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莎衣 ①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
莎衣① 杨朴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www.61k.com)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紫绶金章②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
[注]①莎衣:即蓑衣。②紫绶金章:紫色绶带,黄金印章,指高级官员的服饰。 (1)请根据诗意,说说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中间两联中“披”和“脱”两字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诗人托物言志,借爱惜自己的蓑衣,表达把高官厚禄看成俗物的思想。在最后一联中说,即使用他人求之不得的紫绶金章来换他的蓑衣,也不会轻轻地将蓑衣拿走。由此可见,诗人是一个淡泊名利,追求自由恬静生活的人。(意对即可) (2)这是两个有关蓑衣的动词,从诗人一“披”一“脱”的动作描写中可见,诗人追求的人生是一种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人生,而且还用荷花之香与美酒来烘托这蓑衣给他带来的美好感觉,从而更好地表达了诗人恬淡的人生态度。(意对即可) |
二 : 阅读《宇宙的未来》,回答下面问题:1.作者是怎样探讨“宇
阅读《宇宙的未来》,回答下面问题: 1.作者是怎样探讨“宇宙的未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本文的一些相关论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讲演在语言上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作者先从古代的巫术和近代的宗教预言谈起,引出话题,说明从科学的角度谈论宇宙的未来是非常严肃的事,科学有别于宗教的地方是它的求实精神。探讨宇宙是继续膨胀还是有可能坍缩是这篇讲演的主体部分,计算宇宙的密度又是这一主体部分的关键,有关宇宙中物质密度临界值的探讨,则把问题引向深入。最后,介绍两种新的理论——人择原理和暴涨理论,则体现了科学界最新的探索。作者从可见物质谈到暗物质,从成熟的理论谈到科学的假说,把问题讲得透彻明白。最后没有做出一个明确的预言,恰恰说明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意对即可) 2.这是一篇科学讲演,涉及较为复杂的背景知识。这些知识和讲演的主题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不作必要的交代,讲演的内容就会显得抽象和单薄。如,谈到天气预报、大脑工作原理都具有混沌性质,来反衬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平滑而非混沌”的;如,谈到恒星的死亡(归宿)引出黑洞,为宇宙中暗物质的存在寻找理论支持;如,谈到现存宇宙对初始密度的极度敏感,引出了“人择原理”等等。这些相关的论述,或从对立面凸显观点,或从纵深面强化观点,使论证丰富多彩。(意对即可) 3.讲演是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又是单向的,如果不注意讲演的语言艺术,就达不到最佳的表达效果。这篇讲演,除了推理严谨外,语言幽默也是其突出的特点。幽默的语言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更具有亲和力,使所阐发的事理更容易为听众接受。如,谈到轮赌盘的旋转具有混沌性质,作者说即使是物理学家也不能计算出它“出来的数字,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这就生动地说明了什么是混沌现象;如,文章最后一句话:“所以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兼有讽刺与幽默,对宇宙未来命运的判断采取了审慎态度。(意对即可) |
考点:
考点名称:课文理解,名著阅读课文理解,名著阅读:知识点拨:
一、问题设置:
其问题设置大致分三个层次:直接源于原文,间接源于原文,超越原文。
对第一层问题,需要认真感知原文,并稍作思考,如此即可直接从原文或自己的知识储备中觅得答案;
对第二层问题,需要反复强化、整体感知原文,对文意做到融会贯通,并积极分析,深刻思考,高度概括即可;
对第三层问题,需要高度领悟文意,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运行延伸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活动,才可形成答案。
二、做好阅读理解经验:
1、读,且熟读
阅读的理解的基础。要产生深刻透彻的理解,就必须反复阅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文章的主要观点、中心意思及写作思路、行文线索都是隐匿于文章之中的,因此只要反复阅读、强化感知,才能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
但有些同学却急于求成,忽视对原文的阅读,只"水过地皮湿"般泛泛而读,不求甚解,草草了事。因而对原文一知半解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岂不是强为"无米之炊"?得出的结论,岂不成了"空中楼阁"?当然,熟读并不等于机械重复,在熟读的同时应给予思维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2、思、且深思
只要深思,才有发现。所谓深思,就是读者应站在作者的高度,有机结合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主观意识,积极、高效、缜密地运行思维,深刻发掘文章深层意蕴的心理过程。任何文章都会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思维空间。因此,我们不应惰于思考,不应浅尝辄止,应深化思考,切中肯綮,惟其如此,问题的解决才如"庖丁解牛",迎刃而解。
3、取、忌断章取义
文章是作者的意识整体。各部分之间,各个层次之间都是血肉相联,浑然一体的。因此,我们怎能忽视文章的整体性,怎能管窥蠡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断章取义呢?正确的做法是应从文章的整体出发,应于文章的高处大处着眼,由浅入深,层层深如,层层确定。惟其如此,我们的理解才不失之偏颇,谬误丛生。
三、阅读理解的常用解题思路:
1.明主旨
文学作品往往通过故事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一本质方面,这就是主题。议论文总有一个中心论题,作者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对此观点加以论证,科普文章常指出某一个课题,通过实例或实验给以科学的分析解释,即使是新闻报道,也以某一事件作为报道的主要内容,将该事件的时间、地点、原因、过程及结果等几方面交代清楚,从而引起读者的普遍关心。因此,迅速把握文章的主题、中心、大意很关键。
2.抓要点
阅读理解短文的信息较为密集,考试时并不要求每句都透彻理解并瞬间强记所有信息,在领会短文大意之后,可根据试题迅速抓住有关段落或句子核查与分析,然后作出合理判断。
3.理顺序
事件的前后因果关系、地点的大小、方向方位、物品的贵重好坏、课程的内容时间、人物的思想品质等,必须根据试题要求进行重点的比较和整理,然后作出判断。
4.破疑点
快速阅读中,必定会产生许多疑点,如对某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不确切、人物事件的关系不清楚、作者的观点态度不明朗等等,有时读完一篇较难的短文,甚至有"如入云里雾中"的感觉。如何突破疑点从而改善阅读的心态呢?第一,借助试题破疑点;第二,比较用语的异同破疑点。
三 : 阅读《作为生物的社会》,回答下面问题:1.本文采用了
阅读《作为生物的社会》,回答下面问题: 1.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是如何论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本文关于生物社会行为的论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这篇科普文章具有散文化的倾向,可以看作是一篇科学随笔。本文虽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论文,没有罗列森严的论点论据,但还是具有独特的论证方法的。首先,作者始终是在与人类行为的对比中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始终认为人类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着共同性;其次,作者在论述中,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生物,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做比较分析,肯定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再次,对生物的社会行为的描述,有详有略,先详后略,以详带略(详昆虫类,略菌类、鱼类、鸟类),这样既抓住了典型事例细致剖析,又丰富了例证,也体现了由现象层面到理论探讨逐步深化的过程。(意对即可) 2.作者论述昆虫、鱼类、鸟类等生物的社会行为,证明它们也有集体协作精神,而且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智慧也随之增长,这些都来自他对自然界中社会性生物细心地观察和思考。把这些生物的群体看成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体,更是作者的创见。但是要看到,作者谈论生物的社会性,焦点还是在反思人类行为,意在批判传统生物学人类中心主义甚至人类沙文主义的观念,强调人类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识,不然我们就会陷入因为盲目的自我崇拜而带来的种种困境之中。无可否认,作者的论述有其幽默调侃的成分,观点有其牵强偏激之处,但他的视角是独特的,见解是独到的,议论是深刻的,读之给人以理性的启迪和美感的享受。(意对即可) 3.作者在论述中,往往把人类行为与其他生物的社会行为比照映衬来谈,即把人类的行为看作是“生物化”的,把生物的行为看成是拟人化的,这就形成了一种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如说人类“碰碰触角”,说蚂蚁“使用童工”等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作者的这种幽默的语言风格:首先,作者作为人类的一员,却能“降格自贬”,以较低的姿态来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体现出一种自嘲式的幽默;其次,作者作为一个生物学家,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敢于闯别人不敢涉足的禁区,表现出一种智慧上优越的幽默;再次,作者作为通俗栏目的科普作家,要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也要用幽默的语言化雅为俗,拉近同读者的距离,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意对即可) |
考点:
考点名称:课文理解,名著阅读课文理解,名著阅读:知识点拨:
一、问题设置:
其问题设置大致分三个层次:直接源于原文,间接源于原文,超越原文。
对第一层问题,需要认真感知原文,并稍作思考,如此即可直接从原文或自己的知识储备中觅得答案;
对第二层问题,需要反复强化、整体感知原文,对文意做到融会贯通,并积极分析,深刻思考,高度概括即可;
对第三层问题,需要高度领悟文意,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运行延伸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活动,才可形成答案。
二、做好阅读理解经验:
1、读,且熟读
阅读的理解的基础。要产生深刻透彻的理解,就必须反复阅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文章的主要观点、中心意思及写作思路、行文线索都是隐匿于文章之中的,因此只要反复阅读、强化感知,才能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
但有些同学却急于求成,忽视对原文的阅读,只"水过地皮湿"般泛泛而读,不求甚解,草草了事。因而对原文一知半解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岂不是强为"无米之炊"?得出的结论,岂不成了"空中楼阁"?当然,熟读并不等于机械重复,在熟读的同时应给予思维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2、思、且深思
只要深思,才有发现。所谓深思,就是读者应站在作者的高度,有机结合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主观意识,积极、高效、缜密地运行思维,深刻发掘文章深层意蕴的心理过程。任何文章都会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思维空间。因此,我们不应惰于思考,不应浅尝辄止,应深化思考,切中肯綮,惟其如此,问题的解决才如"庖丁解牛",迎刃而解。
3、取、忌断章取义
文章是作者的意识整体。各部分之间,各个层次之间都是血肉相联,浑然一体的。因此,我们怎能忽视文章的整体性,怎能管窥蠡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断章取义呢?正确的做法是应从文章的整体出发,应于文章的高处大处着眼,由浅入深,层层深如,层层确定。惟其如此,我们的理解才不失之偏颇,谬误丛生。
三、阅读理解的常用解题思路:
1.明主旨
文学作品往往通过故事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一本质方面,这就是主题。议论文总有一个中心论题,作者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对此观点加以论证,科普文章常指出某一个课题,通过实例或实验给以科学的分析解释,即使是新闻报道,也以某一事件作为报道的主要内容,将该事件的时间、地点、原因、过程及结果等几方面交代清楚,从而引起读者的普遍关心。因此,迅速把握文章的主题、中心、大意很关键。
2.抓要点
阅读理解短文的信息较为密集,考试时并不要求每句都透彻理解并瞬间强记所有信息,在领会短文大意之后,可根据试题迅速抓住有关段落或句子核查与分析,然后作出合理判断。
3.理顺序
事件的前后因果关系、地点的大小、方向方位、物品的贵重好坏、课程的内容时间、人物的思想品质等,必须根据试题要求进行重点的比较和整理,然后作出判断。
4.破疑点
快速阅读中,必定会产生许多疑点,如对某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不确切、人物事件的关系不清楚、作者的观点态度不明朗等等,有时读完一篇较难的短文,甚至有"如入云里雾中"的感觉。如何突破疑点从而改善阅读的心态呢?第一,借助试题破疑点;第二,比较用语的异同破疑点。
四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中国的民主革命分为旧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国的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领导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但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1)造成近代中国贫穷和灾难的外部原因和内在根源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外部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掠夺,内在根源是封建统治腐朽,封建制度落后于时代,本国封建势力与外国侵略势力相互勾结,残酷剥削和压迫中国人民,禁锢了人民的创造力,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2)资本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不通。 |
考点:
考点名称: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背景:
(1)武昌起义后,腐朽清政府已经无法维持局面,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寻找新的在华代理人,而掌握实权的袁世凯得到了列强的赏识。
(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帝国主义各国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的手段,对革命政府施压,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3)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也向革命派进攻。
(4)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2、经过:
袁世凯得到孙中山的保证后,加紧逼迫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退位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向南京参议院提出辞职,接着,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
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背景:
1.民族危机的加深。《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趁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与经济掠夺。它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进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西方列强利用借款,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和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
2.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1)财政赤字越来越大:自1896年起,巨额的外债,兴修水利和赈灾的巨额资金,使政府财政赤字扩大。
(2)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为应付财政危机,清政府采取一些节支增收措施,如增加地丁银等旧税的额度,降低官员薪俸、增加商税等,遭到官员的抵制和人民的反对,使得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3.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行政治改革,改善社会环境,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戊戌变法: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因为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内容:
1.政治: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
2.经济: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
3.文化教育: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设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4.军事:精练陆军,改习洋操;添置船舰,扩建海军;裁汰旧军。
维新派是否反对封建制度和清政府的统治?
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以资本主义的政体代替封建制度,以资本主义文化代替封建文化。而且变法法令也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和封建的经济制度,所以维新派反对封建制度。但是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保留皇帝,企图依靠光绪帝来实现变法主张,力图维护清政府度过政治危机,所以他们不反对清政府的统治。
五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10多年间,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1998年8月,美国对苏丹和阿富汗实施代号为“无所不至”的导弹袭击;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了科索沃战争;2003年3月,美国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材料二:至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它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如科索沃战争爆发后,由于俄罗斯、中国等国的共同干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被迫终止对“南联盟”的空袭。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
(1)材料一中,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如何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根据材料和问题,你认为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称霸世界。 |
考点:
考点名称: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世界多极化:
国际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的演变是战后世界历史运动的一种基本趋势,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具体表现为三个并行发展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阵营由美国一家独大演变为美、欧、日三足鼎立;社会主义阵营从意识形态论战走向分裂;“第三世界”国家以不结盟运动的形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出制衡两极的作用。这些因素的合力推动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
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1.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强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实力不断增强。
2.经济实力,特别是核心科技越来越在国际竞争中起到决定作用。
3.世界整体局势和平稳定,各国都在致力于长期稳定的发展,力求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力位置。
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意义:
1.符合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
2.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
3.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4.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5.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6.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
科索沃:
科索沃位于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西南部,面积10887平方千米,与阿尔巴尼亚、马其顿相邻,人口200余万,其中9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族。在南斯拉夫联邦时期,科索沃是塞尔维亚共和国内的自治省,但这个地区始终存在着要求更高程度民族自治的潮流。1980年铁托后,以独立为目标的科索沃民族主义运动逐步兴起,并得到阿尔巴尼亚的支持。
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是由科索沃危机引发的,而科索沃危机则根源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解体。后由黑山和塞尔维亚组成的南联盟共和国,反对科索沃独立。致使双方矛盾加剧。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干预下,对南联盟实施军事打击。结果以南联盟战败而告终。
南联盟: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是在1992年到2003年期间存在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中部的一个联邦国家,其前身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0年代初期,随着东欧剧变,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也趋于瓦解,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马其顿四国宣布独立。1992年,原南斯拉夫的两个组成部分—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组建了南联盟。
霸权主义的主要特点:
1.凭借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优势,在全世界或个别地区破坏、控制他国主权,谋求统治地位的政策。
2.先行一步的社会变革所创造的财富力量,向后进国家和地区扩张自己的势力,倾销自己过剩的商品,掠夺贫弱国家和地区的资源。
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战争又称美伊战争,是美国因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疑似)而发动的全面战争,共有4国参与作战,有评论认为其可视为第二次海湾战争,但具体分析可发现其不可称为“海湾二战”。而最后美国尚未发现传说中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2010年8月3日,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BarackObama)表示,8月底美国部队在伊拉克的作战行动将如约结束。驻伊美军8月31日结束作战任务。美国从2003年3月20日入侵伊拉克到2010年8月撤出全部战斗部队,历经7年零5个月。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