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昨天已经离开昨天
我和自己说话,都得看着天空
抓紧呼吸
于是,空气中就多了一条
声音的尾巴
/
我朝远处张望,远处的以(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不扬起灰尘的速度向尽头弯曲
它想绕开那些不安全的模糊
于是我就成了远方的尾巴
/
我凝望墙壁上昨天的沉默,想用光线凿穿
意义的长廊,来镇压最后的孤独
才知道这是个无法完成的交流
于是我就成了墙壁的尾巴
/
我踩着三月的田野,枯黄的茬梗下
残留着积雪,太阳更大 ,却还在路上耽搁
于是我就成了冬天的尾巴,垂荡在
乍冷还寒的节气里
/
早晨醒来,我就看对面的窗户停留着
昨天的谜语,但不等看完就干别的去了
于是,我和我的窗户就成了那个清晨的尾巴
/
一片云,飞过甲壳虫的屋顶
飞过蝴蝶的花纹;飞过岩石的棱角
飞过溶解的冰河;飞过冬眠的忘川
于是我就成了云翳的尾巴
/
一束阳光,掠过三棱镜,掠过万花筒
掠过昨天的依恋,但昨天已经离开昨天
于是我就成了彩虹的尾巴
二 : 无影的时代已经过去 dnf天魔斩VS无影剑
7月3日消息,大转移的版本,超越无影剑的神器似乎越来越多,但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红眼在固守着无影无敌论,无影在这个版本是否无敌,咱们刷图一测便知。(www.61k.com]仅仅是数据的对比,装备6+3,右槽信奘…拿无影的时候独立为1900左右…天魔为2200左右…无影火强111…天魔火强135…无影锻造七附魔火卡,天魔锻造七附魔10属强,这是天魔的优势,不要拿晶体契约说事…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去弄这个…力量方面带无影2000左右,天魔2100左右…截图取多次测试平均值~因为实际伤害漂浮不定时高时低,我这四张截图是测试了半天反复观察录像最终决定的~就是说出现次数最多的伤害…从图中可以看出来,不管是暴击伤害还是正常伤害,无影和天魔不出效果的伤害基本持平…一旦天魔出效果…好吧,用过天魔的都知道,虽然不敢说随便出…但是感觉还是挺好出的………30的几率对这个游戏来说真的不难触发…
无影基础伤害
119133/1.9=62701
带魂链后总独立为 1900+340=2240
最终伤害 62701*2.24*1.3=182585
天魔基础伤害
153703/2.2=69865
带魂链后总独立为 2200+380=2580
最终伤害 69865*2.58=180251
即使在超高基础的情况下…无影和天魔的伤害差别也就在百分之一左右浮动…当然了…这是天魔完全不出效果的情况下…最后还是那句话,几率武器虽然不稳定,但是有天魔的都知道,其实挺好出的…尤其是多段攻击的情况下…尤其适合6+3党使用,楼主自己就是6+3,虽然其他套装散件金魂属都有了,不过还是习惯6+3了,只是刷456的时候会玩玩厄运嗜血
什么?有的人还想拿力量说事?好吧这是2000力量左右的,但是我想说,有点常识的都知道吧,你直接用最终伤害乘以2就特么的是4000力量时的伤害了大哥!!!
天魔比无影多出来的东西不外乎24点属性强化…100左右力量…我的是红字…还有300左右独立…是的,就这些东西已经几乎和无影的30附加持平了…
无影剑,陪伴了我几年了,当初辛辛苦苦刷深渊弄了900灿烂换的,在我心中,无影可以说是有着特殊的地位…但是到了现在,众多新ss的出现…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虽然无影也不差,但是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处于绝对的霸主地位了…版本在发展下去…甚至不需要什么武器特效,单单是高基础都已经超越无影,这是迟早的事情…就算现在没完全超越…那以后出了100级的武器呢?120级呢?当然了,说不定我们早就不玩了,游戏以后也不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不管以后如何,无影我会一直珍藏!不为什么,因为它是无影,因为它是红眼第一把真正的神器!
三 : 京都景点(已去过)
建仁寺——京都最古老的禅寺
该寺是临济宗建仁寺的总寺院。(www.61k.com]开山鼻祖为荣西禅师,由源赖家创建寺院。寺院创设于镰仓时代的建仁二年(1202年),寺名即当时的年号,山号为东山。寺内殿堂是模仿中国的百丈山而修建。创建时是天台.密教.禅三宗而兼学,但从第十一世但兰溪道隆时代则变成纯粹的临济禅的道场。建仁寺作为禅的道场,历经800年的时间。至今仍然是学多民众的心灵依靠。
传播禅心与茶德——开山鼻祖荣西禅师
关于开山鼻祖荣西的名字读法,在寺院传记中读作"YOSAI",但是一般被读作"EISAI"。字明庵,好千光叶上。荣西禅师于永治元年(1141年)生于备中(冈山县)吉备津宫世袭神职之jia,为贺阳氏之子。14岁落发,此后在比睿山修炼天台密教,之后两度入宋,将禅法带回日本,并进行传播。此外,荣西禅师还被尊为“茶祖”,他从中国带回茶种,鼓励在日本栽种茶叶,普及了喝茶的方法。
潮音庭——三连之庭
位于建仁寺本坊中庭的禅庭--潮音庭,中央立三尊石,东立坐禅石,周围红叶环绕,四面均可见美景,气氛淡泊宁静。
风神雷神图屏风(国宝)复制品
本图中没有落款和印章,但是它却被视为表屋宗达真迹且是他晚年最经典的杰作。两折屏风的全部表面贴有金箔,右半描绘风神,左半描绘雷神。
花见小路
南北横贯祇园地区的神秘小径——花见小路,这是日本最古老著名的花街,全长约千米的小路南北风情却大不相同,北段到处林立着现代小酒馆、俱乐部,南段却是难得一见的日本传统花街。走在祇园内的花见小路,不时可与舞伎或艺伎相遇。
祗园
祗园是京都的艺伎区,可以说是京都代表性的地区。白天,附近有7世纪的餐馆和茶馆可供消消遣,路上也可以看到行色匆匆的艺妓与你擦肩而过。而到了傍晚这个地方才真正生动起来,灯笼微明,灯光在纸窗后柔和地闪动,你可以见到实习期间的艺伎正匆忙地工作。
另外,祗园每年夏天举办的祗园节也广为人知。在祗园节时,人们在豪华装饰的彩车上用笛子、锣鼓和大鼓演奏着祗园音乐,从街上通过,是个热闹异常的节日,每年有100多万人前去观看。 街上排列着销售发簪、香和日式服装装饰物品等京都特有的商店,而在日式建筑中也有许多可品尝中式菜和意式菜等的餐馆,这也是祗园的另一个魅力。
知恩院
日本京都的一座神圣寺庙,始建于1234CE,创始人为法然上人,在京都的寺院中规模最大,为净土宗的总本山。西元1175年由法然上人门徒创建,主堂能容3000多人参拜,院内有日本最大的大门,还有日本最大的巨钟,重达74吨,需要17名僧人同时努力才能敲响它。因描绘精湛而被抽出另置的门书「拔雀」,走在上面吱吱作响的「莺声」地板等七大不可思议,更是知恩院广为人知的瑰宝。
1简介
日本京都的一座神圣寺庙,始建于1234CE,由于地震、失火等原因,寺内最古老的建筑建于17世纪。
知恩院建于平安末期,创始人为法然上人,在京都的寺院中规模最大,为净土宗的总本山。
西元1175年由法然上人创建,主堂能容3000多人参拜,院内有日本最大的大门,还有日本最大的巨钟,重达74吨,需要17名僧人同时努力才能敲响它。知恩院每年除夕夜由17位僧侣齐力撞响院内的大钟,钟鸣浑厚悠远,响彻古都京都的夜空,已经成为除夕夜不可缺少的节目。
2基本资讯
知恩院为日本佛教净土宗的总寺。日本净土宗由法然创立于1175年,由于其相对简单的教义,吸引了大批追随者,并成为今天最大的佛教宗派。
知恩院建于1234年,但是现存的最古老的建筑是17世纪以后建造的。其中之一的知恩院的大门—三门是全日本最大的寺院山门,高达24米。
另外一样打破记录的现存建筑是位于寺庙广场上的知恩院钟。这是日本是日本最大的梵钟,其重量可以和几个城市巴士汽车重量的总和相当。
3三门
1621(元和7)年修建的三门为日本最大的山门。山门高24米、面宽50米,重檐歇山式的黑瓦屋顶。三门象征“空”、“无相”、“无愿”佛道修行所明悟的三则教示。(另有一说为“三解脱门”,据说迷惘的人要通过此门下才能求得解脱。
4大吊钟
知恩院内有一口重七十吨、高3.3米的大吊钟,为日本之最。
5莺鸣廊下
院内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一座殿的大厅内,地板经过特殊设计,走上去会吱吱作响的“莺鸣廊下”走廊,以便在夜里提醒僧人有人入侵。包括上述三个在内,寺内还有狩野派绘制的绘画,以及巨大的饭勺和巧匠左甚五郎留在房檐上的“忘伞”等著名的七个不可思议[1] 的典故。
八坂神社
八坂神社(やさかじんじゃ)是位于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东山区的神社。为二十二社,旧社格为官币大社(现神社本厅的别表神社)。是日本全国约三千座八坂神社之总本社,爱称是祇园さん。神社的例行祭祀活动叫袛园祭,与东京的神田祭,大阪的天神祭并称为日本的三大祭。
清水寺
清水寺为公元798年(延历17年)由延镇上人所建造,为平安时代之代表建筑物,后来曾多次遭大火所焚毁,现今所见为1633年德川家光依原来建筑手法重建,与金阁寺,二条城并列为京都三大名胜,也是著名的赏枫及赏樱景点。
历史
清水寺的由来是公元778年(宝龟9年),从延镇上人在音羽的瀑布上参拜观音而开始的。到了延历17年(798年),坂上田村麻吕改建为佛殿,从此成为恒武天皇的敕愿寺。
清水寺的山号为音羽山,主要供奉千手观音。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慈恩大师创建。相传慈恩大师是唐僧玄奘在日本的第一个弟子。现存清水寺为西元1633年由德川家康捐资重修的。原属法相宗,现自立为大本山北法相宗。
清水寺与金阁寺(鹿苑寺),岚山等是京都最为著名的名胜古迹,四季朝拜者不断。另与石山寺(滋贺县大津市),长谷寺(奈良县樱井市)等自古以来做为日本为数不多的观音灵地而闻名,平安时代以来,经常出现于日本文学作品当中。1994年,作为古京都文化遗产的一部登录于世界遗产名录上。是西国三十三个所(在关西地区参拜33所观音庙的巡访活动)中第16所寺庙。
来历
清水舞台
清水寺因寺中清水而得名,顺着奥院的石阶而下便是音羽瀑布,清泉一分为三,分别代表长寿,健康,智慧,被视为具有神奇力量,游客路经此地一定会来喝上一口水,据说可预防疾病及灾厄. 相传延镇上人于778年在此开山后,由大将军坡上田村麻吕于798年兴建。现存的大部分建筑始建于公元1633年,被定为国宝的主堂是由139根立柱支撑的,宛如硕大的舞台,又称“清水舞台”。本堂的下方有著名的“音羽瀑布”,与祈求分娩顺利的“子安塔”,后者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清水寺建于音羽山上,为日本佛教北法相宗的总院。寺院周围是京都的名胜古迹,春天樱花盛开,秋天红叶似火。
2建筑风格
清水寺本堂正殿供奉著十一面千手观音立像,每年日本清明节时才会对外开放,让游人以及前来祭拜的本地人参观
三重塔,经堂,开山堂,轰门,朝仓堂,本堂,阿弥陀堂。周围的建筑有仁王门,马驻,钟楼,北总门。
寺庙中心的本堂是宽永10年(1633年)修建的建筑物,名为清水舞台。展现出它雄大壮丽的姿态。除了这些建筑物之外,境界内的东边设有引用江户时代初期的技法来修建完成的成就院庭院。
由于日本古时除了东、西两大愿寺可盖在京城内之外,所有的庙宇神社都只能依山而建,而清水寺坐落在山腰上,落差极大,这座完全木造的寺院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之广,其内最有名的「清水舞台」,离地五十公尺高却只靠139根木柱支撑结构,可见当年工程之浩大与艰巨!参观清水寺时,一路拾阶而上,除了参拜诸神,凭栏远望,更可将京都市景尽收眼底。
清水寺
宛如古都的风物诗般,清水寺外围的一景一色,完完全全的将京都的风采表露无疑,无论是春天的樱花,夏天的瀑布,秋天的红叶或是冬天的细雪,清水寺都彷佛是为了证明京都而存在的一般,无时无刻吸引着人们流连忘返。清水寺朴素的正殿阳台突出于断崖之上,因为环境优美而成为跳楼自杀者的首选之地。
清水寺的西门建于西元1607年,建筑外观色泽鲜艳、雕刻细致有加;建筑形态呈单层八柱,屋顶属于“切妻”式建筑。
从清水坂前往清水寺道路两侧,除了有京都传统木造住宅林立外,沿途还有古老的神社和寺庙,无不充满宁谧与静穆气氛。古时候来到清水寺参拜的武士,通常先把马匹栓在仁王门前面清水坂上的马厩里,因此这个马厩就成为室町时代遗留至今的建物。
清水寺为栋梁结构式寺院。正殿宽19米,进深16米,大殿前为悬空的“舞台”,由139根高数十米的大圆木支撑。寺院建筑气势宏伟,结构巧妙,未用一根钉子。寺中六层炬木筑成的木台为日本所罕有。寺内有近30栋木结构建筑物,有正殿、钟楼、三重塔、经堂、地方神社、成就园等。正殿列为日本国宝级文物。它依山而起,殿宽19米,进深16米,殿顶铺有数层珠形的桧树皮瓦。
清水寺夜景
前部是由139根高大圆木支撑的“舞台”,气势雄伟。舞台的建筑,巍峨地耸立于陡峭的悬崖上,景色自是美妙,失足掉落下去祉休想拣得命来,以至日语里诞生出一条成语来:"从清水的舞台上跳下去",用来形容毅然决然地做某一件事。从“舞台”放眼望去,大半个京都的景色尽收眼底。如天气晴朗,还可以远眺大阪。殿旁有一眼清泉,被称为金水,传说,掬饮金水就能一切如愿。寺内另外16栋建筑也属国家重点文件,其外形各具特色,与正殿相映成趣。寺中的音羽瀑布,流水清洌,终年不绝,被列为日本十大名泉之首,清水寺之名也由此而来。
清水寺的后侧,有一处叫地主神社的小神社,神社和寺庙,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宗教的顶礼膜拜场所,凑在一起也许是唯有在日本才能见到的景观。作为平安时代的代表性建筑,后来遭受了多次火灾的毁坏,在1633年重新建造。这里也是欣赏枫叶和樱花的极佳之地,并以它的清澈池水而著名。[2]
建筑:
下马台(うまとどめ),西门,三重塔,钟楼,经堂,田村堂(开山堂),朝仓堂,镇守堂,北正门,轰门,釈迦堂,阿弥陀堂,内院,子安塔,地主神社本殿?拜殿?正门
龙安寺
龙安寺是由室町时代应仁之乱东军大将细川胜元于宝德二年(公元1450年)创建的禅宗古寺。龙安寺位于日本的京都,龙安寺庭园是日本庭园抽象美的代表:在寺庙方丈前一片矩形的白砂地上,分布着5组长着青苔的岩石,建寺时是日本视觉艺术发生重大革新的时期,龙安寺是著名的枯山水庭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龙安寺寺内景点有:矿石寺院,枯山水庭院,鸳鸯池,其中最著名的是矿石寺院,不见一点泥土,由圆形和椭圆 形的小石子铺成,其上摆有十五块岩石,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会有一块矿石隐藏。龙安寺庭园是日本庭园抽象美的代表:在寺庙方丈前一片矩形的白砂地上,分布着5组长着青苔的岩石,此外别无一物,15世纪建于京都龙安寺的枯山水庭园是日本最有名的园林精品。它占地呈矩形,面积仅330平方米,庭园地形平坦,由15尊大小不一之石及大片灰色细卵石铺地所构成。石以二、三或五为一组,共分五组,石组以苔镶边,往外即是耙制而成的同心波纹。同心波纹可喻雨水溅落池中或鱼儿出水。看是白砂、绿苔、褐石,但三者均非纯色,从此物的色系深浅变化中可找到与彼物的交相调谐之处。而砂石的细小与主石的粗犷、植物的“软”与石的“硬”、卧石与立石的不同形态等,又往往于对比中显其呼应。因其属眺望园,故除耙制细石之人以外,无人可以迈进此园。而各方游客则会坐在庭园边的深色走廊上——有时会滞留数小时,以在砂、石的形式之外思索龙安寺布道者的深刻涵义。由古岳禅师在16世纪设计的大德寺大仙院的方丈东北庭,通过巧妙地运用尺度和透视感,用岩石和沙砾营造出一条“河道”。这里的主石,或直立如屏风,或交错如门扇,或层叠如台阶,其理石技艺精湛,当观者远眺时,分明能感觉到“水”在高耸的峭壁间流淌,在低浅的桥下奔流。
寺院传说
流传在日本京都龙安寺有一则感人的鸳鸯传说。龙安寺以石庭闻名,一进入山门,可以见到有一个蓄水充盈的池 塘。这个池塘是镰仓时代的庭园遗迹,原名镜容池,另外还有一个别名“鸳鸯池”。江户时代,由于四季景色变化多彩多姿,所以游人络绎不绝,非常热闹。传说中,“鸳鸯池”别名的由来,是缘于一个典故:从前,这附近的村子里住了一个猎人。有一天,池塘里飞来一对鸳鸯,相依相随,好不快乐。猎人一看到鸳鸯,立刻举枪射杀,鸳鸯察觉急忙振翅高飞,但雌鸟不幸被子弹击中直堕池中,在空中见到这个情景的雄鸟,一直高亢地尖声哀鸣,不断在雌鸟浮尸的池面上空盘旋,不肯离去,最后终因耗尽力气,掉落到深山里。猎人赶往深山寻找雄鸟的尸体,找到一看雄鸟竟然吐血而死了!猎人非常震撼,没想到这对鸳鸯如此情深,他却为了一点小小的利益,做出这么残忍的事情。后悔不已的猎人为了感念这对鸳鸯深刻的情谊,就在池塘边将他们合葬在一起,并建立一座小祠堂祭祀。从此以后,人们就把这个池塘叫做鸳鸯池。
庭园文化
日本京都龙安寺的“枯山水”方丈庭园,有着一种抽象而神秘的美。京都大学的科学家最近揭示了其中的秘密: 它极为简单的设计能使人无意识地看到一棵优美的树的图案。这个庭园为什么能给人一种超乎寻常的视觉美感,多种说法莫衷一是。京都大学的科学家在26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通过对称计算发现,龙安寺庭园内5组岩石之间的轴对称线组成了一棵分出枝桠的树的图案。此前曾有研究发现,人脑会利用抽象的对称线来获取对事物形状的认识。科学家认为,人在观看龙安寺庭园时,会无意识地通过岩石间的对称“看”到这棵隐藏的树。 对比计算发现,随机摆放的岩石无法产生这样的图案。这棵树的“主干”经过方丈的中央附近,即传统上观看庭园的地点。导游通常指点给游客观看这所庭园的最佳位置,也位于主干上。这表明这些岩石不是随机摆放的,而是经过了精心设计。后人曾对龙安寺庭园这5组岩石的含义提出了多种猜测,但这些象征的说法并不能完全解释该庭园带给人的视觉愉悦感,更不易解释为何对相关文化并不了解的游客也为之所吸引。科学家认为,人脑潜意识中看到的这棵树,可能是龙安寺庭园神秘美感的重要原因。
“母虎带子涉水过河庭园”这是一个空想力下的产物,是说有一只母虎有三只小老虎,其中一只个性凶猛,因此母虎想如果带另两只其中一只过河,剩下的那只必会被这只凶猛的吃掉,所以母虎先将凶猛的这只送到对岸,再过来带另两只中的其中一只,而带这只过去对岸时又把凶猛的那只给带回来,然后再带剩下的那只过去,最后再连同凶猛这只一起渡河到对岸。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母虎带子涉水过河。而“7.5.3之庭”是说中国的五岳或是比拟禅的五山,也有从东到西顺序排列为京都的东山、南山、双丘、西山、北山等这样的说法,更有人说看起来像心这个字象形之说法。以描写自然景观来看,可以看成在大海所浮现的岛屿,或横渡在流水中的大小岩石。而如把白砂比拟为白云,那就是在云海中耸立的山峰。也有人说石群的配置,像在星空中闪耀的仙后座W字型的样子,让人认为与“横钩三点,似如星有如月”等禅语相联结。
不管是那一方面,让看到的人,都拥有自由的解释与联想的这个庭园,看起来来像是个单纯的构成,但那其中神秘的力量是很大的。酿成干枯却高贵高尚的美,让观赏的人不禁深深地感动,特别是黄昏时的石庭。龙安寺庭院建于15世纪,所属的室町幕府时代是日本视觉艺术发生重大革新的时期。禅宗思想的流行使当时人们在庭园设计中掺入了简朴自律的理念,开始不用水而用砂石等静物来表现水的状态,这类庭院因此被称为“枯山水”。在方丈入口处的净手泉眼上“唯吾足知”的石刻禅文,令人有所感悟。在庭前地板走廊座眺石庭,可令人领悟远离世俗的禅宗精髓。寺内深处的镜容池,池水如镜,池边长满厚厚的青苔,颇有“蛙跳古池听水声”的古趣。平安时代成书的《造庭记》给“枯山水”下的定义是,完全用石头石子摆放出村庄、山峦和河流的模样。室町时代的寺院为反映禅义的自然观,说什么“枯淡幽寂”、“山水草木皆成佛”,故仅用白砂和岩石象征山水,获得更广义地解释大自然的浩瀚与奥妙。好比龙安寺的枯山水庭园,在整片白砂地上,散置着五群岩石,那可以看作禅宗五山,说成中流砥柱的岩头,或浮于大海的孤岛,或冒出云海的高峰。日本之所以保存、发展了枯山水庭园,是因为日本人生活在四周被海包围的岛屿上。大海养育着日本民族,因此人们总想与大海同呼吸、共命运,所以发明创造出寓海于石、砂,赋予无生命之物以生命,给不动之物以动之感,用以满足精神上的寄托。
妙心寺
日本临济宗妙心寺派大本山。位于京都市右京区花园妙心寺町,山号正法山。创于日本南北朝初期,开山是关山慧玄,本尊为释迦如来。
本寺系花园上皇捐出离宫荻原殿所改建。上皇自己则住寺内的玉凤院。至第三世无因宗因时,伽蓝逐渐完备。应永五年(1398)成为足利义满的祈愿所。翌年大内义弘之乱(应永之乱)起,由于第六世拙堂宗朴与义弘有师生关系,义满遂没收本寺财产,而交予青莲院义圆。后为南禅寺德云院的廷用宗器所管辖,改号龙云寺,而暂告衰微。
永享四年(1432)第七世日峰宗舜重建诸堂,然于应仁元年(1467)又遭兵乱所毁。文明九年(1477)第九世雪江宗深奉命再兴。其弟子景川宗隆(龙泉派)、悟溪宗顿(东海派)、特芳禅杰(灵云派)、东阳英朝(圣泽派)四哲分创龙泉、东海、灵云、圣泽四庵。尔后由四派本庵掌管一山事务。中世末期因屡获织田、丰臣、德川等人护持,寺运极为隆盛,代代皆有优秀禅师出现,与大德寺同为江户时代的大寺。
现今本寺领域达十三万六千坪。主要建筑有佛殿(安置释迦三尊像)、法堂、山门、浴室、钟楼、经藏、寝室、库里、开山堂、敕使门、大方丈(安置弥陀三尊像)、小方丈等,多仿唐代建筑。
仁和寺
仁和寺由宇多天皇创建于仁和4(公元888年)年落成。现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寺内耸立着五重塔和金堂,有御室樱200多棵,这些樱花作为京都开花期最晚的樱花而极负盛名。每年4月下旬是赏花的季节。
概述
日本京都仁和寺是日本真言宗御室派总寺,建于公元886年。后宇多天皇和各代法亲王均在此出家,此处便逐渐成为皇家御寺,有许多皇子皇女于此落发出家,因此仁和寺又称为“御室御所”,其樱花也相呼应的被称为“御室樱”。寺中的“二王门”为德川家光所捐;“金堂”是御所紫辰殿迁移建成;“御影堂”则利用原清凉殿的材料建所建。灵宝馆中陈列阿弥陀三尊像,孔雀明王像以及弘法大师真迹漆画,共30册;本坊的御所以皇室风格浓厚,并挂有豪华的精彩绝伦的壁画。仁和寺在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简介
仁和寺在公元886年,由光孝天皇下令开始建造,于公元888年完成,并以当时的年号命名。宇多天皇、代代法亲王均在此出家,诸多法皇退位后仍然在此操纵朝政,在与朝廷公卿的激烈斗争中,亦不乏被从此地逮捕的法皇,如后白河天皇时代的崇德上皇就是在此地被后白河召关白藤原忠通(藤原赖长之兄)、平清盛(平忠正之侄)、源义朝(源为义之子)逮捕,流放至赞岐(今香川县),后来仁和寺在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等守护大名掀起的应仁之乱中全数烧毁,寺运严重衰退。直到江户时代,才又由当时的德川幕府将军——德川家光全数重建,于正保三年完成,并将京都御所内的紫宸殿、清凉殿程筑到仁和寺,成为现存所见的金堂和御影堂,重建了五重塔、二王门等,仁和寺才终于恢复旧观。清光绪年间,于日本仁和寺发现隋唐人杨上善(A.D.-650-)撰注之唐抄本“黄帝内经太素”,此为现存最早之内经传本。
本皇室辟系
仁和寺和日本皇室辟系密切,自古就有数位天皇退位遁入佛门后,在仁和寺执行法皇的政务权利,所以仁和寺又有御室御所之称。它同时也是日本佛教教派真言宗御室派的大本山。自九世纪初开始,密法大兴于中土,周边诸国均有大心之士往来求法,以空海大师为主的不少日本僧人亦相继渡海往大唐求法,其中最著名的八人,史记其为“入唐八大家”。
入唐八大家
此八人中,最早入唐的是空海与最澄,空海于元和元年(806)三月辞别归国,从大唐求得大量的经籍文书及道法器道具,其中经论疏章达二百一十六部、四百六十一卷之多,大都为唐密经典,其中新译经等一百四十二部、二百四十七卷,梵字真言赞等四十二部、四十四卷,论典章疏等三十二部、一百七十卷,曼茶罗图及祖师道影等十铺,法器道具九种、惠果等咐嘱物十三种,还带回国许多经传、诗文、杂书等,为日后奠定日本传统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仁和寺御流由觉法法亲王开出,住持皆由皇子出家之法亲王担任,此即日本皇族寺院门迹制度之由来,在宗教上地位甚高。本派又衍出广泽御流、西院流、保寿院流、忍辱山流、传法院流、华藏院流等派。末寺有1200余所,并协同各寺派经营京都专门学校及东寺中学校,以教育门下子弟。仁和寺同时也是弘法大师空海的“御寺”。不过在明治维新后仁和寺第三十代纯仁法亲王在当时排佛的狂潮中还俗,从此结束了以皇族为门主的这段历史。
宝物
造阿弥陀佛三尊像
原本被安置在正殿,现在被迁移到寺院内的最尊贵的宝物馆。被认为是仁和4年(888年)创建的时候的本尊。
木造药师如来坐像
被安放于本坊北侧的灵明殿(供奉仁和寺历代寺院主持灵牌的堂)的本尊。1986年,在京都国立博物馆的第一次调查里被确认,1990年,被指定为国宝。系康和5年(1103年),根据白河天皇的王子觉行法亲王的发愿,委托做佛像的手艺人日元和制作的椭圆造像。实体的像高11厘米,包含光轮和台座,是一尊带有光圈的七法药师像和日光月光菩萨,台座前后左右各表有三尊计算十二神将的精致作品。
孔雀明王像(绘画)中国北宋时代的佛教绘画。
宝相华泥金画宝珠箱子 平安时代前期的漆工艺品。作为泥金画的初期的遗物非常有历史价值。是天空海从唐朝带回的佛经手抄本的小册子(尺寸纵横一起十数厘米)30册,在一部里(上)含空海亲笔。是真言宗门的贵重宝物。附属的箱子由于是被朝廷赐给的东西,作为平安时代的漆工艺品相当贵重。
室相承记-仁和寺的历代法亲王的记录。镰仓时代。
高仓天皇宸翰消息-是天皇的亲笔,消息是信的意。是死去了的高仓天皇的18岁时候用的笔,同天皇的现存物唯一的遗笔。
以后嵯峨天皇宸翰消息-作为嵯峨天皇确证使用的遗笔,是唯一的东西。
黄帝内经明堂2卷-黄帝内经太本源24卷-中国的医学书《黄帝内经》的注释书。
太本源-平安时代的抄本。
医心方面-日本最古的医学书『医生心方面』的平安时代后期的抄本。
有关新编草本-唐朝时代的药用植物的本『新编草本』的镰仓时代的抄本。
景观名胜
灵宝馆中珍藏了不少珍贵的文物,如隋唐人杨上善(A.D.-650-)撰注之唐抄本“黄帝内经太素”,此为现存最早之内经传本。
《新修本草》
《新修本草》的五卷残卷。本寺院的信仰中心是一尊“阿弥陀如来”的坐像。据说“阿弥陀如来”是“极乐净土”的主宰之“佛”。这尊佛像也被收藏在“灵宝馆”,另外孔雀明王像以及弘法大师真迹漆画、传为李公麟画的《五百罗汉图》。
景观
景观方面,除了古典的五重塔、二王门外,仁和寺内的法皇御室,唐门、宸殿、灵明殿、白书院和黑书院。仁和寺寺内拥有众多古迹,其中以国宝金堂为最。其它还有仁王门、御影堂中门、五重塔、紫宸殿遗址、观音堂、仁和寺御殿以及江户时代修建的池泉还游式庭园等精彩景点。仁和寺的二王门与南禅寺、知恩院并称为京都三大门,所不同的是其他两寺为禅宗式样,仁和寺为纯和样建筑。这里的部分建筑的屋顶遵循皇家规格,由桧皮铺成。红桧与扁柏合称桧木,是一种古老珍贵的树木,仅见于北美、日本与台湾,因其质地细而结实,内含许多油脂,略香无辛味,耐朽力高不易腐朽,成为建筑的高档材料,日本古代将桧木树皮切成45-60公分的长度,从屋顶下方一片片错开距离茸上去,然后用热油炒过的竹钉来固定,总共要铺60-70层,每隔二十年需要重新换铺,因而造价非常昂贵,属于皇室专用。而金堂屋顶则屋顶从丝柏树葺改为本瓦葺,是桃山时代皇宫建筑的典型风格。
紫宸殿
紫宸殿境内的庭园景色殊胜,洁净的白砂铺地,并用竹耙修划成线条简素的川流状,筑山、池泉、雅松翠柏等点缀其间,其中配以大小不一的15块石头分别放置在5处,加上苔藓的点缀,抽象化为海、岛、林,幻化出另一种境界,看似简单之极,但是不管从庭园的哪个角度看去,15块石头中总有一块石头是被挡住的,在这长度为25米,宽仅10米的园子里把日本人追求虚饰意境美凌厉尽致地体现出来。这里也得名“空庭”,使人从小空间进入大空间,由有限进入无限,达到一种“空寂”的情趣。
樱花
除了在寺院建筑上,享有最高格式之名外,仁和寺的樱花树下花宴,也是首开风气之先;日本平安时代,受中国庭院文化的影响,贵族的喜好由梅花转至樱花,而仁和寺和清水寺、大谷高台寺,同为开满壮观八重樱的名所。初春的仁和寺,有京洛最后花见的称号,平均比京都市内的花期晚十天至二星期,简单来说,清水寺花落时,正是仁和寺的盛开期。
仁和寺以御室樱闻名,这种樱花是属于里樱,所谓御室樱,其实是许多樱花品总的总称,包含有明、车返、郁金等十几种里樱。最大的特色就是从根部,大约离地2、30公分起,就开始长出樱花来,不像其他的樱花,多长在枝头根梢,也因此,御室樱若盛开,是从头到脚,长满白、粉红的樱花,非常茂密。
岚山
简介
位于京都西郊的岚山,海拔382米,以春天的樱花和秋天的枫叶而闻名,东南不远处有桂离宫,是著名的观光胜地。过去的王公贵族经常在岚山脚下的大堰河轻舟荡漾,欣赏岚山四季的美丽景色。淡红娇嫩的樱花令人陶醉,艳丽如火的枫叶犹如悬挂的浮云。154米的渡月桥架设在保津川上,成为岚山的象征。大堰川绕岚山脚下潺潺流过,两岸山上松柏青葱茂密。山下竹林片片,一阵细雨过后,轻纱似的薄雾飘忽飘忽地缠绕在岚山峰顶。在岚山附近的“岩田山自然游园”里有100多只猿猴,它们会调皮地向来往游客乞食。
景区简介
岚山是京都著名风景区,位于市西北,丹波高地东缘,有“京都第一名胜”之称。山高375米。东北面是嵯峨野,东面与大泽、广泽和宇多野相接,西面有小仓山,著名的大堰川蜿蜒流经其北。其上游的保津川,峡谷深邃,水流湍急,景色别致。下游有长达154米的渡月桥连接两岸,站在桥上环顾四周,岚山隐约如黛,松樱密布;桥下碧波荡漾,流水潺潺;细雨中,烟雾缭绕,若隐若现;乍暗时,峰峦为翠,时有禽鸣,不觉幽静出尘,诗意盎然。桥畔有岚山公园、龟山公园和天龙寺。山中有大悲阁、法轮寺、小督冢等名胜古迹。
景色特点
大堰川绕岚山脚下潺潺流过,河水晶莹、清澈见底。两岸山上松柏青翠茂密,山下竹林片片、村舍幢幢,一阵细雨过后,轻纱似的薄雾飘忽飘忽地缭绕在岚山峰顶,“岚山”名字由此而来。岚山山麓有个龟田公园,挺拔的青松、樱树环抱着周恩来总理的诗碑。京都的岚山景色秀丽,但中国人来此多为拜谒周恩来诗碑。这座诗碑是1978年10月为纪念中日两国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由日本十几个友好团体自发集资建立的。石质诗碑镌刻着由廖承志书写的周恩来在1919年4月5日游岚山时写下的《雨中岚山——日本京都》。诗曰:雨中二次游岚山,两岸苍松,夹着几株樱。 到尽处突见一山高,流出泉水绿如许,绕石照人。潇潇雨雾蒙浓,
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姣妍。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真愈觉姣妍。
天龙寺
历史沿革
天龙寺是以风山为背景在建长7年(1255年)盖造的离宫为基础,历应2年(1339年)被改成为禅寺。寺内的庭园借龟山和岚山之景,将贵族文化的优雅和禅宗的玄妙融为一体,是国家特别的历史遗迹。
天龙寺位于京都市右京区嵯峨天龙寺芒马场町,是南北朝时代著名的禅师(被尊为国师)、造园家梦窗疏石所创的池泉园。
天龙寺原址曾是平安时代承和14年(847)日本嵯峨天皇的檀林皇后开创的檀林寺,到天延3年(975)兼明亲王曾在此修建宫殿和池庭.进入镰仓时代,建长6年(1254)后嵯峨天皇在此兴建离宫龟山殿,并建了净金刚院作为佛寺,时离宫内的池泉园还可舟游,后醍醐天皇在此度过了快乐的少年时光,亲政后请梦窗国师入主南禅寺,足利尊氏夺取天下之后,聘请梦窗国师在此开创天龙寺,为后醍醐天皇超度亡灵。从此,天龙寺自成一派,成为该派的大本山,位居京都寺院五山之首。
自创立以来,天龙寺遭火8次,最后一次重建是明治时期,寺园因历史悠久和名师设计而被列国日本特别史迹名胜。
伏见稻荷大社
伏见稻荷大社建于8世纪,主要是祀奉以宇迦之御魂大神为首的诸位稻荷神。稻荷神是农业与商业的神明,香客前来祭拜求取农作丰收、生意兴隆、交通安全。它是京都地区香火最盛的神社之一
简介
伏见稻荷大社是遍布日本全国3万余座稻荷神社的总社本宫。也是京都市内最古老的神社之一。
这里供奉的是保佑生意兴隆,五谷丰登的神明,每到正月或每月1日赶集的日子,这里就热闹非凡,本殿与牌坊都是红色的,代表万物丰收秋天的色彩。穿过“千本牌坊”,就是稻荷神山的入口,从这里可登上稻荷山顶,山道两旁布满了红色牌坊。
补充:
伏见稻荷大社建于8世纪的这座神社,在供奉稻荷--神米、日本米酒和昌盛繁荣之神的9000个神社中是最重要的。商人来到神的面前祈求成功和财富。
在巨大的红色牌坊之后,神社的侧面立有石狐狸(狐狸是稻荷在地球上的代表),从这里你开始向上攀登。整个山坡都覆盖着数不清的红色牌坊,它们一个连一个形成了无尽头的隧道。你走在奇特的红色微光里,那微光在位于山岩上的小神社里时隐时现。
伏见稻荷大社一词最早出自《日本书纪》(奈良时代所作之汉文编年体史书)。钦明天皇即位前的少年时代,曾做过这样一个梦。书中描述道:“如登用秦之大津父者,吾成人之时,定能治天下。”很快,使者被派出以寻找大津父。于和铜4年(711年)2月初午之日将秦(はたの)伊吕巨(具)供奉。秦(はたの)伊吕巨(具)即稻荷神。当时诸蕃(渡来者(从他国来的人)及归化系氏族(归化日本之人))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属秦氏。中国秦始皇十三世孙、即孝武王之子孙功德王对应的仲哀天皇的统治时期,融通王对应応神天皇的统治时期。当时史书有载:“秦氏率一百二十七县之人经百济归化。”还有一说为五胡十六国时期,前秦之王族于战乱之中,经由朝鲜半岛到达日本。这两种说法今后尚需验证。雄略天皇在位之时,有大批的渡来人进入日本。而为数众多的秦氏族带来了先进的绢织技术,对于国家建设有很大的帮助,是以朝廷予以厚遇,有甚者,朝廷与之以畿内(京都)豪族独有的地位。就这样,深草的秦氏族于和铜4年(711年)在稻荷山(现京都市伏见区)的三峰之平坦处奉稻荷神,于京都盆地之中心立御神威赫之神像。
历史
全国稻荷神社的总本社,乃位于京都市伏见区稻荷山西山脚的伏见稻荷大社。稻荷神以前被作为京都一带豪族秦氏之式神(同一地区,同意氏族之人所奉之神)。社家(世袭神社神职人员的家族)为大西家。为江湖后期发展的国学(江户时期兴起的学问,批判四书五经等儒学经典,而研究日本独有的文化及思想,与兰学(研究西方文化,因当时荷兰海上实力强大而称作兰学))之祖。
根据《山城国风土记》的残文,伊奈利社(稲荷社)缘起此事:秦氏之祖伊吕巨(具)以饼为靶射箭。射中时,饼化作百鸟而飞至附近的山上。待伊吕巨(具)至山峰,发现百鸟化作稻谷。伊吕巨(具)以此为神迹,建神社,将イナリ(INARI)赋字稻荷。为稻荷之始。是年和铜4年。因秦氏势力强大及当时佛教密宗的传播,全国都接受了稻荷信仰。中世之后,因工、商业发达稻荷神除了被奉作农业神,还作为工业神、商业神、房屋守护之神、及福德开运的万能之神。不仅在农村,而且在士人武家间十分流行。
明治时期,神佛分离。大部分神社祭祀宇迦之御魂神。
北野天满宫
天满宫是日本全国最著名的神社之一,又名天满さん。这里供奉着被视为 “学识之神”的10世纪的学者----菅原道真。每年七月,这里都要举行大阪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祭祀活动----“天神祭”,祭祀中绚丽缤纷的烟火则让前来参拜和游玩的人们着迷。 天满宫最初的神殿建于公元949年,是村上天皇为了慰藉道真公的灵魂而下令建造的。在后来的历史岁月里,天满宫遭受了数次火灾,现在的主殿和入口大门是1845年重建的。建于公元949年,天满宫遭受了数次火灾,主殿入口大门1845年重建的。
修建原由
这座壮观的古老神社是为了纪念9世纪著名学者菅原道真--被尊为学术之神的天神而建的。庭园里种植着他喜爱的梅花,还有一尊巨大的作为他的动物守护神的铜牛。
神社以其每月25日开放的跳蚤市场而名声大震。在那一天,描绘着道真传奇故事的天神缘起卷轴会对外展出。
对于神(或者神化的人),总是既怕又敬而又盼他有求必应。平安时代大文学家、政治家菅原道真死后,被尊为天神,他的形象由凶到善的变化就耐人寻味。2002年是平安时代菅原道真逝世1100周年,新年之前,“天神美术展览”就早早拉开了纪念活动的序幕。从展出的270多件文物来看,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绘卷中天神形象的变迁。
绘卷
所谓绘卷,就是绘有图画展开供人欣赏的卷子,内容多种多样,包括画说经典、创作故事、传说文学、高僧传、社寺的起源、仪式的记录等等,优美的画面与写在上面说明画面的词章两分空间,书画相映成趣。绘卷大抵8世纪至9世纪还在学习中国的画卷,10世纪至11世纪开始形成具有独特表现力的绘卷艺术,12世纪便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13世纪至14世纪作为宗教教化的手段,创作出大量有关社寺起源和高僧传等绘卷,后渐渐形式化,其传统为15世纪以来的御伽草子等文图并茂的通俗文艺读物所继承。在今天的日本,不论老幼与文化层次高低,爱看画读图的人数之多,漫画等各种带画的读物之畅行于市,都是其它国家少见的。这与自古以来绘卷的发达,似乎不无关联。菅原道真既被尊奉为神,而且是对日本文化影响深远的神,那有关他的画卷就格外有看头。
菅原道真
菅原道真(845-903)是日本惟一以才学而登相位的作家。他站在平安时代汉文学的顶峰,走在当时追随中唐文学特别是元白体的风潮的前列,他的汉诗汉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身任右大臣,按照中国方式,人称菅丞相。和当时的许多优秀贵族文人一样,他既沉浸于六朝唯美的氛围之中,又积极追随着最先传入日本的大唐的“当代文学”。醍醐天皇接到他献上的自家祖父三代的诗文集,曾当即赋诗,说菅原胜过了白居易,以后可以把《白氏文集》甩在一边了。这既是对菅原家族文才的极赞,又流露出一种中华之美已尽为我有的满足。后来日本很快从对唐开放趋向内敛绝不是偶然的。菅原道真又是一个站在历史转折点上的人物,他曾上书天皇,以唐内乱为由,建议中止遣唐使的派遣。遣唐使历史的结束,使最新的中国文化信息失去了最重要的通道,贵族文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专集于古典,对后来中日文化交流与日本人的中国观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艺术高峰
菅原道真艺术的高峰,应该是出现在他被突然贬谪到大宰府之后。那些反映边地民众疾苦的作品,明显可以看出白居易讽喻诗的影响,而又具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堪称卓越的“流人文学”。在他死于左迁之地之后,京城宫廷和清凉殿遭到雷劈,瘟疫流行,怪异丛生,人们传说道真左迁冤死是左大臣藤原时平谗言迫害的结果,天行反常则都是由于道真冤魂作祟。为了抚慰镇服亡灵,人们开始在现京都北野地区把道真当作天神来祭祀。
在日本人的观念中,冤魂是十分可怕的家伙,所以,菅原道真起初被描绘成一幅吓人的模样。同时,在平安时代就有人称道真为“文道之祖,诗境之主”,又有人称他为“文道大祖,风月本主”,盛赞他“道德光九野,灵验载八埏”,就是说日本人走到哪儿求他都灵验。道真后来作为文艺之神、书法之神、学问之神的信仰普及开来以后,他的形象就变得温和而又慈祥了。道真从贵族政治家文学家到成为庶民信仰对象的过程,显现出所谓“神佛习合”的色彩,即本土的神道信仰和佛教信仰的折衷融合。今天,大阪等地有天神节,从江户时代以来年年举行祭祀活动,天满宫几乎遍布日本全境。艺人到这里合掌默祷,愿天神保佑自己演技提高;歌人到这里合掌默祷,愿天神保佑自己歌艺大进;喜爱书法的人到这里合掌默祷,愿得天神助自己作品获奖。当然,最让人想起天神的时候,或许是年年各类学校招生之际,不知多少考生和家长在闭目合掌,祈求天神赐恩。今天,许多人在天神面前静静默祝,表达心愿的意义远远大于信仰的意义,因为那愿望的实现毕竟有赖于自身不懈努力。
5美术展览
编辑
在道真逝世1100周年的时候,在描写菅原故事的歌舞伎《菅原传授手习鉴》中扮演道真和时平的名角,专门到天满宫感谢天神的关爱。美术展览实际上包括道真时代各方面的文物和后世有关道真的绘卷。展品中包括相传是道真遗物的白瓷圆砚和银装束带等,都反映出当时日本和唐文化交流的深和广。描绘道真生平和天满宫起源的“天神缘起绘”,包括各时代各地作品40件,展现出化为雷公袭击清凉殿到束带端坐的各种天神形象。在举办展览的同时,围绕道真的“神佛讲释”、连歌、文乐等日本文艺形式的讲座也接连举行。这处处可以看出日本的文化工作者面向大众普及日本历史文化的苦心和创造性。
《源氏物语》
如果说平安时代汉文学的代表作家就是菅原道真的话,那么假名文学的代表作家自然就是写出《源氏物语》的紫氏部了。巧的是根据《源氏物语》改编的影片《千年之恋———光源故事》也举行了首映式。名著不断被后人做新的阐释,注入新的文化因素。今天,主张不同文化交流共存的人,用开放的理念来诠释它们;而持狭隘民族文化观的人则把它们当作纯粹日本精神的产物重写不休。
不过,稍微留意一下,也会发觉冷暖有差。与《源氏物语》研究著述改编作品层出不穷相比,菅原道真的汉诗文却过问者稀。如果道真真有在天之灵,在阅尽那些虔诚的合掌默祷者的诚意之后,也会生出几分寂寞吧。
大宰府天满宫
菅原道真是在大宰府去世的。据说运送遗体的牛车向东北方向行进,途中突然逡巡不进。人们就将他就地安葬。这就是安乐寺,即现在的天满宫的起源。后来天神信仰扩展到全国。现在,供奉天神的神社,多达2万2千家。许多天满神社,都栽培着道真钟爱的梅花。
目前这座天满宫的住持姓氏为中小路。
四 : 昨天已经过去,已成为曾经,是记忆的美好
昨天已经(www.61k.com]过去,已成为曾经,是记忆的美好; 明天还没有到来,即是未来,未来不可预知;今天,是现在,离你最近,抓住它,别让它溜走,不然,瞬间亦会成为曾经;别让身旁的垂手可得变为永久失去的遗憾
五 : 昨夜,我已来过
昨夜,我已来过
文/飘雪
昨夜,烟雨潇潇
雨打芭蕉
雨落轩窗的痕迹
划过我的心壑(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逐浪滔滔
*
树梢,滴落无声的烛泪
踉跄,凌乱了谁的舞步
薄凉,怎可将燃烧的火焰熄灭
落红,卷曲着残荷的零落
探问,你的足音
*
你窗前的栀子花,依旧
默默捻香,珊情依依,
丝丝细细
纵然,风泊雨洗
依然不知,潮湿了谁的眼眸
*
夏夜的风,裹着雨的萧疏
荡起秋千的涟漪,钟声
涤荡着凄凄的韵脚
在清清浅浅的璎珞间
敲击,已斑驳风蚀的城堡
*
而,那枚秋千上的落花
在雨水的冲击下
顽强的 黏在似水年华的皱褶里
将期冀的身姿
凝望着
涕泪交流的轩窗里的
那剪清影
*
昨夜,我已来过
雨落轩窗的落寞
已浸渍我的心湖
湮没了飘摇的兰舟
只剩,那一枚秋千上
噙满泪水的栀子花
还在,风摆残荷
本文标题:昨天已经过去-昨天已经离开昨天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