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发布时间:2017-11-02 所属栏目:爱父母

一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对“爱”进入哲学层次的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理性地看待爱。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先预习一下课文,学生思考你是怎样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看到这个题目我想大家马上就会想到父母之爱。从小到大,我们感受到的或听说过有关父爱和母爱的描述应该是数不胜数,如果要问对父母之爱的感受,恐怕每个人都可以象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一样滔滔不绝说上三天三夜。但老师现在要求只用一个或两个词来形容(或概括)父爱和母爱的特点。
在同学们的心中父母之爱是——伟大、无私、含蓄的,那么在弗洛姆的笔下父母之爱是怎么样的呢?
(幻灯片)
母爱的特点
母亲代表自然世界,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孩子以爱和关怀,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母爱是无条件的。
积极面: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渴求的。
消极面:不能用努力去换取,而且根本无法赢得。
父爱的特点:
父亲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父亲从孩子六岁左右开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心。
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积极面: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消极面: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可能会失去父爱。
如果说我们刚刚对父爱和母爱的感受是处在感性的,较浅的层面的话,那么弗洛姆则是用理性的眼光给我们概括了父爱和母爱的特点。不过,弗洛姆仅仅是想告诉我们父爱和母爱的性质特点吗?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父母对孩子的爱”
题目包括“父爱、母爱、孩子的爱”三者的爱,那么在文章中“孩子的爱”是怎样的?
(幻灯片)
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特征表
刚出生阶段    无爱的意识
8岁以下      有被爱的意识
8——10岁    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
少年时期      克服自我中心阶段,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爱比被爱更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快乐!
成熟时期      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成熟的爱。
(幻灯片)
无爱——被爱——有爱——创造爱
可见,爱不是与生俱来的!
很明显,在10岁之前,孩子还没有主动去爱的意识,如果说他爱自己的父母,那也只是因为像弗洛姆书本上说的“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场景:父母一旦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的愉悦感就马上消失,大哭大闹。自己的快乐完全建立在别人能不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基础上。再看看,生活中的孩子在父母或奶奶爷爷之间,有谁在一段时间内经常满足他的要求,在那一段时间内他就会跟那个人比较好。是不是?这就是弗洛姆说的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说得是太好了!
那么我想,我们在坐的各位,有没有那个是10岁以下的?8岁以下的?刚出生的?就更没有了!可是同学们想想,我们中间现在还有没有这样的人:他像10岁以下的孩子一样,因为被人爱,才去爱;因为需要别人,才去爱别人;甚至是连自己正在被爱的感觉都没有,对别人的爱无动于衷,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体之外的世界的存在”?
可见,爱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随着人的生理年龄的增加就会逐渐成熟的。爱是一种能力。
(幻灯片)
《爱的艺术》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它阐释了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可是我们生活中面对已经超过10岁的这样的人的时候,经常听见这样的话:还是孩子,等长大了自然就明白了,就会爱了。想当然的认为,“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不大赞同这样的话,正如巴拉塞尔士说的:
(幻灯片)
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一无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无价值的。但是懂得很多的人,却能爱,有见识,有眼光……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以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对葡萄就一无所知。
   *巴拉塞尔士(1493-1541),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
所以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培养我们爱的能力,
(幻灯片)
弗洛姆《爱的艺术》前言
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确实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
同学们现在是少年了,如果像弗洛姆说的应该是“克服自我中心阶段,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爱比被爱更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快乐!”的阶段了,我们来想想怎样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来培养训练自己对父母的爱?
 
爱是交流的。孩子领受着父母的爱,也想着应该怎么回报父母。只有当你有爱父母、爱他人的能力时,当你的心理年龄与你的生理年龄一致时,才可以说你时一个灵魂健康和成熟的人。所以这堂课老师送大家的金玉良言就是:
在享受无私而博大的父爱母爱的同时,请付出爱心给父母,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我们对他们赤诚的爱,让生命因为爱而更为富足!

二 : 教会孩子爱父母

三 : 李丽平:《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反思

备课知不足,教后方知困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反思

王小槐名师工作室成员李丽平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第三单元中第二课。这个单元是学习社会科学方面的杂文、随笔的单元。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学会思考社会、人生等与自己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因此,执教《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文章,我首先看成一篇随笔散文,同时也看成一篇议论文。因为这篇文章不是简单的对父爱与母爱的歌颂,而是为了构建健康、成熟的灵魂而对父爱与母爱以及孩子的发展进行的剖析。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我从教学目标和教学设想等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思考。

一、上本堂课的基本步骤:

㈠导入:引一段话导出话题“父母之爱”→围绕话题,学生自由发言(诗词、文章、歌曲等皆可)→引出并朗读一位英国心理学女博士关于对父母之爱的理解的话语,再导入本文。

㈡明确教学流程:1、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2、知识积累、自主合作。3、文本探究、互动点拨。4、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5、教师寄语课堂小结。

㈢知识积累,自主合作学习。(学生小组间交流学案)1、作家作品:弗罗姆与《爱的艺术》,挑选优秀句子朗读。2、语基巩固:对文中重要句子、词语设置填空题,考察词语释义及运用。

㈣挖掘文本,探究学习。文本探究,互动点拨:筛选组合信息,问题式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解题:爱(父爱、母爱、孩子的爱)(附:板书)2.整体感知,理清文脉。问题探究:1.母爱与父爱的性质,优点与缺点各是什么?2.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有什么特征?(附:板书)3.“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如何理解这2种爱?4.思考:人如何完成自我成熟的一生?

㈤拓展延伸、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生活点滴,感动瞬间。⑴观看:一组教师自己和家人的照片,一组学生及其家人的照片。⑵师生交流,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教师对学生发言略作点评2.思考如何发现爱、感受爱、实践爱,让爱充满人生。巩固练习:仿句练习(指导仿句仿写审题及方法)请仿照句式写两句话,表达对妈妈的感恩之情。

㈥教师寄语、课堂小结:1、教师心语(下水作文)及学生朗读整理的父母之爱的诗句结束本课学习。2、结束语。

二、教学设计理念:

因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一篇随笔。从应用角度来说,它其实是一篇议论文。文章不是简单的对父爱与母爱的歌颂,而是为了构建健康、成熟的灵魂而对父爱与母爱以及孩子的发展进行的剖析。所以在教学中,特别关注了又感性上升到理性,而不是理性转变成感性。解读文本时:第一,要求学生学会从文段中[www.61k.com)读出有用信息,进而疏通文章思路。第二,探究和评价作者对父爱与母爱本质的思考以及对于理想人格的分析。第三,引导学生把对“爱”的认识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并且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灵。

下面谈谈我设计这节课的几点想法:

1、备课懂得取舍。

一是教学目标的取舍,确定教学目标时,暂时放弃一些知识目标,尽量体现“简洁”的原则,选取较小的切入点,使自己的讲课有章有法,“以小见大”,突出重点。二是探究问题的取舍。备课前我思考了自己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并把这些问题进行归类,看看哪些问题必须要探究,哪些问题可有可无。然后在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该综合的综合,该删减的删减,该补充的补充。三是教学内容上的取舍。注重了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生成教学内容。

2、融入自身修养。

教学中体现出的教学艺术实际上是教师的自身修养,关键在于学习、运用、创造6个字。能把听到、学到的有关教学艺术的书和文章运用到教学中,大胆模仿和借鉴,在语文课中不断尝试和总结。勇于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

3、落实合作探究。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理解了,课堂教育才算是成功了。在上本次课前的预习课时,我发现学生基础不同,对文本理解也不同。分层教学很重要。所以在备课备学生这个环节上,我设计了一份导学案,合作探究问题我便让学生分层完成。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下都动了起来,课上分组展示,也给他们提供了1个体现他们思想火花的舞台。而我只作为1个教学的引导者,有目的、有预设性地引导学生1步步投入学习。

4、用好多媒体教学。

第一,明确多媒体的辅助性,一切设计都为教学服务,而不能代替教学。不管上课采用何种形式,不管这是堂什么内容的课,多媒体在教学中永远只能是辅助位置。

第二,考虑多媒体实用性。设计时充分考虑课件教学的实际需要,不是简单的“黑板搬家”、“课本拷贝”,应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而设计。选材必须精心、准确、体现实用性。选择能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选能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选择传统教学难以表达或不能表达的内容。

三、教学反思得与失:

反思所得:

第一,梳理思路清晰。对文本把握整体不错,先解决母爱及其本质,然后是父爱及其本质,最后是成熟的爱。做到了感性上升到理性。

第二,照片聚焦感动。联系了学生实际生活,收集了学生与父母的合影,引导学生讲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更好的理解父爱、母爱的区别以及在人成长中的不同作用。

第三,小实践大收获。学习应是1种最大的实践,知识不光是书本所得,也该是实践体验中得。在本课中,我更多的投入不是课本知识点的强化,而是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有1种感恩,懂得爱,会去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受益很大,自己也受到启发。

反思所失:

1.课文难易把握。课文中的某些句子比较晦涩,让学生难以读懂,课文中所体现的弗罗姆的某些观点还值得商榷。本课作者艾•弗罗姆是西方人,在语言表达上与中国的语言表达有差异,学生有点不习惯,给理解文章带来难度。如果备课设计前选用表现父爱与母爱的网络视频,增强视觉感受,更能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2.课堂引导力度。在引导艺术上还不够,在抛出问题后没有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学生活跃,思维活跃,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一些问题时让学生有点被动。譬如在让同学们讨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这2种爱的区别时,他们辩论得很激烈,达到了我预设的活跃课堂的目的,但是后来我没有深入挖掘教材,仅停留在表面,以至于这1个环节有放却没有收,比较散,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目的。

3、课文定位存疑问。通过这一节课,让学生学会什么东西,仅仅交代母爱父爱的本质是什么吗?学生知道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在教学中设计了围绕刚过的妈妈节和即将到来的爸爸节话题,仿句练习。本以为学生能够写的很好,但是设计内容多了,学生课堂联系时间不够,感觉写得不太满意。

总之,如何上好一堂课,关键在于备课前期的资料准备要充分,备课时的预设环节要想到,课堂教学中的生成问题要体现教学机智,还有课后反思尤为重要。古语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希望战斗在一线的教师一定要记住“备课——上课——课后反思”的流程,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教学才情和教学机智,让语文教学苑开出更绚烂的花。

四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10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本文节选自弗罗姆的著作《爱的艺术》。在作者看来,“爱”是改变社会性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爱作为一种艺术,是可以学习与掌握的。在这篇文章中,他从儿童成长过程的角度阐述了父母之爱与孩童情感与心智成熟的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爱作为一种改变社会力量的心理基础。
知识梳理
一、字音
1.典型字
履行(lǚ)一刹(chà)那罪孽(niè)咄咄逼人(duō)
2.多音字

二、字形

三、词义
1.重点词
渊源:比喻事情的本原。
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该受到报应的罪恶。
2.近义词
鉴于•由于
鉴于:觉察到,考虑到。用在表因果关系的偏句里,前边一般不用主语。如:“鉴于这种情况,因此我们所有的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牢牢地保留着对母爱的渴求,是不足为奇的。”由于:表因果或理由。
履行•实行
履行: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如:“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实行:①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②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
阻碍•障碍
阻碍:①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②起阻碍作用的事物。如:“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障碍:①挡住道路,使不能顺利通过。②阻挡前进的东西。
3.相关成语
休戚相关:“休”,喜。“戚”,优。形容彼此关系密切,喜忧相关,命运相连。
节外生枝:比喻在问题之外又岔出新问题。
归根结蒂:归结到根本上。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四、文学常识
1.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学派创始人。著有《梦的解析》《超越愉快原则》。
2.弗罗姆,美国哲学家,著有《爱的艺术》。
五、名篇名句
1.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2.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
3.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这一阶段用弗洛伊德的概念就是自恋阶段。
剖析:作者引用这句话,目的在于进一步表现母爱对孩子的重大影响。用本文中的观点来看,就是婴儿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同他初生以前并无多大的区别,他不能辨认物体,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体之外的世界的存在,他只有温暖和食物的要求,在这个阶段,母亲对婴儿来说就是温暖,就是食物,是婴儿感到满足和安全的快乐阶段,这个阶段用弗洛伊德的概念就是自恋阶段。
2.如果不是一个仁慈的命运在保护婴儿,不让他感觉到离开母体的恐惧的话,那么在诞生的一刹那,婴儿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
剖析:以假设的方式开头是本文一大写作特色。开始的这句话很明显是一个假设的句子,使这个句子和后面的文章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母爱的重要性。
3.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剖析:通过比喻的方式,进一步渲染、突出母爱的伟大、宽广、博大以及它的不可替代性。
4.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
剖析:这句话从表面上看,是为后文的“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作铺垫,以说明什么是成熟的爱。仔细揣摩,这句话也暗示:母爱是重要的,因为母亲无私的爱唤起了儿童对别人的爱心。
5.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
剖析:意思是: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够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
二、重点语段
1.“进入少年时代的儿童最终会克服他的自我中心阶段”至“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剖析:不成熟的、幼稚的爱(天真的、孩童式的爱)与成熟的爱区别甚大,要说清这个问题确实不容易。但是作者在理论阐述之外,利用简单的句式变换使读者获得更为形象更为鲜明的印象。“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这两个因果关系的复句概括了孩童的心理逻辑:需要别人的爱,所以才爱别人。“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两句,只是前面两句的因果倒置,却立刻使读者明白:所谓成熟的爱,就是把爱作为自己的责任和需要。
2.“同父亲的关系则完全不同”至“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剖析:这里运用比较的方式,去说明父爱和母爱的不同,是本文的一大特色,用形象的比喻来阐述抽象的道理,是本文的另一特色,这两大特色都在这一段中得到体现。“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与歌颂母亲的诗歌里的句子看起来差不多,其实是作者独到的安排:喻体“大自然、大地和海洋”具有母爱的性质——无条件、不需要争取就可取的。

主旨探讨
有关本文的主旨,有如下表述:
1.文章阐述了一个婴儿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其心理结构逐步变化的过程,指出真正成熟的人应该能够综合母爱与父爱,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健康而成熟的人。
2.本文从儿童成长过程的角度阐述了父母之爱与孩童情感与心智成熟的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爱作为一种改变社会力量的心理基础。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美鉴赏
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
这是一篇学术论文,因此文章中用了一部分学术用语。如“自恋阶段”“理想典型”,引用了同科目的其他专家的观点,如弗洛伊德、马克斯•韦伯等,作者引用的这些观点,都能加强文章的可读性,通过其他专家观点的比较,也可以突出自己的观点,更好地增加自己文章的可读性、可信性。
以假设的方式开头,突出母爱。作者在开始就说:“如果不是一个仁慈的命运在保护婴儿,不让他感觉到离开母体的恐惧的话,那么在诞生的一刹那,婴儿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这句话很明显是一个假设的句子,使这个句子和后面的文章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母爱的重要性。
运用比较的方式,去说明父爱和母爱的不同。第5自然段作者主要讲母爱的性质,而第7、8自然段则主要说明父爱的性质及其重要意义,这两相比较使母爱和父爱的特征更加明晰,在读者心中也更加深刻。
运用总分的说明方式,使文章的脉络更加清晰。如第8自然段、第9自然段都是采用先总说再分说的方法,即开头第一句都是本段的中心句,后面再加以详细的说明。
问题探究
问题: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中,对父爱有如下表述:“父亲总是挑选他认为最合适的儿子当继承人,也就是与他最相像,因而也是最得他欢心的那个儿子。父爱是有条件的爱。”你认为父爱有条件吗?
导思:这是一个与社会人生密切相关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探究,不仅能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有助于对家庭、社会关系的认识,从这个问题的探究中,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答案,但是我们不论“父爱”有没有条件,也不论这个条件是什么,我们应该明白,父爱是不可或缺的,我们需要父爱,我们为人之父以后,我们要爱我们的子女。
探究:(1)探究这个问题,首先要反复阅读文本,把握住作者对这个问题的有关论述,看看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再想一想,这样说有没有道理。
(2)联系现实生活,从身边生活中仔细体会一下父爱,看看身边的这些父亲们对其子女的爱中有没有“条件”?
(3)对这个问题,也可以采用问卷的方式,分别对父亲和孩子进行一项社会调查,问题可以这样设计。如(询问父亲的)“你喜欢你的子女的原因是什么?”如(询问子女的)“你喜欢你的父亲吗?你知道你的父亲为什么喜欢你吗?”等。
(4)可以根据自己调查研究的结果写一篇小论文,阐述自己对“父爱是否有条件”的看法。

本文标题: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474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