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浅谈之如何提高网站流量

发布时间:2017-11-01 所属栏目:工作经验

一 : 浅谈之如何提高网站流量

  如何提高网站的流量是每一个网站都追求的事,正如所有的网站站长都明白,流量才是一个网站的根本,只有提高自己网站的流量,才能使自己获利,给自己生存下去的理由。可是面对这人尽皆知的道理,不是每个网站的站长都能做到的。和老农种庄稼一样,我们的追求都是高产量高质量的结果,即丰收颗粒饱满的种子。老农为了获得丰收,他会首先选择合适的种子,然后随季节按时种下,接着开始精心的照料,每天早出晚归,除草灭虫,浇水松土,直到最后辛勤收割,颗粒归仓。我们提高网站的流量就需要和老农一样,每天辛苦劳作,坚持下去,直到开花结果。这是一个繁琐辛苦的过程,每个站长都知道结果,可是并不是每一个站长都能这样坚持下去。大浪淘沙,因此坚持下来的就有了百度,新浪,搜狐,同样埋没的也不计无数。

  作为网站的生存之道,那么如何提高网站的流量呢?这应该是每个做网站的都特别关心的。我们除了要坚持每天与老农一样辛勤以外,还应要注意些什么呢?

  下面我就将我做网站提高网站排名吸引更多流量的方法分享给大家,这只是我一家之言,如果有用就取而用之,无用就丢弃了。

  第一,首先是关于网站的布局,要确立网站的布局轮廓,结构要简单明快,重点要突出。网站的核心思想和主旨要显著。同时网站的内容要新颖,更新速度也要有规律。以便有利于百度快照和谷歌的收录。网站的标题一旦确立就不要轻易的去改。收录工具蜘蛛就是喜欢那些每天都按时更新,且内容新颖的网站。经统计80%的流量都是通过搜索引擎带来的。

  第二,坚持每天更新至少五篇的软文,要有规律。更新网站的同时还要去各大贴吧,博客和论坛发表文章。软文的写作要坚持独特新颖和原创性。应坚决杜绝那些为原创和照抄照搬的行为。各种搜索引擎喜欢的是那些新颖的出新的内容。而拒绝那些陈词滥调和抄袭行为。严重的话还会造成网站降权的后果。搜索引擎是一个很智能的工具,对网站的提取是有规律的,只有你的网站按时有规律的更新新的内容才会提高网站的收录量。以此进而提高网站的权重吸引流量。

  第三,要努力增加网站的外链,要围绕网站的关键词写一些软文,关键词的出现在文章之中以10%为好,不要急于求全。不然文章会很明显的被人发现是广告的。也不会被收录,更不会被人们看的。写好的文章要发表在不同的论坛、博客和贴吧里了。同时也要养成评论的习惯,努力尽可能多的留下关于自己网站的足迹了。增加外链的同时也可以增加网站的流量了。

  第四,要学会友情链接的交换,交换友情链接的时候要与同行业的相关网站交换,要与那些pr值高的网站和百度收录快的网站进行交换,注意:坚决与那些不健康的或者是赌博类的非法网站进行交换。那样反而会害了你的网站。友情交换的数量也不是越多越好,最好保持在24个以内了。进行友情链接的交换是会促进网站的权重提升,进而会增加网站的流量。

  第五,要增加网站的流量还要贵在坚持,像老农一样每天辛勤劳作,按时定点的完成必须要做的,日积月累。不要急于求成,只要方法正确,认真去做就一定会有不错的收成的。流量自然就不再是问题了。

  本文由默然回首创作:http://www.kuaidizhijia.cn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此链接,谢谢合作!

二 : 浅谈如何通过过程控制提高产品质量

【摘  要】在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已经成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劣质产品在客观上浪费了生产资料,浪费了工人的劳动力,为企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巨大损失。通过近几年来的实地调查与分析,结合实际生(www.61k.com]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笔者认为过程控制是提高产品的真正命脉。在生产过程中利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加强生产过程的有效控制,设置合理的管理节点,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能实现从根本上提高产品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过程控制;提高产品质量;现代化管理;预防
当今时代经济技术快速发展,制造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高度重视提高产品质量,否则迟早会被市场淘汰。质量管理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质量管理的基础要素是过程控制,过程控制能够对产品质量的源头进行控制。过程控制是以预防为主的生产管理方法,企业在生产中注重过程控制,是稳定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生产团队过程控制意识的培养,对关键过程的重点监控,及时有效地处理发现的质量问题[1],逐步实现“我生产、我负责”的质量目标,能实现质量不断提高的目的。本文主要对如何通过过程控制提高产品质量进行综述,具体信息如下。
一、生产团队过程控制意识的培养
一个生产团队稳定的产品质量,必然来源于生产团队整体认识的提升,想要保证持续稳定的质量体系,企业管理人员需要从生产团队的根本意识上抓起,提高生产人员过程控制意识的培养,从新员工的能力培训、团队过程控制意识的提升、操作者的技术过硬等方面切实抓好生产团队每一环节。事实证明,产品质量吸引客户和巩固的重要手段,能抓好成产团队的思想意识和技术能力,也就是抓住了产品质量,同时也是抓住了提高企业效益的基础。
(一)强化员工基础技能管理
在生产过程中,一线员工的数量往往无法满足不断提升的生产实际的需要,于是新员工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新员工加入生产过程既给企业生产线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也给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带来了负面影响。新进员工基础技能低,质量意识弱,且往往缺少相关行业工作经验[2],会出现过分依赖带教师傅的现象,一旦在其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放手单独作业,又会出现意料之外的问题,造成严重生产事故。针对行业现状,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员工工作岗位的不同分别进行加工、装配、安装、调试、等生产工艺和质量意识的重点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新员工提出的问题,对其不够成熟的看法作出正确的评论。在培训之后,还需要进行理论与实践双项考核,合格者才能独立操作进行生产。
(二)坚持过程控制意识教育的持久性
过程控制意识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根基,产品质量过程控制意识的培养和教育不应该是短期行为,稍有疏忽,就会使人们麻痹大意,进而出现不可估量的产品质量问题,每一次生产事故的发生,都会给企业信誉和效益带来重大负面影响。利用上班开工之前的小会由组长强调质量问题[3],以及生产过程的重要性,做到天天讲;在每月的生产效益总结会上由车间负责人进行月回顾,月总结,做到月月讲;每年的生产总结大会上,也应该把影响生产质量的过程控制作为讨论重点,做到年年讲。时刻强调,时刻不忘,在基础管理中要不厌其烦地强调过程控制意识,生产过程是决定产品质量提升的根基,任何时候这项工作都不能有丝毫放松,否则,提升产品质量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三)强化操生产者的质量意识教育
即强化质量观、客户观、行为观的教育,提高工人质量意识。在生产过程中开展“自我分类、自我检验、自我控制、自我保证”的活动,通过实践培养个人的质量提高意识。实行废品损失个人赔偿制度,实施质量不过关一票否决制,利用经济手段约束操作者的质量行为,使工人的质量意识明显增强,并自觉钻研生产技术,提高个人操作水平。
二、广泛推广合理有效的生产材料和生产工艺
过程控制是以预防为主,运用统计技术对生产的各个阶段进行评估和监察,建立并保持过程处于可接受的并且稳定的水平,从而保证产品符合规定要求。过程控制作为保证产品质量的先进方法和重要手段被广泛成用到实际生产当中: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质量保障措施的加强,产品不合格率的降低越来越成为可能,如电子产品的不合格品率由过去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降低到百万分之一,乃至亿万分之一。这都是不断提高过程控制水平的结果。只有高水平的过程控制,才能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在生产中需要结合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过程控制:
(一)原材料的管理
原材料是生产产品的基础,即使生产技术过硬,设备先进,关键材料的不合格也会导致产品质量不过关,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原材料的管理一定由专人负责,要严格把关,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若是由于原材料的问题,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品损失。
(二)生产设备的管理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生产设备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设备水平的高下,决定企业的产品结构及产品档次,生产设备档次的提升,超越人工主观努力所能实现的效果。企业管理部门要在生产成本预算中抓住生产节奏,紧跟技术潮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及时更新生产设备,使生产力有效合理发挥成为可能。
(三)生产工艺的管理
生产工艺是生产过程的灵魂,生产工艺的管理必须一切从严做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必须严肃生产工艺纪律[4],严格生产工艺管理,不断优化上机工艺参数。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工艺检查组,制订考核办法,在各道工序上设置工序管理节点,加强重点产品工艺的上机检查,层层把关,天天检查,天天公布,以确保工艺上的正确性。
(四)操作管理
操作管理涉及群众面较广,所以要突出一个“全”字,开展全员操作练兵,加强操作技术培训,认真实行“月测单项”、“季测全能”的技术把关规定,每年举办一次“操作技能比武”,积极开展传、帮、带,签订师带徒合同,以确保徒弟早日独立操作,严格的技术培训和把关,不断提高一级操作手的比率,使熟练的操作工艺为产品质量保驾护航。
三、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
质量是当今市场竞争的焦点和根本手段,只有树立正确坚定的质量观,树立质量至关重要的质量意识,才能让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是生产过程控制的关键门槛,成立质量监控领导小组,对原材料、工艺、技术进行自检、互检、主检、抽检,以用户的要求为宗旨,力求最好的配置,最优的服务;在售后服务环节,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质量信息管理及质量分析产品,确保产品质量,需要有针对性地抓好质量信息反馈工作,通过信息网,及时有效地加以汇总生产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定期与不定期地召开质量分析会,共同分析探讨,以群众智慧集思广益,及时搜集大家的建议和意见,找出问题的症结,出现质量问题及时解决。
结语
产品要抢先占领市场,关键在于过硬的质量,而过硬的产品质量须靠扎实的生产基础工作保驾护航,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贸易国际化的大环境下,如果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5-6],就等于失去了一张准入资格证,即没有资格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更谈不上与世界级的跨国企业集团竞争。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加强人员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及操作工的综合素质,使员工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和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从源头上,从生产过程的控制上抓起,使产品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顾建华,朱爱民.加强过程控制提高产品质量与可靠性[J].装备制造技术,2010,(4).
[2]张雪飞.浅谈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6).
[3]王纪良,毛慧贤.生产过程控制及产品质量提升[J].河南工程学院院报(自然科学版),2008,20(4).
[4]于涛.工序质量控制系统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5]温韧钢.质量管理与企业管理初探[J].中国城市经济,2012,(03).
[6] 陈跃朋:创新企业管理模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J].化工管理,2011,(01).

三 : 浅谈焦炭质量的提高与炼焦工艺的发展

【摘要】随着大型高炉的使用,钢铁厂对焦炭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视,这就需要钢铁厂员工利用科学技术对焦炭质量进行提高,以便使高炉生产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本文分析了高炉使用的焦炭质量要求,对提升焦炭质量的技术进行了阐述,并讨论了炼焦工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焦炭质量;炼焦工艺;技术提高;发展方向
中国作为一个钢铁和焦炭生产量较大[www.61k.com]的国家,现有炼焦企业大概有180家,所具备的炼焦设备能力大概有7000万t/a。然而根据行业研究可以看出,当前许多企业的炼焦技术与设备都不够先进,这使得焦炭质量与环境保护都不能达到一定的标准,且国内生产的焦炭质量和国外的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远远不能达到大型高炉使用与富氧操作的要求,因此,国内企业需要利用更为先进的技术对焦炭质量进行提高。
1.高炉使用的焦炭质量要求
现如今,大型高炉的使用已经是炼铁产业所必须具备的生产装备,根据研究所得,大型高炉的使用不仅能够使企业生产效率、铁水质量得以提高,也能很好的降低环境污染和人力、物力的消耗。此外,随着高炉低焦比操作的快速发展,在维持高炉作业的情况下,企业应该尽可能的多喷吹煤粉来取代焦炭,这样就能够使降低环境污染与铁水生产成本的目的得以实现。根据研究表明,炼铁企业使用的高炉越大,其喷煤比和焦炭质量就越高。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高炉的低焦比和高煤比操作使得矿焦比得以提升,焦炭停留于高炉中的时间也就增长,这使得焦炭对高炉滴落带与软熔带所具有的骨架支撑作用就更加明显。假如使用质量差的焦炭,就会导致焦炭的熔损和粉化溃裂速度加快,从而致使高炉的透气性降低。我国几家大型钢铁企业的大型高炉焦炭质量达到以下指标:Aad≤12.5、St,d≤0.7、M40≥82、M10≤7、CRI≤30、CSR≥57。有些企业的焦炭质量远高于以上指标。
2.提升焦炭质量的新技术
工艺变革是能够对焦炭质量进行提高的有效方法。其所包含的技术主要有煤炭预处理、焦炉操作及焦炭后处理等。下面主要介绍的是煤炭预处理技术。煤炭预处理技术有很多种,比如分组粉碎、成型煤、煤预热及煤调湿等,其中分组粉碎和成型煤是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技术。此外,在煤中添加添加1mol的盐酸也是一种有效地方法。当煤中加入盐酸后,气煤(C=87.7wt%daf)与肥煤塑性层厚度值就会增加15-20%,而肥煤的塑性指数则是C=79.0-87.2wt%daf。
2.1分组粉碎技术
对焦炭质量有着极为重要影响的是炼焦煤料,而炼焦煤的预处理主要是使用分组粉碎技术,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下问题:第一,煤种间的粉碎性能有着极大的差异;第二,含有较高惰性物的煤要细粉碎等,因此,炼铁企业在对煤炭进行预处理的时候,可以根据原料煤的粉碎难易度和惰性物含量的不同而进行分组粉碎。比如宝钢,宝钢的单个配煤比正常是包含8-10种煤,在对其进行粉碎的时候,一般是将焦煤和肥煤等容易粉碎的煤种放在一起进行粉碎,而气煤与瘦煤等较难粉碎的煤种则要另行粉碎。宝钢所使用的粉碎机是锤式粉碎机,这种粉碎机可逆可调速,还带有反击板,且细度控制良好,能够很好地达到预期粉碎效果。
利用分组粉碎技术对煤炭进行处理的过程一般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分组粉碎前,要破碎单种煤。在向配煤槽输送炼焦单种煤之前,要将体积和粉碎难度较大的煤进行预破碎,且60%的煤的粉碎细度要在3mm以下。二是分组粉碎后,将粉碎煤均匀混合。一般情况下,分组粉碎的两组煤在粉碎后会流入同一条传输带,然而这时候的粉碎煤是处于分层状态,所以在将煤炭送入煤塔前,需要利用混合溜槽将其均匀混合。混合流槽的组成部分是溜槽本体与挡板,其原理是对煤料下落的速度和溜槽的高度进行利用,以使煤料下落时在挡板内进行多次冲撞倒运,以便使其能够被均匀混合。
2.2成型煤技术
高炉中,煤炭的堆积密度越高,焦炭的密度和强度就会越好。成型煤技术的主要任务是按照一定比例将加压成型的成型煤和粉煤进行配制,以便对炉内煤的堆积密度进行提高,并增强炼焦煤的粘结性。然而就目前来说,成型煤技术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第一,其可以与分组粉碎技术结合,以便对劣煤进行细粉碎,并将这类细粉碎后的劣煤用在生产型煤上面。第二,依据总的配煤质量,调整型煤与粉煤的比例,以便对焦炭质量给予一定的保障。第三,在确保焦炭质量的情况下,对煤种使用范围进行扩张,以便提高劣煤的利用比。
3.炼焦工艺的发展
现如今,由于受焦炉存在的弊端与富氧喷煤冶炼技术的影响,炼焦工艺的发展方向也发生了变化,现在的炼焦工艺主要是为了提高焦炭质量;扩大煤炭的使用范围;提升炼铁企业的生产能力与效率;并降低环境污染状况。当前炼铁企业所使用的炼焦工艺有带余热发电的无回收焦炉、巨型炼焦反应器、型焦和连续式炼焦工艺等,下面主要介绍了巨型炼焦反应器。
巨型炼焦反应器的特点:其是能够控制工艺的单炭化室和煤预热的结合,不仅保留了室内炼焦原理,也将燃烧室与炭化室间的多室系统转变成了单室系统。单室系统的优点就是不论是在结构上,还是操作上,其都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单室系统是利用对燃烧室的侧向加固来对其承受静载荷的能力进行加强;并利用煤预热技术,提高其生产能力;从而保证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能够被有效降低。此外,根据实验结果表明,单室系统所使用的煤种可以是弱粘性和不粘结的配合煤,且焦炭的质量较高,而常规的炼焦方法所生产的焦炭的质量与单室系统的焦炭质量间有着很大的差距。尽管单室系统的建设成本与常规设备相比有点高,但是其使用的灵活性与稳定性较高,能够让炼焦装置达到最佳生产效率,而且其对使用煤的种类没有要求,可以使用廉价煤。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国内的炼焦技术和设备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使得焦炭质量还不能达到一定的标准。因此,国内炼铁企业需要对炼焦技术和炼焦工艺进行改善,以便使焦炭质量能够得到提高,从而达到提高高炉经济指标和炼铁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成.焦炭质量的提高与炼焦工艺的发展探讨[J].中国化工贸易,2013,(9):161-161.
[2]王甘霖,马希博.鞍钢炼焦工艺及用煤技术发展趋势[J].鞍钢技术,2011,(3):8-12,21.
[3]朱仁良,程乐意.提高宝钢焦炭质量的关键技术[C].//中国金属学会2007年高炉炼铁用焦炭质量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84-88.

四 : 浅谈如何提高安全评价报告质量

摘 要:本文指出了目前安全评价报告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安全评价报告;质量;建议
1前言
安全评价是通过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评价工作旨在从根本上控制、消除事故隐患,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政策、法规、标准是安全评价的依据,政策性是安全评价工作的灵魂,权威性、科学性、公正性、严肃性、针对性是安全评价工作的基本原则。在目前的评价机构中,很多人员并不具有安全专业背景或相关技术专业背景,人员素质莨莠不齐,直接影响了评价质量,并反映在安全评价报告的水平上。笔者曾多次参与评审工作,总结了一些普遍存在的现象和值得注意的问题。
2安全评价报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1不按“导则”规定,格式套用错误
封面、盖章、签字、著录项、报告的内容顺序在各有关安全评价导则中都有很明确和不同的规定,应严格按照不同导则的要求完成规定项目。不管是设立安全评价,还是验收评价;不管是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还是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其封面、盖章、签字、著录项、顺序等一律按照一个模式来编制显然不符合评价导则的规定。除了应严格按照各导则规定编写审核外,应根据导则制定相应的细则统一规范不同编制人员的行为。
2.2打印、排版和装订错误
安全评价报告打印、排版和装订错误,如页码前后颠倒、标题编号错误、字号大小不统一、错字别字较多、单位符号不规范、表格错位,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等。这些表面看来不是什么大问题,可能也不会影响到评价的结果,但却反映了编制及审核人员的工作态度不认真。
2.3安全评价法规、标准引用不足,没有针对性
有的安全评价报告中,不能结合实际情况,生搬硬套标准条文,甚至对安全法规、标准引用不足,针对性不强。如在对制浆造纸项目评价时没使用QBJ 101-1988《制浆造纸厂设计规范》和QB 1533-1992《制浆造纸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在对制浆企业液氯的储存和使用评价中没有采用GB 11984-89《氯气安全规程》;在对储罐区作评价时没使用GB l7681-1999《易燃易爆罐区安全监控预警系统验收技术要求》、GB 50351-2005《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等标准;在对天然气储存和管道运输评价时没有引用GB50183-2004《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Y6186-2007《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规程》等标准。因此,引用基本法规和文件时,应根据评价项目的需要优先选择具有合适性的法规,并保证引用书写完整,不得使用简略方式。
2.4引用了过期或废止的法规、标准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每年都会有更新,因此在安全评价报告中不仅要在评价依据中有所更新,还要在具体的检查表引用条文中更新,保证最新发布的安全法规得到及时落实。评价机构应注意对法律法规等评价依据的收集、整理和学习,确保安全评价依据的时效性和适用性。
2.5片面理解引用标准的有关条款
安全评价工作不但具有较复杂的技术性,而且还有很强的政策性,关系到被评价项目能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能否保障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等关键性工作。因此,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以被评价项目的具体情况为基础,以国家安全法规及有关技术标准为依据。如果对引用依据理解有误,那么评价分析就没有意义。如在氨制冷评价报告中“氨制冷站内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房间应采取通风措施”等涉及“爆炸危险区域”有关规定,某些报告错误认为“爆炸危险区域”即氨制冷站内所有房屋,导致评价结论错误。评价人员应深刻理解相关标准条款的含义,这是评价人员必须认真对待的基础工作,否则会导致笑话或判断失误。
2.6评价没有针对性
安全评价的目的就是分析系统与相关标准要求的“符合性”,判定系统可能发生事故的风险是否“可接受”。不同的评价项目有不同的评价范围与针对性,设立安全评价主要是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总平面布置及公用辅助工程的合理性及符合性做出评价分析;安全验收评价就侧重于竣工后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的运行状况及安全管理情况做出评价分析;如果重点指向有偏差,就会消弱安全评价在各个阶段应有的控制功能。还有的评价报告出现内容雷同的现象,更有甚者验收评价的描述仍然采用了“将来时”的语气,出现“拟建”“将会”等字眼,与设立评价混为一谈,究其原因除了编写人员专业知识的不牢固外,更重要的是粗心,不认真,一味地为了赶进度造成的。
2.7选用的评价方法不合适,安全检查表针对性不强
进行安全评价时,首先是针对被评价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特征,收集有关资料,对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其次是对众多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单元进行筛选,针对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及重要单元应进行重点评价。由于各类评价方法都有特定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要有针对性地选用评价方法。某些机构的报告,编制了一张“一劳永逸”安全检查表,不管是石油化工行业还是一般行业,不管是设立评价还是验收评价,应用于所有评价报告中,缺乏对评价项目的针对性或者说没有针对性。笔者认为,安全检查表不适用于设立安全评价,因为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之前,很多项目在安全检查表中不可查,无法确定符合性。如果在设立安全评价中采用,也只适用于厂址选择和总平面布置单元中。
2.8对评价方法掌握不准,导致的分析评价错误
在某些评价报告中,应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时,常常出现L、E、C取值错误,如L的取值时,某些报告常取一些自己认为合理的数值,如4,5,7,8等,甚至还有诸如4.5,7.5等数据的出现;而该方法中只规定了7种可能性的分值,分别为0.1,0.2,0.5,1,3,6,10一组数据。错误的取值将直接导致D(危险性分值)的错误,最终影响到评价结果。类似的取值错误也经常出现在“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中。2.9忽视重大危险源(有害因素)分析评价
在大部分评价项目中,压力管道、储罐、反应器众多,工艺流程复杂,要想全面地找出其危险源并对其危险性作出评价,高质量地完成评价工作,安全评价专业知识及相关行业企业工艺技术、行业特色都必须掌握,对评价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些评价人员由于缺少实践经验,不熟悉被评价项目的特点,往往把行业特色忽视掉。比如造纸行业中经常发生中毒窒息事故,而引起此事故的主要危险源就是硫化氢,硫化氢是腐浆产生的,此有毒气体主要存在于浆池、地沟、地坑、水力碎浆机中,在腐浆清理不干净且通风不良情况下进行清理检修等作业可能导致硫化氢中毒,造成“闪电性死亡”。硫化氢中毒原因分析及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在很多造纸项目安全评价报告中被漏评,使报告质量大打折扣。
2.10内文重复,过分追求“厚度”与“长度”
有的评价报告为了使报告显得有份量,就过分的追求增加报告的“厚度”与“长度”,而忽视了报告内文的精炼。主要表现在内容重复、叙述逻辑性不强。比如在第二章项目简介中描述了公用辅助工程的相关介绍,又在后边可靠性与符合性评价中一字不差地重复罗列了前文内容;或者把较多的原则上的对策措施、企业已做到的、检查表中所有的不符合项等一一罗列在了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中;虽然拿到手的报告是沉甸甸的,但内容却是轻飘飘的。
2.11安全对策措施不经济、合理
安全评价并不是说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越安全越好,要从实际的经济、技术条件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操作性强的、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使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达到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在有的评价中过多地强调安全性,忽略了经济合理性,如某些报告不管企业危险性大小,是否涉及火灾、爆炸区域,建议企业的电力系统一律采用TN-S系统和防火阻燃电缆。要求小企业满足更高水平的要求不太现实,如果企业照此整改,既加大了的运行成本,也确实无此必要。
2.12其他问题
在多数验收评价报告中缺少必要的施工记录、试运行记录等情况;忽视了消防用电双回路的问题;企业提供的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证书、消防证明、防雷检测报告等附件常有虚假情况。
2.13评价结论含糊其辞、不明确或太绝对
在某些报告中出现“满足报告中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后,能够符合要求”或者“基本符合”等字眼就等于没有下结论。还有些评价结论出现“完全符合安全要求”等字眼,就太绝对。评价结论和建议既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也不能太绝对,应该在评价结论中说明:评价所有采集的信息和数据均截止于出具评价结论当时,之后危险源能量和物质的变化而变化,事故触发条件随安全设施故(www.61k.com]障和失效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管理上的疏忽,人员和财产进入危险区域可能造成的损失扩大。
3做好安全评价报告的意见建议
3.1增强责任心,严把质量关
责任心是做好安全评价的基础,评价人员、技术负责人、审核人员等必须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全面、仔细、深入地开展和完成评价任务,严把各个环节质量关,认真做好每一份安全评价报告。
3.2认真学习评价导则、严格执行“导则”规定
安全评价导则是针对某种评价活动的一个规范性文件,对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众多的细节问题作了详细说明,有利于安全评价报告的规范化,保证安全评价的质量。报告的规范化并不等于说报告应成为八股文,其中很多内容需要评价人员根据被评价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危险性分析,据实得出自己的结论。总的说来,格式要固定,内容要各异。
3.3系统学习,亲临现场,提高评价人员综合素质
安全评价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某行业的专业知识不能全部代替相关的安全知识,由于被评价对象五花八门,情况各不相同,涉及到的专业知识非常广泛,每个人都很难做到精通,甚至很大一部分也不熟悉。因此评价人员不能仅满足于取得了安全评价证书,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仅仅是纸上谈兵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应亲临现场,实地调研,与企业深入沟通,了解实情,掌握实据。
4结束语
笔者通过八年的安全评价实践,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与大家进行业务交流,共同提高。希望用实际行动做好安全生产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机”,用实际言行做好安全文化、安全理念、安全知识的“播种机”,把对“社会的责任心和生命的爱心”编织进每本安全评价报告中。

五 :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建设期审计质量

临近毕业了,大家的论文写好了吗,下文是如何提高工程建设期审计质量,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一、搞好审前调查

审前调查是确定审计内容、审计范围、选择审计方法和步骤、制定审计实施方案的必备环节,是工程建设期审计质量的前期控制。要想提高工程建设期的审计质量,审计人员首先应熟悉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材料,了解工程设计范围、建设规模、采用的工艺方法、选用的主要工艺设备、投资概算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内容,对所掌握的内容尤其是投资概算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找出审计重点,做到科学合理,全面考虑。同时,还应收集相关的法规文件,强化专业知识,使审计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二、重视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

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质量控制的“龙头”。它是在审前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的第一个综合性文档,通过统筹计划和安排,明确审计目标和细化审计内容,从根本上规定了建设期审计发展的方向。审计实施方案是实施审计和质量检查的标准。依照审计实施方案,管理者可以判断审计人员审了什么、怎么审的、结果怎样,是否严格执行了审计程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审计人员的随意性。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报告的基础。审计评价要求审计组只对所涉及的审计事项发表审计意见。因此,好的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质量控制的灵魂,是指导审计人员现场作业的“路线图”,对审计起着全面控制的作用。

由于工程建设期审计的实施过程与工程施工同步进行,所以科学合理地选择审计介入的时机和内容,是高质量完成建设期审计的关键。因此,在制定审计实施方案时,应首先确定审计跟踪点。审计跟踪点的设置是建设期审计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审计项目的质量和效果。审计实施方案应明确选择对工程质量、投资、进度影响较大及事后不能审计或事后审计难度较大的内容作为审计跟踪点,规定其作为必审内容。审计跟踪点应细化,如防腐保温工程、重要的基础施工过程、设备工艺管线的试压等,使审计介入的时机和内容相对固定,避免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其次,应在审计实施方案中明确审计需参加的施工管理活动,目的是掌握工程的整体情况,使审计工作更有主动性。如主要设备的招标、工程设计变更的审查、图纸会审、工程投资款拨付等,这些活动审计人员必须参加,以及时了解建设项目的动态变化,为保证审计质量做好基础工作。

三、强化审计实施过程控制

审计实施过程的控制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中心环节。在工程建设期审计中,由于审计工作日比较长,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各样的审计风险,再加上审计人员自身能力的限制,对某一问题做出错误的判断在所难免。所以,为了确保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必须强化对审计实施过程的控制。首先,应明确相关审计人员的责任,建立行之有效的审计复核制度;其次,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审计程序,按照审计准则的有关要求编制描述性的审计工作底稿,获取直接、有效的审计证据;再次,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纠正,保证审计任务顺利、高质量地完成。

工程建设期审计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应强化审计基础工作,准时按照被审计单位通知的时间到达现场开展审计,及时记录有关审计事项和内容,完整显示审计过程。在发表审计意见和做出审计决定时,根据审计事项的重要程度和时限性,可以选择口头、审计底稿及审计整改单、审计公文等形式,保证审计结果直接、及时地作用于工程项目。例如,在对×单位承建的“××深冷装置改造工程”的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发现该工程消防水罐的防腐存在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设计图纸规定罐内防腐需要喷涂四遍才能达到质量要求,而施工单位不按设计要求施工,有的仅喷涂一遍就达到设计厚度,严重影响了金属罐的使用寿命。审计人员及时出具审计整改通知单,施工单位立即进行了返工处理,确保了金属罐的使用寿命。这种现场及时纠正发现问题的做法,不仅为优质高效地完成建设项目提供了有力保证,也提高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和信誉。

四、提高审计报告质量,完善审计质量控制

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产品”,是实施审计后对被审计单位工程建设期投资的真实、合理、有效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是审计风险的最终载体。工程建设期审计报告的原始材料,主要来源于审计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每一项具体工作内容,也就是审计人员参与施工过程管理的审计工作底稿、现场整改单等对审计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的叙述。审计报告应以审计工作底稿为基础,以审计证据为依据,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质量、进度、投资控制体系的健全性、合理性、有效性和实际控制中的符合性进行评价,披露项目建设招投标、合同、监理、资金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挖掘影响效益的原因,提出堵塞漏洞、加强管理、完善内控制度、提高投资效益的建议。对建设项目的质量、进度、投资等事项进行评价,必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的规章制度,评价要准确适度。对于审计过程中未涉及的具体事项,以及标准不明确的事项不应进行评价。审计报告措辞要严密,定性要准确,处理意见要公正、实事求是。

总之,要想提高工程建设期的审计质量,必须严格履行审计程序,搞好审前调查,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审计方案,采用可行的审计方法。同时,应完善审计质量控制,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合理分工,避免责任相互推诿、漏审等弊端发生。此外,在建设期审计工作中,要注意区分管理责任和审计责任,注意规避审计风险。

上文是如何提高工程建设期审计质量

本文标题: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浅谈之如何提高网站流量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314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