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逯:逯-汉字简介,逯-姓氏源流

发布时间:2018-05-09 所属栏目:姓氏起源

一 : 逯:逯-汉字简介,逯-姓氏源流

逯姓是传统汉族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404位。逯读音作lù(ㄌㄨˋ),很多地区也读作lǜ(ㄌㄩˋ)。因封邑而得姓,出处有二,一是源于嬴姓,二是源于芈姓。望出广平郡。历史上逯姓名人有:逯普,逯中立,逯德山,逯泽宇等。

逯的读音_逯 -汉字简单介绍




逯〈动〉随意行走[walk as one pleases]
浑然而往,逯然而来。——《淮南子》
〈名〉群众[mass]
冲心幽被,奖逯无偏。——南朝齐·王僧令《皇太子释奠会》

逯的读音_逯 -姓氏源流

逯(Lù)姓源出有二:
1、出自嬴姓,以邑名为氏。据《风俗通》云:“秦邑,其大夫封于逯,因氏焉。”古代秦国有大夫封于逯邑,后代子孙遂以邑名为姓,称逯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最早逯是1个地名,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秦国有1个邑名叫逯(今陕西省境内),后来有一位秦国的大夫被封于此,其后人就以封邑名为姓,称为逯氏,世代相传。
2、出自芈姓,亦以邑名为氏。据《路史》上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楚国的王族中的同族,后代中也有以邑名为姓者,称为逯氏。又据《姓氏考略》云:“楚公族有逯氏。”这一支逯氏是周代楚国公族的后代。
3、黑龙江地区逯的读法有Lù和Lǜ(律)2种,均为四声,争议很多,南方也有争议。位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北至肇东地区南至哈尔滨道里区两地集聚逯姓较多,并且读音Lǜ(律)居多,均属同一家族,为1个家族的两地集聚,族谱相符。我国南方Lù音Lǜ(律)音,尚无具体资料阐述,读音争议仍有待进1步探索与补充。
4、哈尔滨道里区太平镇一带分布逯氏家族祖籍山东,族谱2000年改排为,《殿、长、有、仁、久、永、兴、旺、荣、昌、文、成、家、兆、显、志、广、贵、庆、祥、》 轮回使用,因殿、长、有、仁前后查找不到,重新编排20代,留作后代查找祖籍参照

逯的读音_逯 -迁徙分布

逯邑那地方,就在现今陕西省境内,而逯姓始祖原是秦国的公族,秦国公族姓嬴,所以说逯姓是出于嬴姓的,嬴姓作为秦国公族,出过许多了不起的人物。比如使秦国强盛,奠下称霸基础的秦穆公,姓嬴名好。嬴好重用百里奚等能人,扩展势力,雄踞一方。可是秦国风俗粗野好武,有些礼仪很野蛮,比如葬礼中盛行杀殉,秦穆公死时钉殉一百七十七人,其中子车奄息等三人是秦国人崇敬的贤良。后来秦始皇嬴政一统天下后,也排斥文治。关于逯姓的来源,在许多姓氏古籍上都有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所在地,主要是在今天的甘肃和陕西一带,当时的逯邑,也在这个地区。另外,根据《路史》上的记载,楚国的公族中也有逯氏。望族居于广平郡,就是现在的河北省鸡泽县东。

逯的读音_逯 -历史名人

逯姓虽然不繁人不众,但在历史上却成名甚早。早在汉代时,就有一位叫逯普的人,被封为蒙乡侯,新莽时逯并,为大司马;元代有监察御史逯鲁曾,明代有孝子逯相、给事中逯中立、镇抚逯德山等。
逯中立:明朝文士,为人正直,敢作敢为,有胆有识。他举为进士后入仕,官给事中,虽然因为打抱不平被朝廷贬官,但人们都称赞他胆识过人。
逯钦立:山东巨野人。字卓亭(1911-1973),笔名祝本。研究有关古典文学。著有《屈原离骚简论》、《陶渊明集》,辑有《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散著见重庆《读书通讯》、南京《学原》等刊。还有,如果你看新闻联播,制作人员名单里面有时会出现个叫逯瀚的人。

逯的读音_逯 -郡望堂号

1、郡望
广平郡[今河北鸡泽县东二十里]:汉景帝中元元年(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治所在广平(今河北省鸡泽东南)。相当于今河北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东汉废入巨鹿郡,三国魏初复置郡。
临河郡:北齐武平元年(570年)置临河郡,故治在今山西省永和县西南三十五里,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
2、堂号
逯姓的主要堂号有:“广平堂”、“孝子堂”等。

逯的读音_逯 -逯姓对联

【逯姓宗祠通用对联】
〖逯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姓启逯邑;
望出广平。
——佚名撰逯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逯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临河望族;
汉室马徒。
——佚名撰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逯姓的郡望。下联典指汉·逯石。
少年献赋;
诸生相坟。
——佚名撰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初修武人逯宏,字希远,洪武初年跟从徐大章学习《书经》。十八岁时,上疏论时政得失,太祖非常喜欢,又命他写《秋柳赋》。后以乡贡分教松江,官至武进教谕。下联典指明代广宗诸生逯相,嘉靖年间妈妈去世,相庐墓三年,背土添坟,遇到大洪水,草庐竟未浸湿。
夏官著绩;
时政陈言。
——佚名撰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逯仁杰。下联典指明代显宦逯宏。
〖逯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宋朝四进士;
明代三能官。
——佚名撰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逯昂、逯湛、逯勉、逯端四人俱中进士。下联典指明代显宦逯中立(给事中)、逯果(指挥佥事)、逯宏(武时教谕)三位官吏,以能称。
〖逯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文章华国传名远;
甲第荣宗留芳长。
——佚名撰逯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宋代逯昂、逯湛、逯勉、逯端四人俱中进士事典。
〖逯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逯相孝子,远近称异;
鲁曾宣慰,古今俱通。
——佚名撰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孝子逯相,广宗人,诸生。嘉靖中,母殁,庐墓三年,躬自负土成坟,时有大水而不浸其庐,远近称异。下联典指元代进士逮鲁曾,字善止,修武人。官至宣慰使,博通经史。

二 : 虞姓:虞姓-基本简介,虞姓-姓氏源流

中国的虞姓,有两个主要的系统,一支是上古圣君虞舜的后裔,一支则跟周文王是一家人,两支虞氏,得姓的先后有别,诞生的地点也不相同,但殊途而归,其源流都可以直溯到5000年前的黄帝轩辕氏。


虞姬

中国的虞姓,有2个主要的系统,一支是上古圣君虞舜的后裔,一支则跟周文王是一家人,两支虞氏,得姓的先后有别,诞生的地点也不相同,但殊途而归,其源流都可以直溯到5000年前的黄帝轩辕氏。

(www.61k.com)虞_虞姓 -基本简单介绍


虞姓始祖——虞舜

得姓较早的第一支虞氏,是出现于距今大约4200年前的河南省虞城县地方。当时,虞舜刚刚把天下禅让给夏禹,夏禹就把虞舜的儿子商均封于此地,号为虞国,而商均的子孙,不久以后就“以国为氏”而姓了虞。这就是《姓纂》 上所明载的:“舜有天下,号曰虞,子商均封虞,因以为氏。”

第二支虞,则出现于3100年前周武王取得天下之后。那时周武王鉴于殷商的亡国主要原因是由于王室的孤仃无援,就大行封建制度,把自己的兄弟亲戚以及过去对国家有功劳的人的后裔,分封于全国各地,作为王室的屏藩。其中周武王的二伯父仲雍之后被封于虞国,也就是现在山西省平陆县的东北之地。后来仲雍的子孙也纷纷“以国为氏”而使我国出现了第二支虞姓。

从以上的叙述,可以知道最初发源于河南的虞氏,是虞舜的后裔,繁衍于南方江、浙之地的虞氏,则是周太王的子孙,而虞舜和周太王,1个是黄帝的妫姓后裔,1个则是黄帝的姬姓后裔,他们的得姓时间和地点尽管不同,其“殊途同归”的关系,岂非一目了然。?

宋朝南迁初期的名臣虞允文,大名鼎鼎如雷贯耳,他不但“允文”,而且“允武”,在宋高宗和宋孝宗的两代朝廷上,出将入相20年,被史书推崇为“慷慨磊落言动有则”。在虞允文拟建的丰功伟绩之中,最为后人所津津乐
道的,恐怕要算是金兵入寇时,他督师江淮的采石之捷了。当时举国上下受尽了金人的气,连皇帝都被逼得狼狈跑到江南,而虞允文一介书生带兵遣将,竟能把蛮悍的金兵打得落花流水,抱头鼠窜。当时的人心大快,实在不难想见。难怪在采石大捷之后,会被宋高宗夸赞为“朕之裴度”。当时的大将刘琦更打仲内心赞美他说:“朝廷养兵30年,今日大功乃出儒者,我辈愧死矣!”

虞_虞姓 -姓氏源流


虞舜

虞(Yú)姓源出有二:

1、出自妫姓,以国名为氏,来自舜帝。远古舜帝有1个称号叫有虞氏,所以舜帝又被称为虞舜。虞舜就是虞氏的始祖。大禹治水有功,于是舜帝将帝位禅让给大禹,大禹于是就把舜帝的儿子封在虞这个地方,并且建立了虞国,他的子孙于是就将虞作为自己的姓,称为虞姓。

2、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西周初,武王执政以后封仲雍的庶孙于虞,建立了虞国。春秋时期被晋国消灭,虞国的人民于是以国为姓,是为虞姓。

虞_虞姓 -得姓始祖

虞舜。姓姚,名重华,约生卒于原始社会末期。据《史记》记载,尧让位于舜,践帝位39年。舜,相传为中国历史上的先贤,是尧之后古帝王,古帝王部落联盟首领,是禅让制的代表,以受尧的“禅让”而称王于天下,当时,国号为“虞”,故称“虞舜”。虞舜待继母以孝,待弟以仁,儒家视为理想人物,是仁孝的典范,故虞舜就是虞氏的得姓始祖。

虞_虞姓 -各支始祖

虞克文:先世会稽西虞人,五代后周时以侍御史谪令吴宁,闻桥墩兵变,耻仕宋,乃隐居邑之永宁乡礼清村(炼仙坞村)。是为东阳永宁虞氏始祖。
虞一龙:元大德间自义乌华溪迁东阳双泉,未几复转迁至莲溪。是为莲溪虞氏始祖。
虞万发:面宋末自晋陵城南迁无锡西溪。是为无锡虞氏始祖。
虞元吉:北宋时由东阳造福乌华溪。是为华溪虞氏始祖。
虞 皎、虞 恺:唐末自余姚双雁迁诸暨渔村,越八世,裔孙恺开派宜仁村。是为暨阳虞氏始祖。
虞睿良:明初人,其后自镇海札马洋迁邑之灵岩布陈岭下。是为灵岩虞氏始祖。
虞睿才:明洪武二十四年受命由浙江昌国卫之金藏迁镇海札马。是为燕翼堂虞氏始祖。

虞_虞姓 -迁徙分布


《虞舜大传》

(缺)虞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虞姓出自姚姓。远古氏族部落之际,尧将部落首领的地位禅让给舜。舜有1个称号叫作虞,所以直到今天还被成为虞舜,这也是虞姓的最早起源。后来大禹治水有功,舜又将天下禅让给大禹,称夏禹。为了纪念虞舜,大禹封舜的儿子商均于虞国(今山西省永济县蒲州镇,一说现今河南省东部),商均的后代就称为虞氏。舜是东夷人,号有虞氏,是东夷少昊白虎部水伯天吴裔族邹虞氏之子。邹虞是邹屠与天吴氏族的联姻族,陶唐尧侯与后羿击杀朝阳天虞与东平台前村邹屠氏之后,邹虞联盟解体,邹氏南迁,虞氏留居豫东商丘的虞城。舜出生于此,及长迁荷泽,制陶为业。后来到了西周之际,虞仲的后代在周文王之际建立虞国,春秋时候为晋国所灭,但后代以虞为姓,保留至今。在古代,虞姓的望族大多聚居在会稽(略)。

虞_虞姓 -家谱文献

浙江东阳永宁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三~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义乌华溪虞氏宗谱,(清)虞兆泰等纂修,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木刻活字印本七册,今仅存第二~三卷、第十五卷、第十八卷、第二十卷、第二十二卷、第二十七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永宁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义乌华溪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今仅存第四卷、第十三~十四卷、第十六卷、第十九卷、第二十四~三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鄞县邓阳虞氏宗谱,(清)虞蓼等纂修,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至民国初年忠孝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东阳永宁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二卷、第六~七卷、第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义乌华溪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今仅存第四卷、第七卷、第九~十卷、第十二~十三卷、第十五~十七卷、第二十六~二十七卷、第二十九~三十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义乌华溪虞氏宗谱三十二卷,首一卷,(清)虞棠等纂修,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今仅存第一~三卷、第五~六卷、第十八~十九卷、第二十三~二十四卷、第二十六~二十八卷、卷首。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无锡虞氏宗谱二十四卷,首八卷,(清)虞械等纂修,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鹿野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无锡虞氏宗谱二十四卷,首八卷,(清)虞文奇主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鹿野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
虞氏宗谱二十四卷,首八卷,(清)虞文奇纂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鹿野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四。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诸暨暨阳宜仁村虞氏宗谱十卷,(清)虞绍恭总理,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瑞莲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江苏暨阳宜仁村虞氏宗谱十卷,(清)虞绍恭纂修,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瑞莲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常熟虞阳席氏世谱三十五卷,(清)席彬纂,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今仅存第四~十四卷、第二十~二十二卷、第二十四~二十五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重庆云阳虞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清)虞善寿等修,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丹阳云阳虞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清)虞美寿、虞润修,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木刻活字印本九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浙江永宁虞氏宗谱,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全尚在,但封面破旧。


安徽天长虞洼虞氏家谱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天长县虞洼村。
浙江浦阳湖溪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东阳莲溪虞氏宗谱十卷,(清)虞奇苏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九册,今仅存第一~八卷、第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义乌华溪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今仅存第四卷、第十三~二十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无锡阳湖大墩虞氏宗谱二十四卷,首八卷,(清)虞考谐撰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鹿野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丹阳云阳贤桥虞氏宗谱六卷,(清)吴兴仁纂,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东阳永宽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六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无锡虞氏族谱,(清)虞祖等纂修,清朝年间鹿野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无锡虞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鹿野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四卷下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汤溪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义乌华溪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手抄本一册,今仅存第三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镇海燕翼堂虞氏宗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稿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义乌华溪虞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五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萧山虞氏家谱十卷,(民国)卢思备、虞宝禾等续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东阳莲谿虞氏宗谱十二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东阳县上卢乡渔晚村。
浙江镇海灵岩虞氏宗谱两卷,(清)虞中恒等纂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承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临海乌岩虞氏宗谱稿,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稿本。浙江省临海县博物馆,今仅存第二十~二十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虞氏族谱一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连山市档案馆。
浙江诸暨暨阳宜仁村虞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民国)虞彦恩总理,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瑞莲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
江苏暨阳宜仁村虞氏宗谱十卷,(清)虞彦恩等纂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瑞莲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虞_虞姓 -历史名人


虞 翻

虞经:东汉史官,武平人。为郡县吏。曾经说:“我的子孙为什么不做九卿呢?”于是他给他的孙子取字为“升卿”。
虞翻:三国时候吴国的学士,从小爱读书有才气,但多次被请去做官都拒绝。又爱直言议论政事,因此还坐过牢。年老时讲学,听讲的人数以百计。


虞集:元代学者,崇仁人,仁宗时期为集贤修撰。著有《经世大典》、《通元学古录》等。
虞朗:清代女画家,金坛人。自号冰壶女史。喜欢画墨兰,著作有《桃源春泛图小影》。
虞卿:战国时赵国上卿,游说赵孝成王,第一次见赵王时赵王赐给他一些黄金和一双白璧,第二次见之际赵王就拜他为赵国上卿了,于是他号虞卿。因为评论国家的得失,积累了八篇文章,合起来称为《虞氏春秋》。
虞世南:字伯施。唐朝时期余姚人,隋朝时期为秘书郎,唐朝时期为秘书监。年少之际与兄长世基一起跟从顾野王学习。唐太宋曾经夸赞他:“德行绝好,忠直绝好,博学绝好,文词绝好,书翰绝好。”擅长于书法,师承沙门智永。偏重于行草,晚年专攻正楷,与欧阳询齐名。一起被称为“欧虞”。贞观十二年逝世,终年80岁。编撰《北堂诗抄》173卷。
虞允文:字彬甫,南宋人。绍兴二十二年进士,文武双全,为国立有大功。历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丞相等职。关心朝廷大事,经常提出有用的建议,终年64岁。
虞仲文:金代宰相。字质夫,宁远人,进士。擅长绘画,为官清廉。
虞黄昊:清代诗人。字景明,钱塘人。康熙举人。自幼聪明,十岁之际就能做诗,后来一直因为诗而有名。是“西泠十子”之一。

虞_虞姓 -郡望堂号


虞世南

1、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之际将陈留郡的一部分划出来,设置了济阳郡。在今天的河南省兰考县一带。

会稽郡:秦朝之际设置。在今天的江苏省东南部以及浙江省活上西部一带。治所在吴县,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苏州市。

陈留郡:秦代设置陈留县,汉代改设陈留郡。在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地区。

2、堂号

五绝堂:源自唐太宗曾经夸赞虞世南:“德行绝好,忠直绝好,博学绝好,文词绝好,书翰绝好。”一时传为美谈。

虞_虞姓 -虞姓宗祠通用对联

〖虞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破金捷报;
增灶智谋。
——佚名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大臣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绍兴年间进士。曾奉命出使金国,见金人正在大量造船、运粮,回宋后就请求朝中加强防御。很快,金主完颜亮亲自率军南下,他以中书舍人参谋牢事,到采石犒师,当时主将王权被免官,三年没有将领,他便毅然督战,大破金军。后任川陕宣谕使,与大将吴磷共同谋划进兵,收复陕西几处州郡。不久,宋金议和,他极力反对,但未被采纳。孝宗乾道初年,任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宰相),后历任四川宣抚使、右相、左相等,封雍国公。他能注意发现人才,袖中经常带一册子,叫“材馆录”,随时记下可用的贤才,他所推荐的胡铨、王十朋等人,都成了南宋名臣。下联典指东汉陈国武平人虞诩,字升卿,安帝时为朝歌长,后任武都太守,以增灶智谋进兵,破羌人起义。顺帝时,官司隶校尉,曾弹劾罢免了中常寺张防,因触犯权贵,先后九次受谴责、三次遭刑罚。后官至尚书令(丞相)。
御赞五绝;
官升九卿。
——佚名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初大臣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省余姚)人。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人都兵变,炀帝被杀,他被宇文化及裹胁北上,陷于窦建德。建德败,他归唐。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每与天文宗商榷古今政体,借以规谏,甚为太宗崇敬。尝称他有“五绝”,即德行,忠直、博学、词藻、书翰。其中书翰一项,尤为唐初名家,为唐初4大书家之一。下联典指东汉官吏虞经,武平人。为郡县吏,案法平元。尝曰:“吾子孙何必不为九卿?”故字其孙诩曰“升卿”。
周为陶正;
赵列上卿。
——佚名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周·虞阙父,武王时为陶正。下联典指战国·虞卿,游说于赵,推为上卿。
重华肇庆;
阙父开基。
——佚名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虞姓始祖虞舜,名重华,封于虞,以国为氏。下联典指周·虞阙父,虞舜之后。
深渡南泸;
长驱西蜀。
——元·虞集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元代学者虞集《折桂令》词句联。

〖虞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三绝扬四海;
十子占一人。
——佚名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诗书画家虞景星,字东皋,金坛人。康熙进士,官吴县教谕,工诗,精书画,有“三绝”之誉。下联典指清代诗人虞黄昊,字景明,钱塘人。康熙举人。官教谕。十岁即善属文,后以诗名。与丁澎等称“西冷十子”。

〖虞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虞氏春秋传万代;
质夫文辞第一名。
——佚名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时赵国上卿虞卿,游说赵孝成一,一见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再见为赵国上卿,故号虞卿。因评论国家得失著有八篇文章,世称《虞氏春秋》。下联典指金代宰相虞仲文,字质夫,宁远人。进士,工画,累仕州县,以廉能称。举贤良方正,对策优等,擢起居郎,史馆修撰,三迁至太常少卿,宰相荐文行第一,天会间累官至翰林侍讲学士。
桃源春泛深闺秀;
伯施文章翰墨香。
——佚名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子画家虞朗,金坛人。自号冰壶女史。好写墨兰,有《桃源春泛图小影》,一时闺秀题者甚多。下联典指唐初大臣虞世南事典。
弄珠月冷识游女;
沉剑潭深知卧龙。
——元·虞集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元代学者虞集(1272-1348),《张令鹿门图》诗句联。虞集,字伯生,崇仁(今江西省崇仁)人。仁宗时为集贤修撰。有《经世大典》、《通园学古录》等。
山连阁道晨留辇;
野散周庐夜属橐。
——元·虞集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元代学者虞集诗句联。
井上吟泣明贞妇;
垓下歌怅断美人。
——佚名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董湄妻虞氏,夫殁,父母劝其改嫁,虞作《井上吟》以明其志。下联典指西楚·项羽垓下诀别,歌曰:“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虞姬和以诗,自刎而死。

〖虞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烟阁丹青,胸罗今古;
会稽竹箭,品重东南。
——佚名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宿松县县城虞氏宗祠联。
错节盘根,别朝歌利器;
出将入相,建采石宏勋。
——佚名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尚书令虞诩的事典。朝歌长吏被杀,诩为朝歌长,及到官,募求壮士,杀贼数百人,大有治声。永和初以尚书令去官卒。下联典指宋代左丞相虞允文的事典。虞允文,字彬甫,金人入寇采石,允文督战,敌大败。他出入将相垂三十年,孜孜忠勤。有奏议诗文等集。

虞_虞姓 -革命烈士


虞键烈士陵园

近代民主革命虞姓高级将领(领导人)、革命烈士生平简单介绍

虞键烈士

虞键(1920-1949),浙江省诸暨人。早年曾参加中国共产党,中国民主革命烈士。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金肖支队诸北办事处副主任和浙东根据地时事简讯社社长兼主编,1934年任诸暨县漓渚区区长。

解放战争时期,抗战胜利后因病辗转上海,与中共党组织失去联系。后参加中国农工民主党,任农工民主党华东局委员兼组织委员、上海市党部主任委员等职。1949年5月因策反国民党军队事泄被捕。1949年5月21日被国民党杀害于上海北郊宋公园(今闸北公园),时年29岁。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认虞键为革命烈士。

三 : 宓姓:宓姓-姓氏源流,宓姓-得姓始祖

宓姓出自上古的伏羲氏,因伏羲又叫宓羲,宓姓和伏姓在古代是相通的,宓姓人口主要分布在山西太原、河南中部等地,宓姓历史名人有洛水之神宓妃、春秋时期鲁国单平侯宓不齐等。

宓_宓姓 -姓氏源流


宓姓宓(Fú,Mì)姓源流纯正,源出有一:
宓姓出自上古的伏(宓)羲氏,与伏姓的源流是一样的,是伏(宓)羲氏的后裔。宓姓始于远古始祖伏羲氏,在古代,因宓(Fú 古音伏,今多读 Mì 音蜜) 字和伏字通用,伏姓也叫宓姓,其后子孙称宓姓。伏羲,古代之际作宓羲,又作庖羲。他的后代有宓(伏)和包2个姓。所以说伏姓和宓姓实际上是1个姓。如汉代人伏生,也叫做宓生。

宓_宓姓 -得姓始祖

伏羲。远古时候有个部落首领叫伏羲。传说是他发明了八卦图。伏羲领导的部落在当时非常强盛,并且运用的生产方式都很先进,文化活动的水平也很高,所以古代传说中,许多发明创造都归于伏羲。而伏羲又称宓羲,宓姓和伏姓在古代是相能的,比如有个孔子的弟子叫伏子贱,人们也可称他为宓子贱。宓姓的始祖,就是伏羲。

宓_宓姓 -迁徙分布

宓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宓姓出自伏羲氏。上古时的伏羲,是有名的氏族部落首领。他的部落很强盛,生产方式很先进,而且文化水平很高。传说八卦就是伏羲氏创造的,此外还有伏羲造字的传说。在古代,宓姓和伏姓是通用的,所以伏羲又称宓羲。如春秋时候孔子的弟子宓不齐也叫宓不齐。所以伏羲的后代有以宓为姓的,是今天宓姓的起源。

宓_宓姓 -历史名人


宓姓

宓妃:上古时期伏羲的女儿,溺死于洛水,相传为洛水之神。

(www.61k.com]宓生:汉代人,也叫做伏生,为宓不齐的后人。

宓不齐:春秋时期鲁国单父侯,也称为宓(Fú 音伏)子贱,有些古书也称伏子贱、伏不齐,是孔子的学生。曾经担任过单父宰,当时他鸣琴而不下堂治,但是一样把单父治理得很好。孔子很喜欢听音乐,觉得音乐能调和人心,使国君和百姓和睦共处。而宓不齐正是个弹琴的好手,据说他当官时,弹琴来感化人们,使天下太平。所以孔子非常喜欢这个学生,称他为君子,说:“宓不齐雄才大略,能够辅佐霸主。”后来宓不齐被朝廷追封为单平侯。

宓_宓姓 -郡望堂号

1、郡望
宓姓望族居住在太原(今天的山西太原)、平昌(今天的山西安丘县西南)。
太原郡:秦朝之际置郡。在今天的山西太原市一带。
平昌郡:南朝的宋将顿邱郡改成徐州平昌郡。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中部。治所在顿邱。

2、堂号
鸣琴堂:春秋之际,孔子的弟子宓不齐为单父宰。不齐是1个很仁爱的人,而且他很有才智,他每天只弹琴作乐,看来不象他的同学巫子期治单父表现的勤劳。但是单父仍然被他治理得很好。人们夸奖他是“鸣琴而治”,所以叫做“鸣琴堂”。孔子夸奖他有“王佐之才”。

宓_宓姓 -宓姓宗祠通用对联

〖宓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上古;
望出平昌。
——佚名撰宓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宓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羲皇世系;
洛水神妃。
——佚名撰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上古伏羲即宓羲,故宓氏主羲皇的后裔。下联典指伏羲之女溺死洛水,为洛水之神。
鼓琴单父;
著绩姑苏。
——佚名撰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末期鲁国人宓(Fú 音伏)不齐,字子贱,孔子弟子,与漆雕开等人认为人性有善有恶,著有《宓子》。曾任单父宰,《吕氏春秋》说:“宓子贱治单父,弹琴,身不下堂而单父太平。”下联典指明代人宓天麟,任吴县令,有政绩。
德隆取友;
活鲁鸣琴。
——佚名撰宓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指春秋末期鲁国人宓不齐事典。

〖宓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平安吉利百事顺;
昌盛发达万代兴。
——佚名撰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典嵌宓姓望族居住地“平昌”二字的嵌字联。

〖宓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德贯神人,洛水芳名传奕世;
学成君子,琴堂雅化播千秋。
——佚名撰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上古伏羲氏女宓妃,溺死洛水,传代为洛水之神。下联典指春秋时鲁国单父侯宓不齐,一作宓子贱,孔子的弟子。尝宰单父,鸣琴不下堂而治。孔子称之曰君子,后追封单父侯。

四 : 国姓源流

来自:网文

国姓,拼音:guó xìng 。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54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

出自姬姓,以祖字为氏。据《元和姓纂》载,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穆公有个儿子公子发,字子国。子国的儿子公孙侨字子产,在郑国执政三十多年,是春秋时著名政治家。子产的儿子以祖父的字命氏,称国氏。

一、姓氏源流

第一个渊源:源于妘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上卿国佐宾媚人之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宾媚人,其先祖为东夷族有穷氏部落首领神箭后羿的臣下,即夏王朝少康执政时期的臣子宾圉(公元前1905~前1884年待考)。有穷氏为妘姓,是唐尧赐予的姓氏。

在少康结束了后羿与寒浞四十年左右的统治,并恢复了夏王朝姒姓政权后,其在位的二十一年期间(公元前1905~前1884年待考)间,任用当初后羿的旧臣、正直的宾圉为共工(掌管土地、营建、礼仪、德化、祭祀等,职比周王朝的司空)。

到了殷商时期,宾圉的后裔子孙在朝为“贞卜人”之官。近来考古发现,在出土的殷商中期商武丁时期(商高宗,公元前1324~前1266年在位,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1250~前1192年在位)甲骨文中,有一位重要的贞卜史官,名为“宾”,在甲骨契刻卜辞上,都有“宾”的贞卜纪录以及签名。

“宾”,为当时“宾氏族”的首领,入为商武丁服务,担任重要的贞卜人职务,也就是史官,如同周王朝时期的国史、太史。当时的宾氏族有封地名“宾”(今山东宾州阳信一带),其首领的爵位就称作“子宾”。

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后,到了春秋初期,宾圉的裔孙宾须无(宾胥无,公元前685~前641年待考)曾出任齐国大夫,主管军事,与国相管仲一起辅助齐桓公姜小白称霸中原。

宾须无下传至宾媚人,由于他擅长外交事务,在周定王姬瑜八年(鲁宣公姬馁十年,公元前599年),被鲁宣公聘请为上大夫。

周定王十八年(齐顷公姜无野九年,晋景公姬孺十年,公元前589年),宾媚人又出任齐国佐,为齐国上卿。当年农历6月17日,在齐、晋两国之间爆发的著名“鞍之战”(今山东济南西北部)中,齐顷公亲率的齐军战败,晋国中军元帅郤克率晋军紧紧追赶齐国军队,从丘舆(今山东费县)攻入齐国,并顺势攻打马陉(今山东益都)。

齐顷公无奈,只好派擅长外交的国佐宾媚人拿着从纪国(今山东寿光)夺来的甗、玉磬和土地作为礼物、退还侵占鲁、卫两国的土地以求和,并说道:“他们要是不同意的话,再怎样我们都奉陪。”

宾媚人带着礼物向晋国求和,晋军主帅郤克不同意,由于齐顷公的母亲当年曾笑话过郤克,于是郤克说:“必需用同叔的女儿来做人质,并将齐国封地内耕地的田陇全部改成东西走向。”

宾媚人地回答说:“同叔的女儿不是别的人,是我国君王齐顷公的母亲啊!如果从相等的地位来类比,那就也就是晋景公的母亲。你们此番前来是传达周定王的命令给诸侯,却又说必需将别人的母亲作为人质来表示信用,这是周王本来的命令吗?这简直就是不孝的命令啊。《诗经》上说:'孝子的孝心不会穷尽,它永远赐福给你等。’如果用不孝的王令号令诸侯,那不完全是成了不道德的一类啦吗?先朝的君王们在划分治理天下时,是按照各地土地的地貌来安排它们的功用的,所以《诗经》中说:'我的疆土我料理,或南北或东西走向那田地。’现今你们划分治理诸侯,却说全部要改成东西走向,只考虑你们兵车的便利,不顾土地的适宜,这不完全否定先朝君王的命令了吗?和先王相背,就是不义,那你凭什么做盟主啊?你们这个要求实在是错的啊!四个先王(禹、汤、文、武)之所以为王,是树立道德榜样成就共同的愿望啊;五位诸侯霸主之所以为霸主,是辛勤帮扶各诸侯来执行周王的命令;现今你们联合诸侯,是来实现你们没边的欲望。《诗经》上说:'施政美好,百福聚集。’你们的要求实在不美好,以此抛弃了百福,对其他诸侯有什么害处啊?如果你们不答应我们的求和,那么,我国君主派我来还另有交代:让我们收拾残兵,出来背对城池和你们决死一战。我们就是胜利了,也还是听从你们的指挥;更何况不胜的话,哪敢不唯命是听啊?”

郤克被宾媚人的义正词严所打动,便接受了齐国的求和。当年农历7月,晋、齐两国在爰娄(袁娄,今山东淄博临淄)媾和,齐国代表就是国佐宾媚人,签约屈从于晋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齐国佐不辱命”之典故的来源。

周简王姬夷十一年(齐灵公姜环八年,鲁成公姬黑肱十六年,晋厉公姬寿曼六年,卫献公姬衍二年,曹成公姬负刍三年,宋平公子成元年,邾定公曹貜且四十二年,公元前575年)农历3月,宾媚人再次代表齐国在戚地(今河南濮阳)与各诸侯国会盟,当时晋厉公还当场抓了曹成公归于京师。

周简王十二年(齐灵公九年,鲁成公十七年,晋厉公七年,邾定公四十三年,楚共王熊审十七年,郑成公姬睔十一年,公元前574年)的农历8月,宾媚人率齐军与鲁军、楚军、晋军、邾军联合,一起讨伐背盟的郑国。之后,宾媚人回国“作乱”,实际上是齐国国相晏弱嫌国佐权重,试图压制其势,逼得宾媚人不得不发抗,后晏弱与宾媚人订盟,平息了内乱。

到了周简王十三年(齐灵公九年,公元前573年),由名相晏弱献计,齐灵公在内宫假意召宾媚人商量国事,宾媚人一无戒心入朝,随即被齐灵公手下武士华免用戈杀死。

在春秋历史上,齐国晏弱、晏婴父子二人皆以计谋诛杀国之强臣而著名:晏弱以“诓谋之计”杀了上卿国佐宾媚人,晏婴以“二桃三士之计”杀了三位骁勇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强臣除尽,看似君主一时无忧,结果是令“世之才干之人,不复往齐”,晏婴逝世后齐国迅速羸弱,一蹶不振,不复为强,终以软弱态势退出诸侯角逐的春秋政治舞台。

一千五百三十四年后的宋朝,出现了与当年齐国惊人相似的政治格局: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宰相赵普建议宋太祖以“杯酒释兵权”之计将众武将解权,形成了整个两宋时期“文人治军”的军事制度,致使两宋王朝军事积弱,最终被灭于社会制度落后的强悍游牧民族。

在宾媚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职“国佐”为姓氏者,省文简化为单姓国氏、佐氏,其中佐氏后又有简笔为左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妘姓国氏族人大多尊奉宾圉为血缘始祖,尊奉宾媚人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国史,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国史,是西周时期设置的官位,专职掌管记载国史,分为五级,即:大史、小史、外史、御史、遣史,各有司职。

大史,专门负责记载周王朝的国之大事,包括军王更迭、王族诸侯分封、官吏任免、疆界划分、战争过程、国典祭祀、天文地理等等。

小史,专门负责记录王朝内外诸多行政、教化、商贾、农耕、生产等庶务,兵负责管理典籍。

外史,主要是外交上的大小事务等。

御史,主要记载各代君王的生活起居、行事言论、为政处置等,后演变为谏官。

遣史,主要是由周王室指派在各诸侯国中的典史,也就是各诸侯国的国史。

在典籍《诗经·序》中记载:“国史明乎,得失之职。国史者,周官大史、小史、外史、御史之等是也。”在史籍《春秋·序》中也记载:“身为国史,躬览载籍,必广记而备之。”

在这些大史、小史、外史、御史、遣史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之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国氏、史氏,皆世代相传至今,其姓源繁复,不可一论。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上卿国惠子之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郑桓公姬友(公元前806~前771年在位)的第三子(一说族侄)名叫公子国,生有二子:长子名叫恩子、次子名叫惠子。

其二子惠子开始以父字为姓氏,称国惠子。周平王姬宜臼创建东周王朝执政时期(公元前770~前720年在位),任命国惠子赴齐国监国,在齐釐公(齐僖公)姜禄甫执政时期(公元前730~前698年),与姜太公的后裔姜傒(高傒)的榴孙(留孙、云孙、七世孙) 高张(高昭子)一起同为齐国上卿。

国惠子之子名叫国懿仲,高昭子之子名叫高虎,父子二人扶立齐桓公姜小白(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使其成就春秋霸业。其后世为齐国上卿,共执国政,与管仲同相赞襄。其后裔国归父、国佐、国夏、国书衣等等俱相齐国。

到了到了春秋晚期,齐国中以妫姓田氏家族为首的新兴势力迅速膨胀,开始以暴力手段对旧势力展开了猛烈的进攻,于是出现了数次大规模的激烈斗争。

到了春秋末期的周敬王姬丐三十年(公元前490年),齐景公姜杵臼逝世,国氏、高氏两大家族立齐景公之子姜荼为国君,是为齐晏孺子荼,由国书任国相。但在第二年,田桓子(田无宇)之子田乞就率兵攻入王宫,国书领兵抵抗,寡不敌众,战死于艾陵(今山东莱芜),势力庞大的田氏家族随后击溃了由国氏、高氏、弦氏、晏氏四大家族组成的联军,掌握了齐国大政。

国书之子国继贤、侄儿国继先二人在此事件之后,带领残余的国氏家族退出齐国的政治舞台,返还封地密邑(今山东高密)居住,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周元王姬仁(公元前475~前469年在位)怜其世代辅佐齐国,历有高功,在周元王二年(公元前474年)加封国继贤为“汶水忠齐都大王”,谥号子祯大夫,加封节义晏夫人,拨良田五百亩自食终养。

在国惠子的后裔子孙中,世代称国氏至今,史称国氏正宗。

一部分姬姓国氏族人尊奉国惠子为得姓始祖。

近有人指认齐国国氏家族源出姜姓,包括一些古籍中也有如此记载。理由是国氏为齐国世家豪族,而西周至春秋末期以前齐国一直为姜姓国。

这种推论方法恐怕有错误,值得商榷。

实际上,该支国氏源出姬姓。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后,封同母之弟姬叔明采食于郑地,建郑国,称郑明公。后来,周宣王姬静谕诏族弟郑桓公姬友的第三子公子国之次子公孙惠子以国为氏,食于密邑,史称国惠子。

而齐国的国氏家族,就是国惠子奉命赴齐国担任上大夫后繁衍发展所形成的。因此,不能因为国氏在姜姓齐国发展为望族,就认为其是出自姜姓。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穆公之孙公孙侨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春秋时期,郑国君主郑穆公姬子蘭(公元前627~前606年在位)的第三子叫公子发,字子国。公子发的儿子叫侨,他以父字为姓氏,称国侨,公元前584~前522年待考,字子产,亦字志始、子美,号奉谕。由于国侨是郑穆公之孙,公子发之子。所以又称公孙侨,曾在郑国为执政上卿三十多年,食邑就在密邑(今河南新密),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国侨在郑简公姬嘉执政时期(公元前565~前530年),率军平定了司氏、堵氏等家族攻杀子驷之乱,后为执政上卿。国侨执政时期积极实行改革,整顿田地疆界和沟洫,发展农业生产;而且他还规定了不毁乡校,以听取国人意见等措施。这些改革给郑国带来了崭新的政局。

国侨是一个刚从奴隶主贵族转化而来的封建贵族,为了保持贵族的某些特权,他不但不公开反对周礼,反而赞美它,甚至认为“礼”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但是,在国侨正式执政后,却推行了一系列违反周礼而有利于封建化的改革,在个别问题甚至带有比较激进的法家色彩。因此,他的法律思想具有折衷于礼、法之间的特征。

国侨在中国历史上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主要是具体法律条文的明确化。

周景王姬贵九年(郑简公三十年,公元前536年),国侨“铸刑书”,把自己所制定的刑书铸在鼎器上,开创了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否定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在统治人民的政策上,他明确提出了“以宽服民、以猛服民”的行政主张,第一个提出“宽、猛”相济的策略。“宽”即强调道德教化和怀柔;“猛”即严刑峻法和暴力镇压。后来的儒家主要继承和发展了“以宽服民”,而法家主要继承和发展了“以猛服民”。因此,孔子雅价国侨“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称赞其为“古之遗爱”。

国侨的后裔子孙,世代称国氏相传至今,是为河南国氏,亦史称国氏正宗。

一部分姬姓国氏族人尊奉国侨(公孙侨)为得姓始祖。

第五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战国时期官吏国尉,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国尉,是战国时期秦国、赵国设置的武将官位,是统领一千步兵的将领,职位低于将军,相当于今天军制中的团级军官,处级干部。

在史籍《商君书·境内篇》中记载:“国尉,短兵千人;将,短兵四千人。”该官职在秦、汉之际发展为“太尉”,到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干脆晋扩其为大司马,成为国家最高军事长官、三公之一。

在国尉、太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国氏、尉氏,皆世代相传至今,其姓源繁复,不可一论。

第六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战国时期官吏国大夫,属于以官爵称号为氏。

国大夫,是战国时期魏国设置的官爵,实际上非指具体官职,而是封赏有功之臣的一种爵位,为高爵。

在典籍《韩非子·内储说》中记载:“明日攻亭,能有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这种爵位一直沿用至汉朝初期,如在《汉书·樊哙传》中就记载:“赐爵国大夫。”

在国大夫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官爵称号为姓氏者,称国氏,世代相传至今,其姓源繁复,不可一论。

第七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晋朝时期官吏国公,属于以官爵称号为氏。

国公,是晋朝时期设置的一种官爵。晋朝时期,设置了五等爵位,即国公、郡公、县公、乡公、亭公,国公位位列第一的爵位,地位在郡公之上,郡王之下。该爵位一直沿用至清朝时期。

在历朝历代的国公们之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之官爵称号为姓氏者,称国氏,世代相传至今,其姓源繁复,不可一论。

第八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晋朝时期官吏国子祭酒,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国子祭酒,是晋朝时期设置的一种官位,分为两种级别:一种是培养王族公卿的子弟的机构,称国学;一种是培养大臣们的子弟的机构,称太学。两种机构皆归属于国子寺统辖,其最高司职长官就称作“国子寺祭酒”,简称国子祭酒、祭酒。

在国子祭酒的属下,有国子司业、国子直讲、国子监丞,国子丞史等一系列官吏。到了隋、唐时期,将国子寺更改为“国子监”,此后历朝历代皆沿袭设置。

在国子祭酒、国子司业、国子直讲、国子监丞,国子丞史等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之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国氏,世代相传至今,其姓源繁复,不可一论。

第九个渊源:源于靺鞨族,出自唐朝时期朝鲜半岛百济国大臣国氏家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高丽王朝学者金富轼在南宋高宗赵构绍兴十五年(高丽仁宗王楷二十三年,公元1145年)所撰朝鲜史籍《三国史记》中的记载,西汉元帝刘奭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古邑娄族(原肃慎族)的一个分支扶余族(濊貊族)酋王尉仇台属下的族人朱蒙,因受族人迫害,仓惶离开妻子礼氏和儿子高类利,逃离扶余国(今吉林扶余)到达卒本扶余一带(今辽宁浑江),后与当地桂娄部首领延陀勃之女召西奴结婚,并以桂娄部为核心创立了高句丽国,成为高句丽国的开国君主东明圣王。

当朱蒙在扶余国的儿子高类利后来到达高句丽国后,朱蒙大喜,立其为王储,就是日后的琉璃王。朱蒙与召西奴所生的两个儿子沸流和温祚意识到将来琉璃王继位后,他们在高句丽国将无法立足。因此两兄弟决定离开高句丽国并与一批追随者一起向东南迁徙。

到西汉成帝刘骜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朱蒙的儿子温祚王(公元前18~公元29年在位)带领一批高句丽国人南下到汉江盆地建立起百济国。温祚在慰礼城(今韩国牙山)建城,并立国号为“十济”。但其兄长沸流认为临海而居更好,于是到弥邹忽建城(今韩国仁川广域)。由于弥邹忽的盐水和沼泽使大多数人难以忍受,而慰礼城的百姓却繁荣地生活,大家都想去慰礼城,于是沸流前往慰礼城,并要弟弟温祚将十济国王位让给自己。温祚不同意,沸流便对温祚开战,但很快就败给了温祚。沸流羞愧自杀,弥邹忽的百姓迁到慰礼城,温祚接纳了他们,并由此改国号为“百济”,并封以八个亲信氏族为世袭国姓大臣,分别为:国氏、沙氏、刕氏、燕氏、解氏、真氏(贞氏)、木氏、福氏(一说苗氏)。

居于慰礼城的百济国由于当时被马韩部落所包围,所以经常受到马韩民族的侵扰。因此,百济国不断在汉江两岸迁移都城,至今,韩国首都首尔在汉江两岸仍然留有北汉山城及梦村土城的遗址。当时,他们称呼今日的首尔两岸为“河北”及“河南”。直到今日,京畿道仍然留有“河南“这个名称。

王莽新朝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前后,逐渐强大起来的百济国并吞了马韩诸部(今韩国西半部)。到了曹魏明帝曹睿青龙二年~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七年(百济国古尔王扶余句义元~五十二年,公元234~286年),百济国基本上巩固了国家的制度。

曹魏齐王曹芳正始十年(百济古尔王十五年,公元249年),百济国向东扩展到洛东江流域与伽倻相邻,到东晋成帝司马衍太和二年(百济国古尔王三十三年,公元367年),百济国第一次向倭奴国派出外交使团。

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二年~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宁康三年(百济国近仇首王扶余须元年,公元375年),百济国通过与高句丽国的战争向北扩展了疆土,同时向南消灭了残存的马韩部落。近肖古王时期,百济国到达其鼎盛时期,其疆土涵括了除平安北道和平安南道的今西北韩地区。

早在东晋简文帝司马昱咸安元年(百济国近肖古王扶余速古二十五年,公元371年),百济国曾于平壤地区打败了高句丽国,并杀死了高句丽国故国原太王。这个时期,百济国积极地吸取先进的中国文化和技术。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九年(百济国枕流王元年,公元384年),佛教成为了百济国的国教。与此同时,百济国也发展成为海上强国,并与倭奴国发展了良好的关系,中国的汉字、佛教、制陶技术和其它文化在这一时期从百济国传入倭奴国。

公元五世纪,高句丽国开始南扩。在高句丽国的军事威胁下,百济国开始丧失北方土地。南朝宋后废帝刘昱元徽三年(百济国文周王扶余旺元年,公元475年),高句丽国攻下今首尔。

在南朝宋元徽三年~南朝梁武帝萧衍大同四年(百济国文周王元年~百济国圣明王扶余明秾十五年,公元475~538年),百济国被迫迁都于熊津(今韩国忠清南道公州)。熊津位于山区,因此可以有效防卫北部来自高句丽国的袭击。不过这也切断了百济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由于熊津离新罗国更近些,因此高句丽国的威胁使得百济国与新罗国建立起了军事上的联盟。

南朝梁大同四年(百济国圣明王十五年,公元538年),百济国圣王移都泗沘(今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并重新巩固了皇权,并从那时起改国号为南扶余。随着佛教在百济国的发展,百济国文化在泗沘时期得到蓬勃发展。由于北部高句丽国和东边新罗国的威胁,百济国圣王开始加强与中国的关系。由于新国都位于锦江沿岸,这位百济国与中国的交流也提供了方便。公元六~七世纪,百济国与中国的贸易和外交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公元七世纪,随着新罗国的影响在朝鲜半岛南部和中部的增长,百济国开始衰落。唐高宗李治永徽六年(百济国义慈王扶余惠十四年,公元655年),因高丽国联合百济国、靺鞨国联军入侵新罗国,新罗国王金春秋遣使向唐高宗求救。

唐高宗派遣营州都督程名振和左卫中郎将苏定方率兵出击高句丽国;唐显庆三年(百济义慈王十七年,公元658年),程名振攻克高句丽国赤烽镇(今辽宁海城),斩首三千级;唐显庆四年(百济义慈王十八年,公元659年),唐朝右领军中郎将薛仁贵在横山(今辽宁辽阳华表山)大败高句丽军,之后在唐显庆五年(百济义慈王十九年,公元660年)农历7月,苏定方率大军从成山(今山东荣城)由海路出发进军百济国,船帆千里,随流东下。新罗武烈王则率军五万与唐军会师,唐新联军随即发动了对百济国的攻击,很快即包围了泗沘城,义慈王率残部败退至熊津城,后无力再战,遂投降,一批百济国贵族则纷纷逃往倭奴国。

唐王朝政府拆分了百济国故地,置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五都督府,郞将刘仁愿以兵一万留鎭泗沘城,苏定方则将义慈王、太子扶余孝、王子扶余隆,以及大臣、将领九十三人、百姓一万两千余人等皆掳至唐朝陪都洛阳,后义慈王病死在洛阳,赐谥号为“绍”,葬于北邙山。

百济国被灭后,百济国的遗贵们曾试图复辟重建百济国。原百济国王族家将鬼室福信拥立在倭奴国为人质的王子扶余丰为王,并向倭奴国求助,扶余丰随即携五千倭军从倭奴国潜回故百济国。唐龙朔三年(百济残余扶余丰三年,公元663年),百济残余势力和倭奴国的联军在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口)一带海面,与唐朝和新罗国的联军开战,史称“白江口之战”。经过四次大小战役,倭奴国海军惨败,全军覆没。扶余丰原先在岸边驻守接应倭军,见倭军失败后,乘乱弃城逃亡高句丽国,驻守在白江河口上游周留城的百济王子扶余忠、扶余胜忠等率军投降,百济国就此彻底灭亡。

在苏定方解押回国的义慈王等一批文臣武将以及数十万百姓,后皆被唐朝政府分迁中原各州府留居,逐渐融入汉族,其中即有国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河洛国氏。

第十个渊源:源于改姓,出自宋朝时期红袄军将领国用安,属于以帝王赐名改姓为氏。

国用安,公元?~1235年待考,本名咬儿,无姓,淄州人(今山东淄博淄川镇)。

宋、金时期的公元十三世纪初,金国辖地在南宋、蒙古的打击下日削,女真贵族和各族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压迫也日益严重,因此激起中国北方山东、河北地区农民纷起反抗。当时较大的起义军,在山东益都有杨安儿,在山东潍坊有李全,在沂蒙山区有刘二祖,在河北则有周元儿等等。由于起义军皆身穿红袄为标记,因此史称红袄军。

咬儿加入了李全领导的潍州红袄军,取名安用,后随李全归降南宋王朝。宋理宗赵昀绍定绍定元年(大蒙古国也客那颜汗孛尔只斤·拖雷监国元年,金哀宗完颜·守绪正大五年,公元1228年)李全逝世,安用尊奉李全之妻杨妙真为主,率部下一同转降蒙古,被也客那颜汗授为都元帅,行山东路尚书省事。

宋绍定五年(大蒙古国木亦坚汗窝阔台四年,金哀宗完颜·宁甲速即完颜·守绪天兴元年,公元1232年),安用杀了蒙古阿术鲁部将领张进、杨妙真部海州元帅田福,之后降归金国,金哀宗还特封其为兖王,赐号“英烈戡难保节忠臣”,并赐女真姓完颜氏,附属籍,改名“国用安”,开府仪同三司、平章政事、兼都元帅、京东山东等路行尚书省事,同时还赐金镀银印、驼纽金印、金虎符、世袭千户宣命、敕样、牌样、御画体宣、空头河朔山东赦文,便宜从事等等。

然而,金国不给这位都元帅完颜·国用安所部任何军粮,完颜·国用安遂向南宋王朝乞求粮食,宋理宗许之,他即改从宋朝衣冠,并私下与南宋王朝往来。然而很快粮食告罄,由于乏食,军队将士和辖地民众多逃离而去,完颜·国用安乃命萧均以严刑禁亡者,血流满道。后蒙古东平万户乌延·查剌率蒙古大军至涟水(今江苏淮阴涟水),完颜·国用安又投靠了乌延·查剌。后乌延·查剌率军渡过涟水,直趋金哀宗率残余势力据守的蔡州(今河南汝南),完颜·国用安又以诡计回到涟水,复叛归于宋朝,被宋理宗重新任命为浙东总管、忠州团练使,隶淮阃,其后去“完颜”姓氏,单称“国用安”。

到了南宋端平二年(大蒙古汗国木亦坚汗孛儿只斤·窝阔台七年,公元1235年)农历1月,蒙古与南宋撕破脸皮,乌延·查剌率蒙古军包围了沛郡(今江苏沛县、徐州一带)的宋军,国用安率部下前往救之,结果大败退走徐州。乌延·查剌移兵再攻徐州,城破,国用安投水自尽。

乌延·查剌怒气未消,下令将国用安的尸体捞起,剥了其脸皮系在马尾上。在蒙古军中的原来被国用安所杀杨妙真部海州元帅田福之族人,将其肉分食而尽。

在国用安的后裔子孙及其族人中,多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国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苏北国氏。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郭啰氏,亦称国罗氏、古论氏,满语为Gulo Hala,汉义“国、部落”,世居长白山沾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等地,曾在明朝初期一度冠汉姓为李氏,后多改冠汉姓为国氏。

⑵、满族郭啰啰氏,亦称郭尔罗氏、郭络罗氏、郭博罗氏,以地为氏,满语为Gorolo Hala,汉义“钩”、“躬身”或“放纵”,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沾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马察(今吉林浑江西南)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为国氏、郭氏、高氏、杨氏、达氏、常氏等,人丁兴旺,族群庞大。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出自社会孤、散、残、弃儿童,属于因故冠姓为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积极收救社会上的孤、散、残、弃儿童,由各地民政福利院予以抚养、教育,并一致以“国”、“党”命其姓氏,其意是让这些孩子长大后,不要忘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他们的真切关爱。

一直到2006年春节前,全国已经约有九万余孤、散、残、弃儿童分别冠以国氏、党氏,长大成人后分布在全国各地。这种姓氏,本书实在难以将其归属为何种血缘姓源,只能说源出人民政府之爱,因故冠姓为氏。

从2006年4月开始,由辽宁省大连市福利院肇始,以个性化、家庭化、人性化为出发点,开始率先以百家姓为孩子们冠姓,这是十分好的一种现象。

但是,目前有一些“媒体”假借“人权”将“国”、“党”二氏指责为“标签化”,这显然是一种的别有用心,要么就是极端教条主义观念,实为一种非常卑鄙的行为。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在国、党、民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没有以任何方式嘲弄或教唆别人忘本的权利。

忘本者,天谴之,地厌之,人唾之,史篾之!

得姓始祖:宾圉、宾媚人、国惠子(公子国)、国侨(公孙侨)、国用安(咬儿、安用、完颜·国用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二、迁徙分布

国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其中因官为氏者远比血缘世系者为多,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四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四百五十五位,在宋版《百家姓》中则排序为第三百五十四位门阀,族人多以下邳、洛阳、辽东为郡望。

《广韵》一书中引用《姓苑》上的说法,认为国姓是姜太公的后代。《姓氏考略》上也有同样的说法。

而《元和姓纂》一书中则另辟新论,认为,郑穆公子发(字子国),他的后人以王字为氏,亦称为国氏。

此外《姓氏考略》上还提及,又卫与百济大臣八姓都有国氏。

由此可见,国氏姓源复杂,目前中国人中姓国的人家要想找到自己属于那个支流,困难很大。

望族居下邳郡(今江苏省邳县下邳故城)。

今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通辽市霍林郭勒市、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吉林省的长春市、松原市、白城市,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双城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绥化市绥棱县,辽宁省的大连市、抚顺市、铁岭市西丰县、营口市、丹东市、朝阳市,陕西省的渭南市华阴市,河北省的石家庄市深泽县、保定市、沧州市黄骅市、唐山市玉田县、承德市、邯郸市馆陶县、衡水市武邑县,山东省的济南市长清县、潍坊市诸城县、菏泽市曹县、泰安市、聊城市阳谷县、烟台市栖霞县、莱州市、青岛市、淄博市博山区、临沂市沂水县、济宁市嘉祥县、潍坊市滨海市、诸城市、寿光县、滨州市,河南省的郑州市、驻马店市汝南县,安徽省的亳州市、安庆市、滁州市定远县,浙江省的宁波市宁海县,贵州省的贵阳市,北京市延庆县,天津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均有国氏族人分布。

三、郡望堂号

1、郡望

下邳郡:秦朝时期在今江苏睢宁西北一带设下邳县。东汉朝永平十五年(壬申,公元72年)将临淮郡改为下邳国,南北朝宋国时期改为下邳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睢宁),其时辖地在今北至江苏省新沂县、邳县,南至安徽省嘉山县,东至江苏省涟水县、淮安市和清江市一带。东晋时期辖地在今江苏省睢宁市、邳州市一带地区。金国时期移睢宁到西北古邳镇。到了明朝时期,下邳郡被废黜不再。

洛阳郡: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西周时期,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此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东都,直属于周天子。东周时期,雒邑为首都,其余大体和西周时期相同。战国时期,雒邑改称雒阳。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阳,辖今三门峡市(除灵宝外)、洛阳市(栾川西部除外)、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原阳县。西汉时期,此地区东部为东都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属弘农郡。从这一时期开始,“河南”正式成为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地理名词,直到清朝。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此时的河南郡,辖今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西部属弘农郡的有天的三门峡市全部、宜阳县、新安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已经现在南阳市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东汉时期,河洛地区的建制与西汉时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为河南尹,辖区不变。三国时期,属曹魏。雒阳改称洛阳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袭东汉。河南尹有所扩大,此时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县。跟两汉时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县。西晋时期,大体仍然沿袭两汉旧制。不同之处在于,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时东部析置荥阳郡,包含今天的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市、新密市、原阳县。同时河南尹向西有所扩展,包含了新安县和宜阳县东部。此时期,河南郡包含的地区有偃师、孟津、巩义、登封、汝州、伊川、汝阳、禹州、嵩县、新安。东晋十六国时期,天下大乱,行政区划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区仍为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没有变化。北魏统一北方后,迁都洛阳,又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另置渑池郡,其他各郡无变化。但新设了很多县。隋朝统一天下,复改河南尹为河南郡,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辖今偃师、孟津、巩义、登封、伊川、嵩县、宜阳、新安、渑池、陕县等地。汝州、汝阳该属襄城郡,郡治从襄城迁到汝州。唐朝区划变化很大。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阳为中心。辖区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扩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宁县、济源市、温县、孟州市。五代十国又是天下大乱,增设陕州、孟州(唐朝中后期设置)所以河南府的辖区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围。北宋时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伊川、新安、宜阳、洛宁、嵩县南宋时期金国河南府辖区有所缩小,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区元朝设河南江北行省,从此以后,“河南”所指代的范围不再限于河洛地区。不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级行政区。此时的河南府路向西扩展,收纳了灵宝、陕县、洛宁。其他方向不变。明朝河南府进一步扩大,又增加了卢氏、栾川、嵩县、伊川大部清朝从河南府析置陕州,包括今天的陕县、灵宝、卢氏,以及栾川一部分地区。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置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十九县。民国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日寇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阳解放,析洛阳县城区置市。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1956年,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洛阳所辖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改属洛阳市。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洛阳附近的各县中,跟洛阳历史联系最密切的是偃师、孟津、巩义、登封。其中偃师、孟津从周朝以来三千年如一日,从未改变。其次是巩义,从周朝一直到新中国,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从三国时期到新中国,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县(市)如新安、宜阳、伊川、渑池、汝州等则与洛阳时分时合,而栾川、卢氏、陕县、禹州等隶属洛阳的时间就更短了。另外,自从西晋置荥阳郡后,今天郑州市大部地区就跟洛阳地区分道扬镳。洛阳现辖偃师市、孟津、新安、洛宁、宜阳、伊川、嵩县、栾川、汝阳等一市八县和涧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龙区、吉利、高新七个城市区。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2、堂号:

洛阳堂:以望立堂,亦称河南堂。

下邳堂:以望立堂,亦称睢宁堂、邳州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亦称扶余堂、襄平堂、辽阳堂、凌东堂。

恭俭堂:三国时期魏国有国渊,自幼随大儒郑玄读书,郑玄夸他是"国器"(意思是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武帝时辟为司空掾,累迁太仆。恭俭自守,不骄不奢。国氏因以“恭俭”为堂号。

四、家谱文献:

山东淄博国氏三支(四支)谱两卷,(民国)国华宗等监修,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手抄本两册。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旧塔镇东万山村国际逊处。注:始祖为[周]国侨,始迁祖为[明]国继民,后裔分迁山东青州、寿光、山西永济、陕西富平,辽宁沈阳等地。

山东淄博、山东嘉祥国氏族谱二卷,(现代)国庆岭等重修,1991年手写复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山东省图书馆。注:始祖为[周]国侨,始迁祖为[明] 国有仁,后裔分居山东淄博周村区东衣村、博山区东万山村等地。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旧塔镇东万山村国际逊处。

山东泰安国氏族谱,(现代)国云印等主编,1992年手抄本三册。注:始祖为[明]国桥,始迁祖为国有仁。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泰安市国才清处。

五、字辈排行:

山东栖霞国氏字辈:“风连□世伦振成清”。

山东嘉祥国氏字辈:

一支:“尚守举清庆红林宪”;

二支:“敬怀青(占)庆洪林宪福善乃荣昌”。

山东泰安国氏字辈:“立殿际显烈怀善乃荣昌”。

吉林白城国氏字辈:“善德文梦献”。

辽宁铁岭国氏字辈:“久广成贤世”。

辽宁西丰、内蒙古满洲里国氏字辈:“文昌士功(发思财君坤)文义有云”。

六、【国姓宗祠通用对联】

〖四言通用联〗

望出下邳;源自国哀。——全联典指国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礼成以敏;遗爱难忘。——上联典指周代齐国大夫国庄子,曾受聘于鲁,成礼又加之以敏。下联典指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国侨,字子产,即公孙侨。郑简公时,率军平定司氏、堵氏等族攻杀子驷之乱,后执政,实行改革,整顿田地疆界和沟洫,发展农业生产。又创立按丘征赋的制度,把刑书(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不毁乡校,以听取国人意见。这些改革给郑国带来了新气象。孔子曾称他为“古之遗爱”。

礼成以敏;博物能仁。——同上。

〖六言通用联〗

子尼荣擢太仆;国柱耀居总兵。——上联典指三国时魏国太仆国渊,字子尼,盖县人。幼求学于郑玄,博学强记,郑玄称之为“国器”。武帝时官司空掾,大兴屯田事,官至太仆,以恭俭著称。下联典指清代楚雄镇总兵国柱,满洲镇黄旗人。雍正间袭一等子。乾隆间擢前锋侍卫。因功升马兰镇总兵。从征缅甸,调楚镇总兵,卒于军。

济刚柔而布政;勤学问以传经。——上联典指春秋大夫国子产,秉国政四十余年,临终语子太叔曰:“吾死,汝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下联典指三国魏国渊,求学于郑玄,博闻强记,郑玄称之为“国器”。

〖七言通用联〗

国士无双才难得;哀兵必胜勇有余。——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典国姓始祖“国哀”二字的嵌字联。

〖七言以上通用联〗

国器光前,世卿裕后;遗爱著美,博物流芳。 上联典指春秋时郑国大夫国侨,“国侨”,即公孙侨,字子产,柄国四十余年。孔子曾称赞他是“古之遗爱也。”

七、历史名人

国 侨:(公元前?~前522年),亦称公孙侨,字子产;郑州新郑人(今河南新郑)。著名春秋时期郑国大夫、政治家。

公元前554年任郑国卿后,实行一系列政治改革,承认私田的合法性,向土地私有者征收军赋;铸刑书于鼎,为我国最早的成文法律。他主张保留“乡校”、听取“国人”意见,善于因才任使,采用“宽孟相济”的治国方略,将郑国治理得秩序井然。

国侨是郑穆公之孙。青年时即表现出远见卓识。郑简公元年(公元前565年),其父公子发率军攻蔡,大胜,郑人皆喜。国侨却指出这将导致楚国来攻和晋国反击,而使夹在中间的郑国饱受战祸。

两年后,公子发在贵族内讧导致的政变中被杀,郑简公亦被劫持到北宫。国侨沉着机智,布署周密后始率家兵攻打北宫,遂在国人支援下平息了变乱。新任执政公子嘉制订盟书,强调维护个人特权,引起贵族大臣反对。公子嘉打算强制推行,国侨又力劝他焚毁盟书,平息众怒,以稳定政局。

郑简公十二年,公子嘉终因专权被杀,国侨得立为卿,任少正。在同霸主晋国的一系列交涉中,他据理力争,不卑不亢,尽量维护郑国的权益。郑简公十八年,他随执政公孙舍之攻打陈国,也能注意军纪,遵守传统礼制。事后在向晋国献捷时,又有理有据地驳回了晋人的责难,迫使其承认郑国的战绩。为此郑简公给予国侨以重赏,他却只接受了与其地位相称的部分。次年,楚康王为慰抚许国率军伐郑,国侨主张坚守不战,让楚军获取小利后满意而归,以换取较长期的和平。郑人照此办理,果然促成了“弭兵之盟”。

简公二十三年,郑国大臣内讧,执政伯有被杀。国侨严守中立,以其卓越的才能受到多数人的尊重,遂在显贵首领罕虎的支持下,出任执政。

国侨治国特别注意策略,他一方面照顾大贵族的利益,团结依靠多数;一方面对个别贪暴过度的贵族断然给以惩处,以维护政府威信。他不毁乡校,允许国人议论政事,并愿从中吸取有益建议。而对自认为有利于国家的改革,却不顾舆论反对,强制推行。

对于晋、楚两霸,国侨既遵照传统礼制谨慎奉事,不给对方寻衅的借口,又在有条件时大胆抗争,驳斥其无理苛求。他宣称“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反对迷信鬼神星象,却又承认贵族横死能为厉鬼,而要将其子孙立为大夫加以安抚。他被孔子称为仁人、惠人,是守旧的士大夫景仰的人物,却又“铸刑书”,公布成文法典,执行严格统制人民的“猛政”,创立加重剥削的“田洫”、“丘赋”等新制以“救世”。这说明子产是一位务实的政治家,他虽然力图维护传统的旧制,却不能不适应形势的变化而从事必要的改革。

国侨曾指出:“众怒难犯,专欲难成”,“求逞于人不可,与人同欲尽济”。就是说,治国必须照顾多数人的愿望和要求,一意孤行则不能成功。他又说:“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即遇事应胸有成竹,执行中要坚持既定规划而不轻易越轨。

国侨还注意搜罗人才,用其所长,并能广泛听取建议,择善而从。国侨执政之初,改革措施也曾遭到广泛斥责,但他不为所动,坚决推行。其后改革成效显著,人们又普遍歌颂他的政绩,甚至担心后继乏人。

孔子曾称赞国侨是“古之遗爱也”。

国 渊:(生卒年待考),魏国人,后汉经学大师郑玄的学生。著名三国时期曹魏国大臣。

东汉末年,由于连年战乱,大批农民脱离土地,流落四方,大量土地荒芜,无人耕种,粮食极端匮乏。

曹操根据谋士们的建议实行屯田制度。屯田,有军屯和民屯两种,军屯是由驻军一面戍守,一面种地;民屯则是由政府招募流亡农民,把他们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垦荒种地。屯田农民直属国家,可以不服徭役。他们要把收获物的一半或一半以上交给政府(即用官牛耕种的,收获物官六民四;用私牛的,官民对分)。

国渊忠于职守,勤政爱民,认真贯彻执行屯田制度,使农业生产得到较好的恢复。官升太仆。

国渊在任职魏郡太守期间,有一个人写匿名信诽谤朝政,曹操听了十分恼火,命令国渊查办。

匿名信里有多处引用后汉书张衡《二京赋》中的语句。国渊请求曹操准许他留下匿名信原件,但却秘而不宣。一天,他对功曹说:“魏郡是个大郡,而且是京城所在地,但学识广博的人却很少,可选派聪明颖懵的年轻人外出受业。”于是,功曹选出三个年轻人。在去受业之前,国渊接见了他们,并对他们说:“你们要努力学习未知的东西。《二京赋》是一部囊括一切知识的书,一向为世人所忽略,能讲授这部书的人很少。要找到这样的人,向他学习。”接着又把自己的意图秘密告诉了他们。

十天之后,经多方查询,找到了一个能够讲授《二京赋》的人。三个年轻人便前往学习。护送他们的官员顺便请此人代写了一封书信。国渊拿这封信与匿名信比较,笔迹完全相同。于是将他逮捕,经过审讯,搞清了全部案情。

侦破这起案件,就是要查出写匿名信者,即作案人。匿名信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多处引用了张衡名作中的语句。这既是侦查此案的关键,也是十分有价值的线索。国渊的思维活动可总结如下:

《二京赋》是一部囊括许多知识的书,很少有人能讲授这部书,而匿名信又多处引用该书的语句,也就是说:“只有具有较渊博知识的人,才能写出这封匿名信。”这样,就大大缩小侦查的范围;如果某知识渊博的人的笔迹与匿名信的笔迹完全一致,那么匿名信就是该人所写。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现在将能够讲授《二京赋》人的“信”与“匿名信”进行对比,笔迹完全一致。可见,两封信出自一人手笔。写匿名信的(作案者)就是此人。

国 柱:(生卒年待考),满族,郭络罗氏;满洲镶黄旗人。著名清朝楚雄镇总兵。

清雍正年间袭一等子爵。清乾隆年间出任前锋侍卫,因功升马兰镇总兵。后从征缅甸,调任楚雄镇总兵。

国林之:(公元1915~1992年),河北武邑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国林之出生在武邑县赵桥镇赵桥村一个大地主家庭,其父亲国长池也是当地有名的开明人士。

国林之幼年正值社会混乱,土匪横行,歹徒到处绑架、抢夺钱财,民不聊生。在社会环境的感染和父亲的熏陶下,幼小的国林之就产生了安民报国的思想。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学时期的国林之面对当时的社会黑暗腐败,深恶痛绝,一面攻读文化知识,一面认真学习马列等进步书籍。

1934年,国林之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相继沦陷,民国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祖国的大好河山沦入日寇之手,广大的爱国学子积极地投身到救国的运动中,国林之联合进步青年李松宵、国伯刚、李致远等组织发起了“武邑县旅平同学会”,并肩负起会刊《纯泉》的编写工作,这一刊物振奋了全县的进步青年和爱国志士,有力地打击和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反动和黑暗。他还积极参加了北平“一二九运动”、“一二一六运动”和“南下扩大宣传团”等活动,赢得了广大爱国学子的信赖。

1937年,国林之参加八路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随营学校教员、政治处股长、抗大六分校主任教员、宣传科副科长。

1944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国林之任中共冀东第十五地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兴隆县委书记、中共冀东第十七地委秘书长、华北军区第三纵队独立第一旅政治部主任、第八纵队第二十三旅政治部主任、第十九兵团第六十五军第一九四师副政委。参加了平津、太原、兰州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六十五军第一九四师政委。1951年入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五军第一九四师政委。回国后,任西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干部部部长、驻越南军事顾问团政治组长、通信兵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河北省军区副政委。

国林之将军晚年,仍然十分关心国家的经济建设。他一生光明磊落,勤俭节约,艰苦朴素,1992年生病住院后,他始终坚持看书、看报、听报,与病魔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并以一个彻底唯物主义的胸怀嘱告亲人后事从简:“不发讣告,不开告别会,不留骨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九兵团第六十五军第一九四师政治委员,西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干部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兵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河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1992年,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六岁。

国敏元:(公元1944~今),女;北京人。著名中医专家、营养减肥专家。

国敏元的母亲是一位从京缄百年老字号名药店家族走出来的大家闺秀,外公、舅舅,表舅名下,都有着颇有名望的药堂、店铺。因此,国敏元得以在这里自由出入,从小接受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熏陶,不知不觉,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一颗种子。没想到几十年后,这颗种子竟在她身上大放异彩,圆了一个崭新的东方减肥模式的梦想。

国敏元十一岁那年,母亲得了一场重病,特意请留洋学医的姑父前来诊治。母亲需每天注射,而姑父又太忙,这注射的事自然落到了国敏元身上。谁知,这聪慧的小姑娘竟无师自通,拿着那粗大的针管毫不胆怯,初试身手就显得那样沉稳老练,深得姑父、家人的夸赞。此后,国敏元就成了家中的小护士,帮大人看病,服药,注射,且乐此不疲,样样干得蛮在行。

国敏元一天天长大,少女的梦愈发绚丽多姿,但她始终抱着一个最大的梦想:当一名共和国的白衣天使。身为电机工程师的父亲一生务实,他对儿女并不苛求,只要求他们掌握一门实实在在的本领,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母亲却不赞成女儿学医,她偏执地认定:国敏元个性温厚和缓,不适宜与刀,剪和血淋淋的现实打交道。一向听话的女儿随了母亲的愿,从北京女十二中毕业后即考取了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也一度编织过将来做一个米丘林式科学家的梦。

大学时代的国敏元朝气勃勃,不仅功课门门优秀,还运用已学的知识搞了些科研项目。当市政府和主管教育的领导到学校现场观摩她的科研成果时,国敏元颇感自豪。不久,班里的同学又发现,国敏元干什么都挺“神”的,军事训练中学习跳伞,不多久她就达到了教练水平;学驾驶摩托车,技术很快就超过了男同学。

大三那年,由于国民经济发生了困难,学习劳动又异常紧张,营养跟不上,国敏元和一些同学患了甲状腺机能亢进,脖子肿起来老高,不得已住进了医院。当时医院里药品欠缺,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大夫们自然想到了古老的针灸术。国敏元见医生们忙不过来,就主动提出要帮忙。医生用疑惑的目光看了她捻针的架式,倒也蛮“专业”的,就顾不得是否符合规章,匆匆让她上阵了。不几天,病员们反映,这小大夫扎得针感很好,一点不亚于那些穿白大褂的。以至一个月后,国敏元要出院时,医生和病员们都对这位既勤快又利索的“编外针灸师”恋恋不舍了。

大学毕业后,国敏元被分配到北京门头沟区农业局,在燕山脚下开始了她从事果树改良的农艺技术员生涯。不久,文化大革命降临,正常的工作秩序完全被打乱,国敏元对无休止的大字报、大辩论和武斗毫无兴趣,干脆躲进小巢,重温那令人眷恋的少女之梦。那个年代,知识极度贬值。国敏无用很便宜的价钱就从书店里抱回了大批中医药书。虽说当时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但她啃读起那一本本医书来,依然如痴如迷。以至几岁的儿子也“熟读”了妈妈的彩色《舌苔图谱》,一有客人来,便拉着客人说:伸出你的舌头来看看,苔腻而黄……

靠着刻苦勤奋,灵气和悟性,加之几位名医的指点,国敏元的医道日渐深厚。一出道便身手不凡,使几个婚后多年不孕的妇女都抱上了胖娃娃。

女儿上小学那年,一天,她突然告诉妈妈:黑板上的字全是模糊的。经测视,女儿的视力一下下降到0.2。国敏元拿出小小银针,精心为女儿扎治了一个星期,女儿的视力便恢复到了1.2,又巩固了一个月,女儿的眼睛就明亮如初了。消息不胫而走,女儿班上的几个“小近视眼”的家长纷纷前来求治,一时间,国敏元的家变成了十分热闹的小诊所。更为奇特的是,几年以后,女儿去河南参加一个天文学夏令营时,竟用肉眼观测到了一颗常人难以看见的星星。她根据观测画出的星象图谱,与资料记载的图谱完全吻合。更未料想到,这件事在欧洲天文学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据西方天文史料记载,这颗星是荷兰人发明了天文望远镜之后观测发现的,而对千年以前中国古代天象书中这颗星的肉眼观测记录不予以承认。现在中国一名小学生的肉眼观察实录,恰恰推翻了西方的片面决断,重新肯定了中国人对这颗星的首次发现权。国际天文学会组织为此专门邀请这名中国小学生去欧洲访问旅行。老师和同学都赞叹她有一双神奇的好眼睛,其实,更要赞叹的是她身后有一位温柔聪慧的母亲。

二十世纪年代的第二个春天,已过不惑之年的国敏元调入北京营养源研究所,去开拓一片充满希望的处女地。她搞的第一个项目就是银耳和金针菇的培植开发。不久,她的研究成果在北京食用菌科技成果展览会上展示,不仅博得了参观者的一致好评,还引起了一位中南海警卫团领导的关注。这位领导专门拜访了国敏元,并聘请她为中南海的高级营养顾问。

说起来,国敏元与中南海早有缘分。五十年代曾与周恩来一起在法国勤工俭学、又与邓颖超在重庆一起领导过妇女救亡运动的姑姑,就几次带着她去中南海看望总理夫妇。记得有一次在西花厅的海棠树下,她和姑姑与总理、邓妈妈一起合完影,总理拍着她的肩膀问:“小鬼,长大想做什么?”国敏元应声答道:“学医,当一名医生。”而今,她虽未兑现对周总理的承诺,但她又走进了中南海。国敏元进入中南海后,不仅根据领导人不同的身体状况调配出了多种营养配餐和食谱,而且还毫无保留地向中南海的厨师们传授营养学知识。同时,她又亲自指导警卫团的战士们培育出大面积的天然保健品:那散发着清香的鲜银耳像一片盛开的雪莲,一束束金针菇鲜嫩秀丽,毛绒绒的猴头菇可爱诱人,谁见了都欢喜。

这期间,国敏元又拿出自己精心研制了几年的菊花、芦荟饮料配方,用北京玉泉山的矿泉水,调制出一种口味纯正的天然保健饮料。这种饮料很快走上了人民大会堂的国宴餐桌。不久,她又受聘出任人民大会堂营养师,指导国宴的面点、菜肴营养成分的合理调配,成为国家一流的营养保健专家。国敏元出色的工作实绩引来了八方赞誉,一些医院的减肥门诊和社会上的减肥健身班纷纷慕名请她为肥胖患者们配制具有减肥效应的营养配餐。不久,一些患者反馈给了她可喜的信息——食用了她提供的营养配餐,不仅快速减了肥,而且由肥胖引起的高血压、便秘、糖尿病等症状也明显减轻了。

欣喜之后是更加冷静的思考。国敏元感到,偶然的成功未免显得过于肤浅,如按这样的配方生产出减肥食品无疑等于敷衍民众。没有坚实的理论依据,没有大量的综合分析研究的成果,就像沙滩上的建筑,是不会稳固长久的。与此同时,一个新的科研计划在她脑海里铺陈开采。

从二十一世纪初以来,肥胖以及肥胖带来的并发症越来越成为一个全世界关注的课题。1993年春天,美国路易斯·哈里斯测验所对西方国家肥胖现状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系统的抽样调喳,发现美国人身体超重的占66%,德国高踞世界榜首,身体超盒者达75%,接下来依次是意大利、加拿大、法国、英国、俄罗斯,在一些穆斯林国家,大胖子更是比比皆是。正迈着稳健步履奔向小康社会,的中国,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肥胖者增多也成为一种趋势。据联合国卫生组织官员披露,地球上每死亡四个人,就有一个是由肥胖诱发的病因所致,其死亡数字已远远超越崩症,艾滋病之上。

国敏元深深地同情和理解那些发自心灵深处的呼唤。她以医生的职责竭尽全力解除患者疾苦的职业精神,以科研工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更以东方女性的一颗温柔聪慧之心,开始了扎扎实实的探索之路。当国敏元下气力将前人,特别是西方的减肥理论和实践认真梳理之后,她开始对一些减肥研究权威的理论基点打了个大大的问号:肥胖之症果真是营养过剩造成的吗?

国敏元研究发现,许多肥胖者都伴有严重的内分泌失调,他们进食后,体内不能合理调节,使营养吸收失去平衡,以至造成一方面营养缺欠,一方面脂肪大量堆积而导致肥胖。她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肥胖并不是营养过剩,而恰恰是人体内分泌严重失调导致的严重营养不良。国敏元终于闯过了“肥胖’营养过剩说”的怪圈,在世界减肥领域独树起二面东方之旗。

中医关于“肥症”的直接论说虽不多见,但国敏元对古老医学博大精深的机理和原则,辩证灵活的施治方法融汇贯通,却从中得到了根本的启示。她的选择是按照中医扶正祛邪的原理,以补虚来治本。确定了补法减肥的新视角。于是,她提出了世界首创的全营养减肥的新概念,即对人体内分泌功能进行全面的调整,通过全营养使人体生理建立一种新的平衡,达到既减肥又健康的目的。

从一种减肥新观念的确立,到一种安全有效的减肥新食品的诞生,还有一段艰辛的路。横在国敏元面前的又一座高山,就是如何在多如繁星的医食兼用的物品中,筛选出含营养成分最丰富的纯天然珍品。这如同一个浩大的排列组合工程。要将选用的每一样物品的产地,各种营养成分比、微量元素含量等数据一一作出统计,找出最佳组合,如有一点儿需改进变更,整个配方的几十种原料又得打乱重新排列。这对于年近五十岁,肩负工作、科研和家庭三副重担的国敏元来说,显得过于沉重了。但她那个温馨、和谐,充满民主和知识氛围的家庭,在关键时刻给她帮了大忙。

在某大学专事计算机网络工程的丈夫,帮她上机检索资料,搞配方排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学医的女儿和理工科大学毕业的儿子,有空就帮她整理翻译些中外文资料。当她劳累,心绪不佳时,一对儿女还千方百计地安慰她。国敏元更是全身心地沉浸在“全营养减肥”的天地里。除了平日泡图书馆、实验室外,节假日也全部搭上了。一大早起来,就在家里搬瓶倒罐,摆开了阵势,把各种原料碾碎、熬烂,反复配比、调兑,直到调出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来。国敏元说:我做事喜欢一鼓作气,不弄出个结果是不会罢手的。当笔者问她“国氏全营养素”的成方曾经进行过多少试验,国教授笑笑说:“比较大的改进试验大约有十多回,小的那就不计其数了。有时一个星期天下来就得改七八次。”

有了配方,还得请肥胖患者们食用,随之进行追踪调查。国敏元和几家医院的减肥门诊挂钩,每天不辞辛苦为这里的患者测量体重、腹围,血压,胆固醇等减肥指标。几年下来,她积累了上千例追踪调查档案,为产品的不断改进完善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科学依据。当产品推进到加工试制阶段时,经费又成了当务之急。她一面寻找合适的生产厂家,一面四方筹措资金,并向海外的亲友伸出了求援之手。好在海外亲友非常理解她的事业,纷纷解囊相助,不久便筹集了近十万元,为她解了燃眉.之需。

经历了一千五百多个难忘的日日夜夜,国敏元终于走上了属于她的成功殿堂。

1992年夏天,北京香格里拉饭店辉煌的大厅内,一个别开生面的鉴定会正在进行。前国家卫生部长钱信忠,轻工业部科技发展司副司长徐蓓蕾、亚洲营养学会理事沈治平、著名养生学家金世元等国家一流医学、食品专家五十多人汇集一堂,为国敏元教授发明的特效减肥食品“国氏全营养素”进行科学鉴定。会议由上午9:00~2:00,对专家们以近乎挑剔的眼光提出的各种各样问题,国敏元都做了科学,准确的答辩。最后,中国营养食品专家们审评断言:国敏元解决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国氏减肥理论,是人体生命科学的一次世纪性突破,必将给人类的减肥事业带来一场革命。轻工业部食品司司长郑重向全场宣布:“国氏全营养素”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科技成果。全场顿时响起热烈掌声。

仅过了一个秋冬,由国敏元监制的“国氏全营养素”即在北京市场上登台露面。短短几个月时间,它便以神奇安全无副作用的减肥效果和持久超凡的魔力;从众多减肥食品中脱颖而出,刮起了一股势头强劲的“国氏”旋风。

国敏元说:“全营养素”系纯天然优质珍品构成,据测算,每日服用九十克,它的蛋白质含量相当于七个鸡蛋或一公斤牛奶,钙的含量则相当于八公斤牛肉,维生素A超过了四公斤半胡萝卜中的含量,而各种微量元素等人体所需的生命之盐,成分之多,含量之广是其它减肥食品难以媲美的。它是数十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源的高度浓缩。正是这种少而精和医食兼用的特点,顺应了国际医学界探寻多年的食品减肥又治病的新趋向。它既能向人体提供生命运动所必须的充实营养,免除人的饥饿之苦,又能通过医食兼用的成分,对造成人体脂肪代谢堵塞的内分泌紊乱合理调节,达到一举两得之功。

科学的奥秘有时是无法完全预见和认识的。国氏全营养素所包容的潜在的治疗功效,甚至连发明人国敏元有时也始料未及。北京有个十八岁的女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发胖,到了荳蔻之年还不来例假,心急如焚的母亲带着她看了一个又一个“名医”,喝了几年的汤药,均不见成效,后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服用了“国氏”,之后女儿不仅体重降到正常,而且月经也正常了。这位母亲为了表达对国教授的感激之情,经常主动来到闹市的保健品柜台前,义务为“国氏”作宣传。

当那一封封充满摆脱重负后的喜悦轻松之情的信件汇集到国敏元案头时,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笑容里,饱含着温柔的爱心,坚韧的毅力和奉献精神。国敏元的生命之秋是金色的。她依然不曾停步,正在为“国氏家族”系列产品的诞生,为“国氏”早一天风靡国际市场辛勤耕耘着。

八、名人名篇:

贺遂亮《大唐平百济国碑》铭文:

显庆五年,岁在庚申,八月己巳朔十五日,癸未建洛州,河南权怀素书。

原夫皇王所以朝万国,制百灵,清海外而举天维,宅寰中而恢地络,莫不扬七德以驭遐荒,耀五兵而肃边徼。虽质文异轨,步骤殊途,揖让之与干戈,受终之与革命,皆载劳神武,未戢佳兵。是知汹水挻祅,九婴遂戮;洞庭构逆,三苗已诛。若乃式鉴千龄,缅惟万古,当涂代汉,典午承曹。至於任重凿门,礼崇推毂,马伏波则铸铜交址,窦车骑则勒石燕然,竟不能覆鳀海之奔鲸,绝狼山之封豕。况丘树磨灭,声尘寂寥?圆鼎不传,方书莫纪?

蠢兹卉服,窃命岛洲;襟带九夷,悬隔万里。恃斯险厄,敢乱天常?东伐亲邻,近违明诏,北连逆竖,远应枭声。况外弃直臣,内信祅妇?刑罚所及,唯在忠良;宠任所加,必先谄幸。标梅结怨,杼轴衔悲。我皇体二居尊,通三表极,珠衡毓庆,日角腾辉。辑五瑞而朝百神,妙万物而乘六辩。正在柱于西北,回地纽于东南。若夫席龙图,裒凤纪,悬金镜,齐玉烛。拔穷鳞于涸辙,拯危卵于倾巢。哀此遗甿,愤斯凶丑,未亲吊伐,先命元戎。

使持节神丘嵎夷马韩熊津等一十四道大总管左武卫大将军上柱国邢国公苏定方,迭远构于曾城,派长澜于委水,叶英图于武帐。标秀气于文昌,架李霍而不追,俯彭韩而高视,赵云一身之胆,勇冠三军;关羽万人之敌,声雄百代。捐躯殉国之志,冒流镝而逾坚;轻生重义之心蹈前锋而难夺心悬冰镜,鬼神无以蔽其形;质过松筠,风霜不能改其色。至于养士卒,抚边夷,慎四知,去三惑,顾冰泉以表洁,含霜柏以凝贞。不言而合诗书,不行而中规矩,将白云而共爽,与青松而竞高远,怀前人咸有惭德。

副大总管冠军大将军□□□卫将军上柱国下博公刘伯英,上□□□□□风云负廊庙之材,怀将相之器,言为物范,行成士则,词温布帛,气馥芝兰,绩着旗常,调谐律吕。重平生于晩节,轻尺璧于寸阴。破隗之勋,常似不足平□之策□未涉言。

副大总管使持节陇州诸军事陇州刺史上柱国安夷公董宝德□志飘举雄图,杰六艺,通三略,策运后□□□真,梅能令魏军止渴;无劳实,纩终使楚卒忘寒。

副大总管左领军将军金仁问气度温雅器识沉毅,无小人之细行,有君子之高风。武既止戈,文亦柔远。

行军长史中书舍人梁行仪,云翘吐秀,日镜扬辉,风偃搢绅,道光雅俗,鉴清许郭,望重荀裴。辩箭腾波控九流于学海,词条发颖掩七泽于文亮□太傅之深谋,未堪捧辔;杜镇南之远略,犹可扶轮。暂游凤池或清鲸壑。

邢国公运秘鉴,纵骁雄,阴羽开偃月之图,阳文含晓星之气。龙韬豹钤,必表于情源;玄女黄公,咸会于神用。况乎稽天蚁聚,迎地蜂飞,类短狐之含沙,似长蛇之吐雾,连营则豺狼满道,结阵则枭獍弥山。以此凶徒,守斯穷险,不知悬缕将绝,坠之以千钧;累棋先危,压之以九鼎。于时秋草衰而寒山净,凉飙举而杀气严。逸足与流电争飞,迭鼓共奔雷竞震。命丰隆而后殿,控列缺以前驱。沵气妖氛,扫之以戈戟;崇墉峻堞,碎之以冲棚。

左将军总管右屯卫郎将上柱国祝阿师右一军总管使持节淄州刺史上柱国于元嗣,地处关河,材包文武,挟山西之壮气,乘冀北之浮云:呼吸则江海停波,啸咤则风雷绝响。

嵎夷道副总管右武卫中郎将上柱国曹继叔,久预经纶,备尝艰险,异廉颇之强饭,同充国之老臣。

行军长史岐州司马杜爽,质耀璇峰,芳流桂畹。追风籋电,骋逸辔于西海;排云击水,搏劲翮于南溟。骥足既申,凤池可夺。

右一军总管宣威将军行左骁卫郎将上柱国刘仁愿,资孝为忠,自家刑国,早闻周孔之教,晚习孙吴之书,既负英勇之材,仍兼文吏之道。

邢国公奉缘圣旨,委以班条,欲令金如粟而不窥,马如羊而莫顾。右武卫中郎将金良图,左一军总管使持节沂州刺史上柱国马延卿,俱怀铁石之心,各励鹰鹯之志,拥三河之劲卒,总六郡之良家,邢国公上奉神谋,下专节度或发扬蹈厉,或后劲前锋,出天入地之奇。千变万化致远钩深之妙,电发风行,星纪未移,英声载路。邢国公仁同转扇,恩甚投醪,逆命者则肃之以秋霜,归顺者则润之以春露。一举而平九种再捷而扫三韩,降刘弘之尺书,则千城仰德,发鲁连之飞箭,则万里衔恩。

其王扶余义慈及太子隆自外王余孝一十三人,并大首领大佐平沙咤千福、国辩成以下七百余人,既入重闱,并就擒获。舍之马革,载以牛车,伫荐司勋,式献清庙,仍变斯犷俗,令沐玄猷,露冕褰帷,先择忠款,烹鲜制锦,必选贤良,庶使剖符绩迈于龚黄,鸣弦名高于卓鲁,凡置五都督,卅七州二百五十县,户廿四万,口六百廿万。各齐编户,咸变夷风。

夫书东观纪,南宫所以旌其善;勒辞鼎铭,景钟所以表其功。

陵州长史判兵曹贺遂亮,滥以庸材,谬司文翰,学轻俎豆,气重风云,职号将军,愿与廉颇并列;官称博士,羞共贾谊争衡。不以衰容,犹怀壮节提戈,冀效涓尘,六载贼庭,九摧逋寇,穷归之隘,意欲居中,乃弁余词,敬撝直笔,但书成事,无取浮华。

俾夫海变桑田,同天地之永久;洲移郁岛,与日月长悬。其铭曰:

悠悠遂古,茫茫厥初,人伦草昧,造化权舆,冬巢夏穴,壳饮鹑居,以结以刻,或畋或渔,淳源既往,大道沦胥,爰及三五,代非一主,揖让唐虞,革命汤武,上齐七政,下均九土,屡扰干戈,式淸区宇,未渐西掖,岂覃东户?奥我圣皇,德叶穹苍,莹镜千古,牢笼百王,逖矣远徼。遐哉大荒,咸禀正朔,并预封疆,蠢兹九种,独隔三光,叛族泽国,凭凌水乡,天降飞将,豹蔚龙骧,弓弯月影,剑动星芒,貔貅百万,电举风扬,前诛蟠木,却翦扶桑,冰销夏日,叶碎秋霜,赳赳武夫,明明号令,仰申庙略,府齐军政,风严草衰,日寒江净,霜戈夜动,云旗晓暎,□戟前驱,吴钩后劲,巨猾授首,逋诛请命,威惠□□,边隅已定。

嘉树不翦,甘棠在咏,花台望月,贝殿浮空,疎钟夜铿,淸梵晨通,刊兹宝刹,用纪殊功,拒天关以永固,横地轴以无穷。

《大唐平百济国碑》,又称《苏定方塔》、《苏定方碑》、《苏定方平百济塔》、《苏定方伟绩勒》、《苏定方平百济塔碑》,镌于唐高宗李治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农历8月15日,为一石塔,塔高五层。碑文刻于塔基之四周,共一百十七行,前七十九行,每行十六字,后三十八行,每行二十字。额刻石塔之首面,篆书题:“大唐平百济国碑”。

撰文者,碑文中已经言明为贺遂亮,故不复列于碑文之前。贺遂亮时为大唐御史、随军监军,其人与韩思彦惺惺相惜,其事迹虽无考,然其文整练华丽。书文者河南洛阳人权怀素,其人字笔画苍劲,结构严整,一变当时之体,所书间架之法已在颜、柳之前,而精神风韵则稍逊于欧、褚。

《大唐平百济国碑》铭文凡两千余字,目前,前段七十余行字划清晰,阙字无几;可叹的是,后五十行则大半泐损,经考证为现代人工刻意恶为。

《大唐平百济国碑》因在今韩国忠清南道扶余市的定林寺,离我国遥远,目前无人传拓,其在《旧唐书》、《新唐书》、《集古录》、《金石录》、《三国史记》、《三国遗事》、《高丽史·地理志》、《东国舆地胜览》、《新增东国舆地胜览》等有关朝鲜半岛历史的史籍中亦无全面记载,故而拓本十分罕见。本书刊载的碑文为清朝中期“乾嘉好古学风”兴起时期朝鲜学人前来清朝京师朝贡时所携的整幅拓本(长一米三六,宽一米二),共八纸,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亦是如今所有韩国“历史学家”在进行半岛历史篡改过程中所称的 (令人最为头痛的碑)之一。

附录:典故、逸事:

国氏富因偷天地

齐国人国氏是一个腰缠万贯的大富翁,而宋国人向氏则是一个身无分文的穷光蛋,因此向氏就从宋国到齐国向国氏请教致富之道。国氏告诉向氏说:“我会偷哩。一年可以勉强自强,两年便可丰衣足食,三年便大有结余。”向氏并没有问清底细,他领会错了国氏所要表达的意思;返家后做起真正的强盗来。于是向氏就爬墙穿室,打家劫舍,没多久便失风获罪,逃捕亡命。日夜兼程再次来到齐国,抱怨国氏使他误入歧途,身败名裂,自己原来虽然穷,倒还可以逍遥自在,而现在却只能亡命天涯,难免要受牢狱之灾。国氏听完向氏的诉说后,不禁仰天大笑着说:“你竟然不知为盗之理吗?天有时,地有利,我所盗的是天时地利;雨云滂润,山泽宝藏,陆盗禽兽,水盗鱼鳖,山盗矿藏,生养滋息,源源不绝。最大的目标是人与天争,控制宇宙,役使自然。你所采取的手段,夺人财物,坏人居室;最大的目标,是人与人争,结伙行凶,大家分赃而已。纵然侥幸得逞,也将造成天下大乱,民穷财尽。”向氏听后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但已经铸成大错,一切都迟了。这个典故说明:只有能够掌握天时地利,才会有所作为。

皇族国姓

姓氏原本无所谓高与低,然而,在封建社会,某个姓氏一旦成为皇帝的姓氏,立即身价百倍,被尊为“国姓”。能与皇帝同姓即是一种荣耀,能同宗同族就更是一种无形的政治资产。 刘备来自社会底层,靠编席贩履糊口,凭他这身份参与逐鹿中原,实在没有什么资本。但是,因为他姓刘,几百年前与皇帝是一家,便可“先姓夺人”,赢得政治筹码:天下是俺老刘家的,是俺祖爷爷的祖爷爷高皇帝刘邦打拼得来的。现如今要坐江山,也该我“汉中山靖王之后”刘皇叔,唯我才是正宗龙种!

西晋末,匈奴人刘渊起兵,高举的也是汉朝国姓“刘”这面大旗。渊谓群臣曰:“昔汉有天下久长,恩结于民。吾,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乃建国号曰汉,依高祖称汉王。追尊安乐公禅为孝怀皇帝,作汉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

皇帝奖赏功臣,除了加官晋爵、封妻荫子、封地赏钱乃至赠送美女外,还有一种荣誉性奖品:赐国姓。恩赐你国姓,与皇帝成为“一家”,那是高层看得起你,政治上信任你,堪称高规格、很庄重的政治大奖。

娄敬建议刘邦都关中,为刘邦所纳,刘邦便赐娄敬姓刘。待王莽称帝,王姓成了香饽饽,而刘姓已然残汤剩羹矣,王莽拿了国姓王赏赐刘氏有功者,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32人被赐姓曰王。真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北齐文宣帝高洋尽诛诸元,定襄令元景安为保命,欲请改姓高氏,其从兄景皓曰:“安有弃其本宗而从人之姓者乎!丈夫宁可玉碎,何能瓦全!”景安以其言白帝,帝收景皓,诛之,赐景安姓高氏。本来的国姓元,因为国家的衰亡非但不再高贵,反而变成了要命的罪名。聪明人元景安选择了弃旧图新——主动请求姓高,以此表示与新政权保持一致;其堂兄元景皓不愿改姓新的国姓,结果掉了脑袋。

有时,某些动物也沾国姓的光而受到特殊保护。据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国朝律,取得鲤鱼即宜放,仍不得吃,号赤鲤公,卖者杖六十,言鲤为李也。”唐朝的鲤鱼可真是跃过龙门,好造化了。

武则天以太后临朝称制,成了事实上的皇帝。武姓政治股票急遽飙升,前景诱人,盖过了第一姓李氏。马屁精傅游艺立即投资“武股”,上书请改国号,赐皇帝姓武氏,傀儡皇帝睿宗李旦很识相,也顺应舆情主动上表,自请赐姓武氏。不能责怪李旦数典忘祖,实在是时势使然,不得不尔。

赐国姓,也有不好使的时候。唐昭宗天复二年(公元902年),皇帝拿出他的特殊政治奖品李姓赐给大臣朱温,不料朱老三竟不给皇帝面子,当即予以拒绝。此何故?此时李唐王朝大厦将倾,岌岌可危,一派末日败亡气象,实权已转移到朱温手中,李姓含权量远不及朱姓多,朱温当然不稀罕你那个劳什子“国姓”了。

皇帝既然可以赐赠国姓,当然也就有权剥夺或开除反对派的国姓,以为惩罚。三国吴国孙秀乃孙权之后,正宗皇族。因见恶于末帝孙皓,惶恐不安,乃率兵降晋。孙皓盛怒之下,追改孙秀姓“厉”,那是极其严厉的政治处分。不过,孙皓的这个处分其实是一纸空文,无由实施;孙秀政治避难到敌国,照样姓孙,官做得比在吴国还大——对方看重和炒作的也恰恰是他的“国姓”。

五 : 宗姓源流

来自:网文

宗姓,拼音:zōng xìng 。在《百家姓》中排第176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280位。

每一个姓氏的来源,都有着美丽动人的传说,历经千年历史沧桑,积淀为族群基因和宗族特征,以家训族风代代传承,化为渗进血脉的气质,是为姓氏之魂,而所有中华姓氏之魂则一起熔铸为中华民族之魂。

宗字详细释义

〈名〉

其概念的核心意义是指事涉源流的整体,并有完整、完全、集合、全体之意。如卷宗,大宗,案宗等,以心为宗,宗室,渊兮似万物之所宗。

(1)、(会意。从宀示。示,神祇,宀,房屋。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本义:宗庙,祖庙)。

(2)、同本义 [ancestral temple]

宗,尊祖庙也。——《说文》

汝作秩宗。——《虞书》。传:“主郊庙之官。”

凡师甸用牲于社宗。——《周礼·肆师》

承我宗事。——《仪礼·士昏礼》

既燕于宗。——《诗·大雅·凫鹥》

寡君闻君有不令之臣为君忧,无宁以为宗羞?——《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故筑为宫室,设为宗祧。——《孔子家语》

李营丘为士大夫之宗,米南宫乃精鉴之祖,(袁可立子袁环中)故使荆、关,董、巨真名迹归其家。——明王时敏《烟客题跋·题自画关使君袁环中》

(3)、又如:宗守(宗庙所在);宗邑(宗庙所在的城邑);宗稷(宗庙社稷);宗仪(有关宗庙的典章礼仪);宗彝(宗庙祭祀所用的酒器);宗器(宗庙祭器)

(4)、祖先(常指祖父辈以上的) [ancestor]

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左传·成公三年》。注:“嗣其祖宗之职位。”

故先祖基之,子孙成之。——《盐铁论·结和》

(5)、又如:列祖列宗;宗公(先公);宗祀(对祖宗的祭祀);宗绪(祖先的绪业);宗职(祖宗世袭的职位);宗灵(祖宗灵位)

(6)、宗族;同族 [clan]

其宗灭于绛。——《国语·晋语》

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

(7)、又如:宗英(宗族中杰出的人才);宗缘(宗族因缘);宗党(宗族党羽);宗女(同宗的女儿);宗支(同宗族的、支派);宗氏(同族,宗族);宗表(同族远房兄弟互称宗表)

(8)、宗派;派别 [faction;sect]

一钵事南宗,僧仪称病客。——许浑《冬日宣城开元寺赠元孚上人诗》

(9)、又如:宗门(佛教名宗的通称);禅宗;正宗;宗风(指佛教各宗系特有的风格、传统,多用于禅宗)

(10)、宗子,即嫡长子 [eldest son of the legal wife]

以妾代妻,以孽代宗。——《诗·小雅》

(11)、又如:宗潢(皇族的子孙);宗主(宗子。一姓的继承人)

(12)、即品系 [strain]。一个种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变种,如异宗配合的霉菌有两个宗:(十)宗和(一)宗,前者以其较强壮的生长势而区别于相应的后者。

(13)、被传达、表示或暗示的意思;主旨 [purport]

以天为法,以德为行,以道为宗。——《吕氏春秋》

(14)、生物的种内分类单位 [race]。如:地理宗;生态宗

(15)、尊祭之神 [honoured gods]

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16)、帝王的庙号。从汉代起,始帝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称为太宗、世宗等 [title conferred on an emperor after his death]

玄宗回马 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郑畋《马嵬坡》

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史记·孝文帝本纪》

天下有王,分地建国设祖宗。——《孔子家语·庙制解》

(17)、诸侯夏天朝见天子之礼 [appearance of feudal princes at court in summer]

春见曰朝,夏见曰宗。——《周礼》

(18)、姓。如:宗泽

〈动〉

基本意思在于 渊源、归宿、依止。

(1)、尊崇 [honour]

食之饮之,君之宗之。——《诗·大雅·公刘》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杜甫《咏怀古迹》

(2)、尊敬 [respect]

宗尔父母之言。——《仪礼·士昏礼》

(3)、又如:宗附(宗仰依附);宗臣(国人敬重之臣);宗奉(宗仰敬奉);宗长(尊崇长者);宗敬(尊敬)

(4)、取法 [follow]

室家遂宗。——《楚辞·招魂》

词曲一道,但有前书堪读,并无成法可宗。——李渔《闲情偶寄》

(5)、又如:宗尚(推崇;效法)

(6)、归往 [go toward]

江汉朝宗于海。——《书·禹贡》

(7)、又如:宗归(宗尚,归依)

(8)、归向 [yield to]

武王已平 殷乱,天下宗 周。——《史记》

〈量〉

事涉源流的项目单位,如大宗买卖等。

用于事情等。如:一宗心事。

宗姓在中国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姓氏,但也是中国较为古老的姓氏之一。宗姓源出多头,先秦时期宗姓已在今河北唐县、河南南阳、安徽庐江、四川渠县、河南淮阳、杞县以及山东淄博一带落籍,如今,宗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北、浙江、江苏、山东、安徽、江西江苏沛县二堡等地多此姓。

一、姓氏源流

第一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殷商时期官吏瞽宗,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瞽宗,殷商王朝时期的学官职称,也就是太学之教官。太学,是古代官家学校的称谓,即国学。

为了提高统治阶级的执政能力,从虞帝开始设学校,教授子弟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最早的学校称“庠”,学生称庠生,掌管学校的官员即校长称庠长;夏禹将学校设为“校”,学生称校生,掌管学校的官员称校长;商汤将学校设为“序”,掌管学校的官员称瞽宗;姬周亦将学校设为庠,掌管学校的官员称辟痈。庠、校、序,都是上古时期国学教育机构的称谓。

到了西汉武帝刘彻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改其称为“太学”,由五经博士掌管。至隋朝初期,隋文帝杨坚改设为国子寺,后来隋炀帝杨广改设为国子监。到了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将太学分设为“国子、太学、四门、律法、书礼、数算”七学,皆属于国子监管辖。

宋朝时期,中央政府也兼设国子、太学。到了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了太学,只设国子监,但在国子监里读书的学子仍称为太学生。

一直到了清朝时期,经过官学初步考试合格的学生,皆称作“庠生”,相当于今天的小学毕业。

瞽宗,是殷商王朝国学即太学的最高行政长官,即校长,由博学之人担当,学、识、责、权皆集于一身,受世人尊敬。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瞽宗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宗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一直到民国初期,国民政府在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倡议下,去掉了“太学”下面的“丶”,改称为“大学”。

蔡元培先生说:“旧之中华教育皆曰太学,形成了封建之太学系统。吾今改之为大学。大学者,‘太’字少一‘点’,是要学子们永远记住:知识乃浩瀚无涯者,“大”离“太”远矣,永远都缺少那么一‘点’,故必付之勤勉于一生,始能兼容并包。”

——就这句话,造就了今日的中国诸多大学、和一直左右着中国政局的一代代政要们。

第二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古代历史历代掌管宗族事务之宗伯,属于以职官称谓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四岳,为尧帝时官名,司掌四时、方岳。”

四岳,为传说中的中原四方的诸侯之长,他们共同推举舜为尧帝的继承人。四岳不是单独的四个人,其辖下还有十二“牧”,这十二牧掌管“百揆”即文武百官。因此,“四岳”的概念中实际上包括“四岳、十二牧、百揆”,统称“岳牧”。

四岳的后代,一直在夏、商、周诸朝世为宗伯之官,超然于单一的朝代。宗伯,掌握邦国祭祀典礼之职,亦称太宗、上宗、秩宗、咨伯、祝宗等。

西周时期,“宗”所在机构称“家宗人”,东周时期称“都宗人”,秦、汉、魏晋时期称““宗正太常”,隋、唐、宋诸朝时期称“宗正寺”、辽国时期称“特里衮(宗人院)”、金国时期称“判大宗正事”,元朝时期称“大宗正院”,明朝时期称“宗人府”、清朝时期称“宗人内务府”,这些朝代掌管宗族的行政长官,大多皆称宗伯、宗正、宗卿、宗令、宗丞等等,其职能一脉相传。

诸多史籍中皆记载:“太宗伯,辅佐天子管宗室之事,为六卿之首。”这在典籍《书·舜典》中也记载:“咨伯,汝作秩宗。主郊庙之官,掌叙鬼神尊卑,故曰秩宗。周礼谓之宗伯,又曰祝宗。”在典籍《周礼·春官·大宗伯》中亦记载:“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

宗伯之职,在西周时期多由德高望重的大祭司担任,到了东周时期,则由姬姓家族宗亲长者担任,且为世袭。

在典籍《礼·祭法》中记载:“有虞氏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祖契而宗汤,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

古人对宗族关系规定得十分严谨,以家族流派所出为“宗”。这在典籍《礼·丧服小记》中描述得十分清楚:“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为小宗。”而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贾谊则在所撰《贾谊曰》中记载:“祖有功,宗有德也。”这说明,“宗”的含义还不仅限于单一的血缘关系。

著名的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程颐在其所撰《程颐曰》中,将“宗”与“姓”的关系讲述得更清楚:“凡言宗者,以主祭祀为言,人宗于此而祭祀也。同姓曰宗。”

在宗伯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秩宗氏、咨伯氏、祝宗氏、太宗氏、上宗氏等,后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宗氏、都氏,皆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其姓源繁复,不可一论。

第三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桓公裔孙伯宗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与钟氏皆晋伯宗之从。”

春秋时期,宋国君主宋桓公子御说(公元前681~前651年在位)的第三个儿子叫公子遨。宋桓公去世后,嫡子子兹甫继位为宋襄公(公元前650~前637年在位),弟弟公子遨则为宋国大夫。

周襄王姬郑十四年(宋襄公十四年,楚成王熊恽三十四年,晋惠公姬夷吾十三年,公元前638年),宋襄公欲称霸诸侯,结果与楚国在“泓水之战”中为楚成王所败,身受箭伤。宋襄公不服,欲联合晋国报仇,遂派其弟公子遨出使晋国,向晋惠公求援。

公子遨奉其兄宋襄公之命出使晋国,他不辱使命,争得了晋惠公的支持,派军助宋抗楚。周襄王姬郑十六年(宋成公元年,晋文公姬重耳元年,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即位后为了称霸春秋,竭力拉拢中原诸夏,为此更加大力支援宋国。当周襄王姬郑十九年(宋成公四年,晋文公四年,楚成王三十九年,公元前633年),当楚成王亲率大军再伐宋国时,晋文公及时出兵,于周襄王二十年(晋文公五年,楚成王四十年,公元前632年),晋、宋两国联军在著名的“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报了宋襄公当年在“泓水之战”中败于楚国的“一箭之仇”。

公子遨出使晋国,不辱使命完成了任务,却再也没有回宋国,而是留在了晋国。由于公子遨精晓宗人辖御之事,被晋惠公姬夷吾(公元前650~前637年在位)聘请担任了晋国的伯宗,管理晋国宗族事务。后来,公子遨在晋国生一子名扈,名叫子扈,改以父亲官职称谓为姓氏,称伯氏,史称其为“伯扈”。伯扈生一子叫伯宗。

伯扈的儿子就叫伯宗,后来成为了晋国的上大夫。伯宗其人为官贤正直坦,曾在周定王姬瑜十二年(晋景公姬獳六年,公元前594年)以“鞭之长,不及马腹”谏止晋景公攻楚,流传千古的成语“鞭长莫及”即由此而来。但是,在周简王姬夷十年(晋厉公姬寿曼五年,公元前576年)发生在晋国的著名“栾弗忌之难”中,伯宗被把持朝政的“三郤”(郤锜、郤犨、郤至)借机所害。

伯宗被杀害后,他的儿子伯州犁出逃至楚国,后出任楚国太宰,受封食邑于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部)。

伯州犁为官精滑,擅长隐意交流,因此留下了“上下其手”之千古成语。他生有二子:长子叫伯郤宛,其嫡支子孙后来就称钟离氏、钟氏;次子叫伯连,迁居于申邑(今河南南阳),改以先祖伯宗的名字为姓氏,即称宗氏,称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其宗氏正宗。

宗氏族人大多尊奉伯宗为得姓始祖。

在一些文献中记载:伯宗,姬姓,郤氏旁支。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伯宗是伯扈之子,伯扈是子遨之子,子遨是子御说之子,因此,伯宗是宋桓公的重孙,子姓,非姬姓。

另外,宋成公的名字叫子?。由于其“?”字人们多有不识者,大多讹笔拆写为“王巨”、或“王臣”。其实“?”字是“?”字的异体字,也就是“瓌”字的古体字,1955年以后被简化为“瑰”字。

注:“?”、“?”二字显示不出来者,请安装国家出版业标准矢量字库《方正超大汉字集库》。

第四个渊源:源于偃姓,出自春秋时期宗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春秋时期有一个偃姓宗国,为子爵,因此称之为“宗子国”,故址在今安徽省的安庆市枞阳县一带。

据史籍《左传·文公十二年》记载,“楚子孔执舒子及宗子,遂围巢。杜注:‘宗国为群舒之属,即枞阳,是古代偃姓方国。’”

周襄王姬郑二十六年(楚成王熊恽四十六年,公元前626年),楚成王发动了攻击偃姓群舒的系列战役,群舒国被迫归降于楚国时,作为群舒的一员,宗子国也随之成为楚国的附庸。

到了周顷王姬壬臣四年(楚穆王熊商臣十年,公元前615年),楚国令尹成大心病逝,楚公子燮求为令尹而不得,便联合了斗克(子仪)建立攻守同盟,准备掀起内乱。就在这一时期,群舒(舒鸠国、舒蓼国、舒庸国、舒鲍国等),包括偃姓的亲族如郾氏、鬲氏、阮氏、棐氏、止氏、郦氏、佼氏、摇氏、睆氏、参氏、会氏等诸多曾先后被楚国所吞灭的诸侯国人,乘机皆先后叛离了楚国。

周顷王五年(楚穆王十二年,公元前614年),楚穆王逝世,其子熊侣(芈旅)继位,是为楚庄王(楚臧王、荆庄王)。楚庄王以子仪(斗克)为师、升公子燮为太傅。

周顷王六年(楚庄王元年,公元前613年),楚国大夫成嘉、潘崇开始组织东反击群舒,首伐舒蓼。而公子燮在在此时间联合了子仪乘机作乱于都城城郢,,并派遣刺客试图刺杀成大心之子成嘉(子孔),结果不成功。于是,二人在农历8月挟持楚庄王离开郢都前往别邑商密(今河南南阳西峡丹水镇)。这二以国君为人质逃走,楚国朝野上下顿时全情激愤,二人成了众矢之的。庐邑大夫(今湖北南漳东)戢梨与叔麇设计,诱杀了公子燮和斗克,平定了“二子之乱”。

之后,楚庄王顺利复位,正式任命成嘉为令尹,率大军对群舒予以镇压。成嘉为将善智,首先击溃并抓捕了舒、宗两个子爵国的君主,群舒、宗子国和偃姓亲族遂溃散,随之灭亡。

宗子国灭亡之后,其王族贵胄及国民中皆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即称宗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陈宣公裔孙宗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陈国君主陈宣公妫杵臼(公元前692~前648年在位)有一个六世孙,名叫宗来。他的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宗来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宗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六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汉高祖刘邦宗亲刘礼的后代,属于以职官称谓为氏。

汉高祖刘邦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名叫刘交(字游,公元前?~前179年待考),被汉高祖封为楚王,谥“元王”。

汉楚元王在位二十三年,生有七个儿子,除了其中刘辟非为太子外,余皆被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前157年在位)封为侯:刘郢客为上邳侯、刘礼为平陆侯、刘富为休侯、刘岁为沈犹侯、刘执为宛朐侯、刘调为棘乐侯。

由于太子刘辟非早卒,因此在汉楚元王逝世后,汉文帝遂令其次子上邳侯刘郢客继位,是为汉楚夷王。汉楚夷王在位四年,逝世后由其子刘戊继位为楚王。

在汉楚元王的七个儿子中,第三子平陆侯刘礼为人最是忠正不阿,因此在汉景帝刘启于西汉前元元年(公元前156年)执政后,晋升刘礼为大汉朝宗正,成为九卿之一,主持刘汉皇家宗族、内宫事务。

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汉楚王刘戊参与了吴王刘濞发动的反叛,失败后自杀,楚国无主。于是,汉景帝便把时任宗正的刘礼改封为楚王以嗣其位,是为汉楚文王。

汉楚文王在位三年,死后由其子刘道继位,是为汉楚安王。汉楚安王在位二十二年,死后由其子刘注继位,是为汉楚襄王。汉楚襄王在位十二年,死后其子刘纯继位,是为汉楚节王。汉楚节王在位十六年,死后其子刘延寿继位。

这位汉楚元王的五世孙刘延寿在位三十二年,因其在汉宣帝刘珣执政时期(公元前73~前49年在位)参与了广陵厉王刘胥(公元?~前54年待考)的叛乱,事败后自杀。汉楚国前后两次皆参与了叛乱,汉宣帝震怒已极,汉王朝的楚国就此被废黜,其境改归中央政府所辖,列入郡县制,即汉朝的东海郡。

在刘礼的支庶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宗正氏,后改称宗政氏,今多已简化为单姓宗氏,亦有维系宗政氏复姓者。

第七个渊源: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后期女真完颜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从北宋徽宗赵佶政和五年(金太祖完颜旻收国元年,公元1115年)起,随着金太祖完颜旻(完颜·阿骨打)正式建立起金国政权,女真族的完颜氏成为了金国之国姓,王公贵胄大多皆为完颜氏,其后世的满文为Wanggiya Hala。

在金国历史上,完颜氏一族产生了许多著名的人物,如国论右勃极烈兼都元帅完颜宗翰(女真名完颜·黏没诃、亦称完颜·粘罕)、太师兼辽燕国王完颜宗望(女真名完颜·斡鲁卜、亦称完颜·斡离不)、太傅兼都元帅完颜宗弼(女真名完颜·兀术、亦称完颜·斡啜)、左丞相兼都元帅完颜宗浩(女真名完颜·老)、左副元帅加枢密使兼平章政事完颜襄(女真名完颜·将)等著名人物。

在这些完颜氏族人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汉化省称宗氏,以示为金国皇族宗亲,族人分别融入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维吾尔族、藏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第八个渊源:源于藏族,出自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立者宗喀巴,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宗喀巴,一名罗桑扎巴,公元1357~1419年,著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即黄教)创立者、佛教理论家。

宗喀巴于元顺帝孛儿只斤·妥镤贴睦尔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农历10月10日出生在今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的一个佛教家庭,父亲名叫达尔喀且鲁崩格,母亲名叫馨茂阿却,二人皆为虔诚的佛教徒。湟中地区在藏语中称“宗喀”,“巴”是敬称。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宗喀巴三岁时,正值西藏法王迦玛巴游戏金刚,授给他近事戒,赐号“庆喜藏”。这一年,湟中著名高僧敦珠仁钦施舍给他父亲好多马羊等财物,请求把这小孩送给他,得到应允。从此,直至入藏以前,宗喀巴依止敦珠仁钦,学了很多经论,并且受了密宗教派的灌顶,密号为“不空金刚”。

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宗喀巴七岁时,正式依敦珠仁钦受沙弥戒,敦珠仁钦赐其戒名为“罗桑扎巴”,汉义“善慧与吉祥”。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宗喀巴十六岁时,为了进一步深造,他辞别了启蒙宗师敦珠仁钦前往西藏,一年后到达拉萨东面的止公山林,在止公寺高僧阿仁波切座前听受大乘发心仪轨、大印五法、拿热六法等教法。以后又到了拉萨西面的极乐寺,先在高僧吉祥狮子和善满座前听闻经论,后奉高僧功德海和乌锦巴为正副阿阇黎学习《现观庄严论》,再依高僧曼殊宝听受《大乘庄严论》等及弥勒菩萨所造诸论。这一时期,他学习了很多佛教显密宗的经论。

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宗喀巴十九岁时在那塘学习《现观庄严论》。由于《现观庄严论》中多引《俱舍》原文,比较难懂,因此他又发心学《俱舍》。在那塘,他又在高僧义贤译师听受意乐贤的《俱舍释》。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宗喀巴二十岁时,又到泽钦请高僧庆喜祥讲《现观庄严论》。后庆喜祥又介绍他到高僧仁达巴那里听闻《俱舍》和《入中论》。仁达巴的学问修持都极好,因此成为宗喀巴一生中最重要的师长。当年秋季从大译师菩提顶受学《集论》。冬天从高僧慧明律师听受《毗奈耶根本经》及其《释论》。

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宗喀巴二十二岁时,高僧仁达巴为他讲《集论》、《入中论》。当年秋后闭关专修兼阅经论,对于法称的理论生起了无限的信心。

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宗喀巴二十四岁那年的春天,他到那塘听受高僧义贤讲授所著《释量论》的注释。夏季在那塘立《释量》、《集论》、《俱舍》、戒律四部之宗,同时受学许多密法。秋季在蔼寺从空贤学诗词,同时从那塘的住持庆喜幢受得中观宗重要经论的传承。当时,西藏中观宗诸论传承的人很少,由于宗喀巴得到传承并加以宣扬,后来受到中观宗诸论传承的人就很多了。

学习圆满后,宗喀巴改戴黄帽。从此以后,宗喀巴的弟子们也都随之戴黄帽,形成一支黄帽派。黄帽,原是持律者所戴,据土官《宗派源流》的记载,在朗达玛灭法后复兴佛法的大律师贡巴饶塞送卢梅到西藏去的时候,把自己戴着的一顶黄帽子送给卢梅,说戴上这个就想起我来了。因此,过去一些大持律者都戴黄帽子。宗喀巴一心想要振兴戒律,因而也就戴上了与过去的持律者们同样的黄帽子。虽然黄帽并非自宗喀巴始,但是宗喀巴采用黄帽,用意只是复兴戒律,并没有改革宗教的意念。

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宗喀巴三十岁时,在雅垅地方恭请错钦薄寺的住持戒宝律师为亲教师,错巴吉津寺住持慧依为羯磨阿阇黎,错巴吉津的维那福德金刚为屏教阿阇黎,还有两个寺院的持律比丘为证戒僧众,在他们的监导下,宗喀巴受了比丘戒。受戒后,宗喀巴曾从名称菩提请问法义,印证所学,并听受有关道果的传授、拏热六法、帕摩主巴与世间依怙的著述。以后,宗喀巴到了闻道场,讲授《现观庄严》、《因明》、《中观》诸论,并到前藏住在刹寺阅读大藏。

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宗喀巴三十一岁时,撰写《现观庄严论狮子贤释广疏》,并取名为《善说金曼》。此后两年中,宗喀巴除了自己修习以外,并在各地讲大小乘经论。例如,宗喀巴在贡迦的五明道场为贡迦法王和七十多位三藏法师讲《现观庄严论》、《因明》、《集论》、《俱舍》、《比丘戒》、《入中论》等。住在门喀札喜栋寺时,宗喀巴曾以十五部论同日开讲,每天从早到晚持续不间缺地讲十五座,历时三格月共讲了《因明疏》、《现观庄严论》等十七部论。后来,宗喀巴又在一法会中同时开讲二十一部大论。甚至他在专修时曾能够合讲二十九部大论。所有听讲的缁素,皆叹其为稀有之至。

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宗喀巴三十四岁时,打算学金刚乘讲授、灌顶、密传、事相等法,于是他到了后藏,住在努却从错寺的住持称友受五种次第密乘法类。期间会见了精进狮子喇嘛,详谈法义。这一期间,他了知中观月称、清辨的差别,而肯定月称论师是解释龙树论的正宗。

宗喀巴以前所学偏重显教经论,此后打算专攻密法,于是又到仰垛的德钦寺,从高僧布敦的上首弟子法祥学习《时轮疏释》、修行事相、六加行法等。以后,他又从瑜伽寿自在学习各种瑜伽事相。学毕,宗喀巴仍旧回到法祥座前,继续听受《金刚心释》、《金刚手赞释》等时轮的各种注解,并学习布敦所著全部二派集密的各种释疏。后又听受了布敦所造的《金刚出生大疏》、《瑜伽部根本经》等重要经续和注释。

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宗喀巴三十六岁时,赴拉萨朝礼释迦佛像,此后一、二年内闭关专修。

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宗喀巴三十八岁时,培修精基地方的慈氏菩萨殿。

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6年)宗喀巴四十岁时,从高僧法依听闻《菩提道灯论释》、《集密五种次第法》等。当年,宗喀巴曾往娘地的金沙奔巴行广大供养,在那里讲比丘戒,安立无量众生住戒律仪。在若种安居时,宗喀巴的大弟子达玛仁钦阿阇黎开始来谒见。这位达玛仁钦最初根本就看不起宗喀巴,但听了他讲经之后,肃然起敬,并自愿作他的随身弟子,在宗喀巴圆寂后即由达玛仁钦继承法位。后宗喀巴从娘回到俄喀,住在拉顶阿兰若一年,自修教他,并造称赞缘起性空的《缘起赞》。

明惠帝朱允炆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宗喀巴四十四岁时,春天到迦瓦栋,讲说《菩萨戒品》、《事师五十颂》和密宗十四根本戒等,以后与仁达巴共赴若珍。冬季在若珍广演《大乘庄严经论》、《辨中边论》等诸大乘法。次年夏天,宗喀巴与仁达巴、胜依法王在囊则敦寺安居时,抉择正法,广弘戒律。

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宗喀巴四十六岁时,开始撰写《菩提道次第广论》,这部著作总依慈氏的《现观庄严论》、别依阿底峡的《菩提道灯论》,开演三士道次第。《后半别明止观》更是他的精心之作。以后,宗喀巴又撰写了菩萨戒品广释的《密宗根本罪释》、《事师五十颂释》等著作。

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宗喀巴四十七岁时,开始宣讲《现观庄严论》,讲授完毕,令大弟子达玛仁钦依照所讲要义造成释论,即现在西藏《现观庄严论》的根本依。

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宗喀巴四十八岁时,移锡雷扑寺,广演法称论师的《因明广释》,大弟子达玛仁钦加以记录造论。以后又到俄喀住慈氏洲讲经,因胜依法王等人的劝请,宗喀巴撰写了《密宗道次第》,总明四部密宗的全部。这部论著与《菩提道次第》相比,一明密乘,一明显教,是宗喀巴生平两部最主要的著作。

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宗喀巴五十一岁时,赴前藏并在寒若却顶安居,弟子克主杰初次参谒,为授大威德灌顶。这一年撰写了《中观论广释》。

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宗喀巴五十二岁时,撰写了《辨了不了义论》。当年农历6月,明成祖派大臣四人、随员数百到西藏迎请宗喀巴去朝廷,他婉然辞谢。于是使臣们转请派一上首弟子代表前往,宗喀巴便令大弟子释迦智到京城,谒见了明成祖以后,被敕封为“大慈法王”。同年,宗喀巴的重要著作《中观论广释》完成,之后在有六百多位三藏法师的聚会中广为宣讲。此外,宗喀巴还讲了《中论》、《密宗道次第》等。后又应徒众之请,兴建了根本道场格登寺。第二年到格登寺,讲述《菩提道次第》、《集密月称释》等。

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宗喀巴五十八岁时,藏王名称幢迎请他赴闻地的札西朵喀安居,为三藏法王数百人宣讲《中观》、《因明》、《菩提道次第》等。弟子根敦主初次参谒。以后,宗喀巴又回到格登寺。

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宗喀巴五十九岁时,撰写《菩提道次第略论》。

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宗喀巴六十二岁时,在格登寺将《入中论广释》完成。年底令刻《集密根本经》,至第二年刻成出版。

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宗喀巴六十三岁时,宣讲《胜乐轮根本经》等显密诸法,其最后一部著作《胜乐轮根本经释》也在这一年完成。农历10月25日,宗喀巴在格登寺圆寂。

宗喀巴的一生,在学问、修持等各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诣。对于教理,他总结了大乘、小乘、显宗、密宗等教诫理论,形成了一家之言。他一方面有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气度,一方面又以深刻谨严的态度执择佛教各宗的见地,但总体上,他是以中观为正宗,以月称为依止。对于戒律,宗喀巴能矫正旧派佛教的流弊。宗喀巴所创的藏传佛教之格鲁派,至今仍为青藏高原的第一大教派,凡持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的佛教徒,大多崇奉其为教主,其在西藏、青海、内蒙古、甘肃、山西、北京地区、乃至蒙古国、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锡金王国(今印度共和国锡金邦)、不丹王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等地区,其影响巨大而深远,被佛教格鲁派信徒们尊称为“宗喀巴法王”,其密宗教派则统尊其为“不空金刚法王”。

在青藏高原乃至蒙古草原,有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信徒,以所崇敬的宗喀巴法王之号为姓氏者,称宗喀氏、宗克氏、宗柯氏等,明、清时期多冠汉姓为宗氏、克氏、柯氏,其在藏族、蒙古族、汉族、土族、鄂温克族、裕固族、羌族等民族中皆有,世代相传至今。

第九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宗佳氏,亦称周佳氏,满语为Jo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辉和(今黑龙江上游及嫩江一带),后多冠汉姓为宗氏、周氏、钟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姬昌(周文王)、伯宗(子伯宗)、公子宗来(妫宗来)、完颜宗翰(完颜·黏没诃、亦称完颜·粘罕)、完颜宗望(完颜·斡鲁卜、亦称完颜·斡离不)、完颜宗弼(完颜·兀术、亦称完颜·斡啜)、完颜宗浩(完颜·老)、完颜襄(完颜·将)、宗喀巴(罗桑扎巴)。

二、迁徙分布

宗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族出多源,在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第二百六十八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二百三十二位,人口约二十七万一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7%左右,多以河东、南阳、京兆、彭城、辽东为郡望。

先秦时期,宗氏族人已在今河南南阳、安徽庐江、四川渠县、河南淮阳、淇县以及山东淄博一带落籍,如:《左传》中陈国的宗竖,卫国的宗鲁,齐大夫宗楼。

汉朝时期,河南南阳宗氏族人是当时名门望族,不但人丁兴旺,而且名家辈出,如:五官中郎将宗伯,河内太守宗均(宗伯子),辽东太守宗京(宗均族兄),司隶校尉宗意(宗京之子),汉司空宗俱(宗意之孙),汝南太守宗资(宗均之孙),宗资之子宗承以及从事历法研究的宗绀、宗诚。东汉时期以后,宗氏在陕西西安落籍,并从此繁衍播迁到今甘肃陇西、兰州一带。

三国时期,河南南阳宗预因入仕而进入四川,蜀亡后,又徙居洛阳。

两晋时期,已有宗氏族人落籍到了山西介休。河南南阳宗氏历魏晋南北朝而不衰,如:宜都太守宗承,及其后代宗繇之、宗炳、宗夬、宗愨、宗测、宗懔等。

隋、唐时期,南阳宗氏族人徙于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如:唐宰相宗楚客曾祖宗丕,为后梁南弘农太守,南阳人,梁亡入隋后居蒲州河东。

唐末五代时期,宗泽的八世祖由南阳迁于浙江义乌,此际宗氏族人已广布于黄河中下游诸省,并有在今北京、天津一带定居者。

宋朝以后,宗氏族人的发展重心渐移到了今江苏、江西、浙江、安徽等地,后来的夷族入侵则导致了他们逃亡于今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

明朝初期,山西宗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南、湖南、湖北、山东、河北等地。

清朝以后,宗氏族人在全国分布愈广,尤以浙江、江苏、山东、安徽、江西、河北等地为多,并有山东等地之宗氏族人入居东北三省。

三、郡望堂号

1、郡望

京 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例如: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要特别注意的是:“京兆”并非仅指陕西长安地区,凡历朝历代由中央政府直辖的都城周边地区,皆可称为“京兆”。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①指今整个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彭城郡:彭城郡原为西汉时期的楚国所置。汉宣帝地节元年(壬子,公元前69年)以楚国改置彭城郡,治所在彭城县(今江苏徐州)西汉朝黄龙元年(壬申,公元前49年)复名楚国,东汉朝章和二年(戊子,公元88年)又改为彭城国。南朝宋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年)复为彭城郡。隋开皇时期(公元581~600年)废郡,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又改为徐州,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名彭城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为徐州。历史上的彭城郡,其统辖范围大致包括今山东省微山县、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沛县东南部及邳县西北部,安徽滩溪县东部及山东微山县一带。彭城郡与沛郡在地域范围上有部分重叠。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戊戌,公元前263年,秦国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取南阳,韩本部与上党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秦朝时期南阳郡设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后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进攻韩国克取了南阳,使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废黜,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又被废黜,唐天宝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邓州南阳郡为良穰县(今河南邓县)治所。元、明、清诸朝的南阳府治皆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2、堂号:

南阳堂:以望立堂。

河东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亦称常安堂。

彭城堂:以望立堂,亦称徐州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亦称扶余堂、襄平堂、辽阳堂、凌东堂。

忠简堂:源出宋朝时抗金名将宗泽,文武全才,抗金战争中屡战皆捷。金人呼为“宗爷爷”。他前后向朝廷奏本要求回京收复失地,被奸臣压抑,未达到目的,忧愤而死。临终时,还三呼“渡河”(渡过黄河收复失地),卒谥忠简。

安西堂:源出后魏宗政珍的孙子,官安西将军、光禄大夫。孝昌时为都督,讨平乐汾州叛贼。

世德堂、忠武堂、希晦堂、百花堂、碧山堂、松柏堂、新柳堂、忠诚堂、含香堂:资料有待补充。

四、家谱文献:

江苏如皋宗氏家谱二十卷,(明)宗价始修于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民国)宗铭续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江苏省海安市韩国钧纪念馆。

浙江常山宗氏族谱五卷,始修于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清)朱兴、宗祖贵续修,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京兆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大桥头乡永旺村。

浙江常山宗氏族谱五卷,始修于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清)宗绍昂续修,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京兆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大桥头乡永旺村。

浙江常山宗氏族谱五卷,始修于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民国)徐晉重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京兆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大桥头乡永旺村。

浙江常山宗氏族谱五卷,(清)李大玉续修,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大桥头乡永旺村。

浙江义乌麒麟塘宗氏家谱十卷,(清)宗国悠等纂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信息路2号国际科技创业园1号楼14E)。注:始祖为宗溥,先祖为[宋]宗嗣尹。

江苏常熟虞山宗氏谱略一卷,(清)宗汝刚、宗嘉谟辑,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江苏省苏州市博物馆、江苏省常熟市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注:始祖为[宋]宗泽,始迁祖为[元]宗世臣。

江苏丹徒宗氏忠武堂世乘,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信息路2号国际科技创业园1号楼14E)。注:始祖为[五代]宗道溥,始迁祖为[宋]宗泽。

江苏宜兴美樨宗氏家乘,(民国)宗砚卿纂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信息路2号国际科技创业园1号楼14E)。注:始祖为[宋]宗泽,始迁祖为宗玮。

浙江义乌麒麟塘宗氏家谱,著者待考,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信息路2号国际科技创业园1号楼14E)。注:始祖为宗溥,先祖为[宋]宗嗣尹。

江苏常州毘陵中村宗氏世谱十八卷,(民国)宗鸿亮等编,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宜兴美樨宗氏续修家乘十三卷,(民国)宗炳南等纂修,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信息路2号国际科技创业园1号楼14E)。注:始祖为[宋]宗泽,始迁祖为宗玮。

江苏宜兴官林宗氏谱二十卷,(民国)宗廷铭等修,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忠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宜兴美樨宗氏家乘特刊,(民国)宗学源等纂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信息路2号国际科技创业园1号楼14E)。注:始祖为[宋]宗泽,始迁祖为宗玮。

江苏宜兴美榍宗氏家乘六卷,首一卷、末一卷,世存集四卷,宋宗忠简公全集五卷,附编四卷,首一卷、特刊一卷,(民国)宗景洛、宗兆牛纂辑,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天香阁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注:附《宋东京留守宗简兰公全集》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注:始祖为[宋]宗泽,始迁祖为宗玮。

河南唐河宗庄宗氏家谱,(现代)宗转运主编,2004年计算机激光照排胶印本。原稿现被收藏在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宗庄。

五、宗族特征(资料下次补充)

六、字辈排行

山东淄博宗氏字辈:

一支:“泰山秀士其文明继业昌”;

二支:玉树立学克”;

三支:“汝立学可福宝家卫”。

山东巨野宗氏字辈:“灿笑清允灵树加生世”。

山东曹县宗氏字辈:“付兰存仁……”

山东费县宗氏字辈:“庆泽丙广乐士”。

山东潍坊宗氏字辈:“万立成百兴”。

山东成武宗氏字辈:“林(灵)昌新(玉)升”。

山东临朐宗氏字辈:

一支:“立丰孝春玉”;

二支:“爽大智克必祚□宣修允喜锡洪林然培先传嘉福善永继泽延昌”。

山东微山宗氏字辈:“家玉成恩广兆毓”。

山东龙口宗氏字辈:“学景瑞清绪绍舆智(志)德昌”。

山东泰安宗氏字辈:“怀恒传希德承世界和平”。

山东济阳宗氏字辈:“少化德寿……”

山东章丘宗氏字辈:“友尚守(林松)化万弟承(连珠)若(殿登)兴兰长光士传佳计”。

山东滕州宗氏字辈:“复广西兆明克修”。

山东黄县、辽宁宗氏字辈:“九云文德景常昌守学”。

山东博山、香港宗氏字辈:“泰山秀士其文明继业昌”。

江苏盐都宗氏字辈:“如德树大永长久”。

江苏如皋宗氏字辈:“国永序在卫慎首邓卓”。

江苏兴化宗氏字辈:“明必生长……”

江苏徐州宗氏字辈:

一支:“厥天效廷学致开玉光明世培大德延希福康于国志立先长安传继州庆善后贤良永茂昌太远”;

二支:“亭承新向开文玉秀世培大德”;

三支:“开文玉秀世培大德”。

江苏常熟宗氏字辈:“积善有余庆得年惟大德”。

江苏盱眙宗氏字辈:“友成正治国”。

江苏泰州宗氏字辈:“文传家远……”

江苏海安宗氏字辈:“明兆有周式序(绪)在魏”。

江苏沛县宗氏字辈:“允岭树加生”。

江苏连云港宗氏字辈:“德镇明树生仁义庆荣华”。

江苏宜兴、盐城、苏州宗氏字辈:“金林清康坤汉泽颖嗣益长福绍忠必大佛学阡敬浦用安世道玙献章召厚枝荣思绪鸣环起生炳政韩元景龙万成恒如鼎艺连标如旺臣(成)根华”。

安徽萧县宗氏字辈:“开文玉秀世培大德衍系广元……永茂昌泰远”。

安徽门台宗氏字辈:“富金万素……”

安徽郞溪宗氏字辈:“留守在京城(成)为民立功”。

安徽宗氏一支字辈:“自金在朝维同升官永花富贵”。

陕西泾阳宗氏字辈:“嫌有义述兆均国”。

陕西三原宗氏字辈:“怀立学可……”

陕西咸阳宗氏字辈:“修安怀立学可复”。

河南周口宗氏字辈:“立国希圣……”

河南濮阳宗氏字辈:“元玉耀克志学允”。

河南南阳宗氏字辈:“常文可守大言建元启运万世永太君资功业远炳悫德威长族望盛东汉家声振南阳”。

湖北汉阳宗氏字辈:“大志玉岳昌定有贤良永传祖德邦家之光”。

湖北麻城宗氏字辈:“道德传家厚功明普世多”。

四川富顺宗氏字辈:“儒紫肃有绍大明永元兴克臣世兆正仕怀仁久远”。

四川达州宗氏字辈:“明俊德开国承家力争万岁永远光华”。

河北玉田宗氏字辈:“双(永)元少(庆义)文华胜”。

河北唐山宗氏字辈:“连恩义双玉宝守”。

重庆铜梁宗氏字辈:“涵世国正天裼福太和仁得永长久”。

湖南芷江、广西宗氏字辈:“振开宏绍余永建成思德”。

浙江义乌宗氏字辈:“志光丰裕清明怀恒传希德成世界和平(广运)”,

云南曲靖宗氏字辈:“家泽祥瑞……”

山西大同宗氏字辈:“福禄祯祥……”

辽宁锦州宗氏字辈:“九云文德景常昌守学”。

吉林宗氏一支字辈:“喜宪德怀永殿云”。

宗氏一支字辈:“元其运万世融昌振南阳”。

宗氏一支字辈:“德秀建恩广召现庆凡祥史书千载业续传百世昌”。

宗氏一支字辈:“文景发万水良正维国义制有宗若宝龙光应盛时忠贤传世德和顺启家庭士尚书承志天开子必新”。

七、【宗姓宗祠通用对联】

四言通用联:

志乘风浪;泪洒英雄:上联典指南朝宋国的南阳涅阳人宗愨,字元幹,少年时有大志,曾回答他叔父宗炳:“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南朝宋文帝时,多次立战功。南朝宋元嘉末年,太子刘劭杀文帝后自立为帝,宗悫任南中郎咨议参军,随刘骏出兵杀刘劭。刘骏即位为孝武帝,宗悫历官左卫将军、豫州刺史监五州诸军事,封洮阳侯。南朝宋大明年间,参加平定占据广陵抗命的竟陵王刘诞之乱。前废帝时,官雍州刺史。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名将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宋元祐年间进士,宋靖康初年任磁州知州,募集义勇,抗击金兵。康王赵构(后为高宗)出使金国求和,被他留下,开大元帅府,他任副元帅,南下救援京城。后任东京留守,联络两河八字军,用岳飞为将,屡败金兵。又多次上书,请高宗还都,收复失地,都被投降派所阻,忧郁成疾,临死时还连呼“过河”,并自咏杜甫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忠诚皦日;气慨凌云:上联典指南朝宋国的宗愨,少时,叔父问其志,对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宗泽,宋元祐年间进士,有文武才,二帝北狩,以副元帅从磁州入援,屡战皆捷,进东京留守。金人惮其威不敢复犯东京,后为奸人所抑,忧愤成疾,大呼“过河”者三而卒,谥忠简。

厚奁嫁女;骂贼殉夫:上联典指隋朝时期的宗连以奴婢二十人,马十余匹及金珠珍宝缣帛为女儿陪嫁。下联典指晋朝时期的贾浑之妻宗氏,为刘聪部将乔曒所获,骂贼而死。

2、六言通用联:

琴画风韵永在;松梅气节犹存:上联典指南朝宋国的书画家宗炳,字少文,南阳人。好琴书,善画,精玄理。武帝领荆州,辟为主簿,不就。曰:“吾栖隐丘壑三十年,岂可于王门折腰为吏乎!”尝西涉荆巫,南登衡岳,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下联典指三国时期曹魏的名士宗世林,隐居不仕,不与人交。武帝作司空、总朝政时,问他:“可以交未?”答曰:“松柏之志犹存。”文帝兄弟每造其门,皆独拜床下,其见重如是。

元懔少年学士;江陵领前将军:上联典指北周时期的车骑大将军宗懔,字元懔,江陵人。少聪敏,乡里呼为“小儿学士”。梁元帝镇荆州,令兼记室,迁吏部尚书。入周封信安县侯累拜车骑大将军。有《荆楚岁时记》及集。下联典指五代时期的陈国尚书宗元饶,江陵人。公平持法,明练治体,官至领前将军、吏部尚书。

3、七言通用联:

前人甚夸泽忠简;后世犹仰宗青天:上联典指宋朝朝时期的抗金名将宗泽(公元1060~1128年),字汝霖,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宋元佑年间进士,历任地方官,颇有政绩。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知磁州今河北磁县,兼河北义兵都督总管,大败金军。高宗即位,以图龙阁学士知襄阳、青州。李纲为相,用他知开封府,提拔岳飞为统制,屡败金军,妻声日著,北方称为“宗爷爷”。谥忠简,有《忠简集》。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知县宗显,字必彰,鄞人。正统举人。历知宜兴大兴县,辨查民冤,一介不取,有呼为“宗青天”。

一梅隐士工诗画;五兵尚书独清明: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诗画家宗元鼎,字定九,江都人。号梅岑,别号小香居士。嗜梅花,堂有古梅一株,时人谓之宗郎梅。善画山水,工诗。有《芙蓉新柳堂集》。下联典指南朝梁国尚书宗夬,字明扬,江陵人。勤学有局干。初仕齐,独清正,累迁尚书都郎官。入梁,历太子右卫率、五兵尚书,参掌大选。

杀敌渡河垂死愿;乘风破浪少年心: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抗金名将宗泽,尝请帝还京二十余疏,俱为奸人所抑。忧愤成疾,大呼“过河”三者而卒。下联典指南朝宋国的振武将军宗慤,字元干,南阳人。少时,其兄问其志,慤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官振武将军,累迁豫州刺史,封洮阳侯。

4、八言以上通用联:

甘露嘉禾,温江德政;乘风破浪,洮阳典型: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温江令宗道,政和中,有嘉禾甘露之祥。下联典指南朝宋国的振武将军宗慤事典。

出奇创倭,缙绅颇收;矫制平贼,国家干城: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稽勋员外郎宗臣,字子相,扬州人。明嘉靖年间进士。文章与李樊龙、王世贞相切磨,为嘉靖七子之一。下联典指汉朝时期的名人宗均的事典。

祠宇依春城,碧波绿草南浦地;墓田邻古寺,白云黄叶晚秋天:江苏省兴化市儒学街宗公祠“宗臣塑像两侧”联。祠祀明嘉靖“后七子”之一宗臣(公元1525~1560年),字子相,号方城,明朝著名文学家,又被称为“江北才子”和“中原才子”。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中进士后,官至吏部考功员外郎。因对当朝宰相奸臣严嵩胡作非为的行为不满,被贬为福建参议。后因抗倭有功,又被提升为提学副使。宗臣一生勤奋,所著《宗子相集》被收入清朝《四库全书》。其中,《报刘一丈书》被收入《古文观止》,自1949年以来,一直被编入高中语文教材。由于他刻苦好学,公务繁忙而积劳成疾,在武夷山止止庵病故,终年三十六岁。死后归葬于兴化“百花洲”。四牌楼上有旌表他的“中原才子”匾额。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前后,由四川马湖知府任上辞官归兴的宗周,利用邻近宅第不远处由几块垛岛组成的荒地筑屋隐居,并建成桥、亭、荷花池,进行读书、著述。在此洲上,宗周著有《四书五经就正录》、《就正录礼记会典》(清朝乾隆年间被收入《四库全书》)、《中记》、《说文训》、《艺圃撷华》等书。由于宗周爱好园艺,在此广植花草树木,故将此处命名为“百花洲”。宗臣病逝后,葬于“百花洲”西侧,称“宗公墓”。后来,宗氏族人又在原先宗臣读书处“芙蕖馆”旁建“宗公祠”,祠内供有宗臣彩色站立塑像。塑像两侧悬有这副对联。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国学大师李审言倡修宗公祠,得到宗氏族人及兴化名士姚松亭、薛季千、王慕唐等人的资助,从而使宗公祠焕然一新。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宗公祠毁于抗战峰火,而宗公墓和阮晋朋墓则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捣毁。

八、历史名人

宗 资:(生卒年待考),字叔都;南阳安众人。著名汉朝大臣。

其家代为汉将相名臣。祖父均,自有传。资少在京师,学孟氏易、欧阳尚书。举孝廉,拜议郎,补御史中丞、汝南太守。署范滂为功曹,委任政事,推功于滂,不伐其美。任善之名,闻于海内”也。

宗 均:(公元?~76年待考),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今河南南阳邓县)。著名东汉大臣。

父伯,东汉建武初为五官中郎将。

宗均先后任上蔡令、九江太守。

东汉永平元年(公元58年),宗均迁东海相,显宗以其能。

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征拜宗均为尚书令,后任司隶校尉、河内太守。

东汉建初元年(公元76年),宗均逝世于家。

宗 预:(生卒年待考),字德艳;南阳安众人。著名三国时蜀汉镇军大将军。

汉建安中期,随张飞入蜀。

蜀汉建兴初期,诸葛亮任其为主簿,迁参军右中郎将。后迁为侍中,徒尚书。蜀汉延熙十年(公元247年),为屯骑校尉,受命聘吴,曾督永安,归来拜征西大将军,拜征西大将军,赐爵关内侯。

蜀汉景耀元年(公元258年),以疾征还成都。后为镇军大将军,领兖州刺史。

宗 敞:(生卒年待考),西州姑臧人(今甘肃武威)。著名东晋十六国时期文学家。

东晋十六国时期,群雄逐鹿,称王图霸。就在这世事混乱之际,后秦出了个博学多识、善长文笔的英才宗敞。

宗敞在后秦任凉州别驾。其父宗燮在后凉吕光时从湟河太守入迁为尚书郎,与南凉政权的奠基人秃发·傉檀曾有一面之交。秃发·傉檀继任南凉王之后,定都于乐都(今青海乐都),延揽人才,兴办教育,雄心勃勃。当时,后秦政权的凉州刺史王尚派宗敞到南凉做友好访问,秃发·傉檀热情款待宗敞,俩人各自畅谈了平生志向,很是投缘。

东晋义熙二年(公元406年),后秦姚兴拜秃发·傉檀为都督河右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凉州刺史,镇守姑臧。宗敞以别驾的身份送前任凉州刺史王尚还长安。秃发·傉檀对宗敞别离依依不舍,宗敞向他进言了治理凉州的方略并举荐贤士,秃发·傉擅听了非常高兴,赠给宗敞马二十匹,作为对他的报答。

宗敞送王尚到长安后,正好碰上王尚被流言诽谤,后秦国主姚兴将其囚禁在御史台准备治罪。宗敞便联络了凉州治中张穆、主薄胡威、边宪等人为其辩白,由宗敞执笔写辩解奏章。

姚兴见到奏章写得文采华丽,论据确凿,很是高兴,便问他的黄门侍郎姚文祖:“你知道宗敞吗?”

姚文祖答道:“当然知道,宗敞和我是同州人,他是西凉的人杰。”

姚兴问:“他上疏为王尚辩护,文字特别好,是否王尚和他商量过?”

姚文祖解释说:“王尚被囚在御史台,禁止与外界来往;宗敞又住在杨恒家里,王尚根本就不可能知道。”

姚兴又问:“那么是不是杨恒给宗敞出的主意?”

姚文祖说:“西州(凉州)人对宗敞的评价很高,都说他的才能在杨恒之上,所以不可能是杨恒的主意。宗敞过去与吕超来往较多,您可试问一下吕超。”

姚兴问吕超:“宗敞文才怎么样,他能和谁相比?”

吕超答道:“宗敞在河西,享有很高声望,时人把他比作魏的陈群、徐干,晋的潘岳、陆机。”

姚兴把奏章给吕超看,并说:“凉州小小地方,能有这样的人才吗?”

吕超说:“把宗敞的其它文章和这篇奏章相比较,这篇还不见得是最好的。”接着辩解说:“琳琅出于昆仓,明珠生于海滨,如果必须以地求人,那么文命(禹王)是夏王朝不应该要的人;姬昌(周文王)是东夷应该赶走的人了。应当只问其文采如何,不可以地区论人。”

姚兴听了吕超这段议论很高兴,便赦了王尚的罪,还任命为尚书。宗敞的一篇辩文救了王尚一命。

同年,宗敞由长安返回姑臧,其救王尚之事时人皆知之,十分敬佩,于是被南凉景王秃发·傉檀任命为太府主薄,录记室事。他尽心竭力辅佐南凉景王,直到南凉政权灭亡。

宗 炳:(公元374~443年),土族,字少文;涅阳人(今河南南阳镇平)。著名晋朝末期、南朝宋书画家、艺术评论家。

祖父宗承,曾任宜都太守。父亲宗繇之,曾任湘乡县令。

《书·小史》称:“炳少文善琴、书、画,行草尤工。”他爱山水,喜远游,曾西陟荆巫,南登衡岳。他将所游历过的名山“图之于室”、“卧以游之”。他曾画过《孔子弟子像》、《颍川先贤图》、《狮子击象图》、《永嘉邑屋图》、《尚子平图》、《秋山图》。

宗炳著有文集十六卷,诗多与画谐趣。文章以《明佛论》、《画山水序》垂名千古,其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属《画山水序》一文。

山水文学在晋朝已肇端,但其中往往有玄言的成分。而“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文心雕龙·明诗》),作为一个酷爱山水的人,宗炳也加入了山水诗的创作之中,可以说,他的山水诗、山水画、山水画论,是出自同一源头的。他在《登半石山诗》中写道:“清晨陟阻崖,气志洞潇洒。嶰谷崩地幽,穷石凌天危。长松列竦肃,万树巉岩诡。上施神农萝,下凝尧时髓。”幽深的山谷,凌天的危石,肃立的高松,奇形怪状的古树,树上的千年古藤,涧中的万古溪流,这就是作者笔下的半石山。但我们不要忽视,这中间有个“气志洞潇洒”的自我。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描摹半石山的山水时,其中是有“道”在的。

同时,宗炳首先是一位高明的山水画家,然后才是一位山水画理论家。山水画在三国两晋时已经成了独立的画科。在这一时期中,出现了很多山水画作品,如魏曹髦有《黄河流势图》,东晋司马绍有《轻舟迅迈图》,夏侯瞻有《吴山图》,戴逵有《吴中溪山邑居图》,顾恺之有《庐山图》、《云雾望五老峰图》。这些画虽然久已散佚,但从画题上看,它们无疑是属于山水画范畴的。与此同时,比较系统的绘画理论也已出现。

在六朝绘画理论著作中,顾恺之的《画论》,宗炳的《画山水序》,谢赫的《古画品録》,姚最的《续古画品録》是可以互相比肩的。而《画山水序》作为我国绘画理论史上第一篇山水画论,为中国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科奠定了基础。它的出现,标志着山水画已经从对人物画的依附中解脱了出来。它涉及到了山水画美学的本体、创作、鉴赏、技法、传达等一系列问题,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的出现,对我国山水画的创作和美学特征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宗炳在《画山水序》曰:“夫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旨微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况乎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这段话意思是说:上古以前断绝了的道理,千年之后可以推断出来。言辞之外的深意,也可于书籍文献中去寻求,况且山水是自己盘桓过、目睹过的,自能绘出其形,显出其色。“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强调身临其境,根据身之所历、目之所见进行描绘。当然,这种描绘不是简单地复原。观察实景然后作画,是一种师法自然的写生方向,但这里面是要表现“神”的。因为在“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中,前面的“形”、“色”是山水之美,是客观的;后面的“形”、“色”指艺术美,有作者的主观存在。作家要表现的既是山水自然本身的精神,也映照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作者在绘形绘色的山水画中发现“神”,而精神即吾身,在人与自然的契合中,既表现山水之神韵,又熔铸作者之心灵,使二者和谐地发展,这就是《画山水序》中的艺术论。《画山水序》又曰:“峰岫峣嶷,云林森渺,贤圣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

“畅神”是宗炳山水画的最高追求。他认为“万趣”与神志融合之后,才会物我一体,使自己精神舒畅,并显现出“道”来。他这种畅神与陶潜《饮酒》诗中的得意“忘言”、谢灵运《游名山志》中的“意得”有相通之处。面对“神”,宗炳并没有简单把它视为山水之灵,而是以法身来解释的。神即法身,精神即我身,山水之神是连自己也包含在内的。山水画家,面对山水自然,“妙会感神”,捕捉它的精神美,以无我之心契合对象的精神美,达到物我一体的精神境界,从而创作出一幅凝聚作家心灵世界的作品。而鉴赏者在披图幽对时,在虚静的状态下,达到“万趣融其神思”的境界,从而捕捉到山水作品中的神韵,达到畅神的目的。

刘宋的王微在《叙画》中也曾论及山水画畅神的功用:“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虽有金石之乐,珪璋之琛,岂能彷佛之哉?披图按牒,效异山海,绿林扬风,白水激涧,呜呼!岂独运诸指掌,亦以神明降之,此画之情也。”王微认为绘画作品就是要以内在神明去捕捉和表现山水之美,这种创作和玩赏过程中的审美享受,是玩赏金石之乐无法比拟的。二者相较,宗炳从艺术本体论的高度去把握审美过程中的精神活动,认为畅神的享受是美感体验中的最高享受,比王微的认识又深入了一步,更符合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征。《画山水序》又曰:“且夫昆仑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素绡以远应,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是以观画图者,徒患类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似,此自然之势。如是,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以一图矣。”这种对自然界以宇宙的规模从宏观上把握,涉及到事物的细微之处时,则从微观上观察,视点既对置于无限大,又面向无限小的方法,是师承于陆机的。陆机《文赋》中曾说:“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观古今于须臾,扶四海于一瞬”,“含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虽然陆机论的是诗文,宗炳论的是绘画,但思理相通,都具有开启后来者的作用。

本来,艺术反映生活就是以小见大,以近见远的,是一种不全之全。对于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的绘画,更是如此。宗炳在这段话中揭示了绘画中的远映透视原理。其“制小”,但“不累其似”,就是从小中见大来,其强调的重点在于小而似。这是山水画艺术表现方式最基本的要求。“去之稍阔其见弥小”,这就是远小近大的透视原理最简练最精辟的描述。根据这一原理,由于“昆仑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作画时,就需“张素绡以远应”,那么“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具体方法是“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这样处理好了空间关系,画面才有层次,有纵深感,才会让尺幅天地产生出牢笼万物的气势。

宗炳提出的技法和原则,为后世画家和绘画理论家广泛接受。如姚最的《续古画品録》云:“萧贲含毫命素,动必依真,尝画团扇,上为山川,咫尺之内,而见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势。”宋代画家郭熙《林泉高致》亦云:“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气势磅礴的山水,只有通过透视的原理,才可被笼于方寸之内。宗炳揭示的这一原理和方法,不仅启示了中国的山水画家和理论家,同时,比西方绘画透视法的发明,也早了一千多年。

宗 夬:(公元456~504年),字明扬;南阳涅阳人,世居江陵。著名南北朝时期南齐、南梁大臣。

祖父宗炳。父亲宗繁,西中郎谘议参军。

宗夬少年即勤学,有局干。弱冠时举郢州秀才,历临川王常侍、骠骑行参军。当时,南齐大司徒、竟陵王萧子良集学士于西邸,并见图画,宗夬亦在预选之列。

南齐永明中(公元488年),南齐武帝萧赜与北魏和亲,敕宗夬与尚书殿中郎任昉同接魏使,皆时选也。

南齐武帝的嫡孙南郡王萧昭业时居西州(哈拉和卓古城,今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以宗夬管书记。宗夬既以笔札被知,亦以贞正见许,故任焉。不久,文惠太子萧长懋薨,改升南郡王为皇太孙,宗夬仍管书记。及太孙即位,为南齐郁林王,执政后多有失德,为此宗夬颇为自疏,得为秣陵令,迁尚书都官郎。

南齐隆昌末(公元494年),少帝萧宝卷见诛,宠旧多罹其祸,惟宗夬及傅昭以清正得免。

南齐明帝萧鸾即位,以宗夬为郢州治中,有名称职,以父老去官还乡里。当时南康王萧宝融为荆州刺史,引为别驾。后义师起,迁西中郎谘议参军,别驾如故。

时西土位望,惟宗夬与同郡乐蔼、刘坦为州人所推信,故领军将军萧颖胄深相委仗,每事谘焉。

后南梁武帝萧衍师发雍州,萧颖胄遣宗夬出自杨口,面禀经略,并护送军资,南梁武帝甚礼之。宗夬后迁御史中丞,以父忧去职。不久复起为冠军将军、卫军长史。

南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宗夬迁得授征虏长史、东海太守,将军如故。

南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南梁武帝征宗夬为太子右卫率。是冬,迁五兵尚书,参掌大选。

南梁天监三年(公元504年),宗夬逝世,终年四十九岁,其子宗曜卿嗣。

宗夬的从弟叫宗岳,有名行,州里称之,出于宗夬之右。后仕历尚书库部郎,郢州治中,北中郎录事参军事。

宗德者:(生卒年待考),南阳人。著名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吏部尚书。

南梁国灭亡入北周,宗德者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著有《荆楚岁时记》,今存于世。

宗 测:(生卒年待考),字敬微,宗炳之孙,居江陵(今湖北江陵)。著名南朝齐国艺术家。

宗测从不应召去做官。骠骑将军豫章王嶷请他任参军,他回答说:“为什么要滥杀那些无辜的海鸟野鸡?为什么要去滥砍那些与人世无争的树木?”

宗测生来就爱好书法,绘画。他继承先人的书画事业,立志要游历名山大川。他将祖父宗炳的遗作《尚子平图》,临摹在室内墙壁上。宗测一生隐居在庐山祖父留下的旧宅里,将阮籍遇孙登的故事,画在室内的屏风上,终日或坐或躺在屏风前观看。

宗测还为永业寺的佛影台作过画。人们都称赞宗测的画达到绝妙的境界。

宗楚客:(公元?~710年待考),字叔敖,武则天二姊之子;祖籍南阳,蒲州河东人(今山东永济)。著名唐朝大臣。

其人伟岸白净,明达聪慧,及进士第后,累迁户部侍郎,后因奸赃罪流放岭南,岁余召还。

周武则天皇帝执政时期,宗楚客由武三思引荐任兵部尚书。武周神功元年(公元697年),升任宰相,后因与武懿宗不和,贬为播州司马。

唐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复为宰相。唐中宗时,武三思被杀,韦后及安乐公主弄权,封宗楚客为郢国公,宗楚客由此进位中书令,与纪处讷同为韦后心腹,世号“宗纪”。

随着权势的膨胀,宗楚客的政治野心越来越大,外表上依附韦皇后,但内心却逆谋已久。宗楚客对其党羽说:“我初在卑位时,尤爱宰相职权;及为宰相后,又想当天子。哪怕是南面称寡一日,便也心满意足了啊。”

在韦后毒杀唐中宗后,宗楚客联合了少数朝臣,鼓动韦后再割唐命,以效仿武则天故事,并献密杀唐殇帝及唐睿宗。结果在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被唐睿宗之子临淄王李隆基果断发动兵变,韦氏集团铲除。在诛杀了韦后之后,宗楚客亦被处死。

宗楚客工诗,《全唐诗》录存其诗六首,皆为奉和应制、粉饰升平之作。其中《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等,词藻典丽,对仗精工,为旧时选家所称赏。

宗 泽:(公元1060~1128年),字汝霖,父亲宗舜卿;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著名宋朝抗金名将。

世代务农,家境贫寒。

北宋元佑六年(公元1091年)应进士试,对策陈时弊,考官恶其直言,抑为同进士出身“录取。自此,宗泽历任何并馆陶县尉,浙江龙游、山东胶州及登州掖县县令,勤政爱民,治绩卓著,名声远扬,但得不到朝廷的赏识。

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宗泽反对朝廷连结女真征契丹,被贬提举鸿庆宫,于是上表引退,拟在东阳山谷中结庐,以读书著述终老。然而事与愿为,因在登州任上得罪过某些权贵,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宗泽撤职并软禁在镇江,不得自由。两年后先后被委任为理教郎监理润州都酒税和巴州通判。

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宗泽任磁州知州。时金兵入侵,太原失守,真定危急,赴磁州的一些官员以种种借口不肯前去,只有宗泽率随从几十个人赴任。到磁州后,宗泽积有极修复城墙,整治兵器,招募义兵,广集粮饷,防止敌人进拢。不久,受到任河北义兵都总管,率军救真定。宗泽先以神臂弓挫敌凶焰,后纵兵进击,破金兵三十余寨,斩敌数百,所获羊马金帛全部赏将士。些时康王赵构赴金议和至磁州,宗泽叩马劝止,乃留相州。是年冬,宋钦宗任康王为兵马大元帅,宗泽为副师。泽率军趋李固渡,途中遇敌,大破之。

次年(公元1127年)农历1月,宗泽率军至开德,与敌人打了十三仗,仗仗获胜。

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农历6月,宗泽以七十岁高龄任东京留守,知开封府,招聚义兵近二百万,分署京郊十六县,与金兵隔黄河对峙。此时岳飞投奔宗泽,宗泽见而奇其才,给以五百骑兵,要其奋勇立功。岳飞听命而行,歼灭了敌人。从此岳飞就在宗泽部下南征北战。

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农历1月,金人大举入侵,宗泽妙半又大破之,金军溃不成军,尽弃辎重。自此宗泽威震天下,金人畏惮宗泽,都称“宗爷爷”。

从宋建炎元年农历7月起,宗泽一连上疏二十四次,力劝宋高宗还京,以图恢复北方失地,均为奸佞所阻。宗泽忧愤成疾,疽发于背。宗泽明知自己病重,在世不长,却还是念念不忘地请求宋高宗回銮开封,誓师北伐。宗泽临终时,竟无一语涉及家事,唯有连呼:“渡河!渡河!渡河!”遂忿憾而逝。

宗泽逝世后,其子宗颖与部将岳飞护柩至镇江,将之与夫人陈氏合葬于京岘山麓。后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赐谥忠简。

宗泽墓在江苏省镇江市东郊的京岘山北麓。此墓为宋墓,墓前竖白云墓碑,高一米九,上刻“宋宗忠简公讳泽之墓”,墓道长九十米、宽二米五,两旁密集绿树,庄重肃穆。

宗 愨:(生卒年待考),字元幹;南阳涅阳人(今河南南阳)。著名南宋将领。

其叔父曾问他志向,宗愨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充分表达了男儿的远大志向,成了千古名言。如今被网络中人评为“中华民族震烁古今的十三句话”之一

宗愨后来历封镇武将军、左卫将军。管至豫州刺史,封洮阳侯,监五州诸军事。

宗端修:(公元?~1204年待考),字平叔;汝州人。著名金国大臣。

宗端修自幼即聪慧好学,极爱名节。

金大定二十二年(公元1182年)中进士,金承安元年(公元1196年)代孙椿年为监察御史,以敢于直言进谏闻名。

有一次,金章宗调动大量车马人役欲东巡泰山设坛祭天。当时天气寒冷,时有路人冻死,端修就劝阻章宗不要东巡,免得劳民伤财,民怨沸腾。章宗采纳了他的意见,不去东巡,免去了人民一场灾难。

金章宗的元妃李师儿十分得宠,李师儿的哥哥李喜曾作过强盗、弟弟铁哥也经常在朝中奔走,贪污受贿,徇么卖法,无恶不作。群臣惮于师儿的权势,敢怒而不敢言。

宗端修实在看不过去,便上书要皇帝“远小人”。金章宗故作不知,派李喜儿去问宗端小人到底是谁。宗端修对着李喜儿的面大声直说:“小人就是你李喜儿!”李喜儿十分恼怒,回宫后,添油加醋地报告金章宗。不料金章宗喜爱宗端修的正直,既不怪罪,也不采纳。

金承安四年(公元1199年),宗端修又上书言事,被宰相董师中责以“越级上书,上书不实”而削官。

宗端修知道自己太直,为当时所不容,但对自己的操守要求越来越严。妻子死了,他独居二十年不再娶。司侯游彦哲将赴汝州上任,就为政之道向宗端修请教。他说:“为政并不难,只要治气、养心就行了。”游彦哲听了不甚理解,他解释说:“养气就是心要正,心正则无私;治气就是要气平,气平则不暴。无私又不暴,还搞不好政务吗?”

金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金章宗升他为大理丞,专管审案。因处理大兴府纥石烈执中一案不合章宗的意见,又被削官。后为全州节度副使,死于任上。

宗必大:(生卒年待考),号英烈;浙江义乌人。

南宋抗金名将宗泽的第八世孙,元朝末年从守墓地润州(今江苏镇江)迁徙兴化,在兴化城儒学街地段建屋定居。

宗 周:(生卒年待考),宗必大后裔;浙江义乌人。著名明朝大臣。

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中举人,宗周先任山东金乡知县,后任四川马湖(今四川宜宾屏山)知府。其间,他在儒学街祖屋四周扩建院宅,并在西城外石桥北侧建宗公府(世科第)。

宗 臣:(公元1525~1560年),字子相,号方城;江苏兴化人。著名明朝文学家,被称为“江北才子”和“中原才子”。

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中进士后,官至吏部考功员外郎。因对当朝宰相奸臣严嵩胡作非为的行为不满,被贬为福建参议。后因抗倭有功,又被晋升为提学副使。

由于宗臣刻苦好学,公务繁忙,因而积劳成疾,在武夷山止止庵病故,终年三十六岁。死后归葬于兴化“百花洲”。

宗臣一生勤奋,所著《宗子相集》被收入《四库全书》,其中《报刘一丈书》被收入《古文观止》。自1949年以来,一直被编入高中语文教材。

宗元鼎:(公元1620~1698年),字定九,号梅岑,别号小香居士;江苏江都人。著名清朝书画家。

宗元鼎七岁即能咏梅,远近传诵其句。其家堂院有古梅一株,人谓之“宗郎梅”。

宗元鼎性狷而孝,釜甑屡空,未尝以贫告人。

清康熙初年,贡太学,铨注州同知。未仕卒。

擅画山水,工诗。著有《芙蓉新柳堂集》。

宗元鼎与从弟宗元豫、宗元观,从子宗之瑾、宗之瑜皆工诗,有“广陵五宗”之目。

宗稷辰:(公元1792~1867年),字迪甫,一作涤甫,号涤楼;浙江会稽人。著名清朝学者。

宗稷辰自幼攻读,才学超人。

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举人,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迁起居注主事,再迁户部员外郎。历主湖南、群玉、濂溪、虎溪书院。归后,主戢山书院,成就甚众。

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宗稷辰任御史。太平天国举义,宗稷辰疏请朝廷在全国各省推行保甲制度,认为保甲之法利于社仓、团练。诏下直隶督抚,各就地参酌执行。又疏统筹财政出入,宜崇言实去伪,清查弊端。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清帝将谒陵,宗稷辰疏言“畿南州县被水,连岁用兵,民气甫行休息,吁请展缓一年”。未准奏,遭斥责。不久又奏言:自粤匪(太平天国)窜据长江,多年以来,文臣武将,能作战者越来越少,难得人才,而多不尽其用,或以死殉,或以罪罢官。宗稷辰要求朝廷开文武兼资一科,广收天下人才,才尽其用。并大力推荐左宗棠。疏入,下各督抚,命左宗棠等加考送部引见。左宗棠自此飞黄腾达。

时京师行大钱,商民受其苦。宗稷辰上疏请复用制钱,名“祖钱”,而钱改纯用铁铸,兼行并用,未被采纳。又以畿辅水患,疏请急赈,准行。

不久,宗稷辰授山东运河道,时捻军起义入山东,为防捻党,宗稷辰在济宁牛头河边筑战墙,南北两墙长达数千丈。以功加盐运使衔。

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宗稷辰引病归籍,不久病死。

宗稷辰著有《躬耻斋文钞》二十四卷,诗钞二十八卷,及《四书体味录》,并传于世。

九、名人名篇:

宗敞《上疏理尚书》:

臣州荒裔,邻带寇仇,居泰无垂拱之安,运否离倾覆之难。自张氏颓基,德风绝而莫扇;吕数将终,枭鹗以之翻翔。群生婴罔极之痛,西夏有焚如之祸。幸皇鉴降眷,纯风远被。

刺史王尚受任垂灭之州,策成难全之际,轻身率下,躬俭节用,劳逸丰约,与众同之,劝课农桑,时无废业。然后振王威以扫不庭,回天波以荡氛秽。则群逆冰摧,不俟硃阳之曜;若秋霜陨箨,岂待劲风之威。何定远之足高,营平之独美!经始甫尔,会朝算改授,使希世之功不终于必成,易失之机践之而莫展。当其时而明其事者,谁不慨然!

既远役遐方,劬劳于外,虽效未酬恩,而在公无阙。自至京师,二旬于今,出车之命莫逮,萋斐之责惟深。以取吕氏宫人裴氏及杀逃人薄禾等为南台所禁,天鉴玄镜,暂免囵圄,讥绳之文,未离简墨。裴氏年垂知命,首发二毛,嫠居本家,不在尚室,年迈姿陋,何用送为!边籓耍捍,众力是寄,禾等私逃,罪应宪墨,以杀止杀,安边之义也。假若以不送裴氏为罪者,正阙奚官之一女子耳。论勋则功重,言瑕则过微。

而执宪吹毛求疵,忘劳记过,斯先哲所以泣血于当年,微臣所以仰天而洒泪。且尚之奉国,历事二朝,能否效于既往,优劣简在圣心,就有微过,功足相补,宜弘罔极之施,以彰覆载之恩。

臣等生自西州,无翰飞之翼,久沈伪政,绝进趣之途。及皇化既沾,投竿之心冥发,遂策名委质,位忝吏端。辱臣忧,故重茧披款,惟陛下亮之。

宗炳《画山水序》:

圣贤暎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熟有先焉。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灵趣,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

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愧不能凝气怡身,伤砧石门之流,于是画象布色,构兹云岭。

夫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旨微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况乎身所盘桓,目所绸缭。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

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绢素以远暎,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是以观画图者,徒患类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似,此自然之势。如是,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

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虽复虚求幽岩。城能妙写,亦城尽矣。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藂,独应无人之野。峰岫峣嶷,云林森眇。

宗炳《明佛论》(神不灭论):

夫道之至妙,固风化宜尊;而世多诞佛,咸以我躬不阅,遑恤于后。万里之事,百年以外,皆不以为然。况复须弥之大,佛国之伟,精神不灭,人可成佛,心作万有,诸法皆空,宿缘绵邈,亿劫乃报乎!此皆英奇超洞,理信事实。黄华之听,岂纳云门之调哉?世人又贵周、孔书典,自尧至汉,九州华夏,曾所弗暨,殊域何感?汉明何德,而独昭灵彩?凡若此情,又皆牵附先习,不能旷以玄览,故至理匪遐,而疑以自没。

悲夫!中国君子明于礼义,而暗于知人心,宁知佛心乎?今世业近事,谋之不臧,犹兴丧及之。况精神作哉,得焉则清升无穷,失矣则永坠无极。可不临深而求,履薄而虑乎?夫一局之奕,形算之浅,而奕秋之心何尝有得?而乃欲率井蛙之见,妄抑大猷,至独陷神于天阱之下,不以甚乎!今以茫昧之识,烛幽冥之故,既不能自览鉴于所失,何能独明于所得?唯当明精暗向,推夫善道,居然宜修,以佛经为指南耳。彼佛经也,包《五典》之德,深加远大之实;含老、庄之虚,而重增皆空之尽。高言实理,肃焉感神,其映如日,其清如风,非圣谁说乎?谨推世之所见,而会佛之理,为明论曰:

今会自抚踵至顶,以去凌虚,心往而勿已,则四方上下皆无穷也。生不独造,必传所资。仰追所传,则无始也。奕世相生而不已,则亦无竟也。是身也,既日用无垠之实,亲由无始而来,又将传于无竟而去矣。然则无量无边之旷,无始无终之久,人固相与凌之以自敷者也。是以居赤县,于八极曾不疑焉。今布三千日月,罗万二千天下,恒沙阅国界,飞尘纪积劫。普冥化之所容,俱眇末其未央,何独安我而疑彼哉?

夫秋毫处沧海,其悬犹有极也。今缀彝伦于太虚,为藐胡可言哉?故世之所大,道之所小。人之所遐,天之所迩。所谓轩辕之前,遐哉邈矣者,体天道以高览,盖昨日之事耳。《书》称知远,不出唐、虞;《春秋》属辞,尽于王业;《礼》、《乐》之良敬,《诗》、《易》之温洁。今于无穷之中,焕三千日月以列照,丽万二千天下以贞观,乃知周、孔所述,盖于蛮触之域,应求治之粗感,且宁乏于一生之内耳。逸乎生表者,存而未论也。若不然也,何其笃于为始形,而略于为神哉?登蒙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是其际矣。且又《坟》、《典》已逸,俗儒所编,专在治迹。言有出于世表,或散没于史策,或绝灭于坑焚。若老子、庄周之道,松、乔列真之术,信可以洗心养身,而亦皆无取于《六经》。而学者唯守救粗之阙文,以《书》、《礼》为限断,闻穷神积劫之远化,炫目前而永忽,不亦悲夫?呜呼!有似行乎层云之下,而不信日月者也。

今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者。盖谓至无为道,阴阳两浑,故曰“一阴一阳”也。自道而降,便入精神,常有于阴阳之表,非二仪所究,故曰“阴阳不测”耳。君平之说“一生二”,谓“神明”是也。若此二句,皆以明无,则以何明精神乎?然群生之神,其极虽齐,而随缘迁流,成粗妙之识,而与本不灭矣。今虽舜生于瞽,舜之神也,必非瞽之所生。则商均之神,又非舜之所育。生育之前,素有粗妙矣。既本立于未生之先,则知不灭于既死之后矣。又不灭则不同,愚圣则异,知愚圣生死不革不灭之分矣。故云:精神受形,周遍五道,成坏天地,不可称数也。夫以累瞳之质,诞于顽瞽;嚚均之身,受体黄中。愚圣天绝,何数以合乎?岂非重华之灵,始粗于在昔。结因往劫之先,缘会万化之后哉?今则独绝其神,昔有接粗之累,则练之所尽矣。神之不灭,及缘会之理、积习而圣,三者鉴于此矣。

若使形生则神生,形死则神死,则宜形残神毁,形病神困。据有腐则其身,或属纩临尽,而神意平全者;及自牖执手,病之极矣,而无变德行之主,斯殆不灭之验也。若必神生于形,本非缘合。今请远取诸物,然后近求诸身。夫五岳四渎谓无灵也,则未可断矣。若许其神,则岳唯积土之多,渎唯积水而已矣。得一之灵,何生水土之粗哉?而感托岩流,肃成一体,设使山崩川竭,必不与水土俱亡矣。神非形作,合而不灭,人亦然矣。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矣。若资形以造,随形以灭,则以形为本,何妙以言乎?夫精神四达,并流无极,上际于天,下盘于地。圣之穷机,贤之研微。逮于宰、赐、庄、嵇、吴札、子房之伦,精用所乏,皆不疾不行,坐彻宇宙。而形之臭腐,甘嗜所资,皆与下愚同矣,宁当复禀之以生,随之以灭耶?又宜思矣。周公郊祀后稷,宗祀文王,世或谓空以孝。即问谈者,何以了其必空?则必无以了矣。苟无以了,则文、稷之灵,不可谓之灭矣。斋三日,必见所为斋者。宁可以常人之不见,而断周公之必不见哉?嬴博之葬,曰:“骨肉归于土,魂气则无不之。”非灭之谓矣!

夫至治则天,大乱滔天,其要心神之为也。尧无理不照,无欲不尽,其神精也。桀无恶不肆,其神悖也。桀非不知尧之善,知己之恶,恶己亡也。体之所欲,悖其神也。而知尧、恶亡之识,常含于神矣。若使不居君位,千岁勿死,行恶则楚毒交至,微善则少有所宽。宁当复不稍灭其恶,渐修其善乎?则向者神之所含知尧之识,必当少有所用矣。又加千岁而勿已,亦可以其欲都澄,遂精其神如尧者也。

夫辰月变,则律吕动;晦望交,而蚌蛤应;分至启闭,而燕、鹰、龙、蛇飒焉出没者。皆先之以冥化,而后发于物类也。凡厥群有,同见陶于冥化矣,何数事之独然,而万化之不尽然哉?今所以杀人而死,伤人而刑,及为缧绁之罪者;及今则无罪,与今有罪而同然者。皆由冥缘前遘,而人理后发矣。夫幽显一也,衅遘于幽,而丑发于显,既无怪矣;行凶于显,而受毒于幽,又何怪乎?今以不灭之神,含知尧之识,幽显于万世之中,苦以创恶,乐以诱善,加有日月之宗,垂光助照,何缘不虚己钻仰,一变至道乎?自恐往劫之桀、纣,皆可徐成将来之汤、武。况今风情之伦,少而泛心于清流者乎?由此观之,人可作佛,其亦明矣。

夫生之起也,皆由情兆。今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者,皆精由情构矣。情构于己,而则百众神受身大似,知情为生本矣。至若五帝三后,虽超情穷神,然无理不顺,苟昔缘所会,亦必循俯入精化,相与顺生,而敷万族矣。况今以情贯神,一身死坏,安得不复受一身,生死无量乎?识能澄不灭之本,禀日损之学,损之又损,必至无为无欲。欲情唯神独照,则无当于生矣。无生则无身,无身而有神,法身之谓也。

今黄帝、虞舜、姬公、孔父,世之所仰而信者也。观其纵辔升天,龙潜鸟扬,反风起禾,绝粒弦歌,亦皆由穷神为体,故神功所应,倜傥无方也。今形理虽外,当其随感起灭,亦必有非人力所致而至者。河之出图,洛之出书;蓂荚无栽而敷,玄圭不琢而成;桑谷在庭,倏然大拱,忽尔以亡;火流王屋而为乌;鼎之轻重大小,皆翕欻变化,感灵而作;斯实不思议之明类也。夫以法身之极灵,感妙众而化见,照神功以朗物,复何奇不肆,何变可限。岂直仰凌九天,龙行九泉,吸风绝粒而已哉?凡厥光仪符瑞之伟,分身涌出,移转世界,巨海入毛之类。方之黄、虞、姬、孔,神化无方。向者众瑞之晻暧显没,既出形而入神,同惚恍而玄化。何独信此而抑彼哉?冥觉法王,清明卓朗,信而有征。不违颜咫尺,而昧者不知,哀矣哉!

夫《洪范》庶征休咎之应,皆由心来。逮白虹贯日,太白入昴,寒谷生黍,崩城陨霜之类,皆发自人情,而远形天事,固相为形影矣。夫形无无影,声无无响,亦情无无报矣,岂直贯日陨霜之类哉?皆莫不随情曲应,物无遁形。但或结于身,或播于事,交赊纷纶,显昧眇漫,孰睹其际哉。众变盈世,群象满目,皆万世以来,精感之所集矣。故佛经云:“一切诸法,从意生形。”又云:“心为法本,心作天堂,心作地狱。”义由此也。是以清心洁情,必妙生于英丽之境。浊情滓行,永悖于三途之域。何斯唱之迢遰,微明有实理,而直疏魂沐想,飞诚悚志者哉?虽然,夫亿等之情,皆相缘成识,识感成形,其性实无也。自有津悟以来,孤声豁然,灭除心患,未有斯之至也。

请又述而明之:夫圣神玄照,而无思营之识者,由心与物绝,唯神而已。故虚明之本,终始常住,不可凋矣。今心与物交,不一于神。虽以颜子之微微,而必乾乾钻仰,好仁乐山,庶乎屡空。皆心用乃识,必用用妙接,识识妙续,如火之炎炎相即而成焰耳。今以悟空息心,心用止而情识歇,则神明全矣。则情识之构,既新故妙续,则悉是不一之际,岂常有哉?使庖丁观之,必不见全牛者矣。佛经所谓变易离散之法,法识之性空,梦幻、影响、泡沫、水月,岂不然哉?颜子知其如此,故处有若无,抚实若虚,不见有犯而不校也。

今观颜子之屡虚,则知其有之实无矣。况自兹以降,丧真弥远。虽复进趋大道,而与东走之疾,同名狂者。皆违理谬感,遁天妄行,弥非真有矣。况又质味声色,复是情伪之所影化乎?且舟壑潜谢,变速奔电,将来未至,过去已灭,见在不住。瞬息之顷,无一毫可据,将欲何守而以为有乎?甚矣!伪有之蔽神也。今有明镜于斯,纷秽集之微,则其照蔼然,积则其照朏然,弥厚则照而昧矣。质其本明,故加秽犹照,虽从蔼至昧,要随镜不灭。以之辩物,必随秽弥失,而过谬成焉。人之神理,有类于此。伪有累神,成精粗之识。识附于神,故虽死不灭。渐之以空,必将习渐至尽,而穷本神矣,泥洹之谓也。是以至言云富,从而豁以空焉。夫岩林希微,风水为虚。盈怀而往,犹有旷然。况圣穆乎空,以虚授人,而不清心乐尽哉!是以古之乘虚入道,一沙一佛,未讵多也。

或问曰:神本至虚,何故沾受万有,而与之为缘乎?又本虚既均,何故分为愚圣乎?又既云“心作万有”,未有万有之时,复何以累心,使感而生万有乎?

答曰:今神妙形粗,而相与为用。以妙缘粗,则知以虚缘有矣。今愚者虽鄙,要能处今识昔,在此忆彼。皆有神功,则练而可尽,知其本均虚矣。心作万有,备于前论。据见观实,三者固已信然矣。但所以然者,其来无始。无始之始,岂有始乎?亦玄之又玄矣。庄周称冉求问曰:“未有天地可知乎?”仲尼曰:“古犹今也。”盖谓虽在无始之前,仰寻先际,初自茫眇,犹今之冉求耳。今神明始创,及群生最先之祖,都自杳漠,非追想所及,岂复学者通塞所预乎?夫圣固凝废,感而后应耳。非想所及,即六合之外矣,无以为感,故存而不论。圣而弗论,民何由悟?今相与践地戴天而存,践戴之外,岂有纪极乎?禹之弼成五服,敷土不过九州者,盖道世路所及者耳。至于大荒之表,旸谷濛汜之际,非复人理所预,则神圣已所不明矣。况过此弥往,浑瀚冥茫,岂复议其边陲哉?今推所践戴,终至所不议,故一体耳。推今之神用,求昔之所始终,至于圣人之所存而不论者,亦一理相贯耳,岂独可议哉?皆由冥缘随宇宙而无穷,物情所感者有限故也。夫众心禀圣以成识,其犹众目会日以为见。离朱察秋毫于百寻,资其妙目,假日而睹耳。今布毫于千步之外,目力所匮,无假以见,而于察微避危,无所少矣。何为以千步所昧,还疑百寻之毫乎?今不达缘本,情感所匮,无以会圣,而知取至于致道之津,无所少矣。何为以缘始之昧,还疑既明之化矣哉?

或问曰:今人云“不解缘始,故不得信佛”,此非感耶?圣人何以不为明之?

答曰:所谓感者,抱升之分,而理有未至,要当资圣以通,此理之实感者也。是以乐身滞有,则朗以苦空之义;兼爱弗弘,则示以投身之慈;体非俱至,而三乘设;分业异修,而六度明。津梁之应,无一不足,可谓感而后应者也。是以闻道灵鹫,天人咸畅,造极者蔚如也。岂复远疑缘始,然后至哉?理明训足,如说修行,何所不备?而犹必不信,终怀过疑于想所不及者。与将陨之疾,馈药不服;流矢通中,忍痛不拔;要求矢、药造构之始,以致命绝,夫何异哉?皆由猜道自昔,故未会无言,致使今日在信妄疑耳,岂可以为实理之感哉?非理妄疑之惑,固无以感圣而克明矣。夫非我求蒙,蒙而求我。固宜虚己及身,随顺玄化,诚以信往,然后悟随应来。一悟所振,终可遂至冥极。守是妄疑,而不归纯敛衽者,方将长沦惑网之灾,岂有旦期?背向一差,升坠天绝,可不慎乎!

或问曰:孔氏之训:“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之至也,亦佛经说菩萨之行矣。老子明“无为”,无为之至也,即泥洹之极矣。而曾不称其神通成佛,岂孔、老有所不尽与?明道欲以扇物,而掩其致道之实乎?无实之疑,安得不生?

答曰:教化之发,各指所应。世蕲乎乱,洙泗所弘,应治道也。纯风弥凋,二篇乃作,以息动也。若使颜、冉、宰、赐、尹喜、庄周,外赞儒玄之迹,以导世情所极,内禀无生之学,以精神理之求,世孰识哉?至若冉季、子游、子夏、子思、孟轲、林宗、康成、盖公、严平、班嗣、杨王之流,或分尽于礼教,或自毕于任逸,而无欣于佛法,皆其寡缘所穷,终无僭滥。故孔、老发音指导,自斯之伦感向所暨,故不复越叩过应。儒以弘仁,道在抑动,皆已抚教得崖,莫匪尔极矣。虽慈良、无为,与佛说通流,而法身、泥洹无与尽言,故弗明耳。且凡称“无为而无不为”者,与夫“法身无形,普入一切”者,岂不同致哉!是以孔、老、如来,虽三训殊路,而习善共辙也。

或问曰:自三五以来,暨于孔、老。洗心佛法,要将有人。而献酬之迹,曾不乍闻者,何哉?

答曰:余前论之旨已明,俗儒而编专在治迹。言有出于世表,或散没于史策,或绝灭于坑焚。今又重敷所怀。夫三皇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尔时也,孝慈天足,岂复训以仁义?纯朴弗离,若老、庄者复何所扇?若不明神本于无生,空众性以照极者,复以何为大道乎?斯文没矣,世孰识哉!史迁之述五帝也,皆云生而神灵,或弱而能言,或自言其名。懿渊疏通,其知如神。既以类夫大乘菩萨,化见而生者矣。居轩辕之丘,登崆峒,陟凡岱,幽陵蟠木之游,逸迹超浪,何以知其不由从如来之道哉?以五帝之长世,尧治百年,舜则七十。广成大隗鸿崖,巢、许、夸父、北人、姑射四子之流,玄风畜积,洋溢于时。而《五典》余类,唯唐、虞二篇,而至寡阙。子长之记,又谓:“百家之言黄帝,文不雅训,搢绅难言。唯采杀伐治迹,犹万不记一。”岂至道之盛,不见于残缺之篇,便当皆虚妄哉?今以神明之君,游浩然之世,携七圣于具茨,见神人于姑射,一化之生,复何足多谈。微言所精,安知非穷神亿劫之表哉?

广成之言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即首楞严三昧矣。“得吾道者,上为皇,下为王。”即亦随化升降,为飞行皇帝、转轮圣王之类也。“失吾道者,上见光,下为土。”亦生死于天人之界者矣。“感大隗之风,称天师而退”者,亦十号之称矣。自恐无生之化,皆道深于若时,业流于玄胜。而事没振古,理随文翳,故百家所摭,若晓而昧,又搢绅之儒,不谓雅训。遂令殉世而不深于道者,仗史籍而抑至理,从近情而忽远化,困精神于永劫,岂不痛哉!

伯益述《山海》:“天毒之国,偎人而爱人。”郭璞传:“古谓天毒,即天竺,浮屠所兴。偎爱之义,亦如来大慈之训矣。”固亦既闻于三五之世也。国典弗传,不足疑矣。凡三代之下,及孔、老之际,史策之外竟何可量?孔之问礼,老为言之;关尹之求,复为明道。设使二篇或没,其言独存于《礼记》,后世何得不谓柱下翁,直是知礼老儒?岂不体于玄风乎?今百代众书,飘荡于存亡之后,理无备在。岂可断以所见,绝献酬于孔、老哉!东方朔对汉武劫烧之说,刘向《列仙》叙“七十四人在佛经”,学者之管窥于斯,又非汉明而始也。但驰神越世者众而显,结诚幽微者寡而隐,故潜感之实,不扬于物耳。

道人澄公,仁圣于石勒、虎之世,谓虎曰:“临淄城中,有古阿育王寺处,犹有形像、承露盘,在深林巨树之下,入地二十丈。”虎使者依图搜求,皆如言得。近姚略叔父为晋王,于河东蒲坂,古老所谓阿育王寺处,见有光明。凿求得佛遗骨,于石函银匣之中,光曜殊常,随略迎睹于霸上比丘,今见在辛寺。由此观之,有佛事于齐、晋之地久矣哉!所以不说于三传者,亦犹干宝、孙盛之史,无语称佛,而妙化实彰有晋,而盛于江左也。

或问曰:若诸佛见存,一切洞彻,而威神之力,诸法自在。何为不曜光仪于当今,使精粗同其信悟;洒神功于穷迫,以拔冤枉之命?而令君子之流,于佛无睹,故同其不信,俱陷阐提之苦?秦、赵之众,一日之中,白起、项藉坑六十万。夫古今彝伦,及诸受坑者,诚不悉有宿缘大善;尽不睹无一缘,而悉积大恶。而不睹佛之悲一日俱坑之痛,慭然毕同,坐视穷酷而不应,何以为慈乎?缘不倾天,德不邈世,则不能济,何以为神力自在、不可思议乎?鲁阳回日,耿恭飞泉,宋九江虎远江而蝗避境,犹皆心横彻,能使非道玄通。况佛神力,融起之气,治籍之心,以活百万之命殊易。夫纳须弥于芥子,甚仁于毁身乎一虎一鸽矣!而今想焉而弗见,告焉而弗闻,请之而无救,寂寥然与大空无别。而于其中,有作沙门而烧身者,有绝人理而剪六情者,有苦力役、倾资宝而事庙像者,顿夺其当年,而不见其所得。吁!可惜矣。若谓应在将来者,则向六十万,命善恶不同,而枉灭同矣。命善恶虽异,身后所当,独何得异?见世殊品,既一不蒙甄别,将来浩荡,为欲何望?况复恐实无将来乎?经云:“足指按地,三千佛土皆见,及盲聋喑哑、牢狱毒痛,皆得安宁。”夫佛,远近存亡、有戒无戒,等以慈焉。此之有心宜见,苦痛宜宁,与彼一矣。而经则快多是语,实则竟无暂应。安知非异国有命世逸群者,构此空法,以胁异翼善。交言有微远之情事,有澄肃之美纯。而易信者一己输身,遂相承于不测,而势无止薄乎?

答曰:今不睹其路,故于夷谓险。诚瞰其途,则不见所难矣。夫常无者,道也,唯佛则以神法道。故德与道为一,神与道为二。二故有照以通化,一故常因而无造。夫万化者,固各随因缘,自作于大道之中矣。今所以称佛,云“诸法自在,不可思议”者,非曰为可不由缘数,越宿命而横济也。盖众生无量,神功所导,皆依崖曲畅,其照不可思量耳。譬之洪水、四凶、瞽顽、象傲,皆化之固然,尧、舜弗能易矣。而必各依其崖,降水流凶,允若克谐,其德岂不大哉!夫佛也者,非他也,盖圣人之道不尽于济生之俗,敷化于外生之世者耳。至于因而不为,功自物成,直尧之殊应者耳。

夫钟律感类,犹心玄会,况夫灵圣以神理为类乎?凡厥相与冥遘于佛国者,皆其烈志清神,积劫增明,故能感诣洞彻。致使释迦发晖,十方交映,多宝踊见,灯王入室。岂佛之独显乎哉?能见矣。至若今之君子,不生应供之运,而域乎禹绩之内。皆其诚背于昔,故会乖于今。虽复清若夷、齐,贞如柳、季,所志苟殊,复何由感而见佛乎?况今之所谓,或自斯以还。虽复礼义熏身,高名馥世,而情深于人,志不附道。虽人之君子,而实天之小人。灵极之容,复何由感映?岂佛之偏隐哉?我弗见矣。若或有随缘来生,而六度之诚发自宿业,感见独朗,亦当屡有其人。然虽道俗比肩,复何由相知乎?然则粗妙在我,故见否殊应。岂可以己之不曜于光仪,而疑佛不见存哉?

夫天地有灵,精神不灭,明矣。今秦、赵之众,其神与宇宙俱来,成败天地而不灭。起、籍二将,岂得顿灭六十万神哉?神不可灭也,则所灭者身也。岂不皆如佛言:“常灭群生之身,故其身受灭。”而数会于起、籍乎?何以明之?夫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至于鸡、彘、犬、羊之命,皆乾坤六子之所一也。民之咀命充身,暴同蛛蟱为网矣。鹰、虎非搏噬不生;人可饭蔬而存,则虐已甚矣。天道至公,所布者命,宁当许其虐命,而抑其冥应哉!今六十万人,虽当美恶殊品,至于忍咀群生,恐不异也。美恶殊矣,故其生之所享,固可实殊。害生同矣,故受害之日,固亦可同。

今道家之言,世之所述,无以云焉。至若于公、邴吉、虞怡,德应于后;严延年、田蚡、晋宣,杀报交验。皆书于魏、汉,世所信睹。夫活人而庆流子孙,况精神为杀活之主,无殃庆于后身乎?杀活彼身,必受报己身,况通塞彼神,而不荣悴于己神乎?延年所杀,皆凡等小人;窦婴、王陵,宰牧之豪。贤否殊,贵贱异,其致报一也。报之所加,不论豪贱,将相、晋王不二矣。岂非天道至平,才与不才,亦各其子。理存性命,不在贵贱故耶?然则肫鱼虽贱,性命各正于乾道矣。观大鸟之回翔,小鸟之啁噍,葛庐所听之牛,西巴所感之鹿,情爱各深于其类矣。今有孕妇稚子于斯,而有刳而剔之,燔而炙之者,则谓冤痛之殃,上天所感矣。今春猎胎孕,燔葅羔雏,亦天道之所一也,岂得独无报哉?但今相与理,缘于饮血之世,畋渔非可顿绝。是以圣王庖厨其化,盖顺民之杀以减其害,践庖闻声,则所不忍。因豺獭以为节,疾非时之伤孕。解罝而不网,明含气之命重矣。孟轲击赏于衅钟,知王德之去杀矣。先王抚粗救急,故虽深其仁,不得顿苦其禁。如来穷神明极,故均重五道之命,去杀为众戒之首。萍沙见报于白兔,释氏受灭于昔鱼,以示报应之势。皆其窈窕精深,迂而不昧矣。

若在往生能闻于道,敬修法戒,则必不坠长平而受坑马服矣。及在既坠,信法能彻,必超今难。若缘衅先重,难有前报。及戒德后臻,必不复见坑来身矣。所谓洒神功于穷迫,以拔冤枉之命者,其道如斯,慈之至矣。今虽有世美,而无道心,犯害众命。以报就迫,理之当也。佛乘理居当,而救物以法,不蹈法则理无横济,岂佛无实乎?譬之扁鹊,救疾以药,而不信不服,疾之不瘳,岂鹊不妙乎?鲁阳、耿恭、远祖九江,所以能回日、飞泉、虫虎避德者,皆以烈诚动乎神道。神道之感,即佛之感也。若在秦、赵,必不陷于难矣。则夫陷者,皆己无诚,何由致感于佛,而融冶起、籍哉!

夫以通神之众,萃穷化之堂,故须弥可见于芥子之内耳。又虽今则虎、鸽,昔或为人,尝有缘会。故值佛嘉运,投身济之,割股代之。苟无感可动,以命偿杀。融冶之奇,安得妄作?吹万之死,咸其自已,而疑佛哉?夫志之笃也,则想之而见,告之斯闻矣。推周孔交梦、傅说形求实至,古今攸隔,傅岩遐阻,而玄对无碍。则可以信夫洁想西感,睹无量寿佛,越境百亿,超至无功。何云大空无别哉!

夫道在练神,不由存形。是以沙门祝形烧身,厉神绝往。神不可灭,而能奔其往,岂有负哉?契阔人理,崎岖六情,何获于我,而求累于神?诚自剪绝,则日损所情,实渐于道。苦力策观,倾资夐居,未几有之。俄然身灭,名实所收,不出盗跨。构馆栖神象,渊然幽穆,形从其微,神随之远。微则应清,远则福妙。盗跨与道,孰为优乎?顿夺其当年,所以超升。潜行协于神明,福德彰于后身,岂能见其所得哉?

夫人事之动,必贯神道。物无妄然,要当有故而然矣。若使幽冥之报不如向论,则六十万命,何理以坑乎?既以报坑,必以报不坑矣。今战国之人,眇若安期,幽若四皓,龙颜而帝,列地而君,英声茂实,不可称数,同在羿之彀中,独何然乎?岂不各是前报之所应乎?既见福成于往行,则今行无负于后身,明矣。见世殊品,既宿命所甄。则身后所当,独何容滥?

经之所奇,自谓当佛化见之时,皆由素有嘉会,故其遇若彼。今曾无暂应,皆咎在无缘,而反诬至法空构。呜呼!神鉴孔昭,侮圣人之殃,亦可畏也。敢问空构者将圣人与?贤人与?小人与?夫圣无常心,盖就物之性,化使遂耳。若身死神灭,但当一以儒训,尽其生极。复何事哉,而诳以不灭,欺以成佛?使烧祝发肤,绝其牉合,所遏苗裔,数不可量。且夫彦圣,育无常所,或潜有塞矣,空构何利,而其毒大苦,知非圣贤之为矣。若人哉,樊须之流也,则亦敛身周、孔,畏惧异端,敢妄作哉?若自兹以降,则不肖之伦也,又安能立家九流之外,增徽老、庄之表,而昭列于千载之后?

龙树、提婆、马鸣、迦旃延、法胜、山贤、达摩多罗之伦,旷载五百,仰述道训,《大智》、《中》、《百论》、《阿毗昙》之类,皆神通之才也。近孙绰所颂耆域、健陀勒等八贤,支道林像而赞者竺法护、于法兰、道邃、阙公则,皆神映中华。中朝竺法行,时人比之乐令。江左尸梨蜜,群公高其卓朗。郭文举廓然邃允,而所奉唯佛。凡自龙树以达,宁皆失身于向所谓不肖者之诧乎?然则黄面夫子之事,岂不明明也哉!今影骨、齿发、遗器余武,犹光于本国,此亦道之证也。夫殊域之性,多有精察黠才,而嗜欲类深。皆以厥祖身立佛前,累叶亲传,世祗其实;影迹遗事,昭化融显。故其裔王,则倾国奉戒,四众苦彻,死而无悔。若理之诡暧,事不实奇,亦岂肯倾己破欲,以尊无形者乎?若影物无实,声出来往,则古今来者,何为苦身离欲,若是之至?往而反者,宜其沮懈,而类皆更笃乎?粗可察矣。

论曰:夫自古所以丕显治道者,将存其生也。而苦由生来,昧者不知矣。故诸佛悟之以苦,导以无生。无生不可顿体,而引以生之善恶同。善报而弥升,则朗然之尽可阶焉。是以其道浩若沧海,小无不津,大无不通。虽邈与务治存生者反,而亦固陶潜《五典》,劝佐礼教焉。今世之所以慢祸福于天道者,类若史迁感伯夷而慨者也。夫孔圣岂妄说也哉?称“积善余庆,积恶余殃”,而颜、冉夭疾,厥胤蔑闻;商臣考终,而庄则贤霸。凡若此类,皆理不可通。然理岂有无通者乎?则纳庆后身,受殃三途之说,不得不信矣。虽形有存亡,而精神必应,与见世而报,夫何异哉?但因缘有先后,故对至有迟速,犹一生祸福之早晚者耳。然则孔氏之训,资释氏而通,可不曰玄极不易之道哉!

夫人理飘纷,存没若幻,笼以百年命之,孩老无不尽矣。虽复黄发鲐背,犹自觉所经俄顷,况其短者乎?且时则无止,运则无穷,既往积劫无数无边,皆一瞬一阅以及今耳。今积瞬以至百年,曾何难及,而又鲜克半焉!夫物之媚于朝露之身者,类无清遐之实矣。何为甘臭腐于漏刻,以枉长存之神,而不自疏于遐远之风哉!虽复名法佐世之家,亦何独无分于大道?但宛转人域,嚣于世路,故唯觉人道为盛,而神想蔑如耳。若使回身中荒,升岳遐览,妙观天宇澄肃之旷,日月照洞之奇,宁无列圣威灵尊严乎其中,而唯离人群匆匆世务而已哉?固将怀远以开神道之想,感寂以昭明灵之应矣。

昔仲尼修《五经》于鲁,以化天下,及其眇邈太、蒙之颠,而天下与鲁俱小。岂非神合于八遐,故超于一世哉?然则《五经》之作,盖于俄顷之间,应其所小者耳。世又何得以格佛法而不信哉?请问今之不信,为谓黔首之外,都无神明耶?为之亦谓有之,而直无佛乎?若都无神明,唯人而已,则谁命玄鸟,降而生商?孰遗巨迹,感而生弃哉?汉、魏、晋、宋,咸有瑞命。知视听之表,神道炳焉。有神理,必有妙极,得一以灵,非佛而何?夫神也者,依方玄应,应不预存,从实致化,何患不尽,岂须诡物而后训乎?然则其法之实,其教之信,不容疑矣。

论曰:群生皆以精神为主,故于玄极之灵,咸有理以感。尧则远矣,而百兽舞德,岂非感哉?则佛为万感之宗焉。日月海岳,犹有朝夕之礼,秩望之义。况佛之道众,高者穷神于生表,中者受身于妙生,下则免夫三趣乎?今世教所弘,致治于一生之内,夫玄至者寡,顺世者众,何尝不相与唯习世情,而谓死则神灭乎?是以不务邈志清遐,而多循情寸阴,故君子之道鲜焉。若鉴以佛法,则厥身非我,盖一憩逆旅耳。精神乃我身也,廓长存而无已。上德者,其德之畅于己也无穷;中之为美,徐将清升以至尽;下而恶者,方有自新之回路,可补过而上迁。是以自古精粗之中,洁己怀远,祗行于今,以拟来业,而迈至德者,不可胜数,是佛法之效矣。此皆世之所壅,佛之所开,其于类岂不旷然融朗,妙有通途哉!若之何忽而不奉乎?

夫风经炎则暄,吹林必凉。清水激浊,澄石必明。神用得丧,亦存所托。今不信佛法,非分之必然,盖处意则然。诚试避心世物,移映清微,则佛理可明,事皆信矣,可不妙处其意乎?资此明信已往,终将克王神道。百世先业,皆可幽明永济,孝之大矣。众生沾仁,慈之至矣。凝神独妙,道之极矣。洞朗无碍,明之尽矣。发轸常人之心,首路得辙,纵可多历劫数,终必径集玄极,若是之奇也。等是人也,背辙失路,蹭蹬长往,而永没九地,可不悲乎?若不然也,世何故忽生懿圣,复育愚鄙,上则诸佛,下则蜎飞蠕动乎?皆精神失得之势也。今人以血身七尺,死老数纪之内,既夜消其半矣。丧疾众故,又苦其半。生之美盛,荣乐得志,盖亦何几?而壮齿不居,荣必惧辱,乐实连忧,亦无全泰。而皆竞入流俗之险路,讳陟佛法之旷途,何如其智也!世之以不达缘本,而闷于佛理者,诚亦众矣!

夫缘起浩汗,非复追想所及,失得所关。无理以感,即六合之外,故佛而不论,已具前论。请复循环而申之:夫圣人之作《易》,天之垂象,吉凶治乱,其占可知。然原其所以然之状,圣所弗明,则莫之能知。今以所莫知,废其可知,逆占违天而动,岂有不亡者乎?不可以缘始弗明,而背佛法,亦犹此也。又以不忆前身之意,谓神不素存。夫人在胎孕,至于孩龆,不得谓无精神矣。同一生之内耳,以今思之,犹冥然莫忆,况经生死、历异身,昔忆安得不亡乎?所忆亡矣,而无害神之常存。则不达缘始,何妨其理常明乎?子路问死,子曰:“未知生,安知死。”问事鬼神,则曰:“未知事人,焉知事鬼。”岂不以由也尽于好勇,笃于事君,固宜应以一生之内。至于生死、鬼神之本,虽曰有问,非其实理之感。故性与天道,不可得闻。佛家之说众生有边无边之类十四问,一切智者皆置而不答。诚以答之无利益,则堕恶耶。然则禀圣奉佛之道,固宜谢其所绝,餐其所应,如渴者饮河,挹洪流以盈己,岂须穷源于昆山哉?凡在佛法,若违天碍理,不可得然,则疑之可也。今无不可得然之碍,而有顺天清神之实,岂不诚然哉!

夫人之生也,与忧俱生。患祸发于时事,灾沴奋于冥昧。虽复雅贵连云,拥徒百万,初自独以形神坐待无常。家人嗃嗃,妇子嘻嘻,俄复沦为惚恍。人理曾何足恃?是以过隙宜竞,赊谤冥化,纵欲侈害,神既无灭,求灭不得,复当乘罪受身。今之无赖群生,虫豸万等,皆殷鉴也。为之谋者,唯有委诚信佛,托心履戒,以援精神。生蒙灵援,死则清升。清升无已,径将作佛。佛固言尔,而人侮之。何以断人之胜佛乎?其不胜也,当不下坠彼恶,永受其剧乎?呜呼!六极苦毒,而生者所以世无已也。所闻所见,精进而死者,临尽类多神意安定。有危迫者,一心称观世音,略无不蒙济。皆向所谓生蒙灵援、死则清升之符也。

夫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日昃不遑食,兆民赖之于一化内耳。何以增茂其神,而王万化乎?今依周、孔以养民,味佛法以养神,则生为明后,殁为明神,而常王矣。如来岂欺我哉?非崇塔侈像,容养滥吹之僧,以伤财害民之谓也。物之不窥远实而睹近弊,将横以诟法矣。盖尊其道,信其教,悟无常,空色有,慈心整化,不以尊豪轻绝物命,不使不肖窃假非服。岂非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天下归仁之盛乎!其在容与之位,及野泽之身,何所足惜,而不自济其精神哉!

昔远和尚澄业庐山,余往憩五旬,高洁贞厉,理学精妙,固远流也。其师安法师,灵德自奇。微遇比丘,并含清真。皆其相与素洽乎道,而后孤立于山。是以神明之化,邃于岩林。骤与余言于崖树涧壑之间,暧然乎有自言表而肃人者。凡若斯论,亦和尚据经之旨云尔。夫善即者,因鸟迹以书契,穷神与人之颂。缇萦一言,而霸业用遂,肉刑永除。事固有俄尔微感,而终至冲天者。今芜陋鄙言,以警其所感,奄然身没,安知不以之超登哉!

宗夬诗词摘录:

《遥夜吟》:

遥夜复遥夜,遥夜忧未歇。

坐对风动帷,卧见云间月。

《荆州乐》(三首):

迢迅楼雉悬,参差台观杂。

城阙自相望,云霞纷飒沓。

章华游猎去,纪郢从禽归。

溶溶紫烟合,郁郁红尘飞。

朝发江津路,暮宿灵溪道。

平衢广且直,长杨郁袅袅。

《别萧谘议诗》:

别酒正参差,乖情将陆离。

怅焉临桂苑,悯默瞻华池。

轻云流惠采,时雨乱清漪。

眇眇追兰迳,悠悠结芳枝。

眷言终何托,心寄方在斯。

宗楚客诗作摘录:

《海录碎事》:

七萃銮舆动,千年瑞检开。

彩旗临凤阙,翠幕绕龟津。

《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

窈窕神仙阁,参差云汉间。

九重中叶启,七日早春还。

太液天为水,蓬莱雪作山。

今朝上林树,无处不堪攀。

《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

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

马向铺钱埒,箫闻弄玉台。

人同卫叔美,客似长卿才。

借问游天汉,谁能取石回。

《正月晦日侍宴浐水应制赋得长字》:

御辇出明光,乘流泛羽觞。

珠胎随月减,玉漏与年长。

寒尽梅犹白,风迟柳未黄。

日斜旌骑转,休气满林塘。

《奉和幸上阳宫侍宴应制》:

紫庭金凤阙,丹禁玉鸡川。

似立蓬瀛上,疑游昆阆前。

鸟将歌合转,花共锦争鲜。

湛露飞尧酒,熏风入舜弦。

水光摇落日,树色带晴烟。

向夕回雕辇,佳气满岩泉。

《奉和圣制喜雪应制》:

飘飘瑞雪下山川,散漫轻飞集九埏。

似絮还飞垂柳陌,如花更绕落梅前。

影随明月团纨扇,声将流水杂鸣弦。

共荷神功万庾积,终朝圣寿百千年。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玉楼银榜枕严城,翠盖红旂列禁营。

日映层岩图画色,风摇杂树管弦声。

水边重阁含飞动,云里孤峰类削成。

幸睹八龙游阆苑,无劳万里访蓬瀛。

宗臣《登云门诸山》:

山头月白云英英,千峰倒插千江明。

手把芙蓉步石壁,苍翠乱射猿鸟惊。

谁知云外吹紫笙,欲来不来空复情。

天风吹我佩萧飒,恍疑身在昆仑行。

宗臣《报刘一丈书》: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世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

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内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亡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

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也。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

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人褊衷,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矣!”长者闻此,得无厌其为迂乎?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天之与先生者甚厚,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幸宁心哉!

宗元鼎诗作摘录:

《早秋》:

我行初出郭,新月似蛾眉。

几夕望舒圆,今复蟾兔亏。

匪独此朝夕,百岁亦如斯。

怀情不能寐,徘徊向中墀。

侧闻草虫鸣,仰望繁星垂。

人言秋漏长,已觉衡汉移。

千念未夜息,万感与朝期。

长卿恒有疾,子云终何为。

引领还踯躅,泪湿衣裳缁。

《征途晓发》:

夜发蓟丘道,马蹄踏霜华。

月照千里白,不辨冰与沙。

行行三十里,始闻啼曙鸦。

朔风起何处,隐隐鸣悲笳。

徒侣惨不乐,从者咸咨嗟。

扬鞭强笑语,前村有酒家。

《雪望》:

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汀沙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蒙山道中》:

乱石绕东蒙,崎岖古道通。

一身千里外,匹马万山中。

密树遥遮日,轻花细逐风。

望云双泪落,岂是为途穷。

《寒食》:

七度逢寒食,何曾扫墓田。

他乡长儿女,故国隔山川。

明月飞乌鹊,空山叫杜鹃。

高堂添白发,朝夕泪如泉。

《将游大梁》:

匹马嘶荒野,群山拥乱云。

迢迢二千里,去哭信陵君。

《石门》:

先贤逝已久,予亦宿石门。

天寒鸟自归,林表斜阳昏。

吏隐计难得,讵知忧世屯。

栖栖终短褐,此意向谁言。

《送吴位三归宣城》:

宋家丞相后,乔木到如今。

之子独古处,对人无俗心。

偶来京洛道,旋反敬亭阴。

芳草白云外,春山深复深。

《柬李东琪》:

闻君昨日到长安,驿路风尘乍解鞍。

古寺楼台高避暑,晴天松柏昼生寒。

亲知把臂他乡少,贫贱论交此地难。

我自飘零归未得,秋江劝尔弄渔竿。

《衢州杂感》:

巑岏岭势矗仙霞,阻遏妖氛建虎牙。

障日丛篁劣容骑,连云列戟不通鸦。

居人乱后惟荒垒,巢燕归来止数家。

一片夕阳横白骨,江枫红作战场花。

《题郊居》:

茶灶声清响竹廊,小亭新构面横塘。

渔夫晚唱烟生浦,桑妇迟归月满筐。

一岭山花烧杜宇,满池春雨浴鸳鸯。

篱边犬吠何人过,不是诗僧是酒狂。

《冬日过甘泉驿》:

记得当年来古驿,马鞭带雪系楼前。

双柑香溅佳人手,半臂寒添酒客肩。

忽见荒隄摧暮草,空伤衰榭没寒烟。

风尘满目深惆怅,却望谁家寄醉眠。

《过山中》:

东风吹雨度香芸,远近烟岚晓未分。

一径浓桑沈碧影,半溪流水荡轻纹。

来逢莺语诗从作,去被人留酒重醺。

莫道十年名计苦,输农几度说耕耘。

《登吴陵城楼》:

城外村梅映酒旗,故园花落重相思。

愁肠已向春来断,况值轻寒醉醒时。

独倚层阑欲望休,江南烟月动春愁。

青山碧水无穷尽,卷入吴云去不收。

《炀帝冢》:

帝业兴衰世几重,风流犹自惜遗踪。

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六龙。

《扬子江》:

帆去天涯势不回,龙笳何惜渡江来。

香车若到长干路,后主荒宫花又开。

《甘露寺北轩追和杜牧之韵》:

独步回廊绕槛行,鸟啼花谢正关情。

感深落月前朝笛,愁绝垂杨故国笙。

帆影东南连水气,梵音朝暮杂潮声。

重来十载题诗客,依旧人间浪有名。

《百尺楼》:

素袜翩翩月一钩,凌云风致想高楼。

江南歌舞寻常事,便遣曹彬下蒋州。

《雨中留邹丽农》:

新开兰蕙正芳菲,初到鲥鱼入馔肥。

正是风光好三月,如何抛却渡江归。

《吴音曲》:

璧月庭花夜夜重,隋兵已断曲河冲。

丽华膝上能多记,偏忘床前告急封。

《冬日过甘泉驿》:

记得当年来古驿,马鞭带雪系楼前。

双柑香溅佳人手,半臂寒添酒客肩。

忽见荒堤摧暮草,空伤衰榭没寒烟。

风尘满目深惆怅,却望谁家寄醉眠。

宗白华诗作摘录:

《五律》:

飚风天际来,绿压群峰暝。

云罅漏夕晖,光泻一川冷。

悠悠白鹭飞,淡淡孤霞迥。

系缆月华生,万象浴清影。

《诗》:

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

在蓝空天来,摇摇欲坠的孤星!

世界的花

世界的花,我怎能采撷你?

世界的花,我又忍不住要采得你!

想想我怎能舍得你,我不如一片灵魂化作你!

附录:宗桥村

宗桥村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官庄镇何上寨大队。

地理位置

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官庄镇何上寨村。周围有宗坡村等。归属与何上寨大队管制。

何上寨位于宛、新、唐三县区交界处的官庄东北,隶属宛城区官庄镇管辖,距官庄大约四、五华里地,涧河从村北、西、南环绕而过。一九四八年三月十九日(阴历二月初九)上午,国民党第十三绥靖区司令王凌云部(敌九师25团)和南阳县保安团,纠集唐河民团魏香亭部和新野民团马云阁部,与前来宛、新、唐交界处活动的解放军八十五团王希永部在这里发生了一场十分惨烈的遭遇战。后来我军以智突村里实景围,成为八十五团在新野解放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一个战例。

与宗姓氏的关系

据说,很早的时候有两个姓宗的(来自外省,具体来自不祥)来到此地,后来就在这里安家,于是形成了宗桥和宗坡两村。

河南省南阳市官庄镇何上寨宗桥村是我的家乡,那里的村民勤劳.质朴而且善良。在这里,到处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小孩在这片洁净的土地上快乐的成长,老人们安详的度过自己的晚年。

我爱我的家乡宗桥村,是她培育了我,是她给了我生命,我也将无时无刻为我的故乡祝福。

村民的姓氏

村分为东西两个组,村东姓宗的居多,村西姓李的居多。

人口

200多人。
本文标题: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逯:逯-汉字简介,逯-姓氏源流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20930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