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爱的教育读书报告-新加坡教育考察报告----教育新名词解读

发布时间:2017-10-09 所属栏目:爱的教育读书报告

一 : 新加坡教育考察报告----教育新名词解读

新加坡教育考察报告
----教育新名词解读
昆山市柏庐实验小学 宋瑞龙
由昆山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组织的我市第一期教育事业管理(新加坡)培训班,从5月15日开始到5月23日结束,历时9天。培训班先后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听取关于新加坡国情、教育管理、教育改革等6场专题报告,实地考察了4所学校,并与两国的教师、校长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交流。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出国培训和考察活动,感触颇深,收获良多。 
新加坡是一个花园城市,其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和谐共处的多元民族,干净整洁的街巷道路,快速便捷的交通状况,遍布全国的绿树鲜花以及普遍优秀的国民素质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加坡作为一个建国历史不长,地域面积不广,资源能源贫乏的国家,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奋斗,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经济高度发达和社会高度文明的国家。研究新加坡发展的奥秘,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新加坡的快速发展与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和发展教育息息相关。
作为东西方文明融合的典范,新加坡独特的教育制度、先进的教育理念、严格的教育管理、大量的教育投入以及敏锐的改革意识,在聆听报告、实地参观、交流探讨及考察体验过程中,时时给我们以启发。新加坡教育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深思和借鉴的地方,而新加坡教育有许多新的名词吸引了我的眼球,引起了我的兴趣与注意,也激起了我的探究欲望。对这些名词作深入的解读,也许可以窥探到一些新加坡教育的成功元素,从而可以引发对我们基础教育改革、对学校管理改善的一些思考,并予以学习和借鉴。
深  广  活  动
名词出处:南洋女中是新加坡一所非常优秀的学校,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辉煌的办学成果。在南洋女中,我第一次听到了这样一个学校教育中的新名词----深广活动。
名词描述:为了扩大学习范围,让学生充分利用学习机会,每年11月间,南洋女中为所有的中三学生安排一系列的年终深广活动,学生可根据兴趣与能力,选择她们想要参加的活动。中三年终深广活动包括以下项目:海外浸濡学习计划:学生可选择到中国、英国、澳洲和纽西兰的顶尖学府浸濡学习;社区服务计划:学生可选择留在国内做社区报务,也可选择到泰国清迈或海南岛去进行社区服务,如建鸡寮、教导乡下孩子基本卫生常识等等;工作实习计划:这个计划让学生在正式踏入社会之前,有机会尝试工作的滋味,体验和学校不一样的生活;其它活动包括企业课程、高级生命科学课程、环境科学课程等等,体现了一种实实在在的职业和升学指导。
而在中一、中二,也安排了日常的深广活动课程,包括中、英文口艺训练课程,中、英文戏剧训练课程,中华文化欣赏课程,跨学科专题作业舞蹈课程,青少年哲学,资讯科技课程,马来语和马来文化课程,思维训练课程等。这些课程的开设既满足了学生的自主选择,对学生而言又是一种选择的导向。
名词解读:新加坡教育实行的是精英教育,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实施分流,这样的分流将伴随着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应该说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家长,伴随着不断的分流,在考试及升学方面的压力是巨大的,这与我们国内目前的教育状况情形基本相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可透过上述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深广活动,我们却惊异地发现:新加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目标是全方位的,绝非是单一的学科教育。他们重视的是学生除学业以外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公民意识的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因而学生的素质及发展也是全面的,他们实施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更象是素质教育。这可以从南洋女中的办学宗旨中得到印证。南洋女中的办学宗旨是:在于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成为一个品尝兼优、堂堂正正的人。南中学生身心健康,有浓厚的艺术修养,掌握先进的资讯科技,富有创意,勇于创新,有团队精神,是卓越的领袖人才。南中学生好学不倦,志在四方,心系祖国,献身社会。
为何面临着巨大的考试及升学核压力,新加坡还能如此重视并大力开展这样的深广活动呢?深入探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为从新加坡的国情看,“以人取胜”意识特别强,只有培养普遍优秀的人才才是国家迅速崛起并长盛不衰的关键。虽然新加坡实施的是精英教育,但绝不是培养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而是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新加坡教育。因认清了世界人才培养目标变化革新的趋势。因而他们能够正确妥善处理学业与活动的关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正是我们应该思索和借鉴的。我特别关注的是繁重的学业考试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甚至是十分对立的矛盾,能将两者较好地予以调和,我想是一种理念的作用,更是一种制度的制约。在南洋小学、南洋女中,我们都亲身感受到了制度保障辅助课程、深广活动蓬勃开展的强大作用,使两者能够艰难地予以融合。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当然素质会更全面、公民意识会更强烈、社会责任感更强,将来能更加适应新的形势,成为优秀的国民。
深入、广泛的深广活动,令我们耳目一新,感触良多。看看目前我们的教育状况又是如何?与新加坡相同的是,我们一样十分重视学生的文化学业,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我们空有口号,缺少的是一种强烈的意识,更缺少一种制度的保障,教育的真正转轨还有待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加倍努力。
新加坡的教育选择既是一种民族化的选择,又是一种世界性的选择,还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普遍性选择,这种选择无疑能激起我们教育工作管理者的思考和创新。
 
专   题   作   业
名词出处:赵静姣,一名在国内从事12年教学工作,原吉林长春市实验小学的教师,自1999年到新加坡定居以后,一直从事华文教学工作,教过很多中小学。在她所作的《新、中两国中小学教育发展、制度的比较》报告中,两次提到了“专题作业”这一新名词。
名词描述:专题作业在中学及小学中均有,是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学的有关单位,学生搜集材料、制作海报、集中展出,专人讲解,老师点评。学生学习主要用电脑,兼以用纸。它已经成为新加坡中小学教学的主题,新加坡还经常举办全国性的学生“专题作业”的评比活动。
名词解读:“专题作业”与国内目前推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推崇的“综合实践活动”及学科教学中的“综合性作业”有相似之外。所不同的是,在新加坡每个学科都有专题作业,涉及的面很广泛,而且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学的主题。
联想到许多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阶段,也早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实践与探索,甚至在小学阶段就有《试论二次大战》这样鸿篇巨作般的论文作业。新加坡十分注意吸纳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跟上世界教育的崭新潮流,以此来推进本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因此新加坡学校借鉴了西方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的特点,注意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合作精神。
新加坡学校的考试试题知识面广,涉及范围大,有时几乎不考教材内容,需要学生有较为宽广的阅读面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创意能力等综合能力。因此,“专题作业”这一形式能够较好地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实践、锻炼和发展的机会,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而目前我们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因为缺乏必要的纲要、教材、模式及评价等凭借和依据,只凭着一种全新的理念以及课程表上的课时安排,在包括师资、指导等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仓促上阵,致使许多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仅仅流于形式,有时甚至有名无实,到了难以为继的尴尬境地,实在令人担忧。而学科教学中的综合性作业,也仅仅处在刚刚起步阶段,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更无从形成教学的主流。因此,新加坡学校“专题作业”的做法,应该值得我们深究及学习,否则,课程改革到头来只能走入理念与实践脱节的死胡同。
学  校  优  秀  模  式
SCHOOL  EXCELLENCE  MODEL
名词出处:在新加坡培训期间,有幸聆听了陈瑞才校长的两场报告,其中他介绍的新加坡学校管理中的“学校优秀模式”(SEM)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
名词描述:“学校优秀模式”是学习优秀的管理经验及新加坡的评估经验而整合出来的,可评估学校的全面工作,学校亦可根据此对自己做内部的评估。SEM是建立在七项基本的价值观及原则上的,这些价值观与原则考虑到学校成功的各种因素,把SEM定义为“使学校获得持续进步并创新的工具”。
学校优秀模式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评估领导者,着重评估三个方面,即人事管理,策略性计划,以及资源的管理;第二部分,评估学校改进过程,这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着重听取学校的意见,员工的意见,社区的意见;第三部分评估学校主要成绩表现,表现在学校的德智体美群等几个方面。
名词解读:新加坡一向以严格的管理而著称,其学校的管理当然也有独特的一面,而现行的“学校优秀模式”则是评估学校管理的有效手段。此模式有着其独到的价值观,它把整个学校管理可看成是“人+系统=组织优秀”,“人的”含义丰富,即以学生为第一,教师为钥匙,还包括有目标的领导;“系统”即学校的整个管理过程,包括学校系统的支持,与伙伴的合作,理性的管理;“组织优秀”即是学校及其部门组织持续的改进与创新。以上七个中心价值观突出了至上的理念:那就是,所有的教育过程都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学校要取得优秀的成绩,取决于领导人的献身及对这七项价值观及原则的接受。他们之间的关系为:“人”是新概念、进步及创新的来源,要达到持恒的好成绩就有赖于学校中的所有“人”。资源与动力系统使教育得到成果。学校的领导层如何管理这些资源,将决定学校取得教育成果的程度。
从这个模式的研究与探讨中,可以给我们以下几个印象深刻的启示:一是,新加坡学校的教育理念真正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而决非是一句空泛的口号。从新加坡教育部的四个核心办学理念(双语政策与多元社会,强调母语教育的重要性,因材施教与分流,教育政策因时制宜)可以看出,教育的全部理念均归于“以人为本”。因而,在学校教育管理及其过程中,包括对学校的评估均能注意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有理念的提出,有制度的保障,有教育的过程,“以人为本”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否则,口号只能永远停留在口头上、报告中或者宣传牌上,只能成为教育的一个美丽的谎言。二是,在学校管理中,校长的作用更加凸现,因为学校要取得优秀的成绩,取决于学校领导人即校长对模式中的价值观及原则的接受,还取决于校长的献身敬业精神。所以,新加坡的校长压力更大,承担着比我们国内校长更为沉重的负担。虽然他们不用像我们国内校长一样要化费大量精力和时间用于办学经费的筹集,但他们面临的考试排名、学校管理、社会家长监督等方面的压力也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他们的敬业精神更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三是,此模式既是学校一切管理工作的依据,同时也是上级对学校评估的依据,所以学校的管理更加全面,更加规范,更加有效。这样的标准与我们国内现行的常规管理学校、省级实验小学及各类先进的评估标准有类似之处。但我们国内的各项评比类别太多,区别太大,每一类评估都要按照其标准和要求做一套资料,做一次准备,学校常常疲于应付。如果有一套比较统一与集中的评估标准,可以使学校能够集中精力、物力与财力,做好学校应该做好的事情,而不是象现在一样,四处出击,到处创建,浪费了许多宝贵的资源与时间,而真正的意义与效果却并不理想。
SEM,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新加坡教育融合着东西方文化的精华,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更有着独到的见地,值得我们去学习、考察及探究,而本人因学习时间短,观察思考不够,缺乏敏锐的分析比较,因此上述见解实在是挂一漏万,甚至错误百出,敬请批评指正。
 
                             昆山市柏庐实验小学
宋瑞龙
2005年6月

二 : 《尊重教育新理念》读书报告

爱与尊重,扬起学习成功的风帆

         ————陈钱林《尊重教育新理念》读书报告

溪下学校  马荷燕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大凡有思想、很健康的人,大都有一种很强烈的被人欣赏,被人尊重的情绪。作为从事教育的我们要经常给学生一个善意的微笑,给学生一个灵动的眼神,给学生一句真诚的赞美,给学生一个关注的点头……

  尊重是人最重要的需要之一,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人最大的需要是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是一种不卑不亢的处世态度,是一种自尊、尊人的为人方式,它崇尚平等与宽容,与占有、攻击、暴力、贬损、伤害等消极心态与行为是相互对立的。尊重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是社会进步的阶梯。

《新世纪汉语大词典》对“尊重”的定义是:(1)尊敬重视、尊敬看重;(2)常用做承认失败或表示顺从的一种谦卑态度;(3)自重,对自我的尊重。《现代汉语词典》对“尊重”的定义是:(1)尊敬或重视(个人、集体或有关的抽象事物,如意见、权利等);(2)庄重(指行为)。

尊重,顾名思义,就是要重视人、理解人、信任人。指个体对客观现实具有生命意义的心理反映,具体是指要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责任,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在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我们教育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学生才能信任教师。当今的学生,尤其是处于生长叛逆期的学生,他们追求个性发展,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交往。因此,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一定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例如了解他们的学业情况,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了解他们对教师的要求,了解他们对学校的期望等。不能忽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我们在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同时,又要承认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有差别的,要全面发展但不是平均发展,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并不是放任自流,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有时还要作恰如其分的批评。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处处顾及学生的自尊心,谆谆教导学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魏书生曾说过:“教师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学生的今天就是教师的昨天,学生犯错误时的心情,教师通过回忆自己当年犯错误时的心情,就能认识的更具体一些。”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的为学生想想,然后再推心置腹地做做工作,师生之间的某些冲突时完全可以消除的。一味的训斥,只能促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更不能用挖苦、讽刺伤害学生的心。批评学生要慎用。

教师要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校园里,师生之间没有人格的尊卑、贵贱之分。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不能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家长式的作风对学生发号施令。例如,当一个学生有缺点或出现过失时,教师对其进行帮助、教育以至严肃的批评,都是必要的,但必须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则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久而久之,师生间就会出现一道鸿沟。

教师应由衷地信任学生。信任是催人向上的力量,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手段。同样信任学生也是培养学生自尊心的一个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完美的人。”作为从教者,一定要尊重学生成长的需求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在健康发展中发挥他们的潜能。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它常常与真诚、谦逊、宽容、赞赏、善良、友爱相得益彰。给成功的学生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对学生成功的敬佩、赞美与追求;给失败的学生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对学生失败后的同情、安慰与鼓励。教育只要有尊重在,就有师生间的真情在,就有未来的希望在,就有成功后的继续奋进,就有失败后的东山再起。我在编排学生的座位时,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每个星期轮换一次,有时前后轮换,有时左右轮换,这种编座位的做法学生非常喜欢,家长也很满意。有一天早自习时,我发现孙万祺同学在玩四驱车,我并没有当众批评他,而是下课后找他谈心。我亲切地对他说:“玩四驱车当然可以,但要注意约束自己,利用下课的时间玩。”后来他按照我说的去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见,尊重学生是一种教育智慧,也是一种教育艺术。

    热爱学生是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更是教育与转化学生的一剂“灵丹妙药”。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教育,离开了一颗“爱心”将会寸步难行。我们班上有一名女生,学习成绩优秀,人长的蛮可爱,围着她的男生也不少,作为班主任总是担心她受干扰,影响学习。虽然对她有所暗示,可她依然活泼好动,常常与男生打成一片。一天课上,我正讲的起劲,猛然看见她笑着回头与一名男生讲话,看那“亲热”劲,我气不打一处来,想起平日里对她的忠告都置若罔闻,便看着她随口说出“你以为你笑的很灿烂吗?”说完,我接着讲课,只见她的脸一下子晴转多云,继而笑容消失,神色黯淡下来,我为自己的一句话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暗自高兴。可是没多久,我却高兴不起来了。课间她正和同学们谈笑着,见我进教室,便立刻收起笑容,眼睛怯生生地朝我张望一下,如同老鼠见了猫,逃回座位,必恭必敬地坐着。偶尔用眼睛瞟我一下,又慌张地耷下眼皮。课上,无论同学如何雀跃的举手发言,她总是纹丝不动,即使我点她发言,她也总是不苟言笑,问一句答一句,绝不多说一句话。以前那个我欣赏的侃侃而谈的灵气才气在冰冷的回答中荡然无存。自此一种负疚感压在我心头,很沉重。我没想到,一向自我感觉良好的师生关系,竟然如此的不堪一击,我不能让这种局面持续下去!我决定补救这因我的失误而造成的局面,碍于老师的面子,我把她叫到办公室,向她表示歉意,可她唯唯诺诺,眼神里满是怀疑与冷淡,谈话以失败而告终。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不能让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改变她的一生,我要用我的豁达和诚意使她回心转意。

上课了,我对全班同学说:“老师在一次上课时,犯了一个错误,用不当的语言批评了某某同学,老师感到很内疚,今天我当着同学的面,向某某同学道歉,希望以后同学们监督老师的言行。”说完,我发现她的眼里充满了感激,正大胆地望着我,似乎有话要说,我没有让她说,因为我知道此时无声胜有声。接着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从他们的眼神里我看到了尊重换来的信任与赞赏。此后,我又看到了她那灿烂的笑容和闪耀着思想的火花。这让我体会到教师的职业如履薄冰,它需要教育者时刻检点自己,约束自己,提升自己,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轻柔的抚摸都极有可能点燃某个孩子心头向真、向善、向美的火种,改变某个孩子的一生。

尊重是一缕春风,让人心灵之湖泛起圈圈涟漪。尊重是一曲音乐,让人感到透彻心扉的震颤。尊重是一场甘霖,让人体味到生活的甜蜜。

尊重是一束阳光,让人沐浴在温馨的境界里!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就要尊重教育,尊重孩子,让每个孩子抬起头走路,在阳光下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实施尊重教育,也才能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XX年4月

 

三 : 爱的教育读书报告

范文一:教育学读书报告

润物无声

教师总是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

——题记

浅谈教师

卢梭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由三种教师培养起来的——自然,人,事物。而人无疑在这三种教师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师教会我们知识,教给我们做人。康永久老师在《魅力、情境与教育学》中讲到,“教育是一种心灵的艺术,是对心灵的陶冶,对话和唤醒,所以我们不能用科学的教育学来阻挡我们自身的成长,来阻挡我们个人教育学的成长。”我想那些被佛度过的有缘人最能体会其中的含义。生活在同一个共同体中的老师和学生,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在这个共同体中处处体现着民主,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互相尊重,老师和学生都是天生的教育家,在无形中受到对方的影响。

。www.61k.com)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教师往往被定义的特别狭隘,总是局限于“传道受业解惑”;教师的教学操作规程,脱离情景,只是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师生之间以真实面目相对的机会很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往往只是一种社会关系。这种传统教育不得不令人反思, 这样的教学培养出来的真的是现代社会要的人才吗?一个真正的教师所具备的素质又是什么呢?而教育又该如何定义呢? 教师与教育

我国的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已经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虽然老师也在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却并没有给学生的思维发展留有太多的余地;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现在教师的课堂都非常注意提问,很多问题并没有精心设计,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提问的水平不高,很难激发学生的思考;即使是提出水平很高的问题,也很难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解答;我们所强调的素质教育却被应试教育以及各种补习班充斥。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是不是也应该反思呢?

作为一个教师,首先应该了解自己的学生,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去思考问题。卢梭曾经讲过,为了教育孩子,教师的一举一动必须表现的像个孩子,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提问,一起思考。只有真正融入到学生的世界里,和学生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增加教学活动当中的互动与对话,减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了解学生的性格,优势和弱势,更好的对学生因材施教,润物无声,获得最佳的教学成果。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对学生要善于引导,潜移默化中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完成“教师带着知识(教材)走向儿童到教师带着儿童走向知识(教材)”的转变,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好的氛围,设置一个合适的情境,让学生与情境之中的人开展良好的互动,自求自得,自我发现,为个人的成长提供一个自主的空间。还记得高中时候的两位地理老师,高二的地理老师,往往不会把知识讲的过于详细,会留给同学们一

定的想象空间,思考的余地,所以每节课都有一种新的感觉,课堂充满了各种乐趣。而在同学们迷茫不知所措,争执不休的时候,老师再一点点启发,引导同学们得到正确答案,而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领悟到的东西比老师教的会多很多。而这样的教育“就是一种点拨,一种催醒,一种促膝长谈,一种震慑,一种征服(康永久)”。但是高三的地理老师恰好相反。他往往会直接告诉你标准答案,教会你做题的套路,模板,来应对考试。题目按着模板来都能做对,但却讲不出个所以然,做了很多遍,只能是死记做题的套路,当然这样的课堂也很无趣,直到高三毕业,我都没有适应过来老师的教学模式。从细节处潜移默化,总会收获润物无声的效果。

一个老师必须有渊博的知识这是没有错的,但是也不会像爱弥儿只有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历史的老师那么夸张。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色,他们的所作所为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一个学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形成不同方面的性格,这是有必要的,所以个人觉得卢梭讲的只能有一个老师,总是不太科学的,而且现在都讲究“专业性”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一个老师不可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不是么?

再者,教师对学生必须耐心和谨慎。具有耐心的教师的一个表现就是允许学生犯错误,尤其能够耐心对待学生犯的低级的错误。如果老师对犯错误的学生不能耐心的对待,增加的只会是师生之间的隔阂罢了。老师不仅要谨慎处理学生犯的错误,更要耐心引导,“为了更好地教育他,就不能······急急忙忙的纠正他的错误(卢梭)”有时候学生从错误中学到的东西反而理解的更加深刻。反过来,如果老师有什么做错的地方,也要主动承认自己错误。这样的老师,在学生的眼里,不再居高临下,更加真实,更加亲近,更加有权威。而这种权威性,不仅是教师这个职业所赋予的权威,也是老师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学生。

这样的教师,这样的学生,这样的氛围促成的教育是一种真正的心灵的沟通,像一种艺术品那样的美好。但可能有的人会提出疑问,这样的教育会不会不现实?太过于理想化?我也曾问过康老师同样的问题,杜威讲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不是太理想化?在我们这种应试教育的体制之下,我们学的教育学原理有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呢?这是我一学期以来学教育学的迷茫之处。康老师在一节课上所讲的内容很好的回答了我的疑问,还有大多数人对教育学的质疑。“我们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去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教育发展的道路”,教育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我们应该为我们所正在做的教育事业而感到自豪。

关于教师素质

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小时候被罚写过300遍单词的教授,患上了单词恐惧症,不仅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还影响了他现在的学术研究方向。在被震撼的同时我不禁反思:教师的素质,教师的师德去哪了?这绝对不应该是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事情,还是一个在人成长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小学老师,因为一个老师延误了学生的一生。以前总觉得幼儿园老师谁都可以做,还对学前老师那种“幼儿园老师更需要好的大学,优秀的人才来做”这种论断不屑一顾,以前总觉得只有教师资格证书的老师都是好老师,毕竟他们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而现在突然觉得自己的想法特别可笑。启蒙教育关系到一个人的一生,必须用最优秀的教师资源,而对优秀老师的定义不是教师资格证,而是他的素质,他的责任

心,他的良心!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教师的神圣是容不得任何人质疑的。一位好的老师可以唤醒人的内在力量,带你去感受学习的乐趣,遨游知识的海洋。然而,反观现代社会,和那位被罚写过300遍英语单词的教授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比比皆是。那位妇孺皆知的范跑跑,在地震来临之时,丢下学生一跑了之,是教师这个职业中的败笔,侮辱了整个教师行业;虐童事件以及没有完成作业就被罚脱裤子的小学生,对孩子们的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影响一生。这社会能有几个教师会像张丽莉一样为学生们付出一切?这是对所有教师的拷问。

教师素质值的一次次被提起,教师素质的提高亟待解决。对教师是否合格的考察绝对不是简单的教师资格证就可以完成的,师风师德的建设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加强。教师素质的提高不能浮于表面,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对于所谓的“不合格教师,三年不得晋升”虽然不能解决教师素质问题,却也是缓解教师素质滑坡的有效方法。

结语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民主教育的实现可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利用那种先验的善意,旁敲侧击,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润物无声,师者大爱!

姓名:周雅梦

学号:20131*****43

专业:教育学

原文地址.html

润物无声

教师总是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

——题记

浅谈教师

卢梭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由三种教师培养起来的——自然,人,事物。而人无疑在这三种教师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师教会我们知识,教给我们做人。康永久老师在《魅力、情境与教育学》中讲到,“教育是一种心灵的艺术,是对心灵的陶冶,对话和唤醒,所以我们不能用科学的教育学来阻挡我们自身的成长,来阻挡我们个人教育学的成长。”我想那些被佛度过的有缘人最能体会其中的含义。生活在同一个共同体中的老师和学生,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在这个共同体中处处体现着民主,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互相尊重,老师和学生都是天生的教育家,在无形中受到对方的影响。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教师往往被定义的特别狭隘,总是局限于“传道受业解惑”;教师的教学操作规程,脱离情景,只是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师生之间以真实面目相对的机会很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往往只是一种社会关系。这种传统教育不得不令人反思, 这样的教学培养出来的真的是现代社会要的人才吗?一个真正的教师所具备的素质又是什么呢?而教育又该如何定义呢? 教师与教育

我国的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已经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虽然老师也在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却并没有给学生的思维发展留有太多的余地;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现在教师的课堂都非常注意提问,很多问题并没有精心设计,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提问的水平不高,很难激发学生的思考;即使是提出水平很高的问题,也很难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解答;我们所强调的素质教育却被应试教育以及各种补习班充斥。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是不是也应该反思呢?

作为一个教师,首先应该了解自己的学生,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去思考问题。卢梭曾经讲过,为了教育孩子,教师的一举一动必须表现的像个孩子,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提问,一起思考。只有真正融入到学生的世界里,和学生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增加教学活动当中的互动与对话,减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了解学生的性格,优势和弱势,更好的对学生因材施教,润物无声,获得最佳的教学成果。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对学生要善于引导,潜移默化中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完成“教师带着知识(教材)走向儿童到教师带着儿童走向知识(教材)”的转变,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好的氛围,设置一个合适的情境,让学生与情境之中的人开展良好的互动,自求自得,自我发现,为个人的成长提供一个自主的空间。还记得高中时候的两位地理老师,高二的地理老师,往往不会把知识讲的过于详细,会留给同学们一

定的想象空间,思考的余地,所以每节课都有一种新的感觉,课堂充满了各种乐趣。而在同学们迷茫不知所措,争执不休的时候,老师再一点点启发,引导同学们得到正确答案,而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领悟到的东西比老师教的会多很多。而这样的教育“就是一种点拨,一种催醒,一种促膝长谈,一种震慑,一种征服(康永久)”。但是高三的地理老师恰好相反。他往往会直接告诉你标准答案,教会你做题的套路,模板,来应对考试。题目按着模板来都能做对,但却讲不出个所以然,做了很多遍,只能是死记做题的套路,当然这样的课堂也很无趣,直到高三毕业,我都没有适应过来老师的教学模式。从细节处潜移默化,总会收获润物无声的效果。

一个老师必须有渊博的知识这是没有错的,但是也不会像爱弥儿只有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历史的老师那么夸张。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色,他们的所作所为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一个学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形成不同方面的性格,这是有必要的,所以个人觉得卢梭讲的只能有一个老师,总是不太科学的,而且现在都讲究“专业性”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一个老师不可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不是么?

再者,教师对学生必须耐心和谨慎。具有耐心的教师的一个表现就是允许学生犯错误,尤其能够耐心对待学生犯的低级的错误。如果老师对犯错误的学生不能耐心的对待,增加的只会是师生之间的隔阂罢了。老师不仅要谨慎处理学生犯的错误,更要耐心引导,“为了更好地教育他,就不能······急急忙忙的纠正他的错误(卢梭)”有时候学生从错误中学到的东西反而理解的更加深刻。反过来,如果老师有什么做错的地方,也要主动承认自己错误。这样的老师,在学生的眼里,不再居高临下,更加真实,更加亲近,更加有权威。而这种权威性,不仅是教师这个职业所赋予的权威,也是老师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学生。

这样的教师,这样的学生,这样的氛围促成的教育是一种真正的心灵的沟通,像一种艺术品那样的美好。但可能有的人会提出疑问,这样的教育会不会不现实?太过于理想化?我也曾问过康老师同样的问题,杜威讲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不是太理想化?在我们这种应试教育的体制之下,我们学的教育学原理有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呢?这是我一学期以来学教育学的迷茫之处。康老师在一节课上所讲的内容很好的回答了我的疑问,还有大多数人对教育学的质疑。“我们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去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教育发展的道路”,教育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我们应该为我们所正在做的教育事业而感到自豪。

关于教师素质

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小时候被罚写过300遍单词的教授,患上了单词恐惧症,不仅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还影响了他现在的学术研究方向。在被震撼的同时我不禁反思:教师的素质,教师的师德去哪了?这绝对不应该是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事情,还是一个在人成长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小学老师,因为一个老师延误了学生的一生。以前总觉得幼儿园老师谁都可以做,还对学前老师那种“幼儿园老师更需要好的大学,优秀的人才来做”这种论断不屑一顾,以前总觉得只有教师资格证书的老师都是好老师,毕竟他们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而现在突然觉得自己的想法特别可笑。启蒙教育关系到一个人的一生,必须用最优秀的教师资源,而对优秀老师的定义不是教师资格证,而是他的素质,他的责任

心,他的良心!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教师的神圣是容不得任何人质疑的。一位好的老师可以唤醒人的内在力量,带你去感受学习的乐趣,遨游知识的海洋。然而,反观现代社会,和那位被罚写过300遍英语单词的教授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比比皆是。那位妇孺皆知的范跑跑,在地震来临之时,丢下学生一跑了之,是教师这个职业中的败笔,侮辱了整个教师行业;虐童事件以及没有完成作业就被罚脱裤子的小学生,对孩子们的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影响一生。这社会能有几个教师会像张丽莉一样为学生们付出一切?这是对所有教师的拷问。

教师素质值的一次次被提起,教师素质的提高亟待解决。对教师是否合格的考察绝对不是简单的教师资格证就可以完成的,师风师德的建设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加强。教师素质的提高不能浮于表面,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对于所谓的“不合格教师,三年不得晋升”虽然不能解决教师素质问题,却也是缓解教师素质滑坡的有效方法。

结语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民主教育的实现可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利用那种先验的善意,旁敲侧击,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润物无声,师者大爱!

姓名:周雅梦

学号:20131*****43

专业:教育学

范文二:《教育的目的》读书报告

《教育的目的》读书报告

在阅读本书正文之前,我先参阅了后面的“自述生平”一章,得知作者是数学方面的专家,而且也钻研哲学;他的祖父、父亲和他自己都是教育界鼎鼎有名的人物。有了这样的背景,我开始聆听怀特海带来的精彩而独到的见解。

首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作者说,“教育是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教育的应用性,使得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多地进行思想和方法的传授,因为”随着智慧的增长,知识将减少,知识的细节消失在原理中”。

所以,教育就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者将这一过程总结为智力发展的“浪漫阶段”。从接触单纯的事实,到开始认识事实间未经探索的关系的重要意义,这种转变会引起一种兴奋;接下来,“精确阶段”就是一种知识的增加和补充,对于活跃纷乱的思维的整理和满足。“综合运用阶段”就是对前两个学习阶段的运用发展——我们对每个知识的学习过程都是这三个阶段的循环往复。就我来看,我们大学之前的教育很强调“精确阶段”,而忽视浪漫阶段,然而是否有浪漫阶段,和个人因素不无相关,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学生总是学得津津有味了。

最后谈一下“大学教育”,大学就是作者所提出的“综合运用阶段”——经过先前的训练,我们对于细节和过程都已熟悉,大学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的综合发展,比如商学院、医学院等等,几乎所有学科,都是为职业发展而设立的。大学提供了这样的一种氛围:青年人和老年人融为一体,对学术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

虽然这本书的出版时间距离我们将近100年,但是作者提出的许多问题(比如考试问题),甚至还可以一针见血地切中时弊。打趣地说,我作为一个接受了十三年中国教育的人,虽不是教育专家,也可算是受教育的“专家”,作者提出的许多案例,我都感触很深。怀特海先生的许多对于教育——从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的观点和建议,对于我们中国教育出现的弊病来说,都是一剂良药。

范文三:《经验与教育》读书报告

《经验与教育》读书报告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年10月20日-1952年6月1日)是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是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很多,涉及科学、艺术、宗教伦理、政治、教育、社会学、历史学和经济学诸方面,使实用主义成为美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杜威所生活的时代正处于美国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教育弊端逐渐暴露,新的教育理论顺势而生。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也在20世纪初期的进步教育运动中得到发展。他一生专著36种,论文815篇,在世界几十个国家中,这些专著有近百种译本流传。杜威的贡献就在于他对实用主义哲学进行了总结并使之大众化,把实用主义哲学积极地运用到教育上,将教育改革作为延续和发展民主主义社会的途径。以民主主义教育思想改造了美国旧教育,建立了美国新教育。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并对当时的好多国家的教育改革产生影响。

二、内容概要

《经验与教育》围绕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教育与经验的关系问题展开了论述,深刻反映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于了解和研究杜威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意义。《经验与教育》的第一章就对传统教育与进步教育的对立展开了探讨,分别解释了其含义以及区别。从而引出需要一种经验的理论,然后对经验进行了分析,表达了杜威自己对经验教育的作用、目的、标准和方法的看法。

三、内容分析

(一)、传统教育与进步教育

杜威认为传统教育与进步教育之间不应该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应该进行折中,就好像中国的中庸之道。传统教育与进步教育其实只是教育内发说和教育外铄说两种观点的对立:前者认为教育以自然秉赋为基础,后者认为教育是克服自然的倾向,通过外力控制而获得习惯的过程。而这两种观点本身并没有矛盾,因此杜威认为传统教育与进步教育之间存在一种折中的方法。

传统教育是传授教材上的知识,即过去经验,而这种由成熟的人或成年人产生的东西和儿童的经验与能力之间隔着一道鸿沟。然而这并不是说明了进步教育就是对的,它也有其弊端。就像杜威说的那样,“一种新的运动往往有一种危险,即当它抛弃它将取而代之的一些目标方法时,它可能只是消极地而不是积极地建设性地提出它的原则。”因此,在实践中,它是从被它抛弃的东西里获取解决问题的启示,而不是建设性地发展自己的哲学,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一种哲学如果只是以抛弃和完全对立为基础,它就会忽略一些重要的问题。一种标榜以自由观念为基础的教育哲学也可能变成像它所曾反对的传统教育那样武断。 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进步教育都不能完善我们的教育体系,因此,杜威提出了我们可以反对把过去的知识当做教育的目的,而应该把过去的知识当做工具来强调它的重要性;而新教育应通过教育与个人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专心致志地寄希望于某种经验与实验的哲学。两种教育之间一定可以存在一种折中的方法,那就是经验。

(二)、经验的连续性与交互性

杜威认为经验具有连续性和交互性的原则。

经验的连续性原则是以习惯的事实作为基础。我们传统的教育就是通过培养

我们的习惯而达成目的。回想我们过去的学习,无论是小学学习拼音,还是高中学习物理知识,老师都是通过不断地重复让我们记住知识点。而这个不断重复的过程正是我们形成习惯的过程。最明显的还应该是题海战术,不断地做题,直到完全记住了这道题目的答案,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我们的习惯也形成了,以后再遇到这道题就知道了它的答案。然而杜威的经验连续性并不是简单的习惯化。习惯的原则包括态度的形成,感情的和理智的态度;它包括应付和反应我们生活当中遇到的全部情况的基本感受能力和方法。根据这种观点,经验的连续性原则意味着,每种经验既从过去经验中采纳了某些东西,同时又以某种方式改变未来经验的性质。因此我认为杜威所认为的经验连续性,应该是从过去的习惯中创新,产生新的经验。就像人类的成长,是多方向的,每个人从共同的过去经验中得到的知识会随人不同的创新而改变,教育过程就应该是成长的过程。

人类的经验具有社会性,我们的经验大多来源于相互接触与交往。经验是通过学习得到的,而我们的学习不能缺乏外部条件,环境对于经验的学习至关重要。比如我们语言的学习,我们总是能在语言还没发展完全地幼儿时期轻易学会我们的母语,却不能在我们智力得到完善发展后轻易学会外语。这正是因为我们缺乏一个语言环境,当处于这个语言环境里,我们生活的社会都在使用这种语言,迫使我们也去学习。因为与周围的人的相互接触与交流我们才能更快地学习语言。经验正是从这种接触与交往的相互作用下获得的。然而这并不是说明只有从外部条件中才能获得经验,一开始我们就明确说明了,教育不应该是非此即彼的,因此,经验的获得是在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的相互作用下获得的。

(三)、经验与教育

杜威非常重视学生个人的经验,强调教育与个人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他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都是从经验中产生的,经验是教育的一种方法,但是我们不能把经验和教育直接地彼此等同起来。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经验都是正确的,有些经验具有错误的教育作用。只有那些具有连续性和交互作用的经验才具有教育的价值。与其是经验与教育,我更喜欢是他“教育即生活”的观点,即便是经验,也是从生活中获得的。“现在教育上的许多方面的失败,是由于它忽视了把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这一基本原则。现代教育把学校当作一个传授某些知识、学习某些课业或养成某些习惯的场所。这些东西的价值被认为多半要取决于遥远的将来;儿童所以必须做这些事情,是为了他将来要某些别的事情;这些事情只是预备而已。结果是,它们并不能成为儿童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因而并不真正具有教育作用。”我认为杜威是在强调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然地衔接、巧妙地接轨,而不要互相脱节。高分低能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素质教育不仅在口号中喊着,如何落到实处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不过,我有些悲观地发现,教育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并非全部的生活。有时经常会感觉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强大力量,在强大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面前,深感学校教育力量的微小和不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更喜欢“生活即教育”的观点。生活处处不是都有教育的场景和契机吗?对于家长和教师而言,教育不仅需要娓娓道来的言传,更需要潜移默化的身教。

范文四:教育学读书报告

读《今日教育之民间立场》有感

时间匆忙,用四天时间草草读完这本名师著作,读罢觉悟颇有醍醐灌顶的通透,同时对作者某些观点与言论存在些许质疑,引发笔者深刻反思。

书出自广外外校名师扈永进之手,作者根据自己多年对中国教育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草根阶层(即民间)对教育的期待。其行文风格幽默辛辣,言辞犀利地针砭中国教育制度、模式之时弊。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任教的广外外校,是一所锐意创新的优秀中学,建校以来,学校以两大特色著称:一是,该校自主开设各种特色课程作为学生日常选修课,如信息技术课、中加班等,以期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二是该校中秋传统活动-市场灯会,活动以学校为市场开展,学生间进行小商品的自由买卖,帮助学生树立市场经济价值理念,体现了学校的人文关怀。

本书分为三大板块,分别阐述作者站在民间立场对中国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教育角色的自我诠释与探讨。涉猎范围广泛,内容丰富,探讨对象从课本教材到校本课程、教辅资料;校长责任制到教师、学生个体;教育界重大改革到对身边孩童的耳提面命,不一而足。书中章节小文的标题新颖接地气,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如《中国教育改革:巧,妇,米,炊》、《想起,英伦小美女们的至美之美》云云。

在《中国教育改革:巧,妇,米,炊》一文中,作者将教育资源比作米,妇即教师团队,巧即教育能力与技术,炊即教育结果,从而强调作为教育资源之米的重要性,他写道,很多中国教师“执着一念,把所有精力和血汗全部投向‘方法层面’,忽视对教育所必需的更丰富的知识和思想资源的占有消化,必将由于‘取巧’而不得不一直佩戴‘拙妇’的绶带。他指出中国教育资源匮乏,教材大多思想、知识陈旧,教育改革迫在眉睫。观点虽偏激,但细想来,不无道理,中国教育资源久无更新,即便改革,也颇有全盘借鉴国外之嫌。平心而论,关于教育,任何借鉴与学习,必秉持思辨敏智之态,客观继承发展。

读《教辅资料的罪恶及其背后》一文时,笔者感同身受,只差拍案愤起。现今的教育市场,教辅资料泛滥成灾、良莠不齐,学生与家长站在成堆的资料前,云雾遮眼,一面心急如焚,一面徘徊顾盼。因为没有针对资料的相关检查筛选标准,只能盲听盲从与学校与科任教师的安排,更不去论其中暗箱操作、利益勾结的腐败。作者揭露“教辅资料的现实罪恶有二:其一,无端耗费学生家长的‘相当有限’金钱;其二,无端耗费中国学生‘不可再生’的时间。貌似巧取,实则豪夺。”

以笔者个人经历为例,小学至高中,教师们不厌其烦地把我们一次次推入茫茫题海里,如山的教辅资料堆砌眼前,一会“王后雄”,一会“薛金星”,应接不暇,想来,当时心中呐喊必是一声惨烈的“臣妾做不出来!”回顾起去年那段艰难的考研光景,心中不免酸涩,不仅酸涩于早起晚归的图书馆座位抢夺战,还酸涩于购置考研辅导资料、视频的选择迷茫,“肖秀荣”or“任汝芬”?This is a question!关于题海战术,其实我想为教师多说一二,题海之罪恶实源于中国应试教育,是教育体制的长久病痛,而非教师个人导致。身在森严体制下,教师为求二两米生存,一面麻木迎合僵硬的教学模式,一面悔恨懊恼扼杀学生自由时光,实则无奈之举。

《教辅资料的罪恶及其背后》一文深刻揭示了当今教辅资料存在的问题与质疑,但却没有提出实质性的解决办法,颇为遗憾。笔者个人认为这方面,很值得深入剖析和探讨,希望能看到作者在后续的著作中作出相关补充与完善。

对此书,感触良多,简言碎语,不足概之。感谢作者,为众人树起育人标杆,笔者也当虔诚教学,恪守师风师德,创新进取,勇当教育改革之弄潮儿!

范文五:比较教育学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比较教育学》

————卢晓中

一:作者卢晓中简介

卢晓中教授,1962年1月29日出生,江西省余干县人,1982年江西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和获理学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87~1989年攻读美国俄克拉何马市大学教育硕士并获教育学硕士。现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比较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导师组副组长;兼任广东省比较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在“七五”、“八五”期间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及省级科研项目10多项,出版《战后东盟教育研究》(主编之一)、《大学教学理论与方法》等著作8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上百篇,其中在《教育研究》等权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新华文摘》转载论文3篇,人大复印资料等有影响的学术文摘刊物全文复印或转载论文20篇。科研成果“教育发展一体化趋势简论”(独立)获江西省社会科学第五次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高等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大学教学理论与方法”(主要完成者)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另还获省一级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共8项。国家教委编辑出版的《中国100所高等学校中青年教授概览》对他的学术观点和学术贡献作了长篇介绍。他指导硕士研究生多名,为硕士研究生讲授“现代比较教育方法论”等多门专业基础课。

卢晓中教授师从著名高等教育专家潘懋元教授并获厦门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等教育学科带头人、博士点召集人,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院校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广东省教育政策与法规咨询专家.

出版个人专著《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上海教育出版社)、《比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论纲》(广东教育出版社)、《亚洲四小龙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兼论中国教育发展问题》(广东人民出版

社)、《跨世纪广东教育发展论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等。 2014年1月20日,卢晓中教授主持承担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性评价指标研究》课题成果被教育部采纳。

二:比较教育学这本书主要讲述的内容简介。

(一)框架——主要分五个章节讲述:

第一章 导论。主要讲比较教育学是什么;对比较教育学的基本认识 ;本书对比较教育学的理解与界定;比较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

第二章 比较教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比较教育学研究的基本理论;比较教育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和现代化理论、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解释主义理论);比较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比较教育学研究的方法体系。

第三章 国际教育 。教育民主化 (基础教育机会均等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教育私营化 (对教育私营化的界定 、高等教育的私营化问题 )教育国际化 (教育国际化的国际性趋势、教科文组织视野中的当代高等教育国际化 );对中国教育国际化问题的探讨。教育终身化 (教育终身化的国际性趋势 、对中国终身教育发展问题的探讨) 。 教师教育专业化 (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认识及历史追溯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国际趋势 、中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 )

第四章 发展教育。在发展理论分析框架下的社会发展 (发展问题与发展理论的分析框架 、现代化与社会发展); 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现代化 (发展理论的分析框架与教育发展问题的研究 、作为一种进程的教育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 、作为一种理想目标的教育现代化 ); 教育现代化中的普适性和特色化 (教育现代化中的普适性 、教育现代化中的特色化 、普适性与特色化的冲突与平衡);教育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 当代比较教育学发展的时代趋向 。当代比较教育学发展的动态 ;当代比较教育学发展的问题 (比较教育学学科发展问题 、比较教育学研究的实际问题 、比较教育学研究为教育决策服务的问题);当代比较教育学发展的主要趋向 (比较教育学学科理论问题仍将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论题 、比较教育学致力于服务教育实践 、比较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将日益宽泛结语当代中国比较教育学发展的问题)。

(二):内容简介

作者在第一章导论中介绍了什么是比较教育学,即比较教育学的内涵界定:教育科学领域中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对什么是比较教育,说法不一,大多数比较教育学者认为,应从各国实际出发,研究世界教育发展中的重大国际性教育问题,而不是从抽象定义出发,构思现实意义不大的形式上的理论体系。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说,比较教育学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综合利用有关的新科学和新技术,研究当前世界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教育;在探讨其各自的经济、政治、哲学和民族传统特点的基础上,研究教育的某些共同特点、发展规律及其总的趋势,并进行科学预测。以便根据本国的民族特点和其他的具体条件,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教育的最佳作用,为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民的文化科学水平服务。

接着阐述了比较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讲述了其史前时期(1817年前),初创时期是18世纪后半叶,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后,发展时期主要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并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新的探索。通过阅读我了解到比较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与工业革命,经济,政治,以及科技发展息息相关。都从不同角度促进了比较教育学的发展。

第二章阐述了比较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即其基本理论(性质:实证性,比较性,跨地域性)(目的:服务教育实践;探索教育发展的规律和规则,进行教育预测;探讨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问题和一般趋势,促进国际间教育的互相理解和合作;促进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研究方法:其他学科研究方法在移植到比较教育学科所作的“比较教育化”的改造;为研究比较教育学中某一具体对象或特殊问题所创立的方法)。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结构主义理论和现代化理论;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主义理论)。研究方法论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第三章主要讲的国际教育。包括教育民主化,教育私营化,教育国际化,教育终身化,教育专业化。通过本章的阅读我对从前感觉比较陌生的教育民主化有了初步了解即教育机会均等。对教育终身化有了更深的理解,明白一个人要做到终身学习很重要,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们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教育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即学科专业性,国家有教育的专门机构、教育内容和措施、国家对教师资格和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而且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重视教师发展并确立其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基础地位,即对教师发展的意义层面的重视已日益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接下来介绍的第四章便是发展教育。

先是介绍社会发展,现代化与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经过三次浪潮,第一次是18世纪后期在欧洲大陆兴起的以蒸汽机的改良并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介绍了两类现代化国家:第一类是直接受工业革命影响的西欧诸国。另一类是西欧的海外移民殖民地,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两类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现代化因素是从本国内部,经过漫长岁月,日积月累地自然生成的。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可供采借的模板。

第二次现代化浪潮是以19世纪下半叶电动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起点直到20世纪上半叶。主要有西欧边缘地带的德国,俄国和地处远东的日本和中国。这些国家的现代化的发轫虽然有各自的原因,但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是在外部的强大压力下,通过那些先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引进或获得现代性因素,被迫启动现代化进程的,而并非是现代化因素在其内部的自然生长。也称为后发型现代化。

第三次现代化浪潮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并发展的,主要是新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动因(第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个因素二战以后形成的新的世界格局)(第三个因素是发达国家的示范效应) 接下来就是主要阐述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进程:教育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很难做出一个简单的归因,而是一种互动关系,甚至在一定意义上是同一的关系。各方面进行阐述(政治发展与教育,经济发展与教育,文化发展与教育)

第三节讲述了教育现代化的普适性和特色化。普适性指一种从地域意义上具有普遍性,共同性和统一性的教育现代化,但又区别于“西化”这其实涉及到教育现代化的全球化问题。特色化指的是基于一定区域,对其社会,文化,环境认

同并与之相融合,相适应的教育现代化,这实际上涉及到教育现代化本土问题。

第四节讲了教育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社会可持

续发展,从而提出教育能够促进社会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因此要想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还原教育的本性,教育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超前性:目标的超前性,课程的超前性,规划的超前性,投入的超前性;教育的整体性:教育功能的整体性,教育结构的整体性,教育目标的整体性;教育的全面性: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教育的创新性;教育的个性)。

第五章主要介绍当代比较教育学发展的时代趋向。一:发展的动态。形式动态:专业团体大量增多,研究成果日益丰硕,更多的比较教育学专业杂志和书籍,开设比较教育学课程的大学越来越多培养了大批比较教育学的研究人员,壮大了比较教育学研究的队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之在全球范围内有了更多的学习者与研究者。学科动态:实证主义比较教育学研究方法的自身修正,以解释主义为方法论基础的质的研究方法崛起,学科领域的扩大。

当代比较教育学发展的问题:学科发展问题。首先,是比较教育学究竟是不是一门学科以及它的定义问题,目前尚无定论。其次,是比较教育学的方法论问题,它仍然是当代比较教育学学科发展的一个瓶颈。比较教育学研究的实际问题:数据可靠性的问题,力量的整合问题,客观性问题。

第三节主要介绍当代比较教育学发展的主要趋势。(1):比较教育学学科理论问题仍将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论题。(2):比较教育学致力于服务教育实践。(3):比较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将日益宽泛。

三:通过本书的阅读我学习到了一些知识。

1.比较教育学的基本特征

①国际性。比较教育至少要对两个以上国家的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它是跨国家的,具有国际性的特征。②可比性。在国际教育方面,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可能探索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结论作为本国的借鉴。③综合性或跨学科性。比较教育学研究的任务,在于集中几门社会学科的成果应用于对各国教育的研究,它跨越了几门学科的范围。因此,需要有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学与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 并熟习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才能对各国教育进行历史的、社会的具体分析和综合比较。

2.比较教育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817~1917)这个阶段以 “借鉴” 为主要特点。1817年法国教育家M.-A. 朱利安首次提出《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他对比较教育研究提出了四点创造性的建议:①组织一个国际教育协会,聘请常任公务人员,承担比较教育资料的搜集工作。②采用问卷的方式向各国收集资料,以便国际教育委员会提出适当的教育改革建议。③建立师范学校网,用最新的方法培训师资。④发行各种语言的教育定期刊物,传播教育改革的经验。这些建议对比较教育学的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第二阶段(1917~1945)。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对世界各国教育制度的发展进行国际性的对比研究,探索支配各国教育制度的基本因素。美国教育学家I.L.坎德尔是这个阶段的代表人物,他于1933年所著《比较教育》一书对当时比较教育的教学与研究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第三阶段(从1945至今)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以国际教育经验为基础,加深和扩大研究成果。

3.研究方法

比较教育要成为一门科学,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从各国的实际出发,应用多种比较研究的科学方法。常用的方法分两大类:①以区域研究为主进行比较。②以问题研究为主进行比较。此外,还可辅之以描述法、历史法、社会学法、统计法等。在研究中,要根据研究的对象和任务,灵活使用各种方法,使比较研究的成果具有普遍的意义。

三:收获。

通过阅读本书我不仅知道了什么是比较教育学,也初步了解了比较教育学的思想,理论以及研究方法。我今后要专研的就是比较教育学,这对我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不仅给了我启示,而且增加了我的兴趣。

范文六:《什么是教育》读书报告

《什么是教育》对教育本真的思考

(彭 静)

在功利主义盛行的现代社会中,精神虚无、道德危机、能源耗竭等一系列现代社会的问题正逐渐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与担忧,人们的目光重新聚集在教育上,寻找问题的症结。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逐渐丧失了它本真的意蕴。为了迎合社会的需求,教育的功利化、政治化的特点越来越突出,如何使被功利所困的“失真”教育回归到“本真”的教育中 ,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一书带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1977 年出版了《什么是教育》,在这本引起世界关注的经典教育著作,从存在主义哲学观点出发,对人类文化环境、教育的基本类型、教育的意义和任务、教育与语言、教育与文化、陶冶、大学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体现了雅诗贝尔斯深邃的教育哲学思想,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即人的自由生成的过程。他基于对教育的认识,提出了适应于这种教育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教育学的观念中,教育被认为是人为、人化的一个过程。而雅斯贝尔斯在其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即生成”的观点,将教育的作用由人的外部转向人的内心,他认为教育应促进人的自由生成。教育的过程即是人的生成的过程,生成并非人的天性的任意发展,也不是指人的自然而然的发展,而是来源于“历史的集聚和自身不断重复努力”。与卢梭的自然教育理念不同,雅思贝尔斯认为人的生成从表面上看,是在不知不觉的无意识中达成,但实际上,人的生成是人在困境中以清醒意识持续不断地从事某一件事的结果。他进一步强调,教师的作用并不是在于控制学生的发展,也并不是出于应付地敷衍了事,教师对于教育事业,对于人的生成,应有信仰,他在书中提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师应对教育事业全身心地投入为人的生成——一个稳定而且持续不断的工作而服务”。

在提出教育即生成的同时,雅斯贝尔斯提出了教育的基本类型的三种类型: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和苏格拉底教育三种类型。在经院式教育中,教育限于传授知识,教师照本宣科,按照学校的要求将现成的结论教给学生;在师徒式教育中,学生对教师绝对服从;而在苏格拉底的教育方式是不提供现成的答案,而

是通过不断地问答,使学生不断地思考,发现自身原来存在的矛盾,从而获得真知。通过对三种教育类型的书写,雅思贝尔斯认为教育应是促进人的自由生成。他认为教育并不是要强求一律,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一个模子所铸造出来,而应是帮助学生自由地成为他自己,成为顺应其天性发展的鲜活个人。雅思贝尔斯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通过本真的教育,个体将自我向心灵深处自由地无限地敞开,个人的发展因此有了无限发展的可能性。雅思贝尔斯提出的教育即人的自由生成,是反对盲目的崇拜教师权威、书本权威,反对教育过程严密的控制性和计划性,而主张教育应是促进人的自由生成,导向人的心智觉醒之本源和根基。

促使为功利所困的“失真”教育回归到“本真”的教育,这是当代教育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因为只有在本真教育的整体框架中,我们才能思考教育的深层内涵及其表现形式。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雅诗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中关于“教育即生成”的思想,对我们当代教育失真的现状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我们的教育只有在促使个人和谐、自由的成长的前提下,才能促使社会的和谐进步。《什么是教育》对教育本真的思考

(彭 静)

在功利主义盛行的现代社会中,精神虚无、道德危机、能源耗竭等一系列现代社会的问题正逐渐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与担忧,人们的目光重新聚集在教育上,寻找问题的症结。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逐渐丧失了它本真的意蕴。为了迎合社会的需求,教育的功利化、政治化的特点越来越突出,如何使被功利所困的“失真”教育回归到“本真”的教育中 ,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一书带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1977 年出版了《什么是教育》,在这本引起世界关注的经典教育著作,从存在主义哲学观点出发,对人类文化环境、教育的基本类型、教育的意义和任务、教育与语言、教育与文化、陶冶、大学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体现了雅诗贝尔斯深邃的教育哲学思想,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即人的自由生成的过程。他基于对教育的认识,提出了适应于这种教育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教育学的观念中,教育被认为是人为、人化的一个过程。而雅斯贝尔斯在其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即生成”的观点,将教育的作用由人的外部转向人的内心,他认为教育应促进人的自由生成。教育的过程即是人的生成的过程,生成并非人的天性的任意发展,也不是指人的自然而然的发展,而是来源于“历史的集聚和自身不断重复努力”。与卢梭的自然教育理念不同,雅思贝尔斯认为人的生成从表面上看,是在不知不觉的无意识中达成,但实际上,人的生成是人在困境中以清醒意识持续不断地从事某一件事的结果。他进一步强调,教师的作用并不是在于控制学生的发展,也并不是出于应付地敷衍了事,教师对于教育事业,对于人的生成,应有信仰,他在书中提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师应对教育事业全身心地投入为人的生成——一个稳定而且持续不断的工作而服务”。

在提出教育即生成的同时,雅斯贝尔斯提出了教育的基本类型的三种类型: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和苏格拉底教育三种类型。在经院式教育中,教育限于传授知识,教师照本宣科,按照学校的要求将现成的结论教给学生;在师徒式教育中,学生对教师绝对服从;而在苏格拉底的教育方式是不提供现成的答案,而

是通过不断地问答,使学生不断地思考,发现自身原来存在的矛盾,从而获得真知。通过对三种教育类型的书写,雅思贝尔斯认为教育应是促进人的自由生成。他认为教育并不是要强求一律,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一个模子所铸造出来,而应是帮助学生自由地成为他自己,成为顺应其天性发展的鲜活个人。雅思贝尔斯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通过本真的教育,个体将自我向心灵深处自由地无限地敞开,个人的发展因此有了无限发展的可能性。雅思贝尔斯提出的教育即人的自由生成,是反对盲目的崇拜教师权威、书本权威,反对教育过程严密的控制性和计划性,而主张教育应是促进人的自由生成,导向人的心智觉醒之本源和根基。

促使为功利所困的“失真”教育回归到“本真”的教育,这是当代教育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因为只有在本真教育的整体框架中,我们才能思考教育的深层内涵及其表现形式。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雅诗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中关于“教育即生成”的思想,对我们当代教育失真的现状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我们的教育只有在促使个人和谐、自由的成长的前提下,才能促使社会的和谐进步。

范文七:《什么是教育》读书报告

信阳师范学院

研 究 生 读 书 报 告 封 面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什么是教育》读书报告

提交日期: 2012 年 5 月 8 日 研究生签名: 王天娇

《什么是教育》读书报告

书名:《什么是教育》

著者:雅斯贝尔斯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

版次:1991年3月第一版

页数:178

作者介绍: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1883年2月23日—1969年2月26日),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是公认的西方“存在主义”大师之一。雅斯贝尔斯主要在探讨内在自我的现象学描述,及自我分析及自我考察等问题。他强调每个人存在的独特和自由性。

雅斯贝尔斯于1883年出生于奥尔登堡的一个普通家庭。他自幼就对哲学感兴趣,但受其父亲影响而入读大学的法律系(父亲是一位法学家)。他很清楚自己不喜欢法律,于1902年转读医学,1909年毕业。

之后,到海德堡精神科病院工作。1913年,他在海德堡大学得到临时心理学教师一职。后来,转为长期聘任,从此不返回临床工作岗位。 40岁时,雅斯贝尔斯从心理学转投哲学,并且扩展到精神病学的工作。1948年雅斯贝尔斯来到瑞士的巴塞尔大学工作。他在哲学界中仍然表现突出,直到1969年与世长辞。

全书分析:

《什么是教育》这本书共十九章,集中反映了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同时也体现了现代西方教育思想发展的人本主义倾向。该书对

教育本质、教育功能、教育过程、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大学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进行剖析的过程中作者反复提到诸如 “精神世界”、“对话”、“权威”、“陶冶”等核心概念,反映了其对教育的独特见解。笔者主要就这四个核心概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主题论述:

一、精神世界——教育的核心

雅斯贝尔斯特别强调精神世界在教育中的作用, 他指出“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而其它含混晦暗的东西则根本不能进入灵魂中而被理解”[1]。所谓灵魂所接受,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心理发展水平,二是内部学习动机。因此,教育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能被学生所理解;同时,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如何使外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机,如何刺激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等问题。否则教育成为一种强迫式教育,学生成为被压迫者,那么,对学生身心发展伤害极大,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厌学、书本知识全数归还给老师、思维僵化,没有创新或创新精神,这也是现今教育的一个写照:初中、高中生厌学;大学文科生把数理化全忘了等。

二、对话——教育的方式

雅斯贝尔斯认为人在自我的生成上所存在的三种阻力有三种不同的教育方法:第一种是训练,它与训练动物相似;第二种是教育和纪律;第三种是存在之交流[2]。同时,人在自我生成的过程中还要经历三种过程:自我训练、自我教育、自我进行敞亮交往。他这样看待这三种生成过程评价,他认为:“训练是一种心灵隔离的活动,教育则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

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2]。雅斯贝尔斯的对话肯定了主体间的平等,是主体间共同探索真理的活动。他特别赞成苏格拉底的对话式教学,纵观现今教育,这种对话式教育已经普遍被理论研究者所研究,被广大师生所接受并提倡,被多数学校所采用,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权威——教育的保障

雅斯贝尔斯在第十章分别介绍了权威、强权与权力的区别、权威的必要性和历史性、权威的危机与转变、权威与大全、作为信任源泉的权威、自由与权威的对立性、在权威中自由生存等,使我对权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雅斯贝尔斯虽然强调权威、强权与权力的区别,但实际上他更强调他们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他指出“真正的权威来自于内在的精神力量,一旦这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消失,外在的权威也随之逝去。当权威受到损害时,那么它就会抓住强权”。“获得长久而牢固的权威是通过强权,这种强权或者是内在的,即对灵魂施加压力,或者是外在的生理上的强迫。没有与强权的联姻,权威只能是一个被挑选的对象,如果在权威存在的连续性中把握住一切的话,这样权威也应成为强迫的方式”[3]。“威与权力的分离,同样会使二者走向毁灭”[4]。因此,三者具有不可分割性。

雅斯贝尔斯谈到了权威的必要性,同时也审视了教育中的“权威”与“自由”的相对性。他强调权威在教育中的作用,他把权威当着教育的源泉。同时,他也没有忽视自由。他指出“自由——与专断相区别——只有经由权威而获得。同样,本真的权威也只有经由与它相关的自由才能建立”[3]

[5]。但,自由只能在权威中才能生存。而权威需要自由。他指出:“随着历史性权威的逐步销声匿迹,自由也会自行消失”[6]。 “自由与权威之间的张力在于,双方都是以对方为存在的依据,失去任何一方,那么自由将转变成混乱,而权威则意味着专制”[7]。因此,我们要信仰权威,同时,我们也要在权威中自由生存。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我认为雅斯贝尔斯的这句话最具说服力,那就是“马克斯•韦伯曾经成为过权威。但权威从不需要在大庭广众下宣布,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8]。是的,权威从不需要在大庭广众下宣布。很多教师,上课的时候特别严厉,总以为这是在树立权威,树立威信。但事实上,学生们除了敢怒不敢言之外,更多是一种厌恶,鄙视,甚至是不屑。权威是以爱为基础的,作者开篇就特别提到了“爱”,爱是一种心灵的互动,精神的交往,而真正的权威来自于内在的精神力量。

四、陶冶——教育的精髓

关于陶冶这一问题,雅斯贝尔斯谈论了很多,我自认没有完全领悟到陶冶的真谛,但通过他详尽的论述,确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雅斯贝尔斯指出“真理意识不会简单地存在于个体生命的直接性,它更多的是要在一定时代的人们身上重新培植成长,对真理意识的培植通过了人类后天习得的陶冶过程[8]。我认为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肯定了教育的作用,肯定了人的可塑性;二是肯定了陶冶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他又指出“真理的物质实现从来就不是单纯地从哲学思考中产生出来, 而是在教育过程与自我教育过程所构成的世界里方能产生[9]。这句话又肯定了自我教育的重要性。现今教育中所提倡的“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反思性学习”等正是自我教育的写照。

他还指出“培养清晰、 开放和公正的意志胜过成就某种单方面的知

识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10]。这表明,他更重视意志的培养。这点我也是比较赞同的,意志和知识的关系,就像鱼竿与鱼的关系,意志是动态的财富,而知识是静态的财富,有了意志可以产生很多知识,但知识却不一定能产生意志。这也是为什么现今教育中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意志的锻炼,而非“满堂灌”。

评语:

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这本著作里的很多教育观点不仅在当时,而且在现在也是颇有教育理论和现实意义的。他独到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后继续探讨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仍具有启发、借鉴意义。但,由于其哲学气息深厚,对读者本身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如果读者不具备相关阅读能力,那么他对该书的整体把握可能不够,以及一些合理的观点可以被误解或遗漏,这是教育界的严重损失。

附注:

[1]在学习中„„而被理解.《什么是教育》第5页;

[2]第一种是„„交流; 训练是一种„„核心.《什么是教育》第2页;

[3]真正的„„强权;获得长久„„强迫的方式.《什么是教育》第70页;

[4]威与权力的分离,同样会使二者走向毁灭.《什么是教育》第71页;

[5]自由——与专断相区别„„才能建立. 《什么是教育》第78页;

[6]随着历史性权威„„自由也会自行消失. 《什么是教育》第78页;

[7]自由与权威之间„„权威则意味着专制. 《什么是教育》第79页;

[8]真理意识不会简单„„后天习得的陶冶过程. 《什么是教育》第97页;

[9] 真理的物质实现„„世界里方能产生. 《什么是教育》第97页;

[10] 培养清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什么是教育》第98页;

范文八:教育学读书报告

浅谈中国教育的几点思考

——读《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

【摘要】 本文就《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所谈及的美国的素质教育与中国的进行比较的所思所感,浅谈关于中国教育的几点思考:培养中国孩子的创造性应该从废除模板开始;中国的孩子不应该“被保护”;素质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中美 不同 学校 家长 老师

《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主要以矿矿在美国读书的经历为例,从哲学的角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作者的教育理念。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矿矿的经历让我回想起自己小时候还有现在家教的学生类似的经历。但是面对同样的情况,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却有所差别,这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中国孩子的创造性从废除模板开始

在《创造性能不能教》一文中,讲到达琳让中国的孩子以“快乐的节日”为题画一幅画,结果孩子们都按着墙上画着的圣诞树来画。达琳发现后把墙上的画遮起来后孩子们都不知道怎么画了。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做手抄报的时候,每次画画都要找到样板照着来画,如果找不到样板,自己就无从下手。在中国的教育里,始终摆脱不了模板的影子,学什么都有模板。写作文有记叙文、议论文的模板;阅读题有中心思想、好句鉴赏的模板;古诗鉴赏有模板;数学应用题有模板;英语作文有模板„„

心理学谈到模仿是创造中的必经步骤,人们往往先有模仿,然后才有所创造。但是这里所谈到的模板学习和模仿是不一样的。模仿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并以相同方式做出反应的行为。模仿有一个学习领悟的过程,讲究的是神似。如书法爱好者在开始时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临摹学习领悟其中的奥妙后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而在中国高考指挥棒下为了高分每个学科每种题型都有固定的模板,模板学习为的是形似。长期在这种模板的“指挥”下,学生已经习惯了模板的存在,习惯了“填鸭”,甚至演变为抄袭!一旦养成习惯,想改掉谈何容易!更何况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模板唾手可得,大学老师频频投诉的论文抄袭不就是一个刺痛人心的例子。

作者文中提到“创造性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一种

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而创造这样的环境绝对不是规定每颗种子要吸收等量的水分、阳光、肥料,要向着同样的方向生长,决不能旁逸斜出。中国孩子的创造性从废除模板开始,不要再继续让创造被扼杀在模板中了!

二、中国的孩子不应该“被保护”

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快点长大,因为我们小时候总是被大人说你还小,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玩。在《长辈是不是孩子的朋友》一文中,讲到矿矿在宿舍楼群旁边的球场上帮忙捡排球却不让玩的事情,后来在一次野炊时伯格博士带着他三岁的孩子一起玩排球。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喜欢到邻居的伯伯家看象棋,但由于棋桌很小,围观的人又很多,每次都会被大人“赶出去”,只好很沮丧地回家了。一次在家教的学生家里吃饭,家长准备包饺子,学生跃跃欲试,却被家长说小孩子做不好,不要添乱。渐渐地我们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盼望着快点长大。

除了常常被“赶”,还经常被长辈忽略自己的意见,经常被安排。我的家教学生岚岚在一次谈话中学生谈到她长大后想当美食家。家长马上进行反驳——“成天就知道吃”。岚岚在课外有上游泳训练班和画画兴趣班,随后家长就在讨论发展游泳怎么样画画怎么样„„讨论各种职业,全程都没有问过岚岚想做什么。我曾私底下问过岚岚喜不喜欢游泳和画画,岚岚回答说她喜欢游泳和画画但不喜欢上这些课。我们从小到大,上什么学校,报兴趣班,填什么志愿„„都会被家长的“我是为了你好;我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还多”而被接受。

这样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为什么美国的孩子比中国的孩子有主意有想法。这是因为美国的孩子能够从小得到尊重,被平等地对待,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一般中国的孩子就算有想法也会因为“畏惧”家长的权威而将想法默默地藏于心中。就像国外有很多青少年经常自己背包去各地旅行,而在中国不是一般的家长能做到不阻止孩子的。

经常听老一辈的说现在的孩子是垮掉的一代,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我们一直“被保护”着能成长起来吗?中国的孩子需要平等、被尊重的环境去释放他们的天性,去走自己想要的路,这个环境不仅仅是家庭是整个社会。也许他们选择的路会走很多弯路,也许会困难重重,但这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路,他们会更加坚强、自信去克服困难。我们的社会应该相信他们,而不仅仅是去责备。

三、素质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

在看到《做研究的目的》文中提到矿矿做研究的经历,矿矿二年级的时候为了做研究,其母亲开车带着他跑了两个图书馆去找资料。我并不惊奇于美国小学就有布置这样的任务,因为岚岚今年读五年级,经常也能看到有类似的作业。比如收集粤剧的资料、小组合作写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但是却远远没有像矿矿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认真地完成这个任务。在岚岚提出要打开电脑收集资料时,家长第一反应是老师怎么布置这么无用的作业,第二是孩子随便应付就行了。且不说家长这方面,难得学生有个周末,却有游泳训练班、美术兴趣班、课外补

习、作业,光是应付这些就让学生觉得比上学还累,哪还有兴趣去认真的完成呢?这个“很好的任务”反而成了学生的负担。

素质教育、为学生减负的口号喊了很多年,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有人说都是“高考指挥棒”的错。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让我百思不得费解的是,美国的孩子也有升学考,也需要通过考试成绩来进行择校,学校也有“重点和非重点”“好和不好”之分,家长也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为什么他们却没有减负之说,也没有出现中国的怪圈呢?

在中国,老师也不想孩子这么累,但是各个班的成绩评比、工作评优都压着呢,学校和家长都盯着呢;学校也不想压着老师,但是学校要发展要提升,升学率要高呀;家长也知道孩子很累,但是想想现在不辛苦就会比别人家的孩子落后,将来就会辛苦得多。谁都不能放手,都有各自的苦衷,就这样子形成了一个无限恶性循环的怪圈。究竟是谁的问题?

中国的高考、教育制度的确存在很多弊端,学校、老师、家长也有不好的地方,问题很大,因素很多,但是真的就不能真正地改变现状吗?我很“天真”地认为家长的教育观念也许是最大可能的突破口。我想最希望孩子好的就是家长,另一方面,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将来都会进入家长这个角色。这个“天真”的想法源于我的父亲对我的教育、电视剧《家有儿女》和文中作者通过矿矿的例子所体现的教育理念。

举个例子,在我小时候,老师也会布置很多作业,自己因为贪玩经常不能完成作业,但是我的父亲从来没有责怪过我,反而鼓励我自己有选择性的做作业。语文的词语佳句、英语单词课文的抄写自己掌握了就不用写了,数学同样的题型掌握了就不用全部做。在作业本上他照签不误,老师也有找过父亲,父亲跟老师沟通后老师就没再说什么对我也“特殊照顾”。为了能少做作业,自己上课特别地认真,所以成绩也没落下,童年因此比同龄小伙伴快乐了不少。

在书中,最让我佩服作者的是他和矿矿的交流和沟通。从书中讲到矿矿在学校的经历时作者很了解矿矿的老师和同学可以看出,还有作者在接到老师对矿矿的投诉的时候的处理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也许是因为作者本身就是搞教育的。《家有儿女》的夏东海也是孩子们心中的好爸爸吧。

中国的家长总是习惯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去衡量孩子的好与不好,孩子听话就是好,孩子成绩好就是好。如果家长能够多下工夫去跟孩子平等地沟通交流,我想也许中国的素质教育会很快前进一大步。但是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教会家长平等地和孩子去沟通交流,我想现实中已经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家长了。

当然,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素质教育真正有效地实行不能只靠家长,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0年.

2.唐红波.心理学[M]. 广州: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 2009年.

范文九:教育如此美好读书报告

读《教育如此美好》有感

不知不觉这一学期即将结束,老师们都感叹时间过的真快,虽然2015年过年的情形历历在目,但2016新年已经来到,想想这些真有点害怕。

这学期我读的书籍是陈宇、于洁两位老师写的《教育如此美好》。陈宇老师是《班主任》、《班主任之友》封面人物,专栏作家。南京市优秀班主任,第四届“斯霞奖”获得者,从事班主任工作22年。以教育“问题学生”著名,著有《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等。于洁:《班主任》、《班主任之友》封面人物,苏州市优秀班主任,2011苏州教育十大年度人物,从事班主任工作21年,著有《草尖上的露珠》等。

本书主要是通过一个个培养学生成功的案例来阐述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故事的主人翁,既有令人头疼的所谓“问题学生”,也有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尖子生”,还有如温开水一样默默无闻的“中等生”。这些故事中的教育手段,有谈话、信件、电话、短信、家访„„十八般兵器,无所不用其极;在教育策略上,有刚柔并济、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矫枉过正„„三十六计,步步为营。本书共分为七辑:第一辑 野百合也有春天;第二辑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第三辑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第四辑 众里寻他 知音可觅;第五辑 同舟共济,相濡以沫;第六辑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七辑 刚柔并济,无坚不摧。

通过读这本书,我收获很大,简单总结如下:

1、真正好的教育,带给学生的不仅是优秀的成绩,更是一种成长的力量,绵长而持久。每当它遭遇挫折时,老师的话语都言犹在耳,鼓励她战胜困难,勇往直前。她所受到的教育,让她知道了人应该怎样自信地学习与生活。

虽然我不是班主任,但是我是以班主任的心态关心和爱护学生,某天上课时,发现6班张邦杰同学在班内睡觉,叫了2次,才叫醒,叫醒之后,发现学生的眼珠通红,一看就是昨天晚上熬夜的情形。看见这些,我非常担心,于是我对全班学生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分析其利弊。下课后,我立即和班主任王娟老师说了这件事,王娟老师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到这两天他父母老家有事,晚上没在家,他自己在家看手机,看到很晚,他的家长非常感谢老师对孩子的关心。。

最近几天阴天,教室里比较暗,看到学生坐在那儿学习,我感到心里不是滋味,心想: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在这样暗的地方学习,该多心疼啊!想到这里,我马上给他们开灯,看着学生在明亮的教室里聚精会神学习,我心里非常高兴。对

于学生,我们教师不能只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而且也要关心他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从各个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要以班主任的心态来关心他们。

虽然我做的这些微不足道,但希望我的帮助能带给学生一丝温暖。因为我们的学生确实不容易,作为老师更应该多关心和帮助他们。

2、让中等生也能享受到成长的快乐。有很多学生,他们很普普通通,只是班级里的几分之一,全校学生的几千分之一,再放到茫茫人海中,仅仅是一粒尘埃。但是,每个人的成长对于他自己来说,就是百分百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教师的注意力往往都集中在班级学生的“两头”对中间群体往往容易忽略。比如六班学生樊星雨,此生是一位非常老实的孩子,在班里默默无闻,在听写化学方程式时,他连接3次听写都写对,很多好学生还不能连续写对,所以,我在班里大力表扬樊星雨,号召其它同学向樊星雨学习。

3、要带着放大镜去寻找学生的优点,对于类似于丑小鸭的学生不抛弃、不放弃,完全相信学生。比如5班学生王硕同学学习上较困难,在班里属于后进生。但是,我发现,近几节课以来,这两位同学上课非常认真,作业按时上交,听写化学方程式也不错。所以,我把他两个叫道办公室,表扬并鼓励他继续努力。给予他学习的自信心。

普天下的教师每天都在做着同样平凡的工作——教书育人。就是我们平凡的工作,成全了学生,同时也成全了教师自己,这就是教育的美好之所在。美好的教育既可以给学生带来一生的美好;也可以带给教师一生的幸福。比如,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自98年毕业分配到一实,这17年的时间里一直认认真真工作,从不敢懈怠。我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一实给予的,除了感激还是感激,我无以回报,只能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为一实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感到当上课教学生知识的时候是我最幸福的时刻,看到每一个学生都非常的可爱。在教学中我做到语言上——多鼓励;神态上——微笑;动作上——拍肩膀、整理衣领,从不批评、都是鼓励,因为我相信每一颗草儿都会开花,只是我们需要耐心的等待。最后,让我用文中的话结束我的感想,我们都有一颗悲悯之心,对我们的教育对象,对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家长、有着真诚的理解和同情。真正的教育,如水如春风,善良、柔软、温暖,但却充满

了力量,充满了人性之美。纯粹的教师,真实而真诚,善解人意,以心换心,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感恩之心常在,让我们每天幸福地重复着那些小事并把它做到极致。

范文十:作文:爱不分你我《爱的教育》阅读报告

阅读书目:《爱的教育》

作者:《意》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南东校邹平校区 预备(1)班 赵晓蝶

爱是什么?是父亲和母亲对彼此的爱;是父母对我们子辈的爱;是师生之间的爱;是全世界之间的大爱。

爱能让冰冷的人,重获笑容;让走入迷途的人回归正道。爱的力量极其大,但也容易一闭眼就消散云间。

《爱的教育》是一本让我感受极深的一本书。爱不应该因为每个人的某样让高傲的人觉得不起眼的东西,而却嘲笑他们。爱不分你我,对于那些先天有缺陷的被父母抛弃的孩子们,护士、医生们,从来没有嫌弃过他们,而是给予他们更多似父母的爱。如果我们的爱虚假,那世界就没有真实可言了。如果爱是分场合给予的,只给予自己爱的人,而不包括那些爱你的人,你们就辜负他们了。

就说我们的父母亲们吧,虽然我们每一次可能都会惹他们生气伤心,可他们每一次不宽恕我们。没有他们也就不会有我们。我们应该记住,虽然父母在工作上可能有一些烦心事,在家也许有有我们这一些算是“牵绊“吧!他们一样过来了,因为什么?我们。我们就是他们的希望。我们的一个眼神就可以让他们疲倦的心瞬间充满希望,这就是爱。如果爱需要用言语来表达,其实这不算真正的爱。真正的爱,不需要任何东西,在冥冥之中,定会让互相感受。

《爱的教育》的一位孩子崇尚金钱,不懂什么叫爱,人亡了,他还乐呵呵的。只有这么无情的人才会这样吧!

爱是不分彼此的。记得我身边有这么一个不太健全的邻居家的女儿。她有些像海伦凯勒,不能说话。而邻居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她试着教姐姐认字,读字,姐姐大概过了三四年,在邻居阿姨的努力下,姐姐终于会说“啊“了。然后都会叫”妈妈“了呢!这都是伟大的爱,爱的力量是无限的!强大的爱,才会让迷失中的二人,”绝境“中的二人产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希望。

没有爱,世界是灰暗的。只有爱这只魔力的笔,才能为这世界添一份色彩。

爱是什么?也许有一些嘴上一直说爱的人,并不懂得爱和怎么爱。他们只是带上了一张虚伪的面具,取得信任罢了。我记得有一篇文章说过这么一句话“虚伪的朋友比不上一个坦诚的敌人”也许有些人不是故意伤害我们,他们是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对我们的爱。

爱不应该分你我,每个人都有爱和被爱的权利。即便是坏人,穷人,只要有爱什么都不是问题。请记住,爱无限,爱不分什么!

本文标题:爱的教育读书报告-新加坡教育考察报告----教育新名词解读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501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