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部队最美军人家庭事迹材料
部队最美军人家庭事迹材料
蓝金宝同志有一个崇尚文明、积极进取、相敬相爱的家庭。夫妻敬业爱岗,勤奋上进,十个月的儿子乖巧可爱,他们一家人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就是在这种和谐文明的氛围中构建出幸福快乐的和睦家庭。
“www.61k.com”
一、 爱国守法,崇尚科学
蓝金宝一家共有三口人,丈夫是一名建筑工程师,还有一位十个月大的儿子。夫妻都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一直以来都未发生过任何违纪违规的事情,良好作风经常受到邻居的赞扬。该家庭在生活中一直以来都相信科学,尊重科学,依照科学规律办事,反对封建迷信。并且经常向周围的人宣传科学知识,扫除迷信危害。
二、爱岗敬业、任劳任怨
蓝金宝同志作为县外经贸局办公室副主任,日常工作较繁琐,她依然兢兢业业,尽心竭力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县外经贸局工作七年来,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赞扬。丈夫陈凯作为一名建筑工程师,工作作风认真踏实,任劳任怨,以工作至上为原则,对工作高度负责,得到了广泛好评。
三、夫妻和睦, 尊老爱幼
丈夫平时工作重,在单位时间多,照顾家庭的精力相对较少。蓝金宝同志对此总是理解、支持,从无怨言。她不仅做好单位事外,把家务事也处理的妥妥当当,让丈夫儿子有一个温暖温馨的家。对于孝敬老人、养育孩子,她与丈夫一起商量,互相配合,二人互敬互爱互商互谅,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
四、 团结邻里、热心公益
蓝金宝一家人在邻里间有着很好的人缘,他们在生活中热心、善良,与邻居能够和睦相处,经常给予邻居力所能及的帮助。此外,他们都很支持公益的开展,不仅为困难群众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并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参加公益活动。
“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在蓝金宝的家庭里,家庭成员之间有一个能相互理解、和睦相处的生活氛围;有一个热爱生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部队最美军人家庭事迹材料
苏娟,女,汉族,系甘肃兰州人。1979年9月26日出生,2001年10月入党,2003年7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兰州市文明办未成年人道德处副处长。她是2006年7月1日建党节那天,和她的爱人杨波结为夫妇。她的家庭,是一个温馨、和谐、幸福,三代同堂的六口之家。她的家庭和大家一样,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过着平淡的日子。唯一不同的是,她是一名军嫂。她除了每天上下班以外,还要精心呵护自己的“小家”,而且每天与丈夫保持着电话上的精神联系,用实际行动默默地支持丈夫安心做好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心中有家,懂得去爱
家是温馨的港湾,爱是无私的奉献。人民子弟兵的爱是大爱,我们爱自己的家,更爱我们国家和人民。大爱无言、大爱如山。丈夫作为一名共和国的忠诚卫士,她很自豪,也很理解与支持。作为一名军嫂,她深知一声军嫂来之不易,这一称谓意味着真情服务。只有怀着对军人的特殊情感,对国防事业的赤诚奉献,把对国防的爱延伸到、扩展到、升华到支持对象的身上,才能保国家为小家。十多年来,她总是满怀深情地想:“支持国防事业是她应尽的责任,服务军人是她永远的义务”。她和丈夫工作繁重,为了让国家安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她们夫妻两常年各守一方,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大家舍小家”。尽管如此,她们夫妻仍能心心相印,恩爱和睦,一起承载工作、生活的重压。生活上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工作上相互理解、相互扶持。在这个家庭里,始终夫妻恩爱,尊重长辈,长辈更是关心爱护子女,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共同建造着一个温馨、和谐、向上的党员国防家庭。
无怨无悔,甘当后盾
她的丈夫杨波从军19年来,大大小小换了很多岗位,长期在远离兰州的地区工作,现任甘肃省永昌县人武部副部长。由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质,丈夫常常因为工作繁忙陪不上她和孩子,基本上都是两三个月才回家一趟。而且每次回家,她们都是聚少离多。作为一名军嫂,苏娟深知丈夫工作责任的重大和艰辛。苏娟同志常常暗暗地告诫自己,苏娟啊苏娟,你可不能自私的让丈夫经常回来,你是一名军嫂,既然是军嫂,那你就得舍得,就得为国防牺牲奉献。去年冬天,妈妈骨折住进了医院,苏娟同志知道丈夫那段时间正好参加竞赛性考核,就一直没有告诉丈夫,一个人医院、单位两头跑,有的时候连饭都来不及吃,只能把方便面带到单位来吃….但她依然是笑呵呵的!正是这种无怨无悔、甘当后盾的信念支撑着她和丈夫大步前行。
结婚10多年来,身边的朋友也给苏娟说,别让你老公干了,让他早点自主择业回来吧,苏娟同志总是嘿嘿一笑,说没事我还能顶的住。她从不言苦,从不叫累,在工作和生活上一直无私的奉献着、默默地支持者丈夫的国防事业。因为她深知只有照顾好自己的小家,才能让丈夫全身心地投入到部队的工作中去。在她的鼎力支持下,杨波同志多次被省军区、金昌军分区表彰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军事训练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全省征兵工作先进个人,她丈夫一次次的先进,都是苏娟同志默默无言的支持更是首长和同志们的一致肯定与好评。
尊老爱幼,邻里和睦
作为一个女人、一名儿媳、一个妻子,只有勇挑生活的重担才能让丈夫安心服役,对于双方的老人,她和丈夫对双方父母都十分尊敬和孝顺,不仅在生活上予以照顾,而且积极创造条件让老人们享受晚年之福的乐趣,家中大小事都要征询三位老人的意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总是抽出时间,给公公买上营养品和衣服去探望,特别是婆婆走了之后,便常常和公公谈心、陪公公散步…不仅在生活上关心、体贴老人,而且在思想上关心老人,让父母生活的快乐、健康。公公的朋友们都说:你这个女儿真好!为了教育好女儿,她带领女儿从小学习国学,从2岁至今,4年时间学习了《大学》、《中庸》、《论语》、《易经》、《道德经》等经典,重视从小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教育她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今后做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在夫妻俩的言传身教下,女儿从小就非常懂礼貌,尊重长辈,健康活泼,小小的年纪就常常为大人着想,在学校经常得到学校老师表扬。在这样健康和谐的环境中,一家人在一起从未红过脸,从未发生过争执,与邻里相处和睦,还积极主动为他人排扰解难,善待左邻右舍,是邻里公认的模范家庭。
勤勉好学,爱岗敬业
苏娟同志不仅在生活中柔肩挑重担,在本职工作中更是勤勤恳恳,表现突出。作为兰州市文明办未成年道德处副处长,她总是把岗位职责记在心头,一心扑在工作上。每年因为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能走在全省乃自全国的前列,她总是把自己当成小黄牛,经常是加班加点,特别是这几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期间,她连续加班好几个月,大把大把的掉头发,晚上经常是想着第二天的工作就睡不着了…..即便是这样,她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细致入微的修订和完善各种国家测评资料。正是有了这种向雷锋同志一样的螺丝钉精神,2013年兰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全国测评中,在题名测评城市中排名第5位。这一殊荣的背后是她默默工作的最好体现。她自西固区文明办调至市委文明办以来,每一次一遇到工作任务,只要一接到通知,哪怕是节假日,她会立即放下手头的任何事情,赶回办公室。她熟练的业务能力,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任劳任怨的牺牲精神得到了领导与同事们一致认可,被评为2014年度优秀公务员。
部队最美军人家庭事迹材料
唐山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
关于表彰首届唐山“最美拥军人物”的通报
多年来,我市双拥工作在全市军民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成果,已连续六届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市各部门、各行业涌现出了许多拥军典范。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要求,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拥军力量,营造浓厚的拥军氛围,推动我市拥军事业深入、广泛开展,为部队“能打仗、打胜仗”给力鼓劲,市双拥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首届唐山“最美拥军人物”评选活动。经社会各界层层推荐,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综合评定,决定授予常玉珍等10名同志首届唐山“最美拥军人物”称号,并予以通报表彰。
常玉珍等人来自全市各地不同行业,既有多年来致力于爱国拥军事业的老典型,也有在普通岗位上默默付出的新典型;既有热心拥军的企业家,也有无私奉献的普通群众。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一颗爱国拥军的拳拳之心,都在用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着社会拥军,都在用大爱传播着爱国拥军的正能量。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全市广大军民要以受表彰的先进个人为榜样,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更加深入、更加扎实、更加有效地做好双拥工作,在巩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创造出新的业绩,为建设靓丽、繁华、宜居、和谐唐山作出新的贡献。
首届唐山“最美拥军人物”名单
常玉珍唐山市常记功臣养老院院长
董配永北京华夏董氏兄弟集团董事局主席
潘秀荣滦南县光荣院院长
秦郁文遵化市党峪镇尚店村医生
刘文福迁西福珍全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俊来唐山钢源冶金炉料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韩守君河北众邦光伏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
苗树财乐亭县马头营镇捞渔尖村村民
郑立新唐山市金凤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田金芳唐山市路北区缸窑街道明华楼社区居民
1.革命功臣的好女儿常玉珍
常玉珍,女,1947年11月出生,河北唐山人,初中文化程度,现为唐山常记家居董事长,唐山市常记功臣养老院院长,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她热心拥军优属,无偿赡养革命功臣,收养孤残儿童,是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她深深懂得,创业致富的成功来源于党的好政策,来源于军队保卫的和平环境。因此坚持一个信念:“爱国先拥军。”1995年,在公司经营急需资金的情况下,毅然拿出460多万元,建起了常记功臣幸福院,并寻找在抗日战争或解放战争时期立过功的孤寡老人,请他们入住常记功臣幸福院,并像对待自己亲生父亲一样照顾每位老功臣,倾注满腔爱心。为了让每一位功臣有一个完美的人生,享受幸福的晚年,她用优厚的条件为老人们征婚,1995年以来,先后为幸福院的60位老功臣举行了婚礼,无偿赡养97位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战功的孤寡老军人和14位烈军属。她不仅关心功臣幸福院的每位老人,心里也惦记着保江山的新一代官兵,近年来,先后为爱国拥军事业投资达上亿元。她致富不忘报国、爱心奉献社会的事迹带动了许多单位、企业和群众参与到爱国拥军中来。从1997年至今,先后获得全国“爱国拥军模范”“中华孝亲敬老楷模”“第二届中华慈善人物”“全国十大爱国拥军人物”等多个荣誉称号。
2.热爱国防,崇尚军人的企业家董配永
董配永,男,1963年9月出生,河北滦县人,大专文化程度,现为华夏董氏兄弟集团董事局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其父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受其父辈的影响,国防意识和拥军情结非常浓烈。2012年,在集团下属的滦通商贸公司、唐山马家沟煤矿等多家子公司成立武装部和民兵营。2011年以来,先后捐资1000多万元用于拥军优属。多次走访慰问黑龙江省漠河、珍宝岛、兴凯湖等边防哨所。每年“八一”期间,坚持走访慰问现役官兵及家属、荣立二等功以上复转军人和生活比较困难的复转军人。近年来,先后走访12000多人,捐献绿色有机面粉133吨、大米35吨,豆油4吨,酱油、醋4000多瓶。唐山爱国拥军促进会成立之初,个人捐资100万元并担任该会副会长。同时,他积极鼓励所属企业员工子女入伍参军,退伍后再回到企业就业。2000年以来,集团安置复退军人80名,退伍军人中在集团及所属各公司担任高管的有7人,担任中层领导的有26人。
3.光荣院里的好闺女潘秀荣
潘秀荣,女,1961年4月出生,河北滦南人,大专文化程度,现为滦南县光荣院聘任院长。潘秀荣18岁就到了滦南县光荣院,一干就是36年,被孤老的革命功臣和烈属称呼为“好闺女”。36年来,她无私奉献,奋发进取,用挚爱和亲情把光荣院营造成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为了让革命老人体验家的温馨,她效仿家庭养老模式,用爱和亲情实现与老人心与心的交融,除正常的工作日外,平均每个月值20个“孝心夜班”。为了让老人享天伦之乐,她选择合适的年轻服务员,给老人当儿女。她用“孝敬”这把钥匙耐心打开一个个性情孤僻老人的“心锁”。她体贴、照顾卧床不起马振东老人的老伴3年如一日,让爱挑毛病的马振东老人惭愧地说:“以后再也不刁难你们了”。刘翠兰老人右手不慎被开水烫伤,为了减少老人的痛苦,在驱车去医院途中,她一直端住老人的胳膊,50里路不放手。一件件的实事,让老人们非常感动。她在光荣院大力推行“孝道”文化。把老人们的生日写在牌匾上,每次老人生日都是全院联欢、共同祝贺。节日里,按照传统习俗安排饮食和娱乐,尤其是春节,从农历大年二十九到正月初五,每天都为老人包饺子,大年初一,带着工作人员挨个给老人们拜年。老人们总对她说:“等我们死了你再退休!”。为了让孤寡老人老来有伴,她用心寻找,先后有9对老人喜结连理。老人临终之时,她给老人当“亲闺女”,为临终的老人整容、守夜。老人白顺安去世,生前没有任何亲眷,她手捧骨灰盒,送老人回故乡安葬,感动得老人村里的上百人加入到送葬队伍中。村民们感慨地说:革命功臣没有白当!就这样,她先后“送走”了40多位革命老人。为了给老人们改善生活条件,她带领光荣院大力开展“以副补院”,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当院长10多年,休假总计不到1个月,15年没有回家过春节。如今的光荣院居住条件实现了公寓化,颐养环境实现了公园化,休闲娱乐实现了多样化,院内有花园、有果园,当地百姓羡慕地说:光荣院简直就是个“世外桃源”!她个人先后获得“全国拥军优属先进工作者”“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河北省爱国拥军十大杰出人物”等多项荣誉。
4.编外老军医秦郁文
秦郁文,男,1937年10月出生,河北遵化人,高中文化程度,现为遵化市党峪镇尚店村医生。二十年来,他一直义务为驻地官兵看病治病,被官兵们亲切地称为“编外军医”。其父是遵化市党峪一带知名大夫,解放前,经常给八路军看病却分文不取。他从小就蒙发了学习医术,像父亲一样义务为解放军战士看病的想法。1984年,他报考了石家庄中医函授学校,并凭着刻苦学习顺利考取了中医师证,1990年在尚店村开了一家卫生所。他便开始带着营业执照和药品箱为距家8公里的雷达兵部队官兵义务看病义诊。雷达兵部队官兵常年驻扎在高山,患腹泻、皮肤病、风湿病的战士特别多,由于交通不便,部队药品经常“青黄不接”。最初他坚持每月带药品上山一次,后改为每月两次,再后来做到每周一次。由于医术高明,经验丰富,逐渐得到广大官兵的信任,义诊范围由原来的雷达兵部队扩大到了50公里以外的部队,甚至许多官兵家属也慕名来找他看病。20多年来,他往返部队的路程累计一万多公里,为官兵诊病治疗2000多人次。熟悉秦郁文的人都知道,他的“吝啬”是出了名的,家里居住的是三十年前的旧房子,屋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唯一值钱的一台彩色电视机还是大儿子给买的。但他对部队战士却非常慷慨,为战士们看病从来都是分文不取,而且还尽可能地多带些药品留给部队。据估算,20多年来,他为部队送去的药品总价达20多万元。个人先后获得“河北省拥军优属先进个人”“唐山市拥军优属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5.致富不忘拥军优属的慈善企业家刘文福
刘文福,男,1953年1月出生,河北唐山人,大专文化程度,现为迁西福珍全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年来,他致富不忘拥军优属,累计捐款捐物5600多万元。当年,小女儿刘延珍到了应征入伍的年龄,他就鼓励女儿报名参军。别人说,你家产丰厚,又何必让女儿去部队吃苦受累。他说,部队是个大熔炉,好钢不怕千锤百炼,想清清闲闲难成才。他叮嘱女儿,在部队一天,就要当一天的好兵。在父亲的鼓励下,女儿严格要求、刻苦训练,历练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通信班班长,多次立功受奖。复员、退伍军人就业安置是一个大难题,他的企业对复员退伍军人却优先录用。从二炮部队退役的迁西滦阳镇老战士刘印武,身体常年患病,孩子因车祸去世,生活非常困难,他得知后,专门为其安排了门卫工作。几年来,先后有50多名退伍军人在他的企业找到了新的工作。刘文福说,今天的好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过好日子的时候,不能忘了那些老军人、军烈属。2005年以来,每年八一建军节、中秋节、春节,他都会去光荣院慰问老人。2012年春节,他为全县406名军烈属、重点优抚对象每人送去1台液晶电视,为全县特困群众送去价值60万元的米面。2013年春节,他通过迁西县民政局、迁西县慈善协会定向为军烈属、重点优抚对象和困难群众捐款捐物100万元。他尽管业务多,社会活动多,但每到“八一”,他都要看望驻地子弟兵,为他们送去慰问品。迁西武警中队的官兵们说,刘董事长是我们敬爱的长辈,他没有老板的架子,但有一颗火热的拥军之心。刘文福先后当选唐山市人大代表、河北省人大代表,先后获得“中华十大信义人物”“唐山市慈善家”“唐山市爱国拥军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6.身在厂房不忘国防的民营企业家杨俊来
杨俊来,男,1970年6月出生,河北唐山人,研究生文化程度,现为唐山钢源冶金炉料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杨俊来常说:“没有国防哪有厂房”,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饮水不忘思源,致富不忘国防,努力践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2009年8月,依托公司成立河北省唐山市民兵装备保障营,并担任营长,投资30多万建立“国防教育展室”“民兵活动室”“民兵器材室”,使民兵装备保障营成为了一支“汛期能抢险、平时能维稳、战时能保障”的生力军,先后参加抢险救灾、道路抢修等活动10余次。为支持广大官兵安心服役、卫国戍边,旗下子公司开业,他不搞庆典,而是将节约下来的30万元全部捐献资助唐山市开平区武装部用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向唐山市爱国拥军促进会捐款50万元。他的企业与驻地部队建立了军企共建协议,优先录用退伍士兵。个人捐资10余万元用于部队营区改造,免费为驻唐部队订阅《中国双拥》杂志。每年组织开展“爱心献功臣”和救助特困优抚对象活动。近几年,他先后为拥军事业捐款累计达300余万元,个人先后获得“全国民兵工作先进个人”“河北省爱国拥军先进个人”“唐山市爱国拥军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7.关爱烈属,不忘本色的退役老兵韩守君
韩守君,男,1964年1月出生,河北遵化人,高中文化程度,现为河北众邦光伏电子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韩守君80年代曾在部队服役,退役后先后创办多家企业,形成拥有职工300余名,年实现利税1200多万元的工贸一体化企业集团。韩守君一直有着浓厚的军人情怀,他的企业优先录用退役士兵,先后安置100多人。2008年以来,每到“八一”,他都要组织战友到遵化市甲山烈士陵园祭奠烈士。当看到山路崎岖,行走不便,烈士陵园年久失修时,他决定自己出资改造道路,修缮陵园。他联系施工队,研究整修方案,从自己的企业里调用铲土机、装载机等设备,展开施工。历时1个多月,修通一条长1.5公里、宽4米的水泥路,建好一个占地5亩的停车场。修缮烈士陵园时,他亲自设计方案,从选墓碑、建底座、护栏、墓碑刻字,到陵园小博物馆的相框、音箱,无一不精挑细选。2014年8月1日,投资200多万元的甲山烈士陵园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眼前,接受人民群众对烈士们的缅怀。韩守君出资修建烈士陵园的义举,在遵化市广大群众中传为佳话。他非常关爱驻地子弟兵,当了解到驻守卫弹药库的官兵生活艰苦,就送去一车的猪肉、水果和棉被等慰问品,改善官兵们的生活条件。他还为驻地雷达兵部队送过空调,出资请地方演艺团体到部队进行过慰问演出,受到广大官兵交口称赞。
8.拥军十年如一日的“苗叔”苗树财
苗树财,男,1949年7月出生,河北省乐亭县人,初中文化程度,现为乐亭县马头营镇捞鱼尖村村民。他家里的墙上,挂满了部队赠送的锦旗,还有他和官兵的合影。一面面锦旗、一张张照片,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连续十年,他尽一切努力为前来演习驻训部队提供帮助,被广大官兵亲切地称为“苗叔”。苗叔家位于距渤海滨海岸直线距离不足100米的捞鱼尖村,近邻旅游“三岛”码头和景区。近年来,随着海岛开发和游客增多,老苗开办了农家院特色饭店旅馆,由于经营有道,每年旅游旺季有数万元的收入。但由于农家院特殊的地理位置,每到部队驻训期,他的农家小院,就被一个又一个野营帐篷占据而无法营业。驻训官兵感到非常内疚,提出要给部分补偿。他却平静地说:“苗叔不赚钱没事,只要是你们训练,想住多久就住多久。”部队每年夏季进行驻训演习,一晃就是10年,10年里,农家院因部队驻训歇业,经济损失达20多万元,不少亲戚朋友都说他傻。他却说:“账不能这么算。老百姓想过好日子离不开部队,能为部队做点事情值。”部队一驻训就一个多月,每次他都主动为部队提供服务。有些战士训练出现情绪,他就当起辅导员,跟战士拉家常做工作。部队训练任务重时,他就义务当起勤杂员,给部队整理卫生、看守物资。一次大雨,野营帐篷进水,他与官兵们一起“救灾”,避免了训练物资损失。驻训部队因条件限制日常伙食比较单调,他又向部队领导主动请缨,当起了炊事员。他一方面联系副食送货商家,及时将新鲜的蔬菜、蛋肉以最低价送到驻训部队,另一方面发挥自己的烹饪特长,给战士们做饭炒菜,调济伙食。一次某部执行驻训任务,出现了饮水难、吃饭难、洗衣难等生活问题,苗叔就动员全家利用三天时间为官兵搭建了活动板房食堂,还花钱买来1000米水管,接在自家水龙头,供应官兵洗澡做饭,自己家里都是等部队用完水后再接着用,有时一等就是好几个小时,而一家人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却毫无怨言。一件件小事实事让他一家人与部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每次部队驻训任务完成,都要送锦旗表示感谢。
9.坚持文化拥军的女企业家郑立新
郑立新,女,1967年生,唐山市唐海县人,大专文化程度,现为唐山市金凤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近年来,她始终把爱国拥军当作企业的一件大事,关注国防和军队建设,安置退役退伍军人,关心支持部队文化事业,在全社会产生了良好影响。郑立新被驻唐部队官兵亲切地称为“拥军大姐”。她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对军人有着特殊的情怀。随着事业的发展,她就经常思索如何做好新时期拥军工作,一条“文化拥军”的思路渐渐在她脑海中清晰起来。2006年,经过精心筹备,金凤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唐山市委宣传部、唐山军分区政治部的指导下举办了第一届“金凤桐之约”军民联欢大型慰问演出。随后的几年,公司逐步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提高演出质量。如今,公司已无偿连续举办了五届军民联欢会,成为唐山市每年建军节的“固定科目”,被部队官兵视为“‘八一’节的‘春晚’”。特别是2011年承办的以“军旗飘扬,军歌嘹亮”为主题的庆祝建军84周年暨第五届“金凤桐之约”军民联欢会更是异彩纷呈、军味十足。不仅邀请了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朱迅、张泽群主持,还请来了总政、空政文工团、东方歌舞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国内、军内知名院团的阎维文、刘媛媛、刘和刚等多名知名歌唱家登台献艺。强大的演出阵容、精彩的歌舞节目,健康向上的演出内容,让军民陶冶了情操,密切了关系。多年来,她坚持送文化进军营,为部队建起了3个图书室;与唐山的知名艺术家联系,邀请艺术家一同到军营传经送宝,为部队义务送去了120多幅字画;2009年底,她为驻唐某部数百名即将退伍返乡老战士赠送了1000册实用图书。唐山市爱国拥军促进会成立,她就积极申请入会,成为爱国拥军促进会的首批个人会员。她还把自己的事业与富国强兵的大业联系在一起。如今,公司员工中60%是复转军人,其中既有师、团级领导干部,也有退伍多年的战士。
10.感恩解放军的唐山大地震孤儿田金芳
田金芳,女,1961年8月出生,河北唐山人,高中文化程度,现为路北区缸窑街道明华楼社区居民。她是一名唐山大地震的孤儿,是解放军冒着生命危险,扒了一天一夜将她扒出来,又将军帽戴在了还在流血的田金芳头上。从此,这顶军帽伴随她成长。为了寻找救命恩人解放军,从1977年“八一”建军节开始,带着这顶军帽开始了漫长的寻亲、报恩、拥军路,一走就是37年。为了报恩,她拼命创业挣钱,摆过地摊、卖过菜、卖过服装、卖过塑料盆,开过饭店。为了拥军,千辛万苦,自费投资30万元组建“田金芳拥军艺术团”。37年来,排演了各类不同喜闻乐见部队题材的文艺节目,270多个作品,深入到各部队演出500多场。风里来、雨里去,把快乐和温暖、把歌声和舞姿,留在战士们的心中,把一件件慰问品送到战士手中。37年来,自费拥军款已达200余万元,帮助过的解放军官兵有3000多人。因多年的劳累,她不幸患上了两种癌症,前后做过七次大手术,一次次与死神较量,是拥军的信念,支撑着她活到现在。一些人对她自费拥军不理解,甚至产生误解。但她强忍病痛的折磨和误解的压力,依然选择了坚持。她说:“不管我的生命还有多长,再难也要坚持走下去。解放军给了我生命,我要终身报答。”田金芳执着报恩,拥军的故事,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各大媒体竞相报道,新华社内参刊登过她的长篇通讯,解放军报头版头条刊登过她的通讯《一位唐山地震的幸存者的拥军情怀》。人民日报刊登过关于她的《大爱无边》的通讯,中央新闻联播曾连续播放田金芳“生命不息,拥军不止”的报导。个人先后获得“河北省爱国拥军十大杰出人物”“河北省爱国拥军模范”等荣誉称号。
.htm
二 :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袁××,是宝源乡玉丰村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拥有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www.61k.com)她的家庭虽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三十多年来,夫妻共同努力,建立起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她勤劳致富彰显女性本色。她生长在农村,扎根农村,深刻领会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她不失时机抓住发展的机遇,顺应市场需求和政府需要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广开门路,多种经营,走出了一条勤劳致富路。1998年,袁她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带头退耕还林,帮助政府改造天然林保护工程 100余亩,承包村民山林300亩发展竹产业,现竹产业已经成为宝源乡的支柱产业,农民因竹产业人均年收入3000元以上。在2002年荣获全国“三八”绿色奖章荣誉称号。
她乐观向上从容面对生活。她只有一个小学文化的弱女子,在她平凡的人生中,却经历着一些不平凡的事。当初为了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上山造林,丈夫不理解、不支持她。乡亲们也冷嘲热讽,认为她一个弱女子上山造林,太不切实际了。可她为了自己的信念,不顾丈夫的反对和乡亲的嘲讽,把3个孩子丢给了丈夫,一个人跑项目,找资金,签合同,还经常一个人上山植树造林,并吃住在山上。后来丈夫被她的执着感动了,也加入到造林工程中,夫妻同心,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一家不但提前完成了自家退耕还林项目,还帮助政府完成了天保工程项目,乡亲们也被他们一家的坚定信念感动着,当初嘲讽她的人纷纷竖起大拇指——袁××真了不起。现在,她每天都乐观的生活着,在50岁时还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加入乡里的文艺队,自导自演“宝源十八奇”,她的乐观精神感染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她教子有方教会子女做人。她有2女1子,均已成家,现与儿子和儿媳住在一起。她感慨到子女的孝顺、懂事是她这辈子的收获。两个女儿经常回家看望双亲,儿媳更是把他们当着亲爹亲妈一样的孝顺。在她的感染下,初中毕业的儿子现正自考大专,他说,因为曾经的年少不懂事,放弃了学业,现在自己已成家立业了,要多学习才能赶上时代的节拍,不让自己的人生留遗憾。小两口经营着一家大理石加工店,老两口在农亲时节就帮助他们打理店面,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的生活在一起,正等待着他们的孙子出世。
她团结邻里助推社会和谐。幸福美满家庭的建立离不开乡邻们的和睦相处。在对待邻里关系上,袁××全家人都一直坚持着“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邻居家只要谁有了困难,他们知道的,就一定会伸出友爱之手,为大家排忧解难,只有大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
袁××说:“她们现在一家人的想法就是如何带动当地的村民共同发家致富,儿子准备结合赤水的旅游产业,在宝源乡开一家农家乐,带动宝源的旅游发展,带动乡们就业,共同增收致富。
www.61k.com
扩展: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 / 最美廉洁家庭事迹材料 /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
三 : 美丽家庭事迹材料
篇一:美丽家庭事迹材料我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我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我们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www.61k.com]
一、互敬互爱,和谐维家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我们夫妻二十多年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我们认为,只要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思考问题,那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常言道:“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贤惠女人的支持”。我平时忙于村里的工作,家里的一切事情无暇顾及,为了不让我被家中事务分心,她主动承担了照看小店、做家务、种菜等很多事情,家里家外操持得有条不紊。他既是家中的贤内助,更是我努力工作的坚强后盾。在我的这个家庭里,虽然各自的性格、文化、志趣有所差异,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能互相体谅,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二、爱岗敬业,互相促进
我从事村里的工作二十多年,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我及时学习和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学习各种本领和专业知识;我参加了市委党校的学习,通过三年的努力,我取得了省委党校大专毕业证书。在村委会工作中,我兢兢业业,竭尽全力地投入到工作中,作为村委会的一员,我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
三、邻里和睦,热心公益
真心待人是我们全家的处事态度,我们一家人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我们都热心帮助。我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造美丽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积极义务献血,至今累计献血1900CC。我妻子在平时的经营中,始终遵循货真价实,薄利多销的原则,对一些经济上暂时困难的村民,主动赊欠商品给他们;对一些要求将亲友赠送的礼品置换其它商品的群众,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有时村民经济上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也尽量给予帮助。此举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崇尚环保,勤俭持家
我们的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我们注重美化环境,强化环保意识,从不乱扔垃圾,这些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还在在房前屋后都种植了树木、花草,为家庭创造了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五、爱国守法,廉洁奉公
我们四口之家中,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一直坚守的信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中,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美丽和谐。
篇二:美丽家庭事迹材料
我叫周根霞,今年49岁。我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丈夫和我以及两个女儿还有一个女婿。大女儿还在外地读书,小女儿去年结的婚,女婿和我们住在一起,我也即将成为祖母。我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我们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互敬互爱,和谐维家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我和我的丈夫是85年结的婚。婚后多年来,我们夫妻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家里时常交流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小女儿和女婿自从结婚以来就一直和我们住在一起,女婿把我们看作是自己的父母来孝敬。遇到不懂的事情就向我们请教,听取我们的意见;我们也尊重女婿,相互交流对问题的看法。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它就象催化剂使我们的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快乐。许多人问我:“为什么我的家庭如此融洽?”我认为,只要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思考问题,那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和丈夫还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常言道:“成功人士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人支持”,我说应该是“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在支持。在我的这个新家庭里,虽然各人的性格、文化、志趣等不同,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能互相体谅,尊老爱幼、民主平等、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二、爱岗敬业,互相促进
我们坚持“干一行,爱一行”,“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多学有用的知识、多学习身边朋友的长处,努力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向家庭和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现在我在家经营饭店,丈夫和女婿是我饭店的厨师。丈夫和女婿平时也经常交流做菜技巧,小女儿和我除了在厨房帮忙也负责端菜。大家在一起把自家的饭店经营的很好。
三、邻里和睦,热心公益
真心待人是我们全家的处事态度,我们一家人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我们都热心帮助。我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贫困的家庭解决一些燃眉之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崇尚科学,勤俭持家
我们的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我和丈夫常教导孩子:“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修复利用的,从来不轻易地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如:水龙头坏了,换个皮垫、加个螺帽就废物利用起来;全家人的洗衣水总是用盆接起来拖地或冲刷厕所;家中进行垃圾分类,剩饭剩菜给鸡当饲料,瓜皮果壳等可降解的拿来当种菜的肥料;平时做到人走灯灭,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注意节约每一度电和每一吨水。这一勤俭节约的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还在在房前屋后都种植了树木、花草,为家庭创造了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五、爱国守法,廉洁奉公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严格遵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做到晚婚、晚育、优生、优育。在工作中,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和谐。
篇三:美丽家庭事迹材料
王美丽,一个普通人的名字,在我们齐七小区居民的心中却有着强烈的震撼作用,这种震撼不是来自“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来自王美丽家庭长期以来默默无闻为小区居民普及科学文化、为丰富小区居民健康快乐的业余文化生活,所作出的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退休以后的王美丽夫妇俩,是小区志愿者队伍的成员,也是文明小区的积极参与者。他们与女儿、女婿住在一起。女婿王尚杰,不仅是小区的文艺骨干,还在周家渡各小区文化生活的舞台上,留下了熠熠生辉的足迹。他们一家,温馨和睦、其乐融融。看书、看报、制作科普宣传版面、写读书笔记、收集整理各种健康科普等信息是他们的一大爱好。倡导终生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正是他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闲暇之余,家庭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使家庭不仅是生活的港湾,更是共享学习乐趣、提高生活品味的舞台。
十年前,王阿姨正是通过家庭学习的心得体会,在小区组建了老年“读报小组”。她深知小区内有些老人因缺少精神食粮而难与人沟通的困惑,动员老年朋友一起加入到“读报小组”中来。使小区老年朋友有了一个了解国事、天下事的窗口,提供谈天说地侃新闻、倾诉心里话的场所。为了满足老年人特殊的学习需求,王阿姨备足了功课.如:通俗易懂的国内外形势的宣讲,和老年人健康生活的科普新理念,或解答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子女的纠纷问题等。如:“5.12”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大地震的消息传来,“地震来临如何避险?”教会老人们如何应对地震小常识的同时,也动员他们一起参与慈善募捐,为灾区人民献爱心。她的“读报小组”,曾被周家渡街道评为“优秀读报小组”的光荣称号。
十年前,为抵制陋习、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同时也与小区居民共享由新科学带来健康新生活的成果,王阿姨自觉肩负起小区普及科学文化的重任,在楼道里设立了“科普园地”。把科学生活的理念以宣传版面的形式传递到每家每户,每月一期刊登在楼道的“科普园地”上。大到世博、奥运、文明礼仪知识方面,小到一日三餐的饮食起居,内容包罗万象。如:使用家电节能的小窍门、人人养成健康行为、防止肥胖也应该从娃娃抓起等。并不失时机结合突发事件及时编写科普小常识。如:浦三路加油站发生爆炸事故,出了主题“在加油站不能使用手机”的宣传版面。并不定期刊登宣传规范文明行为的漫画系列插图,挂在楼道内。
年高79岁王阿姨和她81岁的老爱人,为了使科普宣传版面做得既图文并茂又美观大方,花费了很多心思在里面。学剪纸、学绘画、练写仿宋字、学写毛笔字,每一块科普宣传版面都凝聚着他们夫妇俩大量的汗水和心血。在王阿姨家里,常常可以看到夫妇俩,你来写字我磨墨;你来剪纸我画画。一期期精美的科普宣传版面总能吸引居民们的眼球,更是得到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十年来,使科普文化知识从楼组传播到小区十个楼组乃至整个小区。
十年来,王阿姨夫妇俩制作的宣传版面,共有167块;十年来,王阿姨自始至终辛勤地耕耘着她的“读报小组”、“楼组文化”象一颗螺丝钉,默默无闻地奉献在小区科普事业上,难能可贵!她的家庭是周家渡社区“科普示范家庭”,名副其实!
一个立足小区、发挥特长,用满腔热情为我们齐七居民区普及科学文化作出很大贡献的王美丽家庭,在崇尚科学文化的今天,无疑是我们周家渡社区科普示范家庭的杰出代表,功德无量!
篇四:美丽家庭事迹材料
在xx市xx街道办事处xx行政村xx民组有这样一个家庭,15年里,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处境,婆媳、夫妻始终和和睦睦,被当地人们传为话。
一走进xx、李xx的家,就会看到:院内整洁有序、窗明洁净,室内的摆设虽然不很豪华却收拾得井然有序。xx的82岁母亲杨善秀老人正坐在沙发上,高兴地看着电视节目。
每当客人、邻居和老人谈起她的儿媳李xx时,老人特别满足地说:“结婚就在一起住,15年,我这儿媳没的挑。这15年里洗洗涮涮都是她的事,亲闺女也比不上她。有好吃的他们就吃一顿,然后留下来我多吃几顿。”李xx,今年38岁,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她依托科技脱贫致富,用贤惠体贴关爱家人,用正直和善良帮助困难乡亲,终于赢得了家和、民富、万事兴,树立起新时期农村青年妇女的新形象。
1993年,李xx嫁到了xx街道办事处xx行政村xx村村民老李家,当时面对她的是这样的状况:3万多元的债务,上有公婆、下有小姑子和5个哥哥……邻居们在背地里议论:“老李家里里外外一大堆操心事,老的老,小的小,苦日子在后头呢,过不了多久,新媳妇就得分家另过。”然而,善良、正直与不服输的个性使李xx勇敢地接受了这一切,并知难而进。她要与全家同甘共苦,共谋富路,让日子一天天过得好起来,创建出一个文明富裕的家庭。
老李家原有两亩葡萄田,李xx利用自家的这一条件,把脱贫致富的目光选定在发展葡萄种植业上。她通过到外地学习取经,到市场考察行情,意识到要使种植葡萄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必须更新品种,选择产量高、口味好、适合市场需求的葡萄。她的想法开始曾遭到婆婆和家人的坚决反对,他们满足于老品种带来的既得微薄经济收入,生怕李xx搞新品种砸了锅。在李xx的一再说服下,家人最后同意留出三分地做实验田。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向娘家借了4000元钱,买来了新品种葡萄苗,一头扎进实验田里,精心栽培,细心管理,同时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她还在葡萄档间种上百合花等矮棵作物,当年便收回4000元的投资。功夫不负有心人,3年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新品种结出的葡萄果粒大、颜色正、味道好,一上市便供不应求。葡萄给家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不但还清了3万多元的债务,而且还建了5间房子,整套的家用电器也搬回了家。日子越过越红火,真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
在家庭美德方面,15年如一日,李xx精心伺候着老人,从不嫌脏,毫无怨言,老人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
当谈起家庭和睦的原因时,李xx觉得这是父母给了他们一个良好的传统,而尊老爱幼的言传身教又影响了下一代子女。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1994年的春天,xx、李xx的女儿李xx出世了,看着活泼可爱的女儿,xx、李xx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他们商量着响应国家号召,只要一个孩子,于是在婆婆的支持下他们很快领区了《独生子女光荣证》。婆婆杨善秀每天照看孩子忙忙碌碌,儿子儿媳心里非常感动,这更增加了这个大家庭的亲情。从此以后,这个大家庭里又多了一份天伦之乐。现如今的李xx是个热爱祖国,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六年级学生,担任六年级中队的中队长。从入学以来,她总是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帮助。她从小就懂得遵守纪律,讲文明,热爱集体,助人为乐;她热爱劳动,积极带领少先队员参加少先队开展的各项有益活动,加强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好。学习上,她求知欲强,课堂上,她敢于提问,善于质疑,对所学的知识能理解地掌握;课外,她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大量阅读一些有益的书报,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碰到难题就向老师请教或自己查阅资料解决。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终于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她从一年级至今学习成绩均能保持在班级的前五名。几年来,李xx同学多次获得表彰,自一年级以来,每学期都荣获学校“三好生”的称号,还几次获学校“优秀班干部”的称号。此外,她还多次在校级的征文、演讲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在成绩面前,她从不骄傲,仍然不断努力,追求更高的标准。
15年里,在xx、李xx的记忆中,全家人始终都互相关爱,从来没有发生过争吵,遇到事情就坐下来共同商量。这样幸福和睦的家庭不仅让全家人感到温暖,同时也带动了全村108户家庭争创文明家庭的积极性。
篇五:美丽家庭事迹材料什么是幸福?有人认为腰缠万贯是幸福,有人认为位高权重是幸福,有人认为食可裹腹就是幸福,也有人认为平安即是福。正如“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人心中对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不同人对幸福的演绎也千差万别。
有这样一家人,他们是千家万户中普通的一员,他们是大千世界里平凡的一户,但就是这样一户平凡普通的人家,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宽容,相敬和爱护演绎着最真实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这个家庭共六口人,户主叫,今年44岁了,是县乡庄人,膝下一儿一女,尊父尊母康健,夫妻举案齐眉,家庭其乐融融。他本人已经连任两届庄村委会主任,在的村委换届选举中因其为人善良谦和,处事公正廉明,又高票当选为新一届的村委会主任。家庭和睦、事业成功的一家,成为大家学习的好榜样,受到乡里乡亲的一直称赞和好评。
一、孝敬父母家庭和睦
古训有言: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老是营造幸福家庭的基石。二十五岁那年,与张新书结婚,俩人白手起家,开始了共同创业的步伐。创业初期,长年累月在外奔波,转战千山万水,最长的一次在外面出差长达两个月,无暇顾及家庭,常常心怀内疚。张新书在家服侍公婆照顾年幼的女儿和儿子,种责任地,养猪喂鸡,里里外外一把手,给创设了一个安定的大本营。有一天,家里打来电报,说母亲中煤气十分危险,正在外地出差的闻讯后一路风风火火赶医院,看到妻子给婆婆倒便盆、擦身体,背着母亲楼上楼下检查,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公公婆婆也逢人便夸儿媳贤惠勤劳、为人本分,自从嫁到董家来,张新书从来没有和婆婆没红过一次脸,超过一次架,关系如同母女,家庭十分融洽。
二、同舟共济事业有成
家庭是船,事业是帆,帆儿推动船行,船儿扬起风帆。有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安心的放开手脚大干事业,1999年他通过市场调查后,决定饲养蛋鸡,这样就可以不用在外奔波,一边经营鸡场,一边照顾家庭。张新书担心丈夫一个人太劳累,也坚持要求去鸡场帮忙,夫妻俩遇到事情一起商量,遇到困难一起解决,生活上共同照顾双方老人,事业上互扶互持,二人互相理解、尊重、关心、支持,从来没有因生活琐事而吵架。由于夫妻俩诚信经营,本分做人,鸡场很快打开了销路,一年纯利润达4万元,家庭收入翻番的增长,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夫妻俩成为了该村的致富带头人。,夫妇找准时机,转换经营项目,开始饲养肉猪,又取了成功,不但家庭收入再上一层楼,也给本村村民探寻出一条新的致富路。在,为了拓展业务,方便接送孩子和老人,夫妇购置价值10万的索纳塔一辆,生活提前步入了小康行列。
三、少生优生,善育重教
作为本村村委会主任,一直从自我做起,坚持贯彻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从没有违反过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计划生育条例。并且,张新书还协助计划生育宣传员走访串户的讲解政策,遇到违犯规定又不合作的家庭,她还会几次前往做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化解问题。另外,在教育孩子方面,夫妇更是言传身教,做好行动表率。张新书说:“教育孩子,其实我也没有什么诀窍,就是遵循一个1>10的教育原则:与其说教孩子十句,不如父母认认真真做一件。“而且任何事情只有当父母的做到了,才有资格要求孩子。他们尊老爱幼、肯于吃苦、勤俭持家、任劳任怨的一言一行,儿子和女儿都看在眼里。受夫妻俩的影响,儿子董,女儿董都形成了待人礼貌、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工作和学习上也十分上进,一直是乡邻们夸赞的好儿女。
四、爱岗敬业乐于助人
担任庄村委会主任以来,工作中总是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每一项工作都能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由于他是主要干部,很多时候都是在忙村里的工作,而耽误了自家的农活和经营,但他从无怨言,妻子父母也很理解,从不抱怨。夫妻二人的乐于助人也是人人知晓的,从义务传授养鸡养猪技术,到主动调节邻里不愉快,在庄村,凡是有困难的地方都能看到夫妇的身影。邻里邻居好多时候找他都是村委工作之外的事,但也从不拒绝,每次都是一颗热心肠的全力相助。
他们夫妻二人常说一个家庭,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依靠共同经营。这种经营不仅是指物质上的,更多的还是强调精神上的,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等。家可以不是奢华的,但一定是温馨的。还有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老爱幼、坦诚相待等等。“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他们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
幸福是什么?腰缠万贯不一定幸福,位高权重也不一定幸福,一家用夫妻的相敬如宾,尊老的一颗孝心,助人的一股热情,创业的同舟共济,育人的言传身教演绎了小家庭最温馨的幸福,诠释了平凡的伟大,朴实的珍贵,幸福的最真实内涵。
四 : 美丽家庭事迹材料
篇一:
美丽家庭事迹材料我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我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我们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互敬互爱,和谐维家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我们夫妻二十多年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我们认为,只要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思考问题,那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常言道:“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贤惠女人的支持”。我平时忙于村里的工作,家里的一切事情无暇顾及,为了不让我被家中事务分心,她主动承担了照看小店、做家务、种菜等很多事情,家里家外操持得有条不紊。他既是家中的贤内助,更是我努力工作的坚强后盾。在我的这个家庭里,虽然各自的性格、文化、志趣有所差异,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能互相体谅,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二、爱岗敬业,互相促进
我从事村里的工作二十多年,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我及时学习和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学习各种本领和专业知识;我参加了市委党校的学习,通过三年的努力,我取得了省委党校大专毕业证书。在村委会工作中,我兢兢业业,竭尽全力地投入到工作中,作为村委会的一员,我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
三、邻里和睦,热心公益
真心待人是我们全家的处事态度,我们一家人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我们都热心帮助。我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造美丽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积极义务献血,至今累计献血1900CC。我妻子在平时的经营中,始终遵循货真价实,薄利多销的原则,对一些经济上暂时困难的村民,主动赊欠商品给他们;对一些要求将亲友赠送的礼品置换其它商品的群众,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有时村民经济上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也尽量给予帮助。此举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崇尚环保,勤俭持家
我们的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我们注重美化环境,强化环保意识,从不乱扔垃圾,这些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还在在房前屋后都种植了树木、花草,为家庭创造了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五、爱国守法,廉洁奉公
我们四口之家中,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一直坚守的信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中,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美丽和谐。
篇二:美丽家庭事迹材料
我叫周根霞,今年49岁。我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丈夫和我以及两个女儿还有一个女婿。大女儿还在外地读书,小女儿去年结的婚,女婿和我们住在一起,我也即将成为祖母。我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我们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互敬互爱,和谐维家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我和我的丈夫是85年结的婚。婚后多年来,我们夫妻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家里时常交流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小女儿和女婿自从结婚以来就一直和我们住在一起,女婿把我们看作是自己的父母来孝敬。遇到不懂的事情就向我们请教,听取我们的意见;我们也尊重女婿,相互交流对问题的看法。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它就象催化剂使我们的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快乐。许多人问我:“为什么我的家庭如此融洽?”我认为,只要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思考问题,那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和丈夫还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常言道:“成功人士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人支持”,我说应该是“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在支持。在我的这个新家庭里,虽然各人的性格、文化、志趣等不同,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能互相体谅,尊老爱幼、民主平等、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二、爱岗敬业,互相促进
我们坚持“干一行,爱一行”,“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多学有用的知识、多学习身边朋友的长处,努力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向家庭和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现在我在家经营饭店,丈夫和女婿是我饭店的厨师。丈夫和女婿平时也经常交流做菜技巧,小女儿和我除了在厨房帮忙也负责端菜。大家在一起把自家的饭店经营的很好。
三、邻里和睦,热心公益
真心待人是我们全家的处事态度,我们一家人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我们都热心帮助。我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贫困的家庭解决一些燃眉之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崇尚科学,勤俭持家
我们的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我和丈夫常教导孩子:“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修复利用的,从来不轻易地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如:水龙头坏了,换个皮垫、加个螺帽就废物利用起来;全家人的洗衣水总是用盆接起来拖地或冲刷厕所;家中进行垃圾分类,剩饭剩菜给鸡当饲料,瓜皮果壳等可降解的拿来当种菜的肥料;平时做到人走灯灭,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注意节约每一度电和每一吨水。这一勤俭节约的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还在在房前屋后都种植了树木、花草,为家庭创造了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五、爱国守法,廉洁奉公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严格遵守国家
计划生育政策,做到晚婚、晚育、优生、优育。在工作中,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和谐。
篇三:美丽家庭事迹材料
王美丽,一个普通人的名字,在我们齐七小区居民的心中却有着强烈的震撼作用,这种震撼不是来自“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来自王美丽家庭长期以来默默无闻为小区居民普及科学文化、为丰富小区居民健康快乐的业余文化生活,所作出的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退休以后的王美丽夫妇俩,是小区志愿者队伍的成员,也是文明小区的积极参与者。他们与女儿、女婿住在一起。女婿王尚杰,不仅是小区的文艺骨干,还在周家渡各小区文化生活的舞台上,留下了熠熠生辉的足迹。他们一家,温馨和睦、其乐融融。看书、看报、制作科普宣传版面、写读书笔记、收集整理各种健康科普等信息是他们的一大爱好。倡导终生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正是他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闲暇之余,家庭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使家庭不仅是生活的港湾,更是共享学习乐趣、提高生活品味的舞台。
十年前,王阿姨正是通过家庭学习的
心得体会,在小区组建了老年“读报小组”。她深知小区内有些老人因缺少精神食粮而难与人沟通的困惑,动员老年朋友一起加入到“读报小组”中来。使小区老年朋友有了一个了解国事、天下事的窗口,提供谈天说地侃新闻、倾诉心里话的场所。为了满足老年人特殊的学习需求,王阿姨备足了功课.如:通俗易懂的国内外形势的宣讲,和老年人健康生活的科普新理念,或解答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子女的纠纷问题等。如:“5.12”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大地震的消息传来,“地震来临如何避险?”教会老人们如何应对地震小常识的同时,也动员他们一起参与慈善募捐,为灾区人民献爱心。她的“读报小组”,曾被周家渡街道评为“优秀读报小组”的光荣称号。
十年前,为抵制陋习、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同时也与小区居民共享由新科学带来健康新生活的成果,王阿姨自觉肩负起小区普及科学文化的重任,在楼道里设立了“科普园地”。把科学生活的理念以宣传版面的形式传递到每家每户,每月一期刊登在楼道的“科普园地”上。大到世博、奥运、文明礼仪知识方面,小到一日三餐的饮食起居,内容包罗万象。如:使用家电节能的小窍门、人人养成健康行为、防止肥胖也应该从娃娃抓起等。并不失时机结合突发事件及时编写科普小常识。如:浦三路加油站发生爆炸事故,出了主题“在加油站不能使用手机”的宣传版面。并不定期刊登宣传规范文明行为的漫画系列插图,挂在楼道内。
年高79岁王阿姨和她81岁的老爱人,为了使科普宣传版面做得既图文并茂又美观大方,花费了很多心思在里面。学剪纸、学绘画、练写仿宋字、学写毛笔字,每一块科普宣传版面都凝聚着他们夫妇俩大量的汗水和心血。在王阿姨家里,常常可以看到夫妇俩,你来写字我磨墨;你来剪纸我画画。一期期精美的科普宣传版面总能吸引居民们的眼球,更是得到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十年来,使科普文化知识从楼组传播到小区十个楼组乃至整个小区。
十年来,王阿姨夫妇俩制作的宣传版面,共有167块;十年来,王阿姨自始至终辛勤地耕耘着她的“读报小组”、“楼组文化”象一颗螺丝钉,默默无闻地奉献在小区科普事业上,难能可贵!她的家庭是周家渡社区“科普示范家庭”,名副其实!
一个立足小区、发挥特长,用满腔热情为我们齐七居民区普及科学文化作出很大贡献的王美丽家庭,在崇尚科学文化的今天,无疑是我们周家渡社区科普示范家庭的杰出代表,功德无量!
篇四:美丽家庭事迹材料
在xx市xx街道办事处xx行政村xx民组有这样一个家庭,15年里,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处境,婆媳、夫妻始终和和睦睦,被当地人们传为话。
一走进xx、李xx的家,就会看到:院内整洁有序、窗明洁净,室内的摆设虽然不很豪华却收拾得井然有序。xx的82岁母亲杨善秀老人正坐在沙发上,高兴地看着电视节目。
每当客人、邻居和老人谈起她的儿媳李xx时,老人特别满足地说:“结婚就在一起住,15年,我这儿媳没的挑。这15年里洗洗涮涮都是她的事,亲闺女也比不上她。有好吃的他们就吃一顿,然后留下来我多吃几顿。”李xx,今年38岁,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她依托科技脱贫致富,用贤惠体贴关爱家人,用正直和善良帮助困难乡亲,终于赢得了家和、民富、万事兴,树立起新时期农村青年妇女的新形象。
1993年,李xx嫁到了xx街道办事处xx行政村xx村村民老李家,当时面对她的是这样的状况:3万多元的债务,上有公婆、下有小姑子和5个哥哥……邻居们在背地里议论:“老李家里里外外一大堆操心事,老的老,小的小,苦日子在后头呢,过不了多久,新媳妇就得分家另过。”然而,善良、正直与不服输的个性使李xx勇敢地接受了这一切,并知难而进。她要与全家同甘共苦,共谋富路,让日子一天天过得好起来,创建出一个文明富裕的家庭。
五 : 致最美家庭
牢记祖辈遗训
发扬优良家风
勤俭节约持家
尊老爱幼互助
邻里和睦共处
兄弟情同手足(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妯娌本是一家
言传身教育子
无私奉献助人
艰苦创业立志
小康路上帮邻
德才兼备谦恭
低调处事做人
切莫违法乱纪
克己奉公为民
传承家风家训
立志最美家庭
传承优良传统
服务社会家庭
(湖南邵阳 戴方财)
本文标题: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部队最美军人家庭事迹材料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70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