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问题分析3篇

发布时间:2017-09-28 所属栏目:农业科技论文

一 :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问题分析3篇

第一篇

1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结构与特点

1.1内涵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指能够使科技部门不断创造出新的具有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技术成果,并使之高效率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技体系,即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及技术服务部门的机构设置、职责权限和活动方式的综合体系。机构设置是指科学研究机构、科学实验机构、科研开发与技术推广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等的设置情况;职责权限主要指科技组织责、权、利分配;活动方式是指科技组织的运行机制,以及科学家的研究和工作方式等,其中,包括科技活动中的奖励制度、交流方式、行为规范,以及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进入生产过程的流通方式等。

[www.61k.com)1.2结构如果把科技工作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活动来看,那么其应包括产前、产中、产后三个不同的阶段。产前阶段应包括农业科技的投入,正像一般生产活动需要投入一定的生产要素一样,科学研究也需要投入一定的研究经费。科技活动的整个过程都需要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讲,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包括农业科研(科技供给主体)、技术推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科技企业)、需求主体(农业、农民)、农业科研管理、农业科技投入、农业科技工作运行机制等多个方面的综合体系[2]。

1.3特点

1)公共性、基础性与社会性。公共性既包含公益性,又比单纯的公益性概念更宽泛。明确公共性的要义在于农业科技既要强调政府公共财政的倾斜支持,但同时也要强化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发展。基础性就是强调农业科技创新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的关键支撑作用。社会性则强调农业科技必须依靠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多方推进[3]。2)多元化与多样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具有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点,即农业科技投入主体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机构和技术推广形式的多样性。农业科技投入包括:政府投入、企业投入、科技开发反哺科研投入、社会团体投入、农民投入、银行投入等。农业科研机构有政府建立的公益性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的技术研发机构等。科技推广也是“政府—农户”、“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园区—农户”、“研究机构—农户”等多种形式。3)系统性和层次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是社会科技资源的集成整合,围绕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把科技以及为之服务的相关部门统一起来,形成合力,按系统优化的规则协调运行,促进发展。同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也应具有层次性,如农业科研机构及技术推广机构的设置,应按层次性和地域性进行设置,并赋予其特定的职能。4)高智能性和先进性。农业科技发展不仅要具有创新性,更应具有超前性,这就要求科技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高水平的研究能力,以便站在学科前沿领域,把握农业科技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开展前瞻性研究。同时,也应具备先进的科研手段和设备,以便从硬件设施上支撑科技事业的发展。

2当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省、市、县农业科研机构难以形成横向联合和纵向优化组合我国市(地)、县级农业科研机构大都按行政区域设置和布局,这些隶属于不同行政区域的农业科研机构由于归属不同,很难通过横向联合、分工协作开展科技攻关,从而造成科技资源配置的极大浪费,并导致低水平重复性研究问题增多。另外,上层科研部门的科学研究和中层的应用技术研究以及基层的开发研究,由于存在体制上的障碍而缺乏必然的联系,研究开发协作的力度不够,也难以实现纵向优化组合。

2.2产学研自成体系,缺乏必要的协作机制农业科研单位与同级技术推广机构缺乏密切的联系,研究推出的科研成果不能及时地推广下去,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农业生产中尤其是农业科技市场需求的变化,不能及时由生产管理系统和技术推广部门反馈到科研系统中,农技推广部门不能参与农业科研部门的技术选题和立项;生产与科研系统急需的科技创新人才信息,不能及时地反馈到农业教育系统,农业教育系统难以及时有效地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培养生产和市场急需的具有较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

2.3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运行乏力目前,河南省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存在问题较多,突出表现在:一是职能不全,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没有明确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的职能。二是农技推广人员的学历、职称偏低。在乡级技术人员中,大专及以上、中专及中专以下的人员分别占24.6%、66.1%、9.3%,具有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人员分别占2.5%、24.3%、73.2%。学历以中专为主,职称以初级为主。三是保障不足,缺少仪器设备、交通工具、试验示范展示基地等,农技推广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四是管理体制不顺,服务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全省乡镇农技推广机构1967个,其中,归乡镇管理的乡镇服务中心1889个,占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96%。农技推广在乡镇没有硬指标,普遍重视不够,往往受乡镇“中心”工作的影响,农技人员进行技术推广的时间较少[4]。

2.4农业科技运行机制不适应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的需要现有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科研价值导向存在偏差。立项、成果评定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带有普遍性,进而对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和误导。“立项—成果—职称”的导向,使广大科技人员从科研立项一开始的目的就是为了评成果,评成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晋升职称。“争职称、上项目、跑大奖”成为科技人员前进的动力[5]。尽管科技主管部门在科技立项、成果评定上也设有科技成果产业化、技术推广效益等市场化方面的指标,但由于对这些指标缺乏客观、公正、合理的判定标准,从而使这些评价指标形同虚设。另外,在科技分配制度、科技人员的奖励制度以及科技项目拨款制度方面也存在与科技成果产业化不相适应的问题,亟待通过改革加以解决。

2.5农业科技投入的总量不足,投入方式有待完善就农业科技投入强度而言,2010年河南省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例为0.35%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和世界平均水平(1.5%),更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2%~4%)。农业科技投入不仅总量不足,且投入方式也不尽合理。尽管近年来农业部采取了诸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增加农业行业科研专项投入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但从各级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结构来看,竞争性经费比例仍然偏高,对科研单位根据学科需要连续性、稳定性安排投入经费比例偏低,导致科技人员忙于项目争取、应付各类检查与评估,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的自主性严重不足,科技投入方式有待完善[6]。

2.6技术需求受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约束和农户经营规模的限制由于广大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受教育程度偏低,人力资本积累不足,缺少科技意识,缺乏经营远见,制约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的能力。目前,河南省有21%左右的农民是小学及以下水平,平均文化程度也只有初中一年级。在农民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7]。广大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对现代农业技术缺乏了解,致使农户对可替代的新技术内在需求动力明显不足。另外,农户经营规模过于狭小且分散,吸纳农业科技的能力十分有限,导致先进的耕作方式、饲养方式和农业机械等新技术不能得到很好地应用[8],这些都已成为限制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

3构筑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

3.1对省、市(地)、县三级农业科研机构进行职能定位河南省省级农业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应用研究工作,但同时也承担着国家部分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及重大科技攻关研究任务,着重解决全省农业经济和农业生产中全局性、关键性、主导性和战略性,以及国家黄淮海区域的重大科技问题。目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要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全力推进河南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的应用研究应以科技产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为主要目标,研究成果可通过市(地)农科院(所)的延伸发展和县(市)农业试验站的中试推广,以形成农业科研机构纵向分工协作、优化组合的农业科技研发体系;市(地)级农业科研单位应根据自然生态、资源优势、经济区划以及当地农业发展需要,着重解决本地农业生产中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重大技术问题;县级农业科研单位则应以实用技术研发和中试推广为主,并逐步将自身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区域性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中心。

3.2加强“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要建立完善的农业科研、教学、推广计划和科技成果的联合评议制度。农业科研单位在制订研究计划、选题和立项时,要组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参加评议;农业院校在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要听取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部门的意见,并承担在职农业科技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任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制订技术推广计划时,要组织农业科研和农业院校参加评议,以促进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工作与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另外,要以项目或课题为纽带,实现科研、推广、生产的良性互动和联合攻关。

3.3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要稳定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农技推广环境。尤其要调动各级推广机构的积极性,健全完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职能,全面提升基层农技推广能力。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要实行“条块结合,双重领导,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以保证农技推广事业健康发展[9],而省级农技推广机构,要加强对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另外,要鼓励科研教学人员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推行专家大院、校市联建、院县共建等服务模式,集成、熟化、推广农业技术成果。同时,要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支持科技人员兴办科技企业自行转化科技成果,或与企业创办联合体合作转化科技成果[10]。

3.4转换科技运行机制,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要完善科技立项与成果评定制度,坚持“课题从生产中来,成果到生产中去”的原则,把生产的需要和成果在生产中实施的效果,作为课题立项和检验成果应用价值的唯一标准。课题委托实行“公开招标、择优委托”,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农业科技项目管理逐步实行目标控制。另外,要改革农业科技分配制度,改革分配办法,实现按岗定酬、按绩取效。尽快建立健全各种相关的配套法律与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实现技术产品、知识产权、个人智慧的资本化,建立和实施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和多元化的分配方式,探索并完善科技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方法和途径,在岗位工资、效益工资的基础上,可让农业科技人员以资本、劳动、产权、技术、智慧等多种资产形态参加二次分配。

3.5增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长效投入机制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科技预算增幅高于同级财政收入增幅,逐步使政府对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由现在的0.35%提高到1%;在涉及农业重大工程项目的投资预算中,要使科技专项费用不得低于3%,并把这种投入比例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变“软约束”为“硬约束”。同时,要提高非竞争性经费比例,中央财政设立“地方农业科研院所业务费专项”,地方财政设立“农业科研院所自主创新基金”,对各级农业科研机构进行连续稳定支持,以增强其创新工作的自主性,以利其工作部署的长远性安排。

3.6构建新型科技需求主体,增强科技进步的内在动力构建新型科技需求主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构建规模经营主体,增强农业吸纳科技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认识、吸收、消化科技的能力。目前,小块土地的零散经营使得农户难以按经济合理性原则采用新技术,甚至无法单独使用现代农业机械、病虫害防治等“规模性技术”。实行规模经营既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科技进步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应把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为提高技术水平、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扶持农户实施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逐步实现农业规模经营[11]。另外,要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造就和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队伍[12],以增强其对科技的吸纳接受能力,进而使农业在较高层次上产生科技进步的内在动力。

作者:蔡世忠 孟俊杰 路燕 工作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第二篇

1研究方法

1.1调研法

实地调研考察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广西林业科学院等广西区内部分农业科研机构,了解掌握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1.2问卷调查法

分别致函给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林业科学院、广西柑桔研究所、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粮油科学研究所、广西畜牧研究所、广西兽医研究所、广西水产研究所、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气象减灾研究所、广西水力机械研究所等15个科研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到15份相关单位关于近年来农业科技创新建设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思路的总结报告。

1.3研讨法

组织召开专家座谈会,邀请专家研讨、论证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框架结构与重点任务。

2研究结果

2.1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框架结构

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应围绕广西农业发展的重大需求,集聚资源,统筹安排,科学布局,构建由农业科技研发体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等组成的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2.2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2.2.1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研发体系农业科技研发平台是广西农业科技研发体系的核心,主要承担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研究和开发任务,负责在农业领域组织较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农业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其主要任务是围绕广西农业发展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为解决广西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提供技术储备与科技支撑。科技研发平台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中心等。

2.2.1.1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是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聚集、培养创新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根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滚动发展”的原则,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围绕广西农业科技重大战略需求,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为主体,以现有的实验室条件为依托,在甘蔗、木薯、桑蚕、水果、生物质能源、中药材、畜牧、水产、速生丰产林、亚热带生物资源利用、作物遗传育种、植物保护、资源环境等农业研究领域建设14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甘蔗育种与栽培重点实验室。重点开展甘蔗优良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利用及核心种质构建,高产、高糖、抗逆性强优良甘蔗新品种、品系选育,高产优质高效节本栽培技术集成等研究与开发。(2)木薯育种与栽培重点实验室。重点开展木薯优良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利用及核心种质库构建,高产、高粉、抗逆性强优良木薯新品种选育,高产优质高效节本栽培技术集成等研究与开发。(3)蚕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重点开展蚕桑良种繁育与栽桑养蚕新技术、新设施、新机具、新工艺,桑树和蚕病虫害致病机理及防控技术,优质高效蚕业生产模式与关键技术集成,桑蚕茧丝绸生产与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等研究和开发。(4)亚热带特色水果育种与栽培重点实验室。重点围绕柑橘、香蕉、葡萄、芒果等特色水果,开展优良新品种选育与繁育技术,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采后商品化处理及保鲜储藏加工技术,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等研究和开发。(5)生物质能源重点实验室。重点开展能源作物(甘蔗、木薯、小桐子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利用及核心种质库构建,能源作物专用品种的选育,能源作物营养生理与水肥作用关系及其植地土壤质量演变规律和土壤资源的持续利用,生物质能源转化机理及实现工艺,糖能联产的关键技术和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6)中药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重点开展广西特色中药材资源收集、鉴定、利用,新药特色药研制等研究与开发。(7)畜禽养殖重点实验室。重点开展优质肉猪、鸡等高效饲养管理关键技术,健康和生态安全养殖技术,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技术,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等研究与开发。(8)水牛养殖重点实验室。重点开展水牛繁育技术、饲料营养和乳制品等研究和开发。(9)水产养殖重点实验室。重点开展罗非鱼等特色淡水鱼类良种选育,大面积水面标准化、工程化高效养殖及健康养殖集成技术,重大病害防治和质量监控技术,海水养殖技术,鱼类加工产品和技术等研究与开发。(10)速生丰产林重点实验室。重点开展速生桉等速生丰产林木种质资源收集、引进,优良新品种选育,速生丰产配套技术及其植地水、肥变化演变规律和林地、林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研究与开发。(11)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重点开展亚热带生物资源的收集、保存、分析鉴定、利用等研究与开发。(12)作物遗传改良育种重点实验室。重点开展广西主要农作物的生理生化、品种改良以及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等研究与开发。(13)植物保护重点实验室。重点开展南方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生态学,重大病虫草鼠害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控等研究。(14)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重点开展土壤、资源与环境的监测,开展土壤养分循环规律、作物需肥规律、测土配方施肥、农药肥料残留、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环境污染治理等研究。

2.2.1.2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围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攻关,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聚集和培养工程技术研究、开发、设计和试验专业人才的科研开发平台。遵循“统筹规划、优化资源、开放共享、引领创新”的原则,围绕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以广西区内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为依托单位,建设生物质能源、农产品加工、蔗糖综合利用、设施农业、农业机械化等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1)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开展生物质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以甘蔗、木薯等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优化酒精发酵的协同因子制剂研究开发,燃料乙醇生产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研究。(2)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开展广西特色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输等技术与产品的研究与开发。(3)蔗糖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开展制糖企业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以及污染治理等研究与开发。(4)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开展适应南方气候条件的设施栽培相关的设备、设施以及管理技术等研究与开发。(5)农业机械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开展整地、开垄、播种、施肥、中耕培土、除草、除虫、排灌、收割、装卸、运输等农业机械,节水灌溉配套设备和工程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2.2.1.3企业研发中心企业研发中心是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研究,培养高水平企业创新人才,支撑和引领千亿元产业发展的重大创新平台。坚持“全面启动、突出重点,整体谋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引领创新”的建设原则,依托大型制糖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重点建设广西糖业研发中心,积极开展甘蔗高产高糖品种培育、甘蔗生产全过程机械化设备以及糖深加工的工艺及装备关键技术研究、综合利用和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研究,提高制糖产业从品种培育到产业化的全过程创新能力,提高糖业综合竞争力。

2.2.2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加强农业科技转化平台建设,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技术支撑等措施,重点加强以农业科技园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技术转移机构、企业孵化器等为主体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实现生产力转变。

2.2.2.1良种繁育基地重点建设甘蔗、木薯、蚕桑、水果、经济林等经济作物,以及畜禽、水产等良种繁育基地50~70个,加快新品种推广应用。(1)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在甘蔗主产区建设8~10个甘蔗良种繁育基地,重点繁育、示范、推广广西自主知识产权的甘蔗优良品种。(2)木薯良种繁育基地。在木薯主产区建设5~8个木薯良种繁育基地,加快木薯优良新品种的试验、繁育、示范与推广。(3)蚕桑良种繁育基地。在南宁和桑蚕主产区建设3~5个蚕桑良种繁育基地,加快蚕桑优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与推广。(4)水果良种繁育基地。在香蕉、桔柑、葡萄、芒果等水果主产区建设10~15个特色水果良种繁育基地,加快水果良种的试验、示范与推广。(5)畜禽良种繁育基地。依托大型龙头企业,建设20~30个优良种猪、种鸡基地,保证优良畜禽品种供应。(6)水产良种繁育基地。依托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建设5~10个罗非鱼、对虾等优良水产品种的繁育基地,加快优良品种试验、示范、推广,提高水产养殖的良种率。

2.2.2.2科技成果孵化和中试基地重点建设南宁、桂林、百色、河池、玉林、北海等6个公共成果孵化和中试基地,负责新产品的试制,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的中试,新技术的工程验证和产业化,对科技成果进行成熟化处理和工业化考验,提高科技成果的工程化水平,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2.2.3农业科技园区进一步建设完善国家级百色农业科技园区,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成北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启动建设桂林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和贵港西江经济带农业科技园区。增强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示范、成果转化、科技培训、人才培养和科技合作、辐射、带动功能。

2.2.2.4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学研结合的新型技术创新组织,有利于提高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化程度,保障科研与生产紧密衔接,实现创新成果的快速产业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在已组建的蚕桑、甘蔗、木薯、罗非鱼、茶叶、松脂、奶水牛和水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基础上,今后2~3年,重点围绕芒果、葡萄、柑橘、油茶、八角、速生丰产林、畜牧、水产等广西农业产业优势特色领域,组建5~1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力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2.2.5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围绕广西优质稻、葡萄、柑橘、油茶、松脂、八角、速生丰产林、畜牧、水产、水果等农业特色优势领域,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发挥其科技先导和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广西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村经济发展。

2.2.2.6技术转移机构技术转移是广西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积极实施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加快建设广西农业技术转移及服务联盟,支持南宁、桂林、玉林、百色等农业基础较好的市建设区域性技术转移机构;鼓励高校和应用型农业研究院所设立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鼓励在农业园区、农业特色产业基地、产业集群建立以农业企业技术需求为主导的专业技术转移机构;积极推动自治区农业技术转移机构升级为国家级农业技术转移机构。在今后2~3年,新建3~5个综合性、6~8个行业或专业性、3个大学及科研机构等多层次的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1个广西农业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一批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转移和扩散。研究出台技术及技术服务信息发布标准、自治区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技术经纪人管理、重大技术转移项目的审查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规范技术转移机构运行。

2.2.3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广西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应着力于推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农业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新型农村科技服务平台等的建设,并不断提高各类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支撑农业自主创新。

2.2.3.1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三农”科技信息服务网建设,提升服务能力。积极推进科技信息网络“村村通”工程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体,高起点、高标准搭建支持多种现代和传统接收终端,拓宽“三农”科技服务网的基层服务节点建设,丰富服务手段和服务内容。“十二五”期末,基本建成集电视、电话、电脑“三电”合一、互联互通的基层科技信息网络,“三农”科技信息服务网县级节点覆盖率要达80%,乡(镇)覆盖率要达到60%以上。积极构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流通和农民致富。

2.2.3.2农业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加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培育若干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生产力促进中心。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北部湾经济区生产力促进联盟服务能力建设,努力形成若干个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核心、其他中介机构及产学研共同参与的生产力促进联盟,积极发展行业、专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继续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平台服务体系建设,把生产力促进中心逐步建设成全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支持为农业生产、科研服务的检测中心建设,为农业产业研发提供设计、检测、测试和标准化等专业技术服务。支持科技咨询、评估、信息服务、专利代理、技术产业交易等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为农业产业和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技术信息,为农业产业和企业提供技术人才培训、市场研究、科技项目策划、专利代理等专业性服务,建立推动农业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高效服务平台。

2.2.3.3新型农村科技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新型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机构,着力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星火科技专家大院、农村实用技术配送中心、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科技“110”服务站、星火科技培训学校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平台,开展技术指导、技术示范、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等服务。进一步加快建设科技特派员服务平台,大力支持农村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鼓励引导农村科技特派员到基层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2.2.4建立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促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向基层转移聚集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总体要求,逐步建立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使之成为县(乡)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积极稳妥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畜牧兽医体系改革,创新农技推广组织形式,强化农业科技推广的抓点示范和辐射带动,推广“专业农技机构+科技示范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三位一体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向农村转移聚集。重点强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加强关键技术和优良品种、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引进、试验、示范及实用技术组装集成与推广普及,农作物和林木病虫草鼠害、动植物疫病、有害生物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牧渔业、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及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作物常规良种的保存和扩繁等;完善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农业节水灌溉等技术服务及农业生产规划布局指导、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组织农业机械投入农业生产和抗灾救灾,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培育多元化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等。

3结束语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增强农业科技对建设现代农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的迫切需要(阳震青和彭润华,2010;信丽媛等,2010)。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由生产主导型传统农业向技术主导型现代农业转变的新阶段,但由于受各方面不利因素的制约,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推进(李文,2011)。许多学者对广西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存在问题、发展策略和对策建议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的对策措施和建议,对加快推进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产生积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调查和专家研讨论证总结提出的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框架与重点任务,是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创新性、前瞻性、针对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对制定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相关规划和实施方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参考价值。

作者:韦志扬 秦媛媛 韦昌联 孔令孜 梁毅劼 阮晓静 郭宇 徐有海 覃泽林 工作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广西科技厅

第三篇

1面临的宏观形势

当前我国正处在“四化”同步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快速形成的重要时期,宏观经济运行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制约农业发展的新旧矛盾相互交织,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凸显,农业科技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挑战更加严峻、机遇更加宝贵。

1.1农村的深刻变革,使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愈加繁重农村的深刻变革,使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维护农村稳定面临新的形势。一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农村改革进入“深水区”,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要求更加紧迫;农村经济体制不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健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面临的困难更加突出。二是保障粮食安全,维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压力更加巨大。农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落后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耕地大量减少,人口、资源、环境等的硬性约束增强,气候变化影响加剧,自然灾害频发,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生物质能源在徘徊中艰难起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压力增大[1]。三是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村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我国目前仍有1.5亿个农村剩余劳动力,未来新增人口主要分布在农村。同时,受比较效益影响,工业对农业资源的“挤出”效应加剧,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破解。

1.2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使国际合作面临新局面纵观近代发展史,每次经济危机都会孕育新技术革命,催生新技术变革。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世界主要国家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应对未来竞争的强大武器,保持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2]。一是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绿色农业、新能源开发、海洋农业、航天农业、生物农业等新兴战略领域试图抢占产业发展主动权。二是始终坚持原始创新,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引领未来战略,试图全面掌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话语权。三是始终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利用科技经济优势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汇聚强大智力资源。四是外资投入向我国种子市场全面渗透,呈现投资重点由园艺作物向粮食作物拓展、投资环节由生产经营向科研育种延伸、投资形式由合资向并购发展、投资布局由城市向主产区推进的发展势头,对我国种业安全乃至粮食安全形成了潜在威胁。

1.3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使农业科技工作面临重大转型农产品供给由单纯追求总量向总量、质量、结构、效益和安全并重转变,农村经济组织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程度提高,农业发展进入快速发展与激烈变革并存的新阶段。从宏观政策环境看,国家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不断深化,政策体系逐渐丰富,财政投入逐年增加,除“973”、“863”等国家科技计划以外,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转基因重大专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陆续启动实施,农业科技的公益性地位逐步得到加强。从体制机制来看,农业科研工作更加注重对产业的支撑,强调产业导向;组织模式更加注重联合协作、资源共享,资源条件、科技成果、人才队伍逐渐向农业聚集,大联合、大协作格局逐步形成;管理方式更加注重对公益性、长期性、周期性特征和农业科技规律的把握[3]。从技术需求来看,受人多地少、资源紧缺等的刚性制约,要完成“保供给、促增收”双重任务,只能走依靠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提高单产的路子;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增加、速度加快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农业生产主体发生了根本改变,技术形态的轻简化、粗放化,生产方式的机械化、设施化,科技成果的集成化、配套化,经营模式的专业化、规模化,成为农业科技工作重要方向。

2战略需求

保障国家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保持农村稳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应对国际竞争和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科技工作提出了紧迫需求。

2.1保障粮食稳产增产,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迫切需要加快科技进步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大力提高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二是尽可能减少损失。从提高生产能力的角度来看,受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和非农建设占用等影响,我国耕地资源减少趋势难以逆转,依靠增加面积提高产量的空间非常有限,只能依靠提高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4]。提高单位资源产出,一是挖掘农业生物的遗传潜力,发展常规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技术,突破动植物品种高产、优质、抗逆、专用的遗传潜力“瓶颈”;二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技术创新,协调生产要素关系,改善土壤肥力状况,提高农田养分、水分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光热资源,通过技术配套,促进单产水平的提高。从减少损失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抗灾能力不强,耕地、水资源约束日益加剧。减少粮食生产损失,一是要大力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排灌条件、生产条件、加工条件,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发展动物重大疫病防控、植物病虫草鼠害防控、抗逆减灾、加工减损等关键技术;三是大力发展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提高组织化水平。

2.2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保持农村繁荣稳定,迫切需要加快科技进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农户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制约,加之目前我国有利于农民稳定增收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尚未完全建立,“十二五”期间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面临很大困难。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需要多层次、多渠道共同努力。一要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深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加快农业科技集成、示范与推广步伐,积极推进高产创建活动,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改造农村生产。二要大力开展农民就业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和农业生产技术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转移就业水平和农村科技带头人队伍水平。三要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畜牧、水产和园艺等产业发展新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充分挖掘结构调整的增收潜力。四要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发展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现代农业服务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业生产效益。

2.3应对全球性气候变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加快科技进步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热点,也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繁重,应对气候变化的任务十分艰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2007年6月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结合起来。要全面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坚持实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强化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积极发展循环农业、低碳农业、生态农业;要大力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农业用水资源;要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农村能源开发、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生物质能源利用、农田和草原生态恢复与保护、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新材料研发等领域加快部署,全面推进;要超前部署,在良种培育、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等领域超前部署,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储备,提高应急支撑能力。

2.4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迫切需要加快科技进步近年来,我国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只有成本优势,缺乏竞争优势,导致我国农产品贸易从顺差转为逆差。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国家纷纷出台贸易保护措施,我国农产品出口难度大大增加。2009年1~5月,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为147.1亿美元,同比下降9.2%。特别是蔬菜出口近10年来首次下降,出口量、出口金额分别下降5.6%和9.1%。农产品国际竞争表面上是价格竞争、品种竞争和质量竞争,但本质上是科技的竞争。我国农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快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资源环境等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用农业科技革命的成果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5];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开发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新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同时,开拓产业领域,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的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

2.5应对农业发展重大转型,提高农业科技的质量和效益,迫切需要加快科技进步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呈明显加快趋势。据农业部固定观察点数据推算,2008年,进城务工农民1.37亿人,加上乡镇企业就业1.5亿人,扣除重复计算部分,农村转移劳动力已经超过2亿人。数以亿计的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流动,这在世界范围内也实属罕见。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出,给农业生产带来许多新情况、新困难。一是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越来越多的是妇女和中老年人,农业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呈现结构性下降;二是部分农户因劳力外出,对农业生产的某些环节无力顾及,经营比较粗放,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得不到有效提高;三是因务工务农收入存在差异,一些农户退出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变化,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迫切需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技术轻简化、集成化,加快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创新农技推广和服务模式,提高标准化科学种养水平[6]。

2.6应对科技全球化新挑战,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迫切需要加快科技进步随着世界各国经济与科技联系的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科学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科技全球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实力和科技、人才优势,千方百计地谋取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甚至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局部优势的领域“全线”收购,实行垄断性遏制政策。我国必须密切关注新一轮国际农业科技竞争态势,瞄准国际前沿,优化科技力量和资源配置,加快原始创新,在分子育种、功能基因组、生物信息学、生物工程药物等方面取得快速发展;要依托农业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积极培养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要抓住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经济衰退,许多海外科技人才愿意回国的机遇,吸引海外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回国工作;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展国际合作,利用国际资源、资金、技术及管理理念,抢占世界农业竞争制高点[7]。

3重点任务

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重大需求,坚持支撑产业、服务产业的目标导向,完善体系、统筹资源、强化服务,为保证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3.1强化科技体系积极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落实“一衔接、两覆盖”政策,使乡镇(区域)农技推广机构“办公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切实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公共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强化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科技示范户培养、农技人员培训和推广服务,确保资金到位、责任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建立稳定支持和动态评价相结合新机制;深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与农技推广体系对接,加速农业科技成果集成熟化、试验示范和转化推广;加强科研基础条件体系建设,重点做好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的规划布局、任务协同、资源共享和制度建设,协同推进综合性、专业性、区域性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农业科学试验站的发展。

3.2统筹科技资源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围绕国家目标、产业需求和农民需要,打破部门、区域、单位和学科界限,凝聚科技力量;深入推进部部共建、省部共建等合作模式,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资源共享的农科教结合新局面;充分调动各级各类科技资源与社会力量,共同开展研发、转化和推广,形成各产业科技力量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基础上的大联合、大协作格局;坚持产业和产品导向,深入实施转基因重大专项,积极培育生物育种战略性新型产业[8];加快推进现代生物育种科技创新工程,着力建立目标导向下专业化分工和联合协作的现代种业发展模式;组织全国性重大协作项目,解决几个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技术“瓶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实现更高起点上的自主创新和跨越发展。

3.3开展科技服务紧紧抓住深入一线服务基层农业科教单位和基层群众这条主线,探索科技与产业结合的有效途径,构建科技服务生产新机制,努力在服务基层和农民群众中锤炼党性、转变作风、砥砺品质、增长才干,在支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上作出贡献;制定技术指导方案、组织编印技术小册子和明白纸、举办培训班,手把手、面对面地开展科技服务,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加强实用技术推广,支撑农业和粮食生产取得好收成;围绕生产急需,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以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关键措施,强化科技示范户培训;加强技术集成熟化,鼓励引导各地依托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建设好试验示范基地[9];加强农业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和增收致富能力,促进农业教育从偏重农民培训逐步向“三农”教育的转变与拓展。

3.4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农业,大力加强农村沼气建设,强化秸秆综合利用,推进农业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无害化,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开发农业领域清洁工程项目,开展减缓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示范推广,提升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同时,要抓好农村沼气建设,创新专业服务、托管服务等多种服务形式,培育沼气专业合作组织,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研发、示范、推广,提升沼气利用率。此外,大力改善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大农产品产地安全监测力度,组织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划分试点,开展农产品产地污染治理与修复;积极防治外来物种入侵,强化野生植物资源保护[10]。

4思考与建议

为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增强农业科技事业和科技队伍的稳定性,加快发展农业科技事业,提出几点建议。

4.1加强法律政策体系建设通过制定政策、发展规划、法律法规等,直接将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要求用法律固定下来,把公益性的职能定位、产业导向的立项机制、科学的成果评价体系确定下来,将政府农业科技投入强度和地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作为“重视农业”的重要考核指标确定下来;加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对公益性推广机构的设置、管理体制、人员上岗条件、运行制度、财政投入、条件建设、多元主体的扶持以及相关责任主体作出法律规范;加快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及配套规章制度,加强与专利、商标、版权等其他类型知识产权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套,完善侵权责任制度,保护和激励新品种原始创新。

4.2强化农业科技投入保障按照提高总量、优化结构、拓展渠道的思路,强化投入保障,逐步建立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GDP、政府科技投入、政府财政支出挂钩联动机制,使农业科技投入增长速度高于财政科技投入和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全额保障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在职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全额保障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相关科技平台正常运转经费;大幅提高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科学事业费以及稳定性投入在科技投入中的比重;出台税收、金融和财政补贴等方面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农业科研开发投入力度,广辟投入渠道,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

4.3推进农业科研条件平台建设加强原种基地、基因库、南繁基地、品种改良中心、检测中心、兽医诊断实验室、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公共网络信息系统等农业科研基础公共平台建设,重点是保障平台运转经费,推进资源共享;逐步建立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为骨干、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为延伸的一体化布局的现代农业实验室体系;加强地市农科所建设,重点是强化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信息收集发布平台等条件建设,解决科研与生产脱节、科研工作上下游脱节、创新转化推广脱节等问题。

4.4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在深化改革、推进事企分离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中央、省、地市三级农业科研院所公益性定位;对改革中定位不准确的研究所,实事求是地进行重新定位,科学调整和完善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其公益性职能任务,重新核定创新编制,以及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基本科研业务费、修缮购置专项费、离退休人员经费补贴等;建立和完善现代科研院所运行制度,落实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在人员聘用、职称评审、分配激励、学术研究、经费使用等方面的自主权,各级财政足额保证农业科技人员工资待遇。

作者:张宪法翟勇 林友华 李华锋 郭金超 刘凯 工作单位: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二 : 刘新齐:农场创业创新大有作为 希望年轻人科研人勇当带头人

刘新齐 刘新齐:农场创业创新大有作为 希望年轻人科研人勇当带头人

七团大学生代表介绍了该团大学生自主创业创新、通过电商销售果品的经验。[www.61k.com]

兵团新闻网阿拉尔11月22日电 (天然)此间11月21日——22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座谈会在第一师阿拉尔市召开。21日,与会代表在第一师阿拉尔市观摩了五团职工创业园商贸服务区的果品交易市场,七团职工创业园大学生孵化基地,七团六连功能区转型现场,十六团职工创业园,阿拉尔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企业园,十三团职工创业园。

刘新齐 刘新齐:农场创业创新大有作为 希望年轻人科研人勇当带头人

在阿拉尔工业与园区新疆新越丝路有限公司的毛巾制作车间,刘新齐与维吾尔小伙亲切交谈,询问了他生活、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小伙用不太流利的汉语一一作答。当司令员走出车间,新疆新越丝路有限公司董事长告诉小伙这是兵团司令员,小伙感到无比开心。

七团大学生代表介绍了该团大学生自主创业创新、通过电商销售果品的经验。十三团政委汤建军介绍了该团创新销售模式的经验。汤建军称,该团投入360万元人民币建成十三团电子商务培训场所,目前已有130名大中专毕业生和青年职工通过培训,全团从事各类网店人员大69人。其中,红资源福天枣业、胡杨树果业均为返乡大学生联合创业,三家公司共同投资180万元联手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在重庆、郑州、合肥和城市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仓储点。

刘新齐 刘新齐:农场创业创新大有作为 希望年轻人科研人勇当带头人

在十三团职工创业园,刘新齐(右)在汤建军(中)的陪同下与通过电商销售红枣的大学生任彗星亲切握手。

兵团司令员刘新齐对第一师阿拉尔市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措施经验、政策集成和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到每个观摩点,都与青年人亲切交谈,询问“创业创新”的情况,鼓励青年人发挥文化程度高、接受新事物快的优势,积极创业创新,勇当创业创新的带头人,增强创业创新能力,实现人生价值,打好扎根农场的经济基础,吸引、带动更多人加入到“创业创新”行列中,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刘新齐 刘新齐:农场创业创新大有作为 希望年轻人科研人勇当带头人

在十三团职工创业园,刘新齐(右)在汤建军(中)的陪同下与联手成立电子商务公司的大学生李胜亲切交谈。

刘新齐指出,要支持职工群众自主创业,着力打造多元增收升级版;要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多元增收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多元增收向各行业、各群体延伸覆盖,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政策推动、产业联动、创新驱动、服务促动等措施,鼓励和引导职工群众自主创业,开创职工多元增收工作新局面;要探索建立技术、资金、政策、服务对接机制和符合实际的创业辅导制度,着力培养新型职业农工;要支持各类群体就业创业汇聚汇聚创业创新力量。大学生是最具有创造力的群体,要依托大学生产业园创业创新场所,统筹他们大胆投身创业。科研人员是创新的排头兵,鼓励科研人员离岗创办企业,兼职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支持科研人员从事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成果成果转化。

刘新齐 刘新齐:农场创业创新大有作为 希望年轻人科研人勇当带头人

在十三团职工创业园,刘新齐与职工亲切交谈。

在十三团职工创业园,刘新齐与职工亲切交谈。

三 :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计划

(一)今年工作目标
1、争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3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
2、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8个;
3、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8个;
4、争取省内外10家科研院所和院校为市10家企业提供技术依托;
5、建立10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争创1个省级科技示范基地;
6、继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
7、营造科技发展良好环境,确保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组织参与科普活动人数2万人次,营造全民科技创新意识。
(二)今年工作思路
1、实施科技创新攻关。解决5-10项节能减排技术关键,开展5―8项高新技术产品、现代服务业、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重大技术攻关。
2、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完善1-2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完善10个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新增科技示范户500户,增强我市技术创新服务能力。
3、深化产学研合作。新引进大院名校共建的科技创新载体1-2家,实施1-2项重大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
4、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企业,力争1家企业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线路图计划,争取1家企业成为全省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协助1家企业引入创投机构;
5、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组织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开展科学普及科技宣传活动,提升市民科学素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6、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通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创科技创新农业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村等形式,发展现代种养殖农业模式,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河蟹养殖污水及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建设的契机,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普及意识,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进程,促进农村健康发展。
7、继续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活动,建立科技示范基地;联动科技示范户,培养技术带头人,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充分发挥了科技特派员在农村科技创新与服务中的带动作用。
本文标题: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问题分析3篇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156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