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万贵妃是怎么死的?明宪宗和万贵妃的故事
明宪宗和万贵妃
历朝历代得宠的妃子很多,但若论情况之离奇却谁也比不过明宪宗的爱妃万贞儿。1个大皇帝十七岁的女人却牢牢占领了丈夫的心,并且拥有他一生的宠幸,这真是让旁人百思不得其解,就此说来,万贵妃倒是当之无愧的最有魅力的女人!故事的主人公是大明王朝的第八位皇帝朱见深和年长他十七岁的贵妃万贞儿。妻子比丈夫大了十七岁,这样的差距,即使在今日看来,也是有些奇特的,更何况是民风守旧的明朝。是的,万贞儿从宫女到贵妃1步登天地创造了奇迹。
成化二十三年春,万贵妃因殴打宫婢用力过猛,心病突发逝世,享年五十九岁。明宪宗痛不欲生,说道:“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辍朝七日,谥万贵妃为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葬天寿山。数月之后,明宪宗也以忧郁过度而亡。
明宪宗和万贵妃
万贞儿的爸爸万贵因亲属犯罪而被谪居霸州,为了使日后有所依靠,他托付同乡把年仅四岁的女儿万贞儿带进皇宫当宫女。到了正统十四年,万贞儿已经成了十九岁的妙龄少女,她没有如他爸爸希望的那样得到皇上的宠爱,而被已成为太后的孙氏派去照顾年仅两岁的皇太子朱见深。这是他们缘分的开始,幼小的太子从此以后与如同保姆的万贞儿形影不离。他居然爱上了大他十九岁的宫女万贞儿,这是为皇室所不容的感情。
当上皇帝的朱见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册封心爱(www.61k.com)的万贞儿为皇后。但他的生母周太后强烈反对,万般无奈下宪宗只能屈服,立宗室女吴氏为皇后,改立万贞儿为贵妃。年轻美貌的皇后并没有打动宪宗,他依然与万贞儿如漆似胶,形影不离。虽然宪宗对万贞儿宠爱有加,但在万贞儿心中无宠的皇后仍然是她的眼中钉,她并不满足于贵妃的位分,她要成为皇后,六宫真正的主人。于是在一次皇后的斥责杖刑后,万贞儿不失时机地向宪宗哭诉,眼见心爱的女人受苦,血气方刚的宪宗下令废后,在两宫皇太后的强烈反对下,使万贞儿与皇后宝座再次擦身而过,而将尊贵的身份拱手让给了王氏。那王皇后天资聪颖又性情淡泊,早就看透了宫廷中的道道,她对万贞儿一味忍让好让这万贵妃无可乘之机,以达到明哲保身的目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已经三十七岁的贵妃万贞儿生下了宪宗的第1个儿子,狂喜的宪宗晋封万贞儿为皇贵妃,并许诺立其子为太子。然而万贞儿并没有高兴多久,一年后,她的儿子居然夭折了,这也是她一生中唯一的儿子。成化二十三年正月,皇贵妃万贞儿去世,时年五十八岁。得到消息的宪宗不禁嚎啕大哭,哀叹道:“贞儿不在人世,我亦命不久矣。”就在这年的八月,明宪宗朱见深驾崩,终年四十一岁。无论怎样,这都是段千古佳话,而朱见深终其一生都只爱万贞儿1个女人。这一点此后历代君主也只有他的儿子明孝宗朱佑樘做到了,一生只爱张皇后一人。
二 : 端妃:端妃-简介,端妃-明宪宗潘端妃
康顺端妃潘氏,明宪宗晚期的妃嫔。成化末年(1486年1月28日)生皇十三子荣庄王朱祐枢,封端妃。其他事迹不详,死后谥号“康顺”。史料见《明宪宗实录》。端妃,齐氏,名月宾,虎贲将军齐敷之女,开国元勋齐不迟孙女,出身望族。《明穆宗实录》:隆庆四年二月 ,甲子,上御皇极殿传制,遣公朱希忠,侯吴继爵,驸马都尉许从诚,伯杜继宗、李铭、陈景行持节;大学士李春芳、高拱、陈以勤、张居正、赵贞吉,尚书殷士儋捧册,封魏氏为英妃,秦氏为淑妃,李氏为德妃,刘氏为庄妃,董氏为端妃,马氏为惠妃。端妃周氏,周氏万历十年三月选美入宫,为当选秀女中排序第一者。端妃齐月宾,流潋紫的原着小说《后宫甄嬛传》中主要人物,在同名电视剧中,由演员李宜娟饰演。
端妃_端妃 -简单介绍
端妃
正直为端,和静秀丽为端,端为尊号,意为值得尊重,为人品性和善持重。妃为位分,史书上留名的封号为端的妃子有明宪宗潘端妃、明世宗曹端妃、明穆宗董端妃、明万历帝周端妃;另有小说《后宫甄嬛传》人物端妃。
(www.61k.com]端妃_端妃 -明宪宗潘端妃
潘氏, 明宪宗晚期的 妃嫔。 成化末年(1486年1月28日 )生皇13子、荣庄王 朱祐枢,封端妃。其他事迹不详,死后谥号“ 康顺”。史料见《明宪宗实录》。
端妃_端妃 -明世宗妃
曹氏(16世纪?-1542年),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的宠妃。江苏无锡人,进士及第后任福建三明知府曹察的女儿,相传名为曹洛莹。她于嘉靖十五年八月(1536年)生下皇长女常安公主,被册封为端妃。三年后又生一女宁安公主。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11月17日),皇宫中发生一起罕见的宫女起义,即“壬寅宫变”:杨金英等十几名宫女因不堪世宗皇帝的暴戾,欲合伙用麻绳将他勒死,未遂,众宫女和同谋的王宁嫔都被抓获。宫女逆谋其实与曹端妃并无关联,但世宗皇帝当夜正好宿在曹氏宫中,事后皇帝重伤昏迷不能理政,于是嫉恨曹氏受宠的方皇后,借机将曹端妃连同王宁嫔和宫女们一起,以凌迟的酷刑处死。很久之后,皇帝才知道爱妃是冤枉的,深表遗憾,但从没有追谥,只是安抚她的爸爸曹察,赐给他钱财并放归回乡。
事迹及史料详见曹端妃词条。
端妃_端妃 -明穆宗董端妃
董氏, 明穆宗晚期的妃妾之一。隆庆四年(1570年)二月册为端妃,两年后穆宗便去世了。,她未生育子女。其父董雄,官授 锦衣卫正千户。
史料记载
《明穆宗实录》:隆庆四年二月 ,甲子,上御皇极殿传制,遣公朱希忠,侯吴继爵,驸马都尉许从诚,伯杜继宗、李铭、陈景行持节;大学士李春芳、高拱、陈以勤、张居正、赵贞吉,尚书殷士儋捧册,封魏氏为英妃,秦氏为淑妃,李氏为德妃,刘氏为庄妃,董氏为端妃,马氏为惠妃。
端妃册曰:“六寝建官。懋佐 明章之治;四星重象。式昭穆赞之文、故内职必贵于得人,而阃范每资夫多助。咨尔董氏,性姿贞静,仪度端凝。婉婉夙闲,蚤被 掖庭之选;箴图恪守,允怀彤管之规。淑德既征,宠封宜逮。兹特遣使持节,封尔为端妃。尔尚益加祗慎,愈笃 温恭,协鬯 王风,助宣阴教,以副此褒嘉之眷。” 惠妃册曰:“ 王化始于 宫闱,爰备媛容之选;妃位贰于轩后,允资协赞之功。必硕羙之素闻,斯显号之克副。咨尔马氏,淑慎夙成,柔嘉有度。进居 桂苑,徽音已逮于六宫;奉侍椒涂,内范聿闲乎四德。宜隆异数,用涣 明恩。兹特遣使持节,封尔为 惠妃。尔尚祗承休宠,益懋虔恭。仰协坤仪,共佐鸡鸣之治;载绥繁祉,丕延麟趾之祥。
.....谕兵部新封六妃父魏昹秦奉【李柰】刘贤 董雄 马钺 俱授锦衣卫正千户。
端妃_端妃 -明神宗周端妃
端妃周氏,周氏万历十年三月选美入宫,为当选秀女中排序第一者。万历十年册为 端嫔,生皇子瑞王 朱常浩,晋端妃。母子俱不受宠。1644年六月, 张献忠攻占 四川,杀了瑞王朱常浩全家和所有下属官吏。十月, 李自成攻破 北京,明朝灭亡。 周端妃回到 娘家居住,至顺治年间尚存,寿已八十余岁,卒年不详。
端妃_端妃 -人物
历史上并无此人,雍正后妃见《清史稿》卷二百一十四,列传.
端妃齐月宾,流潋紫的原着小说《后宫甄嬛传》中主要人物,在同名电视剧中,由演员李宜娟饰演。
角色简单介绍
端妃,齐氏,名月宾,虎贲将军齐敷之女,开国元勋齐不迟孙女,出身望族。
位分:(小说)贵嫔-端妃-端贵妃-端康贵太妃
性格:冷静、沉稳、端庄、大气
另有《步天歌》中皇帝睿深泓的妈妈素琬峥。智慧无双,虽然被皇帝疏远,自己虽然独自带着皇子,住在苦寒之地,但是依旧坚韧不拔,利用一切智慧,帮助儿子得到皇位,是皇帝最敬重的人。
三 : 后妃列传:明宪宗万贵妃
万贵妃画像
一个比皇帝年长十九岁的女人,高居专宠之位,甚至凌驾于皇后之上。而更令人称奇的,是皇帝对这个中人之姿、脾性粗俗、扰乱朝政内宫、被世人恨之入骨的女人不但专宠,甚至到了生死相随的地步。她就是明宪宗的万贵妃。
常言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万贵妃能得到皇帝这样的宠爱,也是有原因的。
万贵妃乳名“贞儿”,生于宣德三年(公元1428),原籍诸城人(山东诸城),她的父亲叫万贵,本来是县衙里的一个小小“椽史”,由于亲戚犯法株连,万贵一家被迫离乡,流放到了霸州。
霸州在今河北境内,明王朝的宫婢一般也就在这个范围内选取。在万贞儿四岁这年,由于家境贫困,她也被送去参加了宫女之选。从此踏进了深幽的紫禁城。
万贞儿本来就聪明伶俐惹人喜欢,家境和生活也逼使这个小小年纪的女孩子格外乖巧,既善于察言观色,又从不偷懒怕累。于是在训练之后,女官将她分配到了宣宗皇后的宫里听差——这位皇后,就是自成为第一个得到金册金宝的贵妃之后又晋升为正宫的孙氏。
明宪宗朱见深
万贞儿很快就得到了孙皇后的喜爱。在她七岁这年,明宣宗驾崩,孙皇后成为皇太后,万贞儿也就成了皇太后最喜爱的小宫女。她紧跟在孙太后的身边,既学了书画文墨,又极深地接触到了宫闱内外种种争斗的内情,更对主人尊崇的太后地位艳慕不已。也许就从那时起,她心里就暗暗下定了出人头地的主意。
时间很快就在忙碌中度过。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大明王朝陷入了一场空前的危机,英宗皇帝被瓦剌军给扣为人质,明朝廷在一番纷扰之后,决定另立英宗之弟为新帝,立英宗仅两岁的儿子朱见深(原名朱见浚)为皇太子。
朱见深的生母周氏身份低微,贵妃之位还是英宗复位后才得到的。当此局势变乱之际,皇帝又不是太子的生身父亲,孙太后对于孙子不能不格外小心,她决定从自己贴身的宫女中选一个老练可靠的去照顾朱见深。最后她选中了万贞儿。二十一岁的万贞儿就这样由太后的贴身宫女变成了皇太子的贴身宫女。她比这个小男孩大整整十九岁,和他的母亲年龄差不多大。
万贞儿对朱见深的保护和照顾,可以说是尽职尽责的,做为一个情窦初开却无法拥有正常婚姻的少女,她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自己照看的孩子身上。这时的万贞儿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到了景泰三年(公元1452)以后,万贞儿对于朱见深的意义就更为重要。
这一年,帝位稳固的景泰帝开始变脸,想要将自己的皇位一劳永逸地传给自己的儿子,这年夏天,朱见深由太子被废为沂王。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卷局部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品
绢本设色,总36.6厘米,横630.6厘米
描绘明代元宵(农历正月十五)宫中行乐盛况。至卷分三段,此图为最后一段之局部,图中明宪宗朱见深(公元1464年—1487年在位)坐在殿前黄色幄帐下,观看?山灯棚及各种百戏表演,画面色泽鲜艳,场景真实。据卷前“新年元宵景图”赞款为“成化二十一年仲冬吉日”,按“成化”为宪宗年号(即公元1485年),则此画当完成于宪宗时,虽然艺术水平有限,但相信还是比较接近写实的。所以,这副画卷对我们了解明代社会风俗有一定参考价值。
这时候的朱见深才只有五六岁年纪,亲生的父母被囚禁在南宫、疼爱他的婶婶汪皇后又被叔父皇帝废掉,只有一个皇太后奶奶,也是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宫里宫外到处都是景泰帝的眼目,宫女太监们没有谁愿意也没有谁敢对他表示丝毫关怀。这个小孩子不但生活得艰难孤独,而且周围充满了看不见的恶意和危险。只有万贞儿寸步不离地守护在他的身边,对他的衣食住行都亲力亲为,保障他的安全。
终于,战战兢兢的五年熬过去了。天顺元年(公元1457)正月,英宗走出了南宫,复辟为大明皇帝。十岁的朱见深在三月又重新成为大明王朝的皇储。
朱见深这一次当皇储,与上次大不一样,当时的皇帝是他的叔父,而如今换成了他的父亲。可以想象,有多少马屁精拼命地往上凑,他身边多了多少各方面都很出挑的新进宫女。然而五年废太子生涯,已经使他和万贞儿分不开了。其它侍女永远无法达到万贞儿在他心中的份量,他的贴身宫人仍然是万贞儿。不过,这时万贞儿与自己所侍奉的小主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开始变味了。
朱见深在渐渐长大。按照一般的惯例,宫廷不但不反对青春期的皇子皇孙们在正式婚姻前与女人发生关系,而且还会在这方面给他们提供多种便利。那些精心挑选的各种类型的宫娥就承担着这种义务。一般来说,日久生情,皇子们的第一个女人一般都在这些小宫娥里面。但由于出身太低,她们除非生下儿女,否则是得不到任何名份和认可的。
《明宪宗行乐图》(局部)
万贞儿这时已经三十出头了,不过她毕竟身在宫廷,保养得宜,比起天真稚气的小宫娥来说,还多了一些成熟的风韵,而她也非常明白,只有朱见深才能改变她的人生。于是,这个惯例在朱见深这里打了个转:他日久生情的对象不是小姑娘,而是一手将他养大、对他了如指掌、是他从小的依靠的万贞儿。他甚至打心里希望能够让万贞儿做自己的妻子。
然而除了朱见深的偏爱之外,万贞儿本人实在不具备做未来皇后的资格。她的年纪足以做太子的母亲,而且相貌平平、身材宽阔、性格泼辣,非但没有什么淑女气质,反倒是胆大声洪,喜欢出头露面,很象一个管家婆,对朱见深的所有事情都要管(也算是习惯成自然)。
在旁人眼里,她能够得到小太子的宠爱,已经就够不可思议的了,怎么能让她做未来母仪天下的大明皇后呢!不过,由于万贞儿曾是孙太后的贴身侍女、孙太后又一直活到了天顺六年,所以尽管人们私下里非议不断,她与朱见深的关系仍然得以继续。
天顺七年(公元1463),朱见深十五岁,已经到了成婚的年龄。明英宗下令在全国范围内为太子选择匹配的太子妃。成千上万的淑女娇娥经过严苛的层层筛选,只有十二人能够进入英宗的面试阶段,而进入最后选拔的则只有三人:顺天(北京)吴氏、上元(江宁)王氏、以及一位柏氏。她们可谓是当时大明王朝适龄少女中最优秀的人物,无论容颜才品都是上上之选,按照正常规律,她们将是朱见深第一次正式婚姻中的一后二妃。
明宪宗朱见深《一团和气图》
那么,花国状元是谁?谁当未来的皇后?英宗却犹豫了。他既看重吴氏出众的才华品德能够母仪天下,又不愿舍得让花容月貌招人喜欢的王氏为妾。时间不等人,就在犹豫中,天顺八年的正月初二,英宗病倒了,半个月后就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临终时,他废除了宫妃殉葬制度,也就选太子妃的事宜向贴身太监牛玉做了交代。
天顺八年正月十七,明英宗朱祁镇逝于乾清宫。十六岁的朱见深成为大明皇帝。他册封自己的嫡母钱氏为慈懿皇太后,生母周贵妃为皇太后。为皇帝儿子选择妻子,成了这两位太后的头等大事。
经过选择,又听了牛玉复述的英宗遗言,钱太后决定让吴氏成为皇后。周太后一向对钱太后心怀妒嫉,凡事都不愿听钱太后的安排,然而牛玉所述的也是英宗的意见,何况吴氏确实出色,于是她也表示了同意。
天顺八年七月二十一,紫禁城举行了隆重的大婚典礼,十六岁的吴氏戴上了凤冠,成为宪宗的第一任皇后。
吴氏成为皇后,使三十六岁的万贞儿怒不可遏。她最大的梦想就是要象自己所熟悉的孙太后那样成为天下第一贵妇人,如今却被一个黄毛丫头占了自己的先,她恨得牙齿发痒。
万贞儿虽然一心要以孙太后为榜样,她却学不了孙太后在包办的嫡配面前认低伏小近十年的忍耐。她没那么好的性子,更不敢想象时间拖长了,很快就要年老色衰的自己还能不能抓得住宪宗的心。她要快刀斩乱麻。
于是,万贞儿不遗余力地在小皇帝面前挑拨他和新皇后之间的关系。宪宗本来就对包办婚姻深有成见,又从小就把万贞儿说的话当成伦音佛旨,更何况吴氏再怎样年青漂亮聪明,也只是尚在新婚中,对宪宗毫不了解,说话做事都不可能象万贞儿那样恰到好处。很快,宪宗就对吴氏失去了兴趣。
成化青花瓷器
万贞儿离间成功,得意非凡,时常在小皇后面前耀武扬威,不但蔑视她的皇后身份,甚至还有意地激怒她,逼使她在冲动中做出一些不合皇后身份的事情来。
吴皇后眼见万贞儿这样一个年长粗俗的宫女在宫里为所欲为,甚至欺压皇后,虽然知道她得皇帝的宠爱,也终于忍不住对她加以斥责。万贞儿心中暗喜,立即对皇后反唇相讥、百般嘲讽谩骂,就如同骂猪骂狗一般。吴皇后累积的愤怒再也按捺不住,下令对万贞儿施以杖刑。
照理来说,万贞儿违犯宫规,皇后身为后宫之主对她惩罚是完全没有过错的。然而这件事从万贞儿那里经过一番加工再传到宪宗耳中之时,却已经完全变了样。宪宗对于毫无感情的小妻子竟敢责打心爱的女人,表现得无比愤怒,他立即下令也对吴皇后处以杖刑,为万贞儿出气。
万贞儿心中暗喜,决计打铁趁热,哭喊着说自己身居皇后之下,日后一定会被报复,迟早性命不保,若是宪宗不废掉吴皇后,自己也就活不长了。宪宗听后当然连连点头,决定照办。然而皇后处治一个宫女,乃是职权所在,凭这个是绝对不可能废掉刚刚举行大典所册立的皇后的。于是,万贞儿又给宪宗出了一个主意,宪宗拍案叫好。
很快,英宗的亲信太监牛玉就被打进了大狱,宪宗派人对他严刑拷打,牛玉熬刑不过,只得信口雌黄说:当初英宗中意的太子妃人选其实是王氏,由于吴氏的父亲吴俊打通了太监吴熹的关节,送了大笔银两给自己,所以自己就在两宫太后复选之时,假造英宗遗言,使得吴氏成为皇后。
成化瓷器
宪宗得到牛玉的口供,顿时如获至宝,立刻送给两宫太后去看,要求废掉吴皇后。钱太后对此感到非常意外,觉得其中另有玄机,不同意废后之举。然而周太后却不愿凡事都听钱太后的,虽然她也觉得有鬼,但是偏要与钱太后唱反调,借废立皇后的大事表现一下自己的权威。终于,在宪宗和周太后母子的唱和之下,钱太后不得不让步,同意废吴皇后了。
八月末的一天,心花怒放的宪宗颁下了诏书:“先帝为朕简求贤淑,已定王氏,育于别宫待期。太监牛玉辄以选退吴氏于太后前复选。册立礼成之后,朕见举动轻佻,礼度率略,德不称位,因察其实,始知非预立者。用是不得已,请命太后,废吴氏别宫。”
可怜的吴氏,就这样中了万贞儿的圈套,才做了一个月的皇后,就被废掉,退居西宫,十六岁的她不得不在冷清的宫宇里打发自己漫长的人生。
吴皇后被废后,她的父亲都督同知吴俊度过一段牢狱生涯后又被发配登州;倒霉的牛玉由堂堂首领太监沦落到去南京孝陵种菜,他的侄儿太常少卿牛纶、外甥吏部员外郎杨琮被撤职,姻亲怀宁侯孙镗也闲住。更倒霉的则是一帮好管闲事又想投机的官员(南京给事中王徽、王渊、朱宽、李翱、李钧),他们不知宫闱隐事,大喇喇地联名上书,要求对牛玉严加惩处,并将此事一查到底,追究大学士李贤的责任。宪宗哪肯让人深查此事,找个理由“大怒”了一场,将这几个上书的全部降职并贬到边远之地。这几位官员恐怕到死,也想不明白自己的马屁到底拍到了小皇帝的哪条腿上。
唐伯虎《松溪访隐图》
吴皇后被废,最高兴的人莫过于万贞儿。初婚由父母,再嫁再娶凭自己。宪宗立刻向两宫太后提出要立万贞儿为皇后。然而这一次两位母亲都异口同声地强烈反对。万贞儿出身卑贱、相貌学识都不足,年纪又与太后差不多,让这样一个女人做皇后实在太说不过去了。更何况,当初废吴皇后的重要理由,就是英宗中意于王氏。——于是,令宪宗大失所望、让万贞儿咬牙切齿的结果出来了:天顺八年十月十二日,王氏被册立为宪宗的第二任皇后。
万贞儿没有想到,自己挖空心思忙活许久,竟是为王氏争了一顶凤冠。刚开始,她还想给这个十几岁的小女孩设圈套,让她也犯吴皇后那样的错误,只要触怒了宪宗,自己就可以再想办法废掉她。
然而万贞儿没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引起了王皇后及其家族的警觉。王皇后的父亲王镇由于女儿晋封,升为中军都督同知,对自己的前任吴俊的遭遇更是感同身受。他时时提醒女儿一定不要和万贞儿发生冲突,任其所为即可。王皇后听从了父亲的话,对万贞儿始终百般退让,使得万贞儿找不出下口的地方。她也非常明白万贞儿的心思,知道万贞儿想要专宠、想要为皇帝生下庶长子、以后当太后。因此,王皇后不但不主动找宪宗,就算宪宗偶尔出现,她也用各种借口推脱,不让万贞儿觉得自己夺了皇宠或想生嫡子。
渐渐地,万贞儿觉得自己已经在事实上制服了皇后,小皇后对自己千依百顺,自己不必再冒险废后了。她不再公然找王皇后的麻烦,只是背地里不让宪宗亲近王皇后以及其它的宫妃,想让所有的生育机会都留给自己一人。
唐伯虎《王蜀宫妓图》
一年后的成化二年(公元1466)正月,三十七岁的万贞儿终于如愿以偿,为十八岁的宪宗生下了儿子。这个孩子是皇长子,在皇后没有嫡子的情形下,他就是未来的大明皇帝。宪宗兴奋不已,立即派使者遍祀国内诸名山大川,为皇子祈福。随即又为万贞儿上尊号。
在之前明王朝只有贵妃之位,到万贞儿这里却多出了一个字,成了“皇贵妃”。万贞儿终于达成了自己的第一个目的,不但因子而贵,而且还超过了自己的旧主人孙氏——当年孙氏不过是“贵妃”,万贞儿所要到的称号比旧主人还多了一格。
除了万贞儿本人封皇贵妃,她的家人也得以晋升,万贵官至锦衣卫都指挥使,哥哥万通封指挥使、万喜官至都指挥同知,就连大学士万安都跑来跟她套近乎,认她做姑妈。万家真可谓不可一世
然而万贞儿得意得太早了。尽管官员们四处祈福,老天仍然没有站在她这一边。皇长子连名字都还没来得及取,就夭折了。
万贵妃这时年将四十,生育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对生儿子已经近乎疯狂的万贵妃,一面动用旁门左道告祈,一面到处搜集淫药春方以图捆住宪宗。
宪宗刚即帝位之时,倒还颇有些振兴的举措,还为于谦平反雪冤,但这只是昙花一现,此时的他已经被万贵妃搅得有些发了昏。在万贵妃的唆使下,一个叫王臣的人,因进献房中术而得封千户;一个叫李孜省的则因献春药而官至太常寺丞。大学士万安更是善于体贴“姑妈”,公然把房中术写进奏章里去。“圣明天子”和首辅重臣开了这么个好头,下面效仿之人更是不胜枚举。一时间,大明王朝的重臣们俨然都成了淫棍龟公。他们对百姓疾苦毫不在意,一门心思地钻研“秘术”,学了几十年的圣贤书和程朱理学也拿来蘸春药吃了。不堪忍受的百姓们遂讥讽他们为“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
唐伯虎《事茗图》
然而万贵妃再搞多少乌烟瘴气的名堂,也不能改变一个事实:她已经过了最佳生育年龄,而且她那异常肥胖的身材也不是好生养的类型,就如肥母鸡油太多不下蛋一个道理。总之,她再也没有怀上过身孕。不再有生育可能的万贵妃越来越变态、越来越恶毒,她自己不能生育,也不愿让别的女人生育。
为了不引起万贵妃的妒火,王皇后不但将原本应该由皇后露面的机会毫无怨言地让给万贵妃,还百般推脱宪宗的召见,据记载,她一生中与宪宗亲近的次数可能还不到十次。但是万贵妃并不以此为满足,因为她的目标是做未来太后。因此,在排除了嫡子出世的可能之后,她也绝不允许其它妃嫔比她先养出儿子来。她逼着所有曾与宪宗发生过关系的妃嫔宫人都立即服用打胎药,由于药量过大过猛,堕胎的宫人身体都受到严重摧残,不但再难于受孕,甚至还有人因此丧命。
然而,事情总有例外。和吴氏王氏一起被选入宫的柏氏,被封为贤妃,由于她的身份与众不同,在被宪宗召幸后得到了格外严密的保护,从而顺利地在成化五年四月孕满生产,生下了皇次子朱佑极。成化七年十一月,朱佑极被立为皇太子。谁知仅仅过了三个月,小太子就在快满三岁的时候忽然暴病身亡。柏贤妃不久也莫明其妙地跟着年幼的儿子死去了。
人们都怀疑皇次子母子之死,出自万贵妃的手笔,但是谁也不敢诉诸于口。糊涂的宪宗又再次国本无继。
然而,宪宗和世上的人都不知道,在皇宫的角落里,还有一个小皇子正在偷偷地成长。他就是皇三子、未来的明孝宗朱佑樘。
唐伯虎《杏花茅屋图》
自皇次子朱佑极于成化五年四月出生之后,万贵妃几乎全部的精力就都用在对付皇次子上了,对从前抓得极严的“后宫避孕运动”有所忽略。可以说,朱佑樘的出生,是以二哥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
早在成化元年春天,广西就曾经发生过瑶民动乱,当时刚即帝位的宪宗派赵辅为总兵官前往平叛。民乱平息之后,明军将一些所谓的“罪人妻女”带回了北京,其中一部分姿色较好的则被没为宫婢送进大内。其中,一个来自贺县的小姑娘成了王皇后宫中的侍女。
明宫习俗,要选年长知书的内官教年轻宫女读书习字。宫女若学业有成,会被评为女秀才、女史、直至女官正。明宫中设六局二十四司,共有女官一百八十七人,女史九十六人,她们都有官印,在工作期间都有俸禄,若立下功劳还能在年轻时便被送归父母听凭婚嫁,即使年轻时没有出得了宫,年长退休后也不必一定留在宫中等死,而是可以选择出宫怡养天年。
而纪氏就在王皇后的关照下得到了这样的机会,她首先是在内官的教导下很快掌握了大量知识,随后由于“警敏通文字”,她又被升为宫廷预备女官,到皇宫内库去任“女史”之职。
成化五年的夏天,在皇次子出生不久,宪宗偶然来到内库,对谈吐闲雅的纪女史一见动情。这样一次极偶然的机会,就使纪女史怀上了身孕。大概是因为内库众宫女都是纪女史的下属,她被皇帝召幸有孕的事情被隐瞒了下来,直到孕中期以后肚腹已经涨大得无法遮掩,才被万贵妃的耳目侦知。
万贵妃对于纪女史在自己眼皮底下竟能把孕怀到如此明显的地步,气得大喊大叫,立马就命宫婢拿烈性堕胎药去给纪氏吃。
唐寅 《山路松声图》
绢本,设色,纵194.5厘米,横102.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写山石悬岩陡峭,苍松虬曲, 山泉飞下,石道围栏弯曲,伴着松涛阵阵,有高士正携仆观泉听风,悠然自得,不禁令人留恋于此, 画面既清润秀雅又浓重雄健。
宫婢来到内库,看见纪氏已怀孕日久,肚腹已经隆起,若是此时强行堕胎,纪氏一定性命不保。想到那个已经成形的胎儿,看着惊恐万分的纪氏,宫婢实在不忍心做这样的恶事。她只给纪氏服了少量堕胎药——这自然不足以打下胎儿。于是这名宫婢便回报万贵妃,说纪氏其实是“病痞”。痞,是中医的形容病症的常用字眼,但是并不固定在哪种病上,猜想在此处很有可能是说她肚里长了瘤子之类异物。总之一句话,纪女史“没有”怀孕。
万贵妃这时正为了皇次子的事情心烦意乱,听了回报也懒得详加追究,就此罢手,只是下令纪氏立即移居安乐堂而已。
安乐堂是收容老病宫女的地方,就在这个恶劣的生存环境下,纪氏于成化六年(公元1470)的七月生下了一个瘦弱的男婴。这位皇三子刚出生的时候,头顶竟有超过一寸的地方没能长出胎发。这也许是因为营养不良,更有人说是因为被强行灌下的少量堕胎药所致。
对于后宫女人来说,能为皇帝生下儿子、而且是排行最靠前的儿子,无疑是一件金碧辉煌的喜事。然而纪女史在知道自己生下了儿子之后,却是惊恐万状。她害怕这件事一旦被万贵妃得知,自己和安乐堂中所有的人都要性命不保,而婴儿也一样没有活路。想来想去,她只能流着眼泪把孩子交给太监张敏,求他替自己把婴儿弄死。张敏对皇帝忠心耿耿,纪女史的决定使他大惊失色:“皇上到现在还没有儿子,怎么能把这个孩子放弃了呢!”他冒着生命危险,将婴儿藏到一处密室,每天拿一些面食蜜糖来喂养。
万贵妃虽然相信了宫婢的回报,但是多少还有些放心不下,时常派人去安乐堂察看纪女史的情况。由于婴儿刚一出生就被张敏抱走,所以察看的人始终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时间长了,万贵妃也就相信了纪氏“病痞”之事,对她不再过问。
仇英《仙山楼阁图》
纸本,设色,118×41.5cm。藏台北故宫博物馆。
画面青山白云,翠竹苍松,水阁临流,阁中二人对坐观望山景。构图左右对称,趋于平衡,突破边角之景;用线细劲而含蓄秀润,少刻露之痕;皴法中夹以类似折带、乱柴皴的短斫,显得随意灵动;墨色轻淡融和、色调明快。
废后吴氏所居的“西内”住所,靠近安乐堂的位置,她很快就知道了纪女史生皇三子消息。吴氏确实不愧于当年英宗对她“足以母仪天下”的评价,虽然皇帝对她负心薄悻,但她却始终为皇帝无子一事而忧虑。不久,吴氏冒着生命危险,每天往返于西内和安乐堂之间,精心地照料朱佑樘。等到风头过去之后,吴氏又将纪女史母子都接到自己的住处一起生活。在她的悉心照料下,朱佑樘终于艰难地长大了。由于不敢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的存在,直到五六岁都不曾为他剪过胎发。
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五月十四日这天,宪宗让太监张敏为自己梳理头发。他一边打量镜中的自己,一边叹息道:“我已年满三十,老之将至,却至今也没有一个儿子。”张敏见皇帝如此忧伤,终于按捺不住,立即伏地叩头,说:“老奴死罪,万岁您已经有儿子了。”
宪宗愕然,问张敏是怎么回事?张敏一面磕头一面流着眼泪说:“老奴如今说出这件事来,就已是死到临头了。只求皇上为皇子做主。”见张敏这般模样,一边的司礼大太监怀恩于心不忍,决计要为张敏分担些责任,也跪下来磕着头说:“张敏所说千真万确。皇子现藏在西内抚养,如今已经六岁了,因为怕招来祸患,所以一直不敢奏报。”
宪宗听怀恩和张敏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完,顿时惊喜万分,立即迫不及待地亲自来到西内,让人去把孩子召到面前来。
使者来到密室,将皇帝认子的消息转告给纪女史。纪女史却抱着孩子大哭起来:“孩儿这一去,虽然身份明白,我却再无偷生之望。”她为六岁的儿子换上一件红袍,叮嘱道:“孩子,你记住,那个穿黄袍长胡须的男人,就是你的父亲。”
仇英《桃花源图》
很快,皇子所乘的小轿就被太监宫女簇拥到了宪宗面前。由于一直未曾剪发,皇子的头发已经长得快披到地上,他披散着头发一直扑进宪宗的怀里。宪宗将皇子抱起,放在自己的膝上,抚视良久,终于悲喜交集流下泪来:“是我的儿子,长得象我!”
宪宗从早晨梳洗听说此事之后,就将上朝忘了个干净,直到此时他才想起辅臣们还在内阁候命。于是立即派怀恩去到内阁,向群臣通报皇子之事。群臣等了皇帝一早上,又看见怀恩心急火燎地赶来,心早已悬在半空之中,谁知从他口里说出来的,竟是这样一件天大的好事。顿时大喜过望。
第二天,宪宗正式接受群臣的道贺,颁诏天下,宣示皇位后继有人的消息。一时间,朝廷内外,上至皇帝太后,下至群臣百官、太监宫女,一个个就如同天上掉下了活宝贝一样,整天笑逐颜开,将皇子移宫、起名等等事宜办得热火朝天。礼部为皇子拟了好几个名字,宪宗都觉得不够满意,最后亲自为儿子起名为“佑樘”。
大学士商辂见皇帝已经高兴得忘情,又见纪女史仍然居住在西内,没有和皇子生活在一起,感到心里非常忧虑,既担心纪氏的安全,更担心皇子的安全。于是他向宪宗上了一道奏章,请宪宗让纪女史和皇子仍然居住在一起,生活起居让母亲照料为好。
宪宗虽然与纪女史仅有一次男女之情,但相隔七年之后,知道她为自己生下了儿子、又遭了那么多罪,性情优柔寡断的宪宗也不禁有恻然之意。看了商辂的奏章,随即让纪女史移居永寿宫,封她为淑妃,并且频频召见。
仇英《松溪论画图》
这一系列的事情,使万贵妃应接不暇、如五雷轰顶。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费尽心机许多年,居然还有人敢在自己的老虎眼皮底下耍戏法,而且眨眼间就变出了一个六岁大的皇子出来。想到大众竟然如此齐心协力地蒙骗自己、想到纪淑妃母子以后可能会对自己的报复,她怨气冲天之余,不禁又惊悸万般。当所有的人都喜形于色的时候,万贵妃却躲在自己所住的昭德宫里哭天抹泪地咒骂:“我被一群小人给骗了!”
然而万贵妃毕竟不是一个软弱角色,哭完了鼻子,她立即开始疯狂的反扑。
当年六月二十七日,宪宗又一次召纪淑妃宴饮。宴席中,纪氏忽然觉得腹痛,不得不中途返回永寿宫。万贵妃得知消息,立刻派太医院院使方贤、治中吴衡用去为纪氏诊治。谁知道不诊还好,两名太医诊治后没多久,纪淑妃就暴薨了。
对于纪淑妃的暴死,皇宫内外议论纷纷,有说是万贵妃下毒害死的,也有说是下毒未果后纪淑妃自知不免而自缢身亡的。总之,不管怎么说,万贵妃都是路人皆知的主谋。
这时,离宪宗父子相认之时,仅仅才过了四十二天。大臣们都对皇子之母如此不明不白地死去而感到震惊,纷纷请求调查纪淑妃的死因。其实宪宗自己也疑心是万贵妃所为,为了避免使万贵妃受追究,他放弃了为纪氏申冤的想法,只是追封她为“恭恪庄僖淑妃”,隆重举殡而已。
张敏眼看宪宗皇帝对万贵妃的偏心包庇竟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不禁对自己的结局也忧惧万分。为了不至于在万贵妃手里受活罪,他决定自尽。纪淑妃的丧礼刚过,张敏便吞金自尽了。
仇英《桃村草堂图》
绢本,设色,纵:150厘米,横:5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描绘的是一幅幽深静逸的隐居环境。草堂位于山坳。其后是桃林一片,溪流出其下,有一童子踞溪侧洗砚。更上则高岭白云,丛树列布,极幽深之致。整幅画意境如诗入仙,画法精细工瑾,细致入微。通幅大青绿着色,色彩艳丽深重。方薰在《山静居论画》中说:“设色不以深浅为难,难于色彩相合,合则神气生动。”这幅画是把滴翠的石绿、秀雅的淡赭、温润的墨色,自然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具有一种不媚不俗的艺术效果。
仇英此图应项元淇之约而作。人物襟带飘然,风度高雅,环境清幽,景色宜人。笔法细腻严谨,设色鲜丽明艳,为仇英青绿山水画代表作。自识“仇实父为少岳先生制”,钤“十洲”印。裱边有明董其昌、子固及近人徐宗浩题记三则。经清内府收藏,后为徐石雪所得。未见著录。1957年徐石雪捐献故宫博物院。
这年十一月,在纪淑妃去世四个月之后,朱佑樘被立为太子。
宪宗实在是一个没啥主见的男人。他即位之初,倒还在大学士商辂等人的参与下,做了几件头脑清醒的好事,但是没多久,他就整个儿被万贞儿捏在了手心里。到后来,宪宗与万贵妃宠信宦官汪直、马屁精万安之后,一切就再也不成模样了。商辂遇到这样的上司,也只能因为“力谏罢西厂”而被迫“致仕还乡”了。
从此后,宪宗身边几乎再无一个正直之臣,他名义上是整个大明帝国的主宰,是全天下的依赖,然而事实上他本人却一直没有独立的心理和个性,还整个儿地依赖着万贞儿,万贞儿就是他的主心骨。他每次外出,万贞儿都要“戎服前驱”,为他保驾护航,他才觉得心里安稳。在这样的情形下,他能保护得了谁,就可真是天知道了。
宪宗的母亲周太后将朝廷内外的变故都看在眼里,她深知儿子的无能,害怕自己好不容易才盼来的孙子也遭了万贵妃的毒手,便对宪宗说:“把孩子交给我来照顾。”万贞儿对周太后横插的这一杠子实在找不到理由拒绝,只能干瞪眼看着小太子从自己的手心里走出去。
从此,朱佑樘就生活在奶奶的仁寿宫里,由祖母紧密保护起来。这时的朱佑樘虽然才只有六岁,却已在艰辛的生活环境中过早地成熟了,相依为命的母亲惨死,使他无比伤痛,更进一步地体会到了宫廷中的险恶、万贵妃的狠毒。来到仁寿宫后,在祖母的照顾下,对于如何保护自己,他懂得更多了。
然而万贵妃并不以太子归养太后,就打消对他下手的念头。有一天,她邀太子到自己宫里,和自己一起进膳。周太后百般推脱不掉,只能答应下来。朱佑樘临去贵妃宫之前,周太后对他千叮万嘱,吩咐他只要去尽了礼仪即可,千万不要吃任何食物。
仇英绘画
朱佑樘来到昭德宫,万贵妃自喜得计,立刻将早已准备好的精美食物摆在太子面前。面对万贵妃的甜言蜜语和诱人的食物,朱佑樘非常冷淡地回答:“我已经吃饱了,不想再吃。”万贵妃还不死心,又让人端来饭后的羹汤给他。谁知这一次朱佑樘干脆连看都懒得看,回答道:“我怀疑汤中有毒,不想喝。”说完,他就召来随从,掉头离开了昭德宫。万贵妃被小太子的态度给噎住了,等他走后便大发雷霆,说:“这孩子才几岁年纪就敢对我这样,待到他长大当了皇帝,岂不是要把我当砧板上的鱼肉了吗!”又气又急又怒的万贵妃竟因此而大病了一场。
由于宫外朝臣和宫内的周太后、小太子都对万贵妃严加提防,万氏渐渐觉得自己已不太可能除掉这个孩子了。她想来想去,想出了另一个法子:易储。既然要易储,就得有皇子可易。她终于接受了自己再不能生育的事实,决定另辟徯径,大力鼓励后宫妃嫔多生儿子。
从此以后,万贵妃表现出异常的“贤德”和热情,拼命地把宪宗往年轻宫妃的身边推,若是宪宗有力不从心的表现,她还将自己收藏的春药秘技统统地塞到宪宗手里,一点也不在乎宪宗的身体吃不吃得消。
于是,在万贵妃的监督和春药的鼓励下,才七八年的功夫,后宫中就冒出了十一位皇子、五位公主。
既然有了这么多的选择余地,万贵妃便开始了易储的行动,不遗余力地挑拨宪宗与太子之间的关系。她要求宪宗改立皇四子朱祜杭为太子。
宪宗对太子与万氏之间的死仇当然是心里有数,心中也确实时时忧虑日后万贵妃及其家族的结局。因此,他终于抵抗不了宠妃的哭闹,决心废太子了。
仇英《松溪横笛图》
绢本,设色,纵116.4横65.8厘米。藏南京博物院。
写隐居仙境人物,画面为一处憎静优美的深山幽谷,高山耸主,青峰参天,山下树木葱郁,溪岸老松虬曲,树丛中茅舍隐现,一轮明月高挂,一隐者跣足横笛,泛舟溪上,煞是一派出尘仙境,山石的勾勒与镀法,均极细润绵密,设色柔和,使意境更臻拥雅幽淡。
万贵妃推荐给宪宗的新太子人选,是邵宸妃所生的皇四子朱祜杭。
邵宸妃是浙江昌化人,出身贫寒,父亲邵林以淘金为生。由于生计艰难,便将邵氏卖给了杭州镇守太监。太监见邵氏生得美貌非凡,遂将她送进了皇宫。和纪女史一样,邵氏在入宫后学有所成,知书达礼,为宪宗所看中。与薄命的纪女史不同的是,她赶上了好时候,她得宠之时,万贵妃不但不为难宫妃,反而大力支持她们为皇帝生儿育女。因此,纪氏一连为宪宗生下了三个儿子之多。其中最大的,就是她于成化十二年七月生下的皇四子朱祜杭。这位皇子受母亲的影响,喜好读书,为人端正豁达,很得宪宗的喜爱。
宪宗想要易储的消息,首先就被司礼太监怀恩所知。怀恩在当年太子还宫之时立了功劳,怎么会愿意换人呢!他对宪宗百计劝说,请宪宗收回成命,这可惹恼了宪宗。他一怒之下,竟将陪伴自己多年的怀恩彻职查办,贬到凤阳去看守祖陵了。
正当宪宗打算挑个好日子颁布易储诏书之时,突然频频出现“天象示警”的大事。
成化二十(公元1484)年的正月和成化二十一年的五月及十一月,北京连续发生地震;成化二十一年的正月,又发生了异样的星象。这些异兆使宪宗惊惧万分,不停地下诏“减贡献、饬备边、罢营造、理冤狱、宽银课、工役、马价、恤阵亡士卒”,又“大祀天地”,“诏群臣极言时政”、“赦天下”……然而尽管如此之忙,老天仍然不消停。成化二十一年的夏天,泰山也频频发生地震,仿佛是在和北京城里的地震遥相呼应。
侦知皇帝易储企图的御史趁机奏本,说泰山地震等事,是为东宫有变而示警。
这可把宪宗给吓坏了,他不但立即打消易储的念头,而且还颁下旨意,宣布从此不允许任何人擅议储位之事。这道旨意使群臣大喜,却把万贵妃给郁闷坏了。
仇英《四季仕女图》
长卷,绢木,水墨,纵:29.6厘米,横:300.9厘米。日本大和文华馆藏。
明代仇英四季仕女图是一幅表现宫女们四季游乐的画卷,图用春、夏、秋、冬四个场景画出。以树石相隔巧妙地连接在一起。作者画法以唐宋为宗,尤擅青绿山水和仕女图。呈泫精致,画风优美,极具功力。
仇英此图应项元淇之约而作。人物襟带飘然,风度高雅,环境清幽,景色宜人。笔法细腻严谨,设色鲜丽明艳,为仇英青绿山水画代表作。自识“仇实父为少岳先生制”,钤“十洲”印。裱边有明董其昌、子固及近人徐宗浩题记三则。经清内府收藏,后为徐石雪所得。未见著录。1957年徐石雪捐献故宫博物院。
为了收买人心,也为了奢侈享乐,万贵妃早已将大明后宫内历年积存的七库金银挥霍一空,这也是她急于易储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这个如意算盘打不响了,她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是好。
成化二十三年,万贵妃已是花甲之年的老妇人,按理来说,做为那个年代的后宫女人,这已该是平心静气颐养天年的年纪。
正月的明宫格外热闹,十几名皇子公主济济一堂,孩子们在西内太液池上“冰嬉”,宫眷们忙着请客宴饮。正月初九之后,宫中开始耍灯市,准备迎接元宵佳节的来临。
就在大家竞相比手巧、买彩灯的时候,却传来了万贵妃暴薨的消息。
原来,万贵妃多年来在宫中作恶,已经是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在一片新年的喜庆中,后妃和皇子公主们没有谁愿意去跟万氏搅在一起。坐在安喜宫里的万贵妃,看见来自己这里贺年的人都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转身出去却都一个个彼此亲热得很,再看到太子已经长成十八岁的青年并已娶妻,她心里更是窝火到了极点。因此,在大家都欢喜的新年里,她却是躁怒狂暴,看什么都不顺眼。
盛怒之下,万贵妃操起一根拂子,没头没脑地就冲着身边的宫女打了下去。正当发泄得起劲的时候,突然一口痰涌上她的喉咙,本就肥胖过度活动不便的万贵妃立刻头昏目眩,栽倒在床上,这口痰咽不下、吐不出,堵在她的喉管上,顷刻之间就要了她的性命。
宪宗得知这个消息,哭得死去活来,如丧考妣。他宣布为万贵妃罢朝七日,以皇后的礼仪将她下葬在天寿山西南,并给她上了一个上好的谥号:“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
仇英 《沙汀鸳鸯图》
纸本,设色,纵78.9厘米,横27.4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仇英较少作花鸟,但画必精工典丽。此图画水汀中栖一对鸳鸯,伴以奇花异石、沙汀竹篁,春意深浓。鸳鸯的姿态生动,颇费经营,刻画精致。图中大片春水,近处清澈见底,水草挺拔,生机勃勃。作者用笔皴擦柔和,敷色层次丰富浑融,深具宋人的写生功力与元人的笔意。图上有彭年、袁褧题诗。上署隶书年款“ 庚子(公元一五四○年)夏仇英实父制”,约为仇英五十岁时作。钤“实父”白文方印、“仇英”朱文方印,押角钤“十洲”朱文方印、“南阳”白文方印。
宪宗这年刚四十岁,正是男人壮盛的年纪。谁知自六十岁的万贵妃死后,他却日复一日地萎靡不振、了无生趣。甚至哭着说:“贵妃去了,朕也要跟着她去了。”没过多久,他就患上了疾病,并且很快一病不起。
成化二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距皇贵妃万贞儿之死才八个月工夫,明宪宗朱见深去世,享年仅四十岁。相比之下,倒是万贞儿好歹还混到了花甲之年。
纵观宪宗对万贞儿的感情轨迹,他确实是将封建王朝帝王最难能可贵的真情给了这个女人。可惜的是明珠暗投,万贞儿从来不曾真正爱过这个小男孩,只是把他当做自己富贵荣华的踏板,她害死了宪宗的一位太子,还害死了数不清的未出世皇子皇女,使宪宗在七八年的时间里无儿无女,最后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图谋易储,又将严重摧残男人体魄的春药拼命往宪宗口里塞,把他当成达到自己目的的生育机器。可怜的宪宗却象所有死心眼的情人那样,虽然很清楚这个女人辜负了自己,仍然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紧紧地绑在对方的身上。于是,他不但没能做出什么政绩,就连自己的性命,都可以说是被万贵妃给葬送了。
经历坎坷的皇太子朱佑樘终于登上了大明皇帝之位,是为明孝宗。
明孝宗一即位,便下令严查那些蛊惑宪宗行妖邪之术的方士妖人,从前依附万贵妃的李孜省、邓常恩、继晓等人都先后被贬谪或处斩,被贬退出京的术士法师超过一千人,万贵妃的兄弟万喜万达等人也被降职。不久,他又将怀恩召回身边,并将不顾廉耻认万贵妃为姑妈、并以房中术惑乱宪宗的首辅大臣万安贬斥回乡。
群臣为孝宗这一系列的举措所振奋,决定再进一步追究万贵妃的罪状。御史曹璘上书,请求削去万贵妃的谥号,鱼台县丞徐顼更是明确指出纪淑妃之死与万贵妃有莫大关连,要求逮捕当年为她看病的太医以及万氏家属,严加审讯,查清纪氏之死的真相。
仇英 《修竹仕女图》
立轴,绢本,设色,纵88.3厘米横:62.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工整纤丽,飘逸优雅。庭院内修篁疏淡,奇石卧立,一仕女,宽袖长裙,信步闲踱,凝视远方。画家用细腻的笔墨,刻画仕女脉脉含情的心理状态,也透露出其空虚、无聊的精神面貌。此图吸收唐宋仕女画的技法,人物线条用兰叶描而又稍细,劲挺流畅。高耸的发髻,丰满的体态,似周昉笔下的唐代贵族妇女形象。
母子连心,孝宗也非常想为母亲讨回公道。然而当他想到这毕竟是宫闱秘事,万一追查起来,宪宗的“令名”也势必要受到严重的损害的时候,他终于还是以“违先帝意”的理由,决定不再追究万贵妃及其家族的责任。万贞儿总算逃过了死后暴尸的一劫。
同样也是因为“先帝”的原因,孝宗不能为吴废后恢复皇后、太后的名份,但他仍然对吴废后在自己幼年时照料自己的恩德给予了报答,命令将吴废后的服饰仪仗、膳食起居待遇一律升格到“母后”的级别,还将她的侄儿提拔为锦衣百户。宪宗的第二位皇后王氏当年对纪女史的爱护,孝宗也非常感激,孝敬她如同亲生母亲一般。
然而,在寻找生母纪淑妃家人的事情上,恪守孝道的朱佑樘却始终没有如愿。
直到这个时候,人们才知道,在广西贺县民间,“纪”“李”二字发音一致,而且很明显,纪氏的履历在入宫前后还经过了官员和太监们的“润色”,因此,她的那个“纪”姓恐怕也是被别人安上去的。由于年深月久,也因为纪氏本人不曾留下详细的说明,更有可能是当年平民乱之时,纪氏的家人眷属都已经死于屠戳或在之后远走它乡,总之,再也没有找到与纪氏有关系的任何人或踪迹。就连她究竟是不是姓纪,都弄不明白。
弘治三年,无奈的孝宗终于放弃了寻找母亲家族的打算。他为自己连姓名都模糊不清的母亲上谥号为“孝穆慈慧恭恪庄僖崇天承圣纯皇后”,迁葬茂陵,别祀奉慈殿。又在母亲当年被送入京之前曾经居住过的广西桂林立庙,祭祀杳无音信的“纪”氏先人。“纪淑妃”连一个于事无补的身后追封都来得如此模糊,使孝宗抱憾终生,每当诵读起大学士尹直为母亲撰写的哀册之时,他都情不自禁地痛哭失声。
仇英《渔隐图》
可怜的“纪氏”,当她还是一个天真的小女孩时,就因为明王朝的一次用兵而祸从天降、家破人亡、自己也被没为官婢。又因为一次身不由己的“鱼水之欢”,她为那个下令用兵的皇帝生下了一个儿子,随后她带着那个不受欢迎的儿子捱过了五年东躲西藏的痛苦生活,刚刚看到一点生活的希望就不明不白地死去。她是谁?她到底姓什么?她叫什么名字?她的父母和家乡到底在哪里?——她虽然为大明王朝生下了一位皇帝,却没有留下属于自己的任何讯息,甚至于倾举国之力也不能寻找到她的身世和生命轨迹。她的一生,实在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然而,大明皇帝明孝宗的身上却因此流淌着那个失去踪影的瑶寨的血液,这也许是那场生灵涂炭的兵变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结果了吧……
也许是因为母亲的悲惨遭遇,终孝宗的一生,他都只爱一个女人,那就是他的张皇后。明孝宗的后宫没有妃嫔,他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自愿过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
经过四百余年的岁月,那座“纪氏”祭庙已经消失无踪,只有一口水井,据说是当年纪女史被送入宫之前,在桂林停留时曾经洗脸梳妆过的地方。这口井至今还在,地方上一直称它为“太后井”。
四 : 宪宗朱见深 史上最恋母的皇帝!明宪宗和万贵妃
61阅读/ www.61k.net
宪宗与万贵妃的畸形恋!万贞儿以比宪宗大十七岁的“优势”牢牢地拴住了宪宗的心,并且拥有了他一生的宠幸,直到最后离开人世,皇帝对她仍旧念念不忘。这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室姐弟恋,在理论上是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万贞儿却把理论变成了现实。也许这就是她的魅力所在吧。
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或作成化帝,明英宗长子,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于天顺八年(1464)登基,初年为于谦平冤昭雪,恢复景帝帝号,又能体谅民情,励精图治。在位末年,好方术,终日沉溺于后宫与比他大17岁的宫女万贵妃享乐,并宠信宦官汪直、梁芳等人,以至奸佞当权,西厂横恣,朝纲败坏。成化二十三年(1487),万贵妃去世,八月,宪宗过于悲痛而驾崩,时年41岁。葬于北京昌平明茂陵。
透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万贵妃在明宪宗眼里地位至高无上,无人能比。是什么原因使得明宪宗一生钟爱大他17岁的万贵妃呢?按说,在中国古代社会,封建帝王后宫佳丽三千、妃嫔无数乃是常态。作为后宫中的女人,要从众多佳丽中脱颖而出,得到皇帝的宠爱,已是不容易做到的事,而要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并且还能独受皇帝恩宠几十年,就更是非常困难的。然而万贵妃做到了,这个生活在明英宗和宪宗时期的谜一样的女人,留给了后世研究者无数的问号。她既没有惊人美貌,也没有显赫家势,更没有花季一般年龄,她究竟凭借什么独受恩宠二十年呢?
万贵妃凭借什么独受恩宠二十年呢?
我们还是先从她的基本情况开始说起。万贵妃(公元1430-1487年),小名贞儿,原籍青州诸城(今山东益都县一带)人,爸爸万贵为县衙掾吏,因犯法被流配边疆。万贞儿年仅四岁便被选入孙太后宫中,充入掖庭为奴。明宪宗朱见深两岁时被孙太后立为太子,与此同时,时年19岁的万贞儿做了他贴身侍女。公元1465年,英宗皇帝去世,朱见深继承了皇位,改元成化,成为明朝第八位皇帝。第二年,万贞儿为宪宗生下一子,宪宗大喜,遂封万贞儿为贵妃。可惜不到一月,皇子夭折,此后万贞儿再无生育。
然而,朱见深倾其一生都对这个比自己大17岁的女人格外地宠爱和忍让,一直到万贞儿去世。明朝文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篇》中对万贵妃所受的恩宠感慨称道:“自古妃嫔承恩最晚、而最专最久者,未有如此。”另外,有史料记载,年仅18岁的宪宗大婚不久,就撇下年轻貌美、才华横溢的吴皇后,夜夜就寝于万贞儿所住的宁贞宫,这足以说明万贞儿在宪宗心中的地位。据清代张廷玉等人所修《明史》记载,经历丧子之痛,万贵妃开始对其他怀孕的妃嫔或已经降生的皇子大加谋害,而宪宗却对这个女人无计可施,未加责罚,相反却是一再的退让。
明宪宗与万贵妃的“姐弟恋”热烈持久宽容到如此程度,不仅前无古人,也后无来者,不能不说是1种特例、一桩个案。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一,朱见深具有强烈的俄狄浦斯式恋母情结。
据正史记载,朱见深自两岁开始就由万贞儿陪伴。英宗土木堡之变之后被困瓦剌,朱见深的叔叔趁机抢去皇位并罢免他的太子职位,从此他便跟随万贞儿住在后宫,直到英宗卷土重来。在朱见深这段人生中最黑暗最艰难的日子里,万氏一直守护在朱见深身边,始终如一,不离不弃。由于古代主子和侍女之间的特殊关系,万贞儿在朱见深心目中就有了妈妈、姐姐兼情人的多角色的[www.61k.com]朦胧定位。这是宪宗朱见深一辈子对万氏都非常宠幸的最大原因。毕竟人在最落魄最寂寞的时候,是最需要温暖需要呵护的,加上朱见深有些口吃和内向,总是万贞儿在呵护与照顾。明宪宗小时候的这种境遇,肯定会使他增加对万贵妃的恋母之情、钟爱之心。
本文标题:
明宪宗和万贵妃-万贵妃是怎么死的?明宪宗和万贵妃的故事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0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