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苏武牧羊的故事-苏武牧羊小故事

发布时间:2017-12-09 所属栏目:苏武牧羊的故事简介

一 : 苏武牧羊小故事

苏武牧羊小故事

公元前123年,年仅18岁的霍去病随舅舅卫青出征匈奴。霍去病也是平阳人,能骑善射,当时已是汉武帝的侍中。霍去病血气方刚,奉命孤军深入胡地,追杀数百里,大败匈奴,初露锋芒。又过了两年,刚满20岁的霍去病率骑兵万人出陇西,入胡地,历经五年,打过焉支山、居延海,直插祁连山下。河西匈奴被迫放弃焉支山和祁连山这两道天然屏障,他们悲歌道: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无蕃息!亡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歌子传入内地,霍去病声威日盛。汉武帝要为他营建府第,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河西的匈奴惨败后,塞北的匈奴仍继续入侵。汉武帝再次派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五万分道出征,并派十万步兵随后跟进,几乎是倾国远征。

  卫青挥师追过大漠千余里至赵信城,匈奴单于远遁;霍去病穷追猛打,大败匈奴左贤王。匈奴连遭惨败,元气大伤,残余遁往漠北,一谈起卫青、霍去病脸色都变绿了,轻易不敢窥汉。

  作为这场反击战最高决策者的汉武帝由此一跃而为千古一帝,堪与秦始皇媲美称雄。但是如果没有卫青、霍去病的南征北战,东拼西杀,汉武帝也只能枉有兴国之志,却苦无左膀右臂的鼎力相助而对天空叹了。有趣的是,被卫青、霍去病打得一败涂地的匈奴人,后来居然横跨欧亚大陆,创建了匈牙利。

匈奴自从给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双方有好几年没打仗。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

  匈奴的单于一次次派使者来求和,他们虽然打不过汉朝,可是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访,有的却被他们扣留了。汉朝也扣留了一些匈奴使者。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苏武没到匈奴之前,有个汉人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卫律有一个部下叫做虞常,对卫律很不满意。他跟苏武的副手张胜原来是朋友,就暗地跟张胜商量,想杀了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

  张胜很表示同情,没想到虞常的计划没成功,反而被匈奴人逮住了。单于大怒,叫卫律审问虞常,还要查问出同谋的人来。

  苏武本来不知道这件事。到了这时候,张胜怕受到牵连,才告诉苏武。

  苏武说:“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如果让人家审问以后再死,不是更给朝廷丢脸吗?”说罢,就拔出刀来要自杀。张胜和随员常惠眼快,夺去他手里的刀,把他劝住了。

  虞常受尽种种刑罚,只承认跟张胜是朋友,说过话,拼死也不承认跟他同谋。

  卫律向单于报告。单于大怒,想杀死苏武,被大臣劝阻了,单于又叫卫律去逼迫苏武投降。

  苏武一听卫律叫他投降,就说:“我是汉朝的使者,如果违背了使命,丧失了气节,活下去还有什么脸见人。”又拔出刀来向脖子抹去。

  卫律慌忙把他抱住,苏武的脖子已受了重伤,昏了过去。卫律赶快叫人抢救,苏武才慢慢苏醒过来。

  单于觉得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好汉,十分钦佩他。等苏武伤痊愈了,单于又想逼苏武投降。

  单于派卫律审问虞常,让苏武在旁边听着。卫律先把虞常定了死罪,杀了;接着,又举剑威胁张胜,张胜贪生怕死,投降了。

  卫律对苏武说:“你的副手有罪,你也得连坐。”

  苏武说:“我既没有跟他同谋,又不是他的亲属,为什么要连坐?”

  卫律又举起剑威胁苏武,苏武不动声色。卫律没法,只好把举起的剑放下来,劝苏武说:“我也是不得已才投降匈奴的,单于待我好,封我为王,给我几万名的部下和满山的牛羊,享尽富贵荣华。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

  苏武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说:“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做了汉朝的臣下。你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颜无耻地做了汉*,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我决不会投降,怎么逼我也没有用。”

  卫律碰了一鼻子灰回去,向单于报告。单于把苏武关在地窖里,不给他吃的喝的,想用长期折磨的办法,逼他屈服。

  这时候正是入冬天气,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了一把雪止渴;饿了,扯了一些皮带、羊皮片啃着充饥。过了几天,居然没有饿死。

  单于见折磨他没用,把他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去放羊,跟他的部下常惠分隔开来,不许他们通消息,还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公羊怎么会生小羊呢,这不过是说要长期监禁他罢了。

  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

  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

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第二次,汉使者又到匈奴去,苏武的随从常惠还在匈奴。他买通匈奴人,私下和汉使者见面,把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情况告诉了使者。使者见了单于,严厉责备他说:“匈奴既然存心同汉朝和好,不应该欺骗汉朝。我们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呢?”

  单于听了,吓了一大跳。他还以为真的是苏武的忠义感动了飞鸟,连大雁也替他送消息呢。他向使者道歉说:“苏武确实是活着,我们把他放回去就是了。”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二 : 苏武牧羊的故事

太初四年(前101)冬,匈奴响犁湖单于死,其弟且鞮侯立为单于,为与汉修好,他遣使送回以往扣留的汉使路充国等人。天汉元年(前100)三月,汉武帝为回报匈奴善意,派中郎将苏武、副中郎将张胜及随员常惠等出使匈奴,送还原被扣的匈奴使者,并厚馈单于财物。苏武等到达匈奴后,原降匈奴的汉人虞常等人与张胜密谋,欲劫持单于母亲阏氏归汉。事发后累及苏武,苏武不愿受辱,自杀未成。单于敬重他,派汉降臣卫律劝降,苏武不为所动。于是单于把苏武幽禁在地窑中,断绝饮食,以此逼他就范。苏武坚持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就将他流放到边远的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烟的地方,放牧羝羊。始元二年(前85),匈奴壶衍鞮单于新立,遣使者欲与汉朝亲善。汉朝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始元六年(前81),苏武等9人由汉使迎接回国。苏武羁留匈奴19年,习知边地民族,归国后被任为典属国,专掌少数民族事务,他在匈奴持节不屈,被后世视为坚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之一。
苏武是汉朝杜陵人(今陕西长安县东南)字子卿。武帝时,以中郎将身份,持符节出使匈奴,不料单于竟以威力逼他投降,苏武不肯屈服。又派汉降臣卫律以“荣华富贵”诱武投降,苏武说:“屈节辱命,有何面目回大汉国土。”说罢,引出佩刀自刺,卫律急忙上前阻止不及,武气绝很久,才醒过来。单于赏识他这种志节,更想收揽他,但终不答应,于是将武幽禁在地窖中,不给饮食,天冷下雪苏武又饥又渴,吞咽雪块和节上的旃毛,以充饥渴,经过数日不死,匈奴惊奇以为神,于是迁武到冰天雪地无人烟的北海上牧羊,要他等待雄羊产乳才让他回国,不给食物,苏武饿时,便挖掘野鼠所聚的野草和果实充饥,在此艰难困苦的境遇下,度过五、六年。
有一次单于弟弟到北海打猎,发现苏武志节高尚,深为敬爱同情,送他衣服饮食。
又经三年,单于又命李陵到北海为武设酒席歌乐,和武畅饮并劝他说:“足下虚心要等待回归汉土,毕竟不可得,只有在此无人之地,空自挨受苦难而已,你一片忠义,谁能看到?”苏武说:“我父子对朝廷,无功无德,而蒙皇上成就,位列将爵通侯,此生常愿肝脑涂地报效,如今既得机会杀身报答,实在甘心乐意,为人臣事奉国君,犹如人子事父,子为父死,毫无所恨,愿勿再说了。”李陵与苏武欢饮数日,又劝苏武说:“但愿子卿听陵所劝。”苏武说:“ 我自分已死甚久,假若必定要我投降,就请结束今日的欢宴,让我效死于当前。”李陵见武至诚坚决,喟然感叹地说:“唉!义士,陵的罪过真是上通于天了。”说罢,泪下沾襟,与苏武诀别而去。
后来李陵又到北海上,告诉苏武说武帝已经驾崩,苏武得知消息,面向南方,悲痛号哭以致呕血,约有数月。
到了昭帝即位时,匈奴与汉和亲,汉使假托说:“汉天子在林中射得一只雁,足上系有帛布书写『苏武被困在某泽中』请予放回。”单于惊奇承认,于是放归苏武。
苏武留居匈奴十九年,回国后,授官典属国,赐钱二百万,田地二顷,住宅一区,到了宣帝即位时,又赐爵关内侯,苏武将所得赏赐,全部施送兄弟老友,家中不留余财,享年八十余岁才安然去世。

[www.61k.com]----------------

苏武牧羊的故事,据班固说,汉武帝时,苏武作为汉朝的外交官出使匈奴,被对方扣留,劝降不成,就发配他到北海(贝加尔湖)边“牧羝”——放牧的是一群公羊,啥时候公羊下羔了,啥时候你回国。就这样苏武一直在北海呆了十九年,受尽艰难困苦,后来通过外交手段才回到汉朝。

这显然是经过司马迁演绎过的,尤其是“牧羝”一节。你想啊,匈奴既已得罪了汉朝,对汉使开了杀戒,那么在劝降不成的情况下,也不如干脆把苏武杀了完事,实在没有必要留下他,叫他去牧什么羝。牧羝是个很无赖的外交花招,没有丁点科学依据,除了在国际上授人以口实之外,实在没什么外交效益和经济效益。匈奴不会这么傻。

好歹在下不幸住在大漠边上,有条件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研究。最近经过研究,得出了一个不太鼓舞人心的结论:当时苏武就是被罚去实实在在牧羊了,根本就不是什么“牧羝”。当时单于是这样对苏武说的:

“苏将军,我佩服你是个英雄,不杀你;可是你既已把我大匈奴的情形都摸了个一清二楚,我还如何敢放你回去!你不降也罢,那你就带领你的使团到北海为我牧羊去吧!我这里打仗正需要给养,你什么时候交还我三十万只肥羊,我什么时候让你归汉。我留你性命,你为我牧羊,这个交易还算公平!”

苏武义无反顾地应了下来,随即带领副使虞常及使团数十人,赶着单于拔给他们的一群绵羊,迤逦跋涉,往北海而去。

却说那北海虽说是偏远苦寒之地,但夏天却是风调雨顺,水草丰美。那草原草深及胸,一望无际,风一起,便如海洋一般起伏荡漾,真是个天然的好牧场。即使到了冬天,那草打了草籽,自是牛羊上好的精料,干草也铺在地上半尺余厚,草下温暖,时有新芽,牛羊更不缺食。苏武便和众人在那里在安顿下来。这群羊遇见这么好的牧草,吃都吃不过来,所以只吃好草,只吃草尖,不吃草梗。那草尖嫩而多汁,极富营养,只半年,羊群便吃得膘肥体壮;及至来年产春羔时,母羊都是三羔、四羔,成活率又高,羊群迅速扩大;再后来,母羊一年竟产两次羔,所以只三四年的时间,苏武的羊群便发展到了两万余只!见有如此好草,苏武又养起大量的草原红牛和北海红驼,单于许下一头牛、驼可以抵顶十头绵羊。

想想吧,两万只绵羊繁殖起来,那简直就是呈几何级数递增啊!所以到了第六年,苏武的羊群就达到了十万只,整个北海草原上到处都是白花花的绵羊了。苏武就在这遍地牛羊的草原上做着回国梦。

然而苏武却迟迟不能圆梦。因为从第七年开始,苏武的畜牧业却几乎是徘徊不前了。各位看官想必已经明白——是的,我说的是从第七年开始,草原开始哭泣了。草原的胸怀再宽厚,草原的乳汁再丰富,也经不起这么多蹄口的践踏啃啮……

三 : 可持书吟唱的图画书——《苏武牧羊》

可持书吟唱的图画书——《苏武牧羊》
原创图画书《苏武牧羊》由熊亮插画,连环画出版社2008年出版。

它其实是一首歌,蒋荫棠作词,田锡侯作曲。

我先来吟唱一遍,献丑了:)

链接:网上听箫曲:《苏武牧羊》

苏武牧羊北海边 雪地又冰天

北海在哪里?北海其实是一个大湖,就是今天俄罗斯的贝尔加湖,西汉时在匈奴的控制范围内。

可持书吟唱的图画书——《苏武牧羊》
西汉时期全图(扫自《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

苏武的家在长安,却要到那么远的冰天雪地的地方去牧羊,任谁也不愿意的,可苏武还是去了。那是在大概公元前100年,也就是2100年前的事情。

可持书吟唱的图画书——《苏武牧羊》

其实今天的贝加尔湖是个非常美丽丰饶的湖泊,旅游圣地,但在2100年前对于苏武这样的一位汉人,却是个十分艰苦的地方。而且他是被扣留、流放到那里的,像个犯人、奴隶,他的身边没有一个汉人,只有他孤零零一个人。

羁留十九年

苏武被匈奴扣留了十九年,多少有点运气不好。他人很好,汉人的皇帝汉武帝非常喜欢他,重用他,到了匈奴那边,匈奴的王单于也很喜欢他,想尽办法要收服他。结果苏武反而遭了罪。

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苏武被汉武帝提拔为中郎将(皇帝身边的侍卫长),出使匈奴。在此之前苏武的官不大,只是皇帝身边的普通侍卫,也没立过什么大功,之所以当官是因为他爸爸苏建立有战功,官至太守,还封了平陵侯。这年被提拔还是因为汉武帝喜欢他。很巧,这年他41岁,汉武帝登基做皇帝也刚好是第41个年头。

照理说,苏武这趟被派去匈奴是个美差。前段时间汉朝和匈奴关系很紧张,因为误会、摩擦,而且谁也不服谁,两边都扣留了一些对方的使者。那年匈奴的且鞮侯单于刚上台,一高兴就先把汉朝的使者都送回来了,汉武帝也高兴得不得了,觉得匈奴这位新单于很讲道义,所以这边也派使者把扣留的匈奴使者都送回去。这还不说,还准备了许多厚礼馈赠匈奴单于。这种皆大欢喜的事情谁不乐意?所以苏武这趟差事本来应该是个美差,又升了官,又给两边办了好事。于是他带着两个副手和一百多个士兵,陪着被扣留的匈奴使者,押送着礼物上路了,一路上还跟匈奴使者交上了朋友。看来此行肯定大有收获。

但事与愿违。毛病先就出在那堆厚礼上。照汉人的理解,礼尚往来,馈赠重礼,自然也该有点儿回报。但匈奴人却不这么想,看到汉武帝这么客气,单于反而自己就骄傲起来,而且看到对方那么有钱,总忍不住想要找机会再去抢点儿来。我们总说“礼多人不怪”,那只是对汉人而言,逢人多客气、多敬礼,对自家人可以,对外人有时反而要出毛病。总之,那单于一直拖着不给回话,也就是回文、回礼,苏武他们只好呆在那里,等着,等着……

终于等出了事情。苏武的一个名叫张胜的副手卷入了一场匈奴人内部的谋变,参与了刺杀缑王卫律的计划。那卫律本是胡人,曾在汉为官,也曾经是汉朝派遣到匈奴的使者,后来投靠了匈奴,是单于的亲信。这个事件说来话长,简单地说,就是张胜卷入了一场完全与他的出使任务无关的事变,不管他最初的用心好坏,但终究犯了外交上的大忌。

刺杀没有成功,主谋就被抓了,张胜急忙跑来向苏武如实陈说。他不得不说,因为他知道很快自己也会被供出来。苏武听完大惊,情急之下就要拔刀自刎。这是苏武的第一次自杀。说是“第一次”,自然没有成功,张胜和另一位副手常惠把他抱住了。苏武为什么一听说这件事就要自杀?因为他是个很懂得外交规则的外交官,知道在这件事上理亏了,而匈奴一定会揪住不放、借题发挥,到时个人的安危是小,国家的面子就丢大了,身为此次出使任务的负责人,他想以死谢罪。

果然不久,张胜就被抓起来。单于觉得这是好机会,就让卫律想办法以此为由收服苏武。一方面是想让汉朝难堪,一方面单于还是蛮喜欢苏武这个人的。单于派卫律抓苏武去受审,苏武听说,立刻就拔刀自刎。这是苏武的第二次自杀。这次差点成功了。当时他身边只有常惠,苏武跟常惠解释清楚了,这是向自己的国家谢罪。常惠这次不敢再去拦,因为他也很明白其中的道理,堂堂外交官被抓去受审,这是极端有辱国格的事情。于是苏武真抹了脖子,差点就死了。幸好卫律及时赶到,亲自抱起苏武,挖坑、放瘀血、找太夫,忙活了半天,终于把苏武抢救过来。

从此,单于更加喜欢苏武了。你看,这便是匈奴人的脾气,你客客气气吧,他反而瞧不起你,觉得你软弱好欺负;你跟他一玩命,他反而敬重你,对你客客气气的。苏武在养伤期间,匈奴人对他照顾得特别周到,卫律王也天天来看他,亲自照顾他,一个劲儿地和他套近乎。

等到苏武的伤痊愈了,卫律又开始张罗起来。他安排了一场会审,这次是把苏武请到审判席上,看卫律审犯人,当然包括那个张胜。这场戏分明是做个苏武看的。卫律先叫把主谋押来,当场砍了;又称过张胜,也要砍了,张胜怕死,当场投降了。卫律就来威胁苏武,可苏武不为所动。卫律看硬的不行,就来软的,以自己为榜样劝说苏武投降,还说你要降了我们就拜把兄弟,如果不降,日后想见我都难。苏武便大骂卫律: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忘恩负义、叛国求荣之徒,谁会稀罕见你?你有本事就杀了我。以前南越、宛和朝鲜都杀过汉朝的使者,结果都遭了灭顶的报复。匈奴还没杀过汉使。(www.61k.com)你今天杀了我,匈奴的灾祸就从此开始。卫律吓得只好作罢。

单于听卫律回来禀报,不但不生气,反而对苏武喜欢得无可无不可。他下决心一定要收服苏武,什么外交规则,什么汉朝的军事威胁,都统统置之脑后而不顾了。苏武被羁留在匈奴的生涯,就从此开始了。

上面的这段故事,我主要根据的是班固的《汉书》,也参考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相关部分。这两部史书都是汉人写的。我很好奇,匈奴人会怎么写这段历史呢?——假如匈奴人真有写的话。读这段历史时,我当然觉得苏武特别了不起,但我也觉得单于和卫律也是两个很可爱的人,特别是单于,他是个特别崇拜英雄的人。这位单于认定苏武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就一定想要他归顺自己,哪怕为此付出天大的代价,这也是一种英雄豪气。只是,站在汉人的角度看就觉得蛮横无理了。

渴饮雪 饥吞毡

也有版本写作“渴饮血”,这本图画书里也是这么写的,虽然换种说法也能讲通,但我觉得还是用“渴饮雪”更好,有出处,故事感觉更真实。

《汉书》中是这么写的:“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单于实在拿苏武没办法,威胁利诱都没有用;既不能放他走,又不能把他杀了。只好把他关起来,关在一个大地窖里,不给吃的也不给喝的,看他能熬几天。没有吃的倒也可以多忍几天,但没有喝的人是受不了的。单于大概想着,苏武也许会熬不住而投降,如果实在不投降,那也是他自己饿死的,也不是匈奴人杀的。其实这还不是一样的?

可是数日后,匈奴人发现苏武仍然活着。原来当时天降大雪,苏武渴了,就抓把雪放进嘴里嚼,饿了就咬裹在身上的羊毛毡(“旃”通“毡”)充饥,就这样顽强地活了下来。

匈奴人以为苏武是神人,不敢再这样囚禁他,就把他一个人送到北海去牧羊,到那儿也不留下食物给他过活,只任其自生自灭。可苏武还是想尽办法活了下来,有时他甚至去挖野鼠藏食物的地洞,从老鼠嘴边抢来米粟勉强充饥。

也许有人会问,前面才说苏武有两次都自杀抹脖子了,为什么后来又如此顽强地求生呢?前后的苏武是否有矛盾呢?我认为一点矛盾也没有。苏武前两次的自杀不是为了自己,而且为了他的国家,他身为使者在国家可能受到对方侮辱时以死相拼,所谓“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正是因为苏武的这种态度,匈奴不敢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而后来的行为主要是针对苏武个人。单于完全不顾外交规则,不再把苏武当作使者,一味地想要逼降、收服他,将他置于绝地,完全地孤立起来,消磨他的斗志。而苏武到了此时,也倔犟至极,他下定决心,只要有一线生机,就一定要活下来!

作为一个个体,苏武这个男人,可以受屈辱,可以隐忍,只因为他的信念、他的使命、他的承诺,他可以极其卑贱地活下来!

这才够得上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野幕夜孤眠

这首歌和这本图画书,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胡天野地里倔犟、孤独的灵魂。天是他的帐房,地是他的眠床,连羊群都挤作一堆,只有一轮清月听他无语的倾诉……

这个孤独的男人在想什么呢?

可持书吟唱的图画书——《苏武牧羊》

心存汉社稷 梦想旧家山

历尽难中难 节落尽未还

他自然在想着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乡。何以见得?你看他怀里抱着的那是什么:一根棍子,上面系着一排毛缨子,风吹起来远看像是一杆旗子。苏武成天拄着它牧羊,坐下来也要抱着,连晚上睡觉时还不忘放在手边。

可持书吟唱的图画书——《苏武牧羊》

这不是一根普通的棍子或旗子,它的名字叫使节,是国家的象征、使命的象征。在北海边漫长的孤独的等待着,它是苏武唯一不离不弃的旧相识,寄托了他全部的信念。

这种使节的毛缨是用牦牛尾巴做的,所以也叫“节旄”。春秋时的卫国太子伋出使齐国,在路上被父王派去的强盗截杀,伋手上拿的使节是白毛的,所以又叫“白旄”。

最先拄着使节牧羊的,其实还不是苏武,在他之前张骞也曾在匈奴持节牧羊了十年有余。但张骞的性质不同,他是出使西域,准备联合西域攻打匈奴,所以被匈奴逮住时,可以算是敌国的俘虏,抓住后当作奴隶去放羊,倒也无损外交规则。苏武真正是冤枉,他明明是出使匈奴的使者,所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结果却也被当作奴隶去牧羊,而且一去就是十九年!

因为总是抱着这根使节,没过几年,上面的节毛都掉尽了,还是一点回家的指望都没有。

兀坐绝寒 时听胡笳耳声痛酸

独自坐在极寒的原野,仍然挺直着腰板,耳边时不时传来哀怨悲壮的胡笳乐声,不知是在耳朵里还是在心里,说不出的酸痛!

这句歌词的意味很可能出自《李陵答苏武书》,虽然有人认为那是一篇“伪书”,但不管怎样,文章仍然是好文章,读来同样令人唏嘘感慨。其中有一段写道:“胡地玄冰,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

这位李陵,在历史上也是大大的有名,还记得小时候听评书《杨家将》,杨令公兵败被困,无法突围,最后鬼使神差地转到李陵墓地,杨令公不愿学李陵投降番邦,竟一头撞死在李陵碑前。其实正史未必如此,但评书这么说自然是要拿李陵来说事。

在《汉史》里,李广、李陵、苏建、苏武的事迹是写在同一卷列传里的,因为李陵是李广的孙子,苏武是苏建的儿子。李广的后人中只有李陵最有出息,继承了爷爷本领,武艺出众,箭法高明,而且能征惯战。李陵和苏武一直都是好朋友。

要论本领和武艺,李陵肯定远胜于苏武,但在后人看来,苏武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而李陵却浑身污点,连说书人、小孩子都可以拿他随便说事。这两者只有一点差别:李陵投降了匈奴;苏武宁死不降。

话说苏武被匈奴扣留的第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率军参与了一场攻打匈奴的战争。这一次汉军败得很惨,因为指挥大军的元帅李广利(和李广家一点关系也没有)是个庸才,不但是个庸才,而且品行也很有问题。但谁让他是皇帝宠妃的弟弟呢。李陵不愿意跟随这样的元帅出征,就申请自己带着一支五千人的步兵弓弩手深入匈奴腹地。在汉军主力溃败,孤军深入缺乏接应的状况下,李陵带着自己的部队与单于亲自率领的十万匈奴大军周旋,边撤边打,杀退了匈奴无数次进攻,杀死了近万的敌军。最后就差一点就能撤回来了,离汉军边塞只有百里之遥,可无人前去救援,李陵的部队终因弹尽粮绝而被匈奴大军击溃。冒死断后的李陵也不幸遭擒。虽然李陵重创了匈奴大军,杀死了那么多匈奴人,但单于还是很欣赏、佩服这位将军,于是收降了李陵,让他在匈奴也做了王,后来更是委以重兵、重任。

单于喜欢李陵自然有他的道理,可李陵身为汉朝的将军、名将李广的孙子,怎么能投降呢?按照李陵自己的说法,他本来是有别的打算,希望先忍辱偷生,瞅准机会再重归汉朝。可是李陵的投降令汉武帝十分懊恼和震怒,先收监了李陵全家,后来竟全杀了个干净,连为李陵说了几句好话的司马迁也施以宫刑。总之,李陵最后也只好死心塌地留在匈奴了。

李陵和苏武是好朋友,按理说,李陵一到匈奴就该去看苏武的。但他一直没去,主要是他了解苏武的为人,不好意思去见他。过了好几年,单于才听说他们俩的关系,就派李陵再去说服苏武。原来单于还是一直惦记着苏武。

苏武见到李陵还是很高兴的,毕竟是多年的故友,他乡重逢,情投意合。最初几天他们一直饮酒叙谈,但当李陵要劝降苏武时,苏武严词拒绝,以死相争,令李陵羞愧难当,长叹道:“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从此,李陵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敢来见苏武。但李陵还是位很讲义气的朋友,他请夫人派人来照顾苏武的生活,给苏武留下牲口和帐篷,后来还撮合一位很崇拜苏武的匈奴女子与他结合。在李陵的帮助下,苏武被羁留在匈奴的后半段生活还算是富足、安定的,也有了一点家的感觉。

可持书吟唱的图画书——《苏武牧羊》

群雁却南飞 家书欲寄谁

白发娘 倚柴扉

红妆守空帷

十九年,苏武对家的思念,对家人的惦念,从来没有断绝。这也是支撑他活下去的很重要的原因。

苏武出使匈奴时,父亲已经亡故,老母尚在,家中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两个妹妹,他的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苏武被流放到北海后,完全失去了家人的音讯。每年看到大雁南飞时,不免又想起了家人,恨不能肋生双翅。他最想念的是白发苍苍的老娘,还有相濡以沫的妻子,他想象着,她们都在苦苦地等待着自己吧。

见到李陵后,自然就打听起自己家人的状况,一听之下,更是悲从中来。

李陵告诉他:自从你走后,你的哥哥因为在扶皇帝下马车时犯了点小过失,自刎谢罪了;你的弟弟因为在争执中误杀了黄门官,畏罪服毒而死;你的母亲在你出使后不久就去世了,我给她送葬到阳陵;你的夫人还年轻,据说已经改嫁了。你家里只剩下你的两个妹妹、你的儿子和两个女儿。我离开后也有十多年了,他们现在怎么样,是死是活,我也不清楚啊。

在北海苦熬了十几年的苏武,听到这些消息,那是怎样的感受呢?

唉!人生的大悲苦,何其无奈!

三更徒入梦 未卜安与危

可持书吟唱的图画书——《苏武牧羊》

在这样的心境下,哪里还能睡得着?自身的安危,亲人的存亡,都无法知道、无法预料……

李陵的一席话中还有这样一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他的意思是,皇上(汉武帝)年纪也大了,法令无常,今天杀这个大臣,明天灭那个一家,朝中也人心惶惶的,大家也不知自己的安危如何,你还为谁去卖命呢?——当然这是劝苏武投降的说辞,但说到晚年的汉武帝,倒也真是那么回事。

在这种状况下,苏武能被打动吗?

心酸百念灰 大节仍不少亏

是的,种种遭遇、磨难,希望的破灭,家人的噩耗,祖国的负面消息,已经将苏武层层包裹,他心中无比酸痛,已是万念俱灰。

可是,即使是这样,身为汉朝使节的苏武,仍然怀抱光杆的节旄,恪守臣节。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自己的使命、自己的承诺!

后来,应该是在公元前87年,李陵又来到海上,告诉他皇上驾崩了。这位几乎从不流泪的男子汉,面向南方,嚎啕大哭,几天几夜,直到呕血……

我想,苏武的哭并不仅仅是作为臣子哭皇上吧,他的悲苦已经远远超越了这一切。因为汉武帝的去世,这位使者再也没有机会回去向他复命了,为了那一天,他已经苦忍了13年!从此他的承诺将不再能兑现——

从此,继续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

羝羊未乳

不道终得生 随汉使归

可持书吟唱的图画书——《苏武牧羊》

最后这句歌词表面上看相当费解:公羊还没有生出小羊呢,想不到竟然终于能活着,在有生之年跟着汉朝使者又回到了祖国。

公羊怎么能生小羊呢?的确是不能。这是匈奴人跟苏武开的一个不太善意的玩笑。当年,单于把苏武流放到北海牧羊,特别交代只让他去放牧公羊,并且放出话来,除非那些公羊生出小羊,否则苏武这辈子也别想离开。

天下哪有这样的奇迹?

可是另一个“奇迹”却发生了,多亏了这个“奇迹”,苏武才终于回到了祖国。

汉武帝死后,汉昭帝即位,托孤大臣霍光(霍去病的异母兄弟)大权在握。霍光非常想让苏武回国。当时匈奴老单于也死了,匈奴变得四分五裂,新单于(老单于的儿子)向汉朝求和,霍光借此机会索要苏武。可单于说,苏武在北海牧羊,前几年就已经去世了,他的副手和随从也都去世了。汉朝的使者也没有办法,只好回国复命。

霍光还不死心,再次派使者到匈奴。这一次,苏武的副手常惠想办法见到了汉朝使者,告诉了真相,并密授一计。于是汉使又一次向单于讨要苏武,单于又撒谎说“苏武已经死了”,汉使便正色地说,前不久汉昭帝在长安打猎时,射下来一只大雁,大雁的脚上系着一条绸子,上面是苏武的亲笔书信,说他还活着,在北海牧羊呢。单于听了这番话,呆了半晌,最后感慨地说,连鸟儿都被苏武感动了,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于是,他向汉使道歉,并安排将苏武和他的手下找来送回国。

这个“奇迹”就是图画书《苏武牧羊》的最后一幅。

可持书吟唱的图画书——《苏武牧羊》

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春天,苏武他们回到了长安。去的时候一百多人,回来时总共只有十人,去的时候苏武41岁,回来时头发胡子全白了。

长安城万人空巷,大家都争相来看苏武。

当苏武持着那根光秃秃的使节来到汉昭帝面前时,连这位皇帝也忍不住流泪了。他对苏武说,这个使节是先帝托付给你的,你就拿着它到太庙里去祭祀吧,然后你就在那里复命,也让他老人家高兴高兴。

苏武虽然历尽了艰辛坎坷,但身子骨还很硬朗,一直活到了80多岁,逝世于公元前60年。

虽然他身前的官职也不很高,但朝中从上到下都很敬重他,受到国宝一般的优待。他的儿子因一起宫廷事变受到牵连,在他回国后的第二年就被处死了。后来皇帝体恤他晚年孤苦,主动叫他把在匈奴时生的儿子赎回来。

在苏武回国时,这个孩子就快要出来了,苏武没办法带孩子的妈妈回国,因为在牧羊时,连苏武自己也不过是奴隶的身份,何况是他的老婆。孩子的妈妈让苏武给孩子取好名字再走,苏武说,如果是男孩,就叫他通国,如果是女孩,你就自己决定吧。

果然生下的是个儿子,名叫苏通国。

本文标题:苏武牧羊的故事-苏武牧羊小故事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950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