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风筝读后感
风筝是一种玩具。风筝也是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的天使。然而本文记述的却是一只折断了风筝,一件不堪重负的往事,一幕扼杀儿童天性的粗暴场景,一段凄凉的往事的忏悔。风筝既是本文的题目,一是行文的线索,更是作者痛苦难堪,无尽懊悔的情节所在。以此为题,突出风筝在文中的重要作用。
五年级:向祥辉
二 : 鲁迅《风筝》主题解读研究综述
鲁迅《风筝》主题解读研究综述
海客谈瀛洲
《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刊于同年2月2日出版的《语丝》周刊第12期,1927年4月由作者编入散文诗集《野草》。“《野草》是一部真实记录鲁迅独特思想、心境的作品,它表达了鲁迅对人生、对世态的独到的感悟.灌注其间的人生体验、哲理意蕴是值得我们细细咀嚼与体味的”[王嘉良金汉,1995]。毕竟.鲁迅的境遇离今天的社会生活相去甚远,他的文章,“未有阅历的人实在不见得看得懂”(鲁迅语)。
《风筝》叙写了“我”的一件往事及其带给“我”的一段思想感情的经历。作品中的“我”向来不爱放风筝,并且不准自己的小兄弟放,有一次还粗暴地毁掉了小兄弟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这一件当时毫不在意的小事,时隔二十年,突然出现在记忆中,竟如此剧烈地啃噬着自己的心,以至渴望得到补救,却已经无济于事,因为小兄弟早已把以前的事忘了,而“我”只能平添心头的沉重,而后每忆及此,就感到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
《风筝》的主题非常隐讳,人们很难解读清楚鲁迅创作的真意何在。关于对《野草》主题的“咀嚼与体味”,学术界二十多年来从不同角度出现了不同的观点,就笔者目力所及,整理为以下几种。
一、批判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
孙玉石(1982):那种因粗暴地毁掉弟弟的风筝而悟到自己的错处之后,乞求弟弟“原谅”的心得,同鲁迅当时喊出的“救救孩子”“解放幼者”的呼声是完全一致的。这种反封建的思想到了《风筝》里有了更深的开。
石尚文,邓忠强(1982):“作者通过自己早年违反儿童天性,禁止儿童正当爱好的错误行为的沉痛的自我批评,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教育思想对儿童精神的压抑和危害”。
王崇志(1982):“从‘我’对风筝的态度和破坏风筝的粗暴行为,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我’的精神上和心理上某种鲜明的印记——被扼杀儿童天真的封建教育思想和老幼尊卑的陈腐观念打下的烙印。”“这个风筝事件不一定是作者经历中曾有的实事,但却是当时社会里会有的实情。”“作者凭着他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思索,从生活中捕捉了这一素材,经过概括,加以铺陈,把它艺术地再现了出来,表示了对封建的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的否定和深恶痛绝,并启发人们思考,从而有所觉悟。”
片山智行(1993):“在《风筝》里,作者是把内面的‘家长’作为问题的。他行使着家长的权力,不让弟弟放风筝。就是说.作为不懂孩子游戏意义的非近代的人(封建式的家长),从事了‘精神的虐杀’。”
杨荣志(2002):鲁迅把“我”塑造成这样一个残暴的长兄的形象,意在强调当时“我”对儿童的“精神的虐杀”的严重性。这样才能为后文“我”的自责和内疚增加强度和力度。但更重要的是,这种非真实的残酷的长兄形象的树立,表明鲁迅不是在讲自己的故事,而是要塑造中国父兄们的形象,他们的确“残酷”(特别是当事人具备了精神反思之后,会有这种惊觉之痛),但更重要的特点则是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裁决儿童们的行为,是长者本位的。
二、自我解剖自我赎罪
李何林(1981):“鲁迅是不怕自我批评,常作自我批评的人,如果想在他的全集中找几十处,是不难找到的。这篇《风筝》是沉痛地自我批评,同时也有批评别人的作用。⑦
孙玉石(1982):“内心自我解剖的记录”,“鲁迅在《野革》中,不仅毫无情面地解剖自己思想黑暗的阴影,也不加藻饰地抒写自己高尚的情操。读过这部分内容的散文诗,人们都会深深地为鲁迅心灵的高尚优美所吸引和感动。这方面首先应该讲到的是《风筝》。⑧67
王瑶(1984):“鲁迅曾说:‘我的的确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又说:‘我知道我自己,我解剖自己并不比解剖别人留情面。’我们读过许多鲁迅的精辟的解剖别人的文章,而像《呐喊》中的《一件小事》和《野草》中的《风筝》那种带有深刻的自我批判性质的文字,同样给人们以难以磨灭的印象;就因为从这种文章中我们更容易体会到一个革命者的勇于正视自己缺点的高尚品质。”“以《风筝》为例,作者在叙述20年前儿时的一段生活时,心情沉重地感到当时对小兄弟做了一件错事,于是充满内疚地抒写自己的心绪,而‘心也仿佛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杨荣志(2002):在《风筝》中,鲁迅设计了一种赎罪的方式,就是求宽恕。但在对“我”的求宽恕的迫切心情的描写中,表达了作者深深的质疑,即求得宽恕本身只对施罪者有意义,可以使“我”的沉重的心获得一种轻松的解脱,而对于受害者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就如一位当代德国作家在80年代所言:赎罪“其目的是索取我,而非索取我手下的牺牲者”,“当我为我手下的牺牲者头上的弹孔感到抱歉时,牺牲者由此得到什么吗?那个弹孔会愈合吗?”鲁迅的疑问和这个无神论者可说是一致的。赎罪、求宽恕只能对“良心发现”的施害者有意义,可以减轻其良心上的负担,对于受害者是没有意义的。
三、倡导正确的儿童教育方法
陈根生(1986):“所喜鲁迅两位亲属(注:周建人和徐广平)都是一直从儿童教育角度来谈《风筝》的。周建人明确指出:‘我想他所以这样写,主要是批判当时一些人对儿童的不正确的态度和教育方法。’在理解《风筝》主题为批判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和方法,提倡近代儿童教育的科学观念,这不就统一起来了吗?两位鲁迅亲属的话在精神实质上还有什么根本分歧存在吗?”
杨荣志(2002):“而《风筝》中‘我’的惊觉——自责,皆得力于后来的换位思考,即从‘长者本位’转向‘儿童本位’之后重新观照少年时的事,发现了其中的‘精神的虐杀’。“鲁迅是在日本接受了‘儿童本位’思想的,以此为思想资源之一,鲁迅写作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它在五四时期,具有振聋发聩的思想史意义,强烈地动摇了“长者本位”的社会价值系统。”
王景山(2002):“值得注意的是,鲁迅在这里(引者:指《风筝》)首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父母、兄妹如何正确对待自己幼小子女、弟妹的游戏行为,并真正理解他们的心态。”
四、歌颂亲情美
康锦屏(1991):《野草》是“一曲人情美的温馨的歌”。“《风筝》就是一篇用充满诗意的笔调,形象地再现了鲁迅严于自责和反省的品格与情怀的优美散文,它吹奏出了一曲人情美的温馨之歌,让人沉醉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作者对故乡二月风筝季节佳境的诗一般的描绘和着意渲染,既是作者追求美的激情的一种表现,又是小兄弟追求美的激情的一种反映,从而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心灵美的颂歌。”“心曲荡漾的几段文字,都是泼墨般的至情文字,抒发得真切动人。我爱《风筝》深沉的思想力量(www.61k.com],我更爱《风筝》中所体现的人的内心美好的感情,在肃杀的严冬中给人们心头以‘故乡的春天’般的温暖!鲁迅用真挚动人的感情所谱写的这曲人情美的颂歌,会永远回荡在人们的心中。”
人教版教科书(2001)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选入了鲁迅散文诗《风筝》(P.112),其选文标准就是把《风筝》的主题定位为“亲情”,第五单元所选的课文大都与亲情或家庭生活有关。编者在课前提示中指出:“在温馨与和美中有亲情,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本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这是教材编制者从“课文”的教学目的出发来编制教材的。
五、从追求美好事物的角度去理解
李国涛(1982)把《风筝》与《雪》进行比较:“如果说《雪》是在冬日里寻春,那么《风筝》却是在春风里感到冬的肃杀。这仍然是一首关于春天和青春的诗,是鲁迅在继续“寻求那逝去的青春”。“《风筝》一开始先由北京的寂寞的春天、灰暗的春光写起。然后,便是故乡‘春二月’的回忆,是‘一片春日的温和’。”“风筝是故乡春日的象征,是美好青春的象征,它引导读者进入‘久经逝去的春天’。”“《风筝》很热切地表现着对春天,对青春的怀念,对美好事物的醉心和探求。它要求健康的、幸福的生活同春天的美景共存;无意地损害了健康而幸福的生活,是令人无比遗憾的。但是,如果连春天都没有了,还怎样探求新的生活?现在,风筝事件已成过去,小兄弟精神上的创伤也早已平复;而春天、青春,已渺不可求──‘久经逝去’。最令人悲哀的是这种逝去,贯彻全篇的情绪也是这样的。这真是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
六、暗示“兄弟失和”的悔怨之情
(加拿大)李天明(2000):“在《风筝》里,鲁迅将自己伤感忏悔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哀婉动人。”“《风筝》写于1925年的农历新年,这是阖家团圆的传统节日,而鲁迅兄弟却不能团聚,尽管他们当时都在北京,此时此刻回忆一个以往的失错,道出自己由衷的忏悔是极自然的事。”
李松岳(2001):“但基于血缘的兄弟之情毕竟是很难忘怀的。”“无法确定这事件的真假。因为周建人回忆里确是说不记得有这事。如果是虚构,鲁迅应该有他特别的苦心在。虽然写的是三弟,但二弟毕竟曾是自己最钟爱,也最了解自己的人。鲁迅是否也在向二弟作曲折的提示,来传达内心的愧疚呢?”
张芳(2003):“《风筝》的真意就在于它是鲁迅向周作人摇出的一枚橄榄枝。”“我们便可理解为《风筝》是兽迅第一次以文学的形式较为明显地向周作人示好,以期挽回兄弟之情面”
徐武俊(2004):“鲁迅发出“‘我’现在在哪里呢”的诘问,表面上是自诘,惟其‘被家里的女人逐出八道湾’,所以实际上是反诘,是冲着制造事端、拆散家庭的周作人反诘,诘问中曲折包含着对周作人的怨恨与指责。”“鲁迅试图在《风筝》里解释的是儿时“撕风筝”是出于对儿童游戏的认识不足而产生的误会。这里正是用曲笔借事说‘事’:明说当年弟弟受到“精神虐杀”,暗说在“兄弟失和”事件中因误会受到“精神虐杀”的是鲁迅自己,无疑,这么一改就将作者一心中的怨恨之情曲折地打发出来了。”
七、对妻子朱安的忏悔
邹范平(2005)从人性(食色性也)的视角切入鲁迅的内心世界的最深处,探索鲁迅思想的“地火在地下运行”的轨迹。“武则天有一首《开经偈》其中有一句曰:‘愿解如来真实意’,如来告诉人们,世间的问题往往只是符号问题,许多事情其实只要把符号一换,‘真实意’就恍然大悟了。所谓‘风筝’其真实意就是包办婚姻;所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的真实意就是:‘性行为乃是夫妻间最正当的行为’。而鲁迅因为要反抗包办婚姻,才使朱安受到极大的伤害,鲁迅由此而深深地忏悔。”
从以上对风筝主题意义的解读综述来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形成的观点主要围绕“封建伦理道德”“自我解剖”“儿童教育”“亲情”等展开,或者说是这几种主题观的综合,如上述及的孙玉石、杨荣志等的观点。近几年有学者开始关注鲁迅一生最大的两块心病“兄弟失和”和“包办婚姻”之事,展现了新的学术空间和视角。笔者曾试比较过《我的兄弟》与《风筝》之言语表达,来探析鲁迅何以5年以后重写“风筝”事件的真正动因,结论是是“兄弟失和”。另外,邹范平《新发现的鲁迅》以全新的解读视角带我们走进了鲁迅《风筝》,走进了鲁迅另一面鲜为人知的痛楚的心灵世界。
参考文献:
①王嘉良,金汉. 中国现当代文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
②孙玉石. 《野草》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③石尚文, 邓忠强. 《野草》浅析[M].武汉: 长江文艺出版社, 1982.
④王崇志.读《风筝》[A],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野草》赏析[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2.
⑤[日]片山智行著,李冬木译.鲁迅《野草》全释[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
⑥李何林. 鲁迅《野草》注解 (修订版) [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⑦王 瑶. 论《野草》. 鲁迅作品论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⑧陈根生. 鲁迅名篇问世之后[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
⑨王景山. 悲凉悲壮的心音——《野草》心读[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⑩康锦屏.一曲人情美的温馨的歌──读《风筝》[A].张盛如,康锦屏等.鲁迅名篇分类鉴赏辞典[C].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
⑾李国涛.《野草》艺术谈[M],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
⑿[加拿大]李天明. 难以自说的苦衷——鲁迅《野草》探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⒀邹范平. 新发现的鲁迅[M].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⒁杨荣志. 鲁迅的“儿童本位”观和“文化原罪”感──对《风筝》的一种解读[J].
语文建设, 2002,(8).
⒂李松岳. 伤痛与爱抚——论兄弟失和与鲁迅创作的潜隐关系[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3)
⒃张 芳.从“兄弟失和”看《风筝》的真意[J]. 语文学刊, 2003,(5).
⒄徐武俊.是“忏悔”还是怨恨——谈《风筝》的创作真意[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9).
2006年6月
三 : 雨后·风筝
雨后
天空蓝的让人心疼
我喜欢风筝
只喜欢看在空中飞舞的
风筝
看着风筝从地上
一点,一点
飘起
飞升到淡蓝色的天空
与柔滑的白云
一起
起舞
在暴风雨中
独自,飘零
风筝线束缚
自由
即使只有自己
也会固执的
追寻自己的
梦想
……
新疆哈巴河县初级中学初三:金迪泰
四 : 《母爱.风筝.童话》读后感
读了《母爱.风筝.童话》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与辉煌。
文中的小女孩是个盲童,可她却能“看到”风筝,而且本人也毫不自卑,令人感到惊奇,因为她的妈妈爱她,即使她是一个盲人。这种爱感染了女孩,渐渐地,女孩也会渐渐的爱着妈妈,加上女孩天生是一个乐观态度的人,因此,女孩能“看见”,由于是母爱使女孩“看见”风筝,所以女孩的“眼”就是妈妈。为什么小女孩爱着妈妈,因为母爱使她体会到了:妈妈不管我是盲人还是聋子、哑巴、残疾,妈妈是爱着我的,深深地爱着我的。所以,小女孩最爱、最信赖的就是她的母亲。文中作者被震撼的不仅仅是小女孩是个盲人,还有小女孩乐观的心态,和小女孩母亲的母爱对她的影响。女孩说:“风筝就像妈妈系的蝴蝶结。”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
作者对这件感人的事十分有感想,因此写下了这篇感人的文章,这是一篇写母爱的文章,也是一首歌颂母亲的诗歌!
就像文中作者说的那样:有妈妈的地方一定有太阳!母爱,就是人间最辉煌的太阳;也是世界上最闪亮的一颗明珠!
五年级:李苏洋
本文标题:鲁迅风筝读后感-风筝读后感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