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正式成立

发布时间:2017-08-06 所属栏目:创业动态

一 :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正式成立

QQ截图20150804073057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正式成立(图片来自中国网信网)

【TechWeb报道】8月4日消息,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同时也是全球范围内第一家互联网领域的公募基金会正式成立。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China Internet Development Foundation,缩写为CIDF)是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登记注册,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管,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马利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中国人民’。这就是我们基金会的宗旨,也是我们基金会成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开展网络公益活动,吸引网民广泛参与,我们就是希望并努力争取,让公益正能量传遍网络的每个空间,弥漫在网络每个角落。”

据了解,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将主要通过整合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激发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致力于开展以下四个方面工作:支持中国互联网事业健康发展,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积极培育中国互联网人才资源,提升中国互联网国际话语权;关注并参与互联网相关的公益活动。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还将深化国际合作,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推动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据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秦昌桂介绍,基金会主要的业务范围包括:募集资金、专项资助;支持社会组织、单位和个人参与网络空间治理;国际交流与合作;专业培训等。

基金会自筹备以来,先后制定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章程》,以及《会议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三大类27项规章制度,确保内部建制与外部拓展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

此外,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的公益活动也即将启动。包括“寻访中国抗日战争见证人、抢救亲历亲见抗战史料”、建立“中国公益捐助网络平台”、“蓝色天使专项基金”、“心中有光明的人”、组建“中国互联网+联盟”等十余项。

据悉,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已在对外交流合作方面取得多项成果。7月3日,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与德国信息技术通讯和新媒体协会签订合作协议,7月6日又与中欧数字协会签署合作意向书。7月中旬,基金会还与香港齐心基金会和香港资讯科技联会共同举办了香港新媒体大学生实习项目。

二 : 国际互联网发展历史

国际互联网,英文名称叫Internet,简称为“互联网”或“因特网”。简单地说,互联网是指“全球性的信息系统”,它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个由无数局域网络联结起来的世界性信息传输电子网络。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正式把互联网定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体。

网络传播是指主要基于互联网平台所进行的多元动态的信息传播活动,它在技术上实现了多种传播形态的整合,在功能上实现了去中心化、全民参与和资源共享。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的概念,形成了跨国界、跨文化的全新空间。网络传播具有信息丰富、速度快捷、全球视野、传播主体个人化、表现形态多媒体化、传播方式自由交互等特点。其中信息传播的个人化、交互性是网络传播最有吸引力的地方,电子商务及无线增值业务的飞速发展不断为网络传播开创出新的赢利模式。

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曾预言:现行的点对面的大众传播体制将会被一种新的点对点的传播体制所取代,革命的信息时代的一个趋势将是更多地注重点对点而不是点对面的传播,将是个人越来越大地使用媒介而不是为媒介所利用。他的预言在网络时代变为现实,尤其网络传播进入WEB2.0时代后(2003年以后),这一趋势鲜明地体现出来。

世界互联网的发展迄今为止经历了四个阶段:1969年—1985年为初步形成阶段;1986年—1995年为渐进发展阶段;1995年至2003年为规模高速扩张阶段;2003年至今为网络传播发展呈现出两大方向:在“网内”实现WEB2.0式传播,在“网外”呈现媒体融合状态。

第一阶段

互联网起源于苏联和美国冷战时期,两国在冷战时期的高科技及军备竞赛催生了许多新的科学技术。1958年,美国国防部成立了“国防高级研究项目署”,其目的之一就是建立一个全球高级情报传输系统。工程指导思想是网络必须经受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的工作,一旦发生战争,网络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击而失去工作能力时,其他部分应能维持正常的通信工作,全网没有控制中心,信息自由流通。

1969年11月21日,国防高级研究项目署建成了第一个网络,取名阿帕计算机网(ARPA net)这个网络只有两个节点, 同年12月5日网络节点增加为4个。此后阿帕网快速发展,到1981年节点就增加至213个,以后每20天就有一个新的节点加入网络。

1977年至1979年,阿帕网推出了目前形式的TCP/IP体系结构和协议。1980年前后,阿帕网上的所有计算机开始了TCP/IP协议的转换工作,并以阿帕网为主干网建立了初期的互联网。1981年,美国计算机网络网上消息栏首次使用。1983年,阿帕网上的全部计算机完成了向TCP/IP的转换。

阿帕网虽然在美国本土不断扩大,但与美国之外的网络系统没有连接。欧洲的科研人员开发出联合学术网(JANET)等网络,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1984年与美国阿帕网接通。

第二阶段

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组织(NSF)采用TCP/IP协议将分布在美国各地的六个为科研教育服务的超级计算机中心互联,并支持地区网络,形成国家科学基金会网(NSFnet)。1986年,国家科学基金会替代阿帕网成为互联网的主干网,“Internet”名称正式使用,1988年互联网开始对外开放,结束了仅供计算机研究人员和政府机构使用的历史。1989互联网开始商业,一批提供上网服务的公司应运而生。

1989年,当时英国科学家泰姆伯纳斯·李(Timberners· Lee)和比利时人罗伯特·凯利奥(Robert·calliau)在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提议和构造了在互联网上使用超文本来发布、分享和管理信息的方法。这是一个相互链接在一起、通过网络浏览器来访问的超文本文档系统。浏览器里看到的网页,可能包含文本、图像以及其他的多媒体,通过文档之间的超链接,可以从一个网页浏览到其他网页。同年,美国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NCSA)发明了一种超文本(Hypertext)的浏览器,为在互联网上查询浏览各种信息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这就是人们现在很熟悉的万维网(World Wide Web).

1990年万维网(World Wide Web)开始在全世界普及,万维网的功能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突破了平面文字的限制,可展现图形、动画、声音、影像等,成为令人耳目一新的多媒体信息网络;二采用了超文本链接技术,这是一种有关采集、储存、管理、浏览离散信息,建立和表示信息之间的关系的技术,任何超文本系统都是由存放信息的节点和表示信息之间的链组成。

1991年6月,世界联网的计算机中商业用户首次超过了学术界用户,这是网络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这个时期,大批商业机构开始互联网络上刊登网页广告,提供各种信息;互联网的用户也不再局限于高校师生和计算机行业的工作人员,真正走入家庭。各种传统的大众传媒开始与互联网相融合,开辟了传播的新纪元。

第三阶段

1995年以后,互联网的发展已到了第三个阶段,也可称之为大规模的国际互联网络阶段,网络传播以其巨大的传播优势向传统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发出了挑战。从1995年5月开始,多年资助互联网研究开发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宣布退出互联网,把网络经营权转交给美国三家最大的私营电信公司(Sprint、MCI和ANS),这是互联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美国的网络发展从此进入了产业化运营和商业化应用阶段。

这一阶段互联网高速发展态势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个人电脑迅速普及;二是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三是网络媒体功能凸显。

1973年法国工程师Fran&ccedil ois Gernelle和André Truong发明了最早的个人电脑Micral。1975年美国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建立了微软公司。1981年8月12日,IBM推出以英特尔的x86的硬体架构及微软公司的MS-DOS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它是现代PC的原形。1985年微软首次发布Windows操作系统。1993年,英特尔推出奔腾处理器。1995年,微软Windows95面市,并在4天内售出100多万个拷贝,把互联网功能加入其所有产品。2000年,英特尔公司推出奔腾4处理器,运行速度达1.5GHz,与1971年第一个英特尔芯片108千赫的速度有着天壤之别。个人电脑的迅速普及为网络传播及博客的大规模发展奠定基础。

电子商务一般来说是指利用电子信息网络进行的商务活动,是指商务活动的电子化、网络化;广义而言,电子商务还包括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内部业务的电子化。电子商务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1995年后取得大规模的发展。1997年5月31日,由美国VISA和Mastercard国际组织等联合指定的电子安全交易协议的出台,为在开发网络上的电子商务提供了一个的安全环境;同年欧盟发布了“欧洲电子商务协议”,美国随后发布“全球电子商务纲要”,电子商务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许多国家的政府开始尝试“网上采购”,这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府支持。电子商务发展迄今经历了网络黄页、网络广告、网络销售、网络整合管理及营销、在线生产在线消费(Produce Online &Consume Online,简称POCO)等五个阶段。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电子商务正对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网络媒体这一时期飞速发展,在与传统媒体竞争过程中,形成了相互依托、共荣共存的良好态势。网络媒体具体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传统媒体网站,另一类叫做网络自生媒体。网络自生媒体是指某个组织或个人利用网站、主页等网络工具定期制作和发布新闻,形成新的仅依托网络平台的信息传播媒体。由于互联网具有报纸的详尽深入与可保存的优势,电视的视听合一、形象生动的特点,再加上互动、即时、延展、融合等特征,很快就对传统媒体形成具大挑战,同时也为传统媒体发展提供发一个崭新的空间。

1992年,美国《圣何塞信使新闻报》创办了全球第一份报纸网络版,从此各类传统媒体先后向互联网进军。发达国家网络报纸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95年的电子版阶段,报纸只是把印刷版的内容原封不动地搬上网;1996年的超链接阶段,通过对文本中间的一些关键字建立链接,使信息之间关系更加直接,同时在网络版上还开辟了电子论坛(BBS)、聊天室、邮件列表等服务,实现了双向交流;1997年的网络专用新闻阶段,报纸网络版与印刷版相对独立,有一批专门为网络版工作的新闻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网络版独家的新闻报道,并且初步具有了多媒体报道的特征,不少报业集团走上了门户网站的道路。《纽约时报》、《休斯顿年鉴》等报纸和商业公司合作建立了门户网站,提供访问者渴望的任何东西,不光有突发新闻报道还有即时股市行情、电子商务、免费电子邮件、甚至网上婚庆服务。

在线广播是指数字化的音频视频信息通过国际互联网传播,是网络传播多媒体形态的重要体现,也是电台电视台网上发展的重要方向。1995年8月,美国广播公司(ABC)首先利用互联网进行全球广播。1996年7月,全国广播公司(NBC)与微软公司结盟建立网站,开通名为“MS-NBC”的全天24小时有线新闻频道。英国广播公司(BBC)从1997年9月推出网络频道。全球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网络版“CNNInteractive”成为世界上最忙的新闻网站之一。1997年以后,很多记者开始专门为互联网做新闻,允许用户参与新闻报道,实现多元动态互动。

1997年9月,“美国之音”通过各种渠道发布了一条消息:“号外!号外!号外!我们宣布一个好消息。美国之音中文部从10月1号开始提供一项新的服务。我们将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把每天的重大新闻、突发事件、趣味消息传送到您的电子信箱。……如果您或您的朋友对美国之音这项新的咨讯服务感兴趣的话,请将电子信箱告诉我们。”这是网络新闻订阅的开始。

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绯闻成了全世界大大小小的媒体关注的热点,而最早将这爆炸性新闻公之于世的正是一个名叫马特·德鲁吉的年轻人开设的个人网站。1998年1月18日,德鲁吉得知《新闻周刊》一名记者写了一篇关于克林顿与莱温斯基有暧昧关系的报道,但编辑部拒绝发布,德鲁吉立即将此报道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从此以后,德鲁吉名声大振,这一事件也成为美国网络媒体向传统媒体发出的第一次严峻挑战,充分展示了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大楼遭遇恐怖袭击,博客成为重要信息和灾难亲身体验的重要来源,开始步入主流社会的视野。

第四阶段

从互联网自身的应用层面上看,2003年之后被称为 “Web2.0时代”,在此之前的网络应用方式被称为“Web1.0”,Web1.0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Web2.0的概念源自于2004年3月美国O'Reilly公司MediaLive公司的一次头脑风暴会议。O'Reilly公司副总裁戴尔·道夫(Dale Dougherty)在会议上指出,互联网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重要,令人激动的新应用程序和网站正在以令人惊讶的规律性涌现出来,那些幸免于网络泡沫的公司,其模式都具有相似性,互联网正在经历一种新的变革。在分析了这些新技术与新型网站的模式后,戴尔·道夫(Dale Dougherty)与公司总裁体姆(Tim O'Reilly创造性的提出了Web 2.0的概念。

他们在其后发表的文章中对这一概念做了进一步的解释:Web2.0体现为互联网作为跨设备的平台,其应用程序充分发挥平台的内在优势,软件以不断更新的服务方式进行传递,个人用户通过组成群体贡献自己的数据和服务,同时允许他人聚合,以达到用户越多、服务越好的目的。通过这种“参与架构”创造出超越传统网络页面技术内涵,引发出具有丰富用户体验的网络效应。与此同时,网络传播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2003年以来,手机媒体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异军突起,它进一步融合了传统媒体和网络的优点,不仅能直接搜索网上信息,而且有很强的便携性。新媒体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媒介融合”概念( MediaConvergence)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最早由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尼彻森(Andrew Nachison) 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2003年,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戈登归纳了美国当时存在的五种“媒介融合”的类型: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和组织融合。

2004年日本及韩国分别提出了“Ubiquitous Japan”及“Ubiquitous Korea”计划。英文单词“ubiquitous”来源于拉丁语,意为“普遍存在的,无所不在的”。国际信息产业界最早提出此概念的是已故美国施乐公司Palo Alto研究中心(PARC)的马克(MarkWeiser)博士。他在1988年第一次提出“ubiquitous computing”的概念。马克博士认为“电脑在我们没有意识到它存在的时候,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其后,日本学者衍生出了“Ubiquitous Network”(无所不在的网络)的概念,认为人们在不意识到网络存在的情况下,能随时随地地通过适合的终端设备上网并享受服务。

“无所不在的网络”需要同时满足三个要求。第一,无论在何处使用,无论使用模式是固定的还是移动的、是有线的还是无线的,它都能提供永远在线的宽带接入;第二,“无所不在的网络”不仅能够连接通用的大型计算机和个人电脑,也能连接移动电话、PDA、游戏机、汽车导航系统、数字电视机、信息家电、RFID标签以及传感器等各种信息设备,这些设备通过IPv6协议连接到网络中;第三,“无所不在的网络”能够实现对信息的综合利用,不仅能够处理文本、数据和静态图像,还能够传输动态图像和声音。它能够实现安全的信息交换和商务交易以及用户的个性化需求。[2]
  


[1] Jim Cuene. Web 2.0:Is it a Whole NewInternet? .http://www.mima.org.2005-5-18.

[2] 《浅谈日本u-Japan及韩国u-Korea战略——建立21世纪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http://www.smia.org.cn/news/news_display.php?id=363

三 : 互联网老兵谈中国黑客史:放弃理想而追逐短利

  5.19断网事件后,对黑客的系列报道重新引发了人们对中国黑客的思考。应网易科技之邀,且和“道上”的朋友为多年深交,撰写“中国黑客史”一文,希望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黑客世界。
  “黑客”一词来源于英语动词hack,意为“劈,砍”,也就意味着“辟出,开辟”;很自然地,这个词被进一步引申为“干了一件非常漂亮的工作”。计算机黑客在自己熟知的领域中显然是极为出色的,个个都是编程高手。
  这个带有褒义的词在60年代~70年代用来形容独立思考、然而却奉公守法的计算机迷。他们云集在技术精英的堡垒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现代黑客可以把他们的精神祖先一直追溯到那里,这让美国的黑客一开始就有很好的学术底蕴和很强的道德底线。
  史蒂文?利维在《黑客:计算机时代的英雄》一书中将黑客的工作最早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时期。那时,一群才华出众的学生结成小组,经常通宵达旦地在实验室里操作机器。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一些天才的年轻人终于找到了进入计算机工业较低层次的途径,那就是个人计算机产业。
  熟悉个人计算机历史的人都承认,正是黑客和黑客精神催生了个人计算机产业。个人计算机产业的两个明星公司微软和苹果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和沃兹都是黑客出身。盖茨曾经因为非法入侵而被惩罚远离计算机一年,而沃兹是著名的自酿计算机俱乐部的成员,这家俱乐部的成员清一色全是黑客,他们的目的就是打破强权的IBM对计算机工业的垄断。事实是,他们还真的做到了。
  个人计算机革命的故事,就是一夜暴富的黑客为他们的成功所困惑的故事,是信奉电子民粹主义的工程师在车库中焊接改变人类生活的机器的故事,也是将辛苦积累的知识与信息无条件地与大家共享的故事——这种共享精神在其他工业极为罕见,但对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共享、充满激情、颠覆世界,这是何等让人神往的黑客精神啊。
  中国黑客在一开始也是如此的有如乌托邦一样纯真和美好的,在中国互联网的前身CFIDO里就汇集了中国诸多有理想、有道德底线、有技术追求和正义感的黑客。但遗憾的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太迅猛,转型下的中国又有太多的诱惑让人无法把持。
  中国互联网的第一代黑客们在没有形成完全意义上的财务自由和人格独立的时候,就开始被迅猛发展的中国互联网产业漩涡而抛离出去,在巨大的政治推动和诱人的商业利益面前,他们有的淡出江湖,逍遥自在;有的主动和被动的招安,戴上了白帽子而失去自我独立发展;有的开始自甘堕落,开始放弃理想而追逐短利,开始黑吃黑;有的则放弃自己的事业,蜗居某些大公司门下……他们很遗憾的没有成为互联网这个产业的脊梁和主流,而是逐步边缘化。即便有坚持自己梦想,远离官方、远离商业化,希望独立发展的江海客之流,一直固守实验室本色,长期做着技术积累的部分公司,多年时间下来也未能成长出类似赛门铁克这样的牛叉企业来,不知是江海客们的不幸,还是我们这个产业的不幸。
  而中国黑客文化本身又缺乏足够深入和系统的梳理和提炼,这让黑客精神被大众误读,更谈不上传承和发扬光大。一方面,黑客被等同电脑窃贼,在公众层面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另一方面,诸多只懂皮毛的小黑客们由于没有受到正统和成熟的黑客文化的影响和熏陶,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伦理观,而这种没头脑支配下的言行更多是这个光荣群体抹黑。
  还是让我们再读一读利维在他那本久负盛名的黑客电脑史中提到的“黑客准则”(the HackerEthic)。这些准则包括:
  对计算机的使用应该是不受限制的和完全的。
  所有的信息都应当是免费的。
        怀疑权威,推动分权。
  你可以在计算机上创造艺术和美。
  计算机将使你的生活变得更好。
  虽然没有人把这些准则写进宣言,但是,它们却已经成为真正的黑客们在塑造计算机技术时的行为方式。
  上帝把某一项天赋赋予了你,那么,他必然把你的其他一部分给偷走了,对于有着超人计算机天赋的中国黑客们,需要让自己更有正义感,更有使命感。很难想象,如果缺乏必要甚至是强大的自我期许,中国的黑客们断然不可能能有什么光荣与梦想,这个本应成为社会进步和革命最重要的推手力量,将会走上自绝之路。
  全文摘选:
  绿色兵团
  如果没有1998年5月发生的印度尼西亚排华事件。包括绿色兵团在内的中国黑客群体也不会浮出水面。
  他们太稚嫩了,美国的黑客群体虽然也龙蛇混杂,有云集于麻省、贝尔的学术泰斗们,也有凯文这样的犯罪天才,但其正邪偶像都有十数年的时间为后辈去树立黑客这个群体的典范和标尺。而直到1995年,互联网才刚刚走入中国大陆。此时,整个网络技术都是资料匮乏,人才稀缺。不过,有一个人无论如何不能不在中国黑客史中留下位置,此人就是来自台湾的coolfire。大陆最早一批黑客,基本上都是从阅读此人写的教程中走入网络攻防的世界的。现在看来,coolfire的教程十分初级,但深刻渗透着人文气息和幽默感。想想1995年前后,国内的学习者们在fido网上用电话线传抄这些教程的情景,也别有一番兴趣。谁能想到,3年后,这些只是看着coolfire的教程开始亦步亦趋的学习者们,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建立自己的技术体系、行为标尺和人格底蕴,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排华事件发生后,正蹒跚学步的中国黑客们决定声援,并向印尼网站发起攻击。这成全了他们第一次在公共视野的亮相,并且携爱国义举一呼百应。当年的组织者龚蔚现在承认,一是民族情绪使然,再则不排除年轻人的出名冲动。最初的江湖规则尚被遵守,“我们留真名,只为表明我们的态度,不去窃取资料,也不恶意破坏对方设备。”龚蔚说。
  1997年,上海黑客龚蔚(goodwell)在境外某网站申请了一处免费空间,并在国内做了镜像站点 ,用于黑客之间的交流,成立“绿色兵团”。发起人龚蔚如今的解释是,一切出于爱好和兴趣,当然还有和同道切磋比拼的快感。“与利益无关,与政治无关”。绿色兵团的名字,虽然与一款任天堂游戏同名,但也维系了龚蔚的美好梦想,“以兵团一般的纪律和规则,打造绿色和平的网络世界”。
  仅1998年一年,绿色兵团的阵容便趋于鼎盛,注册人数不下5000人,核心团队有一百多人,分布在湖南、福建、广东、北京、上海各地,这包括如今已被尊称为教父级的rocky、solo、小鱼儿、冰河、小榕、谢朝霞等等。这是一群沉醉于挑战技术的网络爱好者,他们中一些是二十出头的大学生,初衷简单,甚至没有自己的电脑,有时为了争夺校园实验室里的机位而废寝忘食。他们信守自己的黑客准则,甚至崇拜雷锋,主张网络技术共享、互助,耻于随意的攻击,遑论以之牟利?
  然而此时泛化的潜流已经悄然孕育,在美国精英化为主导的黑客文化被彻底颠覆,绿色兵团开始了一种以注册人数来衡量黑客团队价值的方法,并被后期得国内很多黑客组织作为攀比的指标。
  后来的黑客组织“第八军团”的领导者陈三公子,当时还只是个“菜鸟”,他说,黑客有黑客自己的行为准则,有自己的道德规范,正义、平等、共享、互助,“这是一种追求卓越和完美的精神”。这个陈三公司大名叫陈有湛,他后来开了家网络安全公司。在1998年互联网业界,还有另一个极客陈三公子,这个陈三公子的大名叫陈大年,他后来和哥哥一起创办了中国最赚钱的网络游戏公司,并任该公司的CTO和高级副总裁,那家公司叫盛大,他的哥哥叫陈天桥。

  此时有好事者开始为中国黑客排起了座次,由于龚蔚在上海因此被称为东邪,而在深圳的frankie(谢朝霞)则号称 “南帝”。知情者说,程序开发不是frankie的强项,frankie的长处是知识面比较宽。从1996年开始研究接触黑客技术,到1998年在深圳开办“辰光工作室”,站点内一共发布了近千篇黑客技术文档、2000多个黑客工具的分析心得等,也有一些初学者从这个网站上路。

  但很多人的纯技术之路确实都是在1998年嘎然而止,朴素的爱国情绪造就了中国黑客最初的团结与坚强的精神,也造就了冲动和好斗,甚至出现了 “中国黑客紧急会议中心”,负责对外国网站攻击期间的协调工作。

  与此同时,不和谐的声音也在孕育着,有人为了出名,自己注册印尼的域名甚至申请印尼的免费域名,演出了一出自己黑自己的闹剧。甚至再以此连接到自己网站来刷流量。在眼球经济的大潮中,本该是宁静技术世界的黑客世界,也变得有趣和浅薄起来。

  中国黑客们的成长就这样微妙的被国际政治气候的变化牵引了,之后便是1999年的北约轰炸中国大使馆,中国黑客又一次大规模地团结起来,纷纷开展了对美国网站的攻击。在中国大使馆被炸后的第二天,第一个中国红客网站,“中国红客”之祖国团结阵,此后便是1999年日本政治的全面右翼化,而到了2001年的南海撞击事件的时候,最后的高潮出现了,一场被媒体称为“中美黑客大战”的网络混战就此上演,红客们号召了数以万计的中国网民,使用简单的ping命令对美国白宫网站进行DDoS攻击。而两名年龄不足20岁的美国学生PoisonBox,Prophet宣布将号召美国黑客向中国网站发起全面攻击,在反复的自动化扫描、探测以及人工的注入的拉锯中,两国都有数以百计的站点被对方涂鸦。美国政府率先作出响应,FBI在48小时内,逮捕了两名美方发起人。中国互联网协会也作出响应,倡导良性网络行为,而德高望重的何德全院士也在新浪撰文,声称自己不支持黑客大战。

  中国红客联盟、中国鹰派联盟、中国黑客联盟三大黑客组织成为这场中美黑客大战的主力军。一时间,红盟的lion、鹰派的万涛均被媒体热捧为中国黑客英雄,更夸张的是,当时在广州一所小学作的未来职业调查中,有12%的孩子填写了“黑客”一词。

  不过,另外一个资深安全工程师在回忆当时的场景说,一位当时十分活跃的小红客问他,“你参加中美黑客大战么?”他说不参加,这种活动真的有益于我们的国家么?,小红客说了一句令人瞠目结舌的话: “我们爱国,而且我们也很想出名,金钱和地位你们都有了,你们当然不参加了,我们还没有出名,所以我们必须行动”。这位职业安全工程师说,“我当时什么都没说,我心中只有一声叹息”

  而2001年这次中美黑客大战的多为发起人后来也悄无声息,lion则似乎一直没有获得主流黑客技术圈的认可,特别是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他说了一句:“一个人说我是民族英雄,我不信,所有人都说我是民族英雄,我信了。”

  这句话在北京的网络安全圈子里,瞬间成为了笑柄,据说连吃饭的时候,也会有两个程序员互相打趣。“一个人说你是饭桶,我不信,所有人都说你是饭桶,我信了”。

  真实动机的揣测已经不重要,客观上,对于民族情绪的附庸,以及爱国旗帜的高扬,促成了中国黑客的急速成长。2000年的街头,黑客技术就像日后的的blog(博客)一样流行。“报效祖国”成为年轻触网者最惯常的口头禅。不过,2002年4 月,中国互联网协会公告制止有组织的攻击行为。红盟至此一蹶不振,只沦为少人问津的网页。而滔滔直下的网络安全产业,令昔日的黑客们竞相转型,别无他顾。

  黑客团体的商业化与分裂

  商业化的种子是在一开始就埋下,1998年始出现的一系列的攻击行动,客观上也提醒了国人对于网络安全的认识,网络安全行业此时方兴未艾。

  1999年1月23日,绿色兵团在上海延安东路128弄6号(星空网吧)召开第一次年会。当时网络泡沫正盛,网络安全被认为是就要兴起的庞大市场,绿色兵团的顶级黑客们掌握的黑客攻击技术换个名字就可以用来防御,变成网络安全技术。这时候,说客出现了,他叫沈继业,一个据说是从事资本运做的北京人。他奔赴上海,说服了龚蔚等核心成员,将绿色兵团进行商业化运作,随后绿色兵团转轨并拥有了自己的网络安全公司:上海绿盟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2000年3月,绿色兵团与中联公司合作投资,并在北京招募成员注册了北京中联绿盟信息技术公司。同年7月,北京绿盟与上海绿盟因内部原因合作破裂,北京公司启用新域名nsfocus.com。

  双方冲突非常激烈,彼此亦对对方不断进行黑客攻击。2000年8月底,北京绿盟向法院起诉上海绿盟,上海绿盟败诉,不久上海绿盟作价30万元左右将公司包括域名isbase.com转让给北京绿盟,人员解散。北京绿盟随后将isbase.com域名停用。

  关于分裂原因,有两个版本:一个是说北京绿盟早已开始在进行成熟的商业运作,而上海绿盟的绿色兵团成员则依旧不放弃自己自由自在的的黑客生涯,在当时的网上对话及声明中可以看出,他们想做“中国第一个非赢利性网络安全组织”,所以和以沈继业为首的资本力量产生了纠纷,最后资本力量获胜。

  另一个版本则是因为利益纠葛:龚蔚等核心成员认为自己是绿色兵团的创立者,所以应该拿比较多的分成,而沈继业则认为既然组织已经商业化,那就应该按照公司的规则,让资本说话。“主要是因为个人利益。”现在还是北京中联绿盟老总的沈继业接受采访时说,他说因为龚蔚私心太重,“但是网络上名声的大小,不能作为公司中商业角色的标准。”

  此后的"绿色兵团"几经周折,最后终于连站点也不复存在,成员也各自散去。据周帅说,现在的"绿色兵团"依然存在,但只是一个"松散的学术联盟"。

  生于泛化、死于泛化是一些观察者对绿盟的兴衰原因给出的,而绿色兵团作为早期国内黑客的交流枢纽地带,其地位其实很快的的被1999年崛起的技术风格组织“安全焦点”所取代。这是一个迄今只有16名成员的组织,号称全方位、非商业而且有自己独特风格的黑客及安全站点。其对中国网络安全最突出的贡献是将其内部的技术交流年度会议变成了中国民间安全界的年度盛会,并逐步获得主流厂商和官方认可。而其成员在漏洞挖掘方面的成就达到了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度,flashsky、funnywei、tk、watercloud等人,均以在相关领域的造诣成为中国新一代的黑客领军人物。但这已经是后话。

  光辉与标尺

  有人曾评价“没有大师,将成为中国一代又一代黑客的心中永远的痛。而其后遗症将长存于中国黑客的成长之中。”

  中国黑客没有大师,但并非没有光彩夺目的标杆,其间最典型的技术人物很多人认为当数袁哥和小榕。

  同样是1998年,袁仁广(也就是袁哥),一个胖胖的,不善言辞的男孩子,正在青岛海信公司编写电视机顶盒程序。他毕业于山东大学数学专业,他当年报考数学专业是源于他天才般的数学天分和对解析数论的热爱,成为山东大学数学泰斗潘承洞教授的博士曾经是他一直的理想。但命运让他走进了山东大学,却又捉弄了他,让他每天面对一个枯燥的嵌入式系统。

  不过,很快,袁哥的兴趣迁移到网络安全上了,娴熟的反汇编调试技巧让他直逼windows9x系统的内核,而在他数学家般精确的头脑审视之下,发现微软的代码十分脆弱,很快,他就找到了windows 95系统的一个网络邻居协议的认证漏洞。靠这个漏洞,只要把本机的一个文件换成他修改过的,就可以直接进入任何有密码的远端windows 95系统的共享目录。袁哥模仿美国的黑客前辈们,给微软写信,竟然没有得到积极的答复,他被微软的这种高傲的态度激怒了。袁哥决心公开这个漏洞,在湖州信息港的个人空间上,他开启了自己的个人网站——袁哥的技术天地,此后,袁哥来到一个叫太阳岛站的BBS信息安全版上发帖子。很快,小小的太阳岛站已经不能承载他的才华,在整个的网络安全,他已经开始被广泛关注,微软也开始和他主动联系了。他没有想到,他成为后来一个炙手可热的安全前沿技术领域的境内奠基者,这个领域叫漏洞挖掘。袁哥凭借他的扎实的技术功底和灵感打开了一扇门,即使是类似flashsky、Funnyway等人如日中天,并广为境外关注的后起之秀们,也十分认可袁哥的实力和前辈的地位。

  还是1998年,也许就在袁哥正在windows内核中探索的时候,一个比袁哥年长2岁、戴着眼睛的、脸上带着去年打架遗留伤痕的青年人,也在思考着。刚刚拿到的高级程序员水平证书被他抛在一边,他在构思着一个能够自动化注入的扫描器的结构。他就是小榕,其网名的来历,因为其女朋友的名字有一个榕字,所以他就把自己叫做小榕。

  这个自称从小搞怪、早恋、大学挂了四科,全班31人排名30的另类,在中国网络安全大潮中开始声名鹊起,扫描工具“流光”、web破解工具“朔雪”、和密码破解工具“乱刀”,这三套程序,很长时间都是国内初学者的必杀器。

  “流光”被广泛推崇是因为与当时其他扫描器只能扫描到漏洞不同,流光能直接植入后门。从而让那些笨手笨脚的初学者可以体验一下傻瓜黑客的快乐。但小榕自己从没有滥用郭自己的工具。小榕说,“通往电脑的道路不只一条,就看你怎么走”。 “只要我敲键盘的速度足够快,可以一天黑掉100个网站,但我不会这样做”。据说小榕曾经在一个月里进入1000家网站,并找出其中的漏洞来提示网管,但此说法并不可考。因为更多圈内人认为,小榕轻易不出刀,他只负责提供刀具。

  小榕的父亲是大学教授,父亲的书生气息其深深地影响了小榕,从类似“流光”、“朔雪”这样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其骨子里的感性。这也使小榕,对黑客的道德观认识得很清楚:黑客像美国西部开发时的牛仔,没有法律的约束,但却有自己的做事准则。黑客要有道德底线,小榕的三条做黑客原则:不能仇视社会,不能给别人制造麻烦,不能给别人带来损失。

  小榕的密码学算法功底非常扎实,但有趣的是其高等数学两次不及格,不知道这是否对中国教育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令人疑惑的是,之前已经出场者们,竟然无一例外活跃于windows平台。对于开放、共享的黑客精神来说,中国黑客对开源领域如果没有任何贡献,实在是说不过去的事情。是真的毫无建树,还是被很多浮躁的声音所掩盖。中国的linux界和黑客界难道没有交集么?

  在反复的信息挖掘中,号称清华三杰的李志鹏、令狐和谢华刚,走进了本书的视野,这三个人据说至今依然奋战在linux平台安全开发的一线。而其中的代表人物谢华刚则正是笔者所企盼的linux界和黑客界和典型的交集人物。

  谢华刚,网名:vertex,系海南省海南中学毕业、清华大学热能系本科毕业和中科院计算所硕士研究生毕业,为国际项目LIDS(Linux入 侵检测系统)创始人

  LIDS是一个用于增强Linux核心安全级别的核心“补丁”。该项目也是全球性Linux开发项目中由中国人主持的少数项目之一。

  谢华刚的期望是在Linux系统中安装了Lids之后,文件系统、进程、访问控制都将得到保护。无论是普通用户还是超级用户都不能修改被Lids保护的文件,也不能中断被Lids保护的进程;任何人对系统的访问都将受到ACL规则的严格限制。Lids入选了国际知名安全站点www.insecure.org评出的“50个顶级安全工具”。是中国黑客最早获取此殊荣。时至今日LIDS还在积极有序地改进更新,早早戴上白帽子的vertex并不迷失他的本色。

  除了漏洞分析、入侵工具、Linux开源之外,必须提到中国黑客另外一个成长源头,那就是民间的反病毒爱好者和病毒爱好者,1998年面对突入起来的安全行业变局,他们有着比其他初学者更扎实的反汇编功底和系统底层实力。

  在民间的病毒爱好者中,黄鑫、王娟夫妇是一对典型的代表,黄鑫有两个绰号,一个是黄师傅,这缘于他的姓氏,另一个绰号叫冰河,这个称号缘于黄鑫曾经写过的一个软件——冰河。冰河的产生本是黄鑫出于个人兴趣,用于远程控制自己电脑而写的一个软件,但却演变成本土黑客最喜欢用的木马程序。在1998年前后,木马虽然已经在黑客中间遍布使用,但多数为国外的BO和NETBUS等木马,对于一些刚接触黑客的生手来说,理解这些软件的使用方法和熟练使用这些软件无疑成为了“通往黑客道路”上的最大的难题,此外这些木马多数会被杀毒软件擒获。冰河在诞生之初凭借着国产化和暂时无杀毒软件能防杀的特点迅速地成为了黑客们使用最广泛的木马,这给冰河带来了很多江湖名声,但也带来了监管部门不请自来的询问和盘查,甚至引发牢狱之灾,这让冰河苦不堪言。

  黄鑫的妻子王娟也是个黑客,网上ID“四川人”,当初在海南一家网络公司工作时,学计算机的王娟对网络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写出了wollf木马,2000年底,在海南的一个信息安全论坛上,已经是“标准女黑客”的王娟认识了“冰河”黄鑫,两个志同道合的人切磋之后,情投意合,开始并肩闯江湖。随着人们对”冰河“的滥用,黄鑫就停止继续开发这一款远程控制工具,继而开发了xscan这一款著名的免费的网络隐患扫描工具。

  与黄、王二人热衷编写工具不同,一个叫贾佳的黑客则长篇累牍的编写如何写病毒的技术文章,其文章章显其对技术核心的理解。

  1998年,在与民间病毒爱好者相对立的另外一个阵营即民间反病毒爱好者的队伍里,也有一个中国网络安全的标志性人物在这一年内完成了转身。这个人叫江海客,真名肖新光。199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控制系,从小学开始就开始,就有条件在APPLE上开始写程序。1998年的江海客已经是哈工大软件开发中心的技术骨干,同时也是互联网上著名的反病毒技术爱好者,1998年,CIH大爆发,当国内反病毒企业普遍宣称根据CIH被破坏的C盘是无法恢复的时候,他却发现,由于windows机理的限制,多数情况下对C盘破坏是无法完成的,其于是在网上发表了一篇如何手工恢复C盘的详细技术文章,结果再次把自己扯入了与反病毒厂商的是非之中。

  在这个圈子里,还有中国最早一批获得系统分析员证书的网络安全救援站点“救救我吧”的站长杭州的程序员幼虫、免费杀毒软件“搜毒”的作者陶辰等,而当时他们的领袖是水木清华病毒版斑竹蓝海(真名杨海)。蓝海、江海客、幼虫、陶辰等并称为网络安全的游侠式的人物,他们也毫不客气的向当时本土最成功的杀毒软件,山东人王江民创办的KV 系列投去了批评之剑,在这几个“从娃娃抓起”、外表谦和但内心无比高傲程序员看来,KV的设计和代码水平是惨不忍睹的,他们竭力通过个人的逆向分析能力,为反病毒树立唯技术是瞻的标尺,而他们极力的推荐和逆向分析一个软件,正是在当时寂寂无名,但十年之后却暴得大名的杀毒软件——卡巴斯基。在国家信息中心的中国计算机安全论坛等官方或民间论上,双方发生了非常激烈的辩论。

  而偏偏此时,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个毒岛论坛的站点,成为了国内反KV的大本营,站点甚至提供了KV系列的破解版本,对应的,王江民一怒之下,对这些破解版本进行加密,这造成了那些下载了破解版本的电脑出现被软盘硬盘都无法自举的情况。此事轰动一时。

  而江海客、蓝海、陶辰等人都成为主创毒岛论坛的嫌疑人之一,多年以后笔者一一与当事人确认真伪,他们非常郑重的表示了否认,不过回忆起往事来,每个当事人都无限惆怅。

  与脚本小子们的狂热不同,蓝海、江海客所代表的民间反病毒群体凭借其技术底蕴,无论对于中国安全产品的炒作还是对中国黑客群众运动式的疯狂,表现出一种不合时宜的反感。蓝海“业内的争论,留在业内臭在业内”一度成为国内民间反病毒群体最终走向不争论路线的招牌性语言。而江海客则是中国黑客运动中少有的冷静批评者之一,他不断的批评和建言中国黑客群体应该建立起技术正义感和基本的商业伦理,反对黑客平民化,也对黑客借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出名保持必要的警惕。事实证明,这些都成为后来中国黑客未能象美国一样,形成一股独立力量和特色群体的关键所在。

  堕入尘埃

  1998年,号称中国黑客第一案的杨威案,让中国黑客们第一次直面法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因为上网费用太贵,上海交大数学系研究生杨威入侵了上海热线服务器,为自己和朋友们开设的帐号。不久,上海热线发现并报警,杨威被以涉嫌盗窃批捕,金额核定为巨大。波澜乍起,早已对电信行业居高不下的收费不满的网民几乎一致发起了对上海热线的声讨,而中国黑客开始了一场拯救大兵的行动。他们的出手方式不是对上海热线,而是公开连续发表了连续发表了两篇为杨威辩护虚拟辩护词。

  其最精彩的部分来自,这份虚拟的辩护词的补充发言中对起诉“盗窃电信码号罪”的反驳,因为根据刑法“盗窃电信码号罪”侵害主体为拥有电信码号的用户,而不是运营商。杨威侵入运营商的行为,并没有侵害其他用户的利益。根据法不禁止即可为的原则,并不构成犯罪和量刑。

  并不知道这种民间的声音有多大作用,根据后期了解,杨威被无罪释放。

  第二次拯救大兵的行动的受益者,就是前文已经介绍的冰河的作者黄鑫,实际上黄鑫从没有用过自己的工具非法控制其它的电脑,只是这个工具太有名了,基本上每个初学者都要玩一玩的,导致冰河感染机器数量激增。冰河被捕竟然是因为一个编码的错误,按照冰河的设计控制者可以默认通过在21cn申请一个信箱来收取被控制者的IP地址,,但其设置错误了一个循环,导致了所有中了冰河的机器每隔一分钟就会给21cn的信箱发封信,结果21cn的服务器迅速被拖垮。究竟多少人使用冰河在玩远程控制再无可考,只有抓来他这个作者顶这个大雷。

  看守所里的黄鑫,吃了多天的白水煮白菜终于忍不住,问警察:“叔叔,菜里能不能放点盐”。警察没好气地说,“放盐,难道让你们这些人渣吃饱了再出去祸害人民群众么?”。

  在中国黑客群体的集体营救下,黄鑫很快重获自由,这次经历让黄鑫变成一个谨慎的网络安全研究者,后来每当看到后辈的猖狂,黄鑫会叹一声,如果他们也连续吃几天白水煮白菜,恐怕就会理性很多。

  另外一个被黑客集体和舆论搭救的是陶辰,1999年3月5日,陶辰两年前写的一个名为江民炸弹模拟器的程序,不知道被谁命名为雷锋.exe并作为邮件附件群发,造成了一些用户系统在执行附件后崩溃。陶辰则被公安机关约谈,此事也最终在黑客们发起的舆论干预压力下平息。

  在这些案件的相关采访中,笔者并没有得到最想得到的一个案件的信息,那就是1997年的冰人案, 冰人对无线电技术的造诣,在1998一代黑客中无人可及,这使他更具有类似美国蓝盒子一代的潜质。但问起冰人事件事时,很多黑客除了叹息缄口不言,笔者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这种沉默,源于1997年前后,还是一个中国第一代黑客们有心无力的时代。

  在这些经历背后,我们看到了黑客集体的纯情和团结,但也深深地感到,他们是不是缺少了一些对社会规则的敬畏和反思,他们是中国黑客的先行者,他们将给后辈形成怎样的的基础。

  60后、70后的黑客们,这些人注定要回归社会,而新兴的80后黑客们,却显得非常潇洒,他们要比他们的前辈“胆大妄为”,他们在2000年左右,开始取代他们富有理想主义的前辈们,成为媒体上抛头露面的主角。

  2000年前后出现的远程控制工具“网络神偷”的作者,似乎可以作为一个典型代表:

  “本人网名“蔬菜”,1981年出生,男,高中学历,北京人士,是一名 VC/MFC 程序员。现就职于北京中关村的一家软件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是一名专业程序员。”

  这是他留在网页上的自我介绍:

  网络神偷对包反弹技术的探讨比较早的,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对抗防火墙的端口限制,但这不是网络神偷一夜成名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有人用网络神偷,从金山公司偷出了金山的工资表,金山毒霸销售情况和病毒样本买卖的机密合同等等。让金山丢了大人,于是网络神偷名扬天下。

  曾经有两篇网友写的帖子,同时出现在蔬菜的主页上,一篇是“通过网络神偷,窃取金山机密文件”,另一篇就是“金山毒霸是非不分,优秀远程控制工具,网络神偷,遭到无理查杀”。这两篇帖子放在一起,无论如何都让人感慨万分。

  也许两代黑客确实有很大不同,尽管他们的年龄差距不过几年,第一代黑客也写远程控制工具,比如冰河、wolf等等,但没有听说过谁用远程控制工具卖钱的,而网络神偷则开始制作特别版,收取48元注册费,另外一个文件捆绑工具也收取35元注册费,而文件捆绑早就被多数反病毒公司作为木马处理了。第一代黑客,也写过破坏硬盘的程序,比如陶辰的江民炸弹模拟器,但那是一个纯研究性的,只是为了解释KV300 L++逻辑炸弹的机理,而且有作者提示,有解锁文件,包括作者的联系地址和传呼,操作也是可恢复的。而蔬菜的Hdbreaker,则采用CIH的破坏方法,根本无法修复。

  “80年代出生的人行事风格和我们有很大不同”,一个已经年过30的“老程序员”这样对笔者说,“老冯(冯志宏)做追捕,软件是免费的,而蔬菜做了个IP搜索客,用了追捕的数据,却要受注册费”。一件两代人的旧日恩怨又被翻了出来。

  一个媒体朋友讲过这样一件事情,他中了一个名叫QQ密码侦探的木马,他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名为QQ密码侦探终结者的清除软件,注册费15元,令人惊诧的是,当他同时下载了一个密码侦探也想看看木马作者真面目的时候,发现“密码侦探”和“侦探终结者”竟然出自同一个作者,“开山软件”。不仅萌发了一个联想,假如陈颖豪也作了一个killcih,然后收15新台币,不知道公众又会作何评论

  作为一个中国互联网历史的长期跟踪和研究者,笔者很关注优秀的计算机图书作者,因此一个名字的即将出现让人感到痛心,而且也有很多人为他难过。他就是《win32汇编程序设计的作者》BigLuo。

  没有任何人否认他是一个资深的程序员,没有任何人否认他是一个出色的汇编技术网站的站长,也没有任何人否认他是一个热心的网友。

  但同样也是他,攻击了某电信公司的服务器,删除了计费数据。诱发这一切的,竟然只是一个普通的跳槽风波。据知情者说,他原来是某市中国电信的一名程序员,跳槽到了中国联通,当他还是希望再回到电信时,被电信拒绝了。

  作者的主页孤单的挂在那里,已经5年没有更新了,在作者进行的几个计算机病毒源码分析的旁边,还留着这样的话:

  “本专题是一些计算机病毒的分析以及反病毒技术,我会对一些病毒做具体的分析,但要注意,本专题的本意并非宣扬如何编制计算机病毒,而在于让大家懂得计算机病毒是如何传播的,消除一些对计算机病毒认识的误区,所以本专题不会提供整个病毒的源代码,而只分析某个病毒特殊的地方以及病毒中的一些陷阱、以及防治这个病毒所需要注意的地方,编程技术象其他的科学技术,也是一面双面刃,就看你把它用在什么地方,如果谁利用这些代码做编程学习以及病毒防治以外的所有地方,请自己负全部责任。”

  他一直被圈子里面认为是德艺双馨的,有水平,也有原则。但谁也没想到月之暗面竟然如此斑驳。

  此案让开始很团结的黑客群体发生分裂,多数人拒绝声源这位老友和同行,因为他们觉得他越过了黑客的基本操守和底线,而此后,中国黑客界再没有任何一次齐心协力的拯救大兵行动。

  笔者想起一位已经“漂白”的安全工程师说,原来自己玩得很疯,后来是因为“冰人”的被捕,才明白不能出格,后来就被招安了。一个又一个的教训,能让我们的黑客们明白,菜鸟也好,天才也罢,在法律面前没有任何异同。

  中国黑客今安在

  2000年,在黑客浪潮方兴未艾之际,一本专业杂志的一个专题再度掀起了波澜,这个专题被称为了《中国黑客档案》。前文已经列举的袁哥、小榕、黄鑫、王娟、江海客等人都在此列。他们于今安在?更多的黑客于今安在?

  有人告别了网络安全业界。

  最令人叹息的告别来自民间安全旗手水木清华病毒版斑竹蓝海,其从清华研究生毕业后,工作与网易公司,曾任网易公司副总裁。

  有人选择回归主流安全企业,袁哥,在绿盟公司担任了多年的高级研究人员,尽管据说已经离职独自创业,但应然持有少量绿盟公司股份。

  以袁哥、flashsky为代表的多名漏洞挖掘的标尺人物,基本后期都陆续回归了绿盟和启明两家主流企业。小榕则曾供职于方正和联想网御,据说目前也计划创业。

  有人选择了在大的信息体系里承担安全责任:安全焦点核心成员benjerry在走出华为后目前担任腾讯公司安全部门负责人。

  有人选择了创业之旅:

  Frankie(谢朝霞)请来了深圳老资格的互联网人张春晖与其共同创业,2001年初,ISB投资公司给安络科技投资100万美元,谢朝霞出任副总,出任总经理的是我们前面曾提到的张春晖。2004年,谢朝霞又自己投资一百多万元,从张春晖手里买走部分股份,扩大自己所占股份,成为安络科技的总经理。

  黄鑫、王娟夫妇2005年也在深圳创办了一家网络安全公司。

  有人选择回归学术:江海客最终没有按照一些人的期望,接过蓝海的民间反病毒旗手的位置,而正式选择了成为职业反病毒工作者的道路,出任安天实验室首席技术架构师,但如今人们更多的看到的是他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客座教授、863重点项目负责人的身份。网上很难再看到他的言论,他的合作伙伴之一,留学美国北卡罗纳的黑客李兆星则在网络上活跃起来,延续那种敢做敢言的角色。

  2008年,北京奥运会网络安全应急专家组名单中,除了领导、院士和教授们,出现了4名当年的民间黑客的身影,他们就是jiajia(贾佳)、benjerry(季新华,腾讯公司)、袁哥和江海客(肖新光),他们在专家组具体的工作不得而知, 但我们却看到他们作为中国黑客的最早代表,在十年后,终于有了可以向中国行业主管部门坐而论道的机会。

  编者注:本文节选自林军的新书《沸腾十五年——中国互联网史1995-2009》








 






四 : 中国互联网广告发展史

 追本溯源,网络广告发轫于1994年的美国。当年10月14日,美国著名的Wired杂志推出了网络版Hotwired(www.hotwired.com),其主页上开始有AT&T等14个客户的广告Banner。这是广告史上里程碑式的一个标志。

  中国互联网广告发展史

  中国的第一个商业性的网络广告出现在1997年3月,传播网站是Chinabyte,广告表现形式为468×60像素的动画旗帜广告。Intel和IBM是国内最早在互联网上投放广告的广告主。我国网络广告一直到1998年初才稍有规模,至今已走过了5个年头。......历经几年的发展,网络广告行业经过数次洗礼已经慢慢走向成熟,整个中国的网络广告市场规模也接近5亿元左右。

  中国网络广告发展大事记

  February 16, 2001

  1997年3月Chinabyte.com获得第一笔广告收入

  1997年4月Chinabyte.com由国际授权媒体监测机构AcNielsen旗下专业公司开始站点访问第三方认证

  1998年3月《中国计算机报》载文提出并组织ISP和广告公司研讨网络广告运作

  1998年7月国中网(www.cww.com)在京举行网络广告研讨会

  1998年8月CNNIC与Sohu.com举办“Sohu站点访问统计新闻发布会”并颁发访客流量认证证书

  1998年11月China.com Corporation与24/7 Media Inc.在国中网第三届年会上宣布正式成立24/7互动传媒亚洲有限公司

  1999年1月灵智大洋(广州)广告有限公司(www.eurorscg.com.cn)在京成立互动媒体部

  1999年3月CNNIC与《互联网周刊》举办了“99中国广告研讨会”

  1999年4月奥美公司与智威汤逊中乔公司在华推出互动媒体咨询1999年9月www.media999.com进入中国并于12月与Adforce.com结成战略联盟1999年12月CNNIC联合17家网站倡议推出网站访客流量度量标准──《网站访问统计术语和度量方法

  2000年3月信息产业部与国家工商局主办的“新世纪网络广告研讨会”在国家工商局召开

  2000年5月国家工商局向全国27家知名企业颁发“广告经营许可证”开展网络广告经营登记试点工作,其中北京共十一家:北京新浪互联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搜狐爱特信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方正互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中公网信息技术与服务有限公司、北京首都在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沙岭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魅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万象迪哲网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超网网络服务有限公司、国际网络传讯(上海)有限公司、找到啦因特网(北京)有限公司

  中美网络广告收入比较

  1998年

  中国4800万人民币(Forester统计数字为200万美元)

  美国19.2亿美元(IAB统计数字)

  1999年

  中国1亿人民币(Forester统计数字为800万美元)

  美国46.2亿美元(IAB统计数字)

  交叉现象

  在网络广告领域里,多种交叉前所未有的突出出来:传统媒体的管理规则与新媒体特征、政府管理部门与行业自律、资讯的有效到达和公民的隐私保护、信息的庞杂和迅速更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以行业自律为例,在美国业界发挥巨大作用的是1996年成立的互联网广告局(Internet Advertising Bureau - IAB),它作为一家非官方的网络广告业行会(仅美国公司会员即达300余家),在评估的推荐标准、业务模型、研究网络广告到达有效率、带动广告业采用网络及数字广告方面发挥作用。

  IAB会员中赫然在列的包括DoubleClick、Engege、Real Maedia、BBDO、AOL、NBC、Viacom、Yahoo、Ericsson、Intel等知名跨国公司。分布在IT业各个相关环节,可以想见这样一种形式的行会的作用是会非常具有建议性和代表性的。

  类似的机构包括无线广告协会(Wireless Advertising Associetion - WAA)系致力于将IAB的目标实现在无线通讯领域,包括为业界推荐自愿采用的有关隐私保护、创新标准、广告模式(包括适用于WAP、PDA和SMS等不等方面的)、计量统计等方面的规范。

  在隐私保护方面,IAB与网上隐私权协会(Online Pricacy Association)已合作多年,最近又特地成立首席隐私权保护官理事会(Chief Pricacy Officer Council),致力于对行业进行消费者隐私保护解决方案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中国网络广告大事记(征求意见稿)

  20000.6.14

  中华广告网:王靖韬(wjt@a.com.cn)

  1995年

  4月,留美学人马云创办国内第一家中文商业信息站点“中国黄页”,发布了一批互联网主页,在大陆开始普及网络知识和应用。

  1996年

  8月19日,《计算机世界》(www.ccw.com.cn)发表“Internet上的广告现状”一文;

  11月,迈至科公司(www.magicw3.com.cn)用WebtrendsLogAnalyzer3.0为自己的虚拟主机客户,提供用户统计报告。

  12月8日,中国广告协会与北京燕兴广告公司(www.yxgg.com.cn)开始共建“中国广告商情网”(www.cnad.com.cn)。

  1997年

  1月,“中国通环球信息网”(北京视角广告艺术有限公司承办),开始网络广告代理业务,提出在Internet上“我们垫钱为您做广告”;

  3月,Chinabyte嬴得了第一笔广告收入,IBM为AS400的宣传付了3,000美元;

  4月,Chinabyte由国际权威的媒体监测机构ACNielsen旗下的专业公司实行站点访问流量的第三方审计,迈出与国际接轨的第一步;

  5月中国在线(www.bj.col.com.cn)开始推出“网上有名”栏目,向“榜上有名”叫板;

  5月,任向晖自费在上海“都市广告手册”推出“网络广告先锋”网站一代;

  6月16日,“友邦中国联合信息网”,在30家站点做Banner广告;

  6月,四达广告艺术术公司(www.starinfo.com.cn)买断讯业金网北京营运公司讯合科技公司所有IT类广告,上演电脑时代”网络版;

  7月14日-23日,英特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www.intel.com)举办“网上夺标,莫失良‘机’”活动,在多家网站打Banner广告。

  12月2日,北方国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通“广告情报站”(www.a.com.cn),将网络列入广告媒体栏目中,向广告业全面倡导网络广告概念。

  1998年

  3月16日,《中国计算机报》(www.ciw.com.cn)刊登“1997年京城网上广告点评”一文,明确提出“应组织ISP和广告公司共同研讨国外广告商业运作情况,得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方案;最后,建立标准,积极与国际通用做法接轨;

  4月,Zdnet(www.zdnet.com.cn)成为中国大陆首家Intel认证的“优化内容”站点,得到英特尔公司认可的信息产品生产商可在获得英特尔“优化内容认证”的网站上做广告,可得到高额费用返还;

  5月28日,中国指南(www.chinavista.com)联合Doublebyte(www.doublebyte.net现更名为www.realmediaasia.com),共建(TDBN(DoubleByte中国优秀站点联盟),瑞得在线、天府热线、广州视窗、中经网、中国计算机报网站、中国日报已在候选之列;

  6月,Srsnet(现在的新浪)成为中国大陆第二家(非传统媒体第一家)Intel认证的“优化内容”站点;

  7月国中网宣布“98世界杯网站”获得200万元广告收入,16日,春风得意的“国中网”(cww.com)趁热打铁,在京举行“网上广告研讨会”,会上企业代表今日新概念租车公司和北大方正的市场负责人都对网上广告谈了看法,并对网上广告予以肯定。灵狮广告公司介绍了目前广告公司对互联网的认识以及对网上网上广告的评价;

  7月23-25日,Chinabyte(www.chinabyte.com.cn)举办了“网络广告,现在就是未来--1998Chinabyte网络培训”;

  8月7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www.cnnic.net.cn)与爱特信搜狐(www.sohu.com)公司联合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了“搜狐(SOHU)站点访问统计”新闻发布会。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会上公布了对SOHU网站访客流量的统计报告,并向爱特信搜狐公司颁发了访客流量的认证证书;

  9月,金山公司举办金山词霸IIIBanner设计大赛;

  10月9日,上海的HyperAsia(www.hyperasia.com)超亚广告网络公司在京举办了“INTEL公司关于网络广告的研讨会”;

  10月,王靖韬在“中国广告商情网”推出“网络广告”频道,致力商机、流程、配套服务的宣传;

  11月10日,在“国中网第三届年会暨Internet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中国国际传讯有限公司(china.com)与247MediaInc宣布合作在亚洲地区推出的247Media-亚洲网络www.247asia.com;

  12月,Chinabyte以6万美元重金购买了世界上权威的网络广告管理软件Netgravity,“搜狐”、“找到啦”(www.zhaodaola.com.cn)等公司随后也加入购买行列;

  12月,中国广告商情网推出“网络广告调查”;

  12月,任向晖自费在上海推出www.viaia.com“网络广告先锋”网站二代;

  1999年

  1月4日,《网络世界》(www.cnw.com.cn)发表“中国网络广告现状、问题和对策”一文,提出一系列解决网络广告问题的对策,并对1999年进行了展望;

  1月,新浪拿到IBM300,000美金广告单子;

  1月灵智大洋(广州)广告有限公司(www.eurorscg.com.cn)在京成立“互动传播部”;

  1月27日,《中国工商报.时代广告》发表“网络‘警察’,何时上岗?--网络广告规范性管理意见有望年内出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广告监管司表示,1999年内要出台规范性管理意见,建立对网络广告的监管制度,消除真空。广告司已决定在近期开始对网络广告市场进行调研,针对我国网络广告的现状及问题对其进行相应的规范,从而改变网络广告市场的混乱无序的状况,更好地保障广大“网民”的权利;

  2月3日,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下属国富通公司(Infoshare)与雅虎在京宣布,国富通公司将成为雅虎在中国内地的广告独家代理;

  3月8日,由24/7媒体(亚洲),网络广告先锋主办,:中国国际传讯有限公司(国中网)协办,“首届中文Banner广告设计大赛”(www.viaia.com);

  3月30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与《互联网周刊》(www.enet.com.cn)联合主办,中国广告商情网协办的’99中国网络广告研讨会在京举行--北京、上海、广东各大网络站点、广告代理及媒介购买、广告客户、各有关政府、协会领导、研究、监测公司/机构的负责人应邀出席,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4月16日,奥美国际集团和智威汤逊中乔广告有限公司在中国联合推出互动媒体咨询(m digital)。

  4月中旬,Doubleclick(www.doubleclick.com)派员来京,与传立、新浪、搜狐洽谈合作。

  8月26日,慧聪国际在线资讯有限公司王靖韬在’99企业网络营销高级研讨会,演讲““另类网络广告”,其中介绍了一些网络广告支持的免费软件。

  9月,华亚美资讯集团(www.media999.com)进入中国;

  10月12日、14日、20日,24/7互动传媒亚洲有限公司在广州、北京、上海举办巡展活动。

  10月21-23日,由中国信息协会、中国广告协会和无锡市政府主办的“IT与广告业”研讨会暨展示会在无锡市举行,一些网站、网络广告代理公司在会上介绍了网络广告。

  12月7日,“夫妻在线”在个人主页http://coupleonline.yeah.net、http://couplechina.iscool.net发表“软件广告网--软件、网络广告新的赢利模式”,介绍美国www.adsoftware.com的商业模式。

  12月10日,99年6月8日推出中文网址和服务的北京因特国风网络软件公司成功卖出“人才、求职、猎头、前程、工作、找工作”六个中文网址,标志着社会开始认同“一个中文网址(www.3721.net)=半版交互广告”。

  12月16日,media999世纪传媒与Adforce(www.adforce.com)结成战略联盟,Adforce以此为契机,进入中国网络广告市场;

  12月22日,“携手共推网站流量认证新标准”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日前联合17家网站倡议推出网站访客流量度量标准———《网站访问统计术语和度量办法》。在与国际标准接轨又迈进了一步。

  2000年

  1月17日,互联网周刊主办,国家信息化办公室中国广告协会指导的“中国首届互联网广告大赛”开赛(www.enet.com.cn/ad);

  1月19日上海向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网络广告先锋”创始人任向晖在京宣布,正式推出“网络广告先锋”网站三代(www.wisecast.com),标志其正规商业化运作的开始;

  1月25日,国际传媒集团晨兴集团旗下eMPI(www.empil.com)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启动网络广告代理业务;

  2月,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网络广告》一书面市;

  3月15日,由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国家工商局广告司共同主办,中国信息协会、中国广告协会、《现代广告》杂志社共同协办的“新世纪网络广告研讨会”在国家工商局召开。众多业界人士派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透露,近期工商局广告司会在北京、上海、广州颁发20个网络广告试营许可证,推动网络广告在中国的发展。

  4月14日,精信广告公司宣布在京正式推出BEYOND(www.gobeyond.com)互动广告服务,与其grey interactive互动;

  4月11-13日,BPA(www.bpai.com)、Iamasia(www.iamasia.com)、Realmedia(www.realmedia.com)等新面孔在首次在中国举办的“因特网商务应用国际研讨会”(www.iw-asia.com/cn/)亮相,或设摊,或演讲,先投石问路,几个月后将正式进军大陆市场;

  4月,AdMomentum(www.admomentum.com)传智互动广告网络正式在国内招聘专业人才,选择上海作为中国办事处所在地,准备全力拓展中国市场;

  4月30日,北京广播学院成立网络传播学院,设网络广告系专业;

  5月1日,中华广告网(www.a.com.cn)全面改版,全力推出网络广告栏目;

  5月25日,国家工商局向全国27家知名度较高的网络公司颁发的经营广告业务的通行证——《广告经营许可证》,从而在对互联网业利润最大的业务的规范上迈出了试探性的一步。

  5月26 日,中华广告网(www.a.com.cn)推出“直复/伙伴/关联营销网站一览表”,全面展示国内网站竞争现状;

  6月1日,网络广告先锋”(www.wisecast.com)推出每日网络广告监测报告(WiseCast Research Daily Report);

  6 月 9日,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有限公司(www.sinomonitor.com)和美国 LWA Leading Web Advertisers (reports.web-advertisers.com)在中国国际互联网研讨会暨展览会 ChinaInet 2000(www.conference.com.cn)宣布,将在中国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两家公司将合作提供一项网络广告效果监测的新型服务项目。

  说明:

  1.有谁知道中国第一个加入www.adsoftware.com(或类似软件广告网)软件者,请告诉我,以便将来加入本大事记。网络广告支持的软件是2000年网络广告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2.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以使“中国网络广告大事记”能公正、客观、全面、准确地记录中国网络广告历程。

五 : 中国互联网渗透率为9.4% 高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

本文标题: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正式成立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212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