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论语的经典名句赏析
《论语》中有为人之理,求学之途,为政之法。所以我选修了《论语导读》。以下是我们整理分享的论语的经典名句赏析,欢迎阅读!!!!
《论语》中有为人之理,求学之途,为政之法。所以我选修了《论语导读》。但求能修身养性,改正自己身上诸多当代国人之通病:例如好说脏癖,怠慢他人,不敬父母,重利而不好礼义。我相信,只有孔子之学最适合此时的我。
。www.61k.com)学生有志于学习孔孟,并非一时兴起。
高中时,学历史,书上说,洋务运动时期,保守派反对引进西方文化,反对派代表人物倭仁说“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仪为干橹”,“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认为引进西方技术是“夷华夏”,我心想,此人大愚,愚不可及,身居高位,祸国殃民。国都要忘了,还管什么孔孟,什么人心?儒学岂能救国?(数年后,我才知,倭仁之长子在太平天国运动时为清朝殉国,八国联军入京,其阖家又以死殉国)。
而后学到新文化运动,书上说: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蔡元培等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旗帜,痛斥礼教制度,控告吃人的旧社会。偏激者甚至呼吁打倒孔家店,废除汉字。每每读到这些文字都令我愕然,莫非中国人真不如洋人,中国之儒学远逊西方新哲学?中国的汉唐盛世,究竟算什么?中国浩瀚的经典到底算什么?苦于知识面有限,学习风气所影响,虽有问,久不得解,亦未尝求于师长。高三,在繁忙的学习中,在一次语文考试中,一篇现代文阅读《“现代新儒家”的困境和理论局限》牢牢吸引了我,我始知有现代新儒家,有熊十力,有牟宗三,有冯友兰,儒学未绝。所以我开始留心于新儒家。之后在背书时,读了《礼记》中的《大道之行也》,虽不明晓夫子之大道,然为之折服。
高中毕业后,进入了大学,我就先读了一点《大学》,想知道为什么是大学,大学何谓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有注释:“大学,大人之学。”那时的我深受触动,我暗想::父母不求我有五车之学,不求我日后能有高官俸禄,皆说我不善于生财之道,那我一生所求为何?或唯有德行。于是,有志于夫子之道。
是时,我有诸多疑问,困惑最大的是儒家之于当今中国的意义(牟宗三先生认为国学在中国沦为材料),以及仁义礼信对我的意义。
为此,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和文章:
陈独秀曾撰文《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他写道:“西俗于成年之子,不甚责善,一任诸国法与社会之制裁。而孔子之道则曰:‘父母怒不悦,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此中国所以有‘父要子死,不得不死;君要臣亡,不得不亡’之谚也。”认为父子之道不适于今;此外“西洋妇女独立自营之生活,自律师医生以至店员女工,无不有之。而孔子之道则曰:‘男女授受不亲’;‘男不言内,女不言外,非祭,非丧,不相授器’;‘妇人,从人者也。’是盖以夫为妇纲,为妇者当然被养于夫,不必有独立生活也。”孔子提倡的夫妻之道不适于今。
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代表人士看来:所谓名教,所谓礼教,都是用以别尊卑,明贵贱的阶级制度。不利于国人人格之独立。与西方自由平等独立之说截然不同。中国文化在整体上较西方文化恶劣。“西洋名族以战争为本位,恶侮辱宁死斗,东洋名族以安息为本位,恶斗死宁忍辱”,东方文化是卑劣无耻的文化性格,因此被征服。此外尊家长、尊元首的忠孝,是损坏个人独立自尊之人格的罪魁祸首。
然学生窃以为:礼之用,和为贵。上下尊卑系出于礼,夏有夏礼,周有周礼,礼与时易,自古以来,礼有法之作用,法无礼之人性。今无礼乐,盖无周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因此不好斗,宁忍让,亦是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二者皆出于本心,出于本性,有何不可?理应如此!
据我所知,不论是新文化运动还是文革时期,对孔孟之道的抨击,都直指三纲五常,认为孔孟之道是历来统治者的统治百姓、愚化民众的思想武器。在我看来,他们的批孔更多的不是因为对儒家文化有了新的深究而是为宣扬他们的思想主张扫清障碍,前者是为扭转国势,唤醒民众下的一记猛药,但是不破不立,儒家思想深入人心,不批孔,科学民主难以迅速得到普通民众的接受。后者则是带有浓厚政治目的愚昧行为,一些知识鄙陋之人大肆讽刺中国人拜奉了几千年的至圣先师,足以贻笑大方之家。子曰“主忠信”,但《孝经》中有道:“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说夫子之忠道是愚忠者,不知有《孝经》也。
众所周知正是因为孔孟忠君爱国之思想,才有了苏武放羊的传奇,才有了颜真卿天下第一行书《祭侄文稿》的问世,才有了岳武穆的精忠报国,才有了上自殷周的伯夷、叔齐下到明清刘周武、王国维的以身殉国。盖以身殉国,以死明志为中国数千年独有之壮举哉,仁人志士,众所尊重,既如此,为什么不尊重教之以忠孝的孔孟呢。此外,也正是因为有孝道,中国独有的家族情节,桑梓情结才牢牢地拴住了每一个中国人,让华夏儿女,九州大地浑然一体。
所以说,孔孟之道必有其可取之处,以上只是冰山一角,儒家讲究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修身齐家之法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内为本,由内及外,内圣方能外王。是故儒家首重修身齐家。在当下中国,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盛行,各种光怪陆离现象层出不穷。应当不为外物所惑,坚守本心,诸葛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通过半个学期的《论语》学习,我明白了许多夫子的哲理:
“吾之道一以贯之”——唯忠恕而已。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兼容包并,亦为夫子之道。
“君子不器”——君子当无所莫、无所适,习理、从文、健体、缺一不可。
“慎言慎行,禄在其中矣”——大放厥词的官员、政府不足信。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一部《论语》,只能初窥孔子之学,半个学期的《论语》学习,带给我最多的,或许不是多么高深的夫子之道,而是一颗坚定的求知问道的心。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经过几千年的独尊儒术,夫子之学,实为国学,百姓早已日用不自知,其早已深入每一个中国人言行中。《诗》有之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史记》载:“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噫吁戏!夫子之学,可谓高山仰止,我心向往之。不习国学,何以言为国人?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虽然我还没有涉及更多的儒家经典,或是新儒家之流。但是,我来到《论语》导读这个班级后,在每节课前的读书声中,或是背书声中,我能闻其有好儒之音,此知音之谓与?
阳明先生说过:知行合一。不知,何以行,今我知何以行,当践行之。知而不行谓之不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黎先生教会我什么,今天我就浅浅地谈谈。我要谈的是我对《论语·雍也第六》中“知之者”一节的感受。《论语》原文如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如同《论语》中其它的句子,这句话本身的意思也是浅显的: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懂得一门学问是要下工夫的,下工夫意味不可避免地要着受皮肉或精神上的苦。人性本无善恶,但可以确定的是,人生来趋利避害,如果承认这一点,那么必然没有人会喜欢受苦,有些人常说享受痛苦,前提是痛苦能带来成长,并不是痛苦本身有多好。那么人们受苦去钻研一门学问,动力是什么呢?头一种可以用刚刚结束的高考来解释,高中生受种种苦大多为的是金榜题名,真正喜欢那些课程的少之又少,在很多高中生那里,做好学问意味着考高分,考高分意味着上名校,上名校意味着好工作,好工作意味着轻轻松松拿高薪水,拿高薪水就不必再为了什么了,因为当今社会对一个人的评价标准就是赚钱的多少。这种学问是做不长久的,许多教授评上了职称便不再做学问,印证了这一点。这句话讨论的是做学问的道理,做学问是终生的事,它的中断便意味着做学问的失败,因此,仅局限于“知之”,怀着并非求知的欲望,仅仅是比不知好,甚至不如不知。
而喜爱则是高一层的境界,做自己喜爱的事情,痛苦肯定会减轻不少的。就好比一个偏科的学生,特别喜欢语文而讨厌数学,那么让他学语文比让他学数学更让他感到轻松快乐,即使目的都是高分。喜欢意味着想要占有,这种占有可以是精神上的也可以是物质上的,它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人的欲望没有止境,占有欲也是如此,因此,好之者比起知之者更有可能做大学问。
人的欲望确实没有止境,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占有欲就是。男子女子会移情别恋,都首先是欲望的变化所致。“乐之”则是最高的一种境界了,避免了这种尴尬。“好之”表明存在着“好”和被“好”的双方,“好”的一方欲望的变化,会影响到被“好”者的变化。皇帝明天会临幸哪个妃子,谁也说不准。“乐之”意味着人与他的学问或事业融为一体,在这里,不得不提到“随心所欲,不逾矩”一句,都是不同方面的最高境界,最终都是同样的道理。学问流进血液,塑造出一个真正的自由人。获取新知永远是他的快乐,真正应了“活到老,学到老”的俗语,而且这种境界融“知之”、“好之”于一炉,却又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累加,做到它的是圣人,也必定是最幸福的人。
人生就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人生价值仿佛有个终极目标,比如为共产主义献身之类,其实尽是枉然。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是宗教,它只是给人们一个念想,使人们真正投入每一场奋斗和探索,以获得真的自由。
我愿意为这种真自由(其实这个词语又何尝不是一个念想)不懈一生。
今年开学,班上来了一位新的语文老师,她要求我们每天背诵《论语》四则,强调说《论语》会对我们的生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和启迪。我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地背诵、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我觉得收获很大。
《论语》主要收集的是孔子教学生时的一些语言。孔子名叫孔丘,又名孔夫子,是春秋鲁国时期的一位私塾先生,他有三千名弟子,教出了七十二位贤人。在当时的社会,孔夫子是一位圣人。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孔子《论语》中的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告诉了我们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怎样向他学习呢?无非见到好的东西就跟他学习,见到不好的东西就在心中告诫自己一下,以免犯同样的错误。因此,我们需要向不同的人学习。
关于孝敬之道,孔子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它讲的是伦理亲情之爱,我们首先要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兄弟姐妹。如果我们言语谨慎,诚实守信,用爱亲人的心去爱他人,再去亲近品德高尚的人,提高自己,就可以为社会做更多有益的事情。如果精力充沛的话,我们应该多读些文献知识,丰富自己的内心。说明孔子很注重实践经验,他告诉我们一切要从脚下出发,把最基本的东西做好。
关于诚信,孔子的学生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说的话能否兑现,那要看许下的诺言离道义有多远。如果诺言符合道义,那么兑现的可能性就会高一点。一个人如果恭敬有礼,又符合礼义,那么他就可以远离耻辱。如果一个人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依靠的是可以亲信的人,那么他的为人处世就很可靠了。因此,诚信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
在今天,《论语》教会我们如何学习,怎样孝敬父母,关爱他人,怎样做到诚实守信。这些理念,对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对我们如何走好人生的道路指明了方向。
二 : 经典动画赏析论文
摘要:过去我国动画起步很早,综合了各种民族艺术,以夸张手法突出人物性格,突出了我国专有的风格。[www.61k.com)现在国产影视动画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影视动画在产量大幅增长的同时,质量也有明显提高,并且现在都使用电脑技术绘制动画片。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将来动画片的精神追求和欣赏水平也会提高。
关键字:动画、发展、风格、人才
面对一张白纸,任何梦想和奇迹都能实现。创造是动画艺术的魅力所在。动画综合地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特征。纵观世界一百年来动画电影在不同地区发展的历史,由于其各自文化背景、民族风情、经济形态间的差异,它们所走过的兴衰之路及呈现的艺术特色也就各不相同。也正因如此,我国动画才具有一派异彩纷呈的绵延景观。
80年代早已过去,但80年代的动画仍在我们心中。或深、或浅、或轻、或重...但是,那是回忆,不单单是对动画本身的回忆,还是对那个年代的回忆。就像我们的父辈们老是会回忆上山下乡的岁月,总是喜欢《渴望》、《年轮》那样我们看不懂的影片。
一、我国动画过去发展史
中国动画片的起步并不晚,最早的几部动画广告片是在1925年前后完成的。是由我国美术电影诞生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万氏三兄弟一万籁鸣、万古错和万超尘投资拍摄的。而《哪吒闹海》是我国动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影片人物造型从我国民间年画、戏曲、人物脸谱等多方面汲取营养,巧妙融会贯通、兼收并蓄,以夸张手法突出人物的性格。该片是一部综合了传统民族艺术的动画杰作,与《大闹天宫》一样都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其美术设计风格的最大特点就是民族风格浓重,民间传统色彩强烈,以红、黄、青、黑、白这样浓重鲜明有装饰性的颜色作为色彩的主题部分,构图奔放,中国韵味十足。在造型风格上,《哪吒闹海》以色彩鲜艳、风格雅致、想象丰富致胜,追求的是一种奇幻风格。
我国既是最早开发动画片的国家之一,一度也是动画大国之一。1941年,我国便推出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五六十年代制作的《三个和尚》、《九色鹿》、《哪吒闹海》等等动画片都在国际电影节上拿奖。在此颠峰过后,中国动漫在《宝莲灯》、《我为歌狂》的出现之前,电脑绘制的动画片几乎一片空白。六十年代后,中国的动画就进入缓慢发展时期。在日本和美国先后出现了一系列风靡全球的动画作品时,我国却始终没有建立自己的品牌。
八十年代上海美影厂出品的《黑猫警长》、《葫芦娃》也自成风格。但这些都是手工制作的动画片,在现今大量运用电脑技术绘制动画片的时代,手工绘制效率低成本高已经被淘汰。
二、我国动画目前状况
动画论文 经典动画赏析论文
动画片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对人的心理有着特殊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儿童,更加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和引导作用。(www.61k.com]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动画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有些地方的动画产业,已经被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列入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当中。
近几年,国产影视动画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4年以来,国产电视动画产量每年都跨上一个新台阶,2004年至2006年年产量分别达到21800分钟、42700分钟、82300分钟。2007年1月至9月,国产电视动画产量已经达到7万分钟,再创历史同期新高;电影动画创作生产也改变了长期低迷的状况。
国产影视动画在产量大幅增长的同时,质量也有明显提高,涌现出一批受到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欢迎的优秀动画片。
目前,我国国产影视动画播映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涵盖了动画频道、少儿频道、动画栏目以及电影院线等各个方面。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年首播国产动画片达65000分钟,收视份额快速增长,有效落地不断扩大,观众规模超过6亿。全国4个动画频道和33个地方少儿频道每天播出国产动画片约8000分钟,已经成为播出国产影视动画的重要阵地。各电影发行放映单位也主动扩大国产动画影片发行放映范围。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政策不断完善,基地动画生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三、我国动画产业未来发展策略
随着近年来手机动漫等新媒体动漫的兴起,动漫产业的渠道和平台不断被拓宽、延伸,“大动漫产业观”的概念应运而生。
在当今数字时代,我国新媒体动漫与日、美等动漫强国处于同一起跑线,新媒体动漫将成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方向,近10亿的潜在用户更预示着中国新媒体动漫发展的美好未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追求也进入另一个高度,很显然,再用以前的手法和故事模式是不能跟上现代人们热爱动漫的需求了,人们的欣赏水平提高了,动漫水平要超越人们的欣赏水平才更容易被国人接受。
我们要及时更新观念,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我们国家发展的前进道路,积极运用高科技手段,提高动画创作水平,少些虚幻,多些现实,我们动画产业一定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新的浪潮。
【参考文献】:1. www.61k.com .asp?id=6012
2.http://b www.61k.com .htm
3. www.61k.com .html
4. www.61k.com
61阅读请您转载分享:
三 : 论语经典名句解析
《论语》名句解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侍奉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孔子教育人们,父母在世时,子女轻易不要出门远行,以便守在父母身边,尽孝子之道。如果非要远出,首先要安顿好父母,也一定要告诉父母确切的行踪。因为“儿行千里母担忧”。子女只有对父母孝敬有加,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要让年事已高的父母无人照顾,还要牵挂远在他乡的子女。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意思有些类似。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许多人对自己的过失并不引起注意,甚至习以为常,若能像颜回那样该多好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 1
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对不如自己的人喜欢讥笑﹑轻视,因而沾沾自喜;对比自己强的人喜欢贬低,甚至嫉妒﹑畏惧退缩,害怕与他们交往:这都是不正确的态度。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这句话对于青少年来说,提出了早恋会影响身心健康的问题。在今天看来,孔子的“戒色、戒斗、戒得”的说法,对我们仍有教育意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 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也要守规则,讲诚信,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三个人同路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的师长的人。人人都有相对的技能和特长,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只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一定能找到可以教自己的老师。
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
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论语》中记载孔子的生活习惯和养生之道的文字很多,这一条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2
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论语·子罕》
天寒地冻,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和品格。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真正考验人。
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
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孔子每到一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他就是靠“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和态度获得的。这也是我们求知、做人应具备的品格和态度。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论语·公冶长》
朽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垒起的墙壁,不能粉刷。比喻不堪造就的人,用不着去培养他。人的智力因素没有多大的差别,但人的情感因素有着很大的差别。孔子有个叫宰予的学生,大白天睡大觉,孔子说,对于宰予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可责备的。因为他学习态度太差,已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疲惫而无所获。“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就达不到好的效果。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说出的话一定要算数,行动起来一定要坚决。一诺千金,敢作敢为,受人尊重;出尔反尔,优柔寡断,遭人鄙弃。
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孔子教育他们干出政绩不要急于求成。事物发展有它的规律性,学习上也要循序渐进,不打好基础,就想攻克尖端科学,快出成果,也是办不到的。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早上得知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 这句话说明了对真理的渴望。“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这首诗,正是表达了这种思想,对自由、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可以使人舍弃生命。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
知道的就承认已经知道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自作聪明的人总是把无知当已知。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志士仁人不肯贪生怕死而伤害仁义,他们总是宁可牺牲性命以成全大义的。自古忠臣义士把仁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文天祥就是这样的志士仁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表明了他视死如归,舍身成仁的心迹。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这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学习修养的概括总结,说明他一生从不间断地学习修养,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较大的进步,直至晚年达到最高境界。几千年以来,无数的人都把这段话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而其中的“而立”、“不惑”、“知命”、“耳顺”也分别成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的代名词而广泛流传。
4
本文标题:论语经典名句赏析-论语的经典名句赏析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