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中药麦冬的功效与作用-麦冬的功效与作用麦冬的药用价值

发布时间:2018-03-02 所属栏目:麦冬的作用与功效

一 :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麦冬的药用价值

养生之道网导读:中药麦冬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麦冬的功效与作用、麦冬图片、麦冬的药用价值、麦冬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麦冬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养生之道网。(www.61k.com]

麦冬简介麦冬图片麦冬的功效与作用麦冬的药用价值麦冬的药用附方麦冬的配伍应用麦冬泡茶喝的功效麦冬的副作用麦冬的栽培技术

麦冬简介

麦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须根较粗壮,根的顶端或中部常膨大成为纺锤状肉质小块。以块根入药。本品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cm,直径0.3~0.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气微香,味甘、微苦。

麦冬图片

麦冬的副作用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麦冬的药用价值

麦冬的副作用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麦冬的药用价值

麦冬的副作用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麦冬的药用价值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

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1、清心除烦

适于内热扰心之证,温病邪热入营,身热夜甚,烦躁不安等症。还适合热伤气阴,心烦口渴,汗出体倦者。心阴不足,心烦不眠,舌红少苔者。

2、养阴润肺

主治阴虚肺燥,干咳、燥咳,劳热咳血等证。

3、益胃生津

善治胃阴不足,舌干口渴,纳呆不饥等证。此外,还可用治阴虚肠燥,大便秘结者。

麦冬的药用价值

【药名】麦冬

【别名】麦门冬、沿阶草。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

【制法】除去杂质,洗净,润透,轧扁,干燥。

【性状】本品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cm,直径0.3~0.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白,有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气微香,味甘、微苦。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6~12g。或入丸、散。清养肺胃之阴多去心用,滋阴清心多连心用。

【注意事项】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

麦冬的药用附方

1、治疗暑天汗出虚脱

用麦冬、人参各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2剂。对汗出虚脱,心慌心悸,血压过低,汗多口渴,体倦乏力有良效(编者注:此方为金代名医李杲所创,方名叫“生脉散”,已制成生脉口服液)。

2、治疗肠燥便秘

麦冬、生地、玄参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大便干燥。

3、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麦冬45克,加水煎成30~40毫升,分次服用,连服3~18个月。对缓解心绞痛、胸闷均有一定作用。

4、治疗慢性胃炎

麦冬、黄芪各9克,党参、玉竹、黄精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胃阴不足者有良效。

5、治疗糖尿病

用芦根30克,麦冬15克,知母12克。先用小火煎煮30分钟,滤出煎液,药渣再加水500毫升,大火煮开后改为小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将两次煎出的药汁混合,每日1剂。用于糖尿病患者口渴咽干、多饮、心烦不宁,或见低热,舌红,脉细数。

6、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

麦冬、天冬、知母、川贝母、百部各9克,沙参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阴虚燥咳者。

麦冬的配伍应用

1、配元参

一清一滋,金水相生,养阴润肺,生津止渴,用治小儿阴伤咳嗽,不食,苔花剥者有效。

2、配半夏

止咳降逆,生津益胃之功悉具,宜于肺胃阴伤,气火上炎,咳吐涎沫咽干而渴等症。

3、配五味子

酸甘化阴,守阴所以留阳,阳留汗自止。功能养阴敛汗,用治阴虚汗多,心悸,肺虚久咳,少痰或痰粘不爽等。

4、配沙参

肺胃同治,具有清肺凉胃,养阴生津之良好效用,用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少痰,咽喉干燥等症。

5、配粳米

适用于热病之后,或慢性病中出现的胃中气阴两伤证,具有较缓和的清补作用。

6、配乌梅

酸甘化阴,生津止渴效力显着,外感所致的肺胃津伤渴甚或内伤而见的胃热津伤消渴,均可选用。又乌梅能涩肠固脱而止利,合麦冬救阴以润燥,对于久泻久利,大肠津脱,虚火上炎之喜唾,喉干难忍,引饮无度者,尤为适合。

麦冬泡茶喝的功效

麦冬性甘、微苦、微寒,能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润燥滑肠,用于阴虚引起的咽干鼻燥、干咳、咳血、口渴、心烦、健忘、心悸、肠燥便秘等病症。秋季天气干燥,人们常感到口腔干燥、咽痛,此时如果用点麦冬,有润燥生津的作用。

麦冬补阴,侧重于肺、胃、心三个脏器,特点是泻肺中伏火、清胃中热邪、补心气劳伤,尤其常用于补益胃阴。当人体肺阴伤、胃阴伤时常会出现口唇、鼻咽干燥,此时可以用麦冬泡水饮服,缓解燥邪引起的不适。使用时麦冬每天的用量不超过15克,可直接用水泡服,也可用麦冬配乌梅等泡水喝,能生津止渴,对肺胃津伤效果好。如果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常觉得渴、出汗不止,也可用生晒参1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用水煎好后放至温热时服用。如果齿缝出血,可用麦冬煎汤漱口。

需要注意的是,麦冬的用量不宜过大,因为它虽然生津,但有滋腻的特性,量大时会碍胃,影响消化功能。

麦冬的副作用

经临床实验证明,麦冬临床使用安全性好,该药毒性很小,也无耐药性。毕竟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各有不同,部分患者在服用麦冬的初期,可能会有腹胀、嗳气、大便增多等消化道症状,但这些症状一般于两周后可自行消失。

麦冬性寒质润,滋阴润燥作用较好,适用于有阴虚内热、干咳津亏之象的病证,不宜用于脾虚运化失职引起的水湿、寒湿、痰浊及气虚明显的病证。临床将麦冬当作补品补益虚损应注意辨证,用之不当会生湿生痰,出现痰多口淡、胃口欠佳等不良反应。

另外,有报道称服用麦冬引起过敏表现为恶心、呕吐、心慌、烦躁、全身红斑、瘙痒。所以服用麦冬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它的用药忌讳。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等这一类人群不能服用麦冬。

麦冬的栽培技术

1、生长习性

麦冬喜温暖湿润、较荫蔽的环境。耐寒,忌强光和高温,7月见花时,地下块根开始形成,9-10月为发根盛期,11月为块根膨大期,2月底气温回升后,块根膨大加快。种子有一定的休眠特性,5℃左右低温经2-3个月能打破休眠而正常发芽。种子寿命为1年。

2、选地、整地

宜选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碱性砂壤土种植,积水低洼地不宜种植,忌连作。前茬以豆科植物如蚕豆、黄花苜蓿和麦类为好。每亩施农家肥4000千克,配施100千克过磷酸钙和100千克腐熟饼肥作基肥,深耕25厘米,整细耙平,作成1.5米宽的平畦。

3、繁殖方法

以小丛分株繁殖。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栽种,结合收获,边收边选进栽。选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高壮苗,剪去块根和须根,以及叶尖和老根茎,拍松茎基部,使其分成单株,剪出残留的老茎节,以基部断面出现白色放射状花心、叶片不开散为度。按行距25-30厘米、穴距20-25厘米开穴,穴深5-6厘米,每穴栽苗8-10株,苗基部应对齐,垂直种下,然后两边用土踏紧做到地平苗正,及时浇水。每亩需种苗60千克左右。

4、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一般每年进行3-4次,宜晴天进行,最好经常除草,同时防止土壤板结。

(2)追肥麦冬生长季长,需肥量大,一般每年5月开始,结合松土追肥3-4次,肥种以农家肥为主,配施少量复合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以利块根膨大。

(3)排灌栽种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7-8月,可用灌水降温保根,但不宜积水,故灌水和雨后应及时排水。

5、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叶枯病、黑斑病,可用1:1:150的波尔多液喷洒防治;虫害有蛴螬及蝼蛄危害,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浇注根部周围土壤毒杀。

6、采收与加工

麦冬各地收获年限不同,江、浙一带栽后2-3年收获,一般于4月下旬选晴天,用铁耙将块根挖起,切下块根,置箩中用水洗净,然后再翻晒3-5天,如此反复多次,至七八成干时剪去须根,再晒至全干。也可边晒边搓,直至晒干搓尽须根为止。

以上就是一些麦冬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养生之道网中医养生频道。

☆☆☆☆☆☆☆☆☆☆☆☆☆☆☆☆☆☆☆☆

欢迎关注养生之道网微信公众号

→搜索微信号:aiys137

→查找公众号:养生之道网

→我们的口号:传播健康理念,宏扬养生文化!

△△△想它、爱它,记得就要关注它!△△△

☆☆☆☆☆☆☆☆☆☆☆☆☆☆☆☆☆☆☆☆

二 : 天冬的功效与作用,天冬药用价值

Note:以下关于中药材天冬的介绍内容由诸多中医药网管理员整理自《中华草本》《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等资料,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不宜当做私自用药天冬的参照,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www.61k.com]

天冬的功效与作用 天冬的功效与作用,天冬药用价值

【名称】:

天冬

【英文名】:

RADIX ASPARAGI

【拼音】:

Tiān Dōnɡ

【别名】:

天门冬、明天冬、天冬草、倪铃、丝冬、赶条蛇、多仔婆

【药材类别】:

根茎类

【性味】:

性寒,味甘、苦。

【归经】:

归肺、肾经。

【入药部分】:

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干燥块根。

【产地和分布】:

生于山野,亦栽培于庭园。分布我国中部、西北、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

【形态特征】:

攀援状多年生草本。茎细,有纵槽纹。叶状枝2~3枚簇生叶腋,线形,扁平,长1~3cm,宽1mm左右,叶退化为鳞片,主茎上的鳞状叶常变为下弯的短刺。花1~3朵簇生叶腋,黄白色或白色;花被片6;雌蕊1,子房3室。浆果球形,熟时红色。花期5月。

【用法用量】:

6~12g。

【注意事项】:

【天冬的功效与作用】:

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用于肺燥干咳,顿咳痰黏,咽干口渴,肠燥便秘。

【附方】:

1.治渐加羸瘦。天门冬一两半(去心、焙),前胡三分(去芦头),赤茯苓一两,甘草三分(炙微赤、锉),川升麻三分,百合半两,黄芩三分,白前半两,柴胡一两(去苗),杏仁二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桑根白皮一两(锉),桔梗一两(去芦头)。上为粗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后温服。(天门冬散《圣惠方》卷三十一)
2.治润肺补肺,久服补五脏,养肌肤。天冬不拘多少。上药滚汤泡去皮,取起晒干,半捶去心,捣如泥,入砂锅内,水煮成稀糊,布滤过,再入蜜糖,和匀煮稠,瓷罐收贮。每服三、五钱,早、晚、日中随意滚水或酒送下。(天冬膏《惠直堂方》卷一)
3.治唇焦舌干,腮颊生疮。天门冬(慢火炙),玄参(汤洗、焙干),牛蒡节子(炒)各一两,白药煎、紫苏叶各半两、甘草(炙),人参各一两半。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一丸。食后噙化、咽津。(天门冬丸《御药院方》卷九)

(本文由中医药网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三 : 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浮小麦药用价值

Note:以下关于中药材浮小麦的介绍内容由诸多中医药网管理员整理自《中华草本》《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等资料,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不宜当做私自用药浮小麦的参照,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www.61k.com)

浮小麦 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浮小麦药用价值

【名称】:

浮小麦

【英文名】:

Blighted Wheat, shriveled wheat, light wheat

【拼音】:

Fú Xiǎo Mài

【别名】:

浮麦

【药材类别】:

果实/种子类

【性味】:

味甘;性凉。
①《纲目》:甘咸,寒,无毒。
②《本草备要》:咸,凉。

【归经】:

心经

【入药部分】:

为禾本科植物小麦干瘪轻浮的颖果。

【产地和分布】:

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

【形态特征】:

小麦,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高60-100cm。秆直立,通常6-9节。叶鞘光滑,常较节间为短;叶舌膜质,短小;叶片扁平,长披针形,长15-40cm,宽8-14mm,先端渐尖,基部方圆形。穗状花序直立,长3-10cm;小穗两侧扁平,长约12mm,在穗轴上平行排列或近于科行,每小穗具3-9花,仅下部的花结实;颖短,第1颖较第2颖为宽,两者背面均具有锐利的脊,有时延伸成芒;外稃膜质,微裂成3齿状,中央的齿常延伸成芒,内稃与外稃等长或略短,脊上具鳞毛状的窄翼;雄蕊3;子房卵形。颖果长圆形或近卵形,长约6mm,浅褐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止汁,宜微炒用。

【注意事项】:

《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无汗而烦躁或虚脱汗出者忌用。

【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

除虚热;止汗。主止阴虚发热;盗汗;自汗。用于体虚多汗,脏躁症。

①《本草蒙筌》:敛虚汗。
②《纲目》: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骨蒸虚热,妇人劳热。
③《现代实用中药》:补心,止烦,除热,敛汗,利小便。

【附方】:

①治盗汗及虚汗不止:浮小麦,文武火炒令焦,为末。每服二钱,米饮汤调下,频服为佳。一法取陈小麦用干枣煎服。(《卫生宝鉴》)
②治男子血淋不止:浮小麦加童便炒为末,砂糖煎水调服。(《奇方类编》)

(本文由中医药网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本文标题:中药麦冬的功效与作用-麦冬的功效与作用麦冬的药用价值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282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