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脊梁:脊梁-纪录片,脊梁-图书
意义 原指脊背。后来比喻作支撑的人或物体。 解析 脊,jǐ(本义:背中间的骨头) 同本义 脊,背吕也。——《说文》 举肺脊。——《仪礼·特性礼》 坎为美脊。——《易·说卦传》 或碎脑以折脊。——李白《大猎赋》 又如:脊杖(在罪犯脊背上施加的杖刑);脊令(脊令原。即“鹡鸰”,水鸟名。常比喻兄弟,或兄弟友爱,急难相顾) 物体上像脊梁骨似的隆起部分。如:山脊;屋脊;脊封(书脊上的封皮) 理,条理 有伦有脊。——《诗·小雅·正月》(《正月》,《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的一篇) 梁liang(会意。从木,从水,刅(chuāng)声。从“木”从“水”,表示用木料在水上造桥。本义:水桥) 特注:在此处,“梁”字应该读轻声的liang。 同本义 梁,水桥也。——《说文》 梁丽可以冲城。——《庄子·秋水》。司马注:“小船也。” 除道梁溠。——《左传·庄公四年》 谨关梁。——《礼记·月令》 十一月舆梁成。——《孟子》 十月成梁。——《国语·周语》 津梁之上。——《国语·晋语》 造桥为梁,不显其光。——《诗·大雅·大明》 兹郑子引辇上高梁而不能支。——《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泽无舟梁。——《庄子》
脊梁_脊梁 -纪录片
(www.61k.com]基本信息
脊梁
《脊梁》:展现中国共产党85年光辉历程
片名:脊梁
类型:大型文献纪录片
联合摄制: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中国中央电视台
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发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音像出版社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公映日期:2006年6月23日
摄制背景
2006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纪念日。为向党的85岁生日献礼,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大型文献纪录电影《脊梁》。2005年9月20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第30号令批准本片立项。
中国共产党由最初成立时的数十人发展到6000馀万人,前后85年的风雨历程,无数共产党人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在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关键时刻默默奉献乃至献出生命。一部90分钟的电影要贯穿85年的时间,展示这样一些人、这样一段历史,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脊梁》摄制组认为本片必须有恰当的结构方式:选择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以点带面,勾勒整个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进程;在电影所表现的历史事件中,选择有典型意义的普通共产党人的先进事迹,揭示历史细节,以普通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奉献牺牲为线索,展示中国共产党建党85年的壮丽历程。从而,更进1步展示在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发展中,中国共产党所起到的先锋队、领路人的作用……
创作方向
脊梁
一、影片以表现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为重点,同时兼顾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独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二、揭示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那些已经被人遗忘或鲜为人知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对中华民族发展起着巨大作用的历史事实。
三、以点带面,从中国共产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分别选择一些为人民默默奉献乃至献出自己生命的优秀共产党员作为典型,反映重大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作用。
四、音乐创作要有历史感,同时也要有特色,最好能反映出共产党各个阶段的特点。
五、影片不仅要表现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取得的伟大成就,还要表现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共产党人勇于承担的不屈精神。从建国初期就开始的治理水患;1998年爆发特大洪水;2003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沉着应对非典等内容都在影片中有所表现……
专题片
片名:脊梁
片长:8集
类型:国产大型系列专题片
摄制: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和黑龙江省电视台
发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音像出版社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公映日期:2009年9月21日起在黑龙江电视台卫星频道每晚21:30两集连播;26日起,黑龙江电视台都市频道将于每晚21:00重播2006年6月23日
摄制背景:分为上下两部。上部《辉煌》讲述了建国前后黑龙江地区的工业生产对全国的贡献,为全国的发展建设提供了石油、木材、煤炭、重型装备等多方面的支持,有力地保障了新中国的建设和全国工业的发展;下部《振兴》着力于改革开放之后黑龙江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后,由于体制等多方面原因,黑龙江起步较晚,但是依然艰难突破,崛起于中国大地,涌现出哈尔滨电气集团、大庆油田、齐齐哈尔一、二机床厂等一批国内顶尖企业,老工业基地再次成为国家的栋梁,民族的脊梁。
脊梁
主题曲
作词:石顺义作曲:吴旋演唱:飞翔演唱组合
山有脊梁不塌方虎有脊梁敢称王
人有脊梁腰杆硬顶天立地响当当
铁脊梁啊钢脊梁军人脊梁最坚强
擎雨雪啊擎风霜擎起民族魂
看我英雄好儿郎好儿郎
山有脊梁不塌方虎有脊梁敢称王
人有脊梁腰杆硬顶天立地响当当
铁脊梁啊钢脊梁军人脊梁最坚强
擎雨雪啊擎风霜擎起民族魂
看我英雄好儿郎好儿郎
铁脊梁啊钢脊梁军人脊梁最坚强
擎风雪啊擎风霜擎起民族魂
看我英雄好儿郎好儿郎
脊梁_脊梁 -图书
丛书
简单介绍
溯历史长河,示民族之魂!孔子为什么被尊为“圣人”?华佗为什么被称作“神医”?陆游为什么爱写咏梅诗词?为什么燃烧的木炭不冒烟?雷锋为今天和未来带来什么?……本书遴选了中国的古今先贤、俊杰,通过短小的篇幅,运用生动有趣的文字向小读者们介绍了他们的故事。受到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团中央的重视,被列为100部爱国主义教育图书之一,向全社会推荐。对广大少年儿童素质教育增添了信心。
作者
李华章,湖南溆浦人,毕业于华中师大中文系,1980年加入湖北省作家协会;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5年加入中国散文学会,现任理事。作者长期从事少年儿童文学创作,曾与人合作出版连环画《巫山神女》、《望夫石》、《劈波斩浪》、《百鸟衣》等6册,《巫山神女》荣获湖北省建国30周年优秀少儿文艺奖;出版故事集《锅里出银元》(与人合着)、《三峡风物传说选萃》、《长江三峡传说故事》;科普作品《高峡出平湖》(荣获湖北省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传记《中华三伟人的故事》等。1980年以来,出版散文随笔集《绿韵》、《湘西,我的梦》、《追赶日出》、《生命的风景》、《生命的河》、《人生四季》、《缠人的乡情》和《文苑漫步》等其散文作品入选20多种散文选集,获奖20多次。
小说
图书信息
中文名:脊梁
作者:蒯本佑
图书分类:社会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书号:7-224-06795-4
发行时间:2003年12月
地区:大陆
语言:简体中文
作者
蒯本佑,男,1950年出生,崇川人。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出版作品包括短篇小说集《野性的濠河》、《需要女人的部落》;中篇小说集《流年》;长篇小说《百年红屋》、《龙子龙孙》、《朝晖园》、《脊梁》;《蒯本佑文集》四卷:《濠河滩》、《铁军司令》、《秀乡》、《这代人》;影视小说三部曲:《奶娘》、《茶娘》、《酒娘》;还创作了《前夫》、《神物》等作品。从不同角度、不同时期、以不同题材、不同人物的命运,再现崇川风情,描写了濠河人的的传奇爱情、婚姻和家庭及励志精神,用煌煌可观的十八部作品,六百万字展现崇川清未至今,濠河滩上的一幅幅清明上河图。
蒯本佑的影视小说深受广大读者喜爰,且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根据蒯本佑影视小说改编的32集电视剧《奶娘》2008年获上海收视率金奖,2009年获中国城市收视率冠军;同年获江苏省观众最喜欢的优秀电视剧。蒯本佑影视小说三部曲:《奶娘》、《茶娘》、《酒娘》以人物命运为主线,风情与爱情为辅线,爱恨情仇、家族矛盾和民族仇恨错综复杂,是1个个充满崇川元素和传奇色彩的故亊,将会陆续在荧屏上与观众见面。
内容
蒯本佑的长篇小说《脊梁》是一部难得的坚实而充满激情的现实主义优秀长篇小说,它是用清明上河图式的创作手法透视了洲城这个“崇川福地”的风土人情,再显了洲城解放后几十年的工业革命景观,让人们穿行在它的经济风云之间,经历了几个重大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塑造了以南鸣为代表的一代襟怀开阔的创业者的人格力量,提出了当代小说如何建设“现代人格”这一当代文学的重大命题,而南鸣等这一批挺起坚强脊梁的现代人的人格建设,正是这部小说成功的亮点——这可以读成是一部20世纪南通变迁的历史而不仅仅是几个人物的奋斗史,就像人们把《百年孤独》读成整个南美洲的历史而不仅仅是马孔多小镇的历史。
本书展现了“崇川福地”改革开放的宏大场面。书中触及政经文史、民俗风情、三教九流甚至洲城旧时的妓:与政坛商界,爱恨情愁等。
目录
第1章崇川福地
第2章新生一代
第3章风情画卷
第4章逍遥有派
第5章大有作为
第6章爱情细节
第7章裸体风波
第8章柳暗花明
第9章也是情人
第10章黑色玫瑰
第11章人生道路
第12章英雄气短
第13章仕途险恶
第14章怀才不遇
第15章彩旗飘飘
第16章年残岁底
第17章游戏规则
第18章百川活水
第19章恩怨前仇
第20章海市蜃楼
第21章蔷薇花开
第22章黄海情事
第23章林子大了
第24章谁之天下
脊梁_脊梁 -编辑推荐
《脊梁(报告文学)》: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天降大任共和国的工业化从这里起步
黑龙江重工业发展是中国工业现代化历程的缩影,她与祖国血脉相连
玉汝于成,黑龙江人奋力拼搏、无私奉献.毅然挺起中国工业的脊梁
脊梁_脊梁 -后记
对我而言,对黑龙江老工业基地与其说是采访,不如说是朝拜。
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对共和国贡献巨大,其历史渊源复杂而且曲折,内涵厚重而且深邃,面对如此之大、如此之严肃的题目,我确实心存敬畏,自知压力重重,唯恐力不能及。
没有捷径可走。
只有下些笨工夫了。一是走访更多的单位;二是采访更多的人;三是拿到更多的材料。这样做的目的只有1个。尽可能写好这本书。
当我整理出150多个采访对象近30万字的录音记录,翻阅了排成一面墙那么厚的文字材料之后,心里总算有了一些底气,由此形成了1个比较清晰的写作提纲。
有关黑龙江老工业基地的具体内容,不再赘述。在这篇后记中。我主要说说在采写过程中所得到的方方面面的支持。
脊梁_脊梁 -目录
引子
祖国的北端,有一条江
上 装备制造业篇
1 强国之梦
2 创世纪
3 老工业基地的风范
4 岁月并不遥远
5 挺起脊梁
6 老工业基地焕发青春
7 引领新时代的英模
8 六十年大阅兵
下 石油工业篇
1 大庆发现油田
2 石油开发大会战
3 稳产27年的奇迹
4 创建百年油田
煤炭工业篇
5 火红的年代
6 陷入低谷的煤矿
7 再度欣欣向荣的煤矿
8 建设绿色煤矿
森林工业篇
9 构筑栋梁
10 林区深陷“两危”困境
11 还青山绿水给大自然
12 林区改革
13 绿色的保护神
尾声 宏伟的蓝图
后记
脊梁_脊梁 -作者简单介绍
孟久成 (1945~) 北京人,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黑龙江农垦大学财经系。1965年赴北大荒垦区,历任农工、会计员、财务科长,《北大荒文学》编辑部编辑、主编,1988年任职于《北方文学》杂志社。现任黑龙江省作协组联处处长,黑龙江省作协第四届主席团委员。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着有小说集《名医》、《飘逝的轻烟》,散文集《篱笆那边人家》,报告文学集《移动的雕像》等多部,创作各类体裁文学作品200馀万字。小说《名医》获丁玲文学奖。
脊梁_脊梁 -序言
解放战争时期我曾在黑龙江工作过,解放后,由于做经济工作,我多次到黑龙江,对这里的每块土地都有深厚的感情。在地理版图上,黑龙江处于祖国的最北端,这里有广袤肥沃的黑土地、茂密的原始大森林、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热情豪爽的人民。上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这里成为沟通欧亚的重要通道,经济开始繁荣。从抗日战争胜利到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这块土地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今年是建国60周年,新中国工业化也走过了60年,在这辉煌的60年里,黑龙江在新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建设工业化的强大国家,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1945年,党的7大上,毛主席提出了建设中国工业化强国的构想,为实现这个伟大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一直在努力奋斗。
二 : 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观后感作文1000字
小编导语:这是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观后感作文,看《梁思成林微因》这部纪录片是因为喜欢林徽因多年,影片用影像的方式将梁林两位学者展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看到两位学位的坚强和执着。更多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观后感作文尽在巨人作文网。
喜爱欣赏林徽因已经是多年了,从第一次看《人间四月天》到看了张清平写的《林徽因传》和拜读了她的诗集,再到后来看了梁思成写的关于建筑的书籍《大拙至美》等。林徽因是我迄今最欣赏的一位女性:集才气、集美质、集傲骨,也集热爱与事业于一体的旷世才女。
民国时代的知识分子,心里存留着我们这一代人难以理解的爱国精神。幼年在李庄时,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问母亲:“如果日本人打到这你们怎么办?”徽因特别平静的说,“中国读书人不是有条老路吗?咱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然后小从诫惊恐的说,“那我怎么办?”徽因一字一句的说:“国之不存,怎顾得了你!”在兵慌马乱的战争年代里,他们依旧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继续做学问,为了心中的理想和爱哪怕忍受病魔、环境的恶劣和精神的折磨也在所不惜,殚精竭虑。
看完最后一集,如鲠在喉,泪在翻转身后涌流而下。为林徽因,为梁思成,为他们对建筑事业的毕生付出,为他们想极力保护中国古建筑的行为。梁林二人对于中国的建筑事业有着功不可没的贡献。
关于建筑,梁思成奠基了中国的建筑学,写了《中国建筑史》,他一生致力于研究和解读了李诫的《营造法式》。林徽因思想活跃,主意多;但构思画图,梁思成是高手,他画线,不看尺度,一分一毫不差,林徽因没那本事。他们俩事业上琴瑟和鸣!他们将自己的儿子命名为“从诫”来表达对李诫的崇拜之情以及对建筑事业的热爱。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重大转折。在太平洋战场,“地毯式轰炸专家”美国的李梅将军指挥美军对日本本土实施了大规模轰炸。时任“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也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编制一份沦陷区的文物建筑表,并在军用地图上标注出其位置。对于一位建筑专家来说,恐怕没有比这个更令人兴奋的美差了。他同学生罗哲文不分昼夜地绘制地图。在梁思成标记的地图中,有一份特殊的地图,上面划着两个圆圈,那便是日本古都京都和奈良。当梁思成将这个地图呈递到盟军司令部时,盟军的布朗森上校十分困惑,他不理解为什么一个中国学者要保护敌国的古建筑。梁思成解释说:“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但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像奈良的唐招提寺,是全世界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一旦炸毁,是无法补救的。”
1953年,一股要扫掉北京古建筑的思潮开始兴起,梁林等专家激烈反对,林徽因强撑病体去找北京市领导:“你们拆去的是有着八百年历史的真古董……将来,你们迟早会后悔,那个时候你们要盖的就是假古董!”梁思成面对他钟爱的城门和城墙被拆毁时,他说过一段著名的话: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的一块肉,剥去一块城砖像剥去我的一层皮。尽管如此,对城楼、城墙和牌楼的拆除还是在随后大规模展开。
建筑大师梁思成拯救了日本建筑,但却“失守”了中国建筑!!真是令人心痛!!
林徽因先生于1955年4月1日逝世,终年五十一岁。
也许是上帝对她的眷顾,让她躲开了后来残酷的十年。
林徽因葬于北京的八宝山的二号墓地。
梁思成先生于1972年1月9日逝世,终年七十岁。
梁思成文革中含冤去世,文革后平反,因其生前是全国人大常委,骨灰安放于党和国家领导人专用骨灰堂,跟林徽因墓只一箭之遥。
从梁林二人可以看出那一代学人的理想和爱的风骨。
民国时代,战乱年代,那一代是多才多艺,有着"文艺复兴色彩",令人敬佩的,有着社会责任感的学者。
可叹的是:此年代已经不复返了。
在缅怀他们,为他们叹息的同时,我们更要反思自己的这一生该如何活吧。
三 : 电视纪录片《梁思成 林徽因》八集全
看完这个纪录片让我对梁思成、林徽因前辈有了更多的了解,特别感动、敬仰,并让我发现中国古建筑的美,而不似从前停留在梁、林、徐、金四人的纠结关系的肤浅认识。纪录片对于此四人的暧昧只是淡淡地带过,而侧重讲述的是梁、林在建筑领域的美丽探索与执着追求,即便是在最艰难的国家内外战乱的年代,为中国建筑领域留下极为宝贵的学术成果。若不是他们,现在的我们如果想看中国唐代的木构建筑真的要跑去日本奈良;如果不是他们,《营造法式》可能至今仍是难啃的天书;如果不是他们,中国建筑学史仍留着凌乱与荒芜一片。
补充:
1.梁启超真是一位智慧、伟大的父亲,每一封家书给人启发触动与父爱温存。在林徽因父亲去世时对梁要多关心爱护林的深切嘱咐;在梁学业迷茫上给予的点拨,即他的趣味学说:“你们莫要学我泛滥无归的短处,但至少,应采我烂漫向荣的长处。”
2.梁、林与费正清费慰梅夫妇的真挚的跨国友情,亦令人动容。
3.林徽因真的太有才了,且灵动、健谈,乐观、从容,永远都是,永远都是活力四射地拥抱生活的每一个赐予,直到走向生命的尽头......
总之纪录片很值得观看,我竟感动得眼睛润湿了......
制作团队主创人员
总编导:胡劲草 剪辑合成:梁雯 潘汀 声音合成:孙璐璐 总摄像:王晓鹏
录音、制片:陈洪奕 作曲:程池 旁白、配音:董倩 王世林
内容概要
2007年秋天,一些尘封多年的私人收藏把我们带到美国东北部新罕布什尔州的一个小城佛兰克林。这里曾经住过一位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 费正清,一位在西方世界开创了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学者。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还是学生的费正清和他的新婚妻子费慰梅,在北平结识了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梁思成、林徽因。当时谁也没有想到,他们之间的友谊,竟会持续如此长久……这间书房里小心翼翼的珍藏把我们带入到中国一对著名知识分子夫妇传奇的人生故事中。
梁思成、林徽因这对学者伉俪,在离开人世许多年后,他们的名字渐渐进入公众的视线。人们传说着他们不寻常的家世和学识,描述着她的美丽、才华、爱情,惋叹着半个世纪前他对一座古城的痴迷与眷恋。众多传奇,让他们离人们更近,而有时,却又像是更远……
该纪录片从2006年底开始立项,历经两年多时间的资料整理拍摄,目前正在进行后期制作。预期在2009年底完成。该片的制作得到包括清华大学、我国著名的古代建筑遗址地、许多著名建筑学家的支持,尤其是得到梁思成、林徽因亲属的大力支持,他们为摄制组提供了许多珍贵的私人收藏……摄制组在中国、美国、日本的拍摄,获得了大量的独家珍贵史料。
【梁思成 林徽因】的故事讲述了“大时代背景下跌宕起伏的个人命运”:一对著名夫妇的人生轨迹和中国近现代的激荡史密切交织。这个故事所蕴涵的精神气质,是我们追索和展现这一传奇故事的动因。
梁思成,男,广东省新会人,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是新中国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
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她的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1955年4月1日清晨去世,年仅51岁。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女子当如林徽因,情人当若金岳霖!
附:
若论近现代中国第一才女,非林徽因莫属,三个举世无双的优秀男人终身都为她而痛苦:一个摔断了腿(梁思成为博美人一笑,失急慌忙掉下车来),另一个为觅得佳人,嫌飞机太慢,自己先飞下来了(徐志摩),这最后一个,就是我们的金岳霖先生,为了她,一辈子不娶,且与情敌毗邻而居,终身为友,一段情,文坛人士共惊闻。
林徽因——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建筑学家,作家、学者,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者,新月派著名诗人。
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北大中文系教授,新月派著名诗人。
梁思成——清华大学建筑系创始人,建筑学家、作家。
金岳霖——北京大学哲学系创始人,著名哲学家,作家、学者。
具体内容
上个世纪20年代,梁思成和林徽因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系和美术系。面对西方世界完备的建筑史体系,他们萌生了从无到有创建中国建筑史体系的梦想。之后,在兵荒马乱的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他们开始踏上漫漫的寻找分散在中国各地的古代建筑的征程。寻找、拍摄、测量、绘制……。第一次对中国古建筑做出系统研究,向世界撩开中国古建的神秘面纱。
他们在文学、美术、教育等领域的才华,吸引着一大批各领域的杰出知识分子在他们的周围……这些"中西合璧"的知识分子在各自研究领域耀眼地绽放光芒,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尽情地享受着他们短暂的生命欢歌……
随即到来的战争结束了一切。战争结束了梁林的古建筑考察,也彻底摧毁了他们的健康。但是在大西南的流亡岁月中,以他们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知识分子以惊人的毅力,用几乎是燃烧自己生命的方式,坚持学术研究。费正清在他的对华回忆录中写到,“我为我的朋友们继续从事研究工作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的精神而深受感动。依我设想,如果美国人处在此种境遇,也许早就抛弃书本,另谋生存门道。但是这个曾经接受过高度训练的中国知识界,一面接受了原始淳朴的农民生活,一面继续致力于他们的学术研究事业。”
由于他们在战争期间坚持不懈的卓越研究成果,抗战结束后,梁思成应邀前往美国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同时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在获取世界建筑学研究最新动向的同时,向世界发出中国建筑学研究的声音。
战后百废待兴,梁思成远见卓识地倡议并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在创立至今的六十年里,清华建筑学院成为中国建筑学家的摇篮。而梁先生在这里度过了生命的最后近三十年时间。
梁林一生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对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创立和发展,对中国城市规划事业和历史文物的保护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观看八集电视纪录片时请先关闭Q播并点击进入:
1、【梁思成 林徽因】...>>>第一集父亲
2、【梁思成 林徽因】...>>>第二集天书
3、【梁思成 林徽因】...>>>第三集佛光
4、【梁思成 林徽因】...>>>第四集流亡
5、【梁思成 林徽因】...>>>第五集惨胜
6、【梁思成 林徽因】...>>>第六集荣耀
7、【梁思成 林徽因】...>>>第七集选择
8、【梁思成 林徽因】...>>>第八集古城
为什么做这部纪录片?
【梁思成 林微因】总编导:胡劲草
直接的答案,为了六年前,梁从诫先生的一个嘱托。
答案有点像文学作品虚设的故事,而在我看来:生活,永远高于艺术。
2002年-2004年期间,我做了另一部纪录片《幼童》,讲述中国最早的官派留美学生的历史往事。节目2004年“五一”在央视的新闻频道首播。节目一播出,收到梁先生的电话,表达极喜欢这个故事,同时喜欢这部片子。之后,梁先生说,非常希望他父母的故事也能做成这么一部纪录片,问我是否愿意去做。
梁林的故事,一个基本不用思考的问题……
我申报了选题,但此类长篇节目选题还需要层层上报,由于属于非重大选题很快就被搁置。一个模糊的等待期开始了……
2004年时,认识梁先有七、八年了,我早年在《新闻调查》做有关环境保护的节目比较多,经常因为采访等事拜访梁先生。我非常理解梁先生希望做一部有关他父母纪录片的想法,……市场上有关梁林的各种文学影视作品从八十年代开始层出不穷,但梁先生似乎都不满意,认为相当数量的作品甚觉误导了公众对他父母的理解。梁先生寄希望于制作这样一部纪录片能够相对准确反映其父母的人生,同时把这个信任给了我。
(1932年,梁从诫出生,他的名字“从诫”源于一部中国古代建筑经典《营造法式》的作者李诫,父母给他取了这个意味深长的名字。)
选题继续搁置着……我自己又开始返回到《新闻调查》的日常工作中。时间,开始在不知不觉中度过……期间,梁先生从不给我打电话,我和他的交流通过写信:
这是2005年11月22日梁先生的一封信,距离他当初给我电话一年半时间过去了。
劲草:
真高兴收到你的信和“新闻调查”的各种材料。
不知道你最近在忙什么。只要你没忘我对你的请求,我就感到还有希望。但别忘了我曾经答应你,你若真开始拍梁、林文献纪录片,我打算陪你到他们足迹到过的许多地方(如果不是所有地方的话),包括河北蓟县独乐寺,山西五台佛光寺,应县木塔,昆明龙头村梁、林一生给自己盖的惟一一栋房子,四川李庄,林从此卧床不起的那个小村。也许还可加上清华教职员宿舍新林院8号和胜因院12号,即林住进同仁医院,再没能回家的那个地方。
我真希望这件事能成功,但决无勉强你的意思。这点希望你真的相信我。
梁从诫
期间,梁先生还告知不断有纪录片制作者找到梁家,希望能制作这部片子。梁先生都一一拒绝。 这个嘱托开始像一块石头重重地压在我心里……
而在此期间,天意让我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在不同的场合一次次地邂逅梁先生。在一间书店为WWF一位朋友送别的聚会上;在瑞典使馆纪念“哥德堡”复航的庆祝晚餐会上……每次见面,我都愧色满面,说着我自己无法说出口的“理由”,而记得梁先生每次说的都是,看样子是要等到我爬不动了你们才能开始……
又一次邂逅神奇地发生在新疆喀什的一个大布扎。我唯一的一次去新疆的经历,和范铭、沈锐一道去做一个节目前前期。短暂的旅程,硕大的南疆,漫漫人头攒动的大布扎,我吃惊地看见了梁先生夫妇的身影……从那一瞬间起,我就知道,这部纪录片我非做不可了。
2006年底,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正式立项,2007年春节过后,节目正式开拍。
而在两年多前,节目制作尚在进行中时,得知梁先生患阿尔茨海默病,我赶去探望,梁先生已经不认识我是谁。
2007年3月采访梁先生,很多事情梁先生说他已经记不清楚了……
在方老师提醒下,梁先生会重复,哦,你是胡劲草……我记得,胡劲草……
我们和方老师在一旁缓缓聊天……我会发现梁先生会突然盯着我,目光丝毫也不游移。你看到他的目光,你会知道他在思考,想说什么……只是无法表达。
梁先生,节目完成了。我无法听到您对片子的评价,我多么希望能和您一同看您父母的故事。
配音故事
【梁思成 林微因】总编导:胡劲草
昨天董倩来改配音。
这已经是数不清多少次董倩来给梁林纪录片配音、改配音了……董倩承担了此部片子最重要的配音任务,旁白 林徽因的配音。
璐璐用她超凡脱俗的耳朵将配音有瑕疵的部分挑出来。洪奕的耳朵则更有甚者地兼具嗓子眼大小的甄别。
“这段声音重来,太扁了。”
奇了怪了,什么叫声音不扁啊??我小声嘟囔着,怕遭专业人士冷笑。在我心里,董倩的声音是完美的。
我喜欢董倩的声音,她配音时,我只需安静地坐着,听文字幻化为流淌的音符,她总能准确地知道我内心的声音。合作从99年澳门回归作开始。2004年,董倩为我的纪录片《幼童》配音。
每次配音开始前,机房通常是最热闹的时候……大家互问离别之情,表达思念之意,谈谈今天工作内容,说说声音背后的故事,骂骂领导再试试发音……只等着有人大喝一声“安静安静了,配音开始了!”才鸦雀。
董倩来时不这样,只要她一到,大家的声音会自动变成——“唉……你儿子好吗?”洪奕气声地问。
“我妈白天带他参观毛主席纪念堂,之前刚给他讲过蝴蝶标本是怎么回事。回来后我问他白天干嘛去了,他说看毛主席标本去了。……昨晚又拉着我讲故事,一个故事非讲三遍,我说妈妈明天要配音。他问,配音?什么叫配音?咋整……”董倩轻声地回答。
经过反复的试验,大家都知道,董倩的嗓子,那是需要省着用的,能不说话别说话,必须要说的,那就气声。(这时,你就会知道,广院播音系毕业的功夫,那叫了得。)这点董倩佩服得五体投地。家中就有真传。有一日配音,整个上午,声音奇了怪了的好,我们面面相觑。董倩坦言,昨晚在家取经,改用腹式呼吸了。
另外,片中所有林徽因的英文信件也是由董倩配音,隆重推荐哦。
再听王世林配音,那了得,不仅科班播音系毕业,且广院首位播音系的研究生。据终日在配音机房工作的璐璐说,他们可以从日初出配到日落落,配得机房昏天黑地,他们还声不改色。知道什么叫专业了吧。在片中,王世林承担了林徽因父亲林长民的配音。呵呵,夫妻改父女了。
林徽因交给了董倩,梁思成呢?
我脑子里转着印象中各种他和他时……洪奕说给我推荐一人,他在电影学院的同学,姜广涛。
好吧,来试试。
“啊?姜广涛!!!”当我在机房无意念叨出他的名字时,我的助手陈姑娘狂叫——“啊?真的是姜广涛吗??”
我后背一阵发凉,终日和80后小姑娘们在一起工作,你时时刻刻都得提防着又“out”了。
很快,我知道了,姜广涛是配音界的大腕,他的作品包括电影《指环王》《变形经刚》,动画片《小熊维尼》、《丁丁历险记》等等等等,(如不想被人耻笑,建议上百度搜索)……只是至今很少有机会看配音版的译制片,所以心怀内疚地一直没有领略电影中姜广涛的声音。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我在第一次见到姜广涛后,就被他的魅力打动。按说姜广涛也不是学播音出生的,可人家的嗓子就不用省着用。每一段内容,他都会配三次以上,总是在我们觉得已经很不错的时候,他还会说,再来一次吧,而且,总是一次比一次更好。……掌握规律后,我们对姜广涛的进步要求也就不横加阻拦了,每次都是在他自我放弃努力的时候,我们直接用最后一次即可,不仅质量好且使用方便。
姜广涛很年轻,我不确定他能完成梁思成配音任务的多少部分。于是将八集片中所有梁思成的配音部分全给了他,注明每一段内容的年龄背景,内容背景。说,到时咱们一路配着,从27岁朝气勃发时的梁思成开始,一直顺着年龄上去,实在不合适了打住。
而实际的结果是,……姜广涛终以他的优秀才华将所有梁思成的配音拿下。以至于后来在寻找梁思成英文配音角色反复不得时,我们的剪辑梁雯姑娘喜爱姜广涛之极,建议,要不让姜广涛练练,让他配吧。
接着说咱的配音故事,还挺长。洪奕说,ne多配音的,整广播剧呢……
呵呵,要是广播剧,那徐志摩得说浙江话吧。咱这纪录片配音可不一样,要的是声音造型。
1. 徐志摩
“这颗赤裸裸的心,请收了吧,我的爱神!
因为除了你更无人,给他温慰与生命,
否则,你就将他磨成齑粉,散入西天云,但他精诚的颜色,却永远点染你春朝的新思,秋叶的梦境;怜悯吧,我的爱神!”
——徐志摩 《一个祈祷》
得找配上这诗的嗓子,徐志摩自个念都不成。
王世林推荐了中文国际频道的刚强。我把片中用到的几首徐志摩的诗歌事先发给了他。
刚强如约到了演播间。
他说,我在我们那先配了一版,你听听——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 飞扬 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徐志摩 《雪花的快乐》
你无法想象的声情并茂……还有,声音,竟然可以那么美。说到声音美,我真惭愧,见人家音响发烧友对音响器材的那个挑剔,我总是不屑,差不多就行了,能响就成啊。
在演播室里听刚强的诗歌朗诵……
我也没法描述,说声音美的词或夜莺黄鹂或古筝或流水或大珠或小珠落到玉盘,这么说对你铁定一点儿帮助没有。我也觉得纳闷,刚强平时天天在演播室播着新闻,也没听出声音有什么特别,董倩也天天1加着1,也总有人在听说我让董倩配纪录片时表示不解。可他们的声音在另一个时空里就那么让人怦然心动。
刚强为徐志摩的诗歌配音。
2. 梁启超
父亲梁启超的家书在第一集中占了不少篇幅,我精心挑选了一封封梁启超写给子女的家信,读来让今人汗颜。谁为梁启超配音?姜广涛推荐了李立宏老师。
配音那天,李老师如约而至,一分钟都不差。
从配音间出来,我对李老师说,这些信好像是您亲自写的。
3. 金岳霖
寻找老金费了很大周折,最后我妥协了。
央视英语频道推荐了两位声音很棒的记者。一见面他们均不知金岳霖是谁首先在我心中打了一个折扣。我尽力做一些解释后,开始试音。
金岳霖,清华大学教授,上个世纪20年代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学习商科,不久,兴趣转向,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和伦敦大学,学习政治学、哲学,成为逻辑学家。回国后创办了清华大学哲学系,担任首任系主任。当然,关于老金,公众知道最多也最关心的话题是他毕生热恋林徽因的故事。人们知道这个爱情故事,却少见第一手的佐证,而在费正清故居保存的书信中,却有不少在金岳霖写给费正清夫妇的信中赞美林徽因的内容。
老金的声音,我们设计的是充满幽默感的深沉男中音。我心目中这个声音属于英若诚。
几次试音均不满意后,我最终决定放弃老金的英文声音,由李立宏老师直接将翻译好的信件配成中文。
4. 梁思成(英文)
替姜广涛找他的英文版替身也颇费周折……
上班路上我经常听国际广播电台的“飞鱼秀”。熟悉小飞的声音,也觉得小飞的状态和姜广涛颇似,哎……英文版的小飞莫不就是姜广涛的最佳另一半?
开开后门,找来喻江,再找到她的妹妹喻舟,这不就找到小飞了吗。发去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和两段梁思成的英文信。很快收到喻舟发来的小飞试音……嗯……怎么没了白天听见的那个活蹦乱跳的小飞……要不调整声音再试试……小飞太忙了,终于我们等不及了。
最后,请来央视九套《对话》的主持人杨锐,成就了英文版的梁思成。
5. 费正清夫妇
接受上次《幼童》纪录片由澳大利亚人配音,结果屡遭美国朋友不满的教训,这次要找两位纯正的美国人为费正清夫妇配音。上次美国人不满的原因是,他们说这个发生美国的故事怎么能找一位澳大利亚人配音呢?天地良心,我也就刚刚能分清英国口音,至于澳大利亚发音如何伤害了美国人的感情,我还真不能感同身受。
错了就改,这回找美国人。热情的朋友天南地北找来的“外国人”很多光国籍一项就过不了关,加上几番试音都不合适后,我想到了住在纽约的费正清的女儿和女婿Holly 和Andrew。他们爽快地接受了我这个想法。
女儿为妈妈配音,还能有更好的选择吗?
欣赏影视原音请点击...>>>【人间四月天——徐志摩的爱情故事】
四 : 观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有感
初六,四位铁杆的同学聚会,闲谈中周同学提及CCTV纪录频道最近播出的《梁思成林徽因》,说起林徽因的出身、才气、美貌、诗歌令人钦佩。对于梁思成,以前只知道是建筑大师,知道我们小时侯居住的地安门大楼及友谊宾馆是梁思成设计的;对于林徽因,从以前电视剧、各种报道中多少有些了解。
对梁思成林徽因的好奇,使我在CNTV纪录中找到了八集电视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静下心来,用三天的时间,认真看了八集电视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
《梁思成林徽因》共八集,分别是《父母》、《天书》、《佛光》、《流亡》、《惨胜》、《荣耀》、《选择》、《古城》。
“梁思成林徽因一对学者伉俪,在离去多年后,他(她)们的名字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人们传说他(她)们不寻常的家史、学识,人们传说他(她)们的美丽、才华、爱情,传说他半世纪前对一座古城的痴迷和眷恋”。——八集电视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解说词
看过《梁思成林徽因》后,我由衷地感叹、感动、心痛。关于梁思成林徽因的家史、学识、美丽、才华、爱情是众所周知的,不需我再赘言。
我感叹的是《梁思成林徽因》的编导们尊重、还原历史的用心。这部片子制作内容详实,运用了大量的书信、笔记、诗作,进行了实地、实景的拍摄;采访采访了国内、国外的学者、同事及他(她)们的家人,娓娓道来了梁思成林徽因的家史、留学、相恋、爱情、婚姻、事业、友情的方方面面。画面、配乐精细、唯美,充满了诗情画意。
我感动的是半个多世纪前的中国有过这样一群知识分子,克服了流亡、艰辛、困苦、饥饿、疾病、误解、种种险阻,依然做了大量的古建筑考察、积累了大量的学术资料,建立了中国建筑的学术体系,创建了东北大学、清华大学的建筑系,参与了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创作,设计了怀仁堂、友谊宾馆、我们曾居住过的地安门大楼(纪录片第八集提到了:称之为“地安门机关宿舍大楼”)等大屋顶造型的具有宫廷元素的建筑。正是他(她)们不懈追求信仰、坚守执著、爱国情怀、责任感、学术精神,为国家尤其是北平(京)的古建筑、文物的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在1950年2月就提出:城市规划的最高的目的是使人民安居乐业(现在这个目标还未实现)。他(她)们以毕生的所为,让我们后人引以为自豪,是国家的幸运,是国家的财富。
我感动的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与美国学者费正清、费慰梅夫妇(在美国留学时相识)长达12年的友谊,他(她)们以信为媒,相互吐露心声,相互给予支持,完美地诠释了中美友谊的诗篇。费正清、费慰梅夫妇在中美恢复建交后,再次来到中国,只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斯人已去,只见到了梁思成、林徽因他(她)们的孩子。
我感动的是林徽因与诗人徐志摩、学者金岳霖旷日持久的爱恋与友情。诗人徐志摩称林徽因为灵魂唯一伴侣。尤其林徽因不仅是个了不起的美术家、建筑师,还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作家,留下了不少感人的诗作。
我心痛的是多年的流亡、艰辛、困苦、饥饿、疾病等颠沛流离的生活,损坏了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身体,使林徽因因为肺结核卧床长达7年,导致55岁早逝了。
下面就引用林徽因的诗作,让我们一同感受诗人的情怀: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篇鹅黄,你象;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拍摄《梁思成林徽因》的缘起,是央视纪录频道编导胡劲草六年前,受梁思成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先生的一个嘱托而拍摄的。
不忘父母辈的艰辛与奉献,学习与传承父母辈的优良传统,为我们的孩子留下老一辈精彩的人生经历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象去年播出的电视剧《毛岸英》(根据毛岸英夫人刘思齐回忆录改编)、《赵丹》(编剧是赵丹女儿赵青)就是他们的亲人及孩子们为他们留下的精彩、美好的故事。
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真实反映杰出人物的纪录片、电视剧,那是我们对前辈们最好的纪念,他(她)们留给社会的精神(如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场牺牲)、影象(如赵丹的电影)、作品(友谊宾馆、我们曾居住过的地安门大楼),我们依然在受用,记住他(她)们!五 : 8集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
8集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
梁思成、林徽因,壹對學者伉俪,在離去多年後,他們的名字漸漸進入公衆的視野。人們傳說著他們不尋常的家世學識,傳說著她的美麗、才華、愛情,傳說著他半個世紀前對壹座古城的癡迷與眷戀。衆多記述和傳奇,讓他們離我們更近,而有時,又仿佛更遠……
一個世紀20年代,梁思成和林徽因畢業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建築系和美術系。面對西方世界完備的建築史體系,他們萌生了從無到有創建中國建築史體系的夢想。之後,在兵荒馬亂的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他們開始踏上漫漫的尋找分散在中國各地的古代建築的征程。尋找、拍攝、測量、繪制……。第壹次對中國古建築做出系統研究,向世界撩開中國古建的神秘面紗。
他們在文學、美術、教育等領域的才華,吸引著壹大批各領域的傑出知識分子在他們的周圍……這些"中西合璧"的知識分子在各自研究領域耀眼地綻放光芒,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盡情地享受著他們短暫的生命歡歌……
隨即到來的戰爭結束了壹切。戰爭結束了梁林的古建築考察,也徹底摧毀了他們的健康。但是在大西南的流亡歲月中,以他們爲代表的壹大批中國知識分子以驚人的毅力,用幾乎是燃燒自己生命的方式,堅持學術研究。費正清在他的對華回憶錄中寫到,“我爲我的朋友們繼續從事研究工作表現出來的堅忍不拔的精神而深受感動。依我設想,如果美國人處在此種境遇,也許早就抛棄書本,另謀生存門道。但是這個曾經接受過高度訓練的中國知識界,壹面接受了原始淳樸的農民生活,壹面繼續致力于他們的學術研究事業。”
由于他們在戰爭期間堅持不懈的卓越研究成果,抗戰結束後,梁思成應邀前往美國耶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擔任客座教授,同時擔任聯合國大廈設計委員會顧問。在獲取世界建築學研究最新動向的同時,向世界發出中國建築學研究的聲音。
戰後百廢待興,梁思成遠見卓識地倡議並創辦了清華大學建築系。在創立至今的六十年裏,清華建築學院成爲中國建築學家的搖籃。而梁先生在這裏度過了生命的最後近三十年時間。
梁林壹生對中國古建築的研究,對中國建築教育事業的創立和發展,對中國城市規劃事業和曆史文物的保護均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今年央視高清頻道剛播出的壹部紀錄片《梁思成·林徽因》,很精致很抒情。豆瓣上此片的評分相當高,推薦大家找來看看。
《梁思成·林徽因》講述了“大時代背景下跌宕起伏的個人命運”:壹對著名夫婦的人生軌迹和中國近現代的激蕩史密切交織。這個故事所蘊涵的精神氣質,是我們追索和展現這壹傳奇故事的動因。
梁思成,廣東省新會人,是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家和建築教育家。畢生從事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建築教育事業。系統地調查、整理、研究了中國古代建築的曆史和理論,是這壹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者。曾參加人民英雄紀念碑等設計,是新中國首都城市規劃工作的推動者,建國以來幾項重大設計方案的主持者。是新中國國旗、國徽評選委員會的顧問。
林徽因,建築學家和作家,爲中國第壹位女性建築學家,同時也被胡適譽爲中國壹代才女。三十年代初,與夫婿梁思成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爲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後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爲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她的文學著作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其中代表作爲《妳是人間四月天》,小說《九十九度中》等。1955年4月1日清晨去世,年僅51歲。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裏有三個男人,壹個是梁思成,壹個是詩人徐志摩,壹個是學界泰鬥、爲她終身不娶的金嶽霖。
《梁思成 林徽因》 評價
壹位網友評價說:“對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認識從之前八卦的膚淺印象,現在有了全面的了解。原本認爲建築學是索然枯燥又無趣的東西,看過紀錄片後,對梁林醉心壹生的事業領域,驚異發現它的魅力之處。”很多觀衆也深深爲梁林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在物欲橫流、人心浮躁的今天,人們往往抱怨世風之庸俗。像梁林那樣身處混噸之世,卓爾不群,潛心做學問的大師,更是讓人無比欽佩!”
梁思成林徽因 第一集父親 720p HDTV x264-NGB(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