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关于苏军暂时留驻捷克斯洛伐克的协定

发布时间:2018-03-10 所属栏目:业界

一 : 关于苏军暂时留驻捷克斯洛伐克的协定

《关于苏军暂时留驻 捷克斯洛伐克的协定》
13035101210031 马莉 13法硕(1)班

历史背景
? 布拉格之春 ? 是1968年1月5日开始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内的一 场政治民主化运动。1968年1月5日的捷克斯洛 伐克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会上,第一书记职位 由亚历山大· 杜布切克担任。 ? 在他的领导下,捷克斯洛伐克显示出越来越强 烈的独立倾向。杜布切克在国内政治改革的过 程中,提出了“带有人性面孔的社会主义”, 这个方案完全抛弃了旧有的传统。然而,苏联 对捷的改革深为不满,认为它是反苏的,也是 对于东欧地区政治稳定的一种威胁。在同年8 月20日,苏联及华约成员国武装入侵捷克。

? 苏联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同斯沃博达、 杜布切克等人在莫斯科举行会谈。在苏联 的压力下,捷方被迫于8月26日 签署公报, 承认五国军队入捷是因为帝国主义在加紧 策划反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阴谋。 ? 10月16日,苏联迫使捷共在《苏军暂时留 驻捷克斯洛伐克的协定》上签了字。次年4 月,杜布切克被撤掉第一书记职务,由胡 萨克接任,其他改革派人物也大多被清洗, 大约有50万捷共党员被开除党籍,约有10 万人左右的难民潮。布拉格之春作为一场 改革运动,惨淡告终。

《关于苏军暂时留驻捷克斯洛伐 克的协定》的内容:
? 共15条 ? 该协定在1969年10月16日签订于捷克斯洛伐克首 都布拉格 ? 决心根据1968年8月3门布拉迪斯拉发会议的声明, 尽一切努力来加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和 捷克斯洛伐克之间,以及社会主义大家庭各国之 间的友好和合作,保卫社会主义成果,巩固欧洲 和世界的和平和安全, ? 考虑到1943年12月12日签署的、由1963年11月27 日议定书所延长的友好互助和战后合作条约, ? 根据1968年8月23日至26日和10月3日至4日在莫斯 科举行的两次苏捷会谈中所达成的协议,

? 第一条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同联盟政府取得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 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同意,同捷克 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达成如下协议:现在在捷克斯洛伐克社 会主义共和国的一部分苏联军队暂时留驻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 国境内,以保证社会主义大家庭各国的安全免受西德军国主义势力的 日益增长的复仇主义野心的侵犯。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其余的军队以及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匈 牙利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波兰人民共和国的军队根据 1968年8月23日至26日和10月3日至4日的莫斯科会谈文件将撤离捷克斯 洛伐克。这些军队的撤离将在双方批准本条约后开始进行,并将在两 个月内分阶

段完成。 暂时留驻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境内的苏联军队的人数和部署 地由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同联盟政府和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政府协商确定。 暂时留驻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境内的苏联军队仍然隶属于苏 联军事司令部。

? 第二条
一、苏联军队暂时留驻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境内并不侵犯它 的主权。苏联军队不干涉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围的内政。 二、驻扎在捷克斯陷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境内的苏联军队,苏军编制 人员及其家属将遵守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现行的法令。 ? 第三条

一,苏联方面承担在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境内苏军所需给养 的费用。
二,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在苏联军队、苏军编制人员及 其家属暂时留驻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期间,将向他们提供军 营中的营房和住房,办公川房、仓库和其他用房,机场及其固定建筑 物和设备,国家邮电和运输网设施、电力以及其他服务。 靶场、射击场和演习场将同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军共同使用。 上述诸设施以及公用事业、商业和其他方面的服务的使用办法和条件, 将由缔约双方协商确定。

?

第四条

苏军部队、苏军编制人员及其家属可以乘坐苏联的直达列车和车厢,也可以 经过从一国车厢到另—国车厢的换车,以及乘坐汽车和空中运输工具前往捷 克斯陷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苏军驻地和离开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 国。
苏军编制人员及共家属在进入、留驻和离开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时, 免受护照或签证检查。 通过苏捷边界的地点和手续,检查办法以及有关文件的样式由缔约双方协商 确定。 第五条

?

捷克斯洛伐克方面同意下列人员和物资在通过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国境时不征税,不受海关检查和国境检查:
———苏联军队、苏军编制人员以及部队,分队和小队的随军人员; ——一切军用物资,包括为苏军提供的商业一生活服务用的物资; ——向海关机关交验了有权通过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境的证件的 单身或同其家属一起、带着他们个人用品进入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和离开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苏军编制人员。 苏联方面运进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财产、装备和战斗技术设备在 运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时可以免收关税和捐税。

?

第六条 一,暂时留驻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境内的苏军人员及苏军编制人员家属的商业-生活服务工作, 由苏联商业-生活服务企业来承担。 二、捷克斯洛伐克方面将按照捷克斯洛伐克社

会主义共和国现行的国家零售价格,以对捷克斯洛伐克社 会主义共和国的同类商业企业采用的商业折扣,根据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和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 义共和国的主管商业机构商定的数量,给苏联商业-生活服务企业提供商品。 提供的商品按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货币结算。 三、捷克斯洛伐克方面根据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有关外贸机构所签订的合同,按照苏维埃社会主义共 和国联盟和捷克斯污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贸易关系中现行的价格,提供数量经过商定的食品和工业品, 包括燃科(煤、焦炭、木柴),以对苏军进行有计划的供应。 第七条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将向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以捷克斯洛伐克克朗提供必要数 量的款项,作为同苏联军队暂时留驻捷克斯洛伐克境内有关的经费。这笔款项的数显将根据缔约双方主 管机关之间的协议加以规定。 第八条 第三条规定提供的服务的费用以及根据本条约第七条以捷克斯洛伐克克朗提供的款项,其结算办法将由 缔约双方在本条约生效后一个半月内达成的补充协定加以规定。上述以捷克斯洛伐克克朗提供的款项将 根据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内价恪和定率和对外贸易价格的比例折合成可转移卢布。

?

?

?

第九条 同苏联军队暂时留驻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境内有关的司法权问题按如下办法解决: 一、对于苏军编制人员或其家属在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境内所犯罪行和过失的案件, 采用捷克斯洛伐克法律,并由捷克斯洛伐克法院、检察机关以及其他主管追究应受处分行为 的问题的捷克斯洛伐克机关管辖。 苏联军人犯罪案件由军事检察机关侦查,并由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军事司法机关审 理。 二、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对下列情况不适用:

(一)苏军编制人员或其家属只是对苏联、苏军编制人员或其家属所犯的罪行或过失; (二)苏军编制人员在军队部署区执行勤务时所犯的罪行或过失。
以上二项所述案件由苏联法院、检察机关以及根据苏联法律进行工作的其他机关管辖。 三、如对暂时留驻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境内的苏军及其编制人员犯有应受处分的行 为,则当事人应承担如同对捷克斯洛伐丸社会主义共和国武装部队及其编制人员犯有应受处 分的行为一样的责任。 四.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主管机关可以彼此要求转交或接收对本条第一和第二款所规定的 个别案件的司法权。这种要求将得到友善的研究。 五、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主管机关在追究本条一、二、三款所述应受处分的行为的问题上,

将相互给予法律上的和各种其他的援助。

? 第十条 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同意向捷克斯洛伐克社会 主义共和国政府赔偿由于苏联部队或其编制人员的行为或疏忽 可能给捷克斯洛伐克国家造成的物质损失,以及苏联部队或其 编制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可能绐捷克斯洛伐克的公民、机关或在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境内的第三国公民造成的损失: 两种赔偿的数额都由根据本条约第十三条所任命的负责苏联军 队暂时驻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事务的全权代表(根据 提出的要求并考虑捷克斯洛伐克的法律规定)来确定。 由于苏联部队的债务而可能产生的争端,应当根据同样的原则 加以审改。

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还同意向捷克斯洛伐克社 会主义共和国政府赔偿由于苏军编制人员不是在执行公务时的 行为或疏忽以及由于苏军编制人员家属的行为和疏忽而可能绐 捷克斯洛伐克的机关和公民以及在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 国境内的第三国公民造成的损失;两种赔偿的数额都由主管的 捷克斯洛伐克法院根据向肇事者提出的要求来确定。

?

第十一条
一、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同意向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 府赔偿由于捷克斯洛伐克国家机构的行为或疏忽而对暂时留驻捷克斯洛伐克 社会主义共和国境内的苏联部队的财产和对苏军编制人员可能造成的损失, 赔偿数额由负责苏军暂时留驻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事务的全权代表 根据所提出的要求和考虑到捷克斯洛伐克的法律予以确定。 由于捷克斯洛伐克国家机构对苏联部队所负的债务而可能产生的争端应当根 据同样的原则加以审议。 二,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还同意按照捷克斯涪伐克法院在对肇 事者所提要求的基础上确定的数额,向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赔偿 由于捷克斯洛伐克公民的行为或疏忽而对暂时留驻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 和国境内的苏联部队,苏军编制人员和这些人员的家属可能造成的损失。 第十二条 关于第十条和第十一条所规定的损失,双方应在负责苏联军队暂时留驻捷克 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事务的全权代表作出决定或法院判决生效之日起三 个月内予以赔偿。 给受害的个人,部队和机关应付的款项,将由双方主管机关支付,凡属第十 条规定者,由捷克斯洛伐克机构支付,凡属第十一条规定者,由苏联机构支 付。

?

?

第十三条
为了妥善地处理由于苏军暂时留驻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而产生的日常问题,苏维坎 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和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

各任命自己的负责苏联军队暂 时留驻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事务的全权代表。 第十四条

?

一、在对本条约的解释中,“苏军编制人员”是指:
(一)苏军的军人; (二)是苏联公民并在暂时留驻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蛲内的苏联军队中工作的文职 人员。 二、“苏军编制人员的家属”是指: (一)配偶; (二)未婚的子女; (三)由这些人员抚养的近支亲属。 三,“部署地”是指由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或地方政权机关拨给苏联军队支配 的区域,包括部队驻扎地点。 第十五条 本条约在双方批准后生效,并在苏联军队暂时留驻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境内的时期 内有效。条约经缔约双方同意可以修改。1968年10月16日订于布拉格,共两份,每份都用俄 文和捷克文写成,两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

该条约的认定:
? 该条约使其他四国撤军之后苏军长期 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合法化了。
? 苏联武力干涉他国内政,遭到世界各 国政府和人民的严厉谴责。 ? 这是为提供军事援助、建立和使用军 事基地、派遣军事顾问团、驻扎军队 而缔结的军事条约

后续及影响:
? 此后,捷克斯洛伐克人民一直对苏军的占领表示强烈不 满,并采取了多种多 样的抗议方式。1989年11月30日, 捷共中央主席团宣布,1968年苏联等五国出兵捷克斯洛 伐克是没有根据的。12月3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发 表 声明,指出这次行动破坏了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准则, 并要求苏军撤出。12月4日,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 波兰和民主德国领导人在莫斯科宣布,1968年他们的国 家的行动是对捷克斯洛伐克内政的干涉,应当受到谴责, 随后,五国政府分别发表了声明,承认出兵侵入捷克斯 洛伐克是错误的。 ? 使美苏关系,以及东西方关系带来倒退。 ? 严重影响苏联的国际形象 ? 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其后的发展中严重受挫


二 : 元素入侵是什么希利苏斯哪有,或者安戈洛具体的位置

元素入侵是什么

希利苏斯哪有,或者安戈洛具体的位置


元素入侵大概是1.3版更新的内容,每月某种元素会入侵一次。

入侵之际当地的元素怪刷新会加快(打精华的爽了),而且会有个小BOSS出现。杀了BOSS就不会刷新小元素怪了。

风元素:希利苏斯地图左上角,似乎叫水晶谷。

火元素:环形山地图中间的山周围。

石元素:艾撒拉地图的右上位置,就是盗贼职业任务杀软泥怪的地方。

水元素:冬泉谷永望镇左边的冰湖上,就是刷那些亡灵怪的地方。

三 : 捷克军工的精品--捷克斯洛伐克ZB-37型7.92毫米气冷重机枪



德军在使用缴获的ZB-37型7.92毫米气冷重机枪

在笔者之前介绍捷克的ZH-29型7.92毫米半自动步枪时(该文已被度娘“和谐”),曾经提到了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市的布尔诺国营兵工厂(BRNO),这个兵工厂曾经生产了大名鼎鼎的ZB-26型7.92毫米轻机枪、Sa-23(Vz.24)型9毫米冲锋枪等经典作品,捷克的军工业也由于其产品制作精良、使用简便而闻名世界,深受世界各国军队的喜爱(想想ZB-26在中国使用程度的广泛你就知道了)。本文介绍的ZB-37型气冷重机枪,就是其中的一件经典武器。由于这种武器的资料较少,笔者也只能大概地介绍一下,有缺漏之处请多包涵。

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捷克军方认为本国军队装备的重机枪已经落后(当时捷克军队装备的重机枪主要是从英国和德国进口的马克沁水冷重机枪),而捷克军方需要军队装备一种可以快速机动、火力猛、使用简便的重机枪,水冷式的马克沁重机枪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这一需求。于是,捷克军方要求布尔诺国营兵工厂设计制造一种满足上述要求的气冷式重机枪(气冷式重机枪在一战时就已出现,像著名的M1914型哈奇开斯7.92毫米气冷重机枪,精度和威力与水冷式重机枪不相上下,而且由于“甩”掉了水冷套筒,质量比马克沁重机枪要轻了许多)。

BRNO接到任务后,立即着手研发一种气冷式重机枪,于1935年研制成功了ZB-35型气冷重机枪,后又不断进行改进,于1937年设计定型了一种气冷重机枪,这就是ZB-37型7.92毫米气冷重机枪。



德军部队在步行机动,其背着的重机枪应为ZB-53型坦克机枪,注意前面的德军士兵背着的为ZB-53的重机枪架。

捷克军方对这种武器进行测试后,对其性能感到非常满意,于是陆续装备部队,型号为Vz.37。

然而,这种气冷重机枪却是“生不逢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捷克斯洛伐克就被德国占领,布尔诺国营兵工厂也被德军在“第一时间”占领,许多ZB-26式轻机枪和ZB-37型重机枪被德军缴获,并装备一线部队使用。德军赋予其型号为MG37T,这种机枪主要装备东线和北欧战场。但是ZB-37的最大弱点就是换枪管比较麻烦,而且德国在战争中后期要求被占领国的兵工厂生产德式武器(如MP-40、MG-34和MG-42通用机枪),因而该枪最终只生产了6411挺,于1942年停产。



德国党卫军第七山地师(又称欧根亲王师)使用MG37型重机枪在南斯拉夫山区扫荡铁托游击队

英国也曾经仿制过此枪称做“比塞”(BESA)机枪,用在“马蒂尔达”2型步兵坦克和丘吉尔重型步兵坦克上,不过这种BESA机枪源自于ZB-35,解决了德式7.92毫米毛瑟步枪弹不配套的问题。

ZB-37气冷重机枪在中国



抗战时期,陕西宝鸡的国军部队装备的ZB-37型重机枪

国民政府在抗战开始前的1937年,从捷克进口了1000挺左右,主要装备各地的中央军精锐部队(也只有中央军能装备了...)

ZB-37型重机枪火力猛,火力密度高,比同时期中央军装备的马克沁重机枪和日军装备的九二式和三年式重机枪在性能方面要占较大优势,深受国军官兵的喜爱。(射速高达700发/分钟,够小日本喝一壶的)但是由于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初期对重机枪的使用不当,导致许多ZB-37重机枪被日军击毁或缴获。



日军对缴获的ZB-37型重机枪进行试射(注意其安装了防空瞄具,而子弹并未上膛)

我苏中抗日根据地的新四军部队,也曾获得一批来自国民党部队的ZB-37型重机枪,给予了来犯日军极大杀伤。ZB-37重机枪虽不出名,但它和ZB-26一样,作为来自捷克的枪械,在抗战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苏中抗日根据地的新四军部队在使用ZB-37型气冷重机枪射击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的捷克ZB-53型气冷坦克机枪(ZB-53型坦克机枪是捷克基于ZB-37发展而来的一种车载机枪,这种机枪在捷克军队中一直服役到20世纪50年代初)



ZB-53枪身特写,注意其枪身上的BRNO和ZB-53的字样(PS:上次发的军博系列的图只是我拍的百分之六十,军博实在是太大了,我还有抗美援朝馆还没去呢......至于剩下的图片,以后写文章有机会的时候再发吧)



捷克斯洛伐克ZB-60型15毫米反坦克/防空两用重机枪

值得一提的是,布尔诺兵工厂还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应捷克军方的要求研制了一种自动反坦克枪(本来捷克军方要求是20毫米的,但是不知为何在1933年又改成了15毫米的方案,只能算枪了),这种反坦克枪是以“自动速射炮”的名义研制的,但是捷克军方最后居然一门也没有装备,而是用于出口,一开始的用户是希腊,南斯拉夫和伊朗,后来被英军坦克部队购买了专利,在伯明翰轻武器工厂(BSA) 生产用于轻型装甲车上,但ZB-60主要是由德军使用(德国人后来又在这种重机枪的基础上开发了另外一种反坦克枪,但是由于接近二战结束,并没有广泛使用)。

四 : 洛克西德马丁等美军承包商网络遭入侵

【搜狐IT消息】北京时间5月28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 据内部人士透露,洛克西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 Corp)与其他数家美军承包商的安全网络遭到不知名黑客入侵。

据这位不愿公开姓名的内部人士透露,黑客通过复制“SecurID”安全密匙的方式侵入相关网络,这款密匙由EMC集团的RSA安全部门开发。

目前尚不清楚黑客窃取了何种数据,但洛克西德马丁等美军承包商的网站中包含大量敏感信息,包括未来武器系统的开发资料,以及目前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所使用的军事技术。

此前索尼、谷歌和EMC的网络也曾遭到过入侵。安全专家表示,任何企业或政府机构的网站想要不被黑客入侵几乎是不可能的。

美国五角大楼也在使用RSA电子密匙技术,但出于安全原因,它拒绝透露使用的数量。目前五角大楼约有8.5万军方和平民人员负责全球的网络安全事务。

内部消息人士称,本次入侵的密匙副本可能是今年3月份黑客入侵EMC网络得到的。

EMC公司拒绝就此事发表评论,各承包商高管也拒绝对此置评。洛克西德马丁公司发言人杰弗瑞•亚当斯(Jeffery Adams)表示,公司有相关政策和程序减轻网络威胁的影响,洛克西德马丁对自身的安全系统充满信心。

信息安全公司NSS实验室总裁里克•莫伊(Rick Moy)认为,当时黑客入侵RSA网络的目标就是它的那些客户,包括拥有敏感信息的军事、金融、政府和其他组织。这意味着此次攻击的黑客与上次攻击NSA的是同一批人。考虑到仍有数百万个密匙在流通中,类似的入侵事件以后还会发生。(柯山)

本文标题: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关于苏军暂时留驻捷克斯洛伐克的协定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073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