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太阳神鸟-太阳神鸟:太阳神鸟-原物简介,太阳神鸟-崇鸟崇日

发布时间:2017-08-14 所属栏目:太阳神鸟

一 : 太阳神鸟:太阳神鸟-原物简介,太阳神鸟-崇鸟崇日

太阳神鸟金饰是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的一张金箔,属商代晚期作品,整个金饰呈一圆环形状,金饰上有复杂的镂空图案,分内外两层,内层为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围绕着内层图案,由四只相同的朝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四只鸟首足前后相接,朝同一方向飞行,与内层漩涡旋转方向相反。对其进行成分分析得知其含金量高达94.2%。该金饰可能是古蜀人祭祀用的神器。现藏于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博物馆。

太阳神鸟_太阳神鸟 -原物简单介绍

太阳神鸟:太阳神鸟-原物简介,太阳神鸟-崇鸟崇日_太阳神鸟太阳神鸟太阳神鸟金箔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量20克。整器呈圆形,器身极薄。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分内外两层,内层为一圆圈,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围绕在内层图案周围,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四只鸟首足前后相接,朝同一方向飞行,与内层漩涡旋转方向相反。整个图案似一幅现代剪纸作品,线条简练流畅,极富韵律,充满强烈的动感,富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和极大的想象空间,该器生动的再现了远古人类“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故事,四只神鸟围绕着旋转的太阳飞翔,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体现了远古人类对太阳及鸟的强烈崇拜,表达了古蜀人对生命和运动的讴歌。此器构图凝练,是古蜀人丰富的哲学思想、宗教思想,非凡的艺术创造力与想象力和精湛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也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代表。太阳神鸟:太阳神鸟-原物简介,太阳神鸟-崇鸟崇日_太阳神鸟太阳神鸟有研究认为其外层4鸟代表四鸟负曰,也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内层12道芒纹代表一年12个月周而复始。这是古代蜀人崇拜太阳的物证,也许当时古蜀人已经掌握了岁、时、月的概念以及形成的原因。
2005年8月16日“太阳神鸟”金饰正式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2005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太阳神鸟”金饰的蜀绣制品搭载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后返回地球。
【视觉效果】盯着“太阳神鸟”,头前后移动,你会看到“太阳神鸟”在旋转。
【最佳观赏效果】把“太阳神鸟”放在红色衬底上,动感更强。
【古代用途】据考古队员推测,“太阳神鸟”是镶嵌在一件红色漆器上的一件装饰品。(原因请看上文的最佳观赏效果)

太阳神鸟_太阳神鸟 -崇鸟崇日


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即“四鸟绕日金饰”,它极具动感的视觉效果,无论是外层的4太阳神鸟:太阳神鸟-原物简介,太阳神鸟-崇鸟崇日_太阳神鸟太阳神鸟只飞鸟,还是内层旋转的太阳。特别是在红色背景衬托下,里面的旋涡就如同一轮旋转的火球,周围飞鸟图案分明就是红色的火鸟。外层飞行的神鸟和内层旋转着的太阳,表现的正是古蜀人对太阳神鸟和太阳神的崇拜和讴歌。
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中的4只逆向飞行的鸟,也与“使四鸟”和“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以及太阳神鸟和太阳神的崇拜有关。在《山海经》中有“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如《山海经·大荒东经》:“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淮南子·精神篇》中说“日中有陵乌”,郭璞注解说“中有三足乌”。也有多处关于帝俊之裔“使四鸟”的记述,如《大荒东经》中说“有葛国,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虎、豹、熊、罴”;“帝俊生晏龙……食黍,食兽,是使四鸟”;“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大荒南经》中说“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等等。这也进1步说明这个时代的古蜀人是“崇鸟崇日”的。
这和三星堆文化中的“崇鸟崇日”习俗是一脉相承的。三星堆遗址出土的考古材料中的众多“青铜鸟”、“圆日形器”和有着10只鸟的“青铜神树”,以及《山海经》等文献记载中的“十日神话”的传说等,无不说明了三星堆文化中的古蜀人也是“崇鸟崇日”的。
另外,从这个太阳神鸟金箔饰本身形象来看,内层的12道旋涡状光芒,既象一道道火苗,又象一根根象牙,也象一轮轮弯月,表示一年12个月周而复始。这也正说明了为什么金沙遗址出土那么多的象牙,以及为什么古蜀人那么喜欢用象牙祭祀的原因。
还有我国南方各省出土的铜鼓、玉器、服饰上的太阳神鸟,亦是古文化深渊的无声表达,形真意切。

太阳神鸟_太阳神鸟 -基本概况

太阳神鸟:太阳神鸟-原物简介,太阳神鸟-崇鸟崇日_太阳神鸟太阳神鸟2005年8月16日“太阳神鸟”金饰正式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2005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太阳神鸟”金饰的蜀绣制品搭载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后返回地球。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永久纪念雕塑揭幕仪式在成都金沙遗址举行。随着一席红绸徐徐飘下,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于今年8月16日起代言中国文化遗产的太阳神鸟金饰图的永久雕塑展现在世人面前。 而太阳神鸟金饰会在北京的国家博物馆中进行一段时间的展出。

太阳神鸟永久雕塑全高5米,直径3.9米,厚30厘米。主体部分为青铜贴金,一如神鸟刚出土时剥开土层即显的纯粹金黄。向后倾斜12厘米的特别设计彰显雕塑的层次感。托起神鸟的两座大理石基座没有过多打磨,寓意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据介绍,太阳神鸟原物是一件金饰,2001年2月25日出土于金沙遗址。今年8月16日,它从全国一千多件候选标志中脱颖而出,被国家文物局批准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标志。国家文物局认为,太阳神鸟图案表达着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而且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极富美感,是古代人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它的造型精练、简洁,具有较好的徽识特征。启用后的“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将在文物保护、研究、收藏等领域使用,也可按照管理规定用于商业领域。

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即“四鸟绕日金饰”,它极具动感的视觉效果,无论是外层的4只飞鸟,还是内层旋转的太阳。特别是在红色背景衬托下,里面的旋涡就如同一轮旋转的火球,周围飞鸟图案分明就是红色的火鸟。外层飞行的神鸟和内层旋转着的太阳,表现的正是古蜀人对太阳神鸟和太阳神的崇拜和讴歌。

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中的4只逆向飞行的鸟,也与“使四鸟”和“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以及太阳神鸟和太阳神的崇拜有关。在《山海经》中有“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如《山海经·大荒东经》:“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淮南子·精神篇》中说“日中有陵乌”,郭璞注解说“中有三足乌”。也有多处关于帝俊之裔“使四鸟”的记述,如《大荒东经》中说“有葛国,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虎、豹、熊、罴”“帝俊生晏龙……食黍,食兽,是使四鸟”;“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大荒南经》中说“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等等。这也进1步说明这个时代的古蜀人是“崇鸟崇日”的。

这和三星堆文化中的“崇鸟崇日”习俗是一脉相承的。三星堆遗址出土的考古材料中的众多“青铜鸟”、“圆日形器”和有着10只鸟的“青铜神树”,以及《山海经》等文献记载中的“十日神话”的传说等,无不说明了三星堆文化中的古蜀人也是“崇鸟崇日”的。

另外,从这个太阳神鸟金箔饰本身形象来看,内层的12道旋涡状光芒,既象一道道火苗,又象一根根象牙,也象一轮轮弯月,表示一年12个月周而复始。这也正说明了为什么金沙遗址出土那么多的象牙,以及为什么古蜀人那么喜欢用象牙祭祀的原因。

太阳神鸟_太阳神鸟 -古籍记载

太阳神鸟:太阳神鸟-原物简介,太阳神鸟-崇鸟崇日_太阳神鸟太阳神鸟从古籍文献中的记载看,《山海经》中曾有多处关于帝俊之裔“使四鸟”的记述,如

《大荒东经》中说“有葛国,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虎、豹、熊、罴”;“帝俊生晏龙……食黍,食兽,是使四鸟”;“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

《大荒南经》中说“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等等。据袁珂先生考证,使是役使之意。“使四鸟”或“使四鸟:虎、豹、熊、罴”可能是说役使的既有四鸟,也有四兽。而只有帝俊的后裔,才有这种役使四鸟与四兽的能力。在这些神话色彩很浓的不厌其烦的传说记述中,除了十日神话与崇鸟观念,似乎还反映了1种驱使和驾驭太阳神鸟的想像,太阳神鸟金箔饰上刻画的四只驮日飞翔的神鸟,与“使四鸟”的记述显然并非是简单的巧合,可能就包括了多重含义。

《山海经》中又有关于三青鸟与五彩鸟的记述,同样是非常奇妙的神鸟。如

《西山经》说“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

《大荒西经》说,大荒之中,西有王母之山,“有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骛,一名曰少黧,一名曰青鸟”;又说“有五彩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

《海内北经》说“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这些记述中的三青鸟与五彩鸟都非同凡响,也是古代先民崇鸟观念的反映。

《山海经》中虽未见“使三鸟”之说,但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已含役使之意,而且三青鸟与五彩鸟皆是三只。袁珂先生认为,通过这些记述可知,“三青鸟者,非宛转依人之小鸟,乃多力善飞之猛禽也”。金沙遗址出土青铜有领璧形器上的三只神鸟,那华美的冠尾和矫健的飞翔之态,是否也与上述的神话传说有关呢?值得提到的是,为西王母取食的三青鸟,在宋本中作“三足乌”。《史记》载司马相如《大人赋》中也说“亦幸有三足乌为之(西王母)使,必长生若此而不死兮”。还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河图括地象》中也说“有三足神乌,为西王母取食”。所以郭璞认为三青鸟即为三足乌。袁珂先生亦持相同看法,认为此说有理。我们知道,

《淮南子·精神篇》中说的“日中有踆乌”,即为三足乌,又称为阳乌或金乌,被认为是日之精魂。

古籍《洞冥记》中则又说三足乌是羲和役使的日驭。由此可知,它们实际上都是太阳神鸟,属于十日神话与太阳崇拜观念母题范围内的不同传说。这里附带要提到西王母神话传说的起源传播,其中浓郁的巫术色彩、复杂的精神内涵(如魂归天门观念、升天成仙思想、龙虎座透露的图腾崇拜意识和信仰习俗,以及三足青鸟的特殊象征含义等等),都与古蜀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于三足乌究竟是什么形态,因古籍中并无记述而不得其详。求诸出土资料,我们在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上,可以看到许多关于三足乌的描绘,有的在圆日中刻画一只飞翔的金乌,有的将圆日刻画在阳乌的胸部作展翅翱翔状,还有的则将三足乌雕刻成有三条鸟腿的奇异模样立于日轮之中。这些描绘丰富多样,并无统一的模式,大概都是后世对于远古神话的1种想像式的解释和表现。这些图像(特别是三足乌刻画成三条鸟腿的怪谲之态)曾遭到汉代学者的诘难,王充对此就大不以为然,

《论衡·说日》说“儒者曰: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兔、蟾蜍……审日不能见乌之形,通而能见其足有三乎?此已非实”。实际上在商周以降的图像纹饰中还有另外1种表现方式,常常将三足乌描绘成绕日飞翔的三只神鸟。例如战国时期和秦代一些铜镜上的三鸟环日图,三鸟均为一足,有学者认为“可能为三足乌传说的演变”,还有汉代瓦当上绕日飞行的三鸟纹,表现的也是同1个主题,可知三足乌的数量应为三只,“也可以看作是以‘三青鸟’形式表现的日精”。

太阳神鸟_太阳神鸟 -历法的产生

太阳神鸟:太阳神鸟-原物简介,太阳神鸟-崇鸟崇日_太阳神鸟太阳神鸟金沙遗址出土的这个“太阳神鸟”(即”四鸟绕日金饰”)中,飞行的神鸟和象牙状弧形旋转芒纹作为太阳神崇拜的象征意义和神话色彩,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公认。但是对于金箔饰中为什么只有4只鸟和12道光芒的论述却不够完备。

这里的数字4和12并不是巧合,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们表示着特定的含义,外层4只逆向飞行的鸟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内层圆圈周围的12道等距离分布的象牙状的弧形旋转芒纹代表一年12个月周而复始。虽然从太阳神崇拜象征意义的角度,它与“使四鸟”和“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以及太阳神崇拜有关。但是,这并不影响它所表示的这种一年分四季和12个月的历法的含义。因为从另1个角度,即从历法这种科学知识方面来看,这个太阳神鸟金箔饰中的外层这4只逆向飞行的鸟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轮回,而它的内层圆圈周围的这12道等距离分布的象牙状的弧形旋转芒纹则代表着一年12个月的周而复始。这样这个“太阳神鸟”又具有了新的色彩,即被古蜀人赋予了科学的含义。

对于古蜀人来说,无论是三代蜀王时期的蚕丛氏、伯灌氏、鱼凫氏,还是之后的杜宇王朝和开明王朝时期的古蜀人,他们把所能够理解并掌握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总结为科学知识,如天文历法知识等;而把不理解的自然现象就归之于神秘的宗教崇拜和神话传说。因此,神话传说除去想象与夸张的外衣,都具有其科学性。古蜀人一方面祭祀祈祷天神和日神保佑;一方面顺应天时,总结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科学地安排生产和生活。”民以食为天”。特别是在农业发明以后,一方面,古蜀人对于自然的依赖更加严重。人们既靠地,希望土地能生长出好的作物,又靠天,希望能够风调雨顺。然而,靠“天”,“天”威不可测,风、云、雷、电肆虐,雨、雪、冰、霜侵袭,更要命的是旱、涝之灾,饱受其苦的古人就有了“十日神话”和“大洪水传说”,也就有了治水的大禹、鳖灵和射日的后稷这样的英雄;靠“地”,“地”也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所有的这些不可抗拒、不可理解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灾难又几乎都是与“日”有关,而代表上天的“日月星辰”中,又以太阳为最突出。因此,“太阳”就成为各地先民崇拜的对象,祭“日”就成为必然。古蜀人尤为突出。以鸟为图腾的古蜀人在崇拜太阳的同时,很自然地把太阳和鸟联系在一起。

另一方面,古蜀人首先又利用历法为农业生产服务。古人采用的是观象授时的办法,来预告农事进程。即观测自然现象来判断农事季节。比如:作为候鸟,鸟是可以用来判断农事季节的。“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因此,鸟也可以代表四季。历法的先进性就是以历年和太阳的回归年之间的无限接近为前提的,而要准确地测量回归年,最简单而又确切的方法是测量日影的长度。因此,崇拜太阳和鸟的古蜀人在总结历法的过程中,是离不开太阳和鸟的。《易系辞下》:“(疱牺氏)仰则观象于天,俯视则观法于地”。又《尚书尧典》:“帝尧任命羲和主持观象授时”。《山海经》有荣成用历、羲和作占日、常仪作占月、后益作占岁的种种传说的记载。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考古材料中,有许多的人像和人物图象,尤其是2个祭祀坑里出土的最多。如石人像、青铜人像、青铜人头像、青铜人面像以及神殿和玉璋上的人像等。这些代表着各个阶层、各个部族的人物群像中就有主持祭祀的大小群巫。他们除了主持祭祀之外,还掌握天文历法知识,负责制定历法。这在其它地方已经得到证明。比如中原的上古时期就是巫史不分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多有记载。掌握天文历法也是巫史的职责之一,甚至到了司马迁父子时代还是如此。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的积累,经过一代代巫师和古蜀人的努力,历法也在逐步得到改进。因此,宗教崇拜(尤其是太阳和鸟崇拜)和历法都在古蜀人的生产和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太阳和鸟崇拜以及历法也是古蜀文化中的重要因素。

太阳神鸟_太阳神鸟 -神鸟崇拜


金沙遗址出土的这个“太阳神鸟”(即“四鸟绕日金饰”)中,飞行的神鸟和象牙状弧形旋转芒纹作太阳神鸟:太阳神鸟-原物简介,太阳神鸟-崇鸟崇日_太阳神鸟太阳神鸟为太阳神崇拜的象征意义和神话色彩,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公认。但是对于金箔饰中为什么只有4只鸟和12道光芒的论述却不够完备。
这里的数字4和12并不是巧合,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们表示着特定的含义,外层4只逆向飞行的鸟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内层圆圈周围的12道等距离分布的象牙状的弧形旋转芒纹代表一年12个月周而复始。虽然从太阳神崇拜象征意义的角度,它与“使四鸟”和“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以及太阳神崇拜有关。但是,这并不影响它所表示的这种一年分四季和12个月的历法的含义。因为从另1个角度,即从历法这种科学知识方面来看,这个太阳神鸟金箔饰中的外层这4只逆向飞行的鸟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轮回,而它的内层圆圈周围的这12道等距离分布的象牙状的弧形旋转芒纹则代表着一年12个月的周而复始。这样这个“太阳神鸟”又具有了新的色彩,即被古蜀人赋予了科学的含义。
对于古蜀人来说,无论是三代蜀王时期的蚕丛氏、伯灌氏、鱼凫氏,还是之后的杜宇王朝和开明王朝时期的古蜀人,他们把所能够理解并掌握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总结为科学知识,如天文历法知识等;而把不理解的自然现象就归之于神秘的宗教崇拜和神话传说。因此,神话传说除去想象与夸张的外衣,都具有其科学性。古蜀人一方面祭祀祈祷天神和日神保佑;一方面顺应天时,总结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科学地安排生产和生活。“民以食为天”。特别是在农业发明以后,一方面,古蜀人对于自然的依赖更加严重。人们既靠地,希望土地能生长出好的作物,又靠天,希望能够风调雨顺。然而,靠“天”,“天”威不可测,风、云、雷、电肆虐,雨、雪、冰、霜侵袭,更要命的是旱、涝之灾,饱受其苦的古人就有了“十日神话”和“大洪水传说”,也就有了治水的大禹、鳖灵和射日的后羿这样的英雄;靠“地”,“地”也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所有的这些不可抗拒、不可理解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灾难又几乎都是与“日”有关,而代表上天的“日月星辰”中,又以太阳为最突出。因此,“太阳”就成为各地先民崇拜的对象,祭“日”就成为必然。古蜀人尤为突出。以鸟为图腾的古蜀人在崇拜太阳的同时,很自然地把太阳和鸟联系在一起。
另一方面,古蜀人首先又利用历法为农业生产服务。古人采用的是观象授时的办法,来预告农事进程。即观测自然现象来判断农事季节。比如:作为候鸟,鸟是可以用来判断农事季节的。“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因此,鸟也可以代表四季。历法的先进性就是以历年和太阳的回归年之间的无限接近为前提的,而要准确地测量回归年,最简单而又确切的方法是测量日影的长度。因此,崇拜太阳和鸟的古蜀人在总结历法的过程中,是离不开太阳和鸟的。《易.系辞下》:“(疱牺氏)仰则观象于天,俯视则观法于地”。又《尚书.尧典》:“帝尧任命羲和主持观象授时”。《山海经》有荣成用历、羲和作占日、常仪作占月、后益作占岁的种种传说的记载。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考古材料中,有许多的人像和人物图象,尤其是2个祭祀坑里出土的最多。如石人像、青铜人像、青铜人头像、青铜人面像以及神殿和玉璋上的人像等。这些代表着各个阶层、各个部族的人物群像中就有主持祭祀的大小群巫。他们除了主持祭祀之外,还掌握天文历法知识,负责制定历法。这在其它地方已经得到证明。比如中原的上古时期就是巫史不分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多有记载。掌握天文历法也是巫史的职责之一,甚至到了司马迁父子时代还是如此。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的积累,经过一代代巫师和古蜀人的努力,历法也在逐步得到改进。因此,宗教崇拜(尤其是太阳和鸟崇拜)和历法都在古蜀人的生产和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太阳和鸟崇拜以及历法也是古蜀文化中的重要因素。

太阳神鸟_太阳神鸟 -永久雕塑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永久纪念雕塑揭幕仪式在成都金沙遗址举行,随着一席红绸徐徐飘下,出土于成太阳神鸟:太阳神鸟-原物简介,太阳神鸟-崇鸟崇日_太阳神鸟太阳神鸟都金沙遗址、于今年8月16日起代言中国文化遗产的太阳神鸟金饰图的永久雕塑展现在世人面前。而太阳神鸟金饰会在北京的国家博物馆中进行一段时间的展出。
太阳神鸟永久雕塑全高5米,直径3.9米,厚30厘米。主体部分为青铜贴金,一如神鸟刚出土时剥开土层即显的纯粹金黄。向后倾斜12厘米的特别设计彰显雕塑的层次感。托起神鸟的两座大理石基座没有过多打磨,寓意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据介绍,太阳神鸟原物是一件金饰,2001年2月25日出土于金沙遗址。今年8月16日,它从全国一千多件候选标志中脱颖而出,被国家文物局批准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标志。国家文物局认为,太阳神鸟图案表达着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而且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极富美感,是古代人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它的造型精练、简洁,具有较好的徽识特征。启用后的“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将在文物保护、研究、收藏等领域使用,也可按照管理规定用于商业领域。

太阳神鸟_太阳神鸟 -重现世界

太阳神鸟的出土纯属偶然,它的出土过程简直是惊心动魄,相当的曲折。跟唐僧去西天取经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一样,历经了随时都会被破坏的四关。
第一关:挖土机因为施工,把它从地下挖起来,堆放在沟边风吹日晒几十天,暴露在外面,没有被人发现。
第二关:挖好的沟里,水泥管摆好后,由人工把堆放的土回填进去,在回填的过程中,也没有被人发现。
第三关:因为回填去的土,高低不平,要由人工整平,在整平的过程中,又没有被人发现。
第四关:回填进去的土,每隔5厘米,就要夯打一次,把它砸结实。为什么把它砸结实呢?因为上面还要修道路。砸的特别紧密,每一层都是人工踩。振动机不断震动,它也是毫发未损,一点也没被破坏。

太阳神鸟_太阳神鸟 -神鸟的美

太阳神鸟的美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外形规整丰满

外面是个圆形。跟茶碟的大小差不多,准确尺寸是12.5厘米。、它的厚度可薄多了,只有0.2毫米,重量20克。圆是1个标准的正圆;
图案精美传神

在金器上,有非常完美的图案;这个图案分为内外两圈,最里面的一圈,是1个顺时针旋转的火球,或者是太阳,外圈是四只逆时针飞翔的鸟,(所以又叫四鸟绕日金饰)继为传说金乌负日,整个图案显得十分融洽、传神;
工艺高超莫测

太阳神鸟出土后,发掘团队立马联系了一家专门生产金箔的著名厂家,做一件太阳神鸟的复制品,制作这一复制品,你猜猜他用了多长时间?1个月?不对;2个月?不对;3个月?更不对。制作这一复制品整整用了半年时间!结果当发掘团队看到这一复制品时,他们就知道,这是肯定一件复制品。因为它与原件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
①没有原件的金光灿灿的感觉。
②图案不生动;没有原件的那种神韵;没有运动起来的感觉。
后来发掘团队又找了两家厂家做复制品,可结果还是一样。现代的工艺,现代的技术,现代的人,都没有制作出来。这说明了金沙先民的技艺高超,经验丰富。
就这样,太阳神鸟出土了,存放在了四川省成都博物院金沙遗址博物馆。
同名歌舞剧
同名根据太阳神鸟金饰改编的歌舞剧,由著名导演陈维亚导演,主题曲由著名演唱家谭晶演唱,由成都市文化局,艺术剧院演员编排。

太阳神鸟_太阳神鸟 -古蜀历法

太阳神鸟:太阳神鸟-原物简介,太阳神鸟-崇鸟崇日_太阳神鸟太阳神鸟实际上就是观象授时的经验总结。所谓历法,就是安排年、月、日的法则。历法一般分为3类:(太)阴历、(太)阳历和阴阳历。所谓“阴阳历”就是年以回归年为依据,月以朔望月为依据,把阴历和阳历结合起来的1种历法称为阴阳历。

古蜀的历法,首先从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自身就形象、生动地反映出:外层4只逆向飞行的鸟,每只鸟对应三个月牙(或者说是火苗,或者说是象牙),不多不少,不偏不倚,恰好说明每只鸟代表1个季节(三个月),4只飞行的神鸟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也说明古蜀人已经掌握四时的知识,能够根据四时的不同特点而适时地安排农活。内层的12道旋涡状光芒,既象一道道火苗,又象一根根象牙,也象一轮轮弯月,表示一年12个月周而复始。也说明古蜀人已经掌握了岁、时、月的概念以及形成的规律和原因,已经知道“岁”与太阳运行有关,“月”与月亮运行有关,一年有十二个月,使用的是阴阳历。

除此之外,还可以与同样是金沙遗址出土的青铜立人像的冠帽相印证,这个青铜立人像的冠帽上的十三道象牙形旋转状的弧形冠饰,好似太阳闪烁的光芒,与太阳神鸟金箔饰内层的旋涡图案有异曲同工之妙,有着类似的象征意义。不同之处正好说明了这个弧形冠饰表示的是一年有十三个月,即这一年是闰年,即加了闰月。因此,金沙遗址出土的这些考古材料,均可以作为崇拜太阳的古蜀人使用了比较完备的阴阳历的佐证。

不论是太阳神鸟金饰上的12道象牙状的弧形旋转芒纹,还是青铜立人像的冠帽上的13道象牙形旋转状的弧形冠饰,这里的12和132个数字之所以说是有着特定含义的,是因为还可以由三星堆遗址出土的考古材料中得到证明。12和132个数字都仅仅只是在金沙遗址出土的考古材料中出现,而在比之更早的三星堆遗址出土的考古材料中就几乎没有出现,就说明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与太阳有关的考古材料中,是极少有表示10以上概念的图案的。比如: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圆形铜挂饰,它的弧形旋转芒纹是最多的,也才9个;而同样是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圆轮形器(有说是“青铜太阳形器”、“车形器”或“轮形器”),它的芒纹只是5个;至于二号坑出土的青铜神殿的顶部和屋盖上的太阳形图案,它们的芒纹是6个或者7个。绝对没有超过10个的。只有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青铜神殿的顶部和屋盖上的太阳形图案是唯一的1个例外,它上面的太阳形图案,每面有三个,4面一共有十二个。并且都是既不似象牙,也不象月牙。说明它们都比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早得多,所以还不够成熟,还没有那种特定的含义,它们只是单纯地表示太阳的形象,表示太阳崇拜。因此,可以说三星堆文化中的古蜀人,至少在早期还没有把宗教崇拜(尤其是太阳崇拜)和历法联系在一起。只是在晚期才开始把它们联系在一起。

虽然很多考古文化出土器物中都有太阳形图案。但是刚好是十二个的,却不多。只有甘肃东乡出土的一件双肩耳罐上共画了十二个太阳。郑州大河村出土的仰韶文化晚期的彩陶罐上也画着十二个太阳。这些都不仅是与太阳崇拜有关,也应该与历法有关。但是,象青铜神殿的顶部和屋盖上的这种每面三个,4面一共十二个太阳形图案,却极少。它似乎表示的就是1种分一年为四个季节、十二个月的阴阳历。这也是极有可能的。因为它至少已经是属于晚商时期的文化遗存,甚至有可能更迟至西周初。

晚商和西周时期的古蜀历法有这么发达,也不是没有可能。吕子方先生就认为蜀中的天文历算特别发达,有其独特的系统,产生过深远影响。有“天数在蜀”之谓。古蜀人使用的历法的发展,除了古蜀人自己不断总结自然规律,不断进步以外,也借鉴了中原地区以及其它地区的历法知识。

中原地区的历法,商代时使用的是1种阴阳合历,出现闰月,有平闰年之分,平年一年里有朔望月十二个,闰年有十三个月。月有大小月之别,用干支排列记日,从甲子到癸亥,配成60天,周而复始。这在殷商卜辞中有不少证明。但是在殷商的甲骨文和金文上只有”春”和”秋”。说明当时人们还没有四时的概念。西周时期与殷商时期的历法类似,但是,已经有了“二至”、“二分”和“四时”的概念。春秋时期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二十四节气”系统和“二十八星宿”天文系统。已经掌握了“金、木、水、火、土”五星的测定。周代天文知识的进步,也充实并完善了周代的历法。

无论是文献资料还是考古材料都证明,古蜀人与其它地区(尤其中原地区)的交流,自古就有,而且从来没有间断过。三星堆文化中许多考古材料具有其它文化特征,就充分说明了三星堆文化与其它文化一直在进行着交流、交融和碰撞。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算是三星堆出土的大量的海贝等考古材料了。它们是古蜀人与其它地区交流的最直接证据。至于与中原地区的交流,文献资料也不在少数,甲骨文中就有“至蜀”、“伐蜀”等文字。《尚书?牧誓》也明确记载了“蜀“跟随武王”伐纣灭商”的事件等等。

总之,无论是金沙遗址出土的这个太阳神鸟金饰自身的形象生动直观地表现出来的,还是对比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出土的考古材料;无论是结合文献资料,还是参考中原地区历法的影响,都可以证明,金沙遗址出土的这个“太阳神鸟”(即“四鸟绕日金饰”)所代表的古蜀人所使用的历法,与同一时期的中原地区的历法相类似,都是相当完备的阴阳历,一年有12或十三个月,会置闰月,有四时的概念。说明蜀中的历法确实先进。

太阳神鸟_太阳神鸟 -制作工艺

太阳神鸟:太阳神鸟-原物简介,太阳神鸟-崇鸟崇日_太阳神鸟太阳神鸟太阳神鸟金箔并非人们之前认为的有制作模具,精确测量证明工匠在制作时并没有使用固定的模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考古研究室主任王仁湘日前在成都表示。

王仁湘是在成都参加“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论坛”时提出上述观点的。该论坛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四川省文物管理局主办,来自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四川大学考古系等专家参加了论坛。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太阳神鸟金箔,是古蜀人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之一,也是古蜀文化精髓的体现,目前已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此前专家们认为,从太阳神鸟金箔中央的漩涡形芒尖的大小及弧度、周围4只飞鸟的形态判断,古蜀人在切割时应有相应纹饰的模具。

王仁湘经过精确的测量,发现太阳神鸟金箔的外圆并不十分规整。他认为,可能原来取料为正圆,镂空后略有变形,但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了变形。外圆周长39.27厘米,选择这个尺度可能是因为这是普通男子拇指、食指围起来的大约围度。

精确测量表明,4只鸟在圆环上的分布并非是均衡对称的,而且4只鸟的形态与尺度都不相同,这表明古蜀匠人在镂空时并非采用了同1个模型作为比照。王仁湘认为,4只鸟身长相等,表明在成形过程中可能有过量度,但细部互不相同,如颈与腿均不等长,说明并非有1个统一的模本,而这更表现出古蜀匠人的高超技艺。

此外,太阳神鸟金箔图案内圈十二个芒尖图案的切割并没有严格的设计,芒尖图案的长短、宽窄和间距各不相同。王仁湘说他推测是随手切割而成。虽然没有严格的设计,制作者却熟练地做出了预想的图案,在不严格中恰恰表现了制作者高超的技艺。

王仁湘说金沙太阳神鸟金箔由图案构思上看,是要表现1种旋转的状态,金箔外圈4只鸟的左旋与内圈12个芒尖的右旋,形成1种动态的对比,从设计上说是非常成功的。天体的共同特征是旋转,而太阳神鸟金箔的构图,特别体现了旋转的律动,这是1个非常成功的创意,这个创意来自古蜀人的天文学知识。

太阳神鸟_太阳神鸟 -成都标识

太阳神鸟的内涵
成都市城市形象标识12月30日揭晓,代表永远翱翔的动力。
●环形与不断围绕圆心旋转的太阳,象征古蜀先民对太阳的崇拜。
●四只神鸟代表4个季节,12根羽毛代表一年十二个月,象征生生不息。
●符合成都作为中国西部特大中心城市、西部大开发引擎城市开放包容、活力无限的城市特质。
体现成都特质:开放包容活力无限
在发布会上,首先播放了成都市形象标识宣传片。在中国西部成都的上空,四只金色神鸟结伴翱翔,所到之处都贯穿以金色轨迹。神鸟越过肥沃的田野,越过川西民居,越过天府广场,越过锦江,最后交汇成1个动感十足的圆环。下方镌刻着赭红色印成的“成都”中英文标准字。
“太阳神鸟图案最终被作为核心图案,再加上‘成都’中英文标准字,共同组成了成都市城市形象标识,金色和赭红色成为标识的标准色。”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熊艳介绍说,太阳神鸟的图案中,四只神鸟代表4个季节,12根羽毛代表一年十二个月,象征生生不息。而独具包容性的环形与不断围绕圆心旋转的太阳,象征古蜀先民对太阳的崇拜。从现代意义上讲,符合成都作为中国西部特大中心城市、西部大开发引擎城市开放包容、活力无限的城市特质。
中英文“成都”动感不失庄重
位于太阳神鸟下方的中英文“成都”字样,整体倾斜,动感且不失庄重,这是设计团队专门根据成都的城市性格打造的。
“本来是想从字库里面,选择苏东坡、唐伯虎等名家的字,但是觉得与太阳神鸟饱满生动的气质不符合。”成都市城市形象标识征集活动评委樊剑修介绍说,考虑到成都历史悠久,如今又作为中国西部的中心引擎,所以出发点要从历史感中突出现代感。
四色辅助图形用于不同形象
为使标识的展示更为突出,视觉范围更广,设计团队还搭配了辅助图形:即1个两端向上、富有动感的凹形图,其主色分为赭红色、绿色、蓝色、橙色4种,每种颜色辅以“太阳神鸟”的金色搭配,分别适用于宣传城市整体形象、宜居形象、投资形象和旅游形象。
赭红色专门调配“成都红”,显示成都的沉稳大气。
蓝色用于投资形象,象征成都的开放和融合。
绿色用于宜居形象,象征成都的低碳环保。
橙色用于旅游形象,象征成都的休闲和动感。

太阳神鸟_太阳神鸟 -关于太阳神鸟的诗歌


太阳神鸟
(作者:命运砝码)
也许,
那一闪而过的,
似曾相识,
只是,
刹那间的思绪错乱。
可那,
扑面而来的风,
和风中的尘,
却告诉,
这口耳相传的秘闻。
是你那,
十二道耀眼的光芒,
滋养了绵延不息的生灵啊!
前世今生的缘,
和所有的光啊,
都来自,
你涅磐的火焰。
高贵的天堂与那,
被地狱之火灼伤的灵魂,
注定,
都将在亿万年后回归这旋转的火焰中啊!
都将融合于这十二道耀眼的光芒啊!
都将以流光的速度在宇宙中巡游啊!
都将见证每一次的辉煌和辉煌之后的寂静啊!
这才终于明白,
那,
那就是你,
太阳神鸟的鸣声回荡!

二 : 太阳鸟

静静的飞在彩霞里

洒落一地春华秋实、夏荣冬雪

无声盘旋在青冥

大地上却是

小溪弹琴

鸟鸣虫唱(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轻歌悠悠飞

电闪雷鸣

山呼海啸

威武雄壮的交响乐

/

从旸谷到虞渊

来来往往

不知疲倦的穿行在时间里

把你的红

染上少女青春的腮

在青天上划下一个又一个弧

把流伤刻在沧桑的面

草枯了又荣

花落了又开

一辈又一辈都成了古人

/

飞呀飞

光明之神

生命之父

照破了无边的黑暗

化育了无数的生命

可是你又

忍把生命送进了永远的黑暗

怨你从不肯停歇

歌颂你光辉永恒

三 : 太阳神鸟

太阳神鸟

太阳神鸟

到成都的第二天,就在友人的陪同下参观了金沙遗址博物馆,见到了慕名已久的太阳神鸟。

祝朋友们国庆快乐!

青铜立人

太阳神鸟

玉琮
太阳神鸟

青铜兽
太阳神鸟

金面饰
太阳神鸟

玉圭
太阳神鸟

金沙遗迹
太阳神鸟

绿松石饰件
太阳神鸟

玉璧
太阳神鸟

金饰
太阳神鸟

有领玉璧
太阳神鸟

青铜立鸟
太阳神鸟

太阳神鸟
太阳神鸟

太阳神鸟

金沙遗址博物馆
太阳神鸟


附:

“太阳神鸟”解说词

金沙遗址博物馆位于成都市西北郊,距市中心约5公里。是在金沙遗址原址上建设的专题性博物 馆。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建成并向公众开放。占地3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这个博物馆融合了古典与现代的建筑风格,是四川最大、采用高科技最多的博物馆。金沙遗址是中国进入21世纪后第一项重大考古发现。

前面我们参观了3号展厅,现在我们来到了4号展厅。大家请看,放置在展厅中央的就是出土时震惊世界、这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太阳神鸟金饰原件。她的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0.02厘米,重20克,含金量达到94.2%。她的外观呈圆形,图案分内外两层,都用了透空的表现形式。内层图案为等距离12条狐形光芒,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外层图案由4只等距离相同的鸟构成,鸟儿们都做引颈伸腿、展翅飞翔的状态,飞行的方向与内层图案旋转的方向相反。在红色的衬底上观看,内层图案很象一个旋转的火球,也象一个火红的太阳;外层图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神话传说中与太阳相关的神鸟。所以,她被定名为“太阳神鸟”金饰。

在2005年中国文化遗产标志评选活动中,太阳神鸟金饰凭借她深邃的含义、完美的图案征服了所有的评委,从4000多件侯选作品中脱颖而出,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当年10月太阳神鸟金饰蜀绣制品还曾搭载神州6号火箭飞入太空,并返回地球。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2007年12月16日,来到这里参观后,评价说:“三千年前的图形,外形一般都很狰狞,但‘太阳神鸟’却非常和谐,吉祥。先不说其做工,单是构图就让人惊叹不已。”的确,太阳神鸟金饰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是金沙的魂,也是全成都人的骄傲!

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这个图案享有如此高的殊誉呢?为什么她会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呢?大 家请看图案,答案就在这里。

太阳神鸟金饰好像一副现代剪纸作品,寓意深远、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是古代人民深邃的哲学宗教思想、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黄金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图案本身就具有极佳的徽饰特征,具有很强的识别性,适合做标志使用,是一件不用重新设计的标志,因此,可以说她是三千多年前古蜀国的先民早就为我们设定的标志。

环绕太阳飞翔的四只神鸟,反映了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出自由和团结的寓意;圆形图案,圆形图形,反映了民族圆融的性格,体现和谐包容精神;太阳神鸟图案是中华民族太阳崇拜观念的集中体现,以此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传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气质;太阳神鸟金饰所表达的精神寓意,又增强了人们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强烈的责任感。

这副图案是以鸟和太阳来表现寓意的,那么,鸟和太阳又有什么关系呢?在远古,对于日出日落,古人无法解释,认为太阳是一只神奇的鸟,人们因此把鸟看作具有神性的精灵。太阳带给世间光明与温暖,并且与农业丰收有着紧密的联系,使远古人类直接感受到了太阳强大的力量,因此,先民们常把鸟与太阳联系在一起来崇拜。

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关于太阳和神鸟的记载,《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的“使四乌”,就反映了远古人类想驾驭太阳神鸟的想像。在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中,太阳鸟就是金乌,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神话就是很生动的例子。据国家文物局统计, 我国一共有48个民族崇拜太阳。金沙遗址出土的文物中,除了太阳神鸟金饰外,铜立人头上戴着的帽子上也刻画着13道太阳光芒。年代更早的三星堆遗址也出土了大量与鸟与太阳有关的文物。蜀国最后一个王朝号为开明,“开明”就含有太阳升起的意思。开明王朝的家族墓地成都市商业街出土的船棺上也刻有与太阳崇拜相关的图案。由此可见,崇拜太阳不但是我国其它民族的习俗,也是古蜀人的习俗。正因为先民有了这样的崇拜,才产生了眼前这幅绝世佳品!

现在,请大家顺着我的手势往上看,太阳神鸟原件正上方约20厘米处,是不是也浮现了一个与金饰一模一样的幻影?以前有游客见到这个景观时,曾惊叹说“太阳神鸟飞起来了!”其实,这个是因为光的投射原理所造成的。

各位团友,关于太阳神鸟我就讲到这里,现在请大家跟随我去参观金沙遗址出土的玉器。谢谢。

以上文字转自网络。

本文标题:太阳神鸟-太阳神鸟:太阳神鸟-原物简介,太阳神鸟-崇鸟崇日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576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