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阅读下列图片:1933年美国国会拨款7.5亿美元建造田纳西州水利工程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的重要
阅读下列图片: |
1933年美国国会拨款 7 .5亿美元建造田纳西州水利工程 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的重要工程之一——第聂伯河水电站 |
(1)分别简述两国修建上述工程的背景。 (2)两大工程修建的目的有何不同? (3)两大工程各自产生了什么影响? |
(1)背景:美国:①1929年美国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②为摆脱经济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苏联:苏联制定“一五”计划,提出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2)目的:美国是为了扩大就业机会,解除经济危机的困境;苏联是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服务。 (3)美国通过以工代赈,扩大就业,刺激了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社会生产,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苏联通过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增强了国力,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
考点:
考点名称: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
1、形成过程: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2、主要特征(表现):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评价:
(1)积极影响:
在这种体制下,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是它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
(2)消极影响:
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长期僵化的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对其他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会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经济模式。
评价罗斯福新政:
1、积极作用:
①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为二战的胜利准备了物质基础。
②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保证了美国的民主。
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美国以及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④新政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首先是改变了美国人的政治生活。美国联邦政府的规模、职能和特别是总统的权力急剧扩大,联邦政府的影响以前所未有的程度渗透到美国的日常生活中。正是因为罗斯福新政使得美国总统的权力急剧扩大,所以美国的共和制也称为总统制共和制。其次是改变了美国人的经济生活。在危机期间初步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弱势群体相当数量的成员首次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
2、成功的原因:
①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与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
②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其成功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③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
3、局限性:只是制度内部的改革,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实质: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克服危机做出的政策调整,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以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特点是尽量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罗斯福新政不是法西斯主义,“新政”不仅不是法西斯主义,而且还起到了避免走向法西斯道路的作用。罗斯福新政也不是社会主义,因为它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它是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政策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只能说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
评价罗斯福新政:
(1)关于“新政”以及有关的政策和措施,当时在美国国内有人把它说成是“极权主义”,也有人把它说成是“社会主义”。罗斯福的新政当然不是什么社会主义,因为所有政策都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的根本,即资本主义财产私人占有制本身;“新政”也不是什么极权主义或法西斯主义,新政的每一项重大举措都有立法依据,并无滥用暴力的现象。
(2)罗斯福新政在美国现代历史上基本上是一个进步现象,起着积极的、肯定的作用。罗斯福新政就是在保证资本主义制度根本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和利用总统和国家行政的权力,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各种产业关系和利益关系进行大幅度调整,来确保充分就业、经济繁荣和社会安全,使美国渡过了当时的经济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同时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保障体系。
(3)最重要的是新政采取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美国传统的自由企业制度,把资本主义推进到国家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创造性地发展了资本主义,为以后美国和其他许多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政府所效法,它的实施是美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某些民主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从此,西方国家陆续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逐渐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特别是在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4)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地、大规模地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处境,缓和了阶级斗争,挽救和加强了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但是新政所起的作用只是暂时地、略微地缓和了一些经济危机在美国经济中所造成的严重的局面,它没有也不可能消除危机。
罗斯福新政大规模兴建公共工程的作用:
(1)提供就业机会,刺激了生产和消费。
(2)有长远而广泛的社会效益。
(3)“以工代赈”这种方式不伤救济者的自尊心,使他们感到自己是自食其力,不是白吃救济,还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从而保护了有自尊心的美国人。
(4)在劳动过程中,磨练了人的意志,使其精神不至于颓废,还可以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以上效果是单纯发放救济款所达不到的。
二 : 苏州第一的永联村
今年单位组织开展“三解三促”(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服务基层活动,针对13个地市组织了13个工作组,我恰好被分在第13组,对口到苏州的张家港市南丰镇开展“三解三促”活动。拿到活动方案后,因为案头的工作实在太多,出发前只结合自身工作匆忙准备了一些用于交流的材料,至于南丰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镇?平时精于事前做功课的我,这次恰恰就疏忽了,想当然地以为这次就是去的苏南比较贫困的小镇扶贫帮困,甚至还准备筹集一些扶贫资金。可是,当车停于我们要住宿的“小镇”宾馆前,眼前的房屋街道,让我意识到,我们事前的一些认识有出入了。
第二天上午,我们先是到南丰镇南丰社区服务大厅,听取了社区主任热情的介绍,真是大大出乎我的意外。其实,南丰镇地域面积有62.49平方公里,辖1个街道办事处、12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现有人口7.83万人,素有“苏南钢城”、“机电强镇”、“鱼米之乡”之美誉。2013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亿元,入库税收15.2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6亿元。其所辖南丰社区,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如果说社区内设施齐备、功能齐全的话,那内设“一站式”服务大厅、党代表工作室里工作人员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耐心的服务精神,则让我有些许感慨。记得在伊犁援疆期间,我们援建过许多乡镇的基层阵地建设,也分管过一段时间基层党建工作,看如今两地在硬件建设上的差距,则远不如在软件服务上的差距大,可见,工作的方式方法、工作理念等都很重要。
下午,我们一行5人在镇党委副书记的带领下,又来到该镇的行政村之一——永联村。映入眼帘的,哪是什么通常印象中的村庄,整个就是一个“小镇水乡、花园工厂、现代农庄、文明风尚”的现代古镇模样。通过三维影像、立体电影、视频灯光、展览馆的实物展示,以及小镇的一位刚刚从西安外国语学院毕业的大学生讲解员的讲解,让我对永联村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相比而言,之前的我对南丰镇、对永联村太孤陋寡闻了。
说到张家港、说到让张家港人骄傲的“张家港精神”可能人人尽知,然而,张家港之所以会成为张家港,依靠的是一个个像南丰镇一样拼搏奋进的乡镇,依靠的一个个像永联村一样的集体组合,依靠的是一个个勤劳勇敢的张家港人民。如今,张家港举国闻名,就连原是江边一片滩涂的永联村,也已经走向世界。没有人会想到,1970年时,这个位于张家港市东北角的永联村,还是由长江边近700亩芦苇滩围垦成的陆建村,曾是张家港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最落后的村。改革开放以来,永联村依靠党的农村政策和“敢破敢立、自强不息、团结奉献、实干争先”的永联精神,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抓住各种发展机遇,已发展成为苏南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行政村之一。村目前所辖面积10.5平方公里,拥有77个村民小组,村民10400人,目前,永联村综合经济实力跨入全国行政村三甲行列。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百佳生态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30多项省和国家级荣誉称号。如今的永联村,已经是苏州首富村、并成为与著名的华西村经济实力不相上下的全国文明村。
永联村长期以来坚持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原则,村集体始终保留25%的集体股权,确保新农村建设有可靠的经济保障,村民能共享企业的发展成果,实现可持续富裕。永联先后投资2000万元建设3000亩现代化粮食生产基地;投资2000万元建设200亩鲜切花基地;在钢厂周围种植4000亩园林苗木,同时在林下种植石蒜等经济作物,充分发挥苗木的环保功能和经济功能,实现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生产方式的转变。投资5000万元,新建江南农耕文化园,打造“吃江鲜到永联”的美食品牌,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的示范景区。永联还建起了现代化农民集中居住区——永联小镇及幼儿园、小学、医院、农贸市场、商业步行街、永联戏楼和污水处理厂等城镇化配套工程设施。
江南水乡的牛是要被拴住的
永联村目前是江苏省乡村发展最具代表的乡村之一。地处长江边的永联村,在10.5平方公里的村域内,河网密布,小桥流水、亭台楼榭相映成趣,景色秀美怡人,呈现给大家的是一幅“小镇水乡、现代农庄、花园工厂、文明风尚”的美丽画卷,成就了苏南模式。为集约利用土地,进行现代化、机械化生产,改善村民生活和环境,永联先后投资15亿元,建起了现代化农民集中居住区——永联小镇。小镇集居住饮食、娱乐休闲、文教卫生等功能于一体,是一个综合性、现代化、高标准的人文居住区。村里建设的“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为张家港唯一一家四星级乡村旅游区,近年来,更是以其特色和魅力吸引游客30万人以上,被江苏省命名为最美乡村,同时也是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十大示范模式之一,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城乡一体的现代化新农村”。
正如到了张家港市,不能不到永联村看看一样;那到了永联村,不能不说说她的党委书记吴栋材。用“老吴书记”的话说,他“自己是一个农民”。然而,作为在长江荒滩上打造“华夏第一钢村”奇迹的缔造者,他无愧于一个大写的农民。
如果说,吴栋材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目光敏锐、敢想敢干、说到做到”,那么他的那种“大公无私”的情怀,更值得我敬重!话说1998年永联村的永钢集团首次改制时,吴栋材就坚决不同意把企业的股份全部转给私人,“永钢使用永联村的土地,永钢的发展离不开永联村的支持。企业全部转给私人后,百姓就不能得到实惠,这样的事情我不能干。”最终在吴栋材的坚持下,永联村保留了永钢集团75%的股份。2002年,永钢集团再次改制时,吴栋材仍旧坚持要给村里留下股份。面对争议和压力,吴栋材说,“我不仅仅是永钢集团的董事长,更是永联村的党委书记。”他决定把自己应得的股份让出一半。在他的影响下,公司管理层也都拿出股份留给集体,最终为永联村保留了25%的股份。吴栋材说:“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初企业改制时坚持留下的这25%股份,创新了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留出了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永联。”一方面,通过改制,让企业真正成为了市场主体,激发了活力、增强了竞争力;同时,永联村在以土地为纽带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资本为纽带的共建共享实现形式,即把全村的集体资源和集体资产转化为集体资本,再把集体资本转化为企业的集体股份。“永联村民和永钢股民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这25%的股份,被永联人亲切地称之为共产党栽下的永久“摇钱树”。如今,这25%的股份,每年保证了村集体可支配收入超过8000万元,成为村民利益的“摇钱树”和党群之间的“连心桥”。村里建立了老年人养老金、尊老金、助残金、奖学金和助学金、文明家庭奖等11项福利待遇。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这是吴栋材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发展经济是手段,让村民实现共同富裕才是根本目的,这更是吴栋材的工作理念。在永联村的发展历程中,吴栋材结合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分别设计了“奖农补副”、“并队扩村”和“按户分房”等制度,确保公平正义落到实处。掘到“第一桶金”的戴相平在蘑菇种养上一发不可收拾,如今已经是苏南地区有名的“养菇大王”。永联村从张家港的“最穷村”到苏州“首富村”的发展过程,更是一个先富带后富、富村帮穷村的过程,先后5次并入周边村庄,面积从0.54平方公里增加到10.5平方公里,村民从800人增加到10400人。
吴栋材留给我的最震撼的印象的是他的那只伤残的右手,那是他参加抗美援朝时留下的印记。吴栋材说:“作为幸存者,我更应该继承战友的遗志,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幸福、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从战场上下来的那一刻起,我就以此作为了人生的宗旨、做人的根本。”平凡的话,让我几乎被感动得流泪。扎根永联30多年,吴栋材放弃了巨额的财富,也放弃了多次的“升官”机会。1986年,上级领导想让他到镇里当领导,但想到永联的集体经济才刚有起色,自己一走,乡亲们的未来怎么办,于是他留了下来,怀揣“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的梦想,历经艰难和挫折,如今让农民过上了比城里人还要好的日子。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吴栋材正是以这样一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做事原则,体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无不对他满怀感激和敬重,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吴书记”。这也让我的心灵得到一次涤荡、让我的人生得到一次洗礼,让我对这苏州第一的永联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苏州人对我说,像永联这样的村,在苏州还有好多。
本文标题: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阅读下列图片:1933年美国国会拨款7.5亿美元建造田纳西州水利工程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的重要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