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全国三成状元靠加分-2014年高考状元:阴盛阳衰依旧,三成靠加分

发布时间:2018-02-28 所属栏目:数码

一 : 2014年高考状元:阴盛阳衰依旧,三成靠加分

随着高考成绩揭晓,各地高考头名也纷纷浮出水面,受关注热度有增无减。(www.61k.com)

自主招生、校长推荐等举措成为名校“掐尖利器”,近3成新科头名已被北大、清华等名校提前“预订”,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中国一流大学今年依旧无人问津。“新贵”国科大仅受南京市理科第一名青睐。

此外,全国各地高考头名“阴盛阳衰”的局面一如从前,女生依旧称霸高考。如,北京、广东、辽宁等地均未出现男生头名,与之相对,除去广西和山西外,其他省份均有女生头名产生。

全国三成状元靠加分 2014年高考状元:阴盛阳衰依旧,三成靠加分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今年高考加分大瘦身,但仍有约3成头名皆为“加分制造”。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的加分头名有23人,占总数的约3成。福建和天津高考加分头名人数最多,而天津更是全为“加分头名”。同时,今年有2人是复读头名,其目标均为北京大学。

此外,近6年各地区高考头名中,加分头名共有180多人,占最近6年总数的4成。其中,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加分头名人数最多,共有6人。近日因87名体优生资格被推至风口浪尖的本溪高级中学则有4位头名,位列全国第三,而今年辽宁文理头名更是均出于此。

二 : 高考解密 高考状元中居然有超三成靠复读!

在网络问卷调查、到的各地区高考新科状元中,加分和复读等“人造状元”占状元总数的32.05%。[www.61k.com)其中,福建和天津高考加分状元人数最多。百年英才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专家杨雅平博士教授指出,虽然现在全国各地区高考加分“瘦身”政策实施,但从各地加分状元比例来看,高考加分瘦身运动效果并不明显,实现教育公平和高考公平困难重重任重道远。

辽宁高考状元刘丁宁为了进入北大中文系“追寻更纯粹的国学”,放弃香港大学学籍和72万全额奖学金,回母校复读,如今再以666分成功“卫冕”文科状元。连续两年问鼎辽宁省高考状元,弃港大选北大,“学霸”刘丁宁的选择在网上引起热议,有人赞其勇敢寻梦,有人弹其愚蠢,也有人质疑内地的高考状元不适应香港大学的土壤。事实上,刘丁宁并非第一个选择复读的高考状元,也不会是最后一个选择复读的高考状元。

高考状元缘何选择复读,

2013年高考,刘丁宁以668分考入香港大学,并获得全额奖学金,但开学仅一个月,刘丁宁就辞别香港大学,重回高中复读。她的低调退学却引来轰动效果,关于退学原因的各种猜测纷至沓来。

刘丁宁复读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徐楠告诉记者,“一开始我们也不希望她回来,希望她能适应那边的环境,但这孩子挺有主见和主意。”徐楠透露,港大的课程设置与刘丁宁想学的内容有些差距。刘丁宁觉得,在香港一直待下去,考研究生再回到北大,花费这个时间没有任何意义,这不是她想追求的,干嘛在这儿浪费时间,与其这样不如再重新选择一次。

复读的高考状元,以前有,以后还有

退学复读的高考状元,刘丁宁并非第一人。2005年德州齐河县的高考理科状元吕德鑫,总分669分,入读同济大学。2008年,已经是同济大学自动化专业大四学生的他,选择了退学复读。吕德鑫告诉记者,大学并不像他想的那样,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也不感兴趣,自己在大学里混日子,错过了转专业、修双学位的机会,也没交到知心朋友。于是他选择了退学复读,想重新开始,复读目标是北大或香港高校的商科专业。

退学复读的高考状元,刘丁宁也并非最后一个。2014年湖北高考荆州市的文科状元肖雅欣,总分620分(语文128,数学140,英语141,文科综合211),可是当得知自己的分数时,肖雅欣脸上没有喜悦,只有更多的遗憾。她在微博表示:自己可能准备复读。因为起初以为620分的总分仅能入读人大,所以比较失落……

湖北安徽最盛产高考复读状元

无论是刘丁宁,还是上述提到的吕德鑫、陈一天,很多复读状元都已经考上香港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复读的唯一目的就是考取北大清华等中国顶尖大学或追求自己心仪的热门专业。

据百年英才资料显示,在中国校友会网调查到的2009-2013年中国各地区高考状元中,全国共有25名高分复读生问鼎中国各地区高考文理科状元,占状元总数的5.98%。其中,2013年有6名复读生问鼎状元,2012年、2011年和2009年各有5人;2010年有4人。从高考复读状元的地区分布来看,湖北省高考状元中复读生人数最多,有5人,居全国各省市区首位;安徽省有4人,名列第二;山西省和重庆市各有3人,并列第三;河南省和江西省各有2人,广西自治区、黑龙江省、湖南省、吉林省、辽宁省、山东省各有1人。

相比而言,全国高考复读生状元较为集中在湖北、安徽、山西、河南、湖南、吉林、山东、重庆等省市,这些省区的大量考生常将读大学作为改变人生命运的首选路径;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专家、厦门大学博士冯用军副教授指出,而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地区未出现或较少出现高分复读生状元,这不仅与北上广等省市的大学多、录取分数偏低、高考录取率高等有关,还与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和求学就业多元化有关。

复读状元“圆梦北大”难复制,高考复读并不可取

最引人关注的是,接受问卷调查的高考状元中,有相当部分复读目标是考上中国顶尖学府北京大学。其中,某高考文科状元放弃奖学金,选择退学复读,希望圆梦北大中文系追求更纯粹的国学。黑龙江理科状元刘秋实连续四年参加高考,只为考上北京大学物理系。百年英才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专家杨雅平博士教授,虽然上述通过复读成为高考状元助力实现“圆梦北大”,但他们身上折射出的盲目的“名校情结”误导下的求学道路既无法复制也并不可取。

我们对高分考生复读既不反对也不赞成,但“高考工厂”、“复读基地”等反映出的一些社会问题值得社会各界反思:

第一,目前高考科目设置、高考录取制度的一些缺陷,需要通过稳健改革解决。

第二,“高分考生复读考状元”反映出扭曲的考生名校情结和社会名校心理,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也是对社会“第一学历歧视”的屈服。

第三,优秀考生被重点大学录取却选择复读,是拿自己的青春赌明天,浪费宝贵的教育资源的同时,也挤占了应届考生的求学资源!长期下去造成恶性循环,浪费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

第四,复读学校为了让部分落榜高分考生成为招生宣传的招牌,鼓励高分考生进行复读,将复读学校变成“高考工厂”、“复读基地”,或者某些中学的谋利工具,更有甚者成为彰显地方政绩和业绩的标志。百年英才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专家杨雅平博士教授指出,国家、高校、中学和社会要理性应对、系统改变,我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但要坚决反对“名牌至上”主义,倡导“能力第一,学历第二”。

高考状元复读和复读后 背后的制度思考

高考状元从港大退学复读,再度成为状元,这毫无疑问是一个“彪悍”的“学霸”,但专家认为,“要上北大,按照规定,必须复读,这是很荒谬的事情。”这凸显出了我国内地高等教育体系缺乏自由转学制度的短板。熊丙奇说,如果一个学生进入大学后,感觉不适应这个学校或者认为该校不适合自己,他可以申请转学。大学排行榜中也有“新生留校率”的指标,这样学生有了选择权,也能倒逼学校提升教育质量。

业内专家表示,如果能实行学生的自由转学或者自主录取入学,扩大学生的选择权,无疑能极大提升我国的高等教育竞争机制,对内地高等教育体制的提高也是一大促进。

受访的中国各地区加分复读状元排行榜

高考复读 高考解密 高考状元中居然有超三成靠复读!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以上数量来源于百年英才网络调研结果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三 : 全国三成状元靠加分 考坛前“女汉子”称霸

全国三成状元靠加分,为了有足够的说服力,本报搜集了自2005年至2014年(共10年)的156位高考状元,包括浙江省和11个市的状元。[www.61k.com)

状元,除了拿高分外,还会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为了有足够的说服力,本报搜集了自2005年至2014年(共10年)的156位高考状元,包括浙江省和11个市的状元。

曾致力于学科竞赛的状元,在大学专业选择之时,大多选择了转身离开;我们的基础学科,还很“寂寞”。对我省近十年高考状元的数据调查发现,在躁动的大 环境之下,41.5%的状元选择了多金的商科类专业。可并不是状元念商科,就有独特的优势。有金融毕业的状元,在找工作之时被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刷下。

其实,状元同样迷茫于自己到底喜欢什么、适合什么、想干什么

【概况】

状元里“女汉子”更占优势

搜集10年的状元信息,并非易事。不少状元的信息已散失,我们从浩大的数据资源中共找到了156名省市状元。

都说女孩更擅长考试,“阴盛阳衰”时代已来临。我们的统计结果,恰好印证了这一说法。

在156位状元中,女状元有84位,占54%,男状元有71位,占46%。这一局面,在省状元中更为突出,女状元占56%。尤其近两年,女生包揽了文理状元。

细究各地市,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宁波是“女汉子”的天下,在15名市状元中,女生就有10人(66.7%)。金华则相反,还是男生时代,在12名市状元中有9名男状元(75%)。

状元“产地”杭州宁波平分秋色

在产生省状元的区域分布上,杭州和宁波平分秋色,各贡献了6名。衢州自2005年出过状元后,就再没有了声息。金华、台州和丽水,在这10年里则未跻身省状元榜单。

在宁波、台州和衢州,市状元都被当地一所高中垄断。比如,宁波的状元是镇海一家独大,台州则是台州中学,衢州则是衢州二中。

其他市的状元产地,就显得均衡。比如,在杭州,杭外、杭高、杭二、学军和富阳中学轮流“坐庄”。相对来说,杭二夺魁次数多些。比如,今年,杭二包揽了杭州文理科状元。

但是,杭州市的状元还是多产在市本级的高中。另一些地区,县市高中同样出色。比如,在绍兴,除市本级外,诸暨、新昌、上虞,都拿过绍兴状元。而且,坐落在山区小县城新昌中学的势头还更劲,多次拿下绍兴文理科状元,比如,今年,浙江省文科第二、绍兴文科状元石可可。

【专业】

守住基础学科的状元

在多金的诱惑之下,当然也有状元耐得住寂寞。

2006年,毕业于杭州二中的浙江省理科状元卢毅选择了量子力学。他放弃港大72万元的奖学金,进入北大。

现在,他正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固体研究所(简称“马普固体所”)攻读博士。

德国马普学会,是德国乃至全世界从事基础研究实力最强的研究学会,曾经出了32位诺贝尔奖得主。

他为什么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基础研究?卢毅的答案一如高中毕业时,“比前人知道的多一点点,总是很有意思的事。”

2011年,毕业于镇海中学的宁波市理科状元王子宁选择了清华大学的钱学森力学班。在填报志愿时,父亲还有点不“死心”:“那些热门专业,像建筑啊、金融啊,你真的都不考虑了?”王子宁回答得很干脆:“凡是跟钱沾边的都不选。”

现在,王子宁还是说:“不悔当初的选择。”他只照着一个原则走,想做研究。

“并不是只有钱才是人生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他说。对于生活,他认为只要用着方便就行。他不喜欢跟人比,只想干自己喜欢的事。

在钱学森力学班,高手如云。“有很多天才,非常厉害,做研究的点子特别多。”最初,他坦言,产生过对自我的怀疑,“做科研真的需要天赋,思想和爆发力,不是努力就可以实现的。”

不过,现在,这些压力都被他转化为了前进的动力。钱学森力学班实行末位淘汰制,睡得比高中晚,干得比高中多是常事。不过,他并不觉得累。“高中,被迫学。大学,是自找地学,虽然身体累,可心里不累。”

下学期,他将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科研项目。他规划着本科毕业后,出国深造。今后,进研究所或是在大学做一名教授。

高考状元追踪多年,留下一个感性的印象是:状元怎么都爱去经管?这一感性认识,在理性的大数据中被证实。

留下专业信息的123位状元中,51人选择了商科类专业,占41.5%。在金融浪潮之下,状元们都扎堆式地往“钱”里钻。

细分商科,经济、工商管理、财政、会计和税务等都有人选,但更多的状元还是选了金融。

专业选择位居第二的是法学,但占比已跌落到8.9%(11人选)。建筑学紧跟其后,占比为7.3%(9人选)。

若是按大类分,有一技之长的工科还算吃香。在123位状元中,共有27人选工科。其中,建筑、自动化和电子都较受欢迎。

26名状元选了人文社科类,其中,法学和语言类专业受欢迎。不过,相对中文,状元们更爱外语。

枯坐板凳埋头学术的基础学科,受到状元们的冷落。在123位状元中,仅15人选。其中,数学最受欢迎,占4.9%。在所有学科中,数学排行老五。不过,选数学的状元到了后期都会投奔金融。生物,是基础学科专业中第二受欢迎的专业。

更爱有“钱途”的专业

当然,选择经管的状元中,不乏有清晰自我认知的人。毕业于杭州高级中学、2012年的浙江省文科裸分状元姜动,就是其中一位。

“我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个人特点。我享受与人交流,交流之中获取信息,做出自己的判断。相较书本知识,我更注重实践。可以说,我的缺点是不那么沉得下心来。”姜动自我剖析。

他说,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得借助两个条件:有足够的空间去想,不受外界的干预;同时,有充足的信息来源。姜动觉得自己很幸运,在高中阶段有一个宽松的环境。

高一时,姜动就开始看《第一财经周刊》。高三最紧张的备考阶段,《商业周刊》还是不离手。

“现在看来,商科仍是最适合我的,我没有后悔当初自己的选择。”他说。

对于外界抨击状元爱赚钱的专业,姜动认为,“在美国,不少最优秀的学生同样会冲着华尔街而去,想进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和纽约大学商学院。对成功的渴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未来,他想做一名风险投资者,主攻互联网和生活方式相结合方向。

现在,他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这个暑假,他都在一家驻地北京的跨国风投公司硅谷银行资本实习。他是众多申请者中,为数不多被录用的学生之一。

也有理科生转系学中文

自我认知清晰的“经管人”

对经管的“趋之若鹜”,真的都是真爱吗?在我们的微调查中,部分状元坦言,选择商科只是为了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

在浮躁的环境之下,状元同样不免随波逐流。不过,有人在逐流之中,勇敢地选择重头再来。

2011年,毕业于温州中学的浙江省理科状元施朝签下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可入校没多久,他却大跨度地选择了中文系。

中文,是连不少自诩擅长写作的文科状元都不敢选的专业。转行,必须付出代价:他要留级一年。因为,中文需要长久的积淀,学习内容又精又杂。

不少状元进入北大,只为了光华管理学院。可想而知,这里各路大牛云集。有人说,是压力迫使施朝逃离。但事实,他转专业时的学科基点高达3.7(满分4)。

“性格不适合经管。”熟悉他的人这么总结。其实,在状元报道之时,对施朝描述最多的一个词是“腼腆”。

入校仅1个月,施朝就去旁听中文系的课。当时,他还在光华管理学院,书架上就已经放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的书。就连体育课,他都选了浓浓中国味的“汉字太极和养生”。

他在中文系到底“混”得如何?北大一位教授透露,“不久前,我跟中文系的一名教授还聊起施朝,他对施朝的评价还挺高。”(完)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四 : 国产千元机新格局靠跑分难有存在感

面对手机行业的激烈竞争,国产厂商们在本周开启了新一轮的“血战”。

以往10月都是手机圈最热闹的季节,今年却得加个“最”字。从目前已知的规模来看,本月将会有至少18场科技圈的新品发布会相继召开,其中多数是国产厂商,但也不乏国际厂商选择在这样的时间点抛头露面。

那么你可能会问新品为何如此扎堆儿?分析不难得出三点原因。首先是想赶在双11冲销量之前集中发布新品,其次是为了增加品牌的曝光度,最后则是抱着你有我也得有的心态来凑凑热闹。

有意思的是,这些新面孔并非是年度旗舰之作,反而是一些廉价的新品。事实上凭借着更低廉的价格以及不错的硬件配置,千元产品往往会比日趋饱和的高端市场更容易被用户所选择,从而在冲击销量层面更有优势。

一天前,锤子科技率先召开发布会推出了一款坚果手机特别版本。8种富有日系风格的配色、米色面板与边框设计以及999元的定价让这款手机定位入门级小众市场。紧随其后的是,魅族、荣耀甚至是一加等国产品牌也会相继推出低价位新品,这似乎预示着新一轮千元机大战即将上演。

曾经的千元机:依靠低价刷存在感

其实对于千元机市场,我们从几年前就开始接触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五年前的千元机代表的是低端产品,当时智能手机还并未踏入百元行列,市场中百元级产品随处可见的都是功能手机。而今天的千元机显然更泛泛一些,不仅包括1000元价位段的产品,其实也涵盖了一些百元级手机。

国内千元智能手机是在2011年爆发,在当时三大运营商补贴利好的大环境下不断有捆绑运营商的千元机推出,从而带动了3G元年的普及。

第二阶段则是13年红米手机的上市率先将千元智能机的价格拉低到了799元档位。在这个廉价的价位段中,用户或许放弃了对外观设计上的追求,转而关注硬件配置与性价比的一个平衡。自此引发了国内手机厂商集中推出子品牌模式全面进攻中低端市场。

而第三阶段的千元机市场则依靠4G网络的普及而到来。依稀记得当时国际厂商转型速度之慢让国产手机占得了先机。一时间各种打着4G网络旗号的低价产品不断冲击着国际厂商。同时国内运营商补贴力度的下降也让众多依靠运营商生存的手机厂商尝到了苦果。

第四阶段的千元机则在价格层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硬件配置已经不是用户关心的内容之时,厂商开始想尽办法让千元机的价位不断下探,甚至有些智能手机降价到500元以下,更有甚者为了生存选择亏本卖手机。

如今的千元机:硬件配置足够成熟

时至2015年,千元智能手机市场在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之后已经变得愈加成熟。相比几年前低价手机不堪一击的使用状况,这些产品不仅价格控制在百元级别,而且硬件配置也和一般的1000元至2000元价位产品差距不大。

我们不妨列举一下如今千元智能机的配置。5英寸至5.5英寸1080P屏幕、64位八核处理器、2GB内存+16GB存储空间组合,500W前置+1300万像素后置镜头,3000mAh容量电池,搭载基于Android 5.1的定制系统。

很显然,百元手机在硬件配置上已经达到了此前1000元以上手机的标准,处理器基本都是联发科或高通的入门级64位新品,消费者很难简单的依靠硬件跑分加以区分。换句话说,同级别的百元手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能否符合用户的口味。

然而现阶段我们看到的趋势是百元&千元智能手机正在从一味的主打低价格试探着往上走。一些在中端机型上才有的配置功能也会下探到百元智能手机身上,比如金属机身、2.5D玻璃、指纹识别甚至是更大容量的电池。换句话说,智能手机成本下降以及工艺技术的提升让千元智能手机具备更强的竞争力,甚至可以和一年前或两年前的中高端产品不分伯仲。

另一方面,在刚刚发布的文青版坚果手机身上我们也感受到了千元机一些不一样的成长方向。以往提及千元机,我们似乎想象不出太多价格之外的东西。然而现在千元机不仅配置说得过去,而且也有了更多可玩的花样,比如多色后壳、米色面板等另类设计让这款文青版坚果手机小众又有个性。

或许你会认为锤子这样做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锤子T2发布之前提高品牌曝光度,或是为自身进军日本市场做的铺垫,但抛开这些话题就产品来说文青版坚果手机也的确变得更有意思了。罗永浩通过营造文青的价值观来提升产品本身的情怀,从而促进低端机销量。时下不仅是锤子,其他国内厂商在定义千元级别子品牌时纷纷采用了相同的做法。

未来的千元机:规格背后也玩情怀

IDC公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机出货量表明,3.372亿部的出货数据相比去年同比增长11.6%,这其中很大成分也是入门级产品在新兴市场的强劲增长。因此从需求来看,短期内千元智能机依旧代表了用户的核心购买力。

百元机未来的发展定位势必会是稳固提升的。如今我们又看到了不少黑科技高配置出现,包括更大的屏幕、4K分辨率、更高工艺制程的处理器芯片、8GB运行内存甚至256GB的机身存储空间,更高级别传感器相机等等。同时也包含了像三星S6 edge+这样的双曲屏以及苹果领先的3D Touch技术。

旗舰机的配置提升也就意味着未来Android入门级产品的规格参数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不再只简单依靠价格下定义。千元智能手机会从比拼价格、比拼硬件中走出来,逐渐成为抓住用户的新平台。依靠入门级的门槛,手机厂商可以植入更丰富的自家应用,通过完善系统吸引固定的用户群体,同时也能依靠推出不同的手机周边配件让消费者感受到不一样的操作体验,千元机似乎也有了自己的情怀。

既然配置无法区分出差别,那就得想想如果给消费者“洗脑”。很多子品牌都有着自己对于粉丝的一个定义,甚至有着自家产品系列背后的故事,可见未来千元机不再是冷冰冰的参数派,反而变得更有“内涵”。

时至2015年,鉴于整个行业的市场饱和以及不断被压低的BOM成本价格,我们也愈发能感觉到智能手机的门槛正在升高。曾经百花齐放、厂商纷纷入行的局面不再上演,未来只有少数派才能在手机市场中存活下来,依靠千元机来带量始终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不过用户对于千元机市场更多是心存疑虑,产品配置是不错,价格也还算理想,但能不能及时买到货呢?很遗憾,答案是并不能保证。在这个手机靠“抢”的时代,千元机的宣传意义仍然要比它的实际意义大得多。

虽然短期内千元机仍然是手机厂商提升影响力、占据市场的一种方式,但这种形式正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改变。成功存活的厂商们在高端市场其实也有着自己的野心,纷纷选择推出3000元档位的产品以此带动利润增长。只是被苹果和三星牢牢占据着的高端市场并不好玩,眼下如何能让千元机扭亏为盈成为赚钱的工具将会是手机圈接下来的重头戏。

国产千元机新格局 靠跑分难有存在感

本文标题:全国三成状元靠加分-2014年高考状元:阴盛阳衰依旧,三成靠加分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628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