中赤胆凝。

柳絮

天生素色更无香

是是非非任短长

只伴清风巡大地

人间舞透好春光

柳絮

曾经放荡弄春风,

也有阴云也有晴。

被雨方为泥下草,

多年始见异山荆

本文标题:咏物诗-咏物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332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