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中庸对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
中庸对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
摘要: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庸之道在历史长河中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经历了无数先贤们的研究探讨后,我们更应该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使其在当下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效能。
关键词:重要组成部分 起源 中和 诚 天理 和平 包容 和谐
作为儒家文化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庸之道已经随着儒学的发展深深深入到了中国每一个元素当中,成为构成社会与文化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环境的成员,都无法摆脱中庸之道的影响,它会影响你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甚至你的人生抉择。因此,无论是对于社会成员,还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正确认识并合理运用中庸之道,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法避免的抉择。了解并充分利用中庸之道,对当下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要想真正了解一部传世之作,我们必须从它的起源开始说起。中庸的思想起源很早,人们认为中庸之道最早起源于《尚书》,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这样一句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在《尚书·洪范》的记载中,箕子提出的:“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也同样是“中”的反应,我们通常将此作为中庸思想的源头。具体到“中庸”一词,它最早出现于《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位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作为能够让圣人都推崇备至到如此地步的儒家典籍,它同样受到了历朝历代儒学家的追捧和研究,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庸之道得以在研究中不断发展壮大,从而对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众多的朝代中,宋代文学工作者的研究对中庸的发展的影响尤为突出。宋代是儒学发展的“第二期”,《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合成为四书,理学大家朱熹为之作注,成《四书章句集注》,在宋以后,四书更是被用作开科取士、选拔政府官吏的教科书。在宋代众多的文学工作者中,不仅出现了司马光、苏轼等一大批研究者,甚至更是出现了将儒家文化推向更高层次的的程朱等人,伴随他们出现的改进版的儒家文化—程朱理学。
在对中庸的研究上,司马光对中庸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北宋最早表彰和诠释中庸的文学工作者之一,司马光曾经著有《中庸广义》,虽然已经散佚,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南宋卫缇所作的《礼记集说》中的残简断章见其大概。其实,司马光对中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和”的研究上,他认为所谓的“中和”,指的是对《中庸》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结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一句的解释引发的相关问题的思考。
在司马光看来,人心是最微妙的,也是最难揣摩把握的,君子之学之所以贵就在于在“治心”,所以在对中和的诠释过程中,司马光对于心显得尤为重视。在《中和论》中,司马光曾经对作为中庸思想起源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
惟一,允执厥中”一句做出过这样的评价:危则难安,微则难明。精之所以明,其微也,一之所以安,其危也,要在执中而已。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司马光认为人心的特点既“微”且“危”,而我们所必须做的就是要“明其微”,“安其危”,然而如何才能“明其微”,“安其危”呢?在司马光看来,必须要“允执厥中”,要“执中”,要把心置于“中庸之地”,而要治心,就要中和,人们正可以从《中庸》中探寻明微安危的方法。对于《中庸》中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结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一句,司马光是这样解释的:喜怒哀乐,圣人所不免,其异于众人者,未尝须臾离道。平居无事,则心常存乎中庸,及其既发,则以中庸载之,喜不失节,怒不过分,哀不伤生,乐不极欲。中者,君子之所长守也,故曰大本;和者,君子之所长行也,故曰达道。司马光认为,只有内心中谨守此“中”,才能在生活中都能够发而“中节”,君子必须做的就是守“中”,并以此来指导人生。但有时,司马光的这种“中和“思想也有其狭隘性,虽然在表面上听起来不无道理,但是细细品味,我们就会发现,这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理论问题。司马光所强调的“中”由心而发,因时而变,不能存于未发的心中,没有固定的标准与准则。但是,无论怎样,司马光对中庸的研究还是比较深入的,对于当时的社会文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在宋代,作为儒学大家的苏轼,对《中庸》的研究也有着很高的造诣,他曾著《中庸论》一部,集中表现了自己的儒学思想,在当时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部著作,既是对《中庸》原意的阐发,同时也融进了自己对待中庸独特的见解与思想,它不仅佐证了《中庸》在北宋受到重视的情形,更说明了研究《中庸》对于阐发个人的思想、义理的重要性。
在《中庸论》中,苏轼认为“《中庸》者,孔氏之遗书而不完者也”,并非是子思自己的思想,况且子思也是孔子的学生,因此《中庸》的精义还是出自孔子,他主张去除后世儒者所添加的内容,从而概括出中庸的精华。在《中庸论》的上、中、下三篇,苏轼分别论述了 “其始论诚明之所入” “其次论圣人之道所从始,推而至于其所终极”“其卒乃始内之于中庸”三个问题,以此展现中庸的艺术魅力。
作为《中庸》的基本问题之一,苏轼对待“诚”是这样解释的:“夫诚者,何也?乐之之谓也。乐之则自信,故曰诚。”他认为,“诚”就是人的审美性的情感感受,有了这种感受,就建立了“自信”,也就自信达到了“诚”。因此,苏轼强调了人的主观情感的因素,将人的情感的审美指向看作是达至“诚”的基本条件。 “诚”不再是《中庸》中的那种需要克服人的自然情感而静心体味的玄妙的东西,而是人的个人自然情感。
对待“诚”在现实中的表现及“诚”的重要性,苏轼认为:明而不诚,虽挟其所有,伥伥乎不知所以安之,苟不知所以安之,则是可与居安,而未可与居忧患也。夫惟忧患之至,而后诚明之辨,乃可以见。由此观之,君子安可以不诚哉!苏轼的中庸论从“诚”出发,经过一系列的磨练,再归于“诚”,从而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极致的中庸状态。苏轼的这一思想,既是对《中庸》以及儒家的人学思想的一种阐发,也是一种发展,对当时社会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由于苏轼对于中庸之道的研究才使得我们看到了苏轼他入则为儒,出则为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大儒形象。
在宋代,程朱对中庸的阐述与见解是系统的,对社会与文化的影响与发展是最深刻的。程朱赋予了中庸明确的含义 ,二程曰 :“不偏之谓中 ,不易之谓庸 。
中者, 天下之正道 ; 庸者 , 天下之定理。”( 《中庸辑略》 )朱熹也说:“中庸者 , 不偏不倚 , 无过与不及,而平常之理。” ( 《 中庸章句集注》 ) 他们对中庸的解释比前人更加明确 ,他们认为中庸就是不偏不易,是无过与不及,是恒常不变的“正道”和“定理”。他们甚至将中庸与“天理”之间划上了等号 。 “中庸 ,天理也 。天理固高明 。”( 《中庸辑略》 )“若致中和则是达天理 ,便见得天尊地卑 , 万物化育之道 。”( 《二程遗书》 )认为“中庸”便是“天理”。虽然在对中庸之道的理解上,程朱的理解更加深刻明确,但是他们却把中庸从以礼为内容向封建纲常为内容的转化继续推进,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统治与服从的关系推向了极端,阐述出为封建王权及伦理纲常服务的中庸理论,这无疑对中庸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为后世对中庸文化的争论埋下了伏笔。
作为一个古老的概念, 中庸所表述的思想长期以来饱受争议。在古代,中庸被誉为“至德”,备受推崇。在近现代,中庸则被视为明哲保身,横遭非议。历史只有在几经褒贬之后,也许才能见其真相。近代以来,为了对中庸进行更加中肯的认识与评价,学术界对中庸进行了更加深刻的讨论与研究。这些研究,对进一步深化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深化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争议仍然不断,有基本肯定的,有基本否定的,同样也有介于二者之间,认为中庸是精华与糟粕相互杂糅在一起的,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忽视中庸之道对我们的影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中庸之道,充分发扬其有利的一面,使其更好地为我们的社会发展服务。
其实,中庸之道之所以被人所误解,主要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其消极的一面。一提到中庸之道,人们想到的总是那些负面的东西,认为是软弱的表现,是不作为的表现,是不追根究底,不走极端,各打五十大板,明哲保身的表现。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固然在某些方面,中庸是不适合的,但是我们同样要看到中庸之道的优点,了解到它对我们能产生哪些有利的影响,不能将其一棒子打死。事物之所以能够存在就在于其在某一方面必然具有合理性,而这正是人们应该及时抓住并灵活运用的一点,只有如此,人们才可以趋利避害,将事物的存在合理性扩大,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我们在看到积极方面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展现出来,社会矛盾并没有得到消除,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更加和谐呢?作为贯穿于儒家经典文化始终的中庸之道,它作为一种方法论,恰恰精髓就在于平衡协调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事务协调发展。如今,如果能够重新审视中庸之道,了解中庸之道那些能够协调社会发展的内容,对当下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将会产生重要的意义。
在《中庸》的开篇就讲到了“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齐焉”,这种爱好和平的思想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性格,使其成为一个主张和平、和善、和解的民族,正是这样一种思想造就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巨大凝聚力,也有了新中国在国际上形成高度共识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庸思想对中国的民族自强和和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世界局势下,要谋求长久而稳定的局面,和平是最根本的要素,中庸所包含的“和”的思想在这些方面都有所体现。这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而又强有力的社会环境。与此同时,面对复杂多变
的国际国内局势,中庸思想的文化智慧使得政府在处理各种问题的时候能够站在客观公正、理性均衡的立场上,处理各种复杂的政治局面,稳定国内外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发展。中庸思想作为不断完善民族意识和民族心理,树立民族风格的契合点,是一种最理想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的境界,只有不断挖掘中庸思想中的各种智慧,才能更好地凝聚民族性格,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在国家民族平台上,中庸之道是如此,那么在个人人生发展上,中庸之道亦是如此。中庸之道对个人人生的发展也有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可以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包容他人,理解他人,不偏不倚,公正平和,能够使人们达到求真、求善与求美的统一,经过长期的教化,陶身淑性之后,能够坚定自主的意志,提升人格,净化心灵,涤荡人心之中的私心杂欲,化解个性情感与社会伦常之生疏感,开拓生命本质而获取的情感和行为的合适感,从而更好地存活于世,并为和谐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总之,对于中庸之道,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其好的一面,借鉴“中庸之道”的精髓来妥善处理各种矛盾,认真反思并研究中庸之道,兼容并包,使其不断深化,将其转化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助力,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郭晓冬《论司马光“中和学说”及其在道学上的意义与局限》 陕
西师范大学学报 2010
【2】 苏轼的《中庸论》 作者不详
【3】 杨子吟 邹效维 《近十年中中庸研究观点介述》
【4】 谢金林 江萍菊 《孔子中庸思想的诠释及其现代意义》
【5】 崔日韦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探析》 山东大学哲学与
社会发展学院 250100
【6】 王泽民 《论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论文》
【7】 秦晓波 郭秀丽 《儒家中庸之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沈
阳师范大学学报 2007
国学经典句段推荐
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摘自《道德经》第64章 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金盾出版社 2009年版 )
其表面意思是说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但从深层次来看,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种哲学智慧,一种通过积累获得成功的智慧。在上个世纪最初的几十年里,有一个美国人正在为自己人生不断努力着。他整天躲在狭小的地下室里,将数百万根的K线一根根地画到纸上,贴到墙上,接下来便对着这些K线静静地思索,有时他甚至能面对着一张K线图发几个小时的呆。后来他干脆把自美国证券市场有史以来的纪录搜集到一起,在那些杂乱无章的数据中寻找着规律性的东西。由于没有客户挣不到薪金,许多时候这个美国人不得不靠朋友的接济勉强度日。这样的情况延续了6年。美国人集中研究了美国证券市场的走势与古老数学、几何学和星象学的关系。同样是在6年后,美国人成立了自己的经纪公司,并发现了最重要的有关证券市场发展趋势的预测方法,他把这一方法命名为“控制时间因素”。他在金融投资生涯中赚取了5亿美元的财富,成为华尔街上靠研究理论而白手起家的神话人物。他叫威廉·江恩。 在现实世界里,每个年轻人都有梦想,都渴望成功,然而他们却眼高手低,志大才疏,只是惊羡于别人的成功,却从未想过他们在此之前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其实,人世间并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任何人都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获得成功的,成功是通过积累点点滴滴能够导致成功的因素才最终获得的,所以成功需要积累也正是一种最原始最简单的真理,我们只有通过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才会最终获得成功。
这段话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意思很简单,但是如果真正理解了其中的内涵,我们就会从中受益匪浅,这也正是我想大家推荐的原因。
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自《论语·述而》《古代汉语》王力主编 中华书局1999年第三版 185页)
这句话的意思是几个人在一起,要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将他们身上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借鉴,借以改正自己身上与他们相同的缺点。从意思上,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它本身所蕴含的智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但是每个人都有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对于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于缺点,我们要善于规避,并且以他人为鉴,改正自己的缺点,弥补自身不足。正如韩愈《劝学》所说的那样: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圣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我们呢?在此向大家强烈推荐这段话,正是要让大家了解向他人学习的重要性。
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自《论语·为政》《古代汉语》王力主编 中华书局1999年第三版 181页)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而不学习,那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做学问就是要学思结合,学中有思,思中有学,只有如此学问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孔子曾经说过:“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夏也曾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西方的哲人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人类在知识的认知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的原则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在我们学习的同时,一定要学会思考,不能墨守陈规,照搬课本知识,否则只能是固步自封,使自己的思想受到蒙蔽与限制,难免陷入迷惑之中,无法自拔。
二 : 浅议《礼记•中庸》及其现实意义
《中庸》是历来国人立身治国的重要思想源泉,总结了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最精华、最核心的部分。其主张持守尽善尽美之品德,应天地万物之变,并强调任何场合下的恰到好处,不偏不倚,兼容两端,融会贯通。这种自然之理和处事方式在历史上和现代社会中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由此,从中庸这一道统精神入手,分析其与修炼德行、政治教化、学习、做人等的关系、处理形形色色的社会[www.61k.com]关系、与其他领域等的密切联系,把握其精神实质,阐述在现实社会中的意义和运用中庸之道的具体方法。
一、总述
《中庸》作为儒家经典《礼记》中的重要一篇,宋代的理学家程颐就将其誉为“孔子传授之心法”,足见其地位。南宋理学大儒朱熹在其《四书集注•中庸章句序》中提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 ,三皇五帝的治国治人之法足可见中庸的萌芽,所以朱熹认为“前圣之书”相对于《中庸》,没有一部能够“加于此哉”。中庸思想以提纲挈领之质,一语道破天机,结合人性之中的根本与自然造化紧密联系起来,天人合一自此而生。这样的揭开“修身治国平天下”奥秘之书是注定要被尊崇为模范中的经典。
二、中庸之于修炼品德
在修身养德的玄妙历程中,德育被放置在了一个神圣的地位。《中庸》阐明了天地之性、持中之道和择善至诚之教。这三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中和、中节”是中庸的价值取向;以“合外内之道”作为中庸的思想核心;以“至诚尽性”作为中庸的中心观念和修炼方法。从历史和现实也可以看出:中庸精神已经点滴渗入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事作风的细节之中,几乎每一种有影响的思想都与中庸产生了联系,现在我们将其尊之为道统,奉之为圭皋也是能获得巨大的现实收益的。
人们的言行、思想都与外界的各个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人们遵守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的道德之时,天地的至道也从此显现出来:“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后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此段清晰地说明了高贵品质和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以博厚悠远感化天,本以悠远而至高厚,而高厚又悠久也,圣人与天地的同生自此而使。
三、中庸之于政治统治
政治为国家服务,为统治服务,但是如果走向极端会阻碍社会传承和发展,所以政治也要讲究中和之道,某些千古帝王为统治国家,可谓费尽心血:朱元璋因其平民出身,深受元末腐败政治的侵害,在他一步登天做了明代的开国皇帝之后,狠抓吏治腐败,贪白银60两则枭首示众。开始时确实收到了良效,但是明朝传了四五位皇帝之后,贪污、吏治腐化惊人,将近100年的时间民不聊生,最终以中国历史上最腐败的朝代载入了史册。中国的官场积弊经之前历朝的生长,已经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凭一个皇帝的一腔热血是难以有任何改观的。朱元璋是为国为民着想,但是误生偏激之举,政治的力量也无法改变。如果他深谙中庸之道,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这样整顿起来会有所改观,为他的后代做了楷模,政治清明也会持续得长久一些。
四、中庸之于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也要求助于中庸,正如子程子所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在学习或研究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棘手的难题,这些阻碍大部分时候是由于知识积累不到位,暂时没有很深厚的底子。有的人遇到了问题马上不由分说地刨根问底,这种急于“求得甚解”的行为却恰恰反映了一种过于依靠外物的惰性。这种操之过急的提问通常是偏离易位,因为即便是通过老师讲解,在此种情形下也会一头雾水,以中庸精神观之:急躁的态度会“过犹不及”。要时刻记住:遇到了无关痛痒的小问题不要急忙解决,有时稍事拖延,待知识结构和感性资料丰满之时,会使效果更好:不仅获得了鲜活的资料,还探究了获取和理解知识的方法。
五、中庸之于行事
中庸之道的理想境界:《礼记•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和,发而皆中节,其实人的理性和天性之间的斗争就是中庸发挥作用的重要场合,人所具有的奴性和惰性作为一种趋于安逸的天性,用理性去拷问,来排除这些天性所引发的弊端,这就是中庸之道内化于自身修养的清晰例证。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过于强调或放纵天性会使得自身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外界环境,而若把自身的理性运用于细枝末节,这无异于又走向了一个极端,又进入了一个绝境。在如今的畅销书市场上,成功学励志丛书比比皆是,其中不乏精品,只要以中庸的精神来分析其产生原因和预期效果,那么很容易发现这些名人们的理论大多集中于克服懒惰,增进人际交流,实际就是把“反中庸”之小人的特点一一总结并提出克服办法,这就是古代优秀的思想成果运用于现代化环境的极好例子。
六、中庸之于做人
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君子之德,是经过长时间的至诚之心的累加,而小人则是较容易地受到外物的影响,无法分辨孰轻孰重,没有对理想和信念的赤诚、拳拳之心。《中庸》开篇便提到:“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君子的“时中”,是能够识时务、识大体,应时而变,要把自然规律运用于思考和行动中以中庸为本,因此君子之德,正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平常之理,所以其言行都将是中规中矩的,其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必将是接受度高;而小人则经常毫无顾忌地突发异想,只顾其一不览其余,从来没有中和之念头。
若违反了中庸的至道,不懂得见好就收,肆无忌惮地施展才华实在是偏激之举。所以我们为人做事尽量不要偏激,尽量避免感性的流露放肆,因为公理自然在于大众之心,为人和为官之理在于“大功即无功,小功则见利”,公理是通用的,中庸是永恒的。
七、中庸之于人际关系
朋友之间的交往也要讲求中庸: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之交是心与心的交流,志向与美德的交融,是一种与天地共存的默契,如丝缕般交织在一起。子期伯牙那带着遗憾的知音绝唱证明了:缺了可与心交流的人,存在的意义何在?这个事例不得不使我们内心泛起波澜,它让人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正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这是值得用生命和意志追求的。但我们若认为心与心的交流就是苦行僧式的悟道求解,换一句话说,追求理想化的人际关系构想,那未免有些简单化了。以中庸的态度立场和至诚之心对待他人,更能过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所以“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这句话要用全面的、中和的观点来对待。
八、中庸之于自然科学
中庸之道也合乎自然科学,数学家华罗庚提出的优选法和黄金分割率中可以看出。黄金分割率为0.618,这里不是绝对的平分,但也足见绝对的1∶1不是最佳。在现实中人们提倡花看半开之时,饮酒引到微醉,才会感到佳趣。花开了一多半,未完全开放时最鲜艳,最具生命力,完全开放的后一秒就逐步地走向了凋谢。饮酒至半酣,六七分醉意,这是喝酒的最佳境界,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既享受到了酒兴,又能保持清醒理智。若未达到中和状态,出现浅尝辄止,没有达到起兴,味同嚼蜡;但如果酩酊大醉,那就失去了喝酒的意义。所以不可否认,中庸之道也符合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也符合人性,万物一理。此中庸“洋洋乎发育万物,峻及于天。优优大哉!”。
《中庸》的主旨在于做人,修德和治国的道理,作为哲理化、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其中蕴含的深刻要义是值得继续发掘的,在现代过于歌颂人定胜天、讲求天人对立、强调人的无穷力量的年代,中庸所倡导的“天人合一”更显得弥足珍贵。自然界为社会立法,这才应是人们遵循的正道。人以至诚之心对待自然天地,对待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对待自身内部德行的修养,并在思考和行动的各个细节之中注意中和,不偏不倚,因时因事而动。这是《中庸》所提出的宝贵的方法论,体现了儒家的最高哲学智慧,现实意义巨大。
【参考文献】
[宋]朱熹《四书集注》王浩 整理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陈羲 杜宏春《礼记》为人思想的现代价值《史志鉴研究》
(刘飞: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09级研究生。)
三 : 唐密的护国利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四 : 中庸对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
中庸对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
摘要: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庸之道在历史长河中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经历了无数先贤们的研究探讨后,我们更应该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使其在当下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效能。(www.61k.com)
关键词:重要组成部分 起源 中和 诚 天理 和平 包容 和谐
作为儒家文化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庸之道已经随着儒学的发展深深深入到了中国每一个元素当中,成为构成社会与文化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环境的成员,都无法摆脱中庸之道的影响,它会影响你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甚至你的人生抉择。因此,无论是对于社会成员,还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正确认识并合理运用中庸之道,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法避免的抉择。了解并充分利用中庸之道,对当下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要想真正了解一部传世之作,我们必须从它的起源开始说起。中庸的思想起源很早,人们认为中庸之道最早起源于《尚书》,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这样一句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在《尚书·洪范》的记载中,箕子提出的:“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也同样是“中”的反应,我们通常将此作为中庸思想的源头。具体到“中庸”一词,它最早出现于《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位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作为能够让圣人都推崇备至到如此地步的儒家典籍,它同样受到了历朝历代儒学家的追捧和研究,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庸之道得以在研究中不断发展壮大,从而对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众多的朝代中,宋代文学工作者的研究对中庸的发展的影响尤为突出。宋代是儒学发展的“第二期”,《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合成为四书,理学大家朱熹为之作注,成《四书章句集注》,在宋以后,四书更是被用作开科取士、选拔政府官吏的教科书。在宋代众多的文学工作者中,不仅出现了司马光、苏轼等一大批研究者,甚至更是出现了将儒家文化推向更高层次的的程朱等人,伴随他们出现的改进版的儒家文化—程朱理学。
在对中庸的研究上,司马光对中庸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北宋最早表彰和诠释中庸的文学工作者之一,司马光曾经著有《中庸广义》,虽然已经散佚,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南宋卫缇所作的《礼记集说》中的残简断章见其大概。其实,司马光对中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和”的研究上,他认为所谓的“中和”,指的是对《中庸》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结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一句的解释引发的相关问题的思考。
在司马光看来,人心是最微妙的,也是最难揣摩把握的,君子之学之所以贵就在于在“治心”,所以在对中和的诠释过程中,司马光对于心显得尤为重视。在《中和论》中,司马光曾经对作为中庸思想起源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
中庸之道 中庸对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
惟一,允执厥中”一句做出过这样的评价:危则难安,微则难明。(www.61k.com]精之所以明,其微也,一之所以安,其危也,要在执中而已。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司马光认为人心的特点既“微”且“危”,而我们所必须做的就是要“明其微”,“安其危”,然而如何才能“明其微”,“安其危”呢?在司马光看来,必须要“允执厥中”,要“执中”,要把心置于“中庸之地”,而要治心,就要中和,人们正可以从《中庸》中探寻明微安危的方法。对于《中庸》中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结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一句,司马光是这样解释的:喜怒哀乐,圣人所不免,其异于众人者,未尝须臾离道。平居无事,则心常存乎中庸,及其既发,则以中庸载之,喜不失节,怒不过分,哀不伤生,乐不极欲。中者,君子之所长守也,故曰大本;和者,君子之所长行也,故曰达道。司马光认为,只有内心中谨守此“中”,才能在生活中都能够发而“中节”,君子必须做的就是守“中”,并以此来指导人生。但有时,司马光的这种“中和“思想也有其狭隘性,虽然在表面上听起来不无道理,但是细细品味,我们就会发现,这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理论问题。司马光所强调的“中”由心而发,因时而变,不能存于未发的心中,没有固定的标准与准则。但是,无论怎样,司马光对中庸的研究还是比较深入的,对于当时的社会文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在宋代,作为儒学大家的苏轼,对《中庸》的研究也有着很高的造诣,他曾著《中庸论》一部,集中表现了自己的儒学思想,在当时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部著作,既是对《中庸》原意的阐发,同时也融进了自己对待中庸独特的见解与思想,它不仅佐证了《中庸》在北宋受到重视的情形,更说明了研究《中庸》对于阐发个人的思想、义理的重要性。
在《中庸论》中,苏轼认为“《中庸》者,孔氏之遗书而不完者也”,并非是子思自己的思想,况且子思也是孔子的学生,因此《中庸》的精义还是出自孔子,他主张去除后世儒者所添加的内容,从而概括出中庸的精华。在《中庸论》的上、中、下三篇,苏轼分别论述了 “其始论诚明之所入” “其次论圣人之道所从始,推而至于其所终极”“其卒乃始内之于中庸”三个问题,以此展现中庸的艺术魅力。
作为《中庸》的基本问题之一,苏轼对待“诚”是这样解释的:“夫诚者,何也?乐之之谓也。乐之则自信,故曰诚。”他认为,“诚”就是人的审美性的情感感受,有了这种感受,就建立了“自信”,也就自信达到了“诚”。因此,苏轼强调了人的主观情感的因素,将人的情感的审美指向看作是达至“诚”的基本条件。 “诚”不再是《中庸》中的那种需要克服人的自然情感而静心体味的玄妙的东西,而是人的个人自然情感。
对待“诚”在现实中的表现及“诚”的重要性,苏轼认为:明而不诚,虽挟其所有,伥伥乎不知所以安之,苟不知所以安之,则是可与居安,而未可与居忧患也。夫惟忧患之至,而后诚明之辨,乃可以见。由此观之,君子安可以不诚哉!苏轼的中庸论从“诚”出发,经过一系列的磨练,再归于“诚”,从而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极致的中庸状态。苏轼的这一思想,既是对《中庸》以及儒家的人学思想的一种阐发,也是一种发展,对当时社会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由于苏轼对于中庸之道的研究才使得我们看到了苏轼他入则为儒,出则为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大儒形象。
在宋代,程朱对中庸的阐述与见解是系统的,对社会与文化的影响与发展是最深刻的。程朱赋予了中庸明确的含义 ,二程曰 :“不偏之谓中 ,不易之谓庸 。
中庸之道 中庸对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
中者, 天下之正道 ; 庸者 , 天下之定理。(www.61k.com]”( 《中庸辑略》 )朱熹也说:“中庸者 , 不偏不倚 , 无过与不及,而平常之理。” ( 《 中庸章句集注》 ) 他们对中庸的解释比前人更加明确 ,他们认为中庸就是不偏不易,是无过与不及,是恒常不变的“正道”和“定理”。他们甚至将中庸与“天理”之间划上了等号 。 “中庸 ,天理也 。天理固高明 。”( 《中庸辑略》 )“若致中和则是达天理 ,便见得天尊地卑 , 万物化育之道 。”( 《二程遗书》 )认为“中庸”便是“天理”。虽然在对中庸之道的理解上,程朱的理解更加深刻明确,但是他们却把中庸从以礼为内容向封建纲常为内容的转化继续推进,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统治与服从的关系推向了极端,阐述出为封建王权及伦理纲常服务的中庸理论,这无疑对中庸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为后世对中庸文化的争论埋下了伏笔。
作为一个古老的概念, 中庸所表述的思想长期以来饱受争议。在古代,中庸被誉为“至德”,备受推崇。在近现代,中庸则被视为明哲保身,横遭非议。历史只有在几经褒贬之后,也许才能见其真相。近代以来,为了对中庸进行更加中肯的认识与评价,学术界对中庸进行了更加深刻的讨论与研究。这些研究,对进一步深化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深化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争议仍然不断,有基本肯定的,有基本否定的,同样也有介于二者之间,认为中庸是精华与糟粕相互杂糅在一起的,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忽视中庸之道对我们的影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中庸之道,充分发扬其有利的一面,使其更好地为我们的社会发展服务。
其实,中庸之道之所以被人所误解,主要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其消极的一面。一提到中庸之道,人们想到的总是那些负面的东西,认为是软弱的表现,是不作为的表现,是不追根究底,不走极端,各打五十大板,明哲保身的表现。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固然在某些方面,中庸是不适合的,但是我们同样要看到中庸之道的优点,了解到它对我们能产生哪些有利的影响,不能将其一棒子打死。事物之所以能够存在就在于其在某一方面必然具有合理性,而这正是人们应该及时抓住并灵活运用的一点,只有如此,人们才可以趋利避害,将事物的存在合理性扩大,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我们在看到积极方面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展现出来,社会矛盾并没有得到消除,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更加和谐呢?作为贯穿于儒家经典文化始终的中庸之道,它作为一种方法论,恰恰精髓就在于平衡协调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事务协调发展。如今,如果能够重新审视中庸之道,了解中庸之道那些能够协调社会发展的内容,对当下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将会产生重要的意义。
在《中庸》的开篇就讲到了“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齐焉”,这种爱好和平的思想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性格,使其成为一个主张和平、和善、和解的民族,正是这样一种思想造就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巨大凝聚力,也有了新中国在国际上形成高度共识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庸思想对中国的民族自强和和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世界局势下,要谋求长久而稳定的局面,和平是最根本的要素,中庸所包含的“和”的思想在这些方面都有所体现。这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而又强有力的社会环境。与此同时,面对复杂多变
中庸之道 中庸对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
的国际国内局势,中庸思想的文化智慧使得政府在处理各种问题的时候能够站在客观公正、理性均衡的立场上,处理各种复杂的政治局面,稳定国内外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发展。(www.61k.com]中庸思想作为不断完善民族意识和民族心理,树立民族风格的契合点,是一种最理想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的境界,只有不断挖掘中庸思想中的各种智慧,才能更好地凝聚民族性格,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在国家民族平台上,中庸之道是如此,那么在个人人生发展上,中庸之道亦是如此。中庸之道对个人人生的发展也有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可以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包容他人,理解他人,不偏不倚,公正平和,能够使人们达到求真、求善与求美的统一,经过长期的教化,陶身淑性之后,能够坚定自主的意志,提升人格,净化心灵,涤荡人心之中的私心杂欲,化解个性情感与社会伦常之生疏感,开拓生命本质而获取的情感和行为的合适感,从而更好地存活于世,并为和谐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总之,对于中庸之道,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其好的一面,借鉴“中庸之道”的精髓来妥善处理各种矛盾,认真反思并研究中庸之道,兼容并包,使其不断深化,将其转化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助力,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郭晓冬《论司马光“中和学说”及其在道学上的意义与局限》 陕
西师范大学学报 2010
【2】 苏轼的《中庸论》 作者不详
【3】 杨子吟 邹效维 《近十年中中庸研究观点介述》
【4】 谢金林 江萍菊 《孔子中庸思想的诠释及其现代意义》
【5】 崔日韦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探析》 山东大学哲学与
社会发展学院 250100
【6】 王泽民 《论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论文》
【7】 秦晓波 郭秀丽 《儒家中庸之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沈
阳师范大学学报 2007
国学经典句段推荐
中庸之道 中庸对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
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www.61k.com](摘自《道德经》第64章 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金盾出版社 2009年版 )
其表面意思是说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但从深层次来看,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种哲学智慧,一种通过积累获得成功的智慧。在上个世纪最初的几十年里,有一个美国人正在为自己人生不断努力着。他整天躲在狭小的地下室里,将数百万根的K线一根根地画到纸上,贴到墙上,接下来便对着这些K线静静地思索,有时他甚至能面对着一张K线图发几个小时的呆。后来他干脆把自美国证券市场有史以来的纪录搜集到一起,在那些杂乱无章的数据中寻找着规律性的东西。由于没有客户挣不到薪金,许多时候这个美国人不得不靠朋友的接济勉强度日。这样的情况延续了6年。美国人集中研究了美国证券市场的走势与古老数学、几何学和星象学的关系。同样是在6年后,美国人成立了自己的经纪公司,并发现了最重要的有关证券市场发展趋势的预测方法,他把这一方法命名为“控制时间因素”。他在金融投资生涯中赚取了5亿美元的财富,成为华尔街上靠研究理论而白手起家的神话人物。他叫威廉·江恩。 在现实世界里,每个年轻人都有梦想,都渴望成功,然而他们却眼高手低,志大才疏,只是惊羡于别人的成功,却从未想过他们在此之前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其实,人世间并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任何人都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获得成功的,成功是通过积累点点滴滴能够导致成功的因素才最终获得的,所以成功需要积累也正是一种最原始最简单的真理,我们只有通过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才会最终获得成功。
这段话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意思很简单,但是如果真正理解了其中的内涵,我们就会从中受益匪浅,这也正是我想大家推荐的原因。
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自《论语·述而》《古代汉语》王力主编 中华书局1999年第三版 185页)
这句话的意思是几个人在一起,要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将他们身上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借鉴,借以改正自己身上与他们相同的缺点。从意思上,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它本身所蕴含的智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但是每个人都有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对于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于缺点,我们要善于规避,并且以他人为鉴,改正自己的缺点,弥补自身不足。正如韩愈《劝学》所说的那样: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圣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我们呢?在此向大家强烈推荐这段话,正是要让大家了解向他人学习的重要性。
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自《论语·为政》《古代汉语》王力主编 中华书局1999年第三版 181页)
中庸之道 中庸对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而不学习,那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www.61k.com]做学问就是要学思结合,学中有思,思中有学,只有如此学问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孔子曾经说过:“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夏也曾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西方的哲人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人类在知识的认知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的原则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在我们学习的同时,一定要学会思考,不能墨守陈规,照搬课本知识,否则只能是固步自封,使自己的思想受到蒙蔽与限制,难免陷入迷惑之中,无法自拔。
五 : 浅议《礼记·中庸》及其现实意义
本文标题:中庸思想的现实意义-中庸对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